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自然观的对比

2024-10-03

中西自然观的对比(共12篇)

中西自然观的对比 篇1

1 中西传统自然观分析

1.1 中西传统自然观形成根源

中国大陆的封闭安和, 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 而西方世界的自然观建立在对自然界根源的认识探知及对科学数学的采集之上, 再进一步思考的同时归纳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由于西方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是在古罗马和古希腊, 所以古罗马及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因素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及传统自然观的形成有种重要的影响作用。古希腊诸国国土多以丘陵为主, 山河、盆地、丘陵清晰可见, 并不适合农耕,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的种植园, 依赖进口与出口, 正是因为这种地理环境影响, 农业谷物不能自给自足, 加上丰富的海岸线资源, 促进了西方国家对自然的挑战, 在航海冒险的过程中, 探寻自然观在自然层面向思辨层面的转变。

1.2 中西传统自然观的差异

中国传统自然观在很大层面上体现在以儒道禅学派为主的传统哲学发展过程中, 道教与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促进了佛教自然观的产生, 把自然与佛教意境充分结合了起来。之后发展的禅宗思想更是主张崇尚自然, 利用自然形象表达其主张思想。西方自然观主要可分为希腊自然观、文艺复兴自然观和现代自然观, 视自然为神圣、为必然、为有机整体。文艺复兴自然观并不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并以人的意志为中心对自然进行人为摆置, 而现代自然观人为自然是一直变化前进的。综述来看, 中国传统自然观讲究天人合一, 西方传统自然观讲究实证和本体认识。

1.3 中西传统自然观的价值意义

中西传统自然观各具特色及利弊, 对其优劣评判尚无明确的标准, 但不可否认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自然观基于对自然的观察及把握, 具有整体性及象征性的优势。西方受传统自然观的影响, 将本体与现实对立, 互相作用于对现实世界的解释, 用思维设想来规范世界。无论对于中国还是西方来说, 传统自然观都需要进行新的变革和完善, 在互相融合和渗透的过程中, 形成现代科学自然观。

2 中西传统自然观对现代园林要素的影响

2.1 石景设计

中国园林注重以山水为景观园林建设构架, 假山堆砌及叠石一般作为景观园林的主景, 借助有限的空间与山石的对比, 加深制造园林的山林气氛, 显现出园林高于自然的特点。西方园林对石的运用主要是以雕塑的方式体现, 全园以石雕为核心, 各式各样的石雕遍布全园, 在分布格局上与园林整体规则对称符合, 构成空间序列。

2.2 理水分布

受中国传统自然观影响下的景观园林在水的布局上分为集中于分散两种形式, 以水池为中心, 增强空间开阔感及宁静感, 水池偏于园林一侧, 形成山水环抱格局, 增强了环境的幽深感。西方自然观影响下的景观园林对水的运用则主要体现在喷泉设计上, 错综复杂的喷水设计, 加深了水对景观园林的灵魂效果。

2.3 建筑要素

中国园林在景观建筑方面利用建筑物做到整体空间环境的点缀, 以山石、花木组成的半建筑空间组成了整个的景观园里建设空间。西方园林强调主从关系, 强调几何与秩序的统一, 建筑以石为主, 砖石结构建筑广布全园, 建筑体积庞大, 注重立体石面的划分处理, 具有相当的美学原则。

3 中西传统自然观对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启示

3.1 场地分析选取

自然存在缺陷是不完整的, 应在自然场地环境中加入合理的人工调整及安排, 加强对场地的利用改造, 重视建筑要素之间的平衡。在园林设计过程中, 注意生态环境的维护及古树植物的保护工作, 对设计场地内的景观有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规划基础, 并充分了解当地周围居民生活习俗及民族习惯, 达到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效果。

3.2 空间布局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一直遵守着“师法自然”的设计原则, 为更好地服务现代景观园林设计, 我们应在现有基础的设计基础上, 充分借鉴中西传统景观设计中的合理成分, 顺从自然尊重自然, 追求自然美的同时, 综合西方园林设计中体现的出层次感及布局感。牢牢把握以自然为宗旨, 以生态为主体, 以人本为核心的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本质, 将实用与美学有机结合, 设计出既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能彰显民族特色的景观园林作品。

摘要:当今景观园林正处于转型阶段, 园林工作者应对中西方造园技术的优良传统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持客观公正态度, 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传统自然观作出诠释, 营造有地域特色及时代感的现代景观原理, 进一步探寻更加科学合理的景观园林设计理念。

关键词:园林,传统,现代

参考文献

[1] 邱景亮.中西传统自然观及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比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2] 任慧玲.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 2011 (6)

中西自然观的对比 篇2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的解读

A Brief Study of the Cause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官方语言中的中国英语分析--从目标人群接受性角度谈起 试析《珍妮姑娘》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 中外大学校训对比研究 语用模糊及语用功能 汉语语速性别对比研究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比较

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

论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及《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关于英汉动物习语区别的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意蕴 母语迁移对英语习得的影响研究 抽象名词词义内涵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论凯特肖班《觉醒》中的超验思想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英语体育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对策 有效的英语新闻结构分析

反思任务型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An Analysis of the Nam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呼啸山庄》中的爱与复仇

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研究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的写作手法 《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欧•亨利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之善良特性 《嘉莉妹妹》之女主人公新女性形象分析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研究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傲慢与偏见》中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身体,规训与自我意识——《可以吃的女人》之福柯式解读 45 析《喧哗与骚动》的写作手法

论《野性的呼唤》中对人和自然和谐的呼唤 47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48 探析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风险 49 《都柏林人》的“顿悟”手法解读 50 中美文化视阈中的商务谈判风格 51 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5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4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

《麦田里的守望者》男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物形象分析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 Idioms 57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 58 “生活大爆炸”中美式幽默的翻译方法研究

Influence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on Ezra Pound 60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the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6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63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

Appro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 65 《喜福会》中的女性身份重建 66 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研究

《那个读伏尔泰的人》英译汉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 68 浅谈汉语政论文中“化”字的翻译 69 爱米丽的挣扎与终结——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爱米丽毁灭的间接和直接原因

黑色孤岛上的灰色母亲—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中的母女关系 71 《嘉莉妹妹》中赫斯特伍德人生悲剧

霍桑的《胎记》中乔治亚娜的死的深层原因探究 73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75 论<<禁食与欢宴>>中乌玛的觉醒 76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 78 Comparisons of Sino-U.S Family Education 79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成长悲剧的成因分析以及对当今青少年的启迪 81 中美学生对待教师的礼貌言行的对比分析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Red, Red Rose 83 中餐菜谱翻译的错误分析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

从叶芝的诗歌看象征主义的发展

简述托马斯哈代和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 87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88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89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90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 92 论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对生活的反思 93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

概念隐喻视角下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95 《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义

论艾略特《荒原》中的宗教信仰与价值观 97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 98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生选择 100 中西校园流行语的文化对比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102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103 从世纪后服饰发展比较中西文化差异 104 斯嘉丽的新女性形象探析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106 浅析官方委婉语及其语用功能 107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08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

On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on Chinese and British Culture 111 关于《飘》的中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 112 《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 113 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礼貌策略 114 英汉红色词的语义对比研究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浅析语法情景教学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设计与运用 117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The Comparison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19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 120 《简爱》的浪漫主义解读

做最好的自己—论斯佳丽形象对现代女性的教育意义 122 从文化的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人名 123 浅析新闻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124 汉英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125 苔丝形象浅析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 127 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象征 128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基督山伯爵》中等待和希望的哲学 130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 131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33 《愤怒的葡萄》主人公性格分析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野性”与“人性” 135 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

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颠覆--《奥兰多》之女性主义解读 138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迁移与负迁移

Study of Themes of George Bernard Shaw’s Social Problem Plays 140 功能对等理论观照下《警察与赞美诗》译本评析 141 Women’s Image in Pygmalion

唐诗宋词中颜色意象的研究及其翻译 143 从文体风格谈培根散文《论美》的翻译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145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

A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of Emily from A Rose for Emily 147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口语交际活动的错误分析

礼貌原则视角下萧伯纳《卖花女》人物性格探析 149 On Integrity Management in Modern Enterprises 150 Terror of the Soul-Analysis of Features in Poe’s Gothic Fictions 151 从态度系统分析小说《简•爱》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152 比较中美民事诉讼文化的价值取向 153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 154 中美家庭教育与个人能力培养

155 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156 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纯洁一词不同理解的分析 157 《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观

158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

159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体现 160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 161 谈西方婚姻文化对当代中国女性婚姻观的影响 162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及解读 163 成长小说视角下的史蒂芬•乔布斯基《壁花少年》 164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 165 论《金色笔记 》中的象征手法 166 论委婉语与国际商务谈判

