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明

2024-10-14

中西文明(精选5篇)

中西文明 篇1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斯提出了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理论,他认为文明的标志是文字、青铜器、建筑和宗教等,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冷落,但在历史更迭与演绎中越发受到现代学者们的普遍认同。依照他的理论,大致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一段时期,即中国历史的原始社会到秦始皇时期可以视为中国的早期文明,古希腊罗马和爱琴海文化时期则是西方的早期文明。虽然不同地域、民族与风俗的美术均有其风格和样式的差异性,从艺术表征上不易比较,就像中国的兵马俑和希腊的雕塑一样,但纵观中西方早期文明美术的发展规律,却不难看出他们有着诸多颇为相似的地方。

一、古文明时期中西美术的差异性

人类进入农业社会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由于不同地域、民族、风情而逐渐产生了艺术的差异性面貌。在中西方早期文明中,体现着差异表现的是我国的青铜器,它代表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和尊贵,希腊艺术的绘画与雕塑等代表了西方艺术的文明,这是中西方各自独有的文化。

首先,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是从夏、商、周时代开始,奴隶制度社会时期是君主专制制度,艺术品大都为政治服务。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为统治者制作的礼器,是专供祭祀和宗教活动使用的,所以对青铜器的制作有着严格的规定,如:大小、数量和种类上的要求。青铜器的使用是有等级划分的,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器具是不一样的。当时人们很崇拜兽形人,青铜器的造型也就比较独特,体现威严和庄重之美感,是统治者威严和权力的象征,如商朝时期的《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等。从夏朝到秦朝时期,青铜器的使用就很普遍了,但平民百姓依然是可望不可及的,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又体现了另一个重要功用,就是记载历史重大事件,如:宫廷生活、将领征战、祭祀祖先等,这与古希腊雕塑的表现内容大相径庭。据文献记载,古希腊的雕塑艺术世界闻名,竞技场场景、征战英雄、祖先遗像等都是他们表现的题材。由于他们倡导公平和民主以及社会和谐,所以古希腊的雕塑题材很多关注的是现实中的人。

其次,从使用的形式上看,我国的青铜器是供个人使用的,而希腊雕塑是公众性的,两者的受众面存在异同。中国的青铜器集实用、政治和审美于一体,内容丰富,注重内涵。古希腊雕塑注重优美与和谐,体现宗教观点和信仰。青铜器的造型追求庄重的艺术效果,在视觉和精神感受上比较威严和大气,而古希腊的雕塑等艺术给人以亲近感。

再者,我国古代的美术讲求“形神兼备”,给人精神上的震撼,而希腊美术却不同,希腊人以“人”为中心,把人神灵化,神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他们的信仰是很强的。希腊的雕塑艺术在创造性上是空前的,对现实事物的准确和真实的再现是他们的一大特点,他们认为神是可以看得见的,人类要在神的庇佑下生存。中国的艺术传统手法则是由政治到人性关注的转变,写意性表现的形式成为美术创作的基本思想。

二、古文明时期中西美术的共通之处

中西文明时期的美术不单有差异性,还有诸多共通之处。古代先民创作的工具、器具都是以实用为第一要素,为了适应生存的需要,为了美化生存环境,在不断地创造中进步。在石、骨、木等器物上以动植物符号描绘和记载,形成图腾崇拜,这些描绘在器物上的纹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场景与故事,反映了原始人群对生活及对生命的认识。

首先,早期文明的产生是具有功利性的,也是顺应时代与环境发展的需求。石器时代的石器产生和发展主要以实用为目的,石器的器形和功用,乃至后来的工艺,这种由初始化实用性到技艺水平的追求是古代先民在生活实践与体验中创造出来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器造型和功用也是多面的,尖的部分用来砍削,钝的部分用来砸,所以叫做砍砸器。这些只是单纯为了狩猎和采集生活中的食物而制作的器物,制作者也没有审美意识,这一点在中西方原始美术的领域是不谋而合的。

其次,器具制造由实用转向了审美创造。人类到了新石器时代以后,石、骨、木等器物的制作相对精细了,古代先民们的审美意识逐渐产生和发展,装饰工艺由捆绑发展到镶嵌,这是历史文明的巨大进步。陶器出现后,美术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陶器的器壁上开始有了装饰纹样,由几何图形纹样到动植物纹样,从简单人物纹样到复杂的生活场景纹样。如我国战国时期的《嵌错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该铜壶器形别致、雍容华贵,侈口、斜肩、鼓腹、圈足,壶肩有两个兽耳,壶身布满嵌错图案。铜壶通体由上而下,分三层图案,且场景描绘各异。上层是采桑图,采桑女欢快的劳作和起舞,令人向往;中层宴乐涉猎图,厅堂主人举杯与宾客欢饮,载歌载舞相伴,富丽奢华;下层为水陆战斗图,战船对战,兵戎厮杀;这些嵌错图案很好地还原了战国时期的各种场景,让我们领略了2300多年前的战国风情。再如古希腊的陶瓶图案《战士出征》,表现的是战士出征前的场景,情节细腻准确,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这两件不同文化与环境下生成的作品,难分伯仲,只是题材和手法不同而已。前者展示的是多列序层次绘制的形式,每一层都由纹饰做隔断,生动地再现了战国时期贵族享乐的生活场景;后者则更加写实化,将人体的形体和结构都准确地表现出来了,还运用了透视手法,但这两件美术作品都是以纹样装饰记述历史,画面情节清晰,研究价值和观赏性极高。

再者,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和“神灵论”,他们觉得万物都有灵性,神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和生存环境,这是一种共有的信仰。巫术和巫师为他们祈福丰收和平安,这是原始的宗教活动,因为具有世界性,所以为日后的宗教发展奠定了基础。代表古老文明的非洲木雕也具有巫术的理念特征,它采用整体写意的手法雕刻而成,木雕上的纹饰惟妙惟肖,与中国的陶器器壁上的纹样颇为相似,同样具有神灵庇佑的精神体现。非洲木雕的创作力很强,在结构、造型和线条上都有熟练精妙的运用,反映了非洲原始人对世界的客观认识。非洲木雕通常由一整块的树干雕刻而成,极少有拼装雕刻而成的,他们所用的工具有斧子、扁斧、凿子和锤子等,作品一般通过烘烤和着色完成,也有用木灰染色的,整体看来很精致美观。非洲先民的创作理念来源于对世界和宇宙的理解,作品的表现也体现了他们的信仰。非洲先民对木雕有着特殊的情节,他们认为木雕代表永恒,常被制作成祖先和死去的人,以示怀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美术从石器到青铜器的发展过程中,体现的是神权和人权,为后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中国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影响深远,如在绘画上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精神境界的追求,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古代的西方文明也给西方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愿望,对后世宗教艺术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古代文明都是世界的文明,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都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动力。

