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2024-08-13

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法(通用10篇)

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篇1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全,临床上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而肝,脾、淋巴结不肿大的一组综合病征[1]。目前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主要手段是免疫抑制治疗由于采用了这种疗法,使重型再障的病死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95%下降到10%~20%。但是仍有44%对IST无反应及有效者复发。我们在近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证实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13岁(平均5.6岁)。其中重型再障Ⅰ型(SAA-Ⅰ)5例,重型再障Ⅱ型(SAA-Ⅱ) 15例,慢性再障(CAA)2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修订的再障诊断和分型标准。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为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再障病类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进行饮食结构和习惯调节,保证患者饮食和作息规律后,对照组运用IST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以传统的IST雄性激素为主治疗。观察组将治疗过程分3期[2]:危重期用羚羊乙癸汤与二至补髓汤交替服用,每日1剂,煎2次分服,同时给予丙酸睾酮50mg隔日肌肉注射,治至好转期。发热者在羚羊乙癸汤中加生石膏60g,知母60g,蒲公英30g,白英30g,白薇30g,三叶青15g等。好转期用鸡血藤复方治疗,同时给予丙酸睾酮50mg隔日肌肉注射。肾阴虚给予鸡血藤益精汤,每日1剂,煎2次服。治至恢复期。恢复期逐渐减药至停药随访。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骨髓像分析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

1.4 疗效评价

参照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修订的再障疗效评价标准判定疗效[3],包括基本治愈、缓解、明显进步和无效,前三项纳入总有效率。将获得基本治愈或缓解者作为显效获得者。有效率统计采用Ridit分析法。[下转18页][上接17页]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各项指标采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试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像分析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骨髓容量、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骨髓容量、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情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差异明显(χ2=6.17,P=0.00),详情见表2。

3 讨论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全,临床上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而肝,脾、淋巴结不肿大的一组综合病征。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已知再障发病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根据骨髓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进展情况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目前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主要手段是免疫抑制治疗由于采用了这种疗法,使重型再障的病死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95%下降到10%~20%。但是仍有44%对IST无反应及有效者复发,而改善和保护骨髓造血微环境可能是治疗IST无效的SAA的关键所在[4]。

中医辅助治疗再障主要调理肾虚,在第一期的时候先调理身体阴阳稳定,增加抵抗力,抵御细菌真菌病毒的入侵,并且可以使体温快速恢复正常,羚羊角、蒲公英等都有抗炎抗病毒退热的功效。中医与免疫抑制疗法结合起来形成互补,使中西医方法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本次试验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西医疗法,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骨髓容量、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更有利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综述所述,通过中西医结合免疫抑制疗法的实施,提高疗效并降低病死率,中药的抗菌消炎作用有阻断病情恶化的趋势,值得推广于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梁俊娟.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3,25(1):39-42.

[2]苏尔云,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3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4(26):337-339.

[3]王彦丽,王明松,吕鑫.中药联合环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346(1):7-8.

[4]张广舫,杨淑莲,马玉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会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2014,226(12):1033-1035.

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篇2

[关键词] 小儿缺铁性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9-0129-02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中以6个月~2岁的婴幼儿较为常见,其发病率近年来也不断增高。由于缺铁性贫血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及机体免疫功能等均有一定的影响,严重危害了小儿的健康[1]。目前,临床上西医大多采用口服铁剂或注射铁剂治疗,虽能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但由于铁剂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大,疗效不甚满意。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共计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 均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2]。排除先天性贫血、铅中毒以及心、肝、肾、脾等原发性疾病者。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2.6岁;病程15 d~10个月,平均3.1个月。对照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2.3岁;病程12 d~9个月,平均2.9个月。两组患儿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疲乏、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肤黏膜苍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烦躁、有异食癖、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所有患儿均出现血红蛋白降低,呈小细胞低色素样贫血,血清铁蛋白降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即琥珀酸亚铁(四川奥邦药业有限公司产品,国药准字H20083003,100 mg/片),每日2 mg/kg,分1~2次口服,连续服用1~2周。待贫血症状纠正、血红蛋白值正常后,剂量为2 mg/kg,每周口服2次,连续服用6周。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的情况,可适当给予口服叶酸、维生素C等辅助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异功补血汤治疗。处方组成:黄芪5~15 g,党参10 g,当归3~9 g,白术、茯苓、苍术、陈皮、鸡内金各6~10 g,甘草3~5 g。每日1剂,水煎后共计100 mL,分多次口服,连服4周。随证加减:心悸头晕者加龙眼肉、阿胶(烊化);食少纳呆者加炒神曲、炒麦芽;反复感冒、咳嗽者加玉屏风散;腹泻大便稀者加炒薏仁、炒山药。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合理调养,避免感染,并给予易消化饮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白细胞、血小板值、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变化,同时观察治疗期间患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的情况。2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两组的疗效。每2周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1次。

1.4 疗效评定标准[3]

①治愈:患儿的临床贫血症状消失,白细胞、血小板均正常,血红蛋白男性>130 g/L,女性>120 g/L,或者红细胞男性>4.5×1012/L,女性>4.0×1012/L,血清铁>14.32 μmol/L。②好转:患儿的临床贫血症状消失,白细胞、血小板均正常,血红蛋白男性>110 g/L,女性>100 g/L,或者临床症状改善,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增加30 g/L,但未达治愈标准,且白细胞、血小板正常。③无效:患儿经充分治疗后,临床症状、血象均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临床数据利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 =21.353,P < 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治疗组有1例患儿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反应,对照组有6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胀,两组其他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缺铁性贫血主要指体内铁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需要进而引发的一种贫血,主要原因是机体的需要量增加、铁的供应不足、丢失过多、铁的利用或吸收障碍[4],也是我国重点预防的小儿疾病之一。此类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以进行性贫血、疲乏无力为主,有时有异食癖,往往合并有消化不良,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而经常出现感染,同时还直接影响小儿智力及身体发育等[5]。目前,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是补铁,补充机体足量的铁以进一步合成血红蛋白,促使体内的铁贮存量达到正常水平。虽然铁剂治疗本病的疗效肯定,但连续服用将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反应剧烈时有些患儿难于耐受,从而使治疗中断。

