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收获与感悟

2024-05-11

学习收获与感悟(精选7篇)

学习收获与感悟 篇1

建立博客后的收获与感悟

我通过学习怎样建立自己的博客,已经会熟练运用博客,对于我这位很少在网上交流的来说,收获很大,高新区所有数学教师都建立了各自的博客,一同在网站上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我期待着新的数学教研血液充实我,也期待着许多博客好友和我交流数学教育教学心得--------以前我习惯用日记本写教学反思,以总结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只能实现自我反思,而其他人无法予以点评或分享成功的经验。现在可在博客里面加入教学反思、教学随想、读书心得、生活感悟等。其中,有些博客中还开辟了书海人生、生活小百科、新书介绍等内容。老师们还纷纷将工作中遇到的疑惑、难题及收获,统统“搬”上了博客。与此同时,“跟贴”参与点评的教师也是与日俱增,众人在上面自由自在激扬文字,各抒己见,效果很好。

谈及写博客的最大收获,我通过浏览与点评其他教师的文章,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平时难以学到的教学技巧,还融洽了我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通过这段时间的博客运用,我认为博客的主要功能在于三方面: 1.个人知识管理。博客可以作为个人电子文档系统,它可以收集资料,写读书笔记,既可以作为学生的个人电子文件夹,又可以是教师的电子备课本等。

2.信息交流平台。博客是教学活动中交流与协作的工具,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课后在网上的交流平台,也可以是教研室的虚拟教研平台,在网上探讨教学和研究、合作编写教材等;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评价的工具。博客可以作为课程信息的管理工具,学生实习交流工具。

3.叙事反思工具。写日记包括学习反思日记,教学反思日记;写故事,把自己在学习或教学中的体会、感想、经验、心得记录下来。博客的个人知识管理功能使得学习者笔记、学习资料得以保存;叙事反思功能使学习者、教师可以积累学与教的经验,形成个人电子学习档案;信息交流平台功能使得学习小组、师生可以相互交流。因此,“博客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

博客还可以运用于教学,对教师来说,博客的过程主要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

每次登陆博客专区,我都会感到每一位教师都很精彩!

学习收获与感悟 篇2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 教学是与学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 并要扩展每个学习者的保留节目。同时强调对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教师运用美术技能分层互补教学, 其指导思想便是这种理论的具体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征为依据, 在进行教学实践中, 加强学法指导, 以最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同时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学生自身的多向反馈结构。包括技能个体发展差异的互补和个性品质差异的互补。 (如图1)

1.1 个体发展差异的分层教学

在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互动讨论后, 认识自己的绘画层次,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个体差异决定是“扶着”学生走, “引导”学生走, 还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走。以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作画方法为主, 使学生获得“鱼”的同时掌握“渔”的方法。

1.2 个性品质差异的互补教学

由于不同性格类型在美术学习与美术创造方面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学习美术的过程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 是人的心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和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具体到一节课时, 由于不同小组学生的个性品质差异, 因而在诸多的因素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为此, 教师在分组上要发挥学生个性特征和技能技巧发展的交叉综合性, 开展优势互补的个性品质分层教学, 使其在学习中个性不断得以发挥, 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这种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 广泛了反馈途径, 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密切和有效, 比较好的提高了学生鉴别优劣作品和评价作品的能力, 发展了理论水平。

2 开展美术技能分层互补教学对评价的多元性, 发展性要求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 即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 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过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 及时调节, 以达到预期目的。促使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 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 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 从正面加以引导, 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而本堂课的评价正是这种理论的实践, 它不单是在教学评价环节中体现, 更扩展到整个课堂, 延伸至课外。建立了多元作业评价体系, 联系学生以前作业的情况, 重视学生作画过程的评价, 建立老师评价和同学间评价相结合的多向交流师生互评体系, 使学生透过评价及时获得反馈, 体现了评价的整体性, 全方位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自学能力的培养。

3 在问题中推进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 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问题学习, 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这堂课就是在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中互动循环前进的。比如在与高一层次的同学一起作画, 就可以不断思考他人画起来为什么是那样的, 我画起来为什么是这样。用他人的作品和自己作品进行比较, 使自己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活动中来。合作学习方式的建立, 广泛了反馈途径, 进一步使同学在作画的过程中获得包括问题存在和解决方法的更多信息。教师简练经典的讲解, 更促使学生在知识系统中理解知识, 加快了理论知识的内化, 随之出现新问题推动了新的探究学习活动。 (如图2)

