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财务管理对比

2024-10-18

中西方财务管理对比(共12篇)

中西方财务管理对比 篇1

摘要:本文基于中西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特点, 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对比, 总结成功经验, 以期为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文化差异,对比

一、前言

目前,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不可逆转,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已确立, 在这种背景下, 现代企业所要面对的形势日益复杂, 来自内外的生存和发展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 就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而人力资源是企业取得和维系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与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 国内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认知程度和实践的实现程度, 仍存在很大差异, 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 探索有益的经验, 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中西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特点分析

1.西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特点

西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发展至今共经历了管理原理、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等阶段, 现已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管理思想体系, 其中以人为主是西方现代管理一项基本原则, 将人的问题视为一切管理的核心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企业管理中必须正确认识人、激励人、使用人, 以美国为例, 自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后,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管理尤其是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人”, 重视个人的能动性、人与人以及人与组织之间的协调, 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其能够参与到管理中, 而非仅是作为被管理对象;其二是学习型组织的发展, 将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列入企业发展计划中, 通过追求知识资本来推进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具体可概括为选人、识人、育人、用人和留人五个方面, 通过对招聘管理现状分析可明确西方企业的选人特点, 招聘工作通常会应用多种评估手段, 且尤为注重追求招聘环境的科学技术性;通过对甄选管理现状分析可明确西方企业识人特点, 即重视专业分工, 合理选择甄选手段, 如胜任力模型的应用;通过对培训管理现状分析可明确西方企业育人特点, 即构建全程、多层次的员工培训体系, 培训方法灵活、形式多样, 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培训工作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均较强;通过对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可明确其用人特点, 即善于综合运用绩效管理工具, 绩效评估与职位和培训紧密连接;通过对薪酬管理现状的分析可明确其留人特点, 具体体现为薪酬构成多样化、企业福利特色化、岗位评价清晰化, 细化薪酬制度, 遵从工资自治原则。

2.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特点

随着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企业逐渐走向世界,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 在借鉴国外企业管理成功经验中, 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在逐渐发生转变, 中西人力资源管理在理论、技巧、方法等方面均有着明显的共性, 同时又受到国内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因素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势必要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 进而呈现出自己的特。现阶段,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存在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惯用伦理道德来约束人的行为、情义观的价值理念等问题,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五个方面来看, 具体体现为企业对招聘工作的关注度不够、招聘工作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招聘负责人、招聘渠道单一, 缺乏专业的甄选手段;培训体系不完善、投入不足、对培训效用的认识不足, 培训工作短期行为效应明显又期望过高, 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人才流动性较大;绩效管理脱离企业战略目标, 相关指标设置不合理, 绩效管理重在绩效考核, 忽视员工的参与, 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薪酬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和沟通机制不健全, 忽视对员工的精神奖励, 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中西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对比

1.招聘与培训工作差异

西方企业将招聘工作视为人力资源管理最为重要的前沿环节, 为提高招聘环节的专业度, 多会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而中国很多企业多将招聘工作交由事务性部门负责, 二者对招聘和甄选工作的重视度存在很大差异, 受重视程度和专业程度的影响,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工作的渠道较为单一, 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也相对有效, 以德国为例, 德国企业非常重视拓展招聘渠道, 如内部推荐、内部选拔等内部渠道, 以及网招、校招、行业协会推荐等外部渠道, 通过对求职者进行完整性测试来最终确定人员的留取, 在引进人才和发现人才方面, 中德企业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西方很多国家将职工教育提高到战略高度, 实行双轨制职业教育, 教育体质与就业体制衔接较为紧密对培养高素质的职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比较而言, 无论是初始职业培训, 还是在职专业培训, 国内仍存在很大差异, 目前国内初始职业培训主要是指中等职业学校, 而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腺癌, 职业教育被弱化, 国内企业在职培训更加注重短期效用, 这种短视行为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相适应, 培训投入产出效能较低。

2.绩效与薪酬管理差异

中西方管理思想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 企业管理采用的约束方式和激励方式也不同, 在绩效管理方面, 主要体现为管理认识差异、管理体系成熟度差异、员工参与差异、指标设置科学差异和评价方式差异, 西方企业管理模式的构建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绩效管理体系、过程及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绩效管理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 员工参与度较高, 通过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改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利于问题的解决, 而国内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仍局限在绩效考核在一项, 绩效沟通不到位, 员工参与热情降低, 对工作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以德国企业为例, 企业战略与绩效目标多采用平衡计分卡来连接, 并将战略绩效、经营绩效、部门绩效和员工绩效结合为统一整体, 使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趋于一致, 相比较而言, 国内很多企业绩效管理指标的设立缺乏量化, 与战略目标不匹配, 评价实施方式所参照的标准较多却不具体。在薪酬管理方面, 中西方企业在薪酬体系、员工知情参与权、监督沟通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就员工知情参与权而言, 西方企业员工有着高度的知情参与权, 员工能够参与工资的制定与调整, 与企业所签署的劳动合同对自己应获得的实质上、形式上的待遇均有明确的规定, 而中国很多中小企业员工, 除了基本工作和社保外, 对很多劳动福利和条件还缺乏了解, 尤其是一些企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不遵从相关制度, 严重损害了员工的利益。

3.人力资源规划的差异

从资源观角度来看, 企业拥有的资源是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其中人力资源是重中之重, 在很多情况下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源更是企业发展最需要、也是最稀缺的资源, 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途经就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因此, 西方企业尤为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并将人力资源规划提升到战略高度。与西方企业相比, 国内很多企业都缺少核心竞争力, 出现这一差异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未能掌握强大的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现, 西方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多聘请专业人士, 这充分体现出其对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视, 而国内很多企业对是否需要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仍存在困惑, 即便有了人力资源规划, 在执行过程中也未能得到有效配合, 再有就是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 行业结构趋势发生变化后, 企业战略目标也要适应做出调整, 原有的人力资源规划自然无法落实。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有益探索

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角度来看,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呈现出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在构建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 对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的差异进行系统分析, 借鉴西方企业成功经验, 找出自身不足, 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文化进行创新, 现代企业管理尤为注重文化的力量, 中国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仍具有价值层面的指导意义, 如以人为本、尚和等思想, 应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同时还应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可操作性理论, 如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等, 借此构建适应中国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二是重视对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应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员工价值, 在人员激励中应注重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结合, 从外部影响因素来看, 有必要完善人力资源外部的制度环境, 重视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 创建员工人工的企业文化, 从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其三是将人力资源规划纳入到企业战略计划中, 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 视人力资本为企业的第一资本, 重视人才培养, 将其作为企业的一项长远投资, 通过对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进行优化和完善, 在选人、识人、育人、用人和留人方面均取得实时性突破,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企业的持久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论

综上所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足, 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所起到的作用尤为突出, 人力资源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乃至于不同企业均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探究这一差异的内在原因及影响因素,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冯雪, 许亚平.对比中西文化探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 2015, 11 (6) :6-7.

[2]管虹.中西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2 (4) :89-90.

[3]颜婉婷.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与控制研究:以高新技术型J企业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20 (5) :162-164.

[4]翟维丽, 郭小芳.中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差异化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 2012, 13 (4) :12-13.

[5]傅缨茗, 廖磊鑫.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对比研究——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兰州学刊, 2012, 16 (5) :134-137.

[6]闫一达, 杜玉青, 刘永强.国内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对比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0 (2) :92-93.

中西方财务管理对比 篇2

在中餐和西餐以其各自的特点风靡全球的时候,关于两种餐饮礼仪的对比也开始逐渐吸引人们的眼球。两种饮食习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反映着东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演变出来的差异。从中餐和西餐不同的餐饮礼仪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这种酝酿于文化中的不同之处。

中西方餐饮礼仪的对比之处主要体现在用餐餐具,就坐礼仪,进餐礼仪,餐桌用语等方面。

第一,用餐餐具。众所周知,中餐餐具主要是筷子,而西餐餐具主要是刀叉。中国人自古追求“天人合一”,因此,在使用筷子的时候,由于筷子没有戳,刺等不雅的行为,而使筷子成为了人与食物之间一种和谐的媒介体,并且,此时的食物也不再是人类暴力之下的牺牲品。而西方人的刀叉则代表了对自然界的征服,这与他们的祖先以打猎为生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

第二,就坐。在进餐就坐时,中国人一般喜欢用圆桌,象征“合”,而且主宾为上,尊右卑左,而且古代中国几乎不允许女性参加重要宴席;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第三,进餐礼仪。关于这一点,中西方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主要有:吃饭,特别是喝汤的时候,不要发出响声。咀嚼时应该闭嘴;不要在餐桌前擤鼻涕或打嗝。如果打喷嚏或咳嗽,应朝向一边,切忌对着客人,并要向周围的人道对不起;进餐时,始终保持沉默是不礼貌的,应该同身旁的人有所交谈。但是在咀嚼食物时不要讲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应咽下口中食物后再回答。

两种进餐礼仪的不同之处,则与两方长久发展所积累的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其主要体现在:

1·在中国,宴席上的长者或主宾是宣布宴会正式开始的人,如果长者或主宾没有动筷子,那么任何人的提前吃饭都是不礼貌的;而西方则是由女主人来宣布宴会开始,这也是西方国家尊重女性的一种体现。

2·中国人喜欢一群人共同吃一桌子菜,显得亲近;西方人都是每人一份,互不影响。中国人吃饭喜欢热闹,而西方人喜欢安静,幽雅的用餐环境。

3·中国人的宴席上讲究“无酒不欢”,每逢宴席必定要喝酒,一个人酒喝得多少代表了这个人今天宴会上的心情;而西方人则很少大肆饮酒,酒基本上都是作为某些菜的配餐一同端上的。

