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理论(共12篇)
中医养生理论 篇1
所谓养生者,即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养生,并由道家首先提出养生的概念,并在中医学中得到更好的诠释和发展。与道家的“无为养生”相比,中医的“有为养生”显然更深得民心,尤其在《黄帝内经》中更得到了系统发展,成为医疗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将阐述笔者对《黄帝内经》养生理论概况的了解,现总结如下。
1 未病先防,寓养于防
《内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明确提出养生防病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治疗疾病,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未病先防,寓养于防”的思想。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奇快,日益滋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引以为傲的奢靡夜生活及人们日益增大生活压力,催生出一大批亚健康患者,而此类患者并无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只有通过一系列的预防保健,才能恢复健康状态,抗病于外。随着时代发展,《内经》中广义的“未病”概念除了包括健康状态外,还应包括机体阴阳失衡但还未达到“病”的所有状态,以及已病防传的阶段、慢病的缓解期、瘥后正虚防复等[1]。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矣。”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与现代医学关于加强自身免疫力达到抵御疾病的概念完全相同。可以说,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防百病之本,《黄帝内经》中的“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充分说明了预防为先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免疫力即提高身体素质,包括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合理的体育锻炼等,均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防止疾病发生,达到养生的目的。
2 天人合一,形神兼备
中医养生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如此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正如《灵枢·本神》中所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视,就是活的意思;长生久视,就是能延长生命而不易衰老的意思。为何能延长生命?是因为“僻邪不至”。“邪”指不正之气,僻邪不至即病邪不能侵袭;而病邪不能侵袭的关键又在于“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搏,乃客其形。”正常的风雨寒热未形成致病邪气,一般不会伤害人体而致病,那是因为人的身体健康,正气不虚,故单独的邪气不能致病。凡疾病发生,必然身体虚弱,同时受到贼风虚邪的侵袭,两虚相合才能致病;如不顺时调养身体,而是时刻逆天而行,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应,终将疾病缠身。故养生与防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而其共通途径就是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做到“天人合一”[2]。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均说明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正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这与现代认为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观点基本一致。人类需要摄取饮食、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只有遵循“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阴阳变化规律,才能顺应机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节律[3];若违背了这种规律,则会败坏机体真气,以致无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必将引起疾病。由此可见,阴阳四时的变化贯穿于万物的始终,违背会产生灾害,顺应自然规律可保健康[4]。
3 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内经》中另一个重要的养生准则为调整阴阳、补偏救弊,因为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使机体处于健康状态而不病。
3.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阳令也,春时阳生,夏时阳盛。春时阳始生,风寒之邪尚为患,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民间谚语谓“春季不宜过早减衣”亦即此理,以养人体之阳。夏时阳极盛,暑热邪盛,大热耗气,气者阳也,故大热亦伤人体之阳;夏夜人们喜纳凉,易受寒湿之邪,寒湿伤阳;夏季炎热,人们喜冷饮,饮食太过则易伤阳,故夏时既要善处阴凉以避大热,又要避免过食冷饮以防伤阳;夏夜纳凉,当避湿露,适当盖覆,以避寒湿。秋冬,阴令也,秋时阴收,冬时阴藏。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气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秋时渐寒,冬时寒盛,人们喜食辛辣好饮酒以御寒,辛辣之品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饮食太过则伤阴。因此,秋冬之时既要避免燥邪,又要避免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伤阴。人们以为春之温邪、夏之暑邪易伤阴,春夏当养阴;秋之凉邪、冬之寒邪易伤阳,秋冬当养阳。而《内经》独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由于春温夏暑易伤阴、秋凉冬寒易伤阳为人之所共知,且于春夏人们知养阴而不知养阳,于秋冬人们知养阳而不知养阴,故春夏之际有因求养阴却伤及阳者,秋冬之时有因求养阳而伤及阴者。《内经》以世人之多疏忽,而善养生之圣人能识之,故言“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从四时阴阳之变,是谓“以从其根”。养生者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这就是要求人类要效法天的变化及太阳、月亮的变化,即所谓效法阴阳是也。这在《黄帝内经》中均有精僻论述。
3.2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黄帝问歧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歧伯答曰:“余闻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古代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均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道理,做到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房事,因此能够形与神俱、协调统一,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法于阴阳”即效法阴阳。阴阳者,有外在的阴阳和内在的阴阳。外在的阴阳即宇宙、自然的阴阳,内在的阴阳就是人体内的阴阳,两者相互感应、相互影响。就养生来说,是指内在的阴阳要效法外在的阴阳,即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按照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进行。法于阴阳实际上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把握生命本质,这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整体观念”的体现。中医与道家一样,历来亦强调天人合一,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故养生之术也不例外。“和于术数”即符合术数,术数即方法、技术,在《黄帝内经》中方法和技术大多用数字表示,而想达到养生目的,就要求人们的日常生活遵守这些术数。而“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和”字,“和”是《黄帝内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养生思想,在《黄帝内经》中有大量描述。“和于术数”表面上看是要与术数相“和”,其实术数只是天地阴阳的具体体现,真正的“和”是与阴阳的“和”。“阴阳和”是总原则,包含了精和神要“和”、身和灵要“和”、人与天要“和”,这也是追求养生之术者所必须做到的,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人与自然要“和”;第二,人与社会要“和”;第三,人与人要“和”;第四,人的心与身、形与神要“和”。只有做到以上四点,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至高境界。
摘要:《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古代医学的大百科全书,其在养生方面的独到见解至今仍有着深远影响成为后人们效法的准则。本文将从内经的养生观探讨中医养生理念。
关键词:内经,养生,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先俊.《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0):10-11.
[2]张丽霞,吴水盛.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医防病治病的影响[J].怀化医专学报,2009,20(4):1017-1019.
[3]黄柳华.中医谈春季养生[J].中老年保健,2010,(3):44-45.
[4]邱彤,庆慧.邱保国教授的动态平衡养生观(二)——天人相应的自然养生观[J].中医研究,2015,28(1):27-29.
