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2024-05-14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精选12篇)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篇1

伴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在内科急症中中西医联合诊治的形式也越来越多见,已经成为了中西医家和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急症医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1]。对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进行完善,在内科急症治疗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西医治疗的优势,两者相互结合,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从而使内科急症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本文选取了内科急症中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和分析,其中所有患者均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5例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急症患者,男21例,女14例,患者年龄23~69岁,平均44.6岁。其中9例因发生肝硬化而导致胃底、食道处静脉曲张产生破裂而出血的,15例因发生胃溃疡而产生出血症状,11例因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产生出血症状。19例发生大量出血,其出血量可达800ml, 9例发生中量出血,血量在400~800mL之间;7例出现少量出血,出血量小于400m L。

1.2 病因病机

1.2.1 中医病因病机

(1) 患者因长期暴饮暴食、过食辛辣或饮酒过度等,使胃内积热,郁热伤及胃络,使得热迫血外溢而吐血。 (2) 脾胃失调,酿湿于痰,痰郁久化火,痰热扰动胃络而吐血。 (3) 肠道郁热,热灼阴络,导致便血。 (4) 情志所伤,郁怒伤肝或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至肝火犯胃,火灼胃络或素平胃热,由肝火诱扰而致吐血。 (5) 劳倦内伤,脾气虚之失统摄权,使气不摄血,致便血。总之,吐血之病位在胃。

1.2.2 西医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多由上消化道、肝胆胰等疾病引发,而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只占少部分。在众多消化道可引起的疾病中,以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最高,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其次为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导致的破裂出血,约占1/4。而可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全身性疾病有血液病、应激性溃疡、尿毒症、心血管的疾病(如心衰)及胃血管瘤等[2]。

1.3 治疗方法

开放患者静脉通道,从而建立有效的补液通道,并给与患者重症监护措施,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护。西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定量并维持给予20~90u垂体后叶素静滴,再给予40mg奥美拉唑溶入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每天1次;400u凝血酶用l00mL冰盐水稀释,每4h口服10mL。中医治疗:参麦饮(西洋参6g,五味子6g,麦冬12g),每8h1次。每日一副,开水冲服,分早晚两次服用(药品采用深圳华润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提供的999中药配方颗粒)。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为患者在治疗后24h内未再发生呕血症状,3d后观察其粪便可发现由阳转阴,患者的生命体征也逐渐恢复平稳;好转为患者24h内发生呕血的次数明显降低,呕血量减少,柏油样大便的次数与量有明显减少,连续观察一周后可发现患者粪便逐渐由阳转阴;无效为患者24h内呕血次数及粪便性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未发生改变;死亡为患者因血压下降等原因,出现死亡现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35例患者中,25例治愈(71.4%),8例好转(22.9%),2例无效(5.7%),总有效率为91.4%。

3 讨论

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中西医结合对疾病进行诊治,如内科急症的常见多发病外感高热,其具有起病急骤,变化发展快,转变迅速等特点[3],临床治疗有时手无所措,治疗不及时,而引起很多不良后果。这些外感高热多见于西医的各种感染性疾病中,而随着细菌耐药性的程度不停增加,使得抗生素的使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除此之外,对于病毒性感染西医尚无良效。而随着人们对中医的认识越累越深,中医在急诊的诊治中也越来越有地位了[4]。中医认为外感高热是气营两燔证的表现结果,当热毒由气入营时,使得火毒炽盛于营内,营阴耗伤导致体内精液减少黏稠,同时,当热毒激活了体内补体系统时会损伤脏腑组织实质。故经中医的辨证分析,中药的治疗取得良好的退热作用,但因中药的口服途径,起效慢,药效不佳。当中医药结合西医的剂型,将传统中药给药途径进行改变,可在短期内使得血内的中药浓度至较高的水平,促使各种发热疾病迅速退热[5]。有资料研究,对于治疗难治性的高热,使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的方法,以西医力求明确诊断,并使用效果较好的敏感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而中医则依据辨证分型的结果,为患者选择适宜证型的汤药或针剂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提高临床上对内科急症的疗效。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医护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中西医结台积极治疗内科急症的研究及临床实践中,中西医便能在诊治内科急症中发挥更好的优势,创造出更强大的医疗诊治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雪苓.中医急症用药与中医急症现代化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 2005, 14 (6) :571-573.

[2]张建成, 沈艳平.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探讨[J].当代医学, 2011, 17 (6) :58-59.

[3]周仲瑛, 蔡淦, 李明富, 等.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28-546.

[4]宣建大.中医急症源流及发展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 (17) :2368-2368.

[5]单兆伟, 刘沈林, 黄峻, 等.内科多发病中西医综合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60-470.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篇2

一、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2、3、4、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中医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的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西医内科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治疗。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干燥综合征 动脉硬化 高钠血症

六分钟步行试验的临床意义 酸碱平衡失常 中医心悸 中医淋证 中医头痛 中医郁证

10、中医汗证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篇3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95-01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非常棘手的严重疾病,发病快而且极易引发较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仍然比较困难,据目前的统计数据,该病的死亡率达到10%到30%。如今通过中西医结合内科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对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

一、研究方法

1.相关资料

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共接收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在37.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该病临床上的发病症状,即伴随有上腹疼痛,或腹胀,或者伴随低血钙,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等体征,部分还会出现发热现象,而且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原则草案》标准。

2、研究方法

将现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20例,一组为对照组20例。对照组将按照常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进行,先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24h液体出入量和其血氧浓度,主要是对患者实行禁食,从而达到持续胃肠减压的效果。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抑制胰腺外分泌功能和胰酶的活性,生长抑素奥曲肽要持续泵入,抗感染用头孢类和喹诺酮类,必要时加入奥硝唑,给予补液等营养支持,改善微循环,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实行胸片等相关检查,必要时应该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持续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对于实验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对照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要辅之以中药治疗。主要的中药成分为:黄岑12克,桃仁10克,芒硝30克,银花20克,枳实15克,厚朴15克,柴胡15克,元胡15克,连翘15克,丹参20克,木香12克,蒲公英20克,大黄15克。将这些药材加水煎熬之后由胃管注入病人体内,药物用量应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来进行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

3、观察指标

二、结果

痊愈34例,即治愈率達到85%。其中对照组发生MODS2例,肾衰竭2例,死亡率为20%,实验组发生MODS1例,肾衰竭1例,死亡率为10%.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组在治疗之后,患者的腹胀腹痛得到有效缓解的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在早期结合胃管注入中药制剂及外敷芒硝的方法能够尽早地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效缓解症状,加快患者的肠功能恢复速度,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腹腔脓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的发生率。

三、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胰液消化胰腺极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出现多种并发症,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脏器功能衰竭,病情中可继发腹腔、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感染一旦扩散可引发败血症,少数还会演变为慢性胰腺炎。胆管病史或者过量饮酒均可能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西医治疗主要是抑制胰液和胃酸的分泌,从而达到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以及抗感染,止痛和维持脏器功能的作用。加入了中医治疗的方法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优势,极大地降低了重症急性胰腺炎导致的死亡率。治疗过程中还要重视以下几方面的治疗,首先是要注意不能使炎症扩散,可以通过肠道功能保护来稳定机体外环境,控制全身的炎症反应,采取肠内营养和中药注入的方法来避免发生肠衰竭。还应该将胰腺自身的消化功能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因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就是由于胰腺的各种消化酶被一些因素所激活,从而产生了自我消化的作用,这样便会生成大量的炎症因子,引起肠道功能下降,导致严重感染。可以在早期使用一些生长抑素或者类似物,这样能够减少胰腺受到的创伤。最后应该注意要改善胰腺微循环,注入补液可以维持血容量从而达到改善胰腺微循环的效果。

总之,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时候,将中西医结合内科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病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并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应该得到相应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航,薛育政,刘宗良.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4)

[2]魏有刚,储成东,郑玉红,韩可祥.大承气汤加味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12)

[3]黄秉一,袁轶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4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6)

科学人文主义与中西医结合 篇4

要了解科学人文主义, 首先要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进行考察。

科学和人文是人类知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中获得的, 同样, 科学与人文也是伴随着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步伐而产生的, 它们都为人类理解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科学与人文是密不可分的, 是互相联系的、未分化的整体。但是由于工业革命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科学逐渐与人文有了分化, 并成为知识的两极。科学与人文的严重分裂以及社会对于工业、科技发展的偏好, 产生重科学而轻人文现象。20世纪以来, 科学与人文的分化态势已经形成[1]。

1.1 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将自己标榜为“科学哲学”, 并且极力主张用严谨的实证的方法代替抽象的思辨。实证主义采用了经验主义的科学归纳方法, 并且将知识的来源定义为经验。实证主义认为, 只有被经验证实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这些思潮促使科学主义的诞生。科学主义就是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来检验一门学科的科学性, 从而对该学科的科学性给予界定。

1.2 人文主义与现象学、释义学

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极力反对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反对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 主张研究人类的特性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人性”, 并且主张用直觉作为知识获取的方法。释义学是一种解释文本意义的理论和方法, 是以理解问题为核心, 以意义的理解为追求的方法, 是从文本中获得问题并且揭示文本下隐藏的深层次意义的方法。现象学和释义学为人文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 并且以此为标杆, 对科学以外的学科进行界定[2]。

2 科学人文主义

2.1 科学人文主义的概念

科学人文主义兴起于20世纪中叶, 它致力于科学的人性化和人文主义的科学研究, 努力消弭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两种文化融合的现实可能性和实现途径[3]。

2.2 科学人文主义的必要性

20世纪50年代, 以英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的大学中,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人文知识分子和科学知识分子之间有着严重的隔阂。科学家背离了科学家固有的精神, 失去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而更像是一名技术专家。他们认为, 技术的革新和科学的进步可以造福人类, 科学主义似乎要复辟中世纪的经院主义而统治一切学科, 而人文主义者经常被认为是梦想家, 被科学主义者所不齿。然而, 二战期间, 科学家却被“教唆”去毁灭人类, 就连爱因斯坦也为自己的创造被投入战争而内疚。

我们意识到, 世界不仅需要关注物性的科学主义, 更需要关注人性的人文主义。否则, 人类的发展就会像中世纪的欧洲那样受到禁锢和阻碍。我们需要文艺复兴去打破经院主义的垄断地位, 我们更需要科学的人文复兴和人文的科学复兴。

2.3 科学人文主义的可能性

萨顿认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既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

(1) 科学起初是为了造福人类而用来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 所以我们说科学具有人性, 虽然它是以研究物性世界为基础的方法。科学研究物质世界是为了人类更加美好地生活, 科学同样也研究人本身, 从而使人更好地认识自然。萨顿曾说:“无论科学可能会变得多么抽象, 它的起源和发展的本质却是人性的。每一个科学的结果都是人性的果实, 都是对它的价值的一次证实。”

(2) 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前提是确保科学成果的理性使用及充满人性地使用。科学成果只有被应用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方面, 科学才能与人文走在一起, 否则, 就会像希特勒和其纳粹同党, 将时下最新研究成果用于建立毒气室和焚尸炉。

