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与文学学习

2024-07-23

文艺复兴与文学学习(精选4篇)

文艺复兴与文学学习 篇1

现在很多人都在讲中国的文艺复兴,在我看来,要实现文艺复兴,首先要学习好文学,要对年轻一代进行必要的文学教育。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中国人在文化传承上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自古以来,中国几乎没有一个恒定的、终极的宗教传统,正因为此,林语堂先生才说,“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比如唐诗,哪个不觉得好?好到一个地步,就成了一些人的宗教。你想,中国人从四五岁开始,张口就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直到老,古诗都还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不得了的事。除了文学,别的任何知识,都达不到这个效果。我前一段看凤凰卫视,学者蒋庆在“世纪大讲坛”讲复兴儒学的问题,他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思想路径上有问题,这里我暂时不作辨析。只是,我听下来,觉得要复兴儒学,光喊一些空洞的口号是没有用的。儒学要重新进入现代人的生活,一定要经过话语转换;没有合适的话语作载体,儒学离现代人的生活还是太遥远、太难懂了。什么样的话语载体最好?肯定是文学。文学在本质上是大众的,它的一些形式,像小说,早已成了文化人不可或缺的读物之一。假如能用好文学这个载体,很多艰深、重要的价值话题,都可以得到普及。可惜,很少知识分子在改造中国社会、思索中国文化命运的时候,能足够重视文学的作用。这一点,五四时期的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就要高明得多。他们早就发现,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因为惟有文艺是最能深入到大众中去的。陈独秀是通过发动“文学革命”来推动社会革命的;胡适学的是哲学,但率先尝试用白话文写新诗;鲁迅本来是学医的,看到国人的蒙昧之后,弃医从文,觉得治精神上的病远比治身体的病要重要得多。这些先贤,能以影响中国这么深远,文学这种话语形式是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的。今天,文学若衰败,其他的知识领域,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科学的,必定也受到影响。因为文学关乎人心,连人心都荒凉了,还奢谈什么人文建设、科教兴国呢?

二十世纪有一个大学者,叫钱穆,活了九十多岁,他的书我是很爱读的。钱穆先生有很深的文学情怀,他对文学的看法,往往令人耳目一新。他有一篇文章,叫《读诗》,不长,但充满真知灼见。他说:

不懂文学,不通文学,那总是一大缺憾。这一缺憾,似乎比不懂历史,不懂哲学还更大。

这话是很厉害的。文、史、哲三家,钱穆先生把文学摆在第一位。很多人都知道,钱穆先生主要是研究哲学与历史的,但他对文学有崇高的评价,为什么?因为他看到,中国的文学参与了中国生活、中国人生的建设,同时,中国文学也准确地传达和阐释了中国的思想。中国思想里的儒、道、释传统,中国文化里的很多精髓,许多都是通过文学来传承和解析的。像杜甫的诗,显然偏重于儒家的思想;李白的诗,比较接近老庄的哲学;王维的诗呢,更多地和佛、禅的思想相关。通过他们的诗作,我们可以更感性、更清晰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实质。所以,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概观》中又说:

中国人生几乎已尽纳入传统文学中而融成为一体,若果传统文学死不复生,中国现实人生亦将死去其绝大部分,并将死去其有意义有价值之部分。即如今人生一儿女,必赋一名。建一楼,辟一街,亦需一楼名街名。此亦须在传统文学中觅之,即此为推,可以知矣。

