家电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2024-09-29

家电行业财务状况分析(精选10篇)

家电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篇1

一、钢铁行业的总体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钢铁行业面临国内外两种形势:一方面是国际金融危机继续影响,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另一方面是国家实施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刺激经济政策, 国内需求保持增长。钢铁行业1-8月份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 生产保持增长, 但品种结构矛盾突出

随着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逐步实施, 国内需求保持了明显增长, 钢铁生产保持了一定的增长。1-8月份国内粗钢产量达到3.69亿吨, 同比增长5.2%;生铁产量达到3.58亿吨, 同比增长9.23%;钢材产量 (含重复材) 达到4.4亿吨, 同比增长10.39%。

在钢材品种中, 螺纹钢、线材、中小型材、热轧窄带钢和焊接钢管等产量增幅较大, 而中厚钢板、热轧卷板、镀锌板、涂层板等产量同比下降。

2. 出口大幅下降、进口明显增加

由于金融危机影响, 国际钢铁需求出现萎缩, 致使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大幅下降, 进口明显增加。1-8月份我国出口材坯共计1325万吨, 同比下降69.01%;进口坯材1505万吨, 同比增长34.62%;进口铁矿石4.05亿吨, 同比增长32%。

3. 钢材市场剧烈震荡, 钢材价格大幅波动

第一阶段 (去年11月中旬-2月上旬) :11月中旬钢材价格指数降到101.49点。之后, 随着企业大面积限产和国家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政策出台, 市场信心明显增强, 钢材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 到今年2月上旬, 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恢复到109.26点。

第二阶段 (2月中旬-4月10日) :受需求较弱的影响, 进入2月中旬后, 国内钢材价格出现冲高回落, 到4月10日, 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为95.6点。

第三阶段 (4月中旬-8月上旬) :4月中旬开始,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 钢材价格逐步趋稳, 5月、6月、7月中旬呈现小幅回升态势, 7月下旬到8月上旬呈现快速上涨局面。到8月7日, 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达到116.32点。

第四阶段 (8月中旬-现在) :8月中旬开始, 受钢铁产能释放过快和需求增长有限的制约, 钢材价格呈现了快速下跌走势。9月11日钢材价格指数降到103.99点, 比8月上旬下降12.33点, 降幅10.6%。钢材价格又降到年初水平。

4. 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价格大幅回落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需求明显萎缩, 虽然世界各国也都出台了一些刺激经济政策, 但经济低迷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因而1-8月份全球粗钢产量明显下降, 价格也是大幅下降。

1-8月份全球粗钢产量为7.59亿吨, 同比下降18.1%, 若扣除中国内地产量, 同比下降32.4%。其中美国下降49.4%、日本下降36%、韩国下降15.1%、欧盟下降41%。

8月末, 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指数为284.8点, 同比下降45%, 其中北美地区下降47.3%、欧洲地区下降47.4%、亚洲地区下降42.7%。

二、钢铁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1. 经济效益环比好转, 同比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1-8月份全国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7万亿元, 同比下降14.8%;实现利润454.6亿元, 同比下降71.7%。据钢铁协会统计, 71户大中型钢铁企业产值、收入、利税、利润等经济效益指标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其中1-4月份月度实现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去年10月份开始, 连续7个月亏损) , 5月份实现月度扭亏, 6月份实现累计扭亏。1-8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36万亿元, 同比下降25.81%;实现利润240.12亿元, 同比下降81.62%。

钢铁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大于求, 钢材价格大幅下降, 造成收入减少。效益下降呈现的新特点:

(1) 特大型钢铁企业利润下降幅度大于中小型企业。

(2) 以板材为主的生产企业利润下降幅度大于以长材为主的企业。

(3) 国有企业利润下降幅度大于民营企业。

2. 成本费用同比下降, 但降幅较小

1-8月份随着钢铁生产用原燃材料价格的下降, 以及国家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加大内部挖潜力度等措施, 钢铁企业生产成本、期间费用也相应降低, 但降幅低于钢材价格下降幅度。

1-8月份成本费用累计完成:销售收入同比-25.81%;销售成本同比-21.57%;管理费用-13.12%;财务费用-13.75%;销售费用-27.35%。

三、行业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产量偏高, 品种矛盾突出

今年1-8月份, 全国粗钢平均日产水平为152.12万吨 (8月份平均日产168.8万吨) , 大大高于去年平均日产136.75万吨。目前的日产水平, 相当于全年产钢5.55亿吨, 高于去年产钢5.0048亿吨, 产量明显偏高。特别是热轧卷板、中厚板、涂镀板等板材品种, 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

2. 国外需求下降, 出口大幅减少

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减少, 1-8月份我国坯材出口只有1325万吨, 同比减少2951万吨, 减幅69.01%;同期坯材进口达到1505万吨, 同比增加387万吨, 增幅34.62%。今年坯材合计出现净进口, 改变了2006年以来我国净出口的局面。

3. 产业集中度低, 淘汰落后任务艰巨

去年下半年以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特别是推出的增加4万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由于主要是投向基础设施建设, 使地方中小企业快速增产,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下降。如:1-8月份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2%, 其中:重点统计单位增长0.29%;地方中小企业增长26.71%。占全国粗钢产量的比重, 重点统计单位由81.42%降为77.62%;地方中小企业由18.58%升为22.38%。

4. 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难度加大

1-8月份, 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只有240.12亿元 (钢铁主业还基本处于保本状态) , 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1.76%, 且还有15家企业处于亏损状况, 包括一些特大型企业。8月中旬以后, 钢材价格又出现了不断下跌走势, 钢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难度加大。

5. 企业资金紧张, 银行贷款增加较多

8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7.93%,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10.87%。负债增幅大于资产增幅, 负债率上升, 负债增加, 主要是银行借款增加, 其中:银行短期借款同比增加15.52%, 长期借款同比增加21.4%。资产负债率61.69%, 同比提高2.06个百分点;流动比率只有84.76%, 同比下降12.33个百分点;速动比率为57.17%, 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说明企业资金较为紧张。

四、下一步的运行态势和重点工作

总体运行态势: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保持我国经济增长作为重点目标, 陆续出台了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和鼓励出口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 目前我国经济已出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但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出口困难, 以及国内产能过剩的制约, 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仍将比较严峻。

1. 国家要采取的有效措施

(1) 进一步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研究有关政策, 积极推进联合重组工作。

(2) 通过财税政策调整, 进一步扩大出口、减少进口。

2. 企业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1) 坚持以销定产, 优化产品结构。钢铁企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克服片面追求产量、规模的经营理念。坚持以销定产, 做到没有合同不组织生产、低于制造成本不生产、不给钱不发货。积极调整品种结构, 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提高运行质量。

(2) 加强管理, 大力降低成本。今年以来, 高成本是造成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 企业要加强管理, 挖内潜、练内功, 大力降低成本和费用, 尤其是要采取措施大力降低采购成本,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 规范销售行为, 提高创收水平。钢铁企业要加强销售管理, 提高定价决策水平, 规范销售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销售政策和促销策略, 杜绝“保值销售”、“售后定价”等不规范的销售行为, 争取实现增产增收。

(4) 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今年以来, 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上升, 而流动比率却明显下降, 特别是银行借款大幅增加, 说明企业资金非常紧张。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 降低资金风险,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总的看, 1-8月份我国经济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情况好于预期, 我国钢铁行业运行状况也好于世界其他各国。后期, 随着国家各项宏观政策作用进一步显现, 加上企业适应市场、应对困难形势的能力增强, 钢铁行业运行质量会进一步提高。

家电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篇2

一、分析背景

1987年中国广东省蜂窝式移动通信业务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通信市场开始步入移动通信时代。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现已占有全球手机生产量的三分之一和销售量的五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

我国自己的手机生产制造起步于1999年。从1998年以前国内手机市场全部由国外品牌占据,到2003年前10个月国内品牌手机市场占有率超过60%,我国手机产业通过不断追赶的艰苦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具备一定实力,规模正迅速扩大,已成为拉动全行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离“十五”规划所确定的我国移动电话30%普及率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离发达国家70-80%的普及率相差更远。另一方面,行业的整体发展也要求我国手机厂商进一步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使我国国产品牌手机不断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可以预测,我国手机行业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在取得这些可喜成绩的同时,许多业内人士也指出,国产手机先前的市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营销手段和渠道的创新,在冲破国外手机的垄断后,要想真正与国外手机企业争锋,不仅需要从“量”,更需要从“质”的角度大力提升自身的品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国手机企业必须加大研发力度,从技术上缩短与国外手机企业的差距,尽快改变因缺乏核心技术而受制于人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何撰写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报告 篇3

财务状况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状况分析既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及逐步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企业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加强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工作,准确评价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挖掘潜力,改进不足,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状况分析报告的主要结构

(一)报告标题

标题是对财务状况分析报告的最精炼的概括,它不仅要确切地体现分析报告的主题思想,而且要语言简洁、醒目。由于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不同,其标题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模式,应根据具体的分析内容而定。如“某月份简要会计报表分析报告”,“某年度综合财务分析报告”,“资产使用效率分析报告”等。

(二)基本情况

即概括企业综合情况,让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状况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如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其他业务情况等,并对企业运营及财务现状进行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企业当前的运作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

(三)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企业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四)总体评价

做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五)工作建议

即财务人员在对经营运作、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注重实际操作,提出的建议要切实可行。

二、财务状况分析报告的主要分析指标

(一)经营指标分析

主要说明企业基本情况、本期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如产量、营业量、销售量等实际完成额及同比增减值。计算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状况的财力评价指标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将这些指标与标准指标及上年同期值相比计算增减值,并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生产经营中取得的业绩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是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内、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二是营业范围调整及影响;三是需披露的其他业务情况和事项的影响等。从中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企业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企业经营中出现问题与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使企业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盈亏指标分析

1.对利润表所反映的本期实际利润数与计划数及上年同期实际数进行对比,分析利润实现情况及增减值。本期实现利润(亏损)总额是多少,比计划及上年同期数增减额及增减率;分析本期实际利润总额构成情况,其中: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支等情况与计划数及上年同期数的增减额及增减率是多少。

2.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并用标准值与上年同期值相比计算增减值。

3.根据分析与计算结果,分析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并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减额的影响、成本费用同比增减额影响、其他业务利润、营业收支净额等因素分析其对本期利润的影响程度,查找导致盈利能力增强(减弱)的原因。