我们可以看到, 科学人文主义的时代已经到来, 许多研究“人”的学科都沿着科学人文主义的道路向前走, 中医乘着科学人文主义之风, 也走在了中西医结合的路上[4]。

3 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

3.1 现代西方医学

由于人们认识到客观唯心主义神学和古代哲学将医学领入了歧途, 而且古代医学的能力很局限, 所以在文艺复兴后的16—19世纪, 欧洲兴起了西方医学 (现代医学) 。工业革命也为西方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科技基础, 当时掀起的一场医学革命, 鲜明地提出对古代医学的批判, 帕拉切尔苏斯 (1493—1541) 曾说:“没有科学和经验, 谁也不能成为医生。我的著作不是引证古代权威的著作, 而是靠最大的教师———经验写成的。”这场医学革命将医学归属于科学的大旗下, 且建立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实验、量度的应用, 使生命科学进一步走上科学轨道, 其标志是血液循环的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 医学发展的脚步也更快, 更科学, 如今没有人会怀疑“西方医学是一门科学”这一命题, 因为它拥有所有科学应该拥有的要素。

3.2 中医及其思想

中医博大精深, 近代的发展却遇到了科学的诘难。

中医的突出特色, 就是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并且与其完美融合, 中医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 是中医将经验和哲学思想结合的第一本著作, 奠定了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医发展至今, 仍然受到唯物辩证法的指导, 并且在中西医结合方面有所建树, 很好地发扬了中国传统医学及其精华。

中医的哲学思想可以从“唯物观, 辩证观, 系统观, 天人相应观”进行论述, 中医的“气一元论” (或“精气学说”) 是唯物论的代表。该学说认为, 宇宙太空最初充满了“元气”与“真气”, 它是万物生长的元素与基础。这与西方早期的“单子论”相似, 均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以元气的聚集形式存在。人体的组织和器官, 也是由这些微小的物质组成的, 所以也有了人体的“精、气、津、液、血、脉”等功能器官。对于唯物论的表现, 还体现在中医对于精神和物质的辩证思考上。中医认为, 精神产生于物质。这与马克思唯物主义中“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的观点不谋而合。《黄帝内经》中也鲜明地提出了反对迷信的思想, 并且发扬了无神论的观点。

需要关注的是中医的辩证观。中医哲学辩证观充满了深刻的辩证统一观和矛盾观, 并且将世界上的矛盾关系概括为阴阳两个方面。我们可以从《黄帝内经》中看到, 古代中医哲学认为, 宇宙的规律就是阴阳的规律, 世界一分为二, 阴阳参半, 互相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存在阴阳, 平衡态就是阴阳的平衡, 事物的更替和发展就是阴阳的相互转化。可以看到, 当今中医诊治过程, 仍是辨识个体的阴阳矛盾关系。阴阳不仅存在于外显, 也存在于人的内隐意识中, 当今心理学中对于意识的划分, 也可以从阴阳关系中得到解释。

中医对于人体的划分不同于现代西方医学的系统划分方法, 中医划分人体为“五脏, 六经”。五脏, 即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五行归属的五种脏腑;六经, 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神经系统, 而是对脏腑的另一种划分方法。在诊治过程中, 医生并不是按照西方医学的具体病灶而定位, 而是根据脏腑的和谐与否给予阴阳的调节。

同时, 中医讲求“天人相应”, 这既是注重环境对于个体的作用, 是中医“同病异治”的理论根源, 也强调了环境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从侧面体现出其唯物观[5]。

3.3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 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追溯到其哲学时期, 不同的只是其理论体系成为科学之后从哲学母体脱离的时间差异。从医学发展史来看, 中医脱离哲学成为科学的脚步比西方医学等科学要慢, 但是我们可以据其特征, 乐观地预计其科学化的可能性。

笔者认为, 中医学存在跨学科成分。中医的哲学观告诉我们, 中医并不像西方医学那样讨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是将人看做阴阳并存的整体, 并且用调节阴阳的方式整体医治。我们也可以看到, 科学化走在前面的心理学, 用元素和构造的特征来剖析人类的意识和行为, 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 中医西学也可以让中医药的成分明晰, 用现代科技精确治疗疾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要想中医现代化, 中西医结合是必要的, 也是客观条件下的唯一出路。

科学人文主义的出现告诉我们:科学主义不再“只关心结果和逻辑过程”, 不再一味追求量化;人文主义不再一味地解释与描述。可以想象, 在未来的某一天, 中医学也能像心理学一样, 将一些口口相传的经验量化、临床化, 让中医科学化。西方医学也能借鉴古代中医思想, 赋予西方医学更多的人文关怀。国家提出的“弘扬民族医学”的口号, 就是要求我们将中医学与西方医学结合, 拓展思路, 移植嫁接一些科学的范式来使中医现代化、度量化、全球化。笔者认为, 中医在养身防病上有着西医难以比拟的优势, 它不仅具有药材的价格优势, 更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现实、客观的选择。许多专家历经几十年研究, 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中西医结合的可行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但是, 我们需要关注科学化所带来的弊端。

首先, 中西医结合是使中医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但并不是说就要摒弃中医理论中优秀的理论成果。虽然科学并未解释阴阳辨证学说, 但其效果是显著的, 这只能等待未来的科技发展去解释。

其次, 就像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弊端一样, 中医与西医不能单纯地关注人的“物性”, 更不能对疾病采取单纯的“物性”治疗。西医在诊疗过程中, 缺乏人文关怀, 而中医在这方面可给予更多关注。西医是主体—客体的诊疗过程, 而中医是主体—主体的诊疗过程, 这一过程能给予患者更多的慰藉, 即中医关注“人性”的一面。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 不能抛弃人文关怀, 而要发扬这种传统, 使医患保持和谐关系。

总之, 中西医结合的过程, 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 尽管中间充斥着两种文化的矛盾与冲突, 但是, 人文与科学走向科学人文主义是必然的过程。在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 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十多年过去了, 虽然取得的成果不胜枚举, 但中医现代化, 仍然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而我们仍然充满希望。

摘要: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并行的时代, 中医终于找到了科学化、现代化的方法与实践, 即中西医结合。本文从科学人文主义的角度, 论证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指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科学人文主义,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海宁.科学人文主义发展及其当代意义[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5 (6) :743-747.

[2]段同艳.心理学中的两种文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 :2-3.

[3]黎贵友.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J].重庆与世界, 2010 (12) :80-81.

[4]邱龙虎, 辜美惜.科学和人文融合的先导——乔治.萨顿的科学人文主义[J].东南大学学报, 2010 (5) :32-33.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篇5

一、慢支(久咳、咳嗽、喘证)

(一)实证(多见于急性发作期)

1.风寒犯肺证————宣肺散寒,化痰止咳————三拗汤加减

2.风热犯肺证————清热解表,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浊阻肺证————燥湿化痰,降气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4.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桑白皮汤加减

5.寒饮伏肺证————温肺化饮,散寒止咳————小青龙汤加减

(二)虚证(多见于缓解期及慢性迁延期)

1.肺气虚证————补肺益气,化痰止咳————补肺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

2.肺脾气虚证——补肺健脾,止咳化痰——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3.肺肾阴虚证——滋阴补肾,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二、支气管哮喘(哮病)

(一)发作期

1.寒哮证————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加减

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加减

(二)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加减

2.脾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3.肾虚证————补肾纳气————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三、肺炎球菌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

1.邪犯肺卫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2.痰热壅肺证——清热化痰,宽胸止咳——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3.热闭心神证——清热解毒,化痰开窍——清营汤加减

4.阴竭阳脱证——益气养阴,回阳固脱——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5.正虚邪恋证——益气养阴,润肺止咳——竹叶石膏汤加减

四、肺结核(肺痨)

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

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加减

4.阴阳两虚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

五、肺癌(肺癌、肺积、息贲)

1.气滞血郁证——活血散瘀,行气化滞——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湿毒蕴证——祛湿化痰,清热解毒——导痰汤加减

3.阴虚毒热证——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沙参麦冬汤加减

六、肺心病(心悸、肺胀、喘证、水肿)1.急性期

1)痰浊壅肺证——健脾益肺,化痰降气——苏子降气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息风止痉——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2.缓解期

1)肺肾气虚证——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补肺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2)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止咳化痰——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七、心衰(心悸、喘证、水肿)

1.心肺气虚证——补益心肺——养心汤合补肺汤加减 2.气阴亏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加减

3.心肾阳虚证——温补心肾——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金贵肾气丸加减

4.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5.阳虚水泛证——温阳利水——真武汤加减 6.痰饮阻肺证——泻肺化痰——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八、原发性高血压(风眩、眩晕、头痛、中风)1.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 2.痰湿内盛证——祛痰降浊——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4.肝肾阴虚证——温补肾阳——济生肾气丸加减

九、冠心病

(一)心绞痛(心痛、厥心痛)

转自医学教育网()1.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浊内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开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3.阴寒凝滞证——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脉止痛——补阳还五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炙甘草汤

6.心肾阴虚证——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丸加减

7.心肾阳虚证——益气壮阳,温络止痛——参附汤合右归丸

(二)心肌梗死(真心痛)

1.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2.寒凝心脉证——散寒宣痹,芳香温通——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加减

3.痰瘀互结证——豁痰活血,理气止痛——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祛瘀止痛——补阳还五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滋阴,通脉止痛——生脉散合左归饮加减

6.阳虚水泛证——温阳利水,通脉止痛——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7.心阳欲脱证——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参附龙牡汤加减

十、慢性胃炎(胃痛)

1.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2.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温中和胃——四君子汤加减 3.脾胃湿热证——清利湿热,醒脾化浊——三仁汤加减 4.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益胃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5.胃络瘀血证——化瘀通络,和胃止痛——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十一、消化性溃疡(胃脘痛)

1.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柴胡疏肝散合五磨饮子加减

2.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健脾和胃——黄芪建中汤加减 3.胃阴不足证——健脾养阴,益胃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4.肝胃郁热证——清胃泄热,疏肝理气——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5.胃络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活络效灵丹合丹参饮加减

十二、胃癌(胃痛、反胃、积聚)

1.痰气交阻证——理气化痰,消食散结——海藻玉壶汤加减 2.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降逆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3.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健脾益气——理中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4.胃热伤阴证——清热和胃,养阴润燥——玉女煎加减 5.瘀毒内阻证——理气活血,软坚消积——膈下逐瘀汤加减 6.痰湿阻胃证——燥湿健脾,消痰和胃——开郁二陈汤加减 7.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健脾和营——八珍汤加减

十三、肝硬化(水臌、单腹胀、鼓胀)

1.气滞湿阻证——疏肝理气,健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2.寒湿困脾证——温中散寒,行气利水——实脾饮加减

3.湿热蕴脾证——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4.肝脾血瘀证——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加减

5.脾肾阳虚证——温肾补脾,化气利水——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6.肝肾阴虚证——滋养肝肾,化气利水——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十四、原发性肝癌(肝积、徵瘕、肥气、鼓胀、癖黄)

