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2024-06-10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精选9篇)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1

脑卒中是临床中比较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起病急,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脑功能临床缺失严重以及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该病症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一直以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居高不下,并且该病症的复发性较强。依据大量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证明,在脑卒中患者复发的高频率阶段为卒后的六个月内。这一阶段正处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阶段,因此,这一阶段对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在关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的治疗护理效果研究的过程中,目前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具有显著的作用[1,2,3]。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及机理进行分析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诊断标准[4]:(1)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议制定的诊断及分型标准;(2)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内72小时内就医;(3)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或者曾发病是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排除标准[5]:排除脑出血手术以及溶栓治疗、重度认知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造血系统疾病、并发恶性肿瘤。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17例,患者年龄35-78岁,平均(52.6±11.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71h,平均(50.2±12.1)小时,患者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布:重型5例、中型12例、轻型2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患者年龄34-79岁,平均(53.2±11.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70h,平均(49.8±12.5)小时,患者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布:重型6例、中型11例、轻型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布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办法。依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患者进行早期的急救以及降糖、降压、调脂等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积极的防治。给予患者体位护理,为患者制定相关的日常康复、肢体运动以及心理护理等常规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治疗。首先,依据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治疗需要,参照中医针灸科针灸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具体方法为辩证取足三里、阳陵泉、环跳等下肢穴位,取外关、合谷以及肩髑等上肢穴位,取太冲、地仓、颊车等面部穴位,通过多种针灸治疗手段实现“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其次,依据患者病情,采取中医治疗中的按压穴位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定期对患者的患侧肢体进行按摩治疗,主要需要结合应用揉按法、揉法、背部按压、滚法、按法、按压穴位等方法。再次,依据患者中医辨证,通过针对性制剂补阳还五汤加减,肝肾阴虚型以滋补肝肾,气虚血淤型以益气活血,痰浊阻络型以化痰祛疲,肝阳上亢型以疏肝健脾。最后,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相关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坐位与卧位的肢体摆放。医护人员应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被动的活动患侧肢体的各个关节,对康复状况符合相关要求的患者进行半桥训练或者是双桥训练。主要活动患者的肩关节以及肩关节周围,帮助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坐起与床上翻身、坐位平衡的训练,同时训练患者的膝关节以及髋关节的分离运动,对患者下肢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控制下肢动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6]:牛津残障、神经功能缺损、患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的牛津残障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中比较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起病急,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脑功能临床缺失严重以及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该病症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一直以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居高不下,并且该病症的复发性较强。依据大量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证明,在脑卒中患者复发的高频率阶段为卒后的六个月内。这一阶段正处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阶段,因此,这一阶段对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在关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的治疗护理效果研究的过程中,目前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的牛津残障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结果与段有强等人在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的效果及其机制探讨[7]中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性以及普遍性,可以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有效的帮助。

综上所述,对处于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相关治疗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各项指标的尽快地、有效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的牛津残障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处于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相关治疗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各项指标的尽快地、有效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1]刘晓春,徐莉,凌玲,张爱民,熊小娇.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方案在脑卒中恢复期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08(30):712-714.

[2]段有强.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的效果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13,13(32):73+98.

[3]朱勤贤,张国庆,顾伯林,周湘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2(30):298-299.

[4]付中应,李向荣,吴清明,李丹丹,刘未艾.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01(32):48-51.

[5]李向荣,谭涛,石学惠,吴清明,李丹丹,刘未艾,林旭明,林巧梅,陈罡.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05(34):527-529.

[6]张红智,汪涛,张云云,张秋娟.脑卒中恢复期干预措施研究近况[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0,03(30):241-245.

[7]王芳,杨志茹,徐静静,罗珊,都冬梅,张蝶,赵丹.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3(30):2098-2099.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2

实施细则

一、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措施(50分)

1.1 医院落实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8分)

1.1.1 医院工作计划中有应用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等的具体措施,并落实。4 1.1.2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应用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等的相关指标,并落实。4 1.2 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37分)

1.2.1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中西医结合人员门诊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30 1.2.2 制定体现中西医结合医院特点的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并开展培训。4 1.2.3编写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读本,并开展培训。3 1.3 积极开展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对口支援工作,开展对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指导工作。(5分)

二、队伍建设(60分)

2.1 落实加强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配备的相关措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配备符合要求。(21分)

2.1.1中医类别中医或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和中西医结合人员占执业医师比例≥60%。7 2.1.2中医类别中医或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和中西医结合人员占执业医师比例<60%,临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产科、心外科、神经外科除外)不得招聘临床类别医师(中西医结合人员除外)。2 2.1.3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40%。2 2.1.4院级领导中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的比例≥60%。2 2.1.5临床科室科主任(口腔科、麻醉科、产科、心外科、神经外科除外)中应有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10年以上的中医类别中医或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或中西医结合人员。5 2.1.6 医院落实优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人员结构、加强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3 2.2 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9分)

2.2.1病房护理人员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达到0.4:1。5 2.2.2 ICU护理人员与床位数的比例不低于2.5-3:1。2.2.3手术室护士与手术间之比达到3:1。2 2.3根据《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内容》要求,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6分)2.4积极开展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人员中医药继续教育与培训及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24分)

2.4.1 临床科室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人员除外)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比例达到100%。2.4.2 医院开展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培训。2 2.4.3中医类别中医或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人员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对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症中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不断提高。2.4.4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100学时)的比例≥70%。2.4.5制定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计划,定期考核,措施到位。6