(三)资金指标分析

1.通过资金结构比例分析,分析本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中各项目的构成比例,以行业比例和上年同期项目比例相比较,将增长分析与结构分析结合起来,判断各项目构成比例的合理性、科学性。

2.对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企业资产管理效率情况。其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如通过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可以得出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如果周转率高则表明:收账速度快,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及坏账损失。同时借助应收账款周转期与企业信用期限的比较,还可以评价委托加工单位的信用程度,调整原订的信用条件,制定出(下转第64页)(上接第62页)相应的收账政策。对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分析,可以知道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是否合理,固定资产结构是否恰当。

3,计算企业的偿债能力情况,其主要指标有: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

4.指标变动差异分析,将本期各项指标计算结果与标准值及上年同期值比较,找出变动较大或不正常的指标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揭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分析

1.衡量国有资体保值增值情况指标是国有资本增值率,通过对该指标进行分析,能充分体现对国有资产的保护,能及时、有效发现侵蚀国有资产的现象,反映国家投入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

2.一般认为资本的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越好。当保值增值率达到100%时为保值,超过100%时为增值,若小于100%则表明国有资本减值,说明国有资产受到了侵蚀、流失、损失等,没有实现资本保全。

3.根据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的程度,分析其原因,特别是对没有实现资本保值的要高度重视,查找漏洞,研究对策。

三、撰写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报告需注意的问题

(一)要突出重点,忌泛泛而谈

财务状况分析重在揭露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所以分析内容应当突出当期财务情况的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影响当期指标变动的主要因素,重点剖析变化较大指标的主、客观原因。这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分析企业的当期财务情况,预测企业发展走势,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

(二)要深入剖析,忌浅尝辄止。

我们知道,往往表面良好的指标背后隐藏着个别严重的缺点、漏洞和隐患,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又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善于深入调查研究,善于捕捉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偶然现象中的必然规律,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克服“先入为主”的思想。通过对现有大量详细资料的反复推敲、印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得出对企业财务状况客观、公正的评价。如,仅指标的对比口径上,就要深入调查核实,换算其计价、标准、时间、构成、内容等是否具有可比性,没有可比性的指标之间的对比只能扭屈事物的本来面目,甚至会误导报告使用者。

(三)要通俗易懂,忌过于专业

编制财务分析报告时,要清楚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及上级部门。财务状况分析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为领导当参谋,让群众明家底。所以财务状况分析报告应尽量淡化专业味,少用专业术语,多用大众词汇,做到直截了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四)要坚持定期分析与日常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年度、季度、月度分析固然重要,但随着财务决策对信息及时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企业能够及时地分析企业日常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甚至要求对财务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因此,在注重定期分析的同时,同样也要重视日常分析。

(五)要坚持报表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015年钢铁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篇4

1.12月份粗钢日产量降至年内最低水平, 全年钢产量同比下降2.33%

2015年, 国内钢材需求连续两年下滑, 出口虽然达到了1.1亿吨, 但仍未能弥补内需下降的缺口, 全年粗钢产量出现了多年未见的下降局面, 同比下降2.33%。 从全年走势看, 粗钢日产水平也逐步下降, 由上半年的220万吨左右的规模下降至下半年210万吨左右, 12月份已降至210万吨以下, 为年内最低水平。

2015 年, 我国铁、 钢、 材产量分别为6.91 亿吨、8.04亿吨和11.23亿吨, 同比分别下降3.45%、 下降2.33%和增长0.56%。 从分季度看, 第1、2、3、4季度粗钢产量分别为2.00亿吨、2.10亿吨、1.99亿吨和1.95亿吨, 同比降幅分别为1.68%、0.89%、3.87%和2.92%;环比分别下降0.32%、增长4.88%、下降5.19%和下降2.05%。 国内焦炭、铁矿石和铁合金产量分别为4.48亿吨、13.81亿吨和3666.4万吨, 同比降幅分别为6.45%、7.69%和2.61%。

2. 全球粗钢产量下降2.9% , 前10 大产钢国中仅印度产量增长

据国际钢铁协会公布的数据, 2015年全球66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15.99亿吨, 同比下降2.9%, 在主要产钢地区中仅大洋洲粗钢产量增长。 从分地区看, 亚洲10.96亿吨, 同比下降2.3%, 占全球产量比重为68.5%;欧盟28国1.66亿吨, 同比下降1.8%;中东地区2737万吨, 同比下降2.4%;北美地区1.11亿吨, 同比下降8.6%;独联体1.01亿吨, 同比下降4.3%;欧盟外其它欧洲地区3399万吨, 同比下降6.1%;南美地区4391万吨, 同比下降2.5%;非洲地区1399万吨, 同比下降1.8%;大洋洲地区572万吨, 同比增长4.6%。

从分国家看, 2015年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国家中, 除印度钢产量增长外, 其余9个国家钢产量均不同程度地下降。 其中, 印度增幅为2.6%;在产量下降国家中降幅较大的是日本、土耳其和美国, 降幅分别为5.0%、7.4%和10.5%。 2015年, 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9.95%提升至50.26%, 全球粗钢产量的一半来自中国。

从分季度看, 第1、2、3、4季度粗钢产量分别为4.00亿吨、4.13亿吨、3.99亿吨和3.87亿吨, 同比降幅分别为1.8%、2.26%、3.21%和4.4%; 环比分别下降1.16%、增长3.25%、下降3.32%和下降3.06%。

3.管材和窄带产量增幅明显, 长材产量下降

2015年, 长材产量下降, 而板管材产量持续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 国内板材 (不含窄带) 产量为4.11亿吨, 同比增长1.0%;窄带产量7714万吨, 同比增长11.3%;管材9827万吨, 同比增长11.0%。 长材、铁道用材产量合计4.99亿吨, 同比下降3.7%。

2015年国内钢材的板管带比为52.2%, 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 其中板带比36.6%, 比重同比回升0.2个百分点。 而长材和铁道用材占钢材总量比重为44.4%, 同比回落2.0个百分点。

4.钢铁产业集中度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

从2015年我国不同规模钢铁企业产量走势看, 重点钢铁企业 (中钢协所属的会员企业) 生铁、粗钢和钢材的产量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其中粗钢产量略高于生铁产量和钢材产量, 总体比例比较协调;中小钢铁企业 (中钢协所属的会员外的其它钢铁企业) 钢材产量仍呈增长的趋势, 生铁产量大幅下降, 粗钢产量也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2015年重点钢铁企业铁、钢、 材产量分别为6.25亿吨、6.34亿吨和6.09亿吨, 同比降幅分别为1.31%、1.92%和1.71%; 中小钢铁企业铁、钢、材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9.76%、下降3.82%和增长3.38%, 占全国产量比重分别为9.6%、21.2%和45.8%, 同比减少1.96%、减少0.33%和增加1.25%。

从2015年数据看, 中小钢铁企业铁、钢和材产量分别为6664万吨、1.70亿吨和5.14亿吨, 增长情况差异较大, 其中生铁产量同比下降19.76%, 而钢材产量增幅为3.38%, 中小钢铁企业中全流程企业数量占比较低, 许多企业通过购买坯材进行轧制。 与中小钢铁企业不同, 重点钢铁企业多数是全流程企业, 铁、钢和材比例比较协调。

从钢铁行业集中度走势看, “十一五”时期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呈上升的趋势, CR10由2005年的35.4%提高至2010年的49.4%;“十二五”则呈下降的趋势, CR10由2010年的高点回落至2014年的36.6%, 2015年CR10回落至34.2%, 产业集中度降至近十年来的最低点, 见图1。

二、2015年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

1.钢材出口量增价跌, 进口量价齐跌

2015年, 我国钢材出口呈较快增长的局面, 其中有3个月份的出口量均超过1000万吨的规模;3月份出口量770万吨, 为全年最低;9月份出口量1125万吨, 为全国年最高;而月度进口基本稳定在110万吨左右的规模。 12月份, 我国钢材出口1065.5万吨, 环比增长10.9%, 同比增长4.8%。

2015年, 我国钢材出口量为进口量的8.79倍, 但进出口单价价差较大, 我国进口钢材的平均价格为1121美元/吨, 而出口价格为559 美元/吨, 二者价差为562美元/吨, 进口价格为出口价格的2.0倍, 2014年二者价差比值为1.64倍。 2015年, 我国钢材进口价格下降9.7%, 而出口价格下降26.0%。

据海关统计, 2015年我国出口钢材1.12亿吨, 同比增长19.8%;出口钢坯和钢锭7713吨;坯材合计折粗钢出口1.17亿吨, 同比增加1974.2万吨, 增长20.4%。

进口钢材1278.3万吨, 同比下降11.4%;进口钢坯与钢锭30.1万吨, 同比下降13.3%;钢材和钢坯合计进口1308.4万吨, 折粗钢1356.7万吨, 同比减少169.3万吨, 降幅为11.1%。

净出口钢材9961.6万吨, 净进口钢坯29.3万吨, 坯材合计净出口9932.3万吨, 折粗钢1.03亿吨, 同比增加2143.5万吨, 增幅为26.3%。

分季度来看, 各个季度均为净出口, 其中, 1季度粗钢净出口2331万吨, 2季度2402万吨, 3季度2856万吨, 4季度为2718万吨; 四个季度同比增幅呈缩小的趋势, 其中4季度的同比增幅降至5.4%。

2.钢材出口波动上升, 棒线材出口占总出口量的39%

从累计看, 板材和棒线材出口大幅增长是我国钢材出口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2015年, 我国累计出口板带材4846.1万吨, 同比增长11.0%, 占出口总量的43.1%, 板材占比同比减少3.4个百分点; 出口管材997.9万吨, 同比下降0.8%, 占出口总量的8.9%, 管材占比同比下降1.8 个百分点; 出口长材4913.3万吨, 同比增长38.6%, 占出口总量的43.7%, 长材占比同比增加5.9个百分点。

从钢材进口品种结构看, 全年进口板材1077.2万吨, 同比下降10.8%, 占钢材进口总量的84.3%;进口长材139.6万吨, 同比下降11.9%, 占钢材进口总量的10.9%。