确实,中国人的人生许多时候是诗化的,艺术化的。我们的生活,很多方面都与文学有关。不仅给孩子取名,给楼房、街道取名,要从文学里找灵感,甚至连私人的书房、印章,它的名字或落款是否有韵味,也要看它有没有文气。你的孩子如果叫张福贵或李有财,听起来就一定不如白居易、张恨水那样令人赏心悦目。从孩子的名字里,或多或少可看出中国父母的身份和素养,这个判断的标准,还是和文学有关。西方人的孩子,很多都取摩西、彼得、约翰、保罗、玛利亚等,到处都是约翰,到处都是玛利亚,这一点都不希奇,因为他们取名时的参照,是《圣经》,是宗教背景,他们的宗教是和他们的世俗生活融为一体的;中国人给孩子取名字,没有宗教可以参照,即便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也经常要刻意回避这个背景,比如,信仰佛教的家庭,一般不会把自己的孩子取名为一灯、空相、本尘什么的,这样的名,似乎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他们怕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看破红尘、不思进取。相比之下,中国人更愿意取那些文学意味浓厚的名字,比如李晴川、西门吹雪、唐不遇什么的。由此可见,中国的文学是参与到了中国人的人生之中的;一个人的人生,如果缺了文学,就会少很多的风雅和味道。我跟一些书法家、画家朋友说,你们的作品要有大的突破,就必须增加自己在文化、尤其是在文学方面的修养。古代的书法家、画家,都不是单纯地只会写字或画画的,他们同时一定是文人,一定会作诗或写文章的。诗、书、画以前是一家的。没有诗文,只有书法和画,要真正地传世,我怕也是难的。孔子的言论现在我们还读得到,孔子的笔墨就看不到了;屈原的诗文,至今还在传唱,屈原的书法,我们是看不到了;即便是离现在近一些的,《红楼梦》至今流传,可短短两三百年,曹雪芹的手迹,我怕是很难找了。许多的时候,文学比任何文化形式都要永久。有个哲人说,诗比历史更永久。我相信。

中国现在是处于转型期,会出现漠视文化、轻贱文学、讽刺文人的现象,并不奇怪。但这样的状况不会一直存在下去的。我对文学的未来怀有信心。当一个社会完成了一定的物质积累的时候,文化的需求又会重新回来。当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又会追求起一种风雅生活的,甚至会投身于文化,渴望在其中找到安身立命的去处——这种人会越来越多。我曾经在一套丛书的序言里说,没有文学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于人类居住,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然而,谁都不能否认,只有那种存着梦想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

文学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就是表明人类还有做梦的权利。因为有了这个梦,单调的生活将变得复杂,窄小的心灵将变得广阔。文学鼓励我们用别人的故事来补充自己的生活经历,也鼓励我们用别人的体验来扩展自己的精神边界——每一次阅读,我们仿佛都是在造访自己的另一种人生,甚至,阅读还可以使我们经历别人的人生,分享别人的伤感。比如,公元七百四十二年,诗人李白游历东晋名士谢安旧处后,写下了著名的《东山吟》:“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这本是李白的个人感叹,但自从这首诗流传以来,李白的慨叹就一直被无数的人所分享。是啊,当年那如花似玉的“他妓”已化作“古坟荒草”,但“今朝如花月”的“我妓”呢,百年之后,还不照样成为一堆“古坟荒草”供后人缅怀?无论你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是贩夫走卒、乞丐傻瓜,结局并无二样。由此想来,一种旷世的悲凉就会油然而生——于是,大诗人李白那惊天动地的“怅然”,我们这些小人物在一千多年之后,也在阅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了一回。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它所创造的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和补充,是想象力的传奇,是许多种人生的叠加,它能为哪怕是贫乏的人生提供异常丰富的可能性。人类怎能离开文学?没有文学,真实的性情如何表达?过往的生命如何变得生动?刻骨的爱情如何才能重来?加缪在《鼠疫》一书中说:“这没有爱情的世界就好像是个没有生命的世界,但总会有这么一个时刻,人们将对监狱、工作、勇气之类的东西感到厌倦,而去寻找当年的伊人,昔日的柔情。”——而“当年的伊人,昔日的柔情”,正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由此可见,文学远没有死亡,它还在我们的生活发挥影响力,今后甚至还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不是空想,而是我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判断。

可是现在的知识界,大谈复兴中国文化时,他们用力的主要方面,还是放在中国的思想哲学上,至于如何才能将这些深刻、宝贵的思想和中国人的具体生活对接,大家几乎都一筹莫展。