167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168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169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70 Sister Carrie—A Woman Lost in the Material World 171 A Magic World: A Study of Magic Agents in Harry Potter 172 女王还是奴隶:女性主义辉映下的珀涅罗珀

173 《沙漠之花》的女性主义研究 174 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翻译

175 房间和风景的象征意义:读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176 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词研究

177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178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意识流技巧研究

179 Gulliver’s Alienation: From an Economic Being to a Political Being 180 论地理位置对中美民族性格的影响

181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182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83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草根营销以及策略 184 中西方文化中的“红色”内涵异同 185 曹禺与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的悲剧观比较 186 交际翻译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 187 小说《小公主》主人公萨拉的性格魅力 188 意象手法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使用 189 论广告与文化

190 中美商务交往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191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

192 战争留下的伤痛--《太阳照常升起》主要人物对比 193 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 194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 195 中文学术讲座报道的体裁分析 196 论《老友记》幽默字幕翻译

197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后”比较研究——以摇滚音乐为分析视角(开题报告+论)198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199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冰河世纪》两个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

自然选择下的中西文化 篇3

一、中西文化选择及特点

早期人类,受自身文明程度限制,只能是让自然去选择人类,或者说是让人类来适应自然。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生活成长在哪一方乐土,并不是他们的祖先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的,而是自然环境根据它对人类生存的客观要求对人类有所选择。一句话:是自然选择养活了人类,并使人类得以生存发展。

中国有句谚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思是自然依据自己的环境条件选择养活着人类,这些环境条件也就成了人类生存基础。比如生活在古老黄河流域中国人的祖先,以农业生产来维持生活;生活在古希腊半岛希腊人的祖先,因多山临海,故以猎捕、航海经商为生。反应在文化上就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国文化和以海洋、商业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成长始源于黄河水的源远流长。丰润的黄河水资源和肥沃的黄河流域为早期从事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物质条件;同时中国所处的特殊环境(北有长年冰封的西伯利亚荒原,由西到南环绕着大漠荒沙和喜玛拉雅山脉,东面则是汪洋大海)为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须的土地占有以及四季丰收提供了天然安全保障。古老华夏祖先凭着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完全不用担心外来民族侵略干扰而从容不迫地进行劳作,是自然选择中国人在中国这片乐土上从事农业生产。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带有浓厚的“黄土地”色彩,其特点在于它对土地的依赖性。回想中国五千年文化史,无论是发生在氏族部落间的奴隶战争、地主与农民间的阶级战争,还是华夏民族与外来民族间摩擦冲突,无一不是把土地放在问题的核心。就是在现代文明革命和建设的今天,最棘手、最难处理的问题依旧是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这也是“十一五”所要解决的主题之一。

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文化除受古希伯莱文化和埃及文化影响外,主要还是来自自身成长壮大的周围地理环境影响。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在巴尔干半岛南端,东临爱琴海,西接爱奥尼亚海,半岛东部多港湾,这样的地理位置,便于古希腊人发展航海业。加之希腊半岛多山、土地不甚肥沃,同时受地中海式气候的影响,天气多晴朗,气候炎热干燥、少雨,因而不利于发展农业文化。这“有利”与“不利”的自然环境,就促成了西方文化的海洋性与商业性。

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其内容差异不是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或哪个帝王的力量所能决定的。无论是在西方“万能”上帝面前,还是在中国独揽大权、夜郎自大、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的皇帝面前,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是无法改变的。他们的权力也只能是在不违背各自文化产生所赖以生存成长的自然环境发展规律的条件下方可肆无忌惮地施展自己的暴力,从而实现自己的意愿,否则结果只有一个——遭大自然淘汰。

二、中西文化比较与发展

中西文化被所处的自然环境选择后,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民族文化。中国受农耕生产影响形成了一元化封闭性大陆文化。西方受商贸活动影响形成了多元化开放性海洋文化。

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围墙式地理位置和便利黄河水资源之上的,稳固的自然资源是华夏祖先赖以生存的前提。人只有和自然适应,才能使小农经济得以发展;只有与四时合序、因地制宜,才能有好的收成。这种与自然相协调的观念,扩展、渗透到文化领域,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们若想获得好的收成,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多占土地。于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若干强大且组织严密的氏族部落联盟,他们之间为争夺土地互相斗争,族长的权力亦随着土地增多而扩大。这样早期为维护农业生产所必须的社会安定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制度,战后得到进一步加强,进而形成奴隶宗法观念。到封建社会,新兴地主阶级对其先人的宗法制度进行了继承和变革,从而使宗法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家国为本位的文化特色,影响着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

西方文化是多种民族文化汇合形成的。在商品交换中,西方各民族文化得到了广泛的接触,贸易在竞争中交往、文化在冲突中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元化开放型的商业文化。下面就中西文化特点比较来看看西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在中、西方农村与城市关系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受农业文化影响,农村主要是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存在,而城市的出现则是迫于农业经营生产的要求形成的,其功能和性质主要在于政治和教化。在原始时期,农业生产要想得以平稳、健康的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组织来领导生产,于是城市出现了。而西方商业要顺利发展,首先要有适宜的交换场所,于是在交通条件较为发达的通衢大道和市场出现了商人身影,随着商人身影逐渐增多和被世人认可,城市便出现了。但这些城市缔造者不是掌握大量财富的封建庄园主,而是昨日才卸掉枷锁的农奴。城市成了商业发展的经济摇篮,而乡村则成为封建经济顽固堡垒,可以说在城市文化产生初期,西方社会的政治中心不在城市而在乡村。

第二,在法律制度上,中国受家国同构社会形态影响,法律上重刑法和调解;西方受文化商业性的制约,法律上重民法和诉讼。

在中国,因统治阶级奉行重农轻商政策,商品经济一直得不到正常发展,因而缺乏民法形成的政治经济基础。民法得不到滋生成长,却为刑法在中国的畸形发展腾出了空间。在父权和君权至上的家国制度控制下,出现争议人们只能唯父为是、唯君为是、唯暴力手段不能解决,于是法律等同于刑法。在西方人们为维持一定交易秩序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主意识,在(《圣经》中以色列先人们即使对于上帝,也只是根据与其订立的契约对其服从,这种观念和商人的民主意识在西方人心中不自觉地得到结合,从而为民法在西方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和思想基础。受商业发展影响,在西方对争议人们重诉讼而非调解,这不仅有力保证了西方社会中商品交易的安全,同时也保证了经济及政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第三、受社会历史生活发展特定形态影响,西方人在审美观念上多“悲愤”意识。商业文化的发达,刺激私有制在西方充分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始氏族的血缘纽带,使得西欧各国的建立是以失去家族为代价的。西方公民在享受自由的同时,生活上是孤独的、竞争是残酷的。反映在心理上就构成了西方人对生活的极不安定感和对命运的不可测观念。人们始终处在忧郁的氛围中,经过日积月累,这种忧郁达到极至,便产生了“悲愤”心理,如流行于西方的现在依旧存在的“狂欢节”就

是为求得“悲愤”的解脱而专门设置的。

总之一句话,是多山多水的自然环境造就的商业文化影响和制约了西方文化的成长发展和壮大。

三、中西文化的冲撞与未来发展

早期中西文化受自然条件限制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影响而只能被局限在一定区域内无法得以相互交流。后期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和征服能力的提高,文化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两种文化类型的相互交流便成为可能。

据中国史藉记载,西汉武帝为联络西域各游牧民族共同对付匈奴入侵,先后于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22年和公元前119年三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此举虽未很好完成汉之使命,却将天山南北地区与内地联为一体,开辟了一条西域之路,第一次打开了“国人”对外的大门。自然环境渐被“国人”所克服,印度佛教艺术也开始被介绍到中国来,实现了东方文化两大支流的相互碰撞。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汉人为打败匈奴,司马班超于公元74年开始游说于西域南道诸国,其大将甘英于公元97年出使大秦,这不仅将西汉时开通的西行路线向前推进了一大段距离,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内地与西域诸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往。

但这种交流碍于中西文化类型差异和语言区别,在西方是主动认真的,在中国则是被动不自觉的。长久以来,中国历代王朝统治者都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这种自我封闭、唯我独尊的思想,使中国文化丧失了一次次向西方学习的很好机会,因此碰撞的结果只能是西方文化的奋起直追和中国文化的徘徊不前。

当国人开始意识到交流不公平时,历史的航船已经驶进了16世纪的港湾。在此之前,西方人已经充分利用了历史的不公平,将自己从落后状态中赶上来并开始领先于中国。

中西自然观的对比 篇4

1 古代西方自然观及对建筑的影响

1.1 古埃及

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尼罗河、峡谷和三角洲的自然景观深刻的影响着古埃及人对于世界时空模式的认识。埃及人是笃信宗教和多神崇拜的民族,他们相信高山、大漠、长河都是神圣的,就连动物,也有自己的守护神。埃及人认为太阳是乘坐小舟在世界的上界与下界巡游,埃及法老的葬礼就是这种太阳由上界至下界巡游过程的模仿,这决定了其陵墓建筑的空间序列。古代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只要保护住尸体,3000年后就会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永生。因此埃及人非常重视陵墓的建造。

