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与保健

2024-10-06

中医养生与保健(精选12篇)

中医养生与保健 篇1

调味品不仅在饮食上为食物增加美味,而且具有中医功效和应用价值,以下就从中医的角度予以解读。

花椒:花椒素有“调味之王”的美誉,其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

花椒是芸香料植物花椒的果皮,香气浓郁,是厨房必备的调味品。花椒也是一味中药。从调味来说,具有定麻味、增香辛和除腥减膻的作用。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神农本草经》 将其列为中品。其药性辛热,归脾、胃、肾经,具有芳香健脾,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的功效。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所述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花椒含挥发油、生物碱、香豆素和有机酸,具有局麻、镇痛、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 杀虫等药理活性。

食疗方

胃寒疼:花椒60克炒焦研末,每日服3次,每次3克,米汤送服。

寒性痛经:花椒9克,生姜24克、 大枣10枚,水煮服,日一次。

胆道蛔虫:花椒3克,醋60毫升, 煎服。

八角:中医认为八角辛,甘温。具有破气健胃,调和止呕,滋肾舒肝,理气止痛的功效。

八角在制作冷菜及炖、焖菜肴中是一味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其作用是其他香料所不及,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果实与种子都可作为调料。

八角被中医传统医学当作药物使用。 中医认为八角具有强烈香味,有驱虫、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祛寒、兴奋神经等功效。

食疗方

腰痛:八角炒研,每次服1克,食前内服盐汤下。

胃气疼:八角15克,加酒适量服。

串气痛:八角茴香,鸡蛋各1个,八角茴香研末与鸡蛋混合,香油煎食,每日早晚各一次。

陈皮:中医认为陈皮气香,味辛而微苦。具有理气降道、调中开胃、燥湿化疾等功效。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 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

芥末:中医认为,芥末辛热无毒,具有温中散寒,通利五脏,利膈开胃,能利九窍,健胃消食等功效。芥茉香辣味可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开胃之功,能增强人的食欲。而且具有解毒功能,能解鱼蟹之毒,故生食三文鱼等生鲜食品经常配上芥末。

香菜:中医认为,香菜性辛、温,入肺、脾经,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适用于感冒,小儿麻疹或风疹,食欲积滞、消化不良等。

此外,香菜的香气是由醇类和烯类组成的挥发油及苹果酸钾引起的,有增加胃液分泌,增进食欲,调节胃肠蠕动,提高消化能力的功效。

食疗方

感冒:香菜根一小摄煎服。

伤风咳嗽:大米汤三汤匙与香菜30克,搅拌同蒸10分钟趁热服下。

麻疹发不畅:香菜和白茅根各30克, 水煎化茶饮,或香菜与胡萝卜根煎汤饮之。

生姜:中医认为,生姜芳香,性辛味辣,具有健胃、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温肺止咳等作用。特别是对解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具有解毒作用。临床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 咳嗽、胃寒呕吐,当遭冰雪、水湿、寒冷浸袭后,饮姜汤,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胡椒:中医认为,胡椒味辛,性热,有温中散寒,下气消痰,解毒止泻止痛的功效。胡椒特别适于肥胖的人食用,因为它有助于新陈代谢,还能起推气作用。刺激产生唾液、胃液和胰液。有助于消化高脂肪食品。能辅治腹疼、反胃、食欲不振、牙痛、寒泻等。

食疗方

胃疼胃塞:白胡椒15克,放于干净猪肚内,两头扎紧,放沙锅内,加水煮烂。取出胡椒晒干研末,将猪肚捞起切块,吃猪肚和胡椒粉,饮汤。

牙痛:白胡椒少许,塞入龋洞内。

呕吐反胃:白胡椒、姜半夏等量,共研细末,用姜汁面粉糊为丸,如小豆大, 每次内服几丸,生姜汤送下,日二次。

辣椒:辣椒有效成分辣椒素是一种抗氧化物质,它可阻止有关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阻止细胞组织的癌变过程,降低癌肿细胞的发生率。其辣味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增进食欲,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食醋:中医认为,食醋味酸、苦,性温,具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消食健胃、强筋暖胃、醒酒调味的功效。

据分析,食醋中含有0.4~0.6%的醋酸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炒菜、拌凉菜时添加适量的食醋, 暨可开胃增食,又可抑菌。可辅治产后血晕痈疽疱肿、黄疸、黄汗、吐血、便血、 高血压。

食疗方

黄汗:醋100毫升、黄花30克,桂枝6克,白芍20克,加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周。

足跟骨刺:食醋500毫升,与威灵仙150克, 同煮沸, 熏洗双足,一日一次, 连用一周。

安蛔虫:醋2汤匙,白糖1匙化解后慢慢饮下。

中医养生与保健 篇2

(得

分)单选题.(2 分)在体质形成的过程中,什么起决定作用()A.先天因素 B.环境因素 C.心理因素 D.性别因素 正确答案: A..(2 分)春季养生要注意()A.起居调养 B.情志调养 C.饮食调养

D.以上说法都对 正确答案: D..(2 分)现代研究认为,因水环境污染而影响人类的健康情况有(A.水质的生物性污染 B.水质的化学污染

C.水质的微量元素比例与人生理矛盾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 D..(2 分)在环境养生中,优质环境标准是()A.空气清新、阳光充沛 B.植被繁茂、气候宜人 C.风景秀丽,远离污染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D..(2 分)以下与“因地养生”没有关系的是()A.选空气清新之处 B.注意饮食调节

C.控制或减少环境污染 D.积极防治地方病 正确答案: B..(2 分)男性以()为基础 A.阴 B.阳 C.精 D.血 正确答案: C.)7.(2 分)以下关于夏季养生说法不正确的是()A.防暑热

B.因暑取凉,可多贪生冷之类 C.注意情志调节 D.运动锻炼 正确答案: B..(0 分)儿童一般指()这一年龄段。A.0—4岁 B.4—12岁 C.3—20岁 D.3—10岁 正确答案: B..(2 分)在冬季,实感温度(即主观上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A.10—15℃ B.17.2—21.7℃ C.10—20℃ D.18.9—23.9℃ 正确答案: B..(2 分)油性头发宜()天洗一次。A.5天 B.10天 C.15天 D.18天 正确答案: A..(2 分)冬季晨练特别是老年人冬季晨练时间不宜过早,应于(A.太阳出来之前 B.太阳出来之后 C.天未亮时 正确答案: B..(2 分)以下不属于审因施养的因地制宜法则的是(A.顺时调养

B.顺应地理环境 C.改良生存环境 D.优化生活环境

正确答案: A..(0 分)干性头发宜()天洗一次。)进行晨练。))A.9天

B.10—15天 C.5—7天 D.3天 正确答案: B..(2 分)以下哪些项目是不适合老年人锻炼的运动?()A.太极拳 B.打篮球 C.慢跑 D.乒乓球 正确答案: B..(0 分)青年期的年龄界定为()岁。A.12—18岁 B.12—24岁 C.8—24岁 D.18—24岁 正确答案: D..(2 分)女性特殊的生理机能决定了其养生保健的独特内容,包括()A.月经期保健 B.妊娠期保健 C.产褥期保健 D.哺乳期保健 E.更年期保健 F.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F..(2 分)青春发育期的年龄界定为()岁。A.12—18岁 B.12—24岁 C.8—20岁 D.18—24岁 正确答案: A..(2 分)在夏季,实感温度(即主观上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A.10—15℃ B.18.9—23.9℃ C.20—26℃ D.15℃ 正确答案: B..(2 分)男子为阳刚之躯,其心理特点有()A.处事果断刚毅、敢想敢说敢做、做事干脆利落 B.心思细腻

