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学

2024-08-31

中西医学(共10篇)

中西医学 篇1

摘要:文化是无处不在的, 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活动, 影响着健康, 也影响着医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中西医学的许多差异都与相异的文化土壤有关, 是文化选择的结果。本文主要从中西医学看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 除了差异还存在哪方面的共同点, 而文化发展的规律又将导致中西医学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都是本文涉及到的问题。

关键词:中西医学,中西文化

一切从一部电影说起.电影《刮痧》中讲述了男主人公因其爸爸为其儿子刮痧而被告虐儿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而在这部电影中, 反映了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和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的矛盾, 揭示出中西文化的冲突, 同时也说明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中国医术的精湛.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文化是无处不在的, 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活动, 影响着健康, 也影响着医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中西医学的许多差异都与相异的文化土壤有关, 是文化选择的结果。

首先, 从中西语言文字来看中西医学.语言文字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 是思维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也是医学体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中西方的文字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对医学的影响也不难理解。中国的象形文字是视觉文字, 而其他国家的文字多为视觉文字。视觉文字比听觉文字稳定, 易于流传和继承。这种稳定性使中医易于继承和统一, 使中医理论高度稳定的原因之一。西方文字使拼音文字、听觉文字, 稳定性较差, 它的集约性较差, 抽象性突出, 表义相对单一, 这些特征对西医发展的跳跃性、理论的抽象性和学科的科学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语意的差异对中西医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中西方的科学发展状态及过程不同, 中西方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不同, 故语意的理性的意义存在着差异, 这一点在中西医学中的表现十分明显。中医之“气”不同于西医之“air”, 中医之“脾”不同于西医之“spleen”, 中医之脏腑也不同于西医之器官。还有中医是文学语体, 而西医是科学语体。语体建构的不同对两种医学体系的建构具有不可小视的影响。

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 作为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 一直指导着医学和其他科学的发展。中西医学从来没有脱离各自的哲学而存在。所以, 从中西哲学的角度来分析中西医学的差异尤为重要。

中医将中国哲学与医学融为一体, 当代的孙思邈说过不知《易》, 便不足以言太医。而明代的张介宾也说过, “是以《易》之书, 一言一字, 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 咸寓尊生之心鉴。”中医的阴阳理论来自《易》的“太极生两仪”。五行学说源于“太极一气产生阴阳, 阴阳化合生无形, 五行既荫随含万物。”中医的基础理论几乎都可以在太极图中找到渊源。儒家和道家都源于《易》, 儒以“仁术”规定着医学的方向和实用理性, 影响着重义轻利、重人伦的医德原则。道以“道法自然”、“一分为二”、自然无为和辩证法等理论影响者着中医的理论基础和防病治病思想。

至于西方, 从古希腊的留基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的原子论开始, 西方的主流哲学都坚持着“实物中心论”, 这种理论引导着西医把关注的目光放在构成人体的实体物质和器官等方面。近代西方形成的还原论思路认为, 整体由部分构成, 应当而且可以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来认识, 生命的整体性能, 可以从它组成部分的性能完全解释清楚在这种思路下西医的研究从整体、器官、细胞, 一直深入到分子和亚分子水平, 并建构一系列基础医学学科。由此可见, 中西医学在各自哲学运行的轨道上是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的。

最后, 不得不提的是, 中国的农耕文化强化了人们的无务实精神, 中国人重安宁稳定而不愿涉险探索, 重人伦而轻自然, 重现世而轻未来, 重求同而轻异议, 重仕途而轻科技的文化特征对中医的影响十分明显, 从医者多是仕途不顺才退而求其次, 舍儒而向道者。而西方的航海及商业文化既有掠夺、利己、拜金等负面影响, 又给人以战胜自然, 敢于标新立异和藐视权威的精神。西医的发展与这些精神密切相关。

人是追求价值并按自觉目的进行活动的实体, 任何对人无价值和不符合人预期目的的东西都会受到蔑视和抛弃。科学之所以能受到人的追捧, 就是因为科学能使人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使人能利用科学来能动地让自然界服务于人, 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要。医学, 作为一门科学, 它的一切成果必须为人的健康、幸福和发展服务。医学的主体和对象都使人, 人文精神不仅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动力, 而且是医学研究和医学服务的重要方法。

谈到科学精神, 医学既然作为一门科学, 如何能不体现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 它是一种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它是一种求真、至善、臻美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它还是一种执着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伟大的理性力量, 是一种为真理而敢于蔑视和反对神权、迷信、歪理邪说和一切强权的正义力量。纵贯几千年的中西医学史, 从张仲景立足临床建立临证医学,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 到李时珍历时30年, 不畏艰苦的亲自栽培和收集各种药物标本, 写出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从希波克拉底、盖仑、到巴斯德、哈维, 无不唯实求真, 蔑视神学和权威;无不舍身忘己, 献身医学事业;无不具有怀疑精神、批判理性精神和谦恭、团结他人、博采众长的精神。一言以蔽之, 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 无不贯穿着科学精神。

展望中西医学的未来, 中西医学存在着文化屏障, 虽然具有相同的精神, 但科学的“融合点“还没有到来, 目前要强行把两种医学合而为一是不可能的。但是, 中西医学会最终走向融合, 融合的条件是加快科学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因为, 我们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 既不能拒绝外来的先进文化, 又要坚持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只有民族化才能扎根, 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能传播出去。中西医在文化交融过程中, 必须明白这个道理!中西医的未来的光明的, 让世人一起努力, 让中西医在世界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冯泽永.《中西医学比较》[M].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1.

[2]郑兰英, 《文化.医学与教育》[M].中国中医学出版社, 2005.

中西医学 篇2

摘要: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天麻钩藤饮加减对眩晕的疗效。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输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者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6.67%和90.0%,对照组分别为43.33%和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天麻钩藤饮;眩晕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内庭动脉闭塞、脑梗死等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心脑血管病患者,也可见颈椎病、梅尼埃综合征、神经衰弱等病。

涉及神经内科、骨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眩晕多因天冷,气温下降,血管急剧收缩致血压升高,或因情绪激动,血管痉挛致脑供血不足,易诱发脑卒中,应予重视。

临床上现代医学予降压、改善脑供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理化指标可恢复正常,但患者自觉症状的.改善常不明显,而配合中医药治疗,患者的症状常可得到迅速的改善并得以保持。

本人以西医治疗配合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取得满意疗效,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经确诊病例(经检查均排除脑部肿瘤、小脑梗死、脑干梗死病例)共60例,所选病例为.06~.06我科住院患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6~76岁;病程2 d~11 a。

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5岁~78岁;病程2 d~11 a。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

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昏,汗出、耳鸣耳聋、眼球震颤、面色苍白等。

起病一般较缓慢,渐渐加重,常反复发作,按中医辨证分为肾精不足、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浊中阻、瘀血阻窍5型。

西医诊断为内耳性眩晕、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均列为观察治疗对象。

1.3 方法 对照组:长春西汀针3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灯盏花素针5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

