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指导

2024-06-28

中医养生指导(精选11篇)

中医养生指导 篇1

摘要:中医学有着自身的哲学基础和科学发展观。中医理论来自实践, 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理论的提升, 并反过来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实践, 为此, 笔者着重提出“实践中医观”的概念。中医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医的整个未来。依据中医本质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实践中医”人才, 就体现着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实践中医观,人才培养,师承,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基于长期的临床实践, 运用系统论整体思想和朴素辩证法思维, 对人类生老病死的生命活动及其调控原理、规律及法则的理性认识和精炼总结,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有自身的哲学基础和科学发展观, 其基本理论来源于实践, 它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有效地指导着实践, 并接受实践结果的检验, 形成了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往复,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从现代医疗保健的需求和中医药事业的整体发展来看, 中医药学面临着迫切需要解决的自身人才建设与实践发展问题, 但它必须遵循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

1 “实践中医观”的科学内涵

中医药理论是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升华而来的。“神农尝百草, 一日而遇七十毒”, 反映了中医药来自客观实践。“博涉知病, 多诊识脉, 屡用达药”, 也是反映中医药诊治的反复实践, 其意义在于指出了中医治学之道, 名家成才之路, 道出了“实践出真知”。

中医药学实践目的是诊治疾病, 实践对象是病人, 实践活动在临床, 是围绕病人这一核心的临床实践。中医是临床实践医学, 这符合“实践中医”的内容特点。中医学自《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的理论确立, 到明清温病理论的确立, 无不是随着医疗实践的进行而不断发展完善的。只有加强中医药者的实践能力, 才能适应现代医疗的需求, 才能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 而疗效正是中医的生命力之所在。

“实践中医”的特征就是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运用“天人相应”、“取类比象”、“思外揣内”的方法, 对天地山川、日月星辰、潮汐潮落、冬去春来、风雨霜露、寒热温凉等自然现象的观察, 结合历法、气象、季节更替、节气变化等自然规律, 以及异常自然现象发生对自然万物的影响, 并以此考察人体自身的生理与病理变化, 运用自然物质的不同偏性来纠正人体疾病的阴阳气血失衡, 通过观察人体表现于外部的形、神、色、脉的“表象”, 依据病人服用药物之后的反应对药物功效的判定, 以药测证, 从具体诊疗实践前后的客观临床表现的对照中获得取客观信息, 并参考病人诊疗过程中所处的天时、地理、气候、环境、社会生活及先天禀赋 (体质状态) 等信息的影响, 这种经验观察的实践手段保证了对象不受干扰, 所获得的信息是对象的真实的本来状态[1]。这不同于受控条件下的实验医学, 如中医“证”的实验研究, 其模型复制就存在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本于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继承、实践、发展中医药学, 为此, 笔者提出“实践中医观”的概念, 即坚持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医疗实践、坚持临床医疗对中医理论的严格验证, 坚持临床医疗实践对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 对中医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发展,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从而形成比较系统的、具有辩证思维的“实践中医”理念, 并以此来培养中医药人才。

重视理论、勇于实践、知和行统一是中医药学数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如果脱离临床实践去谈人才培养, 是空中楼阁。“实践中医观”就体现在服务人民大众上, 进而可转化成生产力, 其转化的过程就必须依靠临床实践。临床实践是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广阔天地。广泛的临床实践有利于培养更多的过硬中医药人才。中医确切的疗效, 就会提高中医的社会信誉, 争取到更大的临床份额和发展空间。

2 “实践中医观”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医药学也有自身的科学发展观, 其中一方面就是中医药人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同样, “实践中医观”立足的根基就是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优秀中医药人才的短缺、中医药人自身信仰的动摇、尤其是中医人实践能力的削弱是中医领地逐步萎缩的病根所在。“以人为本”在中医诊疗实践中必须体现在提高病人的实际疗效上, 不断满足中医药市场需求和促进中医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人民大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为此, 继承、弘扬、发展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关键环节在于以“实践中医观”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实践中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就有高等院校成批量的教育培养模式和以名师一带一 (多) 的师承培养模式。院校培养的中医药人才同样关键在老师。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中医基础课程教师严重缺乏临证实践经验, 多数年轻教师毕业后就担负着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学, 没有经历系统临床培训和实践临证经验, 不具备完备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2]。虽然为学生传授了系统的中医药理论知识, 为学生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了一定基础, 但真正的中医临床思维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基础上。

中医师承家传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传统的中医传承模式, 在高等中医院校建立之前, 对中医的传承和人才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推动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中医传承、学术流派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师承家传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具有鲜明的积极作用:第一,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激发学徒浓厚的专业兴趣。师承家传式注重的理论与临床的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在临床诊治实践的实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于中医经典著作中寻求理论指导, 返回临床实践中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学徒从实践到理论, 从理论返回实践、指导实践, 提高疗效, 在这种活生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激发专业兴趣;第二, 在临证实践中不断提高学徒临床思维能力。师承家传式教育的最大优点是理论不脱离实践, 早实践, 多实践, 在名师 (傅) 指导下能较快地完成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有机过渡;第三, 因人因材施教。在师承家传式带教中, 师生朝夕相处, 名师 (傅) 可针对学徒的不同知识背景、学习兴趣及领悟能力, 做到因人、因时、因材施教;第四、师承家传式教育有利于学术思想的传承。师承教育下, 学徒容易掌握、继承名师 (傅) 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3]。

因此, “实践中医观”体现在人才培养必须把实践性放在第一位, 正所谓“熟读王叔和, 不如临证多”, 这可谓是历代中医家传师承经验的高度概括。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名中医药师带徒工程, 受到中医药界的广泛赞誉和肯定, 并取得显著成绩, 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果。邓铁涛老教授说:“师带徒最大的成绩就是培养出了一批铁杆中医。”高级师承继续教育是培养高级临床人才的卓有成效的法宝, 已经成为中医药界的共识。

3 “实践中医观”可促进中医药人培养的良性循环发展

中医药人才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院校的在校教育;第二是走入工作岗位后的继续教育。如果按照“实践中医观”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校教育的学生要做到以下三点, 并且必须三者有机结合。

第一, 学理论、读经典。

中医基础理论较为完备的集中在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当中, 读经典是学习中医理论最好的方式。只有扩大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在中医课程中的比例, 才能建立起中医思维模式。如今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所占课时比例在缩小, 学生很难建立起纯正的中医思维模式。

第二, 上临床、多实践。

上临床就是要求学生在二年级即开始到医院上临床课, 直接接触病人。授课老师必须以中医药为主, 运用纯正的中医思维方法分析临床病例诊治的理法方药, 让学生全方位地在临证实践中接受培养。

第三, 跟名师、重继承。

跟名师就是跟随经验丰富的老师随诊, 学习老师的整个临证过程, 只有这样, 中医药薪火才能原样传承, 而不“变味”。当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实践的最高水平, 是中医药传承过程中的新财富, 与中医经典古籍文献相比, 更具有创新性和指导性[4]。

如此, 学生在校学习则以“临证实践为目的, 以攻读经典为根基, 以跟师随诊为途径”, 形成了“理论学习—临证实践—名师指点”学用结合的良性递进式自我提升模式。

当学生毕业走上岗位, 尤其是在教学、医疗、科研的医院或学校从事医疗与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中医药教师 (医师、药师) 应一身兼三职:学徒, 医生, 老师。

第一, 在校任教。

一方面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向学生进行传播, 如果有能力有经验还得担负指导研究生教育;另一方面参与临证实践, 将理论运用到实践, 并从实践中积累经验, 并有意识的作某些方面研究, 如流行病学调查, 常见病、多发病的证治规律研究, 专病专方的研究,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研究等等。这反过来指导教学, 形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生动教学形式, 并将良好的服务意识灌输给学生, 带领学生临证实习, 接触人民群众, 切身了解患者的身心,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授课老师单一的、纯理论的、枯燥干瘪的教学模式。

第二, 临床坐诊。

中医药就是以其良好临床疗效而经久不衰的, 中医如果脱离了实践, 中医必将失去其固有的魅力。中医药人就应该将其所学的理论付之于实践, 为广大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这本身也是对中医药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第三, 跟师学徒。

中医传统的师承教育是现代医学不可完全替代的教育模式, 随着现代大学的普及和扩招, 传统的师承教育已经不被重视, 而其内在的优势则是现代大学式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师承能够将名师名家的学术思想继承下来, 多拜师, 以集众家之所长, 这是造就中医大家的必由之路。

总之, 这就形成了以“学”促“用”、以“用”促“教”、以“教”促“学”的螺旋上升式的以“实践中医观”培养中医药人才模式。一方面、将中医药高级人才下派到社区及农村以增进社区及农村的医疗水平, 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 一定程度上部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另一方面, 中医教师 (医师) 能够将所学知识得到充分发挥, 因为郊区农村的病源多, 病种杂, 这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可以造就出真正的“实践中医”。

