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理念(精选11篇)
中医养生理念 篇1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祖先崇拜的国家, 人们尊崇长者, 敬畏祖先, 因此自然而然地对长寿以及以长寿为目的而进行的养生有着高度的推崇。汉字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 要想了解养生, 不仅可以从身体入手, 去倾听五脏六腑的交流, 而且可以从承载其文化的古汉字入手, 通过对汉字字形的研究, 来了解养生之道。
本文从汉字的构造着手, 将养生分为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起居洗漱养生和中医养生五个方面。
一、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是指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均衡饮食来调胃健脾, 达到滋补养生的目的。
“活”字, 舌头旁边三点水, 也就是说人离不开水, 要想健康长寿, 需常保持舌下津液不断。人类的生命在于血中, 而血浆的85% 都是水, 生命其实就是一个水容器。据统计, 人还是受精卵状态时, 99%是水, 儿童体内占有86.6%的水, 因此儿童的皮肤特别可爱, 有如水蜜桃, 弹指可滴。长大后仅占有71% 的水, 成年人则降到61%, 而八十一岁的老人就只剩下49.9%是水了。水分不断减少的过程, 其实就是人体逐渐衰老的过程。因此每个人一天应摄入3000 ml的水, 大约为八杯水。一天当中有三个时段一定要喝水。一是早上起来的时候;二是下午三时左右;三是晚上七至九时。清晨一杯水最为重要, 有清理肠胃的特效。
“乳”字, 甲骨文写作 , 像是母亲用奶喂养孩子的画面, 母亲伸出双手怀抱因饥饿而张开大口的孩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 即使在古代也很强调人乳的重要性。如今很多人用奶粉喂养孩子, 认为奶粉中含有更多的营养以及钙铁锌。其实人乳的营养价值才是最高的, 并且非常有利于婴儿吸收。除此之外, 热服人乳还能补益五脏、润燥生津、滋补血虚。人乳还有一个重要作用, 就是美容。明清有很多将人乳制成美容面汁给嫔妃涂脸的记载, 我们使用的牛奶面膜、牛奶浴也都是它的一种变体, 其营养价值离人乳还相距甚远。
“医”字, 篆文写作 , = (矢为箭, 医为箭筐) + (持械攻击) + (酉, 药酒) , 造字本义为用药酒为战争中的箭伤人员消毒与治疗。因此可以看出, 古代医生使用的最重要的药物之一就是酒。中医更将酒誉为“百药之长”, 酒可以使人振奋精神、通行经脉、温暖身体, 还有宣散的作用。从古至今, 中国人传承了喝酒的习俗,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 古人喝酒是很注重节制的, “酒”由“酉”与三点水组成, 表明喝酒不能过多;“酉” (装酒的器皿, 也表示数量) 多了就“醉”, 喝多成“卒”的事常有发生。
二、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是指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进行锻炼, 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来畅达经络, 从而增强体质、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水”字, 甲骨文写成 , 像崎岖凹凸的岩壁上 , 液体向下飞溅的样子, 即从山崖峭壁上飞溅而下的山泉。在甲骨文中, 动态的流水一般写作纵向的 , 静止的水通常写作横向的。水是流动的, 古人说“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指的是流动的水才有生机。我们经常把人比作水, 强调人要像水一样, 不争名利, 谦虚而为。从水的纵向写法上我们也可以学到养生之道, 即人不可以一直坐着或躺着, 要经常从事身体运动, 才能保持健康。
“人”字, 甲骨文写成 , 直立状态。现代“人”字没有用头或手来表示, 而是用了两条腿, 说明腿脚对人来说特别重要。“人”字的姿势不是站立也不是躺卧, 而是正在行走, 所以要想精力好, 需要坚持每天步行。步行是人类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活动方式, 也是一种不受任何场地设备条件限制的最安全简便的运动方式。步行既能锻炼肌肉, 也能镇静神经系统, 加强新陈代谢, 调节心脏及整个血液循环系统。那么一天需要步行多长时间呢?根据生理学家测定, 一天应当走一万步, 即七公里, 大约是一个半小时。这是维持健康最低限度的运动。俗话说“饭后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早晨步行, 可使精力充沛;工间步行, 可使头脑清楚;晚饭后步行, 可增加消化能力;睡前步行, 有利于安眠。
“舞”字, 甲骨文像一个人两手挥动着花枝。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讲, “舞”可以强化呼吸, 活血舒筋, 对身体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古代人已经认识到“舞”的轻身保健作用, 创作了许多导引图。三国时名医华佗吸取前人的经验, 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 创造了一套“五禽之戏”, 即摹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禽兽动作姿态的保健体操。据说其弟子吴普每天做五禽戏, 常年不断, “年九十余, 耳目聪明, 齿牙完坚”, 这是古人以“舞”健身的成功范例。当今, 舞蹈提供了一个全民运动的途径, 人们可以用某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纠正不良习惯, 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三、精神养生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扩大情怀等方法, 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
“养”字, 甲骨文 = (羊) + (手持鞭子) , 表示一个小孩在自由自在的放羊。在古代, “羊”通“祥”, 是吉祥的象征。那么古人认为什么是吉祥呢?自然不是荣华富贵, 而是从文字所表示的状态来形容吉祥的, 即自由自在, 悠然自得地在牧羊。我们会发现, 现代很少有人有这种自由了, 往往都被某种欲望所禁锢, 自由不起来了。然而养生不仅仅是懂得吃什么或喝什么, 更应该注重精神养生;因此需要放松心情, 多外出晒晒阳光, 多多拥抱大自然。
“烦”字, 由“火”和“页”组成, “页”意指人的头。火气冲头就是烦, 所以烦的意思为头痛、发热。头为诸阳之会, 本身就热, 火气上冲头, 起初可以出现发烧、头痛, 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人的情绪。后来人们逐渐把让人为难、头疼的情绪也称为烦, 但前面多加个“心”, 以区别于生理的烦。有的人由于外界事情多, 超过了心理承受能力, 就会感到焦躁不安;有的人辛劳过度或者做不喜欢做的事情容易产生烦躁。因此,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减少应酬, 尽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调整情绪, 这样就不会心火过盛, 产生烦躁的情绪。
“闷”字, 篆文 = (门, 关闭) + (心, 情绪) , 其字形外围就像一扇门, 里面是一颗心, 心被关闭在门内, 所以心中会憋闷。因此闷就是指情绪无法交流与释放而产生不快。现代社会, 很多人习惯了一生病就喝药, 甚至没病也喝药来预防。其实, 是药三分毒, 经常喝药对人身体反而有害。我们要想减少愁绪与郁闷, 可从此字源得到启示, 就是多散散心, 不要总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 平时应保持愉快的心情。此外, 多与他人聊天, 多出户外旅游都是解闷的好方法。
四、 起居洗漱养生
起居洗漱养生, 主要包括居住环境、作息睡眠、劳逸平衡以及洗漱等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 以达到生活愉快、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睡”字, 篆文 = (目) + (垂) , 就是眼皮闭上后坐在地上打盹休息。《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睡, 坐寐也。”俗语说:“春困秋乏夏打盹, 睡不醒的冬三月。”也就是强调了我们一年四季的精神状态都跟睡眠有关。其实“睡”并不等于“眠”, 睡是坐着打盹;眠则是闭目合眼, 躺下睡觉的意思。因此我们应该每天保持充足的“眠”, 但是也应该注重“睡”。比如春天, 不能总“眠”, 否则会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还有午睡, 最好是半小时, 过多就会进入深睡眠, 反而会越睡越累。
“沫”字, 甲骨文像人靠近水盆掬水沃面之状, 其本义是洗面。《说文》谓“沫, 洒面也”。古人洗面很讲究, 先秦时已经有了最原始的“洗面奶”——潘。古代把煮热的淘米水称为“潘”。古人认为用“潘”洗脸可以使皮肤光滑白皙。科学实验表明, 淘米水里富含淀粉、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对皮肤可以起到保湿、美白、抗老化的作用, 是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纯天然护肤品。经常用它洗手洗脸, 皮肤就会变得光滑白皙。三千年前的古人已懂得淘米水的使用价值, 今天爱美的人们, 大可不必一味盲目地追求时尚, 只要对身边的日用天然物品利用得当, 完全可以收到等同于甚至超过昂贵护肤品的效果。
“沐”字, 灌发也 (即洗头发) , 篆文 , (水) + (雚, 长嘴罐) , 是用像瓢一样的长嘴陶罐往头发上浇水, 大量的温水在一定的高度浇到头上, 对头部的皮肤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当今人们多将头置于盆中洗发, 甚至干洗头发, 养生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古人早先用“潘”汁, 即煮熟的淘米汁当作洗发水, 后来又发明了猪荃和皂角洗发, 洗发后留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当代洗发水大都化学合成, 含有不健康物质, 我们不妨像古人那样, 试着用淘米水之类的自然物品来洗头, 或许会更有利于健康。
五、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是我国所独有的养生方法, 即通过砭石热敷、针灸、按摩等外治法, 刺激穴位, 从而疏通经络、扶正祛邪, 治疗疾病, 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砭”字, 籀文 (大篆) = (石, 石针) + (人体) , 造字本义是用打磨好的特制的石器刮擦、按揉身体穴位, 以疏通筋络、消除疲劳。古人通过实践发现, 把煨热的石头贴在身体上, 可以缓解病痛, 这些用于热熨的石头称为砭石。随着崇尚自然的大趋势, 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砭石热, 目前红外、电脑热控被引进砭石的生产中, 起到了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新陈代谢的效果。除此之外, 砭石制成的刮痧板、砭石梳子等也被广泛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 经常使用可以疏通筋脉, 预防及治疗感冒。
“针”字, 左为金, 即金属所制, 右像线头穿针孔形。造字之初是用于缝纫, 后来被中医采用。针法治疗原理就是用针刺特定部位, 即穴位, 通过经脉将针刺的刺激传导到有关部位, 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通过针刺, 可以疏通经脉、调和阴阳,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字, 篆文 , 人在上面侧着身, 低头, 佝背, 抬着臀。整个字就是人腿后部有艾柱正灼烧着。“灸法”就是通过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 借灸火的温度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 借助经络的传导, 起到温通气血、祛除阴寒。针、灸两法各有特点, 灸法的温热保健作用是针刺难以达到的, 而放血及对深部组织病症的治疗作用, 又是灸法所不及的。两者之间互补, 成为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的宝贵遗产。