摘要:雅思贝斯提出了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理论,中国历史的原始社会到秦始皇时期是中国的早期文明,古希腊罗马时期和爱琴海文化则是西方的早期文明,本文将从中西古代文明时期美术的共通性和差异性比较上进行阐释,旨在提高理论与实践的水平,以及我们对中西方古代文明时期美术的认识。

关键词:中西古代文明,共通性,差异性,世界文明

中西文明 篇2

A.东西文明在初起时代,都诞生过开启文明的巨星,丝绸之路则突破地域隔阂使不同文化走向交融,成为穿越时空的文明长廊。

B.春秋战国时的草原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前身,两汉时,张骞出使西域,使其发展成为主干道,到了唐代它就更加繁忙了。

C.一些西方的现存壁画、文献记录及考古发现,都印证了中国文化曾经有过西向传播的事实,且对西方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

D.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虽历经中华王朝不同的好恶态度,但仍对代表中国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草原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前身,这是东西方交流的商贸之路,是春秋战国时期由我国古代的游牧民族开拓的。

B.中国与波斯的交流持久而友好,双方既有物质层面的众多物品的交易,更有代表精神层面的各种宗教文化的交流。

C.丝绸之路上修筑的佛寺,为往来于东西方的商人和僧侣提供了方便和保佑,更反映了多种宗教文化的共生共荣。

D.怛罗斯之役胜败的影响,相较于以中国造纸术西传为代表的文化交流的意义,其军事层面的意义显得微不足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方文明的重要纽带,千百年来始终充满着活力,其意义至今仍对沿路国家、民族的交往产生积极影响。

B.因为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海上丝路在唐代也逐渐建立起来,这与陆上丝路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

C.塞缪尔亨廷顿认为,不同种族因文化的差异会产生一些激烈的冲突。但在某种意义上,即便是冲突,也无碍文明的交流。

D.怛罗斯之战不经意间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它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多元性、文明交往和和谐共存的鲜明特征。

参考答案:

1、B

A项,都曾诞生过开启文明的巨星是对一边天生仲尼,万古长夜将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的阳光一句的合理转换。冲破了地域隔阂是虽然两个大陆中间的广漠横无际涯,峻岭层峦叠嶂的合理转换。穿越时空的文明长廊是沟通中西、美丽而又沧桑的文明纽带的合理转换。

B项,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史说明春秋战国、两汉、隋唐时期的丝绸之路有很多条。根据选项句意,其在此处代指草原之路,而依据文意,成为主干道的不是草原之路,应是张骞出使之路。

C项,一些可指代撒马尔罕波斯、阿拉伯;广度和深度转换成修饰性表述广泛而深入,本质没变。

D项,中华王朝不同的好恶态度是对迎佛也好,辟佛也罢的概括;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是对新塑造的合理转述。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2、A

A项,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说明这条丝绸之路是由古代游牧民族开拓的,由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可以推断,草原之路的开拓其他国家的游牧民族也有参与。我国古代的游牧民族与古代游牧民族并非等值转换。

B项,友好是原文中的文字,持久与前文的悠久照应,也是对一直的合理转述。精神层面是对思想层面的转述,也是与物质层面相对应。交易虽是推衍,但文中前后都有相关的表述。精神文化宗教文化两概念据4、5段表述,都是同一意义。

C项,共生共荣是和平共处和谐共存的合理转述。

D项,微不足道是对这件小小的战事插曲迅速被和平交流取代的合理转述。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3、B

A项,原文3段有丝绸之路是一条鲜活的道路,而且根据全文相关表述,丝绸之路确实起到纽带的作用,而至今仍是对此文的现实意义的合理推衍,文末这正是丝绸之路留给我们今天最可宝贵的财富,即说明丝绸之路对当下的作用和影响。

B项,对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形成的原因理解有误。陆上丝路是双方贸易互动的结果,而海上丝路则是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对世界各国的吸引,原文表述及至唐代中国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弦歌不绝,海上丝路也逐渐建立起来。

C项,不同种族因为文化的差异会产生一些激烈的冲突是原文不同文化由于自我认知身份的差异而存在着激烈的冲突的合理转换,依据文本战事插曲迅速被和平交流取代在冲突之外,文明之间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交流和竞争等,可以判断即便是冲突,也无碍交流与竞争的转述与推衍是合理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令表述更为严谨。

D项,怛罗斯之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极具象征性,说明怛罗斯之战某种意义上是一次文化交流,根据唐朝大量被俘工匠随大食军队西归,直接导致了以中国造纸术为代表的科技西传可知,这样的交流确实是不经意间造成的。文章的结尾以怛罗斯之战引出丝绸之路的意义文化多元、文明交往、和谐共存,而从论证角度来看,怛罗斯之战一例是为了论证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客观上除了会引发一些冲突,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交流和竞争,根据全文观点,后者才是其真正意义所在,因此,怛罗斯之战的象征意义自然也是丝绸之路的意义。

古代中西方的文明史 篇3

1.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区别及启示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多集中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

启示:说明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2.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

原因: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雅典

(1)伯利克里改革的原因及效果

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奴隶劳动普遍使用,中小奴隶主数量增多。中小奴隶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扩大政治权利。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顺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统治基础,把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的奴隶制经济也达到高度繁荣,形成了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局面。

(2)对雅典民主的评价

①积极性: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成为一种典型的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②局限性: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不同,它仅仅是对于成年男性公民而言,而外邦移民、奴隶、妇女和他国公民都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③雅典民主的实质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3)伯利克里改革的启示

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4.古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

2.伊斯兰教

(1)阿拉伯半岛会产生伊斯兰教的原因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因而伴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2)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统一的作用及影响

①伊斯兰教关于一神教的宣传,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从而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经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③穆罕默德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3.西欧的封建社会具有的不同的特征

(1)开始时间晚,且持续时间短。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时间比西欧早约1000年,持续2000多年。