小儿缺铁性贫血在祖国医学中属“血虚”、“萎黄”、“黄胖”、“疳证”等范畴。生成不足以及消耗过多、过快,为贫血诸多因素之结果,故治疗当以补其不足、培其根本、健脾益胃[6]。异功补血汤是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纯中药制剂。方中黄芪、党参可健脾益气、脾胃健运,得以运化水谷精微化赤为血;当归滋阴养血,补血生血;白术、茯苓健脾益胃、理气化滞;陈皮健脾利气;鸡内金健脾消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随证加减,共奏健脾助运、调和胃肠、补气生血,且药性平和,培补正气,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7]。这些也是西药治疗所达不到的治疗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可达到疗效互补,取得满意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进一步表明采用中西药结合的疗法可有效提高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愈率。另外,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时的安全性较高。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较为满意,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红,高宁. 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研究[J]. 海南医学,2006,17(3):59.

[2] 沈晓明. 临床儿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736-739.

[3]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14-1720.

[4] Johnson-Wimbley TD,Graham D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the 21st century[J]. Therap Adv Gastroenterol,2011,4(3):177-184.

[5] Bhakhri BK,Vaidya PC,Trehan A,et 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children presenting with lymphoreticular malignancies and the effect of induction therapy[J]. Pediatr Hematol Oncol,2012,29(2):148-153.

[6] 陈春宝,王敏,卢伟. 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191-192.

[7] 赵鹏.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6):526-52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71例 篇3

关键词:肾性贫血,补肾益气生血方,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

肾性贫血是一种慢性肾衰竭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有效纠正,容易导致心血管、神经及免疫等系统损害[1]。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目前临床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方法,但疗效不一,尤其是铁缺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近年来我院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中药补肾益气生血方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肾性贫血患者71例,所有患者符合《肾脏病学》[2]的肾性贫血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38~78岁,平均58.6±4.8岁,病程2~11个月,平均5.7±1.2个月;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35~78岁,平均56.8±4.7岁,病程1~13个月,平均6.1±1.4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50IU/kg,3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自拟补肾益气生血方治疗,组方:炙黄芪、党参各30g,薏苡仁、鹿角胶、淫羊藿各20g,当归、熟地黄各15g,茯苓、白术、菟丝子、山药、陈皮各10g,大黄、甘草各6g;早晚用水煎服,1剂/天。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的水平。

1.3 疗效标准

参照《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监测与防治指南》[3],①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且Hb>110g/L、Hct>33%;②有效: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Hb、Hct均比治疗前升高15%~20%;③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Hb、Hct水平无升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临床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Hb、HCT、BUN、Scr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b、HCT、BUN、Scr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I。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讨论

肾性贫血作为一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主要由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和叶酸缺乏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因素引起。若不及时纠正,容易造成心血管、神经及免疫等系统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其常规治疗方法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但总体疗效不一,且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及肝脏等系统不良反应[4]。

中医认为,肾性贫血属于“血痨”“肾痨”等范畴,病机为正虚邪实,以虚为根本,肾脾为主。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久病则精气亏耗,无法生髓化血,故致贫血;脾为后天之本,久病则肾阳衰惫,无法上助脾阳运化水谷精微,使气血生化无权,加重贫血;故临床治疗应以肾脾双补,通便降浊为主。本研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予中药补肾益气生血方治疗,方中炙黄芪、党参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良药;薏苡仁健脾渗湿、除痹止泻;鹿角胶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等功效;淫羊藿可补肾阳、祛风湿;当归补血活血、润燥滑肠;熟地黄补血滋润、益精填髓;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及补肾涩精等功效;陈皮理气健脾;大黄泻下攻积、活血祛瘀;甘草益气补中、润肺止咳,且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温补肝肾、补肾涩精等功效。现代药物证明,当归多糖能有效促进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生成;大黄能有效改善氮质血症,且保护及修复受损肾组织,有利于延缓或阻止病变肾的进展。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Hb、HCT、BUN、Scr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肾性贫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纠正肾性贫血状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屈学深.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27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 1,9(14):56.

[2]吴秋枫,闫瑞芬.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1):1205-1206.

[3]冷少平,王亚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43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0):205.

绵羊痘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篇4

1. 临床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达40~42℃,呼吸、脉搏增速,结膜潮红肿胀,流黏液性鼻液。1~4天后即开始发痘。痘疹多发生在无毛或少毛处。尾部、乳房、大腿内侧先出现红斑,次日在红斑中央出现丘疹,逐渐变为水疱,内有清亮黄色的液体。在此期间,体温先略有下降后又升高,持续2~3天。3~5天后,水疱变成脓疱。如果在发病过程中没有继发感染,脓疱破溃后逐渐干燥形成痂块,痂块脱落遗留一个红斑,后颜色逐渐变淡,经2~3周痊愈。

2. 治疗方法

①中兽医以“祛风解表、清热消肿”为治则,方剂用葛根汤加减:升麻3克,葛根9克,金银花9克,桔梗6克,浙贝母6克,紫草6克,大青叶9克,丹皮6克,生甘草3克。上药煎汤灌服,每天1剂,连用5剂。

②结合用西药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具体为黄芪多糖注射液10毫升、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安痛定)10毫升、青霉素160万单位、地塞米松5毫升,混合肌注,连用3天。