通过对汉字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 养生文化在汉字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力。汉字中所折射出的养生文化, 把无生命的汉字与有生命的人联系在一起, 碰撞出灿烂绚丽的智慧火花。古人在养生方面的探索与积累, 值得当代人反思和学习。因此我们可以从汉字中学习如何遵从生命规律, 顺应生命节拍, 感悟生命哲学。
摘要: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各种养生节目和养生书籍纷纷涌现, 受到大众的追捧。然而, 通过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发现, 养生观念并非新鲜事物, 而是古来有之, 这一点在中国汉字字形上就有明显的体现。本论文结合养生之术, 分析相关汉字的起源, 探究汉字内涵, 揭示汉字在养生文化中的意义, 从而达到颐养生命、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关键词:健康,养生,汉字
参考文献
[1]流沙河.白鱼解字[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3.
[2]曲黎敏.从字到人养生篇[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
[3]任宏丽, 胡琪祥.汉字中医解码[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8.
[4]徐文兵.字里藏医[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中医养生理念 篇2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因此,“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①摄生防病。《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②既病防变。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内经》中出现“治未病”一词的还有2篇。《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两篇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渊源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马王堆出土的《养生图》中已经出现了吐纳、导引等养生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也讲了很多养生理论。讲中医养生文化,不能不讲老子和孔子,两者代表了两种养生思想:老子是“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老庄是养生学的开创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黄帝内经》有一段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主要指要掌握自然规律,根据天地阴阳法则调和各种方式,有节制、有规律地安排饮食和起居。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形与神俱”。也就是一个人要做到形神统一,形神结合。有形的运动而无神的调和,不算完整。
汉代华佗的五禽戏,根据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创造,演变为后来太极拳一类的健身方法。魏晋南北朝时,养生家与医学家结合。许多人既是医生又将道家思想贯穿于医学之中。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主张调神养形、“小炷留灯”。把人的生命看作一盏灯,生命的源泉是油。灯里的油是有限的,如果把灯点得很亮,油很快用完了。如果“小炷留灯”,则能燃烧很长时间。这是一种低代谢的思想。我们经常说要拼命、拼搏,事实上会影响你生命内一些积极的、良好的因素。因此,应改变原有的观念,让生命之火“小炷留灯”,燃烧得更长。
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里,提出耐老、增年、轻身、益寿等概念,有些中药对延年益寿有着独特的功效。
养生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第二就是饮食养生。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南宋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与此相关。上述观点也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
第三是运动养生。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功,在办公室也可以做。
第四是房事养生。《洞玄子》、《素女经》等也是研究“房中术”的书籍,讲究阴阳和谐,并强调欲不可早,不可过度,又不可无的思想。
第五是气功养生。《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吐故纳新”指做气功,“熊经鸟申”讲人就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这两种方法就是导引,这样做的人就是养形人。养形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像彭祖那样“寿高八百”。气功养生在日本很流行,有人写了一本书《只需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常吐气、常呼吸。当头昏脑胀时,不妨这样做做,五分钟后会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
第六是药物养生。如柏子仁,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养生长寿食物。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
实践
要健康长寿,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下面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
1.坚持几个“少”: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有一首诗中写道“一眠万事了,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物,身在即为宝”。
2.坚持几个“常”: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
3.践行“八字”诀,终生不懈: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童心,要童心未泯。蚁食,要少吃。现在许多人的问题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运动,食物堆积在身体里。龟欲,要心境淡泊。猴行,要多运动,锻炼身体。
4.天天干洗面:先把手搓热,然后用手搓脸。每天早晨起床,反复做几十次。搓阳明经这个部位,气血运通。坚持干洗面,眼袋和皱纹慢慢都舒展了,比做美容还见效。
5.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6.“三通”:我们现代人一直在不断地补,现在公路上交通堵塞,我们体内也交通堵塞。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都是堵塞的结果。所以要把“补”改正为“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
7.坚持勤动脑:不要以为养花、养草、养鱼,就是养生了,一点精神寄托都没有,衰老得反而快。马寅初70岁的时候开始学俄语,歌德80岁的时候写《浮士德》,陆游《渭南集》里很多气壮山河的诗词都是60岁以后写的。不要以为60岁就到晚年了。
相关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是位极重视治未病的医家,他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他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所著《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很有实用价值。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深谙仲景治未病思想的深义,他的著作《医门法律》就是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贯穿始终。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实际上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清代名医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颇深,他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温病属热证,热偏盛而易出汗,极易伤津耗液,故保津护阴属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对于温病是控制其发展的积极措施。后来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此外,东汉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等,注重强身健体以预防疾病的经验也是很可贵的。
中国传统养生的核心理念 篇3
从朱熹的话中,大家可以得知,早服重积是老子最早提出的。这寥寥十几个字,引出了后世文人数不清的注解,也使我们对早服重积的概念有了更充分的理解。其中一个关键字是“啬”。老子所谓的“啬”,泛指为人处世的原则,当然也包含我们今天的“吝啬”之意。但在养生学来说,则是指惜精、敛神、保元等。后代养生理论大都有“啬”的影子,而“膏(灯)用小炷”一说(参阅我刊2010年第2期49页),则是直接从“啬”字衍化而来。由此可见,早服重积实在是中国传统养生之核心理念,需要认真领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浩瀚书海,有许多是对“经典”的注解。但“注”也有不同,故有“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之别。所谓“六经注我”,是用六经的语句为我的思想作注解,强调我的至上性;所谓“我注六经”,则是强调六经至上,力求自己的注解接近六经的原意。上期的陈继儒和本期的朱熹,可以说是对早服重积两种版本的注解,值得大家对照领会。朱熹的解释接近于原意,即后人所谓“不损乃延年之术,有补乃卫生之经”(元·陈元靓《事林广记》),强调“不损”,因为不损和啬养结合,才可以说是重积;而陈继儒则意识到生命“日日有生”“时时有死”,认为早服重积就是要知生死,进而“宝生救死”,是对早服重积学说的发展。
话虽然这样说,但朱熹的注解对今人的养生实践,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养生应当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不损”(其实应该是防损),一个是“啬养”。只有在身体未受损失的基础上加以啬养,才算是早服重积,因此,朱熹提倡“早觉未损而啬之也”,即“贵早服”。而现在许多人,早年间熬夜、酗酒、贪吃、多睡……肆无忌惮地挥霍生命,直到诸多慢性病缠身,才去养生,只能说是“已损而后养”。至于一边做着养生功课,如药补、食补、功操等,一边仍在做着损害健康的事儿,更是不应该!