第四,餐桌用语。在进餐时,说话是一门学问。中国人讲究委婉含蓄,西方人大都直白简单。这就直接导致我们需要学会“看人说话”。比如说,在中国,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直到主人一请再请,才慢条斯理地“恭敬不如从命”;西方人可没有这么好的耐心,如果你说“饱了”,他是一定会当真的,根本不给你留客套的机会,他们会充分尊重你的“个人意志”。还有,在进餐期间,如果客人夸赞主人家的厨艺精湛,西方人会回答“谢谢”,而中国人可能会说“哪里哪里,做的不好,随便吃点”。此外,关于中西方餐饮礼仪的差异,还体现在饮食对象的差异上。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这种差异又衍生出了不同的饮食习俗和餐桌礼仪。在这一方面,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从哲学角度来看,就是感性与理性的交流碰撞。

中西方艺术差异对比 篇3

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的发展与演变都犹如灿烂的星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却各成一体。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有很多,民族发展脉络、地形地势、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等等,但这些依然是表面因素。深层次上讲,这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宗教信仰,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整体上看,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主要存在以下差别。

中国艺术绘画重在写意,包括意象、留白,绘画艺术中的事物并没有科学的标准,而是受人文思想的影响,写的是意境、境界,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西洋艺术绘画,追求造型的准确,强调透视、色彩的真实形象,是一种写实的艺术表现。

齐白石虾图,是中国水墨画写意之经典。重在画虾,却未画水,墨迹间的留白,给人以充分的想象,衬托出虾在水中欲动还静栩栩如生的意境。其高超的笔墨技巧,运用宣纸和墨收放自如,将虾之质感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种水墨渲染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出艺术家的审美直觉,其“心物统一”的艺术境界与中国长期以来的儒家、道家思想是分不开的。

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作品《最后的晚餐》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造的成就,作品通过色彩和光的运用,构图和谐生动,画面中人物的面部神态、肢体动作有的惊恐、疑虑,有的愤怒、激动,刻画得惟妙惟肖,真实自然,画面生动,运用宗教题材与宗教文化表现了这一紧张不安的圣餐场面。

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国自古强调中庸之道,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主张天地和谐。而西方《圣经》中说上帝七天造万物,上帝是神,人类对神充满敬仰与虔诚,而上帝的形象依然是人形。

因此,中国多为山水花鸟画,体现雄伟浩瀚的山河或是秀气灵动的生灵,运用浓、淡、干、湿、焦五墨,勾、皴、擦、点,晕五技,画中的人物通常十分渺小,源于中国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追求和谐之美。

而西方最初以人物为创作对象,以神学和宗教为主题,表现着神对自然的支配和对人的关怀。拉斐尔的《圣母像》虽然已经体现在母爱和人性,但仍是高高在上,充满着神的光芒,为自然的主宰,这也体现了西方思想人是自然的主人的观念。

从表达方式上讲,中国艺术的媒介是笔墨,而西方艺术的媒介是光。中国画十分重视笔墨,墨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媒介,墨无非黑白,不偏不倚,不张扬,正如源远流长的中庸思想,低调内敛,强调含蓄。而西方油画的重要媒介是光,运用物理光学、透视学等科学手法进行创作,追求光感和光影层次的写实,在神学的基础上运用自然科学和理性的思考进行创作,因而被称为科学艺术。

《长江积雪图》呈现了大江两岸,白雪茫茫,山林林立,劲松挺拔的磅礴景象,并未刻意用色或描摹白雪,所谓用墨点精,加以留白,给人以漫天飞雪,世间苍茫的感受,给观者带来一种凛冽孤寂的视觉冲击力,实为中国山水画之典范。

而西洋油画作品通过光和色彩的运用,将西方艺术多采用油画表现宗教主题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光源集中,光影关系明确,近大远小,近处色彩对比强烈,远处色调灰蒙和谐。运用光和透视把人们的动作刻画得栩栩如生,表现出对神明充满了敬仰。

总之,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美学的产生都是来源于社会,美学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而由于思想、宗教信仰、地域差距、生产方式以及政体的区别,产生了绚烂多样的中西方文化,共同编织着人类艺术文明的宝库。

中西方商务馈赠礼仪对比 篇4

关键词:商务礼仪,馈赠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 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跨国交往日益增多。馈赠作为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受到古今中外人士的普遍肯定。馈赠作为一种非语言的重要交际方式, 是以物的形式出现, 以物表情, 礼载于物, 起到寄情言意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 礼品馈赠的习俗各不相同。礼品馈赠的原因和场合也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变得错综复杂。

礼品观念大不同

中国人相较而言, 更注重礼品的实质意义, 即它的实用价值。比如送外事礼品, 许多单位往往按照国人注重实用的标准来定做的, 如手表、皮带、坤包、钱包、衬衣、T恤等。

与国人更加注重礼品的实用价值不同, 西方人往往更注重礼品的纪念价值。确切地讲, 中国人送的是礼品, 而西方人送的是“纪念品”。应邀去西方人家做客, 可以给女主人送一束鲜花, 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等,

送礼目的大不同

中国人送礼, 往往目的性很强——以交际为目的。这是一种为达到交际目的而进行的馈赠, 以巩固和维系人际关系为目的。这类送礼, 即为人们常说的“人情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无论是个人间的抑或是组织机构间的, 必然产生各类关系和各种感情, 人们采取了许多办法来维系。其中之一就是送礼。这类送礼, 强调礼尚往来, 以“来而不往非礼也”为基本行为准则。因此, 这类送礼, 无论从礼品的种类、价值的轻重、档次的高低、包装的精美、蕴涵的情义等等方面都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以酬谢为目的。这类送礼是为答谢他人的帮助而进行的。因此在礼品的选择上十分强调其物质利益。礼品的贵贱厚薄, 首先取决于他人帮助的性质。

西方人注重的是送礼这一行为, 以及礼物的象征意义。他们的礼物一般都不贵, 而且一般是在得到帮助之后送, 以表达诚恳的谢意。

送礼的时机不同。

中国人很讲究雪中送炭, 即十分注意送礼的时效性。一般来说, 时间贵在及时或超前, 如一张小小的贺年卡一定要提前赠送, 否则毫无意义。中国人忌讳别人在刚办完喜事或丧事之后补送礼品, 否则会被视为不祥。欧洲国家一般只有在双方关系确立后才互赠礼物。即在社交已有成果时方才赠礼, 以避免行受贿之嫌。赠送礼物通常是此次交往行将结束时才进行, 同时表达的方式要恰如其分。

送礼的对象不同。

有的中国人为感谢领导或便于工作、提升等, 会千方百计地找机会给上司送礼;他们将礼物送给客人家的男主人或女主人。而英美人做下属的不宜送上司任何礼物, 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关系;他们送礼往往送给客人家的女主人。

收礼反应大不同

在接受礼物时,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反应截然不同。在中国, 人们接受礼物时往往并不喜形于色, 且不当面打开礼品, 认为这样做非常不礼貌, 而且会给人留下“贪财”、“贪婪”的印象, 或让人感到对所接受的礼物过分在意。往往是在客人离开后, 或回到家后悄悄打开礼品。与此相反, 在西方, 人们在接受礼物时, 想到的首先是感谢。因此, 为了表示谢意, 他们往往会当面小心地打开礼物, 大呼小叫地称赞一番, 激动时还拥抱你一下, 与你同时分享快乐。有时在各种派对上, 主人还将客人送来的礼物展示一番, 以增加喜庆的效果。

礼品和纪念品, 这是中西方送礼文化表现出来的差异。但并不是说某一种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为就一定好于另一种文化。其实, 中国人和西方人往往具有相同的心理, 只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比如, 在送礼和受礼时,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礼品所表现出的兴趣是一样的:送礼者都希望对方能喜欢自己送的礼品, 而受礼者也都因为接受了对方的礼品而高兴。然而, 中国人往往表现出来的是极大的自谦, 在送礼时常常故意贬低自己所送礼物的价值。即使送给对方的礼品价格昂贵, 也要说一声“区区薄礼, 不值一提”。这种以否定的形式来肯定自己所送礼品的价值, 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 他们不懂得这种绕圈子的说法, 或者说, 无法悟出否定中隐藏的肯定意义。西方人的表现形式却相反, 他们总是对自己准备的礼品采取赞赏的态度。他们会告诉你这是从哪儿买的, 经过了多少周折, 或者制作工艺多么复杂, 多么不容易, 总之是希望你能喜欢。在接受礼品时, 尽量表现得对你的礼品很感兴趣, 对你的送礼行为表示感激。

中国礼仪中忌讳颇多。

不同国家对礼品数字、颜色、图案等有诸多忌讳, 东方人对“4”字有忌, 把“4”视为预示厄运的数字。而对9、7、5、3等奇数和108等数颇为青睐, 对“9”及“9”的倍数尤其偏爱。在礼品颜色选择时, 白色虽有纯洁无理之意, 但中国人比较忌讳, 因为在中国, 白色常是悲哀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 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 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而红色, 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 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另外, 我国人民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 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 因为“送钟”即“送终”, “梨”与“离”谐音, 是不吉利的。

西方国家的忌讳较少。

除忌讳“13”和“星期五”等灾难之数和一些特殊场合 (如葬礼) , 礼品的种类颜色等有一定讲究外, 大多数西方国家在礼品上的忌讳是较少的。

结语

世界各国,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 不同历史、民族、社会、宗教的影响, 在馈赠问题上的观念、喜好和禁忌有所不同。因此, 我们必须了解各自的礼仪馈赠文化差异, 分析中西方礼品馈赠习俗差异现象, 可以减少不同国文化之间的沟通鸿沟, 认识其背后的文化根源, 可以为跨文化交际、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白平.浅议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对商务谈判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 2006, (23) .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中西方婚姻文化对比 篇5

总结:西方 属于浪漫型的, 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 西式婚礼礼仪

一般西式婚礼分为仪式和婚宴两个部分进行。

一、婚礼仪式 仪式:

婚礼仪式开始:证婚人入场、新郎入场、伴郎伴娘入场、戒童入场,将戒指交到神父手中

证婚人(牧师、神父或主持婚礼的长辈)走到婚礼台的正中位置,面对宾客站定下来。新郎与主伴郎走到证婚人的左手边(即宾客的右边),面对宾客站好。其他伴郎、伴娘、花童、戒童一对对并肩走入,来宾们站起来迎接。男女傧相分开两队,在婚礼台两侧呈八字形向外依次站好,女傧相们站在左边,男傧相们站在右边。花童站在主伴娘的后面,戒童站在主伴郎的后面。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5.男右女左:2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 婚约询问,婚礼誓言,交换戒指,新郎亲吻新娘。3而新娘手中的花球,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3.抛袜圈: 中式婚礼礼仪 中式婚礼的讲究很多,在婚礼正式举行之前,要经过合婚、相亲、放小定、择吉日、放大定、送嫁妆等许多的礼节。中国传统结婚仪式

纳礼:男家请人预备向女家提亲、说媒。

问名:男家在大红庚帖上写下男子的姓名、排行、生辰八字,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女家若有意结亲,就把女孩的名字八字等写上请人占算。

纳吉:如男女双方的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则婚事初步议定。

嫁妆:

上头:上头是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三箭定乾坤:新郎向新娘虚射三箭。

过火盆: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中国的婚礼 红色, 1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2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流程: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待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待竹筷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途中童谣要一路燃放礼炮。10.摸桔子:

11.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筷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郎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3.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二)、婚礼用品

西式婚礼必备: 婚纱 头纱:手套: 捧花和胸花: 钻石订婚戒指:蛋糕: 中式婚礼必备:

花轿 旗锣伞扇: 鞭炮: 凤冠霞帔: 盖头: 马鞍: 火盆:。

天地桌:多放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秤称“六证”。意为“六证”可知家里粮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貌怎样、账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讲只有“三媒六证”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等到吉时,举行结婚典礼,俗称“拜天地”,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最后夫妻交拜。

秤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

中西方生态旅游对比研究 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自然观 发展路径

1 生态旅游与自然观

生态旅游是较传统旅游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观。人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承担着保护自然的主要责任。生态旅游这一概念首次提出1983年,1990年被重新定义为:在旅游的过程中,保护一定自然区域的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旅游行为。一般地,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人类如果在自然开发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自然和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就终有一天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不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一种手段,而是平衡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在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同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生态旅游讲求公平性原则,不仅倡导人类珍惜自然环境、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还提出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原则,要求合理分配,平等共享,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过量消费,保持资源的多样性,另外还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研究,支持和鼓励当地社区和人民的参与,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忽略旅游者的环境教育。生态旅游的目的是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的前提下,满足旅游观光者的精神需求,引导他们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旅游观。提倡人地和谐的自然观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和保证,它通过这种独特的环境教育方式引导人们构建生态伦理新道德。

2 中西生态旅游开发

2.1 西方:发源地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因此西方国家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上既有理论优势,又有技术和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究其原因,除了国民环保意识较强外还与西方国家在工业进程中得到的环境教训有着很大联系,最初环境恶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召来了民众的一致抗议,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不得不出面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一些环保组织也陆续成立,提出了“绿色意识”,生态中心主义形成,追求以精神享受为主的生态旅游,人与自然真正实现了和谐统一。

2.2 中国:引进地 中国在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充分借鉴西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自身特点,寻求自主模式,但受技术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实际经验,难以实现真正的生态旅游。目前针对这种形势,我国正在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开展相关专业研究,提出对策,运用可续发展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以尽快取得生态旅游的实质性突破

3 中西生态旅游开发比较研究

3.1 资源属性比较 ①西方:自然基础。在西方生态旅游产生自环境运动,追求旅游方式自由化,不但引领人们从城市走向荒野,摆脱机器的禁锢,而且力求降低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试图将大自然作为环境教育的一个大课堂。这样,自然景观就成了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的自然旅游在很大意义上成了生态旅游的代名词。相形而论,西方社会尽管也提出生态旅游是“由一个地区的自然历史,包括当地文化所引发的旅游形式”,要“促进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虽然原住民文化在这里也成了生态旅游中的主要保护对象,但它们却多处于次要地位,或仅是为在市场营销中增加旅游产品的多样性而将其考虑进来。这主要是因为,在西方主客二分的自然观的影响下,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常常被分离开来,自然旅游与文化旅游构成了一组二律背反的旅游形式。要么是纯粹的原始自然,要么是奇异的原住民文化,二者很少能够兼得。况且,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的变异性很大,而土著社区的文化遗存由于偏于一隅、长期封闭,也十分脆弱,很容易遭受游客所带来的强势文化的渗透和倾轧。②中国:人文自然。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生态学研究者就生态旅游这一命题,进行专项研究和讨论,在综合国外相关理论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补充并丰富了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更加重视生态旅游的保护。生态保护的意义从根本上来说,在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原有动植物的保护,自然环境条件的保护。人文自然是生态旅游的又一重要方面,它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精神文化。人文自然的核心就是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资源,承认自然的价值,在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和合理的利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早在古代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是一种科学的环境观,在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中均有体现,表现在儒家的“万物一体”和道家的“道法自然”理论。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的逐步加快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要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对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重树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文明关系。我国在未来改造自然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时,提高公民的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要增强对自然万物的关爱之情,这对保护自然环境、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可持续发展观比较 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要求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为后代的发展留有余地。因此,不少人将生态旅游列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①西方:以保护为前提,适度发展。在西方,旅游发展有其完整的法律法规,对规范旅游发展做出了详细规定,既包括旅游服务的具体规定,也包括旅游服务的相关要求。另外,西方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相当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环保教育,从一点一滴做起,小到不乱扔垃圾,大到发展为环境让步。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环境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经济发展只能排在第二。但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却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无视环境保护,过度开发旅游资源,以致超出了正常的环境容量,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不偿失。而在发达国家来看,很多时候旅游业的发展并不是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利润,带动经济增长,而是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目标,培养公民的环保理念,引导他们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②中国:发展至上,代内不公。可持续发展最早提出于1972年,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它是在世界保护联盟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重在发展上,要求资源和环境的充分利用,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环境和社会发展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要发展生态旅游就要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而不是片面的以牺牲一方利益为代价,换取另一方的发展。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上,我国的政策层面仍有很大不足,一些地方官员为追求GDP增长,无视环境的承受能力,过度开发旅游资源,造成一些生态保护区水资源污染、垃圾成堆、植被破坏严重,不仅造成了生态系统的极大破坏,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4 反思与对策

中国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引导生态旅游沿着专业生态旅游的轨迹发展,中国生态旅游的本土化改造必须明确以下几点:①发展生态旅游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②适当吸收西方的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并结合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发展中实现整体系统的平衡。③在生态旅游中保持多元化的文化格局。④加快发展旅游学。

参考文献:

[1]刘德谦.中国生态旅游的面临选择[J].旅游学刊,2003(2).

[2]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9(1).

[3]刘继生,孔强,陈娟.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刍议[J].人文地理,1997(04).

[4]刘宇.中西生态旅游差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江苏商论,2008(05).

[5]赵晶.中西生态旅游开发之比较研究[J].科技资讯,2006(08).

中西方内衣文化对比研究 篇7

1 中国内衣发展追溯

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以下简述内衣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1.1 汉代:抱腹、心衣。心衣的基础是抱腹,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钩肩及裆[1]。两者的共同点是背后袒露无后片。

1.2 魏晋:

两裆。两裆与心衣、抱腹的区别在于它多了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双层,内有棉衬。两裆最早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衣,后来传入中原,属于异族文化。

1.3 唐朝:

内中诃子。唐代以前的内衣肩上都有带子,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叫作诃子。唐代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到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条阔带,两肩、上胸与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为了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要无带。

1.4 宋代:

抹胸。抹胸穿上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遮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富贵人家用丝制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有单有夹,形式不一。

1.5 元代:

合欢襟。向后向前系束是合欢襟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2 西方内衣发展

胸罩的起源最早可以追随到公元前2500年希腊半岛东南的克里特岛,岛上女子用布料将胸部下缘的身躯紧紧缠绕、束紧腰部,被支撑住的胸部便会高高挺起。

16世纪末期,西方有了用布条束胸的习惯,尤其是上流社会的女性,紧束胸围几乎到了无法呼吸的地步。19世纪中叶,女性对紧身胸衣终于忍无可忍,要求解放腰肢,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一个叫玛丽-菲尔普斯-雅各布的女人偶然发明了胸罩[2]。

胸罩的出现使折磨了西方女性数百年的紧身胸衣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相对于那段黑暗的“束胸”历史,我们把胸罩的发展过程叫做“文胸”的历史,表达对女性的尊重与关爱。文胸,作为一种更科学和健康的方式,以胸怀的衬垫来衬托女性胸部,它是从乳房的下部束紧,并依据胸部的造型,塑造出一个完美的胸形。

3 中西方内衣形态比较

3.1 色彩方面。

中国古代内衣的色彩分黑、白、五彩色系三大类型。彩色系列中,明黄色为最尊,兰绿色为次之,黑、白色为百姓庶民所用。女子内衣的色彩选用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以强烈的对比法,运用红与绿、蓝与黄的等对比色形成强烈反差。二是含蓄的调和法,以相似或近似的色彩配置经过不同的色彩面积和方位的安排,产生温情而含蓄、雅致而恬美的装饰效果。

在西方,古罗马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紫色象征高贵,白色代表纯洁,正直。中世纪时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的灿烂辉煌,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提高,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欢迎[3]。