2015年, 5大类钢材均实现净出口, 其中板材净出口3768.9万吨, 同比增长19.3%;管材净出口960.2万吨, 同比增长0.2%;长材净出口4773.7万吨, 同比增长40.9%。

3.从5大进口国 (地区) 进口钢材均下降, 向越南和印尼出口大幅增长

2015年列我国钢材进口前6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德国、法国和瑞典。 从日本、 韩国、 台湾地区、 德国和法国进口降幅分别为8.7%、12.8%、16.6%、15.4%和16.1%; 从瑞典进口则呈上升的趋势, 进口增幅11.7%。从前6大进口国 (地区) 进口的钢材占总进口量的比重为92.8%。

2015年列我国钢材出口前6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韩国、越南、菲律宾、印尼、印度和泰国。 向6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量均不同程度地增长。 其中向韩国出口量为1349.2万吨, 同比增长4.1%; 向越南出口1014.8万吨, 同比增长53.1%;向菲律宾出口560.9万吨, 同比增长17.4%;向印尼出口510.5万吨, 同比增长50.1%;向泰国出口473.1万吨, 同比增长28.2%;向印度出口476.2万吨, 同比增长25.4%。 向前6大出口国出口的钢材占总出口量的比重为39.0%。

三、2015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1.钢铁行业投资同比下降11.0%, 铁矿投资降幅达到17.8%

2015年,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4257亿元, 同比减少526亿元, 降幅为11.0%;完成投资额中, 民间投资3356亿元, 同比减少458亿元, 占全行业投资比重为78.8%;其中, 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2.0%, 降幅大于全行业投资降幅1.0个百分点。 从1-12月的数据看,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减少额中民间投资减少占比达到87%。

2015年,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投资额1366亿元, 同比减少296亿元, 降幅17.8%;其中民间投资1181亿元, 占全行业投资比重为86.5%, 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1.4%, 高于全行业投资降幅。

2015年, 黑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合计投资额为5623亿元, 同比下降12.8%。

2.仅炼铁投资增长6%, 钢压延加工行业投资下降16.1%

在国家统计局最新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 -2011) 中, 将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为炼铁、炼钢、黑色金属铸造、钢压延加工和铁合金冶炼五大类。 钢铁主流程一般包括炼铁、炼钢和钢压延加工, 铁合金冶炼和黑色金属铸造多数是独立的企业。

2015年,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细分子行业中钢压延加工占全行业投资的比重达到49.4%, 同比减少2.9个百分点; 其次是炼钢, 占投资的比重为19.7%, 同比增加1.9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铸造占比16.5%, 同比增加1.04个百分点;炼铁占比为5.1%;铁合金冶炼占比为9.3%。 从同比看, 分行业中仅炼铁投资同比增长, 增幅为5.96%, 黑色金属铸造下降5.1% , 炼钢下降1.3% , 钢压延加工下降16.1% , 铁合金冶炼下降14.4%。

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五大类投资规模看, 全年完成投资规模最大的是钢压延加工, 投资额为2103.62亿元;炼钢和黑色金属铸造投资额分别为838.01亿元和703.52亿元; 铁合金冶炼投资额为395.49亿元;炼铁投资额为216.55亿元。

3.采矿业自筹资金比重高达93.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5年, 500万元以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项目资金来源中, 国内贷款占9.5%, 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国内贷款比重略高, 为11.1%;利用外资占0.3%;企业自筹资金占88.2%。 其中,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比重为93.0%, 高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6.6%的比重。

从不同性质项目资金来源类型看, 2015年, 钢铁行业项目来源主要依靠自筹资金和少量国内贷款, 国家预算内资金来源仅为12亿元, 债券资金来源仅为4亿元, 利用外资也仅为17.7亿元。 钢铁行业投资资金中企业自筹资金占比较高的情况难以改观, 而自筹资金中企业自有资金占比仅为24.7%, 占比63.5%的资金需要企业通过其它方式自筹, 说明钢铁行业融资难度较大, 见表1。

注:鞍钢、太钢、河北钢铁等国内许多企业均有独立矿山, 报告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纳入分析范围

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16个制造业中投资降幅最大的行业

从2015年制造业投资情况看, 16个制造业子行业中, 仅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额同比下降, 降幅分别达到11.0%和4.0%;从投资额看,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列倒数第二, 占制造业投资比重为2.36%。

2015年, 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16个主要制造业子行业中主营业务收入排名第4, 同比下降13.0%, 也是唯一下降的行业,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5.86%; 行业利润下降67.9%, 利润总额排名倒数第一。

四、2015年钢铁和原料市场情况

1.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5.5%

2016年1月1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指数表明, 2015年12月份, 钢铁行业PMI指数为40.6%, 较上月回升3.6个百分点, 该指数已连续2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下, 而且统计的5个主要分项指数均低于50%, 其中生产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均低于40%, 新订单指数大幅回升, 显示行业虽然仍面临较大压力, 但环比有所改善。

在主要分项指标中, 从环比看, 5项主要指数中仅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 其他指数均不同程度的回升。 其中, 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9.7个百分点, 降至39.5%;出口订单指数回升6.6个百分点, 而新订单指数大幅回升11.2个百分点, 升至40.9%;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2.3个百分点, 生产指数回升3.1个百分点。从绝对量看, 最高的出口订单指数也仅为47.8%, 其它指数均在45%以下, 库存指数、生产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均不足40%。 出口订单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的大幅回升说明钢铁行业需求有所回升, 钢铁行业经营情况有所好转, 但仍面临较大的压力。

从同比看, 5项指标中新订单指数和出口订单指数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 波动幅度较大的是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 分别回落8.9和16.7个百分点, 生产指数回落5.1个百分点, 出口订单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回升6.2和0.7个百分点。

2015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7.01亿吨, 降幅为5.5%。 我国粗钢产量减少1918 万吨, 净出口增加2146万吨, 表观消费量减少4064万吨;出口未能弥补消费下降的缺口。

从分季度看, 第1、2、3、4季度粗钢表观消费量分别为1.77亿吨、1.86亿吨、1.70亿吨和1.68亿吨, 同比降幅分别为6.2%、3.3%、8.3%和4.2%;环比分别增长5.0%、增长5.1%、下降8.3%和下降1.6%。

2.年底钢材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全年钢材价格跌幅超过20%

截至2015年12月末, 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56.37 点, 环比增加0.18 点, 增幅为0.32% , 同比下跌32.16%。 其中, 长材价格指数为56.92点, 环比减少0.85点, 降幅为1.47%, 同比下降31.18%;板材价格指数为56.79点, 环比增加1.81点, 增幅为3.29%, 同比下降33.27%。

从环比看, 主要钢材品种中热轧卷板和冷轧薄板涨幅均超过100元/吨, 而无缝管价格跌幅超过100元/吨。 12月末, 高线平均价格为2036元/吨, 环比下降12元/吨, 降幅为0.58%;螺纹钢价格1947元/吨, 环比下降16元/吨, 降幅为0.82%;角钢平均价格为2107元/吨, 环比下降51元/吨, 降幅为2.35%;中厚板平均价格1951元/吨, 环比增加27元/吨, 增幅为1.41%;热轧卷板平均价格2070元/吨, 环比增加113元/吨, 增幅为5.79%;冷轧薄板平均价格2593元/吨, 环比增加138元/吨, 增幅为5.64% ; 镀锌板价格2975 元/吨, 环比增加3元/吨, 增幅为0.09%; 无缝管价格2698元/吨, 环比下降105元/吨, 降幅为3.75%。

从同比看, 8大类钢材价格均显著下降, 板管材价格降幅均高于1000元/吨;其中镀锌板价格降幅超过1400元/吨, 达到1439元/吨, 降幅为32.61%;冷轧薄板、 中厚板、 热轧卷板和无缝管价格降幅均超过1000元/吨, 分别下降1298元/吨、1059元/吨、1061元/吨和1185 元/吨, 降幅分别为33.35% 、35.18% 、33.87%和30.52%。 高线、螺纹钢和角钢价格分别下降822 元/吨、844 元/吨和930 元/吨, 降幅分别为28.76%、30.24%和30.61%。

3.CRU国际钢材综合指数比年初下跌45点, 扁平材指数已低于100点

与国内市场相似, 12月份主要国际钢材市场价格不同程度的下滑。2015年12月份, CRU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至104.5点, 环比下降4.5点, 降幅为4.1%;同比下跌30.2%。

从主要品种看, 与11月份比, 国际长材和板材价格均在下降。 12月份国际长材价格指数为118.5点, 环比减少3.2点, 降幅为2.6%;同比下降27.0%;扁平材价格指数为97.5点, 环比减少5.1点, 降幅为5.0%, 同比下降32.4%。

从地区看, 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钢材价格指数环比均下降。 2015年12月份, 亚洲钢材价格指数为90.1 点, 环比减少3.3 点, 降幅为3.5% , 同比下跌37.3% ; 欧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21.2 点, 环比减少4.7点, 降幅为3.7%, 同比下降16.5%;北美钢材价格指数为118.5点, 环比减少6.2点, 降幅为5.2%, 同比下降32.6%。

2015年12月份, 国内外钢材价格指数的价差为48.13点, 环比缩小4.68点。 从环比看, 国际钢材市场价格仍在下跌, 而国内价格跌幅小幅回升;从同比看, 国际钢材市场价格的跌幅仍低于国内水平, 但差距在缩小。

4.长材社会库存大幅下降, 钢厂库存维持在较高水平

从钢材库存变化情况看, 中钢协会员企业的厂内库存总体呈波动下行的趋势, 但仍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同比每个月均为正增长;与中钢协会员企业钢材不同, 钢材社会库存持续下降, 特别是长材库存降幅明显, 由3月份的947.8万吨下降至12月份的443.5万吨, 降幅达到53.2%;板材库存则由574.2万吨的高点降至12月份的418.6万吨。

从环比看, 2015年12月末, 全国主要钢材市场、5种钢材 (中板、冷轧薄板、热轧薄板、线材和螺纹钢) 社会库存量为862.1万吨, 环比减少52.1万吨, 降幅为5.70%;同比减少100.8万吨, 降幅为10.47%。 从分品种看, 12月末, 长材库存为443.5万吨, 环比下降16.1万吨, 降幅为3.49%, 同比下降43.5万吨, 降幅为8.92% ; 板材库存为418.6 万吨, 环比下降36.1 万吨, 降幅为7.93%, 同比下降57.3万吨, 降幅为12.04%。