公元前三千世纪中叶,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吉萨造了三座相邻的大金字塔,形成一个完整的群体。它们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充分反映了古埃及的时空观。它们都是正方锥体,形式极其简单,由精确、沉重、巨大的石块砌成,表面光滑,仿佛是人工堆砌的山岩。在埃及的自然环境里,这些宏大、单纯的形象,象征着时空的永恒,显示出某种压倒人的心灵的神秘的魅力。

1.2 古希腊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在希腊社会中,自由民是社会的主体。曲折的海岸线、多样化的地貌产生了地域性泛神论的神话。在希腊神话中,世界的生成和诸神的结合与生育相联系。虽然“全希腊都对遥处于奥林帕斯山的诸神致以礼敬和一般性的崇拜,但对当地的神祗及其权力更致虔敬的尊敬”[1],而且并不认为其他神是天神宙斯的属臣。或许正是破碎的疆域和共和政体孕育了多神主义思想,而使一神无法实施。每种手艺、职业和艺术都有自己的守护神,每一城邦都有一守护神。而且,在希腊人神是同形、同性的,每一个神都具有与人一样的性格特征。古希腊的自然观反映在圣地建筑群的布局上,追求同自然环境的协调。它不求平整对称,乐于顺应和利用各种复杂地形,构成活泼多变的建筑景色。古希腊人将神庙视为神在人间现为人形时的“居所”,由于人的祭祀等活动一般在神庙外举行,故而神庙的内部空间极为简单,其艺术质量体现在外部,形成外柱廊式的平面模式。

1.3 古罗马

罗马在罗马七丘建城,起初受伊达拉里亚人的统治,因而伊达拉里亚人的时空观念对罗马人的自然观有着重要影响。伊达拉里亚人的原始宗教设想一种同宇宙形式一致的安全“居住”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空间沿四个方向延伸,中心处设祭坛、建神庙。罗马人认为罗马是世界的中心,因而罗马人不断向外扩张,建立统治,力图建立世界的秩序。罗马人的宗教虽然也是多神教,但它与希腊不同,神不是拟人的,它信奉的是“三位一体”。同时,古罗马也强调人的个性,追求个人灵魂的解脱与安宁,不像希腊人那样,注重自然和社会问题。

对比埃及的一度空间和希腊对于外部空间的强调,罗马人的空间模式在其建筑空间上体现为:十字轴对称、围合、有一个中心。古罗马的万神庙充分体现了其空间观念: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强调了建筑的中心,直径达43.3 m的穹顶象征着天宇,在它中央开一个直径8.9 m的圆洞,寓意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联系,从圆洞射入的光线造成一种宗教的宁谧气氛。

1.4 中世纪

从公元478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一直到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是西方历史上黑暗的中世纪。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占绝对统治地位。为了巩固封建制度,教会宣扬世俗生活是罪恶的,人欲是万恶之源。它压制科学和理性,思想的发展只能在宗教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存在。哲学所追求的是理性的真理,而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的真理。基督教强调信仰高于理性,神性高于人性,而经院哲学正是基督教哲学观点最好的表达。封建分裂状态和教会的统治,对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宗教建筑在这时期成了唯一的纪念性建筑,成了建筑成就的最高代表。哥特教堂内部狭长的中厅,将人们导向祭坛;尖尖的拱券,具有强烈的升腾动势,引发人们对天国的向往;框架式的结构,几乎没有墙面,极其峻峭清冷,体现着教会否定物质世界,宣扬纯洁的精神生活的说教。教堂外表向上的动势也很强,垂直的线条、越往上越细的划分和小尖顶,是教会脱离尘世的宗教精神的体现。

2 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众多的哲学流派,总体来看,其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2.1 原始宗教神话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某些因果关系,并用想象和推理等方式对不能理解的问题加以解释,从而形成了原始宗教神话自然观。人们相信灵魂在人死后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并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对于宇宙起源等问题,人们创造了“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补天”等神话。同时,人们也将一些部落首领神化,称颂其伟大功绩。

2.2 阴阳、五行和八卦说

阴阳说和五行说萌芽于商周时代,在战国时期发展完全。五行学说是用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构成,这是同传统的天命论相对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天道观。阴阳学说是用阴、阳这两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力量。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它以八种符号的排列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八卦说”包含了由阴、阳的不同排列而构成万物和由阴、阳排列的变化导致万物变化的思想,包含着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这些思想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不但是在艺术上希望取得与自然结合的“宇宙的图案”,最基本的目的在于按照五行的“气运”之说等来制定建筑的形制。

2.3 儒、道、佛教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礼”为中心,把“礼”看作一切行为最高的指导思想,而汉以后整个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又差不多都以儒家思想作为“正统”。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强调孝悌是礼乐的基础。除了肯定君臣之道外,还把理论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关系中去,强调父子、兄弟、夫妇、男女、长幼的尊卑秩序。从王城到宅院,无论内容、布局、外形无一不是来自“礼制”而做出的安排。典型的中国住宅是四合院格局,其特点是受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安排:住宅严格区分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自有天地。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则侧重于对立事物中“阴”的融合力,强调“无”之功能。主张热爱自然,反对一切的清规戒律,要在自然的无限空间中得以自我心灵的平安与满足。“道法自然”普遍见于各类建筑与城市。法自然集变化之能事,是古民居的特征,同时也充分体现在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中。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哲学,在出世这点上较为接近道教。它认为现世间的一切都是幻影,而世外的佛国净土才是真实的存在,只要一心向佛,死时便可平静的得到佛的接引。这样的宗教意识使得中国的古刹本身就是佛国精神的象征或净土的缩影。因而,中国的寺庙实际就是民居的扩大或皇宫的缩小,甚至作为佛教纪念建筑的佛塔,也用层层的水平塔檐来削弱垂直的动势,成为世俗楼阁的仿造。

3 结语

中西自然观的对比 篇5

黑格尔曾经说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一种绘画,虽然夸张了一点,却是真知灼见。山水画的画意在中国的造园家那里的确有着绝对的权威。崇祯四年吴江人计成在《园冶·自序》中说:“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书中,计成也多次提到造园要遵循绘画的意境。在他看来,五代的荆、关和元代的黄、倪等山水大家所创造的画意都是造园应该模仿的典范。把造园的艺术作为一个门类抬得最高的是李渔,他认为“变城市为山林,招飞来峰使居平地,自是神仙妙术,假手于人以示奇者也,不得以小技目之。”在他看来,“磊石成山,另是一种学问,别是一番智巧。尽有丘壑填胸,烟云绕笔之韵士,命之画水题山,顷刻千岩万壑,及倩磊斋头片石,其技立穷,似向盲人问道者。”在这里,李渔强调了造园是一种独特的技艺,画家不一定能用手摆出他自己的画意。但他断然没有怀疑过画家的眼睛,也没有再就造园艺术的特殊性讨论下去。不过,当这个问题传到欧洲人那里,意见就不是那么统一了。

有关中国园林的知识在十八世纪中叶通过各种方式传到了欧洲。英国建筑师钱伯斯爵士在《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一书中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中国的.园林。他反对古典的规则式造园,也反对当时英国颇为风行的布朗式的自然风致园。布朗的造园善于使用成片的树林和湖泊、水流,极度的追求纯净优雅的自然风韵。但钱伯斯却认为,规则式的造园太雕琢,过于不自然,其创作态度是荒唐的;而布朗的自然风致园则是在不加选择和品鉴的抄袭自然,既枯燥又粗俗。他认为,花园里的景色应该同一般的自然景色有所区别,如果以酷肖自然作为评判完美的一种尺度,那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还不如真人蜡像。最好是明智的调和艺术与自然,取双方的长处,这才是比较完美的一种花园。而中国的花园在钱伯斯看来正是值得西方人去模仿的典范。

