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天文学概论的收获与感想

2024-06-26

学习天文学概论的收获与感想(通用10篇)

学习天文学概论的收获与感想 篇1

学习天文学概论的收获与感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100922班牛璐

10091027

本学期我选修了天文学概论这门课程,通过这十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不少感想。

还未上学的时候,我就喜欢看各类的百科全书,其中对天文方面的书最感兴趣。1997年第一次来北京,我参观了天文馆和古观象台,现在仍然记得在古观象台通过望远镜观察太阳的景象,可以说,我与天文学自小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了中学以后,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从物理方面对天文学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清楚了诸如背景辐射,红移蓝移等一些专业概念,也发掘出了天文知识中更神奇的一面,激发了我探索天文奥秘的兴趣。

这学期的天文学概论课程中,来自北京天文馆的老师们为我们系统的总结了天文学中最基本的一些知识,诸如星座,彗星,行星与恒星以及关于观察天文现象的一些常识,这些知识对于天文学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

宇宙中的天体,近到月球,远到银河系,都对地球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着人类活动。其中,太阳系作为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太阳这颗恒星又深深的影响这地球的各项物理指标与地球上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天文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非物理系的学生,我们对天文的了解也许不会那么深入,所以本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普及天文知识的平台,为我们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天文学知识中,星座知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东西方都对星座有着不同方面较为深入的研究。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否认了诸如占星术这类的研究,但是星座对于我们了解宇宙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星座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便于野外活动的人们在晴朗的夜晚辨别位置,同时可以为人们更好的定位天体以及相关的天文现象,从而更好的研究天体。

对于人类来说,天文现象不仅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还有许许多多天文爱好者的喜爱。天文现象不仅指诸如日月食,流星雨这样可供天文爱好者观看的现象,也有诸如太阳风这类影响人类活动的现象。而作为可供观察的现象来说,基本的天文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望远镜作为观察天文现象最简单最直接的工具,受到了天文爱好者们很大关注。因此如何选取望远镜以观察不同的天文现象,也成为了天文学知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本课程,我对天文知识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了解,同时学到了很多观察天象的经验及技术,激起了我更多的参与到有关天文学方面活动的兴趣。同时,各位老师生动的讲解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丰富的图片以及专业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成为社会所要求的新型人才的关键。而天文学知识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更培养了一种爱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同时,探索宇宙不仅对于整个人类的进步有着深远意义,对于个人,思考宇宙与人生更能让我们的胸襟开阔,思维活跃,成为更有深度的青年。

感谢天文学概论这门课程,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准备与精彩讲解。也希望本课程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观北京天文馆或其他有关天文的博物馆或历史古迹的活动,让我们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天文学知识,培养更多的天文兴趣。

天文学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学科,它的存在至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以前一直认为天文学是一门十分枯燥且难懂的学科,但是经过这几周的学习,我深切体会到我对于天文学的知识是多么的匮乏、许多脱口而出的东西原来是错的……

天文学是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学科,它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古时候,人们通过用肉眼观察太阳、月亮、星星来确定时间和方向,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这是天体测量学最早的开端。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占星术,即通过天体的运行来占卜凶吉祸福,预测自然灾害、战争的输赢和个人的命运,很多人认为天文学应当和占星术分开,后者是一种试图通过天体运行状态来预测一个人命运的伪科学,但是我想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神秘的占星术才使天文学不再那么单调,变得生动起来。但当代的天文学与占星术却有着明显的不同:现代天文学是使用科学方法,以天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占星术则通过比附,联想等方法把天体位置和人事对应;概而言之,占星学着眼于预测人的命运。

天文学的许多内容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

从细微的方面讲,天文学上的黄道十二星座是现在很多女生感兴趣的星座的原版,但是这里所讲述的星座又与我们所说的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实际上黄道是有十三个星座的,在天蝎座与人马座中间还有一个蛇夫星座。另外,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日历就是在古代劳动人民悉心研究天文学、以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观察为基础创造出来的,历法是和人类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从宏观方面讲,月球和太阳引力会造成海水的潮汐变化,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存在很大的影响,太阳黑子,太阳风等对紫外线和信息信号影响不容忽视,再者,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在经济技术等重要影响因素之外,天文学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在天文学方面同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甲骨从商代(公元前2千年)起就记录了日食和新星,但中国古代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的最大不同之处,我想就是古代天文学主要是政府的活动,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用于观测天文现象的仪器的不断更新,研究天文学似乎也成了一种时尚,在大学里甚至社会上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有关天文方面的社团组织,人们似乎对天文学的兴趣一下子变得浓厚起来……