(2)神权凌驾一切,教会高高在上。

(3)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我的附属的附属,不是我的附属”。而中国封建社会则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4)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在与封建主的斗争中,中世纪的西欧逐步形成了城市共和制和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级,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未得到发展。

三、早期文明的传播

1.暴力传播

2.和平传播

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1)把中国、印度文化传到西方。阿拉伯人往来于三大洲之间,把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运往西欧;把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传到了欧洲。

(2)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及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教。阿拉伯人又把古代印度人创造的十个数字符号传到欧洲。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3)保留和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的学者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1)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

(2)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四、早期世界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典例解析】

知识点一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及文明成就

例1.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产生于()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利益,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故选B项。

例2.读图,该图所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度B.郡县制度

C.种姓制度D.分封制度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等级为婆罗门,第二等级为刹帝利,第三等级为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图示为印度四大种姓的等级划分,故本题选C。

知识点二西方文明的起源

例3.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它在地中海地区孕育,其成就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下列描述,属于古希腊繁荣在政治方面表现的是()

①雅典工商贸易兴盛,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最繁荣的城邦②梭伦改革开启了民主政治的道路③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④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解析】本题题干中“政治方面表现”为有效信息,据此可推断②和④符合题意要求,而①和③则分别涉及古希腊的经济和教育领域。故本题选B。

例4.他攫取了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使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并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罗马和平”。他是()

A.屋大维B.凯撒C.伯利克里D.亚历山大

【解析】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因此,答案为A。

知识点三亚洲和欧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例5.7世纪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D.日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和性质。646年,日本模仿中国隋唐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通过这场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选项A、B、C都不是亚洲国家。另外,虽然法兰克王国也有改革,即查理·马特改革,但时间是在8世纪初。故本题应选D。

例6.“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希腊B.古代日本C.中古欧洲D.近代俄国

【解析】本题考查了查理·马特改革的有关知识。通过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故选C。

知识点四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传播

例7.下图阴影部分所示为下列哪一古代帝国的版图()

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

【解析】地图给出了拜占廷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唐朝。唐朝存在时间是公元618—907年,根据所学知识,与其并存的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阿拉伯帝国。故选D。

例8.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曾在元朝生活十几年,后来回到欧洲。他的经历和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他是()

A.亚历山大B.马可·波罗

C.麦哲伦D.利玛窦

【解析】由题干中给出的“意大利”“元朝”等可推断出该人为马可·波罗,故本题应选B。A项亚历山大的主要贡献是通过东征,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C 项麦哲伦的主要贡献是其率领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项意大利人利玛窦于 1583 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来到中国居住,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 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

知识点五古代世界的文明成就

例9.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图片反映了其贡献的是()

ABCD

【解析】根据所学并结合图片可知:A项,图片是楔形文字与汉字的对照表;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古文字,与阿拉伯人无关。B项,图片是汉字与象形文字的对照表;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和中国早期文明使用的文字,与阿拉伯人无关。C项,图片是拉丁字母的演变表;拉丁字母是古代罗马的文字,并随着罗马的对外征服战争被推广到了西欧广大地区。D项,图片是阿拉伯数字对照表;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将“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并很快被欧洲人采用。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例10.有这样一本书,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一位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它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它是()

A.《马可·波罗行纪》B.《安提戈涅》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D.《荷马史诗》

【解析】《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著名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一位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它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资料。因此,答案为D。

【试题巩固】

一、选择题

1.2015年2月的《梦想星搭档》中,莤拉与“五洲唱响乐团”为大家带来一首《也许明天》,深深震撼了观众。你认为造成“五洲唱响乐团” 成员人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不同的饮食习惯

B.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

C.上帝有意为之

D.不同的劳动方式

2.以下对右图建筑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B.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C.该建筑是古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D.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的有()

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

4.现代奥运会的开幕式往往是一个国家展示本国文化的舞台。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在体育馆中央出现了一个蓝色的人工海洋。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寓意()

A.希腊是一个临海的国家B.蓝色象征着和平

C.希腊人喜欢蓝色D.古希腊文化以海洋为中心

5.分析右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图

A.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

B.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C.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6.你一定看过奥黛·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吧,对于古罗马的历史你熟悉吗?下列选项与古罗马的发展命运相关的是()

①种姓制度②395年③公元前509年④马拉松战役⑤拜占廷帝国⑥凯撒⑦屋大维⑧布匿战争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⑦⑧

C.②③④⑤⑥⑦D.②③⑤⑥⑦⑧

7.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下列各项与日本社会当时的改革有关的有()

①大和统一日本本土②实行中央集权③改革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④土地属于国家⑤落后的奴隶制严重阻碍日本社会的发展

A.②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8.某校九年级(8)班的学生在将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重大活动按时间排序时产生了分歧。你认为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②开始在麦加传教③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④攻占麦加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②④③①

9.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10.《兴盛与阴谋·拜占庭帝国》的叙述力求引人入胜,不落俗套。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形象、每一桩轶事、每一件史实,都会让您耳目一新——让你感受到那遥远年代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在该书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有()

①曾经被西方国家征服②因内部矛盾而导致国力衰落③拜占庭灿烂的文化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虽然他从未将所有民族都联合在一个世界性国家里,但是他的事业将世界推入了一个新的方向:不同种族的融合,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汇。”上述规定应出自()

A.君士坦丁十一世B.亚历山大

C.马可·波罗D.毕加索

12.在马拉松平原上,雅典人获胜后,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完漫长的路程,刚一进城就高呼“雅典得救了!”说完倒地而死。这个故事出现在下列哪一战争中()

A.希波战争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大帝东征D.罗马帝国的扩张

13.古代东西方交流,既有暴力冲撞,也有和平往来。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返回后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书《马可·波罗行纪》。下列对该书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第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书

B.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

C.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有重大影响

D.不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14.下面两幅图片均为法国著名旅游景点——巴黎圣母院。其建筑风格属于()

A.罗马式建筑艺术 B.哥特式建筑艺术

C.中国古典建筑艺术 D.伊斯兰建筑艺术

15.2000年9月,以色列强硬派人物沙龙突然造访耶路撒冷老城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大规模的巴以流血冲突。这里的“阿克萨清真寺”属于的代表建筑。()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43年起,他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15年,成为雅典的最高统治者。执政期间,奖励学术,提倡文艺……同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规定一切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十将军由公民大会举手选出,是最高的政府官员。

材料二: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材料三: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他”是谁?他在文化方面施行了怎样的措施?假如你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公民,你将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如果是你的一位外来此城经商的朋友,是否也有这样的权利?

