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医学

2024-11-13

中西医结合医学(共11篇)

中西医结合医学 篇1

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并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人们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经验, 西医和中医都从临床实践出发, 致力于改善人体的健康, 但观察的指标不同, 导致对疾病机制的解释也不同。因此, 所用的方法也不同。久而久之, 当两种医疗体系在同一疾病个体相碰撞的时候, 就产生了不同的对策, 这也是十分自然的结果。对策和结果不同, 就会有各自不同的依据和解释, 检验这种解释正确与否的标准, 要看它们是否符合疾病的客观规律, 以及是否经得起临床试验的检验, 最后有利于解除病人的病痛, 或者改善他们的预后。后者, 就是所谓的“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或“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 。

“循证医学”的概念刚刚提出来的时候就已明确, 循证医学的目的是要解决临床问题。因此, 最初循证医学关注的焦点是对某一特定的临床问题寻找和发现最佳的定量研究的客观证据, 用于解决该临床问题[1]。这一早期的聚焦点旨在弱化“将直觉、未经系统整理的临床经验和病理生理学原理作为临床决策的足够基础”, 强调“检查来自临床研究的证据”。以后的版本则强调, 单有临床证据永远也不足以作出正确的临床决策:临床证据本身很少告诉我们对面临的某一具体病人应当怎么做, 它们只是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使我们能作出更符合这些信息的决策。因此, 更新后的循证医学概念是, 临床医师必须结合病人的情况不断寻找和评价临床证据, 然后对该个体病人治疗后可能的得益与风险、费用和伴随的各种不便进行权衡, 结合病人本身的价值和意愿, 作出可行的临床决策[2]。

因此, 对病人进行治疗之前, 医生首先要充分了解目前有哪些可供治疗的手段, 从疾病的机制、治疗手段是否合理、已有的临床证据是否已经证实了这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来进行选择, 信守的原则是“让病人得到目前为止所能得到的、经过验证所能得到的最有效治疗, 不给予病人无益甚至有害的治疗”。在此基础上结合病人的个体病情和和治疗需求作出临床决策。以慢性心血管病中的稳定型心绞痛为例, 虽然对重度心绞痛和左主干病变、三支血管病变病人, 血管重建[冠脉介入术 (PCI) 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可以改善心绞痛的症状和预后, 但对轻中度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尚无优于药物治疗的临床证据。现行临床指南中推荐的三类一线药物 (硝酸酯、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 可以有效地缓解和预防心绞痛, 应当首先考虑。对疗效不满意、有禁忌证, 以及不能耐受这些西药的病人选用安全有效的中药治疗, 符合我国病人的意愿, 也符合循证医学原则。我国的临床实践证明, 不少这类病人使用中成药作为辅助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并且乐于接受, 依从性好。而用于改善这些病人的预后 (预防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等事件) , 抗血小板和他汀类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有较多临床试验证据, 应当首先推荐使用, 对于一些有禁忌证和不能耐受的病人, 正在积累中药的临床试验证据, 应当得到明确的结论, 被多个临床试验证实后再可推广。

中西医学并存是我国的客观现实, 两者优势互补的结合是正确的方向。而在具体的做法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例如, 许多一线医师使用的中成药虽然是经国家批准的, 但在药品质量、药理机制、临床证据上还有不少欠缺, 亟需补充。新的中成药以它们为对照药难以立证, 缺少安慰剂对照和量效关系研究, 安全性监测不足, 等等。我们在2010年发表《关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临床试验的若干问题》[3], 提请有关各方对临床试验规范的重视, 已经得到许多临床医师、研究者和研究申办者的认同, 并在付诸实施中。

最后, 也要看到临床证据有它的局限性。根据GCP原则, 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对受试者的保护是两大要素, 没有十全十美的临床试验, 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临床试验结果, 再好的临床证据也只是医师治病的依据而不是可以照搬的菜谱。同样, 基于临床证据而作出的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也不是可以照搬不误的教条。临床医师必须有熟练的技能,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病人的病情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才能正确运用指南, 达到给病人最佳治疗的目的。

总之, 中西医结合并不是一件固定模式的工作, 在临床实践中更不能照葫芦画瓢。以人为本, 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 将规范化治疗和病人的个体特点相结合, 以改善病人症状和预后为最终目的, 是我们目前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Sackett DL.Evidence-based medicine is the conscientious and judi-cious use of current best evidence from clinical care research in themanagement of individual patients[J].BMJ, 1996, 312:71.

[2]Haynes RB.Evidence-based medicine is the integration of best re-search evidence with clinical expertise and patient values[J].ACP JClub, 2002, 136:A11.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关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临床试验的若干问题的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30 (10) :1021-1025.

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 篇2

+中医西医有什么区别?

记者:中医与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有什么差别?

陈可冀:这是属于比较医学的范畴。从理论上讲,中医多从宏观角度出发认识问题,讲究文化理论属性,强调整体性以及哲学层面上的思辨性,似可称为整体医学。而西医相对来说,讲求从微观着手看问题,十分注重微观的改变,当然也不是不讲整体。

从诊断方法上来说,中医一般是外内法,通过察看人的气色、舌象等外部现象来分析身体内部的病变;而西医则是用内外法,比如,肝肾功能不好,就会通过一系列内部检查来验证病人面部气色以及其他的异常变化。

从治疗手段上看,西医多用化学合成的药物或手术等疗法,有关药物的成分很具体和明晰;而中医则多用天然药,较多运用非创伤性疗法。中医注重病人的主观感受,医生凭借“望、闻、问、切”进行诊疗;而西医则比较注重客观指征,比较注重“证据”,现在更强调循证医学的“证据”,比如,体温摄氏40度即为高烧,摄氏37.2度就是低烧……很具体。

记者:不少老百姓生病后,总是在想或问:“我是看中医还是西医?哪个会好得更快?”有人回答:“有病看西医,养生重中医。”那么,生病之后究竟是看中医好,还是西医好呢?

陈可冀:这不能简单地说谁好谁不好。从理念上看,西医讲求群体预防,中医则讲求个体养生。但是,中医也注重预防,如《黄帝内经》提倡“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就是通常所讲的“上工治未病”。《黄帝内经》中的这种思想,在现在看来,也是很先进的。因此,究竟是看中医好,还是西医好?这只是相对的,不能绝对化。

中西医治疗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治病救人。无论何种医学的形成都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医形成于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因此,人们重视宏观、整体地看问题,整体性强。而西医形成于科学技术发达的近现代,能够对病人进行很多的检查,因此更易于观察微观层面的变化。所以,两者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更好地造福人类。

+治疗疾病备有优势

记者: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中,谁为主轴呢?

陈可冀:这要视具体病情而确定。比如,非常严重的疾病,在治疗的某一个阶段可能是以西医为主,在其他阶段也许又以中医为主。在整个医疗过程中,不一定谁总是当主角。比如,一些功能性疾病(疲劳无力等),表现为浑身酸软,西医检查可能未见异常,查不出什么问题,只好让病人尽量多休息;而中医则常常认为这是气虚的一种表现,可以开些补气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等(现在证明,这类补气药确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再比如,冬春、秋冬爱感冒的人。提前服用有一定补气作用的玉屏风散,就能够有效的预防。又比如,有的病可能呕吐很厉害,什么也吃不下,怎么办呢?西医便可以通过静脉点滴的方法,给病人补充一些必需的营养。所以,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不同的主次,某些情况下当主角,某些情况下还得甘当配角。

记者:中医常说的精、气、神等听起来很“玄”,有人还说,中医的有效性有偶然因素在内,缺乏量化的指标,对此,您怎么看?

