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理论论文

2024-05-17

养生理论论文(精选9篇)

养生理论论文 篇1

摘要:体质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 蕴含有病邪从化的趋势及其易患疾病的倾向,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必然受到体质从化的影响, 体质差异决定了养生康复的措施和方法各异。临床中应从辨体、辨病、辨证三个方面入手, 把握从化病机的根本,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瘥后康复相结合, 有针对性地进行养生康复, 防治疾病的发生和传变。

关键词:体质从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康复

综观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历史, 临床诊疗水平的每一次提高, 无不以病因病机认识的发展和创新为前提, 养生康复亦不例外。基于中医“从化”理论认识,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体质状况、病邪性质和邪正盛衰有着密切关系, 临床中应从辨体、辨病、辨证三个方面入手, 把握从化病机的根本,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瘥后康复相结合, 对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和养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从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病机是对疾病产生的原因和发生、发展、变化机制的阐释。“从化”理论源于《内经》, 有六气生化、五星运化、同化、六气标本中气从化等不同, 后世医家对其认识更加深化, 内涵进一步丰富。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 从化是由于人体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不同以及治疗不当等原因导致病邪侵入机体后发生性质改变, 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相反而与人体的体质相一致的病理变化。“从化”的发生, 取决于邪正盛衰及相争的形势和性质、邪气侵犯脏腑经络的部位、治疗是否得当等因素。简而言之, “从化”不仅指病情随体质而发生变化, 而且还包含邪气自身性质的转化、六经气化、治疗不当引起的病情转化等情形[1]。“从化”理论的核心在于对人体感邪后机体所呈现的病理状态及其外在表现的分析和评判, 即病机的变化。因“从化”现象的存在, 不同个体虽患同一病邪, 其疾病发展、转归和治疗用药却各不相同。深刻理解和掌握“从化”理论的病机特点及其在疾病转化中的作用规律, 有利于指导临床辨证用药, 使中医药治疗更有效、更科学、更合理, 更好地体现个体化治疗。例如, 随着冠心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 瘀毒从化病因病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从冠心病瘀毒从化病机入手进行活血解毒干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 提高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效果[2]。

2 体质差异与从化病机

中医认为,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 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期, 我国有关学者将中医体质学说定义为“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 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 从而指导致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3]。体质的不同决定了人类对某些特定疾病的易感性, 决定了证候的类型及患病后的预后、转归情况。遗传决定论、环境制约论、心身构成论和体质过程论是中医体质学说的4个基本原理, 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医体质研究的理论基础。人类体质的形成是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先天禀赋决定了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 后天的各种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又使体质具有可变性。体质的动态可变性为从化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为通过调整体质进行养生康复提供了可能。

正如章虚谷所述“外邪伤人, 必随人身气而变”, 反映了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和差异性导疾病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清代石寿棠有云:六气伤人, 因人而化, 阴虚体质最易化燥, 燥固为燥, 即湿亦化为燥;虚体质最易化湿, 湿固为湿, 即燥亦必夹湿。《伤寒广要》曰:“假令素有寒者, 多变阳虚阴盛之疾, 或变阴毒也;素有热者, 多变阳盛阴虚之疾, 或变阳毒也”。由此可以看出从化的一般规律:阳虚体质者, 易感寒湿阴邪, 易从阴化寒化湿;阴虚体质者, 内火易生, 易从阳化热伤阴;素体津血亏耗者, 易感燥邪, 易从燥化;素体气虚湿盛者, 易感湿邪, 易从湿化。阳虚体质者, 多发寒证, 临床当用辛热之品以温阳祛寒或通阳利湿, 慎用寒凉伤阳药。阴虚体质者, 多发热证, 治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之品, 慎用温热伤阴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体质状态, 体质蕴含有病邪从化的趋势及其易患的疾病, 体质差异决定了养生康复的措施和方法各异[4]。因此, 明确从化病机和体质状况, 及时、有效、有针对性地调整偏颇体质状态, 才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 更好地实施个体化的养生康复, 调整偏颇的体质状态。

3 从化理论在养生康复中的应用

根据从化理论, 进行有效合理的养生康复, 不仅能够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 还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3.1 未病先防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指出疾病的发生与邪正盛衰及邪正斗争密切相关。说明正气的强弱决定疾病的发生。正虚邪入, 方乃发病。疾病的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 而体质的强弱正是正气盛衰的反映。同一病邪外袭不同个体, 因体质不同, 从化则不同, 临床病证可出现不同的虚实消长变化或者虚实兼夹。如体质强壮者, 则正气充盛, 抗病力强, 邪气入侵机体, 不易深入和从化, 病程较短暂。若体质虚弱, 抗病无力, 则邪易深入, 病情多变, 邪气易于从化, 产生病证之虚实变化。“从化”对疾病发生、变化及转归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体质强壮之人, 发病急骤, 病势较急, 病程较短, 预后良好;若体质虚弱之人, 则发病较缓, 病势缠绵, 病程较长, 预后相对不良。因此, 增强体质是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关键, 也是未病先防的重点。临床中应对引起病邪从化的体质状况进行调整。“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方能形与神俱, 阻止病情发展。总之要顺应天地阴阳四时的规律, 因人而异, 采取合理的养生康复措施和方法使脏腑阴阳气血调和, 防止病邪的产生, 从而达到阻断或推迟疾病的发生。

3.2 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系指在既病之后, 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防止疾病的传变恶化, 又叫“早治防变”, 是治未病观念的具体应用。既病防变大致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防止疾病向纵深发展。二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 采取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向其他脏腑传变。病在初期, 邪毒轻浅, 正气受损不甚, 此时易治。若治疗不及时, 疾病进一步发展, 邪气盛而正气虚, 此时难治。防止疾病发展, 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传变规律。如肺痈病, 明确其发展规律, 临床治疗、用药才能得心应手。如表证期, 疏风解表的同时, 加一些清热解毒之药, 以防止疾病向成痈期发展。成痈期治疗, 除以清热解毒消痈为主外, 加一些化痰排脓的药物, 使邪有出路, 防止疾病向深层发展。既病防变的另一重要思想就是截断疾病横向传变。可遵循《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经络以通, 血气以从。复其不足……必养必和, 待其来复”的思想, 从精神上的修养、饮食起居的调节、环境气候的适应及体格的锻炼等方面进行康复, 以调养心身, 及时截断、逆转疾病的发展, 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需要说明的是, 治疗因素也是影响疾病从化的一大因素。如误治伤阳则受邪后多从寒化, 误治伤阴则受邪后多从热化, 误治伤津动血则受邪后多从燥化, 气虚湿盛则受邪后多从湿化;失治, 则病邪羁留, 蕴郁裹结, 多化热、化湿等。因此, 既病防变要注重整体观念, 根据疾病病因病机从化的特点及时进行多环节、多靶点干预, 方可最大限度的发挥“既病防变”的优势。