4 问题及建议

由于现代医学语言的直观性、疗效的快捷性及其普及面的广阔而深远性, 这对中医药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这也使得中医本有的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再加上现代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医院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偏颇:其一是教学上偏重于现代医学知识教育, 忽视中医传统经典理论的传授和中医思维的有效建立;其二是科研上偏重于 (动物) 实验研究, 轻视了临床研究;其三是临床上过于西化及注重经济效益, 而忽视中医药的积极运用, 对“铁杆式”中医缺乏扶持力度, 从而使经验丰富的纯中医越来越少, 等等诸多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实践中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建议:首先, 对中医药专业的学生, 中医院校应加强中医经典理论、中国传统哲学理论的教育和中医思维的培养, 降低对外语的过高要求, 增加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技能考核项目;其次, 对中医药院校的教师和中医药科研工作者, 应当从事一定量的临床实践工作, 并要求中医药科研必须建立在临床有效性的基础之上;再者, 对“铁杆式”中医, 中医药院校和中医医院应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行师带徒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如此, 则很大程度上利于“实践中医”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 有部分中医院已经实施了名师带徒教育模式, 突破院校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成为中医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机补充, 是成就中医药高尖人才成熟的前进阶梯。广东省中医院师带徒教育模式的成功, 为全国树立了光辉典范, 并已经成为中医人才培养的楷模。“这比建设多少中医药大学, 培育多少博士这种表面的繁荣, 更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医发展困难的局面。”邓铁涛反复强调“跟名师、多临证” , 这是对师承教育模式的高度概括。师承教育模式一直是中医药学的传统人才培养方法, 现在重新恢复, 在纠正中医院校人才培养绝对西化的今天, 有着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这充分说明, 只有遵守中医教育的客观规律, 以“实践中医观”培养中医药人才, 才能使中医药这个瑰宝永放光芒, 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常存库, 李宝琴, 黄寅焱.比照西医:中医特殊认识的实践要素论纲[J].中医药信息, 2007, 24 (6) :1-3.

[2]李敦清, 杨振宁, 张庆祥, 等.中医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脱离的原因探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25 (1) :46-48.

[3]王乃平, 朱华, 罗伟生, 等.现代中医师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广西高教研究, 2001, 8 (4) :17-19.

[4]曹丽娟.近年中医院自办师承教育概况[J].亚太传统医药, 2006, 7 (12) :72-75.

中医养生指导 篇2

1、大寒时节注意护心

大寒这个时间段,因为正好是遇到过年时间段,所以,一些人会操心,而对于养生学来讲,在大寒的时候,就需要特别注意养心。养心的意思,就是要注意不要操劳,心上不要放事,最好是放宽自己的心,该吃吃,该睡睡。尤其是老年人,不要操劳儿女之事。

2、大寒时节注意暖脚

大寒的时候,是天气较冷的时候,但因为天气的变化,而且许多人会外出,毕竟是过年期间,因此,一定要注意,对腿部的保暖。我们都知道,脚部只要保暖工作做好了,全身都会暖和,因此,大寒外出暖脚是必须的。

3、大寒时节适宜慢动

大寒的时候,天气不好,而且过年的运动量本身就大,所以,这个时间段的养生指导是会让你尽量选择慢运动,例如,打太极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一天忙里忙外多的话,运动可以自然省略,不必刻意去做。

4、大寒时节少盐多苦

大寒的时候,这个时候,因为天气要转暖了,而且过年也是大油大肉地吃,尽量记得,要吃清淡一些的食物,尤其是吃盐少一些的食物。慢慢地春燥来了后,就需要下火,吃一些苦类的食物了。而且对于过年上火吃苦类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的`。

5、大寒时节避免久坐

过年期间,也是大寒期间,许多人会选择在一起打麻将,或者是坐一起聊天,玩乐打牌。但是,大寒天气的时候,记得,最好是忌久坐。久坐会容易导致你下肢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出现静脉曲张等,尤其是老年人,半个小时要起来走动走动。

6、大寒时节减少进补

小寒时节我们推荐的是进补,但大寒时节却不推荐进补了。而且这个时间段,一定要记得,适量开始减少你的进补量。这是因为春天万物复苏,我们要为春天的开眼做准备。这个,如果过量再补的话,则无法满足春有升散之说的习惯。

7、大寒时节准备春发

大寒时节一过,春分就要到了,这个时候,人要做好迎接春的准备,所以,春发是必须的。春发的意思,就是做一些有利于散发的事,万物生长,本身就是散发的过程。所以,松松土,散散心,养精蓄锐,早晚少走动,是为春天发新芽而做的准备。

8、大寒时节八宝粥来

中医养生指导 篇3

【关键词】中医养生理论;脑卒中;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3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17-01

脑卒中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疾病,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当下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其检出率以及治疗的效果明显升高,死亡率也随之下降[1]。本文为了研究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作用,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组43例患者,并命名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其男患者46例,女患者40例,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2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4.3)岁。病程主要集中在4至8周之间,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康复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均符合脑卒中临床诊断的标准,且并没有严重的系统疾病,如心、肝以及肾疾病等。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治疗进行比较,如患者病程等。

1.2护理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的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康复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方式,其主要包括以下2个内容:(1)起居的养生,一个良好的生活作息,对患者神经系统的改善非常的作用。正如孙思邈说:“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患者应根据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作息的时间,如春夏应夜卧早起,秋则是早卧早起等。对于日常生活如洗脸、刷牙、穿衣、进食、上厕所等应尽可能自己独立完成,避免对家属及护理人员的依赖,家人的照料不可过于周到。尽量多运动,活动筋骨.勤梳头,刺激头部穴位,改善微循环.(2)饮食养生,对于脑卒中患者的饮食更应多加注意,过于偏激食物,会引起相关脏器出现衰竭,诱发疾病。因此,要顺应季节调节饮食情况,不宜过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春天要注意养肝多吃些凉性去火的食物,夏季患者应多食寒凉滋润的食物,如绿豆、薏仁等;再如秋季患者应食用平补温补、滋阴润肺等的食物,如黑木耳、梨等。冬季应从敛阴护阳早睡晚起,注意背部保暖,多吃进补食物,如羊肉、牛肉等。对于痰湿型患者,应忌油腻肥甘等聚湿生痰之品,以免加重;对于气短、气虚型以及瘫软乏力患者,可不限制肉类、蛋白质高的食品,如牛肉,瘦鸡、鱼、海参以及瘦肉等。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根据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对其饮食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发挥不同食物的作用,不但可以使患者均衡获取全面营养,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养生的目的[2]。

2、結果

在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但以康复组患者改善的程度更为明显,且统计学差异有意义。具体情况如表一所示。

3讨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些患者甚至要坚持终身。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的康复护理,其不但可以调畅情志,调动患者康复的积极性,树立康复的信心,还可以使患者主动适应病后的生活变化,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与功能锻炼。这一康复护理方法,可以改变传统将焦点和关注点全放在疾病和药物上现象,而且还有利于患者肢体恢复,降低方面情绪的发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调整心态,从而进入躯体与心理康复的良性循环[3]。

在中医养生中,倡导“天人相应,内外统一”的观念,但其观念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改变逐渐提高,其对人们的身体保养与疾病的治疗也有良好的效果[4]。因此,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方式,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以此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丽,佘秋群,冯灵.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7(04)52-53

[2]高萍.以主动运动为主的社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8(03)45-46

[3]杜凤珍,邓朋,侯莹.居家康复对中后期脑卒中患者ADL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7(02)86-87

《周易》对养生体育的指导意义 篇4

《周易》是我国古代哲学巨著, 它原始于夏代之先, 成本于殷周之际。它研究了宇宙自然、天地万物、人类社会的天下之理, 在我国古代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总汇。《周易》在研究天地万物中突出了对生命的研究。反映了我国古代人对生命科学古朴的认识, 构成我国古代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对养生学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对养生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易传》是《周易》最古老的注解。在养生方面, 提出了一些较为系统而深刻的认识, 为后世的养生思想打下了基础, 它是“动静有常”养生思想的代表。《易传》从阴阳五行等角度对精、气、神、意进行研究, 十分重视人的生命运动及其规律。主张“性命双修”, 认为“性” (神) 是生命的本质, 而“命” (形, 即身体) 是生命的本源。因此, 必须“顺性命之理”, “穷理尽性以至命”。所以, 我国后来的养生学家多被称为“养性之学”、“性命之学”、“尽性至命”之学。可见, 《易传》为养生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易》强调世间万物的相生相克、阴阳和谐, 肯定了自然界中, 存在着阴与阳、动与静、刚与柔等两种相反势力的“相摩”、“相荡”, 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主张生命的运动决定于阴阳二气的动静聚散。而我国体育中提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见《易·乾卦》) 。即要人们去效法天地, 按自然规律去以动养生, 强调“动静有常”, 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这让人们从求天保佑的拘谨中解脱出来, 主动的进行身体运动与自然相结合来达到身体的健康与长寿的目的。

二、养生思想与养生体育的出现

所谓“养生”, 就是保养生命。保就是护利御害, 养就是扶正祛邪, 就是要保证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 也就是“天人合一”。

养生体育是为养生长寿服务, 即以养护生命使达最长期限为目标的体育活动。它不同于竞技体育的激烈对抗性和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的性, 养生体育根植于群众中, 具有普遍性和和谐性, 追求的是人体的健康和延年益寿。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人心灵的净化。

当今社会, 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也导致了更多的人产生了亚健康状态, 因此, 人们更加追求健康和长寿。体育养生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不失传统的条件下, 将养生方法传播推广, 使之能造福更多的人。