10d为1疗程。

治疗组:配合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天麻钩藤饮加减):半夏12g 白术15g 天麻10g 陈皮15g 茯苓15g 钩藤15 g、石决明30 g(先煎)、川芎10 g、泽泻15 g、石菖蒲20 g、

栀子6g、黄芩6g、炙甘草6g加减:气血亏虚加黄芪30g、党参10g、当归15g;肾精不足加枸杞子15g、五味子10g、山萸肉30g;痰湿加胆星10g、竹茹10g;血瘀加丹参10g、牛膝10g、

赤芍10g;呕恶加竹茹10g、苏梗10g、代赭石20g;高血压加葛根10g;夜寐不安加酸枣仁20g、远志15g、麦冬12g等。

1剂/d,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连服7 d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

治愈:眩晕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好转:眩晕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偶有头晕或漂浮感;有效:眩晕较前好转,仍有间断眩晕,恶心;无效:眩晕症状无改善。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3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多与肝、脾、肾脏功能失调及风、火、痰、湿、虚、瘀有关。

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本虚以肝肾不足或气血亏虚为主,标实以肝风、痰、火、湿浊、血瘀为主。

《素问至真要大论》[2]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是肝风内动所致;《素问玄机原病式》[2]“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乎动,两阳相搏则为旋转”,指出眩晕是风火为患;《丹溪心法・头脑》有“无痰不作眩”,指出眩晕是因湿痰阻遏气机而成;《灵枢・灵气》[2]认为“上虚则眩”。

“无虚不作眩”,指出眩晕因虚可致。

眩晕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 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空; 膏粱厚味,化湿生痰,痰浊上蒙清阳或痰火上逆,扰动清窍; 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脑髓失养等。

根据具体病情,常予补益肝肾、养血活血、滋阴潜阳、健脾补血、化湿通络、清肝泻火等法治疗。

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天麻钩藤饮均为治疗眩晕明方,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镇逆定眩;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川芎为血中气药,行气活血化瘀;白术、泽泻、茯苓健脾利水、燥湿化痰;陈皮、石菖蒲祛痰化湿辟浊开窍醒脑聪耳目;栀子、黄芩清肝火;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具有平肝养血、化痰活血之功,从而达到肝阳平则风火熄。

痰湿祛则清窍开,阴阳调、气血和眩晕愈之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眩晕是平衡系统(视觉、本体感觉、前庭系统)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一类复杂的症状,涉及到多个学科,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或如坐车船、甚则扑倒为主要特征。

主要分为两种即: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现代研究[3]:天麻、钩藤有明显镇静、镇痛、催眠,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有降血压作用;石决明含有碳酸钙、多种微量元素;半夏有镇咳、镇吐作用;

白术、茯苓有利尿、降血糖、镇静、抗凝等作用;泽泻有利尿、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陈皮有降血压,松弛平滑肌;石菖蒲有镇静、抑制消化道异常发酵,

缓解痉挛等作用;栀子、黄芩、黄芩有利胆、利尿、镇静、保肝等作用;川芎生物碱能够通过脑屏障,较好地改善脑血流[4];本研究认为配合中药汤剂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不失为治疗眩晕症一种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 程士德 .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5:101.

[3]贾玉海.常用中药八百味》[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1995.7 387、388、387、346、296、80、82、201、394、80.

中西医学 篇3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马建中主持开幕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王志勇,卫生部原副部长曹荣桂,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出席。

王国强指出,2014·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院士医学论坛为现代医学与中医药学共融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研讨平台,将对中医药学乃至整个医学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中医药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特点,如重视整体,注重“平”“和”,强调个体化,突出“治未病”,方法简便,弘扬“大医精诚”理念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把其作为国家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给予了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的重要特征。

王国强说,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非传染性疾病逐步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原因,同时面临重大的新发传染病威胁,以高投入、高成本、高技术、低产出为特征的医疗模式,给国家、社会、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难以维持。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促使人们的健康观念、对医学目的的认识有了重大转变,对医学模式逐渐调整,医学发展更加注重预防、自我保健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加注重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中医药学注重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人们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注重从人的整体功能状态来判断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注重实施个体化的辨证论治,注重“以人为本”而选择人性化的治疗方式,注重“治未病”理念而强调个人的养生保健,与转变了的医学模式相吻合,与调整了的医学目的相一致,这也为现代医学与中医药学共融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可能。

会议期间,杰克·绍斯塔克、理查·罗伯茨、阿龙·切哈诺沃、埃里克·马斯金、罗伯特·默顿等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陈可冀、吴以岭、王辰、刘新垣、史蒂夫·卡伊等多位来自中美两国的医学院士围绕国际生物医学技术的前沿、中医药学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应用与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中医药发展的理论创新与产业发展等问题演讲并就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共融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循证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临床实践 篇4

“循证医学”的概念刚刚提出来的时候就已明确, 循证医学的目的是要解决临床问题。因此, 最初循证医学关注的焦点是对某一特定的临床问题寻找和发现最佳的定量研究的客观证据, 用于解决该临床问题[1]。这一早期的聚焦点旨在弱化“将直觉、未经系统整理的临床经验和病理生理学原理作为临床决策的足够基础”, 强调“检查来自临床研究的证据”。以后的版本则强调, 单有临床证据永远也不足以作出正确的临床决策:临床证据本身很少告诉我们对面临的某一具体病人应当怎么做, 它们只是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使我们能作出更符合这些信息的决策。因此, 更新后的循证医学概念是, 临床医师必须结合病人的情况不断寻找和评价临床证据, 然后对该个体病人治疗后可能的得益与风险、费用和伴随的各种不便进行权衡, 结合病人本身的价值和意愿, 作出可行的临床决策[2]。

因此, 对病人进行治疗之前, 医生首先要充分了解目前有哪些可供治疗的手段, 从疾病的机制、治疗手段是否合理、已有的临床证据是否已经证实了这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来进行选择, 信守的原则是“让病人得到目前为止所能得到的、经过验证所能得到的最有效治疗, 不给予病人无益甚至有害的治疗”。在此基础上结合病人的个体病情和和治疗需求作出临床决策。以慢性心血管病中的稳定型心绞痛为例, 虽然对重度心绞痛和左主干病变、三支血管病变病人, 血管重建[冠脉介入术 (PCI) 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可以改善心绞痛的症状和预后, 但对轻中度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尚无优于药物治疗的临床证据。现行临床指南中推荐的三类一线药物 (硝酸酯、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 可以有效地缓解和预防心绞痛, 应当首先考虑。对疗效不满意、有禁忌证, 以及不能耐受这些西药的病人选用安全有效的中药治疗, 符合我国病人的意愿, 也符合循证医学原则。我国的临床实践证明, 不少这类病人使用中成药作为辅助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并且乐于接受, 依从性好。而用于改善这些病人的预后 (预防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等事件) , 抗血小板和他汀类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有较多临床试验证据, 应当首先推荐使用, 对于一些有禁忌证和不能耐受的病人, 正在积累中药的临床试验证据, 应当得到明确的结论, 被多个临床试验证实后再可推广。