C.进取心强,慕异心情急迫 D.A、C都有 正确答案: D..(2 分)关于女性更年期保健,说法不正确的是()A.保持情绪稳定乐观 B.注意饮食调养 C.加大体育活动 D.定期检查身体 正确答案: C.第 2 大题:

(得 分)是非题 1.(3 分)疾病是促使衰老的因素之一。是

否 正确答案 是.(3 分)温水浴、冷水浴、熏蒸浴、药浴都是常用的沐浴养生方法。是

否 正确答案 是.(3 分)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地区气候的差异,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寿命。因此,应结合各地的地理特征进行养生保健。是

否 正确答案 是.(3 分)先天禀赋的强弱,是人体寿夭的决定性因素。是

否 正确答案 是.(3 分)按摩是古人保养眼睛的一项重要措施,主要方法有:熨目法、点穴法、揉太阳及按摩耳根。是

否 正确答案 否.(3 分)中药健发的方剂很多,内服类就有:肝肾膏、枸杞煎、返老还童茶及香发散等。是

否 正确答案 否.(3 分)不同职业的人群,养生方法亦相同。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8.(3 分)人们无须遵循四时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是

否 正确答案 否.(3 分)疾病促进衰老,衰老促进疾病。是

否 正确答案 是.(3 分)内养正气,外慎邪风。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第 3 大题:

(得 分)简答题.(应得

分,实得 分)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养生指导有哪些主要方面? 答:

1、引导为主,环境为先

2、加强自身修养,接触社会

3、科学的性教育

4、培养坚强的性格 参考答案:

1、引导为主,环境为先

2、加强自身修养,接触社会

3、科学的性教育

4、培养坚强的性格

第 4 大题:

(得 分)论述题.(应得

分,实得 分)根据“因地养生”的三个方面,分析你所居住的地方是否适宜养生保健?不宜之处应该如何改造?(要点10分,结合自己10分。)答:

1、选空气清新之处

2、控制或减少环境污染

3、积极防治地方病

宁德适宜养生保健,宁德工业少,环境污染少;依山靠海,绿化面积高 参考答案: 答题要点:

保健与养生 篇3

随着四季变化,人体也会经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阶段。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渐趋收敛、闭藏,此时起居作息更要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而睡眠,正是养气的重要方式之一。

每晚的子时(23点~1点)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这个时候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所谓“子午觉”,就是指在子时和午时(11点~13点)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齐丽)

1. 猕猴桃:猕猴桃是果中珍品,维生素C含量是橘子的4~12倍,苹果的3倍,葡萄的60倍。研究表明,其所含的物质可阻断人体内亚硝胺的生成,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是预防乳腺癌的佳品。

2. 柑橘:柑橘类水果如橘子、柚子、橙子、柠檬、金橘等,都富含维生素C,可防止亚硝胺生成,适宜胃癌、乳腺癌和肺部肿瘤患者食用。

3. 山楂:山楂能活血化瘀,化滞消积,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富含维生素C,适宜消化道和女性生殖系统癌症如胃癌、乳腺癌患者食用。

4. 大枣:大枣补脾胃益气血,富含β-胡萝卜素与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其含有的一组三萜类化合物为抗癌有效成分,常吃大枣可以增强体质,预防乳腺癌。

5. 芒果:女性多食芒果,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卫康)

1. 发烧忌喝茶。茶叶中的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温升高,而且还会降低药效。

2. 肝脏病人忌饮茶。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大部分经肝脏代谢,饮茶会加重肝脏负担,损伤肝脏组织。

3. 神经衰弱慎饮茶。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神经的作用,神经衰弱者饮浓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饮茶,会引起失眠,加重病情。

4. 孕妇忌饮茶。茶叶中含有的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生长不利。

5. 妇女哺乳期不宜饮浓茶。过多的咖啡碱会进入乳汁,小孩吸乳后会持续兴奋,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6. 溃疡病患者慎饮茶。茶是一种胃酸分泌刺激剂,饮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增大,增加对溃疡面的刺激,常饮茶会使病情恶化。

7. 醉酒慎饮茶。茶叶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醉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

8. 慎用茶水服药。茶叶中的鞣酸、茶碱,和某些药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因而不宜用茶水送药,以防影响药效。

9. 贫血患者忌饮茶。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铁结合成不溶性结合物,使体内缺铁,故贫血患者不宜饮茶。

10. 尿结石患者忌饮茶。尿路结石通常是草酸钙结石,由于茶含有草酸,会随尿液排泄的钙质形成结石,尿结石患者饮茶,会加重病情。

11. 空腹忌饮茶。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还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并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引起胃黏膜炎。

(文华)

1. 炖煮过度的肉易致癌。人们都觉得肉炖煮得越烂越好,于是高压锅应运而生。但是,在200℃~300℃的温度下,肉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芳族胺基,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种化合物,其中9种有致癌作用。

2. 腌肉煎炸后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咸肉含硝,油炸油煎后,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基砒咯烷。因此食用咸鱼、咸肉、香肠、火腿等食品时,忌煎炸。正确的食用方法是:把咸肉、香肠、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亚硝胺随水蒸气挥发。同时,烧制咸熏食物时最好加些米醋,因为醋有分解亚硝酸盐的作用,而且能杀菌。

3. 吃过多瘦肉易长斑。有人认为吃肥肉会发胖,吃瘦肉既不会发胖又能保证营养的摄入,就大吃瘦肉。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在某种酶的催化下可变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过多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还会直接损害人的内皮细胞,形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

(小花)

近些年来,碳酸饮料加剧青少年肥胖成为讨论较多的话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佛蒙特大学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则评估了碳酸饮料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喝碳酸饮料越多,就越容易出现攻击性、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不合群等行为问题。其中每天喝4杯或4杯以上碳酸饮料的儿童,破坏别人东西、与人吵架或殴打别人的可能性是不喝碳酸饮料儿童的两倍。

尽管这一研究还没有找到喝碳酸饮料与行为问题之间存在这种关系的真正原因,但研究团队认为,限制甚至不让孩子喝碳酸饮料,或许会减少他们的行为问题。

(刘铭)

1. 冬季适当食冷饮。冬天外界气候虽冷,但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少,导致体内积热不能散发,再加上冬令饮食所含热量较高,所以很容易导致胃肺火盛,引发上呼吸道、咽峡、扁桃腺、口腔黏膜疾患。冬季吃些冷饮可以消“火”。

2. 冬天适当吃点凉菜。冬天天冷,人们喜欢吃油脂多、高热量的食品,加之户外活动少,因此易发胖。为了不增加体重,除了注意体育锻炼外,多吃些凉菜,能迫使身体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从而达到减肥目的,确保健康。

3. 冬季可常喝凉开水。经常饮用凉白开水,有预防感冒、咽炎和某些皮肤病之效。尤其是早晨起床喝杯凉开水,能使肝脏解毒能力和肾脏排洗能力增强,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肌梗死。

(丁丁)

1. 有裂心的萝卜 有裂心的萝卜或瓜类最好别吃,很可能是遭受过严重虫害,也可能是因为非正常种植造成的。

2. 太硬的西红柿 越硬的西红柿植物激素使用越多,最好不买,或买回来不马上吃,放两三天延续一下成熟期,等它自然变软,不利于健康的催红素也得到释放后再吃。

3. 颜色太浅的绿叶菜 大棚内的蔬菜远比直接光照下生长的好看诱人,叶子颜色浅,但营养成分没法跟自然生长的应季蔬菜比。所以买绿叶菜要挑深色的。

4. 会长大的黄瓜 买回的黄瓜放一晚上,第二天又长大了,这肯定是使用了激素膨大剂。

5. 闻起来有异味的蔬菜 不同于香菜、茴香等本身就有气味的蔬菜,农药残留多,或使用了劣质农药的蔬菜会有很刺鼻的异味,买之前可以先拿起来闻一闻。

(阿健)