这堂课对相互评价共同探究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 使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相结合, 使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形成良好的的合作学习氛围。特别是这种组织学生到外边风景写生时, 使基础薄弱的同学得到更多的反馈途径, 技能比较全面的同学获得了更多的评价和鉴别的经验。当然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 培养学生主体精神, 让学生学会学习, 构建学生合作探究自学学习方式仍是我们现今重要课题。而这堂课显然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感悟国培 感悟收获 篇3

上海师大文馨楼,有一种别样的诗意与期许。我带着一颗真诚而渴望的心,怀揣一份美好而执著的梦,狂风暴雨之后,我们开始了为期30天的上海异地取经之旅,开始了重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第二阶段的学习。

在上海的每一天,我学习着,思考着,收获着,充实着,感动着,快乐着——

一、专家引领、思想蜕变,掌声为智者而鼓

培训期间,我们有幸聆听了许多著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吴忠豪教授的讲座,让我懂得了语文课是教语文,不是教课文,应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吴教授所讲的《课改,路在何方?——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这一系列专业性极强的讲座,让我们长了见识,使我们明白语文课不只要注重理解,还更应关注表达。

吴忠豪教授对课程改革的思考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语文本体论更是对现有语文教学现状的种种弊端,提供了学理上的佐证。不管是观课评教的思维模式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还是实际课堂教学中课程改革方向的准确定位等都需要我们在已有的认知上重新建构新的认知,这就要求我们有新的态度:学习的态度,挑战自我的态度。

李海林教授所讲的《专业的听评课——类型、内容、流程与方式》。李海林教授深刻犀利的观点、时不时的冷幽默、极具专业的分析,给我们评课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和专业指导;李海林教授的讲座,让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进入教学高原期。我开始思考:自己应如何规划今后的人生目标、教育教学目标,快速进入第二次发展期?

见识决定了我们学习的态度,专业的人才要有专业的能力。观课评教,作为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之一,对我们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听了李海林教授的讲座,我们对观课评教有了新的认识,其类型、内容、框架模式都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名师课堂、实践引领,眼泪为先行者而流

在上海的一个月里,我们走进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们的教学课堂:蒋军晶、周益民、茹茉莉、岳乃红——领略了他们的教学风采。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功底,真实朴实的教学风格及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令人叹服!

贾志敏老师执教的《爸爸的老师》一课,真实朴实,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扎实到位。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已年过古稀,体弱多病的贾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及那份强烈的责任感!听完他的教育故事,我流泪了,“大师兄”的故事由此定格在同学的脑海,在文馨楼里流传。

有幸之余,我们观摩了特级教师蒋军晶执教的示范课《祖父的园子》。蒋老师的课,无论是导入,还是重点部分的研读学习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蒋老师对文本解读深入细致,对学情、对教学目标把握准确到位,教学环节的安排有序清晰……师生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兴致盎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四年级的孩子学习这篇人教版五年级的课文,教学效果却如此之好,确实让我们赞叹不已、深受启发。

三、集体备课、思想碰撞,争执为蜕变而发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虽然我们各执己见,常常互不相让,甚而还有小的所谓的“矛盾”与摩擦,但我们在思想碰撞中开始了真正的反思和升华。

集体备课让我从其他教师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会使我在课堂教学中少走弯路。每当我迷茫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头看看,虚心向同伴学习,互相帮助、研讨、交流,最后达成共识,找到方向。

对比以后的教学,集体备课还会使我们从繁重的写教案烦恼中走出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读书学习,钻研教材。

数次的碰撞,集体备课的经验告诉我们: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之前,正确解读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工作。备课,一是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先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把握,包括学段教材解读、全册教材解读、整套教材的编排特点、整体安排等。再从单元解读。领会单元安排特点和要求。然后是解读课文。包括课文、注释、插图、课后思考等。二是读教材要“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要想一想“文本究竟说了什么?”“文本想要说什么?”“文本能够说什么?”“文本应该说什么?”每读一遍都要发现一些东西,关注一些细节,哪怕是一个小的标点符号。三是要跳出文本看语文。不要特意强调文本的主题,主题蕴含在说话过程中,要让课堂变成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形成一种带得走的能力,为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服务。

“外在有限的给予,催生内在无限的增长。”短短的三十天,我们不仅初步感知了海派文化的精髓,更领悟了做一个“语文人”的责任和意义。在感动和汗颜中,我期待着有一天,自己真正的蝶变!