三、“道法自然”及“阴阳和谐”对养生体育的指导意义

《周易》强调“道法自然”而自然养生观的“顺其自然”不仅指人体在自身活动中的顺其自然, 而且也指人体与外界环境相统一的顺其自然。如今的运动训练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从各个自然的角度与人的身体角度相互统一协调起来。自然养生观的内涵和周易中的自然法则不谋而合。讲究顺其自然, 道法自然, 结合天时地利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周易》利用八卦及六十四卦来阐述“阴阳消长变化”的道理, 以揭示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些客观规律, 进行指导人类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去修养生息, 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 使其处于符合自然状态, 不对它横加干涉, 不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科学的朴素认识。现代养生体育也顺应《周易》中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根据天时地利来锻炼修养身体进行运动。不勉强不激进不刻意的顺应自然规律, 与自然相互辉映, 结合自然的精气来协调人的自身, 锻炼体质调整气息净化心灵。

在《周易》中把人从各个方面也分为阴阳两面。如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人体的健康与否, 决定于阴阳的是否调和。如《内经》所说:“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人体之阴阳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况下, 人体就健康。而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 就会表现出各种不适和病症。甚至古人对症状的分类, 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这都在向我们证明阴阳和谐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养生体育如果不从阴阳和谐出发, 违背了自然阴阳规律根本无法达到养生的效果, 甚至会影响到身心的健康。

四、小结

养生体育是体育活动中接近普通人群, 对大众的身体健康大有益处的体育活动, 《周易》又是从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出发归纳的道理与法则。两者的结合能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促进人的身体健康, 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深入的课题。

体育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活动, 而《周易》研究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对人类的发展和身心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现代社会中《周易》被广泛用于数学计算和人事管理中, 而在体育中的应用却还有很大的空白。养生之道, 是可以掌握的。只要掌握了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 就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体育本就注重人的身心合一, 这与《周易》的精髓不谋而合, 用《周易》来指导当代养生体育既能够传承我国古代文化又能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周易》作为我国著名的古典哲学著作, 它利用八卦及六十四卦来阐述阴阳消长变化的道理, 以揭示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些客观规律, 进行指导人类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去修养生息, 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科学的朴素认识。《周易》这种思想, 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并成为我国古代许多养生思想学派的共同源头和理论基础, 对现代的养生体育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周易,养生,养生体育,阴阳和谐

参考文献

[1]王玉德:《神奇的八卦》,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4年。

[2]《黄帝·内经》,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年。

[3]张载:《横渠易说》, 齐鲁书社, 2004年。

[4]朱熹:《朱子语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

[5]徐奇堂, 译注:《易经》, 广州出版社, 2001年。

[6]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年。

老年人中医保健指导 篇5

(一)饮食调节: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做到饮食多样化,进食宜缓,食要限量,少吃多餐,食宜清淡、熟软。预防便秘,便秘可以加重心脏负担,影响肺的通、换气功能,使腹压升高、氧耗增加,诱发心绞痛、心梗、中风等疾病,老年人应通过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养成定时

排便的良好习惯。

(二)心理调摄:通过欣赏音乐、习字作画等方法进行心理调摄,缓解疲劳、达到心身愉悦的目的。避免易激动、大喜大悲、大怒等情绪剧烈变化,以防止因情绪波动、中风、心

绞痛、心梗,甚至猝死现象发生。

(三)运动调节: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拳、慢跑、散步等。适当有规律的运动对改善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心肺的供氧能力,老年人运动锻炼要遵

中医养生指导 篇6

【关键词】 单侧膝下截肢病人;情志变化;诱因分析;中医情志指导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45 文章編号:1004-7484(2013)-06-3341-02

中医学中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五志演化而来。七情仅是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并不成为致病因素,但是如果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则可以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并影响疾病的预后和转归。调查显示单侧膝下截肢病人在康复过程中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作为护理人员应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给予有效的健康指导,使患者科学的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改善和消除自身不良情绪,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1 对 象

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通化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单侧膝下截肢患者,共105例,年龄18-65岁。入选标准:①单侧膝下截肢;②正在接受治疗;③目前无意识障碍

2 结 果

105例单侧膝下截肢病人情志变化调查结果,单侧膝下截肢病人情志变化以焦虑、失眠为主。

3 讨 论

31 单侧膝下截肢病人情志变化诱因分析

311 主观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患者情志变化诸多因素中,患者自身因素所占比例高达450%。《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康复过程中,患者采取积极的态度,实事求是地了解自身状况,正视自身情绪变化,有助于消除自身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312 客观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因素、医疗资源、社会支持系统压力等在很大程度上对单侧膝下截肢病人的康复有影响。其中,患者通过医护人员了解中医情志自护方法所占比例高达589%。因而,医护人员加强健康宣教,进行健康指导,进行社区动员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3121 经济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压力作为情志变化诱因比例高达200%。单侧膝下截肢病人入院时多处不适应,症状严重。多种检查找不到能够解释病情的证据,多方治疗经久不愈,经济负担较重,严重影响了对医疗资源的利用效果,延缓病程。因而,在其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落实国家惠民政策,做到病有所医。

3122 医疗资源 当前由于地区间的差别、经济单位和社会群体间的差别十分突出,医疗资源利用的公平性有待提高。调查中发现,单侧膝下截肢患者因当地治疗水平有限、医院床位有限、治疗人员稀缺致使病情延误,出现疼痛、组织坏死等现象,治疗效果不明显。因而,在有效时间内,进行积极迅速的干预,对增强单侧膝下截肢病人的信心,疾病的康复有重大影响。

3123 社会支持系统压力 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获得他人在精神上的帮助与支持,从而增强自我心理防卫功能,消除或减轻应激所带来的精神紧张状态。单侧膝下截肢患者是社会一员,需要全社会特别是亲人家属的关照,离开家庭和社会,患者会感到精神空虚。因而,鼓励家属亲友积极探视,帮助其解决经济问题及恢复后工作安排问题,指导病人自我调节,学会倾诉,对其心理矛盾冲突具有重要缓冲作用。

32 单侧膝下截肢病人中医情志指导

321 顺情解郁,有效调控情绪 ①疏导法:“人之情,莫不乐死而恶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即说理开导。据调查结果,单侧膝下截肢病人中抑郁者达220%,对于此类病人,护理人员应运用《内经》中相关知识进行言语开导,包括解释、鼓励、安慰等。医护人员应顺从其意志和情绪,以亲切的语言,有的放矢地进行正面说理疏导,解答有关医护咨询,让单侧膝下截肢病人了解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相关情况。最终帮助其消除顾虑,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不断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②松弛疗法:研究表明情绪压抑可使血中5-HT3增高,在治疗期间给予精神安慰,消除病人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是十分重要的。当出现不适时,可嘱单侧膝下截肢病人深呼吸、肌肉放松,并主动与病人进行交谈,分散其注意力。

322 积极支持,减少客观因素干扰 心理学上把良好的家人关系、良好的伴侣或恋人关系、良好的朋友关系叫做“人生三大护航舰”,可见家人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护理人员应一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协调多方关系,以自身所学指导单侧膝下截肢患者家属,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力求家属的积极配合。如指导家属情通过沟通针对其思想上存在的负担给予耐心地解释,做好心理安慰工作,最终调解患者自身情绪,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

《内经》云:“人有脏腑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正常的情志可使脏腑之气舒畅条达,继而促进脏腑功能活动的正常;情志异常,就会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继而伤及内脏。调查结果显示出多种情志变化,引起其变化诱因诸多,可见情志调节的重要性,因而给予中医情志指导十分必要。医护人员应通过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调动单侧膝下截肢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心理、生理上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使患者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条达,气血调和,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其疾病早愈。

参考文献

[1] 胡慧中医心理护理中语言沟通技巧探析[J]湖北中医杂,2004,26(4):3

[2] 张玉珍中医护理学[M]北京:中国平安出版社,1997:50-70

[3] 刘静茹,胡光展中医情志护理方法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5,(01)

中医养生指导 篇7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的孙兴国教授[1]认为:只有在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全新理论体系指导临床上广泛开展心肺运动及康复,将人体心肺代谢等功能一体化自主调控理论与以病人为核心的临床医疗实践紧密结合,可以精准地制定个体化高强度康复运动为核心的整体康复方案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和慢病康复治疗,才能实现真正的医学“转化”和“整合”,从而助益健康中国的实现。孙主任的理论接近中医的整体观理论。中医强调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将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强调辨证论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心肺疾病的病因和治疗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提出心肺同源同治的观点来论证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心肺康复是密不可分的。

1 中医学对心肺功能的解释

中医学将心、肺、肝、脾、肾统称为五脏,虽与现代解剖学上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上却不完全相同。中医学中的“脏”,虽以一定的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但主要是基于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及反复的医疗实践,从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所以,一个脏的功能,可能包括几个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脏器的功能。

现代医学主要是以解剖形态学的基础来概括脏器的生理功能。因此,一个“现代医学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好几个“中医学脏器”的功能之中。总之,中医学中的脏,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方面的综合概念。

1.1 心的生理特性与功能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中医学认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和藏神。心主血,主要是指心能推动血液运行,这与现代医学认为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基本相同。心藏神,即心主神志,是说心有主管精神活动的功能。人的精神活动,为大脑的生理功能之一,中医学把这一功能,归属于心,所以《内经》上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就是说心为一身之主,主宰着人的神志。后来,除明代医家提出“神明之心”以外,清代许多医家明确指出,神明之心并非主血脉之心,而实质是指脑。但是,中医学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仍归结为心的功能异常,主要从心着手治疗。所以,中医学“心”的功能除包括心血管功能外,还包括大脑的某些功能以及神经和体液调节等,中医学中的“心”是这些生理功能的综合概念。