中医养生理论 篇2
在历年考试中,中医基础理论试题以藏象的题目数量最多,然后依次为病机、气血津液、经络、病因、阴阳五行、防治原则、绪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复习,因为考试形式为多选题,试题量大、覆盖面也较广,只有全面复习才能避免在常见内容上失分。同时还要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因为大部分题目分布在重点章节及重点内容上,如藏象的试题占全部中医试题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就要求考生要对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特征等内容全面地掌握和理解。另外,今年第一次将针灸学列入中医综合考试范围,考生可以把这一部分与针灸学合并起来进行复习,以减少重复。还有一少部分试题,出在教材较为偏僻处,可以先在本书提供的题型训练中进行练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较少,历年考题中都有所重复,因而熟悉和了解往年试题对于提高考试成绩也有帮助。
第一章绪论新大纲考查范围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本章知识结构图
绪论概念及理论体系
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六经辨证纲领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
宋代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
李杲――补土派;朱丹溪――养阴派
温病学派: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清代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
清代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复习提示
本章复习的重点在于掌握中医学及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理解并具体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知识要点精讲:
(一)中医学的概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三)历代经典或医家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和贡献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
《难经》是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中医经典著作,也为指导后世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著,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编著,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无择著,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著,开创脏腑辨证。
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寒凉派,主张“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用药以寒凉为主;②张从正,攻下派,主张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攻邪祛病为主。③李杲,补土派或补脾派,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以补益脾胃为主治病;④朱丹溪,养阴派,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
温病学派:明・吴又可,著《温疫论》,主张“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清・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清・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①人体是有机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证的概念: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养生理论 篇3
摘要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高职高专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也面临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结合混合式学习的含义、在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应用混合式学习的基础条件,笔者对在高职高专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医基础理论课;混合式学习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述
混合式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现代学习方式(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要达到最佳效果,只能是将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才是最佳的教学模式。
二、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
现代职业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创业就业,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混合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的需求,特别是高职高专中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盏明灯。
三、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是保证混合式学习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成功运用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题库、多媒体教学设施、电子邮件、校园论坛等的建设,全面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要实现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
学校要创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学校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活动。例如,自习课上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业余时间,教师、学生通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查询相关知识并获取需要的资料,掌握总结知识,重构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此外,在业余时间,学生也可以做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学校也可以创设制出中医诊疗、中药等相关学科网站,供学生随时查阅有关知识。
四、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步骤
(一)教师确定学习任务
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确定学习任务,学生要根据老师设定的问题和布置的学习任务,登录学习网站,明确学习目标,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经络这一章,教师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网站上,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规律,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引导学生自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思考记住十二经脉的规律,怎么能够更好地记忆;别的同学是怎么记忆的,哪种方法更好;经络的名称规律等。
(二)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议,把不同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如,第四章经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找搭档,两两结合,在自己搭档身上找穴位。也可以找模特,比如,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在模特身上用笔画线,这样知识可以转化为真真切切的内容,学生很容易记住。同时,一个班可以分设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中学习好并且负责任的组员可以设为组长,组员如果有疑问随时可以找组长解答。
(三)教师课堂指导学生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指导学生学习,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此步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法
老师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提出1~2个有关知识点的问题给学生准备。这些问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查阅资料,先由学生自己来回答问题,老师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如,第四章经络,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结合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该如何养生,才能达到治未病?几点睡觉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午休对五脏的哪一脏有好处?
2.组织自讲法
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可以组织1~3次自讲活动,每次1学时。如,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部分,由学生按自讲的方式来完成,事先将学生分组,每组演示十二经脉名称、分布规律、表里规律、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气血循环流注规律。各组再派代表走上讲台“演讲”,每组发言后,最后由老师做总结,解答所有疑问,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细致的点评。
(四)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老师总结这次课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进行监督和检查。这里可以应用一些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如第六章病因的“七情内伤”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个临床案例,让学生看看,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一份学习报告,判断该案例对应的是哪一种病因,怎样来治疗。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某次课的重点内容。再如,考试一次穴位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教师可以安排小组组长当模特,然后让组员在模特身上找穴位,教师来考核。
五、结语
浅析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与中医理论 篇4
1 阴阳学说在传统养生体育中体现
阴阳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 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特殊精神。阴阳学说认为, 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 宇宙问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1.1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中医学把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 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 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 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
1.2 传统养生体育中太极拳的阴阳学说
“太极”一词源出《易·系辞上》:“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古人是把“太极”作为宇宙的本源看待的, 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本, 天下万物皆可分阴阳, 阴阳是两种对立的因素, 两种因素相互作用, 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后人吸取了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 把太极的阴阳学说与拳术结合, 用太极“阴”、“阳”的哲理解释拳理, 逐渐形成太极拳术。可谓太极运动与阴阳学说结合的缩影, 意味着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标志着阴阳变化消长转化的规律及动态平衡的重要性, 是以螺旋型或波浪式向前变化发展的。所以太极拳的运动无论是举手还是投足, 均遵循回性而走弧性圆, 不仅是有形之势, 就连无形的心意指控, 气势衔接循回呈弧。太极拳在锻炼身体方面, 就是通过运用动静、刚柔、内外、徐疾、快慢、松紧、开合、升降等阴阳法则来调节人体内阴阳的平衡, 使人体的阴阳处于平衡协调的最佳状态, 从而使阴阳消长, 阴阳平衡, 阴阳转化之观念, 以增强人体系统内部和谐有序达到医疗保健之功, 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病思想,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2 经络学说在传统养生体育中体现
2.1 中医学的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 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经脉贯通上下, 沟通内外, 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而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 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 外络于肢节, 沟通脏腑与体表之间, 使人体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能行气血、营阴阳, 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正如《灵枢·本藏》所述:“经脉者, 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 濡筋骨, 利关节者也。”经络学说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形成的与脏象、气血津液等学说互为补充, 独到而深刻地阐明了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规律, 对临床诊断疾病、拟定治则、处方遣药, 特别是针灸、推拿以及气功等, 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故有‘学医不知经络, 开口动手便错’之说。因此, 通经活络向来是指导中医疗疾和养生保健的重要理论依据。
2.2 传统养生体育中八段锦五禽戏的经络学说
传统养身体育八段锦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八段锦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 会使周身暖意融融, 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 有利于脉气在遍布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 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 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 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器官, 营阴阳, 维持和保护机体正常功能, 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动作中, 上肢需侧开拉伸后两臂外旋至极限, 而后内旋下按。由此可以看到, 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静力牵张作用可有效刺激腕关节处相应原穴, 如属肺经的太渊、心经的神门、心包经的大陵、小肠经的腕骨、三焦经的阳池穴等, 从而调节相应经脉的气血, 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再譬如, 传统养身体育五禽戏中猿提及导引养生十二法中金鸡报晓势中都有两手五指指尖捏拢后旋转上提的动作, 这个动作由于指尖部的六井相会, 可具有沟通手三阴三阳经气血, 并调节其所属脏腑功能的作用。特别是从四肢百骸到五脏六腑的规律性运动, 不仅可以锻炼日常生活中活动不到的部位, 而且可以很好地刺激多处五输穴和原穴, 通过沟通人体表里内外, 取得改善机体功能状态、疏通经络强壮脏腑的效果。
3 气血学说在传统养生体育中体现
3.1 中医学的气血学说
中医以气血为核心, 更以气为根本。气是构成人体和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中医认为“气血同源”,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气行血行, 气滞血瘀。因此, 从古至今的诸多名医, 其治病都注重先治气, 强调气和人安, 气滞则病, 气散则亡。古代名医张景岳说, “行气不识气, 治病无根据。”由此可见, 气在中医里的重要性。
3.2 传统养身体育的气血学说
传统养身体育中太极拳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的指挥调节下, 使全身处于松静状态, 随着深长的呼吸, 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 腰脊和四肢螺旋缠绕将元气运送到全身, 此时末梢神经会产生酸、麻胀、热的感觉。太极拳奉行“身心合一, 形神兼修”的原则, 是一种积极的有广泛社会意义的自我养生。太极拳主张“气沉丹田”, 采用腹式呼吸, 即有意识的将气体徐徐送入腹部肚脐之下, 要求呼吸深、长、细、匀、缓, 纯任自然, 不可使用强力。
传统养身体育之所以具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一个关键就是抓住了“气”这个根本点。通过调心、调息、调身三要素的协同作用, 练功者的气血津液由于经络的通畅而更好地输布到全身各处, 自然达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脏腑所属、主治所为”之目的。特别是通过关节的拉伸旋转, 更是有效刺激了相应部位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及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的原穴, 使该区域受到了良性的“阈下刺激”。由于这些部位刺激的积累, 局部肌肉电位增高, 温度增加, 为血氧解离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而使肌肉毛细血管中血液氧合血红蛋白能释放出较多的氧供应肌肉和组织需要。随着阈下刺激积累的持续增加和组织供氧的不断改善, 人体局部会出现酸、麻、热、胀等所谓的“气感”反应, 电位增高到一定程度后甚至可沿一定“线路”, 即人体经络而逐步循行扩散, 其相应部位的组织血氧等供应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 当我们将以上结论传授给中医药专业的学生之后, 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传统养生体育项目的锻炼, 便于他们理解功法的原理, 同时便于激发学生专业的兴趣和潜能, 更便于贯彻中医理论与传统养生体育相结合的原则, 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 增强终生健身意思, 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
摘要:运用文献法, 剖析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哲学基础、动作特点和风格。讨论中医理论中阴阳、经络、气血等学说与传统养生体育的关系, 以促进传统养生体育在中医药专业中的教学, 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养生体育,养生,中医理论
参考文献
[1]马英.太极拳的来源与中医学的共性[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 .