1.气滞血郁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湿热瘀毒证——清利湿热,化瘀解毒——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 3.肝肾阴虚证——养阴柔肝,软坚散结——滋水清肝饮合鳖甲煎丸加减

十五、急性胰腺炎(腹痛)

1.肝郁气滞证——疏肝利胆,行气止痛——小柴胡汤加减 2.肝胆湿热证——清利肝胆湿热——清胰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3.肠胃热结正——通腑泄热,行气止痛——大承气汤加减

十六、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尿血)

(一)急性期

转自医学教育网()1.风寒束肺,风水相搏证——疏风散寒,宣肺行水——麻黄汤合五苓散加减

2.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加减

3.热毒内归,湿热蕴结证——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

五味消毒饮加减

4.脾肾亏虚,水气泛溢证——健脾渗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五苓散加减

5.肺肾不足,水湿停滞证——益气扶正,利水消肿——防己黄芪汤加减

(二)恢复期

1.脾气虚弱证——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2.肺肾气阴两虚证——补肺肾,益气阴——参芪地黄汤加减

十七、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虚劳、腰痛、尿血)一)本证

1.脾肾气虚证——补气健脾益肾——异功散加味

2.肺肾气虚证——补益肺肾——玉屏风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3.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附子理中丸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4.肝肾阴虚证——滋养肝肾——杞菊地黄丸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参芪地黄汤加减

(二)标证:

1.水湿证——利水消肿——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 2.湿热证——清热利湿——三仁汤加减 3.血瘀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4.湿浊证——健脾化湿泻浊——胃苓汤加减

十八、肾病综合症:(水肿、腰痛、虚劳)

1.风水相搏证——疏风解表 宣肺利水——越婢加术汤加减

2.湿毒浸淫证——宣肺解毒 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健脾化湿 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转自医学教育网()4.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 利水消肿——疏凿饮子加减 5.脾虚湿困证——温运脾阳 利水消肿——实脾饮加减 6.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 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7.肾阴亏虚证——滋补肾阴 兼利水湿——左归丸加泽泻、茯苓、冬葵子

十九、尿路感染:(淋证、热淋、劳淋、虚劳)1.膀胱湿热证——清利湿热通淋——八正散加减

2.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丹栀逍遥散加减 3.脾肾亏虚 湿热屡犯证——健脾补肾——无比山药丸加减

4.肾阴不足 湿热留恋证——滋阴益肾 清热通淋——知柏地黄丸加减

二十、慢性肾功能不全(癃闭、关格、肾劳、溺毒)1.本虚证

1)脾肾气虚证——补气健脾益肾——六君子汤加减 2)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济生肾气丸加减 3)气阴两虚证——滋肾平肝——杞菊地黄丸加减 4)阴阳两虚证——温扶元阳,补益真阴——全鹿丸加减 2.标实证

转自医学教育网()1)湿浊证——和中降逆,化湿泄浊——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2)湿热证——清热和中(中焦),清利湿热(下焦)——(中焦)黄连温胆汤加减,(下焦)知柏地黄丸或二妙丸加减 3)水气证——利水消肿——五皮饮或五苓散加减 4)血瘀证——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或当归芍药散加减 5)肝风证——镇肝息风——天麻钩藤汤加减 二

十一、缺铁性贫血:(虚劳、血劳、萎黄、黄胖)

1.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 益气养血——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心脾两虚证——益气补血 养心安神——归脾汤或八珍汤加减 3.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八珍汤合无比山药丸加减 4.虫积证——杀虫消积 补益气血——化虫丸合八珍汤加减 二

十二、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髓劳、血虚、血证)

1.肾阴虚证——滋阴补肾 益气养血——左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肾阳亏虚证——补肾助阳 益气养血——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3.肾阴阳两虚证——滋阴助阳 益气补血——左归丸、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4.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

转自医学教育网()物汤加减

5.气血两虚证——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

6.热毒壅盛证——清热凉血 解毒养阴——清瘟败毒饮加减 二

十三、急性白血病(急劳、热劳、血证、瘟毒、虚劳、徵积)1.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加减 2.痰热瘀阻证——清热化痰,活血散瘀——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解毒——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五阴煎加味 5.湿热内蕴证——清热解毒,利湿化浊——葛根芩连汤加味

二十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劳、热劳、血证、瘟毒、虚劳、徵积)1.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解毒祛瘀——青蒿鳖甲汤加减 2.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膈下逐瘀汤加减 3.气血两虚证——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

4.热毒壅盛证——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二

十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证、紫癜、紫斑、阴阳毒)1.血热妄行证——清热凉血——犀角地黄汤加减

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 清热止血——茜根散或玉女煎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3.气不摄血证——益气摄血 健脾养血——归脾汤加减 4.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加减 二

十六、甲亢(瘿气、瘿病、瘿瘤)

1.气滞痰凝证——疏肝理气,化痰散结——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2.肝火旺盛证——清肝泻火,消瘿散结——龙胆泻肝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消瘿散结——天王补心丹加减 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消瘿散结——生脉散加味 二

十七、糖尿病(消渴)

(一)无症状期——滋养肾阴——麦味地黄汤加减

(二)症状期: 1.阴虚燥热证:

1)上消(肺热伤津正)——清热润肺 生津止渴——消渴方加减 2)中消(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 养阴增液——玉女煎加减 3)下消(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加减 2.气阴两虚证——益气健脾 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加减 3.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 补肾固摄——金匮肾气丸加减 4.痰瘀互结证——活血化瘀祛痰——平胃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5.脉络瘀阻证——活血通络——血府逐瘀汤加减

(三)并发症:

1.疮痈——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合黄芪六一散加减

2.白内障、雀目、耳聋——滋补肝肾 益精养血——杞菊地黄丸、羊肝汤、磁朱丸

二十八、风湿热(痹症)

1.风寒湿阻证——祛风化湿,散寒宣痹——蠲痹汤加减 2.热邪痹阻证——清热宣痹——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3.气血两虚,寒湿阻滞证——温补气血,宣痹止痛——独活寄生汤加减

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宣痹止痛——五阴煎加减 二

十九、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痛痹、痛风、历节)

(一)活动期:

1.湿热痹阻证——清热利湿 祛风通络——四妙丸加减 2.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 祛风通络——丁氏清络饮加减 3.寒热错杂症——祛风散寒 清热化湿——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二)缓解期:

1.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证—活血化瘀 祛痰通络——身痛逐瘀汤合指

转自医学教育网()迷茯苓丸加减

2.肝肾亏虚,邪痹筋骨证——益肝肾 补气血 祛风湿 通经络——独活寄生汤加减

十、癫痫(痫证、癫痫)

1.风痰上扰证——涤痰息风,开窍定痫——定痫丸加减 2.痰热内扰证——清热化痰,息风定痫——黄连温胆汤加减 3.肝郁痰火证——清肝泻火,化痰息风——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4.瘀阻清窍证——活血化瘀,通络息风——通窍活血汤加减 5.脾虚痰湿证——健脾和胃,化痰息风——醒脾汤加减 6.肝肾阴虚证——补益肝肾,育阴息风——左归丸 三

十一、急性脑血管病(中风)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眩晕、中风)

1.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平肝熄风,育阴潜阳——镇肝息风汤加减

2.气虚血瘀,脉络瘀阻证——补气养血,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

3.痰瘀互结,阻滞脉络证——豁痰化瘀,通经活络——黄连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

(二)脑血栓形成

1.肝阳暴亢,风阳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加减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加减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通腑泄热,化痰理气——星蒌承气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 5.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镇肝息风——镇肝息风汤加减 6.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祛风通络,养血和营——大秦艽汤加减

7.痰热内闭清窍证——清热化痰,醒神开窍——首先灌服(或鼻饲)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辛凉开窍 继以羚羊角汤加减

8.痰湿壅闭心神证——辛温开窍,豁痰熄风——急用苏合香丸灌服,继用涤痰汤加减

9.元气败脱,心神涣散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立即用大剂量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辨证论治部分参阅“脑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外科学辨证论治总结

转自医学教育网()

一、休克

1.热伤气阴————益气固脱,清热解毒养阴————生脉散加清热解毒养阴之品

2.热伤营血————气血两清,益气生阴————清营汤加减

3.阴厥————益气固脱,养血育阴————人参养营汤加减

4.寒厥————回阳救逆————回味四阳饮加减

5.厥逆————益气固脱,阴阳双补————保元汤合固阳汤加减

6.阴脱————益气固脱,养阴育阴————独参汤合四逆汤加减

7.阳脱————益气固脱————独参汤合四逆汤频服

二、疖(疖)

1.暑疖————清热利湿解毒————清暑汤加减

2.蝼蛄疖————补益气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3.疖病————祛风清热利湿————防风通圣散加减 1)阴虚染毒————养阴清热解毒————六味地黄汤加减 2)脾虚染毒————健脾和胃,清化湿热————四君子汤加味

三、痈(有头疽)

1.热毒蕴结证————和营托毒,清热利湿————仙方活命饮加减

2.阴虚火盛证————滋阴生津,清热托毒————竹叶黄芪汤加减

3.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十全大补汤加减

四、急性蜂窝型组织炎(发)

1.锁喉痈————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普济消毒饮加减

2.腓*发————清热解毒,和营利湿————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3.手发背————清热解毒和营————仙方活命饮加减

4.足发背————清热解毒,和营化湿————仙方活命饮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五、丹毒(丹毒)

转自医学教育网()

1.风热化火证————散风清火解毒————普济消毒饮加减

2.肝胆湿热证————清肝泄热利湿————龙胆泻肝汤或柴胡清肝汤加减

3.湿热化火证————利湿清热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4.胎火胎毒证————凉营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加减

5.毒邪内攻证————凉营泻火解毒————清瘟败毒饮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六、急性淋巴结炎(外痈)

1.颈痈————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加减

2.腋痈————清肝解郁,消肿化毒————柴胡清肝汤加减

3.胯腹痈————清热利湿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4.委中毒————和营祛瘀,清热利湿————活血散瘀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

七、急性淋巴管炎(红丝疔)————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八、脓肿(外痈、流注)

1.余毒流注证————清热解毒,凉血通络————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2.火毒结聚证————清火解毒透脓————五味消毒饮合透脓散加减

3.瘀血流注证————和营祛瘀通滞,清热化湿————活血散瘀汤加减

4.暑湿流注证————清热解毒化湿————清暑汤加减 5.正虚邪恋证————益气补血,清热托毒————托里透脓散加减

九、脓性指头炎、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掌深部间隙感染(蛇肚疔、托盘疔)

1.热毒结聚————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减

2.热盛肉腐————泻火解毒,透脓止痛————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十、全身性感染