论中西方诗词对比 篇6

中国古典诗学受儒家礼教的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倡导和坚持“文以载道”的诗学观念。在这种诗学观念的影响下,诗人心中的内在激情和生命欲求被无所不在的道德律令日趋分割为几无生气的碎片,诗人创造的作品也日趋远离诗人内心的呼唤而成为了虚假、平庸的装饰。与之相反,西方现代诗学从一开始就是以强调诗的独特性和非功利性为逻辑起点的。西方现代主义诗人从波德莱尔到魏尔仑、韩波,再到马拉美、瓦雷里,都以对“纯诗”的倡导来强调诗的独立性。波德莱尔等人的诗学显现出一种奇异的梦幻般的魔力,它点燃了中国现代诗人那渴慕突破“载道”诗学观念的思想火花,激发了他们建构现代诗学观念的生命激情,他们陶醉于对波德莱尔等人描绘的纯诗的那种自由、独立的梦幻般的图景的想象之中,如同在漫漫的黑夜的煎熬中终于盼来了希望的曙光。他们从波德莱尔等西方播火者手中接过纯诗论的火种,开始走上了一条通过纯诗的倡导与古典诗学“载道”观告别的艰难旅程。他们相信,只有在波德莱尔等人构建的这种纯诗王国里,诗的本体意义才能得到充分的敞开。为此,李金发等象征派诗人对新诗运动初期对诗的独立性地位注意不够的倾向极为不满,发出了“艺术独立”的呐喊,要求改变诗对政治、道德的依附状况和地位,他宣称:“艺术是不顾道德,也与社会不是共同的世界。艺术上唯一的目的,就是创造美”

中国古典诗学以直观、领悟、体验为基本的思维方法。客观地说,中国古典诗学中不是没有形而上哲理,但这种形而上的存在从来就没有成为中国诗学家孜孜以求的对象。如道家的“道”,指涉的本是宇宙和生命的本体,但道家却并不对这个本体存在为何存在的形而上学理进行富有思辨性的考察。西方的知性话语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内涵上都获得了充分的展开。我们既能在袁可嘉、穆旦的主知诗论和诗作中看到艾略特玄学思辩论的深刻影响,又可在冯至、郑敏等人的主知诗论和诗作中发现里尔克主知论的影响。这其中,尤以袁可嘉对艾略特、瑞恰慈为代表的英美现代主义的主知话语的转述和阐释最为突出。之所以是突出的,是由于它已融入了袁可嘉对主知这一理论问题进行追问的独创性意识。当袁可嘉提出“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理论时 ⑥ ,我们不仅可以发现其中“玄学”一词在基本意义上与艾略特推崇的玄学派中的“玄学”含义的一致性,而且,我们也发现了一种对新的诗学思维和体系的寻求与建构的冲动。

对比剂肾病的中西医防治 篇7

关键词:对比剂肾病,危险因素,中西医防治

影像学诊断技术和介入治疗手段日益发展,碘对比剂( 即造影剂) 的应用亦逐渐广泛( 冠状动脉、脑血管[1]、外周血管等) 。与此同时,因使用对比剂( contrast media,CM) 而引发的对比剂肾病(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 ) 迅速成为院内获得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主要病因,仅次于肾灌注不足和肾毒性药物[2]。针对1. 6 万名造影剂使用病人的一项临床研究表明,CIN的发病率仅有1. 14% ,然而其院内死亡率竟高达1 /3[3],可见CIN病人预后较差,死亡率极高,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增加,造成医疗资源利用不充分。因此,CIN成为多科室临床医生及研究学者关注的一个热门课题,中西医各界均在寻求防治CIN的有效途径,多年来已有所进展。

1 对比剂肾病的诊断标准

CIN的主要确诊依据是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幅度,目前尚无完全统一的诊断标准,但多数专家认可的标准为使用含碘对比剂后( 2 ~ 3) d内血清肌酐( Serum Creatinine,SCr) 水平较使用前的基础水平升高25% 或绝对值升高0. 5 mg /d L( 44. 2 mmol/L) ,前提是除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肾功能损害[4]。

2 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制

CI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系诸多因素共同参与,比如对比剂对肾脏的毒性作用、肾髓质缺血损伤、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高黏度的对比剂进入肾小管,使血液流速减慢,造成局部肾小管缺血缺氧以及进一步的损伤,对比剂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直接毒性带来的病理生理学损伤称为渗透性肾病,局部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液化,最终死亡[5]。与此同时,缺血再灌注时释放的氧自由基及炎症因子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引发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3 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CIN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合并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比没有任何危险因素的病人CIN发生率高出4 倍[6],而多个危险因素同时存在的病人发生率可达50% 。可见,及早评估并识别CIN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对降低CIN的危害至关重要。目前已认可的CIN危险因素大体分为病人自身和所用对比剂两方面。与病人自身相关的CIN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IABP) 、高龄、高血压、左室射血分数( LVEF) < 40% 、低血压、贫血、脱水和使用肾毒性药物。而与所用对比剂有关的CIN危险因素则为高渗透压( >1 200 m Osm/kg) 、黏度、离子型对比剂、注射剂量和注射途径。已有研究显示[7],在上述危险因素中,肾功能不全( SCr>132. 6 mmol/L或e GFR<60 m L / ( min ·1. 73 m2) 、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IABP、年龄> 75 岁、低血压、贫血、对比剂使用剂量是CIN的独立预测因素。Mehran等[7]根据上述8 种独立危险因素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危险分层方法,提示病人具有的危险因素与其CIN风险呈正相关。

4 对比剂肾病的防治

针对CIN,胡大一教授带头的心血管病科、医学影像科和肾脏病领域多位著名专家组成的核心专家团完成了最新《对比剂肾病中国专家共识》,其中明确指出分层、水化、限量、等渗这4 个CIN的预防原则。此外,亦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中药制剂及强化他汀等西药应用对CIN的防治颇有疗效。

4.1分层

专家共识中的分层是指对于高龄、糖尿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贫血等CIN高危病人,在使用对比剂前及早进行危险评估并分层,尤应计算病人的e GFR,识别高危病人,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4.2水化

水化治疗可显著减少CIN的发生率、降低CIN的危害,是目前已被大量研究证实的CIN最为有效且可行的防治措施[8]。水化治疗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无定论,但其之所以得到普遍认可,与如下针对CIN发病机制的可能作用点有关: 首先,造影前进行静脉补液可以增加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造影后水化可以稀释对比剂,减少对比剂对血液流速的影响,减轻对比剂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直接毒性引起的渗透性肾病; 并且,水化增加尿量可减轻肾小管的阻塞,降低血液中对比剂的浓度可缓解肾脏血管的收缩,从而减轻肾脏髓质的缺血缺氧。

至于水化方案的选择,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Trivedi等[9]临床研究发现,静脉补液组CIN的发生率及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口服补液组。Mueller等[10]针对1 620 例接受冠脉造影术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发现低渗盐水组和等渗盐水组的CIN发生率分别为2. 0% 、0. 7% ( P = 0. 04) ,可见等渗盐水优于低渗盐水。然而等渗盐水和碳酸氢钠二者的预防效果比较的结论不一,最近的Meta分析结论几乎都偏向于碳酸氢钠[11,12],但是仍需要较大规模的研究来进一步证明。目前临床常用方案为PCI术前( 3 ~ 12) h至术后( 6 ~ 24) h以1 m L/( kg·h) 的速度静脉输注,而急诊PCI时术前滴速常为1 m L/( kg·h) ,并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加快对比剂的排出。

4.3限量

多项研究支持对比剂用量越大CIN的发生率越高,如果难以控制在推荐用量内,应选择将手术分次进行。不少研究表明,当对比剂用量> 100 m L时,CIN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尤其e GFR < 6 0m L / ( min·1. 73 m2) 的病人对比剂用量应限制在100m L以内,而对于e GFR <30 m L / ( min·1. 73 m2) 的极高危病人,30m L对比剂即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肾功能损害。

4.4等渗

对比剂分为超高渗对比剂、高渗对比剂、等渗对比剂,渗透压分别为2 000 m Osm/( kg·H2O) 、840 m Osm / ( kg· H2O) 、290 m Osm / ( kg · H2O) ,后者的渗透压接近人体渗透压,可减轻渗透压过高而导致的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CIN中国专家共识推荐CIN高危人群,尤其肾功能已经异常、且对比剂用量超过140 m L的病人建议使用等渗对比剂。目前临床已普遍使用等渗对比剂,以碘克沙醇为代表。

4.5西药防治

大量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证实,西药应用可以有效预防CIN的发生、减轻对比剂对肾功能的损害,如他汀类调脂药、乙酰半胱氨酸、多巴胺、茶碱、前列环素E1等。现以他汀类调脂药为例加以阐述。目前多数学者认为CIN的出现是肾髓质缺血、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的共同参与,而他汀类调脂药是 β-羟-β-甲基戊二酰辅酶A( β-hydroxy-β-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o A) 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多效功能,并且可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缓解脏器缺血情况。因此,他汀类调脂药对CIN的防治被寄以广泛的期待,然而近年来的Meta分析表明[13],他汀类调脂药序贯治疗可以预防肾功能轻度下降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CIN的发生,而对于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病人没有明显改善,既不能预防CIN的发生,也不能抑制造影或介入术后病人肌酐水平的升高。所以,他汀类调脂药在防治CIN方面具体的应用价值仍需要进一步临床及试验研究。

