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感想

2024-06-22

学习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感想(精选3篇)

学习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感想 篇1

学习“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感想

学习了“中医养生康复学”这门课,通过老师课上的讲解,我清楚的意识到健康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现在的我们——生活中,我们这样看似身体健康的青年人往往会忽视养生,这个很可能是我们以后一些病痛的诱因。所以学了这门课,我就要做到学以致用,从现在起为自己制定一份养生计划并在生活中不断的实践它,为自己的健康投资。

其中我映像最深的是老师讲的关于食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五行学说采用取类比象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宇宙间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与五行的特性进行类比,从而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中医学把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称之为“天人相应”,五行学说则把人体脏腑形体和自然界相类似的有关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系统,从而说明人体五脏系统和自然界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通应、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系统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说明脏腑间客观存在的某些生理联系,用以解释某些病理现象,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脾属土,故与五官之“口”、情志之“思”以及季节之“长夏”、气候之“湿”,不仅存在着某些生理上的内在联系,而且在病理上也能得到某些反映和验证。如口甜,可反映脾湿蕴盛等。

在最后几节课,老师教了我们一些关于针灸和推拿的养生治病之道。我自那天才知道:针、灸有别,针法指在体表的腧穴上进行针刺、叩击、放血等操作,灸则指用艾绒做成艾柱、艾条或艾绒装入温灸器

中,点燃后熏灼皮肤的一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推拿,又称按摩,古称按跷、案抚。最早发现于明朝儿科专家万全所著《幼科发挥》,后经过手法的发展演变,变成了现在所常见的推拿。

同时,通过老师的讲解我还了解到,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一个生肖。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一个经脉管一个时辰,相对于每个时辰都是不同的经脉值班。所以我的养生计划将按时辰来进行,在中医养生十二说中:子时——胆经当令;丑时——肝经当令;寅时——肺经当令;卯时——大肠经当令;辰时——胃经当令;巳时——脾经当令;午时——心经当令;未时——小肠经当令;申时——膀胱经当令;酉时——肾经当令;戌时——心包经当令;亥时——三焦经当令;

一、严格作息与进食时间

由中医养生十二说,在我的养生计划中,不论多忙,我都要坚持子时入睡,卯时起床,以此来养胆、肝、肺、大肠,同时也是自己在白天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充沛的精力。三餐则分别在辰时,午未交替之时和酉时进行。

二、合理膳食

因为我的身体每天都在持续不断地进行自身结构成分的更新,每天都会制造新的肌肉、骨骼、皮肤和血液用于更新旧的组织。如果摄入能量过多,身体就会增加一些脂肪,反之就消耗一些脂肪。所以最好的食物应该能制造并维持强健的肌肉、完好的骨骼、健康的皮肤和充足的血液,也就是说食物不仅要提供能量,还要包含充足的营养素,即足够的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在日常膳食中,我会下意识的调整自己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与此同时,也会注意五性(热温平凉寒)、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的协调,让饮食真正服务与我的健康。

三、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的作用不只是强身健体。还能有效地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增强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因此坚持体育运动是我养生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50岁以前,我每天将保持半个小时的户外运动,运动主要以慢跑为主,辅之以跳绳,游泳等,50岁以后,打算学点太极拳。运动的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在早上6:00或下午4:30之间转换。

四、培养习惯,不悲不喜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注意自己生活中的小细节,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处世不惊,不大悲大喜,为自己的身体进行更高一层次的保养。我相信,在我全方位的关注与坚持之下,即使已然年迈,我的身体也将仍然硬朗,而这一直的坚持,定将通过强健的体魄时时于生命之中反馈于我,让我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论中医康复学的优势与局限性 篇2

【关键词】 中医康复学;优势;局限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51-02

中医康复学是在社会物质、精神快速发展,医学科学长足进步的环境中,以及临床医学向健康医学、康复医学转化的形势下,逐渐发展而来的,如何正确认识康复学,以及正确运用其康复理念和方法,关乎中医康复学的价值体现和学术兴衰,以及中医学的发展和未来,为此本文对中医康复学的概念、由来及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

1 中医康复学的发展

中医康复理念早在中国古代就得以运用,从《黄帝内经》中“康复”概念的初具雏形,到后来《宋朝事实类苑》、《万病回春》中“康复”一词的直接运用,无不体现中医理论和方法在病患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其涉及的治疗范围也很广泛,如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老年科等诸多杂病,在具体疾病上,不只常见慢性疾病,诸如便秘、腹泻、食欲不佳、盗汗、嗜睡、遗精等病症也为中医康复治疗的疾病范畴。