“心主血脉”,心主血,血液由水谷精微与肺之清气经心赤化为血,并依赖心气推动在身体里面不断流动,心主血脉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心脏和脉管内的血液,也就是心血要充盈;二是这个心气要足,一阴一阳,二者平衡,心脏泵血功能才能正常,不管是心血(阴)还是心气(阳),如果出了问题二者都会受到影响。比如说胸痹,没有心气,血液无法生化流动,人就不能活,心主血脉,脉管和心脏是连在一起的,是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心气旺盛,脉管通利,血液运行不受阻,流通顺畅,血液得以通行全身进行濡养,身体才能健康正常。

《内经》中记载心脏外观色赤,形状有大小坚脆之分,为阳中之太阳,五行之性属火,与夏气相通而恶热。心为君主之官,主藏神,心合脉、充脉,主血,部于表,华于面,即心主血脉。心在液为汗,心主言,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心开窍为舌,心与小肠相表里。

1.2 肺的生理特性与功能

《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就是说肺是辅佐之官,是帮助心脏治理调整身体的。肺:中医学中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总的看来,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的肺脏呼吸功能是基本一致的。肺主宣发是指肺气主向上和升宣、向外周的布散,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通畅的作用。由于肺有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可疏通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所以肺有通调水道的作用。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要会聚于肺,通过肺的气体交换(吐故纳新),再输送至全身。中医认为这些功能与肺的呼吸功能有相似之处。

肺在人体位置最高,为五脏六腑之盖,为阳中之少阴,五行属金,与秋燥之气相而行降敛之性。肺主气,司呼吸,肺者,气之本,诸气者皆属于肺气肃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治理调节;肺气宣发,外主皮毛;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肺主藏魄,在志为悲忧,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肺与大肠相表里。

1.3 心肺相关理论

郑杨等[2]在心肺相关理论方面有如下几个方面探讨:心之与肺,一则为君,一则为相,各为气血所主,二者密切相关。并从心肺位置、经络、阴阳、生理病理功能、五行角度等进行系统阐述。

1.3.1 位置相邻、经络相连、阴阳相应

心肺同居胸中,位于上焦。心为五脏之首,与肺相邻最近。心与肺的经脉部分布于胸胁及上臂内侧,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其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向上行绕过肺。心肺属阳,阴阳相应,《素问·金匿真言论篇》云:“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类经》亦云:“心肺居于隔上,二阳脏也,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心阴与肺阳互为体用关系,心阴得肺阳而血化,气益顺畅,肺阳为心阴之用,肺阳得心阴而肺自静。

1.3.2 功能相关

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肺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主要体现心主血与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心肺在血液、宗气、呼吸、心肺之阴阳相互滋养等方面有密切联系。

1.3.2. 1 血液生成和运行方面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脾胃的运化功能在血液的化生中占重要地位,但血液的生成还要通过肺宣发和朝百脉的作用,方能化生为血。血液运行方面: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心主血脉,血液运行必须依赖心气的推动。而肺主宣发、肺朝百脉,只有肺气宣发肃降才能助心行血。气能生血、行血和摄血。气能生血:脾胃是生产血的地方,脾胃之气健旺,造血能力强,血就容易充足。气能行血:血液的运动,有赖于气的推动,具体表现在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等方面。气的运行遇到了阻碍,也会影响到血的运行。气能摄血:脾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其正常运行于脉内,而不是溢出脉外造成出血。说的是血能载气、养气。血是气的载体,气存在于血中,依附于血才不至于涣散,又跟随血运载到全身。血还能不断为气的运行提供营养,达到养气的作用。

1.3.2. 2 呼吸方面

《难经·四难》明言:“呼出心与肺”。说明呼吸功能的正常与肺主气、心主血的功能密切相关,是心肺联合功能的体现。心肺功能正常是维持人体气血运行的根本保证。

1.3.2. 3 宗气方面

宗气又称大气,指积于胸中之气。宗气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而成。由于心肺的功能正常,宗气才具有贯通心脉而行气血,出息道而司呼吸的作用,从而使血液循环和呼吸运动之间相互协调,保持平衡。

1.3.2. 4 心肺阴阳互相滋养

心阴有赖于肺阴的滋养,以防心火偏亢。心阳不足,肺金失于温煦,肺气失宣降可发生喘息、咳唾的疾病,如阳虚肺痪证等。

1.3.3 五行相关

心属火,在志为喜,肺属金,在志为悲忧。由于火能胜金,喜可胜悲忧,故心与肺为相克之脏,即火克金,正常情况下,肺金受心火的制约,以维持两脏之间的生理平衡,而这种平衡若遭到破坏,则两脏之气必见偏颇,常表现为火旺伐金、金燥侮火、金弱火旺、火弱金旺等证。

1.3.3. 1 火旺伐金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火内盛,火灼肺金而病于肺,即可见心忡,心烦,咽干,失眠,多梦等心火内扰症状,或可见鼻衄,咳嗽息粗,咯血,便秘等火热伤肺的症状,临证治疗以泻心火为主,心火降熄,则肺热自除。

1.3.3. 2 金燥侮火

是指肺金之气太过,不受心火的制约,反乘伤心火,心属火,心病易生火热,若肺气太过,气有余便是火。心火也为之灼,在临床所见咳嗽,咯吐黄痰,喘促气粗,便干等肺热壅盛症状的同时,同时有心烦不寐,面赤舌红或口舌生疮等心经热盛症状[3]。

1.3.3. 3 金弱火旺

是指因肺金本脏虚弱,而表现心气相对偏盛或心邪实盛的病变。如肺阴虚证,因肺的阴液耗伤,肺失滋润,肃降无常,故可见咳喘少痰或无痰,口、鼻、皮肤干燥、五心烦热、盗汗等;同时,阴虚内热,热极化火,虚火扰乱心神,神不守舍,又见心悸,怔仲,心烦,失眠,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1.3.4 中国古代官制文化与中医心肺相关

从《内经》中可知,用君臣相傅论脏腑,即运用社会关系模式来类比说明脏腑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心与肺的关系定为: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心是身形之君,主出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肺对心君辅佐,和对全身脏腑营卫阴阳的调节,君臣密切相关。君主之官是指心在五脏六腑当中是统摄脏腑的,是十二官之主,犹如一个国家的君主那样,对全身各脏腑的功能活动起着指挥和协调作用,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心与肺为君臣关系,功能上密切相关,《类经·卷十八》记载:“气自为脏腑之主,故五脏之系皆入于心,心之总系复上贯于肺,通于喉,而息由此出,肺为相傅之官”。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4]认为:相即宰相,傅即师傅,在人体当中,心虽然是最高位,处于南方,但是从人体解剖来方面来讲,肺比心的位置高,所以肺可以做君主的师傅,肺的治节出焉,就是指肺的治理和调节。如果肺的功能很好,人正常的气机才能表现,肺不仅调控正常的气机,还主管分配全身之气血的作用。

2 气机调理———心肺康复之本

中医学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最细微的物质。人体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形式虽是多种多样,但在理论上可将它们归纳为升、降、出、入4种基本运动形式。

气的升降和出入,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从局部来看,并不是每一种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而是各有所侧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从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则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又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心肺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如果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调,即是“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调有多种形式。如冠心病的气滞,哮喘时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心衰病人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作气陷;人将亡时的气不能内守而外逸时,称为气脱。这些气的病理状态,都会在人体中引起一定的反应,从而导致人体内部发生紊乱,失去相应的平衡,因此气功、八段锦、太极拳等对于心肺功能的改善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3 关于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心肺康复治疗

生理功能上,肺主气,维持心脏正常功能活动,肺朝百脉,助心行血,保证血液正常运行,肺主治节,保证心有“节”,心与肺相互滋生,宗气为心肺共同所主,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与心肺密切相关,呼吸运动为心肺共同完成,津液代谢为心肺共同运化,心藏神与肺藏魄相互影响。病理上,心与肺相互影响,肺病传心,心病传肺,并从解剖位置、气血、经络、形神、病机与外界环境六个方面揭示心肺相关的内在机制。心、肺同现代解剖之心、肺基本符合。心肺在人体中位置毗邻,气血是心肺相关的信息单元,心血肺气互为体用,经络是心肺相联系的信息通路,形神关系是心肺相关的最高概念,心与肺的关键病机是肺气虚致痰致癖,痰癖是病理相关的中介,人体的开放性通过心肺偶联实现,对心肺相关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阐释。

在临床上,根据心肺相关理论形成了心病治肺[5],肺病治心,心肺同治的治疗指导思想。该理论应用于指导临床辨治肺心病、冠心病。

指导肺心病的治疗:补养肺气,早期防治肺心病;调心肺气血贯穿肺心病治疗的始终;治疗肺心病注意祛痰清肺,益气活血;调气血的同时调心神,形神同调。指导冠心病的治疗:冠心病的预防,益肺固表为先;冠心病治疗,当心肺同治,同时提出心肺相关理论的应用前景,可指导临床“无证可辨”、“治未病”的治疗以及临床常见病的治疗如病毒性心肌炎、鼻病。其运用广泛,为临床心、肺疾病等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丰富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同时使五脏相关理论更为丰富与完整。

在临床上看到胸闷喘憋的病人,单从临床症状上无法区分是心病还是肺病,因此中医是整体理论指导下的辨证治疗。刘学法[6]用心肺相关治疗冠心病,认为胸痛心痹无论是轻证或重证,痛证或气病,均是由于肺气虚或肺失于宣降导致心气壅塞、肺气郁闭、甚则心脉痹阻,临床出现胸闷、憋气、气短、心慌甚则胸痛等冠心病常见系列症状。历代医家也已注意到胸痹心痛可从肺、从气治之。在治法、用药方面都十分重视心肺的关系,从肺脏特点选方用药,以达到气充则血畅,水液通调,无瘀、痰、水阻塞心脉之隐患。认为辨治冠心病时应以气血为纲,心肺同治。

4 小结

从心肺同治出发治疗疾病,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治疗肺与心往往出现协同作用,治肺可以起到养心、宁心、醒神的作用;治疗心可以起到益肺、敛肺、助肺的恢复功能。在治疗肺的同时固护心,则治疗肺的功效倍增。因此心肺同源同治是心脏康复的一个大前提。

关键词:同源同治,中医理论,心肺康复,心肺同源

参考文献

[1]孙兴国.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概论Ⅲ:呼吸循环代谢一体化调控环路中神经体液作用模式[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5,31(4):308-315.