3.3瘥后康复

瘥后康复泛指病愈后恢复期的养生调摄。瘥后如调摄不当, 极易引起复发。《伤寒论》中所谓的食复和劳复, 就是由于调护不当而引起的疾病复发。因此, 瘥后康复对于防治疾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 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 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 脏腑协调, 气血畅达, 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 为养生康复之根本。对于这一时期的冠心病患者, 进行整体、系统的养生康复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延长寿命。可以采用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多种养生康复方法。要顺应天地阴阳四时规律, 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 避免过劳、过累, 加强锻炼, 以增强抗病能力;要恬淡虚无, 排除不良刺激, 保持精神愉快, 心情舒畅, 则阴平阳秘, 气血通畅;不过食肥甘醇酒, 要清淡饮食, 避免饮食损伤脾胃;要保持大便通畅, 因便秘努责导致心痛者时有发生。适宜的运动锻炼, 如步行、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有助于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 提高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但要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 切忌操之过急。

中医药防治疾病, 历来强调明确病因, “治病求本”, “审证求因”, “谨守病机”, “辨证论治”, 所以加深对疾病病因病机和从化理论的认识, 对于寻求中医药防治措施和建立适宜的养生康复方法, 至关重要。总之, 养生康复应以体质差异为基础, 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前提, 以阴平阳秘为目标, 在从化病机理论指导下, 根据疾病病机演变特点和患者体质状况,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康复相结合, 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徐晓明, 刘志宏.从仲景经验看“从化”理论的内涵及意义[J].辽宁中医杂志, 2010, 37 (7) :1251-1253.

[2]陈可冀, 史大卓, 徐浩, 等.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量化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31 (3) :313-314.

[3]王济, 王琦.中医体质研究与4P医学的实施[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32 (5) :693-695.

[4]赵惠萍.中医“从化”学说钩玄[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 26 (5) :1060-1061.

养生理论论文 篇2

(自己做的,也许不太准)

一、简述二十一世纪身体健康的概念

答案: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生理、形态)。

二、中医指的七情是什么?它对应的脏腑与五行又有什么关系?亚健康情感状态有哪几种?

答案:

1、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人类情志变化,可归纳为喜、怒、忧、思、恐五志而配五脏。

2、中医中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与脏腑(五行)对应关系分别是:怒伤肝(木),惊喜伤心(火),思伤脾(土),悲忧伤肺(金),恐伤肾(水)。

3、滞后型的“情感亚健康”--该给的情感给迟了;游离型的“情感亚健康”--该稳定的情感不稳定;固执型的“情感亚健康”--该转移的情感没转移;愚蠢型的“情感亚健康--该给的情感给错了; 索要型的“情感亚健康”--该要的情感要多了;恐惧型的“情感亚健康”--总恐惧他人的情感。

三、试述春季养生----心理保健、起居保健、饮食保健及运动保健。

心理保健,要预防冬春季交替情感失调症,会出现无精打采,精神沮丧,意志消沉等症状。改变这种不良情绪,要多晒太阳,多吃含维C和维B的新鲜蔬菜水果等,调节大脑的功能和情绪。还可以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激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生活起居方面,冬春季交替应要早睡早起,而以太阳升为度。早睡养阳气,早起养阴气,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气蓄积,为来年春天生机勃发做好准备。而且还应节制性生活,节欲能保养阳气保护阴精,有养精蓄锐的效果。

饮食方面,要少吃咸,饮食过咸会加重心脏与肾脏的负担。还可适当的吃些温热之品,以助人阳气,防御风寒。如清淡,清凉,葱,姜,蒜等。但要注意,辛燥太热之物易伤胃。

运动方面,冬春季交替应减少冷冻而取温暖。不可过度运动,不能导致过热而大汗淋漓。应温和地调养神气,避免风寒等邪侵犯人体。

四、试述脾胃保养得方法及穴位调理?预防治疗感冒、鼻炎、痛经的穴位有哪些?分别画出示意图标出穴位。答案:

1、保养脾胃:少食生冷寒凉肥甘厚腻的食物、不暴食暴饮、细嚼慢咽、每餐八分饱、不酗酒、不过食辛辣。。

2、调理脾胃的穴位:足三里是第一长寿穴,除调理脾胃外,还有肚腹三里留之说。健脾的还有大都、公孙、三阴交等。丰隆穴在调理脾胃上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预防感冒和鼻炎的穴位:感冒也叫急性鼻炎,所以把他俩放一块。迎香穴是首选,其次是睛明,这是膀胱经得起点,膀胱经主人的一身之阳气,膀胱经通了就不会感冒和鼻炎。第三穴就是风池。这是治疗肺寒的最佳穴位,伤风感冒和鼻炎都离不了它。第四就是大椎穴,这是人体阳经的焦点,也是人体阳气与外界的交换点。第五学就是风门,这是肺的门户。第六穴是肺腧,感冒与鼻炎皆属肺。第七穴是外关,统领一身之表。第八穴为合谷。合谷是人体四总穴之一,有面口合谷收之说。第九穴是上星。感冒鼻炎的流涕皆归上星管,并且是一按灵。还有一个侠白穴,感冒也很用得着。

4、痛经的穴位:妇科第一要穴就是三阴交。第二就是公孙。因为胞宫五行属土。然后是关元气海。

5、以上穴位需辨证择穴。我的电脑水平有限,画不出图来,很抱歉。

五、日常生活中你对周围的人发生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新损伤,你是怎样处理的?各举例说明

(一)、1.踝关节扭伤的现场处理。伤后立刻给予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固定休息,外敷新伤药。

2.按摩治疗。3天后,可进行轻手法按摩:(1)按摩解溪穴(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腱之间)1min;(2)按摩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1min;(3)按摩悬钟穴(外踝尖上行下3寸,腓骨后缘)1min;(4)按摩阳陵泉穴(腓骨小头下方凹陷中)1min。以上穴位按摩均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

3.伤后练习。肿痛减轻后,即应在粘膏支持带固定下着地行走或扶拐行走,1~2周后可进行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练习,沙地上慢跑或在凹凸的斜面上行走或跳跃练习,并逐步进入正规练习。4.加强预防措施。

(二)1、探查关节,彻底清创,关节内放置引流,一期闭合创口,术后牵引或石膏固定。

2、创口先作关节腔外常规清创,更换手套、器械后,充分显露关节,清创,骨折块复位后,关节内放置引流,尽量闭合创口;如伤后时间长.周围组织疑有炎症,可闭合创口,但行关节内灌洗引流,4~5天后炎症消退,可停止灌洗、拔除引流。

养生理论论文 篇3

预备势

本式能起到精神集中,安定神意的作用。两脚与肩同宽站立,两腿自然伸直,百会向上虚领,有利于督脉的气机畅通,从而达到全身放松的状态,《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导引锻炼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理。下颌微收,沉肩、虚腋、松腰、敛臀、凝神静气、思想专注这些技术要求有利于体内气机正常有序的升、降、出、入,给体内创造一个稳态的内部环境,为正式练功做好准备。

第一式 艄公摇橹

本式具有养心安神,疏通上肢经络的作用。随着手腕有节律屈伸运动,可以有效的刺激腕部的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原穴一方面可以判断脉气的盛衰现象,可以诊断脏腑病情,另一方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对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有一定的刺激和疏导作用。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此动作有助于收到养心益肺、润肠化结、通调三焦的疗效。

有节律地,柔和地屈伸手腕动作,还有利于缓解腕部肌肉的过度紧张,减少因工作、生活造成腕部周围肌肉或肌腱产生劳损的程度,达到疏通上肢经络、缓解疲劳的作用。

第二式 轻舟缓行

本式具有促进水谷运化、消食导滞、疏肝利胆、通调膀胱、防治肩周病的作用。划桨撑船突出了手腕的旋转,进一步加强了对手三阴、手三阳经络的刺激程度。对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的经气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踝关节的屈伸动作有助于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络的刺激程度,对肝经、膀胱经等经气有调节作用,有利于疏肝利胆,通调膀胱等。此外,肩部的圆转运动有利于防治肩周病、缓解肩部病痛。