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悟 篇4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悟

院系班级: 信息学院电科0901 姓 名:

学 号: 20094836 辅导老师: 晏玉珍 完成日期: 2012-5-27

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悟

翻开相册,看着刚来大学时候的青涩与懵懂,不禁感觉好笑但与此同时伴随着的或许只剩下留恋。那个时候我们有棱有角,我们刚从高考的硝烟中走出来,那个时候我们满怀激情,胸怀大志用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看这个我们即将在这里生活四年实现我们所谓的抱负的地方,转眼之间已经三年了,我们在大学里学到很多,一步一个脚印,迈出每一小步,回头看都感觉受益匪浅。眼界也更开阔,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思维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形势政策这门课程的开设,虽然每年我们偌大一个国家,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形势政策都给我们一一剖析,但我感觉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也并不在此。关键在于老师用他的淳淳教导与细水流长的引导让我们自己主动去甚至可以说是形成一种习惯去感受时代脉搏,进而伴随我们国家一起壮大。

初到大学,我们也许更加关心一些课外活动尤其是学生会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讲就叫比较“文艺“,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一些感知学校文化,锻炼交际能力上,但是我们与此同时也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在大学一年级同样不能忽略国家形势与政策,我们的国家在腾飞,我们一定要紧跟国家步伐,要不然落后的必然是你。我们的国家到底需要怎样的大学生,我们该怎样跟上国家的步伐,与时俱进,有目标有行动的跟上国家的步伐。这并不是说我们关心一些课外活动尤其是学生会有错,而是我们更需要有目标有方向。这点形势政策课就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老师告诉我们应该朝哪个方向走,我感觉这已经足够了,不至于使我们选择错方向,更不至于迷失方向。看着这几年自己以及身边同学的成长,感觉老师当时的指引起的作用真的是举足轻重。

从下面最近的一件事我真的感觉到大家真的已经不是当初那些懵懂无知的少男少女了,对很多事情的理解和感悟又精进了不少,大家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对问题的认知有了很大的进步。前两天一同学在QQ空间上发表了一篇日志,是舒婷的《致橡树》,估计他自己也没想到吧,评论加起来竟然一共有二十多条,其实这是我们初中还是高中学过的一首诗吧,说实话,当时我们真没有觉得有多好,就觉得晦涩难懂,不好背诵。但是当我们现在再次看到的时候,可能真的是经历了一些事情,也可能是对中学时期的一种怀念吧,又把这首诗读了一遍,看看大家的评论突然觉得大家真的长大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只会考虑自己观点而看不

清大局的小孩子了。我想这一方面和我们阅历的丰富有关,另一方面,这也和我们开设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通过几年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认知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以前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与以前那个愣头青的小伙子或者是黄毛丫头相比,我们看待和处理问题会更全面,更冷静,更理智,整个人也会更加成熟稳重。

大学二年级,我们已经开始接触专业基础课,也对专业有了实际上的感知,而不再停留于原来别人口头上的描述,不免也产生了些许迷茫,我的未来到底在何方?这一学年我们老师也针对性的启发性的告诉我们大学的学习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大学的教育并不单纯是教授专业课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我们生存的本领。生存其实很简单,你这样走不对了你自己感觉到了自然会回头。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人们描述读书人常用的一句话,但显然,现在的学生这样做是不行的,尤其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都是基础,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只针对形势与政策这个方向,我们还要关心社会的舆论热点问题,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知道我们的努力方向,把自己打造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培养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许是由于晏老师在学校搞行政工作以及学生工作的原因,在很多事情上我们都有相同的认知和观点,这更加促进了我们的交流,使我们的交流更加通畅。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更充分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告诫我们在大学阶段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为以后的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想这让我们真的是受益匪浅。而且,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让同学们进行自由讨论,并且让同学们踊跃发言和大家一块分享自己的观点见解,全面的简介,正确的观点晏老师会毫不吝啬她的赞美之词给予表扬;当然,肯定也会遇到一些偏激的观点,这时薛老师也会委婉的给予批评指正,就是在这样畅通的互动交流中,我们看待问题会更全面,对待为题会更耐心,解决问题会更细致,我想这会使我们一生受用的。而且老师除了重视通过合理的交流引导使我们获得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接受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国家的形势与政策,感受时代脉搏,及时给自己加足马力,伴随国家一起壮大。