陈可冀:相对来说,西医常从局部病变人手,多采取一定的对抗性治疗手段,中医则是更多地强调调节整体的功能,中医复方作用常是调节性的,如调节免疫功能,等等。中西医的诊疗思路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诊疗过程中,两者应该参照地去用,不可偏颇。中医有着自己的“文化基因”,它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对于中医和西医,既不要过分强调它的不同,也要注意它的相同,即求异也求同。中医理论里讲求人体的和谐,所谓“阴平阳秘”,“气血调和”等;亦讲求“交泰”,即首先要讲一样的东西,再讲不一样的东西,两者是不矛盾的。这就是我们日常提倡的先要“合众”,再讲“与众不同”,是一个道理。中西医结合是因为现代医学进步了才出现的,应当优势互补,绝不可误解为“中医西化”。说到底。还是“继承不离古,发扬不离宗”,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东西都要为我所用。确实,中医很久以来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但缺少量化的指标,而科学是强调定性定量的统一。所以,最佳的治疗决策应当是循证医学与专家经验的完美结合。

记者:中医如何适应循证医学的发展呢?

陈可冀:现在,国际上讲求循证医学,就是说,任何诊断、治疗方案都要有证据来证实或佐证。证据怎么获得呢?就是要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化、有合理对照的研究或实验来取得证据。但中医特别重视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中医如何与循证医学实践结合,这是中西医结合过程中的一大研究课题。

其实,“专家经验”也能算是一种“证据”,但只能算三级、四级证据,如果专家经验经过多中心研究证实,便可以上升为一级证据了。所以,中医的“专家经验”也是循证医学的一个层次。中医的长期临床经验应该受到更充分的重视,既要重视客观标准,又要重视主观经验。我国中医界已经开始向着循证医学方面发展,国家“十一五”重大疾病的攻关项目很多就是根据循证医学设计的。

+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

记者:中医+西医就是中西医结合吗?

陈可冀:虽然有的病,单纯用西药可以治疗,有的病用中药可以治疗,但是,很多病需要综合治疗。比如对肿瘤的治疗。就常常需要中西医综合治疗。化疗、放疗的时候“敌我不分”,不管是正常细胞还是肿瘤细胞可能都被杀死,这就使人体的免疫功能遭受重创。如果此时加点补气养阴的中药就很管用,能减少不良反应。很多临床试验证明了这一事实。但是。有时候中药、西药联合用药也可能有坏处,有的药物是不能用在一起的,因为,药物代谢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的化合物。国际上已经陆续成立了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机构,我国目前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重视程度和具体实践还不够。

记者:中医的发展相对较慢,主要是什么原因?

陈可冀:最主要的还是指导思想的问题,有些时候对不同的意见缺乏宽容性。虽然在中医药的“继承、发展”上早已达成一致,但是在关于中医药的“创新、国际化”方面的分歧却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争论。我觉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出路。当然,“古为今用”不是食古不化,“洋为中用”更不是食洋不化。

记者:应该如何理解“中西医结合”呢?

陈可冀:所谓中西医结合,就是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继承、整理、研究、发展传统医药学。不可以误解为是用“西医改造中医”,更不是去“取消中医”,中西医应当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当然,中医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如若结合再创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成果当可拭目以待。

中西医结合医学 篇3

目前我国的医学界中医学、西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三个学科已经形成,但其发展极不平衡,从理论发展、学科地位、发展规模看西医学科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代表;中医学科作为传统医学在解放后获得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政府管理机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医疗机构、学术发展等方面获得了一定发展,但其规模与地位无法和西医学科相提并论;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已经得到了体制的认同,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并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独立发展的趋势还没有形成,仍然处于脱胎于中医又依附于中医的阶段。造成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直到目前仍没有形成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创新的医学哲学观和创新的基础理论。

1西医学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1西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医学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同步,西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有赖于17世纪兴起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法国医生拉美特里(Lamettrie)著作《人是机器》就是把人体医学研究纳入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还原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方法论,主张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于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医学实践逐步建立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等学科,为现代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促使医学研究日益向微细方向深入,从大体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到达基因水平[2]。迄今为止,以还原论为哲学指导的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重组DNA理论和技术更是引起了生物学、医学的革命性变化,分子生物学将各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引入到分子水平,使人们对生物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3]。可见西医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西方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西医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于还原论。

1.2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医学理论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其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联系观、平衡观是其主要的特点。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其指导观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理念,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全过程。阴阳学说代表着人体与环境,机体内部、脏腑间、气血津液间的动态平衡观,五行学说代表着机体内部的多系统、多层次相互间的联系观,因此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联系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融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性、联系性,其研究方法完全符合系统论思想。可见中医学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中医学研究的方法论符合系统论。

2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学各自的理论特点及不足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5]。由研究的主体、内容可以知道西医学和中医学是可以相通的。由于两个医学理论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也各具特点和不足。从两者特点可见,他们的世界观是可以互通的,方法论是可以互补的。

2.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1.1 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

西医理论是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他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从医学的形式看西医学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它以客观、具体、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西医学把单元结构作为其理论基础,把单元结构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把以还原论为指导的以单元结构为基础的西医学简单理解为“元”医学。西医这种纯技术的还原论的研究方式促进了人类医学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多数传染病被有效控制、多数疾病找到了诊断治疗的方法,人类平均寿命得到了很大提高。

2.1.2 西医学理论的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医学这种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把生命视为一个线性的系统,以简单的因果关系来推导生命活动、推导生理病理、推导治疗手段的还原论方法日见其局限性。有时单纯的还原分析难以导出由一些随机、综合因素所引发的变化和产生结果的机制[7]。例如,生物体活性的理解,按线性关系从无活性不能得出活性;没有组成要素的非线性关系、复杂系统的概念,则难以理解活性[8]。由于还原论过于强调新发现、新技术,新的技术常常以市场为导向而忘记了医学研究的人本主义精神,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其片面性、局限性是难以避免的,例如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防治方法的认识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诊断治疗方法不断增多,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给患者、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负担。创新技术产生的成果被快速产业化运用于临床,为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提供了理论庇护。其产生的后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这种非人性化的局限性是以单纯的技术至上的还原论的哲学观指导下的西医自身无法解决的。

2.2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2.1 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

中医学以阴阳平衡观为指导,以五行相关学说为联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以阴阳平衡为指导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是以平衡观、联系观为基础的。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衡”医学。

2.2.2 中医学理论的不足

中医理论系统观思维是其最大的特点,但我们必须看到系统论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核心内涵是需要以还原论为基础的,在中医理论的构建中,由于中医理论对还原论思想有着先天不足,过于依赖系统思维,对一些客观存在的结构不够重视,不重视对微观结构的研究,常常在诊断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笼统的缺陷,面对蓬勃发展的西医科技,常常显示出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否则这种系统论的研究只能是一种“暗箱”。