(2)请说出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请说出材料三反映的改革前后有关土地分封的变化。改革后的西欧社会有何特点?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材料三: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三国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进入倒计时。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图一中的东方文明古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有何相同的地方?图二和图三分别是历史上最早的法治和最大的青铜器的代表,它们分别出自于哪个国家?(请用图一中对应的字母回答。)

(2)材料二中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战争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1.B2.C3.A4.D5.C6.D7.A8.C9.D10.A11.B12.A13.D14.B15.C

二、16.(1)“他”是伯利克里。措施: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权利: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可以担任政府公职;可以有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的权利;可以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任职。 判断:没有。

(2)大化改新。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变化: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特点: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4)答案提示:如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科技、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向先进的国家学习;要重视教育,重用人才;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7.(1)①地理环境:都位于大河流域。②法治代表:D。③青铜器代表:F。

(2)①评价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方经济、贸易往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②我对古代战争的认识:战争与征服往往充满暴力和血腥,会给被征服地区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它客观上又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影响: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辜鸿铭中西文明观及其现实意义 篇4

一、辜鸿铭对文明的解读

辜鸿铭对文明的阐释有一个过程。伊始他认为文明不过是一种道德修养及一种待人接物的彬彬有礼,之后他在著作中的不同界定使其对文明的理解进一步系统化。

首先,所有的文明都始于对自然的征服。①不得不承认欧洲文明已经具备了征服自然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充其量只是自然力。比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力量更为有力的是人心中的激情,而能够控制人心中激情的力量被称为道德力,这种力量是欧洲文明所不具备的。而文明的本质就体现在道德力上,只有用道德力来维持一国的文明才是有效的。

其次,公正和正义是文明之本。公正和正义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②这种公正和正义的品质不是来自于外在强迫给的压力,而是出自于人天生的善。如果没有这种公正和正义的道德品质,男人与女人之间、家庭之间、邻里之间乃至民族国家之间都无法和睦相处。

最后,文明的价值在于造就文明的人。辜鸿铭认为要想评估一个文明的价值,最应关注的问题不是其所建造的或能建造的城市是如何宏伟,建筑是如何华丽,道路是如何通达,应该探求的问题是人性类型,即这种文明产生了什么类型的男人和女人。事实上,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是文明的产物,正是它揭示了文明的本质和个性,可以说,揭示了文明的灵魂。③培养出的这些文明的人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具有结合能力,使得组织与联合行动成为容易的事情。

辜鸿铭对文明含义的解读把道德文化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物质发展水平为道德文化建构的基础。这也成为了他对中西方文明比较的一个立足点和大力宣扬中国文明的基础性原因。

二、辜鸿铭的中西文明观

辜鸿铭认为在中西文明之间,两者的目标无疑是相同的,即保证人们道德的健全和在世界上维持国民秩序。④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根本的不同,那就是在西方存在着头脑和心灵、灵魂和心智的不断冲突,在中国文明中则没有过这种冲突。基于此,辜鸿铭对中西方人民信仰、文明教化、义利观念做了深刻的比较。

第一,西方文明里,人们信仰以基督教为核心的宗教,在中国文明里,人们信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儒教。基督教所教导的对上帝的信念,虽是一种幻象,但有助于引导人们遵循规则,维持社会秩序。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基督教作为一种道德力量已不再有效,因为一般欧洲人要想充分感受到《圣经》的力量,就必须得和撰写《圣经》的人处于同等的理智状态,而“理性胚芽”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一般欧洲人的理智状况,这些普通人很难真正理解《圣经》精髓,因此基督教不再是真正的道德文化源泉。而在中国,人们没有对这样一种宗教的需要,儒家文化不是宗教,但比宗教更能带给大众安全感和永恒感。辜鸿铭认为儒教最大的贡献是改变了之前不符合人们实际生活需要的制度、成规、教条和习俗,重建了一种新的社会和文明秩序。这种新的文明传统就是近代的理性精神,它实现了社会和文明秩序的需要与人们实际生活的一致,从而充实了人们的头脑,满足了人们的心灵。

第二,西方文明通过教会宣传教义,使人服从道德行为准则。宗教的价值不仅仅是人们通过这种情感去遵守社会准则,更大的价值在于他们有一个组织来唤醒、鼓励和点亮人的这种情感,以便让他们遵守道德行为准则,这个发挥重要作用的组织就是教会。辜鸿铭认为教会建立的目的无疑是让人有道德,让人遵守道德行为准则,但是,世界上伟大宗教的教会的真正的功能,不是教导道德,而是教导信仰。⑤也就是说,通过教会这一组织,既培养了对宗教的信仰,也培养了对宗教建立者的信仰,这种所信仰的宗教只是一种个人宗教。中国儒教中的信仰组织是学校和家庭。学校和教会一样,其目标都包括教导人们遵守道德规范,培养高尚品质;但中国的学校并不是通过激励人们对孔子产生赞美之情的方法来实现其目标的。辜鸿铭认为中国学校是通过文学伟人的著作来使人们思考真善美并培养其情感,从而让人们遵守道德行为准则。而真正与西方教会相对应的组织应该是家庭,学校只不过是家庭的附属物。中国儒教的本质是孝顺及友善,其目的是让人从集体的角度出发去做一个好公民。

第三,中西文明建立在不同的义利观的基础上,西方文明重利轻义,中国文明重义轻利。在《义利之辩》一文中,辜鸿铭在讨论中国是否对德国宣战一问时,对中西义利观进行了比较。西方文明关心的是物质利益,专重势力而不言义理,奉行物质实利主义,凡事只考虑个人利益,正义则放在末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仅仅是金钱关系,人们唯利是图,缺乏正义。辜鸿铭在借用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回答了中国在面对危难时的正确做法,指出如果中国能表明自己是一个君子之国,他就能得到世界的尊重,保护自己,甚至还可能会拯救世界和目前世界的文明。中国文明以儒家的君子律法为基础,在义利观上,始终是重义轻利,把正义、诚实放在所有的功利之上。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道德关系,人与他人在交往时,每个人都把正义、诚信看作是高于物质力量的东西,每个人能服从道德规范,也能感觉到自己受到道德规范的保护。

三、辜鸿铭中西文明观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不断加速的形势前,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日益加深,在这种形势下,辜鸿铭的中西文明观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都有可借鉴的有益之处。

