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

2024-10-06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精选12篇)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 篇1

一、引言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商业银行增加客户来源、提高国际业务经营收益、扩大利润规模的重要手段, 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 一方面, 可以满足进出口商在国际贸易中对流动资金的需求, 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 也推动了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

国际贸易融资起源于公元7世纪至8世纪的地中海东部地区。到了12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在交易中已经使用了“兑换证书”形式的票据。2 0世纪7 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利率制, 各国逐渐开放金融市场。国际贸易融资的需求越来越大, 福费廷、国际保理等创新国际贸易融资工具也应运而生。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到21738.3亿美元, 且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数量和交易量巨大, 这就为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量的增长, 贸易融资风险也在不断积累, 就在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的同时, 业务粗放增长中隐藏的风险显现出来, 1997年和1998年形成了大量的信用证垫款圈。当前我国内资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与外资银行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风险意识淡薄, 风险控制能力差。

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性认识较为肤浅, 错误地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不需要动用实际资金, 只需出借单据或开出信用证就可以从客户赚取手续费和融资利息, 是零风险业务, 这直接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大量信用证垫款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缺乏规范的尽职要求和独立的调查评价机制以及必要的风险防范机制, 没有有效手段降低已生成风险。

2. 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单一, 缺乏创新。

基本上仍然是以传统的融资方式为主, 品种少且功能单一。新产品少有推出, 业务操作模式基本维持原样, 融资产品主要集中于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票据融资等传统形式, 而对保理、福费廷等新兴符合市场需求的贸易融资方式却还应用的不多。

3. 法律制度缺失, 贸易政策不完善。

贸易融资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远比传统的信贷法律关系复杂, 但与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 我国涉及贸易融资的法律还不够完善, 立法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在维护自己利益时会遇到法律盲区, 无法有效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 营销手段落后, 对象过于集中。

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营销过程中手段单一, 往往以赠送礼品作为营销成功的主要手段。融资贷款主要集中于大型国企, 而对占进出口总额近半数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却很少提供贸易融资服务。

5. 缺乏专业素质人才。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国际金融票据的开设和国外各种票据的审核查验等, 这就要求银行人员拥有丰富的财务知识、法律知识, 以及良好的外语水平。由于国内该项业务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 现有员工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对策建议

1. 提高风险意识, 建立风险转移机制。

改变思想观念, 充分认识到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性。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 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 实行审贷分离制度, 建立客户信用分析体系制定信用等级标准, 防止欺诈风险发生。也可以尝试建立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转移风险的模式。

2. 提高创新能力。

借鉴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 在组织结构、金融产品、业务技巧和经营管理方面积极主动引进和吸收国际银行业的创新成果。推动二级市场、保险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也是促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向多样化、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 掌握国际市场最新动向, 及时调整业务模式, 开发新品种, 可以实行个性化服务为特定客户量身定制贸易融资服务。

3.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对外, 要深入学习研究涉及贸易融资的专门性的国际公约, 例如UCP500等国际惯例性的法律文书, 避免和有效解决争端。对内, 政府要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 严格依法行事。对涉及国际贸易融资的国际金融票据、物权抵押、担保、信托票据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落实交易各方责任。加强与国外法律主体的联系, 商业银行也应加强内部制度建设, 使合同能够发挥融资业务的法律风险事前防范功能。

4. 拓宽营销渠道、目标客户多元化。

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消除, 所以内资银行要增强营销能力以弥补产品的差距。转变思路, 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改变原有只关注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模式, 以标的业务的盈利能力和交易对象信誉为参考对象, 严格控制交易流程以项目收益为还款来源开展融资。

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挑选高素质人才, 避免任人为亲, 淘汰掉不合格人选。重视在职培训, 使员工能够了解到最新贸易融资动态。同时要重视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等现象。

参考文献

[1]赛学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 2007, (05)

[2]姜学军: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D].东北财经大学, 2003

[3]王才举:浅论国际贸易融资[D].东北财经大学, 2005

[4]孙磊: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5]孙海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现状及策略选择[D].安徽大学, 2007

[6]王经平: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五大障碍.中国外汇管理2001, (5)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 篇2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要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从目前国内银行开始的国际化经营看,在风险管理、盈利手段、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这些不足一方面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在经营组织形式、服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善,提高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

我国

商业银行

国际化

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必然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成为重要的竞争领域。

1、国际化经营是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全球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办工厂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经营上走出国门,采购全球化销售全球、化服务全球化,还有不少企业设立海外机构,中国也正在更多地产生自己的跨国公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以及中外之间密切而频繁的经济往来,对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守着国内市场,单纯经营人民币产品,或者仅仅利用现有的产品和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银行适应新形势和实现新战略的必由之路。

2、国际化经营是商业银行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 在其他行业发展竞争全球化不断深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也正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外资银行强有力的竞争,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刚刚完成制度的变革和调整,与国外商业银行在商业化国际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已经现实地、迫切地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前

二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金融改革20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已迈出了很大步伐。但是,总体而言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是非常低的。这不仅是从国际横向比较得出的结论,而且,与我国其他产业的国际化程度、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比,这一判断也是成立的。目前,国内一些大银行的市值和一级资本规模都已进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但就经营的地域范围、业务范围、经营结构来讲,还不敢妄言国际化。

至1998年年底我国已设营业性外资金融机183家,其中外资银行125家;已设各类外国金融机构代表处554家,此外还有大批此类申请等待受理,充分反映出我国已逐渐成为各国金融机构竞相看好的热点。从2006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步伐显著加快。特别是2007年,中资银行加大了“走出去”的速度,开始谋求全球布局。但截至2006年底,四大国有银行海外机构的总资产仅为2268亿元,只占它们总资产的1%,即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的资产总额也仅占总体的3%左右。由此可见,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依然是国内市场、国内业务和国内客户。

由于国际化发展历程较短,国际化运作经验不足等多种原因,与世界知名跨国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无论从国际化的深度还是广度上看均相去甚远。例如,目前外资银行的引进,仍采用开放初期的“严进入、限业务、宽政策”的措施,绝大多数外资银行尚不能经营人民币业务。除中国银行以外的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距国际化的标准尚远,它们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走向国际金融市场,而且经营管理水平也是比较落后的。我国银行要跻身于世界银行业之 1 林,必须克服其在国际化进程中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主要问题表现在:

1、战略定位不清晰。

国际化经营转型力度不够,战略思维定式还没有从本土化银行完成向全球化银行的转变,国际化发展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等配套体制、机制还处于部分缺失状态;缺乏对于国际化的市场定位、客户目标、东道国监管环境的系统性研究,国际化发展的远景战略规划不够充分,海外市场可持续拓展能力不强。

2、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资本金充足率不符合《巴塞尔协议》要求,资产质量不高,盈利能力较差。《巴塞尔协议》集中体现了风险管理的国际规范,它注重从资本的构成和资产的风险权重方面,强调资本与资产的比例关系。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巴塞尔协议》的一系列要求客观上限制了我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和业务范围。

3、盈利手段落后,盈利能力较低

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普遍偏低。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两个核心指标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目前国际大型银行的上述两个指标分别为 30%、1.5%,而国内银行则大约为 16%和 5%,低一倍左右。从盈利模式来看,国际先进银行非利差收入占到总收入的 30%以上,有的银行甚至占到 50%以上,而国内银行非利差收入占比大多在 10%以下,显示盈利手段过于单一。从业务结构来看,在业务发展上,主要依靠对公业务的规模推动;在客户选择上,主要依靠大型的对公客户。这与外资银行对公、对私,以及大小客户均衡发展的业务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外国商业银行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发达的国际业务网络,电子化程度高,资金调拨灵活,广泛采用国际金融领域已有的金融创新成果,服务意识强。我国银行的机构设置行政化,业务范围较窄,金融创新尚处于初级阶段,参与国际竞争则处于不利地位。

4、经营管理方式落后

如在业务管理上,国际上通行的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即根据变化的经营环境,协调各种不同的资产和负债,在利率、期限及其结构方面的矛盾,进行风险和流动性诸方面的合理搭配和优化组合,以满足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统一。我国银行尽管自1994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但由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久,经验比较缺乏,从而使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难以落实。又如我国银行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的影响,往往遵从“存款立行”的原则,将社会效益当作银行业绩的主要标准,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只考核吸收存款的数额而不计成本。外国商业银行一直遵从“效益立行”的原则,它们的经营方针和措施都以获得最大收益为目的,其效益普遍较好。经过多年的积累,外国大商业银行已经形成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而我国银行业由于相应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或发挥作用,造成整体协调功能不强,优势发挥不够,尤其在国际业务方面经验不多,难以接受银行业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5、高级人才相对缺乏

国际化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没有思想观念新、竞争意识强、具有丰富金融知识和直接操作经验的人才,银行就很难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商业银行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大锅饭、论资排辈、官僚主义等弊端,从业人员总体上市场经济观念、公平竞争观念、开拓创新观念、经济效益观念、国际金融观念等比较淡薄,造成了银行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精通业务的高级人才整体比例较低。与之相反,外国商业银行走的是重人才、讲效率的经营之路。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机构非常注重人才的选用,为开展业务,往往以较为优厚的工资待遇和其他有利条件从我国银行“挖走”优秀人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构成了巨大威胁。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1.选择合适的国际化经营组织形式

跨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和组织形式主要有:海外分行、代表处、附属行、国际银行业设施等,究竟选择何种类型的组织形式,J•温格尔(Janter Wengel)从区位的角度分析认为,在进入新的国家和地区之初,为了解当地市场行情和业务发展前景应设立代表外:在需要开展实质性业务经营时,可将一些条件成熟的代表处升格为分行;在取得丰富的市场经验与当地金融机构建立广泛联系的基础上,可通过合资方式入股国外金融机构。目前70%以上跨国银行均用独资的分行或代表外的形式进行经营,以确保决策系统的高度集中和对各分行的全面控制。

从理论上讲,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应采取分行或代表处的形式。但就整体而言,从银行业的现状以及我国金融管理体系看,从上述几种形式的申办难度、所需时间、成本、配套条件以及生存能力分析,我国跨国银行在发展形式上还是应该因行而异。具体而言,实力雄厚、海外分支机构多,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中国银行,可一步到位,直接采取以独资的代表外和分行为主要方式,以控制多数股权的附属银行为补充方式的战略;而海外分支机构不多,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的其他商业银行,则应分步到位,即先采取以控制多数股权的附属行为主,然后逐步过流到独资的组织方式,最终达到便于总行对海外机构进行管理和有利于总行经营战略目标实现的目的。

2、奠定国际化的基础 通过大力发展国际结算业务,培育和稳定一批具有境内外业务资源的跨国公司客户,培养国际金融人才,为商业银行国际化做好基础性工作。加强代理行工作和国际合作。商业银行实现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具有一定规模、相对完善的代理行网络,这是商业银行走出国门必要的业务环境。其中,工作的重点有一是与国外知名大银行建立和深化战略合作关系,要在授信额度、业务委托、人员培训与交流等领域实现深度合作;二是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资源互动性,借助我国本土已经形成的庞大的银行结算网络系统优势,通过一部分重点国外代理银行进行战略性事作,加快与国际银行业资金清算体系的融合与对接,以构建覆盖国际重要经济、金融中心的结算网络体系为基本框架,将银行业的国内清算体系向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进行延伸和拓展,为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并有效地推进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进程;三是通过与国外经济金融媒体信用评估机构的接洽与协作,加大境外宣传力度,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知名度。