第三式 风摆荷叶

本式具有疏肝利胆、平抑肝阳、促进全身气血通畅的作用。风摆荷叶主要是通过身体侧屈对胆经、冲脉和任督二脉等重要经脉进行有效的刺激。胆经循行于人体的两侧,肝又和胆相表里,随着杖向体侧屈,所以可以疏肝利胆,平抑肝阳。“腹为阴,背为阳”任脉循行人体前正中线上,有“阴脉之海”之称,刺激阴脉有调节人体阴经气血。督脉循行人体后正中线上,有“阳脉之海”之称,刺激督脉对全身阳经气血有调节作用。疏通任督二脉可促进全身气血通畅,人体更加健康。根据中医整脊学实践及理论,脊柱左右侧屈动作可以有效的预防或调理脊柱生理弯曲度的不对称、不平衡等问题,有效地避免脊柱在形态上的不良变化,从而提高人体的生活质量。

第四式 船夫背纤

本式具有祛风散寒,有效的解除颈、肩、背痹痛,调理脏腑机能的作用。“船夫背纤”左右转头,可以有效刺激人体的大椎穴(大椎穴为六阳经的交会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后背正中线上)。人体自然站立,两手环握杖置于肩上,从大椎穴沿颈椎向上滚动至玉枕穴,再滚动返回大椎穴,具有益气壮阳的功效。左弓步背纤时,重点按压右肩井穴;右弓步背纤时,重点按压左肩井穴,同时上下肢动作和呼吸协调配合,有利于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拧腰、伸膝、蹬脚的背纤动作,既可以增强腰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活动度,又可以加强腰腿肌肉的弹性和灵活性,使得人体的机能更加强壮。从中医学角度看,可进一步有效刺激任督二脉、带脉以及足三阴、足三阳诸经络,加强全身气血运行,强腰固肾。“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所以说腰好了,肾自然就好了。

第五式 神针定海

本式具有益气养神,培元固本的作用。《易筋经》指出:“精气神无形之物也,筋骨肉有形之物也,必先练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练有形而弃无形则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依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对气的导引和调控应遵循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规律,即升降出入。此外,手腕随杖的旋翻运动,弥补了日常工作中多是屈伸活动不足,对预防手腕损伤有积极的作用。

第六式 金龙绞尾

本式具有强腰膝,疏导肾水代谢的作用。本式高歇步时,后交叉腿膝抵压前小腿后的承山穴(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主治痔疮、脚气、便秘、腰腿疼痛等病症),可重点刺激膀胱经。中医经络学认为,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故此式有利于疏导肾水的代谢,有排毒的作用。以腰为轴左右转体,有效地刺激了带脉。带脉循行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带脉能约束纵行的足之三阴、三阳以及阴阳二蹻脉。因此,此动作有利于全身经脉之气的调畅。

由于低歇步对下肢柔韧、平衡、力量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此式对加强中老年人下肢肌肉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对减少小腿肌肉痉挛有一定作用。

第七式 探海寻宝

本式具有温补肾阳,疏通任督二脉的作用。“探海寻宝”左右转体、转头以及体前屈的抬头、塌腰的动作,可以有效的刺激任督二脉和带脉。根据中医理论,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任督二脉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督二脉若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达到健身目的。两膝伸直、俯身前驱、塌腰的动作,可以有效的拉伸大腿后部肌肉群,提高下肢柔韧性,有利于缓解腰背部肌肉的疲劳和肌紧张。

第八式 气归丹田

本式具有引气回收,培补丹田,增补元气的作用。《仙经》曰:“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意守丹田,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并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练功方法,是众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种。更确切地讲,这种方法属于意守自身部位类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实际练功时,人们是无法将意念仅仅守在一个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内。因此,本式具有以意行气,引气回收,壮元气,调和阴阳的作用。

收势

以上八节功法,通过以形带意,以意领气,引导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促进机体协调运动,精神集中,意念人与天地交流乐融融,由动复静,巩固丹田元气,使身心调节到最佳的放松和平衡的状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总之,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通过以杖导引,引气运行,养神为先,以形相随,形神统一的锻炼,从而达到形、气、神三为一体的练功境界。在运动的过程中主要强调以腰为轴进行拧、转、屈、伸等全方位运动,并通过腰部动作有效刺激任督二脉进行运动。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通过正确的腰部运动,并配合呼吸、意念,可以有效的强腰固肾,健脾和胃,扶元正本,促进全身气血流畅,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健身、健美、健康的目的。

对祖国传统养生理论的认识 篇4

养生的理论均从维持人的正常状态出发, 把减少消耗、加强再生、保持顺畅、维持稳定作为重要的着眼环节, 主要强调如下几点。

1.1 调和阴阳

《内经》说“生之本, 本于阴阳”, 又说“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所以, 调和阴阳则精神充旺, 邪不能侵, 得保健康。调和之道, 须顺时以养阳, 调味以养阴, 使阳气固密、阴气静守, 达到内实外密、健康有寿。

1.2 流通气血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二者相伴, 贯通周身, 熏濡百节, 流通则生机正常, 滞塞则淤结病生。流通之道有二:一是以形体动作促进气血流行, 即华佗授弟子五禽戏时所说人体欲得劳动, 但不当使极耳。劳动则气血周流, 此即流水不腐的道理。二是以意念来导引气的运行, 气行则血行, 身体虽或动或止, 但气血之流通、[[经络]]之舒畅始终得以保证, 此即气功吐纳之术。二者均是通过气血流通而养生。

1.3 培补精气

人始生, 先成精, 先天之精源于父母, 藏于肾, 为生命之本、繁衍之源。后天之精由生化而来, 亦藏于肾。故精乃阴气之本源, 精盛则本壮, 气化之源旺, 故生气勃勃。而人之一切活动无不消耗阴精, 故而用药食培补精气, 补精以滋源, 补气以助化精。延年之药食虽多, 而不外乎培补先后天精气之大要。

1.4 节欲保精

七情六欲人所不免, 多欲则伤精, 故须节欲以安精神;房室有节以保肾精, 使精常满盛, 而体健寿延。

2 传统养生的主要方法

传统养生方法很多, 着眼点各异, 但殊途同归。大致分以下几类。

2.1 调神养生

精神乐观, 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 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 则气耗神消。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调神之法, 参禅入定, 或心有所恃, 或弦歌自娱, 或山林探幽, 以气度从容, 心思安定, 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 则神调。

2.2 吐纳养生

即今之气功。气功之要, 一是静心, 静而不思, 若能无外无我, 可以养神而致长寿。二是以意引气, 以气行周身, 通达经络包括通任督、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等各种方法, 达到养气养神、经脉流畅, 保健强身。

2.3 导引养生

又称为练形养生。导引吐纳, 自古即用于描述气功及形体强身, 未有细致确定的区分。这里则专指以形体动作为主导方法的养生, 所谓“主导”, 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动作的配合。这类养生术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极拳以及被动的推拿等。