茄子皮 很多人吃茄子喜欢把皮去掉,茄子皮里含有的B族维生素,可帮助维生素C代谢。有研究发现茄子皮抗癌活性很强,其效力甚至超过抗癌药物干扰素。

鱼鳞 鱼鳞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尤以钙、磷含量较高,是特殊的保健品。可增强人的记忆力,延缓脑细胞衰老,预防高血压及心脏病。

豆腐渣 膳食纤维、钙等营养素含量高,低热能、低脂肪,是抗癌、通便、降脂、降糖、减肥的好东西。

菜根 香菜根、芹菜根、萝卜皮中都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可用盐、醋、酱油、香料等制成泡菜,是降血压、降血脂及预防便秘、结肠癌等疾病的理想食品。

橘络 有些人吃橘子会把橘子“脱光光”。橘络中含有一种名为“芦丁”的维生素,能使人的血管保持正常的弹性和密度,减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渗透性,防止毛细血管渗血,有减少高血压病人发生脑溢血及糖尿病人发生视网膜出血的功效。

中医养生与保健 篇4

1正文

1.1关于中西方选择保健运动原因的对比分析

中国人选择保健运动其主要原因是为了预防疾病, 西方人选择保健体育是为了强身健体, 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得知:中国“养生”又称摄生, 就是治未病, 旨在通过调养精神和形体来培补元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调理五脏, 来预防疾病, 达到延年益寿, 寿终正寝的目的;而西方保健体育则主要偏向于身体锻炼, 通过体育运动来促进骨骼肌肉生长, 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等各项身体机能, 使各项指标达到一定标准。

1.2中西方保健体育对锻炼环境要求的对比分析

中国“养生”与西方保健体育对锻炼环境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 从表面上看是中国的养生运动对器械要求不是很大, 西方保健运动对器械有较高要求, 其实, 当中包含了中国养生注重整体, 西方保健注重局部的不同保健思想, 中国人注重内求, 中国养生运动通过太极拳、五禽戏等各种手段使身体由内而外, 从头到脚得到最全面的锻炼, 而西方人注重外求与对身体不同部位进行针对性锻炼, 因此, 需要不同的锻炼器材来满足身体不同部位的需要。

1.3中国“养生”与西方保健体育的交融

无论中国传统“养生”还是西方保健体育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西方保健体育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近代产物, 最多不到200年历史, 其实在西方, 同样称得上保健巨作的《希波拉底文集》, 其问世时间比中国《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还要早, 但西方尤其注重挑战与突破权威的思维方式, 一方面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免不了使前人的经验遭受损失, 被世人遗忘。中国传统“养生”与西方保健体育他们都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作为依据, 例如:我们中国奉行五行学说, 金木水火土的生克关系影响着世间万物的生老病死, 兴衰荣辱。而西方则是认为世界是由火、水、空气、土四种元素构成, 并且在“爱”与“恨”的作用下能够相互转化, 该理论是出自 《希波拉底文集》, 由公元前500年的哲学家兼医学家恩培多克勒进一步系统化。中国“养生”和西方保健体育都与彼此的民族医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如, 西方保健体育同西医一样, 偏重于化整为零地解决问题, 对健康问题注重对治, 中国“养生”则同中医一样, 偏重于从全局入手, 对待健康问题注重化解。通过文献资料得知: 无论中国传统“养生”还是西方保健体育都因来自各方面的原因, 导致养生保健文化或多或少地流失。

1.4中国传统“养生”与西方保健体育的互补发展

综上得知:中国“养生”注重养性, 西方保健体育则注重健身; 中国“养生”注重内求, 讲究天人合一, 西方保健体育注重与现代科学的结合;中国“养生”注重整体, 强调身心合一, 西方保健体育注重局部, 需要来自各方面的配合;中国“养生”对道德的要求较高, 而西方保健体育对道德并无太高要求。例如:中西方保健体育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 各种先进的体育思潮通过不同渠道传入中国, 西方的健身方式因为简单, 迅速, 效果明显, 富有激情, 再加上当时的中国人身体素质过于羸弱, 西方的体育思潮在晚清时期掀起了巨大的风浪,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西方体育在强国强种方面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 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 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地上升, 人们又开始面临如抑郁症、惊恐症、空调病等各种文明病的困扰, 但对于这些病症, 现代的医疗技术水平还无法检查出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西方保健体育因为主要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 遵循单向因果决定论, 所以, 在应付亚健康这方面的问题上稍显费力。此时, 一直站在幕后的中国传统养生术因为其注重身心合一, 亲近自然等特点, 受到大多数朋友的青睐, 太极开始风靡全球, 中国“养生”体育, 得到了世界各国各个学术界的认可, 并且欧美国家的人开始学习了解经络, 尝试着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印证中国养生体育的神奇之处, 中西方文化再次进行融合、交叉, 进步, 满足着不同体质, 不同时代的需要, 同时这也说明, 我们都尊重自己的祖先与彼此的文化, 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相互渗透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2结语

我们始终相信, 无论中国“养生”还是西方保健体育, 无论是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生命在于静止”它们最高层次一定会殊途同归, 达成共识, 就好像世界不同地方的大圣贤劝导世人的方式可能千差万别, 但都有一个核心思想, 那就是“爱”, 可能我们精通了其中一种思想就足以了然人生, 但绝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一定有精力去搞懂这些, 如果能够抱着一种谦虚的态度, 在深入了解中西方养生保健体育的基础上, 大胆地将两者进行结合, 各取彼之长, 补己之短, 在更大局面中寻找更好的合理点, 能够以内达外, 亦可以外达内:既可以了解宏观整体也可以针对微观局部, 在崇尚道德的基础上竞争合作, 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能够满足人类需求, 这样很可能会帮助更多人比较快并且容易、全面地达到保健目的, 认识生命本源吗, 当然, 有例行就有例外, 符合大众需求的也不一定适合我们每一个人, 因此, 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张玉华.老子《道德经》的养生之道[M].文学界:理论版, 2010 (6) :200-202, 204.

[2]李兵.从中国与西方体育养生思想的比较看养生体育[J].云梦学刊, 2005, 3 (2) :2-4.

[3]罗元祥.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之比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0, 3 (3) :18-20.