纵观中医康复学的历史发展,其康复内容大多零星记载在历代医药典籍中,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归纳,直到本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现代康复医学理论、经验和技术的大量引进,我国中医才开始系统挖掘、整理中国传统中医康复学,由此中医康复学理念形成,并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

2 与中医养生学的区别

在康复实践中,由于中医养生学在养生目的及服务对象方面与中医康复学没有严格的区分,所以中医康复学常常与中医养生学混为一谈。但其实中医康复与中医养生是两个概念、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在康复医学中,预防是一方面,将疾病的发生及致残率降至最低也是重要的内容。将二者混为一谈会使患者及医护人员认为中医康复学是用于保养而非治疗,同时也会极大削弱中医康复学在国际康复医学的学术地位,因此,只有找准中医康复学的正确位置,中医康复学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3 中医康复学价值体现

中医康复学的兴起,源于其在中医康复理论和医疗方法上的优势,在认清中医康复学优越性的前提下,汲取现代康复医学及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和精髓,对中医康复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31 中医“治未病”理念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人体在发病之前或发病过程中就应采取一定措施,以防止下一步疾病的发生,经病残率降至最低,而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在现代康复医学这一理念中占据优势,“未病先防”是预防病残的发生,“已病防变”则是通过康复治疗防止进一步恶化。中医“治未病”理念在中医康复学中具有如下优点:①防止先天病残。中医认为由于不合理的婚孕及怀孕、产期期间保健护理不恰当,而导致婴儿先天病残,这一康复理念是将病残停止在怀孕阶段,即对“胎病”的康复治疗;②防治后天病残。这一康复理念主要用于防治大病后病残,如脑血管疾病突发导致的偏瘫率非常高,古代中医对中风就有所认识,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总结中风发作前的症状表现,用于中风病残的防治;③预防病情复发及严重病残。中医认为在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措施,防治病残发生,当已经患病后,就要通过康复诊断和康复治疗防止病情复发及更严重病残的发生,如脑中风偏瘫病人要预防再次复发及其引发的严重后果。

32 “杂合以治”辨证康复理念 伴随当今社会老年慢性疾病患病趋势的提高,现代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也在发生转变,逐渐趋向于老年慢性疾病、过早衰老等方面,而中医“辨证施治”、“杂合以治”的康复理念就非常符合这一现状,针对不同病人的患病情况,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突出显示中医“杂合以治”的理论优势:①注重个体差异。患者的患病原因、身体强弱、饮食习惯、气候特点等都会导致病人患病情况存在个体差异,采用“五方之法”即药物、按摩、针灸、导引、食疗等方法,根据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治疗;②注重整体康复。中医提倡“综合调理”、“标本兼治”,老年慢性疾病具有多病共存、不易恢复的特性,采用一种方法很难治愈,从整体出发,采用中医综合性康复治疗手段,实现整体康复;③疗养兼顾。中医认为“久病必虚”,长期患有老年慢性疾病会导致人体衰弱,因此在治疗的同时,施以调养,如药膳、健身等,对病人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33 自然康复疗法 中医康复学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很多自然医学康复治疗方法,在现代康复治疗中有突出优势,如饮食疗,中医认为每一种食物都有其特定的功效,根据患病情况的不同,采用相应的食物进行调补,促进疾病康复;自然药物治疗,利用源自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以及矿物质元素等,对人体疾病进行调理和治疗,这一方法对老年腰椎疾病、中风偏瘫可能有特殊康复意义;针灸疗法,根据人体经络学,对腰椎疾病、风湿等慢性疾病,进行长期治疗,安全有效,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针灸器材不断丰富,促进中医康复学针灸疗法的发展。

4 中医康复学缺陷

中医康复学由于其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其自身也存在很多缺陷,具体表现如下:①康复治疗的局限性。中医康复学对部分病残的治疗有很大优越性,由于中医康复学尚未开创符合中医理论的康复治疗器械,因此在以工程技术辅助治疗方面疗效不明显,存在局限性;②不健全的康复治疗体系。由于中医康复学尚处在初级阶段,还未形成以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等共同参与的治疗组,严重影响中医康復治疗的疗效和优势;③不规范的功能评价方法。中医康复功能评定分为患者病残情况评定和患者康复效果评定,前者是为了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而后者是为了更好的改进治疗方案,由于缺乏规范、严密、客观的评定指标,使得中医康复治疗效果缺少相关定量化的功能评定,也因此不被国际康复医学界认可。