2.4 食饵养生

通过调节食物的品质、数量、进食规律, 以及回避有害的食物以养生, 也包括饵药养生 (古称神仙服饵) , 其内容包括食性、食养、食疗、食节、饮食禁忌及药养等。

2.5 保精养生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 精化气, 气生神, 故精又为人之动力源泉。保精之法, 开源节流。节流有二:一是养神, 神安不乱, 精不妄耗, 清静无为, 恬愉自保。二是节房室, 古人将男女好合、房事伤精看得很重, 认为精生有限, 而性欲无节则过耗, 将致疾短寿。开源即促精生长、吸引采补。前者有食饵、药物、修炼等法可以试行, 后者则主要与房中术有关。

2.6 环境养生

人的生活, 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 因而对水土气候、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均有所选择。古人主张在高爽、幽静、向阳、背风、水清、林秀、草芳之处结庐修养, 故多选择名山大川、幽雅清静之处。现实生活中只要达到适宜也就可以。

3 与其他学术思想和学科的关系

养生原则, 除了思想上的要求外, 生活中的具体指导则包括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及行不欲离于世等, 又与孔孟关于注重饮食的规律、数量、品质, 强调精神愉快、兼善天下的积极干预社会的主张相吻合。结合《[[内经]]》的成书年代来看, 这是明显地受到上述诸家有关养生主张的影响, 并吸收了这些观点。传统养生学与相关学科关系。

3.1 传统养生学与老年医学的异同

二者都研究衰老的原因, 探索延缓和控制衰老的途径、方法, 保持老年人的健康、预防老年性疾病的发生等内容;不同点在于老年医学局限于老年这一特定的人生阶段, 以此期间的疾病及其诊疗为研究内容, 养生学则不包括治疗部分, 也不局限于老年这一年龄段。

3.2 传统养生学与康复医学的异同

康复医学的研究对象特指疾病已被控制而其造成的影响尚未得到完全纠正这一特定领域, 如病愈后衰弱体质的复壮, 骨折愈后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的恢复, 脑出血停止后丧失功能的恢复, 人工替代部分 (如假肢等) 的功能锻炼等。其中如体质的复壮也属于养生学的内容, 而其余的则更接近于治疗学的内容。至于人工肢体及其功能锻炼, 则属于西医学中伴生的问题, 古养生学中无此内容。

3.3 传统养生学与预防医学的异同

预防医学更重视如何预防疾病, 如各种预防药物的研制与应用、各种控制病因的手段等;养生学虽也包括强身防病的内容, 但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 养生学虽然涉猎广泛, 但不如预防医学针对性强。

3.4 传统养生学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应该说, 一般的体育锻炼不问其形式和内容, 都是从强身健体出发, 如游泳、登山、跑马、射箭、下棋、打拳, 均是养生的内容。但体育中的竞技, 则更在于决出胜负, 在于体能的最高表现, 已与养生目的不同, 也不一定能达到长寿的目的。另外, 如武术、技击等虽与太极拳相近, 但重在打斗、制敌取胜, 是防止被武力伤害意义上的预防, 而不是防止被疾病伤害意义上的预防, 故而不属于养生学的范畴。正如同弦歌自娱可以养生, 而音乐戏剧不属于养生学一样。

4 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 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 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作为一种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文化现象, 传统养生学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不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而且也积累了一整套实用、同时又充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睿智的实践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楠.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河南大学, 2006.

[2]陈连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思想模式及其现代文化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2005.

[3]张斌, 袁跃, 张庆武.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现代社会效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 (4) .

颜德馨养生法之一:演绎气血理论 篇5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出身中医世家,祖父辈均享高寿。颜老今年已90高龄,依然白发童颜,精神矍铄,思维不乱,手足轻健,活跃在中医科研、临床、教学第一线。长期的探索让颜老不仅对生命认知有独到见解,而且深谙养身之道。

养生贵在气血流通

曾有人问颜老长寿之道,颜老说:“第一,我从不知老之已至,‘宁负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第二,正确认识保健之道,以‘气血正平,长有天命’为纲,衣、食、住、行都服从气血通畅乃生命之本的要求。”

养生贵在气血流通,是颜老的健康思路。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颜老提出 “人体衰老的本质在于气虚血瘀”的学说,认为生命以气血为本,人体健康及衰老与气血息息相关。防老抗衰的根本大法是消除导致衰老的因子——瘀血,促使气血流畅,重建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五脏通畅,人即安和”。他开发出“衡法二号”延缓衰老,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同时他多结交朋友,多参加户外运动,让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流动起来。颜老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总结出防老八法。

1.调情志:情志失调,累及五脏。脏腑功能不协调,易造成气化失常、血行迟缓、气滞血瘀,是百病之源、衰老之因。故老年人应保持心情舒畅,力戒郁闷,做到“恬儋虚无”。颜老养生基本原则是不发怒,遇到一些不愉快的刺激要及时宣泄。宣泄方法一是向亲人诉说衷肠,一吐为快;二是写字。练字要安心调气,气调则脉络自通,心脑舒展。手的精微活动就是“脑的外化”,在绝虑凝神中自我调节,百试不爽。

2.勤运动:中医认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利于促进气血流畅。颜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一套锻炼方法:每天晨晚平卧于床,两手掌平放于腰臀之下,左右腿交替抬高100次,既锻炼腹肌,又可使周身气血和畅。他说:“气血流畅,何患不除?”

3.慎饮食:脾胃为后天之本,又是气血生化之源。颜老重视脾胃的康健,尤其赏识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胃以喜为补”的名言。所谓“喜”,就是吃了舒服;所谓“补”,则理解为能吸收。如吃了不适,无法转化为营养,即使山珍海味、人参鹿茸也是有弊无益。脾胃虚伤乃衰老之渐,故颜老不吃过量与不喜之食,也不乱吃补品。故能每餐必饥,每食必喜,脾胃康宁。

4.适起居:老年人在生活中应与自然气候相适应,顺天时而适寒温。如春季早睡早起,广步于庭;冬季早睡晚起,必待日光;等。提倡每日一浴,能活血化瘀,促使气血流畅。

5.常用脑:脑藏神,有神则生,无神则死,神弱则病,守神则健。颜老认为,读书学习,著书立说,可以健脑。他每晚上床临睡前总结一天的工作情况,每晨醒后在脑子里制定新一天的打算,从不间断。这样可保持大脑有足够的信息刺激和血液供应,培养判断能力,分析条理化,工作有程序,是防止老年痴呆症的最佳方法。

6.节房事:长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于延长性青春。适当的性生活能使老年伴侣生活和谐,不觉老之将至。房事不能绝,房事必须节。房劳过度必然影响健康长寿。

7.忌烟酒:烟对人体有害,应绝对禁止。忌饮烈酒,忌饮过量之酒。但每日少量饮酒,能活血通络,促使新陈代谢,利气活血,舒筋通络,以通为补,益寿延年。

浅析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与中医理论 篇6

1 阴阳学说在传统养生体育中体现

阴阳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 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特殊精神。阴阳学说认为, 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 宇宙问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1.1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中医学把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 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 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 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