中医药与养生保健探讨论文 篇5

【摘要】中医药学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预防医学思想及有效的防治原则。《黄帝黄帝内经》中先民们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养生防病谋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逐步进入小康。人们对养生保健的意识及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医药以其先进朴素的中医系统理论及丰富易得无毒无害纯天然的各种中药资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和追捧。

【关键词】中医药 预防保健

养生保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医对保健的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两千多年前的《黄帝黄帝内经》开创了中医养生保健的先河,历朝历代的众多医、佛、道家亦对养生之道作过深刻而详细的发掘与论述,现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医养生理论。再结合丰富的中药资源,使中医养生保健更显得朴素而神秘。养生一词,最初出自《管子》,表达的是保养生命以达长寿的意思。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健康及长寿是人们一贯追求和向往的美好愿望,故此养生保健文化才得到了持续不断的丰富与发展,养生的理念遍布全世界[1]。中医药养生荟萃了我国人民经年积累的多种防病健身的方法,综合了儒、道、佛与诸子百家的精华,堪称我国之瑰宝。中医药养生学倡导: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愈后防复,这一思想也是符合现代养生的潮流趋势、体显了绿色保健的养生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各种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而滋生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亚健康疾病的发病率呈大幅上升之势。成为危害广大民众健康的主要杀手[2]。同时,医疗费用的恶性膨胀亦引起了严重的医疗危机,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我国最为热点的社会问题。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们对养生保健充满空前的热情。我们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作如下的总结:治未病养生保健理念

在《黄帝内经》里最先提出“治未病”的应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是治病方法中最为高剂的一种境界,也是中医养生理论精华之所在。治未病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其中未病先防更接近于养生的真正目的所在。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对后世养生学的形成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初步创建了中医养生的理论雏形,后经众多医家的发展及补充,逐渐走向完善。这和21世纪我国医学目的调整方向是一致的,治未病成为了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且具成本效应的医疗发展方式。我国的医改政策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明确地提出了要积极推广治未病中医体系的建设[3]。气血精*的调理养生保健理念

《黄帝内经》认为:气血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五脏六腑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气,为不断运动着的对人体行使充养功能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动力,《灵枢?决气》中有:“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血是来自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人体的五脏六腑、皮毛、经骨等一切组织,若没有血的滋养,所有的生理功能将不能正常进行[4]。《灵枢?本神》中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这说明了人体的本源是起始于精;液为人体所有正常水液之总称,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维持皆与其有关,它分遍布于脏腑组织中,出入于经脉,环流于全身,与血液一起承担这濡养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因此,中医养生,强调气血精*的充盈和正常疏布,其中一种物质出现虚实不平衡都将影响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转[5]。整体养生保健理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有机而统一的整体,养生即是对人体的一种整体干预,人们应顺应自然四季的变化,是形体和精神的关系统一调和,使人体各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成为适应环境变化的统一体,使人体形成天人合一、内外一致的最佳状态。中医整体养生理念主要表现在:①天人合一观: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相处。天人合一养生方法具体内容有:春夏季以养阳为主,秋冬季节以养阴为主、根据自身特点适当调整阴阳平衡,顺时起居,夏秋晚睡早起,冬春早睡晚起等[6]。②形神整体观:中医认为形和神是人体物质和功能的基础。形神共养是中医形神整体养生观的主要方法,具体阐述有调畅情志、形神共养、保养真气等。③人身整体观:人体的所有生命活动是围绕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行的。在脏腑功能活动过程中,十二脏腑还通过经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协调脏腑功能是养生的中药内容。辩证养生保健理念

中医辨证养生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形神共养、正要制邪。动则养形,静则养神。中医认为精气神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要素,形和神互相依存,不能独活,因此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正气为人体之根本,可以外避邪气入侵。中医认为人体的正气状况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外邪入侵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养生强调正要制邪,疾病即无法发声。《灵枢?剌法论》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些思想都体现了正邪关系在养生中的应用。辨证养生原则总体上是体现厉害关系相互转变的思想。小结

养生保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中医药正是一门典型的实践科学。其实践基础是先民们经过长达几千年的生活、生产积累总结出的养生经验。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533.

[2] 董永刚.浅谈中医治未病是新世纪的健康模式[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4(1):32.[3]王前.李约瑟对中国传统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18):52~58.

[4]邢玉瑞.黄帝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l~194.

[5]邢玉瑞.黄帝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l―194.

中医养生法与现代性保健 篇6

1、精神养生:精神养生即心理保健。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人体的一切心理活动,包括思维意识、思想情感皆由心所主宰。临床上很多性功能障碍都是由于心理因素所引起,如男性阳痿、早泄、遗精、不射精等;女性性冷淡、性交疼痛、性高潮障碍等,都与精神情绪有关。因此,精神养生是性功能障碍的重要疗法。精神养生强调审病求因,因势利导。首先要分析引起性功能障碍在精神心理上的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消除障碍,使身体得以康复。其中调养心神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谓调养心神,就是克服自我消极情绪,解除顾虑、烦恼、郁怒、憎恨等不良因素,减轻精神负担,使心神安定,心情愉悦,乐观舒畅。调养心神还包括节欲,中医认为节欲养精,欲多伤精。这里的欲,一方面指性欲,另一方面指物欲,即物质方面的欲望,包括名利、地位等。总之,通過调养心神,使人精神宁静,恬淡舒畅,性功能障碍可以在静养安乐中不药而愈。

2、饮食养生:通过饮食调配,合理而适度地补充营养。注意饮食宜忌。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增进和提高性功能,达到增强体质、延寿抗老的目的。中医将食物归纳为酸、苦、甘、辛、咸五味。五味调和则有利于健康,古人所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另外要饮食有节,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要因时因人制宜,注意饮食宜忌。如过食肥腻,酿生湿热,流注下焦,扰动精室可引起遗精、早泄、阳痿。所以饮食应该清淡而富有营养,如食物中豆类(豆制品)、鱼类、禽蛋、蔬菜、花生、芝麻等对于提高性功能很有益。值得指出的是。有烟酒嗜好者,对性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作用,因此,戒除烟酒也是保护和提高性功能的重要措施。

3、行为养生:主要指通过性行为以达到恢复或增强性功能为目的的保健方法。其中包括调整性交的体位姿势,注意性交的技巧方法。如孕妇、残疾人以及有严重疾病者在性交时都要注意姿势体位和有关技巧。对于阳痿、早泄的病人可以采用採摩手法或“动停技术”,“挤捏技术”;对于女子性高潮缺乏者可进行导引方法,如“耻骨尾骨肌操练技术”等。即使是正常的夫妻,探索适合双方的最佳体位,注意性交的技巧,不仅可以增加性生活的情趣,提高性生活的质量,而且能使夫妻爱情进一步升华,使夫妻生活更加幸福和谐。

4、运动养生:生命在于运动,“动则不衰”是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通过传统的体育形式进行锻炼,可以调节气息,活动筋骨,疏通气血,调和五脏。在运动保健中要注意运动适度,提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古人在运用气功、导引以提高和改善性功能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重视和研究。

5、卫生保健:很多疾病是因男女性交不注意卫生而产生。如妇科常见病有月经不调、闭经、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粘膜溃疡等:男科有尿潴留、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至于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更与性卫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6、药物养生:一般来说不外两类,一种是针对具体病情加以辨证施治,祛除病邪就可以恢复或提高性功能。另一种单纯以促进和提高性功能为目的而使用的药物,如壮阳药、补益药。包括所谓春药、性药。对于这类药物的使用,古人认为四十以上之人方可服用。云:“年未满四十者,不足与论房中之事,贪心未止,兼饵补药,倍力行房,不过半年。精髓枯竭,性向死近,少年极须慎之。”由此可知,古人在药物使用对象和范围方面是很严格的。不过对于性功能障碍患者则应及早给予积极治疗。值得指出的是,古往今来不少人对于药物养生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有人甚至一味追求所谓灵丹妙药以纵情欲,其结果适得其反、殆害无穷。

中医药与保健食品的同源性探究 篇7

1 人类对药食同源性的探索

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食物。人类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生存受到了威胁, 这一过程也是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 所以人类必须不断扩充自身的食谱范围并不断总结各种食物的功能, 人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认识了中草药。中国传统中草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历代医家切身体验的理论升华。从古到今, 传统中医药以它坚实的理论基础, 独特的疗效, 为人类的生存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