3、强风险监管 银行开展国际业务,非但面临普通的金融风险,而且由于国际金融市场比之国内金融市场复杂,使防范风险对国际业务显得更加紧迫。而金融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营风险意识薄弱,过分追求利润与规模,缺乏内部控制与自我监管。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首先应强化风险意识,正确处理好盈利性与安全性的关系。在过去的粗放经营中,我国各银行机构网点大量增加,资产规模迅速扩张,有的甚至不惜血本无序竞争,片面追求利润与规模,以致于风险资产大量增加。商业银行应坚持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原则,但是应正确认识这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偏重盈利性而忽视安全性,应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次,要建章健制,完善内部监控体系。这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基础。各银行要形成多层次的内部监控体系,包括业务部门的自我约束、会计部门的检查和稽核部门的监督等。这些都能以各项规章制度来强化内部管理。

4、创新业务品种

现代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迅速,占其业务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国有商业银行要想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大力创新国际业务品种,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全球,冲出国 3 门,走向世界。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国际银行的传统业务的获利空间日益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侵占,竞争优势越来越重要。为此,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大国的银行家们纷纷致力于业务战略的调整,其明显标志是国际银行业的业务日趋多样化和全能化,即在银行、信托、证券等业务领域里界限日益消失,银行既可从事银行业务,又可经营信托、投资、证券等更广泛的业务。我国在跨国经营方面也应积极进取,大胆进行业务创新。

5、积极培养银行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金融人才市场化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世界金融业的诸多发展变化,向我国金融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我国合格的金融人才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首先,要加强对银行员工的培训。培训是银行为员工提升自己提供的有利途径,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提高经营风险的意识,能运用最新的科技知识手段从事金融管理活动。其次,要积极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培养一批懂得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和财务的金融人才,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国际型人才的要求。再次,要加大商业银行研发机制的建设力度,把业务操作和研究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衍生工具,加以吸收借鉴,开发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特点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这个过程也是对银行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明志.金融国际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曹凤歧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创新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3、王晓雷

20世纪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变

国际金融研究,2006 12

4、马政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研究 上海金融,2008.9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 篇3

碳金融作为低碳经济的核心部分,依靠金融资本,通过碳金融产品及衍生品的交易和流通,促进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具有更为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而商业银行作为碳金融产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或中介机构,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如何发展碳金融业务,对于实现自身业务转型、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主要方式

(一)采纳“赤道原则”

“赤道原则”是目前全球大多数的金融机构遵循的行业标准。在实际运用中,加入“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通过对融资项目进行评估、决策与监督,最终实现规避项目融资中可能出现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目的,并且发展成为行业惯例。“赤道原则”最初是在2002年由荷兰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等9家银行提出,并在2003年6月正式实行。截至2016年4月,全球共有83家金融机构加入、遵守“赤道原则”,遵照“赤道原则”发放的项目融资贷款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额度达到了全世界新兴市场国家项目融资总额的80%。

(二)建立专门的碳交易平台,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业务

国外的碳交易业务发展较早,商业银行最初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时,只是承担着中间人的角色,为碳产品交易提供登记、托管、结算、清算等服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提供专业的咨询顾问、信用评估等,从中收取手续费。如最早发起并遵守“赤道原则”的荷兰银行创立了碳产品的交易平台,提供碳产品的交易代理、融资担保和相关的咨询服务;比利时的富通银行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建立后,直接托管卖家的碳排放权;法国储蓄与信贷银行与Powernext交易所合作,在碳现货交易平台上为客户提供注册及管理银行账户服务,并保证产品的正常交付。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参股搭建碳产品交易平台甚至直接参与到碳排放权的交易中来,如巴克莱银行率先为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U ETS)创立了专门的碳交易平台;美国银行分别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和欧洲气候交易所(ECX)达成协议,为其碳产品的交易及平台的建立提供专业技术和服务。

(三)为低碳项目提供绿色信贷

提供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使用最广泛和也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很多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都开办了多种类型的低碳融资项目,发放低碳贷款,引导社会资金流入节能减排项目领域。根据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数据显示,美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比重占全部信贷业务的70%以上。例如针对可再生能源和废弃物循环等热点领域的资金需要,摩根大通银行推出了风能融资项目,西太平洋银行推出了生物能源融资项目,爱尔兰银行推出了为履行废物处理承诺而发放的贷款支持融资,美国银行则推出了环境可持续性贷款等。另外,针对有环保意识和减排需求的个人客户,各家银行也纷纷推出了满足客户需求的相应产品,如荷兰银行推出了绿色住房按揭贷款,德意志银行推出了节能抵押贷款,美国银行推出了房屋环保净值贷款项目,温哥华信贷储蓄银行推出了低碳汽车优惠贷款等。

(四)鼓励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又称作可持续消费,是一种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为代表的可持续型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低碳消费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理念,基于这种消费观念的引导,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基础上,还针对个人客户,提供绿色银行卡和个人账户管理等产品和服务,鼓励绿色消费。比如巴克莱银行推出的巴克莱呼吸信用卡,当消费者刷卡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时,将获得销售折扣或较低利率的贷款;荷兰合作银行推出的气候信用卡,当客户购买能源密集型产品或服务时,将捐献一定比例金额给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还一些商业银行通过出售绿色绑定产品的方式来倡导环保,如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为个人客户推出了可以抵消乘坐飞机时产生的碳排放的绿色出行产品;韩国光州银行面向个人客户推出了碳银行计划,把居民节约下来的能源消耗换算成积分,并可在日常消费时使用等。根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全球的绿色消费总额正成突破性的数额飞速增长,截至2013年,美国的零售金融产品中,有80%以上都是绿色金融产品。

(五)提供多种碳金融模式的理财与基金产品

目前,国外很多银行不仅推出了与碳排放权相挂钩的理财产品和基金,还创新出了与各类环保指数相联系的理财与基金产品,为信誉卓著并拥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环保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如一直在世界碳金融产品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荷兰银行,先后创新出了收益与气候和水资源联动的理财产品,还创新出了荷银低碳加速器基金,用以投资在低排放和高能效方面有较大潜力的未上市公司;巴克莱银行和瑞士银行根据全球碳减排信用交易的数据,先后创新出了巴克莱全球碳指数基金和瑞银世界排放指数基金;汇丰银行依据气候变化指标、污水固体废弃物处理指数和能效管理指数等相关数据指标,创新出了汇丰环球气候变化基准指数基金等等。同时,为了解决低碳融资的困境,各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始发行绿色债券,如2013年11月美国银行发了5亿美元的绿色债券,目的在于支持银行的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业务。2014年,摩根大通银行与美国银行、美林证券、花旗集团、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共同联合公布了关于绿色债券的自发性规定,目的是进一步明确绿色债券的方法流程并提升透明度。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几乎普遍没有实行“赤道原则”

2003年以来,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成为碳金融业务的实践主体,推动了全球碳金融的发展。截至2015年,全球共有83家金融机构正式采用了“赤道原则”,机构遍布35个国家, 其中有55家赤道银行来自发达国家,有27家赤道银行来自发展中国家。在亚洲,拥有赤道银行最多的国家目前为日本,共有3家,而中国和印度只各拥有1家。

现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很多家商业银行都开始注意到发展低碳经济对国家经济与环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开展了相关的碳金融业务,或发行绿色债券,或推出挂钩环保的理财产品,或发放了绿色贷款等,纷纷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目前只有兴业银行1家银行,在2008年10月正式加入并承诺遵守“赤道原则”,而其他银行都没有公开做出相应的承诺。

(二)我国商业银行基本游离于碳排放交易之外

目前,我国已批准成立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等七个省市进行试点交易,并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重庆碳排放权交易所等7个碳排放权交易平台。2009年兴业银行率先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建立业务关系,提供资金存管和交易结算服务。2010年,民生银行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合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提供全面而专业的金融服务。2015年5月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预约开户、客户共享、绿色金融信贷业务、创新性碳金融产品设计、碳市场营销推广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截至2016年3月,兴业银行成功的与七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签订合作协议,基本上完成了与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合作的全面覆盖。但由于我国相关政策法律上的规定,为了保证碳排放交易的稳定性,暂时还不允许金融机构直接参与交易,参与碳排放交易的仅是企业,商业银行只能通过提供碳金融业务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参与到碳排放权相关业务的交易中。

(三)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类型单一,比重偏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已开始涉足绿色信贷。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8.1万亿元,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项目贷款余额为7万多亿元,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47%,但是绿色信贷的项目贷款余额与各项贷款余额相比较,比重还不到8%。其中,兴业银行作为目前我国唯一的一家赤道银行,在2014年12月末,兴业银行贷款余额15931.48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2960亿元,绿色金融贷款比重为18.58%,虽然所占比重远高于国内的其他商业银行,但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数值仍然偏低。

目前,我国的绿色信贷业务还处于发展初期,虽然近几年绿色信贷余额增长较快,但是主要停留在是否发放绿色贷款的层面,还没有上升到对低碳信贷进行利率优惠或产品设计的层次,涉及的业务范围也集中在企业领域,与个人相关的低碳汽车贷款、低碳住房贷款还鲜有涉及。特别是对于一些科学技术成分较高、投资时间较长、未来效益不确定的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处于观望阶段,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四)我国商业银行缺少鼓励绿色消费的产品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鼓励绿色消费方面,开始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如2009年,深圳发展银行先后推出环保主题信用卡“靓绿卡春影版”和“靓绿卡夏韵版”,持卡消费所得积分可兑换环保节能礼品;2010年1月,兴业银行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合作推出中国第一张碳信用卡;2010年3月,光大银行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合作推出“绿色零碳信用卡”,通过“碳足迹计算器”、“邀约购碳计划”、“环保账单”等功能,鼓励绿色消费,实现自愿减排二氧化碳;2014年3月,招商银行发行了前海主题IC卡,并通过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交易平台为持卡人抵消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民众还没有形成绿色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对于商业银行推出的绿色消费产品不感兴趣,使得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业务重心还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上,对其他绿色金融产品,特别是鼓励个人客户绿色消费的产品还不是很丰富。很少有商业银行针对个人消费的需求挖掘创新绿色产品,提供绿色金融服务。