从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库存看, 2015年12月份, 中钢协会员企业钢材库存为1417.9万吨, 环比下降139万吨, 降幅为8.9%, 同比增长128.9万吨, 增幅为10.00%。

5.铁矿石价格指数连续4个月下降, 国产矿价格环比下降8.5%

12月份铁矿石市场价格延续了下降的趋势, 国产矿价格跌幅加大, 进口矿价格在小幅下降后有所回升。 从铁矿石价格指数走势看, 2015年12月末, 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 (CIOPI) 为160.47点, 环比减少4.51点, 降幅为2.73%, 同期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环比微增0.32%。 从分类别看, 国产铁矿石价格指数为170.27点, 环比减少15.86点;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为157.72点, 环比减少1.33点。

2015 年12 月末, 国产铁精矿价格为438.14 元/吨, 环比下降40.81元/吨, 降幅为8.52%;进口铁矿石粉矿到岸价格为42.6美元/吨, 环比下降0.36美元/吨, 降幅为0.84%, 折合人民币价格为355.28元/吨, 环比增加3.25元/吨。

从同比看, 铁矿石价格指数同比下降92.57点, 降幅为36.58%;其中, 国产铁矿石价格指数下降27.95%, 进口矿价格指数下降39.48%。

2015年, 进口铁矿石9.53亿吨, 同比增长2.16%;进口均价60.54美元/吨, 同比下降39.85%。

2015年, 我国钢铁生产用原燃料价格呈快速下降的趋势, 作为钢材生产原料的废钢价格下跌近50%, 而作为燃料的炼焦煤和冶金焦价格跌幅也超过20%。 2015年12月份, 钢铁生产用原燃料价格继续下跌。 12月末, 废钢价格为1016元/吨, 环比下降77元/吨, 降幅为7.04%;炼焦煤价格为623元/吨, 环比下降47元/吨, 降幅为7.01%; 冶金焦价格为673元/吨, 环比下跌17元/吨, 跌幅为2.46%。 与去年同期相比, 三大品种价格均明显下降, 炼焦煤、废钢和冶金焦市场价格降幅分别为22.13%、45.38%和34.6%。 原燃材料价格持续回落, 对钢价支撑作用进一步减弱。

12月份, 国际航运市场价格持续下跌, 其中BDI于15日再次跌破500点的关口, 月末降至478点。 12月份波罗的海国际干散货海运指数BDI由2015年11月末的584点, 降至12月末的478点, 大幅减少106点, 降幅为18.2%, 同比下降38.9%。铁矿石运输常用的波罗的海海岬型指数BCI指数由2015年11月末的1007点下降至12月末的470点, 减少537点, 降幅为53.3%, 同比下降0.8%。 运费方面, 12月末, 巴西和西澳至我国 (青岛) 的海运费分别为6.635美元/吨和3.186美元/吨, 与2015年11月末的9.495美元/吨和4.973美元/吨相比, 环比分别下降30.1%和增长35.9%, 同比分别下降41.8%和37.7%。

五、2015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财务状况

1.重点钢铁企业8个月单月亏损, 全年累计亏损645.3亿元

从2015年3月份以来, 重点钢铁企业主营业务已经连续亏损10个月, 从集团口径看, 重点钢铁企业在7月份陷入整体亏损境地后, 8月份亏损额大幅增加, 9月份比8月份亏损有所下降, 但仍达到100亿元的规模, 10月份当月的亏损额再次突破100亿元, 而11月份超过200亿元, 见下页图2。

2015年,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 万亿元, 同比下降24.28% ; 实现销售收入2.89 万亿元, 同比下降19.052%;累计亏损645.34亿元, 去年同期为盈利225.89亿元, 亏损企业亏损额为817.24亿元, 同比增长304.52%;主营业务利润为亏损1126.63亿元, 去年同期为亏损43.86亿元。 101家企业中有51家亏损, 亏损面为50.50%, 见表2。

2.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负债率提高1.55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下降

2015年以来, 钢材价格和原燃料价格持续下跌,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钢材产量也呈小幅下降的趋势, 因此, 以价格计算的企业存货和产成品均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5年12月份, 企业存货占用资金4990.3亿元, 比11月末减少290.2亿元, 降幅为5.5%, 同比减少530.5亿元, 降幅为9.61%; 其中, 产成品环比减少142.1亿元, 环比降幅为7.77%, 同比减少233.4亿元, 降幅为12.15%。

2015 年,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期间费用总计2550.0亿元, 同比下降3.70%。 其中, 管理费用1165.1亿元, 同比下降3.37%;财务费用974.4亿元, 同比增长0.41%;销售费用410.4亿元, 同比下降12.98%, 见图3。

12月末,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短期和长期贷款比值为2.63;其中长期借款为3662.3亿元, 短期贷款为9622.9亿元。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应收账款净额为1302.8亿元, 同比增长5.38%;应付账款净额为4518.0亿元, 同比下降0.54%。 应收账款呈增长趋势, 但应收账款仅为应付账款的三分之一左右, 见下页图4。

(单位:亿元, %)

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仍较高。 12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总额4.67万亿元, 同比增长1.12%, 环比下降1.95%;负债总额3.27万亿元, 同比增长3.42%; 负债增长率比资产增长率高2.3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提升至70.1%, 同比增加1.55个百分点。

六、2016年钢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 世界经济呈温和复苏的趋势, 全球钢铁供需低于2015年的水平

2015年, 受中国经济转型、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部分地区政局不稳及各地区货币政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全球经济呈微弱复苏的趋势。 展望2016年, 石油价格低位徘徊和地区政局震荡仍将对经济发展构成较大影响。

世界银行2016年1月6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 201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9%, 比2015年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 尽管全球经济承受下行压力, 但总体呈复苏态势。 IMF在2016年1月19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 》显示:预测2016年和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3.4%和3.6%;比2015年10月份报告的预测均下调了0.2个百分点。 总体看, 发达经济体2016年增速将比2015年提高0.2个百分点至2.1%, 其中除西班牙外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增长均超过2015年的水平; 在新兴经济体中, 2016年增速将比2015年提高0.3个百分点至4.3%, 其中俄罗斯和巴西的经济总量仍将萎缩, 中国、沙特和南非等国家的经济增速将下滑, 而印度、东盟、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增长速度将超过2015年的水平。

在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的背景下, 2016年全球钢铁生产和消费规模预计将略低于2015年的水平。 国际钢铁协会在2015年10月曾预测, 2016年全球钢铁需求将增长0.7%, 从目前情况看这一目标实现的难度较大。 2016年, 占国际钢铁产量和消费量一半的中国仍将为负增长, 发达经济体钢铁需求也难以明显增长, 全球钢铁增量将主要来自除中国外的新兴经济体。

2.经济增速下滑, 结构调整加速推进, 钢材需求连续三年下降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阶段, 2015年GDP增速创下多年来的新低, 工业特别是高耗能工业的增长明显回落、PPI长期处于下降通道;但从世界范围看, 6.9%仍是较高的速度。我国经济结构正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新兴产业、新型业态、 新的商业模式呈蓬勃发展之势;GDP中第三产业比重已经占到50.5%, 比第二产业高了10个百分点, 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已经超过60%以上。

从总体情况看, 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经济运行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从钢材消费的主要领域看,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降至10.0%, 今年仍将延续上一年下降的趋势;2015年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14.0%,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下降31.7%, 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长15.6%, 预计今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对钢材的需求总量将下降。 另外, 2015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也降至7.0%, 汽车、工程机械等用钢量较大的行业产量增速也大幅下滑。

由此可见, 今年我国钢材需求量仍呈下降的趋势, 即自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 我国钢材需求进入峰值区域的特征更加明显。

3.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发力, 2016年粗钢产量仍将维持下降的趋势

“十二五”期间, 我国淘汰钢铁产能接近9500万吨, 但由于大量新建项目的投产, 钢铁产能仍大幅增长。 目前我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 而2015年粗钢产量仅为8.04亿吨, 同比下降2.3%, 产能利用率仅为67%左右。 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同比下降11.0%, 但仍高达4257亿元。 “十三五”期间, 宝钢湛江、武钢防城港、山钢日照、首钢曹妃甸二期以及部分民营企业的新项目仍将逐步释放新的产能, 若不能及时退出部分低效产能, 我国钢铁行业供过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钢铁行业也将面临更加严重的亏损, 行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将受到极大的制约。

我国钢铁行业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 行业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特别是大量僵尸企业的存在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格局, 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将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 1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一是在近几年淘汰产能的基础上, 再压缩粗钢产能1亿吨至1.5亿吨;二是要严控新增产能, 严格督查落实国家2013年有关停止备案新增产能钢铁项目的决定;三是完善支持政策, 主要是通过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 按规定对地方化解过剩产能中的人员分流安置给予奖补, 支持金融机构做好呆账核销和抵债资产处置, 完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政策, 支持保险资金等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 发展相关产权交易市场。

市场较为关心的资金支持政策也将逐步出台, 发改委去年底下发《关于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的通知》, 宣布从2016年1月1日起, 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3分钱。 财政部1月22日下发《关于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明确用于支持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 预计企业推出的具体补偿政策也将逐步出台。

近三十年来我国粗钢产量首次下降, 今年我国国内钢材需求绝对量也将下滑, 而出口难以超过上年的水平;由此推算今年钢产量也将继续下降, 降幅有可能高于2015年的降幅。

4.钢铁贸易摩擦不断发生, 2016年钢材出口难度加大

2015年, 在国内需求下滑, 产能过剩加剧以及国内外钢材价差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我国钢材出口量达到1.1亿吨, 超过了全球第二大产钢国日本的产量。 我钢材出口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市场钢材需求拉动,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钢铁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钢材的大量出口对钢材进口国的钢铁产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随着出口环境不断变化, 反倾销案件多发, 许多国家采取限制措施以及国内外价差逐步缩小, 出口难度不断增大。钢铁已连续8年位列遭遇贸易摩擦的行业首位, 2015年, 我国钢铁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共37起, 涉案金额达47亿美元。 针对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企业进行抗辩, 与相关国际机构进行协调与沟通, 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2016年, 全球经济仍将呈弱势复苏的趋势, 钢材需求增长的难度较大;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经过2015年的大幅下跌后, 与我国国内的价差已明显缩小;全球性的钢铁产能过剩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 不仅欧美国家, 周边的国家也不断加大对我国钢材出口的双反调查, 预计2016年面临的贸易摩擦仍呈多发的趋势。 由此可见, 我国钢材出口的竞争优势正在削弱, 2016年出口量预计在2015年的基础上小幅下滑。