1.疔疮走黄————凉血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

转自医学教育网()汤加减

2.火陷————凉血解毒,泄热养阴,清心开窍————清营汤加减

3.干陷————补养气血,托毒透邪,清心安神————托里消毒散加减

4.虚陷————温补脾肾————附子理中汤加减

十一、破伤风

1.风毒入络(轻证)————疏风解表,解毒镇痉————玉真散加减

2.风毒入经(较重型)————祛风镇痉,化痰通络————五虎追风散加减

3.风毒入脏(重症)————祛风化痰,解毒镇痉————存命汤加减

4.风毒深陷,正气衰微(极重症)————扶正救脱,回阳固阴———生脉散加附子

十二、头皮血肿

瘀血内聚————活血化瘀,行气消肿————通窍活血汤加减

十三、头皮裂伤

1.外伤出血————益气止血,祛瘀宁心————当归补血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2.气血双脱————益气固脱,回阳救逆————独参汤合参附龙牡汤加减

十四、头皮撕脱伤

1.气虚血脱证————益气摄血,回阳固脱————益气摄血汤加减

2.气滞血瘀证————养血活血,理气止痛————和营止血汤加减

3.气血虚亏证————补气养血————归脾汤加减

十五、脑震荡

1.昏迷期————开窍通闭————苏合香丸合至宝丹 2.苏醒期————疏肝活血安神————柴胡细辛汤加减 3.恢复期————益气补肾,养血健脑————可保立苏汤、归脾丸

十六、肋骨骨折

1.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复元活血汤加减

2.肺络损伤证————宁络止血,止咳平喘————十灰散合止嗽散加减

3.筋骨不续证————续筋接骨,理气止痛————接骨紫金丹加减

4.肝肾不足证————调补肝肾,强筋壮骨————六味地黄丸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5.气血亏虚证————益气养血————八珍汤加减

十七、烧伤

1.热伤营卫证————轻度烧伤,无需内治

2.火毒伤津证(渗出休克期)————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黄连解毒汤、银花甘草汤、犀角地黄汤或清营汤加减 3.阴伤阳脱证(渗出休克期出现休克)————回阳救逆,益气护阴

————四逆汤、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4.火毒炽盛证(感染期)————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 5.火毒内陷证(全身性感染)————清营凉血解毒

————清营汤或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6.气血两虚证————补气养血,兼清余毒————托里消毒散或八珍汤加减

7.脾虚阴伤证————补气健脾,益胃养阴————益胃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十八、急性阑尾炎(肠痈)

1.瘀滞证————行气活血,通腑泄热————大黄牡丹皮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2.湿热证————通腑泄热,利湿解毒————大黄牡丹皮汤合红藤煎剂加

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

3.热毒证————通腑排毒,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透

转自医学教育网()脓散加减

十九、急性胰腺炎

1.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清热燥湿通便———柴胡清肝饮、大柴胡汤、清胰汤I号

2.脾胃实热证——清热泻火,通里逐积,活血化瘀——大陷胸汤、大柴胡汤

3.脾胃湿热证————清热利湿,行气通下————龙胆泻肝汤、清胰汤I号

4.蛔虫上扰证————清热通里,制蛔驱虫————清胰汤II号、乌梅汤

二十、急性胆囊炎

1.蕴热证————疏肝清热,通下利胆————金铃子散合大柴胡汤加减

2.湿热证————清胆利湿,通气通腑————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

3.毒热证————泻火解毒,通腑救逆————黄连解毒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二

十一、肠梗阻

1.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通腑攻下————桃仁承气汤

转自医学教育网()加减

2.肠腑热结证————活血清热,通里攻下————复方大承气汤加减

3.肠腑寒凝证————温中散寒,通里攻下————温脾汤加减 4.水结湿阻证————理气通下,攻逐水饮————甘遂通结汤加减

5.虫积阻滞证————消导积滞,驱蛔杀虫————驱蛔承气汤加减

二十二、单纯性甲状腺肿(瘿病)

1.肝郁脾虚证————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四海舒郁丸加减

2.肝郁肾虚证————疏肝补肾,调摄冲任————四海舒郁丸合右归丸加减 二

十三、甲状腺腺瘤

1.肝郁气滞————疏肝解郁,软坚化痰————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2.痰凝血瘀————活血化瘀,软坚化痰————海藻玉壶汤合神效瓜蒌散加减

3.肝肾亏虚————养阴清火,软坚散结————知柏地黄丸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二十四、甲状腺癌(石瘿)

1.气郁痰凝证————理气开郁,化痰消坚————海藻玉壶汤

转自医学教育网()合逍遥散加减

2.气血郁滞证————理气化痰,活血散结————桃红四物汤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3.瘀热伤阴证————养阴和营,化痰散结————通窍活血汤合养阴清肺汤加减 二

十五、急性乳腺炎

1.肝胃郁热证————疏肝清胃,通乳散结————瓜蒌牛蒡汤加减

2.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托里透脓————瓜蒌牛蒡汤合透脓散

3.正虚邪恋证————益气养营活血,清热解毒————托里消毒散加减

二十六、乳腺增生病

1.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散结止痛————逍遥散加减 2.痰瘀凝结证————活血化瘀,软坚祛痰————失笑散合开郁散加减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4.冲任失调证————调理冲任,温阳化痰,活血散结————二仙汤加减

二十七、胃和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1.第一期(穿孔期)

转自医学教育网()气滞血瘀型————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疏通气血————复方大承气汤加减

2.第二期(闭孔期)

毒热炽盛证————清热解毒,疏肝利气,泻下湿热————复方大承气汤加减

3.第三期(康复期)

1)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调理脾胃————黄芪建中汤加减

2)胃腑血瘀证————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加减 3)肝胃郁热证————疏肝泄热和胃————化肝煎加减 二

十八、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1.胃热内盛————清泄胃火,凉血止血————泻心汤加茜草根、侧柏叶、白芨、石斛、乌贼骨、仙鹤草等

2.肝火犯胃————泻肝清热,降逆止血————龙胆泻肝汤加丹皮、白芍、生大黄、乌贼骨、藕节炭等

3.脾虚不摄————益气健脾,温中止血————黄土汤加地榆炭、乌贼骨、黄芪

党参、仙鹤草等 二

十九、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湿热蕴结证————清热燥湿,调和气血————芍药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2.肝脾不和证————调和肝脾,止泻缓急————痛泻药方加减

3.脾胃虚弱证————益气健脾,除湿升阳————参苓白术散加减

4.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5.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

十、泌尿系结石

1.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八正散加减 2.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通淋排石————金铃子散合石苇散加减

3.肾气不足证————补肾益气,通淋排石————济生肾气丸加减

十一、睾丸炎及附睾炎

1.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龙胆泻肝汤加减

2.火毒炽盛证————清火解毒,活血透脓————仙方活命饮加减

3.脓出毒泄证————益气养阴,清热除湿————滋阴除湿汤加减

4.寒湿凝滞证————温经散寒止痛————暖肝煎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三

十二、前列腺炎

1.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2.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前列腺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加减 4.肾阳虚衰证————温补肾阳————济生肾气丸加减 三

十三、前列腺增生病

1.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通闭利尿————八正散加减 2.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通窍利尿————沉香散加减 3.脾肾气虚证————健脾温肾,益气利尿————补中益气汤加减

4.肾阳衰微证————温补肾阳,行气化水————济生肾气丸加减

5.肾阴亏虚证————滋补肾阴,清利小便————知柏地黄丸加减 三

十四、肾癌

1.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软坚散结————四物汤合右归饮加减

2.肾阴亏虚证————养阴清热凉血————知柏地黄汤加减 3.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解毒化瘀————八正散加减 4.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桃红四物汤

转自医学教育网()加减

5.气血两虚证————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 三

十五、膀胱癌

1.肝气郁滞证————疏肝解郁,通利小便————沉香散加减 2.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加减 3.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通利小便————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加减

十六、肛门直肠疾病

1.风热肠燥便血,血栓性外痔初起——清热凉血——凉血地黄汤或槐角丸加减

2.肛周脓肿实证————清热利湿————萆薢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3.肛周脓肿实证,外痔肿痛——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或仙方活命饮加减

4.气血虚弱————补气养血————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 5.热结肠燥便秘————泄热通腑————大承气汤或脾约麻仁丸加减

6.血虚津乏便秘————生津润燥————润肠丸或五仁汤加减 7.气虚下陷————补中益气————补中益气汤加减 三

十七、痔

1.风伤肠络证————清热凉血祛风————凉血地黄汤或槐花散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2.湿热下注证————清热渗湿止血————脏连丸加减 3.气滞血瘀证————清热利湿,祛风活血————止痛如神汤加减

4.脾虚气陷证————补气升提————补中益气汤加减 三

十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寒湿证————温阳通脉,祛寒化湿————阳和汤加减 2.血瘀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加减 3.热毒证————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四妙勇安汤加减 4.气血两虚证————补养气血,益气通络————十全大补丸加减 5.肾虚证

1)肾阳虚————温补肾阳————附桂八味丸加减 2)肾阴虚————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加减 三

十九、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湿热蕴阻,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清热利湿————桃红四物汤合

萆薢渗湿汤加减

2.气虚血瘀,寒湿凝滞证——益气活血,通阳利水——补阳还五汤合阳和汤加减

十、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1.气血瘀滞证————行气活血,祛瘀除滞————柴胡疏肝散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2.湿热瘀阻证————清热利湿,活血祛瘀——萆薢渗湿汤合大黄蛰虫丸加减

中西医结合妇科病中医辨证论治总结(附趣味记忆法)

一、妊娠剧吐(恶阻、子病、病儿、阻病)————脾肝痰气,香橘小生。

1.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肝胃不和证——清肝和胃,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加减 3.痰湿阻滞证——化痰除湿,降逆止呕——小半夏加茯苓汤 4.气阴两亏——益气养阴,和胃止呕——生脉散合增液汤

二、流产(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胎堕难留、胎死不下、滑胎)

(一)先兆流产————肾气血血伤,寿胎保桂汤。1.肾虚——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 2.气血虚弱——益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 3.血热——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保阴煎

4.血瘀——祛瘀消徵,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5.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圣愈汤

(二)难免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太太学,托生人。1.胎动欲堕——祛瘀下胎——脱花煎

2.胎堕不全——活血祛瘀,佐以益气——生化汤 3.血虚气脱——益气固脱——人参黄芪汤

(三)习惯性流产————甚气人,补胎假。

转自医学教育网()1.肾气亏虚——补肾益气,固摄冲任——补肾固冲丸 2.气血虚弱——益气养血,固冲安胎——泰山磐石散 3.阴虚血热——滋阴清热,凉血安胎——加减一阴煎

(四)流产感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流产感染,勿打。

三、异位妊娠(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徵积)

(一)未破损型——活血化瘀,消徵杀胚——宫外孕II号方

(二)已破损型

1.休克型——回阳救脱,活血祛瘀——生脉散合宫外孕I号方 2.不稳定型——活血祛瘀——宫外孕I号方

3.包块型——活血化瘀,消徵散结——宫外孕II号方

四、妊高症(子肿、子晕、子痫)————屁,甚气人,屁干谈;白,真正气,瞎叫牛。

1.脾虚——健脾渗湿,行水消肿——白术散 2.肾虚——温肾扶阳,化气行水——真武汤 3.气滞——理气行滞,除湿消肿——正气天香散 4.阴虚肝旺——滋阴养血,平肝潜阳——杞菊地黄丸 5.脾虚肝旺——健脾利湿,平肝潜阳——半夏白术天麻汤 6.肝风内动——滋阴清热,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 7.痰火上扰——清热豁痰,熄风开窍——牛黄清心丸