保健食品, 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一类食品, 适宜特定人群食用, 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 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1]。保健食品经历了传统保健食品阶段, 中国传统的食疗和医疗方剂中体现了传统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所以现代保健食品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 以中医药为主要原料,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工而成, 所以中医药与保健食品所具有的保健功能是同源的, 药物源于食物的保健和治疗功效。

根据我国古书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水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 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训》) , 在《帝王世纪》、《世本》等文字记载了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的神话传说中给人们讲述了食物的产生和功能的筛选, 药物是在食物筛选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而已, 药物发展到现代已成为一门复杂的医学学科,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中医药的理论息息相关, 所以药源于食, 食源于药。把药物学称为“本草学”也主要根源于中国以植物为主的传统饮食文化;对于食物和药物阴阳五行、四气五味、生克制化等品质属性的认识, 也是同出一源的;调理阴阳、谨和五味、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以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 , 这也是食疗基本原则的体现。这一理论是在人对生命过程的认识中产生的, 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随着人类认识的丰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食疗理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食与药逐渐分离成了单纯果腹的食物、非食性药物 (包含毒性药物) 、食药兼具之品三部分, 其中的食药兼具之品代表了当今食疗文化理论发展的精髓和药疗功效的精华。药王孙思邈认为食疗是治疗疾病的最好的途径, 保健食品将食疗和中医药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国外在现代实验技术条件下, 更侧重于对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功效的研究, 主要开发能调节人体的营养和维持代谢平衡方面的食物。特别是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将今后保健食品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开发食物的药用价值, 对这类食品规定了专门名称即:药用食物, 使它同时具有食用和药用功能, 这类食物在营养价值、药性功效等方面都不同于普通食物, 它们具体特殊的保健养生作用, 食物即药物, 真正体现药食统一性。

2 中医药与保健食品都是以协调人体整体功能为主要目的

中医药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人体和外界环境的和谐基础上, 提出因时、因地、因人的阴阳平衡理论, 体现了整体观和平衡观。为了改善和提高生命质量, 达到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中医理论提出人们应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尽量做到夏养心, 秋养肺气的养生疗法。

3 养生保健是中医药与保健食品共同诊疗理念

3.1 食疗思想是中医调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疗在养生保健强身健体和抗衰益寿等方面具有其独到之处, 中医药学历来重视食养和食疗,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了食养的概念《素问·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益精气’。《神农本草缈、《本草纲目》等记载的动植物中药材中, 许多补益中药都是药食兼用, 它们既可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原料, 也可以用于养生健体的保健食品的原料, 这为以中药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的研发及其产业提供了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经验[2]。

3.2 中医药是我国生产保健食品原料的主要成分

据统计, 目前我国生产的药用保健食品占到已批准注册保健品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这正说明了保健养生离不开中医药的辅助治疗, 中医药是保健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认为所有的中医药都可以作为生产保健食品的原料, 我们国家法律规定国家禁止使用将受国家保护的一级和二级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作为生产保健食品的原料, 经人工养殖或栽培的的受国家保护的一级野生动植物或产品也在被禁之列。国家卫生部于2002年2月发布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 (卫法监法助。【51号】) 中规定了87种物品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如阿胶、甘草、山楂、山药等;同时也规定了114种中草药可用于生产保健食品, 如天麻、丹参、人参等;还规定了有59种中草药不能用作生产保健食品的原料, 如巴豆、草屋、大黄、黄连等。这个文件对规范中医药在保健养生中正确使用及食品安全性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保健食品的分类越来越细化, 达到了八种之多, 如分为普通食品类、中药类动植物原料类、天然产物类、新资源食品类、真菌类、益生菌类、食品添加剂及营养强化剂、还有一种通过安全性评价可以使用的一类, 所以保健食品与中医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3.3 治未病是中医药与保健食品共有的优势

根据中医药理论,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方面的因素,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邪气侵犯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所以, 预防疾病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是培养正气, 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二是防止病邪的侵犯[3]。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最终目标不是寻治疾病, 而是人们达到身体健康, 这一理论在长期的医学实践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学说, 其中最重要的是便是治未病理论。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素问.四季调神论》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的论述[4], 这一理论是中华医学宝库的一支独秀, 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对治未病这一理论魂宝的高度重视, 经过几千年来医学家的实践得到很大的丰富和完善。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采取治未病的方法是合适的选择, 健康人群的明显特征不是完全没有疾病和虚弱的表现, 而是身体、心理及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处于协调的状态, 亚健康就是介于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现象,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压力的增加, 目前我国亚健康人数已经接近七亿, 其中中年人和脑力劳动者占了近二分之一。治未病在治疗亚健康临床症状显示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疗法, 通过富有个性的用药辨证施治并结合养生保健, 让这类人群的身体内外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中医治未病思想已成为养生保健的主流方法, 标志着人类的健康观和意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对预防医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4 中医药与保健食品具备一脉相承的文化创意

目前在国内外文化创意首先被界定为一个产业, 它是通过发挥个体的创造性, 才能和技艺等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的企业, 及通过将知识产权、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创造的潜在的就业机会和隐形的社会财富。个人的灵感、理念、创造力是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具价值的元素, 其中人是企业的灵魂。富有创意的文化医疗保健和康复养生是中医药最大的特色;保健食品主要的目的不是治疗疾病而是调节人体内外平衡, 对人体一般没有危害。中医药与保健食品在文化创意上不谋而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 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文化产业格局的重心将发生偏移, 已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这也是我国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指南。中医药是我国原创文化, 保健食品是中医原创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晶, 现代中医药在创意文化大发展的形式下将迎来新的时代机会。现代保健食品产业通过现代技术充分的体现了中华民族中医药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意志, 证明了我们有能力利用全人类的资源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 加快了我国保健食品的国际化的进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人们追求天然、返璞归真的今天, 人们寻求天然药物和中医药的养生意识越来越强烈。与中医药同源的保健食品将会承袭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的思想理念, 以具体中国特色的“食治”和是“食养”养生理论为基础, 开发富有个体差异性、个体适应性、潮流性的新一代功能性保健食品, 将最新的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为被人们认同的功能性保健食品, 为中医食疗养生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逐渐形成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功能性保健食品行业, 所以开展中医药与保健食品的同源性的研究很有必要, 也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9号: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 (试行) [S].

[2]吴丽, 潘苏华.中药保健食品的优势及发展方向田.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 (7) :1839一1840.

[3]黄秋丹.浅议“治未病”之意义[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 24 (4) :18-19.

中医养生与保健 篇8

1 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 明确专业对应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和相关行业的社会需求, 明确专业服务方向;掌握行业岗位设置及人才需求, 确定专业服务岗位群;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为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2 调研对象及形式

调研对象主要针对医疗保健服务行业、药品零售企业, 选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白云分院、扶元堂正元门诊部、养和医药连锁门诊部、玛花名娜美容养生中心、杏园春连锁药店、民誉堂连锁药店等作为代表, 分别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的形式与调研单位的院长、店长、部门负责人、岗位技术人员、营销人员进行了现场交流与探讨。

3 调研问题

第一, 根据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迫切需要哪一类的专业人员?

第二, 行业是否缺少本专业方向培养出来的人才?

第三, 本专业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生可适应行业的哪些工作岗位?

第四, 岗位具体工作任务有哪些?

第五, 完成专业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的本专业方向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

第六, 在行业一线工作中, 需要本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中哪些知识作支撑?

第七, 在行业一线工作中, 对本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还有哪些需求?