3.2 款式方面。

东西方内衣的差别在于审美视角不同。东方人把目光集中在平面上,西方人把思维发散在空间中[4]。以清代肚兜为例,肚兜其实就是一块平布覆盖在人体上,加上东方女性胸部平缓的特点,人们的视觉便更集中在它本身的造型和图案上,肚兜以其明艳的装饰和富于浪漫的分割,将东方女性白皙光滑肤质反衬得如红绡白绫般美丽,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国的内衣文化是讲求从平面的造型中,运用观者的自我想象去拓展延伸出一个意境空间。

西方人发明的文胸则是以外在的造型,将女性的曲线凸显,形成侧面的“S”造型,这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女人体的审美标准。西方内衣是将胸部作为女人的特征加以强化,而不是像胸兜那样加以掩盖与弱化。

3.3 材料方面。

中国古代内衣材料的运用较为广泛,既有丝、绢、绸、缎等高品质材料,也有土布、麻、纱、蜡染布、竹等。局部装饰的选材更为精巧细致,例如:用精细的花边滚饰边缘;用珠粒串成肚兜的吊带;以不同质地的缀饰来丰富层次等等,各载其中,而与制式、纹饰相辅相成,配合鲜美。

而在材料方面,西方人除过把传统的内衣材料作为主料外,西方的内衣较早的把鲸须、木块、铁丝等用到了内衣当中去作为辅料,来塑造女性优美的身体曲线。现代文胸设计中所用的钢圈。

4 结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多元文化在碰撞、交融中产生新的文化形态。内衣一方面以中华民族悠久传统为底蕴,另一方面接受着西方现代时尚的影响和改造,引入西方的文化元素与中国文化元素相结合,能给现代的内衣设计师在设计内衣过程中提供更多的设计题材,引发更多的灵感。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古代内衣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8.

[2]凯伦.W.布莱斯勒.百年内衣(秦寄岗、屈连胜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3]朱鹰.中国民俗文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6.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8

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国是茶文化起源最早的国家。在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中, 最早出现了“茶”字, 这是一本药书, 由此可见, 茶最早的用途在其药用上。唐代的《茶经》是最早的茶叶书籍, 其中详细地介绍了茶的知识, 从茶叶栽培、制作到挑选、饮用, 都有极其丰富的介绍。据历史记载, 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可谓积淀深厚。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在中国的四川、贵州等地是产茶的中心区, 随着茶叶的逐渐推广与普及, 全国多个地区开始种植茶树, 最终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茶文化起源很早, 这也使其成为极具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艺术类别。

2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内涵

中国的茶文化底蕴深厚, 茶除了作为饮品外, 更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古代, 从宫廷帝王到平民百姓都对茶十分钟爱, 尤其是历代文人雅士, 嗜茶如命。随着茶文化的发展, 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常言说“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 茶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茶不仅体现了物质内涵,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精神内涵, 前者是基本要求, 后者则是精神的升华。因此, 茶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 既能解渴疗疾, 也能够雅俗共赏。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对于茶文化的理解并没有特定的规范, 需要靠个人的悟性去体味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茶文化包括的内容形式十分宽泛, 茶饮、茶艺、茶道皆源自茶文化。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国人饮茶不仅仅是简单的解渴, 而是重视其精神内涵。在茶文化发展历史过程中, 茶被赋予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茶性与其有相通之处, 形成极具东方特色的茶文化精神。在魏晋时期, 茶的精神内涵得到提升, 茶不再是简单的饮料, 而是被赋予沟通助兴的作用, 这一时期, 三大宗教以茶性融入其中, 使茶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刻, 从传统的物质层面提升到了一个精神层面。

在茶文化中, 茶最早与儒家思想相融合, 儒家思想讲究“和谐中庸”, 主张实现一种互敬互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与茶性中的自然和谐相通。儒家思想与茶文化的融合, 认为饮茶能够清思明心, 对人对己都能够更加清醒客观, 这也体现了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人生态度。在儒家思想之后, 茶文化与道家思想相融合。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 追求自然纯朴的精神内涵。茶性中体现出一种平和质朴的特性, 因此, 道家在与茶的融合中, 也充分体现了一种宁静淡泊、反璞归真的意韵之美。道家品茶主要以养生为目的, 通过茶来提升内在底蕴, 因为茶具清新淡雅之气, 能够在饮茶中得以清修, 茶也是道家修行时的必备之物。由此可见, 茶与道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茶与道家思想的融合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好体现。佛家与茶文化的交集有其自身的特点。佛家的精神宗旨为“普度众生”, 主张用茶之雨露浇开人心中的壁垒, 使其豁然开朗, 感悟澄明心境。从哲学角度来看, 佛家更强调自我的顿悟, 主张一切随缘, 即劝人能够心胸开阔。茶作为一种清新之物, 能够使人心静淡雅, 佛家提出适度饮茶, 明心风性。这种将佛家禅学与茶文化相结合的方式, 将饮茶从一个技艺层面提升到了精神的高度。

从以上三教与茶的融合来看, 虽然各家自成茶派。儒家讲求“和谐中庸”, 对待万事要持客观的态度。道家寻求“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 寻找超尘自然的价值意境。由此也可以看出, 虽然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饮茶特性, 但是其精神内涵有相通之处。茶从最初的药用到后来成为享受生活之物, 从最初的提神醒脑功能到后来的提升精神内涵作用, 从其和谐自然的茶品展现出人品, 使人对自然有更全新的认知,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体现出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3西方茶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 随着中西贸易的不断发展进步, 中国茶文化逐渐被引入西方国家。英国人爱喝茶是出了名的, 在十六世纪以后, 中国茶传入英国后, 由于价格昂贵, 所以只在皇室贵族中饮用, 随着茶叶进口量的提高, 茶叶逐渐渗透到普通百姓生活中, 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方最早的一部茶学著作是在1750年由英国人托马斯·肯特撰写的“茶经”, 这本书中全面介绍了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其中包括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等内容。通过人们对饮茶的关注和推动, 英国的饮茶之风也逐渐兴盛。饮茶也成为英国人每天的必备功课, 早茶、午茶等等多种饮茶方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据统计, 英国每天平均饮茶119.6亿杯, 数字是十分惊人的。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如粮食一样重要的物质了。

4西方茶文化的特点

中国饮茶意在体味茶香的同时感受其清新质朴的精神内涵, 中国茶引入西方国家后, 茶的饮用方式在西方发生了一些变化。西方人饮茶喜欢在茶中加入糖、奶等其它材料, 使茶更加浓郁, 带有极强的异域特色。

美国人大多喜欢喝茶, 茶与当地盛行的咖啡饮品可以互相媲美。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美国市场上的中国茶品种也十分丰富, 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等等近百种。美国人的饮茶习惯与中国不同, 他们更喜欢红茶, 而且喜欢冷饮茶, 将茶中放入冰块, 待茶冰好后, 闻着沁人心脾, 饮用时口感凉爽, 虽然美国人喜欢这种冷饮茶, 但是相比中国的饮茶, 少了一丝清淡温馨的悠闲之感, 饮茶的思想意境也大打折扣。

相比美国人的饮茶习惯, 德国人对饮茶也有自己的风格。德国人喜欢饮花茶, 这种花茶与我国的花茶有本质区别。中国的花茶主要以茉莉花、玉兰花等材料作为茶叶, 德国人的花茶是用一种花瓣加上山楂、苹果等果干混合而成, 这里面没有一片茶叶。中国花茶花香四溢, 从茶叶的香气中感受到茶之悠远意境, 使精神获得愉悦。德国的花茶则更追求真实。德国饮茶中不单单只有花茶, 也饮中国茶叶, 但是在具体饮茶时, 则用沸水将茶叶不断地冲, 冲下的茶水再放到茶壶内, 因此, 茶水颜色很淡, 味道也相对不够浓郁, 这也是德国人所独有的饮茶习惯。

法国是咖啡的盛行之地, 这里到处是咖啡馆, 可见当地人对咖啡的喜爱。但是, 随着茶叶逐渐被引入法国, 饮茶也成为法国的一种风尚活动。他们在饮茶中不断学习中国茶艺, 从饮茶中感受东方文化的艺术魅力。在法国, 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茶座, 人们可以在里面享受茶香与异国文化的情调, 感受茶之韵味。由此可见, 法国在引入中国茶叶的同时, 也逐渐接受了东方文化, 从神秘的东方文化吸取了创作灵感。

英国的饮茶文化相对较久, 饮茶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且也体现了当地的一种独特的礼仪。茶叶在最初进入英国时, 由于价格昂贵, 所以饮茶只在英国皇室贵族中流行, 随着茶叶进口量的增加, 饮茶这一习惯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中。英国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对茶十分喜爱。饮茶更成为了英国女王最热爱的一项内容, 在一些重大的仪式中, 饮茶成一种礼仪而存在, 象征着人们的绅士风度。饮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饮茶分早茶、午茶和晚茶, 仿佛一日三餐, 必不可少。可见饮茶在英国人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之大。英国的饮茶消费也居世界首位。在日常饮茶中, 英国人也有着自己的习惯, 例如饮茶时配有三明治和小点心, 这种独特的搭配也给人们繁忙的生活带来了一丝轻松愉悦。西方的饮茶方式各具特色, 但是其共同之处在于饮茶的单纯性, 茶仅仅作为一种饮料存在。作为茶文化的起源与代表之地, 中国茶文化体现的更多的是深刻的思想意境和精神内涵, 这种茶文化所展现的深厚底蕴并未能够随茶叶一起流传出来。

5结语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 饮茶已经成为茶文化中最具代表的一项内容, 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饮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使茶文化更体现出深厚的艺术特性和思想内涵。相比之下, 西方国家认为茶叶仅仅是一种与咖啡等同的饮料。中国茶叶进入西方国家, 西方人对茶的认识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茶叶价格昂贵, 因此最初只能在贵族王室中饮用, 后来才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中。人们喜欢饮茶, 在饮茶中注入了更多新的形式, 这种全新的饮用方式也展现了西方独特的饮茶习惯。西方人饮茶为的是为了从中获得轻松愉悦的感觉, 而无法从中体会到饮茶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则将茶文化与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的精神内涵相融合在一起, 这种极具东方文化艺术内涵的茶文化西方人是无法深入体会的。西方人在饮茶中并未从中获得感情人生的真谛, 这也是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的差异。正如中西方对月亮和太阳的理解一样, 中国人将其视为一阴一阳, 认为世界万物都应纳入阴阳之道。西方人则认为这是恒星和卫星, 一个是地球的卫星, 绕地球旋转。一个是太阳系的中心, 九大行星绕它旋转。因此, 东方人能够从饮茶中感悟思想内涵, 西方人却无法做到, 这也是中西方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

摘要: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中国茶文化传入西方后, 展现了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分析, 能够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精髓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对比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黄志根.中华茶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3]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宁波:海上茶路起航地[M].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 2006.