[2]郑杨,林琳,张静.心肺相关理论探讨[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4):84-85.

[3]周宇.肺心病心肺相关中医证候研究规律[J].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4]曲黎敏.《灵兰秘典论》的五脏解读(二)—肺为相傅之官[J].家庭医学,2008,11:40.

[5]张元贵.中医心肺相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探讨[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中医养生指导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腺性膀胱炎、肾结石患者,其中前列腺增生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中医路径组32例(均为男性,平均74.69±9.67岁)、西医路径组30例(均为男性,平均74.83±8.79岁);腺性膀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医路径组30例(男5例,女26例,平均57.83±19.09岁)、西医路径组30例(男性2例,女性28例,平均54.20±14.90岁);肾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中医路径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49.66±15.25岁)、西医路径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平均51.88±16.38岁)。各病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3]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的相关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第一诊断必须为肾结石(ICD-10:N20.901)、前列腺增生(ICD-10:N40.01)、腺性膀胱炎(ICD-10:N30.801)并能配合治疗者;②病程≤12天;③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④自愿参与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2 排除标准

①合并精神类疾病而不能配合治疗者;②入院后因各种原因未能按照临床路径完成治疗者(包括住院天数过短的情况);③依从性不良,拒绝合作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1.4 研究方法

1.4.1 临床路径的制定

中医临床路径以《中医内科学》[3]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为基础,西医临床路径以《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为基础,分别结合外科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临床路径,并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临床路径变异记录单、患者说明书、病例收集表等。中医临床路径具体内容见表1。

1.4.2 试验设计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本院外科住院的前列腺增生、腺性膀胱炎、肾结石实施中医路径和西医路径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样本采集,经相关统计分析对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3]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关于精癃病、石淋病、尿血病的疗效标准拟定。①精癃是由肾元亏虚等多种原因,导致精室肿大,膀胱气化失司,以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相当于前列腺肥大、增生症。治愈:排尿通畅,前列腺检查明显缩小,无残余尿;好转:排尿症状好转,残余尿减少;未愈:症状和各项检查均无改善。②石淋由湿热久蕴,煎熬尿液成石,阻滞肾系,指泌尿系结石。治愈:砂石排出,症状消失,X线摄片结石阴影消失;好转:症状改善,X线摄片结石缩小或部位下移;未愈:症状及X线检查结石无变化。③尿血病是小便中混有血液,甚或伴有血块的病症,称为尿血。治愈:显微镜下未能发现红细胞;好转:显微镜下发现的红细胞明显减少;未愈:症状和各项检查均无改善。

1.6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15.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肾结石患者中,中医路径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医路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增生及腺性膀胱炎患者中,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西医路径组比较,①P<0.05

2.2 单个病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

2.2.1 前列腺增生

中医路径组抗菌药费显著低于西医路径组,而总费用、中成药费、住院时间均显著多于西医路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2 腺性膀胱炎

中医路径组抗菌药费显著低于西医路径组,而总费用、中成药费、住院时间均显著多于西医路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2.3 肾结石

中医路径组总费用、抗菌药费、中成药费、住院时间、西药费均显著低于西医路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注:与西医路径组比较,①P<0.05

注:与西医路径组比较,①P<0.05

注:与西医路径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三个病种中,只有肾结石的中医临床路径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住院总费用,并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3.1 中医临床路径优于西医临床路径分析

从本研究结果可得,肾结石的中医临床路径较西医临床路径在住院总费用、西药费、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费用上均显著减少,其主要原因有:①泌尿系结石特别是肾结石,所有入选患者均施行微创手术治疗,病种相对单纯,通过微创取石手术后配合中医药特色技术治疗,减少了抗菌药物和西药的治疗时间和疗程,因此中医临床路径的抗菌药物费用和西药费用较西医临床路径组显著减少;②肾结石患者术后根据中医临床路径指导原则,选用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使得患者的结石排出率提高,结石残留率降低,从而提高了结石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由此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降低了总治疗费用。而腺性膀胱炎中医路径的效果好于西医路径,主要原因有: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且本病容易反复发作,应用西医治疗手段和西药疗效较差;若配合中医药治疗,则可提高抵抗力,避免病情反复发作,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3.2 西医临床路径优于中医临床路径分析

本研究从整体出发,分别比较了中医路径与西医路径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总用、抗菌费用、西药费用、中成药费用,得出前列腺增生、腺性膀胱炎中医路径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西医路径,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前列腺增生和腺性膀胱炎复发率较高,且应用中医药特色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疗效,因此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加大了患者住院总费用,中成药费用也明显提高;正因为治疗疗效欠佳,导致了患者住院时间相对延长,增加了西药和抗菌药物的使用;另一方面,在前列腺增生和腺性膀胱炎难点的解决上,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不够明显,未在难点上有更大的突破和提高,因此这两种疾病西医临床路径优于中医临床路径。

3.3 中医特色技术项目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外科在制定三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时,在患者入院前3天和手术后加入了中医特色治疗项目,入院前应用针灸、双柏散外敷及五籽散热敷,针灸可通经活络,缓解疼痛等症状,同时将药物引入经络,加强药物疗效;双柏散外敷主要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为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五籽散热敷能疏通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协同增强抗生素的作用。手术后用针灸、中药离子导入和红外线热疗等特色治疗,特别是中药离子导入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消肿、缓急止痛的功效。从本研究结果不难看出,中医药特色治疗项目在围手术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探索中医药特色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依据。

3.4 展望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医临床路径在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分析、优化,特别在临床路径的制定过程中,要根据疾病的特点,选择中医药治疗的合理时机及有效的中医药技术,不断完善中医临床路径,使之达到应有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晴宇,孟度刚,王永炎.中医临床路径实践模式的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1):5-9.

[2]那彦群,叶章群,孙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王永炎,田德禄,蔡淦.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中医养生指导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践范围涉及到冬季项目和夏季项目, 选取对象为从事短道速滑 (冰上运动) 和举重、摔跤、柔道 (重竞技) 的专业运动员, 共30例, 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 年龄平均为 (21.5±4.3) 岁。

1.2 中医体质学说与护理

1.2.1 现代中医学体质分型

该次研究首先采用中医学理论辨证观点对运动员体质进行分型, 并结合自我护理理念指导运动员缓解运动疲劳。体质的差异现象是先天禀赋与后天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人类体质间的统一性是相对的, 而差异性是绝对的。为了把握个体体质差异规律及体质特征, 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就必须对纷繁体质现象进行广泛的比较分析[2]。戴家超[3]的9种体质划分法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更符合现代人体质特征, 分为平和质、气虚、阳虚、阴虚、痰湿、湿热、血淤、气郁、特禀质此些类型。

1.2.2 对两类训练环境的初步分析

冰上项目运动员需要常年在室温为10~13℃的室内滑冰场训练, 而夏季室内外温差可达20℃, 冷暖交替体外湿气形成, 但毛孔的打开与闭合又明显滞后于气温骤变, 致使体质多趋向为阳虚型并易受寒湿邪气侵扰。重竞技类运动员训练场馆设施相对简单, 半数以上不具备降温除湿设施, 在高强度的力量与技术训练下, 运动员一年四季都是挥汗如雨, 训练结束放松后立刻洗澡是他们“幸福时光”, 致使队员湿热体质居多。在主食选择上两类运动员均喜食大米, 两类运动员体内又均以“湿”邪存在为共同特征。队员们相似主诉是机体时常感到困倦无力、睡眠时间长而质量低、训练后体力恢复慢, 分析此种情况主要为“湿气困脾”[4], 阻碍机体对于水谷精微物质的运化、吸收, 而“脾为后天之本”。