后来,我发现要想更深入的学习中国古代天文学,还必须必备良好的文言文功底,课件上有许多史书上记载的天文学现象,伴着老师生动的讲解我恍然大悟,原来古代有这么多有关天文方面的小故事,当然这之中也有许多不同寓意的神奇想象,例如我国史书上就明确记载了公元前1059年5月29日和公元前1576年12月的两次五星联珠的奇特天文现象,而在这奇妙的现象之后更是有着著名的历史事件,这似乎蕴含着什么有趣的寓意。另外,也许是以前对于天文学的了解真的太少的缘故,我觉得上课的时候知识量真的很大,有很多知识都想要记录下来,可是每次上完课后,看着零零碎碎的笔记,总觉得不成体系,少了点什么。其实课上有些知识是高中地理中已经学过的,但是还是在学习过程中慢慢的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喜欢上了这种每次上课都是在积累自己不知道的同时又很感兴趣的知识的感觉。

学习天文学概论的收获与感想 篇2

1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困境与“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提出

1.1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1)教材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目前各高校中文专业普遍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该教材在同等教材中有一定优势:内容最新(多次修订)、板块清楚、体系完整、信息量丰富、最据权权威性的教材。该教材以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作为理论支点来建构文学发展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及接受论,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的把握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但该教材弊端明显。由于参编人员过多,每位学者有自己的知识背景和话语体系,就会造成编写内容上的重复和话语表述上的不统一。该教材是以西方话语体系为主,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极大的障碍。

(2)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备。高校文学概论课程的开设一般在大一、二,学生还没建立去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中国文学只涉及古代和现代,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一般在大二下和大三上开设。文学理论教材中密集的西方文论话语多数与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相关,这些状况必然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障碍。

(3)教师教学观念和模式的陈旧。传统教学观念把重点放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上,着重对文学的活动论、本质论、创作论和接受论活动本身的理论讲解,而对文本鉴赏和具体操作讲解较粗糙。这些造成陈旧的文学观念与学生阅读经验相分离。

传统教学模式多是师“讲”学“听”,这固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对知识的系统传授,以及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但学生“学”的主体性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开发就受到限定。不能激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以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更不利于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1.2“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践定位

在面对文学概论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困境,根据高等院校培养新型中文专业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本科阶段课程设置要实用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总指导思想,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自主、合作、探讨、互动”实现“生—生”研讨与“师—生”协作。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过分强调“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显示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全面更新。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研习、讨论、演讲、反思都是在自觉状态下进行的,又是在同学间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构成中得以完善。

2“互动研讨式”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

“互动研讨式”教学实践通过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研究文学理论课程的“师—生”协作式的新教学模式。

2.1 教学理念设定

“互动研讨式”的教学理念是根据就业市场的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进和实验。

首先,遵循从文学理论—其它艺术理论—思维训练—情趣培养—认知人性—体悟生活的渐进式教学理念。

其次,建构诗意的生态文学理论课堂。借助生态思想中的平等、和谐核心理念,展开课堂教学范式的变革,改善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模式,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相融,形成和谐诗意的生态课堂。

再次,注重对学生情趣的培养。文学理论的背后应以大量文学现象作为支撑,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情趣才能产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反思,也才能感受到学习文学理论的重要性。情趣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心灵成长都是极具意义的。

最后,课程的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将文学的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融入到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分析中去讲解,这样才能建立文学理论的可信度和存在意义。

2.2 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按照现代“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方式上逐步尝试开放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

“互动研讨式”教学手段具体操作的第一步:学生自由地组成学习小组,老师分配学习任务。第二步:各小组在组长组织下自行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收集整理资料,讨论展示的内容,制作策划案和PPT,选派代表宣讲所讨论的成果。第三步:每组小组代表30~40分钟展示,其他小组对所展示的PPT设计、内容、方式、宣讲人的教态进行5~8分钟讨论,评价发言。第四步:教师根据各小组的意见对主讲小组进行评价,并认真学生们的困惑进行答疑。其中各小组每次发言人员轮流进行,以确保每位同学在这种“互动研讨”活动中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2.3 教学评价机制

“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评价机制上采用了他评与自评相结合。成绩的计入由三部分构成小组讨论中各自分工和完成情况成绩,再主讲小组整体成绩,本学期的课堂表现成绩,各成员三次评定成绩的平均值就是他们各自的平时成绩。

3“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意义与缺陷

3.1 教学实践中取得成效

“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践通过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其意义表现为:

3.1.1 新型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应是教与学的互动,而传统教学是讲授式是“教”动,“学”不动,师动生不动。“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让“学”者活跃在前台,“教”者退居幕后,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由学生去掌控,教师引导。

教与学的观念都能突破旧的模式,通过“互动研讨式”文学理论课教学,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就具体讨论点和观察点展开讨论、争论、辩论,最后由老师做出总结性的指导,真正实现了“自主、合作、探讨、互动”的理念。

3.1.2 宽松的学习氛围

“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学习空间。在老师指定的内容和要求下,各小组的学生在第二课堂——“课余”对内容的认识理解、分析论证、总结都是独立完成,不受老师观点的制约。在第一课堂——“上课”中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研讨成果,方式和手段不限,每位学生都有发言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老师也可尽可能了解到每个学生的接受情况。

“互动研讨式”教学遵循课前预习讨论—课堂演示互动—课后拓展反思这一循环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激发他们参与精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1.3 显著的教学效果

就“读”而言,学生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知识点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表现为能够对知识点进行叫正确的解读和论证。

就“说”而言,调动了每位学生“说”的积极性,大量的阅读使学生有演说的欲望,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诉求,说辩能力提高,教态更自然。

就“思”而言,既能抓住知识的要点,也能反思自身观点及言行。

就“写”而言,不再是拼盘式的习作,而是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有见地的论文。

3.2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惑

3.2.1 不能实现师生的双重解放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要去查阅资料,去讨论,确定最后要展示的成果,及小组间的评比,这些都需要学生比传统学习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每一门课程都是这样将大量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的课业负担会更重,长此以往将不堪重负。

老师需要随时了解学生的进展程度,关注学生展示成果接受成效,对于出现的偏差和问题要及时进行更正。老师课外同样要备课、对学生提供技术支持;课内要引导和掌控学生的状态并答疑,授课压力并没有真正减轻,也没有达到在课堂上解放老师的目的,反而是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3.2.2 教学进程难于把握

在教学具体操作中每一个进程的把握和控制需要学生很好的设计,当然存在部分学生应付了事,就会导致整堂课的讲者和听者无法真正互动起来,最后仍需教师重讲本次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而且每学期教学的时数有规定,若当中某个教学环节完成得不理想,必然导致后面教学环节完成得不顺利。

总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通过三届学生的在文学概论课程上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去优化这种模式,仍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思考和探索。

摘要:文学概论为普通高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本文在分析文学概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以探索文学概论教学中的新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互动研讨式,教学策略,文学概论教学

参考文献

[1]欧阳文风.“合作学习法”在文学理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9.

学习天文学概论的收获与感想 篇3

关键词:文学概论;双语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75-02

一、文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提出,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尽快与国际接轨。十几年来,国内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一些与西方文学、西方文化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非常适合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例如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等专业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文学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中涉及大量源自于西方的文学概念和文学理论,也适合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目前,国内各大高等院校使用的文学概论教材,以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为代表,普遍以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文学四要素说”为结构依据,围绕文学本体论、作品论、作家论、接受论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除了纳入中国古代文论的诸多优秀成果之外,还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大量引入了一些重要的西方文艺理论概念和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观点。在文学概论的日常教学中,如何使用双语教学,以更好地达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进行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高校文学概论课程使用英语的教学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以英语专业为依托,在课堂上完全使用英语教学。这种模式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无法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文学概论课程通常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英语使用能力方面,存在着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阅读并理解西方文艺理论原著,但在课堂上直接使用英语授课,学生在听力上的接受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障碍。第二种模式是用PPT课件上的英文内容进行辅助,实际上仍然主要用汉语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成了对教材的翻译,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语互动。如何解决《文学概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教学改革课题。

本文旨在总结以往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以促进《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

二、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目前国内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大多还是采用母语教学的形式,即便在尝试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院校,文学概论教学采用的也是母语为主、外语为辅的形式。之所以没有采用完全外语教学的范式,一方面,考虑到师生外语能力以及运用外语熟练程度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在于双语教学不同于语言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语言仅仅是教学目的[1];而在双语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则是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是学习和训练语言。

在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实践中,目前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双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其人员构成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留学归国的“海归”,另一类是在国内接受教育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这批人是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主力。双语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和外语听说能力。“海归”教师符合这个条件,但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对双语教师的需求。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缺乏外语培训,更缺少国外语言环境的浸泡,其双语教学能力要弱一些。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双语教学师资方面的薄弱,与本专业主要师资力量的专业背景有很大关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多出身纯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极少有外语专业背景,也很少有留学或者国外长期访学的经历,这就导致了外语语言能力的缺陷,在使用外语时,往往是长于阅读理解,短于演讲辩论。外语发音不够清晰、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第二,学生之间外语能力差异较大。在运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方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读写技能发展较为均衡,外语能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听说能力上。一般而言,来自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的学生,听说能力稍强一些,来自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听说能力就要弱一些。在课堂上,由于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参差不齐,使用外语材料授课就受到很大制约,外语材料使用得多了,听力程度差的同学反应不过来,外语材料用得少了,程度好的同学又吃不饱。