三、科室建设与管理(180分)3.1 医院名称和科室命名规范。(5分)

3.1.1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规定,科室名称不得含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等字样。3.1.2 医院不得张挂不符合规定的荣誉称号。2 3.2参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加强重点专科建设。(50分)

3.2.1门诊、病房、急诊的设臵、设施符合相关要求。5 3.2.2人员结构合理,科室主任、护士长、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学术继承人配备满足科室建设与管理的需要。3.2.3 不同层次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人员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临床水平和能力达到要求。20 3.2.4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5 3.2.5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诊治工作。8 3.2.6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中西医结合诊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水平。7 3.3积极配备应用中医诊疗设备,积极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中医综合治疗和多专业一体化服务。(48分)

3.3.1按有关要求,合理配臵、应用中医诊疗设备。10 3.3.2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40种。3.3.3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7%。10 3.3.4门诊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区。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数不低于开设病房的临床科室总数的50%,中医综合治疗室(区)建设符合相关要求。10 3.3.5至少选择一个病种开展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服务试点,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全方位的服务。3.4研制和使用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门诊中药处方数、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处方总数及中药饮片处方数与门诊人次的比例达到规定要求。(31分)

3.4.1常年应用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20种(有中药制剂批号但未生产的品种不计算在内)。3.4.2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处方比例≥40%。12 3.4.3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20%。12 3.5参照中医医院环境形象建设范例,开展中西医结合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16分)

3.5.1门诊走廊、候诊区宣传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并与所在科室特色相结合宣传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相关知识。3.5.2 住院部走廊宣传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并与所在科室特色相结合宣传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相关知识。3.5.3 中药候药区宣传中医药相关知识。4 3.6 按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规范提供治未病服务。(30分)3.6.1 治未病科基础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符合要求。8 3.6.2 开展中医体检和评估,提供治未病干预服务(包括中医健康教育和指导,中医技术方法干预等)。3.6.3 至少制定3个以上高危人群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方案,并实施。7 3.6.4 收集整理治未病服务的健康管理资料;开展健康改善情况、服务满意度评价等效果评估。

四、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推广实施(540

分)

4.1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中医临床路径。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130分)

4.1.1开设病房的科室,每科室实行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不少于1个,或医院实行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15种,并制定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50 4.1.3 每年对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入组率、完成率、疗效水平等),提出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的建议。

4.2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实施中医诊疗方案,总结评价中医临床疗效。(150分)

4.2.1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每个科室至少选择1个病种组织实施。

4.2.2 中医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70 4.2.3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要求,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50 4.2.4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熟练掌握本科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正确应用并不断提高临床疗效。4.3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并实施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总结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180分)

4.3.1每个科室制定至少2个以上常见病、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体现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和特色,诊疗方案基本要素齐全。30 4.3.2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70 4.3.3对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50 4.3.4医师掌握本专科中西结合诊疗方案,正确应用并不断提高临床疗效。30 4.4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实施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80分)

4.4.1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护理方案中至少选择30个组织实施。15 4.4.2 组织落实中医护理方案,体现辨证施护。45 4.4.3 科室至少开展4项以上的适宜的中医护理技术。20

五、药事管理(60分)

5.1 制定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中药饮片质量。(24分)

5.1.1建立中药饮片采购供应制度,供应商资质齐全,采购程序符合相关规定。4 5.1.2制定各供药企业药品质量评估管理细则,采取质量评估措施。医院根据对供药企业的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供应单位和供应方案。5.1.3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验证注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4 5.1.4中药饮片验收制度健全并落实到位,入库记录与不合格中药饮片的退货记录完整。6 5.2 按照要求积极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小包装中药饮片品种不少于300种,且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中药饮片的处方总数(不含代煎处方数与配方颗粒处方数)的比例≥30%。(5分)

5.3 制定并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31分)

5.3.1医院配备5名以上专职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或每100张病床与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配比≥0.6,提供药学服务,促进中药合理使用。7 5.3.2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制定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组织健全,责任明确,有处方点评实施细则和执行记录。定期对中药处方(病历)进行评价,规范处方(用药医嘱)开具、审核、调配、核发、用药指导等行为,发布结果,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5.3.3医院将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指标,实行奖惩管理,并落实。5.3.4医院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情况。6 5.3.5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4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30%。8

六、其他(110分)

6.1制定并落实保证患者安全的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风险评估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等核心制度。(15分)

6.1.1 在诊疗活动中,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5 6.1.2建立手术安全核查、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并落实,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5 6.1.3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相关人员熟悉并遵循上述制度和工作流程,医技部门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危急值”项目及内容,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5 6.2加强医院检验、影像、病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并落实到位。(30分)6.2.1 建立医院检验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制定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和质量控制指标。3 6.2.2 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分区,并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以避免交叉污染。3 6.2.3 开展多场地检测统一质量管理工作。所有POCT项目均应开展室内质控和院内比对实验,参加室间质评。6.2.4根据医院规模和任务配备医学影像技术人员,人员梯队结构合理。5 6.2.5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及时、规范,有审核制度与流程。5 6.2.6具有与开展病理工作的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工作场所及专业技术设备。5 6.2.7病理人员配备和岗位设臵应满足工作需要,岗位职责明确,相关人员知晓并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5 6.3加强临床用血过程管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10分)