③发病羊只接种羊痘疫苗2毫升/只,同群未发病羊只接种羊痘疫苗1毫升/只。

3. 分析

紫草、丹皮能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升麻、葛根能解表散热,升麻还能解毒止渴生津,主治痘疮;大青叶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病初期疗效很好;浙贝母能清肺化痰;桔梗能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并可引药上行;甘草能和诸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绵羊痘,疗效可靠,经济实惠。

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篇5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参芪仙补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环孢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 (以下简称再障) 是一组由多种病因, 通过不同机制引起的异质性疾病, 最终均存在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缺乏, 其发病机制目前一般认为与造血干细胞质和量的异常, 造血微环境缺陷及免疫异常有关, 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全血细胞减少及贫血, 出血, 感染综合征。根据病情、血象、骨髓检查及预后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 其中慢性再障比例较大。慢性再障患者的治疗在临床上以免疫抑制剂、雄性激素为基础治疗, 但因治疗周期长, 副作用大, 直接影响慢性再障的治疗效果。因此积极寻找疗效高、副作用少的治疗慢性再障的方法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0月试用参芪仙补汤加用环孢素治疗60例慢性再障 (CAA) 患者,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治疗组男38例, 女22例, 年龄15岁~69岁, 平均年龄46.5岁, 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随访慢性再障患者。随机选取门诊20例慢性再障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唐锦治《血液病诊疗指南》 (第二版) 为诊断标准[1]。

1.2 治疗

对照组给予环孢素软胶囊3~5 mg/ (kg·d) , 分3次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仙补汤, 组成:太子参30 g、党参20 g、红参10 g (另煎) 、仙灵脾10 g、黄芪20 g、当归10 g、汉三七3 g、鸡血藤10 g、补骨脂、桃仁10 g、红花10 g、柴胡10 g、葛根15 g、甘草10 g.偏肾阴虚者加麦冬15 g、生地20 g;偏肾阳虚者加用鹿角胶10 g (烊化) 、肉苁蓉15 g[2].2组均连续治疗半年。

1.3 疗效评定

参照唐锦治《血液病诊疗指南》 (第二版) , 基本治愈: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 血红蛋白 (Hb) 男性达120 g/L, 女性达110 g/L, 白细胞 (WBC) 4.0×109/L, 血小板 (PLT) 80×109/L, 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缓解: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 血红蛋白男性达120 g/L, 女性达100 g/L, WBC达3.5×109/L左右, 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增加, 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逐渐好转。明显进步:贫血和出血症状明显好转, 不输血, 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增长30 g/L, 并能维持3个月。无效:经充分治疗后, 症状、血象未见明显进步。

1.4 统计学方法

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见表1.

χ2=4.36, P<0.05, 2组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有8例在服药初期有轻度胃部不适、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加用护胃药能耐受, 6例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 给予减量和服用护肝片治疗, 20例出现多毛和牙龈增生, 未做处理。

3 讨论

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 现认为免疫异常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3]。环孢素 (CSA) 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免疫抑制剂, 目前已成为治疗再障的常用药物。其作用机制为调节T细胞亚群比例, 选择性作用T淋巴细胞, 主要作用于分裂期T细胞并抑制其转化, 抑制TS细胞, 抑制白介素2的释放, 能解除T淋巴细胞对骨髓造血的抑制作用。

中医中再障属“血虚”、“血证”、“虚劳”、“虚损”等范畴, 多属内伤虚损致病, 病在骨髓, 主脏属肾, 与脾肝密切相关[4]。肾主骨生髓藏血为精, 补肾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活血可改善造血微环境, 利于血细胞的生成。方中太子参、党参、人参益气健脾养阴, 黄芪助三参益气健脾, 仙灵脾、补骨脂益肾助阳, 当归、汉三七、鸡血藤、桃仁、红花以祛瘀生新, 共奏补肾活血功效。慢性再障患者因其病程较长, 患者易出现情志抑郁, 肝气不疏, 肝郁气滞之象, 故配合柴胡、葛根以疏肝, 甘草调和诸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用机制不同, 但两者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 既能提高疗效, 也可减轻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 可以较快地改善患者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 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宜长期应用, 不失为一种当前治疗慢性再障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唐锦治, 刘文励.血液病诊疗指南[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27-28.

[2]梁冰.血液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42-343.

[3]张之南, 单渊东, 李蓉生, 等.协和血液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320.

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坪山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或住院患者132例。纳入标准: (1) 符合中华儿科学会血液学组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有关“小儿营养性贫血”诊断标准[2]:轻度:90<Hb<110g/L;中度60<Hb<90g/L;重度30<Hb<60g/L;极度:Hb<30g/L。 (2) 年龄≥6个月, 或≤12岁。 (3) 排除有家族遗传病史或合并有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患儿。符合纳入标准共有132例, 其中男58例, 女74例, 年龄0.5~12岁, 平均 (3.81±1.74) 岁, 其中轻度贫血97例, 中度贫血24例, 重度贫血9例, 极度贫血2例, 均为缺铁性贫血。将132例患儿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营养状况、临床表现及贫血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 包括口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 5mg/ (kg·d) , 3次/d, 餐后直接用水冲服或放入适量的温开水中溶解后口服;口服赖氨酸B12颗粒, 5~10g, 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四物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 药物组成:当归10g、白芍10g、川芎8g、熟地12g、西洋参8g、黄芪15g、白术10g、茯神10g、枸杞子10g、大枣2枚、炙甘草5g。以上诸药水煎服, 取汁约200mL, 每日1剂, 早晚分付, 7剂为1疗程, 两组疗程均为8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儿科学》 (第六版) 教材及文献[3]拟定: (1) 痊愈:疗程后, 血红蛋白量、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指标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消失; (2)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贫血严重度分级改善2级以上达到50%以上; (3) 有效:临床症状改善, 贫血严重度分级改善1级以上达到50%以上; (4) 无效:临床症状及贫血严重度分级无改善。显效率以痊愈+显效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b、RBC、SF、TIBC的变化, 见表1。