1.2 传统养生体育中太极拳的阴阳学说

“太极”一词源出《易·系辞上》:“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古人是把“太极”作为宇宙的本源看待的, 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本, 天下万物皆可分阴阳, 阴阳是两种对立的因素, 两种因素相互作用, 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后人吸取了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 把太极的阴阳学说与拳术结合, 用太极“阴”、“阳”的哲理解释拳理, 逐渐形成太极拳术。可谓太极运动与阴阳学说结合的缩影, 意味着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标志着阴阳变化消长转化的规律及动态平衡的重要性, 是以螺旋型或波浪式向前变化发展的。所以太极拳的运动无论是举手还是投足, 均遵循回性而走弧性圆, 不仅是有形之势, 就连无形的心意指控, 气势衔接循回呈弧。太极拳在锻炼身体方面, 就是通过运用动静、刚柔、内外、徐疾、快慢、松紧、开合、升降等阴阳法则来调节人体内阴阳的平衡, 使人体的阴阳处于平衡协调的最佳状态, 从而使阴阳消长, 阴阳平衡, 阴阳转化之观念, 以增强人体系统内部和谐有序达到医疗保健之功, 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病思想,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2 经络学说在传统养生体育中体现

2.1 中医学的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 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经脉贯通上下, 沟通内外, 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而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 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 外络于肢节, 沟通脏腑与体表之间, 使人体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能行气血、营阴阳, 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正如《灵枢·本藏》所述:“经脉者, 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 濡筋骨, 利关节者也。”经络学说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形成的与脏象、气血津液等学说互为补充, 独到而深刻地阐明了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规律, 对临床诊断疾病、拟定治则、处方遣药, 特别是针灸、推拿以及气功等, 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故有‘学医不知经络, 开口动手便错’之说。因此, 通经活络向来是指导中医疗疾和养生保健的重要理论依据。

2.2 传统养生体育中八段锦五禽戏的经络学说

传统养身体育八段锦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八段锦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 会使周身暖意融融, 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 有利于脉气在遍布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 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 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 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器官, 营阴阳, 维持和保护机体正常功能, 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动作中, 上肢需侧开拉伸后两臂外旋至极限, 而后内旋下按。由此可以看到, 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静力牵张作用可有效刺激腕关节处相应原穴, 如属肺经的太渊、心经的神门、心包经的大陵、小肠经的腕骨、三焦经的阳池穴等, 从而调节相应经脉的气血, 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再譬如, 传统养身体育五禽戏中猿提及导引养生十二法中金鸡报晓势中都有两手五指指尖捏拢后旋转上提的动作, 这个动作由于指尖部的六井相会, 可具有沟通手三阴三阳经气血, 并调节其所属脏腑功能的作用。特别是从四肢百骸到五脏六腑的规律性运动, 不仅可以锻炼日常生活中活动不到的部位, 而且可以很好地刺激多处五输穴和原穴, 通过沟通人体表里内外, 取得改善机体功能状态、疏通经络强壮脏腑的效果。

3 气血学说在传统养生体育中体现

3.1 中医学的气血学说

中医以气血为核心, 更以气为根本。气是构成人体和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中医认为“气血同源”,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气行血行, 气滞血瘀。因此, 从古至今的诸多名医, 其治病都注重先治气, 强调气和人安, 气滞则病, 气散则亡。古代名医张景岳说, “行气不识气, 治病无根据。”由此可见, 气在中医里的重要性。

3.2 传统养身体育的气血学说

传统养身体育中太极拳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的指挥调节下, 使全身处于松静状态, 随着深长的呼吸, 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 腰脊和四肢螺旋缠绕将元气运送到全身, 此时末梢神经会产生酸、麻胀、热的感觉。太极拳奉行“身心合一, 形神兼修”的原则, 是一种积极的有广泛社会意义的自我养生。太极拳主张“气沉丹田”, 采用腹式呼吸, 即有意识的将气体徐徐送入腹部肚脐之下, 要求呼吸深、长、细、匀、缓, 纯任自然, 不可使用强力。

传统养身体育之所以具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一个关键就是抓住了“气”这个根本点。通过调心、调息、调身三要素的协同作用, 练功者的气血津液由于经络的通畅而更好地输布到全身各处, 自然达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脏腑所属、主治所为”之目的。特别是通过关节的拉伸旋转, 更是有效刺激了相应部位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及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的原穴, 使该区域受到了良性的“阈下刺激”。由于这些部位刺激的积累, 局部肌肉电位增高, 温度增加, 为血氧解离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而使肌肉毛细血管中血液氧合血红蛋白能释放出较多的氧供应肌肉和组织需要。随着阈下刺激积累的持续增加和组织供氧的不断改善, 人体局部会出现酸、麻、热、胀等所谓的“气感”反应, 电位增高到一定程度后甚至可沿一定“线路”, 即人体经络而逐步循行扩散, 其相应部位的组织血氧等供应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 当我们将以上结论传授给中医药专业的学生之后, 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传统养生体育项目的锻炼, 便于他们理解功法的原理, 同时便于激发学生专业的兴趣和潜能, 更便于贯彻中医理论与传统养生体育相结合的原则, 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 增强终生健身意思, 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

摘要:运用文献法, 剖析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哲学基础、动作特点和风格。讨论中医理论中阴阳、经络、气血等学说与传统养生体育的关系, 以促进传统养生体育在中医药专业中的教学, 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养生体育,养生,中医理论

参考文献

[1]马英.太极拳的来源与中医学的共性[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 .

[2]杨洪杰.高校八段锦教学中经络养生的应用[J].体育教学与研究, 2011 (1) .

养生理论论文 篇7

一、背景

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健康理念的增强,健康和旅游已趋成为成为国人生活的主题。传统中医几千年来在防病治病中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医体质调理在国内健康方面受到大众的推崇,具有重要的养生地位和价值。上世纪70年代,匡调元和王琦等根据国人的健康特点提出了中医体质理论。王琦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中医体质九分法: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瘀血体质、气郁体质和特禀体质,确立中医体质理论标准。调查表明,国内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超过7亿,占总人口的60%-70%。亚健康状态是体质偏颇的主要表现。国内不同地区的人群进行调查显示,偏颇体质占75%-94%。因此,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进行养生活动对改善体质、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是现代人青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在旅游同时兼顾促进健康是大多数人士的愿望,养生旅游在此背景下应运而起,成为时代的新潮流。养生旅游以恢复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以优美的环境为依托,融合了养生资源与旅游活动,帮助旅游者实现修身养性、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等目标的特定旅游类型,是一种身心结合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二、中医体质理论在养生旅游中的应用

近年来,养生旅游在国内需求旺盛,但市场上有针对性、个性化、成熟的项目较少,供需出现不对称、不合理、不科学的脱节现象,影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养生旅游中包含诸多传统养生元素,把中医体质和养生旅游有机结合,用中医体质调节方法指导养生旅游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既可较好地实现养生旅游的目的,又可满足旅行者对旅游方式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将有助于国内养生旅游特色化、精细化、功能化的发展之路。

国内关于中医体质或养生旅游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但从中医体质理论针对不同身体状况人群实施养生旅游活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作者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多年中医养生和养生旅游的实践,就中医体质人群进行养生旅游的应用思路及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以期对养生旅游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借鉴。

(一)平和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体态均匀健壮,性格开朗,对疾病抵抗能力强,平素患病较少。