中西方文化称谓词现状对比研究 篇9

关键词:称谓词,职务称谓词,职业称谓词,通用称谓词,亲属称谓词

称谓指“对人的称呼。表示对不同对象的身份、地位、职业、关系等的名称”(巢峰,2005)。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在人际交往中,恰如其分的称呼能够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拉近彼此距离,起到“会说话,好办事”的功效。然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不知道如何称呼对方的尴尬事,即所谓的“称谓困境”(李树新,2004)。随着世界经济进一步全球化,国际交流日益增加。在中国人和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可能会导致文化冲突。为了摆脱“称谓困境”,为了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文化冲突,有必要对中西方文化中目前使用的称谓词进行对比研究。

研究假设是交际双方的权势、资历、年龄和亲疏关系会影响人们对称谓词的选择。研究通过访谈河南省宜阳县、美国辛辛那提市和英国伦敦市的当地政府、医院、企业、市场、学校、家庭,和观看快乐大本营、美国偶像、英国偶像等娱乐节目获取称谓词的相关信息。

1 研究成果

我们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1 政府机构称谓词

访谈的结果表明,各国的政府都是严肃的机构,政府工作人员使用的称谓词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差距,说明了在政府机构中,权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称谓词的选择。具体表现为,中国人用“姓+职务”称呼领导或资深同事,凸显了领导的地位和对资深同事的尊重。美国人和英国人除了称呼市长为“Mayor Mr.mayor”外,其他的上级统称为“Sir/Madam”,体现了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因为在西方文化中,“Sir/Madam”被下级用来称呼上级,晚辈称呼长辈,售货员称呼顾客,表现了很强的长幼、尊卑、等级观念。中国人根据与同事的亲疏关系,用“姓+职务”称呼同级别的同事,如果关系亲密直接叫名字,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等级观念或是亲疏关系。美英两个国家普遍使用“Mr.Mrs./Miss”等通用称谓词称呼同级别同事。中国人称呼下级叫名字或“小+姓”,表示对晚辈的亲近和喜爱。英国人对下级直呼其名或叫“Mr./Mrs./Miss”,而美国人通常直呼其名,因为美国人喜欢叫对方名字表示亲昵。在我们采访的宜阳县政府,人们用“姓+秘书”称呼其他单位的陪同领导的职务不详的工作人员,“秘书”这一称谓具有极强的政府机构特征。

1.2 医院称谓词

我们采访了宜阳县人民医院、辛辛那提大学医疗中心和伦敦皇家医院的医生,发现资历在医务人员选择称谓词时起了主导作用,权势也多多少少影响了称谓词的选择。在中国医院和美国医院里,称呼领导都可以用“姓+职务/job title+last name”,表明了在这两个医院内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上下级观念;然而,美国医院的员工还可以直呼领导名字,以示关系亲密或地位平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医院内部称年龄大、资历深的医生为老师,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同时将双方置于“师生”关系这一轻松、亲密的模式中,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沟通了感情。英国医院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称呼取得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资格的资深外科医生“Mr.+last name(姓+师傅)”,而称呼普通的医生或资历尚浅的外科医生“Doctor+last name”,这与医学技术发达,业务熟练的外科医生备受推崇有关。在三个国家的医院里,同等级别都称呼名字,英国医院也用“Doctor+last name”称呼对方。用医生所从事的职业称呼对方,充分说明医生这个职业在英国属于上流社会的职业,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在中国、美国和英国的医院里,都用对方的名字称呼下级或年龄小的同事,表示双方关系亲密或相当熟悉。与此同时,在中国、美国和英国的医院里,医生或者护士都用姓名称呼病人;中美两国门诊部和住院部的医务人员还会叫病人的挂号序号或床位号,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的职业特征。中国的医务人员还根据病人的年龄,尊称老人为“老先生/老太太”,称小婴儿为“宝贝”;而伦敦皇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则根据病人的婚姻状况,使用通用称谓词“Mr.+last name/Mrs.+last name/Miss+last name”称呼病人。

1.3 企业称谓词

中西方称谓词的差异在企业方面尤为突出。中国企业的员工主要根据权势和资历选择称谓词;英国企业员工或多或少依据权势选择称谓词;而在美国的沃尔玛集团,对上级、同级或下级一律直呼其名,表明了在美国企业内部并没有明显的尊卑观念、等级意识,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社会公民平等的思想。在英国企业内部,用敬称“Sir”称呼上级,充分体现了对上级的尊重。在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社会地位在称谓词中又得到充分体现。无论称呼上级、同级或下级,都可以用“姓+职务”,例如,“刘总经理/王经理/张科长”等。称呼资历深的同事或同级别的同事还可以用“姓+职称”,如,“李工(工程师的简称)/马技师”等;还可称呼资历深的同事为“李姐/郝师傅”等。对年龄小的同事还可以用“小+姓”或直呼其名,表示关系亲密。我们还发现大阳公司内部流行两个带有企业特征的称谓词“某工/某师傅”,充分说明在以技术革新为企业生命的现代企业里,技术过硬的师傅和技术骨干是倍受人尊重的。

1.4 市场称谓词

通过分析和比较三个国家市场内的称谓词,我们发现称谓词的选择多与顾客年龄相关。而且商家称呼顾客都非常客气、有礼貌,因为售货员和顾客关系疏远,为了销售商品,他们必须通过称谓词与顾客建立融洽的关系。而且,在英美两个国家的市场内,都有根据婚姻状况称呼顾客的习惯。在美国市场,售货员用“Sir/Madam”称呼陌生顾客,用通用称谓词“Mr./Mrs.+last name”或顾客的名字称呼熟悉的顾客。在英国市场,售货员称呼年龄大的已婚女顾客为“Mrs.+last name/Ms+last name/Madam”,称呼年龄大的已婚男顾客为“Mr.+last name/Sir”。对年轻女顾客的称呼非常亲昵,有“Miss/My love/Darling”;同时,无论男女顾客婚否,都可以用“Mr.+last name/Ms/Miss”。中国的商家根据自己以及顾客的年龄称呼对方。中年店主称年老顾客“老先生、老太太”,称年龄稍大的顾客“老哥、姐”,称年轻顾客“小伙、小姑娘”,称年幼顾客“小朋友”。青年店家称老年顾客“爷爷、奶奶”,称中年顾客“叔叔、阿姨”,称年幼的“小弟弟、小妹妹”。对同龄顾客,有时会叫“帅哥、美女”。通过对比分析,中国的商家非常擅长使用称谓词,用到昵称“老先生、小朋友”以及拟亲属称谓“爷爷、小弟弟”等,或称赞对方的称谓词“帅哥、美女”,使本来生疏的商家与顾客的关系拉近了许多,为交易成功做好了铺垫。

1.5 学校内部称谓词(教师)

中英两国老师选择称谓词都考虑到上下级关系,中国老师选择称谓词还考虑到年龄和双方的亲疏关系。英国和中国学校的老师都用“姓+职务/job title”来称呼领导。宜阳一高的老师用“姓+职务”称呼领导,如“王校长、李主任”等。伦敦商学院的老师可以叫领导名字或用“Mr.+last name/Ms+last name/Mrs.+last name”称呼领导。辛辛那提大学的老师直接喊领导名字,或用“Professor+last name”称呼领导。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英美国家的等级观念比中国淡薄,也说明了在美国大学教授是倍受人尊重的职业。中国老师称呼同龄老师时直呼其名,称呼年龄较大的老师用“姓+老师”。称呼同龄老师时,美国和英国的老师直接叫名字,以示关系亲密平等。一般情况下,中国老师称呼下级或年龄小的同事全名,关系亲近的同事也会只叫名,不加姓。英美国家的老师通常叫同事的名字,表示友好亲密。

1.6 学校内部称谓词(学生)

中美两国学生都用职业称谓词称呼老师,而三个国家同学们之间的称呼多以亲疏关系为依据。在我们访谈的三个国家的学校里,学生称呼老师的方式很相似。中国学生用“老师、姓+老师、学科+老师”称呼老师,同学之间交流称班主任为“老班”。“老师”作为一个职业,转化为一个职业称谓,这表明教书育人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教师行业是一个高尚的职业。美国大学生称老师“Professor/job title”,如,“Dean white/President Huston”等。在这三所学校,同学之间都直接叫名字。中国学生有时叫熟悉同学的外号、昵称或小名,不熟悉的叫名字或“同学、朋友、哥们儿”。美国的男同学也会用爱称“man/guys”称呼其他的男同学。中国学生有很多绰号,如“小胖、大脸猫、妖、领导、状元”,表现了某些同学的体态特征或是智力特征,也表达了同学们对他们的喜爱和期望。美国同学也有昵称,如“Jonathan—John;Amanda—Mandy”,叫起来简短明快,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英国的学生往往会嘲笑偶尔反应迟钝的同学,戏称他们为“Pig”。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三个学校的同学都发展了一定形式的独特的校园文化,同学们的可爱、机智、幽默也融入了称谓词中。