中西医学并存是我国的客观现实, 两者优势互补的结合是正确的方向。而在具体的做法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例如, 许多一线医师使用的中成药虽然是经国家批准的, 但在药品质量、药理机制、临床证据上还有不少欠缺, 亟需补充。新的中成药以它们为对照药难以立证, 缺少安慰剂对照和量效关系研究, 安全性监测不足, 等等。我们在2010年发表《关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临床试验的若干问题》[3], 提请有关各方对临床试验规范的重视, 已经得到许多临床医师、研究者和研究申办者的认同, 并在付诸实施中。

最后, 也要看到临床证据有它的局限性。根据GCP原则, 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对受试者的保护是两大要素, 没有十全十美的临床试验, 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临床试验结果, 再好的临床证据也只是医师治病的依据而不是可以照搬的菜谱。同样, 基于临床证据而作出的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也不是可以照搬不误的教条。临床医师必须有熟练的技能,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病人的病情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才能正确运用指南, 达到给病人最佳治疗的目的。

总之, 中西医结合并不是一件固定模式的工作, 在临床实践中更不能照葫芦画瓢。以人为本, 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 将规范化治疗和病人的个体特点相结合, 以改善病人症状和预后为最终目的, 是我们目前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Sackett DL.Evidence-based medicine is the conscientious and judi-cious use of current best evidence from clinical care research in themanagement of individual patients[J].BMJ, 1996, 312:71.

[2]Haynes RB.Evidence-based medicine is the integration of best re-search evidence with clinical expertise and patient values[J].ACP JClub, 2002, 136:A11.

中西医学 篇5

1.中医学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药学及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具有较强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学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运用中医学理论处理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综合医院及各类相关医药卫生单位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

1.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2.3.4.具有较熟练和准确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的基本能力

5.6.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了解中医药学科和现代医学学科

主要课程:医古文、英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检体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2.针灸推拿学

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熟悉现代医学知识,以针灸推拿为特色的临床型高级复合性人才。能在各级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相关教学部门从事中医、针灸、推拿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针灸、推拿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针灸、推拿诊疗各科疾病的基本

1.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知识以及必要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

2.3.4.5.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 基础医学课: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基础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影象诊断学、预防医学、医事法规;专业基础课:针灸医籍选、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处方学、内科中医针灸治疗学、外科中医针灸治疗学、妇科中医针灸治疗学、儿科中医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急症学、西医内科学、推拿基础学、推拿治疗学。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各类各级医院以及相关单位从事针灸推拿为特色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或从事中医针灸涉外临床医疗和科研及国际学术交流工作。3.蒙医学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蒙医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蒙医临床诊疗技能,掌握一定的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接受蒙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蒙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的,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要求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蒙医学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蒙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一定的现代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受到蒙医临床操作和辩证施治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蒙医理法方药防治常见病、主要课程: 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蒙药学、蒙医方剂学、蒙医内科学、蒙医疗术学、蒙医温病学、蒙医儿科学、蒙医妇产科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等。

4.藏医学

本专业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藏医理论和藏医技术的高级藏医师、教师及科研人才。通过培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心理素质,并能养成自我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习惯,具备新世纪对医学人才所要求的医生素质、知识与技能。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藏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藏医临床医疗技能,并学习必要的现代医学知识,受到藏医临床操作技能、医疗、制药、用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藏医的理法方药防治常见病、多发

专业培养要求:系统掌握藏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够较熟悉、准确地运用藏医理论进行诊断、治疗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毕业后能够从事藏医临床、现代医学临床和高原疾病的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藏医药学史、藏医概论、藏医生理解剖学、藏医经典、藏药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方剂学、藏医保健学、藏医治疗学、藏医内科学、藏医妇产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五官科学、藏医神志病学、藏医热病疫病学、藏医外科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西医内科学基础、西医外科学。

5.中西医临床医学

培养目标:具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中西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熟练、准确运用中西医两套理论,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临床诊疗,熟悉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在各级医院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工作,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实用型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课: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影像诊断学、预防医学、医事法规;专业课:针灸学、中医伤学科、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急症学。

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各类各级医院以及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或从事涉外临床医疗和科研及国际学术交流工作。

中西医学 篇6

1 开设老年医学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

由于老年人口增加和寿命延长, 老年期延长, 因疾病、伤残、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显著增加。2001年卫生部的调查表明, 老年人群中60%~70%的人有慢性病史, 人均患有2~3种疾病, 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口慢性病患病率的3.2倍, 伤残率是全人口伤残率的3.6倍;60岁以上老年人在余寿中有2/3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1]。

目前我国老年医学发展还较滞后, 一方面与经济不发达、社会保健覆盖面不广有关;另一方面, 与医学教育重视不够、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这方面未受过正规培训有关。老年病以衰老为特征, 老年人有其特有的生理改变及常见病、多发病, 因此老年医学有其特殊性, 不是其他医学专科的重复, 这是我们老年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医疗改革涉及主要人群即为老年人, 今后医疗服务的对象也以老年人为主, 老年医学教育的紧迫性已摆在面前。

2 国内外老年医学现状

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展老年医学研究, 40年代国际老年医学学会成立, 说明老年医学很早就引起了他们的重视。近年来, 国外一些医学院校将老年病学列为毕业生必须考核的科目之一, 目的是使其毕业后对老年人群开展良好的卫生保健工作[2,3]。欧洲几乎一半的国家也很早认识到并将老年病学设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在两年的内科学教育后进行为期4年的老年医学教育[4]。而在我国, 自60年代始有少数学者研究, 中华医学会在1981年建立了老年医学学会。仅一部分医学院在4年级开设老年医学选修课, 但没有专门的老年病实习, 多数医学院校的毕业生缺乏专业的老年医学知识。因此, 老年医学专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需要[5]。

3 老年医学课程的自身特点

老年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它不只研究老年病, 而且涉及人类衰老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老年医学教育的研究, 不是内科疾病在老年人中的简单重复, 其教育内容有别于内科学。

3.1 涉及范围

老年医学包括的范围很广, 目前已有老年基础医学、老年临床医学、老年流行病学、老年预防医学 (包括老年保健) 及老年社会医学等。

3.2 学科内容

(1) 老年基础医学:主要研究老年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组织形态、生理功能和生化免疫等的增龄变化, 探索衰老的机制及延缓衰老的方法。 (2) 老年临床医学:主要研究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特点, 寻找有效的诊疗和防治方法。其中包括老年人的护理工作和康复医疗。 (3) 老年流行病学:通过调查、分析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分布以及老年人死因, 研究遗传、环境、生活、卫生和心理等各种因素对衰老和老年疾病的影响, 为老年人的防病治病和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其中包括长寿地区的调查、研究。 (4) 老年预防医学:研究如何预防老年病, 通过各种努力尽量保持老年人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对已患的疾病, 即使不能治愈亦要争取减少病残。因许多老年病是中年患病延续下来的, 而多病的中年也难得有健康的老年, 所以老年预防医学保健研究还要涉及到中年的防病和保健。 (5) 老年社会医学: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学科, 是从社会的角度来探讨老年医学, 根据管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等科学的方法和成果来研究环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同时也涉及对老年人的各种保健和福利事业。