参考文献

[1] 张丽慧,张文生试论中医康复学的形成及发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09):34-35

[2] 张文生中医康复学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10):128-129

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后的感想 篇3

我来自比较贫穷的山区,小时候病了都是那些地方郎中给治的,而穷地方的老郎中基本都用草药,-小时候恨死那些老郎中了,那些药苦得人眼泪直流啊。而学过中医基础知识后,却对中医有了一种特别的感情,对还在家乡用廉价的草药为故乡人治病的慈祥的老郎中有种特别的感激。

中医是世界上唯一存续数千年而又拥有系统理论的医学,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建立在“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等学说之上。其中,“阴阳”与“五行”纯属中国哲学的范畴;“经络”、“穴位”、“气相”、“血相”又是观察不见到的,因而显得有些“神秘”。至于中药,往往是原材入药,又常常是多药配伍,因而其药理是一种综合效应。

中医不像西医的直观、线性的思维方式,它我一种抽象的、综合的思维方式。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都是抽象的,需要靠灵性去领悟,需要靠想象去意会,需要靠感觉(即望、闻、问、切)去判断,中医尽管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纳入“五行”之中,但绝不将它们割裂开来,而恰恰是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制衡的有机系统,完整地统一看待。中医尽管将人体的前后、表里、虚实、寒燥等分别划归“阴”、“阳”两大范畴,但不仅不将其割裂,反而特别强调“阴阳调和”。中医不是针对疾病的直接原因采取对抗性措施,而是强调“扶正祛邪”,即扶持和维护人体自身所具有的正常功能以排除各种不正常的干扰。这些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最下层的乡下老郎中身上都会体现。现在如果你去医院对医生说你肚子痛,那么医生就会让你做什么检查,在给你开些治这个的药。但是记得小时候肚子痛,中医说法是上火,老郎中除了给吃良药后,还用计谋吓我们,让我们太阳很大的时候不敢去晒太阳了,不敢做在被太阳晒得烫烫的石头上了,然后肚子就会很久都不会痛了,所以对那个老头子是又恨又得听话啊。

还有,古代中医并不分科,往往是由一名医师诊断所有的疾病。这些都是中医抽象与综合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这在平时我们见过的中医治疗中是很常见的。一个老郎中,他可是集脑科骨科五官科内科外科妇产科于一身的,只要是病,不管什么病都是老郎中给治的,他是穷苦地方人们的神,而造就这样的神的,就是我们中医。

我们的审美其实在中医里都有体现的,“中医说,‘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上粉底把两腮衬托的白里透红,就是为证明我的心气是旺盛的。‘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涂指甲油把手指甲染成红色,就是要表示我的肝血是充沛的。‘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打口红就是要表明我胃口好。‘肺开窍于鼻,其华在皮毛’,用润肤霜洗面奶把皮肤打理得光滑细嫩,就是要表明我的肺健康。‘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恰好说明我肾中阴阳的平衡。”1由此可知,中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审美,中医的理论已经深入到一个根本就不不知道中医 的人的意识中,人们都在以中医所建立的健康标准在要求自己,甚至就是说中医说的健康不健康就是日常生日经常说的美不美。中医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学问。“古时之人参,得天地轻灵之气,故既可补阴,又可补阳;今时之人参。得世俗之浊气,故性味多偏温燥”2。由于现在什么都在讲究产业化,中药也不例外,导致很中药的药中药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原材入药,在乡下,平常我们的小病就是家里 的草药都能对付过去,每个乡下人都是一个没入门的中医,对一些简单的头痛脑热的都能自己给治疗。但是有些药却也是有讲究的,对其生长环境,生长年份,制药过程都是有严格要求的。特别是煎药时候的火候,这是一个老中医的大性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很多已经没有药到病除的效果了。这也给否认中医的一个可谈之词。1

2《 中医与西医的比较及中医的科学性》 《中国卫生产业》2007第九期《中医医话》207.05

近几年来,中医这个几千年来给中国人们带来健康的医学却遭到非议,说它是伪科学。不错,中医很多理论和方法现代科学是不能解释的,可是这能说明它就是错误的吗?我是一个工科学生,我对人类历史上那些当时不能解释,而当新的对真理靠近了的理论出现后却都迎刃而解的事实有着很深的感触,有时候,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事情存在,才使得我们更靠近真理。现代科学不能解释而却实用有效的中医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

上一篇:多年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吕梁分公司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下一篇:保险合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