4.6中药制剂

近年来不少文献报道认可了中医药干预在保护肾功能损害、防治CIN方面的疗效,其中有针对川芎、丹参、黄芩等的单药研究,亦有关于清热活血方等中药汤剂的临床试验研究。川芎中有效的生物碱-川芎嗪对肾动脉有一定的扩张作用,增加肾脏血流量,起到显著的改善肾功能效果[14]; 丹参中主要的水溶性物质丹参素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有试验研究证实其可以有效改善大鼠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对比剂对肾脏的损害[15]; 黄芩中的主要提取物黄芩苷的生物活性广泛而多效,抗氧化、抗炎症反应、调脂等均能针对CIN的发病机制起到防治CIN发生的作用[16]。目前已有临床观察肯定了清热活血方对CIN的防治效果,考虑其对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清热活血方可以缓解机体的炎症反应,减少对比剂导致的肾功能损害,但是尚无直接的证据支持,需有进一步的确切研究深入解释其作用机制的可能性。

5 结语

中西自然观的对比 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西方传统建筑,建筑差异,文化差异

Architecture is influenced by natural objects, materials, social conditions, technology, ideology, religion, culture, and aesthetics and so on.For example, Eskimo use ice and snow to build house thoroughly, while people in southwest China often use bamboo to build houses on stilts, which is affected by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During a long period of time,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was in a relatively closed system,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with little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e.So a variety of differences in architecture are formed.

Among all the differences in architecture building, materials wil be the basic one.Chinese like to use wood while the Westerners like to use ston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had used wooden structure since long ago, and most of the traditional buildings which now are preserved are wooden structures.Even if a number of brick pagodas and underground tombs use a masonry structure, they still mimic the appearance of wood structure.It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woods in traditional buildings in China.Wooden structure with wooden pillars and beams forms the skeleton of the house, and the weight of the roof beams passed through the column, and then through the column to the ground.In a word, the wooden structure is widespread in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buildings.

The color is a part of a building, and people’s preference to colors is a culture.Some bright colors, such as red, green and yellow are popular in house decoration in China, and some plain colors such as white, black and grey are also popular.The Westerners also prefer to use bright colors to decorate their building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bright red and some plain color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buildings.Doors, windows and beams are colored vermilion.Walls are usually colored white which are called“washed wall”.In Wester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showy colors can be found everywhere.As the architecture classic, "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introduces, at that time the building colors are very rich, ocher, gray and yellow, blush, pink, reddish brown red, gray, blue, white, black and gold and so on. (Yuan&Cao, 2004:37) Speculating from the marble of the existing legacy, on the stigma of the temple eaves are not only exquisite carvings, but also bright colors.They use the red for the background more, use black for the pattern or oppositely use.They form a vivid comparison. (Zhang Fang&Zhang, 2007:90)

Chinese architecture is influenced by Western culture.Many western-style buildings appear in China, such as Yuanmingyuan and a lot of Western-style gardens.In modern times, th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West become more convenient and frequent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rn architecture have fused gradually Nowadays, in preserving and promoting our traditional essence in architectur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expecting the integration points in building development with the West and thus further our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s in various aspects.

注释

1[1]张得亚, 方拥班, 张一兵.东西民俗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观点, 2007.

2[2]袁成, 曹诗图.中西建筑文化比较及其形成背景分析.三峡大学学报, 2004.

3[3]刘婉华.辩证思维方式与中国古典建筑审美特征.现代哲学, 2006 (3) .

中西体育电影对比 篇9

体育电影是电影史上体育与电影的一次完美结合,也是体育产业发展中体育的一个华丽转身。“体育电影应该是以体育为主题或大背景的影片。”其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风靡世界,受到世人追捧,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不乏优秀影片深入人心,甚至有一些荣膺奥斯卡金人奖,登上世界影坛的顶峰。随着体育电影的发展,其在宣传体育运动、传播体育观念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并逐渐成为宣传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手段。

体育电影作为宣传体育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大众的重视。1918年,第一任“人猿泰山”出现在荧幕使西方体育和电影从此结下不解之缘。而中国最早的体育电影也可以追溯到1918年的《东方六大学运动会》,但真正引起大家注意的确却是今天国人仍津津乐道的拍于30年代的默片《体育皇后》。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西方体育电影在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在不同的价值观念驱动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2 中外体育电影的发展

2.1 中国体育电影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的体育电影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默片时代就拍出了《体育皇后》,本片也可以说是中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直到如今这部三十年代出品的由黎梨梨主演的无声电影依然魅力十足。而最有名的要数由谢晋编剧和导演,刘琼和秦怡主演的《女篮五号》,1957年它获得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举办的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1960年获得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它的成功使导演在几十年后又拍摄了它的姐妹作《女足九号》。同时,在中国体育电影题材上也涵盖了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体操、滑冰、田径、游泳等多个体育项目。例如《战斗年华》、《沙鸥》、《五虎将》、《女跳水队员》、《美人鱼》、《乳飞燕》、《加油—中国队》、《拳击手》、《棋王》等。随着世界体育和电影的迅速发展,体育电影也在飞速发展,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体育题材的电影被大量挖掘,此时电影体现的价值取向已呈现多元化,人物也不再简单化,通过体育这一载体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自我国第一部体育电影与观众见面以来,我国共拍摄体育电影几十部。建国前后可以说是我国体育电影发展的繁荣期,这时候的体育电影与民族复兴牢牢联系在一起,《女篮五号》、《水上春秋》、《冰上姐妹》等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激励着那一代人的拼搏精神。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逐渐确立,国人对金牌的渴求,这一时期,注重民族尊严、勇往直前的追寻国家与个人的光荣与梦想成为我国体育电影不变的宗旨。《加油中国队》、《一个女教练的自述》、《乳燕飞》、《京都球侠》等一批体现爱国主义的体育电影就是其最佳代表。同时,在挖掘主人公个人命运与体育精神的表现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上,也有一些影片开始做出一些尝试。如《沙鸥》、《棋王》等。进入90年代以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和保护,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体育电影应运而生,《精武门》、《黄飞鸿》、《霍元甲》等电影将中国武术推向了世界。

2.2 西方体育电影的发展与现状

西方体育电影相对来说发展的比较完善,作品也很多,许多不仅脍炙人口,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风行,大部分作品都来源于美国。拍摄于1976年的《洛奇》荣膺了197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3项金像奖,而其后的续集更使拳击运动深入人心,在捧红了大量演员的同时也极力宣扬了“只要肯努力就能当总统”的美国式梦想。同样的拳击电影1979年拍摄的《愤怒的公牛》于1980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奖。历史上最出名的田径类电影《火之战车》于1980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创作剧本、最佳服装、最佳音乐4项大奖。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2004年的《百万美元宝贝》于2005年也问鼎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4项大奖。这是在西方体育电影历史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但精品绝不仅仅是这些。

这些数量巨大的体育电影也几乎涵盖了体育运动的方方面面,但同时也有西方深受欢迎的诸如棒球、橄榄球、冰球、赛车等,如《百万金臂》、《她们自己的联合会》、《天赋》、《火爆群龙》、《大计划》、《极速竞赛》、《速度与激情》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拳击运动由于在西方无论在体制上还是技术上都发展的比较完善,其运动特点又符合外国人对激情与暴力的理解,所以关于拳击运动的作品在体育电影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百万美元宝贝》、《洛奇》、《愤怒的公牛》、《一代拳王》、《黑暗中的拳头》等等都是关于拳击的作品。同时,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的梦工厂,体育电影在它的打造下完成了自己奢华的蜕变,大制作、高投入,使其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在世界范围内长盛不衰。

近些年,西方体育电影也开始面向青年群体和女性,催生了一系列张扬青春活力与浪漫色彩的电影。如《甜心辣舞》、《歌舞青春》、《女生向前翻》、《冰上皇后》与《爱情达阵》等等。

3 中西体育电影的差异

3.1 中西体育电影体现的价值观念不同

我们从中外体育电影对比中可以发现,在对自我价值取向上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3.1.1 中国体育电影重在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更看重比赛结果

纵观中国体育电影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近40多部体育电影中,几乎都是在描述队员们在团体中的表现,如关于篮球的《女篮五号》,足球的《加油中国队》、《女足九号》,排球的《沙鸥》等等。可以说,弘扬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尊严与祖国荣誉始终是其要表达的主题,所有影片几乎都将民族精神寓于体育比赛之中。影片的主人公毫无例外的拥有强烈的民族尊严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影片的结果都不约而同的再度宣扬的爱国主义理念和民族精神。例如,《女篮五号》、《水上春秋》就的主人公田镇华与华镇龙不是简单的体育运动者,而是民族的代表,是民族精神的守望者。在这些体育电影中体育已经化成民族精神,是挽回民族尊严的武器。