4 掌握老年医学知识是现代医学生专业知识的组成部分

随着生命的延长, 人体诸器官及功能状态不断变化, 老化在人体各个部分普遍发生并且持续进行, 从而形成老年人独特的生理特点。老年人往往多种慢性疾病并存, 加之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应急反应能力低下, 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老年人各个系统及器官常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和功能减退, 当一个器官功能衰竭后, 通过低排血量、低灌注、毒血症等机制, 容易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同时老年人肿瘤发病率增高, 甚至会有两种以上原发恶性肿瘤出现在同一位老人身上。正是由于老年人的这些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 在医疗工作中就对诊断和治疗产生特殊的要求。老年医学知识的缺乏, 既不利于老年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 也不利于相关临床科室 (如内、外科、神经科) 的医疗工作。医学生只有充分掌握了足够的老年医学知识, 才能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成为适应社会与临床工作需要的合格的医务人员。

5 掌握老年医学知识是现代医学生的迫切要求

刘承云等[6]对220位1~5年级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每届高年级医学本科生中有90%以上的学生对老年医学感兴趣, 但是对老年医学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而随着其所在学校老年医学课程的开展, 对老年医学相关知识有了解的人数中, 低年级本科生比高年级本科生有所增加, 最高增加了12%。根据本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开展专门的老年医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6 中医治疗老年病优势

中医药注重整体调理, 辨证加减灵活, 治疗方法多样且副反应少等特点, 受到广大老年患者的青睐, 这也是中医几千年来长盛不衰的根本。中医治疗具有多因素、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 较之基因治疗等更具前景。如《内经》强调“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是阴阳两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 阴阳平衡破坏就会导致疾病发生。要防病治病就要维持机体阴阳平衡, 通过辨证论治, 恢复和保持内在环境稳定及相对平衡, 消除疾病产生内因, 调整患者全身状态, 调动内在抗病能力, 以达到治病目的。所以中医是“治人”, 而非单纯“治病”, 这是治本的方法。在治疗多种老年病方面, 中西医各有所长, 中医更有优势。作为现代培养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工作者, 应扬长避短, 走中西医结合之路, 使我国老年医学研究能快速发展。

7 目前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1) 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医学的相互关系、作用与影响, 重视两者所带来问题的严重性, 因而从专业角度来从事及对待老年医学的医、教、研的工作。 (2) 了解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针对老龄化问题及老年医学学科发展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及成功经验, 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制定老年医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少走弯路, 缩短差距, 提高水平。 (3)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老年医学的特殊性, 知道这门学科在未来社会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较高的社会地位及政府的高度重视, 鼓励他们从事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 使之有兴趣、有动力、有所付出, 培养出更高水平的专科人才。

总之, 在高等中医学院校开设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课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因此, 加大投入是保证老年医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同时亦可利用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加大老年医学教育的力度, 让医学本科生掌握基本的老年医学知识, 鼓励他们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并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是保证老年医学发展的前提, 并将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普林.老年医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Fulmer T, Hyer K, Flaherty E, et al.Geriatric interdisci plinaryteam training program:evaluation results (J) .Journal of AgingHealth, 2005, 17 (4) :443-470.

[3]Newell DA, Raji M, Lieberman S, et al.Integrating geriatriccontent into a medical school curriculum:description of a suc-cessful model (J) .Geron-tology Geriatrics Education, 2004, 25 (2) :15-32.

[4]Duursma S.Teaching and training in geriatric medicine in theeuropean union (J) .Tijdschr Gerontol Geriatr, 2005, 36 (1) :19-26.

[5]李建中.浅谈老年医学与老年医学教育 (J) .医学教育, 2003, 8 (4) :24-25.

中西医学 篇7

1“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由来

1.1 中西医学的碰撞引发社会各界对待中、西医学的不同态度

中、西医学的交流由来已久, 有学者认为追根溯源应从唐朝孙思邈肇始, 他吸纳古印度吠陀医学精华融入中医之中, 将其“地、水、风、火”四气并入五行, 并用中医理论解释之, 可谓中西医结合之先驱[2]。随着明清“西学东渐”的盛行, 中西医学的碰撞引发的中医有无存在之必要、能否发展、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等有关中医兴废的问题引起了医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3]。一直以来, 社会各界对待中、西医学的态度分歧不断, 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派别: (1) 以余云蚰为代表的“废中崇西派”, 主张废止中医, 独尊西医。 (2) 以汪昂、王清任为代表的“接受西说派”认为中西医是两种互不相同而又相对独立的医学体系, 主张中西医并存[2]。 (3) 以朱沛文、唐宗海、张锡纯为代表的“中西医汇通派”认为:中西医两者各有优劣, 主张两者应找到“交融点”, 衷中参西、取长补短、融合汇通[3]。 (4) 丁福保、恽铁樵、陆渊雷等人则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主张[4]。

1.2“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创建和发展

近代的“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和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中西医团结合作, 为现代“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经验[5]。而“中西医结合医学”这一概念的提出, 则始于1956年毛泽东同志“把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 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讲话。

1.2.1 1956年之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 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创建时期

期间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纲领, 涌现出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 形成了中西医结合学术共同体, 创建了《中西医结合杂志》,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则于1982年将“中西医结合”设置为一级学科。

1.2.2 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建设发展阶段

1992年,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中西医结合医学”设置为一门新学科, 以“病证结合”为重要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也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国家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 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在中国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学交叉学科, 通过对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科学思维、理论体系、诊疗技术的比较、分析、研究和应用, 吸收并整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实现在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等领域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目标[6]。

2 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面临的困境及优势

2.1 中医的特点

中医学“医哲交融”, 以中国古代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为指导, 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思想为主线, 以观物取象、外揣、类比、推演络绎等为具体研究方法, 以精气血津液神、藏象、经络、个体体质、疾病的病因、发病、病机、防治等为研究内容, 形成了“哲学思想-基础理论-临床实践”为一体的独特的理论体系。理念上讲求整体观念、天人相应、心身合一、形神相合等宏观医学观念, 强调功能联系, 注重宏观观察、整体研究和辨证施治。诊治上重定性和人体变化的相对值如阴阳、五行、气血、脉象、经络等抽象和无形指标, 偏主观感性认识, 属经验医学范畴。