与治疗前比较, *P<0.01;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营养性贫血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及混合性贫血3种。研究认为, NIDA的发生主要与喂养不当、反复患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等因素导致缺乏造血所必须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以及微量元素锌、铜等缺乏或比例失调有关。本病属中医学“虚损”范畴, 认为小儿脾常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或饮食偏嗜, 或病后失调, 脏腑虚损, 或禀赋薄弱, 胎中失养, 孕育不足及生后喂养失当, 致使吸收不良。正如《医宗金鉴·虚劳总括》所载:“虚者, 阴阳、气血、荣卫、精神、骨髓、津液不足是也。损者, ……, 内而肺、心、脾、肝、肾消损是也”。故而临床以补气血, 健脾胃治之。笔者认为补血不宜单用血药, 而应适当配伍气药, 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 并结合健脾益气生血之法。方中熟地长于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养肝, 和血;白芍养血和营;川芎活血行气, 调畅气血;黄芪补脾益气;西洋参、白术补气;木香理气醒脾, 与补气养血药配伍, 使之补不碍胃, 补而不滞。现代药理研究认为, 白术含有维生素A和挥发油, 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 使白细胞升高;西洋参能促进机体对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 尚由其所含的人参皂甙促进造血或造血生长因子有关;大枣含有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A、ATP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诸药相配共奏补气血, 健脾益胃之功效。

参考文献

[1]李师燕.右旋糖酐铁分散片联合赖氨酸B12颗粒治疗小儿营养性贫血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09, 15 (12) :132-133.

[2]张之南, 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6.

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篇7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治疗,临床疗效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作为临床中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患者常伴有骨髓造血功能较低, 全血细胞数量较少, 临床中常伴有感染、出血以及贫血症状。近些年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对于如何做好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有效治疗始终是医学关注的焦点之一[1]。我院通过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其临床机制以及作用做了具体探讨, 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对照组中的11例患者, 6例为男性, 5例为女性;年龄在8~70岁, 平均年龄为 (37.2±2.6) 岁, 病程在0.5~24年, 平均病程为 (2.1±1.2) 年。观察组中的11例患者, 7例为男性, 4例为女性;年龄在7~71岁, 平均年龄为 (38.5±2.6) 岁, 病程在0.6~25年, 平均病程为 (2.3±1.2) 年。对比分析两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一般资料, P>0.05, 表示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两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 保证患者有着充足的卧床休息时间, 并做好感冒的有效预防工作, 贫血较为严重的患者, 予红细胞进行输注, 一旦患者伴有多种感染, 就要做好抗感染药物的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40~120 mg/d和4 mg/ (kg·d) 的环孢素A进行口服治疗, 做好患者的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 进行再障煎剂口服治疗, 其中30 g的黄芪, 20 g的当归、阿胶、枸杞子和山药, 10 g的人参、菟丝子、肉苁蓉、制首乌、丹参以及甘草, 15 g的鹿角胶、龟甲胶以及白术, 5 g的三七。随证加减的时候, 心悸气短患者添加桂枝;手足心热者将地骨皮以及知母添加。添水煎服, 1日3次, 1个疗程1个月。

1.3评价标准:临床疗效应用治愈、缓解、进步以及无效四个指标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含量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 用t检验计量资料, 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 明显较高,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的含量比较:见表2,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含量和对照组比较, 明显较高,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的比较:见表3,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 明显较低,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平均住院时间 (30.3±5.2) d小于对照组 (54.3±10.2) d,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常伴有外周血全血细胞逐步减少, 患者发病率较高, 临床研究认为和病毒感染以及对有毒化学物质接触等有着直接的关联[2]。在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出现变异之后, 将抗原物质逐步形成, 并将T细胞异常免疫应答反应逐渐激活, 一旦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其Th2细胞将会对IL-2细胞因子分泌, 直接抑制着造血干细胞的形成, 同时也使得造血干细胞处于凋亡状态[3]。临床中认为, 十一酸睾酮主要是外源性雄激素制剂, 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中, 常伴有多种不良反应, 而联合中药治疗, 可以将不良反应逐渐减低[4]。

我院通过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 明显较高, P<0.05, 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含量和对照组比较, 明显较高, P<0.05, 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 明显较低,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平均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可见,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中西医治疗, 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 同时也能将患者的不良反应减少, 复发率较低, 安全性高。这一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5]有着大致相同的报道。本研究, 一方面通过认真分析自身多年来的临床经验, 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我院的实际情况, 研究中的不足, 还望指正

综上所述,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中西医治疗, 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 同时也能将患者的不良反应减少, 复发率较低,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英坤.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 2012, 18 (5) :758-760.

[2]孙国芳, 刘湲.二仙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J].陕西中医, 2013, 34 (3) :325-326.

[3]路娜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6例治疗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 (2) :123-124.

[4]杜洪彬, 张云民, 申振华等.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52例[J].陕西中医, 2011, 32 (5) :552-554.