最近几年,虽然出现了一批如《女足9号》、《跆拳道》、《黑眼睛》等体育题材影片,试图更多的关注主人公自己对命运的把握和弘扬体育精神,但是由于在主题发掘和人物命运把握上存在的问题,这些影片并没有在观众中产生很大的反响。同时也可以看出由于有传统文化的影响,属于励志片类的体育题材影片在中国大多沿袭着“运动员经受挫折,经过顽强拼搏并最终战胜困难”的老套路。

另一方面,受举国体制的影响,长久以来将竞技比赛成绩看得很重的中国人,往往将体育单纯地理解为对冠军的追逐。所有影片无一例外的将获得冠军作为最终的结局,如果主人公无法夺冠,也会培养自己的孩子和队员成为冠军,从而圆自己的梦。在团队中战胜对手夺冠,站到世界体育顶峰,是中国体育电影永恒的价值追求。

3.1.2 西方体育电影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更看中比赛过程

与中国体育电影相比,西方体育电影则更看重人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注重追逐理想实现的过程。影片大多重在描述主人公个人的励志情节,展示个人精神状态和成长过程,而很少和民族大义以及团体精神联系起来。这和西方体育文化更注重人自我价值的体现有绝对的关系。例如,《洛奇》系列中的第一部描述的就是典型的一无所有的人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美国式梦想,美国式梦想其中一个是主人公洛奇实现的,一个是他的扮演者史泰龙实现的,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足以成为体育电影的骄傲。

在西方体育电影中,主人公追求的都是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个人荣誉感是被放在第一位的。例如《百万金臂》中的棒球队员在自我思索中成长,《愤怒的公牛》中拉莫塔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极速竞赛》中赛车手自我拯救的过程,这些都与团体无关,与金牌无关,看重的更多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如《百万美元宝贝》就向人们展示了“对生命过程本身追求的意义远远大于对结果的追求”的感人道理,也是女主人公自己对命运的把握和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尽管最后女拳手选择了安乐死,这是结果很不完美,但是主人公奋斗的过程却是大众最受感染的。只要我们翻开外国体育电影集锦就可以发现其主题一般都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不懈追求这一点。

由此可见,中国体育电影更注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实现,注重团队精神,注重成绩或者金牌的价值,而外国体育电影则更多的关注个人本身,更看重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成长与收获。

3.2 中西体育电影的选材不同

3.2.1 中西体育电影的选材角度不同

随着体育的发展,体育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中西所处的环境各异,因此,中西体育所面对的体育社会问题各不相同。

西方体育电影正立足于其面临的各种体育社会问题之上,将西方体育中的宗教矛盾、种族冲突、性别歧视等问题毫无保留的在体育电影中得到体现,并最终表达体育运动战胜一切的可能,使我们体会到地地道道的奥林匹克精神—勇敢、顽强、拼搏向上、和平的精神。例如:曾获四项奥斯卡大奖的《火之战车》就是犹太人在种族偏见中通过体育而展开善意竞争,从而获得尊重的典型,而体育电影屏幕上有名的拳击手基本上都是黑人,他们通过拳击赢得尊严和社会地位。

相反,中国体育尽管也有各类社会问题的出现,但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等原因,中国体育电影总是很正面的描述体育竞技或者体育活动中的人或事,影片往往从主人公个人的伤病、心理、团队精神等方面展开故事,几乎从不涉及当前体育社会问题和各类敏感问题。

3.2.2 中西体育电影的选材内容不同

西方体育电影往往投观众所好,要么选取国内最受欢迎、最有震撼力、最普及的项目作为素材,如篮球、棒球、足球、橄榄球等项目,要么则选取最有观赏性、刺激性、极限性的项目作为素材,如赛车、拳击和极限运动等也常常被搬上大屏幕。这些大多数都是开展的比较好的职业化项目。

中国的体育电影的选择要么来源于奥运项目,如《神行太保》(自行车)、《乳飞燕》(体操)、《五虎将》(乒乓球)、《沙鸥》(排球)、《水上春秋》(游泳)等,要么来源于传统体育项目,弘扬中国武术文化的《霍元甲》、《少林寺》,凸显我国象棋文化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和《棋王》等。

3.3 中西体育电影产生的效应不同

3.3.1 中西体育电影彰显的明星效应不同

竞争是竞技体育的主要特征之一,竞争也是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因此,体育明星不仅受到了世人的尊重,更成为阳光、健康的代言人和大众的偶像。

西方体育电影充分利用了现役体育明星的效应和商业价值,让他们出演和自己角色相符的电影,如:有“万人迷”之称的贝克汉姆参演了《一球成名2》;“狼王”加内特出演《篮板》;“飞人”乔丹和尤因、巴特利联合客串《空中大灌篮》;舒马赫和齐达内联袂出演《阿斯特利与奥运会》等,这些体育明星的加盟,不仅给影片带来了巨大的票房收益,也最大限度的推广了社会体育项目,大大提高了各类社会体育运动的参与人数。

中国体育电影则少有优秀现役运动员加盟,这就使明星效应未能在体育电影中得到体现,体育电影因而也缺乏一定的影响力,也未能成为推广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3.3.2 中西体育电影的群体效应不同

西方电影总是在暴力、血腥中体现人的价值,体育电影也不例外,西方体育电影在21世纪之前,很少有面对青少年群体的电影。当时的体育电影总会或多或少的在交代剧情的过程中涉及暴力、血腥等场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西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一些少年在观看了如《灵与肉》、《洛奇》和《愤怒的公牛》等拳击题材的影片后,都争相效仿主人公的经历,加入地下拳场并希望和主人公一样出人头地,结果在身心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着美国校园暴力和恐怖事件的升级,西方体育电影开始注重对青少年群体的引导,拍摄了大量反映青少年健康生活,体现青少年阳光向上的健康形象的影片,如《甜心辣舞》、《加油马歇尔》、《舞出我人生》等。

中国的体育电影一直是老少皆宜,因为总是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大部分体育电影都成为教育各个年龄段、各阶层人物的良好题材。尤其对中国的青少年而言,团结友爱、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从小就被树立起来的,因此中国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也远离了暴力和血腥。

4 中西体育电影产生差异的原因探析

4.1 政治及体育体制因素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宣传必须是代表人民的利益,体育电影作为体育宣传的手段之一,应该为人民服务。所以在体育电影的选材和主题上多倾向于有利于民族利益的,基本上从民族大义出发,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特别是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中国要走出国门,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体育是最好的切合点,体育电影是最有利于鼓舞国内民众的建设热情的手段,也是让世界瞩目的最好方式,更是民族复兴的标志。

其次,在对体育事业管理上,我国长期实施举国体制,这必然使我国的体育电影产业深受其影响。体育电影的价值追寻,其主旨都必然是用比赛成绩鼓舞人心,借体育提升我国国际影响,用体育电影教育影响年轻一代,将主人公的拼搏精神转化为前行动力,用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去感染大众建设祖国的热情,达到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而西方式的自由风气使得他们更加注重个人自由,资本主义市场化的体育管理体制和电影工业运作发展较为完善,可以使体育电影有一个更加自由、合理的发展空间,以更多的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奋斗历程,将有代表性的人生体验高度浓缩成一种个人价值体现和精神守望。同时中国没有西方特别是美国的那种复杂和突出宗教矛盾和种族矛盾,所以不会在体育电影中涉及这方面的素材。

4.2 文化因素

在不同的发展历史和环境中,中西方长期受到不同的文化的熏陶,在中西方文化体系中,有着不同的理论来源和不同的精神追寻,这些不同的文化成为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不同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中西体育电影不同的重要原因。

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受和谐思想和天人合一观念影响的中国人做事强调整体性和团体性,更看重民族大义,集体精神,团结意识;而在自由、个性的资本主义民主思想下生活的西方人则更重视个体性,更加突出自我、注重自我的感受,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和个性自由。这些导致中西体育电影在价值宣扬上的不同。

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的价值观相比,西方价值观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是宇宙的主宰”,人与自然界处于对立和斗争的状态。他们将自然界作为人的认识对象和改造对象,主张发挥人的主体能动作用,重视人对自然的支配和抗争,在体育运动中强调勇敢、顽强、拼搏和向上的精神。带有刺激性的极限运动等项目因体现出人与自身能力、与对手和大自然的抗争,展示了人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进取,超越现实和创造未来的搏击精神,而成为西方体育电影选材的新宠儿。

4.3 经济因素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体育电影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上世纪的体育电影印上了深深的烙印,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电影工业的发展。而国外大凡成功的体育电影都孕育在经济发达国家,他们的电影工业起步早、发展快、有经验、有资金、有技术,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有更多的投入和完善的制造体系,从而打造出各种美轮美奂的体育影片。值得一提的还有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之国内要高,所以各项体育运动的商业化发展和职业化道路要比国内成熟,这不仅为体育电影的拍摄提供了众多的素材,也为体育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经济基础。