虽然今年老师没有针对黄岩岛的事情给我们讲解,但是我们对这件事的反应以及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我们开设这门课的效果和起到的正面作用。很多人义愤填膺的在网上发表一些激进的言论,在他们看来,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打或者不打,不打,菲律宾这样一个小国家都欺负我们,那我们多窝囊啊,这样看来就只有打了,幸运的是,我们上过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通过以前老师的讲解结合老师向我们传授的分析形势政策的方法,我们也学着深入全面去分析一些复杂的问题。且不说这个争端背后的大国之间的博弈吧,就简单的从中菲两个国家的角度出发,这个争端也不仅仅是打与不打的问题。首先,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的领土完整问题,也就是说涉及到我们的核心利益,这要求我们不能妥协,但不妥协也绝不仅仅意味着就是打。因为打仗不是游戏,必定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建设,而我们都知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项战略指导思想,轻易我们是不能动摇的。而且我们还要充分考虑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以及一旦发生战争即便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我们所要面临的舆论压力和可能会产生的连锁反应,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此说来我们只能坐等被别人欺负吗?当然不是,相反,我们还占据着绝对的主动,除了战争这一直接途径之外我们手中还有许多牌可打,比如经济牌,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的经济能力还是很强大的,具体到中菲两国我们更是占据绝对优势,中菲两国的贸易额占菲律宾经济总量的30%左右,而中国经济总量的0.89%,还不到1%,这样一对比我们立马就可以看出谁更有资格打出经济这张牌,事实上中国目前也正在这样做,产生的作用我们也是有目共睹的,菲律宾明显已经扛不住了,而且我们在舆论上也不用承受太大的压力,这样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比轰轰烈烈打一场来的更实在吗?而且我们对黄岩岛已经形成实际占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打一场啊。更深层次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现在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基本上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我们现在经济发展了,科技发达了,国家强大了,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相信随着我们大航母时代的到来,更先进战机的研制成功和投入使用以及我们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未来我们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能力也将会大大加强和提高。当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单边或者双边关系的存在机会将会越来越少,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将越来越离不开世界这一整体,因此很多看似只关系到两个国家的事情也将会引起更多方面和国家 的关注,因为关系到彼此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虑问题时也要越来越细致,越来越全面,只有这样,在处理一些重大事情或者争端时才不会对局势作出错误的判断,引起严重后果。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加以锻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具备和掌握这种能力,在关键时刻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这些也许在别人看来,或者是等自己多年之后再想起这些事,会感觉这些只是一些小事,不值一提,但是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现在能够切身真切感受到开设这门课给我们的影响才会真的感觉真的开设这门课挺好!但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和产生问题的过程,不断的循环往复也许正是人生的意义。马上我们面临毕业,我们更加需要培养这种遇事沉着冷静,看待问题全面,分析问题透彻,解决问题根本的能力呢。但是具体实施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到底该怎样培养这种能力,我想这必然需要社会的磨砺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努力,更需要身边我们要抓住每一个锻炼的机会锻炼自己,只要我们肯努力,我相信最终我们会掌握这些能力并熟练运用的。

学习形势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悟 篇5

摘要: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开始认识到了了解国家大事、形式、政策与方针的重要性。它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国家的发展变化与趋势,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对我们的发展和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教会了我们怎样去学习发生在身边的众多事情,让我们对形势与政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使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关键字: 形势 政策 科学 发展

从大一到现在,我们学习形式与政策这门课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感觉收获很大,也感悟很多。我感觉形式与政策这门课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太重要了,它教会了我们太多太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形势与政策》课时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这门课为我们提供一个看中国、看世界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可以全面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够放眼世界,看清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通过这门课我们可以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拓展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我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敏感、勤于思考,但科学思辨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侵蚀。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使之更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即对形势与政策以及重大事件进行理论阐述,又针对我们的思想实际进行指导,帮助正确分析认识党和国家面临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对提高我们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形势与政策》课能帮助我们形成科学的形势与政策观,掌握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方式、方法,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把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最终目标。

我们的《形势与政策》主要以老师授课为主,经常给我们展示丰富多彩的素材。在课堂上,我们不仅积累了许多知识,而且也被课堂的丰富内容所深深吸引,每次上完课,我都深受感悟。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