我认为,大家在谈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如果不强调中国文学传统、中国文脉的传承问题,所谓的复兴,就有可能会流于空谈。先秦诸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可一般的中国人,哪怕是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中国人,有几个能读得懂?很多人在大学读了四年书,《道德经》对他依然是一本天书。但文学不同,它有朴白、感性、容易使人产生亲近感的一面。不仅唐诗还在传唱,古典小说至今读起来不也照样通俗易懂?像我刚才所说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真是千古绝唱啊!五岁、七岁小孩都可以领会。李白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到现在也还是动人、普遍的情感。又比如《诗经》,它从诞生到现在,有好几千年了,可里面的一些诗句,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如果把后面那个“兮”字去掉,它的意思,小学生也能基本领会。这就是文学的特殊力量,也是中国文化独有的宝贵遗产。

因此,要复兴传统文化,就得先讲解、学习中国文学,在我看来,这是让人领略中华文化之美最好、最有效的道路。

只是,中国文化经过二十世纪历次政治运动的践踏之后,几乎成了一片废墟。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找到完整的中国文化的气脉了。这是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浩劫。可能没有一个民族会像二十世纪的中华民族这样,如此大规模地蔑视、践踏、焚毁自己的文化。连孔夫子都可以不要,连《红楼梦》都要焚毁的民族,想起来真让人难以置信。几千年才建立起来的文明,几十年就可以使之变成废墟。那些人,何以会对自己的先人、民族的历史如此仇恨?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前一段读到牟宗三先生的《寂寞中的独体》一书,是去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的,里面讲到这个问题时,牟宗三先生说得很深刻:

凡极权专制,一定要毁灭历史,所以秦始皇要焚书坑儒,诗书所代表的是那个老传统中的智慧。秦始皇所以要焚书就是不让知识分子“借古讽今”,因为有个老传统摆在那儿,知识分子就可以说尧舜当年如何如何,和你今天不一样;可以说禹汤文武当年如何如何,和你今天不一样。这就叫“借古讽今”,所以大陆上“文化大革命”就以批斗“海瑞罢官”为序幕。

确实,在历史上,似乎没有哪一个民族曾经如此野蛮地对待自己的文化传统,哪怕也经历过狂飙突进的革命运动的前苏联,也不敢说自己这个民族不要普希金、不要托尔斯泰了,可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公然践踏孔子、打倒曹雪芹。否认历史,损毁古物,侮辱圣贤,镇压文人,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你怎么可能再教育他要心存怜悯、胸怀苍生?又怎么可能叫他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现代人的文化素质低,一方面是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其他专业的人普遍不重视人文素养的自我培育,另一方面也是整个民族这几十年来抛弃自身传统所造成的恶果。在一些大学生眼中,像董仲舒、朱熹、金圣叹这样的名字,可能比外国人的名字还陌生了。这在以前的中国社会是不可思议的。以前的中国,强调以文立国,像在座的各位,都属于古代的士人阶层,有些在地方上还做了小官,你们这个层面的士人,放在古代,如果不会写文章,不能写一手好的毛笔字,他的官是会当得很狼狈的。今天的中国已经完全不同了。哪怕是正规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连基本的工作总结都写不清楚的,不在少数——国人掌握汉语的能力,衰落到如此可怜的地步,难道这还不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吗?

现在的一些官员,素质就更加让人无法佩服了。哪怕开一个小小的会,哪怕只是面对自己的下属讲话,离开书面稿,离开秘书为他写好的那些套话,他就根本无话可说。不会即席讲话,说明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成熟的想法,或者从未想过要有自己的想法。他只是一个机械地听命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管好一个地方上的事?一切已经今非昔比啊。毛泽东尽管生前主张打倒中国传统文化,并想以造反的方式建立起新的中国文化,但你必须承认,他对传统文化是浸淫很深的,他身上的文化积累、文化传承,底子还是中国的。毛泽东在他的讲话里,引用最多的往往不是马列主义,而是二十四史,是《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他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把这种了解贯彻到了现代生活中的。他反传统,是了解了传统之后才反的;可是,现在一些人反传统,连传统是什么都还没弄清楚,你怎么反?只能是把无知当勇敢了。如今的文人、官员,在文采上,和前一两代人比起来,差距就更是大了去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士人阶层走到今天,会出现如此让人感慨万千的状况,个中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中国文化从来不怕外来文化的冲击,怕的是自己不珍重,陷入“自亡”的境地——中国文化一度确实有一种“自亡”的危机,因为在反传统的旗帜下,国人对自身文明血脉的漠视和践踏,在过去的这一百年达到了顶峰。所以,哲学家牟宗三说,自辛亥革命以来的知识分子,内心不一致,生命分裂。为什么会分裂呢?文化上出了问题:

西方来的文化冲击自己的生命,而自己的生命自种族来看又是自黄帝、尧、舜来的中华民族的底子。这种中华民族的生命底子不一定能与西方来的观念相协调,而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又非得接受西方的观念不可。结果,是把自己的生命横撑竖架,和五马分尸一样。

说得一针见血。的确,社会再怎样变革,中国人的文化底子改不了,而且中国文化扎根于世情和人性之中,一直影响着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你只要在这种生活中,就会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一个再先锋、再反叛的人,到一定时候,他又得重新回来正视这种文化和他自身的关系的。我说的是一个文化现实,坚硬却真实的现实。这应该成为今天的文学写作的大背景,成为写作的精神基点。文学是关乎人心、解释灵魂的。你们对文学应该怀着更大的抱负,更宽广的视野,并与世界建立起更深遂的对话关系,这样,才能找到写作原初的价值。否则,在广东这种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里,写作所能获得的物质利益是微乎其微的,你根本没必要苦苦地在文学里挣扎。

我为什么要提到上述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不否认,我们来到了一片废墟,但我想说的是,废墟里面可能有一些东西开始苏醒了,有一些东西正在复活,还有一些东西正被重新聚拢起来,而文学,作为一个时代的先声,理应对此有所察觉。一个时代的变化,往往是通过文学的变化来预告的。钱穆先生在《读诗》一文中说:

中国要有新文化,一定要有新文学。文学开新,是文化开新的第一步。一个光明的时代来临,必先从文学起。一个衰败的时代来临,也必从文学起。

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发表的很多作品,现在看来,都有先声的意义,这就在于当时的一些人,已经率先感受到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同时也写出了新时代来临前的真实感受。我现在读一九二六年鲁迅写的《影的告别》,仍然觉得鲁迅如同二十世纪的中国先知: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鲁迅很早就有关于革命“混有污秽和血”、“将来的黄金世界里,也会有将叛徒处死刑”、要作“韧战”准备的忠告,这些,都是一个文学家对要来的世界的一种预感,现在看来,鲁迅是有先见的。又比如《红楼梦》,也对那个时代具有预知能力,成了那个时代的先声。曹雪芹在清王朝还未衰败的时候,就已看出了一个王朝面临衰败的悲怆。《红楼梦》在实感层面是很实的,但在大的写作意象、精神追求上,它又是务虚的。热闹、繁华的生活后面,曹雪芹所传达的其实是一种悲凉、哀伤的情怀。树倒猢孙散,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红楼梦》的精神底子是悲凉的,洋溢着一种无可挽回的衰败,这是作家的心灵触觉先行一步所看到的结果,是它,成就了《红楼梦》的大境界。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文学,就没有文字中的性情了;没有了性情,就不觉得做人和作文要修养,了。这也是钱穆的看法。钱穆说:“摩诘诗若是写物,然正贵其有我之存在。子美诗若是写我,然亦正贵其有物之存在。”写我,要有物的存在;写物,也要有我的存在。写俗世,要有灵魂参与;写灵魂,也要有俗世作为容器。互相作为对方存在的证据,这就是把人摆到作品里面去。也有那种超脱的作品,像李白的诗,他喜欢道家,喜欢老庄那种人生,他的诗,不愿意直接写自己的生命,而是追求生命从现实人生中超越出来,但正如超世间也是一种世间一样,超人生实际上也是一种人生。李白不过是把自己更巧妙地隐藏在神采飞扬的文字后面罢了。杜甫、苏东坡这样一些诗人,是直接写人生的,也是把自己直接摆进作品里面的,所以,有时在他们的诗中,能读到惊心动魄的东西。惟有这样的文学,能够让读者的心也贴上去,从中体会另一种人生,感受另一种性情。