2.3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与不足

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如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研究、解释中医理论,用西医的方法来评价中医诊断和疗效,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中药(药理分析、组方成分分析),以中医的疗法补充西医治疗或用西医的疗法补充中医治疗,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进行诊治,这些中西医结合方式虽然在临床上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互补,对中医科学性论证及对中医理论的局部观点的证实,以及对中药组分分析,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较庞杂不够系统,且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其主体指导思想仍然是把中医药处于被动从属和被检验和验证的地位用还原论方法指导中医药现代化。由于缺乏有效的医学思想和创新医学理论的指导,中医与西医在医学指导思想和医学基本理论层面上的结合非常有限,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所以中西医结合目前只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远不能满足于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急需在取得前述的大量成果、经验、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两个学科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理论特点进行更高层面的结合研究。

3创新理论的医学哲学基础

3.1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世界观

由中西医学理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可知,中医理论具有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的“衡”医学特点,其研究方法倾向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具有与系统论相符合的医学哲学观。西医理论具有以单元结构观的“元”医学的特点,其发展受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较大,具有与还原论思想相符的医学哲学观。从当代的哲学观看,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机械唯物主义都有着历史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在医学理论的世界观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样可以把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论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世界观。

3.2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方法论

由前述分析可知,无论是还原论还是系统论都有着其方法论的局限性,都不具备引领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重任。我们把西医理论以解剖结构单元为基础的“元”医学特点与中医理论平衡观为基础的“ 衡”医学特点进行融合,形成还原论与系统论相统一的“元衡论”观点。“元”是西医理论的精髓,是结构单元的简称有形态的、结构的内涵,是以静态的、孤立角度研究人体;“衡”有阴阳平衡观的基本内涵,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有平衡的、联系的、动态的内涵,是以联系的角度研究人体。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结构单元为研究基础的人体平衡观。包括整体单元结构、层次单元结构、单元结构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状态。用它进行医学研究就可以形成兼顾点(单元结构)、线和面(层次单元结构)、立体的(整体单元结构)多维研究思路,可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内容,完善中医的科学内涵,弥补西医学重技术轻思想,重局部轻整体的不足。使对疾病的分析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用它来指导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可以有效地兼顾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结构与功能等。可以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方法论。用于指导疾病预防、控制、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研究。

3.3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

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见表1。

3.4试用“元衡论”指导临床医学研究

痤疮有着复杂的病因病机,我们曾经以“元衡论”对痤疮的病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痤疮的发病是由于三个层次的内在平衡失调共同作用产生的,性腺雄激素循环为第一层次,皮脂腺皮脂循环为第二层次,微生态循环为第三级,当他们的循环保持平衡时,人体不会发病,当第一个循环被打破,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第二层次循环的平衡被打破,皮脂分泌增加,进而导致第三级循环的微生态的平衡被打破进而引发痤疮。这三个循环由第一层次到第二层次到第三层次分别由雄激素、皮脂参与介导,构成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依次发展的病理过程[9]。我们根据病因病机特点,有针对性地分解为三个层次分别针对皮肤微生态、皮脂腺分泌和雄激素分泌等进行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复发。同样的道理,遇有复杂难愈的疾病,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元衡论”思维进行临床研究,例如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的、顽固的、反复不愈的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医学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医学上一般认为静脉性溃疡的病因是静脉曲张后静脉机能不全,静脉长期淤血,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最后因轻微外伤或感染形成溃疡[10]。但通过我们的一组研究可知,以上情况只反映了病因的一个方面,静脉性溃疡除与下肢静脉曲张有关外,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与下肢淤积性皮炎、足癣、甲癣、反复发作的丹毒、甲沟炎、心衰、糖尿病等均有一定关系[11]。从“元衡论”观点看包括三个层次的失调:①下肢静脉曲张—静脉循环障碍—淤积性皮炎;②慢性足部真菌感染—反复引起丹毒—淋巴循环障碍—淤积性皮炎;③淤积性皮炎—外伤感染—微生态失调—皮肤溃疡。可见静脉性溃疡的发生是有多层次病因导致的,其反复不愈、顽固难治是由该病病因的多样性和病情的复杂性决定的。通过给以相应的针对各层次的综合治疗和相关的健康教育,可以大幅提高疗效,并且可以有针对性防治复发[12]。

4小结

中西医结合走过了50余年,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远不能满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急需在取得前述的大量成果、经验、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两个学科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理论特点进行更高层面的理论研究。理论的突破靠单纯的技术路线进行中医与西医的结合是局限的。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母体,西医学理论倾向于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还原论观点,中医学理论倾向于自然辩证法世界观和系统论观点。但是无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还是自然辩证法;无论是还原论还是系统论都有着其局限性。都无法单独担当起指导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发展的重任,只有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医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可以肩负起历史责任,引领医学科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元衡论”的观点来自于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起源探索,包涵平衡观、结构观、层次观、整体观、联系观等丰富的内涵。既融入中医理论的平衡观、整体观、联系观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又融入了西医理论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既有西医单元结构观的还原论哲学思想、又有中医机体与环境、机体与社会、机体内部脏器间相互协调的系统论整体观的哲学思想。可以认为“元衡论”既包含着自然辩证法与机械唯物主义相统一;又包含着还原论与系统论的统一,是一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方法论。以“元衡论”作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突破点,可以更好地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为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创造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贡献于全世界”的目标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路径,有利于临床医学理论早日形成技术性与思想性并重,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兼融的中西医结合新医学。

参考文献

[1]陈竺.健康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8.

[2]况立洪.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科学模式的转变[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24):13-14.

[3]卢雯静.基础医学研究进展的还原论与系统论[J].医学与哲学,2005,12(26):12-14.

[4]王小英.系统论的科学模式转变[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5):13-14.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82.

[6]常虹,赵青树.从中西医的优势和差异探索中西医的发展方向[J].内蒙古中医药,2003,2(3):77-79.

[7]李梢,王永炎.医学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5(28):91.

[8]李衍达.以信息系统的观点了解基因组[J].电子学报,2001,29(增刊):1731-1734.

[9]周勇,戴仕冕,彭峥嵘.用“元衡论”的思路对痤疮病因及治疗的分析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7,28(8),69-70.

[10]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901.

[11]周勇,戴士冕,彭峥嵘.下肢静脉曲张向下肢溃疡演变过程中相关因素研究[J].医学信息,2007,20(4):656-657.