6.3.1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有工作职责和工作及培训计划,开展对临床医护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特别是新的献血法的培训。建立院内输血工作规范和流程。5 6.3.2制定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建立院内临床科室与输血科定期沟通机制,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做到安全、有效、科学用血。5 6.4按照要求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工作。(15分)

6.4.1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臵独立的职能部门,负责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 5 6.4.2 根据国家法规,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全院和不同部门(如重症医学科、手术室、导管室、内镜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新生儿病房、产房等)的消毒与隔离制度,并落实到位。5 6.4.3开展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监测。重点部门(手术室、ICU、产房、供应室、内镜室、血透室、导管室等)分区、布局符合院感要求。对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皮肤软组织等主要部位感染有具体预防控制措施并实施。5 6.5 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开展护理岗位管理,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20分)6.5.1 医院有优质护理服务规划、目标及实施方案,有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5 6.5.2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达到100%。6.5.3根据“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制定实施方案,体现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责任制,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的知识,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护理。10 6.6 对医院评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20分)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3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临床治疗

本院自2010年5月-2011年12月以来,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43例,临床效果良好,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86例,均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其中,慢性支气管炎69例,浸润性肺结核12例,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2.5岁;治疗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4.6岁。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取西药抗感染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引入重要治疗,配方如下:30g银花、鱼腥草、黄芪;15g连翘、丹参、党参、益母草;10g葶苈子、桑白皮、红花、核桃、川贝草、黄芪;5g生大黄。每日1剂,以水煎服方法,7日为1疗程[1]。

1.3疗效评定①显效:患者咳嗽和咳痰现象明显缓解,水肿、呼吸困难等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达到1级以上;②有效:以上症状均有所减轻,心功能改善为1级;③无效:以上症状无明显改善,心功能没有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2 结果

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电图、X线、血尿常规等检查,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具體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中医理论,肺心病属肺胀、水肿、咳喘等范畴内。在急性发作期,患者肺气不宣、痰热壅肺,引发气喘、咳嗽及咳痰等症状,甚至出现口唇紫绀、心慌气短、下肢浮肿、心肺气虚等问题,严重者可虚脱、神志不清。虽然肺心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但是中医角度为出发点,其关键在于热、淤、痰等病理变化。在西医理论,引发呼吸衰竭或者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为呼吸道感染,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

在中药配方中,选用了银花、黄芪、连翘等,以通腑泄热、清热解毒;据临床资料来看,通过应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可以避免患者的肺部感染并修复损害组织,发挥平喘化痰、抗炎症的作用,并可促进体内肠源性病毒顺利排出体外,改善肠胃功能;益母草、红花、丹参、桃仁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粘稠度,促进冠脉血管的流量增加,改善微循环性能,提高心肺功能;鱼腥草、葶苈子等具有平喘化痰、清肺邪热作用,可改善支气管痉挛现象、保持体内呼吸畅通;适当配伍党参、黄芪等,可以做到益气血、补心肺,提高患者的抗病毒能力与免疫力,尤其在急性发作期或者病情危重情况下,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经本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对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4

关键词:眩晕症,中西医结合疗法,眩晕视觉评分 (VAS) ,头晕障碍量表 (DHI)

眩晕症 (Vertigo) 通常显示前庭病变, 以恶心呕吐、冒冷汗、耳聋、耳鸣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最为典型, 严重时会引起脑血栓、脑溢血、中风偏瘫, 甚至猝死[1]。反复发作可致脑梗死及美尼尔综合征。为治疗眩晕症, 中、西医均给出了相应治疗方案, 但从相关研究报道可知中西医结合疗法更为理想, 本文现以46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并比较单纯西医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有效性, 为临床治疗眩晕症提供安全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接受CT、MRI、TCD、颈椎像及前庭功能等相关检查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与《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等中、西医诊断标准确诊后接受治疗的46例眩晕症患者, 治疗方案的选择以患者的病情程度及其家属的主观意愿为参考标准。纳入标准: (1) 年龄18~85周; (2) 临床诊断与中、西医诊断标准一致者。排除标准: (1) 罹患痴呆、意识障碍等无法接受调查者; (2) 精神病症状格外明显者。其中, 对照组23例, 男8例, 女15例;年龄40~70 (53.41±12.53) 岁;病程2周~10年, 平均病程 (5.31±1.24) 年。观察组23例, 男4例, 女19例;年龄在40~70为 (55.33±10.21) 岁;病程2周~10年, 平均病程 (5.52±1.03) 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医疗法:口服敏使朗 (品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规格:6mg×30片;生产商:卫材药业有效公司) ,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1mg和地塞米松5mg。另选择前列地尔 (10μg) 静脉输液以改善微循环[2]。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 (1) 中医采用辨证疗法:按照《中医诊断学》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眩晕症候分为五大类型。第一类型为肝阳上亢, 风阳上扰型;第二类型为肝肾阴虚, 风阳翕张型;第三类型为痰浊中阻, 清窍被蒙型;第四类为瘀血内阻, 脉络闭塞型;第五类为气血亏虚, 清窍失养型。中药味如下:半夏10g、天麻10g、茯苓10g、茯神10g、炒白术10g、桃仁10g、红花10g、磁石10g (先煎) 、车前子10g、泽泻15g、夏枯草10g、石决明15g (先煎) 、合欢度10g。水煎服, 每剂200ml, 每天1剂[3]; (2) 西医疗法同对照组。2组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观察指标: (1) 眩晕视觉评分 (VAS) :指导患者凭借对眩晕的自我感觉在纸面上划横线, 线长10cm, 一头为最低分显示无症状, 记0分, 另一头为最高分显示症状最明显, 记10分; (2) 头晕障碍量表 (DHI) :该表主要测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能力高低, 同时定量分析患者感知眩晕的程度, 即得分越高, 患者受到眩晕的影响越深。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 显效:眩晕症状显著缓解, 缓解程度在70%以上; (2) 有效:眩晕症状有所缓解, 缓解程度介于50%~70%; (3) 无效:眩晕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用“%”表示其在总病例数中所占比重, 比重越大, 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越大[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DHI评分