第三,教学设备与教材问题。在高校双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着非常便利的辅助作用。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实现了普及,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存在着重购置、轻维护、轻管理的倾向。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购置,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在多媒体的管理和维护方面,有些地方就存在问题。在一些学生和教师流动性较强的教室,周边设备的损耗现象比较严重,常常出现麦克风发不出声、投影仪灯泡烧坏的情况。由于教学楼内众多教室上课时间集中,多媒体控制室工作人员又很少,出现问题之后,一般无法立即解决,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专用教材方面,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国内没有现成的双语教学教材。在目前的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教材使用是一个大问题。既没有引进国外的优秀教材,国内也没有做出编撰双语教材的尝试。学生依据的往往是国内较有代表性的文学概论教材,教师则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来实现双语教学材料的充实。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的尝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棘手,但我们也不是无计可施。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语教学实践,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文学概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还是大为可期的。

第一,师资力量问题的解决。我们注意到,新加坡的双语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的范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师近一半是外籍教师,他们来自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全都来自著名学府,教师以英文授课。由于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资源,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1]。新加坡援引国外名师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内高校的财政状况足以支持、或者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引入外籍教师,以改善国内的教学水准。以我国高校之多,学生数量之巨,外籍教师的引入不可能占据高校教学的主流,但是却可以借此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带动国内双语教学的水准。

除了积极引进外籍师资之外,还要大力培养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层次学历教育制度的完善。目前高校中,青年教师成为本科教学力量的主体。这些青年教师大都具有硕士、博士以上的学历,具有良好的外语功底,具有培养和提高的潜力。完全可以通过留学、国外访学或者短期语言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双语学习中的语言障碍。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语言能力。由于语言环境缺乏,高校学生在外语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一般而言,学生在运用外语时,听说能力要滞后于读写能力。在没有充分预习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课堂教学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外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少有课前进行预习的。学生是否愿意自觉进行课前预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一个好的教师,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有效地说服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此外,由于目前双语教材付之阙如,教师还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实的双语教学材料,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第三,编撰双语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设备,革新双语教学手段。教材问题的解决,有两种思路。一是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二是自编教材。国外的原版教材价格偏高,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直接引进不太现实。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由国内知名高校牵头,自编双语教材。这样编写的教材,能够贴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接受能力,甚至比直接引进教材更有优势。

在多媒体设备已经普及的条件下,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制作双语教学课件,补充与专业相关的双语资料,提纲挈领,聚焦文学理论知识要点。多媒体教学能够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片等媒介手段,有利于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互动的形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2]。

此外,新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双语教学完全可以利用公共电子邮箱、飞信、Q群、微博等现代通讯交流手段,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辨难答疑,作为网络双语教学平台的补充。

四、结语

使用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专业能力,与世界知识体系接轨,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言,双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3]。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够课前做足准备,照顾到非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实际水平,充分发挥多媒体以及Q群、电子邮件等现代通讯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就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通过完善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双语资源的习惯,丰富学生的专业资源选择,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无论学生将来选择进一步深造还是直接投入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都会有极大的助益。

参考文献:

[1]李晓娣.新加坡双语教育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刘芭.多媒体与外国文学双语教学[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3).

学习天文学概论的收获与感想 篇4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是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么一句初听生疏,深究却陌生的话,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曾一度深深的影响了我。大家都在说“大学生眼高手低”或“大学生能力不行”等的话,大一刚入学时听到这些话,我是很不服气。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我觉得,如果再按现在这种方式生活下去,我们比“眼高手低”和“能力不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我根据实际情况,一方面现在努力学习。一方面也试图通过前辈的经验为自己制定以后的一些计划。虽然现在的计划实施遭到挫折,但是只要我“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一切的艰难困阻也不过是我化之为动力的有利因素罢了。

二.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上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显示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表为客观的事实。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的重要讲话:“要引导广大的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一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我深切感觉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是我们目前学习的重点。大学生辛勤劳动与大学生涯,为的很可能就是日后的事业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涉世未深的学生大学期间信誓旦旦,到了社会里面,却做了许多自己想都没有想到过的事情,而且,许多都违反了自己做人的原则,不是作为一公民所应当做的。矛盾也因此格外突出,成为社会的矛盾。如何解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问题也成为社会的问题。