中西医结合医学 篇4

目前,中医学是大多数西医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但是多数学生学过后对中医学的理论知识无法深入理解,印象不深。因此,如何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提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就成为当前教学研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前,有必要结合我校及其他兄弟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实际进行分析。

1中医学的知识较难理解

作为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中医与我国古代朴素的哲学观念息息相关,“医易同源”,如中医学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既是医学中的诊疗思想,同时又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概念,抽象、艰涩、难懂,看不见、摸不着,缺乏一些量化的数据来支持,也会让学生感觉含混晦涩,难懂难记,有时出现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学生积极性也有很大挫伤。而学生在西医院校的学习是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现代医学产生于西方,它是从微观、解剖的角度看问题,是在形式逻辑思维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系统;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则是从宏观角度出发,注重整体观念,借助对自然朴素的现象和功能观察,“天人相应”,通过运用演绎、归纳、类比、由表及里等思维方法进行辨证分析,最终进行论治的结果。在同时学习的中西医理论出现一些差异时,会使学生有疑惑感。如中医脏腑理论中心脏之藏神(主神志)脾脏之升清的生理功能,就会使学生将其与同一学期学习的人体解剖学中的心脏、脾脏知识进行比较而产生疑惑等。这也给教学带来了较多阻碍,较大困难。而当下一些医学专家、学者对中医学科学性所持的怀疑、歧视态度及言论,也影响着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内容多,课程学时相对较少

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其他各兄弟院校在高年级开设中医学课程不同的是,我校将该课程开设于一年级第一学期,且仅在临床专业开设该课程。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考査课,该课程的学时数相对较少,理论学时只有48个学时。而现行的中医学教材几乎涵盖了中医专业本科教学的所有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等,内容庞杂,重要的知识点多而分散。因学时少,教学内容多,在集体备课时教师普遍感到授课时只能“蜻蜓点水”,不能针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扩展讲授,即使择其重要处讲授,也只能泛泛而谈,无法将很多中医基本而精华的东西介绍给学生,这必然会影响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3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的结合有脱节现象

在中医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容易出现脱节现象。我校中医学的实训课时有6学时,实践课时少,学生心理上不够重视,操作能力欠缺。受课程安排的限制,部分实践操作还会先于相应的理论内容进行,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所操作的内容感到生疏,毕竟实践课时间有限,不可能让理论内容的介绍占用很多时间,只能边讲边练,影响了实践效果。而在中医学的实践操作内容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针灸部分,在进行针灸实践操作时,多数学生在进行腧穴定位或针刺操作叙述时头头是道,但真正操作起来就不能够准确地定位、顺利地进行针刺,少数学生甚至出现畏惧心理,从而影响了针感的产生,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感受酸、麻、沉、胀的感觉,影响了学生对针刺的直观感受,这主要是由缺少练针机会、指力不够造成的。另外,由于学时少,实践机会相对较少,不能满足一些对针灸等治疗方法感兴趣的学生的要求,使其感到学习和操作时间不够。

4理论基础较弱且学习目的不明确

我校为医学专科类院校,多数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临床医学专业又以理科生居多,文科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思想不熟悉或不了解,有些甚至闻所未闻。并且由于我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县医院、社区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些学生认为毕业后不会从事中医工作,所以缺乏学习中医的热情和兴趣,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考试而学习,最终导致考过即忘或考而不过,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学生希望通过学期的中医学习就能熟练运用中医诊治疾病,普遍对中医学教学效果期望过髙,与实际课程教学情况和教学规律相违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我校,中医学教学中存在上述情况,其他兄弟院校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在西医院校开设好中医课程,开展好中医学教学,不但是对教育部关于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政策、文件精神的贯彻,同时对学生自身向一专多能化方向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但上述情况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完成。只有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学研究和改革,才能不断地提髙中医学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新世纪我国医学发展的趋势,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以更好地服务于群众的健康。

中西医结合≠中药+西药 篇5

杜教授指出,目前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质疑是没有道理的。近几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许多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比如常见病治疗,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癌症、伤痛等治疗都出现了强项联合、发挥各自优势的特点,显示出勃勃生机。近期比较典型的如著名运动员姚明疗伤,就用上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姚明在美国受伤骨折,传回来的照片显示,姚明左脚舟骨和跗舟骨疲劳性骨折,和外界流传的脚踝受伤并不相符。最终,中国专家通过网络现场连线,与美国医生克兰顿达成共识,对姚明进行手术治疗。中医专家张世明等提出,在手术的基础上辅以中医进行内外兼治,这一建议被克兰顿接受。中医治疗主要依靠药物、中国式手法和功能锻炼,这些对姚明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杜教授说,中西医结合方式非常多,既有共同点,也存在着不少差异。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以病人为主,都是为了治病。病人生病了来找中医或西医,对病人来说是没有区别的。你不管用中医来诊断,还是用西医来诊断,病人还是这么一个病人。但是因为文化传统背景不一样,对病的解释也不一样,中医是用宏观来解释对病的看法,西医是用微观来深入对病的原因、机理、变化进行分析。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是针对同一个病,因此应该说它完全是可以结合的,而不是说我看到的是这个病人,他看到的不是这个病人,如果是那样,这个结合就无从谈起。既然是同一个病人,他的变化,今后发展趋势,能治好还是治不好也是一样的。所以在诊病和治疗中就很容易结合,也非常容易结合。这样,我们需要探讨的只是采用什么方式结合。西医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来认识疾病,因此它是从解剖形态上深入到组织、器官、细胞,然后再到分子、细胞再到分子的基因层面,它强调从微观的层面把疾病弄得很清楚。这虽然是西医的优点,但也是它局限之所在,因为它把疾病变成一个不看整体发展,只看局部的过程。中医是宏观的、整体的来看病人,而西医是局部的或者说是微观的来看病人。这是这两个医学体系的区别点,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诊断和治疗为基础进行结合。医学的进步根本上是要解决疾病这个问题,就是要把病看好。西医可以把病看好,中医也可以把病看好。同样一个病,两种方法都能看好,那么就要探讨这里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而且一定有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它的结合点。所以说,从诊治这个方面结合是非常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绝对不是中药加西药,如果是这样,那么它的结合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中药可以治好病,西药也可以治好病,既然分别都能治好病,再去讨论中西医结合就没有实际意义。它探讨的就是要解决它们之间为什么有不同的理论却都能治好这个病,那么治好这个病的机理是什么?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所以,我很赞同在疾病诊治过程中进行结合。

比如癌症的治疗,西医在癌症的确诊方面有较强的优势,而中医在病人的宏观调养方面显示出很好的作用,创造了不少医学奇迹。哈尔滨某小学的张老师48岁时患了乳腺癌,西医手术后,全身陆续发现8处癌症转移,张老师悲观欲绝。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同时,她开始用中医疗法,并且开始练气功,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她的8处癌症转移病灶都消失了。如今,她已经67岁了,满头银发,活得很健康,每天奔波于癌症患者中间为大家做思想工作,成为黑龙江省抗癌协会的秘书长。中医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存活率远远高于西医的常规治疗,两者相结合,减轻了患者的不少痛苦。可以说,这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成功范例。

那么,中西医的结合点在哪里?怎样才能把中西医在诊治方面拉近一点?用什么方法把它拉近呢?