[2]杨洪杰.高校八段锦教学中经络养生的应用[J].体育教学与研究, 2011 (1) .
《中医基础理论》小结 篇5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2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1.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
13.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心为阳脏、火脏。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3 1.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3.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4.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5.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6.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7.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8.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9.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10.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12.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14.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15.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7.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18.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19.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21.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23.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4
1.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2.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5.“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6.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9.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12.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13.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4.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5.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6.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17.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18.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19.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20.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21.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22.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23.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24.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25.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26.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27.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8.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如手太阴肺经等。
29.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30.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31.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①四肢部位: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
②头面部位: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③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均行于腹面。
④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32.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和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手足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手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手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相为表里的经脉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如手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而络肺;足少阴属肾络膀胱,足太阳属膀胱络肾等。
33.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其次序是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并依次为: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经心中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小趾端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端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则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完成一个循环。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5 1.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
①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
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2.督脉称“阳脉之海”。任脉称“任主胞胎”。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3.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4.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经别的特点:一是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二是其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三是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一并注入阳经,成为一“合”,共为“六合”。
5.经别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6.经筋的特点:其循行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多呈向心性循行。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
7.经络的生理功能:
①沟通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机能平衡。
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1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③暑多挟湿。
1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湿性重浊;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1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13.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
14.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15.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16.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①直接伤及内脏;②影响脏腑气机;③多发为情志病证;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17.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8.“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19.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一是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间痛甚;二是肿块,外伤于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痛;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成癥积,按之痞块,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血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块;四是色紫暗,久瘀可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等症;五是肌肤甲错,或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20.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21.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22.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①环境;②体质;③精神状态。
23.伏而后发: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
24.合病与并病: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出现病证。
25.感邪即发:又称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
26.实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抗争,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而有余的证候表现。
27.虚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的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证候表现。
28.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表现: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和缓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
29.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表现: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
30.正虚邪恋:指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由于正气难复,无力驱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
31.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
32.阳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病证。
33.阴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病证。
34.阳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35.阴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36.阴盛格阳
①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③表现:如极度衰弱之虚寒证,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绝阳虚阴盛基础上,突然出现面色泛红,烦热,口渴,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向阴阳离决发展之危重病证。
37.阳盛格阴
①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实际是阳气不能外达),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③表现: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病势发展较重之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阳盛格阴危重病证。