(五)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产品创新能力较弱

除了发放绿色信贷和为碳排放交易平台提供相关服务之外,我国的商业银行也推出了与碳排放相挂钩的绿色理财与基金产品,如2007年中国银行推出了与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挂钩的基金产品,平安银行推出了与二氧化碳排放权挂钩的本外币理财产品,交通银行推出了与3只水资源和2只铀能源挂钩的基金产品。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将注意力放在新产品研发与创新上,如2014年9月,兴业银行与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合作率先发放了全国首单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2014年12月,上海银行率先发放了我国国内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贷款;2016年1月,浦发银行成功发行了首期规模为200亿元的境内首单绿色金融债券等等。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推出很多种碳金融产品,但和国外相对成型的碳金融产品体系相比,产品类型较少,规模较小,参与者热情度不高,创新力度不够。国际市场上主要的碳金融衍生产品类型如碳期货、碳期权、碳信托等业务在我国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尚未正式上线;在碳金融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大型商业银行参与较少,大部分碳金融产品都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研发、推出,还没有发展成为整个银行业新的利润来源。

三、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对策

(一)强化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的重视程度

在全社会都在倡导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之下,大力发展碳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更是商业银行的使命与社会责任。虽然我国目前只有一家赤道银行,但是其他银行也逐渐认识到发展碳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更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得到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将低碳理念融入银行日常管理与经营中,在思想上自上而下,强化低碳环保意识,建立起商业银行的低碳企业文化,高度重视发展碳金融业务;另一方面,要以更加严格的信贷管理标准和更详尽的信息披露要求自己,努力积极的参与到赤道原则中。可以探索利用大型商业银行雄厚的资金实力、多元化的业务范围,形成碳金融开展的示范效应,促进国内碳金融业务的开展与交易市场的繁荣,从而实现商业银行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已经尝试发放了绿色贷款,为环保企业与新能源项目在节能减排方面提供资金支持。未来,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凭借国家的政策扶持与银行的自身实力,依据赤道原则的规定,努力增加绿色贷款的投放金额与业务数量,提高业务比重;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扩大绿色信贷的业务范围,可以考虑将绿色信贷扩展到植被保护、有机农业、废热发电等更宽的领域,引领资金注入来达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的,并最终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在具体的业务办理上,可以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现有资源与结算优势,通过设立专用资金管理账户,实现项目融资业务的低风险、高价值。

(三)不断推进碳金融产品的创新

商业银行应不断创新能满足客户多种需求的的金融衍生产品和服务方式,探索出符合自己的业务类型和盈利模式。在绿色消费产品创新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重点研发与绿色指数相关的个人房屋贷款与环保车型的贷款,将碳排放、贷款利率与环保观念结合起来,通过为客户节约资金成本,鼓励个人客户的绿色产品消费行为;在理财产品创新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开发与环保指数、气候指数和水资源指数等相关指标挂钩的理财产品;在碳金融衍生类产品的研发方面,可以参考借鉴国外的发行方式与相关经验,探索碳证券、碳掉期和碳期货等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在其他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可开展环保租赁和能效租赁业务,为需要环保设备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企业提供融资租赁。商业银行还可以探索为有需要的企业开办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评估、风险担保、信用增级等多种服务类型,不仅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收益,更能够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类型的转变升级,努力打造低碳银行。

(四)努力培养熟悉碳金融业务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碳金融业务与商业银行一般业务相比更为复杂,从事碳金融业务的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还需熟练掌握环境、法律等与碳金融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商业银行不仅要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与未来发展规划,更要在专业人员的引进、储备和培训上下大力气。商业银行可以从社会上引进从事过碳金融相关业务操作、熟悉碳金融相关法规和国际标准的专业人士,从社会或高校聘请社会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作为银行外部顾问。还要鼓励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碳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做好碳金融人才储备工作;同时在银行内部也要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了解和学习国外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与先进理念,不断提升员工参与碳金融业务的专业水平,并要制定规范化的专业人员准入与考核机制。

(五)大力提高碳金融风险的管控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 篇4

(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品种少,创新速度慢。

目前中资银行办理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形势比较简单,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的创新速度较慢, 主要表现在:新产品少有推出,业务操作模式基本维持原样,融资产品主要集中于进口开证、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票据融资等形式,对进出口保理、福费廷等国际上新兴的业务品种发展缓慢,而为专门针对进口商设计的结构贸易融资更鲜有开展。随着越来越多外资银行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一些跨国公司由于在中资银行得不到相应融资服务,就跑到外资银行寻求相关服务,导致部分优质客户流失。

(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准入门槛高,发展后劲弱。

国内商业银行过多地强调抵押、担保的作用,却忽视对客户业务进行综合的量化分析和考察。而中小型企业、贸易公司普遍存在无财产、无担保的特点,与授信标准发生严重冲突,很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方面裹足不前。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商业银行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业务系统和运作流程来支持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运作,银企之间缺乏贸易信息共享,亦未能建立一个能够对国际贸易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流动实现实时数据传递和动态分析的信息技术平台,导致融资期限与贸易周期的匹配性较差。银行往往仅针对整条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单个环节提供融资业务,而不能提出有效满足客户需求的整合方案。同时,国内的商业银行在电子商务技术的引进和运用方面一直比较滞后,核心业务处理系统无法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变化。

(三)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标准不一,工作效率低。

尽管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具有鲜明的自偿性特点,并在额度确定、融资期限等方面与一般贷款具有显著区别,国内绝大部分中资银行仍然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处理,即主要按照授信主体是否符合贷款发放标准来评估业务风险。融资对象的财务及资信状况仍然是决定国际贸易融资能否发放的主要因素。例如,打包贷款在操作程序上按照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处理;出口应收款融资是一种国内新兴的融资产品,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量化的工具,绝大部分银行设置了较高的融资准入门槛,在对贸易真实性及贸易连续性进行调查之后,还要求融资者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或担保作为还款的第二保证。还有的商业银行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来核定国际贸易融资规模,而缺乏科学的依据。另外,国内商业银行授信融资审批环节多,流程烦琐,效率较低。如未列入低风险范围的授信融资业务,无论金额大小和风险大小,审批程序和模式均相同,这与结算业务实效性强的特点相悖离,有时甚至出现货款已收回,融资申请仍未批复的尴尬局面。相对外资银行来说,他们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产品流程设计也较为科学。

(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手段落后,缺乏高素质人才。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专业性强,对业务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尤其是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人员匮乏,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基层分支机构更是缺乏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的专业人才,而现有的工作人员大多不具备办理贸易融资业务的操作技能,尤其是对新兴金融工具知之甚少。另外,由于专业人才匮乏和部门设置不合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措施较为落后。国际贸易融资所涉及的风险主要包括进出口商资信风险、代理行资信风险、金融欺诈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政治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等。对于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相关部门间的紧密配合。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方法实现对国际贸易供应链中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充分控制,银行对融资业务的风险识别能力较弱。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会计等部门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的目的。

(五)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不完善。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到国际金融票据、货权、货物的质押、抵押、担保、信托等行为,要求相关法律法规对各种行为的权利与责任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但是目前我国对有些国际贸易融资常用的术语和做法在法律上却没有相应的规范。因此,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措施,存在一定法律风险。例如,押汇业务中银行对单据与货物的权利问题,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债务关系问题,进口押汇业务中常用的信托收据是否有效,远期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已经承兑的汇票是否可以由法院止付等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拓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措施和建议

(一)积极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

国际上先进银行在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时有一个重要理念,即:贸易融资业务是一种交易性银行业务(T r a n s a c t i o n Banking),银行应该从整个贸易周期(即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开始到买方最后销售货物为止)来关注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仅为一两个贸易环节提供资金支持或者贸易单证服务。国内商业银行应当学习借鉴国外这些先进的业务发展理念,积极创新贸易融资产品。在产品创新和扩展中,首先,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开发信贷额链式融资模式,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其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多样化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和快捷的服务,可以带动贸易融资业务量的扩大,使我国银行业在国际竞争中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商业银行在开发贸易融资新产品的同时,要努力挖掘传统产品的发展潜力。尽管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具有同质化的趋势,并不代表这些业务没有创新机会。我国中小企业的进口业务有很大一部分仍然依赖信用证这种模式。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信用证业务的绝对额仍然每年在向上攀升,因此,传统的信用证、托收等业务仍然具有市场潜力。但是,要加大对传统产品的业务创新力度,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可通过完善服务功能、改进处理流程等方面提高传统产品的吸引力。

(二)推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标准。

选择从业时间长、信用良好、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客户提供融资,是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最佳途径。由于客户正常贸易产生的现金流为还款的第一来源,而公司的利润积累只是第二还款来源。因此,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作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的依据。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同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进行梳理和整合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整合和优化,提高产品的操作效率。

(三)建立科学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有效控制风险,是国际业务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商业银行应树立理性和符合市场需求的风险管理理念,健全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国际贸易融资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有关国际业务和信贷业务知识以及相应操作技能,来分析评价客户的信用,辨别国际结算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风险,洞察国际市场的变化特点。

(四)建立健全国际贸易融资有关法律规定。

建议国家相关立法部门加强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政策法律的研究,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商业银行应收集近年来我国关于贸易融资业务的法律案例,分析国际惯例与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据此不断改进完善自身的产品设计,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建立规范化的业务操作程序和有关合同文本格式。由于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法规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因此商业银行从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人员一定要及时掌握、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规避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

摘要:国际贸易融资是国际上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根据《巴塞尔协议》 (2004年6月版) 的定义, 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 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 基于商品交易 (如原油、金属、谷物等) 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因此, 与一般的贷款不同, 一方面, 它具有周转快、流动性强、收益率高的特点, 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 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 国际贸易量飞速增长。2007年, 中国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 达到21738亿美元。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大量增加, 银行业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 目前我国中资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还不十分理想, 还大多局限于提供传统的国际结算服务, 与外向型经济发展不适应。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

参考文献

[1]、徐延春.企业涉外金融实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2]、刘姝威.如何控制国际贸易融资风险[J].现代商业银行, 2003 (4)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 篇5

目前,我国银行业已开始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大框架之中,商业银行在组织制度、业务创新、业务运作、行业管理等方面已逐步与国际相接轨,这也给我国银行监管带来了许多新课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银行监管部门遵循国际准则和要求,顺应银行监管的国际发展趋势,加大改革力度,并积极创造条件,以逐步适应银行监管的国际化要求。

(一)目前银行监管的国际发展趋势

1.放松限制与强化监管并举。放松限制是指各管理主体逐步放松对银行机构在业务创新、业务经营等方面的限制,强化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银行机构在业务方面放松限制的同时,还要强化对他们的监管,以充分保证监管的有效性。放松限制与强化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银行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两者具有统一性,银行监管能支持和引导创新,消除创新的负面效应,银行创新则包含和促进了银行监管的创新;另一方面两者又是对立的,银行创新增加了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会削弱银行监管的效率,银行监管则可能抑制银行创新的效率。正是在这个动态的博弈过程中,推动了银行创新的不断发展和银行监管水平的不断提升。