杜教授说,在诊断方面,中西医诊断差距非常大,但是它都属于诊断,只不过是个人诊断的程度不一样。中医的望、闻、问、切,通俗地来讲,这个诊断是无器械辅助的,只用眼睛看,嘴巴问,用手把脉,摸肌肤或胸部,等等,这与西医用很多器械来帮助诊断不同。中医无器械诊断,为什么能够明确病的原因和机制,为治疗提供依据?是因为,中医的望、闻、问、切,是把病人放在大自然里,把病因分成风、寒、暑、湿、燥、热,除跟自然有关系外,还与情志有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跟环境、环保有关。自然界有什么样的变化就会影响到人,影响到人的疾病。为什么会这样,从中医来讲就是受到外邪的侵袭,外邪是指病菌、病毒等。病菌、病毒在自然界里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成为致病的原因。比如说冬天的感冒跟夏天的感冒不一样,因为冬天比较寒冷,假设说是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病毒的种类在寒冷的情况下跟夏天在炎热情况下是绝对不一样的。因此中医就注重了外界的变化,重视外邪对人体侵袭的情况而产生的疾病,所以它的治疗就不一样。冬天以温热药物为主,夏天以寒凉药物为主进行诊治。而西药方面通常只考虑一种原因,即细菌感染而采用抗生素,病毒感染而用抗病毒的药,它没有考虑到气候的变化。这个诊断就造成后面的治疗不一样:西医很明确,就是针对这个病因;而中医考虑到有外界的因素,有自然和环境的变化。这个例子说明中西医在诊断方面各自具有优缺点。如果西医在诊断时,能将人的体质、自然、环境的变化都能考虑到的话,西医诊断会更明确,治疗也会更有效。中医如果能够对病因更明确,在寻找药物的时候,针对病因,再结合自然和环境的变化,中西医两者相结合,诊断率和治愈率会进一步提高。所以,这个诊断需要用西医的微观深入到基因层面,从分子细胞到生物层面,那么也应该结合中医用无器械诊断来判断。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看舌苔,如果在春夏之交时,湿气很重,舌苔厚腻,中医就考虑到湿,西医就考虑不到湿。病人这时原来不想吃饭、舌苔很重、腹部胀满、疲乏无力,如果使用去湿药物以后,食欲就会增加,人很快就恢复了,疗效自然提高。因此,诊断应该结合中西医的优点,共同认识导致疾病的原因。

天津有一位很有名的中医男科医生曹开镛教授,他曾讲过,器械检查并不是只有西医能用,而中医为什么不能用?中医也照样能够用。他说因为单靠人的诊断有些地方是困难的,比如说男性不育,要看精子是否异常,只需通过用显微镜观察,答案马上就出来了,但中医却很难从脉象里面反映出来。我十分赞同曹教授的说法。再举一个例子,如诊断妇女是否怀孕,西医只须验个小便,很快就能根据尿的反应有诊断结果。反过来看,有经验的老中医才能通过脉象中的“滑脉”把出来,但是一般的中医并不一定能够把脉把出来。这些都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各自优势,也都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

中西医结合医学 篇6

1 开设老年医学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

由于老年人口增加和寿命延长, 老年期延长, 因疾病、伤残、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显著增加。2001年卫生部的调查表明, 老年人群中60%~70%的人有慢性病史, 人均患有2~3种疾病, 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口慢性病患病率的3.2倍, 伤残率是全人口伤残率的3.6倍;60岁以上老年人在余寿中有2/3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1]。

目前我国老年医学发展还较滞后, 一方面与经济不发达、社会保健覆盖面不广有关;另一方面, 与医学教育重视不够、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这方面未受过正规培训有关。老年病以衰老为特征, 老年人有其特有的生理改变及常见病、多发病, 因此老年医学有其特殊性, 不是其他医学专科的重复, 这是我们老年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医疗改革涉及主要人群即为老年人, 今后医疗服务的对象也以老年人为主, 老年医学教育的紧迫性已摆在面前。

2 国内外老年医学现状

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展老年医学研究, 40年代国际老年医学学会成立, 说明老年医学很早就引起了他们的重视。近年来, 国外一些医学院校将老年病学列为毕业生必须考核的科目之一, 目的是使其毕业后对老年人群开展良好的卫生保健工作[2,3]。欧洲几乎一半的国家也很早认识到并将老年病学设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在两年的内科学教育后进行为期4年的老年医学教育[4]。而在我国, 自60年代始有少数学者研究, 中华医学会在1981年建立了老年医学学会。仅一部分医学院在4年级开设老年医学选修课, 但没有专门的老年病实习, 多数医学院校的毕业生缺乏专业的老年医学知识。因此, 老年医学专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需要[5]。

3 老年医学课程的自身特点

老年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它不只研究老年病, 而且涉及人类衰老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老年医学教育的研究, 不是内科疾病在老年人中的简单重复, 其教育内容有别于内科学。

3.1 涉及范围

老年医学包括的范围很广, 目前已有老年基础医学、老年临床医学、老年流行病学、老年预防医学 (包括老年保健) 及老年社会医学等。

3.2 学科内容

(1) 老年基础医学:主要研究老年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组织形态、生理功能和生化免疫等的增龄变化, 探索衰老的机制及延缓衰老的方法。 (2) 老年临床医学:主要研究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特点, 寻找有效的诊疗和防治方法。其中包括老年人的护理工作和康复医疗。 (3) 老年流行病学:通过调查、分析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分布以及老年人死因, 研究遗传、环境、生活、卫生和心理等各种因素对衰老和老年疾病的影响, 为老年人的防病治病和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其中包括长寿地区的调查、研究。 (4) 老年预防医学:研究如何预防老年病, 通过各种努力尽量保持老年人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对已患的疾病, 即使不能治愈亦要争取减少病残。因许多老年病是中年患病延续下来的, 而多病的中年也难得有健康的老年, 所以老年预防医学保健研究还要涉及到中年的防病和保健。 (5) 老年社会医学: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学科, 是从社会的角度来探讨老年医学, 根据管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等科学的方法和成果来研究环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同时也涉及对老年人的各种保健和福利事业。

4 掌握老年医学知识是现代医学生专业知识的组成部分

随着生命的延长, 人体诸器官及功能状态不断变化, 老化在人体各个部分普遍发生并且持续进行, 从而形成老年人独特的生理特点。老年人往往多种慢性疾病并存, 加之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应急反应能力低下, 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老年人各个系统及器官常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和功能减退, 当一个器官功能衰竭后, 通过低排血量、低灌注、毒血症等机制, 容易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同时老年人肿瘤发病率增高, 甚至会有两种以上原发恶性肿瘤出现在同一位老人身上。正是由于老年人的这些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 在医疗工作中就对诊断和治疗产生特殊的要求。老年医学知识的缺乏, 既不利于老年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 也不利于相关临床科室 (如内、外科、神经科) 的医疗工作。医学生只有充分掌握了足够的老年医学知识, 才能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成为适应社会与临床工作需要的合格的医务人员。

5 掌握老年医学知识是现代医学生的迫切要求

刘承云等[6]对220位1~5年级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每届高年级医学本科生中有90%以上的学生对老年医学感兴趣, 但是对老年医学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而随着其所在学校老年医学课程的开展, 对老年医学相关知识有了解的人数中, 低年级本科生比高年级本科生有所增加, 最高增加了12%。根据本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开展专门的老年医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6 中医治疗老年病优势

中医药注重整体调理, 辨证加减灵活, 治疗方法多样且副反应少等特点, 受到广大老年患者的青睐, 这也是中医几千年来长盛不衰的根本。中医治疗具有多因素、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 较之基因治疗等更具前景。如《内经》强调“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是阴阳两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 阴阳平衡破坏就会导致疾病发生。要防病治病就要维持机体阴阳平衡, 通过辨证论治, 恢复和保持内在环境稳定及相对平衡, 消除疾病产生内因, 调整患者全身状态, 调动内在抗病能力, 以达到治病目的。所以中医是“治人”, 而非单纯“治病”, 这是治本的方法。在治疗多种老年病方面, 中西医各有所长, 中医更有优势。作为现代培养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工作者, 应扬长避短, 走中西医结合之路, 使我国老年医学研究能快速发展。

7 目前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1) 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医学的相互关系、作用与影响, 重视两者所带来问题的严重性, 因而从专业角度来从事及对待老年医学的医、教、研的工作。 (2) 了解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针对老龄化问题及老年医学学科发展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及成功经验, 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制定老年医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少走弯路, 缩短差距, 提高水平。 (3)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老年医学的特殊性, 知道这门学科在未来社会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较高的社会地位及政府的高度重视, 鼓励他们从事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 使之有兴趣、有动力、有所付出, 培养出更高水平的专科人才。

总之, 在高等中医学院校开设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课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因此, 加大投入是保证老年医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同时亦可利用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加大老年医学教育的力度, 让医学本科生掌握基本的老年医学知识, 鼓励他们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并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是保证老年医学发展的前提, 并将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普林.老年医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Fulmer T, Hyer K, Flaherty E, et al.Geriatric interdisci plinaryteam training program:evaluation results (J) .Journal of AgingHealth, 2005, 17 (4) :443-470.