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篇8

1临床资料

88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例, 其中男63例, 女25例;年龄18~73岁, 平均39岁;均为新鲜骨折, 手术时间为伤后4小时~6天, 平均为40小时;横形骨折65例, 粉碎骨折23例。手术适应症:有移位的髌内横断骨折;有移位的髌骨纵裂骨折;能复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 (较大骨块) 。分为两组, 治疗组58例, 对照组30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 手术治疗

患者平卧位, 硬膜外麻醉起效后, 采用膝关节前正中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深筋膜, 于髌前腱膜浅层向上游离皮瓣, 直至髌骨上极, 电凝止血。常规显露骨折断端, 清除凝血块和积血。手指伸入关节腔, 触摸探查髌骨关节面, 伸直膝关节, 复位骨折, 手指触摸关节面使之平整光滑, 用两把大巾钳夹持髌骨上下极并扣紧, 暂时复位固定骨折块, 尽量保留与腱膜相连的骨折碎块。横断性骨折于轻度屈膝位自髌骨下极向上极平行钻入两根克氏针。粉碎性骨折用克氏针将碎骨块与主体骨块固定, 尽量恢复关节面平整光滑。伸直膝关节, 在髌骨上下极合适部位纵形分开股四头肌腱及髌韧带, 以便后续操作中髌骨爪的各爪顺利抓持髌骨上下极。用卡尺测量髌骨上下极长度, 选用比实际测量长度小2mm的髌骨爪。髌骨爪先置于0℃无菌冰盐水中5分钟, 然后将髌骨爪的五个爪支及腰部展开, 安放在髌骨上, 用40℃无菌盐水纱布热敷髌骨爪, 使其恢复原状并固定到髌骨上, 做膝关节伸屈动作。如果固定不理想, 可冷敷髌骨爪后将其取出, 重新安放。常规逐层缝合伤口。术后无外固定, 常规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2.2 早期运动功能锻炼

3天后开始持续被动运动功能练习。将下肢置于CPM机上, 髋外展10°~20°, 足尖向上中立位, 小腿大腿应可靠固定但不能压迫神经血管。练习活动范围宜从小到大, 循序渐进, 一般为-5°~120°, 练习到角度够大时, 患者关节可有轻微疼痛, 继续练习疼痛消失, 则可加大练习角度。每天运动4小时。2周后离床活动, 可做患肢不着地的双腋杖三点式步行。

2.3 中药外洗

拆线3天, 皮肤结痂后, 予中药外洗。药用:黄芪60g、当归60g、延胡索60g、制香附40g、丹皮80g、乌药60g、威灵仙100g, 牛膝60g、狗脊60g、川芎30g、青皮30g、乳香40g、没药40g。每日1剂, 水煎取汁2500ml。待药汁温度降到40℃左右时, 温热外洗患肢。每天加热后外洗2次。连续治疗4周。

治疗组采用上述手术、早期功能锻炼和中药外洗治疗, 对照组仅采用上述手术治疗。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采用Insall于1976年制定的HSS膝关节功能评价评定膝关节功能。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稳定性10分, 减分项目评价膝关节功能、屈曲角度强直挛缩程度, 总分100分。优:≥85分, 良:70~84分, 可:60~69分, 差≤59分。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58例均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6~12个月, 所有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感染及皮肤坏死病例,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0~12周, 随访中未见骨折移位, 骨折不愈合。按照HSS评价:治疗组58例中, 优35例, 良20例, 可5例, 差0例, 优良率达91.4%;对照组30例中, 优12例, 良6例, 可8例, 差4例, 优良率为6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检验;P<0.05) 。

4体会

髌骨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 其上连接股四头肌, 下通过髌韧带连接胫骨结节, 是连接股四头肌腱与髌韧带的骨性桥梁。任何主动和被动的屈伸都将在髌骨上产生应力。髌骨增大了股四头肌的作用力矩[1]。在治疗髌骨骨折时要尽可能保留髌骨, 术中既要注意髌骨后关节面的平整性, 力争解剖复位, 也要注意加强髌骨前侧的抗张强度。记忆合金髌骨爪为新型内固定器械, 其适应广泛, 一般用于横行或粉碎性骨折, 有报道亦适用于纵形骨折。记忆合金髌骨爪为一端三爪, 另一端为两爪形状, 中间略突起称为腰部。它依据钛镍合金的记忆功能、超弹性功能, 实现了髌骨骨折的内固定。钛镍合金比不锈钢及钴铬合金具有更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生物退变性, 弹性与人骨接近, 并且无磁性, 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使其成为理想的内固定物[2]。

持续被动运动 (CPM) 能刺激具有双重分化能力的细胞向关节软骨转化, 缓解滑膜关节损伤后的自身免疫性损害。关节软骨损伤后软骨这一封闭的抗原即外露, 与关节液反应产生抗体, 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进一步损伤关节软骨。CPM引起持续的关节活动, 增加关节液的代谢, 有利于消除抗原抗体复合物, 缓解这种物质引起的损伤。缓解关节损伤或手术后的疼痛,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代谢, 有利软骨的修复和愈合, 避免了因制动所致的肌肉萎缩、疼痛和废用性骨质疏松以及关节僵硬的发生。骨折后使用中药外洗治疗一直以来被临床广泛认可, 具有肿胀消退快、减轻疼痛和加快骨折愈合的作用[3]。本观察使用利水消肿、活血止痛、续筋接骨中药外洗, 配合早期运动, 对髌骨骨折术后的愈合和早期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疗效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Grelsamer RP, Weinsearch CH.Applied biomechanics of the patel-la.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2001, 389:9.

[2]郭新生, 张学平.TiNi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器治疗长管状骨折.中国骨伤, 2003, 17 (3) :148.