五、胎儿生长受限(胎萎不长、妊娠胎萎燥、胎弱证、胎不长)————肾气因饱,瘦与太瘦保长胎。

转自医学教育网()1.肾气亏虚——补肾益气,填精养胎——寿胎丸合温土毓麟汤 2.气血虚弱——益气养血,滋养胎元——胎元饮合寿胎丸 3.阴虚内热——清热凉血,养阴安胎——保阴煎 4.胞宫虚寒——温肾扶阳,养血安胎——长胎白术散

六、妊娠合并疾病

(一)心脏病————心心洋气,养龟三五篓。1.心气虚——益气养血,宁心安胎——养心汤加减 2.心血虚——养血益气,宁心安胎——归脾汤

3.阳虚水泛——温阳化气,行气安胎——真武汤合五苓散

4.气虚血瘀——益气化瘀,通阳安胎——补阳还五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二)糖尿病————三消加阴阳,小女六金。1.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3.肾阴亏虚——滋阴益肾——六味地黄丸 4.阴阳两虚——滋阴助阳——金贵肾气丸

(三)急性肾盂肾炎————因心事,知道佳。1.阴虚火旺——滋阴清热通淋,佐以安胎——知柏地黄丸 2.心火偏亢——清心泻火,润燥通淋——导赤散 3.湿热下注——清热利湿通淋——加味五淋散

七、产时并发症

产后出血(产后血晕)————血瘀,甚多。

转自医学教育网()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参附汤

2.瘀阻气闭——行气逐瘀——夺命散加当归、川芎

八、产后病

(一)晚期产后出血(产后恶露不尽、产后血崩)————去学学,不生宝。

1.气虚——补脾益气,固冲摄血——补中益气汤 2.血瘀——活血化瘀,调冲止血——生化汤合失笑散 3.血热——养阴清热,安冲止血——保阴煎

(二)产褥感染————敢惹惹,吾请缨。

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 2.热入营血——清营解毒,散瘀 泄热——清营汤

3.热陷心包——清心开窍——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

(三)产后缺乳————岂敢通下。

1.气血虚弱——补气养血,佐以通乳——通乳丹 2.肝郁气滞——疏肝解郁,通络下乳——下乳涌泉散

九、产后并发症

(一)产后关节痛(产后身痛、产后痹症、产后遍身疼痛、产后风)————学学外伸,黄花独养。

1.血虚——养血益气,温经通络——黄芪桂枝五物汤 2.血瘀——养血活络,行瘀止痛——生化汤 3.外感——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

转自医学教育网()4.肾虚——补肾强腰,壮筋骨——养荣壮骨汤

(二)产后排尿异常

1.产后小便不通————去伸去学,补济木物。1)气虚——益气生津,宣肺利水——补气通脬饮 2)肾虚——补肾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 3)气滞——理气行滞,行气利尿——木通散 4)血瘀——养血活血,祛瘀利尿——加味四物汤 2.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去伸,黄甚 1)气虚——益气固摄——黄芪当归散 2)肾虚——温阳化气,补肾固脬——肾气丸

十、外阴瘙痒————是肾血,必知归。

1.湿热下注——清利湿热,杀虫止痒——萆薢渗湿汤 2.肾阴虚——滋阴降火,调补肝肾——知柏地黄丸 3.血虚生风——养血祛风,活血止痒——当归饮子

十一、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一)外阴炎————试试,龙胆无味。1.湿热下注——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2.湿毒浸渍——清热解毒除湿——五味消毒饮

(二)前庭大腺炎————热喊仙羊

1.热毒蕴结——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仙方活命饮 2.寒凝瘀滞——温经散寒,化湿涤痰,和营散结——阳和汤

(三)阴道炎(带下病)

转自医学教育网()1.滴虫性阴道炎————湿甚,龙胆金币

1)湿热下注——清利湿热,杀虫止痒——龙胆泻肝汤 2)肾虚湿盛——补肾利腰,清热利湿——肾气丸合萆薢渗湿汤 2.念珠菌阴道炎————脾肾,碗内

1)脾虚湿盛——健脾燥湿,杀虫止痒——完带汤 2)肾虚湿阻——温肾燥湿,固涩止带——内补丸 3.细菌性阴道炎————湿湿,止无 1)湿热——清热利湿止带——止带方 2)湿毒——清热解毒除湿——五味消毒饮 4.老年性阴道炎————甚湿,止一止

1)肾阴亏损——滋阴降火,固涩止带——知柏地黄汤 2)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滋阴补肾——易黄汤合知柏地黄汤

(四)宫颈炎(带下病)————试试,龙胆之五;脾肾,碗内。1.湿热内蕴——疏肝清热,利湿止带——龙胆泻肝汤 2.湿毒内侵——清热泄毒,燥湿止带——止带方合五味消毒饮 3.脾虚——健脾利湿——完带汤 4.肾虚——补肾固涩——内补丸

(五)盆腔炎

1.急性盆腔炎————热毒勿打,湿热活命。

1)热毒壅盛——清热解毒,化瘀止痛——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

2)湿热瘀结——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仙方活命饮

转自医学教育网()2.慢性盆腔炎————试喊奇奇,人少学(校)里 1)湿热壅阻——清热利湿,祛瘀散结——银甲丸 2)寒湿凝滞——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 3)气滞血瘀——理气活血,消徵散结——血府逐瘀汤 4)气虚血瘀——益气健脾,化瘀散结——理冲汤

十二、月经病

(一)功血

1.无排卵型功血(崩漏)1)血热————虚实保清。

(1)虚热——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合生脉散(2)实热——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 2)肾虚————阳右阴左。

(1)偏肾阳虚——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2)偏肾阴虚——滋肾养阴,调经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 3)脾虚——补气摄血,固冲调经——固本止崩汤合举元煎————脾虚固举

4)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血瘀四笑

2.排卵型功血(月经失调)

1)子宫内膜修复期延长(卵泡期出血)————气虚失学,举两古桃笑。

(1)气虚——补气摄血,调经固冲——举元煎

转自医学教育网()(2)虚热——滋阴清热,调经止血——两地汤(3)湿热——清热利湿,止血调经——固经丸

(4)血瘀——活血化瘀,调经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2)黄体功能不足————脾肾阳肝阴,补柜清单两(张)。(1)脾气虚弱——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2)肾气不固——补肾调冲——归肾丸

(3)阳盛血热——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经散(4)肝郁血热——疏肝解郁,清热调经——丹栀逍遥散(5)阴虚血热——滋阴清热,凉血固冲——两地汤 3)黄体萎缩不全————脾湿气,归四血。(1)脾虚气弱——健脾益气,调经止血——归脾汤(2)湿热蕴结——清热利湿,调经止血——四妙丸(3)气滞血瘀——活血化瘀,调经止血——血府逐瘀汤 4)排卵期出血(经间期出血)————婶婶使竿,两建清单。(1)肾阴虚——滋肾养阴,凉血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2)肾阳虚——补肾助阳,益气止血——健固汤(3)湿热——清热利湿,调经止血——清肝止淋汤(4)肝郁气滞——疏肝清热,化瘀止血——丹栀逍遥散

(二)闭经(闭经、女子不月、经水断绝、经闭)————敢气人,去还谈;贵人加血温仓。

1.肝肾不足——滋肾柔肝,调补冲任——归肾丸 2.气血虚弱——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转自医学教育网()3.阴虚血燥——养阴清热,凉血调经——加减一阴煎 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调经——血府逐瘀汤 5.寒凝血瘀——温经祛寒,活血化瘀——温经汤 6.痰湿阻滞——燥湿化痰,活血调经——苍附导痰丸

(三)痛经(痛经、经行腹痛)气寒湿气肝,各少清八条。1.气滞血瘀——理气行滞,逐瘀止痛——膈下逐淤汤 2.寒湿凝滞——温经祛寒,活血止痛——少腹逐瘀汤 3.湿热瘀阻——清热利湿,祛瘀止痛——清热调血汤 4.气血虚弱——益气补血,活血止痛——八珍益母汤 5.肝肾亏虚——滋肾养肝——调肝汤

(四)经前期综合症(经行头痛、经行发热、经行身痛、经行泄泻、经行浮肿)————敢干屁信誉,才知见鬼痛。1.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2.肝肾阴虚——滋肾养肝,清热降火——知柏地黄汤 3.脾肾阳虚——健脾温肾——健固汤合四神丸 4.心脾气虚——健脾升阳,益气固表——归脾汤 5.淤血阻滞——温经通络,活血散瘀——趁痛散

(五)围绝经期综合症(经断前后诸证)————阴阳两虚,左右二至。

1.肾阴虚——滋肾养阴,佐以潜阳——左归饮 2.肾阳虚——温肾扶阳——右归丸

3.肾阴阳两虚——益阴扶阳——二仙汤合二至丸

转自医学教育网()

十三、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一)宫颈癌————敢干屁事,但知儿真玩黄毒。1.肝郁化火——疏肝理气,解毒散结——丹栀逍遥散 2.肝肾阴虚——滋补肝肾,解毒清热——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 3.脾肾阳虚——健脾温肾,化湿止带——真武汤合完带汤 4.湿热瘀毒——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散结——黄连解毒汤

(二)子宫肌瘤————气寒痰是因,各少开清清。1.气滞血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膈下逐淤汤 2.寒湿凝滞——温经散寒,活血消徵——少腹逐瘀汤 3.痰湿瘀阻——化痰理气,活血消徵——开郁二陈汤 4.湿热夹瘀——清热利湿,活血消徵——清宫消徵汤 5.阴虚内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青海丸

十四、子宫内膜异位症————气寒是痰气甚,哥少清单桃李归。1.气滞血瘀——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膈下逐淤汤 2.寒凝血瘀——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少腹逐瘀汤 3.湿热瘀结——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清热调血汤

4.痰瘀互结——化痰散结,活血逐瘀——丹溪痰湿方合桃红四物汤 5.气虚血瘀——益气化瘀——理冲汤

6.肾虚血瘀——益肾调经,活血祛瘀——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

十五、子宫脱垂————气甚湿,不大胆。1.气虚——补益中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 2.肾虚——补肾固脱,益气升提——大补元煎

转自医学教育网()3.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

十六、不孕症————肾气养人敢于谈,于文让开少苍。1.肾虚

1)肾气虚——补益肾气,填精益髓——毓麟珠 2)肾阳虚——温肾助阳,化湿固精——温胞饮 3)肾阴虚——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2.肝郁——疏肝解郁,养血理脾——开郁种玉汤 3.淤血阻滞——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少腹逐瘀汤 4.痰湿内阻——燥湿化痰,调理冲任——苍附导痰丸