中医养生理念 篇4
1 转化医学理念
2003年—200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投入15亿美元用于基因治疗研究,共发表了25 000篇的相关研究论文,但基因治疗技术运用于临床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2004年,Ioannidis对6种顶级的基础科学杂志(Science,Nature,Cell,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1979年—1983年发表的文章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101篇当时明确声称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文献,在20年之后只有5项研究获准应用于临床,仅仅有1 项显示了重要的价值[3]。如何促进基础医学和临床应用之间的相互转化,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脱节,1992年Science杂志首先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简称B to B)”的概念[4]。1996年Lancet杂志第一次出现了“转化医学”这个新名词,提出“B to B”是双向的,即“从实验室到临床和临床到实验室”的过程,也就是 “bench to bedside tobench,B to B to B”的过程[5-7]。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Science上发表NIH路线图计划(TheNIH Roadmap),率先提出要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区域性的转化研究中心,并设立国家基金,自此转化医学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8]。转化医学倡导学科间交叉整合、学组间交流协作,加快新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快速地应用于临床,并推动医学研究从以治疗为主转向预测、预防、个体化医学,从而提高总体医疗水平并最终服务于患者。
2 中医学术传承的现状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整理可分为医术、医理、医道三个层次,研究方法有跟师随诊、借助于临床科研观察、在已发表的文献基础上总结、运用计算机与统计技术挖掘数据等[9-10]。目前,多采用“临床信息采集—挖掘提取经验—比较与发现—新的理论指导临床—机理机制研究”的模式梳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建立相关的技术平台,从临床中来,再到临床中去,反复总结,不断提升[11]。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库基础上进行临床诊疗数据的检索分析和知识发现,虽然能做到迅速标准,但也只是机械化地提取名老中医经验,容易将名老中医经验简单化,从而失去了辨证的灵活主动性[12]。此外,现今的传承工作或多或少地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培育,淡化了经典内容的掌握,临床思维严重西化,科研思路违背了中医学发展规律,最终导致传承失去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13]。
3 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的中医学术传承
3.1 学术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是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科技部先后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设立了多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着力于建设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对促进中医学术传承起了重大作用[14]。然而,分析之前有关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整理,大多局限于回顾性的临床经验总结上,或具体病证学术见解的阐释,或经验方的介绍,对其经验方的开发没有进行药理、药效、物质基础等基础研究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至于许多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有学者[15]应用转化医学理念,结合“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刘祖贻、谌宁生、谢剑南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张崇泉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提出采用临床—基础—临床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模式,既能解决学术思想与经验的“承”,也为学术思想与经验的“传”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3.2 人才培养转化医学的核心是要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将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加强研究与应用之间的结合,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个双向转化的桥梁。因此,进行中医学术传承,必须培养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既会基础研究又能看好病,科研与临床融会贯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医学教学模式主要以独立的分科式教学为主,强调学生在某一专科、某一领域的深度研究。但是,在转化医学的理念下,则需要学生重视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包括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的结合等。鉴于此,有学者[16]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改变陈旧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转化医学理念下中医传承人才的培养,应以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研究平台为基础,推广启发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使得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紧密结合,以期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得以有效、快速地应用于临床。
4 小结
中医学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从临床经验积累到理论升华,再回归指导临床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转化医学的理念。中医学术经验是名老中医临床实践与理论的智慧结晶,既是宝贵的临床财富,也是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的重要资源,与浩如烟海的医学古籍文献相比,它更鲜活生动,科学合理地加以总结和传承,对教育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性。转化医学的兴起为中医学术传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此契机,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加强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与传承人才的培养,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提高中医学术传承的质量。
摘要:梳理了转化医学的概念,分析了中医学术传承的现状,探讨了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的中医学术传承,以期推动学术经验的传承及传承人才的培养,将中医学术经验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专家谈老年养生新理念 等 篇5
一、行为问题是慢性病高发的最重要因素。近10年来,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发病人数增长了1000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均以数倍速度发生。目前我国约有慢性病人2亿多。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个数字会在不到20年当中攀升到3.8亿,预计未来30年将是中国慢性病“井喷期”。专家指出,行为问题是导致慢性病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吸烟、饮酒、不合理的膳食、静坐生活方式是主要的行为危险因素。目前许多慢性病还无法治愈,但只要纠正问题行为,90%的Ⅱ型糖尿病、80%的冠心病、55%的高血压病都可以避免。如何预防慢性病?还是世卫组织那四句话: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16个字全做到并不容易。以合理膳食为例,专家总结出的健康口诀:先吃水果后吃饭,每天一顿全素餐,一斤奶三个(种)果,限盐少油多蔬菜,做到了吗?