治疗后, 2组患者VAS、DH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且观察组治疗后相应评分较对照组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见表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 高于对照组的78.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据研究表明, 引起前庭病变的原因主要包括周边神经疾病和中枢神经疾病。由于前庭部位处于神经解剖上极为复杂的地带, 因此不排除其他因素可能引起眩晕症。再加上眩晕症产生的同时通常合并全身性疾病, 如脑血管性眩晕、脑肿瘤性眩晕、颈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心血管性眩晕、内分泌性眩晕及神经官能性眩晕, 故在诊断与治疗上十分棘手。以血管性眩晕为例, 其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患者通常合并脑梗死、颈椎病等疾病, 以上2种疾病虽分属不同类型, 但其致病机制一致, 均将导致内耳前庭区出现缺氧、缺血等现象[5]。尤其在脑组织缺血时, 将引起脑组织β内啡肽免疫活性上升。经西医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反而出现反复发作情况。如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DHI评分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 但与观察组相比降低幅度偏小 (P<0.05或P<0.01) 。且观察组临床疗效也高于对照组 (P<0.05) 。故中西医结合疗法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

据中医理论眩晕的产生与肝脏密切相关, 如中医古籍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据《黄帝内经》记载:“髓海不足, 则脑转为耳鸣, 胫痠眩冒”, 由此可见脾肾问题也是导致眩晕症的关键因素。故肝、脾、肾等人体三大重要脏器均参与眩晕症的形成。从五大类型的分布情况来看, 肝阳上亢 (风阳上扰型) 与瘀血内阻 (脉络闭塞型) 最为常见。中老年患者由于长期肝肾亏虚, 久病积损, 最终形成虚实夹杂症候, 导致治疗难度加大[6,7]。敏使朗专治内耳眩晕症, 但不良反应明显, 常引起恶心呕吐和过敏性皮疹;前列地尔具有改善微循环功效;中医针对第一类型采用天麻钩藤饮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治以平肝潜阳, 清火熄风, 针对第二类型采用大定风珠合杞菊地黄丸加减, 治以育阴潜阳定旋;针对第三类型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治以健脾燥湿, 化痰熄风;针对第四类型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治以活血化瘀, 通络定眩;针对第五类型采用归脾汤合八珍汤加减, 治以益气养血, 补益心脾。中医辩证疗法与西医疗法相结合后, 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临床总有效率可达到95.65%。

综上所述, 在治疗眩晕症问题上, 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安全性更高, 实践性更强, 临床价值更大, 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邱长龙.眩晕症30例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 (21) :103-105.

[2]甘立森, 陈北森.眩晕症的病因分析与治疗进展[J].光明中医, 2014, 29 (2) :418-420.

[3]于丽景.前列地尔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4 (S1) :585-586.

[4]谢巧果, 王颖奇.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62例[J].陕西中医, 2014, 35 (6) :659-660.

[5]赵秀, 张文君, 刘顺涛, 等.前列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 (S2) :228-229.

[6]徐姣.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4, 35 (25) :5549-5551.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建议 篇5

1高血压的中医病名:脉胀

1.1脉胀的提出中医学文献中并没有与高血压相对应的病名,近代中医学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肝风”“风阳”等范畴。但这些病名在临床上都不能合理解释高血压的病因病机,相反,很多眩晕和头痛与高血压无关,甚至是低血压。因此,以高血压血管疾病的临床特征为基础,系统研究高血压的中医概念、合理解释其病因病机,阐释高血压的中医理论内涵和外延,提出新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2]。

本课题组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黄帝内经》中关于“脉胀”的论述极为相似。《灵枢·胀论》云: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脉大坚以涩者,胀也。脉胀即血脉胀满,是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导致以“脉搏胀满”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属于“血脉”疾病,主要病位在血和脉,与现代医学所说的“高血压是一组以动脉血压持续增高为主的血管综合征”的概念基本一致。我们把“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取代一直以来中医内科沿用的“眩晕”“头痛”等模糊的概念,提出一套以“血脉辨证”为特色的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治疗方案,并在临床上试用,实践表明,该方案有利于临床操 作及提高 中医药治 疗高血压 的临床疗 效[2,3]。