2.注重银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监管。银行风险的产生虽然受社会经济活动中外生的不确定性的影响,但从控制风险这一问题来说,其关键还在于银行自身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控制度,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为本,而外部监管为末。以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最新监管理念也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市场约束机制、社会公众和专业机构的监督是防范风险的第二道防线,政府监管则是第三道防线。政府监管所要做的是充分调动银行企业管理风险的积极性,发挥市场防范风险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建好最后防火墙,并在灾难最终发生时组织起有效的营救措施,使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3.强调审慎会计原则与审慎性监管。银行机构属于经营特殊商品的高风险企业,其资产价值和财务成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采取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价值评价方法,将直接影响对其资产价值和财务结果的评价,从而会直接影响金融监管当局和社会公众对其真实风险的判断。无论是从银行机构还是从银行监管当局的角度,运用审慎会计原则,强调审慎性监管,将有利于正确识别、衡量和控制风险,确保银行机构稳健运行。在银行监管系统中,符合国际惯例的审慎会计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银行机构普遍建立和使用审慎会计制度;二是银行监管当局对银行机构的监管采用审慎会计标准,即在审慎会计原则的基础上,实施审慎性监管。

4.强调综合并表监管和资本控制。目前,随着银行机构在业务和机构上的多元化与国际化,以及银行控股集团的发展,并表监管已日益成为有效监管的重要前提,而且一国银行监管当局是否实施并表监管,也成为判断其是否有能力对银行机构实施有效监管的一个重要标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也特别强调,监管者要有能力在并表基础上进行监管,包括审查银行组织直接或间接(通过附属公司或关联公司)从事的各项银行和非银行业务,以及其国外机构从事的业务。2004年3月8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外资银行并表监管管理办法》,银监会将通过并表的方式全面监管和密切关注外资银行的全球经营风险和市场表现,从而为正确评价他们的整体表现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监管措施提供帮助。

5.强调市场约束和信息披露。新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框架由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等三个支柱构成,新框架第一次引入了市场约束机制,让市场力量来促使银行稳健、高效地经营以及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而信息披露属于对银行机构进行市场约束的重要方式之一。新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进行及时、可靠、全面、准确的信息披露,认为不仅要披露风险和资本充足状况的信息,而且要披露风险评估和管理过程、资本结构以及风险与资本匹配状况的信息;不仅要披露定性的信息,而且要披露定量的信息;不仅要披露核心信息,而且要披露附加信息。同时也要求监管机构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并对银行的信息披露体系进行评估。

6.强调监管的国际合作和跨境监管。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银行机构业务的国际化,跨国银行组织、银行业务以及反洗钱工作的国际合作等迅速发展,各国银行监管机构之间保持监管信息的充分沟通,建立制度化的监管合作关系,对共同防范银行业风险、提高跨境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推进互设银行机构的合法合规经营、促进银行业稳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在有关文件中就东道国与母国银行监管当局对跨国银行的监管责任作了分工,同时强调监管当局间要加强合作与信息交流,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二)目前我国银行监管与国际化要求不相协调的表现

1.银行监管的制度安排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监管部门与人民银行两机构之间尚未真正建立起充分及时的信息沟通机制和有关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业务合作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特别是对出现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退出的金融机构的资金救助问题还缺乏制度安排;二是随着金融创新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不同种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日益交叉,这既可能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缺位。因此,对已出现和今后可能出现的金融交叉业务的监管,目前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者之间也缺乏权威性的制度安排;三是在银行监管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方面,如何保证监管工作的独立性,也是摆在银行监管当局面前的一道难题。

2.银行监管的内容难以全面、客观、正确地评价银行的风险状况。长期以来,银行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监管注重的是合规性监管,监管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货币信贷政策、金融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对常规监管指标的检查考核等,而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科学的审慎监管制度尚未形成,再加上我国银行监管部门目前现场检查操作还不规范,非现场监管分析还受到很多因素的牵制,风险评价方法也过多倾向于定性分析等,所有这些都影响监管部门对银行风险的评价。

3.银行监管的方式不完善、不规范,难以保证监管的有效性。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各主要国家监管当局都把通过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网络对金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作为对银行业日常监管的基础,非现场监管的优越性得到了更充分的显示。目前,各金融发达国家对金融业的日常监管已主要依靠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已成为非现场监管的补充形式。而我国银行业监管仍停留在以现场稽核检查为主的传统监管方式上,且往往又是事后监管,很难起到防风险于未然的作用。因此,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实现银行监管方式的转变,已是摆在我国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4.依法监管的法律基础及现实操作存在着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监管有关条例和规章存在不协调或直接抵触之处;二是监管法制的制度选择取向不利于监管目标实现,也不利于商业银行追求效率。这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法》及有关的行政法规过于侧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监管,这种立法选择取向,反映了立法者试图通过严格规制私法关系来实现监管的目标,有监管权力干预私法关系之嫌;三是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方面,监管法制还存在缺漏。我国《商业银行法》专设了对银行机构的“接管和终止”,国务院也颁行了《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但其中对银行因破产或主动退出市场的监管规定过于简单,仅有原则性的4个条文,而诸如关闭中债务清偿、债务重组、有效资产的承接、被关闭银行的托管等均无规定。新公布实施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也未对此有更细致、更具有操作性的规定。银行不同于一般企业,它的破产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法制必须对破产程序的各种问题设置监管。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稳定的金融破产法,就无法按照市场的原则让效益低下的金融机构稳定退出。

5.审慎性会计原则与审慎性监管的要求存在着不协调。我国于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体现了国际会计制度的审慎原则,其中,明确要求金融企业要对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明确贷款损失准备金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两种,要求专项准备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构及时、足额计提。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的做法与会计制度的要求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没有连贯、准确、合格的财务报表,监管当局以及银行机构自身就难以掌握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和损益水平,从而无法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与正常运行。

6.信息披露还不能有效满足风险监管的需要。目前我国虽已颁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但时间较短,银行业的信息披露还很不完备、不及时、不真实、不具体,在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从具体的实施情况看,按《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于每一会计终了三个月内,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公布其上一的经营业绩和审计报告”。严格来讲,还没有要求商业银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披露。上市银行虽然依据《证券法》、交易所《上市规则》等进行信息披露,但从总体上看,与国际成熟的通行做法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不完备,尤其是对敏感数据说明还不够完善;各银行披露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信息国际可比性差;财务制度不完善,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有待改观;披露时滞较长;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不平衡等。

除以上我国银行监管与国际化要求不相协调的主要表现之外,目前银行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是否适应监管发展需要,也是监管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积极创造条件,不断适应银行监管的国际化要求

1.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制度框架,规范监管行为。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及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一是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监管制度。要高度重视审慎性监管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科学的风险预警及控制体系,形成对银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制度架构;二是建立银行业监管的有效保障系统。这一系统要求监管部门具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拥有适当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能自主地实施监管,有在监管者之间共享监管信息并对所获信息进行保密的制度,有合理的适合监管的法规框架;三是督促银行建立自身的风险防范约束机制。使各银行形成一套对市场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一系列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措施和方案。

2.加强金融法规建设,为真正做到依法监管提供保障。基于以上分析到的问题,在加强金融法规建设方面,今后应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结合我国实际,并参照国际上对银行业实施管理的法律和各项规定,对我国现有的银行法规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二是各银行机构系统内制定的带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实行向中国银监会报批制或备案制,以保证有关金融法规要求的协同性、一致性;三是结合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特点和业务创新的实际,提前出台有关的法规,使新业务从市场准入的那一天就能够规范运作,监管工作有法可依;四是针对金融电子化、网络化和金融犯罪技术含量高、隐蔽化的趋势,制订并完善相应的法规,规范电子金融技术操作的规程;五是加强与国外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金融组织在法律方面的沟通与交流,衔接执法标准。

此外,还要强化对银行监管部门执法行为的监督。英国为促使金融服务管理局认真履行监管职权,专门成立了“金融服务和市场特别法庭”,该法庭主要审理发生在金融服务管理局与被监管机构之间且经双方协商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本身就是对监管当局的外在约束,有利于提高金融监管的严肃性,也有助于提高整个金融业的法制水平,这值得我们借鉴。

3.积极探索银行监管国际合作的有效方式。进入新的世纪,国际间银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得以迅速发展,各国监管当局之间的合作也在加强。中国银监会成立以来,也高度重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监管当局的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的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有关监管协议。2003年11月,中国银监会又成立了国际咨询委员会,并制定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咨询委员会章程》,该委员会成员是由中国银监会邀请的国际知名银行监管人士及相关专家人士组成,其主要职责就是促进中国银监会与国际银行监管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的技术合作、互助互补、共同发展。虽然中国银监会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监管当局的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尚未对所有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还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因此,银监会还需要积极探索银行监管国际合作的有效方式,加大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监管当局的合作力度。

4.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构筑新的金融监管防线体系。存款保险制度是当今大多数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公认的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得到理论界和实务作者的共识。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我们需要在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设置存款保险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基金,确定存款保险费率、存款保险的方式和赔偿方法等。这项制度的建立若从时间安排上来考虑,最迟也不要晚于对所有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之后。

5.充分发挥审慎会计原则在银行监管中的作用。目前,除正在实施的能体现部分审慎会计原则要求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之外,中国银监会正在努力全面推行银行业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强调重视以现金流量为主的评估与测算,并努力促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准则和惯例做法进一步靠拢,提高其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公允性和可靠性,合理解决税务处理与按照审慎会计原则计提坏账准备、核销坏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提高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充足性为切入点,推进银行业审慎会计原则的实施。当然,我国监管当局目前在遵循审慎会计原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最重要的一环是充分认识审慎会计原则在银行监管中的作用,进而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支撑银行审慎监管的制度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 篇6

ROE=净收益/所有者权益,ROA=净收益/平均资产价值或ROA=净收益/期末资产价值账面价值。这类指标的优点是计算简便,很容易通过银行公开报表获得,但是其最大缺点是没有完全反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即这类指标没有将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在风险日益盛行并渐趋复杂的今天,这类指标未能对风险作出评估,因而是不完善的。出于风险的管理需要,西方商业银行逐渐出现了新型的、以风险为核心的考核盈利指标RAROC技术。学习和借鉴国际RAROC技术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规避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RAROC技术及其主要作用

1.RAROC(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即风险调整资产收益,是由银行家信托公司(Banker Trust)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度量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几十年来,西方RAROC技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公式中,收益可以包括待利差收益和非利息收益(如业务收费等);经营成本是银行经营管理成本;不同风险类型的预期损失有不同的计量方法,但它的要素有四个方面,即违约概率(Probability of Default)、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of Default)、违约风险值(Exposure at Default)和期限(maturity);经济资本是银行所承担风险的最低需要。

RAROC的核心思想就是将未来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对当期收益进行调整,衡量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考虑为非预期损失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率,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挂钩。

2.RAROC风险管理技术的主要作用有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两个方面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借助RAROC风险管理技术,商业银行可以为单笔业务分配资金,并同时可以将资本结构最优化。这一过程估计了每一笔业务的风险对银行总体风险的影响,如商业银行通过历史模拟法或蒙特卡罗法可以对其损失的分布曲线进行模拟。这种模拟法较好地衡量了损失分布,而对复杂的资产组合而言,模拟法更有优势。