二、老年人健身应加强肌肉、平衡锻炼。锻炼是健康第一要素,没有足够的锻炼就无法保证健康。对所有人来说,肌肉萎缩是健康大敌。美国心脏学会最新一期保健指南第一次提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周应做2次8至10种的力量锻炼。专家指出,简便易行的办法是拿两个矿泉水瓶子,在家里可边看电视边做,平举、侧举、上举等。另外,平衡训练可以激活小脑,延缓衰老。建议可闭眼单腿站立,先在平地上,然后在不平的地上练习,也可打太极拳等。哑铃、拉力器的主要功能是锻炼肌肉。美国有研究显示,如果不去刻意锻炼,30岁开始人的肌肉便逐年减少,到75岁时会消失50%。
三、老年人养生要养成一种轻松自然的生活习惯。专家说,现在养生的方法很多,要養得好,关键是要适合自己。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经济水平和身体状况等也不相同,别人的养生方法不一定适合你,比如有的人吃当归效果就好,有的人吃了就不舒服,因为各自体质不同。养生贵在适中。任何事情物极必反,养生不能养过头。有些人为养生而养生,认为我养生了将来就会怎么样,一定要得到结果。这样养生就变成了一种压力。养生应是一种轻松、自然的生活习惯,时刻融入你的生活之中。养生的最大屏障是吃完就坐,坐了就睡。每日保持足够的运动量是必不可少的。养生的关键在精神养生,要保持心理平衡,心胸豁达。
(摘自《河北日报》)
世界长寿者的50个秘诀
中医养生理念 篇6
关键词:传统养生功法,全民健身,中国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 使人们越来越需要通过各种体育锻炼来调整生理及心理的健康与平衡。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的浪潮中, 受众多健身项目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养生功法有渐渐被淡忘之趋势。随着21世纪的到来, 人类社会对健康保健体育的呼唤与需要日趋强烈, 传统的养生功法又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因此, 我们应及时抓住这个机遇, 及时确立发展的理念及策略, 进一步挖掘和探讨这一古老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养生功法, 使其在新时期发挥独特的健身功能, 从而吸引更多的现代人参与到此项锻炼中来, 充分领略传统养生功法的健身功效及魅力。这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传统养生功法的正确认识, 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
一、传统养生功法的理论基础
1. 形与神俱、形神兼养的整体观。
传统养生理论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认为“心者身之主”、“身者之躯”, 身与心、内与外的和谐, 是人体健康与长寿的重要保证。因此形神统一、形神兼养为古代养生追求的目标。所谓形神, 就人体而言, 形指形体, 躯干四肢, 筋骨皮等外在的、具体的运动形式;神指意识、思维等内在的、心理的、精神的内容。从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认识人体健康的思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重要保证。神依附于形而存在, 形盛则神旺, 形衰而神伤, 反之亦然。只有形神共养, 形神协调平衡, 才能共同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 益寿延年。因此传统养生功法特别强调“形神兼养”的练功原则, 通过外在的身体运动来练形养神, 达到强健体魄、健康长寿的目的。
2. 阴阳平衡、动态和谐的养生观。
发源于先秦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华古文化的核心与支柱, 也是传统养生功法的理论基础。《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作为古典哲学的阴阳学说认为, 宇宙万物生成于阴阳二气, 天地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变化, 也都是相互对应的阴与阳相互作用的显现。中医养生学援引此说, 用以解释说明人体生命的形成、疾痛的起因以及心理与生理现象的种种关系, 认为人体的形神、气血、脏腑、经络也都分属于阴阳。阴阳平衡, 则生机旺盛;阴阳失调, 则疾病自生。《黄帝内经》云:“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纳纪, 变化之父母, 生命之本始。”如果人体阴阳失去平衡, 或阴胜阳, 或阳胜阴, 都会引起人体内部环境的紊乱而发生病变, 只有使阴阳处在平衡协调、动态和谐状态, 人体生理机能活动才会正常有序, 保持健康运行。
3. 经络运行、气血调和的保健观。
经络内属于脏腑, 外联于肢节, 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它们纵横交叉, 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 使人体脏腑组织器官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根据中国传统的经络学说, 健康的机制在于脉络是否通畅, 如果气血在经络中运行不息, 则身体安康;反之, 气血运行受到阻滞, 就会发生病痛。由于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营内卫外、联络脏腑、病邪传变等生理作用, 因此, 中国的传统养生功法就是循着人体“奇经八脉”的通道进行修炼的, 无论是动功, 还是静功, 可以说都是通过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这一机制来实现保健养生的作用。
二、传统养生功法的发展理念
1. 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在人类快速向现代文明迈进的过程中, 传统养生功法的进一步发展, 也是当今社会需求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只有继承才有创新, 只有创新才有发展。传统养生功法的继承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既不失传统养生功法的本质特点, 又要适应现代人多元性的需要。沿着传统养生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所推崇的养生功法种类庞杂, 数目繁多, 其中不乏许多精品, 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等, 到目前为止还是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继承并发展这些前人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 使之发挥其应有的健身价值功能是首要任务。因此, 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的精华, 通过进一步挖掘、整理、研究, 创编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为现代人不同人群所需要的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娱乐、治病等多元功能, 同时集实用有效性、广泛适应性、易于普及性、美学观赏性等多元体育特性为一体的健身功法, 为中国传统养生功法重新赋予其活力和长久生命力。
2. 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传统养生功法的发展, 要遵循一个原则, 就是要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而且科学理论的研究是其发展的命脉。近几年来, 中国武术套路运动、散打运动、太极拳、木兰拳等项目推广迅速, 这与其项目自身的特点之外, 也与其逐渐重视科学化的研究有所关联。相比之下,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科学理论研究就显得非常薄弱。虽然许多养生理论书籍对于各种传统养生功法的健身价值作了详细的论述, 但大多都是健身者自身的体会与传统经验总结, 缺乏现代科学实验的论证。因此, 对于传统养生功法, 应充分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多种科学研究方法, 采用当今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 从生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美学等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研究, 充分而全面地揭示传统养生功法的健身思想、健身机制, 使广大的健身者能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传统养生功法强身健体、抗衰祛病、延年益寿的健身功效;从心理的角度体会传统养生功法的修心养性、神形俱养、清静自然的健心功效;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改变思维方式;从文化学角度去感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养生思想的精髓。
三、传统养生功法的发展策略
1. 加强传统养生功法的科学整理。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博大精深, 内容丰富多彩, 具有多个流派、多种方法。因此, 其总体特点是比较古朴、直观、笼统, 思辨色彩非常浓厚。而且, 流存下来的古代养生资料往往是养生理论与方法混淆不清, 或者只有理论没有具体功法, 或者同一功法名称而具体内容、练习方法又各有出入。另外, 传统功法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代增补损益, 体系庞大, 内容繁杂, 良莠不齐, 同样也迫切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科学整理与研究, 剔除糟粕, 留取精华。在传统养生功法的科学整理中, 政府部门不仅要尽快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 以传统功法为基础, 吸取优秀部分, 整理、创编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 为现代社会不同人群需要的, 集多元功能、多元特特性为一体的养生功法, 而且与之配套的理论建设、实证研究也要同步运作。在文字整理、书籍出版的基础上, 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与技术, 加强对传统功法的动作、练习路线、方法与要求等进行音像资料方面的整理与发行工作, 以便更好地传播与发展传统养生功法。
2. 把传统养生功法纳入高等院校的正规教育体系。
传统养生功法的独特保健价值是使它自古流传至今、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为传统养生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儒、释、道各门派和诸子百家的养生养性精华, 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养生文化。而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都离不开教育。因此, 如果能精选一些易学、易练、效果显著的经典功法纳入高等院校的正规体育教育体系, 辅以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与传授, 必然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从而推动传统养生功法在广大青年学生和各类院校中的进一步开展。尤其是中医药院校和体育院校, 不能忽视与传统养生密切相关的一些专业的开展与推广。
3. 建立多层次的社区培训网络与推广组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养生养性之道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并风靡世界各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脑力劳动已在生产活动中跃居主导地位, 这势必导致从“强身健体”的社会生产需要转化为个体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银发工程”的启动, 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加入社区健身锻炼的队伍。然而, 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锻炼功法, 由于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认识, 人们往往不知如何进行选择, 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也就无法根据具体情况选取行之有效的练功方法。这就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加强对传统养生功法的健身原理、练习方法、原则、养生功效进行大力宣传, 提高人们的科学认识, 营造传统养生功法发展空间。同时, 配合全民健身计划, 建立多层次的社区培训网络与活动站点, 在社区内积极推行、开展各种传统养生功法的健身比赛和表演活动, 以点带面, 形成气候。
参考文献
[1]徐才.武术学概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2]刘丈春.武术与传统哲学[G]//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1999.