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篇5

一、 公司概况

介绍公司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主营业务、规模实力、高层管理人员等等,公司的战略、市场营销、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的主要特点(如果有的话),证券分析师、同行业人员对该公司的判断(如果可能的话),本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特点、影响行业发展的基本因素等等(如果可能的话)。

二、 公司的标准化财务报表

主要分析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负债、利润、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占总比重变动情况。以资产总额为100%,分析各类资产及负债所占的比重;以销售额为100%,分析各种成本费用所占的比重。以最早一年的各种数据为100%,分析几年的增长情况。

做一个时间序列分析是受到鼓励的。 一定要有一个结论。

三、 公司的财务比率分析

分析以下的财务比率的变化情况

进行行业内的比较分析是必须的,而作一个时间序列分析是受到鼓励的 通常情况下,行业内的比较分析表格如下

一定要有一个结论。

四、 公司财务的杜邦分析

一定要有一个结论。

五、 公司内部增长率以及可持续增长率分析

一定要有一个结论

结论

家电下乡政策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 篇6

一、调查方法与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充分运用多种调研方法, 力求使所得的资料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保证本研究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 从而保证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 二手资料法。

收集相关调研资料和经验为本研究设计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在收集到的初步资料的基础上拟定问卷, 问卷经过指导老师指正和调研组成员的修改后定稿, 最后开始了本次问卷调查。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设计出的调查问卷, 以浙江杭州, 湖州, 台州等地的城镇农村为调查对象, 课题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 深入农村等展开实地调研, 完成调查问卷。

3. 典型个案访谈法。

由于各种原因, 不同地方的居民也有一定的差别。本研究从市县中抽出一到两个案例进行深度访谈。

4. PR A法。

以小组座谈会的形式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地区, 不同阶层农民的现状, 和对于家电下乡政策的关注度和各种看法意见。

(二) 问卷回收情况

为了了解家电下乡政策对我国人民农民生活的影响, 为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政策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我们“家电下乡政策的调查”项目组开展了此次调查。本次调查课题组成员深入浙江杭州萧山, 台州, 湖州等地展开实地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了150份问卷, 回收139份, 有效回收率达到92.7%, 其中有效问卷139份, 有效率100%。调查对象为在浙江省的城镇农村的农民。调查方式采取随机和特定地点式, 以保证调查结果更加准确真实。在发放问卷时, 我们会选择在一些家电商场和大街上。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为制定科学的应对政策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本次调查的特点是:真实有效的反映当今农民对于家电下乡政策的了解和满意程度。

(三)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中, 总调查的人数为139人。其中, 被调查对象男性有80人, 占57.6%, 女性有59人, 占42.4%。农村户口的人数有86人, 占61.9%, 非农村户口的人数有53人, 占38.1%, 这些数据都说明在本次调查之中, 农村户口的调查人数占到了一定的比例, 他们对家电下乡政策更有切身的感悟和体会。从非农户口人群对于家电下乡的了解程度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家电下乡政策推广的程度。

二、家电下乡政策实施现状调查

(一) 农民对于家电下乡政策的了解程度的调查

本次调查中, 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的人数为43人, 占总人数的30.9%, 仅仅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人群有84人, 占总人数的60.5%, 不了解或没听说过的人数为12人, 占总人数的8.6%。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农民对于对家电政策有一定了解的人数占了91.4%说明了农民对于这一政策的了解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农民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的人群人数占了大部分, 说明了政府对于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广力度还是很大的。

(二) 农民了解家电下乡产品的途径

本次调查中, 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的人数为43人, 占总人数的30.9%, 仅仅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人群有84人, 占总人数的60.5%, 不了解或没听说过的人数为12人, 占总人数的8.6%。仿照上面的情况, 把各选项的百分比给填上。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 更多的人了解家电下乡政策及其产品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传单标语等传媒手段。说明消费者通常是通过各种传媒途径了解到各个家电下乡产品的知识。也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在传媒工作上为让农民更了解家电下乡产品下了不少工夫。

(三) 农民了解家电下乡产品的途径

本次调查中, 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的人数为43人, 占总人数的30.9%, 仅仅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人群有84人, 占总人数的60.5%, 不了解或没听说过的人数为12人, 占总人数的8.6%。仿照上面的情况, 把各选项的百分比给填上。

从上图中, 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所需的证件, 农民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从这边也可以看出农民对于购买家电下乡流程的了解程度。其实, 购买家电下乡产品, 我们所需的证件不仅仅只有身份证还要有购物发票和银行账号以及农村户口本, 这样才可以。而且领取补贴还是有时间限制的, 并且要有农村户口的户口本, 到当地的政府部门, 经过一系列审核, 才会将钱打进农民的银行卡中。

(四) 购买过家电下乡产品的人数

本次调查中, 购买过家电下乡政策产品的人数为49人, 占总人数的35.3%, 没购买过家电下乡政策产品的人数为90人, 占总人数的64.7%。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购买过家电下乡政策产品的只占了总人数的35.3%, 而没购买过家电下乡政策产品的占总人数的64.7%。说明在农民在购买中, 对家电下乡产品的选择还是比较慎重的。

调查发现:农民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的人群人数只占了一小部分, 说明了在现实的购买中, 农民不倾向于购买家电下乡政策的产品。

(五) 农民对于家电下乡政策的满意程度

本次调查中, 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的人数为43人, 占总人数的30.9%, 仅仅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人群有84人, 占总人数的60.5%, 不了解或没听说过的人数为12人, 占总人数的8.6%。仿照上面的情况, 把各选项的百分比给填上。

从图表显示, 更多的人倾向于认为政府对于家电下乡政策下发的力度不够。也有部分人群认为政府对于家电下乡政策支持的力度较为合适, 其次, 只有较少部分人群认为政府的补贴太多了。

从这张图表上,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农民对于家电下乡政策的期望值较高。较多的人仍然希望政府可以出台更多一些的优惠。这也可以体现消费者的一些消费心理。

(六) 影响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因素

本次调查中, 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的人数为43人, 占总人数的30.9%, 仅仅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人群有84人, 占总人数的60.5%, 不了解或没听说过的人数为12人, 占总人数的8.6%。仿照上面的情况, 把各选项的百分比给填上。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影响人们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主导因素仍旧是产品的价格, 其次才是购买的便利性。这也很直观地体现了农民的购买消费观, 也从侧面说明了政府出台这一政策时制定的13%的补贴有其特点的诱惑力。可以进一步地刺激农民的消费能力, 扩大内需, 统筹国内国外市场。

三、农民对家电的需求状况调查

(一)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更倾向于什么类型的家电

本次调查中, 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的人数为43人, 占总人数的30.9%, 仅仅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人群有84人, 占总人数的60.5%, 不了解或没听说过的人数为12人, 占总人数的8.6%。仿照上面的情况, 把各选项的百分比给填上。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农民更倾向于经济型和实用类的家电, 对于低耗能型的家电较为喜爱。这也体现了我国公民对于节能的关注, 环保的意识在提高。而更少部分人会选择奢侈型的家电。这也体现了我国农民合理的消费观。而政府所推出的家电下乡产品正式符合我国农民的消费心理, 补贴13%大大降低了价格, 较为经济。而主推的家电下乡产品都为节能型, 为农民减少电费时, 也可以缓解夏日用电紧张的情况。

(二) 农民购买的或比较感兴趣的家电类型

本次调查中, 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的人数为43人, 占总人数的30.9%, 仅仅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人群有84人, 占总人数的60.5%, 不了解或没听说过的人数为12人, 占总人数的8.6%。仿照上面的情况, 把各选项的百分比给填上。

从这张折线图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农民对所购买或最为关注的家电下乡产品是空调, 由于全球天气变暖, 气候的不稳定, 农民较为倾向实用性的空调、冰箱、彩电等日常家用产品。这也体现了政府可以对于这些家电的推买力度加大。相较而言, 最不受关注的是摩托车、电磁炉等产品。因为这类产品在生活相较而言不如日常家用电器来的实用, 普遍。所以受到农民的关注度也较低。

(三) 农民是否感觉到家电下乡政策带来的优惠

本次调查中, 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的人数为43人, 占总人数的30.9%, 仅仅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人群有84人, 占总人数的60.5%, 不了解或没听说过的人数为12人, 占总人数的8.6%。仿照上面的情况, 把各选项的百分比给填上。

从图中可以看出, 更多的人认为家电下乡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还有些人较为理性的认为此项政策是好, 但是落实起来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点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极少的人认为这一政策把中国的家电危机转移给了农民, 或是感受不到什么实惠。感受不到什么实惠的人群也许是一些非农户口人群。总体而言, 农民对于家电下乡政策是比较满意, 也认可这一政策所带来的实质性的优惠。

四、对家电下乡政策意见与建议

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特从政府和农村层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 政府层面

一是, 提高农民的收入, 增强农民的购买力。政府可通过发展特色农业, 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强化各项支农补贴措施, 扩大补贴范围, 增加补贴额度, 竭力保证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二是, 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要推进乡镇企业结构的调整, 带动小城镇的建设。三是, 让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下乡:一是产品价格要适合农村市场;二是产品的功能要适合农村市场。四是, 简化补贴领取的程序, 取消乡镇财政的审核等赋税环节, 改为销售网点代审、乡镇财政所兑付。减少农民拿到补贴的时间。五是,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家电在农村的普及。

(二) 农民自身层面

一是, 理解政府科学有效的政策, 并积极地配合政府工作的展开。二是, 努力提高收入, 增加自己的消费能力三是, 保持合理正确的消费观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四是, 积极创业就业。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采访和网上调查等方式, 就家电下乡政策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 并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后从政府层面和农村层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家电下乡,落实情况,农民

参考文献

[1]盖东海, 家电下乡“事后补贴手续繁琐制约销售”, 消费日报[N]2009.4.14

[2]米强.我国农业财政指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J], 农业经济2006.9

[3]赵荣.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与思考[J]农业消费展望2009.4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家电市场[J]现在家电2008