1.2.3 抗疲劳因子的选定

金源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认为:“脾胃内伤, 百病由生”这与《内经》中讲到的“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十分强调脾胃的作用。在这里需要对“由”字加以考虑, 虽然是个虚词, 但并不是为了句式的工整才使用。这个字既有“原因”之意, 又表“经过”, 所以前者“内伤”为病因而后者“生”为患病, 也就是“由”隐含的是亚健康状态即“未病”状态, “生”为疾病状态, 由亚健康到疾病只是时间问题。《内经》中关于“治未病”观点也符合现代的卫生经济学要求。李东垣还将内科疾病系统地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这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内伤疾病, 他认为以脾胃内伤最为常见, 其原因有3点:1饮食不节;2劳逸过度;3精神刺激。另外, 脾胃属土居中, 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 不论哪个脏腑受邪或者劳损内伤, 都会伤及脾胃。同时, 各脏器疾病也都可以通过脾胃来调和濡养、协调解决。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 尤其对于体能要求高的项目, 日常“食不可节”———需要补充大量能量和蛋白、“劳需过度”———不断超越和追求卓越、“精疲神尽”———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应对赛场的随时变化。基于以上分析, 把着眼点放在“脾胃”上, 依据经络GB12346-90、耳穴GB/T13734-92两项国家标准并本着激发自身修复 (抗疲劳) 潜能的原则总结出中药足浴和耳穴按摩两种抗疲劳因子。

1.3 实践方法

该次实践方法可以概括为“上调下养和中”。“上调”主要为按压耳部穴位和全息反射区, 调节神志与五脏;“下养”代表使用中药足浴, 通过对足部反射区和小腿部足阳明胃经的刺激及中药透皮吸收达到健脾化湿、消除肌肉疲劳、放松心情目的。“和中”意指上述两组方法的结合专攻脾胃之湿, 以脾胃为根本濡养四肢、伶俐头脑。《内经》对五脏与情志的关系有详细记载, 综上, 该次实践对心理疲劳亦有兼顾。

1.3.1 足浴中药简析及中医护理

每人份的足浴中药组分和药量为:红花10 g, 土茯苓20 g, 牛膝20 g, 苍术20 g, 透骨草15 g, 苏木15 g, 由专业人员进行调配。红花性温, 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功效;土茯苓性平, 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作用;牛膝性平, 能够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血、利尿;苍术性温,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并主湿困脾胃;透骨草性温,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解毒化疹;苏木性平, 行血祛瘀、消肿止痛。上述中药仅透骨草一味有小毒, 但内服外用均可。中药透皮吸收具有安全性高, 作用平和的特点。在药液中可加一种渗透促进剂———醋, 它对皮肤有柔和的刺激作用能使小血管扩张, 增加皮肤血液循环。醋对药物成分会起到化学修饰作用, 表现在与植物中的生物碱 (大多数有效成分的化学形式) 形成盐类使其水溶性增大从而改变药物分子的皮肤分配行为, 此外还有解草药之毒的作用[5]。足部穴位、反射区丰富, 特别是小腿部三阴交和足三里为强壮要穴, 要求药液没过三阴交, 有条件的可用足浴桶使药液足够盖过足三里, 此时药量加倍。嘱咐运动员每日足浴1次, 保持水温43~46℃, 时间维持在0.5 h左右[6]。这是舒适的温度与适宜的时间, 可防止热疗“继发效应”也就是中医学所讲的“热极必寒”。《内经》中记载“其有邪者, 渍形以为汗, 邪可随汗解。”所以在足浴过程中可以喝热水 (红糖生姜饮) 促进发汗, 此汗非“大汗淋漓”而应为“微”汗, 这时应防止着凉和风吹、晚间不宜用生姜。

1.3.2 按压耳穴初步认识生物全息学理论

生物全息学理论认为, 人体任何一个相对独立部分都含有整体信息, 或者说是整个人体缩影。基于这一理论, 耳廓、手、足作为人体相对独立器官与整个人体也就具有生命信息上的对应关系 (该研究以耳廓为例) 。因而, 机体出现问题时会在耳廓等相应部位上有所反应, 刺激该部位就可以调整与其相应人体某部位功能[7]。随着智能手机普及, 运动员在休息的时候也成了“低头族”, 这是不希望看到的, 但是智能手机对于运动员间的自我治疗又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让队员用手机搜索一幅耳部全息穴位图, 参照图示, 选取神门、皮质下、胃肠反射区等部位, 用牙签或者火柴梗作为探针在该部位精确寻找“高压点” (痛点) , 并点压该部位用以标记耳穴贴贴敷位置。介质选用王不留行籽或带有极性的磁珠, 安全起见禁用六神丸, 因其含普拉雄酮, 运动员外用安全性没有相关资料。按压位置准确的话耳廓局部或者整个耳廓很快就会变红发热, 这是发挥作用的前兆———“得气”。如手头没有耳穴贴, 直接用小棒按压到得气。在足浴时, 队员的双手必须忙起来, 此时手机的唯一功能是播放音乐。按压耳穴10 min, 之后按摩三阴交或者足三里。要让队员明白足浴同时配合“手浴”的道理:手部同耳廓、足底一样有着丰富全息反射区, 能够调理五脏;手心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有安神和胃, 通经祛湿, 熄风凉血之功效。位于手腕大拇指侧的列缺穴属手太阴肺经, 有助于治疗头部 (包括气管) 、项背部病证, 故有“头项寻列缺”的歌诀;位于手腕小拇指侧的神门属手少阴心经, 补益心气, 为治疗神经衰弱要穴。运动员可能会担心自己按摩, 穴位掌握不准。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说过, “宁失其穴, 勿失其经”。指导运动员用自己的手来比量 (同身寸) 寻找穴位, 在“穴区”进行点按, 四肢经脉相对表浅, 容易循经取穴感受“得气”。

1.3.3 自理理论的应用

希望运动员能够对自己的健康主动负责, 更多的时候主动进行健康自理也就是自我照护。按照奥瑞姆自理理论, 处于疲劳状态下运动员应满足“健康欠佳时的自理需要” (health deviation self-care requisites) , 运用支持-教育系统, 简单地说就是由“帮他做”过渡到“教育他”、“支持他”[8]。湿性体质调节是伴随日常生活和训练的长期过程, 在国内有条件药浴, 出国比赛或者外训需要教会队员应对策略。引导队员如何将宾馆内热水壶和超市的调味品区联系起来, 告诉队员什么是“药食同源”, 教会队员“在厨房中寻找中药材”。当然对有药用价值的调味料的英文还是应该认识的。在超市买来花椒 (Chinese prickly ash) 、干姜 (zingiberis) 、桂皮 (Chinese cinnamon) , 各取适量放入热水壶内, 冷水浸泡30 min, 加热烧开, 放入盆中兑水和适量食醋 (vinegar) 调整水量和水温, “适量”的意思是根据生活经验随意, 食品作为药品使用不会有副作用。如果实在太累、嫌麻烦就用切开的生姜 (fresh ginger) 搓耳部、手心、足底、三阴交、足三里。

1.4 实践中产生的一项专利成果

在该课题的实践过程中, 通过总结运动损伤防护、康复护理经验设计出“一种运动队医护人员的服装”, 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ZL201620291901.5) 。该服装在设计上考虑到康复护理需要, 组成上包括一块镂空纹理的红外线陶瓷纤维布, 用于加强按摩、针灸、理疗的效果, 有助疲劳恢复, 减轻队医工作强度。

1.5 疲劳的测量和观察指标

疲劳和疼痛一样都属于个体主观感受, 不能像生化指标一样能够精确测量并得出一个明确的“值”, 可以说是一种相对模糊的概念。该文就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共同作用的外在表现形式划分等级, 不区分具体是哪种疲劳。关于疲劳的测量我们参照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赵继军教授领衔的“疼痛护理”科研成果———长海痛尺[9], 设计出一种“专业运动员疲劳量尺”。测量服务对象疲劳及疲劳缓解情况, 将结果划分为无疲劳感、轻度疲劳、中度疲劳、重度疲劳、剧烈疲劳、极度疲劳。得分3.0分 (含) 以下的为“可接受疲劳度”。可接受疲劳度= (无疲劳感例数+轻度疲劳例数) /样本量×100%, 见表1。统计服务对象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包括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满意度= (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 /样本量×100%。干预前满意度是指对中医疗法的“印象”满意度, 即是否愿意尝试中医疗法及对过去经历过中医疗法的印象;干预后满意度仅为对该次科研项目的满意度。干预后时间划分为实施中医护理方法满2个月。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数据, 计数资料用[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干预前后疲劳及疲劳缓解状况

干预前运动员可接受疲劳度为33.33%, 干预后为76.67%。经护理干预后运动员可接受疲劳度提升, P<0.05。见表2。

2.2 总结满意度

干预前对中医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6.67%, 干预后为90.00%, 干预后满意度提高, P<0.05。见表3。

3 讨论

中医体质学说特点为注重调节人体机能, 强调“治未病”, 通过辨识体质差异给予服务对象个性化护理模式, 强调以养为主, 以治为辅。将此种理论应用于临床时, 要求根据服务对象当前体质, 预测今后健康状况的转归并及时干预。在中医基础理论、全息生物学理论、护理理论指导下, 通过中药足浴与特定穴位按压等方法为运动员缓解疲劳状态值得推广并应内化为运动员的日常生活习惯。《内经》说, “悲哀忧愁则心动,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从事竞技项目的专业运动员经常需要面对紧张激烈的比赛环境, 心随情景而动。从选取健脾除湿的足浴中药到按压反射区和按摩经络穴位, 再到日常生活指导, 与运动员交流和对运动员的叮嘱无不体现着科医人员的职业精神。当被抓到训练间歇偷吃冷饮、晚上用“饿了吗”叫麻辣烫, 队员“嘿嘿”之后乖乖地接受皮肉之苦———掐大腿和后背作为惩戒, 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那是一种如此隐蔽的爱, 只是用此手法来表达, 给予强刺激的部位是血海穴和膀胱经, 通俗地讲是在“败火”。用心去交流, 用行动去证明, 让运动员认识到自己是被关注的, 这是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 唯此心动而五脏六腑皆“安”。喻霜等学者[10]在探讨中医情志和足浴护理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和足浴护理, 后得出结果为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3.3%, 且护理后患者情绪SAS、SDS评分较低, 睡眠质量指数较高, 患者主诉对中医指导与足浴干预满意,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高睡眠质量, 促进病人恢复。该文经研究发现, 护理干预前运动员平时训练主诉疲劳度较高, 实施中医护理指导干预后, 提供足浴、穴位按摩等措施, 并结合健康宣教措施, 大部分运动员表示对服务满意度较高, 且机体可接受疲劳度较高, 干预后为76.67%。两组患者结论相符。