[3]褚宇帆, 唐静.传统养生、涵养道德与健康长寿之原理[J].体育学刊, 2002, (2) .
[4]李旺华, 李朝旭, 梁永文.对体育院校新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思考[J].体育学刊, 2001, (5) .
[5]于春玲.传统武术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 2001, (5) .
[6]黄力生, 陈婷.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动静观[J].体育科学研究, 1997, (4) .
[7]吴京梅.中西方体育养生之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 (6) .
[8]赵苏酤.二十年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状况[J].体育学刊, 2002, (3) .
中医养生理念 篇7
1 融合中医理念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培养高素质服务型人才的中医药中职院校, 经过前期调研、学习与实践, 探索出以深化中职教改、传承中医技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构建职教体系、服务老年产业为宗旨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思路。
1.1 深化中职教改, 创新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发达国家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就已经纳入正规课程, 并开设独立专科培养。我国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现状严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至今没有构建起完善、独立的人才培养体系[2], 尤其是老年护理专业, 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中, 仍然从属于护理专业, 只作为一个培养方向, 在中职学校则完全没有老年护理这个专业, 这直接制约和影响了养老服产业的发展。中职水平的老年护理人才市场需求量最大, 人才可塑性最强, 发展及适应能力好。因此, 进一步深化中职教育改革, 依据市场需求调整护理 (老年护理) 专业培养模式, 是适应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紧迫需要。
1.1.1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逻辑起点与归宿。通过前期调研, 老年护理人才应具备以下特质:一是务实性, 能够完成养老服务的综合护理与保健工作;二是应用性, 具备较强的照护意识、照护操作技能是此类人才鲜明的标志;三是适应性, 基础扎实、知识全面、服务意识强, 既能胜任基础医疗护理工作, 也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养老服务工作;四是创新性, 作者所在地区毗邻港澳, 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 既融合传统中医理念, 又引入港澳先进经验, 以国际化视角整合、利用各种资源, 创造性地开展老年健康领域的各类工作。
1.1.2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 是对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概括。培养目标确定后, 关键就在于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的设计。
第一, 优化课程结构。面对老龄化社会的要求, 江门中医药学校致力于将中医药教育引入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在通用基础课程中加入中医护理等课程, 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加入中医康复保健课程, 其他基础课与选修课均围绕老年服务相关的人文与技能要求进行修订。
第二,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 建立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紧紧依托集教学、医疗、养老、科研、产业于一体的老年护理实践基地, 满足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要求。其次, 优化内容和形式。内容上实现人文与护理、基础与临床、社会实践和技能培训的渗透;形式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采用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 创新育人机制。老年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既培养专业护士, 又培养适应老年专科需求的护理人才, 因此决定了我们需选择多层次、多形式的育人机制, 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长期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计划培养与定向培养相结合。
1.2 传承中医技术,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构建职教体系
1.2.1 融合中医理念, 传承中医技术
将中医教育引入老年护理专业, 以中医护理课程为基础, 突出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的理念。培养具备中医老年养生、中医康复保健等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打造专业培养特色, 开设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 培养学生应用中医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传承中医技术。
1.2.2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学校应积极组织老年护理专业学生以其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持续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活动, 这样, 既可作为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推动地区养老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又可有效缓解目前养老服务领域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2.3 构建职教体系, 服务老年产业
借助中医养生馆、中医康复保健中心等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培养“为老型”人才, 努力打造紧紧依托集教学、医疗、养老、科研、产业于一体的老年服务实践基地, 搭建“以产业促专业、专业带产业”的老年护理专业平台, 构建“产教融合、学做对接”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使地区养老服务业和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得到协同发展。
2 融合中医理念应注重中医应用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属于能力本位教育, 它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3]。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应注重应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在培养老年护理人才的过程中, 应融合中医养生、康复保健等内容。
2.1 注重中医养生技能的培养
2.1.1 用中医养生理念指导日常照料
中医秉承“内外兼修”, 通过内服外治等方式综合调摄身体。老年群体是慢性病高发和养生保健需求旺盛的群体, 他们的诉求主要是通过无创、简便易行的方式改善身心不适或防治疾病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 融入诸如“顺四时、悦情志、节饮食、慎劳欲”等人体健康长寿的基本原则, 针对老年日常起居、养生、饮食、七情进行指导。教学上以任务驱动为主, 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与实践中掌握中医知识。
2.1.2 应用中医“体质辨识”指导老年慢性疾病调摄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具有特异性, 有着对致病因素或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体质的老年人的形体特征如面色、光泽、目光、唇色、体型、精力、胃口、睡眠、寒热耐受能力、舌脉等各不相同。在老年护理过程中, 尤其是对患病老年人的照护时, 若能应用中医“体质辨识”指导工作, 为不同体质的老年人制订日常生活照护注意事项及选用不同的调摄方案, 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1.3 以中医药膳指导养生保健
《黄帝内经》指出:“药以祛之, 以食随之。”三分治, 七分养, 食疗药膳是老年人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可根据中医理念, 融入老年常用养生保健药膳食材分类、药食同源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应用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 结合不同季节、不同体质、不同疾患进行药膳的处方选用, 让学生能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具备应用中医知识指导工作与生活的能力。
2.2 注重中医康复保健知识技能培养
2.2.1 强调中医整体观念的应用
老年疾病的康复与保健是老年护理人才知识结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学习老年康复护理知识与技能时, 应该融入中医康复的基本观点, 将中医整体观作为技能培养的理论基础, 要求康复治疗要从整体出发改善功能, 如中医理论认为:脾主四肢, 四肢的运动离不开脾的健运, 而心脾二脏的关系又是火与土的母子关系, 因此通过一定的运动肢体的方法可以调节心脏功能, 这与现代康复医学的冠心病患者的运动疗法不谋而合。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案例、任务驱动、情景模拟等教学法, 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树立中医康复观, 注重渗透中医康复技能的训练, 强化中医康复保健技能的培养。
2.2.2 中医优势护治方法
针对老年人不同的功能异常, 在护理过程中, 可加强中医优势护治方法的学习与实践, 提高实际应用效果。如在学习“偏瘫”的康复护理时, 虽然教材列举了西医的作业疗法、物理治疗等, 中医的调摄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针灸推拿、饮食、药物等多种康复疗法, 教学时我们仍然结合临床实际, 重点介绍针灸推拿康复方法及护理, 并结合志愿服务与实践, 提高学生应用中医优势护治方法的能力。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 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加大力度培养老年护理人才的过程中, 应该融入中医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职教体系, 培养具备中医诊疗与护理思维、能开展简单有效中医诊疗护理的老年护理人才, 为广大基层养老服务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老年护理,中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贾宪州, 谢冬梅.中医在老年健康服务中的优势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5 (19) :77-78.
[2]马三津, 范耕新.老年服务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 2013 (1) :233-234.