从国家层面看,和而不同可以作为中西方文明交流的基本前提和最终归宿,并确立自己国家的价值体系。文化具有多元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明体系。各个文明之间是相互平等、互相包容的,习近平也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的进步乃至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要有扬弃的继承并将其与时代精神结合,与时俱进。对于外来文明既要正视其独特性,又要努力赢得国际话语权,增强自身在国际文化交往中的独立性。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就是中国文明的一种根基,为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合理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层面看,学校和家庭担任了教育的主要社会功能,但两者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受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个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是专职教职人员在专门机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相关教育情况,应该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长处结合在一起:首先家长和学校要统一思想,对学生的教育要求要保持一致,达成共识;其次,家长和学校之间要积极创设联系纽带,如家访、家长会与座谈会等,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情况进行交流并听取其他家长的教育经验。

从个人角度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培育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都对人的日常行为、人际交往做出了一定的规范,其中的积极成分是与我们当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每个人都必须身体力行、积极践行。

任何文明都有其产生、发展、传播的过程,而多元交流才能真正促进文明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华文明也不例外,要使其源远流长,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要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根尊重和扬弃,注重对中国文化的魂坚守和创新,从而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二、三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黄兴涛.辜鸿铭文集(下卷)[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3]黄兴涛.闲话辜鸿铭[M].第一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中西文明 篇5

1、中西方古文化中的“自然”观之差异

任何一种早期文明对自然的解释都有泛神论 (Polytheism) 特征, 而且这类解释的方式总是与其特定的生存环境与人类的原始思维方式直接相关。在古希腊, 人们把影响人类生命的各种自然事物视为神圣的, 从中幻化出人类可以通过一定方式与之对话的、代表自然界方方面面的各种神灵, 甚至把人类的思维、情感和活动也视为自然神性存在的一部分, 并通过神来表达。例如, 自然界的雷电是宙斯、海洋是波塞东、太阳是阿波罗、火是赫维斯托斯、人类的智慧是雅典娜、爱是阿芙狄洛特、战争是阿瑞斯等等。然而, 公元前4世纪之后, 希腊哲学家们不再关注自然现实了,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更注重通过思维寻找世界的本体, 走向形而上的哲学。柏拉图把形而上的“理式”当做世界的本体或现实世界背后的本原性模型。他们认为:在现象世界中, “人是万物之灵、天之骄子, 因为人有理性灵魂, …万物都是为人类而创造的, 植物和动物都是为人类供给食品的, 有的动物则是为供堕落的灵魂寓居之用。”这样一来, 西方哲学的核心是人类中心论就逐步形成了。公元前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发出“神”一般的呼喊:“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在罗马人统治西方的时代, 神被认为像人一样只是自然的产物, 而不是世界的创造者、支配者。人们不必敬畏神灵, 但尽可以以他们为榜样,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充分享受自然。古罗马时期与我国的两汉时期相对应, 中华古文化的科技和文化在两汉时期曾都达到鼎盛。古罗马帝国也是西方文明鼎盛时期的一个标志期, 罗马帝国的缔造者凯撒在征战中自豪地向周边的世界宣布:“我来了, 我看见了, 我征服了!”凯撒试图对各种各样的外力进行抵抗, 对各种外来的文明进行藐视和征服。在罗马人看来, 自然环境只是为了建立罗马人的王国而施展实用技术的场所和对象。扩张中的罗马人自负地认为自己的都城位于宇宙中央, 并从自然对人的智力、体力等影响力方面得到最好的协调。同时代的建筑师维特鲁成在其名著《建筑十书》中对凯撒大帝献媚道:“神意把罗马市民的国土布置在极好并经过调和的地区, 以便能够获得统治大地的权力。”成功征服异族的不可一世的心理, 在文化人的著作中暴露无疑, 又如罗马时代文人郎吉努斯在他的著作《论崇高》中写道:“作为庸俗卑鄙的生物并不是大自然为我们人类所规定的计划;它生了我们, 把我们放在某种竞赛场中, 可我们既做它丰功伟绩的观众, 又做它雄心勃勃力争上游的竞赛者。……当我们观察整个生命的领域, 看到它处处富于精妙、堂皇、美丽的事物时, 我们就会体会到人生的真正目标是什么了。”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 罗马时代公共建筑的尺度往往是空前巨大的, 即所谓神的尺度。从宗教式的感情与信念出发, 罗马人肯定国家和人的力量。罗马皇帝被尊于神, 公民也因作为征服者的特殊民族身份而自豪。建筑也常被设计成展示国家力量的地标, 像大型巴西利卡斗兽场和浴场那样的建筑都拥有超大的尺度, 充分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和强大的建造能力。 (见图1)

中世纪 (13世纪到15世纪) 的西方哲学认为, 本体的存在——上帝是人升华衍变而成, 并成为全能的造物者, 这一时期的宗教势力非常强大。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西方哲学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一系列科学技术的突破进一步更新了人们的观念。正是由于哥白尼解剖了太阳系, 达·芬奇解剖了人类, 牛顿解剖了宇宙, 但丁解剖了“神圣”的教宗, 经院哲学的神话空间秩序破灭了, 人格化的全能主神转变为近代的人, 理性主义的狂涛开始涌动, 由此产生的科学性思考、实证主义的手段、分析的手法, 使工业社会和资产阶级得以迅速崛起。用大工业生产能力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 改变自然、挑战自然的野心从而空前增大。

由此可见, 在古代西方文明中, 人化自然, 把自然纳入到人类思维理性的抽象和人为艺术加工的范畴之中, 逐渐成为贯穿城市设计、建设过程之中的哲学理念。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演变成如同君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 从而诞生出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一旦现代科学技术成为人类能够挑战自然的武器, 现代工业的扩张能力与“技术决定论”就会相互强化, 最终使“人类至上论”坚不可破。