注:评分说明:参照疲劳等级说明并对照量尺刻度为自己打分。

该课题也只是“初步”实践, 更侧重研究“共性”问题, 对“个性”差异的比较研究没有更多关注。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医被国外优秀运动员认可, 在里约奥运期间有一篇来自中国青年网的报道, 题目是《中国元素无处不在:里约奥运菲尔普斯“为拔火罐代言”》。文章中提到, 伴随着菲尔普斯一起走红的还有他肩膀处的黑紫色印记———拔火罐之后留下的痕迹。一夜之间, 被国外友人称为“神秘黑紫色圆圈”的火罐真的“火”了。美联社也对此事表示关注———作为一名31岁的老将, 这位泳池巨星不能允许有任何拖慢其速度的因素存在, 因此菲尔普斯选择了他已经使用多年的有助于帮助其放松肌肉和缓解疼痛的拔罐治疗。中医药宝库中关于运动医学、物理治疗及护理领域内容丰富, 值得深入挖掘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富, 刘英锋.中医体质学说新解[J].中医药通报, 2016, 15 (2) :27-28, 50.

[2]盛增秀.体质辨惑论[J].浙江中医杂志, 2014, 49 (1) :1-2.

[3]戴家超, 李富, 刘英锋, 等.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应用[J].中医药通报, 2016, 15 (3) :36-38.

[4]李志方.中医体质学说在中风预防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 (35) :144-145.

[5]朱灿, 谭达全, 徐琦, 等.亚健康状态与中医偏颇体质关系浅析[J].长沙:湖南中医杂志, 2016, 32 (5) :156-158.

[6]曾逸笛, 周小青, 周昊, 等.浅谈人体科学“三分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5 (3) :64-66.

[7]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48, 266.

[8]吴杞, 欧阳颀.图解耳压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8.

[9]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55-258.

中医养生指导 篇10

1 中医预后观概述

中医预后的思想虽然尚未得到系统论述,然屡被历代医家提及,散见于诸文献,如《伤寒论》就常以“自愈”、“可愈”、“难治”、“死”等判断预后[2],并见于诊断时和疗效观察评估中,在诊治的整个过程动态运用预后观辨析病证之顺逆进退,预测治疗效果,决定后续诊治方案。“治未病”也是中医预后观在预判病势、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重要体现[3]。《金匮要略》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体现了对疾病整体发展趋势的判断,并且成为中医预后观指导治疗方案的典范。中医常常通过望、闻、问、切推测预后,并特别强调脉诊的作用[4],中医对疾病预后的认知突出在三个方面: ( 1) 正邪变化决定发病与转归; ( 2) 有胃气则生; ( 3)四诊合参判定疾病顺逆。

2 传统中医预后观在肿瘤疾病中的运用

肿瘤疾病存在转归差异巨大的特殊性,因此预后因素是肿瘤疾病诊治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前人亦很早将中医预后观运用于肿瘤疾病,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论及乳岩时有言“未破可疗,已破即难治”,从中已可见到肿瘤分期理念的雏形,其通过“可疗”和“难治”判断预后,与现代医学将肿瘤治疗目标分为根治性目标和姑息性目标颇为神似。《外科正宗》通过全身症状判断茧唇预后,“旧久流血不止,形体瘦弱,虚热痰生,面色黧黑,两腮颧红,又见口干渴甚者,俱为不治之症也”,《景岳全书》则重视正气在肿瘤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凡年高患此者,多不可治,以血气虚败故也”。

可见,中医预后观综合了包括病邪、体质、情志、社会等在内的诸多因素,并据此对肿瘤疾病发展过程和结局的预测判断,制定系统的临床诊治方案。

3 中医预后观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优势

3. 1 中医预后观的理论优势

中医对于肿瘤预后的判断是积极的、动态的和辩证的[5]。中医预后观提倡四诊合参判断预后,相对于现代肿瘤疾病评估量表更注重细节,重视患者主观感受,如望神色、舌苔判断病势,闻声音判断正气虚盈,问二便判断胃气、肾气,切脉判断虚实寒热,触四肢冷热判断气之有余与不足,强调动态观察、前后对比判断预后,将预后判断贯穿于肿瘤诊治的全过程,通过预后、标本缓急即时有序地调整阶段性治疗方案,体现了辨证论治理念,较之现代医学量表操作性更强,更具实时性和前瞻性。

中医预后观重视治疗手段的作用、副作用,判断治疗后病情的变化。如李士材提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然攻之太急,正气转伤”,认为肿瘤疾病多由于正气不足引起,治疗中的祛邪又容易进一步伤正,这一观念可以防止过度治疗。中医预后观在治疗上则体现为重视扶正,如李杲提出“养正积自消”,认为扶正可以“消积”。恶性肿瘤疾病易出现本脏虚、脾虚、肾虚,故扶正治疗主要包括补本脏、补脾、补肾。这其中又尤其重视胃气在判断预后中的作用,《临证指南医案》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而尚可挽救; 不能食者,势虽轻而必致延剧”。同时,中医预后观通过因人因时因地之三因治宜理论体现了个体化诊疗理念,还重视季节、地域、自然和社会环境对预后的影响,并随之调整治疗方案。

3. 2 恶性肿瘤疾病的特异性决定其诊治需要中医预后观指导

恶性肿瘤疾病由于病灶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分期、代谢以及患者全身脏器功能情况差异巨大,预后差别也甚不同。同时,恶性肿瘤治疗手段多样,包括中医药、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微创等,不同的治疗手段皆有其作用与副作用,中医之益气温阳、滋阴补血、补益心肝脾肺肾和西医之提高免疫、保护脏器功能、营养支持等扶正之法皆可能助邪;中医之除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和西医之手术、放疗、化疗等祛邪之法皆可能伤正。因此,在诊治时由于根治性治疗目标与姑息性治疗目标的不同,直接影响了治疗手段的选择、序贯顺序的安排和治疗剂量的把握。国内外虽有众多恶性肿瘤诊疗指南,但指南建立于严格的循证医学研究之上,严谨度高,然涉及面不及临床病情变化之多端,其在临床面对各种个体化因素的改变时,需要临床医师的缜密而灵活的判断。中医预后观可以动态地判断病情变化及与预后转归,兼顾治疗对疾病的影响,可以为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进行全程管理,并在不同阶段调整。

3. 3 现代肿瘤综合治疗理念需要中医预后观的补充

综合治疗是根据恶性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分期、发展趋势和患者整体情况,合理、有计划的将现有几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的方法,以提高治愈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治疗涵盖了恶性肿瘤的所有治疗手段,既包括现代医学的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微创治疗、免疫调节、营养支持、对症处理等,又包括中医中药的膏、汤、丸、散、丹、酒、胶及针灸、食疗、导引等。综合治疗将这些单一的治疗手段组合成诸如辅助放化疗,新辅助放化疗,同期、序贯放化疗,放化疗与靶向治疗结合,中医药与手术、放化疗结合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模式,其特征是阶段性的选用最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手段,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杂合而治”理念不谋而合。

肿瘤综合治疗在临床运用上存在诸多不足。首先,综合治疗评估量表种类繁杂,尚无国际统一标准; 部分量表条目丰富,但临床可操作性不强; 其次,现行6 ~ 8周或者治疗时间两倍的肿瘤评价频率与临床实践中病情动态变化情况不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最后,量表的主要评价指标是肿瘤局部情况和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但生存时间是回顾性的指标,缺乏前瞻性和动态性,落后于临床实践需求; 生存质量评价则过于复杂,可行性较差,且远期疗效评估不够。这些不足限制了其运用,临床上需要可行性更高的中医预后观指导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的抉择。

4 传统中医预后观之不足

中医预后观虽然在理论上具有优势,但主观性过强,缺乏统一的、客观化的、规范化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和标准和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6],在治疗手段上虽有中药膏汤丸散、食疗、针灸、导引等行之有效的特色治疗,但在具体诊治方法上落后于中医预后诊疗理念,需要现代医学诊治手段的补充。

5 建立规范的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价体系

中医预后观具有理论优势、鲜明的中医特色,更有即时性和前瞻性的特点,重视细节和主观感受,却缺乏统一的客观化标准和综合治疗手段; 现代医学有诸多评价标准,并通过回顾性研究筛选了部分预后指标,却缺乏具有整体观、前瞻性、可行性的预后观指导,可行性稍逊、有一定的滞后性、暂无统一标准。笔者认为,两者相互参照则实用。中医预后观可参考生存时间与生存质量评估体系,参考诸如卡氏评分( Karnofsky,KPS) 、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标量表( The functional living index cancer,FLIC) 、生存质量问卷(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 等重视生活质量的量表,简明心境状态量表( 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 等重视心理状况的量表,WHO毒副作用分级标准等重视评估治疗利弊相关的量表等[7,8,9]。吸收病灶大小、肿瘤标志物、心肺肝肾功能、骨髓功能、免疫功能、心理情况等指标,逐渐形成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价体系,指导中西医综合治疗。