38.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①体质因素;②病邪因素;③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④生活因素。
39.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40.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
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41.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
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42.塞因塞用:适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如血虚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年老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行治疗。
43.通因通用: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其治疗可分别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法,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44.急则治标: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应先止痛;如肝病基础上的臌胀腹水,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则当先治标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45.“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
46.“阴中求阳”,即在补阳时应适当配用补阴药。
47.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中医理论本无“排毒”一说 篇6
专家指出,现在宣传中所说的“毒”,扩大了毒的范围,把所有的人体废物,以及不健康的食物统统称为“毒”。毒究竟指的是什么东西,西医认为“毒”是进入人体之后,使机体产生化学变化并破坏机体组织的一种物质。同时,人体内脂肪、糖、蛋白质等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肠道内食物残渣的腐败产物等也是有毒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师史锁芳教授认为,中医里“毒”的概念更加广泛,一般来说,各种对身体组织、器官、细胞有损害的物质都可称为“毒”,包括来源于体外、机体所不能适应的寒热温凉或风雨雾瘴,以及来源于体内、机体不能及时转化的各种代谢堆积物等。夏季炎热时的中暑就是暑毒;冬季严寒伤人就是寒毒;水肿得很厉害就是水毒;虫类致病就是蛊毒。从症状上来说,当邪气入侵脏腑、反应特别剧烈,或导致惊厥、昏迷等神志损害,或侵入经络引起局部红、肿、热、痛、斑、疹、溃烂等症状时,方可称之为毒。如火热之邪内犯脏腑,可发展为心经热毒、肝胆火毒等症。
中医理论的“解毒”范围较广,指的是通过全身调理,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然后主动将各种有害物质转化或分解,所以称为“解”。所以,在中医理论中,并没有“排毒”的说法,只有“解毒”一说。即便是排泄出的“毒”,也不只是排大便这唯一的途径,像出汗、排尿、咳嗽、打喷嚏、呕吐等。
专家指出,解毒药大多为性味苦寒、辛热等物,或为有毒物质,不恰当的使用必然会造成对机体的严重损害。因此明确毒邪的性质,把握药物的运用时机,是提高疗效减小副作用的关键。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有很多天然的“解毒”方式,比如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生活有规律,不暴饮暴食,适当多吃一些含粗纤维的蔬菜,还有水果等。
摘自《现代快报》
中医养生理论 篇7
1 中医学养生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1.1 增加学生对养生体育的认识和了解
由于缺乏对传统养生理论的认识, 现代人们普遍认为养生理论只是简单的体育知识和形式, 并未从人文、人体等给予详细的阐述。在体育院校当中, 我们所看到的体育养生是以教会学生先从人了解自己的身体开始, 所有中医养生活动的开始都是围绕身体展开的。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中医养生带来的魅力, 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自身深层次地探究, 进而有针对性地强身健体。我们知道, 中医养生博大精深, 包括了周易、黄帝内经等古代著名典籍, 并且将哲学、社会发展学、生物学等运用其中。通过开展养生体育, 可以直接接触养生的奥秘, 让自己正确地认识养生, 尊重天地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只有对中医养生有了全面详细的了解, 才能真正领悟到中医养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养生体育的学习中, 受益无穷。
1.2 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 社会更加注重人们是否具有正确的观念, 并在观念的指引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周易作为中医养生最主要的理论依据, 为养生体育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同时也会指导人们树立更好的价值观。概括来说, 中医养生教学理论主要有阴阳平衡、天人合一、辩证观、因果论等几个方面。从这些优秀的古老思想中汲取成分, 用哲学思想辩证地看待身体健康, 并且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养生。而不是受现代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 单纯急于吃保健品或养生药物来强身健体, 这样只会打破身体各项器官之间的平衡状态, 不利于身体机能的正常进行。总体说来, 在体育院校的养生教学实践当中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身体健康,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1.3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
在如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体育院校中设计的课程也不乏存在竞争的现代特点。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这种现代社会的竞争思想使得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纵观现代的学生, 不仅不注重身体的健康, 而且在自身的道德修养方面也欠缺。而中医养生理论中的返璞归真等最原始纯真的思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真可谓是一场解放运动。可以让学生抛下激烈的竞争而回归本真, 找寻简单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而且中医养生体育运用到体育实践中, 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特有的思维方式, 更加注重对自身的关注, 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当中。
2 体育院校开设中医养生学教学实践的意义
2.1 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普及
中医养生学在体育院校当中的开展, 必然会引用太极拳、长拳等传统体育项目, 并将其纳入到体育教学必修课程中, 成为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要内容。在中医养生理论的辅助下, 原来的体育项目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增添了很多关于养生保健、强身健体等方面的内容。相对于之前平淡乏味的体育锻炼, 中医养生更注重对于身体的深入了解和根据身体的需要来进行体育锻炼, 更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另外, 传统体育项目会切实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 使其真正地参与到体育实践中, 受益终生。
2.2 推动全校体育水平的提高
目前, 体育院校的中医养生实践多半以健身器材和徒手健身的形式开展。其中器材养生是指运用特定的器材设备、服装、场地等进行专业的体育锻炼, 而徒手健身则是指像跑步、散步、各种球类等运动。这些运动项目受场地、健身器械、天气等外部条件的限制比较小, 操作性极高。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推广比较普遍且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 可以为学生利用好中医养生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了学校的整体体育水平。
2.3 促进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承
古代的很多大哲学家、中医都是健康长寿之人, 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养生秘笈。透过他们的养生诀窍, 我们可以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观、辩证法等伟大的养生理论都呈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平衡的系统, 需要调整好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使他们健康融洽地在平衡的环境中相互制约, 这就是阴阳平衡思想的体现。同时各事物之间是存在密切的关系, 由于本身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 迫使必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体的各个部分, 不能一概而论。
自古以来, 东方人就追崇最简单质朴的方法用以修身养性, 而中医养生理论便是印证东方人这一智慧结晶的最好证明。中医养生理论注重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等和谐相处, 塑造人的谦逊、大爱的品格, 体现了中医养生理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育院校中将中医养生结合到体育教程当中, 会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更深入地了解身体五脏的基本情况, 更好地养生保健。透过古代优秀的文化, 学生可以形成对自身的更高要求, 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应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 养生这一古代传统文化被赋予了现代的生命力, 成为了体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医养生理论被体育院校广泛应用到教学当中, 是全民体育的必然要求, 体现了“健康第一”的精神, 是推动全民健身的重大举措, 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在各类中医养生体育项目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真正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为今后的自身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来德淳.体育院校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意义[J].科技信息, 2013 (15) :308-309.
[2]张时.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3]来德淳.谈中医养生文化对大学生思维模式和国民身体素质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09 (31) :273-274.
中医养生理论 篇8
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1.1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能够反映中医药学的本质, 具有本质性、全面性、系统性与逻辑性等特点。具体来说,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的系统性学科, 不仅包括中医临床基本理论, 还包括基础学科基本理论与软科学基本理论, 涵盖外科、内科、妇科、五官科等众多临床学科, 以及科研管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等软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不同于西医理论, 主要是在临床实践中实现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作为中医学的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津液学说、脏象学、经络学阐释了人体机理现象与原理, 病因病机学主要对人体发病原因进行了解说, 基于多元化的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重视人体运动、发展、完善等, 并进行能动研究。
1.2 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与研究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繁杂, 范畴多样, 是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所在, 具有根本性、方向性、决策性、系统性等特点与作用。
1.2.1 中医基础理论特点