1.2脉胀的理论内涵 “脉胀”一词来源于《黄帝内经》。《灵枢·胀论》云:“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 “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 五脏更始,四时顺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而为胀也”。说明脉胀是营卫气血的病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营卫气血在脉内运行异常,最终导致血脉压力增大,血脉胀满的疾病。通常早期病位在血,可由于火热迫血、血液上行, 或气血郁滞、血流迟滞,或气虚推动无力导致血液迟 缓,或痰浊瘀血阻滞经络,瘀塞不通等导致血液不畅, 血脉内压力增高,相当于单纯性高血压而无合并动脉硬化阶段;继续发展,病及于脉,可由于痰浊瘀血侵蚀脉络,引起血脉阻滞不畅甚至不通,相当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甚至斑块形成阶段;如果治疗不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出现脑胀(脑血管、眼底病)、心胀(冠心病、心衰)、肾胀(肾衰),甚至中风偏瘫等严重并发症阶段[4]。

1.3脉胀与高血压———新的中西医结合点近年来, 高血压属于血管疾病的概念,得到了国内外专家们的高度认可,而从血脉理论来解释高血压的病理,用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发现二者从生理、病理、诊断、 治疗等方面均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可以认为,脉胀可能是中西 医结合诊 治高血压 的比较合 适的结合 点[5,6]。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脉胀与高血压的理论基础

1.4.1心主血脉与血压血液的流动由心的推动、血液的质量和脉道的约束,共同构成营卫气血循环运行的理论基础,即《黄帝内经》所云之“心主身之血脉”。 血压的形成由心的泵功能、血液的质量和血管通道共同组成循环系统,所以心、血、脉共同构成的 “血脉理论”与血压形成生理概念是一致的。

1.3.2脉胀与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内压力的升高。脉胀是指由于营卫气血在脉道中运行异常,导致脉内压力增大,脉搏胀满,临床上出现 “脉大、坚、涩” (《灵枢·胀论》)等体征变化,早期可无任何不适,也可以出现眩晕、头痛等症状。如果脉管破裂,可引起出血。这与血压升高甚至破裂出血的机制高度一致。

1.3.3脉胀诊断与血压检查现代医学进行血压测量是用血压计,血压的测量部位在肱动脉,测量血管内的压力大小来评判血压高低,当血压超出一定范围,高出一定数值时,称为高血压。而中医自古以来就直接根据脉搏搏动的强弱及脉形的变化来判断血脉的变化,进而判断全身的疾病。如果脉像和缓有力、不徐不疾、不大不小、三部皆得是正常脉像,称为“平脉”。如果脉体出现大、坚、弦、涩等变化时称为“脉胀”。《黄帝内经》云∶“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2诊断

2.1诊断标准血压测量: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定义[7]。症状与体征:早期和中青年患者可有眩晕、头痛、心烦心悸、失眠多梦、急躁易怒、面潮红、乏力等症状,老年患者及部分中青年患者也可症状轻微或无临床症状。老年患者则可见脉弦大而重按无力。舌红或淡胖,苔薄白或薄黄,或苔白厚腻等。超声检查: 早期动脉内膜无异常,进一步发展,可见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甚至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等。化验检查: 可见血脂升高、血液黏度升高、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等。

2.2临床分型眩晕型:头晕,眼花,甚至站立不稳, 头重脚轻,走路有摇摆感。平素时伴有胸闷、恶心、呕吐、耳鸣、头重或胀闷不适等感觉。头痛型:主证:头痛,头胀,目赤,耳鸣,头痛主要在双侧颞部,也可以在颠顶、前额、左侧或右侧头痛等症状。混合型:头痛和头晕并行或者交替,伴耳鸣、面潮红,急躁易怒,心烦失眠等症状。无症状型:无临床症状,或偶有疲劳,头胀等不适,而血压升高,多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

3治疗原则

总原则: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内经》), 控制血压水平,减少并发证的发生。急则治其标:《灵枢·胀论》云:无问虚实,工在疾写。当血压处于高位, 脉弦有力时,当急则治其标,首选泻法,如针刺、放血、 清火、平肝、活血、化痰等法治疗。可联合静脉用降压药物,尽快使血压回复到一个合适的水平,缓则治其本:当血压升高但不紧急时,当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4治疗措施

4.1病在血相当于单纯血压升高,尚未合并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阶段。

4.1.1阴虚证临床表现:眩晕、头痛、目眩,心烦少寐,五心烦热,口干而不欲饮,盗汗,耳鸣腰酸,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治法:滋肾养阴。参考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常用药物: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龟板、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麦芽、茵陈、甘草。 4.1.2阳亢证临床表现:头痛头胀,颜面潮红,心烦急躁,口干耳鸣,失眠多梦,舌红苔黄或白,脉弦或滑或数。治法:平肝潜阳,参考方药:天麻钩藤饮。常用药物:天麻、钩藤、石决明、生地、丹皮、白芍、怀牛膝、黄芩、夏枯草、生牡蛎、甘草等。肝火亢盛者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地黄、甘草。

4.1.3火热证临床表现: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欲饮,大便干燥,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有力。 治法:清火平肝,参考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龙胆、栀子、黄芩,夏枯草、生地黄、柴胡、车前草、石决明、生牡蛎、大黄等。

4.1.4气虚证临床表现:眩晕、乏力、肢体困倦、心季气短,劳则加剧,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轻取力尚可,重按则虚。治法:健脾益气,参考方药:四君子汤加减。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4.1.5痰浊证临床表现:眩晕、头痛、头重如蒙,胸闷作呕,甚至呕吐痰涎,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或滑, 脉滑或沉细。治法:化痰祛湿。参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常用药物:半夏、白术、天麻、陈皮、白芷、苍术、川芎、胆星、吴茱萸等。