[3]Newell DA, Raji M, Lieberman S, et al.Integrating geriatriccontent into a medical school curriculum:description of a suc-cessful model (J) .Geron-tology Geriatrics Education, 2004, 25 (2) :15-32.

[4]Duursma S.Teaching and training in geriatric medicine in theeuropean union (J) .Tijdschr Gerontol Geriatr, 2005, 36 (1) :19-26.

[5]李建中.浅谈老年医学与老年医学教育 (J) .医学教育, 2003, 8 (4) :24-25.

中西医结合医学 篇7

宋坪主任委员报告了2015年专委会发展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她指出,医学美容专委会汇聚了皮肤科学、激光整形、中医学、化妆品研发、企业产品研发等多个行业的专家,是“五行俱全,群星璀璨”的“大家庭”, 是跨行业的强强联合。

她强调,医学美容专委会要追溯中国传统医学美容的源流,探讨中两医结合医学美容的学术进展,逐步建立医学美容、整形医学、科普等学科,研究制定最先进诊疗方案和指南,通过举办学术会议、讲座、培训、咨询等活动,繁荣医学美容学术,广泛幵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打造活动转化研发平台。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委会主委、中国中医科 学院广安门医院宋坪主任医师报告2015年专委会工作计划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杨晋翔教授致辞,他对专委会的发展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其一、中医与西医的有机结合, 使中西医更好地融为一体;其二、临床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即科研转化为生产力;其三、医学美容要实现北京论坛与国际论坛的有机结合,使其更具国际特色;其四、学术与科普有机结合,使学术内容更接地气。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王欣副处长首先代表北京中医管理局向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对专委会今年的工作计划及发展方向,提出六个字的要求:第-是“新”,医学美容专委会的成立其创新性在于跨行业组合的多元化,政府希望看到各行业间的交融合作;第二是“全”,在原有的工作计划中,J P强学科建设,通过跨界发展把医学美容专业学科建设好,更为全面的实现中西医融合;第三是“能”,专委会要更好地发挥行业引领和行业自律作用;第四是“特”,突出中西医结合的“学术魂”,探索中医如何融合西医美容外科、皮肤科学,强化&委会作为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大的学术平台;第五是“实”, 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服务产业体制,使专委会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政府;第六是“高”,希望医学美容专委会能够引领国际中西医美容。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王欣副处长致辞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杨晋翔教授致辞

北京日化协会会长董银卯教授、环球中医药杂志社李宏亮社长分别代表兄弟学会、报刊媒体向专委会的成立致贺。

中西医学与中西文化 篇8

关键词:中西医学,中西文化

一切从一部电影说起.电影《刮痧》中讲述了男主人公因其爸爸为其儿子刮痧而被告虐儿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而在这部电影中, 反映了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和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的矛盾, 揭示出中西文化的冲突, 同时也说明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中国医术的精湛.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文化是无处不在的, 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活动, 影响着健康, 也影响着医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中西医学的许多差异都与相异的文化土壤有关, 是文化选择的结果。

首先, 从中西语言文字来看中西医学.语言文字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 是思维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也是医学体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中西方的文字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对医学的影响也不难理解。中国的象形文字是视觉文字, 而其他国家的文字多为视觉文字。视觉文字比听觉文字稳定, 易于流传和继承。这种稳定性使中医易于继承和统一, 使中医理论高度稳定的原因之一。西方文字使拼音文字、听觉文字, 稳定性较差, 它的集约性较差, 抽象性突出, 表义相对单一, 这些特征对西医发展的跳跃性、理论的抽象性和学科的科学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语意的差异对中西医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中西方的科学发展状态及过程不同, 中西方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不同, 故语意的理性的意义存在着差异, 这一点在中西医学中的表现十分明显。中医之“气”不同于西医之“air”, 中医之“脾”不同于西医之“spleen”, 中医之脏腑也不同于西医之器官。还有中医是文学语体, 而西医是科学语体。语体建构的不同对两种医学体系的建构具有不可小视的影响。

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 作为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 一直指导着医学和其他科学的发展。中西医学从来没有脱离各自的哲学而存在。所以, 从中西哲学的角度来分析中西医学的差异尤为重要。

中医将中国哲学与医学融为一体, 当代的孙思邈说过不知《易》, 便不足以言太医。而明代的张介宾也说过, “是以《易》之书, 一言一字, 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 咸寓尊生之心鉴。”中医的阴阳理论来自《易》的“太极生两仪”。五行学说源于“太极一气产生阴阳, 阴阳化合生无形, 五行既荫随含万物。”中医的基础理论几乎都可以在太极图中找到渊源。儒家和道家都源于《易》, 儒以“仁术”规定着医学的方向和实用理性, 影响着重义轻利、重人伦的医德原则。道以“道法自然”、“一分为二”、自然无为和辩证法等理论影响者着中医的理论基础和防病治病思想。

至于西方, 从古希腊的留基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的原子论开始, 西方的主流哲学都坚持着“实物中心论”, 这种理论引导着西医把关注的目光放在构成人体的实体物质和器官等方面。近代西方形成的还原论思路认为, 整体由部分构成, 应当而且可以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来认识, 生命的整体性能, 可以从它组成部分的性能完全解释清楚在这种思路下西医的研究从整体、器官、细胞, 一直深入到分子和亚分子水平, 并建构一系列基础医学学科。由此可见, 中西医学在各自哲学运行的轨道上是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的。

最后, 不得不提的是, 中国的农耕文化强化了人们的无务实精神, 中国人重安宁稳定而不愿涉险探索, 重人伦而轻自然, 重现世而轻未来, 重求同而轻异议, 重仕途而轻科技的文化特征对中医的影响十分明显, 从医者多是仕途不顺才退而求其次, 舍儒而向道者。而西方的航海及商业文化既有掠夺、利己、拜金等负面影响, 又给人以战胜自然, 敢于标新立异和藐视权威的精神。西医的发展与这些精神密切相关。

人是追求价值并按自觉目的进行活动的实体, 任何对人无价值和不符合人预期目的的东西都会受到蔑视和抛弃。科学之所以能受到人的追捧, 就是因为科学能使人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使人能利用科学来能动地让自然界服务于人, 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要。医学, 作为一门科学, 它的一切成果必须为人的健康、幸福和发展服务。医学的主体和对象都使人, 人文精神不仅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动力, 而且是医学研究和医学服务的重要方法。