4 调研结果及人才培养构建方案

4.1 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

通过调研, 我们了解到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 对于理疗推拿、食疗药膳、足疗、美容美体有需求的人群日益增多, 药品销售工作的内容也由“药品提供”转变为“药学服务”, 中药调剂工作不只是“称药”或“发药”的简单操作, 能否向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药学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药销售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据统计, 目前我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8 000余家, 社区卫生服务站50 000余家, 保健及其他机构 (足疗、美体、凉茶) 500家以上, 零售连锁企业95家, 这些企事业单位均需要一大批既懂中医药传统理论知识, 又能熟练运用具有中医特色技术方法 (如心理调节、膳食调养、中药调理、运动调摄、针灸、按摩、熏蒸等) 的中医药专业技术复合型人才。例如, 仅佛山对于卫生保健技术人员相关医学、药学和中医人员的需求量每年在1 000人左右。此外, 开展中医药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需要大量技术精湛的中药复合型人才。目前, 已成功将中医中药立法的国家和地区有新加坡、越南、泰国以及加拿大卑诗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 针灸已在美国等国家取得了合法地位[1]。国外对中医药也多倾向于中医药的养生与保健作用。所以, 培养并输送一批中医药养生保健类技能人才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加快中药产业国际化的步伐将起到促进作用。

在对以上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将中药专业 (养生与保健方向) 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技能, 能够从事推拿保健、康复理疗、养生咨询、中药调剂、营销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4.2 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相适应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根据中药专业 (养生与保健方向) 的人才培养定位, 我们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 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致力于构建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平台, 见图1。

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 并结合职业资格证考证的要求, 我们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技能分为三大项目模块, 即推拿理疗技能、药膳食疗养生技能、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技能。三大技能模块使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的三十多门课程有机联系在一起, 明确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目的性。同时通过开展实习前的综合技能实训, 让学生以分组协作的形式完成项目模块, 既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了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又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素质, 从而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4.3 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与培养目标相一致

实训、实习基地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实践教学机构, 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硬件, 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就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平台, 需要真实的工作环境, 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内容相一致的学习任务。在广泛调研相关职业岗位所需技能的基础上, 我们拟依据岗位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要求, 按照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3个层次, 逐步完善中医养生保健方向的实训教学基地建设。目前, 院内已有基础实训室、两个与本专业培养方向相符合的仿真模拟药店和中药调剂实训室, 计划重点建设以模拟康复、保健情景为主要功能的中医康复理疗实训室、中医美容保健实训室。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多以连锁药店为主, 下一步拟根据专业调研的情况进一步拓宽中药专业 (养生与保健方向) 的校外实习基地, 着重开发社区医院、康复理疗中心、保健按摩会所、养生美容机构等, 使其成为本专业方向的校外实习基地, 并争取与定点单位合作开办“订单班”, 探索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4.4 实现专兼结合的“团队化”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方向是学院新开办的专业方向,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是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根据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我们拟采取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引进、培养、交流等灵活的方式, 加强对现有师资的优化。按照高职教学特点着力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教学团队的兼职教师, 但通过对多家医疗服务机构的调研, 我们了解到, 大多数单位的技术人员日常工作比较繁忙, 不可能每学期专门抽出固定的时间来校上课。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打算将外聘的兼职教师按资历和工作任务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聘请其完成授课任务, 另一部分让其负责监控教学过程, 定期参加教研活动, 共同开发实训教材, 指导校内教师根据行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以避免教师“教”的内容与实际岗位工作相脱节, 使学生一进入就业单位就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

摘要:为保证我院新开办的中药专业 (养生与保健方向) 的培养目标与行业人才需求的一致性, 主要针对医疗保健服务行业、药品零售企业, 在人才需求结构、课程构建模式、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展开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 明确中药专业 (养生与保健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 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关键词:中药专业 (养生与保健方向) ,人才培养,专业调研

参考文献

中医养生保健初探 篇9

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来先人不断积累的财富, 不仅能够治疗疾病, 同时中医理论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保健作用。中医养生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根据人类的生命规律、衰老机理等原则, 来达到生命养护与保健的知识体系。中医养生从两千年前就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 蕴藏了我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础理论, 体现了我国中医文化的精髓, 是我国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块瑰宝。中医养生保健文化发展至今, 它的日常应用价值日渐凸显, 现代人类越来越注重通过中医养生保健, 来达到疾病的预防、健康长寿的目的。《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具,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现代社会的中医养生保健应汲取古代养生理论的精华, 通过日常起居、饮食及药物的配合, 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 充分调动自身体内的生命力, 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二、中医养生保健的实践应用

《黄帝内经》记载:“不治已病治未病,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正气是生命之根, 养生保健即通过扶正祛邪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中医养生讲究根据自然规律变化, 动静结合、形神兼备, 因为动者属阳、静者属阴, 动以养形、静以养阴, 只有阴阳协调了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 现代社会中医养生要注重阴阳平衡的理论, 根据以上观点, 对现代社会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分析如下。

(一)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态, 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可使大脑建立相对稳定的条件反射, 从而能够促进人体生理活动有规律地健康发展, 而且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记载:“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因此, 在中医养生保健中, 应根据四季不同安排顺应自然的作息规律, 做到适时起居、练形调神。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根据身体状况, 做适当的“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保健项目。“天人相应”, 避免外界对人体的不良刺激, 才能保持健康, 延年益寿。

(二) 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现代科学与中医理论认为, 合理应用具有调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 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有效方式。根据人身体质的不同, 养生保健中摄入的食物也不尽相同。阴虚体质的人应多吃绿豆、冬瓜等甘凉滋补的食物, 少吃羊肉、韭菜、辣椒等温燥烈的食物;阳虚体质的人应多吃牛肉、羊肉等温补的食物, 少吃梨、西瓜等凉性食物;气滞体虚的人应多吃黄豆、白扁豆、鸡肉等益气健脾的食物, 少吃空心菜、生萝卜等性滑的食物;湿热体质的人应多吃冬瓜、绿豆、薏米等具有清热利水功效的食物。另外, 不要听信电视、报纸等媒体对保健品的夸大宣传, 保健品虽有一定作用, 但是不能当药吃, 保健还要从日常的饮食做起。

(三) 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21世纪是一个“情绪负重的时代”, 人们的压力无处释放, 情绪无法宣泄, 身体就会产生各种疾病。中医认为, 七情和五脏具有紧密的关系:肺主悲、忧, 过悲过忧则伤肺;心主喜, 过喜则伤心;肝主怒, 过怒则伤肝;脾主思, 过虑则伤脾;肾主惊, 受惊伤肾。最新的科学研究证实, 心态与健康两者有十分紧密的关联, 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会使人长寿并且增强身体抵抗力, 如果情绪常年压抑、沮丧则会升高胆固醇和放大人的疼痛感。因此, 心态决定了一段时期的健康状态, 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从容面对生活, 疾病会远离我们的生活。

(四) 劳逸结合,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现代都市人工作之余缓解疲劳的重要方式, 慢走、散步都是非常有效的有氧运动。孙思邈说:“养生之道, 常于小劳, 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古人养生之道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让你的心情变好, 还可以缓解压力。现代研究认为, 适量运动能够调节气血, 活络筋骨, 增强抵抗力, 对心血管、内分泌、神经和肌肉等有强化作用。因此, 适量运动, 做到劳逸结合, 动静搭配, 对日常中医养生保健是十分有利的。

三、结束语

总之, 现代人们受到内在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整体健康状况堪忧。传承古人留给我们的中医养生保健经验, 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 搭配健康合理的饮食, 保持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情, 平时做适量运动来缓解压力, 从根本上远离疾病, 这样才能生活愉快, 家庭幸福, 享受天伦之乐。

参考文献

[1]王玉川.中医养生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2:10.