4.1.6血瘀证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唇甲瘀暗,舌质淡暗,有瘀点,舌下脉络瘀滞,苔薄白,脉细或细涩。治法:活血通脉。参考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物:当归、红花、地龙、川芎、桃仁、赤芍等。

4.1.4气郁/气滞证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表情郁闷,喜叹息,胸闷不舒,胁胀嗳气,舌质瘀暗,苔薄白,脉弦涩。治法:疏肝理气。参考方药: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逍遥散,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白芍、薄荷、生姜。

4.2病在脉该阶段是脉胀的持续发展,逐渐影响到脉管的变化,如脉管僵硬,裹挟无力,或脉搏挛缩,相当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痉挛、硬化、斑块形成甚至狭窄阶段。

4.2.1脉络绌急证临床表现:头痛,眩晕,肢体麻木,一过性握物无力,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脉。参考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常用药物:制附子、干姜、桂枝、元胡、陈皮、天麻、 红花、当归、炙甘草。

4.2.2脉络痹阻证临床表现:头晕,头昏沉,胸闷, 肢体麻木,行走不利,舌淡暗苔白,脉坚实而大。颈动脉彩超或血管造影检查可发现动脉硬化或者有不同程度狭窄。治法:温阳益气,活血通脉。参考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常用药物:黄芪、桂枝、赤芍、当归、 川芎、牛膝、桃仁、鸡血藤、甘草等。

4.2.3痰瘀附壁证临床表现:慢性眩晕,程度较轻, 可见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病程长,临床见头晕、头重、神疲乏力、胸闷、 恶心、纳呆、或者无明显症状,舌淡、苔白腻、脉弦滑等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诊断。治法:逐瘀化痰,软坚散结。常用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常用药物:地龙、水蛭、陈皮、鳖甲、当归、法半夏、红花、川芎、桂枝、 黄芪、炙甘草等。

4.2.4血脉闭塞证临床表现:高血压病史,合并肢体麻木,疼痛,或者突然出现剧烈胸痛胸闷,或者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舌暗,边有瘀点,苔白,脉沉涩。相当于缺血性中风,头颅CT可以明确诊断。治法:活血逐瘀,疏通经脉。参考方药:抵挡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物:黄芪、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川芎、栝蒌皮、桂枝、郁金、元胡、天麻等。

5急症的处理

脉胀急症是指由某种诱因引起的气血上冲,脉搏胀满,引发全身不良反应,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甚至引发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急症、高血压危象、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等高血压急症。临床上一般按两种类型辨证施治,必要时联合西药及静脉用药(略)。

5.1热郁血涌证临床表现:头痛头胀,面红面热,急躁易怒,气粗口干,目赤耳鸣,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泻热解毒、凉血散瘀。参考方药:羚羊钩藤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物:水牛角、生地、丹皮、白芍、钩藤、羚羊骨、怀牛膝、黄芩、栀子、泽泻、生牡蛎、龙胆草、甘草等。中成药:若意识昏愦者,则可配合灌服安宫牛黄丸,或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降血压药物:乌拉地尔、酚妥拉明等静脉用药。

5.2风痰上扰证临床表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胸脘痞满,语塞,神志不清或已清,甚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质暗红或暗淡,苔白腻,脉弦滑。治法:理气化痰,熄风通络。参考方药:温胆汤加减。常用药物:陈皮、竹茹、枳实、半夏、胆星、石菖蒲、代赭石、 天麻、牛膝等。各型急证均可配合针刺耳垂放血,或针刺足背的太冲、冲阳等穴位,达到紧急降压的目的。

6现代药物治疗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略)[7]。

7生活调护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6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效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多发生于肥胖人群中。目前在临床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诊断标准。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研究历史悠久,其诊断标准基本与西医相同。有研究表明,中医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为此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3±7岁,男性35例,女性29例。患者入院后均行中医诊断,且诊断明确,其空腹血糖均为8.2±1.3mmol/L,其中阴虚热盛患者17例、气阴两虚患者12例、肝肾阴虚患者13例、阴阳两虚患者11例、湿热内蕴患者11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1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2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自身病情采取二甲双胍、拜糖平等药物进行治疗,与此同时,2组患者根据自身证型选取合适的中药进行对症治疗[1]。阴虚热盛患者方用三消汤,气阴两虚患者方用玉泉丸加味,肝肾阴虚患者方用左归丸加减,湿热内蕴患者方用三仁汤加味。方剂取水600ml,文火煎40min,取汁450ml,日一剂,早、中、晚分服,两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1.3疗效观察

治疗过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治疗效果分为显著、有效、无效、三个评价等级,显著: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值均在7.0mmol/L左右,血脂水平基本恢复正常,血糖控制良好。有效:患者治疗后血脂血糖情况控制尚可,但其空腹血糖仍高于8mmol/L。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血糖波动情况无改变。

1.4数据统计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χ2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总结出数据见表1。