很多思想家都喜欢讲文学,就因为他知道中国文学里,包含了中国的思想和哲学,儒道佛诸家的思想都在文学里可以找到,而且文学里还包含作家的人格和性情。不是说思想家的文字里就没有性情,没有真实人生,而是说,就显示一个人的性情和胸襟而言,思想著作总没有文学作品来得真切。因此,学习文学,是了解中国文化、体会中国人生的绝佳途径,也是当下国民教育中的迫切课题,我想,做好了这一点,文化复兴才有坚实的基础,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摘要: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文学,就没有文字中的性情了;没有了性情,就不觉得做人和作文要修养了。这也是钱穆的看法。钱穆说:“摩诘诗若是写物,然正贵其有我之存在。子美诗若是写我,然亦正贵其有物之存在。”写我,要有物的存在;写物,也要有我的存在。写俗世,要有灵魂参与;写灵魂,也要有俗世作为容器。互相作为对方存在的证据,这就是把人摆到作品里面去。

文艺复兴与文学学习 篇2

精背版: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屈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开创者。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楚辞(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共十七篇。分别是:《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体”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了解版: 一:屈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约公元前342-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汉族,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

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他创造的“楚辞”,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二:《楚辞》

1、《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开浪漫主义之先河。《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

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即诗体),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即书名)。

楚辞体特征:

A.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如《离骚》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复。

B.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C.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楚辞(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集,计十六篇,定名为《楚辞》。是为总集之祖。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分别是:《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这个十七篇的篇章结构,遂成为后世通行本。《楚辞》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安徽西部一带)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2、《离骚》

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体”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楚辞》中屈原的《离骚》,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源头: 《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三: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四: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

屈原在继《诗经》以后,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为我国文学开辟了另一影响深远的传统,从而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屈原作品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的开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如《离骚》中那些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苦苦探求。此外如《九歌》、《天问》等还采用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富,古今罕有。

试论延安文艺运动与十七年文学 篇3

关键词:延安文艺,十七年文学,文艺运动,工农兵群众,毛泽东文艺思想

1 延安文艺运动

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 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 (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此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遵照这次座谈会制定的文艺方针, 全面展开了文艺整风运动。这次座谈会对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1.1 延安文艺运动历史背景

1937年抗战爆发后,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战争的同时, 也十分重视各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海内外许多知识分子和作家来到延安和各根据地。这些地区陆续成立了各类文艺团体, 出版多种文艺刊物。在根据地的民主气氛之下, 文艺运动呈现出活跃的景象。先后来到根据地的作家创作了一批新作品, 在思想上, 艺术上有新的发展。群众文艺活动也开始蓬勃发展, 各地组织了许多农村剧团, 编演反映根据地军民生活和斗争的戏剧。群众性写作活动, 也得到热烈的响应但当时取得的这些成就, 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从城市来到根据地的作家, 一般存在不熟悉工农兵生活, 不懂他们的语言, 以及作家所运用的文学形式与工农兵群众在艺术趣味和欣赏习惯上有隔阂等问题。对于如何克服这些弱点, 当时延安文艺界还存在一些思想分歧, 诸如应该首先努力表现根据地的新生活还是为“大后方”服务, 怎样处理歌颂根据地的光明面和批评其阴暗面的关系, 怎样对待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学习政治理论是否妨碍创作情绪等问题。

1.2 延安文艺运动的发展

1942年5月毛泽东与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代表合影延安秧歌运动的场面。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整风运动, 同时也发动了文艺整风运动。1942年春, 毛泽东亲自找延安部分作家谈话, 了解情况, 听取意见。5月, 毛泽东和凯丰联名邀请在延安的作家、艺术家举行座谈会。应邀出席者约百人。在5月2日的第一次大会上, 毛泽东发表《引言》, 说明开会的目的在于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 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 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他提出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学习问题, 是当时关系革命文艺发展因而应该解决的问题。