从绩效考核的角度来看,RAROC风险管理技术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目标中盈利目标与风险成本在不同时期反映的相对错位问题,实现了经营目标与业绩考核的统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各级分支机构、各类业务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一般都侧重于风险或收益指标,侧重于短期的时点数据,而不是用风险调整后的反映长期稳定的收益指标来衡量业绩,这使得表面上的高收益与实际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存在很大差距,难于对绩效进行科学的考核。运用RAROC风险管理技术,对各级分支机构、各项业务、产品,甚至每位员工的RAROC进行比较,可以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这样,管理者可以采取有效的奖罚措施引导各级分支机构、业务管理部门和各级员工的正确行为,激励他们自觉追求风险可接受情况下盈利最大化的目标,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而不是短期的高收益。

二、RAROC风险管理技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借鉴与启示

近年来,面对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制度设计在我国银行业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RAROC风险管理技术对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稳健经营、保证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协调和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RAROC可以优化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和资产管理。RAROC是银行进行资本分配和设定经营目标的手段。银行的管理者可以设定科学的经营目标,通过对风险资本和账面资本的比较,结合监管当局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和自身对经营风险的承受能力,对银行的各类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将有限的资本分配在更加合理有效的业务上,使得经营手段单一而又追求规模增长的我国银行业有了可以控制风险的指标,实现了在合理风险下的高效经营。同时,RAROC可以进行分配资本和资产组合管理。在确定经营目标以后,银行可以将风险资本根据风险的总量控制原则和风险——收益匹配原则在各个不同级别的经营单位和不同的业务品种之间进行分配,对实施的过程进行动态的管理,测量RAROC指标的变动情况,对确定出现风险——收益匹配不平衡趋势的经营单位或业务品种。

2.RAROC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形成统一的定价模型,优化信贷作业链。RAROC定价模型的要求体现在,通过具体的指标计算,如果资产的定价不能承担其预期的损失,银行则不能放贷。同时,银行在定价时还必须考虑风险资本的要求。同样风险的资本业务,则收益高,波动小者优先;同样收益的业务风险资本业务,则风险低者优先。但是如果RAROC的数值低于股东回报率,则对股东没有意义。

在商业银行内部,业务经营部门和风险准入部门始终是矛盾的,两方的目的和视野决定了冲突的必然性,但最为关键的还是缺乏风险—收益的量化评价手段,所以往往是一方面风险居高不下,低效益资产充斥,另一方面经营部门不断把各种低收益—风险匹配水平的业务申请放进信贷作业链,风险准入部门的作业效率和质量无法提高,准入的矛盾尖锐。在实施了RAROC的指标要求后,双方都有了完全量化的标准,经营部门会根据定价模型和考核要求,主动把标准以下的业务申请删去,毫无疑问会减少低质量业务申请的数量,风险准入部门作为后台,有与前台统一的指标要求,作业效率和质量都会有提高。

3.RAROC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以往我国银行业的资产以低风险的业务或片面追求短期利润的业务,很少考虑风险—收益的关系。而RAROC是将风险带来的未来可预计的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直接对当期盈利进行调整,衡量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并且考虑为可能的最大风险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为银行各个层面的业务决策、发展战略、绩效考核、目标设定等多方面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统一的标准依据。

RAROC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精确地量化分析风险,以客户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来把风险带来的可能损失量化,调整账面赢利,并为可能发生的最大风险匹配经济资本,以正确考核银行的资本收益率,所有的业务和管理都必须围绕这个要求来进行,以真正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和银行的可持续经营。

4.在战略手段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实行业务资产组合风险管理。为了实施良好的资产组合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必须确定一个周期内的发展战略目标,在战略规划过程中全面考虑RAROC指标。就控制风险角度而言,资产越分散就越有利于降低风险。而从收益的角度看,根据“二八原则”,只有抓住重点(如重点客户、重点行业、重点地区),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因而,如何在这两方面达到平衡,不仅是战略规则的重点,同时也是资产组合管理的重要目标。国外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表明,抓住核心业务活动,逐步从非核心业务中退出资金正在成为主流。英国的Barclays和Nat West银行都从投资银行业务中收缩,从而专注于零售银行业务。Loyds TSB集团以集中服务来强化优势,该集团自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市场上有选择地做零售和抵押业务以来,大约每三年股价增长两倍。因而,我国商业银行在高储蓄率低信贷的情况下,其风险管理在战略手段方面必须有主有次、在业务开发中重点突出。

5.在财务策略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收益管理并重。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创造价值的原则提高RAROC。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了许多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新的金融工具改变了业务方式,如利率衍生工具、信贷衍生工具及资产证券化技术都被引进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中。在资产负债管理工具的帮助下,银行核心竞争力前所未有地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采取RAROC风险管理技术,可以实现风险收益原则,并且可以根据经济收益,建立以股东价值为基础的激励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 篇7

一、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变迁

1. 从商业信誉到银行信誉的转变。

过去, 在商业企业之间的交易中, 出口商需要承担进口商的商业风险, 包括企业倒闭、商业纠纷等风险。而自从银行作为风险中介介入后, 贸易商开始寻求将商业风险转移到银行甚至国家风险中, 例如通过银行开立信用证、通过政府出具付款保函等。

2. 从保守结算模式到适度宽松结算模式的转变。

过去, 出口商由于对进口商不甚了解而不能接受账期。现在, 随着业务往来愈来愈密切, 贸易双方对彼此信任度的增加, 促使进出口双方能更多地接受对方的商业信用。

3. 金融危机对贸易结算模式的影响。

一方面国际贸易中的买卖双方对银行的信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 由于国际商业合同违约率的大幅提升, 银行及企业倒闭增加, 全球市场缺乏流动性等因素, 国际贸易中的买卖双方均开始收紧对原有商业伙伴的商业信用额度, 对银行信用亦愈加关注, 对海外银行开立的信用证要求信誉更佳的银行出具保兑等。

另一方面, 由于部分海外市场流动性较差, 且融资成本骤升, 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寻求我国的出口企业帮助其在我国国内间接融资。例如在埃及等地区, 当地融资利率接近10%, 然而我国国内的融资利率通常不会超过3%。巨大的融资利率差距以及我国市场相对宽裕的流动性满足了海外客户在我国国内间接融资的需求。因此, 目前在我国的出口贸易竞争中, 谁能更好地配合其海外客户在国内间接融资, 谁便能够拥有相对的优势。

二、中资、外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上的差距

1. 业务产品线待完善。

大多数欧美老牌外资银行都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的, 目前已经拥有近百年的国际化运作经验。欧美国家市场化经济发展时间较长, 市场分工很细, 其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也形成了分工细化的产品线。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比较晚, 在业务产品线的细化上存在明显不足。

2. 从业人员综合能力待提高。

外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团队多以国籍多元化的成员组成, 其团队成员在国际化视野及海外成熟操作经验等方面占有优势。当银行服务于大型跨国集团公司时, 国际化的人才团队更能有效地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沟通和方案。此外, 在我国设置网点的外资银行贸易融资团队通常规模不大, 但聘任的人员个人综合能力较强, 既能独立开拓贸易融资业务, 也能配合银行内部客户经理开展各项业务, 推行各项市场战略。相比而言, 大多数国内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团队成员的组成缺乏多元化背景, 个人工作范围依然以本行内部工作规程为指引, 缺乏国际化视野、职业敏锐度以及产品创新能力。

3. 加速网点国际化建设。

通常, 分支机构完善的商业银行对海外银行及政府主权风险的接受度更高, 能帮助各地分行更好地开展贸易融资业务。对于国际贸易业务而言, 海外分支机构能够积极有效地帮助本地贸易企业了解海外市场信息及客户资信。此外, 分支机构也是商业银行在分支机构所在地的触角, 能够帮助该银行及时、敏锐地洞察当地市场情况以及控制市场风险。

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的分支网点还非常有限, 尤其是在印度、巴西等逐渐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发展引擎的国家和地区, 更缺乏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 使得中资银行在开展对外贸易业务时, 针对此类次发达或高速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风险束手无策, 导致业务份额流失到外资银行。

相比之下, 大型外资银行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均设有分支机构以与其全球业务相配合, 贸易融资业务亦需要全球网点的配合来更好地完成。此外, 部分外资银行全球主要经济体均设有贸易融资团队, 这些不同地点的团队之间能够方便及时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 能够获得更为直接的有关相互市场及客户状况的资讯。通过了解更为直接、全面的海外市场资讯, 外资商业银行在贸易融资业务方面又进一步增强了其自身的优势。

4. 风险控制能力待加强。

在风险控制能力方面, 外资银行形成了以当地授权控制和全球业务产品线总额控制的双重风险控制系统, 并且由于网点众多, 其对各个国家或局部地区的风险控制能够更加及时和迅捷。

相对而言, 中资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缺失风险控制系统。一方面缺乏地区管理和总部总额控制之间的有效配合和制衡。长期以来, 国内商业银行形成了集权制操作管理模式。在一定金额限制范围内, 地方管理层有权力决定是否开展某项业务。然而,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 部分国内商业银行经常相互竞价形成恶性竞争, 地方业务决策缺乏总部整体性制衡和监控。另一方面, 缺乏独立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意识。银行往往因为和个别客户关系良好而将对客户的风险评测流于表面, 风险管理部门则通常迫于业务部门的要求而放宽对部分客户, 尤其是当地大型企业的授信审批标准。缺乏独立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意识致使商业银行不能正确、及时地掌握客户的风险情况, 甚至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三、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对策

1. 细化、完善产品业务线。

(1) 建立船舶/飞机结构化融资产品, 由专业化团队集中处理。针对船舶及飞机等特殊行业, 结构化融资产品更能契合客户的特殊要求。我国船舶制造业已经在全球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 但是船舶行业受经济贸易环境影响非常明显, 由于每单交易金额巨大, 商业银行在开展船舶融资业务时应特别关注风险控制。目前, 全球大飞机项目还是以波音和空客为主, 我国的大飞机项目已经开始实施, 支线飞机也开始进入市场销售, 可以预见, 飞机制造零部件进口和出口将带来巨大的国际结算需求。

因此, 专业化团队的处理能从专业化视角及全行业层面来考量该行业及行业内主要参与公司的总体及个别风险, 构建符合顾客要求的结构化融资模式, 从而能在全球经济的“过山车”中有的放矢, 收放自如。

(2) 大宗商品融资。现在, 资源争夺实质上已成为各个国家国际竞争博弈的焦点。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能源供应量及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国内商业银行急需在借鉴外资银行大宗商品融资业务的模式上继续开拓创新, 形成适应于国内业务情况的融资产品。例如, 利用背对背信用证, 离岸业务平台等帮助我国贸易中间商更快地完成产品采购, 较早地完成交易, 控制市场风险。 (1)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 可以通过控制大宗商品的货权来扩大贸易企业的融资业务, 同时, 利用期货交易套保合约为货权货物保值, 以规避价格风险。通过这种操作模式, 商业银行可以放大对贸易企业的信用风险敞口, 并且更贴合贸易企业进出口各个环节的需求。 (2) 从行业/产品角度来看, 可以建立专业化团队来处理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是以该商品价格为基础而进行的针对性融资, 其价格因素应被视为处理业务及后续风险控制应掌握的重点。大宗商品价格受全球市场因素波动影响较大, 需要由行业化分工的专业团队来处理, 掌握行业信息, 及时调控风险。 (3) 从市场价格变化的角度来看, 应积极参与全球主要交易所主要商品期货交易合约交易, 成立专业化团队为银行内客户提供风险可控的套保交易产品合约。通过套保等手段, 不仅能帮助客户规避价格风险, 还能为银行开展大宗商品融资以规避市场价格风险。