1.7 亲属称谓词

比较了三个国家家庭内部的称谓词,我们发现三个国家都依据家庭成员之间的辈分关系来确定称呼。中国式的家庭是一个长幼有序、称呼明细的家族体系。父系称谓词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伯伯、伯母、叔叔、婶母、姑姑、姑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侄子、侄女”等。母系称谓词有“外公、外婆、舅舅、舅妈、阿姨、姨父、外甥、外甥女”等。姑姑、舅舅、阿姨的子女统称为“表哥/弟、表姐/妹”等。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会被看作是大逆不道。而英美国家则不同,他们并不区分父系与母系,比如,爷爷/外公(grandpa),奶奶/外婆(grandma),叔叔/姑父/姨夫(uncle),姑姑/阿姨/婶母(aunt),更不会区分堂兄/堂姐/堂弟/堂妹(cousin),侄子/外甥(nephew),侄女/外甥女(niece)等。英国和美国都有“Grandpa/Grandma;Mamma/Papa;Uncle/Uncle John/John;Aunt/Aunt Mary/Mary”等亲属称谓,与中国不同的是,英国和美国的晚辈可以喊长辈的名字,而在中国却是万万不能。在家里,中国父母往往会叫孩子小名。在非正式场合,英国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可以用爱称“Darling/Love/Sweetie/Sweet heart”表示亲昵;在正式场合,用不带姓的名字称呼对方。在非正式场合,美国夫妻之间、父母之间叫对方名字或“Honey”;在正式场合,非常正规地叫对方名字。

1.8 媒体称谓词

媒体称谓词的选择主要依据资历和年龄,英国和美国娱乐媒体使用的称谓词几乎不存在差别。在介绍评委或选手入场时,往往称呼其全名以表示隆重。在节目期间,往往只叫对方名字。在节目中,主持人会用到一些爱称来称呼选手,如英国偶像的主持人用“Charming/My friend/Boys/Girls”称呼参赛选手;美国偶像主持人用“Sweet heart/Sweetie/Man”等称呼参赛选手。中国娱乐节目中使用的称谓词表现出特定的中国文化。主持人尊称年长评委“老师”,年龄相仿的评委直接叫名字,用“姓+通用称谓词”称呼现场的陌生观众,如“王女士、赵大哥、刘小姐”等。比较了三国知名综艺节目主持人使用的称谓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主持人通过使用适当的称谓词,或是表达了对评委老师和明星的尊重,或是活跃了现场气氛,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2 讨论

2.1 三个国家都存在固定的职务称谓词

英国和美国有“president、premier、mayor、dean、chairman、captain”,这表明在西方国家,部分单位存在尊卑意识和等级观念。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职务都可以用作称谓词。同时,中国人用“张校长、赵局长”等正职称谓来称呼副职领导;然而,在英美国家,人们直接用副职称谓词称呼副职领导,例如:“Vice president/Associate Dean”。这一现象反映了汉民族崇尚社会地位的价值观念。职务称谓文化根源于制度文化,职务称谓现象体现了双方的权势和社会地位差异。

2.2 三个国家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职业称谓词

例如,英美国家的“Doctor/Professor”,中国的“老师、医生”,职业称谓词用作称谓,说明了在这三个国家,(大学)教师和医生都是拥有社会地位的职业。

3 结束语

本研究虽然是中西文化称谓词现状对比研究,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访谈的个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收集到的亲属称谓词也只涉及父系和母系称谓词。因此,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巢峰.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对比中西方隐私权的差异 篇10

1. 重视程度不同

西方人对个体隐私很看重, 他们观念中个体隐私所涵盖的范畴也非常广泛, 包括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私人活动领域以及维护这一类事的私人权利。如为了尊重他人的私人时间, 西方人邀请别人吃饭或参加社会活动都会事先通知, 给他人足够的时间作安排。西方人的界限意识非常强烈, 不经允许决不进入别人的领地。如在西方国家, 即使是父母也无权擅自进入子女的房间, 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礼貌或不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此外, 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 如个人状况、政治观念、宗教信仰、个人行为动向, 都不能直接过问。

而中国人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 觉得都理所当然, 常以这些作为聊天的话题。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用语多是:“你吃了吗?”, “你去哪儿了?”, “你要上哪儿去?”。西方人对这样的问候会非常反感, 因为他们会认为也许有人在监视他们, 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所以, 西方人喜欢用与个人无关又不会引起麻烦的话语打招呼, 喜欢谈论天气等不涉及个人私事的话题。再比如, 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在西方人眼里, 这是不礼貌的, 认为是探问对方的经济条件。因此, 这也是西方人的隐私, 属于不宜直接询问的问题。中国人也有隐私, 但侧重于群体隐私。如中国人用围墙来保护家庭或群体的领域不受侵犯, 而家庭或群体内部却是开放的, 个人隐私意识非常淡薄, 保护个体隐私的要求也不强烈。如在中国, 老朋友可以不敲门, 不事先告知就“登堂入室”, 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

2. 法律地位的不同

中西隐私权差异还集中体现在利用法律维护隐私权的意识上。隐私权作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 最早是由美国的两位学者提出的。189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萨莫尔·沃伦 (Samuel D.Will'tell) 和布兰代斯教授 (Louis D.Brandis) 把隐私列为人的一项自然权利, 提出了隐私权的概念, 从此, 隐私问题纳入法学研究的视野。在中国, 法学界一直将“隐私”等同于“阴私”, 把“隐私权”理解为两性间的个人秘密权。长期以来, 我国没有确定隐私权为一项具体人格权。20世纪80年代引入“隐私权”并开始了对它的研究和保护。但也仅仅是通过名誉权、一般侵权对隐私权进行间接的保护。200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才正式确立了隐私权。目前, 我国关于隐私权的理论研究和法律保护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国民利用法律维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也很淡薄。

二、中西方隐私权差异背后的文化原因

1.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西方国家价值观的核心, 被定义为“提倡个人行动自由与信仰完全自由的理论”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1998:758) , 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是以个人为中心, 个体的行为完全从自己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出发, 反对对个性的扼杀, 以及对个人权利的侵犯。英语中“我”永远大写就是在语言方面的具体体现。而且, 在英语姓名中, 代表个人的“名字”位于姓氏之前, 也表现出西方人思想观念中个人的中心地位。同时, 一切与“个人主义”相关联的观念, 如“自由”、“平等”、“独立”等等均在西方人心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人喜欢在个人情感与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建立相互的关系, 即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如此, 所以父母也要尊重子女的隐私, 而子女也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西方文化源于吉希腊文明。追根溯源, 荷马史诗中为个人荣誉而战的英雄人物就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萌芽。虽然在古希腊时期, 与强大的整体主义观念相比, 个人主义以及个人权利、利益、价值和自由观念非常孱弱, 但已经初露端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将整体主义的价值推向极致, 否定个人利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是, 通过柏拉图的《法律篇》可以发现, 他晚年向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做出妥协。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对个人本性、家庭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个人利益、权利、价值和人格平等。他认为“人人都爱自己, 而且爱出于天赋”, “每个人是自己的最好朋友, 并且应该最爱自己”。这种认识构成了个人主义要素的最初源头。西方近代自然权利学说和社会契约论思想认为人们的自由和天生的权利来自于自然权威, 而不是君主的恩赐, 国家权力来源于个人权利的让渡。这标志着西方对个人权利认识的重大突破。

2. 东方传统上比较强调家族的观念

集体主义是中国价值观的核心, 被定义为“一切从集体出发, 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 (《现代汉语词典》, 2004:593) , 强调个人对集体的义务和责任, 集体利益至上。因此, 西方人眼中的“大我”在中国人眼中是“小我”。在中国, 集体的最小单位是家庭。在家庭内, 以孝为道德规范, 强调对于家族的依附和服从, 因此中国人具有浓厚的亲情与家族观念。在个体与国家关系上, 表现为国家利益至上, 必要时, 个人需要压抑自我, 甚至牺牲自我。个体行为要尽量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要求, 同时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 顾及他人的需要和愿望。中国人个人的荣辱和成功紧密地与集体联系在一起, “光宗耀祖, 显赫门楣”、“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都是这一观念的体现。

中国文化建立在儒家思想之上。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 其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定, 群体和谐, 主张建立一种以群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强调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个人只有克制自己, 服从群体, 以国家的需要为需要, 才能与世俗相处融洽。孔孟哲学特别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 “吾日三省吾身”, 强调个人“至善”的道德修养是维系社会和谐的基础,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 首先是“立德”, 其次是“立功”, 再次是“立言”, 只有“内圣” (修身养性) , 才能“外王” (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价值观:重权威, 轻事实;重集体, 轻个人。儒家“和为贵”的思想更使人们相信:为了达到大局的和谐, 集体的团结, 应该服从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 以集体利益为重。

参考文献

[1]林智花.知情权对隐私权的挑战[J].法制与社会, 2009 (34)

[2]张谅;张立军.中西隐私观差异及成因之比较[J].东南传播, 2010 (1)

中西方财务管理对比 篇11

关键词:魔幻 百年孤独 中国古典文

一、绪论

(一) 概念界定

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就已经出现。二十世纪初期,继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和意大利文艺评论家马西莫·邦滕佩利在著作中使用这个名词之后,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又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进一步对魔幻现实主义作了理论阐述。1967年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版了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使得“魔幻现实主义”正式出现在拉美文学评论中。