2 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 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1966年) 开始, 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 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十七年”, 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中,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 只能算是极短的一瞬间;当它被赋予特指的含义、承担了特殊的历史内容的时候, 却再也无法忽略它在文学史上的漫长———即使已经沉淀了半个多世纪, 但依然是活化石。

3 延安文艺对17年文学影响

3.1 政治制度的延续——革命思想的延伸

那时的文学史上最浓重的一笔就是政治性凌驾在文学性之上, 政治运动造成了文学的盲从特征。面对那时的作品, 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 作品被强行要求放进一个形势认可的政治思想和流行的政治倾向。当高昂的革命热情替代了文学的现实创造和诗意境界, 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与这些要求相适应的文学规范。

在延安文艺运动整风运动中, 毛泽东又向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师生发表讲话, 号召大家走出“小鲁艺”, 到“大鲁艺” (指广阔的社会生活) 中去。各根据地中央局和各级党委, 相继传达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 部署文艺整风工作。各文艺团体和有关单位组织作家、艺术家认真学习文件, 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一些作家还发表这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如立波的《后悔与前瞻》、舒群的《必须改造自己》、何其芳的《改造自己, 改造艺术》等。鲁迅艺术文学院还检查了文艺教育中的问题。周扬发表《艺术教育的改造》, 张庚、何其芳也发表《论边区剧运和戏剧的技术教育》、《论文学教育》, 检查了前一时期文艺教育中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偏向。政治意向明显。

十七年文学继承延安文艺革命思潮了呈现的特点也是非常鲜明的, 因为是建国之初, 全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袖是非常崇拜, 国人都非常积极向上, 思想非常单纯, 这也不同程度的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了, 所以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 回忆苦难年代, 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所以这个时候的少数作品艺术性是不高的, 作品也主要体现文以载道的思想, 作品的风格往往失之于简单, 人物也呈现一些程式化的倾向。

3.2 革命文学的主导地位导致城市文学的稀缺

延安文艺运动中城市的隐匿更表现为城市文学的稀缺。延安文艺运动中的中国文坛, 原“解放区”作家占有着主导地位, 他们这些人熟悉的是农村生活, 在他们思想深处文艺为人民服务被理解成为农民服务, 他们多年来追求的文艺大众化, 更确切地说是文艺的农民化。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笔往往滞留在农村生活这一素材域中, 而对他们身处的城市缺少必要的反映。这对和“十七年文学”影响明显, 十七年文学中城市生活的隐匿, 除了众多作家本身就是乡土作家以外还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原因近代城市被认为是“罪恶的渊土”, 及资产阶级道德和社会腐败产生的场所, 再者都市文学本身就具有消费、娱乐的腐蚀性特征在那个年代被认为是必须予以批判和清除的。即使是一些反映城市生活的作品, “城市空间”也被简约为“工厂”这一斗争资本家的场所, 且这些作品中的情感抒发方式、道德体系、价值取向、文学想象方式等完全束缚在乡村文化范畴, 反映的是作家们的乡村情结。城市的隐匿, 使得“十七年文学”文本中所表达的现代化诉求缺少精神、物质基础的构建, 同时也表现出极大的片面性。“十七年文学”似乎成了红色中国、乡土中国的书写, 是延安革命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城市的隐匿, 对“十七年”城市题材文学作品艺术内容的改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表现在“十七年文学”日渐取消了城市生活中礼俗的审美意义, 而礼俗作为一种文化复合体, 正体现出城乡生活的差异性。这是延安文学在主题思想对十年文学起到导向性的作用。

结束语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延安文艺与十七年文学, 虽然是两个不同时间段的文学发展阶段, 但他们不是完全不通的文学, 而是有着很多的共同点, 要求我们研究体会。

参考文献

[1]朱平.马克思人生本体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9.[1]朱平.马克思人生本体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9.