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 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 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 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 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 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 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 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 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 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
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 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 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 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 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1.2.2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
近年来,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 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现阶段, 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 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 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 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 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
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 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 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 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 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 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 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 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 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 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 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
2.2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 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 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 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 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 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 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 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 发展更具有能动性。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 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 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 由此看来,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 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 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 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 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 各种假说应运而生, 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 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 意义重大。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 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 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 规范性缺失, 且由于语言障碍, 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 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 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 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 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 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 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3.2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 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 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 此外, 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 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 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 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4 结语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问题。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环节, 其创新与发展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这对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播具有战略意义, 我们应加大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杰.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中医创新的核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 (6) :127.
[2]杨忻, 孟庆刚.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看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 :59-61.
[3]郭海, 龚婕宁.对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创新问题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43-44.
[4]陆付耳.对中医基础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09 (2) :59.
[5]司富春.用技术方法学的创新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J].中医学报, 2010 (6) :36-38.
[6]乔明琦, 张惠云.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向——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 (5) :63-66.
[7]张世平, 陈丹.谈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J].医学与哲学, 2010 (15) :97.
[8]李海玉.对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 2010.
[9]刘焕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是关键诠释[J].中医药学刊, 2009 (9) :109.
中医养生理论 篇9
一、背景
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健康理念的增强,健康和旅游已趋成为成为国人生活的主题。传统中医几千年来在防病治病中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医体质调理在国内健康方面受到大众的推崇,具有重要的养生地位和价值。上世纪70年代,匡调元和王琦等根据国人的健康特点提出了中医体质理论。王琦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中医体质九分法: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瘀血体质、气郁体质和特禀体质,确立中医体质理论标准。调查表明,国内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超过7亿,占总人口的60%-70%。亚健康状态是体质偏颇的主要表现。国内不同地区的人群进行调查显示,偏颇体质占75%-94%。因此,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进行养生活动对改善体质、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是现代人青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在旅游同时兼顾促进健康是大多数人士的愿望,养生旅游在此背景下应运而起,成为时代的新潮流。养生旅游以恢复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以优美的环境为依托,融合了养生资源与旅游活动,帮助旅游者实现修身养性、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等目标的特定旅游类型,是一种身心结合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二、中医体质理论在养生旅游中的应用
近年来,养生旅游在国内需求旺盛,但市场上有针对性、个性化、成熟的项目较少,供需出现不对称、不合理、不科学的脱节现象,影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养生旅游中包含诸多传统养生元素,把中医体质和养生旅游有机结合,用中医体质调节方法指导养生旅游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既可较好地实现养生旅游的目的,又可满足旅行者对旅游方式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将有助于国内养生旅游特色化、精细化、功能化的发展之路。
国内关于中医体质或养生旅游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但从中医体质理论针对不同身体状况人群实施养生旅游活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作者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多年中医养生和养生旅游的实践,就中医体质人群进行养生旅游的应用思路及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以期对养生旅游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借鉴。
(一)平和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体态均匀健壮,性格开朗,对疾病抵抗能力强,平素患病较少。
养生旅游建议:平和体质的人群身体素质和心态较好,在旅游活动中没有过多限制性要求。不过中老年人群应以轻中度有氧运动或者是一些耐力和柔韧性的活动为主,如爬山、垂钓、徒步旅行、海滨游泳等,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度耗体,不宜在过热过冷或环境急剧变化下进行。在饮食上无特殊禁忌,注意不暴饮暴食,不偏食,保持膳食平衡和卫生[13]。旅途中要保持节奏适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气虚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形体消瘦或偏胖,平素怕冷出虚汗,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沉,精神疲惫或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等。
养生旅游建议:此类人群体能偏低,主要因心肺功能不足,稍微劳累就会感到疲劳、出汗甚至气喘。因此,平时不宜参加时间紧、节奏快的旅行活动,旅游中不宜进行强度较高的运动,适合林间健步走、慢跑、健身操、放松性游泳、森林浴等低强度的有氧锻炼方法。旅行过程中要注意天气变化,谨避风寒。
饮食上宜选用性平味甘或甘温,营养丰富、健脾补气、容易消化的食品,如粳米、小米、大麦、山药、红薯、胡萝卜、香菇、豆腐、大枣、苹果、葡萄、花生等;可适当食用有补益作用的肉类,如黄鱼、比目鱼、刀鱼、青鱼、鸡肉、羊肉、鹌鹑等;少吃辛辣、刺激、耗气的食物,如荞麦、生萝卜、柚子、菊花、薄荷等。若在有条件的旅游目的地如广州、香港、杭州等,可适当服用一些具有补益气血的药膳。平素尽量不饮绿茶、慎饮酒、抽烟;保持平和心态,不可过度劳神。
(三)阳虚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多手脚发冷、肢体倦怠,稍微活动易咳喘心慌。