学习两会精神感想与收获 篇5

学习两会精神,就要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提出的“三牛”精神,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积淀,也是百年峥嵘党史的精神体现。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我们党执政的底气。回望极不平凡的,无论是千千万万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还是在抗洪前线高高扬起的“先锋旗帜”,他们在危难关头与人民患难与共、关键时刻同群众万众一心,这种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的,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赋予的。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服务的实践者,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推动者、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初心使命,不断砥砺前行,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担当精神,用行动诠释孺子牛的精神内涵,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懈奋斗。

学习两会精神,就要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来的优良传统,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集中体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没有艰苦奋斗和披荆斩棘,就没有如今的伟大成就。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展望未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带领人民群众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和感想 篇6

记得刚上大学时,学校就对我们大一新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眨眼间,我学习这门课也有三年的时间了。我觉得《形式与政策》就像我们高中政治里的时事,不过对比起来,它比高中阶段的时事重要许多。不管从上课的形式和内容方面,都与高中的时事课程不一样,而且主题更加鲜明,内容更加的丰富、详细。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形势与政策》课时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这门课为我们提供一个看中国、看世界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可以全面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够放眼世界,看清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通过这门课我们可以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拓展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我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敏感、勤于思考,但科学思辨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侵蚀。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使之更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即对形势与政策以及重大事件进行理论阐述,又针对我们的思想实际进行指导,帮助正确分析认识党和国家面临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对提高我们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形势与政策》课能帮助我们形成科学的形势与政策观,掌握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方式、方法,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把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最终目标。我们的《形势与政策》主要以老师授课为主,经常给我们展示丰富多彩的素材。在课堂上,我们不仅积累了许多知识,而且也被课堂的丰富内容所深深吸引,每次上完课,我都深受感悟。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形势与政策》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清当前国内国外形势。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仅仅学习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 ,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今时代,我们中国在发展上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大学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环境。而且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实施者,也是创造者。所以,在高校大学对大学生广泛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育,这有着重大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始终面临着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在经济上处于弱势,而发达资本主义年国家以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多种形式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对我国形成挑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形成时间不长,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因曲折与反复而处于低潮,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放弃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演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学习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助于我们认清中国所面临的时代特征和外部条件,以及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帮助我们明确担负的历史使命,激发我们的时代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改进和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既是我们党总结的历史经验,也是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1)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宝贵结论,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们党发展教育的一贯方针。(2)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国际国内形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因为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应贵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还是我们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渴望了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的主观需要。(3)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学生学会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式,有助于大学生自觉树立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而形势与政策教育重在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形势与政策教育还是提高我们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与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的重要方面。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大学开设的非常必要的课程。我们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中的一支充满活力、动力的生力军,无疑是将来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们不能轻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只有学好并掌握好形势与政策,我们才能从中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才能使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形势与政策》使我们认请国内国外的形势,也完善了我们的思想,为我们踏入社会提前上了宝贵的一课。好让我们做好投身社会的准备,为人民服务,为国家贡献,做一个合格的国家接班人。

学习天文学概论的收获与感想 篇7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不收取参赛中学生任何费用的全国性公益大赛, 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和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 并由全国80余家中学报刊承办, 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等在内的全国20多所著名大学提供后援支持。参赛对象为全国初、高中在校学生, 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大赛旨在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写作能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担任大赛组委会名誉主席,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高洪波担任评委会主任。该赛事已成为目前全国教育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作文大赛, 并发展成为覆盖全国 (包括港澳台) 的作文盛会。

●竞赛安排及奖励办法简介

本次征文时间截至2013年1月3日 (以当地邮戳为准) 。投稿方式有两种:1.手写稿件请用方格稿纸誊写清楚, 来信请寄: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81号附1号思达数码大厦中学生学习报社作文大赛组委会 (高中组) 收, 邮政编码:450000。2.网络投稿:登录中学生学习报社网站 (http://www.zxsxxb.com) 提交稿件, 并填写相关信息。稿件中务必注明个人详细地址、邮编、学校、班级、联系电话及辅导教师姓名。为了避免信件在邮寄过程中丢失, 建议您采用网络投稿。咨询电话: (0371) 87071640 (高中) 、87071622 (初中) 。

本次征文中学生学习报赛区分初中、高中两个组别, 各设一等奖40名, 二等奖200名, 三等奖300名。获奖者的辅导教师均可获得辅导奖。本次征文另设组织奖若干名, 欢迎广大教师、文学社团及学校集体组织参赛。所有获奖者及其辅导教师均颁发证书, 获奖作文将择优在《中学生学习报》和中学生学习报社网站上发表。