[2]黄民杰.中医养生学的特色与局限性[J].福建中医药, 1999, 30 (2) :20-21.

澳大利亚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展望 篇10

关键词:自然疗法,中医养生,预防医学,澳大利亚

2012年7月1日, 澳大利亚成为第一个确立并实施中医注册法的西方发达国家, 是海外中医的“桥头堡”。以自然疗法为代表的中医养生保健体系已被澳大利亚政府所承认和采纳, 广泛用于临床实践, 澳大利亚自然疗法其所发挥的长处和优势也越来越引起大众的重视。

自然疗法是应用与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物质与方法, 包括食物、空气、水、阳光、体操、睡眠、休息及有益于健康的精神等因素, 如希望、信仰, 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一种科学艺术[1]。自然疗法起源于西方替代医学, 该术语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使用[2]。但其哲学指导思想可追溯到我国战国时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 其中比较系统地论述到人类起源于自然, 发展于自然,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人与自然统一。2014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国中医药办发[2014]15号) 公告 (以下简称《中医素养》) , 进一步奠定了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海外民众基础, 使其独具特色、内涵丰富。

1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国内外背景

1.1 夯实国内文化软实力, 传播中医精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 主要表现为自身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人文科学等方面[3]。中医养生保健, 强调天人整体的思维方式, 建立和谐自然的生活方式, 注重阴阳对称, 循证调摄。中医养生保健“阴阳观”出自“群经之首, 大道之源”, “五行学说”源于“天地之大法”, “精气理论”引自南华真经, 传承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不仅是自然疗法临床经验的汇总, 更是中华传统文化软实力的海外精华。

1.2 提高国外居民健康总水平, 践行大众路线

据不完全统计, 澳大利亚全国中医诊所约9 000所, 中医执业医生超过3 000名。自然疗法是以人体健康为核心, 强调以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为重点[4]。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指出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满足公民医疗卫生需求。然而,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 居民的健康素养仍不容乐观,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 全科医生紧缺难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提高澳大利亚公民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素养, 是现有澳大利亚医疗资源不足走出困境的契机。《中医素养》可供没有医学医药教育背景的普通人群使用, 其论述基本知识通俗, 基本技能实用, 较为贴近澳大利亚民众, 便于掌握。

2 《中医素养》的概况

2.1 内涵概念

中医养生保健, 是指运用中医养生理论和养生保健方法, 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辨识、评估、调理、指导, 通过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5]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内涵是指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养生保健内容、养生保健简易方法, 以及对养生保健知识的理解, 并结合运用提高自我健康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因此, 中医养生保健与自然疗法在理念上一脉相承, 重视澳大利亚人民身体的保养, 培养正气, 提高抗邪能力, 预防疾病的发生。

2.2 结构框架

《中医素养》包括了四个部分, 界定了42种基本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第一部分是基本理念和知识, 共13条;第二部分是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 共13条;第三部分是常用养生保健内容, 共6条;第四部分是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 共10条。围绕情志、起居、饮食、运动的中医养生防患于未然, 介绍适宜公民掌握的自然疗法基本知识、理念、技能和方法。

2.3 涉及学科

《中医素养》对中医养生保健理论进行了高度提炼, 依据《国家标准GB/T13745-2009》, 公告涉及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口腔科学、中医老年病学、针灸学、按摩推拿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医护理学、中医食疗学、方剂学等至少13个学科内容, 均是澳大利亚自然疗法的必备常识和专业知识。[6]

3 《中医素养》的重点与难点

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提高澳大利亚公民素养水平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形成 “知- 信-行”的模式, 如图1所示。

首先澳大利亚国家政策层面的准确把握, 通过公民自身理念的转变, 最终促进健康行为方式的养成。公告第一部分基本理念和知识、第二部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是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基础部分, 为公告的重点内容。一般可通过书籍、网络、交流等个体行为实现, 偏重于养生理念, 便于理解。

公告第三部分常用养生保健内容、第四部分保健方法, 是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提高部分, 是公告的难点内容。一般要通过华人社团的咨询、培训、体验理解等社会机构辅助完成, 偏重保健实践, 便于掌握。

公告第二十八条“饮食养生”、第三十二条“体质养生”, 首先应该明确个人的体质类型;第二十九条“运动养生”太极拳、八段锦套路可自行业余学习;第三十一条“经穴养生”针、灸、推拿、按摩、运动时常需他人协助实施;第三十八条“运目法”、第四十条“提气法”、第四十二条“足心按摩法”尤其要把握具体实施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等。

4 《中医素养》对自然疗法的启示

4.1 遵循科学证据, 开展素养评估

衡量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须开展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评估, 掌握基线水平, 统一管理, 分层实施, 同步进行, 定期开展, 鼓励澳大利亚全科医生 (GP团队) 、中医健康管理机构对体育教育、文化卫生、特定环境等进行现状调研, 中医药科研人员应学习和掌握循证医学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从而丰富自然疗法的科学性, 使其有所创新, 有所前进。

4.2 开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进行素养培训

中医本身是传统医学的学科, 澳大利亚公民阅读经典原著较难理解, 且普通人群一般不具备专业背景, 中澳两国民众的文化层次、健康理念、经济条件存在差异,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培训须贴近日常生活, 比如建立澳大利亚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培训基地、澳大利亚孔子学院, 提高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质量, 从而使自然疗法在医学界得到公认及最有力的支持。

4.3 规范自然疗法市场, 发展养生行业

未来几年, 澳大利亚政府应进一步规范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业, 规范职业评估“252214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252213 Naturopath”, 引进海外中医人才, 尤其是规范中医、自然疗法的操作流程、技术标准, 简化行政审批, 既要将后者培育成为中医养生保健领域的主力军, 又要同时开展行业内部监管, 邀请一批中、西医学专家团队, 揭露骗局, 净化市场, 规范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 倡导文明经营, 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使公众健康回归本源, 降低皮肤癌、肥胖等疾病发生率, 使澳大利亚自然疗法成为中医养生保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璀璨明珠。[7]

参考文献

[1]仇伟欣, 范为字.自然疗法介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 7 (2) :87.

[2]张六通.天人合一观与《内经》中的自然疗法[C].首届国际自然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115-122.

[3]都培炎.全面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视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 2013 (10) :4-8.

[4]李爱民, 张荣健.试论自然疗法[J].中国疗养医学, 2013 (6) :504-505

[5]史悦.论传统养生气功文化及其现代功用[J].搏击·武术科学, 2013 (8) :95-96.

[6]邹霞.高等中医教育模式下的名中医成才之路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12.