养生旅游建议:平和体质的人群身体素质和心态较好,在旅游活动中没有过多限制性要求。不过中老年人群应以轻中度有氧运动或者是一些耐力和柔韧性的活动为主,如爬山、垂钓、徒步旅行、海滨游泳等,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度耗体,不宜在过热过冷或环境急剧变化下进行。在饮食上无特殊禁忌,注意不暴饮暴食,不偏食,保持膳食平衡和卫生[13]。旅途中要保持节奏适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气虚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形体消瘦或偏胖,平素怕冷出虚汗,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沉,精神疲惫或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等。

养生旅游建议:此类人群体能偏低,主要因心肺功能不足,稍微劳累就会感到疲劳、出汗甚至气喘。因此,平时不宜参加时间紧、节奏快的旅行活动,旅游中不宜进行强度较高的运动,适合林间健步走、慢跑、健身操、放松性游泳、森林浴等低强度的有氧锻炼方法。旅行过程中要注意天气变化,谨避风寒。

饮食上宜选用性平味甘或甘温,营养丰富、健脾补气、容易消化的食品,如粳米、小米、大麦、山药、红薯、胡萝卜、香菇、豆腐、大枣、苹果、葡萄、花生等;可适当食用有补益作用的肉类,如黄鱼、比目鱼、刀鱼、青鱼、鸡肉、羊肉、鹌鹑等;少吃辛辣、刺激、耗气的食物,如荞麦、生萝卜、柚子、菊花、薄荷等。若在有条件的旅游目的地如广州、香港、杭州等,可适当服用一些具有补益气血的药膳。平素尽量不饮绿茶、慎饮酒、抽烟;保持平和心态,不可过度劳神。

(三)阳虚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多手脚发冷、肢体倦怠,稍微活动易咳喘心慌。

养生旅游建议:阳虚质旅行者以振奋、提升阳气的活动为主,旅游时应选气候温和、干爽舒适的地区,如冬天去海南三亚,夏天去东北或内蒙。可选择在负氧离子含量高,地势较为平坦的环境中如海边、水泊、瀑布、林中进行一些诸如快步走、垂钓、采摘、传统健身操(五禽戏、八段锦)、气功、太极拳、日光浴等有氧旅游运动。运动时应坚持规律适量、劳逸结合的原则。阴冷天气或潮湿之处不宜活动,不可大量出汗,以防汗出过多伤阳耗气。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或地区旅行时应做好保暖防寒准备。

饮食上注意不可贪食寒凉,尽量多吃热性、温补性、补阳气的食物,如羊肉、鸡肉、狗肉、带鱼、虾、核桃、栗子、桂圆等;少食苦寒耗气伤阳的食物,如苦瓜、冬瓜、白萝卜、白菜、绿豆芽、百合、蜂蜜等。旅行期间保持规律作息,保证每天8小时左右睡眠,睡前可坚持用温热水泡脚,有利于消除疲劳及身体阳气恢复。

(四)阴虚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体形多消瘦,平素皮肤易干燥、面潮红、口燥咽干,经常大便干结,性情较急躁,容易失眠。

养生旅游建议:此体质的人群应避免或减少在炎热的夏天或闷热的环境中进行旅游活动。旅行中可适合选择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活动,避免大负荷剧烈运动。可供选择的健身项目如森林浴、游泳、健步走、漂流、滑雪、太极拳、易筋经等,运动中应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疾病者,可选择地势平坦、气候适宜的旅游地如桂林、阳朔、大理等欣赏田园风光、小桥流水、泛舟湖泊、骑车环岛、品茗赏月等慢节奏的旅游生活。

饮食上可适当食用性凉或寒、补阴津的食物,如芝麻、黑木耳、绿豆、牛奶、蜂蜜、海参、鲍鱼、螃蟹、牡蛎、豆腐、梨子、火龙果或当地凉茶等。避免煎炸、烧烤食物,菜肴宜清炖、清蒸为宜;忌食辛辣、温热损耗阴津和助火生热之品,如狗肉、羊肉、公鸡等;调料少用姜、葱、蒜、胡椒、辣椒等。住宿应选在尽量远离闹市,比较安静之地,作息保持规律,不可熬夜或做过度兴奋之事。平时少饮酒抽烟,合理控制好自我情绪。

(五)痰湿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形体多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易出汗,容易困倦喜睡。

养生旅游建议:现代医学发现,痰湿质之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此类人群应避免或减少在炎热或气温高于30度以上的地方或环境中进行旅游活动。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可适当通过踏青、景区健步走、慢速登山、采摘、游泳嬉戏、传统健身操等轻度有氧活动,运动要适量出汗,可加速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体内毒素及废物的排出。坚持科学规律、循序渐进的原则。

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肥甘厚味,勿过饱或暴饮暴食。可适量补充具有健脾利湿、祛痰化浊的药食两用食物,如生姜、红小豆、大枣、山药、薏苡仁、茯苓、荷叶、陈皮等[18];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内脏、海鲜、酒精饮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的食物;忌食阴柔粘滞之食品,如生冷瓜果、冷饮、肥肉、砂糖等。有条件时可以运用保健法如泡浴、熏蒸等,利于改善痰湿状态。平时应早睡早起,居处宜清洁干燥,忌阴冷潮湿之地。

(六)湿热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体态偏胖,油垢满面,常感口干口苦、心烦易怒、身体困倦沉重、小便发黄、大便黏滞不爽。

养生旅游建议:湿热质的人在旅游活动时应当避开暑热天气或高温环境,宜选择气候凉爽之地。旅游运动以有氧运动为基础,可适当做一些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活动如长途徒步旅行、中长跑、游泳、登山、攀岩、沙滩排球、武术等。若旅游地气温较高、湿度大,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出来活动。若情绪容易急躁之人,可适当安排较为轻松、欢愉的活动如观看景区表演,参与游客互动游戏等。

饮食可多食清热化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西瓜、绿茶等。少食甜食、甘甜饮料(如可乐,雪碧等)、辛辣大热食物(如辣椒、八角、葱等)、酒、狗羊牛肉、肥甘厚味(如肥鱼大肉、蜂蜜等)等,可适当饮用凉茶。不宜暴饮暴食、饮酒、抽烟[13]。避免居住低洼潮湿之地,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作息应规律,保持良好睡眠。

(七)瘀血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面色及皮肤晦滞,口唇色暗,眼睚暗黑,口唇青紫,身体经常出现疼痛,容易烦躁,健忘。

养生旅游建议:瘀血质的人心血管机能较弱,机体容易缺氧。在旅游过程中,可选择含氧及负氧离子高的生态景区,可提高血氧含量,增强心肺功能。旅游活动易在低海拔景区进行,如日光浴、空气浴、森林浴、短途观光购物、垂钓、采摘、景区骑行、划船等;也可进行一些低负荷有氧耐力项目如游泳、保健按摩、舞蹈、健身操、瑜伽等。严禁强度大、剧烈、惊险的活动,如爬山、长途旅行、滑翔、蹦极、漂流、滑雪等。尽量不要在高温、高寒、高海拔地区旅行。

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有选择多食山楂、桃仁、红糖、醋、菇类、黑豆、黄豆、黑木耳、玫瑰花茶等具有活血补血的食物。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肥甘厚腻寒凉食物。可少量饮用红葡萄酒、黄酒、米酒等具有活血保健作用的低度酒。平时宜多培养兴趣爱好,多交朋友,保持情绪开朗。不宜熬夜及过于劳累,保持充足规律的睡眠。