与过早进入工业社会的西方文明相比, 中国的农耕文明非常悠久。中国作为精细的农耕文明发育最早的国家之一, 长期以来, 人们对自然充满着崇敬、顺从的态度。儒家倡导“天人合一”观, 认为人类活动准则应“顺道应人”、“成已成物”, 人类有“参赞化育”的生态使命。“中庸”讲“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赞天地之化育;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与天地参矣”。道家认为天、地、人之间应该可以和谐相处, 人的活动方式要遵循自然生态, 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价值底线。冯有兰推崇道家“无为”, 他认为“无为”的真正含义在于:“人不应该有违天道的运行法则、破坏自然物本来的天性, 扰乱自然界正常的秩序;从而达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总而言之, 人类的活动必须有一个限度, 不能超过自然的底线, 只有这样人类的活动及其构筑物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精细化的农耕文明在中国从种植水稻开始算起, 至少有一万年多年的历史, 至今生产方式也没有大的变化, 一直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因为传统农耕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切来自土地又能回到土地中去, 没有什么浪费或成为毒害环境的垃圾。 (见图2)

人与天、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并列为三才, 这个观念自古以来一直没有改变。而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文化则包含着挑战自然的内涵, 这一思潮在工业文明萌发以后越演越烈, 最终成为压倒性的主流思想。中国古代的《哲学史说》曾经指出, “非天地无以见生成, 天地非人无以赞化育”, 以说明人与天地是和谐共生的关系。所以在中国古代文明中不注重思维理性对形式的参照, 而是崇敬万物自然而然的状态。

著名的道学家庄子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由此可见, 古代中国式审美观跟西方完全不同。西方的审美观是把有缺陷的自然彻底进行人工改造, 认为那样才是美。中国的审美观是将“师法自然”作为美的客观标准, 并把人类社会当作自然机体的部分, 自然生机使人类追求“乐”, 自然秩序使人类服从“礼”。自然秩序是人类顺从的理, 这个理就是天道。儒家把人排列成不同的阶层秩序, 所以中国是一个礼教、礼制的国家, 形成了数千年不变的宗法等级和礼制关系社会。正因为如此, 中国古代文明也避免了西方文明那种征服自然、无限度使用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弊端。 (见图3)

中西方古代文明的区别在于, 中国的农耕文明比西方的历史更悠久。如果说西方文明是狩猎文明加农耕文明, 中国则是以农耕文明为主导。我国各民族的聚居部落往往都在同一个地方生存发展延续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同时也创造了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规则和文化习俗。比如古老的纳西族奉行不杀生、不砍树善待自然万物的习俗, 这是从几千年的生存规则中磨练出来的经验总结。

中西方古代文明中神的特点也不一样。希腊的神有某些人类属性, 但仍属自然事物或现象背后的神性重合或强大意志。西方古代文明既然认为宙斯创造了自然、创造了人类, 人类和自然就受到“神”的支配。在中国古代文明当中, 炎黄二帝、女娲、大禹等都是修复自然, 而非创造自然。如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 都是流传千古的故事。他们都是人类的血亲或祖先, 而非人类的创造者, 跟现代人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与西方古代文明不同, 在中国的原始文明中没有一个主宰自然的全能的神。西方宗教从自然神学到希伯来-基督教, 体现了创世者与主世者的融合, 引发长达数千年的宗教统治和各宗教分支派别之间的争斗。中国的文明从从未形成全民宗教, 独尊儒学, 辅之以佛教、道教, 造成社会超稳定形态, 未发生工业革命,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产生了工业文明的高潮。 (见表1)

西方古代文化中, 实体自然两分导致挑战自然观念形成的同时, 也催生了现代科技的进步, 后者更使人类自大起来。西方文艺复兴后所诞生的工业文明距今仅300多年, 却使地球上的能源和资源几乎都消耗殆尽。300年的工业文明使人类演绎了几万年的农耕文明所建立起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骤然变化, 导致了过度消费、生态衰败、气候变化等一系列致命的弊端。我们必须深刻地了解中西文明的演变历程, 正确汲取古代文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经验, 拒绝西方工业文明中藐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理念、福特式大生产体系“华盛顿共识”等等所谓的“主流”意识。只有以生态文明时代的新观念来促进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方面的创新与推广, 才能使中国生态城市蓬勃健康发展。

2、中西古建筑的美学之差异

“那些能够在世上繁殖后代, 并且能有效地生育和抚育它的后代的生物, 往往是因为它们的行为已经适应了环境”。所有延续的文明都是“适应的文明”。从这一意义上来理解建筑美学具有普适性。英国地理学家杰·埃普利顿把石器时代古人类躲避寒冷、雨雪和曝晒等自然力侵害的原始居所叫做避难所 (refuge) 。正因为如此, 全球各地的古人类住所都具有自然的属性和质朴的美感。但进入农耕文明之后, 东西方的建筑就开始分道扬镳了。

古希腊的建筑成就对于西方世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希腊所处的地域不是那种巨大的、单调的广袤平原, 而是多样性丰富的山岳与山谷平原的交汇处。希腊人将那些有着显著特征的地景描绘成特定神祗的显灵之处。如自然景色占主导的地点被献给古老的冥神墨忒耳和赫拉, 而在那些人类智慧与力量能与冥神互补和对抗的地方, 则献给阿波罗。有些场所, 生命的体验能形成和谐整体的, 献给宙斯。而人类高度聚居形成社区的地方, 也就是城邦, 则献给雅典娜。这样一来, 古希腊神庙的共同之处就是它们外形概念清晰的富于雕塑般的形体及与环境的密切联系。毕达哥拉斯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哲学家) 认为, “美是数的和谐”。积极地从人体构成等方面来寻找数字或比例的韵律之美, 构成了西方建筑学一以贯之的美学基础。在建筑用材方面希腊于公元前一千多年就进入了石时代。 (见图4)