中医养生理念 篇8
1 中医情志变化与脾胃的关系
1.1 情志变化是脏腑功能的客观表现, 与脾胃密切相关
机体情志变化与脏腑有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说明情志的活动及变化需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1]。气血充足, 运行畅达, 则情志调畅。而气血充足、运行正常与否和脾胃的功能休戚相关。
1.2 情志异常变化和脾胃病的关系
《灵枢经水篇》曰:“五脏者, 合神气魂魄而藏之”。人的情志活动和五脏功能密切相关[2]。长期剧烈的精神刺激或忧思不解, 可伤及五脏, 轻者气机逆乱, 重则耗伤五脏气血。若思虑过度, 气结于中, 则脾不升清, 水谷不得运化, 致气血生化无源, 出现头目眩晕、神疲乏力、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泄泻等症。思虑过度, 常损及脾胃。
2《内经》情志调护在治疗脾胃病中的应用
《灵枢师传篇》曰:“人之情, 莫不恶死而乐生, 告之以其败, 语之以其善, 导之以其便, 开之以其苦, 虽有无道之人, 恶有不听者乎”。由此, 临证之际, 宗其《内经》之意, 于脾胃病治疗之时, 适当配合情志调护, 多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3]。
2.1 告之以其败
在指出患者所患的疾病危害以引起患者重视的同时, 也要尽量不使患者对其产生不正确的理解。每个脾胃病患者均有着各自不同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及文化程度, 患病后可产生不同的情志变化, 因而要采用适宜的语言方式向其解释。
2.2 语之以其善
向患者指出如何调节自己的情志才能使病情向有利方面发展的方法, 以增强患者的战胜疾病的信心。脾胃病若能早诊断, 早治疗, 并配合情志调护, 一般是可以控制的, 并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2.3 导之以其便
引导患者合理的调养生息, 恬恬自待, 平衡七情, 保持和谐的情志。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并与医生密切配合。脏腑安宁, 气血畅通, 则利于脾胃病的治疗康复。
2.4 开之以其苦
对患者的思想顾虑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以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疏导其郁结情志, 令气血通畅, 自然利于脾胃疾病的治疗。
2.5 情以相制
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而达到淡化、消除不良情志的目的。患者若能以乐观平静的心态与医务人员配合, 往往可以取得预期的疗效。因而要积极地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 以克服不良心态给治疗带来的负面影响。
3 病案举例
患者, 女, 21岁, 学生。因胃痛15 d于2009年11月17日前来就诊。症见胃脘胀痛, 痛及两胁, 食少, 偶有呕吐, 大便不畅, 舌淡红苔白少津, 脉沉弦。情志不畅时症状加重。问及患者此次发病缘由, 自述半月前和舍友发生争执, 当日未食, 后胃脘胀痛, 痛引两胁, 平素情志易抑郁。中医诊断为胃痛 (肝气犯胃) , 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窦炎 (胃镜示) , 治以理气止痛、疏肝和胃。西药对症处理及中药理气治疗3d后, 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且抑郁渐重。二诊时, 加重理气健脾中药的同时, 遵《内经》“情以制胜法”之宗旨, 对其耐心引导, 使其情志得到适宜调护。连续治疗1周, 患者心情转佳, 胃痛亦明显改善, 后续调治月余, 诸症尽消, 未见复发[4]。由此可见, 情志调护理念用于临床脾胃病治疗, 效果明显。
4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承受压力也越来越大, 与情志相关的诸多疾病日渐增多, 胃肠消化功能紊乱即为多发的一类, 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患者多伴有情绪焦虑、抑郁, 治疗效果随情绪波动较大, 甚至久治不愈[5]。
中医认为脾胃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 相互影响。治疗脾胃病时要重视调节情志, 舒畅气机, 使脾胃升降有序, 气血运行如常, 则病自祛矣。医者要针对患者不同心理和情绪, 给予适宜的心理调适, 消除其紧张及心理应激因素, 保持乐观心态, 避免脾胃病的再度发生。
参考文献
[1]巩云云.中医理论指导情志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13) :132-133.
[2]吴兰, 黄广平.《黄帝内经》中的情志疗法[J].甘肃中医, 2010, 23 (7) :3-4.
[3]丁海静.浅谈中医情志护理[J].河北中医, 2010, 32 (5) :775-775.
[4]刘长云.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经验[J].工企医刊, 2010, 3:46-47.
中医养生理念 篇9
(一) 健康管理理论与中医药预防保健。
21世纪是人类高度关注“生命科学”的世纪, 人们越来越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 健康管理理念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 已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课题。健康管理是指基于个人健康体检而建立健康档案基础上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的个性化健康管理[1]。我国对健康管理这一概念引入较迟, 尚处在起步阶段, 国内主要为客户提供了个性化的健康体检, 然后分析每一个人的疾病风险因素, 评估健康情况, 并提供健康改善指导教育, 无法形成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流程[5]。
健康管理思想自古以来就蕴含在我国的医疗实践当中, 《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记载[4], 《难经》则拓展了治未病的概念:“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当传之于脾, 故先实其脾气, 无令所受肝之邪, 曰治未病”, 唐代孙思邈直接提出“上工治未病, 中工治欲病, 下工治已病”的论断。健康管理的宗旨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因此, 其与中医“治未病”理论不谋而合, 中医药遵循传统“整体观”、“天人合一”的哲学, 强调五脏六腑间的协同作用, 同时根据个人体质和四时变化, 以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提供长期调理与养生的建议, 从“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考虑, 重视防微杜渐, 达到“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
(二) 构建以“治未病”为核心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惠及了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 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预防保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是以中医药要素为基础, 构建的预防保健服务系统, 即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所谓“治未病”, 就是采取积极措施, 对疾病和隐患进行主动的介入式管理, 从而达到维护健康, 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效果。“治未病”理论不仅覆盖了当今倡导的四大健康基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生活规律、心理健康, 更加凸显了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 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医预防保健机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 (产品) 及保健服务支持, 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是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医疗保健资源稀缺矛盾的主要途径。
二、基于健康管理理论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流程
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以健康管理理念为核心, 针对个人健康状态, 管理个人健康状态风险, 通过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干预效果评估等流程全面、综合、规范实施健康管理服务。
(一) 健康管理信息采集与管理。
采集和统计分析健康状态信息, 包括中医体检 (体质辨识、证素辨识等) 信息、健康体检信息, 对体检信息及时反馈, 同时对来诊者进行登记造册, 便于管理和随访。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 通过对个体体质进行辨识后, 将信息入档。
(二) 健康管理体质辨识。
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体检, 形成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和体检报告。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 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 制定防治原则[6]。
(三) 健康管理咨询与指导。
根据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和体检报告, 为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咨询与健康指导, 帮助服务对象选择合适的干预服务。
(四) 健康管理干预。
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中医特色健康干预服务, 包括中药膏方、汤剂、心理咨询、针疗、灸疗、推拿、理疗、贴敷、药膳、艾灸治疗、电磁治疗、中药熏蒸治疗等。
三、融合健康管理理念的中医预防保健体系建设过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到2015年, 初步建立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需求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形成多元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格局,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一) 中医药预防保健提供体系的建立。