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形势与政策》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清当前国内国外形势。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仅仅学习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今时代,我们中国在发展上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大学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环境。而且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实施者,也是创造者。所以,在高校大学对大学生广泛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育,这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始终面临着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在经济上处于弱势,而发达资本主义年国家以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强大的

经济实力,在多种形式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对我国形成挑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形成时间不长,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因曲折与反复而处于低潮,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放弃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演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学习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助于我们认清中国所面临的时代特征和外部条件,以及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帮助我们明确担负的历史使命,激发我们的时代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改进和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既是我们党总结的历史经验,也是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1)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宝贵结论,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们党发展教育的一贯方针。(2)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国际国内形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因为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应贵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还是我们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渴望了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的主观需要。(3)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学生学会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式,有助于大学生自觉树立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而形势与政策教育重在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形势与政策教育还是提高我们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与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的重要方面。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大学开设的非常必要的课程。我们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中的一支充满活力、动力的生力军,无疑是将来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们不能轻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只有学好并掌握好形势与政策,我们才能从中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才能使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形势与政策》使我们认请国内国外的形势,也完善了我们的思想,为我们踏入社会提前上了宝贵的一课。好让我们做好投身社会的准备,为人民服务,为国家贡献,做一个合格的国家接班人。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日新月异,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另外,再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与各国的交流也日益增多,我们学习形式与政策这门课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大。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在不断的变化,但是,这门课教会了我们怎样与时俱进去学习这门课,对我们今后的人士能够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把握住自己,必须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习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在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有必要。因为,高等学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

学习收获与感悟 篇6

近日,《山海情》在各大卫视及网络平台热播,该剧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贫穷的西海固移民们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号召下,在福建省专家干部的对口帮扶下,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将飞沙走石的“黄沙戈壁”建设成美丽富饶的“塞上江南”的光辉事迹。

该剧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以真挚细腻的笔触生动展现了脱贫攻坚事业震撼人心的力量,广大基层干部要努力抒写好自身的“山海情”,方能激荡起人民群众万众一心、砥砺前行的惊涛骇浪。

要像“山”一样坚韧不拔,投身一线,艰苦奋斗。《山海情》的主人公马得福,毕业后的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负责难度不小的“吊庄移民”工作,面对移民安置区的艰难条件,面对村民们的强烈反对,他有过困惑,但始终坚定信念,相信党和国家的政策,带着自己家率先报名,以实际行动说服了村里其他人家一起吊庄,前往条件艰苦的移民安置区,用辛勤的汗水建设属于自己的“塞上江南”。广大基层干部需要有马得福一样的坚定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层事业当中,方能形成巨大能量,在接续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征程上迈出坚定步伐。

要如“海”一般奔腾不息,激活动能,促进发展。建设“塞上江南”固然是一个美好的目标,然而,面对黄沙弥漫、严重缺水的贫瘠土地,要想谋求发展进步,还需要攻坚克难,不断打拼。为了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马得福在供电所蹲守了整整五天,软磨硬泡地终于给移民村通上了电,为了给干涸的麦田浇上水,马得福冲进会场全力争取……在移民扶贫的道路上,马得福即使遭受挫折,也从未放弃,互联网时代,广大基层干部更要有这种奔腾不息、激情澎湃的动力,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创造更好的明天。

要让“情”能够矢志不渝,担当作为,勤政为民。基层干部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桥梁,在与群众的日常相处中,要时刻心系民生,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真正放在心上,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剧中的马得福,不仅是村干部,更是村民们的朋友、亲人,深入到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因此才能真正被群众所信任。广大基层干部要主动担当作为,勤政为民,和群众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美国学习的体会与感悟 篇7