乳制品行业竞争状况分析及预测 篇7

乳制品行业是包括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的行业。从乳制品的品质来进行行业细分,可以分为液态奶、酸奶、奶粉、奶酪。中国的液态奶、酸奶、奶粉市场较为成熟,奶酪市场现在处于萌芽状态。

2 行业经济结构

2. 1 总体行业评价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基于我国的人口数量及观念的转变、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消费市场和市场容量是巨大的; 中国乳品企业竞相扩大生产能力抢占市场,一些非乳品行业也转向乳业,中国乳业已经形成了竞争态势。紧抓质量、做出特色是十分有必要的。

2. 2 五力模型分析

我国乳制品行业是一个全国性大企业竞争激烈,地方性中小企业填补空缺两种竞争方式并存的竞争格局。在市场资本的推动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竞争日渐加剧,价格竞争正在蚕食行业利润,数量化扩张空间正在减少,产业已经进入阶段性成熟期。新竞争者的进入势必会打破已有的平衡,引发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反应,也就不可避免的需要调入新的资源用于竞争,因此使收益降低。在三聚氰胺事件后,飞鸽、完达山、三元等以其过硬的质量和品质受到消费者喜爱与信任。这些企业乘胜追击,扩大生产线,很可能成为蒙牛与伊利这两大巨头的最大威胁者。

随着乳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型乳制品企业为了达到规模经济,纷纷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以保证奶源,奶源问题逐渐得到缓解。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奶源是同质的,这也决定了供应商处于弱势一方。

总的来说,现有的乳制品企业发展成熟,竞争激烈,大型的产、供、销一体化的乳制品企业如伊利、蒙牛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偏弱。乳制品行业存在着较大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进入者竞争能力偏弱。而威胁较大的替代品也是在价格上极具优势,在面对庞大的市场和讨价还价能力较强的消费者时,很多企业把争夺的焦点放在了价格战上,只依靠终端销售抢占市场,忽视了核心能力的研发,这是不可取的。

3 乳制品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3. 1 差异分析

国内乳制品行业的三大巨头: 伊利、蒙牛和光明拥有着绝对的资本优势,其中,伊利稳占乳业行业霸主宝座。从三家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来看,总体的销售业绩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为增强盈利能力,蒙牛、伊利和光明的竞争已从初级的同质化产品价格竞争,转入消费行为细分,寻求差异化、创新化发展,开发各种功能奶、高端奶,以此来区分同质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价格战。伊利首先推出了“早餐奶”; 蒙牛推出了“晚上好奶”; 光明推出“果粒奶”。2006年,蒙牛推出“特仑苏”,随后伊利推出了“金典”,光明推出了莫斯利安酸奶———它是国内第一款无须冷藏,保质期长达四个月的常温酸奶。

3. 2 组合分析

乳制品行业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公众所关注。众多消费者不惜花重金购买国外品牌的乳制品。这也使得企业看到了新的契机: 与国外知名乳制品企业合作,共同合作生产加工。乳制品企业走向国际化成为一种潮流: 蒙牛、光明两家企业宣布引进外资,与海外资本合作。同时,国内乳企的并购重组也进行如火如荼。抢购国内外奶源,推动国际化以及加快兼并重组将是2015年乳制品行业的一大趋势。这些年来,伊利、蒙牛和光明为了建立信用也在各自做着努力: 伊利关注政府营销,在地方和中央政府方面都做了长期的投入; 蒙牛关注“神州”“超女”“送奶工程”等娱乐和公益营销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蒙牛的品牌知名度; 光明乳业参加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竞标并请多位明星代言,同时也进行了“高科技营销”来应对,强调其生产的高科技因素。

4 竞争地域分析

乳制品消费的特性决定了全国性品牌和区域性品牌在细分市场各有优势。全国性品牌拥有全国范围内市场营销、资金充裕、引导行业标准、产业布局完整等优势; 区域性品牌具有良好的本地客户认知与接受度、奶源供应充足、地方政策支持等优势,并且其产品和服务能更好地满足区域内消费者的需求。

在中国的环境下,伊利和蒙牛借助常温奶实现全国化布局成为乳制品行业龙头。蒙牛在先市场后工厂的步骤下实现快速扩张,在大部分省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 。莫斯利安作为光明差异化的常温明星产品,近几年实现了快速成长,对于光明来说,莫斯利安不仅意味着一个明星产品,更是一个帮助光明实现其战略转型的产品。

地方性乳业品牌以供应本地的新鲜产品为主,一般都控制了本地奶源,通过传统渠道将新鲜产品送达用户。大多数地方性品牌的销售规模在15亿元以下,但由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以及新鲜产品的冷链物流成本更高,因此地方性乳制品企业的营利性并不高,更多是出于为本地提供安全新鲜乳制品的社会责任。

5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5. 1 乳制品行业发展趋势

液态奶未来仍将是推动国内乳制品行业增长的主要支撑。我国庞大的消费潜力的逐步释放是增长的主要原动力素。分销网络的扩大和完善也为液态奶成为居民的日常消费品提供了便利。伊利股份凭借在超高温灭菌奶方面的突出优势成为国内液态奶市场的领先者,将更有助于其分享行业成长。

婴幼儿奶粉不断涨价。从2008年至今,进口奶粉已经先后有过三次提价,奶粉涨价风潮不断。进口奶粉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在日益增长,目前在我国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美赞臣等洋品牌占据70% 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巨大的市场尤其是中端市场,还会吸引更多洋品牌的加入。中国应该进一步规范乳业市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对国内乳制品企业有所扶持; 加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价格运作的监管力度。

在全球“低碳”理念的倡导下,“低碳经济”也开始慢慢渗入中国乳业。蒙牛坚持绿色生态理念,全力打造低碳的“绿色产业链”。伊利集团始终坚持“速度与厚度”并重的发展方式,同时致力于培育自己的“绿色领导力”,追求“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的三位一体。三元响应“低碳生活”,打造“低碳”生活圣地———三元极致庄园。如此看来低碳环保的理念必将以不同形式,继续得以推广。

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促使消费者对乳品的消费观念有所转变,高端奶成为乳制品市场的新宠。高端牛奶成为乳品企业利润增长的新的突破口和发力点。国内一线品牌伊利、蒙牛也不断地开拓牧场,改进技术,积极地向高端市场靠拢。

5. 2 高新技术在乳品行业中的应用

在乳品行业发展史上,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会促进乳品质量的提高和产量的扩大,如巴氏杀菌概念的提出、无菌包装的应用以及超高温瞬间灭菌技术的开发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乳品工业的产品和生产管理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技术含量,对乳品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 3 销售趋势

渠道扁平化是多年来乳制品企业一直在做的事情,当前的扁平化,是不断地缩小与消费者间的距离。让产品更快地进入到消费者的购物篮中,这成为未来渠道扁平化的原则。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电商成为满足消费群体新需求的载体。如今,在乳品领域中,外资牛奶在1号店、京东等平台蔚然成风,本土品牌中,“伊利母婴旗舰店”在天猫上运营也逐渐成熟。

由于消费群体的多样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必定会出现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产品。伊利金典与蒙牛特仑苏成为了高端人群的主要选择对象,其中伊利的产品细分更加丰富,其营养舒化奶成功克服了亚洲人群的“乳糖不耐受症”,QQ星儿童牛奶均膳型专为偏食宝宝定制,金领冠则是采集中国母乳样本进行研究分析而生产出的最适合中国宝宝的配方奶粉。

随着二维码技术的普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应用此技术,使得包装媒体化。伊利就将产品包装上印上了二维码,方便消费者随时扫一扫,快速关注产品信息。越来越多的乳企开始注重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上体现产品格调,如伊利味可滋香蕉牛奶和三元黄小蕉牛奶,就同时采用了香蕉黄色,感觉更加可爱温暖。

微营销是当前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各大乳企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已经基本推广普及,伊利各产品线的微博平台数量是最多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绿社会”。而蒙牛则采用了微博微信捆绑的方式,方便用户直接添加订阅。相信在2015年,会有更多的乳品企业会借助于微信、微博为传播平台进行低成本的传播,消费者在哪里,企业的传播就应该在哪里出现。

2015年,面临崭新的拐点,乳品市场将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景象。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谁能想在消费者前面,谁才最有把握占领未来市场。

摘要:为了了解中国乳制品行业现状,笔者通过收集乳制品行业的几个巨头的资料,运用五力模型及竞争情报搜集的基本理论等对近些年来中国的乳制品行业进行行业分析,分析行业的状况及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为奶制品企业制定和修改企业经营目标提供一定的资料。

公司财务状况案例分析 篇8

甲公司生产与分销部给每个公司自营以及特许经营的工厂店提供专有的A产品配方材料和生产设备。公司统一管理配方材料和生产设备, 并且每3个月向所有系统内的门店提供一次指导服务。所有的特许商都必须从甲公司采购配方材料和设备。缴纳了首次的特许经营费和每年的特许权使用费后, 特许商们能够接受到甲公司在运营、广告和市场营销、会计、以及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提供的帮助。特许商通常要缴纳20万到50万元的特许经营费和每年4.5%到6%的特许权使用费。特许商们还需每年缴纳销售收入的1%作为全公司的广告基金。

2 公司市值降低原因分析

公司对特许经营权的会计处理方法上的所暴露的问题被曝光仅仅是使得公司的市值降低的一个导火索, 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体现在多方面的。首先是公司的规模扩张过快。在IPO后, 公司开始实行一个激进的战略, 准备在五年内将门店数量由144家激增至500家, 同时向全球市场进行扩张。

在此之前, 公司的收入来源中, 通过公司自营的门店零售和百货、零售店代销占据了近70%的比例。公司战略的出发点是对的, 希望通过继续开发占营业收入大半部分的主营业务来提高公司的收入,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 把重心放在了增加门店数量上, 这是引发公司危机的第二个方面的原因。

再者, 在扩张的过程中, 公司的利润开始过多地依赖于销售给每个新开门店的特许商们高价格的设备, 使得公司的利润和特许经营的店面数量的增长变得密不可分, 逐渐偏离了公司的主营业务。然而在“店外”业务中, 许多门店并不盈利甚至赔钱, 因而特许商们不愿意再发展公司的这一业务。一方面, 较高的加盟门槛使很多特许商们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 门店数量的增长停滞使得公司的利润开始下降, 门店数量减少给公司利润带来的影响开始被逐渐放大出来。