(3) 积极探索开展公司福费廷。福费廷是指在远期信用证项下远期票据的无追索权买断。随着结算方式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海外客户商业风险, 提供一定的账期。在此过程中, 国内的出口商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基于海外商业客户风险的应收账款。客户或者出于融通资金的目的, 或者出于美化报表的目的, 通常需要卖断该部分资产给商业银行。传统的商业银行能够提供出口押汇, 或者在购买信用保险的基础上提供融资, 但是这两种方法均不能做到完全将该部分资产清出客户的财务报表。为此, 外资银行设计了基于一般商业企业风险的100%本金的无追索权买断业务, 其实质是利用其海外分支机构对该海外债务人已经建立的信用额度来支持本地融资需求。

2. 完善海外分支机构。

完善海外分支机构不仅仅是增强贸易融资业务能力的需求, 更是国际化战略布局的需要。虽然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相对于外资银行在核心资本充足率上占有优势, 且有国家巨额外汇储备支持, 有国内巨大的内部消费市场作为发展基础, 但也应更多地考虑在大多数外资银行受金融危机影响退守本土市场的同时, 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战略布局, 占领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为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3. 培养国际化、专业化人才。

外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在我国贸易结算市场总体份额不大, 但其人均利润贡献率却远远超出了中资银行人均利润贡献率。究其根本, 人才优势是其人均利润贡献率指标占优的根本因素。展望未来, 我国将形成国际化、多元化的经济体,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也应该紧跟时代脉搏, 提高自身业务团队综合素质, 拓展国际化视野, 为未来国际竞争做好准备。

【注】本文受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项目编号:J50504) 资助。

参考文献

[1].原擒龙.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2].才金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及对策.沈阳大学学报, 2008;5

[3].谭敏.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新发展——供应链融资.经济研究导刊, 2008;9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 篇8

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状况, 可以从各大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种类以及国际结算业务量等方面来粗略描述。文章选取了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为样本, 从银行各年的年报中获取2007年到2010年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数据并以图1显示: (单位:亿美元)

由图1知, 从2007年到2010年, 各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基本保持增长态势, 而且增长比率都较高。同时, 中国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据2010年年报显示, 中国银行集团国际结算量超过1.97万亿美元, 中国内地外币保函余额达562.21亿美元, 继续领先同业。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快速增长, 业务发生额及年末余额均较09年度翻一番。另外, 中国银行在业务种类方面也是较齐全的。到目前为止, 除了汇款、托收等传统业务外, 中国银行已经开设了保函、保理、福费廷、国内信用证等业务。其他银行也加快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步伐, 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际结算业务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2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

图1显示各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差距较大, 特别是2010年交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量甚至不到中国银行的1/4, 而就算是国际结算业务最强的中国银行与世界知名银行, 如巴克莱银行、花旗银行等也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有:

2.1 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种类少

目前为止, 各大银行所谓的国际结算业务仍然是指传统的汇款、托收、信用证等业务, 而对于保理、保函、福费廷等新型国际结算业务的应用十分有限, 甚至有的银行对这些新型业务根本就未曾启用。如工商银行提供的国际结算业务就并未包括保理保函等业务, 建设银行也只是涉及了出口国际保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 农业银行就只有汇款托收和信用证等业务。而且国内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与国外相比, 从时间上来说已经晚了一步, 现有的各类业务的应用也并未全面有效。

2.2 国内银行整体技术水平不够

对于国际结算这样一种需要高度电子化、技术化和网络化的业务来说, 国内商业银行技术条件有待提高。至今为止, 国内商业银行只有一些常规业务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处理, 但很多分支机构甚至很多银行尚未加入SWIFT系统, 大部分国际结算业务还未完全实现自动化, 国际结算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2.3 国内银行的业务人员素质不高

国内国际结算从业人员素质未达到国际结算业务多元化的要求, 严重阻碍了国际结算业务发展。而且, 对于引进的业务类别, 国内银行人员不具备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水平, 这也大大阻碍了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

另外, 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人员素质不全面, 缺乏既有国际金融知识又精通外语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减缓了国内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操作方面的创新。

3 促进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在中国经济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 面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 国内银行只有加强本身的业务发展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1 加强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防范

国内银行之所以到现在还只是应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 而不敢尝试新型的业务种类, 风险是最大的阻碍, 因此目前最重要是加深对各类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的了解和防范, 建立健全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从整体来看, 要注意国际结算业务中的全面风险管理,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全程信用管理。以客户信用和应收账款为核心管理对象, 从客户信息管理、客户信用分析、应收账款管理、拖欠账款催收四个方面的管理来全程控制交易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各环节的信用风险管理。

(2) 提高业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与一般企业相比, 银行经营业务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有更高的要求。经常开展风险防范的学习和教育以加强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风险防范的手段, 例如要求员工在进行国际结算业务时一定要细心谨慎审查有关文件, 保持其一致性和真实性。

3.2 促进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措施

(1) 把握机遇, 积极开拓国际结算业务新品种, 普及新型国际结算方式的应用。国际保理、福费廷和银行保函都是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发展而不可缺少并日益重要的国际结算方式, 而事实上这三种结算方式在国内商业银行, 运用较少, 甚至有些银行还并未开发。为此, 国内商业银行应该在完善和发展传统结算方式的同时, 引入新理念, 开发新型国际结算方式, 从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服务来满足其多变的市场需求。

(2) 加快国际结算业务电子化、网络化建设步伐, 推动国际结算手段的现代化。首先, 人民银行应全面规划整个金融系统电子化建设, 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现代化电子网络结算系统, 实现各商业银行的网络共享, 提高金融市场的自由程度, 避免商业银行盲目竞争以及垄断的出现。其次, 各商业银行以及银行业应着手完善贸易融资客户信息共享网络系统。最后, 提高SWFT系统的覆盖面, 采用EDI (电子数据交换) 进行国际结算, 实现单据的电子网络传输, 达到国际结算业务处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自动化。

参考文献

[1]黄庆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国际结算业务新趋势的策略[J].亚太经济, 2005, (5) .

[2]戴斌.工商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定位思考[J].福建金融, 2006, (2) .

[3]彭一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拓展策略[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12) .

[4]王家民.国际结算业务中的发展与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10) .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 篇9

国际结算是经由两国银行来办理的对因为国际贸易或者非贸易而引起的各种债权债务的清偿工作, 国际结算的基本前提是国际贸易, 国际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各种业务中一种较为基础的具有中间性质的业务活动。国际结算因为国际环境及各种因素影响所以会存在多重风险, 但是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风险不一定就等于损失, 如果能够很好的进行风险防控, 就能够及时有效的转化风险, 提升商业银行的业务能力及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际结算业务也得到进一步扩展, 这对于银行来说既能够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更多需要加强重视的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所以必须认真分析国际结算业务中所可能存在的风险类型以及寻找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控制, 降低因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与社会信誉损失。

1国际结算及风险简述

国际结算业务, 顾名思义会涉及到诸多来自国际上的因素影响, 因此国际结算本身具有国际性、融资性、科学性、知识性以及国际惯例复杂多样、业务发展迅猛快速等诸多方面的特点。正因为有着这些特点, 所以与国际结算业务的不断发展相伴产生的国际结算风险也就具有一些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特点, 如风险范围涉及面非常广且具有国际性, 结算方式和结算工具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与各种国际融资活动的发展具有相伴性、风险形成的原因具有多样性、风险的具体表现手段具有隐蔽性和非主观性、风险的防控过程具有复杂性等等。总而言之, 所谓国际结算业务风险, 也就是在国际间的货币收支调节过程中, 因为一些技术上的、经营活动上的、管理控制上的一系列问题而产生的风险。

2国际结算业务中的主要风险类型分析

在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当中, 存在着各种各方的风险类型, 风险危害程度有大有小, 根据国际结算风险类型相关统计数据来看, 对于国际结算业务危害最大的风险主要有票据结算业务方面的风险、托收结算业务方面的风险以及信用证结算业务方面的风险, 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三种典型风险进行详细分析。

2.1票据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票据是一种在国际结算业务中非常重要的支付凭证, 票据的种类可分为汇票、本票以及支票这三种, 其中汇票是这三种票据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汇票是目前许多国际结算方式产生发展的基础。对票据的结算工作主要是通过银行转让票据, 从而实现国际贸易双方在债权债务关系上的清偿。所以票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相当于真正的金钱。正是因为票据在国际结算活动中具有的这一引人注目的特点, 所以不少不法分子也就将违法操作的重点放在了票据这一篇文章上面, 利于伪造票据和银行有关的支付凭证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非法诈骗。具体诈骗形式有以下几种:

(1) 伪造汇票进行诈骗。

伪造汇票进行诈骗主要是进行大额汇票的伪造。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银行业发展日新月异, 各种银行都有专属自己的汇票及各种票据, 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票据在性质与种类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别, 加之银行数量众多, 国内居民由于接触不多, 往往无法进行正确辨认。因此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就利用这一盲点进行票据伪造诈骗活动。例如曾经发生的一个案例, 某台湾商人交来一张价值七百万的银行远期汇票, 客户的要求是进行贴现汇兑, 并要求在两周内完成, 工作人员在验票过程中提取到的信息有:汇票开出方是国外某财务中心, 汇票收益人是国内某公司, 付款期限为2年, 并指定了法国一家银行进行付款。但是工作人员在验票过程中除了上述信息之外并没发现有银行汇票字样且未发现有银行承兑字样, 于是便与被指定付款的法国银行在国内代表处取得联系进行进一步确认, 经确认该法国银行并未进行过该张汇票的签发与承兑, 最终判定该张汇票属于伪造证明。

(2) 利用时间差注销票据进行诈骗。

利用时间差来注销票据进行诈骗主要存在于国外不法商人以及支票票据方面。主要程序是国外不法商人先开具有效支票, 然后交由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验票, 随后取得供货商货物, 此后利用货物交付之间的几天时间差将账户中的存款全部转走再将先前经我国银行检验过的票据注销, 让该张支票变成空头支票。

2.2托收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托收结算业务是银行根据银行所在地出口商所开出的汇票并接受出口商的委托通过银行在进口所在地的其他分支银行或者代理银行进行货款收取的一种结算业务。托收结算业务考验的是商业信用, 所以如果信用度较差则会对进出口商尤其是对出口商造成经济损失。但是由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逐步呈现出一种买方市场状态, 许多进口商因为不愿意进行信用证开立等繁琐工作, 所以许多出口商只能接受托收结算。一旦出现托收结算风险或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银行就会遭受严重影响。