一、更新观念, 转变思维方式

美国是西方世界中最为开放的国家之一, 观念新颖, 思维超前, 创新意识极强, 是现代化的代名词, 那些守旧、保守、落后、不思进取、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传统观念在这个国家没有市场。这是由美国的国情决定的。美国建国历史较短, 还不到300年的时间, 建国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居民是印第安人, 没有国家只有部落, 也没有形成统一的主体文化意识, 传统观念还未形成。美国又是多民族移民国家, 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 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 国力逐渐强盛, 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云集美国, 各族群众在这个大家庭中和谐相处, 相互学习, 创造美好的未来。随着人群的流动, 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成果也都汇聚到美国, 形成了美国优秀的多元文化成果。美国人在观念上“少条条, 没框框, 不守旧, 善创新”;在行动上鼓励“科学、求实的冒险精神”;在思维方式上, 提倡发散思维, 强调逻辑思维、数理思维、形象思维的综合运用;在人才培养上, 重视综合知识能力的塑造, 启发式教育, 不过分的强调“单一”和“专一”, 提高人才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工作方法上, 重视培养人才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分析方法上, 既运用定性分析方法, 也运用定量分析方法, 而且十分重视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 准确的判断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这样的先进理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 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广阔空间。我觉得美国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占领科学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其中, 观念新颖, 思维超前, 创新意识强是很重要的原因, 也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当今社会瞬息万变, 社会活动复杂多样, 社会群体千奇百怪, 因事、因时、因地更新观念, 转变思维方式, 改进工作方法, 换个角度看世界, 学习借鉴美国的先进理念、思维模式、创新意识, 也是我们最需要补修的一课。

二、鼓励创新, 支持转型发展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美国的崛起依赖创新, 发展得益于创新, 创新是美国社会的永恒主题。美国科技力量雄厚, 体系健全, 机制灵活, 政策措施到位, 已经形成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空间和平台。美国的创新能力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世界范围内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 美国抓住机遇, 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科技创新浪潮。美国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无论是高科技行业的戴尔、苹果、微软、谷歌, 还是传统制造行业的波音、福特、通用汽车 (通用汽车公司的迅速破产保护和重组本身就是创新的典范) 以及代表美国软实力、征服世界文化产业的好莱坞, 都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竞争的主战场,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予支持, 这些企业公司的成长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的发展史, 其最核心的竞争力都是源于科技创新。我们刚到美国时,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很少看到工厂、加工制造业, 更没有看到烟囱林立, 处处冒烟, 我们还疑惑是经济萧条的原因, 还为支撑美国庞大的财政支出, 而没有财源而担忧。殊不知美国依赖的是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 美国的产业结构已经由制造、加工、冶炼等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为IT、硅谷、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一台电脑、一张桌子、一群掌握了高新技能的人才, 就能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社会财富。那种依赖过度的资源消耗而增加财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美国还继续保留的制造业也都是行业的领头羊和高端产业, 产品科技含量大, 附加值高。新兴的虚拟经济也为美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相较于我们, 还不十分了解虚拟经济的情况下, 财富就已经源源不断地流入了美国人的腰包。

在美国的市场上中国制造的产品随处可见, 但都以低档纺织品居多, 科技含量低, 附加值更低, 即使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中国产品, 其核心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我们都不掌握。别人设计, 我们加工, 加工过程中大量消耗资源, 污染环境, 给我们带来的仅仅是少得可怜的加工费, 增值的大部分都归了设计者、核心技术掌握者, 他人得益, 我们处处受制于人。

“术业有专攻”。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分工细化逐步形成, 不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不同, 决定其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就不同。顶级企业制定标准, 一流企业提供技术, 二流企业生产产品, 三流企业供給原料。美国企业无可争议地处于产业的高端, 源于美国超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得益于美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强大的支持政策, 先进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教育制度、人力资源、法律制度以及观念、思维、人文环境等各方面所营造的适用于发挥创新能力的社会氛围, 这是美国成功的关键之一。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阶段, 要抓住机遇, 紧跟新一轮世界科技创新的浪潮, 加大科技投入, 创新体制机制, 加速成果转化, 大胆引进人才, 学习成功经验, 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转型发展。

三、树立生态环境意识, 建设美丽陕西

美国有着十分优厚的生态环境, 山川秀美, 森林草坪覆盖大地, 绿树成荫, 花卉把环境点缀的像花园一般。河道潺潺流水, 粼粼碧波, 湖泊清澈涟漪, 鱼儿尽情游荡, 飞禽在天空翱翔, 野生动物自由出没,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在校园里经常看见野鸭、松鼠和一些不知名的小动物, 有时在河边走路还能撞见野鹿。空气清新, 蓝天白云, 垃圾分类, 卫生清洁, 生态环境美丽和谐,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美好的生态环境依靠的是政府长期以来完整可行的政策制度, 职能部门的严格管理, 群众自觉的环保意识和严厉的监督处罚制度。近年来, 我省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必须强化管理, 从制度入手, 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继续努力做好工作, 建设秀美陕西。