2.2 中医面临的困境和优势

中医以动态平衡观为理论主线, 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重宏观、思辨, 对人体结构、生理病理等微观认识不足, 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7]。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中医学在我国的主流医学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中医西化”、“中医理论和技术方法啃老守旧、创新不足”、“经验医学主观性强, 缺乏标准规范”等实际问题的存在, 也严重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医学以人为本的整体观顺应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形势, 符合当今医学发展潮流。中医学摄生保健、防病养生的独特理论和技术适应老龄化社会到来的需求, 适应当今世界人口谱变化的需求。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 中医对机体整体性调节方法的独特优势在代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情志病等诸多病证上也不断展现。

2.3 西医的特点

西方医学以解剖、生理、病理、生化、免疫、微生物、药理等为基础理论, 以还原论为核心, 重视局部与微观观察, 方法学上注重直观分解、实验测定、技术使用和定量分析, 属实验医学范畴。

2.4西医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

西医注重理化指标的检测, 客观具体, 因量化而直观。西医诊断对病名的定义和专指性较为严格, 有利于临床医疗、科研与学术交流的开展[8]。西医研究考虑随机、双盲、大样本、对照、统计学意义等诸多因素, 具有客观、标准、规范、严谨等特点, 其诊治方法具有操作性强、可比性明确、标准化程度高, 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的优点, 特别是在对特定病原微生物、癌症、某些急危重症等的诊治上优势明显。此外,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重组DNA、细胞克隆、干细胞移植等生物实验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 现代西医学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然而, 西医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度不够, 重驱邪, 而轻扶正, 虽也有提高免疫力、补液支持营养等治疗手段, 但在诊治疾病时长于对抗疗法 (抗菌、抗病毒等) 、替代疗法 (激素替代等) , 而短于对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患者往往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机体本身的适应性调节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诊治上重程序性、规范化, 对人性的关注度不够, 社会、心理、环境因素与个体的联系与相互影响较为忽视, 重治病而轻调养摄生防病延年。吸收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 把“治病”转变为“治病人”, 无疑将对西医的发展将起到积极深远的作用。

3 中、西医学结合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沿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定义, “中西医结合医学”指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的理论与方法, 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产生的新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 (自然与社会) 关系等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9]。作为我国独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医学, 半个世纪来的实践证明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3.1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两种医学并存下的必然产物

中西医结合的形成和发展, 是从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实际出发, 从我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利益出发, 是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的需求。中西医学根植于中西方文化, 有着各自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尽管思维方式不同、理论体系不同, 但各有其优势, 且都为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中医是民族的根, 而西医则是不可或缺的养料。在当今中国, 虽然不乏“废止中医”的言论, 但无论是政府决策部门、医学有识之士, 还是广大老百姓, 总的来说是欢迎西医, 也珍视中医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次调研中也显示:中医仍然被民众需要, 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从来都占有一席之地[10]。

3.2 中西医结合医学成就显著, 具有强大生命力

经过半个世纪来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蓬勃发展医师队伍不断壮大、临床优势不断显现、研究不断取得突破, 正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201年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西医结合医学在防治疾病、保障公众健康方面, 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取得了显著成绩。诸多学者撰文, 回顾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光辉成就[11,12]。如:新概念与新理论的提出 (如“病证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 、证候研究 (如症候的实质、分类、规范等) 、四诊方法研究 (如舌诊、脉诊研究等) 、阴阳学说研究 (如c AMP和c GMP相关与阴阳对立消长的研究、、体重的阴阳调控、补体与阿兹海默症的阴阳关系等) 、针灸机制研究 (如针麻原理、针刺镇痛脊髓机制、针刺治疗休克机制、电针足三里抑制胃气上逆机制等针刺机制研究、经络与肌电、声波、内脏相关性研究等) 、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 (如中药制剂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刘耕陶院士从中药五味子中开发出联苯双酯和双环醇抗肝炎创新药研究、陈竺院士课题组和美国耶鲁大学郑永齐课题组在中药复方药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复方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方证对应等) 等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则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打下了实践基础, 在内、外、妇、儿、传染病等多个领域均开展了广泛、深入、卓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其中, 陈可冀院士主持的“血瘀症与活血化瘀研究”、张亭栋等“癌灵1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及实验研究”、陈竺院士课题组的“复方黄黛片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Ⅱ期临床试验”;吴咸中院士首创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急腹症”、屠呦呦团队的青蒿素制剂抗疟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应对SARS、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研究等颇具代表性, 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产生了极大的国际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疾病的临床疗效也不断得到众多临床工作者的肯定和关注[13,14,15]。而循证医学研究 (临床研究质量评价、证据整理、临床路径的制定) 等则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方法学拓展了思路。中西医结合医学标准化研究及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学科的创建、学术团体的成立、学术著作的涌现等等无不展示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强大生命力。实践证明, 中西医结合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提高了临床疗效, 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了医疗成本和患者费用, 为维护人民健康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3 中西医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多样, 前景广阔

如前所述, 中、西医各有优势, 又各有不足, 而相互间的长短之处又互具弥补性, 采取怎样的方式实现中、西医学的优势互补、强强结合, 继而创造出共同的语言, 是重要的课题。多年来, 中西医结合医学学者们尝试和探讨了诸多将两种医学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 制定证的客观化标准时将现代医学生化学、免疫学、影像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手段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 中药分析化学成分提纯西用、西药药性分析赋予中药特性, 中西医诊疗方法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分阶段、主次、先后等单独或联合使用等。实践证明, 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 也必将创立更为丰富多彩的结合途径与方法[16]。

4 结语

尽管中西医结合医学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 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惑, 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在中国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对维护人类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身为华夏子孙有幸拥有中西医两套较为完整的医疗体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将促使研究者对两者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入探索。西医可以从我国传统医学中寻找理论智慧, 而中医也将借鉴西医的科学成就, 弥补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如普利高津所言:“西方科学和中国文化对整体性、协和性理解的很好的结合, 将导致新的自然哲学和自然观”。同样, 笔者有理由相信, 中、西医学携手共进、优势结合, 也必将为世界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开创新局面, 为全人类造福。

摘要:作为我国独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学, 建立在中医学与西医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基础上的中西医结合医学, 旨在将中、西医学两者的理论、方法、药物、诊断手段、治疗技术等中的精华, 提炼整合、融汇贯通、相互补充, 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本文从当代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由来、中西医学特点、优势、不足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优越性等方面思考和探讨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西医学 篇8

1 国内现状

目前国内医学教育方面, 对临床实习生的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不高, 关于这方面的培训及研究也不多。正如有些学者提到的, 医学生的培养往往停留在重自然科学知识、技术性医患关系、操作技术考核, 而轻社科人文知识的培养、非技术性医患关系的建立、沟通技能的评估, 最终使得培养出来的医学生不仅在医患关系中缺乏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 而且医学生本人也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和对策, 在医患沟通中表现出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等[2]。

国内少部分专业, 对医患沟通能力还是有较高的重视程度及要求, 如护理专业、口腔专业等, 不但形成了各个专科的规范化沟通模式, 如SBAR沟通模式等[3], 而且对沟通中的言语、肢体动作、服饰等细节形成较高的准则, 在关于“护患沟通关系”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4]。而临床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培训方面, 则很少有文献及研究报道, 尤其是中西医临床医学生, 不但要对西医融会贯通, 还要结合中医的阴阳平衡、整体的论治观点, 故重视患者的整体、医疗及心理等各方面的平衡在医患中更需重点突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及相关研究仍有待加强及开发。