2.3信用证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所谓信用证, 是商业银行根据进口商的要求, 对出口商开出的成若其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付款的信用文书。信用证是银行作出的付款承诺, 是银行需要承担付款责任的文书, 银行开出信用证明就承担了付款义务成为第一债务人。银行在进行信用证结算业务的时候不能直接接触到货物, 对外付款的条件仅仅是客户交来符合信用条款的单据即可。正因为信用证结算方式具有上述特点, 我国的国际结算业务中以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最为广泛, 数量增多的同时存在的风险也就增多。

第一, 信用证伪造诈骗风险, 这一类信用证诈骗手段比较低劣, 主要是进行直接的信用证伪造, 达到骗取我方货物的目的, 伪造出来的信用证主要存在电开信用证缺少密押, 其他类型信用证主要条款不明或者重要条款存在自相矛盾或者假借国际知名银行的名义进行伪造等。

第二, 涂改信用证进行诈骗。此种诈骗方式主要存在于出口商当中, 在未发货情况下伪造涂改信用证向银行协议付款, 骗取货款逃之夭夭。

第三, 利用软条款进行诈骗。某些信用证条款中存在着部分软条款, 比如开证银行能够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单方面解除责任或者让出口商无法正常履行约定, 让钱货两空。例如条款中有说明“该信用证暂不生效或是待签发某一类凭证 (如进口许可证) 后才生效”等字样。那么相当于信用证是否生效都取决于进口商的一句话。再如某些条款中著名某种货物必须由进口商派专人进行验收检查, 或必须与鉴样相符信用证方可生效, 这都增加了我国出口商在履约方面的风险几率。

3国际结算风险防控措施研究

针对上述三种典型的国际结算风险, 我们要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措施研究, 全力降低结算业务中的风险发生几率, 降低银行损失及提升银行的社会形象与服务质量。

3.1对票据结算业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首先, 要加强对客户所交票据的真伪进行仔细审查, 尤其是对于那些过去曾有过不良记录或者在其他银行有过不良行为的客户更要仔细检查, 要认真核查票据的来源及用途, 不能存留丝毫疑问, 对于大宗票据更好将与票据承兑签发银行的确认工作列为业务惯例进行认真执行。为了更好的做好这一工作, 国内商业银行之间也要加强信息沟通共享, 共同防范票据诈骗。

其次要认真核查票据表面信息, 加强对签字是否合法、印章是否规范、金额与日期以及收款人是否进行过涂改或者其他可疑表现, 还要严格审查票据是否在有效期内, 是否出现过挂失、注销及其他对正常流通有限制的问题。

再次, 国内企业在收到国外票据的时候要及时交付银行进行审验或者交由银行进行委托票款收取。

3.2对托收结算业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银行首先要加强对进出口商尤其是对进口商方面的资信调查工作力度, 要严格根据客户的资信能力来进行授信额度及托收方式的有效确定, 此外对于中型或大型托收结算业务要逐步推行投保制度, 努力降低自身所可能遭受的经济风险。

其次是要加强对托收委托书的规范化管理, 如必须在托收委托书上明确注明进口商的全称、公司详细地址、严格交单条件, 明确说明如果拒付的处理方式以及拒付之后如何进行货物有效处理, 并要求出口商指明代理人或代理机构, 最大限度保证遭遇风险时的货、款安全。

再次要特别注意尽量选择即期付款的方式, 对于某些国家存在的将付款交单转为承兑处理的“当地习惯”, 要在托收委托书中明确注明进口商应该在第一次提示时就进行即行付款, 如果对方代收银行要将付款交单进行承兑交单处理由进口商承兑汇票的, 必须要求代收银行出面担保, 否则不予放单。

3.3对信用证结算业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首先要严格审核国外银行信用证开出银行的信用资质, 由于是对于那些政局不稳、经济混乱、外汇管理非常严格的国家的所属银行尤其要提高警惕, 谨慎行事。对于那些明显存在较大风险的银行所开具的信用证, 一定要最大限度拒绝打包放款或者押汇融资等业务操作, 如果出口商坚持进行融资, 则要求必须有世界知名银行的担保汇兑方可允许其融资。

其次是要加强对国外银行所开具的信用证的审核工作力度, 严格审核是否具有完整印鉴及密押, 该信用证是否属于可撤销或是否拥有担保汇兑。要严格执行不接受可撤销信用证的规定, 对于担保汇兑信用证也要严格审查担保汇兑银行的资格信用问题。要严格检查信用证是否已经生效, 是否在有效期上存在过短问题, 信用证上的有效地址是否属于我国国内, 在地址方面应该优先选择有效地址在国内的信用证, 从而降低结算风险。要严格审查信用证各条款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以及信用证条款是否能够与合同条款相一致, 如果出现不一致且不一致内容对我方企业不利的, 应及时要求修正。严格审查信用证条款中是否存在限制、刁难我方企业正常履约的条款, 如果存在则要求对方及时修改, 否则将危机我方企业及银行的切身利益。最后要严格审查信用证当中是否存在软性条款, 如果存在也必须要求修改, 从而避免我方出口企业遭受钱货两空。

参考文献

[1]冯曼琦.论商业银行国际结算的风险管理[J].浙江金融, 2011.

[2]史伟奇.商业银行国际结算计算机管理系统[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 篇10

商业银行的国际化, 指的是一国银行所从事的金融活动超越了国界, 由地区性的活动向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市场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银行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 资源在全世界分配, 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1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求

中国商业银行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练, 已经逐渐走向成熟。环顾我国银行业, 今天, 我国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四大环境因素已经形成了需求拉动, 使中国商业银行必须走上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1.1 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 催生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战略需要

根据“贸易引导型”理论, 跨国银行的发展动机无疑是配合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如果一国在自己主要的贸易伙伴国设立分支机构, 就可以使两国的贸易结算和支付更为便利, 从而减少贸易成本, 提高本国出口商的竞争能力, 银行则可以通过为两国提供结算和支付便利, 从经营中获取稳定的中间业务收入。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国际结算业务和国际信贷业务的剧增, 并极大地拉动了银行国际业务的增长。中国加入WTO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商品交易和国际资金流动提供了一个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 这是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首要动力, 或者说是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为首的战略需要。

1.2 满足国际投资及跨国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银行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为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跟踪服务。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直接刺激了跨国银行业务的发展, 由于这些银行和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跨国公司的扩张带动了银行网络的扩大, 以适应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国际化的需要。跨国银行通过跟随跨国公司来扩张网络, 反过来又能够引导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进一步发展, 即银行的角色是双重的, 既是“跟随者”又具有“领导者”的功能, 所谓“追随领导者”。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国经济“走出去”直接涉及境外融资、结算和理财等一系列金融服务, 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本土金融体系的延伸和拓展。因此, 开辟新的、更为广阔的国际融资渠道, 增强和壮大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基础便是加快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又一战略需要。

1.3 新的市场环境下规避风险的需要

风险是金融领域永恒的话题, 商业银行是金融的核心, 其运用的资金大部分来自负债, 是一种负债经营, 所以面临的风险比一般的企业更大。权威学者的理论研究和跨国银行的经营实践有力证明:银行资产在不同国家的分布可以有效规避国别风险从而确保收益的稳定性。具体来看,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主要面临两种风险, 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从微观风险规避的角度看,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是落实“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经营理念的有效途径;从宏观风险规避的角度看, 外汇金融资产安全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和商业银行经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外汇储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局面, 合理配置和运用是我国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必须高度重视和慎重考虑的重大问题, 增加银行业对国家外汇储备资产的直接运用权和自主配置权, 进而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加快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自然是不容置疑的战略需求。

1.4 提高对国际金融资源的控制力和利用的战略需要

近几十年各国经济发展表明, 一国自然资源的丰歉与构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不都是构成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比如日本, 它是一个资源贫瘠的国家。但是它凭借资本运作, 成了经济大国。其实, 在很多情况下, 资本或资金短缺才是经济和社会首先必须克服的最大障碍。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 由于金融资源具有在全球范围内无国界高速流动和转移的特点, 对世界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导致各国间争夺金融资源主控权的竞争日益加剧。在瞬息变化的国际环境中, 能否稳定、有效的掌握和控制一定规模的国际金融资源, 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稳定性, 对国家经济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安全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 资金短缺仍将是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能否走上一条金融发展→经济发展→金融进一步发展→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建立和培育有效支撑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金融战略资源, 对实现我国总体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因此, 加快银行业国际化进程, 提高对国际金融资源的控制力和利用水平, 是我国银行业不可推却的历史性责任, 也是银行国际化的重要着眼点。

2 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必然引导我国银行业走向国际化

2.1 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趋势

直至目前, 中国金融体系仍然是分业管理, 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 《商业银行法》对银行本身业务有严格的界定, 商业银行普遍感到分业管理的体制,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业务受到严重制约, 发展受到严重挑战。因为即将进入中国的西方银行, 几乎都是混业经营的体制。中国商业银行要适应市场对外开放后的全球金融竞争形势, 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标, 走上综合化经营的道路才能参与国际竞争。随着中国金融当局监管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各家商业银行自我约束能力的不断增强, 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的条件也在日趋成熟, 国际化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2.2 银行信息化生存的趋势

20世纪末, 全世界最重大的变革就是信息革命。互联网的出现带动的信息革命, 正在改变整个经济的运行规则, 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银行业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也必然受到冲击, 特别是银行本身就具备信息属性。信息化对商业银行的再造, 是管理方式向扁平化方向进行的彻底变革, 也为对银行传统管理体系直至产权体系进行伤筋动骨式的彻底改造创造了条件。信息化仿佛是一根有魔力的鞭子, 也驱使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真正国际化的管理。信息化搅动了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 银行的信息化是以国际化为框架下运行的, 它也推动了企业的国际化管理;反过来, 企业的国际化自然也是银行国际化的推手。

2.3 资本化运作的趋势

近年来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世界1000家大银行, 前50名几乎都是上市银行。广泛采用兼并收购等手段在资本市场上运作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谋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银行间的购并比比皆是, 长盛不衰, 应了银行业界广泛留传的一句名言“大而不倒”。因为通过银行间购并形成的超大银行所拥有巨额资本和资产将使其给社会公众更充分的信心, 其抗风险的能力、市场影响力和经营成本与小银行比更有优势、更具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也就是说资本运作, 成全了各国银行在国际范围内的扩张、做大做强。中国商业银行必须顺应这种趋势, 加速走向国际。

2.4 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现在的世界经济的一大特征是:与日俱增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加速流动。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 国际贸易本身也加快了资本的流动, 金融服务于经济, 当然就服务于贸易和资本的流动, 以金融为先导的跨国经济输出和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和主流趋势, 金融的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在这一背景下, 银行跨国经营成为必然。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当是应运而生。

3 中国银行国际化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国际银行监管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篇11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流动性;跨国金融集团

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促使金融领域的创新活动日趋活跃,一方面各国国内逐渐放松过严的金融监管政策,扶持本国金融业的发展,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另一方面,金融监管的步伐已经跟不上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使得监管存在诸多漏洞。此外,逐渐发展壮大的跨国金融集团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成为风险的跨国传播者,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促使国际金融业的新一轮监管改革。