[2]胡尚元.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8.[2]胡尚元.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8.

[3]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7.[3]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7.

[4]杨火林.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体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8.[4]杨火林.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体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8.

[5]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D].上海:复旦大学, 2010.[5]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D].上海:复旦大学, 2010.

文艺复兴与文学学习 篇4

在英语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大学生阅读经典英文著作已很平常。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大量地阅读原版的各种经典著作更是语言专业学生的必做功课。各种级别的读者在阅读原版著作时常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单词量增加了,但理解程度并没有跟上去。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读者对于英语文化和其历史过于陌生,这种情况在非文科的读者中更常见。

学习一种语言,不可能不了解该语言所赖以存在的文化社会环境。如果要真正理解本族语者在日常会话中的各种笑话或讽刺之类的现象,或者明白书面作品中的一些表达,就必须对英语的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

比如,欧洲历史上有过两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次是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另一次是发源于法国的启蒙运动。这两次运动都造就大量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像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直是被奉为英语文学中的经典。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就充满人文主义的精神。人文主义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一种思潮,启蒙运动时期,英国有著名的笛福(《鲁滨孙漂流记》作者)和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等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涌现。

每一个时期的运动都会影响到那个时代的文学创作。每一个作家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大时代思潮的影响。下面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做比较,对它们的异同进行了解,以期对不同时代作家作品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入。

2.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2.1 文艺复兴

在15世纪之前,欧洲算不上一个很先进的地方。由于基督教教堂对于思想的严密控制导致的长达千年的被称之为“中世纪”在科学和艺术方面的黑暗使当时的欧洲进步缓慢。然而,一个历史的转折使得这片大陆开始拥有活力并以比同时代其他文明更快的速度大踏步地前进。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陷落开始,到1450年左右欧洲早期现代社会萌芽之时,欧洲一直处在基督教的绝对控制之下。“中世纪”一词最早出现于15世纪的拉丁文中,指的就是这段历史时期。在欧洲大陆上,处处伫立着教堂。教士和牧师成为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指导者、监督者和保护者,所有人都加入对万能的上帝的虔诚信仰之中。按照《圣经》的说法,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必须倾尽毕生之力救赎自己的“原罪”。每个人都需要忍受来自于上层社会的剥削和生活的磨难,为的是得到来自于天堂的或者是来世的幸福。当然,教堂是所有规定的制定者。在社会的顶层,在中世纪早期,罗马的大主教们就取得对于罗马及周边地区的统治权。之后罗马教廷又通过与一些王国的合作或互相利用将其影响扩展到整个西欧地区。

教皇在文化上把宗教哲学艺术文学等意识形态都统一于经院哲学,形成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在实践上,教会争夺世俗统治权,在各种斗争中攫取了很多权力和利益。教会控制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耶稣诞生后知识就没有必要”,所以教堂不鼓励人们探索新知。自然也是人们该躲避的生活中很可怕的一部分。只有在建造教堂或需要证明上帝的神力的时候才需要人们研究科学技术和知识。教育被设计成培养驯服的和顺从的基督教仆人,而非自然的有创造力的人。对于思想开明的人们来说,这显然远远不算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状态。这种停滞的毫无生趣的气氛持续的时间太久,最终必定会发生变化。

对于欧洲人来说,首先曾经存在过的古希腊和罗马是他们的幸运所在,文明之光正是来自于这些被废弃的文化瑰宝。其次,在中世纪,欧洲人也受到欧洲以外事件的影响。蒙古人的入侵既带来灾难,又给欧洲人的生活带来像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样的东西。这些新事物传播得很慢,但的确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欧洲人通过使用火药增加破坏力而改进了古代兵器。指南针最终得以在航海中使用。印刷术则扩大了《圣经》及其他文学作品的读者群。另外,新出现的伊斯兰教迅速地中海沿岸和中东地区传播。伊斯兰教国家与欧洲的文化交流或军事冲突(十字军东征)的后果是对于以阿拉伯文保存下来的古希腊或罗马在哲学和科学方面成就的重新发现。学者们开始将这些阿拉伯文的书籍翻译成他们本国的文字。杰出的思想如同珍珠,无论被放在何处都会闪闪发光。与来自于教堂的教条的束缚相反,这些著作让学者们或人文主义者质疑教堂规定的合法性,并且开始寻找信仰上帝的新方式和重新审视他们的尘俗生活。