养生旅游建议:阳虚质旅行者以振奋、提升阳气的活动为主,旅游时应选气候温和、干爽舒适的地区,如冬天去海南三亚,夏天去东北或内蒙。可选择在负氧离子含量高,地势较为平坦的环境中如海边、水泊、瀑布、林中进行一些诸如快步走、垂钓、采摘、传统健身操(五禽戏、八段锦)、气功、太极拳、日光浴等有氧旅游运动。运动时应坚持规律适量、劳逸结合的原则。阴冷天气或潮湿之处不宜活动,不可大量出汗,以防汗出过多伤阳耗气。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或地区旅行时应做好保暖防寒准备。
饮食上注意不可贪食寒凉,尽量多吃热性、温补性、补阳气的食物,如羊肉、鸡肉、狗肉、带鱼、虾、核桃、栗子、桂圆等;少食苦寒耗气伤阳的食物,如苦瓜、冬瓜、白萝卜、白菜、绿豆芽、百合、蜂蜜等。旅行期间保持规律作息,保证每天8小时左右睡眠,睡前可坚持用温热水泡脚,有利于消除疲劳及身体阳气恢复。
(四)阴虚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体形多消瘦,平素皮肤易干燥、面潮红、口燥咽干,经常大便干结,性情较急躁,容易失眠。
养生旅游建议:此体质的人群应避免或减少在炎热的夏天或闷热的环境中进行旅游活动。旅行中可适合选择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活动,避免大负荷剧烈运动。可供选择的健身项目如森林浴、游泳、健步走、漂流、滑雪、太极拳、易筋经等,运动中应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疾病者,可选择地势平坦、气候适宜的旅游地如桂林、阳朔、大理等欣赏田园风光、小桥流水、泛舟湖泊、骑车环岛、品茗赏月等慢节奏的旅游生活。
饮食上可适当食用性凉或寒、补阴津的食物,如芝麻、黑木耳、绿豆、牛奶、蜂蜜、海参、鲍鱼、螃蟹、牡蛎、豆腐、梨子、火龙果或当地凉茶等。避免煎炸、烧烤食物,菜肴宜清炖、清蒸为宜;忌食辛辣、温热损耗阴津和助火生热之品,如狗肉、羊肉、公鸡等;调料少用姜、葱、蒜、胡椒、辣椒等。住宿应选在尽量远离闹市,比较安静之地,作息保持规律,不可熬夜或做过度兴奋之事。平时少饮酒抽烟,合理控制好自我情绪。
(五)痰湿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形体多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易出汗,容易困倦喜睡。
养生旅游建议:现代医学发现,痰湿质之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此类人群应避免或减少在炎热或气温高于30度以上的地方或环境中进行旅游活动。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可适当通过踏青、景区健步走、慢速登山、采摘、游泳嬉戏、传统健身操等轻度有氧活动,运动要适量出汗,可加速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体内毒素及废物的排出。坚持科学规律、循序渐进的原则。
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肥甘厚味,勿过饱或暴饮暴食。可适量补充具有健脾利湿、祛痰化浊的药食两用食物,如生姜、红小豆、大枣、山药、薏苡仁、茯苓、荷叶、陈皮等[18];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内脏、海鲜、酒精饮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的食物;忌食阴柔粘滞之食品,如生冷瓜果、冷饮、肥肉、砂糖等。有条件时可以运用保健法如泡浴、熏蒸等,利于改善痰湿状态。平时应早睡早起,居处宜清洁干燥,忌阴冷潮湿之地。
(六)湿热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体态偏胖,油垢满面,常感口干口苦、心烦易怒、身体困倦沉重、小便发黄、大便黏滞不爽。
养生旅游建议:湿热质的人在旅游活动时应当避开暑热天气或高温环境,宜选择气候凉爽之地。旅游运动以有氧运动为基础,可适当做一些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活动如长途徒步旅行、中长跑、游泳、登山、攀岩、沙滩排球、武术等。若旅游地气温较高、湿度大,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出来活动。若情绪容易急躁之人,可适当安排较为轻松、欢愉的活动如观看景区表演,参与游客互动游戏等。
饮食可多食清热化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西瓜、绿茶等。少食甜食、甘甜饮料(如可乐,雪碧等)、辛辣大热食物(如辣椒、八角、葱等)、酒、狗羊牛肉、肥甘厚味(如肥鱼大肉、蜂蜜等)等,可适当饮用凉茶。不宜暴饮暴食、饮酒、抽烟[13]。避免居住低洼潮湿之地,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作息应规律,保持良好睡眠。
(七)瘀血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面色及皮肤晦滞,口唇色暗,眼睚暗黑,口唇青紫,身体经常出现疼痛,容易烦躁,健忘。
养生旅游建议:瘀血质的人心血管机能较弱,机体容易缺氧。在旅游过程中,可选择含氧及负氧离子高的生态景区,可提高血氧含量,增强心肺功能。旅游活动易在低海拔景区进行,如日光浴、空气浴、森林浴、短途观光购物、垂钓、采摘、景区骑行、划船等;也可进行一些低负荷有氧耐力项目如游泳、保健按摩、舞蹈、健身操、瑜伽等。严禁强度大、剧烈、惊险的活动,如爬山、长途旅行、滑翔、蹦极、漂流、滑雪等。尽量不要在高温、高寒、高海拔地区旅行。
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有选择多食山楂、桃仁、红糖、醋、菇类、黑豆、黄豆、黑木耳、玫瑰花茶等具有活血补血的食物。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肥甘厚腻寒凉食物。可少量饮用红葡萄酒、黄酒、米酒等具有活血保健作用的低度酒。平时宜多培养兴趣爱好,多交朋友,保持情绪开朗。不宜熬夜及过于劳累,保持充足规律的睡眠。
(八)气郁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平素情志不畅,精神处于抑郁状态,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常感胸闷不舒,头痛眩晕。
养生旅游建议:此类人群适合户外活动,宜动不宜静。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运动量大,易于发泄情志项目,如跑步、登山、游泳、漂流、沙滩排球等;或选择一些舒缓压力的项目,如森林浴、日光浴、温泉浴、林中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多参加旅游团队社交活动,多看喜剧、滑稽剧、轻快激越的音乐剧等文艺节目,勿看悲剧、苦剧,这些都有助于鼓动气血,缓解压力,改善心境。
饮食上须建立良好的习惯,做到三餐规律,营养搭配合理。可适当摄入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之食物,如:小麦、燕麦、柑橘、荞麦、萝卜、洋葱、丝瓜、佛手瓜、陈皮、桂圆、莲子肉、鲫鱼等;或中医药膳、药茶,如:橘皮粥、二花理气茶(茉莉花、玫瑰花)等。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不可多食如雪糕、冰激凌、冰冻饮料等冰冷食品。旅行中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居室保持安静清洁,光线宜暗。
(九)特禀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先天体质不足,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养生旅游建议:此类人群若对花粉过敏者,在春天或季节交替时尽量减少到户外或花草繁茂之地旅行,户外旅行时要带口罩、眼镜。若对动物过敏者,不宜与狗、猫等宠物有过多接触。若对食物过敏者,应针对性地忌食或少食牛奶、虾、蟹、海鲜、鹅肉、蚕豆、酒、浓茶、咖啡等食物。若对尘螨过敏者在户外时戴口罩,居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干净整洁,被褥衣物经常换洗。作息要规律,积极参加旅游运动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
三、小结
中医体质理论作为传统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人体质的改善、疾病的治疗、以及提高生命质量具有良好功效[22]。根据此理论,针对不同个体及人群身体状况提供切实可行的养生指导,是国内养生旅游开发所需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中医升降理论的临床思考 篇10
中医升降学说虽历代都有论述及应用, 近代尤为重视, 其对于临床上审证求因, 选方遣药都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深入的探求气机升降规律, 亦有助于完善中医药理论。中医升降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二, 一是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升降出入, 各脏腑相互配合, 气血阴阳的正常升降, 维持着整体气机的阴平阳秘;二是方药性味的趋向和药性的升降沉浮, 药味的辛甘酸苦及寒热温凉, 决定着其功用的升降沉浮。而其脏腑归经则表明该药侧重于调节某一脏腑的气机运动。
脏居五脏之首, 主气, 主治节, 《素问·五脏生成》中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宜发、肃降, 即是矛盾运动, 又相互依存。肺之于脾胃, 从五行讲为金生于土, 从气机角度讲, 肺主气, 主治节, 脾胃之升降, 当由肺所主以调控, 脾胃生气之源, 肺为主气之枢;从生理角义上讲饮食之精微, 由肺上输于肺, 肺散精于周身, 脾主运化水液, 肺主宣肃水液, 病则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储痰之器。肺居上焦, 其气以下降为主, 肺气之降赖乎胃气之降, 肺气之宣发赖乎脾气之升。脾胃一虚, 肺气先绝, 土不生金, 母令子虚也, 或脾不输精于肺, 或胃虚阴火上乘灼肺, 而导致之脾胃虚。肺失宣肃则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亦受阴。气统一肺金, 凡脏腑经络之气, 皆肺气之所宣肃也;血统于肝, 凡脏腑经络之血, 皆肝之所流注也。肺主气, 主治节, 主宣发、肃降, 升已而降;肝藏血, 为阴中少阳, 主生发、疏泄, 降已而升;故二者于气与气血密切相关。脾胃位居中焦, 属土, 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故叶天士说:“脾胃之病, 当详辨其升降二字。”脾有升清的功能, 与胃之降浊密不可分, 两者对立统一, 相互为用[2]。故不仅在脾胃系统的疾病中需注重, 在其它系统的疾病中, 脾胃的升降功能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肝脏有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性, 肝居下焦, 其气当降已而升, 方不失气机升降之序。从经络循行讲, 胆降肝升;从五行论, 胆为甲木, 禀少阳之气, 故其气当升、当浮、当生;肝胆之于脾胃,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 “木生于水而长于土, 土气冲和, 则肝随脾升, 胆随胃降” (黄元御《四圣心源》) 。肝木疏土, 助其运化之功, 脾土营木, 成其疏泄之用。肝藏血, 脾统血, 肝与胃皆体阴而用阳, 生理属性相同, 一方面脾胃属土, 位居中州, 肝属木, 为将军之官, 中州为兵家必争之地, 故《素问·五脏生成》中说:“脾……其主肝也”, 即脾受肝之制约, 或木郁克土, 或土虚木乘;胆寄相火, 为春生少阳, 脾胃之阳需得其助, 而成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胆之精汁参与脾胃之消化作用, 是脾胃气血生化之源的一部分。气有升降转枢, 药有升降浮沉, 审证要辨因求本, 论治须因势利导, 恢复升降出入的自然趋势, 促进脏腑之间相互谐调配合, 从而维持脏腑正常功能, 治病愈疾, 调畅脏腑经络气机升降需注意如下问题:
1 顺应升降之性
调理脏腑经络气机升降, 首要顺应脏腑本身的升降之性, 如脾主升, 胃主降, 故脾常阳气不足易陷、易滞, 治当升发陷滞之阳气, 胃常浊阴阻滞, 易逆、易滞、治当和降通利阻滞之浊阴。肺居五脏六腑之最上, 其气以下降为主, 然其位居至高, 当为升己而降, 故肺常有升降反作之病, 治当以逆者降之、肃之, 陷者升之、宣之;肝居下, 其气以升为主, 然其为降已而升, 肝气宜疏、宜畅、宜达。
2 升降互制互助
气机之升降出入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 无升则无降, 无降亦无升, 脏腑阴阳表里相合, 亦是升降互制互助, 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所说:“用之升降, 不能相无也。”如脾与胃, 一脏一腑, 一阴一阳, 一里一表, 一升一降, 肺与大肠、心与小肠、肝与胆、肾与膀胱, 无不如此。顺应脏腑之性时亦当注意这一点, 如肝脏之用药, 临床上对气机升降不调者常香附配郁金、佛手配木香, 相须相使;肺脏之用药, 也往往宣肃并用, 如麻黄与杏仁, 此亦为药证。
3 明辨太过不及
权衡升降适度有二:一是辨证时要考察分辨气机升降的脏腑特性及相因相关性, 是太过还是不及;一是有无脏腑正气来复之机。选方用药上补而不壅, 升阳而不可助火, 发散而不可浮越, 降而不可沉逆, 寒而不可凝塞, 导下而不可阳陷, 活血而不可妄行, 收敛而不可郁滞, 上实者忌升, 下虚者忌降。
4 辨明病位病势
《素问·五常政大论》[3]中说:“气反者, 病在上, 取之下, 病在下, 取之上, 病在中, 旁取之。”我们在辨证时要辨明疾病的病位与病势, 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 治疗时必须针对病位, 或逆其势或顺其势进行治疗, 控制疾病的发展趋势。逆其势者, 逆者降之, 陷者升之, 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之属;顺其势者, 顺应脏腑经络之性, 如肺气壅塞者, 则桃仁通润大肠而止咳逆上气, 胃气不利者, 杏仁降气而润肠胃以消积。与此同时还当注意上实者忌升, 下虚者忌降, 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总之, 中医的升降理论是指导临症能够恰如其分的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诸病证得以明辨。由于人是活的整体, 而气机升降又无刻不在, 结合药性的升降沉浮、灵活运用方药, 方能见效。
摘要:目的 中医升降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用药规律, 也是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方法 本文仅结合多篇有关文献资料, 从升降学说的理论基础到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施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 阐述了升降规律, 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结论 人是活的整体, 而气机升降又无刻不在, 结合药性的升降沉浮、灵活运用方药, 方能见效。
关键词:中医升降理论,临床应用思考
参考文献
[1]黄坚.升降相因理论在儿科临床的运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4, 16 (3) :29-30.
[2]郭海峰.试从五脏相对的生理功能探讨方剂配伍[J].中医研究, 2007, 20 (2) :9.