(二)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自莫言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对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研究受到了国人的追捧。大家把注意力纷纷转向了这种“新潮的”写作形式。本文想从魔幻的角度入手,研究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但单纯看一篇文章或是一本著作的写作水平技巧是无法深入其中的,而是希望从文学作品入手,对这一文学流派有一个更为深刻、广泛意义上的认识,对世界文学中其他地域的文学也能做出对等的判断,对文学的支架、渊源、体系、骨骼有一个系统而又具体的认识。魔幻,到底怎样魔;现实,又是如何现实,这种文学流派反映的、揭示的,跟时代、文明的共同处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人需要思考,一个民族需要思考,人类更需要思考。玛雅文明的消失,楼兰文化的掩埋,都是一种缺失,一种遗憾。文化振兴的背后,是民族的血泪史,也是想通过对魔幻现实的研究,来进一步在这个角度上观察我国古典文学、文化的精髓。

笔者发现近些年来对拉美魔幻现实写作的研究多数是从它产生的背景出发,这确实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笔者还想通过此次论文写作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对魔幻现实主义的“魔幻”元素加以探究,进而比较中西方文学作品里“魔幻”元素的异同,发现“新大陆”。

二、中西方魔幻元素的比较

(一)神话元素

我们都知道,魔幻现实是在拉美文明和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在马尔克斯作品里发扬光大的。稍有了解《百年孤独》的读者即可发现,整部作品的情绪是建立在一个男性和女性不断寻找、最终创建家园的基调上的。这便有了《创世纪》的影子。而作者笔下家族的第一位男性和女性是他创造出的,个人世界里寻求自我的代表——亚当和夏娃。其后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前者的复制品,再现品,都是神之初人类的一个立体面。具备了不同的人性特征,但他们归根到底是反抗者的代表,是探索者的象征,是不可否定的禁食者。书中的“好运彩票女”佩特拉·科特斯有荒唐的繁殖力,这是作者赋予人类生命得以生存的合理解释。鬼魂也是神话元素的一部分,当死人以真的形象出现在第一代布恩迪亚长老生命里时,他终于无法忍受,开始了翻越山脉之旅。除此之外还有夸大的数字,如“雨下了四年十一月零两天” ①273,“他与十七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 ①92,一口气吃了十六个鸡蛋等等,就像拉伯雷《巨人传》里的巨人一样,极具戏剧色彩的数字给了人以极大的感官冲击力。可以看出其神话色彩相当浓厚。同样在《红楼梦》、《西游记》中,神话元素也大量存在。

《红楼梦》以女娲补天为引,只因女娲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剩下一块未用,放在青峰埂下,被一僧一道发现,携入世间,于是又牵出了多少风流情史。这“一僧一道”是佛教和本土的宗教道教的化身,其中“警幻仙子”又是作者对仙境的一个拟名词。

《西游记》开头便有“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自从盘古破鸿蒙’”[1],意指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此时五行四象三才才逐步形成。海外有一傲来国,傲来国上有一花果山,山上奇石受日月之精华而化作石猴,石猴是感天地所生,是对未知世界的猜测,正如人类一直在问是鸡先生蛋,还是蛋先生鸡。它的出现意味着人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是大自然的灵光乍现。此外《西游记》还借用了佛教道教的融合体,如玉皇大帝、托塔李天王、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如来佛祖等等都是神祗系统里所尊崇的对象,是最尊贵的象征。

按照这些神话传说,人的出现是上帝、女娲创造出来的。一个是用肋骨造女人;一个是捏泥巴造人。不得不说人的产生一直是个谜。不过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两者的差异。《圣经》一开始便提到,在上帝造人后,亚当和夏娃就偷食了禁果,得以知道羞耻,穿上了衣服。这对上帝无疑是一种挑战。魔鬼撒旦,并不仅仅是化身为蛇的恶魔,其实它早就存在于人的心里——对于光明和知识的渴求,对上帝的反叛。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后来西方社会会不断出现对前人的挑战和批判——日心说代替地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我们的神,也从旧约到新约“走”出来了,他的儿子代替了他,爱人民,爱众生。再看古希腊传说里的天主宙斯,他们也都倾向于接触人类,同人一样有强烈的情欲,同人一样有人之间的恩怨。《百年孤独》便是采取了发展较为成熟的《圣经》里的神的影子。

我国的神话传说,仅从上古时期伏羲之母踩脚印受孕就知,神是未知的和崇高的,这远远地拉开了人和神的距离。较早的盘古开天、女娲补天、是对伟大的神的赞叹;牛郎织女、白蛇许仙,人神虽有交集,却跨不过神人不可亲的界限;夸父逐日、愚公移山这种感慨人定胜天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反叛的影子,但后来还是难逃命运的牢笼。即便是科学研究,朝廷对于研制能延年益寿的仙丹的重视度要远远大于科学发明。

可以说这些神话故事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古希腊神话里众神传说的故事至圣经出现时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有众多儿孙的宙斯到一个神祗的代表,耶稣,富有神圣性却接近平民化。而我国的历代天子都是高高在上,它的意义在于当朝代出现更替时可以名正言顺的赋予皇帝更多的權利,不是为民请命。因此到《红楼梦》、《西游记》创作的时期时,这种神话渗透政治、政治影响神话在书中便可见一斑了。我国古典文学作品里神、人、鬼并存,即三界共存。而在《百年孤独》里,神只作为一种意志存在,没有那么多繁杂、庞大的神兵团。不过有一点相似之处即中西方的神的儿子都是男性,这体现了母系社会以后父系氏族不断强大的影响。

nlc202309040048

(二)梦

梦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人对日常生活事物情景曲折的表现,有时候是反常的拉伸扭曲或臆想出来的,有的是可实现的,有的是不可实现的。尤其在古人看来,梦是神人沟通的一种方式,因而通过梦境的解析以语言阐述,很早就成为一种占卜方式。《太平御览》中表述:梦是精气所动、魂魄离身,应验着吉凶,告知着将要发生的事,是现实的影射。

《百年孤独》中对梦的解释颇为隐幻,把梦作为对命运的预言,若隐若现。当长老布恩迪亚带领众人经过十四个月的长途跋涉后,梦见所在的地方耸立起了一座城市,一座名副其实的镜子城。而这镜子城如梦境般虚无缥缈又确实存在。它也许是一种感念,也许是所见化为所想,是神对人的启示,看似小梦,实则大梦。之后马孔多的得失眠症的居民们居然可以看到自己和别人的梦,丽贝卡梦见了她的父母。人和魂魄之间即通过梦得到了交流。

《红楼梦》,只从题中便能见到这“梦”,一梦隔一世,一世数春秋。这梦神幻异常,石头能有情,能生命,便是一大奇事,这蠢物不过是神界最平凡之物,却是这人界最痴情、灵性之物。它突破常规,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巴做的,见着女人便一身清爽,见到男人感觉浑身不自在。它不愿走世俗的官仕之途,不愿依附前人对“情”的隐藏和唾弃,投胎之时便口衔宝玉,像是石头的一场大梦,梦一作就是多少惆怅和人情世故,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作者通过甄士隐的梦,梦见“还泪说”,把那石头的前世今生告诉世人,并附了一首贯穿整部小说的诗“假作真时真亦假”,这真真假假本来就是梦的特性。你信也罢,不信也罢,都是笑泪财富一场空,只缘生在梦境中,不禁让人唏嘘作叹。除了这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③1,还有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③32里宝玉梦到自己来到了太虚幻境,知道了金陵十二钗之事,这一看一诗都是梦以其特有的真假虚幻间接地告诉读者这书中人物的命运,所以在《红楼梦》里梦即代表着预言和命运的指向,是神圣而不可违的。也可以说这两回的梦是一个告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西游记》第十回提到魏征一梦斩龙,随后唐太宗地府还魂,梦的形式多多少少都会以魂魄离身,鬼怪附身,去阴曹地府走一趟,或者是死了的人有冤情,给活着的人托梦来展开。梦作为一种死去的人诉冤最好的途径,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之周公解梦便是专门给梦做释义。西方的弗洛伊德著《梦的解析》,也认为梦是心灵的出入口,不可小觑。

除此之外出名的梦有《枕中记》里的“黄粱美梦”,《老残游记》的”结草衔环”,传说佛教也是因为汉明帝做梦梦见金人,佛教才引进中原,虽说此事可靠性有待考证,但无论是帝王之母还是历史名人出生时都会梦见白龙在天或金星见空等说法。可以说,这种梦是告示,是自我期盼,更是后人对神秘世界的一种想象,最终由假化真——魔幻与现实。

(三)孤独

“《百年独孤》开头那句:‘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21始末的时间顺序是将来——现在——过去,这三个时间点循环往复,交错相织。一百年就是一个循环,时间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在时间的圆周运动中体现了无限的孤独,而时间本身也在孤独中消失了。”[5]

每一个死去的人,活着的人都是孤独的,孤独一如被捆在树上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如在战争中沉沦、麻木的“希特勒”——上校奥雷里亚诺;一如在权力中迷失的独裁者——阿尔卡蒂奥;一如沉迷于钱财的愚蠢的孪生兄弟;还有破译生命密码的奥雷里亚诺和家族的终结者——“猪尾巴”罗德里格,都是在上帝推创世纪后首先生存繁衍下来的一代又一代血脉。

第一代的“他们害怕这两个数百年交好的家族这一代健康的后裔会遭受生出鬣蜥的耻辱”①18,这种可怕的厄运就像是幽灵一般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危险的到来。“世界不过是身外之物”①243,这不是出于爱也不是出于恨,而是对孤独的深切理解。得出这一结论的阿玛兰旦代表了这样一类悟净之人,感化出对生命孤独的崇高膜拜。

孤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红楼里贾宝玉不爱仕途爱粉黛,只有林黛玉懂得。黛玉心比针尖,世人非难,全是辛酸,而贾宝玉知惜。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管鲍之交,羊左之交等等。因此才有后人所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慨叹,才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④的畅往。但他们都不算是全全然然的孤独者,尚有一人是知音。而屈原的“千古一骚”,“世人皆醉我独醒” ⑤,扶苏公子的戚戚,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⑥73,司马迁的辱刑,“西子”苏小小的无奈,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⑦,相思的“此物最相思” ⑥392,被奸佞之臣迫害的岳飞,六月飞雪的窦娥冤,涂山氏女远眺不见夫君归来的望夫石等等。他们是一个人的孤独,又创造了一个时代,一种情怀的孤独。