1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显著的为13例,占比例的40.6%,治疗有效的为14例,占比例的43.8%,治疗无效的患者为5例,占比例的15.6%。2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为23例,占比例的71.9%,治疗有效的为8例,占比例的25%,治疗无效的仅为1例,占比例的3.1%,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糖尿病在中医内属于消渴范畴,传统中医多采用三消辨证论治对其进行辨证治疗,且历代名家也多根据三消辨证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但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饮食结构也随之改变,其三消症状表现越来越不典型,多数患者还会出现三消证候交叉合并出现的情况,且病情大多虚实兼夹,因此传统的三消辨证已无法使用于当今的临床辨证中,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病证结合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是时下改革的必然趋势[2]。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对2型糖尿病进行研究探讨,其阐述的辨证分型也不尽相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与肝、肾、脾、痰湿、淤等情况有关。本院在结合多数文献以及自身研究后认为,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阴阳两虚证5个常见证型[3]。在本院的调查中也充分证实了上述观点,此中观点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本院的调查中可以看出,2组患者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1组患者。且在临床中我们也发现,中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表征,对微血管病变进行控制,不仅能够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情况。血脂水平减低意味着血液粘稠度得以改变,血液粘稠度改善则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栓塞的可能性,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4]。在调查研究后我院认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药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院对方剂中使用的中药进行统计,发现所有方剂中生地、山药、黄芪、花粉、麦冬、枸杞子、萸肉、党参等补气滋阴的药物出现的次数最多,所占比例高达总药物量的73%。此中结果与糖尿病病机本虚(气、阴虚)标实(热、燥、痰湿)一致[5]。因此本院认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其多为老年人,因此通常会伴随气虚、阴虚等情况,所以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配合使用一些滋阴补气的药物,例如人参、麦冬、黄芪、党参、枸杞子、山药等等,对于气陷的患者可以适当辅助升麻进行治疗,其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血糖水平,还能对血糖水平起到维稳作用,在改善患者体质的同时增强患者的抵抗能力。

2型糖尿病好发于与肥胖人群中,因此对于肥胖及餐后高血糖患者常常会出现胰岛素抵抗情况,对于此种患者在西医临床中多采用双胍类或A糖苷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但此两种药物的胃肠道反应较大,而老年患者多数伴有脾胃功能下降情况,因此此类患者在中医辨证时多表现为脾虚湿浊、痰瘀内阻症状,反应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无法维持用药的情况。因此在中药治疗的过程中,要配合使用健运脾胃、化瘀泄浊的药物,不其仅能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还能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同时能够有效的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具有良好的协同降糖作用。而磺脲类以及胰岛素制剂降糖在治疗中效果确实显著,但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因此在临床中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不建议使用。

总的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效果较好,其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蔡悦.海陆丰地区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17(21):96-97.

[2]林岳镔.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临床路径回顾性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17(43):217-219.

[3]邵华,沈翠珍.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饮食干预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19(04):99-101.

[4]张园.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19(03):275-276.

高热病防治方案三:中西结合法 篇7

1紧急接种猪蓝耳病疫苗, 建议用灭活苗, 与猪瘟疫苗间隔一周注射。1.2检查修正猪瘟和伪狂犬病的免疫程序。做猪瘟强调用猪瘟单苗 (猪脾淋苗) 。正确选用恰当的猪伪狂犬苗, 一猪一针头。1.3药物防治三大原则:增强猪的免疫力;抗病毒;用抗生素防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饮水投药VC300PPM, 复合维生素200PPM, 阿莫西林180PPM, 电解多维1千克/吨水, 适当加入葡萄糖。以上均为饮水预防。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提高猪的免疫力, 再加入强力霉素与氟苯尼考预防治疗呼吸道病。

2 猪高热病的治疗

2.1 首先全群用药1.

1土霉素1000~2000克;1.2阿散酸50~100克;1.3氟苯尼考50~100克;1.4清瘟败毒散5000克;1.5安乃近500~1000克。以上五种药按用量同时拌入一吨饲料中, 全群喂服, 连喂3~5天。如发生猪瘟时应紧急接种猪瘟疫苗, 然后再对发病猪个体治疗。

2.2 治疗方案

2.2.1 方法一母猪发热期:

多病混感合治 (主要成分板蓝根与解热因子) 1支/50千克体重、万能联合 (主要成分板蓝根、黄芪等) 1支/50千克体重, 皮肤红紫者加强力红弓链 (主要成分强力霉素、磺胺间甲氧与氟苯尼考) 1支/50千克体重, 连用3天。病情严重者体温下降, 肌注肾上腺素, 静脉注射50%葡萄糖 (10支×20毫升) 、VC2毫升×10支。中大猪治疗方法同上。仔猪除用上述方法再加上黄芪多糖、VB等。上述方法治疗有效可维持治疗。若无效可采用一些抗血清、干扰素、排疫肽等。

2.2.2 方法二长效土霉素注射液0.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抽取本次研究的90例患有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患者病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 女33例;年龄31~84岁, 平均52.4岁;患病时间6d~3个月, 平均22.6d;治疗组患者中男16例, 女31例;年龄32~86岁, 平均52.8岁;患病时间4d~3个月, 平均21.9d。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 (P>0.05) , 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解痉、抗感染、抗炎、饮食调节等常规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 加用柴胡疏肝汤, 主要方剂组成为白芍、枳壳各15g、香附、黄芩、茯苓各12g、柴胡、川芎、丹参、大黄各10g、甘草5g、大枣5枚, 每日1剂, 分早晚2次。对两组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实际疗程、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症状表现彻底消失, 半年内症状没有再次出现;有效:症状表现改善程度明显, 3个月内症状没有再次出现;无效:治疗15d, 症状表现仍然没有任何改善或进一步加重[2]。

1.4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 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 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 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 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西医常规方案治疗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治疗效果为:13例治愈, 19例有效, 13例无效,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71.1%;对照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治疗效果为:17例治愈, 23例有效, 5例无效,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88.9%。两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治疗效果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详见表1。