2 浅析原因

2.1 专业设置缺陷

目前国内医学临床专业的本科教育几乎很少涉及到沟通能力或技巧方面的专业, 缺乏专门的指导、教育、培训等, 也无从考核、评估这方面能力, 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带教老师, 都缺乏这方面知识培养的重视。最后至医学生毕业后走进工作岗位的那天, 才发现自身缺乏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造成日后医患沟通障碍、关系紧张, 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现象。

2.2 医疗现状的不允许

由于患者的维权意识的增强, 媒体对医疗歪曲报道等影响, 临床医护为避免医疗纠纷, 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许多病史的采集、知情同意等多方面的沟通都亲力亲为;且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及临床任务繁重, 使得部分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 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医学实习生如何进行沟通, 这些因素都大大减少了临床实习生与患者沟通的机会, 这也是国内培养临床实习生时往往容易忽略的环节。

2.3 实习生本身的因素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对医疗服务要求及医疗效果期望值不断升高, 甚至许多患者将医疗定义为服务的一种, 要求医院为其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拒绝配合一线医师及临床实习生的诊疗工作。这种情况往往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4], 不愿意再与患者接触、变得消极, 对锻炼自身沟通能力需求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出现对沟通能力的培养的渴望不高的现象, 甚至逃避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3 应对策略

(1) 建议增设关于沟通能力或技巧相关专业, 或尽量多的开展这方面相关的讲座、实践培训等, 从理论方面、从学校及医院方面加强对临床医学实习生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视。

(2) 参考其他专业的培训模式, 如护理专业的沟通能力的培训, 注重沟通能力细节的训练, 学习从外表与衣着、动作与表情、语言与语气、如何倾听与表达等多方面建立与患者的沟通和信任, 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 减少纠纷,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

(3) 增强临床医学生的责任感, 强化对待病患诚信、尊重、同情、耐心的责任意识, 提高自身对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情况的分析能力, 增强自信[6]。鼓励医学生增加自行查房次数, 加强对患者的熟悉, 树立医学生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形象, 以取得患者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使沟通更容易、顺畅。

(4) 针对中西医临床实习生而言, 宣传中医观点, 与患者沟通祖国中医的精粹, 注重患者的整体论治, 从疾病、身心、精神等方面融汇中西医精华治疗疾病, 不仅能取得患者的配合, 还能提高治疗的效果, 从而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和技巧。

4 总结

通过对目前国内对医学生沟通能力培训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 对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的重视有重要意义。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是中西医临床大学生的必修课, 还应是广大本科生的一项必修课, 是进入社会前必须掌握的一种综合能力和技能。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深入, 在培养中西医临床实习生时, 不仅需要对医疗技术的提高的重视, 尚应对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视及培训,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应对日后的医疗工作, 并真正达到实习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琳, 穆博然, 孙继红.谈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病案, 2012, 13 (11) :67-68.

[2]张弛.如何提高实习学生与口腔病人沟通的能力[J].才智, 2014, (9) :195.

[3]杨静, 黄亚青.SBAR沟通模式在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18) :117-118.

[4]罗董文.浅析临床实习中实习医生与患者的沟通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10) :75.

[5]赵亚锋, 李敏玲, 李会玲, 等.急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技巧与能力的培养[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 (7) :139.

中西医学 篇9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中西药合用进入了一个广泛应用于医疗中。虽然中药和西药属于不同体系, 但其治疗目的相通。一种疾病非一药可治, 随着中西药结合的开展、合用, 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中西药合用有其优势又有其不良反应。则从以下两个方面探究中西药合用的优、劣势。

1 中西药合用的优势

1.1 中西药合用能提高疗效, 有协同作用, 如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中药的清热解毒注射剂与青霉素合用可有效的提高疗效。在抵抗炎症和变态反应等情况下有协同效果的药物是甘草与氢化可的松、黄芩、砂仁、木香、陈皮等中药, 主要是对肠道的蠕动情况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同时对其它药物在小肠上部的停住时间上也有延长作用, 这样就更能促进吸收, 增加疗效。丹参注射液与间羟胺、多巴胺等治疗高血压的药品同用时, 不仅起到升压的作用, 还能延长时间。

1.2 减少药物副作用的不良反应发生, 药物在治疗作用的同时, 也有其毒副作用的损害, 中西药联用能克服这一缺点。氟尿嘧啶与环磷酰胺是抗肿瘤药物, 经常发生呕吐、头晕、恶心等不良胃肠道刺激反应。而海螵蛸粉和白芨粉既能止血消肿, 又能保护胃黏膜。现以氟尿嘧啶、鲨肝醇、奋乃近、白芨、海螵蛸粉配合组成片剂, 可有效阻止消化道的刺激反应, 是在临床上有效治疗肿瘤的好转药物。甘草与呋喃唑酮合用治疗肾盂肾炎, 既可防止其胃肠道反应又可保留呋喃唑酮的杀菌作用。将清肝利胆, 化痰软肝中药与联苯双酯同用, 能使转氨酶反跳减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服用痰饮丸时, 会产生便秘等副作用, 若与西药果导片同服, 可缓泻通便, 降低痰饮丸的副作用。

1.3 治疗时间缩短;珍菊降压片 (珍珠层粉、野菊花、槐花米、可乐定、氢氯噻嗪) 可有效改善血压降低治疗好转。地西泮有嗜睡的副作用, 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 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1/3, 慢慢嗜睡也会将随着时间减少至消失。

1.4 扩大适应证围碳酸锂治疗白细胞减少用于临床, 但胃肠道反应很严重。如同时服用白芨、姜半夏、茯苓等复方中药, 就可减轻胃肠道反应。氯丙嗪治疗精神方面对肝脏有损害, 故肝功能不全忌用。珍氯片 (氯丙嗪、珍珠层粉、三硅酸镁) 用于肝功能轻度不全, 有精神不正常的患者, 反而对肝功能无伤害, 还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

1.5 中西药合用可互相取长补短, 提高疗效近几年来, 广大医药工作者十分关注中西药结合事业的发展, 对中西药联用进行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将中西药研究推向新水平。中西药合用有好的方面, 又有其不良反应。

2 不良反应

2.1 中西药合用降低疗效

含甘草的中药与阿司匹林配伍, 使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强。因此在阿司匹林用药过程中会严重刺激胃黏膜, 而联合使用甘草有糖皮质激素样, 可增加胃酸分泌物, 而且同时减低胃黏液分泌, 使胃肠道抵抗力下降, 因此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含雄黄的中成药, 如牛黄解毒丸、六神丸与西药硫酸镁、硫酸亚铁配伍, 会将雄黄的主要成分硫化砷氧化而导致毒性增加。含苷类成分的中药三七与酶制剂如多酶片、酵母片、胃蛋白酶配伍, 可发生酶水解而失去活性, 使治疗效果降低。复方新诺明、土霉素与大黄合用会降低大黄的药效, 导泻作用会收到影响。