要以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主要依托, 各级中医医院及综合医院应设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室, 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现有的各级中医医院及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应设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室 (“治未病”中心)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与“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有机结合。如图1所示, “治未病中心”以健康管理理念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坚持以个体健康状态为中心, 充分体现中医特色, 全面反映个性化、系统化和全程服务, 切实保证服务质量。
1. 中医类医院预防保健科室提供的治未病服务人次。
中医类医院主要包括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由图2可知93%的治未病服务是在中医医院提供的, 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提供的治未病服务极少。因为中医医院有明显的优势, 包括从事中医预防保健的专门医生, 具有丰富的预防保健知识体系。中医预防保健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长期以来与中医临床一直有紧密的联系, 所以特别适合在掌握一定中医预防保健技术的中医医院等机构开展。
2. 基层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室服务情况。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预防保健与基本医疗相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分工协作的城市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7]。从表1中可以看出, 预防保健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床位、门急诊量占比并不高, 需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预防保健建设, 也是改进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尝试。
(二)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 (产品) 体系建设。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 (产品) 体系, 是体现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要求, 主要包括个体人健康状态信息的采集、存储、整合与动态检测、监测的技术方法与产品, 个体人健康状态的动态辨识与分析评估的技术方法与产品,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维护和提高个体人健康状态的干预技术方法与设备, 以及基于上述各项 (各类) 技术方法与产品的成套技术方法与产品。
1. 整合健康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医疗信息化的改革方向。当前我国卫生系统卫生信息化存在着系统分割、相互独立、业务流程不统一、信息标准研究起步晚等诸多问题[8]。因此, 建立起运行有效的健康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搭建起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健康管理公司、个人等可相互查阅联系的桥梁是十分必要的。
2. 加强中医健康诊疗设备建设。
中医诊疗设备是中医预防保健实施的必备产品。从表2看出, 从我国目前的中医诊疗设备分布来看, 主要集中在中医综合医院, 其他的中医专科医院占有量较少, 针灸、按摩等中医专科医院中医诊疗设备极少, 分布不均衡, 影响健康管理干预的实施。
(三)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支持体系建设。
1. 中医药预防保健人才培养。
预防保健人员是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具体执行者, 因此, 人员素质更是决定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从表3中看出, 成为中医执业 (助理) 医师的年龄逐渐变大, 这与现在的接受中医教育有关, 研究生、本科的人数上升迅速, 具有的专业技术资格也提高, 这说明我国的预防保健从业人员队伍的素质逐年上升, 为中医预防保健提供良好的人力支持。随着国家治未病健康工程的有力推进,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规模不断扩张, 服务人员的配置迅速成为一个制约中医预防保健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图3中可以看出, 近年来中医执业医师的从业人员呈上升趋势, 这对于健康管理理念的实施, 提供健康咨询与指导较为有利。
2. 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国家的支持是发展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重要保障。应积极维护预防保健服务的公益性, 促进公平公正, 明确在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的管理职能。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以主动预防和防治一体为特征, 发展覆盖全民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各级政府都应增加对预防保健工作的投入, 并逐步提高预防保健经费投入占卫生经费的比重。图4显示, 近几年国家队中医医院的投入呈上升趋势, 但是总体水平还是较低, 中医医院来自上级的补贴较少。
四、基于健康管理理念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构建
(一) 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建立并完善预防保健科室。
各级中医医院及综合医院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室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定位应相对独立, 利用中医药人才与技术优势, 力争成为本区域内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和指导中心, 并加强对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以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 坚持以个体人健康状态为中心, 规范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充分体现中医特色, 全面反映个性化、系统、全程服务, 切实保证服务质量。
我国的预防保健科的建设大多集中在预防上, 保健服务方面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可以将预防保健科和中医科的特色相结合, 形成中医预防保健科。引进中医健康评估设备, 建立中医体质辨识评估系统, 健康干预设备, 中医治疗设备等等。中医预防保健科的医生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 从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各个方面进行干预, 从检查开始, 到行为生活方式的指导, 以及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真正以优质的服务, 健康的理念服务广大群众, 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评估、咨询和指导等区域化服务格局。
(二) 利用现代中医诊疗设备, 丰富和发展各环节的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
促进有关医疗卫生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之间的合作, 建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研发机构。建立信息监测网络和系统等协作平台, 形成中医预防保健科研的新型组织模式。中医药预防保健的优势表现在健康管理干预的方法和手段上。中医有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和方法, 有着中医特色的药物和非药物方法, 包括情志调摄、四季养生、膳食调养、药物调理、导引、针灸、按摩、熏蒸、药浴等。中医的针灸、按摩、药浴、刮痧、拔罐等传统的理疗手段, 同时, 中医现代化设备的配备对个体健康的干预是必要的。
(三) 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成败关键在于人才队伍建设。各级中医机构应当满足“治未病”服务功能的需要, 应当具有相应资质的中医执业医师、“治未病”服务职业技能人员、医技人员、中药师、护理人员、管理人员等。鼓励具有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执业医师, 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培养一批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健康文化传播、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现在, 中医药技术人才的学历、职称和能力偏低仍是限制“治未病”工作的重要瓶颈。建议相关管理部门要逐步建立完善执业医师与职业技能人员相结合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体系, 完善岗位培训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体系。
(四) 继续传播与推广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试点相关项目纳入“医保”范围。
加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宣传, 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 提高社会的认知与认可程度, 加大预防保健知识的科普宣传, 开展讲坛、讲座等活动向广大社区人群推广“治未病”的理念和防病治病知识, 使全民提高保健意识。运用报纸、电视、电台和院内健康教育橱窗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形成立体化宣传网络。医院要加大对慢性病、亚健康等知识普及, 引导人们关注健康、关注预防保健。国家相关部门要落实扶持中医预防保健政策, 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 制定引导参保人员有效利用中医药服务的措施。将符合条件的中医预防保健措施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救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并降低中医医疗机构报销起付线, 提高报销比例。
(五) 加大对中医类医院的扶持力度和财政支持。