一、国际银行监管的趋势

1.宏观审慎监管

在这次全球危机之前,金融监管对象更多的是银行个体,而往往忽视对银行群体行为的监管,比如说,在衡量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时,未考虑多家银行同时出售该资产而导致的流动性急剧萎缩的风险;在衡量房贷风险控制时,监管也主要是基于单笔贷款的违约和损失风险,而未考虑银行同时回收和处置贷款对整个房贷市场的影响。这场危机表明,单家银行稳定只是银行体系稳定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将宏观审慎监管提高到与微观监管同等的地位,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宏观监管,以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强化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美国5大投行的最终命运让监管者明白了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的严重性;其次是扩大资本覆盖风险的范围,提高系统性风险较大业务的资本要求;最后是建立反周期资本监管框架。

2.银行的流动性监管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巴塞尔委员会则开始重视对银行流动性的监管,在2008年9月和2009年12月,分别发布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稳健原则》和《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显示了国际银行业对流动性监管的趋势,在后者中,巴塞尔委员会还具体提出了两个流动性监管量化标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与流动性管理相对的是资本管理,它的任务是保证银行具备足够的抵抗风险的能力,防止银行倒闭,保护存款人利益。而巴塞尔委员会框架下,资本监管长期扮演重要角色,而流动性监管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至今尚未建立流动性监管的国际标准。

总结金融危机,我们看到金融机构对市场流动性的依赖性很强,而流动性的本质是信心,一旦信心崩溃将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危机初期,市场流动性开始出现不足信号时,一些金融机构不能继续从市场上获取流动性,于是被迫变卖资产,反过来又恶化了市场的流动性,但为保持资本充足率,更多金融机构参与资产出售,导致市场流动性急剧萎缩,最终酿成流动性和清偿力双重危机。

3.银行内部控制

这次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外部监管机制再先进,监管手段再多样,都无法消除危机的根源,银行的公司治理失败和内部控制机制失效带来了巨大社会成本。在进入21世纪后,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各种金融工具、产品被不断创新,衍生品的杠杆交易被不断放大,甚至连美国华尔街那些绝顶聪明的银行家、投行精英都无法跟上节奏,更何况是那些“一无所知”的外部监管者。危机给银行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监管也必须从结果向过程延伸、由被动反映风险向主动预警风险转变,推动银行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在新一轮的银行监管改革中,一方面是强化资本和流动性的硬性约束,增强银行体系应对危机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则是着重银行的内部控制,从公司治理、薪酬机制和并表风险管理三方面完善监管标准,提升银行风险管控能力。

4.跨境监管

在开放型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银行已经开始不断向海外拓展业务,出现了一大批跨国金融集团。以花旗銀行为例,其作为一家具有全球性战略的银行,不单为遍及56个国家的5000万消费者提供服务,也在近100个国家为跨国、跨区及当地的企业客户服务。为了有效监管银行的境外业务,各国监管当局已经开始逐步实施跨境监管。主要是对一家银行的境内外机构、境内外业务进行并表监管。根据巴塞尔有关文件规定,对一家跨境银行的监管须在母国监管当局和东道国监管当局之间进行合理的监管分工和合作。一般地,母国监管当局负责对资本充足性、最终清偿能力等指标实施监管,东道国监管当局则负责对所在地分支机构的资产质量、内部管理和流动性等进行监管。同时,两国监管当局要就监管的目标、原则、标准、内容、方法以及实际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协商和定期交流。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也促进了巴塞尔委员会和各国监管当局就加强跨国监管进行合作,以降低金融风险的跨国传播路径。

二、对我国银行监管改革的启示

1.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拓展了监管的视野,对我国银行监管部门提出了挑战,那么借鉴国际银行监管改革的经验,我国银行宏观审慎监管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对银行混业经营的监管,对银行及其产品的跨市场、跨行业经营执行严格的准入标准,并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安排,防止不同性质的风险传染;二是严格监控信贷资金的流向,防止资金大规模流向高风险、投机性较强的行业,比如股市、楼市;三是加强银行的反周期监管。比如说建立前瞻性的贷款损失拨备、反周期超额资本、动态资本指标等监管手段;四是审慎监管金融创新。危机后的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大不仅不会消除金融创新,而且会促使新一轮的金融创新。我国银行业一方面要积极鼓励金融创新,以提高在国际银行业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审慎监管金融创新,防止金融风险的蔓延和成倍放大。

2.加强对流动性的监管

与国际银行业监管一样,我国在近年也是高度重视对银行的资本监管,而忽视对流动性的监管,2003年我国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2.98%,而2008年已经达到12%,即使是在贷款高速扩张的2009年,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仍维持在11%左右,远高于8%的最低要求。而在流动性监管方面,我国银行监管部门长期使用传统、简单的监管指标,比如存贷款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比例等,银监会作为我国银行监管的主要部门,应借参与国际银行监管改革的机会,研究并建立我国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率等国际普遍采用的监管指标,以达到与国际监管制度接轨。

3.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强化银行自我约束

我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时间较短,商业银行公司化改革时间都不长,公司治理机构还不完善,与发达国家成熟的治理机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典范的民生银行为例,2007年民生银行因一些违规事件受到银监会的调查,民生银行董事会会议决定分别给予管理层和股权分置改革领导小组及相关人员5000万元和2000万元的奖励,违背了公司章程,属于越权行为,而且该决议的制定者很多人同时也是受益者。我国银行要走向国际,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完善银行治理机构,加强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各部门的分工协作、相互制衡,制定明确的公司战略目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银行经营的短期行为,加强银行的自我约束。

4.加强对跨国金融集团的监管

这次金融危机的一大教训就是风险在跨国金融集团之间的传播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它是一种能够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国际性的金融机构,所以其业务内容可以涵盖传统的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衍生品等,甚至还可以通过吸收兼并一些非金融企业的股权进行多元化经营。其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和复杂的组织结构导致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对之毫无办法。我国在对跨国金融集团进行监管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我国的分业监管现状与跨国金融集团的混业经营的矛盾。我国应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与跨国金融集团的母国进行协同监管,完善自身的监管制度,尽快与国际通行的监管标准取得一致,这是我国对跨国金融集团监管的必由之路。

我国有幸参与国际银行监管制度改革的进程,所以我们不仅要准确把握未来国际银行监管的方向,还要深刻反省和吸取危机的教训,为中国的银行业走向国际,中国的经济稳定崛起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兆星.国际银行监管改革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第3期

[2]宋焱.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全面应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一系列措施.《华南金融电脑》2009第10期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 篇12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 2008年4月1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9993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再次破7。人民币升值这一热点经济问题再次被人们高度关注。自1 9 7 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GDP从3645.2亿元上升到了2007年的246619亿元, 中国百姓的生活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持续多年的GDP高增长也引来世界各国的关注,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而就人民币汇率来讲, 自1994年至2005年上半年十余年人民币汇率就未曾调整过, 而这1 0年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是发展最为快速的十年。2005年7月21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中国自当日起,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表明中国以回归管理浮动的方式, 正式启动了人民币汇率机制弹性化改革。这之后, 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就一调再调, 如今汇率再次跌破1美元兑7元人民币。2005年7月21日1美元兑8.11人民币, 至今为止美元兑人民币的跌幅为13.69%。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带来不小影响, 对中国经济, 在贸易、股市、商业银行方面具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贸易、股市、商业银行的影响

1.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 表示人民币购买力比以前更强, 单位价值的人民币能购买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人民币升值必然造成人民币的汇率变化。汇率是影响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人民币汇率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进而影响到企业进出口额的变化, 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从而从整体上影响中国的贸易行业。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 本币升值, 出口企业利润减少, 相反进口企业因成本减少而利润增加。人民币升值, 出口企业卖出的商品实际价格比以前更高, 市场份额减少, 从而利润减少。而进口企业能购买的外国设备、原材料等价格降低, 成本减少, 利润增加。所以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型贸易企业, 有利于进口型贸易企业。同时汇率变动也可能通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本国的通货膨胀, 从而影响贸易企业的真实收益, 但这方面的影响比对进出口贸易企业直接造成的影响要小很多。

2.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 影响汇率从而影响到利率的制定, 进而影响到股价。研究表明, 利率高低与一国货币汇率的坚挺程度呈反方向变化关系。一国货币升值或者贬值, 将影响国际资本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及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政府为平衡外汇市场供求和稳定物价, 势必会选择降低或提高利率的措施, 而利率的升降会引发股票市场价格的相应变动。2 0世纪9 0年代英国、部分东南亚国家及中国香港地区, 为应对国际游资对外汇市场的冲击, 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利率的措施, 最终都导致了股价指数的下跌。

其次是通过对投资的影响来影响股市。人民币升值了, 老百姓手中的钱更值钱, 能买更多的东西了, 这样就刺激消费, 扩大国内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需求, 拉动内需, 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 提高企业的业绩, 从而提高企业股价。同时, 人民币升值, 对进出口行业的影响也不同, 那些具有外币债务和本币资产较多的行业和公司将从中受益, 而本币债务和外币资产较多的行业和公司则处于不利地位。对于进口行业, 企业可以购买更多的国外设备, 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这对于调整国内经济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有很大好处, 甚至可能改变目前国内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竞争的局面, 让中国企业的利润率更高, 提高企业的股价。

最后, 人民币升值, 这必然导致外资通过外汇市场及股票等资本市场进入中国, 因而间接投资中国的资金将会增加, 货币供应充足, 股价也会上升。但是我们同样也应该认识到, 人民币升值不会无限上升的, 那么升值到什么程度能够确认到达顶峰呢?没人知道。假如某天, 当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已经到位, 那么已经进入国内证券市场套利的游资将迅速套现, 那必定对股市造成严重冲击, 引起金融市场动荡。1985年“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后的日本和1989年台币大幅升值后的台湾地区, 股市都经过了游资推动冲高而后剧烈回落的过程, 股市的暴跌冲垮了多年的经济成果, 所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是多面的, 我们应该谨慎思考。

3.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大概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汇率变动增加了银行结算汇敞口头寸风险。企业的远期结售汇和掉期交易, 实际上是将企业的风险转移给银行。而由于我国人民币衍生产品品种匮乏, 市场对冲渠道狭窄, 使得商业银行无法对冲企业转嫁的风险;二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持汇意愿下降的情况下, 银行想要拓展外汇存款, 扩大市场份额, 必须依靠价格手段, 增加了筹资成本;三是外币收入和利润面临潜在的折算损失。虽然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在逐步增强, 但是汇率走势总体为单边的美元下跌、本币升值, 因此反映在报表上, 外币核算的收入或利润折算后必然存在汇率损失。

人民币升值是当今中国经济的热点话题之一,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就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贸易、股市, 以及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希望本文能作为一篇分析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的基础文献, 为研究人民币升值其他问题的学者带来有用的信息。

参考文献

[1]谢云:浅析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金融经济, 2007年18期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3]王元龙: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J].当代财经, 2007, (3)

上一篇:中医养生与保健下一篇:柔性掩护液压支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