最后, 公司及其特许经营系统中逐步暴露的运营管理不善, 缺乏成本控制, 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公司被迫非正常地缩小公司的运营规模, 2014年5月, 公司停止运营在2013年收购的拥有28家连锁店, 在利润减少的同时增加了4000万到5000万的费用支出。

在这些一系列的连锁不良反应之后, 使得公司的利润发生了大幅度的下降, 进而导致市场股价的大幅下跌, 引起公众对公司财务报告的不信任, 进而将注意力转向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个别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而公司在特许权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上也存在着值得商榷的地方, 因而大部分的分析师都将公司的市值降低归结于其对特许经营权的会计处理方法上出现的差错, 但是, 这也仅仅是公司市值降低所反映处理的一个问题而已, 也正是因为在这个会计问题上的不恰当处理导致了公司市值的下降并将其自身所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地放大。

3 从财务报表对公司深层次问题的分析

3.1 运用财务指标对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3.1.1 营运能力分析

根据营运能力的数据分析, 可以看出甲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天数变化不大, 证明在应收账款和存货这方面的营运能力没有什么变化;流动资金周转期有所降低, 说明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 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和销售各阶段所占用的时间越短, 这代表流动资产利用效果有所提高;从固定资金周转率的降低, 和固定资金周转期的延长可以看出, 甲公司对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有所下降;最后, 从总资金周转期有所延缓, 以及周转天数延长了46.48天可以看出, 甲公司总体营运能力有所下降。

3.1.2 偿债能力分析

根据偿债能力数据分析, 从短期偿债能力来看, 可以看出甲公司的营运成本增多, 表明该公司流动负债的偿还越有保障, 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从流动比率可以看出, 流动比率明显升高,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该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多, 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 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速动比率的升高表明企业现金以及应收账款资金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可以看出, 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 但是低于国际上通人的60%, 表明甲公司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产权比率以及权益乘数变化不是很大, 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没有较大变化。

3.1.3 盈利能力分析

根据两年的盈利能力分析, 可以看出在2013-2-2至2014-2-1这段时间, 甲公司盈利能力没有太大的变化, 所以之后影响该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就是在公司战略上于特定的时间点爆发出来, 导致企业出现了资料中的问题。

3.2 公司财务报表中重大错报科目分析

3.2.1 折旧与摊销

由于2014年5月7日, 公司同时宣布停止运营在2013年1月斥资4千万元股权收购的拥有28家连锁店的停止运营导致大量的机器设备停用, 连锁店未能带来收入, 但依旧要计提设备的折旧, 使得报表中的2014年的折旧额由去年的12271增加到今年的19723, 折旧额大幅度增加。

3.2.2 总务及管理费用

自2010年起, 公司门店数量翻了3倍, 但是在2014年9月, 甲公司宣布将当年新开门店的数量从早前宣布的120家减少60为家左右。新店的减少开设应该使得甲公司的管理费用增长减慢, 然而在2014年总务及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2.9%。管理费用的增高并且没有带来高质量的培训。特许商们没有受到关于“店外”经营的正常培训。因此, 我们认为许多门店都在“店外”业务中赔钱, 特许商们也因此不愿意再发展这一业务。这里明显暴露出甲公司及其特许经营系统中严重缺乏基本的管理运营、执行及成本控制, 造成效率低下的状况。

3.3.3购回的特许经营权, 商誉, 其他无形资产

甲公司在2010至2014年期间采用激进的发展战略, 盲目的扩大门店数量规模, 使得甲公司的商誉以及出售特许经营权的金额大幅增加。但是由于扩张太快, 没有关注主业, 收入主要来自采购配方材料和设备销售收入及特许经营费收入且管理不善, 导致加盟企业亏损甚至倒闭等原因, 使得甲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在过去两年中因为记入外购商誉的原因夸大了资产, 而这部分商誉本应该摊销掉。因此甲公司的资本回报率由两年前在进行这些收购之前的18%降为10%。应该降低资产的账面值, 包括消除掉1亿7千多万美元的“购回的特许经营权”。因此由报表可以看出该科目在2013年的49354剧增至175957, 这部分收入的增加给甲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2.4循环信用额度

循环信用额度指银行于客户支付承诺费后, 给予客户于一定期间、一定金额、随时提款还款的信用额度。该信用额度于客户提款使用后以相等金额减少, 还款后以相同金额回复, 直到约定期间届满为止。而在2014年4月, 甲公司董事局决定对“一些特许经营权收购的会计处理”进行调整, 此举将降低20104财务年度税前利润620万到810万元。2014年的循环信用额度由2013年的7288增加至87000, 使得甲公司的长期负债剧增, 从而影响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 当企业举债时, 就可能会出现债务到期不能按时偿付的可能, 这是财务风险的实质所在。而且, 企业的负债比率越高, 到期不能按时偿付的可能性越大, 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越大。而这个科目数据的剧增, 为甲公司被退市埋下伏笔。

摘要:甲公司对特许经营权的会计处理方法被曝光仅仅是公司市值下降的一个导火索, 收入增加的异常, 主要来自盲目扩张所带来的收入, 从而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与此同时, 资产规模的增长不正常, 主要是收购的特许经营权记入无形资产没有进行摊销, 使得资产和净收益虚增。基于以上种种多方面的原因, 进而一起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使得公司的市值一跌再跌, 公司昔日的辉煌不再。

关键词:运营能力分析,市值波动,特许权摊销,信用额度

参考文献

[1]彭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案例[D].西南交通大学, 2008, 06.

家电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篇9

截止2004年底, 世界电力装机总容量为38亿千瓦。国际能源署 (IEA) 在其2009年度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09》中指出, 到2030年世界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8亿千瓦。近年来, 我国电网和电源建设快速发展, 2009年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接近8.6亿千瓦。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是健康的, 体现行业发展水平的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率也大幅度提高。

目前巴基斯坦总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 其中水电装机660万千瓦, 占总装机容量的34%, 热电装机占64%, 核电2% (图一) 。

近几年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较快, 电力预期需求年度增长7.4%, 电力供应短缺是制约巴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从图二可以看出, 截至2010年, 巴电力缺口预计将达到550万千瓦。

巴基斯坦电力行业由水电部和原子能委员会进行政府行业管理, 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监督, 地方政府也发挥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巴基斯坦水电部主要下设四个有较大自主权的独立机构 (图三) 。其中, WAPDA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主要为水、财务和电力三个系统。水系统负责巴全国水资源规划、开发;财务系统负责WAPDA财务管理和大众服务;电力系统掌管全国水电的规划、开发、发电和经营。WAPDA原有的包括火力发电、输送电、配电等在内的所有其它经营已全部公司化。根据改革计划, 已组建了巴基斯坦电力公司 (Pakistan Electric Power Company, 简称:PEPCO) , 作为替代WAPDA电力系统经营管理的接班人。

二、巴基斯坦电力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巴基斯坦政府自1994年以来, 先后出台了鼓励私营领域投资办电、对国有电力部门和企业实行私有化等措施来积极提高发电效率。截至2008年, 外国投资者和巴私营企业陆续投资建设了18座电厂, 总装机容量达559.6万千瓦, 占巴全国总装机容量的近三分之一。私有化措施的实施对缓解巴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 巴电力行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电力增长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成为巴政府关注热点问题和社会发展瓶颈领域。

(一) 建设资金缺乏

截至2010年6月, 巴内外债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巨大的债务负担迫使巴政府不得不大量削减公共项目发展预算。许多大型水利项目由于缺乏建设资金而迟迟不能启动。

(二) 建设能力薄弱

巴经济较为落后, 工业化程度低, 电力设备制造业尚未真正起步。几乎所有大中型电力项目, 从设计、采购、施工到安装调试、检修维护、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依赖外国进口。

(三) 电价确定不合理, 政府负担过重

火电在巴电力供应中占主导地位, 且以油气为主要燃料。近年来膨胀水平不断攀升, 但巴目前平均电价却维持在4卢比/度 (折合6.7美分) 左右。为此, 巴政府每年被迫进行巨额财政补贴, 仅2006-07财年, 巴政府对电力部门的补贴达10亿美元。

(四) “三角债”问题严重

截至2009年, 巴炼油企业、石油公司和电力及其它企业之间的“三角债”已攀升至810亿卢比 (约合9.4亿美元) 。由于欠费严重, 炼油企业一度中断向发电公司提供燃料油, 迫使巴政府不得不多次出面协调。该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五) 输电损失严重

巴绝大多数水电站位于北部地区, 而用电负荷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的大中城市。由于送电距离较远, 加上设备陈旧老化、盗电严重等原因, 输电损失严重。

三、巴基斯坦电力行业发展前景和规划

巴基斯坦待开发的水电资源约有4000万千瓦以上。印度河从北部山地至南部平原纵贯巴全境, 沿途杰勒姆河、奇钠伯河、拉维河等支流汇入, 发展水电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其次, 巴煤炭储量丰富, 估计储量可达1850亿吨, 虽然含硫量偏高, 但仍可作为替代油气的火电燃料。此外, 巴南部临海, 广阔的沙漠地带蕴涵着取之不尽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为应对电力供应短缺、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巴基斯坦政府制定了电力领域的中期 (2005-2010年) 和远期 (2030年) 发展规划。重点开发大型水电和煤电项目, 积极寻求外国资金和技术支持;积极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扩大同有关国家在核电领域的合作等。主要内容如下:

(1) 鼓励采取PPP或BOT的方式, 在各主要河流 (特别是印度河) 上建设大中型水电站, 力争2030年前使水电装机容量由660万千瓦提高到3266万千瓦。

(2) 最大限度发展煤电, 使燃煤电站的装机容量在2030年前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 占发电总量的18%。

(3) 积极发展核电, 努力实现2030年核电装机总容量880万千瓦的目标。

(4) 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 2010年前在俾路支省和信德省等地建成70万千瓦的风力电站, 2030年前,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发电总量的5% (970万千瓦) 。