意大利有两本建筑学名著相隔了千年, 分别是维特鲁威平 (公元前14年) 的《建筑十书》和阿尔伯蒂 (公元1485年) 的《论建筑》。这两本书都详尽分析了阳光、空气、雨水、气候、土壤、植物等对建筑和人居环境的影响。都不将这些因素当作一种自然存在, 更没有因而去探求有利于人类居住的综合性自然环境模式。这两本相距千年的西方建筑学名著, 几乎是一致地强调建筑平面、立面设计、空间安排、建材选用等对人类需要的满足, 将内部空间作为建筑功能设计的主要对象。阿尔伯蒂还为“美”制定了三条标准:1) 数字 (numberus) ;2) 比例 (finitio) ;3) 分布 (collocatio) 。而这三方面的综合就是和谐 (concinnitas) 。他认为:“美是存在于整体之中的各个局部的呼应与协调, 就如数字、比例与分布彼此协调一致一样, 或者说这是自然所呼唤的一种规则。”阿尔伯蒂在这里使用的“自然”与维特鲁威平时代人们将人的形体解释为宇宙的镜像是一致的。维特鲁威平本人为人体确定了一些基本的比例规则, 这些规则是按照面部或鼻子的长度为依据的模数, 且这些人体数量比例用于绘画、雕塑和建筑建设之中。他认为“神庙的各个部分必须与整体之间有完全和谐的比例, 整体是各个部分之总和。……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精确的关系, 就如一个天衣无缝般完美的人体一样。”但在建筑技术和材料进一步发展后, 西方公共建筑的设计主导方向转向进一步表达人类的能力、展示神权或皇权的夸大造型和繁复装饰美, 追求“纪念碑”式的敬畏感。在罗马帝国鼎盛时期, 皇帝甚至接管了神的职能。神圣的权威被赋予他自己, 并在他的周围建造起一个仿造的宇宙。他的举动就是神的意愿, 并由建筑物如记功柱、凯旋门、圣宫、万神庙等表现出来。这些建筑都很夸张, 用超越自己身形、表达超越自然的神性建筑来歌颂神与皇帝, 在形体上追求压倒自然的巨大并且高耸的结构。在罗马帝

国覆灭之后, 教堂就逐渐成为欧洲城市的中心建筑了。教堂给予了整个欧洲一个共同的文化基础。教堂高大的体量和华丽的装饰使得基督教的教义和历史变得可见, 并在一个艰难而又充满恐惧的世界里给予人们一种新的安全感。在早期基督教建筑的室外是一个连续的围合的外壳, 而罗马教堂则像一个堡垒。相反, 在哥特式教堂中, 礼堂上和象征上的非物质化相互影响。有人说, 哥特式教堂是用“石头外的东西”建造的。从内涵上看, 它成为一个天堂图景的具体化, 通过它的开放式结构, 将这一图像传播到周边, 而透明性为基督教对于光的象征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进入建筑, 参观者的视线会随着高大的柱子一直延伸到高高的穹顶, 想象在那儿能接受上帝的神圣之光, 教堂中的彩色玻璃将自然光线转化为一种神秘的媒介, 似乎证实了上帝的存在。因此, 对上帝产生的敬畏感就油然而生了。这就是西方宗教建筑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见图5)

工业革命之后, 崇尚机械和功能的意识日益昌盛, 人们的审美情趣又转向简洁、单纯、精确、纯粹、功能明确、抽象和明晰的特点。勒·柯布西耶的“新建筑学”和包豪斯式建筑正是“住宅就是居住机器”形成了欧洲工业化时代的主流建筑学说。在他看来, 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城市和建筑必须像帕提农神庙一样规范, 也必须像地中海强烈太阳照射下的光与影一样的清晰。由这种“矫枉过正”思维武装的规划师和建筑师们设计的“卡通式”或“变形金刚型”的后现代派建筑, 已经成为城市中浪费和张扬的宣传牌, 也使我们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生态文明渐行渐远。

中国古代文明强调自然环境对建筑“有之为利, 无之为用”。孔子讲究有序, 墨子讲究平等。墨子认为建筑建造方式应节俭适用, “高足以辟润湿, 边足以围风寒, 上足以待雪霜雨露, 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 谨此则止。”这是一种节约型的古代建筑理念。

而《管氏地理指蒙》提出, “故而不曰人而曰天, 务全其自然之势, 期无违于环护之妙耳。”《黄帝宅经》提出, “宅以形势为身体, 以泉水为血脉, 以土地为皮肉, 以草木为毛发, 以舍屋为衣服, 以门户为冠带。” (见图6)

这种中国的礼制建筑体现人与自然的纪念性交往, 用材上就地取用土木, 形体上不一定宏大, 但空间结构表达对大自然的尊敬, 为“赞育化”而设立, 表现了人与自然融合共生。从功能上看, 西方礼制建筑歌颂神, 引人向天主;而中国礼制建筑主要是为了祭天地、拜祖宗。所以,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中有“明堂”, 如北京的天坛、地坛, 用于祭祀和礼乐。这在中国的原始文明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自然是崇敬的, 另一方面与自然是和谐的。我国杰出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因此而推论:“中国 (建筑) 结构既以木材为主, 宫室之寿命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 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他又因而推论这种“轻取自然”的建筑方式也导致了“世界所谓的文明中间, 惟有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见图7)

而西方古建筑与此不同, 用材以石材为主, 着眼恒久, 体量追求高大, 装饰尽量华美, 代表“张扬之美”和“繁复之美”。哥特式、巴洛克、洛克克等建筑风格突出地体现了这些特点。而中式建筑用材着眼适用, 以木材为主, 向自然索取适量, 体量适中, 装饰实用, 体现了中庸之美, 中和之美。一个有趣的史实是中国古代不但玉石文化发达 (例如兴隆洼出土的8000年前的玉块) , 而且石建筑也曾兴盛过。我国战国时期的官修史书《竹书纪年》中记载:“桀 (筑) 琼宫, 饰瑶台, 立玉门。”“帝辛受居殷。作琼室, 立玉门。”在秦始皇陵西北, 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已被发现, 出土有石材、石材半成品及石加工工具。但我国古代文献中对于圣主明君的赞美, 一般首先着眼于宫室的简朴。《论语·泰伯》:“卑宫室而力乎沟洫。禹吾无意然矣。”历史文献对夏商时期沉迷于奢华石建筑的夏桀和商纣, 皆视为千夫所指的亡国之君。

总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有生命力的、生动的建筑和城市景观是日常生活的平凡场景。而我们当前的生活质量及对自然界的冲击程度, 都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审美情趣。这正是因为我们是带着知识、信仰和态度对城市和建筑之美进行取舍和体验的。美学的评价并不是一种纯个人体验, 而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性活动。由此可见, 中国生态城规划建设的正确方略必须建立在对中国古代“节约式”建筑美的传承和对西方“张扬式”建筑美的批判基础之上的。作为规划师和建筑师, 更要尽快从传统的建筑和历史街区中领悟那种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均衡之美, 并通过自己的奉献去创造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环境美和建筑美, 进而影响民众内在的价值判断。随着时间的流逝, 在我们手中创造的生态城市之美或许会成为赋予我国每一座城市绿色文化价值的宝库。