丹参不宜与抗酸药物如氢氧化铝、胃舒平药物一起食用。丹参含丹参酮, 与铝镁等金属离子在胃肠道中结合, 产生不易被吸收的金属络合物, 被排泄而降低疗效。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如乌梅、女贞子、山萸肉、山楂及保和丸、二至丸、六味地黄丸、肾气丸等中成药不宜与碱性西药同服, 以免在胃中起酸碱中和反应, 治疗效果下降。

2.2 中西药合用毒副作用增强

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不宜与小活络丹、香连片、贝母枇杷糖浆合同, 因后者含有乌头、黄连、贝母等生物碱成分, 同服易增加毒性, 出现药物中毒。强心药地高辛不宜与麻杏止咳片、通宣理肺丸”消咳宁片合用, 会增强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

麻黄及其制剂麻杏止咳片、通宣理肺丸等含有麻黄碱, 此药含有兴奋功能, 能使血管收缩能力加强, 导致血压升高, 与苷类同服增加心脏的毒性, 诱发心律失常的后果。

含有生物碱的中药不宜与生物碱类西药合用, 如中药草乌、附子、马钱子、乌头等均含有生物碱, 而这些药不宜与氨茶碱、阿托品等生物碱类西药合用。若合用会增加毒性, 导致药物中毒。还有银杏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导致高血压。贯叶金丝桃与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合用可导致昏睡和语无伦次。尖叶番泻叶和药鼠李等含蒽类物质的草药及卵叶车前等含可溶性纤维素的草药可减少某些合成药, 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和苯氧乙青霉素的吸收。银杏、大蒜、当归、丹参与华法林 (抗凝药物) 同用可导致出血倾向的增加。

3 小结

总之中西药合用, 要争取好的疗效, 减少毒副作用, 合用疗效必须好于单用西药或中药物, 否则不宜合用, 避免滥用, 降低疗效。

参考文献

[1]赵芳, 中西药不合理应用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8 (3) :178-179.

中西医学 篇10

医院这种医疗组织模式大约于公元4世纪创生于西方医学,最初是由慈善和宗教人士主持的具有慈善和救护功能的救济院、医护所,发展到近代,才逐渐转变为以治疗为主要功能的“专门化”的医疗机构即现代意义上的医院。中医学历史上虽然也有过安济坊、居养院等医疗慈善救助机构,但一直都没有形成类似于近代医院格局的医疗组织形式。从追循“治病救人”这一相同医学目的和对疾病治疗进行空间组织方面,西医建立了“医院”,而中医一直以来都是以大夫或郎中开设私人诊室或依附于某些中药店“坐堂”应诊的方式行医,其所形成的诊疗形制一般以“堂”冠之。比如“同仁堂”“方回春堂”等等。

19世纪随着西学东渐和传教士医师的东来,西式医院开始在中国出现,并因西医“显著的实效”性与“绝对的科学”性很快在中国社会立足并被大众所熟悉和接受。1895年上海《申报》曾发表一篇文章论述西式医院的优势“医院之设之利也:有易于沾染之症病者住院,家人可免再病;住院之后,俾医者朝夕施治,体察病情,易于奏效;且起居较便于家,房屋较于家为洁,病者所宜;家人不致忙乱,仍可营生,病者得以静养;如疯人及诸恶病,另设别院,俾皆得所愈,则固妙否,亦可终其天年。”[1]因此,早在民国时期,中国的卫生行政体系就开始建立以西式医院为主体的医疗系统,逐步取代中国传统诊疗形制中医" 堂" 的主流地位。为了生存与发展,中医不得不积极仿照西医形制开始创办医院。但一度曾“因中医习惯一向只诊脉开方,若聚集数千百病人于一院而管理医院者又无消毒之知识,一遇急性传染病发生时,危险实不可以言状,按中医向来习惯及治疗方法,既无设立医院之先例,亦无设立医院之必要”[2]即以中医诊疗模式不符合设立“医院”的标准为理由遭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否定。后经多方努力与抗争,1938年民国政府行政院终于行文允许中医建“医院”,并可援用《管理医院规则》进行管理,这场中医能否设立医院形制的纠葛与纷争才终于偃旗息鼓[3]。但中医医院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中西方医学文化在其中的冲突与碰撞,而在走向杂合与共融的过程中,这种“中西医结合”的医院在运行模式和医疗机制上实质上还是普遍倾向于西医化。

总之,进入到20世纪后的中国医疗体系,实际上并行着三种医疗形制:源于西医的西式医院,中西医学知识相融共存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依然秉承中国民族医学特色并保持较高纯洁性努力沿着自己固有道路前 行的传统 医疗形制 中医“堂”,这就是当前中国医疗体系中所谓的“三驾马车”。笔者试从文化学视角对西医院和中医堂这两种特色鲜明的医疗形制进行分析与比较。

2 西“医院”与中“医堂”两种医疗形制背后的文化分析

2. 1 运行模式上的差异

医院作为西医学的特色与标志之一,对病人来说,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来自知识权力的威权性和控制力聚集病人、容留病人的留院治疗制度,由医学专业人员对病人进行全程监控,按照相应编号加以管理并要求其遵守相应的作息制度进行专业化的医疗与护理;对医生来说,实行作息时间、职业行为严格规范的留医制度,并依据西医学的医疗理念实行分科而治,同时又在一个单一性学科的范畴内形成团队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的运行模式[4]。体现着科学、专业、效率与便利,契合人类日益走向高度社会化的发展需要,因此早在近代欧洲就相继成为各国政府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机构而被纳入到国家体制之中。医院的管理则主要受西方近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的影响,遵循的是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道路。走入近现代,受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与市场价值观的影响,医院最初的慈善与救助的功能逐渐丧失,并在科学一元化的评价标准体系下,科学与理性精神进一步强化了医院的技术强势地位,在片面追求一种技术为先(趋新、求尖)、效率与利益为先(最优化、最大化)的发展理念下,医院如今已演变为医疗技术中心与商业盈利中心[5]。