●高中组赛题 (共21题)

一、命题作文

1.缓慢而优雅地成长2.有德自然香3.善“辨”4.人生是自助餐5.也说“性相近, 习相远”6.痛苦也美丽7.我的陋习

二、半命题作文

8.戒 (__浮躁、自卑、虚伪、骄奢……) 9.品性源自___ (内心、磨炼、教育、责任……) 10.给___ (习惯、时间、心灵……) 涂上一抹色彩11.请管住你的___ (嘴、手、脚、言行……)

12.将思考交给电脑, 把沟通交给手机, 将行走交给汽车, 把健康交给医药……诚然, 现代科技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 无形中也让人们遗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反思生活, 反省自我, 我们是否遗失过什么?生活中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成长过程中的自尊、自信、自强……

请以《不可或缺的___》为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三、话题作文

13.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的一首诗《痕迹》是这样写的:“把每一个黎明看做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痕迹是一种经历, 一种见证。

请以“痕迹”为话题, 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选材,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4.哈佛的博士生, 可能每三天要“啃”完一大本书, 每本几百页, 还要交上阅读报告。

哈佛的医院, 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 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只是图书馆的延伸。

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 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 不见华服, 不见化妆, 更不见晃里晃荡, 只有匆匆的脚步, 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请以“哈佛告诉你”为话题,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5.一位生活并不宽裕, 但几十年如一日默默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的退休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媒体误读了他, 他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做很悲情, 相反他一直很快乐, 想到那些坐在教室中读书的孩子, 想着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想到能帮到别人, 便觉得非常充实和幸福。

刘思宇, 这位上大二时就拥有自己的公益团队的年轻人, 为了递交《西双版纳环境保护报告》, 冒着大雨一连5天等在政府门口。刘思宇在中山大学演讲时说道:“改变是要自己行动的, 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你怎样, 你的中国就怎样, 你光明, 中国就不黑暗!……公益不是简单的活动, 不是高调的作秀, 也不是一种悲情的苦行。公益是一种习惯, 举手之劳就能帮助人。让别人生活得更好,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请以“道德心的来源”为话题,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四、材料作文

16.这是一个关于“一元套餐”的故事。小餐饮公司“畅饮畅食”的老板简耀辉, 承包下河南一所大学的餐厅。为了打响“畅饮畅食”的知名度, 在推出26个饭菜窗口后, 他推出了27号特殊窗口———“一元套餐”。这是专为贫困生提供饭菜的窗口。学生仅花一元钱, 就可享用以下食物:一个二两重的馒头、一碗菜、一碗粥 (或汤) , 外加一小份荤菜 (鱼或肉) 。加上人工费, 每卖出一份“一元套餐”, 简耀辉会净赔三四毛。不少非贫困生纷纷光顾27号窗口。三个月下来, 简耀辉已贴进去两万多元。就在简耀辉扛不住打算拆掉27号窗口时, 另外26个窗口销售量大增, 27号窗口销售量却直线下降。原来在两天前有一场征文比赛, 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 写的正是“一元套餐”的故事。大家被27号窗口感动了。于是, 大部分学生不再光顾27号窗口, 他们希望“一元套餐”能真正被派送到那些贫困生手里。善良感动了善良。“畅饮畅食”从此接到了很多学校、企业的餐厅承包邀请。27号窗口也变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温馨窗口”。

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7.“经过一阵乌云的打磨/我眼中的那一轮月亮/更亮了//就像我手中的这把刀/在经过石头反复打磨之后/终于变得锋利起来//看来, 打磨是必要的/就像命运/需要苦难打磨/而一个人的一生/究竟要多少次打磨/才能闪光呢” (《打磨》)

这首诗启发我们: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打磨”。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及感悟,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8.“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首诗给我们很多启迪, 告诉我们怎样与人相处, 怎样对待人和事。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9.“右手写字/没有人会惊讶/左手提笔/众人嗤之左撇子/土里点豆/没有人会惊诧/水中种瓜/惊讶之外是惊诧”

生活中, 这样的惊讶、惊诧还有很多, 面对这些并不算新鲜甚至很普通的事物, 我们为什么会有惊讶、惊诧的心理感受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0.一个骑手, 让他的马儿接受了彻底的训练, 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唤它。只要把马鞭子一扬, 马儿就乖乖地听他支配, 而且骑手说的话, 马儿句句都明白。