(5) 进一步推动私营部门参与电力行业发展, 使其参与建设电站的装机容量在2010年达到710万千瓦。

(6) 加强输电网络的维修和改造, 提高输电能力, 减少损失。

(7) 加快对水利电力发展署、国家电网公司等国有电力部门的重组和私有化步伐, 通过实现商业化运作, 提高这些部门工作效率、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我国支持巴基斯坦电力行业发展应注意风险防范

电力领域应该成为我国在巴开展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 在合作过程中要注意风险防范。

(一) 项目完工风险

由于政局不稳、政策变化及通货膨胀率高等原因, 巴基斯坦工程建设项目经常发生不能按期完工的事件。对于项目完工风险, 应根据巴基斯坦工程承包市场的实际情况, 要求业主加强项目完工风险管理, 加强项目贷后管理, 加强与工程承包方的沟通协作, 及时化解。

(二) 主权信用风险

巴基斯坦财政赤字大, 主权债务负担重, 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初期曾出现主权偿债困难。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主权违约事件, 但对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发生主权违约事件。巴电力领域, 尤其是大型水电项目, 由于工期较长、耗资巨大、电站自身收益低等因素, 高度依赖主权担保。因此, 应谨慎评估巴基斯坦政府负债和担保能力, 如条件允许可要求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同时加强与我驻外使领馆及有关部委的沟通, 防范和化解主权信用风险。

(三) 汇率风险

巴基斯坦国际收支不平衡, 出口创汇能力低, 主要依靠国际资本流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如果国际经济形势恶化, 国际资本流入减缓, 则其本币就会大幅贬值, 从而为外币债务带来更大负担。当外汇市场情形严重的时候, 巴基斯坦央行甚至可能中止外汇掉期交易, 从而使外币债务无法对冲汇率风险。对于汇率风险, 应谨慎评估巴基斯坦宏观经济形势及汇率走势, 相对准确地预测业主承担的实际本币偿债负担, 同时建议业主利用多种金融工具管理汇率风险。

(四) 外交政策风险

巴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边境省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 沿印度河及其支流一带。克什米尔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印巴就印度河分水协议的争议, 使巴政府在该地区的水电建设往往遭到印度政府的外交抗议。应加强同我外交部、当地使领馆的联系, 及时掌握我外交部、商务部就该地区水电项目建设的意见, 避免引起外交争端。

参考文献

[1]黎晓锋.风险管理体系在电力工程管理项目中的应用.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1) .

[2]潘群峰, 张小放.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贷款信用结构及其风险防范[J].价值工程.2007 (12) .

[3]编写组.2008-2009财年巴基斯坦经济普查[P].巴基斯坦财政部.2009.6.

家电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篇10

2011年3月, 为全面了解现阶段美国烧结砖行业与制砖机械的状况, 笔者及一行人专程来到美国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通过这半个月的深入考察,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管理理念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进行考察的制砖机械生产公司是斯蒂尔公司。

斯蒂尔公司位于距夏洛特约100 km的地方, 这里的建筑并不高大, 但建筑却是各式各样、千差万别, 并且之间相隔很远。不论是公共设施还是自建民居的设计都很自然地使用清水墙砖, 在各种结构下清水墙砖的使用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 地方政府规定技术指标, 对节能标准严格检查, 只要符合要求怎样干都行。

斯蒂尔公司始建于1864年, 开始就是一个砖厂, 在1889年的时候开始改作制砖设备, 开发符合美国当地特点的硬塑挤出砖机, 至今已是五代相传。美国的制砖设备几乎全被这家公司垄断。公司的运营也和其他美国公司不一样。

在对工厂的考察中, 我们发现美国烧结砖企业与中国企业有以下不同的地方:

1 实验室设备齐全

实验室对我们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实验室设备从小样到工厂的半工业试验几乎是全部包括, 大中小三个实验挤出机, 压力机、水分测定、料碎设备无一不全, 甚至我们现在想不到的他们也会做出实验。对于原料和化妆土的配比要求非常高, 在实验室里有各种各样的桶桶罐罐, 都是做原料配比实验所需要的东西。

在中国, 实验室的设备是相当不完善的, 有个别企业甚至都不做实验, 让本来就少的可怜的实验设备闲置在那里。

2 仓库管理严格

从厂区出发, 我们又到了他们的配件仓库, 这个仓库外墙用的是喷沙的砖, 使得仓库更加古朴自然。这个仓库的面积有几万平方米, 仓库管理极其细致, 细致到每一个零件, 每一个客户都有详细的档案。

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企业对待每一个客户都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 这样做的结果即能让后续的服务工作到位, 又能让客户感受到温暖, 从而开展更多的合作。

在中国, 有些烧结砖企业就很少做这样的档案管理工作, 这样就会失去很多的客户。发展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要远远高于维护一个老客户的成本。所以, 我们中国烧结砖企业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维系更多的老客户, 让这些老客户不断地走进我们的企业, 认可我们的产品, 认可我们的管理, 购买我们的产品, 从而发展我们的企业, 让我们的企业不断地扩大。

3 产品展示厅完美

产品展示厅做得非常出色, 在国内尚未看到这样精彩的产品展示厅, 小样展示和实景效果展示都非常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我们国内的产品展示很少能做到像美国烧结砖企业这般完美的。通常我们会把产品简单地陈列, 让客户知道我们有哪些产品, 而没有把产品组合到最佳的状态, 没有做实景, 客户看不到实际的效果, 没有感官印象。

4 生产工艺精密

生产地砖的整条生产线是专为地砖生产设计的, 原料处理由原料分厂直接提供。原料分厂的原料是由汽车运来分仓储存。

原料的配方应当是相当精确的, 原料仓均带称量装置, 并在配料后有含水瞬间检测, 调节加水装置, 配料情况保证含水和加水为坯体的稳定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许多烧结砖厂尚在讨论成型之前配料加水与不加水的问题, 但在美国, 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这里的工艺都是全自动的, 在各个环节管理都很细致, 基本没有什么问题。挤出机口是油润滑的, 生产带边棱的地砖时, 表面要经过压花处理, 在边棱处撒隔离沙, 并用肥皂水浸泡, 然后用软辊压过。

在生产线上, 我们看到了盲道砖的生产。这里是用真空挤压机挤出的坯体进行纯手工加工, 这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经验。目前, 中国生产烧结盲道砖的厂家并不多, 即使生产, 也是用压力机压制成型, 其抗压强度远远不及真空挤压出来的产品。

美国制路砖追求细节的完美, 在切坯之后, 生产工艺上还有一个倒角处理的装置, 边上还有样品台做参照, 工具板上的工具摆放也十分整齐。

若制作的路砖不需要倒角, 则在切坯后直接由机械推手直接推到窑车上。窑车三层下空, 窑车上有支架, 这些措施都能很好地保证产品的品质。

生产线按产品种类分类, 有的生产线专门做小件配砖, 量小但特殊;有的生产线是人工码坯做各种异型砖的;有的生产线是自动化程度特别高的, 专门生产大批量的产品。

模具仓库具有极大的震撼力, 因这里的模具实在是太多了, 并且厂方对模具的制作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他们用先开塑料模具的办法, 再做模具的状态, 在开塑料模具的时候, 厂方一定充分考虑了各种阻力状态和芯架情况, 才有可能做好。

5 注重产品开发

美国烧结砖企业都特别注重产品开发, 产品品种多样, 品类可达4800多种, 在路边有一排非常整齐的样品展示墙, 从这个展示墙上我们可以看出工厂生产的产品品种的繁多, 其实, 工厂里还有很多的产品没有出现在展示墙上。

我们国内的一些烧结砖企业, 往往都是盲目跟从, 看到市场上什么产品畅销, 就生产什么产品, 不能预测市场走向, 不愿开展新产品开发, 这样的结果必然是道路越走越窄, 最后走进死胡同。

6 投资回报期长

美国的经济很发达, 我们没有来美国之前, 一直认为美国烧结砖的销售价格应该远远高于国内的销售价格, 而实际上, 美国产品的销售价格并不高, 一般的砖只有3毛钱左右, 好的最多4毛钱, 而砖厂的投资动不动就4 000多万元。以这个地砖厂为例, 投资4 500万元, 年产6 000万块不到, 产值也就1 800万到2 000万元。扣除成半的各种费用, 10年能收回投资已经十分幸运了。15年收回投资是正常的。

我们中国人投资都喜欢“短平快”的项目, 期待自己的投资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有收益。于是, 注重能直接带来收益的生产线, 对实验设备等辅助投入就不积极, 而且, 尽可能地将产品价格定得很高。这样, 势必就影响产品的推广。

7 重视产品内在品质

美国人对产品内在品质的要求远远高于产品外观质量。如果产品的内在品质不行, 无论产品的外观质量如何优良也决不能算做合格产品。而在中国, 中国人对产品外观几何尺寸的要求是很高的。

8 美国烧结砖的用途

美国用砖建筑在墙体上分两个方面:一是纯砖清水墙建筑。这种结构的建筑表面一般是比较一致的砖体颜色, 即使做颜色的变更, 其颜色和材料搭配也讲究色差和材质对比明显, 如纽约和费城的一些建筑则比较突出。另一种是采用贴面方式, 主要是外墙装饰, 他们基本上追求同一材质的表面变化状态, 形成一种自然变化的状态。这种砖一般都经过表面的喷砂、压花及刻痕等处理, 努力形成一种不规则变化, 但在烧成时用窑变的倒不多。

路砖的要求就简单一些, 基本没有喷砂情况, 刻痕也多出现在倒角边附近, 以维持相当面积的平整, 颜色有比较均匀的, 也有窑变的, 但变化的程度赶不上中国国内的产品。倒角的状态也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 若路砖不倒角, 均需勾缝, 如果路砖倒过角, 勾缝的就很少, 甚至不勾缝。

首都华盛顿在夏天就像一个大花园, 非常美丽, 城市规划非常合理, 并且在城市内还有一条河流过。华盛顿这个城市有明确规定, 所有建筑都不能高过华盛顿纪念塔的高度, 因此, 在华盛顿用砖做的建筑多是多层公寓和别墅, 并且用了很多的路砖, 一般人行步道都铺设烧结路砖, 有勾缝的、不勾缝的, 那种不勾缝不倒角的路砖的铺设效果就不是很美观。

白宫南广场全部是用窑变生产出的红路砖铺设, 整体看来很自然、很整齐、也很干净。

上一篇:《运营管理》课程下一篇:中西公司法律地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