中医养生理论 篇11
预备势
本式能起到专一精神,调动内气的作用。
并步站立,周身放松。《素问》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所以放松有利于体内气机正常有序的升、降、出、入,给体内气机创造一个稳态的内部环境。
两眼轻闭或平视前方,目方不乱视可使心神内敛。舌抵上腭,上下牙齿相合,交通任督二脉,有利于自身气机更好的运转。默念练功口诀,目的是“安定、止息虑杂念”,也是自己给自己组一个宁静平和的场,使自己与其融合,从不练功状态通过调身调心使之进入精神专一境界。两手叠于丹田有利于把意念与气收回到丹田,使其不外放,进而更快地进入练功状态。
第一式 乾元启运
本式具有生发肝气,摄纳肾气,疏通上肢经络的作用。
随着吸气,提肛收腹。提会阴是指封闭下面窍门防止真气外泄,有延缓衰老之效,也可以使呼吸下达下焦进入肾中。中医认为“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此法有助于治疗肾不纳气之虚喘证。《素问·刺禁论》曰:“肝生于左。”随着两臂的上升眼看左掌,可以调动下焦气机,从左升起,起到滋水涵木的作用。
两臂内旋,可以加强对神经、骨骼、肌肉、关节的刺激。中医理论认为有规律地旋臂,可以加强对手部各条经脉上五腧穴的刺激,进而有利于加强心经、心包经、肺经和与其相表里的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的经气的流通。因此,此动有助于收到强心益肺、润肠化结、通调三焦的效果。意守丹田,便于启动丹田中的气机,也便于排除杂念,净化大脑,又有助于补中益气,扶正培本,进而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
第二式 双鱼悬阁
本式有强腰固肾,补益肺气的作用。
《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中医理论认为肾的生理功能是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生长发育之源,同时肾主水、主纳气。本式以腰为轴带动身体旋转,可起到强腰固肾的作用,从而增强机体功能。
两臂的内旋外旋,可以对手部穴位进行刺激,对肺经、心包经、大肠经、心经、三焦经、小肠经的经气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中医理论认为原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太渊为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捻太渊穴,可强化肺经气机的流动,起到预防和治疗肺部疾病的效果。
第三式 老骥伏枥
本式具有补益心肺,清心降火的作用。
本式握拳时中冲抠劳宫,可达到“以指代针”刺激穴位的目的。祖国医学认为中冲和劳宫是心包经上的穴位,而心包经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劳宫五行属火,因此,中冲点抠劳宫有助于清心降火,有益于提高心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有一定缓解效果。曲腕成勾手和叠腕、卷指的动作对太渊、大陵、神门有按摩作用,对心肺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相表里,少商与商阳相接,可使两经经气更好的交通,进而加快新陈代谢,舒张血管、加强血液循环,可防治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疾病。
第四式 纪昌贯虱
本式具有宽胸理气,交通心肾,开窍醒神的作用。
本式拉弓射箭有助于舒胸畅气,调和心肺,利心肺之气,充分发挥“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胸中宗气充沛,则全身之气升降调和,脏腑气化活动旺盛,使整个机能状态也得以向有利的方面发展。
中医学认为: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心涌泉穴,止于俞府穴。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之井穴,其解剖位置有别于其他井穴,是心肾两经的相接点。因此,脚跟侧蹬捻动涌泉,就是要激活肾经的源头,激发肾经之经气,滋阴补肾、固肾壮腰。肾主骨生髓,脑为髓窍,脑髓充则思维清晰,反应灵活。
另外,涌泉为开窍醒神、交济心肾之穴,实火炽盛能釜底抽薪,虚火上炎可壮水制火,故此穴常用于治疗与心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第五式 躬身掸靴
本式有疏通督脉,温补肾阳的作用。
本式主要是以人体前躬为主,作用于腰部和贯脊属肾的督脉。中医经络学认为,督脉属于奇经八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督脉起一身之阳气,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经气血。督脉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的生殖机能。人体前躬是对脊柱和督脉的锻炼刺激,对全身阳经的气血起一定的调节作用,也有助于滋养肾阴、温补肾阳、纳气归肾、固肾状腰、健脑增智。
第六式 犀牛望月
本式有疏通颈腰部经络,畅通三焦的作用。
本式通过颈部的扭转运动,能疏通颈部经络,使清阳得升,濡养脑部,从而达到提神的效果,又能预防颈椎病。以腰带动两臂旋转,既能起到强腰的作用,又能牵拉机体两侧经脉,还可以按摩五脏六腑,增加平衡感,保持脊柱、关节灵活。同时,两臂旋转,能畅通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有助于强心益肺,通调三焦,润肠化结。
第七式 芙蓉出水
本式有强腰膝,益肺肾的功效。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腰膝,两腿下蹲成盘根步,能疏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有助于和胃健脾、疏肝利胆、固肾壮腰。《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当取十二原穴。”翘腕,可对腕上的原穴进行刺激按摩,对心肺疾病的康复有一定疗效。同时配合手掌上托下落,发呬字音,能增加气机的升降,有助于肺气的宣发肃降。
第八式 金鸡报晓
本式有调理肾脏,疏导三焦的功效。
本式脚跟拔起压迫涌泉,有助于激发、启动足少阴肾经的经气,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两掌成勾上摆,变掌下按时,刺激手三阴经、手三阳经的井穴,可通经活络,颐养心肺,疏导三焦。
根据中医阴阳、五行及脏象理论,“嘘、呵、呼、呬、吹、嘻”六字分别与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呼气时轻吐“吹”音,有泄出肾之浊气,调理肾脏功能的作用。
第九式 平沙落雁
本式有交通心肾,清心安神的作用。
中医认为劳宫位于心包经。意守劳宫,有助于通调心包经经气,有舒缓心脏的作用。两腿屈伸、下蹲盘根,有助于畅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提高脾胃肝胆肾膀胱的机能。同时身体起落,可以使心气下降,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效果。
根据《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所载的“呼吸六字诀”“心配属呵肾属吹……”可知,“呵”音与心相配属的。又根据《修龄要指》中《延年六字总诀》所说“心源烦躁急须呵,此法通神更莫过。喉内口疮并热痛,依之目下自安和”可知,吐“呵”音可起到清心安神的作用。
第十式 云端白鹤
本式有畅通三焦,滋阴补肾,健脾和胃功效。
脚趾上跷,压迫足少阴肾经井穴涌泉,有助于激发启动肾经经气,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大包属足太阴脾经,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捻大包,有助于润肠化结,和胃健脾的作用。《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两手头上抖腕亮掌,有助于激发手少阳三焦经经气,达到通调三焦、疏通水道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而井穴又是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分别交汇之处,即手三阴止于手指端,手三阳起于手指端,足三阴起于足趾端,足三阳止于足趾端。叠腕、卷指、弹甲为有节奏地活动手指和足趾,既有利于启动、激发全身经络的气机,使其畅通,促使气血周流,收到“通则不痛”的效果,又有利于维护机体阴阳左右平衡,从而实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第十一式 凤凰来仪