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篇9

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49-03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以腹部手术引起为多,再次手术只能暂时缓解梗阻,并不能消除粘连根治梗阻,相反术后还会形成新的粘连,因此应尽可能保守治疗,但前提必须处于单纯性不全性肠梗阻阶段。经临床实践证明:对此类病人单纯采用西医保守治疗疗效欠理想,但如若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治愈率可达96%,总有效率可达98%。现将近年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粘连性肠梗阻的成因及相关药理机制

粘连性肠梗阻在急性肠梗阻发病率中占首位,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又占所有类型的粘连性肠梗阻的80%,粘连形成是机体的一种纤维增生的炎性反应,起到血管桥的作用,当腹腔内有任何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局部将有充血水肿、释放组织胺,多种激肽与其他血管源性物质,大量纤维素渗出并沉积在浆膜面上形成一网络状物、局部的炎症反应是否形成纤维性粘连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局部纤维分解速度,而局部组织缺血延缓了纤维素的吸收。如纤维性网络能迅速吸收,纤维增生将停止而无粘连形成。反之,成纤维细胞将产生胶原束,成为纤维粘连的基础,所以再次手术将会产生再次粘连,故应尽可能行保守治疗。

粘连性肠梗阻属中医的“肠结”、“关格”范畴,是由于外邪阻闭、瘀血内停、肠腑气机阻滞、升降失调、腑气郁结、郁久化热,属“里实热证”。治疗以行气导滞,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原则,罗氏等提出应首选复方大承气汤。此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为治疗阳明腑实证而立,亦是中医泻下法的代表方,具有行气导滞,攻里泻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实验研究表明大承气汤可杀灭或抑制肠道多种细菌,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该方能显著增加肠道的蠕动,容积和推动功能,能增加肠血流量,改善肠管血运状态,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炎症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升高有抑制作用,能使炎症水肿消退,促进粘连松解,恢复成角畸形。方中大黄为君,味苦性寒,长于泻下攻积,荡涤肠胃邪热积滞;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为臣药,能使君药更好地发挥泻热荡积,推陈致新的作用。两药相须为用,则泻下泻热之力更强,方中厚朴味苦性温、除满消胀。枳实味苦微寒,行气导滞除痞。

2 西医疗法(基础疗法)

2.1 禁食、胃肠减压 通过肠道休息,可减少胃肠道腺体分泌,从而缓解临床症状;通过有效的胃肠减压。可以吸出梗阻以上消化道的气、液体,减轻腹胀和降低肠管内压力,改善肠壁的血运,减少肠源性细菌移位及毒素吸收机会。减少腹腔的渗出,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及局部、全身状态的改善,部分早期急性梗阻可以得到缓解。

2.2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是极其重要的措施。输液量和成分应根据呕吐情况,缺水体征,血液浓缩程度,尿量和比重,并结合血清钾、钠、氯和血气分析结果而定。

2.3 胃肠外营养支持 由于禁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在其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应注意保护器官功能和防治相关并发症。

2.4 使用适宜抗生素 可防治细菌感染,减少毒素产生。

2.5 适当使用生长抑素 可抑制胃泌素,胃酸与胃蛋白酶的释放,减少胃液分泌,促进肠道水与电解质吸收。

2.6 对症治疗 应用镇静剂、解痉药,但吗啡、杜冷丁的应用应严格遵循急腹症治疗原则;胃管注入植物油50~80ml,夹管保留1~2h后开放;温肥皂水低压回流灌肠,每日2次,1天为1个疗程,无效者可继续进行1~2个疗程;胆碱脂酶抑制剂:新斯的明(肌注、静脉滴注)有短暂增加肠蠕动作用。

2.7 硬膜外阻滞 穿刺点成人取T10~11,阻滞交感神经,使胃肠道蠕动增强,肠管推动力增加,促使肠内容物向前推进,同时促进内脏血管扩张,有利于梗阻肠功能恢复。但采用此法期间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3 中医疗法

3.1 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 取穴:主穴(透刺法)为天枢透腹结,足三里穴透上巨墟,配穴为内关、关元。辨证治疗:分清虚实缓急,实证,急症者只针不灸,泻法、强刺激、不留针;虚证、久痛者针刺用补法,留针20~30min,同时灸足三里,天枢、内关、关元穴,3天为1疗程。取关元穴为手太阳小肠经募穴,天枢为手阳明大肠经募穴,募穴为脏腑经气聚集之所在,取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能调整胃肠气机,而透穴腹结属足太阴脾经,上巨墟属足阳明胃经,通过强刺激以激发脾胃之经气,使脏腑气机通畅,恢复大肠的运化传导功能。电针双足三里:取2.5寸毫针。直刺双侧足三里1.0~2.0寸,得针感后接G6805型电针仪,选择持续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30min,每日2~3次。足三里属阳明胃经,具有理气止痛,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持续刺激更能吸收到良好的效果,取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VitB1或新斯的明,取得一定疗效。可激发腧穴特异性作用,发挥了腧穴、经络、药物三者协同互补之力。

3.2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 刘氏用生大黄(后下)10~20g,芒硝(冲服)6~10g,枳实、厚朴各15~30g加味或合用桃红四物汤,即合用桃仁20g,红花6g,川芎10g,赤芍15g。当归15g,香附10g,其中厚朴为主要药物,其用量是大黄的1倍。不完全性肠梗阻去芒硝;伴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腹胀明显,加木香、川棟子;瘀滞腹痛重加延胡索、当归;津亏口渴重加生地黄、石斛;发热者加黄芩、黄柏;体虚者大黄减量并加杏仁、郁李仁、火麻仁;食积者加莱服子,山楂;耗气伤阴者加党参。沙参,治疗64例,治愈5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赵氏等用:水煎取汁200ml待温度达40℃(此温度能兴奋肠道平滑肌对肠蠕动刺激更为显著)时灌肠。患者取左侧卧位,用细肛管插入肛门内15cm,持续滴注,每分钟60滴,6h后无效可重复或取100ml汤药保留灌肠。

3.3 大承气汤加肠镜治疗 适用于:低位肠梗阻。服药后观察4~8h,仍不排气排便者,再加用肠镜治疗。术前采用两次灌肠法作肠道准备,即先用肥皂水灌肠,尽量洗尽梗阻下段肠内容物,再用中药大承气汤煎剂100~150ml保留灌肠,有利药物吸收,肠镜操作者细心轻柔,尽量少注气,助手密切配合将镜管插入肠腔梗阻部位,发现肠管闭合,局部无发紫出血,或见肠管有扭曲变形狭窄现象时,可用镜的先端部钩拉肠壁、施转后退或直接用肠镜镜身扩张,并结合抽气变换体位,助手的腹部按压等手法操作配合常可使梗阻很快解除,对于一些非机械性肠梗阻的病人是一种疗效确切,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