十七、***产并发症

(一)***不全————赶阴气,输两步。

1.肝郁血热——清热解郁,凉血止血——舒郁清肝饮 2.阴虚血热——滋阴清热,止血固冲——两地汤和二至丸 3.气虚——补气摄血固冲——补中益气汤

(二)宫腔或宫颈内口粘连————血瘀不甚。血瘀——活血化瘀,益气补肾——补肾化瘀汤 三)***术后感染————邪毒勿笑。

邪毒壅盛——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儿科学辨证论治总结

一、新生儿黄疸

转自医学教育网()

1.湿热熏蒸————清热利湿退黄————茵陈蒿汤加味

2.寒湿阻滞————温中化湿退黄————茵陈理中汤加味

3.瘀积发黄————化瘀消积退黄————血府逐瘀汤加减

二、上感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

3.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三、急支

1.风寒咳嗽————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杏苏散加减

2.肺热咳嗽————辛凉解表,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3.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4.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沙参麦冬汤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

四、肺炎

1.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2.痰热闭肺————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五、病毒性心肌炎

1.邪毒犯心————清热解毒,宁心安神————银翘散加减

2.湿热侵心————清热化湿,宁心安神————葛根芩连汤加减

3.痰瘀阻络————豁痰活血,化瘀通络————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

4.气阴亏虚————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

5.心阳虚弱————温振心阳,宁心安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六、鹅口疮

转自医学教育网()

1.心脾积热————清心泻脾,解毒泻火————清热泻脾散加减

2.虚火上炎————滋阴降火,引火归元————六味地黄汤加肉桂

七、疱疹性口炎

1.风热乘脾————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凉膈散加减

2.心火上炎————清心泻火————泻心导赤汤加减

3.虚火上炎————滋阴降火,引火归元————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八、小儿腹泻

(一)、常证

1.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2.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加减

3.伤食泻————运脾和胃,消食化滞————保和丸加减

4.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5.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二)、变证

1.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加减

2.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九、急性肾小球肾炎

1.风水相搏————疏风利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2.湿热内蕴————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三仁汤加减

3.水气上凌心肺————泻肺逐水,宁心安神————己椒苈黄丸

4.水毒内闭————辛开苦降,辟秽解毒————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

十、肾病综合征

1.脾虚湿困————益气健脾,利水消肿————参苓白术散合五苓

转自医学教育网()散

2.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气行水————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十一、多发性抽动症

1.肝亢风动————清肝泻火,熄风镇惊————千金龙胆汤加减

2.痰火扰心————泻火涤痰,清心安神————礞石滚痰丸加减

3.脾虚肝旺————益气健脾,平肝熄风————醒脾散加减

4.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柔肝熄风————大定风珠加减

十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脾胃虚弱————健运脾胃,益气养血————参苓白术散或异功散加味

2.心脾两虚————补脾养心,益气生血————归脾汤加减

3.肝肾阴虚————滋养肝肾,益精生血————左归丸加减

转自医学教育网()4.脾肾阳虚————温补脾肾,益精养血————右归丸加减

十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血热伤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加减

2.气不摄血————益气健脾,摄血养血————归脾汤加减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凉血宁络————大补阴丸合茜根散

4.气滞血瘀————活血化瘀,理气止血————桃仁汤加减

十四、支气管哮喘

(一)发作期

1.寒性哮喘————温肺散寒,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2.热性哮喘————清热化痰,止咳定喘————麻杏石甘汤或定喘汤加减

(二)缓解期

1.肺气虚弱————补肺固表————玉屏风散加减 2.脾气虚弱————健脾化痰————六君子汤加减 3.肾气不纳————补肾固本————金贵肾气丸加减

十五、风湿热

中西医结合抗癌防癌 篇6

就中西医结合抗癌防癌的时机、方式、中药干预作用在线答疑。本期选录微访谈的部分精彩内容,与更多读者分享。

@单纯的青春梦想 :乳腺癌已经是浸润性了,请问经过化疗,有可能再进行切除手术吗?第一次化疗效果不理想,第二次是使用间隔21天的。另外,这病是有遗传的吧?

@李雁主任医师:部分病人经过化疗有可能可以手术切除。目前未确认乳腺癌有遗传性。

@单纯的青春梦想 :我妈妈41 岁,这一次B超双乳已显示乳腺等级2级,内容显示的是小叶增生,以前检查出来的结果是左乳3级,右乳6级,是浸润性,请问最后一次化疗是21天4次的,那第四次可以不做,直接进行手术吗?

@李雁主任医师:就目前情况来看,不能说明有复发,应积极中医中药治疗,以预防复发转移。

@wjmls :请问:1、肝部肿瘤,早晨出现低血糖症状,夜间喝白糖水补糖,可行吗?2、饮食具体禁忌什么?3、若想吃中药,吃什么好?

@李雁主任医师:1、早晨低血糖,要找出原因,再采取针对的措施。 2、少食无鳞鱼及辛辣食品。 3、中医中药需要对症下药,因此应该来门诊就诊,我们会开出有针对性的中药。

@阿迪斯:每年坚持常规体检的,一切正常,防癌的话还需要检查什么?

@李雁主任医师:除常规体检项目外,针对肿瘤的,主要考虑检查肿瘤标志物、PET/CT等。如果目前有什么症状,可根据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例如,大便次数改变,可考虑下腹部CT及肠镜检查。

@上海胡妈妈 :甲状腺癌术后,可以吃海鲜吗? http://t.cn/zQ6ypKY

@李雁主任医师:无鳞鱼及含碘丰富的食物要少吃。

@最笨傻蛋 :请问肠癌术后化疗后如何调理。饮食方面应注意那些。

@李雁主任医师: 1、进行中医中药调理。 2、饮食注意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疏菜及菌菇类食品,少食热性及辛辣食物。

@新晴微微 :肺癌晚期,在吃靶向药物。医生说不要同时再吃其他药包括中药,因为中药说不清,也许有拮抗作用。请问中医怎么呢?

@李雁主任医师: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肺癌患者在服用靶向药物期间,可以配合中药治疗,有增效作用。

@老小宁_32761 :肺癌病人,术后已经4年了,有时候有点咳嗽,气急,夏天可以做敷贴吗?

@李雁主任医师:可以进行敷贴治疗。

@夏花和秋叶之 :朋友的姐姐患食管癌晚期,已经无法手术。现在准备化疗。请问,在化疗期间,她可以吃中药吗?效果如何?

@李雁主任医师:中医中药可以对化疗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因此,化疗剘间要积极配合中医中药治疗。

@用户3580127577 :我母亲今年50岁,当时检查是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病理提示胆囊癌,为第3期,未有远处转移。医生说这个化疗不太敏感,不建议我们做,也未做根治术。像这种该如何做下一步?

@李雁主任医师:如果肿瘤已切除,且无其他部位转移,可考虑中医药治疗。

@宏祖:要去看望癌症手术后病人,请问是送冬虫夏草胶囊好呢还是灵芝孢子粉好?您建议癌症术后病人吃什么呢?

@李雁主任医师:都可以,表表心意。癌症术后病人适合什么,具体需要根据病情。

@马致瑶妈妈:我叔叔肺癌术后,目前在化疗中,是否可以服用中药,还是化疗后服用,是否有冲突?

@李雁主任医师:化疗期间可以服用中药,但往往药物同化疗后不同,以扶正为主,化疗期间中药对于改善胃肠道反应、化疗的减毒增效有一定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篇7

关键词:颈性眩晕,颈复汤,中西医结合方案

颈性眩晕其概念最早于1955年由Ryan和Cope提出[1]。目前西医颈性眩晕主要有手术和药物对症治疗。手术主要采取突孔切开椎动脉外膜剥离术,但手术费用较高,且患者承受痛苦较大。药物治疗主要选用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灌注如倍他司汀、或西比灵、或尼莫地平等药物。

中医治疗常用的方法有推拿,按摩、牵引,穴位注射以及活血化瘀通络中药等。但由于临床部分患者往往伴有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等,致使采用推拿、按摩、牵引等治疗方法前,必须要求医者有足够的判断,并对医者的治疗手法有极高的要求。反复不恰当推拿,按摩、牵引等治疗,都有可

1) 为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资助(No.10DZ1974500)

能加重症状,甚至导致截瘫。所以,积极探索并采取有效、安全、科学、规范、便捷、经济的内科综合诊疗方案,显得尤为迫切,且极富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本科2010年9月—2011年12月颈性眩晕住院患者170例,男60例,女110例。年龄35岁~70岁(64岁±1岁)。

1.2 诊断标准[2] ①以眩晕为首发突出症状,且发作与颈部活动和一定的头位有关,反复发作,次发作时间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间断发作总病程数天至数年;②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双眼视觉障碍、发作性意识障碍、猝倒等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的表现;③转颈试验阳性[3];④颈椎X线摄片、或MR I或CT,显示不同程度椎体不稳、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横突孔狭窄、椎间盘突出、硬脊膜压迫等影像学表现;⑤TCD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及可出现动脉硬化的改变。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性别不限;年龄≥18岁,≤70岁;发病时间≤24 h。排除:中枢性和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耳蜗迷路震荡等眼、耳科多种疾病;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神经科相关疾病;合并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者;精神病患者及神志不清、言语不能表达者;近1个月内严重创伤、手术史;各种急慢性炎症、消化道溃疡、支气管哮喘、风湿热、结缔组织病、肿瘤患者。

1.4 分组方法 根据SPSS随机分组软件,随机分为5组。中西医结合(颈复汤低、中、高剂量分别联合倍他司汀)组,中药颈复汤中剂量组,倍他司汀对照组。各组间治疗前DHI眩晕障碍评分量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基线相同。

1.5 试验药物与研究方法 ①颈复汤组,组方:葛根、川芎、羌活、地龙、地鳖虫、水蛭等。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药物比例分别为:3∶1∶1∶1.5∶1.5∶1.5、6∶2∶2∶3∶3∶3和12∶4∶4∶6∶6∶6。各组中药均由我院中药房煎制,每袋150 mL,1袋/次,2次/日,应用1周。倍他司汀组:倍他司汀8 mg(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3次/日,应用1周。各组均执行基本治疗: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体位变动;清淡饮食,低流量吸氧;颈部热敷每日2次,每次0.5 h;佩戴颈托,每日2次,每次2 h;眩晕缓解后,早日活动;丹参酮2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停用其他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中、西药物。伴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常规降压、降糖、降脂治疗。

1.6 观察指标 DHI眩晕障碍评分量表积分[4](共25题。P:代表physical seale,躯体性分值;F:代表functionalseale,功能性分值;E:代表emotionalseale,情感性分值。回答选项:“是”,4分;“有时”,2分;“无”,0分)。眩晕缓解天数。采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包括治疗前后头晕,天旋地转感,漂浮感,闭目减轻,转头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肢体无力或肢体麻木积分。

1.7 疗效判定[2] 临床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感,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眩晕或头晕减轻,仅伴有轻微自身及景物的旋转,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8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 果

2.1 各组眩晕障碍(DHI)评分比较(见表1)

2.2 各组治疗后眩晕缓解天数比较(见表2)

2.3 各组眩晕症状(VAS)评分比较(见表3)

2.4 颈复汤临床疗效(见表4)