2.2 症状改善时间和实际疗程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为 (13.28±1.07) d和 (8.41±1.36) d, 症状改善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实际疗程分别为 (15.06±1.44) d和 (10.52±1.68) d, 实际疗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详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没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研究认为, 胆囊手术易对肝胆之气造成损伤, 对肝主疏泄产生不良影响, 使胆汁的中清和通降疏泄功能受到损伤, 气阻络痹, 胆气不通, 不通则痛;进而导致肝气犯胃, 使胃失和降, 再加上该类患者在术后脾胃通常比较虚弱, 故可能对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纳差、呃逆等消化道症状表现。中医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标本兼顾, 以疏肝利胆、健脾和胃为基本治疗原则。柴胡疏肝汤方所含的柴胡、黄芩主要具有疏肝利胆泄热的功效[3];枳壳主要具有疏利肝胆, 行气消痞的作用;白芍可以起到和中缓急, 养血敛阴的作用;茯苓、大枣主要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可以使机体的免疫功能显著增强;大黄主要具有通腑化瘀的作用, 可以使胃肠的蠕动速度加快;川芎和香附具有活血行气的作用;丹参可以达到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的效果;甘草可以调和诸药。全方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标本兼顾, 达到疏肝利胆、健脾和胃, 降逆止痛的治疗功效。

参考文献

[1]韩可祥, 张锐, 王杰鸣.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89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 22 (10) :884-885.

[2]汪永平, 陈江洪, 向绍华,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43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 27 (3) :180-181.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诊所收治的15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75例。试验组中, 男45例, 女30例, 平均年龄 (62.5±8.4岁) ;对照组中, 男48例, 女27例, 平均年龄 (63.1±8.8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4]。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在治疗前, 停止使用一切降压药物, 在此期间开始服用降压胶囊安慰剂, 3次/d, 4粒/次, 1周后, 上午测坐位血压收缩压。试验组:安慰剂洗脱期1~2周后, 试验组口服中药降压胶囊, 4粒/次, 3次/d, 同时口服尼莫地平胶囊, 1粒/次, 3次/d。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胶囊, 1粒/次, 3次/d, 同时口服中药降压胶囊模拟药, 4粒/次, 3次/d。

1.3 治疗诊断指标

1.3.1血压与症状观察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 上午8~10点, 静坐10 min后, 测定右上臂肱动脉血压3次, 取其均值。疗效判断标准为, 显效:治疗后, 收缩压下降≥30 mm Hg或降至正常范围;有效:治疗后, 收缩压下降20~30 mm Hg, 还未达正常范围;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1.3.2安全性观测一般体格检查:心率、呼吸、脉搏、血压;生化检查: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降压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 两组患者较治疗前, 血压均有所下降, 其中试验组收缩压下降18 mm Hg, 对照组收缩压下降13 mm Hg, 与治疗前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相比, 试验组降压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对生存质量八个维度 (PF、RP、BP、GH、VT、SF、RE、MH) 积分值的比较, 治疗4周后, 两组各维度得分值均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相比, 试验组八个维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对照组仅BP一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试验组PF、RP、BP、VT、SF、RE、MH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2。

2.3 安全性检测结果

在次研究中, 两组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治疗前后血常规、心电图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服药前后肝肾功能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 无明显的毒理作用。详见表3。

3 讨论

目前, 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老年人的医疗状况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中西医在治疗老年慢性疾病方面的优势不断显现。但是, 部分老年患者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缺乏认识, 甚至少数患者认为其并无大碍, 实际上冠心病与收缩压的关系非常密切, 且脑卒中左室肥厚等与收缩压的关系较舒张压更为密[5]。相关研究表明, 最常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缺血性中风发生率居高不下[6]。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 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老年ISH患者血压波动幅度大, 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心力衰竭等, 具有较高的危险性[7]。因此, 加强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防治, 具有重要意义。高血压为多基因遗传病, 同时受到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何选择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治愈的关键[8]。

本研究结果表明, 联合治疗较单独采用西医治疗, 具有更佳的临床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高血压类型, 属于医学的眩晕、风眩范畴, 现代医学家结合个人经验, 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 从不同角度进行辨证的论治, 充分结合中西医各自的特点, 采用联合疗法, 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疗效[9]。总之,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5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75例, 试验组采用中药降压胶囊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 对照组仅采用尼莫地平胶囊进行治疗, 治疗4周后, 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降压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 收缩压均显著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降压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安全性良好。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安全性较好,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方案,临床疗效,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凌.清肝降压胶囊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C].//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论文集, 2012:404-407.

[2]郭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西医研究进展及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3]许丹, 隗玮, 田海军, 等.普伐他汀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J].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 (16) :2778-2780.

[4]刘庶珠, 李冬冬, 高薇, 等.氨氯地平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脂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0, 26 (9) :717.

[5]羊江鸿.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 2013, 35 (4) :500-501.

[6]张骞, 张敏, 朱思敏, 等.调压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阳亢络阻证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6 (4) :461-463.

[7]梁业飞, 黄山鉴, 黄祖贵, 等.两种药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15) :97-99.

[8]邹文淑, 陈德助, 彭良君, 等.国产替米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 8 (5) :52-54.

上一篇:脑缺氧缺血下一篇:左卡尼汀注射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