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体育电影与西方体育电影有着显著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体育电影必将融入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体育电影要想走向世界,在保留自己特色的同时必须向西方体育电影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摘要:自电影诞生以来,体育一直是其关注的题材。体育电影不仅是观赏性极强的影视作品,更是宣传体育、提高体育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载体。体育电影诞生近一个世纪以来,它随着体育的发展在不断的充实与完善,并在不同的文化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西体育电影发展现状进行对比与分析,指出中西体育电影的差异所在,并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中西自然观的对比 篇10

关键词:中西方古典情诗,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 同时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对中西方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 又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在诗歌中, 有一类主题是中西方诗人永恒的共同的话题———爱情。以爱情为主题, 中西方古典时期的诗人在各种作品中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 她们都是动人的爱情故事的主角。需要看到的是, 中西古典情诗在这一共同的主题中, 所咏颂的女性形象却有很大差异。

一、真实性和确切性V.S.意象性和模糊性

1. 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真实性和确切性

在西方古典情诗中, 诗人喜欢用《致……》作为诗的标题, 而且大部分诗人所选取的女性爱情对象是真实的人物形象, 比如苏格兰民族诗人彭斯在诗歌《致约翰·安德森》中所描写的约翰·安德森是诗人现实中的女友、爱慕的对象。又如英国本·琼生的爱情诗《致塞丽娅》和理查德·勒夫莱斯的《狱中致爱尔西娅》, 这两首诗中的女性都真实存在。

还有一类是以没有明确指向为题的情诗。如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 其中描写的仍是诗人爱慕对象安德森。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中令诗人愿意当作急流的是一位匈牙利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 也是真实人物。莎士比亚的154首的十四行诗集中, 大部分诗篇是写给或讲到一位贵族男青年, 诗人热烈地歌颂这位青年的美貌和自己与他的友谊, 小部分是献给或提到他的情人, 一位黑 (褐) 肤色的女郎。这位青年和“黑肤女子”都是现实中的人物。

在这样两类西方古典情诗中, 女性形象鲜明的特点是它的真实性, 诗人所描写、诗歌中所爱恋的对象在现实中确有其人, 这类情诗很多是以向诗中的女性表达自身爱慕为目的的。正是由于情诗中女性形象的真实性和很强的针对性, 诗人刻画的是女性形象本身, 突出人物, 达到逼真的效果。

2.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意象性和模糊性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描写讲究的是意象性。女性形象的描写并不完全真实, 以达意为主。以存有丰富的古典情诗经典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例, 其中“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静女》)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 都是典型的意象型情诗, 表达非常含蓄, 似内心独白, 无以倾诉, 它带给读者、听者的更多的是朦胧与想象。从这些诗歌来看, 这里作者或少年所爱慕追求的女性, 是模糊而朦胧的, 不一定是真有其人, 始终是模糊的意境。

二、唯美性和直露性V.S.卑微性和内敛性

1. 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唯美性和直露性

在西方, 由于深入人心的平等独立观念, 女子在社会生活中一直有着较高的地位。英国爱情诗中歌颂爱情, 赞美女性的传统是和逐渐发展起来的对女性的崇拜分不开的。英国继承了古希腊的审美传统, 古希腊的神话中女神众多, 不难想象当时社会对女子的重视。而且基督教义认为夫妇是一个整体, 虽然男女各占一半, 但妻子属于“较好的一半”, 中古世纪的骑士文学把妇女的地位提得很高。西方历代文学艺术作品中, 表达对女性崇拜、仰慕的作品比比皆是。远的有古希腊人对海伦美的祟拜, 骑士文学中对贵妇人的仰慕, 近的有但丁对贝阿特丽采的深厚感情, 拜伦等诗人们对女性的大力讴歌。如拜伦在诗中曾写道:“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像夜晚皎洁无云而繁星满天”, “增加或减少一分明与暗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

此外, 西方海洋文化中带有富于开拓性和直露的民族性格, 直接地表达自己和直接的赞美成为西方文化中一种习惯。西方古典情诗大都诗风浓郁而热情, 要描写爱慕的女性形象, 重在赞美女性本身的外貌, 比如《绿西 (挽歌) 》写道:“她的美使我陶醉, 在世界上我只爱她/我们沉没了很久, 我的手抚摩着她的手/我凝视着她那忧郁而可爱的前额……”

这样一种直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 使得诗人在创作情诗的时候, 惯于用对女性外貌的赞美和直接的爱来表达自己对所爱对象的热切感情。

2.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卑微性和内敛性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儒家的宗法伦理观念为文化核心的社会, 中国女性长期以来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 “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倍受歧视, 古典诗歌中很少把她们当作仰慕的对象, 只是遵守孝道、妇道并传宗接代的工具。所谓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对中国女性进行道德审查的标准和依据。

因此, 即便在描写美好爱情的情爱诗中, 仍然带有明显的道德教化痕迹。妇女社会地位低下, 只能“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 不容许她们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发表意见, 因而不幸的婚姻让中国古典爱情诗充满了思妇之情、弃妇之怨。《诗经·国风》中的《氓》描写被遗弃的妇女自述其不幸婚姻:“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 唏其笑矣/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如曹丕的《燕歌行》中的诗句:“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抒发了思妇那难以忍受的离别之痛。

此外, 在中国古代的情诗中, 蕴涵了很典型的东方古典文化的内涵。东方儒家文明的内敛和含蓄被看作是美德和修养的象征。中国诗歌的语言要求一是含蓄, 二是格律。诗忌直, 意忌浅, 脉忌露, 味忌贬。严羽在《沧浪诗话·诗法》中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即指中国古典诗歌以含蓄为美。在中国古典情诗当中, 时间和空间上都为含蓄留下了很多空白点, 正如水墨画中的留白一样, 作者所要表达的爱情是需要读者在言外去自己体味。对于女性形象, 不直接描写或者是直接表达爱慕, 诗人寓女性的形象于朦胧的诗意之中, 形象的描述并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表述自己的某种情愫和隐射其中更深刻的含义。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始终不把爱表达出来, 而西方诗人高喊:“你是我的太阳, 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 产生差异的实质也同样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三、对比分析

1. 审美观的差异

西方的古典诗歌审美标准追求写实性、纯粹性, 而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推崇的是写意性和融合性。西方诗歌审美中的写实性, 体现在你是你, 我是我。正如西方的油画一样, 描写事物, 要求惟妙惟肖, 形象逼真地再现社会生活。西方古典情诗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 通常是像油画一样, 详细地刻画人物。重点放在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绘上, 而不渲染环境, 体现人物的真实性和感情的真切。中国的诗歌审美则不同, 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正如中国的水墨画一样, 以写意为主要目的, 在古典情诗中, 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 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意志隐喻其中, 讲究个体形象与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对于诗人所追求的女子形象, 并不能看出实质性的人物的描写, 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 将诗人对伊人的爱恋和朦胧的水边景色交融在一起。

2. 职业化与非职业化

之所以会出现中西方在古典情诗中对女性形象描写的真实性和写意性的不同, 与诗人的职业化与非职业化有一定关系。在古代西方, 诗人大都是职业化的, 以写诗为职业或为谋生手段。职业化诗人所影响到的是其对情诗中艺术形象选择问题。职业诗人这一个体, 创作爱情诗歌很有可能会固定地选取定位自己的爱恋对象, 明确地体现真实性。而在古代的东方, 特别是中国, 情况有差异。以《诗经》为例, 《诗经》是一部民间风情的汇总集, 多没有具体的作者, 多是民间平时生产劳动生活的时候所创作和流传下来的, 情诗中形象的选取和描写没有针对性, 多体现的是一种诗歌的韵律美和和谐美。在《诗经》之后, 可以说, 中国并没有形成职业化的诗人群体, 诗人是兼有官员、诗人、小生产者等角色为一体的。官员多是仕途失意或者需要以诗言志, 诗歌只是情趣的体现。在情诗的创作中, 并不在于要表达很明确的爱情对象, 而是求达意。

中西方同样优美的古典情诗, 蕴涵了世界诗人丰厚的情感, 同时, 更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在诗歌中, 对于人们所爱慕的女性形象, 西方古典情诗是直接勾画, 带有浓郁的浪漫情意, 因此其女性形象具有真实性、确切性、唯美性、直露性;而中国古典情诗则体现了幽雅的意境结合, 其女性形象带有意象性、模糊性、卑微性、内敛性。但不管怎样, 它们都同样是爱的赞美诗, 是人类美好情感的沉淀与不同文化的结晶, 体味诗歌的同时也是对文化的欣赏与感悟。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黄杲炘译.英国抒情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3][英]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4]王佐良.英诗的境界[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1.