3 讨 论

中医学素无“颈性眩晕”病名,但据其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眩晕”等病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认为与体虚、年老、劳累、情绪、饮食、气滞、瘀血、痰浊、寒侵等因素有关。主要源于肝、脾、肾亏虚,外邪易乘虚侵袭,形成风、火、痰、瘀的病理演变。因此眩晕的病机概括起来仍不外乎风、火、痰、瘀、虚五端。眩晕证的临床辨治,多从肝脾肾立论,长期以来治疗多围绕补肾益精,健脾化痰,平肝潜阳,活血化瘀、通络而变化应用。

在长期诊疗过程中发现,本病不单与风、火、痰、瘀、虚五端有关,更与督脉及膀胱经等阳脉寒凝有关。督脉乃人之阳经之海,且督脉和膀胱经均行于颈背及枕后,寒凝瘀滞阳脉,清阳不展,轻窍被蒙,则“眩晕”自生。临证选用辛温活血通脉之品,不单症状缓解迅速,临床疗效也较明显。考虑与多数患者长期伏案或长时间使用电脑,姿势固定僵硬,且多置于空调房间等因素有关,致使寒凝阳脉,血脉艰涩。认为该病的中医学主要病理机制为“阳脉寒凝血瘀”。多年来在临床反复实践、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创立了由葛根、羌活、川芎、水蛭、地龙、地鳖虫组成的颈复汤。

葛根,出自《神农本草经》,历代医书记载,性味甘、平、微凉,入脾、胃、肺、膀胱经[5]。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还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升引作用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对脑血管有扩张及改善脑循环作用,对脑循环的改善并非单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所致,而是使低幅波升高,高幅波降低,异常波趋向正常[6]。

川芎,性味辛、温,入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祛风、行气、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大活性,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并且该物质能透过血脑屏障,在脑干分布较多,有利于在脑部发挥血管作用,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活化,降低血管阻力,对改善脑缺血有显著疗效[7]。

羌活,性味温、辛、苦,入膀胱、肾经,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的功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有抗血栓形成和抗凝血作用[8];增加动物的脑血流量,而不增加外周血流量,且不加快心率,不升高血压,为临床上羌活用于治疗脑缺血找到理论依据[9]。

地龙,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熄风、平喘、通络、利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血栓、溶栓和改善血液循环作用[10,11,12]。

地鳖虫,性味寒、咸、有微毒,入肝经,主理血症,具有散血瘀、消坚结、解凝活血、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下乳通经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凝血、抗血栓作用[13,14,15]。

水蛭,性味苦、咸、平、有微毒,入肝、膀胱经,具有破血、逐瘀、通经,兼利水道,消痰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促纤溶作用[16,17,18]。

方中葛根为君药,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引经作用;川芎、羌活祛风活血;地龙、地鳖虫、水蛭活血通络,全方共奏温阳活血通络之功。

倍他司汀作为一种组胺类药物,通过激动组胺 H1受体而发挥拟组胺作用,它对脑、心以及外周血管,特别是对椎基底动脉有较明显的增加脑血流量作用。同时该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液凝固的作用,疏通微循环,提高脑组织灌注。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4 年5 月—2015 年5 月于该院就诊的68 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切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 例。 观察组中男21 例,女13 例,年龄59~83 岁,平均(78.3±4.1)岁,病程8 个月~12 年,平均病程(6.5±1.4)年,心功能分类:2 级11 例,3 级14 例,4 级9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14 例,年龄60~82 岁,平均(77.9±4.8) 岁, 病程9 个月~12 年, 平均病程(6.6±1.5)年,心功能分类:2 级12 例,3 级14 例,4 级8 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 性别、 病程等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 给患者服用常规的抗抑制剂药物, 包括阿司匹林( 国药准字H31022423)、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参附强心汤。 在药方中添加10 g人参、11 g白术、11 g附子、6 g甘草、30 g黄芪、31 g毛冬青、10 g桂枝、10 g桑白皮,17 g茯苓。以上药物与水按照1:2 的比例混合,让患者煎服。 1 剂/d。1 个疗程2 周。 所有患者给予3 个月治疗。 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 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老年重症心率衰竭发病率不断增高。该病的主要病因为:患者心率失常,免疫力下降、血容量增加等。 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抢救,就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3]。 鉴于此,患者一旦得到确诊后,应该及时采取治疗手段,以免耽误病情。同时,老年患者由于年龄比较大,器官组织功能下降,从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所以,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4]。

当前,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很多医院选择常规的西药治疗手段。 然而,由于老年人肌体功能下降,不仅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导致复发。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心悸、咳嗽、水肿、痰饮等[5,6]。 大部分患者阳气虚衰。 因此,可以在单纯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中医药物治疗。 研究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可以缓解患者的病痛,改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该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患者药方中,添加人参、白术、茯苓、附子、甘草、黄芪等。 中医认为,食用人参后,具有活血化瘀、补益心气的功效。 附子可以消除患者体内寒气,有利于恢复阳气。除此之外,药理学认为附子与人参联用后,可以起到增强心肌、扩张血管的作用[7]。 甘草性温,可以调和药性。最后,黄芪可以加快肌体新陈代谢,促进心肌供血,减小血液的粘稠度,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P<0.05。 在陈波[8]的研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6%,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63%,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吕超强.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5(5):28-29.

[2]郑友峰.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4):3859-3861.

[3]刘亚男,张会芳.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3(23):4371-4373.

[4]王波.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J].海南医学,2014(19):2890-2892.

[5]高俊.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方案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1):77-79.

[6]曹文伟.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4):3830-3832.

[7]彭立夫.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1):89-91.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5月本院住院患者200例,按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100例,男性患者72名,女性患者18名,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4.2±5.8)岁,含有冠心病48例、高血压28例、心律失常2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另外100例含有男性患者78名,女性患者22名,年龄50~67岁,平均年龄(53.9±4.1)岁,冠心病40例、高血压33例、心律失常2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基础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传统优质的护理模式,日巡视两次,给予健康指导,满足病人身心需要。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要求患者谨遵医嘱,定时巡视并观察患者情况,检查其不良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随时做好调整,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

1.2.2 西医护理

在患者入院开始护理治疗流程后,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先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了解疾病细节、病情特点,收集患者信息,同时为患者普及相关病理尝试,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由于西医药理一般由于个体差异存在一些列的毒性和不良反应,需要护理人员加强监控和检查,进行必要的监测处理。对于患者的并发症或较为复杂的突发病症,要及时发现并作出处理,及时应对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1]。

1.2.3 中医护理

中医中认为: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去。由此可见,在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情绪安抚比较重要,通过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及其他护理工作,使患者消除恐惧、紧张、焦虑的负面心理,避免患者的恢复受到情绪的干扰[2]。

中医对于饮食的调理尤其重视,通过制定具有理疗功效的饮食计划,通过饮食搭配药物增进治疗效果。饮食管理本就是现代护理人性化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中医思想知识,给予患者更大的帮助。

中医还讲究人与自然的协调,对此,需要医护人员在患者的起居方面做出干预,通过合理的指导,规律患者的生活,使患者在符合外界环境作息中获得舒适的修养环境,增加患者获得治疗的效果。

1.3 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分值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评分[3];调查问卷红附带健康知识简易问答,共20小题以及格为普及标准;问卷调查中添加满意度调查选项,选项内容设定为满意与不满意两项。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质量各项评价

两组病人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的病人SAS和SDS评分、健康调查分数较对照组更加优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调查

通过对比结束后对患者的问卷调查,从数据上来看,观察组的两项数据内容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在住院时间上,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明显短于传统护理措施,这说明该模式的运用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减少了住院时间,在提升患者体验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使医疗效果能够获得更高的肯定。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可以增强患者的机体功能,提升免疫力与身体素质,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应用对应的治疗护理手段,保证对治疗效果起到正确的促进作用。

在焦虑评分上,该护理模式下的患者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引导患者情绪,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结合健康调查评分结果,患者对自身病情更为了解,也能更好得处理自身的情况,与护理人员的合作更协调。

综上所述,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明显优化了患者在护理治疗中的心态,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具有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患者评价良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在心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5年5月住院心内科患者200例,其中1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另外10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在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普及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常规护理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在心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效果,增强了护理的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心内科住院患者

参考文献

[1]吕鹤翎,赵玉梅.整体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山西中医,2015,31(8):61-62.

[2]杨思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综合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5):1924-1925.

“中西医结合”疗作文 篇10

我们很多传统的语文教师对于作文采用的是精批精改的方式, 将学生的错字、不通顺的句子一一订正, 这样一来, 教师批改得很辛苦, 但往往效果却不是太理想。甚至有语文教师开玩笑说常看学生的作文, 自己的水平会降低, 就如同整天身居病人之间, 无意间会被感染。这个玩笑给了我灵感, 我想只有当你是医生时, 才可以针对这些有“病”的作文, 也即问题作文提出病因, 并找出解决病症的有效方案。但是学生的作文除了共性之外也有个性, 如同医生给病人开具的感冒药方会有相同的药, 但针对患者出现的个体表现又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病情较轻的或许吃吃药就可以了, 严重的或许要打打吊瓶。有的文章或许需要“中药”, 调理一下“气血”, 有些文章或许要找“西医”直接“开刀”“做手术”, 进行篇章结构的修理。所以, 我尝试着给学生开病历, 在文章的相应位置写出病症一、病症二, 而不是直接给他修改字句, 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抓药”, 在“抓药”“找药”的过程中学生多了思考这一环节, 于是也就让孩子多了些探究病因的过程。这样的形式也让孩子们增加了新鲜感, 多了一份修改作文的乐趣。

例文1

明天

一个人有着许多的明天, 而每一个的明天都与另一个人不同。有些人的明天或许是快乐的, 或许是伤心的, 但在一些遥远山区的孩子们的明天却是坚苦的。

在一些山区中, 有无数孩子是留守儿童, 是失去亲人的儿童, 生活也是无比坚辛, 都在为明天而做打算。

一些孩子, 每天都是在为明天的上学时间, 上学路程有多大危险, 食物等做着打算, 生怕明天缺了一样计划中的事物。

如果算错上学时间, 便会造成迟到。如果计算错上学的路, 也会走更多时间, 并且会出现事故。如果食物多拿了, 明天多出的食物会变质, 要么变难吃。如果食物少拿了的话, 那么这个孩子只能饿着肚子上课, 那时上课定会注意力分散, 造成孩子少学了一天的知识而成绩下降。

病症一:文中出现错别字———坚苦、坚辛

病症二:文中出现病句———划线句子。

病症三:文章第四段反映的现象是否符合常理?或是否留守儿童特有?