3.4 针药并用 单纯针灸治疗以初发病人疗效较好,而复发

病人针灸疗效较差,须配合中药。方可提高疗效。即针灸治疗2h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者,辅以大承气汤加味治疗。

3.5 大承气汤结合碘水造影治疗 于胃管内注入浓度为50%的泛影葡胺60ml,中药加味大承气汤100ml。2h后摄第一张腹平片,以后每隔2h摄片1次,连续4次,以后根据情况,4~8h再摄片1次,连续观察造影剂在肠内推进的情况。本方法是将治疗与诊断相结合,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愈判断上除了临床症状的好转外,还通过造影剂的动态观察,更客观的证实了肠道的通畅,更重要的是通过造影剂的动态观察为需中转手术病人适宜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了一个确切的客观指标。从而避免了因延误手术时机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在观察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则为手术指征:①腹痛加重,出现局限性压痛或肌紧张;②间断摄片造影剂始终停留在一段小肠内或肠袢固定不变;③.临床症状改善,但间断摄片造影剂始终停留在一段小肠内,且肠腔扩张加重。

3.6 大承气汤调钡灌肠治疗 适用于:症状、体征及X线摄片确诊为大肠梗阻者。用备用的大承气汤调钡,钡汤之比约为1:3~4,按常规经肛门注入适量(根据梗阻部位掌握剂量),再注入适量气体,至钡剂的先端到达梗阻端,所注气体量与正常气钡造影相仿(至回盲端约为700m1),拔出肛管,保留灌肠30min,动态观察治疗有效者见梗阻端下方肠腔完全充盈后,肠蠕动明显增强,逐步带动梗阻端上方,梗阻慢慢缓解,造影剂渐渐浸入梗阻端上方,量越来越多,最终梗阻解除。由于大肠梗阻位置偏下,积滞较重,如采用口服法,一则药物到达梗阻端时间太长,增加病人痛苦,延长病程,延误救治;二则由于肠梗阻时肠蠕动很弱,钡剂容易沉积,从而加重梗阻状况,使病人更加痛苦,且必须选择手术疗法。而采用大承气汤调钡气钡灌肠法,可以发挥大承气汤“通”的作用,解除梗阻;对未“通”之梗阻,一则可以明确梗阻部位,二则可以根据梗阻端的粘膜,狭窄及充盈损等X线征象在一定程度上作出定性诊断,为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指标。

3.7 大承气汤灌肠并超短波治疗 中药浓煎150ml左右,温度30~40℃。纱布过滤后装入输液瓶中备用,用一次性滴管插入肛门作保留灌肠,灌肠后即用超短波治疗机行超短波治疗,频率40.68MHZ,波长7.37m,最大输出功率200w,电极14cm×21cm×2cm下腹部对置,间隙2~3cm,微热量,1次/天,20min。中药保留灌肠使药物由直肠粘膜直接吸收,因直肠粘膜血运丰富,更利于药物吸收,提高了治愈率,超短波有较强的消炎及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在灌肠后即行超短波治疗,有利于中药的吸收并发挥作用,此方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4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

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及全身情况的变化。非手术治疗一般不超过48h,如无效或病情加重,并出现腹痛剧烈,呈持续性,且有阵发性加剧者或有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变弱或消失,血象进一步升高,腹部平片显示气液平面增多、增宽或每24h复查腹部平片出现肿大孤立的肠袢,不因时间改变位置者,应果断转手术治疗。如治疗有一定效果,虽然病情无恶化或稍有减轻但不甚满意者,保守治疗最长不应超过5天。在治疗过程中,虽然腹痛加重不明显且腹部无腹膜炎体征,但出现肠型或腹部某处可触及固定包块者,或腹胀不对称,有固定压痛,应尽早中转手术。老人和小孩,腹膜反射一般不敏感,有时即使出现绞窄性肠梗阻或肠穿孔,腹膜炎体征并不明显,这时应注意患者的神态改变和全身症状。观察是否有休克,如出现神态淡漠,嗜睡状态或心率加快,高热不退者,应及早手术探查。胃管引出或自肛门排出血性液,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提示肠梗阻有绞窄迹象,应及早手术探查。

5 中西医结合总攻疗法步骤

步骤一: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紊乱,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胃肠减压,合理应用抗生素:在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中,不论采用何种治疗,均应首先纠正梗阻带来的水电解质与酸碱紊乱,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有效的胃肠减压,这样才能保障汤剂浓度和药理作用的有效发挥。步骤二:胃管内注药夹闭2h后开放,间隔4h缓慢注入。步骤三:注药2h后针灸治疗:电针30min 2次/日,穴位注射等。步骤四:4min后肛门滴注中药60g/min,或保留灌肠6h后无效者可重复。步骤五:吴茱萸粗盐炒热敷2次/日或合用超短波治疗1次/日或结合肠镜、碘水造影,调钡灌肠等治疗。

6 小结

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篇10

关键词:桡骨下端骨折,小夹板,手法复位,外敷,疗效

桡骨下端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疾病, 是指桡骨下端关节3cm以内的骨折, 属于密质骨与松质骨的交界处, 非常容易发生骨折, 并且会伴有韧带、血管、神经的损伤。遭受外界的暴力极容易引起, 依据受伤机制, 可分为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关节面骨折。我院临床上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中药外敷治疗桡骨下端骨折40例, 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2,3,4,5,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60例, 其中男48例, 女12例;伸直型35例, 关节面骨折15例, 屈曲型骨折10例, 病程最长7d。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 对照组20例。两组进行统计学处理, 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摔倒时手掌撑地, 患者受伤以后局部出现肿胀、疼痛状况, 甚至会出现畸形姿势。医师检查时会有局部压痛明显, 腕关节不能活动。X线显示桡骨下端骨折, 有屈曲型、伸直型、关节面型等。