谈到科学精神, 医学既然作为一门科学, 如何能不体现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 它是一种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它是一种求真、至善、臻美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它还是一种执着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伟大的理性力量, 是一种为真理而敢于蔑视和反对神权、迷信、歪理邪说和一切强权的正义力量。纵贯几千年的中西医学史, 从张仲景立足临床建立临证医学,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 到李时珍历时30年, 不畏艰苦的亲自栽培和收集各种药物标本, 写出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从希波克拉底、盖仑、到巴斯德、哈维, 无不唯实求真, 蔑视神学和权威;无不舍身忘己, 献身医学事业;无不具有怀疑精神、批判理性精神和谦恭、团结他人、博采众长的精神。一言以蔽之, 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 无不贯穿着科学精神。

展望中西医学的未来, 中西医学存在着文化屏障, 虽然具有相同的精神, 但科学的“融合点“还没有到来, 目前要强行把两种医学合而为一是不可能的。但是, 中西医学会最终走向融合, 融合的条件是加快科学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因为, 我们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 既不能拒绝外来的先进文化, 又要坚持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只有民族化才能扎根, 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能传播出去。中西医在文化交融过程中, 必须明白这个道理!中西医的未来的光明的, 让世人一起努力, 让中西医在世界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冯泽永.《中西医学比较》[M].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1.

“中西医结合”疗作文 篇9

我们很多传统的语文教师对于作文采用的是精批精改的方式, 将学生的错字、不通顺的句子一一订正, 这样一来, 教师批改得很辛苦, 但往往效果却不是太理想。甚至有语文教师开玩笑说常看学生的作文, 自己的水平会降低, 就如同整天身居病人之间, 无意间会被感染。这个玩笑给了我灵感, 我想只有当你是医生时, 才可以针对这些有“病”的作文, 也即问题作文提出病因, 并找出解决病症的有效方案。但是学生的作文除了共性之外也有个性, 如同医生给病人开具的感冒药方会有相同的药, 但针对患者出现的个体表现又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病情较轻的或许吃吃药就可以了, 严重的或许要打打吊瓶。有的文章或许需要“中药”, 调理一下“气血”, 有些文章或许要找“西医”直接“开刀”“做手术”, 进行篇章结构的修理。所以, 我尝试着给学生开病历, 在文章的相应位置写出病症一、病症二, 而不是直接给他修改字句, 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抓药”, 在“抓药”“找药”的过程中学生多了思考这一环节, 于是也就让孩子多了些探究病因的过程。这样的形式也让孩子们增加了新鲜感, 多了一份修改作文的乐趣。

例文1

明天

一个人有着许多的明天, 而每一个的明天都与另一个人不同。有些人的明天或许是快乐的, 或许是伤心的, 但在一些遥远山区的孩子们的明天却是坚苦的。

在一些山区中, 有无数孩子是留守儿童, 是失去亲人的儿童, 生活也是无比坚辛, 都在为明天而做打算。

一些孩子, 每天都是在为明天的上学时间, 上学路程有多大危险, 食物等做着打算, 生怕明天缺了一样计划中的事物。

如果算错上学时间, 便会造成迟到。如果计算错上学的路, 也会走更多时间, 并且会出现事故。如果食物多拿了, 明天多出的食物会变质, 要么变难吃。如果食物少拿了的话, 那么这个孩子只能饿着肚子上课, 那时上课定会注意力分散, 造成孩子少学了一天的知识而成绩下降。

病症一:文中出现错别字———坚苦、坚辛

病症二:文中出现病句———划线句子。

病症三:文章第四段反映的现象是否符合常理?或是否留守儿童特有?

处方:前三段小手术, 第四段大手术。

有力器官:主题不错, 具有时代性。

(其实有力器官就是文章当中的闪光点, 每一篇文章, 你用发现的眼光去看, 纵向或是横向的比较过后, 总是会有闪光点的, 虽然修改作文本就是专注于发现问题, 但这样的评价结果会让“病人”看不到希望, 所以发现文章的“有力器官”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例文2

明天

已是春分时节, 从气候学上说春分意味着春天已过了一半, 距中考的日子只余两个多月了。

无形的压力像是近日来的阴霾天气, 压得学子们喘不来气。我明白这压力的沉重, 也清楚这压力会带给我的动力与希望。

拼的是现在, 这两个月, 或许赢的是明天的璀璨。我深知的是, 没有等出来的明天, 只有拼出来的辉煌。

每天解着自己最不擅长的理科题, 做着无数张卷子。深夜十二点, 爸爸妈妈熄了灯, 我只好打着手电筒, 借助微弱的灯光背诵着一首首古诗词。有时也会从梦中醒来, 是不自觉的回想着入睡前背诵的古诗, 还未解出的理科题。

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明天为了我的明天, 所以值得。

坚持每天做自己不喜欢的数列和函数。

坚持不去想可口的美食与盛开的樱花。

坚持给自己注入信心的活水。

坚持命令自己坚持。

诅咒独木桥是因为害怕被挤下去, 诅咒中考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来面对它。或许我并不优秀, 但是一味的抱怨与诅咒对于让我优秀并无丝毫的帮助, 所以我选择欣然接受。这也许会是让我的明天美好的第一途径。

我处于中间层, 也就是俗称的中等生。这并不是个好位置, 你不容易上去, 却很容易沉入底层;你看不到希望, 却也不至于完全绝望。明天所属, 何去何从, 全在乎我如何选择现在。

往事如过往云烟, 却带给我无限生机。有人说, 中考紧张激烈, 是我们面临社会的第一次抉择, 是社会对我们优胜劣汰的最好诠释。我想这更是对我们心的一次考验。

我用信心和活水消除对未来的恐惧, 我用女性特有的冷静来化解一切危机, 我用一贯的坚持抚平浮躁的心灵。

昨天的生机, 今天的追求。信心, 冷静, 坚持是明天的伴侣, 将见证明天的璀璨。

病症一:第一段需要对称。

病症二:第三段语句不通。

病症三:第四段和紧接着的排比句有重复现象, 需要整合。

处方:前两个病症小手术, 第三个病症开中药顺气 (梳理筋络) 。

有力器官:文章感情细腻, 感受深刻, 结尾充满希望。

渐渐的学生们也会互相开病历了, 最后还可以自己给自己写病历, 在互动中来探讨, 作文的病越来越少, 健康的作文也越来越多了。孩子们分别做起了自己的医生, 还给别人“看病开药”, 他们为自己也可以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而骄傲。大家还互相打趣“你是病人”、“你才有病”、“我们一起和病魔作斗争”, 孩子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接受了彼此的修改意见, 作文也越写越好了。

当然, 我们最不可缺少的是将修改好的精美文章进行成果展示, 大家都在欣赏给他人开出正确处方后共同修改得到的成果, 都争相着踊跃展示, 有人说自己就是“神医华佗”, 会自己给自己疗伤。最后每一个小组评出一篇“康复效果”最好的作文贴到我们的展示区里, 当然需要作者再认真仔细地誊抄一遍, 将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文章一并贴上, 增强对比效果, 更使作者和修改者具有成就感。

麻疹患儿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篇10

关键词 麻疹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7月收治麻疹[1]患儿67例,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2个月~12岁。多数患儿均有发热,体温38~40.7 ℃之间,发热高峰均在出疹的第2~3天,热程5~11天;均有较典型的皮疹,出疹顺序,口腔黏膜斑以及呼吸道卡他症状,67例患儿中,并发腹泻54例,支气管肺炎21例,心肌炎3例。经应用病毒唑抗病毒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均治愈。