6 中医预后观指导肿瘤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决策

运用中医预后观可更好地制定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诊断上应运用中医预后的整体观念,整合四诊与现代医学量表中得到广泛认可的衡量指标,全面掌握患者中医证候,重要脏器功能,肿瘤大小、位置、病理、生物学特性,中位生存时间、带瘤生存时间,生存质量,心理状态及药物经济学等,综合推断预后,明确根治或姑息的治疗目标。治疗上,根据预后及病情发展过程,在兼顾患者主观感受、情志、社会因素的前提下寻求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的平衡点,因时因地因人地拟定符合中医预后理念及现代医学标准的个体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中医预后观应贯穿于综合诊治肿瘤疾病的全程,动态观察患者的病灶的进展、药物敏感性、免疫功能等正邪平衡的变化,并根据辨证论治、标本缓急理念,即时有序的评估治疗目标,调整阶段性治疗方案,重视补本脏、补脾,补肾。通过整合中医、西医疗效评价指标,可更好指导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综合治疗。

摘要:中医认为正邪变化决定发病与转归,重视通过四诊合参判定疾病顺逆,强调有胃气则生,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医预后观,具有实时、动态和整体评估的优势。中医预后观在病情复杂、治疗手段多样、治疗方案个体化的恶性肿瘤疾病综合治疗中可以发挥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中医预后观,整合中医、西医疗效评价指标,建立规范的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价体系,能更好指导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综合治疗。

中医养生指导 篇11

1 全程就业指导概念

就业指导发源于20世纪初工业化迅速发展的美国,其课程目的包括四个阶段:认识自我,分析专业,学习技能,从业。首先帮助择业者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其次分析了解各种不同专业,找寻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然后踏踏实实学习对应技能,最终从业。甚至工作后期的技术提升教育、转换工种的教育,都部分属于就业指导培训范畴,可见美国的全程就业指导体系非常丰富与实用[4]。

2 国内现状

我国也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让就业指导走进高校,并把就业指导课列入高校学生必修课之一[5],但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就业率低的矛盾依然突出。与国外模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是先了解专业再学习,而国内是先学习专业再了解,不少学生尚未认识清楚自身,何谈做职业规划。在前期我校(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调查研究也表明,即使是对口性较强的中医药专业,仍旧有50%不清楚专业目的,30%未曾考虑自己职业规划,45%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到迷茫。因此,我校对于构建全程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就业指导培养体系做以下探讨。

3 构建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实施方案

3.1 学生自我认识阶段

该阶段是使学生较为全面的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独立于父母的大学生涯,使他们进入一个需要自己独当一面的生活模式。告别幼稚,成为成人的阶段,会有多种自我意识的矛盾与冲突,紧张、焦虑、不安、烦躁,都将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我们的方案设计如下:

1)每班配置一名辅导员了解并处理他们日常学习管理中的疑惑与困难;同时每个班配置一名专任老师对口指导,以解决学生对专业及从业问题上的疑惑与困难,这种“辅导员加专任老师的双辅导制”必能在全程指导学生认知过程。

2)每周1次心理专题讲座,由本校或者外聘心理健康中心知名教授进行授课,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每月安排一次团体课外活动,包括足球赛、羽毛球赛,或者临床课程的知识竞赛;每学期进行一次户外拓展活动,邀请户外拓展训练师进行培训,最大程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个人责任感,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2 专业技能学习阶段

掌握并运用对应专业技能是学生学习时期必备能力之一。但现存教育模式,大多数学生还未能完全了解所报专业,便进入学校。同时由于校内专业人数、师资设置限制,入校后再校内换专业,或者跨校选专业并不容易。因此,如何更大程度的让学生了解、认同所学专业才是更持久的内在学习驱动力。

我们的方案设计包括:

1)精选教师,精选教材,精心设计课程。

2)实施多元化考核模式。

3)鼓励参加多种技能竞赛、各种学习社团。

4)鼓励参加多种课外培训、专业研讨会/讲座,争取专业领域内的行家指点迷津。

3.3 全程就业指导课程开设阶段

全程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也是本次探索的重要方面,我们以医学类就业压力爆发的焦点中医专业作为试点,针对中医专业学生构建中医全程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保健养生行业调研、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后自编就业指导教材,从新生入学开始就业指导课程应二个学年四个学期全覆盖(学生在校的三年时间里因最后一年为顶岗实习时间,实际在校时间为两年)依照不同学期的专业课结构设置、学生心理发育阶段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课件、考核办法。

教学内容包括:中医人文素质培育,中医就业职业规划,中医就业环境、政策、法规解读,中医就业心理与自我定位,中医求职准备与技巧及选择,中医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业培养。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是中医人文素质培育,中医就业职业规划;第二学期教学内容是中医就业环境、政策、法规解读;第三学期教学内容主要是中医求职准备与技巧及选择;第四学期教学内容是中医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业培养以及模拟招聘[6]。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基于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团队教学法联合应用),教学方式应多样化(如授课、讲座、辩论、实践、模拟场景的综合实施)[7]。采用复合立体式教学形式,包括学校课程老师授课、引入用人单位人事主管讲座及教学、到用人单位开展就业实践活动,拓展就业实训基地[8]。

并对中医全程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施效果从学生、用人单位、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等多维度进行评价。

3.4 推荐与就业阶段

并不需要等到就业阶段才进行推荐,这样的推荐往往也是急功近利,收效甚微。以往的经验提示我们,优秀的毕业生并不需要积极推荐;同时,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更符合其单位岗位需求的人才。我们调研发现,之前优秀的人才去了推荐的单位,双方却都收获不了预期的效果,一年内转岗率高达20%。因此,如何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尽早建立联系,彼此了解,找到供需价值,才是对接关键。为此我们设置如下:

1)在全校就业指导处的统一管理下,学院系部成立专职就业指导委员会,并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全面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以及用人单位信息收集工作,拓展就业渠道,广泛搜集就业信息,畅通就业信息发布通道,充分利用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富媒体等新手段如建立就业指导微平台、公众号等[9]。

2)深化校企、校院合作在人才培养、人才输出上的内涵建设,拓展就业前实践能力培训场所,引进合作单位到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的探讨,吸纳优秀从业人员到校共建就业指导新模式,高校人才输出应符合目前企业、医院的岗位需求。

3)邀请本校毕业的优秀员工回校进行座谈,利用伸手可见的实例及现身说法提供信服力,引领在校生就业及行业理念,并吸取总结优秀毕业生的经验,作为改进培养方向及模式的参考依据。

3.5 反馈与总结阶段

每一名毕业生都是学校多年精心培育的成果,最终的能否胜任新的工作岗位,一直也是学校关心的核心问题,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建设规划的方向。因此,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我们设置如下:

1)对每年应届生就业信息进行统计,并进行与历年同专业及同年不同专业就业数据的纵横比分析。得出分析报告用于修正就业指导内容和方向。

2)进行毕业生、用人单位、家长三个维度不同层面的满意度调研问卷,如学生对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的满意度调研、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调研、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指导的满意度调研、家长对学校就业指导的满意度调研、家长对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研。从不同层面反馈就业指导体系的成效及不足。

3)建立长效的就业信息追踪机制,可采用构建微平台、数据库等新媒体技术对毕业1年后的学生工作岗位变动信息、对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并分析,判断转岗率是否在合理范围,判断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根据市场反馈,适时改变培养指导模式,让全程就业指导处在动态修正完善的体系下[10]。

4 结语

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医疗行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医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11]。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因培养时限短、学历层次偏低、城市及周边医疗行业几近饱和、学生综合素质偏差等原因,就业形势更趋严峻[12],专科中医专业更因市场经济导向、社会认可不高等中医专业的特殊性成为就业压力爆发的集合点。构建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全程就业指导培养体系即是从这一角度思考的命题,拟通过构建体现中医专业特色、针对性强的全程就业指导课程,打造融合企业、医院联合指导就业的新模式,建立就业信息长效跟踪机制下的中医全程就业指导培养体系,力求突破就业压力瓶颈,提升中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也可为其他高职高专院校中医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就业探索提供新的思路。然这一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行业标准问题、政策引领问题、效果评价问题等尚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断修正及探索。

参考文献

[1]何瑜.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异同及发展定位[J].教师,2013(26):34-35.

[2]赵俊,蔚振江,李晓红,等.浅谈高职医学类院校以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4(19):106-107.

[3]杨敬雄,刘福军.国外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4(18):21-23.

[4]王枫.医学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创新[J].学园,2014(19):56-57.

[5]李艳清.医学类高职高专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形式探索[J].学周刊,2014(1):14.

[6]王凤枝,李伯和.医学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下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4):160-161.

[7]李昱.TBL、CBL与PBL融合教学法在病理实验课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327-328.

[8]彭发军.关于医学专科学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12):163.

[9]白冰,唐珺,孔晓妮.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务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3,12(2):118-119.

[10]谭利斌,左志富,何仲奎.中医类院校就业体系现状及对策探讨—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J].现代医院,2012,12(7):119-120.

[11]邵敏敏.当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与再认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74-75.

上一篇:电气运行设备下一篇:急性重症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