3、中西城镇选址模式之差异

公元前二千年, 爱琴海诸岛及其沿岸大陆曾经有过相当繁华的经济与文化。那时的城市如特洛伊城、克诺索斯城等都与航海贸易直接相关, 前者座落在达达尼尔海峡到波罗的海的商路上, 后者处于欧、亚、非三洲古文明交流的航线交点的岛上。至今仍在发展的雅典城就起源于公元前12世纪希腊中部的阿提卡半岛的港湾。公元前三至一世纪, 罗马人几乎征服了全部地中海沿岸, 此时不仅港口城市发展迅速, 还出现了选址在新扩张地区边缘的营寨城, 先供军队驻扎, 后就转变为永久性的居民点。除此之外, 有些城市是古代农村社会的中心, 它们周边有着贵族所有的封地, 大型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大量的奴隶与牲畜, 城市则是奴隶主居住娱乐的营盘。

西方古代城市主要的建筑物选址主要在山岗之上, 城堡建在分封领地中易守难攻的高地上, 一方面便于以箭矢或火炮居高临下震慑暴民或有效抵御来犯者的进攻。另一方面又能使贵族们的居所超越于“贱民”之上, 以展示其“高贵”的属性。几个城市通常由几个邻近城市共同体联合为较为大型的政治实体——城邦。由此可见, 西方的城市具有政治、宗教、防卫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多种功能;因此城市之内有卫城、神庙及市集几个部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是政治的动物”的原意是说, 希腊人的生活必在城邦之中, 而外邦人和“蛮夷”则没有城市为其安身立命之所。城市的成员, 其实并不都是地位平等的自由民;各地区“强人”领袖及其家族是城市中的贵族分子, 而公民之外, 有经由掳掠贩买与征服而取得的劳役奴隶, 以及不具公民权的游离人口与奴役的附属人口, 人数可能不下于具有公民权的自由人。以雅典的人口为例, 极盛时有三十余万, 但至多只有十六七万为雅典人, 其中四分之一 (四万余) 是有公民权的人群 (亦即二十一岁以上的男丁) , 三万多为外籍人口, 而奴隶则不下于十万人。早期的城邦中, 那些强家大族挟其奴役人口, 成为城市的主宰, 居住在防守严密的高大城堡之中。西方古代城市的建设是为了占领土地, 为了挑战自然。两千多年前, 古罗马已有了工程浩大的城市供水工程。城市建设的费用很大一部分用在供输水工程上, 架在地面上连续拱券的输水渠是当时罗马大地上最壮丽的景色之一。对此规划师们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饮水工程存在于古罗马, 因为人类还没有哪项工程可以使用两千年, 如将成本分摊到每一年中, 投资效益是极高的。另一种观点是质疑城市为什么要建在没有水的地方, 而去耗费巨资修建引水工程。如果中国古代的城市都建在这种缺水的地方, 早就生存不下去了。

不同的是,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一直以来都与深厚的农耕文明有关。一直到唐朝, 沿海的港口城市还都名不见经传。但几乎所有的城市选址都与河流直接相关。这一方面为城市粮食运输和供水提供便捷之利,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依托河流筑城墙以取得防御的功效。例如商代后期都城殷墟沿今洹河两岸十余里布局。周朝王城洛邑位于西涧河东岸等。

早在二千七百年前, 管子在《乘马第五》的开篇有一段关于中国古人城市选址的论述:“凡立国都, 非于大山之下, 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 而水用足;下毋近水, 而沟防省。因天材, 就地利, 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这种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城市规划选址模式, 体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让城市与自然共生的生态智慧。在西方近几年有人提出的低冲击开发模式 (Low impact development)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人口承载力, 管子在《八观》中有这样的论述:“凡田野万家之众, 可食之地, 方五十里, 可以为足矣。”他告诫建城者:“夫国城大而野浅狭者, 其野不足以养其民。”春秋战国时期的名著《尉缭子·兵谈篇》云:“量土地肥硗而立邑, 建城称地, 以城称人, 以人称粟。三相称则内可守, 外可战胜。”这就是说城市选址规模应与居住人口和城郊粮食产量相称, 达到“三相称”的要求。这些精辟的论述不仅反映了“农业是城市发展之本”的农耕文明思想 (这与同时期希腊的港口城市建设有天壤之别) 。更重要的是, 管子给出了“土地人口承载力”这一城市选址的核心问题, 并直接估算出了与能够有效维持城市人口总量相适应的农业和生态用地。这与上世纪末加拿大科学家William Rees等提出的“生态足迹” (Eco foot print) 有相似之处。

除此之外, 中国古代的城镇选址还讲究“负阴抱阳, 藏风聚气”, 以主山、少租山、租山为背景和衬托, 形成重峦叠嶂的挡风效应;以河流、水池为前景, 形成开阔平远的视野和充足的光照, 具有波光水影之景观;以案山、朝山为对景、借景, 形成远景构图及围合环境;以水口山为障景, 为“屏风”, 使城镇 (村) 内外有隔, 使进入者有“世外桃源”之感;保护山上的树木和栽树造林, 保持水土, 调节温湿度, 防止和缓减泥石流的威胁;尽可能将聚居点选址在河流的凸岸一侧, 以减少洪灾的威胁 (如图9) 。城镇选址讲究与自然和谐共处、宜居、节省能源, 使人类在美学身心方面生活得更加愉快、更加健康长寿。这些理论现在仍极具借鉴意义, 比如古代城镇一般都选址在河岸的突起之处, 这样可以避免洪水的冲刷,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有泸州老城。可以说, 从神农尝百草开始, 中国人一直在寻找对自然干扰最少的城镇选址方式。 (见图10)

与西方城堡式城市不同的是, 中国城镇选址讲究面水背山和避险节能, 顺应自然。这与其农耕文明长期社会稳定相关。正因为讲求选址, 中国历史古城一般并不需要投资浩大的远距离调水工程。

长期以来, 古代城市的选址一方面是为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或有利于军事防御, 另一方面是为资源开发服务的, 如港口城市、煤炭城市、工业城市等等。生态文明时代的城市选址应传承与超越历史形成的思维模式, 城市的选址必须尽可能减少对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冲击;必须尽可能少占用或不占用优质的耕地 (这不仅是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底线, 而且也是城镇化可持续性的核心) ;必须尽可能利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手段, 促进水、能源废物在城市中循环再利用, 进一步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干扰;必须尽可能地使城市展现最大的包容性, 使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这些都应成为生态城的规划设计要点。

上一篇:水稻旱育秧培育技术下一篇:视频全电视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