春季养生与经络保健 篇11

嘉宾主持吴启光:现任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经络诊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经络诊疗研究会砭石养生中心主任。曾为数家中医养生文化企业担任顾问,多年从事中医养生产业研究及战略规划工作。

特邀嘉宾介绍:谢玉芳,先后师从经络养生专家祝总骧、蔡洪光等经络养生名家。曾为中和亚健康中心经络培训学院培养数批经络养生指导人才并曾多次举办经络养生健康公益讲座,深受经络养生爱好者的欢迎。

嘉宾主持:谢老师您好,现在正是春意盎然之际,大家都很关心春季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您能给大家讲讲春季养生与经络保健。

谢老师;春天为四季之首,一年之计在于春,万象更新开始。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阳气生发,到处都涌动着勃勃生机,这种生长之力源源不绝,为每个人的身体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所以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天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使其不断充沛旺盛。凡是消耗阳气和阻碍阳气生发的情况都要避免。

春季五行属木,木的特性是生发、生长。春季气候特点:温燥多风,身体容易受温燥之邪的侵犯。《黄帝内经》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什么叫虚邪,就是能够使人身体衰弱的风寒暑湿燥火。贼风——不正常的风。比如春天的风应该是暖的,如果突然间变化了就是贼风。

人以天地而生,以四时而养生。整个的四季变化在人类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对人的身体、心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春天到来树要发芽,这时它的营养是从树的根部向树枝分布的,人也是这样。有一句话叫做:春捂秋冻。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天时我们的气血从里向外走,冬天的毛孔是闭合的,人在一呼一吸时,毛孔也在一呼一吸,它们是同步的,所以中医学说,肺之皮毛。感冒的人为什么到后期会咳嗽,这就是和肺部的呼吸不同步了,使过多的热和水分代谢不出去,所以感冒后期都会咳嗽。

春捂是讲从冬天到春天的一个过程,毛孔从闭合向开放的过程中,尽管春风来了,但它还是咋冷还寒的天气,这时如果穿得多一些,有助于毛孔从闭合走向开放。

春季养生应该注意:情志、起居几个方面。

一、情志:

中医说脾气暴躁属肝火旺,脑中风、高血压,辨证为肝阳上亢,脑血管发病率最多是在3~4月份。

为什么春天人体的陈旧疾病最易复发,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时令给身体注入了阳气,而人的机体有一个本能,就是一旦有了动力,它就要冲击身体的病灶,将病邪赶出体外。

这种力量是借助肝脏表现出来的。因春天的肝气最足,是肝火最旺的时候;肝五行属木,它的功能像是春天的树木生长,这时人容易生气发火。肝胆相表里,肝脏的火气要借助胆经的通道才能往外发,所以日常很多人在早晨起床会感到口苦就是胆汁上溢,肩膀酸痛、偏头痛、乳房及两肋胀痛、臀部及大腿外侧疼痛,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症状的地方都是胆经的循行路线,是从胆经舒发的肝之郁气,也就是说肝通过胆汁来完成疏泄。

春天对肝的影响很大,反过来春天又是对肝经保养的最佳时机。

1.情志戒怒,肝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条达,所以春天一定要戒暴怒更忌抑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心境平和,学会控制情绪。当你怒起,要和人吵架时要及时提醒自己,要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怒气,不要拿别人的缺点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

2.疏泄不良情绪,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法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地恢复心理平衡。多与人沟通,找知心朋友谈心或者哭出来都比较好。

3. 保持精神愉快,培养开朗的性格。经常心情不好,致使肝气瘀滞,肝功能下降,排毒功能也下降,会使人的气色不好,脸上长肝斑,目光呆滞无神。

二、起居:

春季气候变化大,天气时暖时寒,另外春气生发,人体也开始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会减弱,所以春天应捂,不宜早脱棉衣,春时衣着应下厚上薄。

人体气血和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夜卧早起。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中医学认为顺四时养生很重要,四时与五脏有直接关系,春与肝气相通,肝病易在春天发生,肝表现风的特点,容易引起血压不稳、中风、皮肤瘙痒等症。春季养生必须要注重对肝经的保养。

有一句话,有钱难买春头泻。

春季的气候特点总结起来就是温燥多风。这时身体最容易受温燥之邪的侵犯,也就是肝先受害,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每天按揉两侧太冲、鱼际和太溪,每次3分钟,再加上肺经的尺泽穴。

在春季万物生发的季节,好好调养就是积蓄力量和健康,为一年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逆之则伤肝,肝病不是西医所说的肝炎之类,而是眩晕,会导致高血压、低血压和动脉硬化,这些疾病是中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

春天,有人眼胀头痛,眩晕耳鸣,其实就是肝火旺,而无处宣泄所致。所以要及时打开宣泄肝火的通道。

2.敲打胆经、三焦经以通肝气;刮痧按摩心包经以行肝血。

3.背部膀胱经刮痧,以散表邪,从而借自然之神力,祛机体之病邪。

肝经出现问题的警告信号:

经络症:口苦口干、头目晕眩(高血压)、头顶重坠、眼睛干涩、胸肋胀痛、肋间神经痛。

脏腑症:胸肋苦满、情志抑郁、症瘕积聚、脂肪肝、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前列腺肥大等。

热症:头痛、肤黄、腰痛、小便困难疼痛、经痛、易怒、兴奋易冲动。

寒症:眩晕、面色白、性冷淡、大腿与骨盆疼痛、下肢无力、易倦、视力模糊等。

肝经循行:

起于足大指外侧甲角旁1分大敦穴。经足背在下肢内踝上8寸之前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内踝8寸以上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绕阴器抵小腹,行于侧腹胸部。止于乳下2肋期门穴。

肝经主要穴位:

大敦——阴器疾病大敦医。

大敦是肝经井穴。肝主藏血,若情志抑郁,久积化火,血液妄行导致各种出血疾病,配合隐白穴治出血症。因肝经绕阴器而行,所以治疗男女生殖器疾病和瘙痒症,刺大敦穴效果甚佳。

取穴:足大指外侧,趾甲角旁开1分。

太冲——降压稳压找太冲。

太冲是肝经的原穴,有疏肝解郁、平息肝风,调和经血的功效。凡太冲穴有特别酸痛或结节时,一定有血压不稳或周身痹痛症状,疏通太冲,对降血压有非常好的疗效。

本穴与合谷穴配合使用,名“四关”穴,有治疗各种痹痛和神经方面病症的作用。

取穴:足背,由第一、二趾间缝纹头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前缘凹陷中(约缝纹头上二横指)处,即是本穴。

章门——拔章门治疗糖尿病。

章门是肝经胆经的会穴,又是脾经的募穴(前门)。主要用于治疗脾的虚证和肝的情志抑郁、气血滞瘀、不思饮食、食难消化、肝脾肿大和糖尿病等,是治疗糖尿病的三穴(章门、地机、三阴交)之一。

取穴:由腋前线下循摸肋弓下之第一游离肋之前下缘处即是本穴。

期门——拔期门疏肝解郁。

十二经气血运行,早上肺经云门主开,晚上肝经期门主关,意为十二经脉运行一周期的终止穴。因此,每天早上刺激云门,晚上刺激期门,可调节全身气血运行不畅之症。期门是肝的募穴,直接疏肝理气,是治疗一切肝胆疾病的主要穴位。

取穴:乳头下二肋,第六、七肋间隙中,即是本穴。

嘉宾主持:好,谢谢谢老师。古人言,不知十二经络,动手便错。虽然春季养生重在肝经与肝脏的调养。但养生不能执著于一经一穴、一脏一腑与疾病的关系。各脏腑、经络息息相关,相互影响。有些老年朋友一年四季不分季节,不分体质一味良方用到底。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同样一个症状,原因可能不同。中医养生一方面注重整体性、通用性,另一方面注重辨证性和个体性。我们在提供养生方法时尽可能提供一些通用的知识。关注养生的朋友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顺应季节选择养生的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有了权威指南 篇12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分为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4个部分, 共42条。其中, 介绍中医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内容有13条;介绍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的有10条,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便于大众使用。

“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 用手指梳头, 从前到后按搓头部, 每次梳头50-100次, 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这就是《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中的一项常用养生保健方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查德忠说,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内容既包括中医药理论, 也有具体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如常用药食两用的中药、中医保健五大要穴, 以及四季起居要点、饮食养生原则等内容。保健简易方法, 可直接运用。目的就是将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等内容送到百姓身边, 扩大中医药健康教育覆盖面, 提升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上一篇:信息运行监控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