1.3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有连续骨痂生成, 骨折对位良好, 肿胀疼痛消失, 局部无显著畸形, 腕掌屈及背伸受限在15°以内。好转:局部疼痛, 骨折对位不好, 轻微畸形, 腕掌屈及背伸受限在45°以内。未愈:骨折不能愈合或者畸形愈合, 压痛, 并且叩击痛存在, 功能性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 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t数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治疗方法

1.5.1 复位方法

观察组一部分患者可现在患肢作臂丛麻醉, 其他患者可在骨折断处采用局部麻醉。利用2个助手连续进行牵引, 一个助手先握住患肢拇指, 然后另外一个手握住肘上面作反方向牵引。术者利用双手紧握患者腕部, 拇指按压住骨折远端并且向远方推挤;2~5指依靠住骨折近端, 增大屈腕角度, 纠正成角。屈曲型骨折两个拇指放在掌侧向背侧推挤, 伸直型与此相反, 两拇指放在背侧向掌侧推挤。远端的一个助手在牵引时, 必须要在牵引力下掌曲、背伸, 然后做相反方向挤压根据骨折时尺偏还是桡偏。

1.5.2 牵引力度

两个助手的牵引力道必须由小到大, 持续缓慢牵引, 在听到骨折端有响声时必须持续牵引3~5min术者开始复位。复位时助手不能停止牵引, 跟随术者掌曲、背伸, 不能放松。怠慢。复位后, 利用手模心会的手法, 适当调整。

1.5.3 外敷中药方剂

观察组用消炎止痛膏外敷棉纱布上。根据损伤的时间分为初, 中, 后三期。伤后1周为初期, 患者气滞血淤, 需要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 可加牛黄、肿节风、桃仁、赤芍、三七以外敷;伤后2~4周为中期, 肿胀瘀阻逐渐消退, 疼痛减轻, 但是血淤未尽, 疼痛犹在, 以活血化瘀, 接骨生筋为主, 可加入牙皂、山奈、生附子、赤芍、生川草乌以外敷;损伤4周后为后期, 瘀肿已销, 但是筋骨还很脆弱, 功能没有完全恢复, 关节神曲不利, 以补养气血、脾胃为主, 加当归、自然铜、地鳖虫、红花。丹参外敷。

1.5.4 小夹板固定

观察组在手法复位以后, 助手持续牵引, 不能松手, 一直坚持到用超腕小夹板中立位固定好才能放手。由于骨折后骨折断端充血水肿, 必须随时调整小夹板的松紧程度, 保持夹板松紧适度, 调紧系带后以系带移动一拇指为宜。

1.5.5 对照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术中注意清楚嵌压的软组织后, 行骨折复位, 重点观察复位时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平整度和桡骨茎突高度并且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的掌倾角。在维持上述良好的复位状态下, 采用AO“T”型钢板进行内固定。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X线检查40例, 2周内均显示骨痂生长, 4周内外骨痂生长良好。其中8例患者腕掌屈及背伸受限在450以内。对照组患者20例, 4周内均显示骨痂生长, 6周内外骨痂生长良好。其中7例患者腕掌屈及背伸受限在450以内。所以, 观察组治愈32例, 好转8例;对照组治愈13例, 好转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压痛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在应用中药外敷过程中均未出现皮疹、呕吐、或局部肿胀加重等副作用;实验室进行血常规、谷丙转氨酶、尿常规均未出现异常。

3 讨论

桡骨下端骨折占急诊骨折患者的20%以上,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率增加。本文外敷中药配合小夹板固定的方法难点在于每周换药容易引起患者骨折移位或者皮肤过敏等症状, 应多加注意。

中医认为, 骨折的愈合过程分为“瘀去、新生、骨合”。桡骨下端骨折以后筋脉会受伤, 气血离经, 气滞血淤。外敷中药中的自然铜辛平, 入肝经, 接骨连筋, 为伤科接骨要药, 为君药。研究表明, 自然铜能够诱导纤维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 提高局部含氧量, 利于成骨细胞的形成, 使骨折快速愈合, 增加钙, 磷沉积, 促进骨折早起愈合。而土鳖中续筋活血, 为臣药。土鳖中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血管形成, 提供铁、锰、锌等骨折所需的微量元素。还能够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促进合成蛋白多糖, 提高血钙, 磷的浓度乘积。而续断、黄氏、当归、丹参地气活血为佐药。其中续断, 能防止骨细胞的凋亡, 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增殖, 防止骨质疏松, 促进骨折愈合。以上中药合用起到活血化瘀, 接骨连筋的作用。本文观察组研究表明, 中药外敷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骨折愈合的功能, 与对照组比较骨折部肿胀消失时间、骨折部压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7,8,9,10]。并且疗效稳定, 没有副作用, 还能缩短病程, 减轻痛苦,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67.

[2]禹宝庆, 张春才.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失败分析[J].中国骨伤, 2007, 20 (6) :402-403.

[3]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845-848.

[4]蒋协远, 王大伟.骨科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3-54.

[5]鲍善芬, 赵霖, 刘玉杰, 等.金属铜对骨折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 2002, 40 (7) :538.

[6]王怡, 翁维良, 刘建刚.动物类活血化瘀药对血液流变性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7, 13 (3) :1.

[7]程志安, 吴燕峰, 黄智清, 等.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J].中医正骨, 2004, 16 (12) :1.

[8]许树柴, 李想, 刘军, 等.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医正骨, 2003, 3 (3) :55.

[9]罗治学.手法复位、小夹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9, 6 (11) :682-683.

上一篇:急性脑干梗死下一篇:虚拟企业组织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