(八)气郁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平素情志不畅,精神处于抑郁状态,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常感胸闷不舒,头痛眩晕。

养生旅游建议:此类人群适合户外活动,宜动不宜静。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运动量大,易于发泄情志项目,如跑步、登山、游泳、漂流、沙滩排球等;或选择一些舒缓压力的项目,如森林浴、日光浴、温泉浴、林中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多参加旅游团队社交活动,多看喜剧、滑稽剧、轻快激越的音乐剧等文艺节目,勿看悲剧、苦剧,这些都有助于鼓动气血,缓解压力,改善心境。

饮食上须建立良好的习惯,做到三餐规律,营养搭配合理。可适当摄入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之食物,如:小麦、燕麦、柑橘、荞麦、萝卜、洋葱、丝瓜、佛手瓜、陈皮、桂圆、莲子肉、鲫鱼等;或中医药膳、药茶,如:橘皮粥、二花理气茶(茉莉花、玫瑰花)等。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不可多食如雪糕、冰激凌、冰冻饮料等冰冷食品。旅行中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居室保持安静清洁,光线宜暗。

(九)特禀体质人群养生旅游

体质特点:表现为先天体质不足,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养生旅游建议:此类人群若对花粉过敏者,在春天或季节交替时尽量减少到户外或花草繁茂之地旅行,户外旅行时要带口罩、眼镜。若对动物过敏者,不宜与狗、猫等宠物有过多接触。若对食物过敏者,应针对性地忌食或少食牛奶、虾、蟹、海鲜、鹅肉、蚕豆、酒、浓茶、咖啡等食物。若对尘螨过敏者在户外时戴口罩,居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干净整洁,被褥衣物经常换洗。作息要规律,积极参加旅游运动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

三、小结

中医体质理论作为传统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人体质的改善、疾病的治疗、以及提高生命质量具有良好功效[22]。根据此理论,针对不同个体及人群身体状况提供切实可行的养生指导,是国内养生旅游开发所需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养生理论论文 篇8

1 中医学养生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1.1 增加学生对养生体育的认识和了解

由于缺乏对传统养生理论的认识, 现代人们普遍认为养生理论只是简单的体育知识和形式, 并未从人文、人体等给予详细的阐述。在体育院校当中, 我们所看到的体育养生是以教会学生先从人了解自己的身体开始, 所有中医养生活动的开始都是围绕身体展开的。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中医养生带来的魅力, 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自身深层次地探究, 进而有针对性地强身健体。我们知道, 中医养生博大精深, 包括了周易、黄帝内经等古代著名典籍, 并且将哲学、社会发展学、生物学等运用其中。通过开展养生体育, 可以直接接触养生的奥秘, 让自己正确地认识养生, 尊重天地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只有对中医养生有了全面详细的了解, 才能真正领悟到中医养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养生体育的学习中, 受益无穷。

1.2 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 社会更加注重人们是否具有正确的观念, 并在观念的指引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周易作为中医养生最主要的理论依据, 为养生体育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同时也会指导人们树立更好的价值观。概括来说, 中医养生教学理论主要有阴阳平衡、天人合一、辩证观、因果论等几个方面。从这些优秀的古老思想中汲取成分, 用哲学思想辩证地看待身体健康, 并且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养生。而不是受现代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 单纯急于吃保健品或养生药物来强身健体, 这样只会打破身体各项器官之间的平衡状态, 不利于身体机能的正常进行。总体说来, 在体育院校的养生教学实践当中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身体健康,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1.3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

在如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体育院校中设计的课程也不乏存在竞争的现代特点。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这种现代社会的竞争思想使得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纵观现代的学生, 不仅不注重身体的健康, 而且在自身的道德修养方面也欠缺。而中医养生理论中的返璞归真等最原始纯真的思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真可谓是一场解放运动。可以让学生抛下激烈的竞争而回归本真, 找寻简单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而且中医养生体育运用到体育实践中, 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特有的思维方式, 更加注重对自身的关注, 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当中。

2 体育院校开设中医养生学教学实践的意义

2.1 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普及

中医养生学在体育院校当中的开展, 必然会引用太极拳、长拳等传统体育项目, 并将其纳入到体育教学必修课程中, 成为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要内容。在中医养生理论的辅助下, 原来的体育项目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增添了很多关于养生保健、强身健体等方面的内容。相对于之前平淡乏味的体育锻炼, 中医养生更注重对于身体的深入了解和根据身体的需要来进行体育锻炼, 更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另外, 传统体育项目会切实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 使其真正地参与到体育实践中, 受益终生。

2.2 推动全校体育水平的提高

目前, 体育院校的中医养生实践多半以健身器材和徒手健身的形式开展。其中器材养生是指运用特定的器材设备、服装、场地等进行专业的体育锻炼, 而徒手健身则是指像跑步、散步、各种球类等运动。这些运动项目受场地、健身器械、天气等外部条件的限制比较小, 操作性极高。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推广比较普遍且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 可以为学生利用好中医养生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了学校的整体体育水平。

2.3 促进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承

古代的很多大哲学家、中医都是健康长寿之人, 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养生秘笈。透过他们的养生诀窍, 我们可以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观、辩证法等伟大的养生理论都呈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平衡的系统, 需要调整好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使他们健康融洽地在平衡的环境中相互制约, 这就是阴阳平衡思想的体现。同时各事物之间是存在密切的关系, 由于本身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 迫使必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体的各个部分, 不能一概而论。

自古以来, 东方人就追崇最简单质朴的方法用以修身养性, 而中医养生理论便是印证东方人这一智慧结晶的最好证明。中医养生理论注重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等和谐相处, 塑造人的谦逊、大爱的品格, 体现了中医养生理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育院校中将中医养生结合到体育教程当中, 会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更深入地了解身体五脏的基本情况, 更好地养生保健。透过古代优秀的文化, 学生可以形成对自身的更高要求, 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应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 养生这一古代传统文化被赋予了现代的生命力, 成为了体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医养生理论被体育院校广泛应用到教学当中, 是全民体育的必然要求, 体现了“健康第一”的精神, 是推动全民健身的重大举措, 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在各类中医养生体育项目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真正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为今后的自身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来德淳.体育院校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意义[J].科技信息, 2013 (15) :308-309.

[2]张时.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3]来德淳.谈中医养生文化对大学生思维模式和国民身体素质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09 (31) :273-274.