“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他认为用言语就可以把马驾驭住了。有一天骑手出去时, 就把缰绳解开了。当知道什么约束也没有的时候, 英勇的骏马就越发大胆了。它不再听骑手的斥责, 愈来愈快地飞驰在原野上。

不幸的骑手, 此时已毫无办法控制他的马, 他想把缰绳重新套上马头, 但已经无法办到。完全无拘无束的马儿撒开四蹄, 一路狂奔着, 竟把骑手摔下马来。而它还是疯狂地向前冲, 像一阵风似的, 什么也不看, 什么方向也不辨, 一股劲冲下深谷, 摔了个粉身碎骨。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1.明代吕坤曾说:“有过是一过, 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 一不认则两过不免。”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 自古至今, 很少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则改的人。 (注:“过”, 过错, 过失)

请根据材料立意,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备注:由于版面有限, 此处仅刊登21个赛题。全部赛题详见中学生学习报社网站。

特别提醒:由于稿件较多, 请投稿时务必在每篇文章后面附上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如果没有, 将视为无效稿件处理。

浅谈学习电气工程概论的收获 篇8

电气

班 160713

吴XX

摘要:文章论述了通过一个学期的电气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得到的收获:了解了电气工程的地位、发展历史、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它对电气工程类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可谓起到了“导航”的作用,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作者所选择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要学好主干学科核心课程,要重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要成为该专业合格的毕业生应具备的七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它给了作者启示,让作者明确了以后感兴趣的方向和有发展前途的方向:现代电气技术方向也就是俗称的强电。

关键字:电气工程概论

基本内容

作用

发展方向

通过一个学期的电气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我知道了电气工程的地位、发展历史、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对电气工程涉及的的几个主要领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新技术以及电气工程的其他应用有了初步了解,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介绍的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各个领域电气工程高新技术的应用,如超导电工技术、聚变电工技术、等离子技术、磁流体技术、现代储能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磁悬浮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磁流体发电、全电舰船、多电飞机、电气化高速铁路、电动车等。

我感到这门课程学时虽然短暂,但作用十分巨大,对我们电气工程类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可谓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它不愧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它的引领下,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我们能够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电气工程基础、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电气传动控制、电力系统优化及电气装备制造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制造开发、运行维护、工程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我回想当初高考结束后专业的选择考虑过于简单,仅仅凭对物理的兴趣望文生义,选择了与电学相关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我以为只要学好电学就够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知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学科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心课程有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电气检测技术,还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机械基础认识实习、电子工艺实训、电工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PLC控制技术实训、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或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课程设计)、电气控制工程综合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了解了电气工程概貌,我意识到要想成为该专业合格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与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开拓创新和适应科技高速发展的能力。

7、具备良好而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文化修养等。我今后要以此为标准,努力学习和践行。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气工程专业也要与时俱进,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和信息科学、自动化科学、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等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以求自身发展。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我要弥补自己在电脑编程等专业课程方面的不足,为成为上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以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的专业,将来将分成两个方向:电力电子与新能源转换方向与现代电气技术方向。我感兴趣的是现代电气技术方向,也就是俗称的强电。我认为以后通过学习这一领域可以了解现代高压输电技术以及发电机、变压器、电表等仪器构造,今后如果读研,则可以进一步研究出更小巧,更少损耗的输电线路和供电器械以实现节约用电,还可以靠研究用电管理系统节电技术对用电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以实现节电,其重要性在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紧缺的今天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工作,也有机会进供电局等部门。同时相比较于电力电子与新能源转换方向,该方向的实验我也很感兴趣,因为涉及高压电,我需要掌握更多防护技术,同时这些实验不能仅由我自己一个人完成,也考验我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另外这一方向的知识能促进中国电网发展,从而改变目前各区域电网分散现象,尽早实现全国联网,完成西电东送等任务,削减目前部分地区缺电的问题,它也与直流高压输电等新技术相关,因此我认为学好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发展前途的。

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习感想 篇9

毛泽东同志成功领导的中国革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巨大作用。在他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在同来自于共产国际的教条主义倾向的斗争中,毛泽东显示了他独特的不唯书,不唯上,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胆略、智慧和才干。他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一般原理指导中国的革命运动,使中国革命航船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引导的方向破浪前进;另一方面,又不拘泥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不照抄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本、条条,反对离开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因为毛泽东同志的独特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巨大指导作用,在这里无可辩驳地得到了最充分的实践证明。

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一方面是为了了解中国的革命史,因为如果不了解过去,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是为了学习前辈们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学习毛泽东同志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正确的科学的理论原则。