护理:①心理护理。②隔离护理:按呼吸道传染病严密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隔离至疹后10天。麻疹传染性极强,要隔离麻疹患儿至皮疹完全消退为止。③环境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18~22℃,湿度50%~60%,保持安静,使患儿得到充分休息;患儿有畏光症状时,房间内光线应柔和,避免刺激眼睛。④皮肤护理:剪短指甲,防止抓伤。观察出疹时间、顺序、皮肤色泽皮疹出齐时间,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判断病情的转归。内衣应柔软,透气性好,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勿捂汗。⑤高热护理:发热是麻疹的主要症状,麻疹患儿体温可高达40.0℃以上,部分可并发高热惊厥。高温应采取降温措施,但不宜过分降温,体温骤降则影响皮疹透发,故应监测体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向家属解释,避免不必要的误会。物理降温宜用温水浴,禁酒精浴,防止酒精对皮疹的刺激。药物降温可用布洛芬等,不宜用激素类。⑥饮食护理:患儿高热,不显性失水增加,消化能力差,饮食应予易消化,富有营养,多水分的流质、半流质为主,注意补充水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因麻疹时维生素A需要量大,可以补充富含维生素A、C的果汁,随体温降低,病情好转,渐渐恢复正常饮食。

中医辨证论治[2]:①顺证治療:初热期贵在透疹,以辛凉透发为主,忌用攻下,以防麻毒内陷,可用宣毒发表汤;见形期重在清热解毒,并佐透发,忌用大辛大热,以防助邪化火,伤其阴液,治以清解透表汤;疹没期,益气养阴,忌用大苦大寒,以防伤其肾气,可用沙参麦冬汤,若患儿四肢厥冷,可用温水擦浴。②逆证治疗:邪毒闭肺,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可用麻杏石甘汤,若痰多者,加鲜竹沥、天竺黄;热毒攻喉,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可用清咽下痰汤;邪陷心肝,治法清热凉血,熄风开窍,可用羚角钩藤汤合清营汤,若皮疹稠密,疹色紫暗,可加活血药。③其他疗法:对麻疹透发不畅者,可配合外治透疹法,可用浮萍草15g,西河柳30g,苏叶15g,芫荽15g,煎水蘸毛巾擦洗周身。

预防:凡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应按时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以8~12个月为宜。麻疹流行期间,不要带小儿去公共场所。对于接触过麻疹病人的易感儿可及时注射丙种球蛋白,并隔离观察21天。

讨 论

麻疹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无合并症者需对症治疗,故合理的护理对减轻病情,减少并发症尤为重要。本组病人病发夏季,特别注重高热护理,把握体温与出疹的辨证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应强调护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李兰娟,乔光彦,等.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5-86.

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白痢 篇11

1 诱发病因

引起仔猪白痢的主要原因为气温急骤变化、饲料品质不良、突然更换饲料、圈舍污秽潮湿、水源污染、母猪乳汁不良、乳头感染等因素。

2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2014年11月雷波县汶水镇某养猪场自繁自养的32头25日龄左右的仔猪相继发生腹泻;2015年12月雷波县金沙镇某养猪场产后10d的35头仔猪相继发生腹泻;两个养殖场的猪舍地面潮湿、污秽,再加上气温偏低。

病猪主要发生下痢,排灰白色粥样粪便,有腥臭味。多数病猪体温不高或略高,轻症仔猪精神状态和食欲变化不大;严重者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干苔黄,消瘦,被毛散乱,腰背拱起,行动缓慢,肛门周围有粪便污染,有的甚至出现排粪失禁,粪便混血,最后衰竭死亡。

3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病死猪消瘦,胃内空虚,小肠肠管内有灰白色糊状粪便,肠黏膜充血、出血,部分黏膜脱落,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呈暗红色。肝脏淤血,边缘有灰白色坏死点,胆囊稍肿大。

4 仔猪白痢的预防与治疗

4.1 预防

(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圈舍环境卫生消毒工作。

母猪临产前,须对圈舍进行清扫、冲洗、消毒并换上干净的垫草,圈舍、地面可用20~3%强力消毒灵溶液消毒;墙壁可用20%的石灰水涂刷;对分娩后母猪的乳头、乳房和胸腹部先用清水洗净,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再让新生仔猪吸足初乳。

(2)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搭配。

从母猪妊娠起,合理调制饲料,尤其是后期要逐步减少粗料,适当增加精饲料,但在产前4~5d,应减少精料供给,同时注意蛋白质,钙、铁、磷及VC和VD的供应,以保证母猪泌乳量的平衡,防止乳汁过浓或过稀。

(3)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和防寒保暖工作。

仔猪的适宜温度因日龄长短而异,生后1~3日龄为30~32℃,4~7日龄28~30℃,8~14日龄25~28℃,15~30日龄22~25℃。出生后尽快吃到足够的初乳,在7~15日龄进行开食补料,并在日粮中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如铁、硒、铜、柠檬酸,复合维生素等。饲料应富含营养,易消化,不变,并防止仔猪过食。

(4)疫苗免疫接种。

在母猪临分娩前21d左右,给母猪注射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苗。母猪免疫后其血清和初乳中有较高水平的抗大肠杆菌抗体,能使仔猪获得很高的被动免疫保护率,对仔猪腹泻的发生有良好的预防效果。除以上4种方法以外,平时应注意不从疫区或病场引进猪只,以免传入本病。当猪群中发生本病时,立即隔离病猪,用碱性消毒药对猪舍、场地进行消毒,并限制人员和犬、猫等动物出入。尚未发病的预产期在20d内的孕母猪、哺乳母猪和仔猪立即隔离到安全地方饲养。

4.2 治疗

4.2.1 中药治疗

(1)苍术100g、陈皮80g、枳壳80g、条芩80g、厚朴100g、焦栀150g、山楂100g、神曲120g、麦芽100g、黄连30~50g、木香(冬春季用川木香,夏秋季用青木香)100g、甘草10g,煎服。母猪产后第2天,就要开始喂服中草药剂,1d1剂,连服3剂,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2)马齿苋90g、白头翁60g、黄连30g、黄柏45g、秦皮45g、木香30g、葛根30g,共研为末。仔猪每日每头30~60g,依病情增减,混入米汤煎服冷却后内服,连续用药5d后有29头仔猪粪便恢复正常,治愈率达90%。

(3)乙酰甲喹散50g/包,未开食奶猪群,按5kg体重用1g乙酰甲喹散,每日2次,连用3d为一个疗程。已开食仔猪:按预防量每包乙酰甲喹散拌料15kg,早晚2次,连用3d为一个疗程;治疗量每包乙酰甲喹散拌料8kg,均匀混合,自由采食,连用3d为一疗程。注意事项:在治疗期间,尽量少喂高蛋白饲料。

4.2.2 西医治疗

(1)亚硒酸钠VE注射液:0.1~0.2ml/kg,肌肉注射一日2次,连用2~3d。

(2)氧氟沙星注射液:3~5ml/kg,肌肉注射一日2次,连用3~5d,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3)杨树花口服液:10~20ml/头,直接灌服。

5 小结

上一篇:城市控制网质量控制下一篇:装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