本式有发动真气,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转身旋臂,有助于畅通任督及手三阴,手三阳经脉。中医理论认为,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某一脏腑的病变,往往反应于该经的原穴上,“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说明原穴对防治内脏疾病起到重要的作用。手腕、脚踝为原穴所在之处,曲腕成勾手,上步时绷脚,落步时勾脚,对手足三阴,手三阳经之井穴、原穴产生良性刺激,有助于改善各脏腑的功能。吐“呼”音,泄出脾胃之浊气,有和胃健脾,发动真气的作用。
第十二式 气息归元
本式有引气归原,培补元气的作用。
“关元”,位于任脉之上,它是足三阴经于任脉的交汇穴,又是小肠的募穴。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古称玄关。它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交汇之处,也是元气的关隘,所以叫"关元",是我们固气保健的要穴。集中精神,意守采气归关元。两掌内收回抱,引气归关元,有助于补中气、壮元气、滋养脏腑、平调阴阳。
收势
本式有滋补肾精的作用。
用中医理论认识高血压 篇12
现在越来越的人喜欢测血压。有病测, 无病测, 头晕测, 根据测出来的结果自行服用各种降压药, 服了降, 停了升, 通常一服就是多年。遇到服了不降时便加量, 再无效, 就“改剂换代”。从各种“地平片”, “依那普利”到各种“降压灵”新型降压药等。服用后使患者舌上无苔, 下唇暗紫, 口干舌裂, 还认为不够量最后心脏、脾胃、肾脏、肝胆、总之五脏六腑都被伤及了, 即终身高血压, 心脏病, 动脉硬化, 便秘等综合征。此时各种药便一起服用, 包括降血压药, 头痛药, 治大便药, 心脏病药等。每天服用大量药, 把饮食放到了副位置。更有一些不可思议的情况, 有些人本来身体无不适, 为了提前预防也吃降压片, 以为这就是保命之举。其实恰恰相反, 这就是为死亡铺路。综上所述, 许多绝症如肿瘤、癌变都是由乱服药而引起的。
1.1 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的现象, 可以仔细分析一下, 吃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是否为大自然长出来的?我们都很清楚, 最起码的都是化学合成品。地上不长, 树上不接和中草药有本质上区别。不吃中草药而选择化学合成品, 实在是弊多利少。“神农尝百草”神奇的中草药应用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体现之一。因此, 我们提倡服用祖先留下的“国宝”中草药。在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有的人, 舌苔吃没了呈暗红色, 舌裂痕累累, 口干严重, 中医称之为伤阴, 津液枯竭。至此一遇到感冒或意外, 各种病就会蜂拥而至, 如一个跟头摔下去就骨折, 一个转身就腰突, 这都是服各种伤体药的结果。“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经不住常年累月服药伤害。为什么现在疾病名目这么繁多,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这么盛行, 是谁把人们推向死亡边缘?是医盲, 是各种层出不穷的化学药品。而这些药品属降压片最简便、最普遍、最盛行、也最“时髦”。这类药品已经很普及。
1.2 治疗及护理方法
有许多人长期卧床不起终身服药, 都是由服降压药开始而引发综合征的。在感觉到身体有不适时, 应尽早就医, 最重要的是要找出引起血压变化的因素并对症下药, 不能盲目的服用降压药。因为血压是标不是本, 是身体有病引起血压增高, 不是血压增高而引起有病。没有把病治好, 即使用降压片把血压降下来了, 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还会给治疗带来麻烦。所有降压片都有副作用, 影响心脏、刺激胃口、损害肾脏。一旦出现这些症状, 会给治疗增加难度。笔者以一患者为例, 患者连续几天熬夜导致头晕脑胀, 这是心血过度耗散造成的, 当然此时血压有可能不正常。理应大补气血, 吃中药调养休息。正常护理应该是在平常的饮食中调理, 吃些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这样能帮助患者尽快调养身体, 改善身体状况。如在这时盲目上医院测血压、打点滴、吃降压片按某些大夫的医嘱要终身服降压药, 岂不是捡病上身?许多长期依赖降压片的人就是这么形成的, 这就叫医盲。
2高血压用药讨论
人的身体总会偶尔有不适, 如日有阴晴月有圆缺, 这是自然规律所允许的。人的血压也是如此, 别说有病会引起血压变化, 就是平常没病, 也不见得每时每刻都正常。如跑跳、睡眠不好、劳累过度、及喝酒前后等都会引起血压波动, 不能拿血压当病治, 要仔细分析, 一定要找出引起血压高的原因和因素对症下药。笔者在这里反复强调和分析降压片的危害性, 除了因为它是引人入病区的根源外, 实在是或几乎是没有治好一个高血压患者, 按某些大夫讲要终身服药而且还上瘾, 就和其他吸毒一样可怕。降压药已成了许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常用的药品, 而且会使人吃上瘾, 它已威胁到许多家庭的安危。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例展现一下这些药品的危害性。如“依那普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指出, 不良反应有眩晕头痛、恶心、乏力、心动过速、口干、便秘等。“卡托普利”, 除有上述不良反应外, 还有血管性水肿、蛋白尿、白细胞与粒细胞减少、发热、寒战等。像“地平片”除了头晕、恶心外, 还有心绞痛发作等。至于其他名目繁多的降压片, 也都大同小异, 都是以伤害其他脏腑, 牺牲自身体质为代价降压, 最终降不了压, 还有性命之危。在这里我们告诉大家血压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跟所有脏腑都有联系, 也就是说所有疾病都会影响和涉及血压变化。所以我们说头一晕、心一难受、血压马上就变。治头晕, 治心脏, 就等于治血压, 无须从血压下手。血压、头晕、心脏病又都受气血控制, 气血一旺, 三者都好。综上分析, 提高体质是治疗血压及其他病的最佳选择和捷径。如果说高血压、心脏病治不好, 要终身服药。这是错误的认识。其实治疗这些病有时即简便又见效快, 首先应是人的认识和观念的转变。中草药中的许多药 例如人参、党参、黄芪、当归、白芍、麦门冬、地黄、五味子等合理配方, 对心脏病, 高血压及提高体质都有很好的疗效。也有这样的现状存在, 患者曾用过许多中药不见效, 这是有多种原因和因素的。其中重要的一条有配方、立法运用正确与否问题, 例如许多人用中草药的钩藤、牡蛎、磁石之类方剂“平肝熄风潜阳”等, 单纯降压, 这没有普遍意义, 对实病初得之人, 也许还能见效, 但对长期患高血压已成体虚之人, 那就不是“平肝潜阳”的简单问题了。首先是体质问题, 单纯“平肝熄风潜阳”就会和降压片一样适得其反, 因为这么做刺激脏腑破坏胃气, 身体不答应, 血压也将下不来。所以采纳方子时, 既要考虑养胃气, 又要补血气, 更要照顾到所有脏腑。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治病法则[1,2]。
3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 笔者想告诉大家, 在临床上有许多常年患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在这种理论治疗下, 得到了恢复, 脱离了终身服药的局面。所以说测得高血压不可怕, 可怕的是测得高血压而长期去服用降压片, 更可怕的是终身吃降压片, 拒绝吃中草药。许多病都因简单地吃降压片此而来。由物长期服用, 达到死亡而告终。希望通过本文分析让所有患高血压患者都有正确清醒的认识:远离降压片, 保存体质, 为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摘要:目的 通过中医理论分析, 让广大患者认识高血压的正确治疗方法。方法 仔细分析患病的原因, 找出引起血压高的原因和因素对症下药。结果 减少高血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血压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跟所有脏腑都有联系, 也就是说所有疾病都会影响和涉及血压变化, 要利用中医理论分析病理, 对症下药。
关键词:中医理论,高血压
参考文献
[1]张剑荣, 陈红霞.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辨证治疗高血压病.新疆中医药, 201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