在现代社会,在如今正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认真学习并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是极其必要的。因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现在还并不发达,我们新一代青年肩上仍然承受着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局面的重任。特别是我们科大即将吸收国外先进科学经验的学子们,要时刻记住理论永远得由实践证明的真理,特忌眼高手低不切实际地乱搞一通。不能瞎犯错误,中国的国情不容许我们吃一堑长一智。国外的许多成功方法并不一定在中国同样行得通,这是我们时刻要记住的。正如创造了十月革命辉煌的苏联革命经验并不适用于中国。这时候我们就得学习毛泽东同志,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创造性的运用所得来的经验,而不能拘泥于理论。另一方面,在我们今后为促进祖国繁荣昌盛发展而有效的工作中,我们也切不能盲目自大,一概排除外来经验,因为实际上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农民和城市部分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失业人数增多,有些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市场经济秩序有待继续整顿和规范;有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一些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相当严重,有些腐败现象仍然突出;当前有些党的干部的领导方法与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若不做到底层,党的政策很可能不能执行或根本未被执行。这里我突然想到了苏联赫鲁晓夫曾愚蠢地下令在某不适于种玉米的地方种玉米,就因为另一地种玉米致富。后来由于玉米苗不服水土,全部死亡,致使苏联经济损失惨重。这仅仅因为赫鲁晓夫不重实际,只看表面。因此实际情况永远是我们需要考察实践的。这就是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的重要体会。

对实际与实践,我们也需要有最深层的认识,也不能浮于表面。而所谓去实践,就是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词,出自东汉班固所写的《汉书》,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本意在颂扬河间王求实的治学态度和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本身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讲的就是革命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问题,即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寻找适合这种国情的革命与建设的具体道路。而对于我们,实事求是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我们在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后应以改正的,或应引以为戒的。我们在很多问题上要讲求真实性和完备性。在现今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我们应了解我们个人的长处和短处,然后制定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不可生搬硬套别人的成功方法,这是这本书给我们最初的也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启示。

另外我还要谈一下我对这门课一些真实的感受。在最初我认为这门课一定会很无聊也最无益。结果在学期之中,我深深地被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所吸引所感动。这门课也成了我最爱听的课程之一。这首先得感谢讲师充满激情的讲说,其次还因我从中学到不少处事之道和一段既漫长又短暂的光辉历史。虽然我每次并非坐在前排,但我还是能从讲师语调里深切体会到他对毛泽东同志的敬佩和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惋惜。无疑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传奇式人物,一位能创造奇迹的伟人。毛泽东同志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带给了我们,同时晚年的他也可悲地给我们为实事求是作了一个最深刻的反例。可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任何事业成功的前提。空想、不切实际地瞎说瞎干是我们无论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都要深以为戒的。

学习天文学概论的收获与感想 篇10

刘江飞

学号1131210037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收获与感想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门课对我们理科生来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学校之所以安排这门课也不过是想让我们混个学分走走形式罢了,学习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让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光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内容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提高了社会化的程度,使得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不断的激化,是创立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继在西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为科学地提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了社会历史前提。进入19世纪后,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以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的性质,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前提和条件。而其理论来源主要是西方哲学史上积极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和18世纪-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推动。

理解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自有人类以来,思维和存在就是两类最基本的现象。两者的关系是人和世界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任何哲学问题都无法回避,首先要回答;在哲学上,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解释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从而也决定了全部哲学的方向、性质、进而成为一切哲学争论的基础,是划分基本哲学派别唯物主义 2 与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世界生活中,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解决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

还有就是懂得了什么是实践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实践是主体在神经中枢发出的命令指挥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行为,是主体生活的担保和根据,是主体的一种可靠的生活方式。实践反映了主体的生存需要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表明了主体在面对生存挑战时所采取的积极态度。实践是主体对客体对自己的作用、刺激和影响做出的反作用。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人们去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使认识不断发展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提供认识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第一实践提供了解决认识新课题的经验材料。第二实践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生产实践还为科学认识提供必要的实验仪器和工具。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分析和综合的抽象能力从根本上讲是来自实践的。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分析和综合的活动。人的推理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有目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推理是“行动的推理”。正是只有行动的推理才有逻辑的推理是先有实践的逻辑才升华为思维的逻辑。总的来说,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 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知与行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

明白了 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等一系列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而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社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所以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 4 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此外,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用尽了各种办法来尽量地剥削工人,而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所以生产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而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是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原因有: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 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工程。

除了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也构想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扬言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历史性的飞跃。过程中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既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又有深刻的历史教训。但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同时人类也必然会走进共产主义。

上一篇:香水百合的作文下一篇:学习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