中医类医院在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上有独特的优势, 包括人力资源优势、技术优势、设备优势、知识优势等。充分发挥中医类医院的优势, 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国家需要通过财政支持中医类医院预防保健事业的发展, 在人员引进、业务面积、床位数量、设备更新、技术研发、预防保健教育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
摘要: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当前我国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 通过分析当前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构建过程及遇到问题, 结合现代医学健康管理理念, 为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技术产品体系和支持体系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医药,预防保健
参考文献
[1] .王志杰, 张红敏.中国健康管理思考[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8, 21:1525~1531
[2] .赵润栓, 高楠楠等.体质调养在健康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 2011, 20, 4:297
[3] .吴鸿, 高水波.浅析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 17 (11) :1196~1197
[4] .刘红樱, 王蔚.基于“治未病”理论的动脉粥样硬化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 (8) :86~88
[5] .杨迎春, 巢健茜, 王小雨等.健康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2) :4401~4403
[6] .王琦.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特色优势实践健康促进[J].中国医药通报, 2006, 5 (3) :1~4
[7] .黄喜顺, 邱耀辉, 苏洪.对当前健康管理产业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方向的探索[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9, 7 (6) :6
杜广贝 传播大众化京菜养生理念 篇10
杜广贝曾为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司厨,甚至独闯非洲为百人规模宴会做准备工作,走访多个国家进行国际间的饮食交流,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他研究京味养生菜品奠定了基础。2007年他来到现在所在的新闻大厦工作,当时正赶上大厦中雍和轩餐厅的生意状况不佳,要经营哪种菜品让大家犯了难。杜广贝认为,北京是中国的首善之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弘扬京菜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一定要突出北京菜。于是在杜广贝的带领下雍和轩开始了探索京菜养生菜的道路。
注重养生的京菜
选择打造京菜表明了杜广贝的态度,他对于京菜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京菜包括宫廷菜、寺庙菜、官府菜等,早年从皇宫里流传到民间,最后形成京菜。通过把各个菜系的精华都集中到北京来,体现了这座城市极强的包容性,融合了各地的风味体现了京城特有的皇城风范。
京菜最注重的就是做菜时的火候和调味,不能过火也不能不够火候,调味品要以吃出本味为主。京菜烹饪讲究要把菜最好的精神面貌炒出来,其次口味不能太辣、太咸、太油,提倡少油、少盐,注意养生。五味调和属于所有菜系的基础,以糖、醋、盐、酱油、胡椒等五味调出百味,也突显出了厨师真正的技艺。
京菜始于皇宫,都是皇亲贵族入口的食物,营养搭配上很是讲究,多掌握食材之间的最佳配比,使色香味都达到俱佳的效果。而在雍和轩餐厅,每一道菜都突出了饮食养生的特色:做好原料选择,通过合理搭配食物,烹调中尽量突出食物的本性,发挥自然滋补的功效。
杜大厨介绍说,一桌菜最养生的搭配是:六道凉菜,其中三荤、三素;六个热菜,一个主荤、两个半荤,一个蒸菜、一个炒菜,还要有一个汤;要包括鱼、肉、蛋、菌、菜、鸡、鸭等种类,其中素菜至少占到三分之一,这样搭配才是合理的。在挖掘食材本身的特点之后,无论是食材之间还是菜品之间都既讲呼应,又讲搭配,注重和谐与平衡。养生菜适合长期食用,就像中药的药效一样,只有慢慢调理才能稳定住根基,从而由内而外的得到身体的调整。
杜广贝大厨说: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养生。很多菜的做法讲究色、香、味及最重要的营养价值,西方讲究摆盘,日本等地讲究精致,把几种国家的优点加和在一起,再配上中餐的味道就是养生最好的契合点。
找到养生菜的本质
一段时间人们兴起吃猎奇的食物,果子狸、蛇、猫等等,最后甚至吃起了各种胎盘,形成了一股不良的风气。杜广贝说:“老祖宗的词典里没有提到这些东西就不能吃,有没有养生疗效是次要的,首先我们应该检讨的就是道德的缺失。”民以食为天,从一开始为了温饱而到处奔波,到后来温饱解决了,开始吃出花样,结果很多人吃出了大病,到现在几十年的变化,人们又开始吃回传统,吃回最朴实的食材,这中间虽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也令人开始注重以传统食材作为养生的根。
《黄帝内经》中提到“不治已病,治未病”,是说不等发病再治疗,而是在发病之前就预防。最好的“治未病”的“良药”即是每天进入人体内的食物。不能贪图一时的新奇,被那些对身体并无益处的食物所诱惑,人们应该对于入口的食物本着健康的生活态度进行“过滤”,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黄帝内经》中倡导的“标本相得,邪气除之”的养生目标。杜大师说:“养生其实是一门苦差事,因为要爱吃的不能多吃,不爱吃的不能少吃,要做到管住嘴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黄帝内经》中也提到:“饮食有节”,这句话的意思通俗易懂:饮食要识度、守度、适度,要做到“饥中饱,饱中饥”。人没生病时不能得意忘形,暴饮暴食,从年轻时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现在很多人得了“富贵病”,就是因为“饮食无节”导致的。
对于餐饮企业的反思,杜大师提出:“做菜要用心”。首先是良心,要在保证健康的基础上烹饪。其次是用心,要挖掘食材本身的特性,充分发挥厨师技法,利用彼此之间的匹配度达到中餐最高的境界。中餐改革的风向标就是养生,把各种菜的精华集中在一起,把菜吃舒服了就是所谓的养生菜,它从生活中来,同时又高于生活本身。规律规范,并且持之以恒,才能发挥养生菜最大的效果。
中医养生理念 篇11
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1例, 其中男38例, 女13例;年龄37~76岁, 平均63岁。单侧病变35例 (68.6%) , 双侧病变16例 (31.4%) 。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 (23.5%)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例 (39.2%) , 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术19例 (37.3%) 。我们在围术期给予CNP护理, 并适当融入中医理念。所有患者手术顺利, 对护理服务均表示满意, 顺利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CNP护理
从术前3d开始, 制定护理路径表, 具体如下: (1) 术前第三天评估身心:由护士和中医师一起对患者进行评估, 中医师主要进行舌苔、脉象、面色等方面的观察, 评估患者的内在营养状况和情绪状况[1]。护士进行直接观察, 评估患者的直观情绪表现、性格特征和体质情况等。然后护士和中医师综合总结, 制订适合患者的护理内容。 (2) 术前第二天术前宣教:包括手术相关过程和注意事项。根据患者性格特征和文化水平, 采用简洁、客观、通俗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 耐心回答患者疑问, 并就相关注意事项如禁食、备皮等向其详细说明。 (3) 术前第一天完善准备和心理安慰:指导并协助患者完善相关的检查和生理准备。由于之前已进行术前宣教, 心理安慰中不再过多涉及手术内容, 主要以平常的问候、提醒为主, 如告诉患者要相信自己、早点休息、夜间注意保暖等。请患者不要过于担忧自己的状态, 轻度紧张属于正常现象。
2.2 术后护理
2.2.1 麻醉期护理
患者术毕回病房后, 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效应, 因此在麻醉影响完全消失前, 监测观察还是十分重要的。术后患者去枕取平卧位6~8h, 两腿之间放置一软枕, 双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足尖向上, 必要时牵引制动。禁食和胃肠减压, 严密观察相关生理指标和患者临床表现, 患者状态稳定后可适当进流质食物。
2.2.2 预防并发症
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和引流管通畅, 观察并规范记录引流液流量、流速和颜色等,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加强对患者生理状态的观察, 保持病房以及患者的卫生。定期帮患者按摩、翻身及清洗皮肤,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感染和压疮等[2]。
2.2.3 饮食护理
根据术前患者体质检查结果, 在保证基本营养需要的基础上, 给予有区别的护理。如脾肾阳虚型以温经散寒、益气健脾为基本原则, 食物中可适当增加羊肉或狗肉等, 注意防寒保暖;痰淤互结型以化痰祛瘀为基本原则, 食物中可适当增加萝卜或荸荠等, 有一定活动能力后要注意加强锻炼;气滞血瘀型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 食物中可适当增加山楂或丝瓜等, 瘀滞部位可考虑局部热敷;肝肾阴虚型以强筋壮骨、滋补肝肾为基本原则, 食物中可适当增加熟地或山药等, 也可酌情服用太子参或西洋参等。2.2.4心理护理中医理论认为, “七情”不调, 则五脏不运, 如喜伤心、思伤脾、怒伤肝等。因此, 我们注意调整患者情绪, 使其尽量保持稳定、平和, 避免大喜大悲。根据患者情绪表现, 结合中医对体质的认识, 给予开导。
2.2.5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恢复状况, 适时进行康复锻炼。术后第一天进行患肢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 以及股四头肌静止性等长收缩训练, 术后1周进行髋关节功能练习, 伸屈膝和踝关节活动, 术后两周下床活动。锻炼内容强调持之以恒, 按时按量, 循序渐进。
2.2.6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夕, 进行出院后的健康教育, 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症状自我观察和定期复查等。其中饮食可依照中医的调养方案进行, 运动要注意保护关节, 不可剧烈运动。
参考文献
[1]赵荣, 王丽珍, 鲁铭.中西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股骨头坏死病人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 2011, 25 (24) :22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