处方:前三段小手术, 第四段大手术。

有力器官:主题不错, 具有时代性。

(其实有力器官就是文章当中的闪光点, 每一篇文章, 你用发现的眼光去看, 纵向或是横向的比较过后, 总是会有闪光点的, 虽然修改作文本就是专注于发现问题, 但这样的评价结果会让“病人”看不到希望, 所以发现文章的“有力器官”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例文2

明天

已是春分时节, 从气候学上说春分意味着春天已过了一半, 距中考的日子只余两个多月了。

无形的压力像是近日来的阴霾天气, 压得学子们喘不来气。我明白这压力的沉重, 也清楚这压力会带给我的动力与希望。

拼的是现在, 这两个月, 或许赢的是明天的璀璨。我深知的是, 没有等出来的明天, 只有拼出来的辉煌。

每天解着自己最不擅长的理科题, 做着无数张卷子。深夜十二点, 爸爸妈妈熄了灯, 我只好打着手电筒, 借助微弱的灯光背诵着一首首古诗词。有时也会从梦中醒来, 是不自觉的回想着入睡前背诵的古诗, 还未解出的理科题。

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明天为了我的明天, 所以值得。

坚持每天做自己不喜欢的数列和函数。

坚持不去想可口的美食与盛开的樱花。

坚持给自己注入信心的活水。

坚持命令自己坚持。

诅咒独木桥是因为害怕被挤下去, 诅咒中考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来面对它。或许我并不优秀, 但是一味的抱怨与诅咒对于让我优秀并无丝毫的帮助, 所以我选择欣然接受。这也许会是让我的明天美好的第一途径。

我处于中间层, 也就是俗称的中等生。这并不是个好位置, 你不容易上去, 却很容易沉入底层;你看不到希望, 却也不至于完全绝望。明天所属, 何去何从, 全在乎我如何选择现在。

往事如过往云烟, 却带给我无限生机。有人说, 中考紧张激烈, 是我们面临社会的第一次抉择, 是社会对我们优胜劣汰的最好诠释。我想这更是对我们心的一次考验。

我用信心和活水消除对未来的恐惧, 我用女性特有的冷静来化解一切危机, 我用一贯的坚持抚平浮躁的心灵。

昨天的生机, 今天的追求。信心, 冷静, 坚持是明天的伴侣, 将见证明天的璀璨。

病症一:第一段需要对称。

病症二:第三段语句不通。

病症三:第四段和紧接着的排比句有重复现象, 需要整合。

处方:前两个病症小手术, 第三个病症开中药顺气 (梳理筋络) 。

有力器官:文章感情细腻, 感受深刻, 结尾充满希望。

渐渐的学生们也会互相开病历了, 最后还可以自己给自己写病历, 在互动中来探讨, 作文的病越来越少, 健康的作文也越来越多了。孩子们分别做起了自己的医生, 还给别人“看病开药”, 他们为自己也可以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而骄傲。大家还互相打趣“你是病人”、“你才有病”、“我们一起和病魔作斗争”, 孩子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接受了彼此的修改意见, 作文也越写越好了。

当然, 我们最不可缺少的是将修改好的精美文章进行成果展示, 大家都在欣赏给他人开出正确处方后共同修改得到的成果, 都争相着踊跃展示, 有人说自己就是“神医华佗”, 会自己给自己疗伤。最后每一个小组评出一篇“康复效果”最好的作文贴到我们的展示区里, 当然需要作者再认真仔细地誊抄一遍, 将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文章一并贴上, 增强对比效果, 更使作者和修改者具有成就感。

崩漏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略论 篇11

中医之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它类似西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年来,笔者中西医结合诊治崩漏31例皆愈,现结合临床小结讨论,以利再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均因阴道异常出血就医。年龄14岁~50岁,平均33.2岁。与职业关系不大。1.2 检查项目:B超检查31人,未发现子宫及附件异常。性激素检验6人,雌激素偏低2人,孕激素偏低1人,泌乳素偏高1人。血常规检验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色素偏低,最低的60g/L。1.3 症状分型:以崩中漏下为主证,结合临床检验、舌象脉象及兼证,31例中属肾虚肝郁、血热伤络的11例,肾亏气虚、冲任不固的15例、肝肾阴虚、兼夹瘀热的5例。2 诊断依据

主证是月经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难净,或崩中漏下,或崩漏互见;B超检查生殖器官无异常;性激素检验结果正常或异常。3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暴则急止、漏则调摄为原则。以胶艾四物汤加味主之。临证加减施药。如止血用药:补气止血用黄芪、党参、白术,补血止血用阿胶、龙眼肉,温经止血用艾叶、炮姜、鹿角霜,清热止血用白茅根、生栀子、大蓟,凉血止血用地榆炭、侧柏炭、苎麻根,养阴止血用旱莲草、女贞子、龟板胶,固涩止血用仙鹤草、五倍子、赤石脂,祛瘀止血用田七粉、生蒲黄、炒茜草。每诊宜3~5剂。

西医治疗:酌用激素止血、人工周期、促排卵、手术(诊断性刮宫)等。4 治疗结果

就诊1次14人,就诊2次7人,就诊3~4次7人,5次以上3人。坚持血止后调周治疗2人。31例全部临床治愈。5 典型病例

蒋某,女,45岁,2011年5月25日由妇科转诊:自述近半年月经迟后两、三月才来,量多,逾期半月不净。这次5月9日行经,开始日换卫生巾7~8次,血块多,服黄体酮胶囊未能止血,5月23日行刮宫术后经量减少,但仍淋沥不尽。纳眠尚可,大便正常,尿多而清。有高血压病,在服降压药。舌淡红、唇薄白、脉细数。B超妇科常规检查无异常,检验性激素正常,血色素略低。

诊断: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肝肾阴虚、兼夹瘀热之证。

治疗:固气止血、清热化瘀为治则,拟胶艾四物汤加减:当归10g、川芎10 g、白芍30 g、艾叶6 g、阿胶(烊化兑服)10 g、黄芪30 g、田七粉(冲服)4 g、地榆炭10 g、侧柏炭10 g、仙鹤草15 g、栀子炭10 g、白茅根30 g、炙甘草10 g,2剂,每日水煎服一剂。

二诊(5月27日):经量明显减少,乏力,便溏,尿清,纳眠尚好,血压149/98mmHg,脉博98次/分,舌淡红,齿印、苔薄白、脈数。上方药去地榆炭、侧柏炭、黄芪,加党参20g、杜仲15g,3剂,每日水煎服一剂。硝苯地平缓释片1盒,10mg/次,每日2次。

三诊(5月30日):昨日月经已干净,现乏力,舌淡红微胖,齿印,苔白腻、脉数滑。拟八珍汤加阿胶(烊化兑服)10 g、山药15 g、莬丝子15 g、补骨脂10 g,4剂,每日水煎服一剂,以益气养血、温补肝肾,巩固疗效。

四诊(6月20日):6月18日行经,色量可,血块少,舌红、苔白、脉细数。拟服胶艾四物汤加黄芪、党参、炙甘草4剂,药完经止。6 讨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白痢 篇12

1 诱发病因

引起仔猪白痢的主要原因为气温急骤变化、饲料品质不良、突然更换饲料、圈舍污秽潮湿、水源污染、母猪乳汁不良、乳头感染等因素。

2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2014年11月雷波县汶水镇某养猪场自繁自养的32头25日龄左右的仔猪相继发生腹泻;2015年12月雷波县金沙镇某养猪场产后10d的35头仔猪相继发生腹泻;两个养殖场的猪舍地面潮湿、污秽,再加上气温偏低。

病猪主要发生下痢,排灰白色粥样粪便,有腥臭味。多数病猪体温不高或略高,轻症仔猪精神状态和食欲变化不大;严重者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干苔黄,消瘦,被毛散乱,腰背拱起,行动缓慢,肛门周围有粪便污染,有的甚至出现排粪失禁,粪便混血,最后衰竭死亡。

3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病死猪消瘦,胃内空虚,小肠肠管内有灰白色糊状粪便,肠黏膜充血、出血,部分黏膜脱落,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呈暗红色。肝脏淤血,边缘有灰白色坏死点,胆囊稍肿大。

4 仔猪白痢的预防与治疗

4.1 预防

(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圈舍环境卫生消毒工作。

母猪临产前,须对圈舍进行清扫、冲洗、消毒并换上干净的垫草,圈舍、地面可用20~3%强力消毒灵溶液消毒;墙壁可用20%的石灰水涂刷;对分娩后母猪的乳头、乳房和胸腹部先用清水洗净,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再让新生仔猪吸足初乳。

(2)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搭配。

从母猪妊娠起,合理调制饲料,尤其是后期要逐步减少粗料,适当增加精饲料,但在产前4~5d,应减少精料供给,同时注意蛋白质,钙、铁、磷及VC和VD的供应,以保证母猪泌乳量的平衡,防止乳汁过浓或过稀。

(3)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和防寒保暖工作。

仔猪的适宜温度因日龄长短而异,生后1~3日龄为30~32℃,4~7日龄28~30℃,8~14日龄25~28℃,15~30日龄22~25℃。出生后尽快吃到足够的初乳,在7~15日龄进行开食补料,并在日粮中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如铁、硒、铜、柠檬酸,复合维生素等。饲料应富含营养,易消化,不变,并防止仔猪过食。

(4)疫苗免疫接种。

在母猪临分娩前21d左右,给母猪注射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苗。母猪免疫后其血清和初乳中有较高水平的抗大肠杆菌抗体,能使仔猪获得很高的被动免疫保护率,对仔猪腹泻的发生有良好的预防效果。除以上4种方法以外,平时应注意不从疫区或病场引进猪只,以免传入本病。当猪群中发生本病时,立即隔离病猪,用碱性消毒药对猪舍、场地进行消毒,并限制人员和犬、猫等动物出入。尚未发病的预产期在20d内的孕母猪、哺乳母猪和仔猪立即隔离到安全地方饲养。

4.2 治疗

4.2.1 中药治疗

(1)苍术100g、陈皮80g、枳壳80g、条芩80g、厚朴100g、焦栀150g、山楂100g、神曲120g、麦芽100g、黄连30~50g、木香(冬春季用川木香,夏秋季用青木香)100g、甘草10g,煎服。母猪产后第2天,就要开始喂服中草药剂,1d1剂,连服3剂,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2)马齿苋90g、白头翁60g、黄连30g、黄柏45g、秦皮45g、木香30g、葛根30g,共研为末。仔猪每日每头30~60g,依病情增减,混入米汤煎服冷却后内服,连续用药5d后有29头仔猪粪便恢复正常,治愈率达90%。

(3)乙酰甲喹散50g/包,未开食奶猪群,按5kg体重用1g乙酰甲喹散,每日2次,连用3d为一个疗程。已开食仔猪:按预防量每包乙酰甲喹散拌料15kg,早晚2次,连用3d为一个疗程;治疗量每包乙酰甲喹散拌料8kg,均匀混合,自由采食,连用3d为一疗程。注意事项:在治疗期间,尽量少喂高蛋白饲料。

4.2.2 西医治疗

(1)亚硒酸钠VE注射液:0.1~0.2ml/kg,肌肉注射一日2次,连用2~3d。

(2)氧氟沙星注射液:3~5ml/kg,肌肉注射一日2次,连用3~5d,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3)杨树花口服液:10~20ml/头,直接灌服。

5 小结

上一篇:预期目标下一篇:相对湿度测量仪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