养生理论论文 篇9

关键词:脾,运化,养生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 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中医药学中蕴藏着大量的养生保健理论及经验,对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中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形成期。经后世的完善形成了在中国哲学观基础上所特有的中医养生文化。

《春秋繁露》中说道“五行莫贵于土”。这一观点体现了“五德终始说”的“贵土原则”。同时,本思想不但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也在中医养生中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使医家、道家对脾给予更多关注。脾者,乃仓廪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其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其运化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机能以及寿夭与否。以下笔者将从养生理论、养生方法以及与文化背景的关系角度来分析。

1 养生理论

古代医家对于养生理论的论述与当时的政治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每个朝代所崇尚的思潮不同,其思想也有一定差别。总的来说,在汉代以及唐代非常重视脾的养生,关于脾主运化的论述亦多。以下本文将论述脾主运化的养生特点。

1. 1 脾胃健运是长寿与否之根本

《内经》开宗明义,首倡养生长寿,认为有人之所以能“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是由于“知其道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道”即为规律,“数术”者调养精气之法也。此段话强调了学会养生,坚持适度,重视脾胃的重要性。脾者居中央属土,土者居中央以灌四旁。其具有运化不止,环周不休之势。而在《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中论道:“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2]261也验证了脾的积极作用。脾胃将水谷化为精微,布散至全身,营养脏腑、经络,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另外,脾胃游溢精气,在心火熏蒸下,变化而赤以营养全身,使人保持气血充盈,筋骨坚强。可见精气的盈耗,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

升降出入乃生命活动的形式之一,脾胃为升降出入之枢纽。胃气主降,脾气主升,饮食入胃,胃降则糟粕得以下行,脾升则精气得以输布。若胃失和降,则呕恶、纳呆等症生,脾运失司,则腹胀、泄泻诸证发。故经云“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说明只有升降出入正常,才能维持新陈代谢,延长生命力。

1. 2 脾胃病变是影响长寿的因素

脾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 “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阴气虚则阳气入……此人必数醉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能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偏于身内热而溺赤也。”[2]251脾不能为胃行其精液,则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皆生百病,人日益衰老。如脾胃阳气不足,可致脾失健运,升举无力而中气下陷,脾失统摄而不统血,以致出现出血等。另外,在《中藏经·生成论第三》: “肺生肾,肾生肝,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上下荣养,无有休息。”[3]脾胃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肾、心、肺、肝诸脏,产生脾肾阳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肝脾不调等证,从而成为“脾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故曰脾虚是不能长寿的根本原因。

2 养生方法

从秦汉开始关于养生方法论述颇多,经过历代积累,到隋唐时期人们已经初步认识到饮食的重要性,同时重视气功养生,气功固护脾气流行一时。

2. 1 调饮食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2]148此法乃食咸调肾以运行脾胃之气。肾者胃之关也,脾与胃合,所以此法借咸之柔软以利其关,关利胃气乃行,胃行则脾气方化。此处宜食咸就是取调理脾胃之关之义。可见古代饮食文化中都蕴含养生之道,注重行脾及饮食养生。同时在《混俗颐生录·卷上·饮食消息第一》: “食不欲粗及速,速即损气,粗即损脾,脾损即为食劳。不欲夜食,日没之后,脾当不磨。”[4]对其理论与孔子“食不厌精”观点不谋而合。主张在饮食中注意食谱及进食时间和速度。做到精细、慢食、定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专列3篇关于食物的论述,并用较大篇幅详细地介绍饮食宜忌,强调内养正气,调饮食,顾脾胃的养生方法。其中《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曰: “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5]3服指衣服、食指饮食,这里强调要饮食有节,寒热适中,五味不偏,脏腑功能健旺,人体才不会发生衰弱现象。《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 “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5]135指出进饮食乃人体维持生命活动、充养正气的来源,饮食调和才能使人体获得所需的各种营养以强身健体,若进食不当,反而对身体产生伤害。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序论第一》五藏所宜食法中提到“脾病宜食稗米、牛肉、枣、葵”[6]。牛在五行中属土,归脾,故食牛肉有助于健脾气; 枣补益中气,可以健脾养心。可见在古代亦有健脾养生之饮食,也为后人提供了健脾养生的食谱。

2. 2 顺应四时

周秦时期的人们就已经发现顺应四时季节气候的变化,对人类健康和疾病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人们把四时之变与饮食起居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时养生之法。《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病在脾,愈于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2]144从饮食起居以及气候等方面在防病、治病上给予后世具体的指导。张仲景根据天人相应之理创造性地按时间将饮食忌宜进行归纳,强调饮食也应顺应四时,以顾脾胃。如《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篇》提出“正月勿食生葱,三月勿食小蒜,八月、九月勿食姜,十月勿食椒,十一、十二月勿食燕”; 一日中“夜食生菜不利人”[5]; “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5]135,其“四季不食脾”又一次道出脾在四季均受到保护,不能令其受损。

2. 3 气功调节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盛行,气功养生较为普遍,关于脾养生气功调节都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如在《养性延命录( 节选) 卷下服气疗病篇第四》: “脾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疼闷,唏气出之……已上十二种调气法,依常以鼻引气,口中吐气,当今气声逐字吹、呼、嘘、呵、唏、呬吐之。若患者依此法,皆须恭敬用心为之,无有不差,愈病长生要求。”[6]此段话很具体的论述了调息养生以治疗脾病的方法。同样,在《黄庭遁甲缘身经脾藏》: “治脾当用呼,呼为写,吸为补。夫脾者,坤之气,土之精,其色黄,状如覆盆。脾主意,其神如风,化为玉女,长六寸,循环于脾藏也。……饮玉醴以致神之和,以补于脾,以佐神气,则入山不畏虎狼,登险不惧颠蹶者,行气之精也。”[7]此文中以道家学说为依据同时结合中医养生特色,非常详尽地描述了气功调养脾脏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为后世脾胃养生提供了很有用的素材。

2. 4 谴方用药顾护脾胃

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则病愈较快。故临床用药多重视顾护脾胃。比如在《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2]142疾病发生后,仲景强调用药当顾护脾胃。《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在太阳中风证使用桂枝汤发汗解表时,“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使谷气内充,易资生汗源,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能复入; 《伤寒论条辨》白虎汤后云“煮米熟汤成”,在清泻胃家实时,加“粳米、甘草”清而不碍胃; 《注解伤寒论》大承气汤方后云“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圣济总录》小承气汤方后云“若更衣者,勿服之”,下而不伐胃,中病即止; 诸如使用四逆汤急救回阳、理中丸温中散寒,真武汤温阳利水浊之余,亦选用甘草、干姜、白术以健脾守中,皆以胃气为本; 泻心汤寒温并用以调整脾胃的气机升降功能,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亦是补土培元的体现。在疾病调理上,《伤寒十劝》中仲景强调“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神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以上诸类均是仲景在疾病发生过程顾护脾胃的做法。与《汤液本草》中李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五菜为充”的思想相符,强调饮食科学、合理化,防止产生疾病,保持脾气充实而达摄生保健之目的。

3 养生与文化密切相关

不同的养生理论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当中,对脾的重视源于古代人们对土的关注,“尚土”意识在古代社会是非常普遍的。周文王演八卦,尊土为“五行”之首,汉儒们亦奉行五行学说中“土居中央”的理论。唐朝更是提出“地为天生,人为地显”。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 一是农业文化的产物。农业以土地为基础,土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源。所以“土”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是最为神圣的。二是政治原因。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黄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不可替代的,而黄帝“以土德王”。再加上按照邹衍“五德终始说”的理论,黄帝“土气胜”,大禹“木气胜”,商汤王“金气胜”,周文王“火气胜”,继之而起的大秦帝国就应当是“水气胜”。[8]那么,代秦而立的大汉王朝则以“土气胜”。而“唐承汉统”故唐亦为“土德”故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非常重视土,故对脾及脾的功能亦加了几分关注。故可以从历朝历代养生思想中看到人们对脾胃养生的重视。此亦值得深思,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学说亦不同。

4 结语

唐以前,由于受“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尚土”之风非常盛行。特别是汉代和唐代,从而使得对脾胃养生亦非常重视,经过不断地完善,使脾养生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同时从其文献中亦不难看出,

上一篇:智能网管的研究与实现下一篇: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