尽管黛玉理解宝玉,但命运弄人,当黛玉面临着无法与爱情执手时,她只能放弃,做一个孤独的落泪人,花散人散。当寶玉得知林妹妹命归黄泉时,内心的煎熬与孤独,便与日俱增。连作者最后也发出一声慨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人物的孤独,家族的孤独,作者的孤独,时代的孤独。

《西游记》里,孙悟空是孤独的,欲救师傅却反被骂,他的不羁、狂妄、没有规矩,被众人排斥;唐僧是孤独的,同他一样的修行者也都是孤独的,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要胜过于肉体上的苦,只有经历过足够的考验才能得道成仙,摆脱苦海。唐僧的孤独还在于,修行之人的内心已洗净了世俗的肮脏,因此眼里所见、口中所闻皆认为是善,所以屡屡被害,屡屡被骂,因众人不能理解,所以孤独是必然的。

三、总结

经过本文对中西方作品中的魔幻元素对比分析发现,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但由于相同的历史因素,同样的人类起源,在一开始便注定了要有迷,要有梦幻,现实逃脱不了魔幻的手掌,而魔幻终究是要回到现实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魔幻元素的差异性也同样少不了历史因素的影响,这种相似相异其实是互相包含的。

nlc202309040048

《百年孤獨》、《红楼梦》、《西游记》之所以都运用到了魔幻化的写作手法,也跟历史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思想不断接受挑战有着密切的关系。魔幻是一个个历史时期的产物。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研究不仅仅是单纯的观察写作本身,更是对一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照应现实做一个表述。最后,我国古典文学作品洪流中不乏优秀的、与魔幻现实相契合的代表作,但由于数量庞大,只能列举一二,探讨浅析。

注释

①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② 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

③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④ 吴相洲.高适·岑参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7.

⑤ 郝志达,译注:楚辞[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312.

⑥ 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2006:73.

⑦ 秋枫,编注.婉约词图文本[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17.

参考文献

[1] 张愿坚,荆玲.超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5(6).

[2] 杨士恒.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化背景[J].河南大学学报,1989(5).

[3] 王炘.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D]:[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13.

[4] 田丽华,韩旭.关于人类命运的寓言——《百年孤独》[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0,(5).

[5] 王炘.《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D]:[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13.

[6]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黄锦炎,等,译.杭州:浙江文艺社,1991.

[7] 杨士恒.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化背景[J].河南大学学报,1989(5).

[8] 党育青.《白鹿原》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

[9] 于丽莎.走进“红楼”,感受“孤独”——《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6.

[10] 江智利.难得的异曲同工之妙——《聊斋志异》与《百年孤独》比较论略[J].渝西学院学报,20032,(4).

[11] 陈星君,李珊.《红楼梦》中的魔幻现实世界[N].短篇小说,2012,(115).

[12] 杨燕翎.跨越时空的相同叙事——《红楼梦》与《百年孤独》叙事手法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2011,2(12).

[13] 许志强.马孔多神话与魔幻现实主义[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14] 杜娟.《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家族叙事结构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26,(6).

[15] 毕兆明.虚虚实实蕴深情真真假假呈奇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31,(5).

[16] 赵秋棉.东西方现实主义的撞击与融合——谈谈《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异同[J].JIANGHAN TRIBUNE,2007,(10).

[17] 王雅莉.魔幻的镜像艺术[N].大江周刊.论坛,2013-09-12(1).

[18] 陈众议.魔幻现实主义与《堂吉诃德》[J].读书,1986.(2).

[19] 万直纯,冯敬学.论《百年孤独》和《红楼梦》中预言现象的差异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20] Elliott,Emory,ed.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Novel.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1] Taylor,Anne Marie.History and the Novel. Cien Anos de Soledad: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 1975,(3).

中西方财务管理对比 篇12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在组织运行中也是如此, 不仅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还促使市场生产和服务更加有效 (Anandarajan, 2000) 。但互联网在组织中的弊端日益显现, 由互联网引起的网络怠工行为已越来越普遍。这种怠工形式相比较之前的怠工形式, 如电话聊天等, 不仅降低员工的生产力, 更降低组织的生产力 (Anandarajan, 2002;Galletta&Polak, 2003) , 同时具有更大的隐蔽性。据Blanchard和Henle的调查:90%的员工在上班时间看与工作无关的邮件和网页, 70%的员工在上班时间浏览购物网站, 50%的员工会看体育新闻, 40%的员工会利用组织的网络资源寻找新工作。所以, 网络怠工已成为组织管理心理学必须面对的主要难题之一。

目前, 国外学者对网络怠工的研究比较丰富, 国内对于网络怠工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权威和成熟的研究。本文着眼于中西方网络怠工概念的对比探究, 一方面总结当前的研究, 另一方面也为其他学者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源起和定义

国外对网络怠工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5年Kamin首次用“cyberloafing”来指员工在工作期间上网的新型的工作偏差行为。Marron (2000) 认为其是“员工在工作时间网上娱乐从而浪费时间与公司资源的行为”。1999年英国牛津词典和麦克米伦词典收录“cyberslacking”, 定义为“用企业的网络从事非工作相关的活动”。Frie m an (2000) 认为其包括访问色情和新闻网站、网上购物、玩游戏等, 即在工作时间利用公司资源从事与工作无关的网络活动。Mills和Hu (2001) 认为其是员工在工作时上网娱乐或为了个人目的而使用网络的行为。Juline (2001) 将员工在工作时间上网娱乐消遣或利用单位网络办私事的行为, 称为“cyberslacking”。Lim (2002) 定义网络怠工为“组织中的员工在上班时间自发地利用公司网络, 浏览网站以及收发与工作无关的邮件, 而这些行为都是与工作无关的”。Teo等 (2005) 称非工作上网行为是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利用企业网络资源处理私事的行为。Whitty和Carr (2006) 定义为“在工作时间擅自使用互联网做与工作无关事情的一种行为”。Bock, G.W等人 (2010) 在其研究中定义网络怠工为员工为了个人的或与组织目标不直接相关的目的而使用组织网络资源的行为 (Lee &Lim, 2005) , 并称其为“与工作无关的计算机行为 (Non- Work- Related Computing NWRC) ”。Libe rraan, Se idm an, Mcke nna &Buffardi (2011) 认为网络怠工包括在工作时间与朋友和亲人电邮往来, 登陆社交网站, 如Facebook等更新信息, 在线购物、访问娱乐网站、音乐、游戏软件等。在所查阅的文献中, Lim (2002) 对网络怠工的定义得到了广泛的引用和论证 (De Lara P.Z., 2007;Jessica Vitak, Julia Crouse &Robert La Rose , 2011;David T. Wagne r&Chris tophe r M. Barne s , 2012) 。

国内对网络怠工研究迟于西方, 学者徐阳 (1999) 最早对网络怠工研究, 他首次提出“网络怠工”, 但他仅限于对西方网络怠工现象的描述, 赵辉奂和史新玲 (2000) 、春梅 (2006) 和彭移风 (2008) 的研究也是如此, 他们并没有对网络怠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梁志 (2006) 认为网络怠工是指企业员工通过网络在工作时间进行个人娱乐活动和非法传播从而导致消极怠工的现象统称, 并且指出网络怠工是管理学界出现的新名词。王群和陈永进等人 (2009) 以及涂晓春等人 (2010) 使用“非工作上网行为”来描述这种现象, 他们指出非工作上网是指员工在工作时间因非工作需要而进行的上网行为。王群、陈永进等 (2011) 也将这种工作偏差行为称为“非工作上网行为”, 并定义为员工在工作时间因非工作需要而进行的上网行为, 如QQ聊天、网上购物、浏览新闻以及发送私人电子邮件等。亚当 (2012) 使用“网络闲散行为”来描述网络怠工, 他采用了Lim2002年的定义, 并指出非工作上网行为和因私上网行为在概念上没有太大区别, 都指工作期间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其它与当前工作或工作要求不相关的随意性在线上网行为。毛丽红 (2012) 总结网络怠工的内涵为:1) 网络怠工是借助组织中的互联网进行的;2) 网络怠工往往以生产力降低或组织目标受损为代价的;3) 员工的网络怠工是出于个人目的;4) 网络怠工往往发生在工作期间。并提出网络怠工的定义, “指员工在工作场所中, 基于网络平台从事与工作无关的, 且对工作或组织会造成直接或间接负面影响的一种行为活动。”

综上所述, 西方在网络怠工的名称和定义方面, 以“cyberloaf-ing”和“cybe rs lacking”为主, 定义主要采用的是Lim (2002) 的研究。我国学者对网络怠工的名称和定义研究, 主要集中为“网络怠工”和“非工作上网行为”, 除毛丽红 (2012) 提出了网络怠工的内涵及定义, 其他学者主要采用的也是Lim (2002) 的定义。

摘要:本文查阅了网络怠工二十多年的中外研究, 阐述了网络怠工产生的背景, 同时对比分析了国外和国内对网络怠工概念的研究, 为以后学者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网络怠工,产生背景,概念

参考文献

[1]涂晓春, 李崇光. (2013) .员工费工作上网行为研究综述.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07 (5) , 151-156.

[2]王群, 陈永进, 程君, 黄埔乐观. (2009) .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的诱因分析.教育管理, 159-160.

[3]O’N eill, Thomas A., Hambley, Laura A.&Bercovich, Angelina. (2014) .Prediction of cyberslacking when employees are working away from the offic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4, 291-298.

上一篇:社区化商务喷薄欲出下一篇:刺绣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