四、学习借鉴美国经验, 加快陕西页岩气开发步伐

页岩气是这次学习考察接触到的新领域, 在此之前我没有触及过页岩气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考察, 我对页岩气有了一定的了解。页岩气是地球上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发现的一种新能源, 地球储量大, 燃烧值高, 污染少, 存在于地球2 000米以下的岩石中。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开发和利用页岩气的国家, 开发早, 技术成熟。2012年全美页岩气产量已达到2 920亿立方米。我们学校所在的西弗吉尼亚州, 从2007年开发页岩气, 到2012年已打成出气井644眼, 年产量达到97亿立方米。目前, 美国已进入了新一轮页岩气开发的高潮, 而且已经从页岩气开发利用项目中, 获得了巨额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美国开发页岩气不仅是解决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而且是弥补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有效途径, 也给美国经济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奥巴马政府已经把页岩气开发利用, 列入国家长期能源战略项目。

我国页岩气开发起步较晚, 目前国内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开发研究。我省的延长集团在全国率先开发利用。从我国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等方面都应该把页岩气的开发利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去重视, 加大力度, 加快步伐, 集中力量, 全面开发和利用页岩气。首先, 要尽快普查资源, 把资源的底子摸清楚, 这是开发的前提;其次, 要全面制定开发利用规划, 有序进行开发, 处理好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避免一哄而上, 造成新的资源浪费;再次, 加快技术攻关和人才培训力度, 重视技术积累;第四, 搞好页岩气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五、厘清事权财权, 强化支出责任

在学习考察期间, 我对美国政府与市场、各级政府之间在事权、财权和支出责任方面的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一是政府与市场界限清楚。美国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市场体系健全, 凡是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 政府就不介入, 凡是市场失灵的地方, 政府就会积极发挥作用, 在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上, 既不“缺位”, 也不“越位”, 界限十分清楚。二是各级政府之间事权清晰。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是由法律授权的, 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权限, 那一级政府管什么, 管到什么程度, 都是以法律形式确定的, 丝毫没有随意性。各级政府按照宪法和法律的授权, 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 行使管理权限, 事权清晰, 责任到位。三是财权明确。财政收入的确定和划分是各级政府财权的重要内容。美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是税收, 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是按税种划分的。联邦议会和地方议会 (主要指州议会) 均享有税法立法权。各地可根据辖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群众负担状况, 设立税种、确定税目和税率。况且, 税款的征解是由不同的税务机构征收, 收入渠道单一, 不容易出现混库现象。各级财政按照税法规定, 确定本级财政收入的范围和规模, 财权十分明确。四是支出责任到位。厘清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是确定财政支出责任的前提和基础, 财政支出责任是与政府的事权相对应的, 是“竿子”和“影子”的关系。财政的支出责任是:凡属于政府事权范围的事项, 财政必须从财力上予以保障, 不属于政府事权范围的事项则不予安排, 支出范围十分清楚。而且, 上下级财政之间的支出责任也很清楚, 哪一级事权范围内的事情就由哪一级财政安排支出。一件事情只能由一级财政负责安排, 上下级之间在同一件事情上不能交叉和重复安排。如果下级财力不足需要上级补助安排的, 则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以财力的形式拨到下级财政, 再拨到项目, 财政支出责任非常明确和到位。五是各级财政之间结算简单。就收入而言, 由于各级财政收入是按税种划分的, 哪一级的税收就缴入哪一级金库, 不会出现混库和缴错的现象。从支出方面看, 上下级之间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结算和拨付资金, 转移支付的绝大部分都是财力性质的, 没有具体项目, 已有的很少一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上级在拨付资金时只明确开支范围和用途, 而没有具体项目。比如, 用于教育、医保、救济等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只有种类, 没有项目, 具体用到什么地方, 都由当地政府安排。财政结算十分简单清楚, 一目了然, 便于操作, 工作人员裁量权很小, 有利于社会监督。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阶段, 我们要在公开、公正、简单、明了、便于操作、方便群众方面有所突破, 切实增强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公信力。 (本人因在财政改革方面另有专题研究报告, 系统地提出了一些设想和看法, 供大家参考, 这里就不再赘述) 。

上一篇:幼儿园安全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指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