对比西式医院,中医“堂”没有西医中的留医和住院制度,其诊疗也不同于西医需借助各种检查、检验人员辅助的团队作战模式,凸显的是中医大夫在医学这个综合性学科的范畴内孤军奋战的个人诊治特征。当然这种诊疗形制的形成也与中国的传统社会文化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讲究孝亲事亲的亲力亲为,一直以来就没有把患病亲人委托给陌生人加以照顾的传统,因此中国传统的治病程序是以家庭本身为单位,依靠从中医堂外请出诊或坐堂应诊的医生来诊疗,整个治疗和护理程序的最终完成是在周围亲属的参与与和协助下在家庭空间内达成的。时至今日,中医堂仍延续着这种诊疗习惯和运行模式。但面对当前高度社会化的时代和人类面临的疾病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单纯以门诊、出诊和个体诊疗为主的中医诊疗形制已远远不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中医“堂”的接诊能力有限,也不利于达成医疗资源与医疗信息的集中共享和充分整合,同时缺乏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系统整合的能力以及在现代医疗行政方面诸多的不足,因此,其不足以担当也无法胜任成为现代国家医疗系统中的主体。而中医堂的管理模式则主要受中国社会文化影响较深,往往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的方式,但这种管理模式受道德情感、亲情关系裹挟与牵拉严重,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和排他性。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西医院与中医堂在运行模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不可否认,二者在对疾病治疗的空间组织方面却有其相互衔接与共容的地方。比如某些慢性病、疑难杂症、癌症晚期或术后恢复因其疗效慢,疗程长,中医堂的诊疗形制更为适合[6],而急重症、外伤、外科疾病则更倾向于西医院。实际上对于不同的疾病或疾病的不同时期,西医院与中医堂有其各自的适用空间和优势所在。

2. 2 医患模式上的差异

医院制度在医患模式上体现了西方医疗体系中的“委托制”或“陌生人托管制”的特征[7],病人置身于一个被监控化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失去了在家治疗或活动的自由,特别是在与外科手术密切相关的诊疗操作中,病人家属被排斥在专门化的空间———手术室或ICU监控病房之外,由一群拥有专门技术权威的陌生人隔离,排斥了病人亲密的亲属关系,并且在对医者的德行技艺知之不多的情况下,为了健康与生存,患者要将自己的身体、生命包括个人的相关隐私、秘密托付给或坦诚的告知医生。这实质上对整个医者行业的职业精神与行业规范都提出了较高的底线要求。而西方较健全的法律与较完善的医生职业行为规范起到了相应的规范与约束的作用,同时深受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影响,西医医院中的医患关系更多体现的是受“法律”“理性”“利益”制约或以之为特征的医疗文化[8],医患模式体现为患者基于个人“自主性”的选择下在相对公平的基础上与医生实行的是生命健康权与医学知识技术之间的等价置换,医患关系更多表现为一种职业理性与价值理性下的平等、淡漠与疏离,当现代西方医学日益走向科学化、商业化之后,这一特点日益凸显。

中国传统社会社会化程度不高,传统中医“堂”的诊疗范围和服务半径也相对较小,医患之间处在泛亲情格局和友善之交的熟人社会中,即使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中医医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医学文化、诊疗意识和模式等原因往往要比西医深入得多;同时中医学深受儒家人本文化特质影响较深,对医疗的认知与定位通常被概括为“医乃仁术”。相比于走向近现代之后的西方医学其技术理性背后所隐含与强调的价值中立的立场,中医学一直都有其价值属性;中医“儒医同源”的文化传统使中医“堂”很好的保持了医学的人文传统,因此其医患关系相对比较和谐。但中国传统医学强调医者道德修养与自律精神的德行论和义务论的思想,也逐渐使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处于绝对权威(一方面来自医学知识信息的医患不对等性,一方面来自长期形成的对传统“医者父母心”的德行信任与心理依赖) 的地位,患者为获得健康利益在诊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丧失了或不自觉的在心理上就放弃了平等和自主的权利。因此中国传统医患关系是一种依赖度较高但并不平等的关系。

西医院和中医堂实质上代表着两种医患关系格局,二者之间在亲和度,信任度,满意度方面落差很大。医院作为新式医疗空间从医家到医院的转换,传入中国后对于中国传统医疗体系特别是医患关系带来了巨大变革与冲击。特别在近些年,中国西式医院中的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医院中包括西医学实践所信奉与维护的专业核心价值标准、职业行为规范包括医患关系结构、理念与深具儒家社会文化心理和深受传统就医心理影响的中国患众之间在文化上的一种矛盾与冲突所导致。因此就当下中国本土的医疗语境而言,应考量在现代医患关系的协调与构建上实现西医院和中医堂在相关制度与文化上的优缺弥合。

2. 3 诊疗模式上的差异

中西医学是基础理念、医疗机制、诊疗模式截然不同的两大医学体系。西医学基于局部微观的医学诊疗视角,把人体视作由各个器官组合而成的复杂机器,实行分科而治的治疗理念,因此西医院分科精细,对人体的关注更多是从局部、疾病本身出发,力求追根究源,把疾病还原到细胞、基因和分子的特点;其日益追求客观化、精确化的特点,使其特别关注于检验与诊断所获得的准确病况数据,以作为确诊的依据,实质上西医是一种侧重团队协同作战的诊疗模式;另外西医院过分追求高科技诊疗仪器和技术来不断改进对疾病诊断与监测的维度和深度,以及检测手段的标准化、快速化使患者有沦为高科技医疗技术和仪器的实验品和医疗设备“流水线”上“单向度”的人的倾向,医院制度下的疾病、躯体完全被对象化、客观化,人的主体性,情感、精神、意志被抛弃,医生走向冷漠和技术性失语的特点凸出;实质上医学的人文传统和温情的照护因其诊疗模式使然在西医院正在渐失。

中医学立足于整体的、系统论的视角来认识人的阴阳一体动态协调与自我稳定平衡的生命运行规律[9],以及通过经验、直觉的、顿悟的认识方法和以表知里的推导方法与个性化、辩证施治的诊疗特征判断疾病,并凭借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调节人体中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这种医学诊疗理念就决定了中医堂的诊疗模式:一是分科不会太精细;二是不必借助于更多的检查和化验数据来判断患者身体的病况,整个诊疗过程环节相对简捷方便,耗时较短,医患交流相对充分;三是辨证施治和注重整体性的诊疗特点,使其在加强与病人交流以获取详细立体诊断信息的同时更关注病人病症的个体性差异,并能够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关照人的精神与心灵层面;四是相比于西医院的层出不穷的各种新药特效药和大型先进诊疗仪器的使用,因中医从医学理论、致病原理、辩症标准、诊断方法、到用药理据、使用药物、配方法则,古今并无太大差异(中医堂在医疗理念、医学技术、药方药剂的研制上更凸出一种因循的继承性,相关药品研制的费用相对较低)以及没有太多的检查检验的各种费用因此使中医堂在诊疗费用上与西医院相比相对较低。

中西医在诊疗模式上的差异使二者在临床实践中各有优劣,比较而言,中医过于注重整体性、系统性的诊疗思维和方法,使其很难摆脱复杂系统不确定性的纠缠[10],治疗周期长疗效慢的弊病;以及中医学理论阐释和疾病判断的主观化、治疗手段的相对神秘化在当代屡受社会和西方医学所质疑;而西医注重微观、孤立的元素,分科过细,将疾病和病人生命整体相割裂,会影响到临床决策的最优化和病人身心整体的健康,也会成为医学进步的障碍。

上一篇:樟子松容器苗培育技术下一篇:无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