[5]向熹编.诗经词典[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

[6]伊丽莎白·朱著.李力, 余石屹译.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中西自然观的对比 篇11

关键词:亲属称谓;文化差异;根源;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28-01

《现代汉语词典》把“称谓”解释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呼”:把……叫做;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称谓语是对他人的介绍,表身份;称呼语是当面称呼他人,表彼此关系。实际使用中二者区别甚微。故本文没有区分它们,将亲属关系分为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

表1

一、汉英亲属称谓差异比较

(一)辈分关系。汉语亲属称谓辈分清晰。中国血亲关系素有“九族”之说,指上四代长辈和下四代晚辈加上自身。汉亲属称谓还用排行字表示同辈长幼之分,如伯仲叔季。现今最常用的是用数字如二弟。当血亲关系加上姻亲关系称谓双重化:在丈夫家族中妻子的称谓排行以丈夫排行为准;在妻子家族中丈夫的称谓排行以妻子排行为准。

英语亲属称谓简洁,辈分难体现,只有祖孙三代的称谓grandfather,myself,grandson,高祖等概念需用great或great重叠使用,如great great grandfather(高祖)。当血缘关系加上姻亲关系英语称谓依然简单,据表1用-in-law加在称谓词末就涵盖了所有姻亲称谓。如《红楼梦》一例:

凤姐儿想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正是过正月节……祖婆婆、太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媳妇、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沥搭拉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

杨宪益、戴乃迭将下划线部分译为:

There were the great-grandmother,grandmother,mothers-in-law,daughters-in-law, grand-daughters-in-law,great-granddaughters-in-law,grandsons,grand-nephews and a pack of great-great-grandsons,as well as grand-daughters and grand-nieces on the paternal and maternal sides,and grand-nieces on the brothers' and sisters' sides.

由表1汉语主要亲属称谓58个,英语仅23个,可见汉语称谓复杂丰富多变,同胞兄弟姐妹称谓长幼分明。英语只讲辈分不分长幼,如sister可表姐、妹。

(二)性别特征。汉亲属称谓性别分明。爷爷、舅舅等有父、夫等字或父字旁、男字旁,示其为男性;姑妈、侄女等有妈、女等字或女字旁,示其为女性。英语性别区分不明显,不分父系母系、年龄性别。如汉语对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的称谓,英语只用cousin表示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八个称谓。

(三)宗族内外。汉亲属称谓内外有别,男有其宗女有其族。血亲和姻亲称谓俗称内亲和外亲。汉语把血亲同胞称兄长、胞弟等,称姻亲亲属为大舅哥、小姨子等。英语无浓厚的宗教观念,常把血亲与姻亲称谓混为一谈:grandfather祖父、外祖父。英语仅有uncle和aunt区分性别。

(四)面称呼语。汉语亲属称谓有面称和书面语两种语体。

表2

汉语面称语丰富多彩。关系亲密时省掉堂或表字,长辈称呼晚辈多直呼其名。西方少了众繁杂礼数,称谓截然不同,常不论辈分直呼他名。汉语中直呼长辈大名乃大不敬之举。

总之,汉语称谓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指称明确;英语称谓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较少、指称含糊。

二、汉英亲属称谓差异根源

汉英亲属称谓差异明显。只有了解差异究其原因方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的放矢。

(一)家庭结构与血统观念。以家庭为基础单元的社会结构决定中国人的社会存在依存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集团。封建家族几代同堂关系复杂,称谓多变。天下一家亲、家和万事兴等社会心理也说明“家”的重要性。西方社会虽经历封建社会,但家庭成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家庭血缘观念淡薄,亲属关系松散。故在亲属称谓上也少了血亲或姻亲关系约束。

(二)宗族观念与法制思想。汉民族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影响下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族制度,同族成员重视血缘宗亲关系。西方社会经历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主张自由平等法制思想,对宗族关系却看得越来越淡,宗法制度的影响愈来愈小,故英语亲属称谓简单得多。

(三)等级观念与社会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家庭内部亦男女有分长幼有别,反映了年龄性别和社会等级差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传统文化要求按照长幼、尊卑、亲疏等级处理人际关系,称谓因此不同。西方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影响,推崇平等自由,称呼亲属时常直呼其名,不论是长对幼或幼对长,少以brother或sister相称。

(四)文化取向与礼貌原则。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强调自卑尊人礼貌原则,称谓语上爱贬己敬他,便产生了卑、鄙等自谦词和尊、令等敬他词。而今这种价值取向影响尚存,大量敬语和谦语为人所用。西方资产阶级追求人人平等,重个人主义和独立精神,淡薄亲族观念,在亲属称谓言语交际中常直呼大名,谦词敬语使用甚少。

三、结语

汉英亲属称谓在辈分关系等方面差异明显。究其原因,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家庭结构与血统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亲属称谓不同。汉英语亲属称谓都反映了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难分孰优孰劣。文化差异乃客观形成,我们要认识中西文化异同,筑起文化间相互认可借鉴融合、求同存异的跨文化交际观,最终在多元文化共处的现实中提升自我文化意识,完善本土文化,促文化繁荣。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李婷玉.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语言文学研究,2011。

[3]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杨海庆.中西文化差异及汉英语言文化比较.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中西自然观的对比 篇12

自然界是由五颜六色的各种物质组成的。颜色是一种自然现象, 附着在花草山川中。可以说, 凡是进入人类视觉的事物都是有颜色的, 只不过有深浅艳素之分而已。人类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赋予了颜色各种不同的含义, 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可能把同一种颜色与不同的情感或象征相联系。其相同之处多而相异之处少的基本颜色词包括green/绿、black/黑等。因篇幅所限, 这里只讨论green/绿。

二、Green绿在中西方的相同含义

绿色是生命最旺盛时期的颜色, 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最初就是从采野果、食树叶开始的。人类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后, 以农作物为代表的绿色植物更成了为人类提供安全、和平、富足的物质基础。在英国和美国, 绿色是倍受人们喜欢的颜色。许多地方都用绿色来装饰, 甚至连美元都是绿色的。所以“green”经常被用来表示“金钱”和“则富”, 并用来比喻“有活力, 有希望, 幸福快乐”。比如: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等。在汉语中, 绿色同样代表着生命, 象征着生机、春天、希望、和平等。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典型的例子。绿色象征着和平、友善、安全、环保、生命、希望和生机。无论是在英语或汉语中, 绿色的这一象征意义都是一致的。绿色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代表着自然和希望, 近来成为“环保”的代名词, 也象征“健康”, 如绿色希望、绿色食品、绿色冰箱等等。

三、Green绿在中西方的不同含义

英语中的green和汉语中的绿色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我们首先来看英语中green的意义:

(1) 表示“新鲜、没有经验、缺乏训练”等, 如:green meat (鲜肉) ;a green hand (新手) 。

(2) 象征“青春、希望、生命”, 如:be in the green (血气方刚) ;live to a green old age (老当益壮、精力充沛) 。

(3) 在美国也指代“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 如:green bulk (美钞) ;green sheet (指政府预算明细比较表) 。

(4) 表示“嫉妒”。如:green with envy, green as jealousy都指“十分嫉妒”。而汉语中却使用“眼红”或“害了红眼病”。如果把“嫉妒”译为“red-eyed”, 那将是大错特错, 因为英美人只以为是眼睛发炎而充血发红。医学上的“红眼病”在英语中应称为“pink eyes”。Green (绿) 表示“嫉妒”的意思源于莎士比亚剧本《奥赛罗》第三幕第三场:“Oh!beware, my lord, of jealousy, It is the green eyed monste which doth mock, The meat is feeds on...”“green”从此有了表示“嫉妒”的引申义。如“a green eye”表示妒忌的眼睛。

在古代中国, 绿色是品级低微的官服的颜色, 象征官运不好或官运低下, 白居易诗云:“折腰俱老绿衫中”, 就是对仕途暗淡的感慨。另外, 绿也暗含“不名誉”之意, “戴绿帽子” (指妻子在外面有了外遇而使丈夫蒙羞受辱) (be a cuckold husband) 。而英语里的“戴绿帽子” (have a green bonnet) 则是生意失败、债台高筑的意思。

四、结论

总之, 作为自然现象的颜色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 色彩在文化心理和民族习俗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比较英汉语言中“Green/绿”的内涵意义, 我们可以看出其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它们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与本国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息息相关。因此, 探究色彩词语对丰富语言知识、正确运用词汇大有益处。

摘要:人们赋予了颜色各种不同的含义, 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可能把同一种颜色与不同的情感或象征相联系。汉语的“绿色”和英语的“Green”进行中英文化异同的分析。

关键词:Green,绿色,文化对比

参考文献

[1]罗文翠.颜色词之文化内涵的汉英对比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1) .

上一篇:《长夜》下一篇:技术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