另外,十三世纪末的意大利佛罗伦萨,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萌芽并迅速发展起来。许多富有的商人有足够的财力美化他们的城市环境。人们相信雕塑、音乐、绘画、建筑、诗歌或文学的作品中可以让他们的生活质量更高,其中文学和艺术中与宗教相关的主题逐渐被更人性化的色彩取代。在文艺复兴的早期,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认为是文学上的三杰。

但丁创作了很多以意大利本族语为语言的十四行诗,以及著名的《神曲》(十四世纪时,拉丁语曾经是文学创作的语言)。在他的作品中,不仅仅批评了中世纪教堂的愚蠢与腐败,还指出了不应该压抑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达到完美顶峰的人的本性。彼特拉克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被称作“人文主义之父”。他提出了用“人的思考”代替“神的思考”的观点。博伽丘的杰作《十日谈》宣扬了尘世的幸福,被认为是文艺复兴的宣言,这些都促使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作为文化领域运动的文艺复兴在接下来的三百年左右的时间里影响到了所有西欧的国家。在西班牙,法国,德国和英国都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人才。在艺术上,里昂那多·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推出了令人鼓舞的杰作,如《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雅典学派》、《大卫》等作品。这些大师们的作品的创作方法殊异于传统手法。在达·芬奇的作品中,人体解剖学和高度逼真的线条透视法被用来取得真实和生动的效果。透视法的发展史艺术朝着现实主义发展的倾向的一部分。

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是“重新发现,解读和吸收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知识和价值观的精华”。文学家们充满活力地为思考辩护,提倡市民人文主义。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带着完美的肉身和思想超越到来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种超越性的信念可以通过教育培养。人文主义的目标是创造全面的人,这种人集合智力与体力上的优秀,有能力在几乎任何情况下做出高尚的事情。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主张人的伟大。莎士比亚曾在作品中表述过这种观念:

人是一件多么伟大的杰作,有着高贵的理性,无限的才能,优雅的仪表,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天使,在思辨中多么像天神。

在文艺复兴的晚期,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法国的拉伯雷及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创作小说、戏剧和诗歌充满激情地抨击教堂,歌颂人性。西欧的学者们在古希腊罗马的作品中寻找人文主义的光辉思想,然后表达对于被教堂所控制的社会生活的失望。文化领域里的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明显地撼动了教皇的统治地位。然而,基督教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德国的马丁·路德和法国的约翰·卡尔文都是属于挑战教皇权威并要求改革教堂的这一类人。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最终引起罗马天主教堂的衰落和宗教改革。

在如何看待宇宙和哲学家寻求解释自然现象这些方面,文艺复兴见证了重大的改变。达·芬奇即是这一点的典型例证。达·芬奇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革新精神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进行了很多试验以探索自然界,卡帕拉称他为“现代科学之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获取世界知识的新方法强调经验证据和数学的重要性。和他们同时代的先驱还有伽利略、牛顿和笛卡尔。

2.2 启蒙运动

经过文艺复兴洗礼的欧洲变成了世界上最生气勃勃的地方。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之时,教堂不再作为一个冷漠而残暴的上帝代理人而存在。当人们对现世生活的关注超过了对虚幻来生的关注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欧洲的知识分子力图用理性的力量把人们的思想从偏见、压迫和权威中解放出来。在此期间,科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题是古典主义。

在天文学方面,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论》而提出了日心说。之后意大利的布鲁诺和伽利略,德国的开普勒也分别出版了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新发现的著作。他们的工作为人们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和了解他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开辟了道路。人类不再是宇宙中那个无助的罪人。他们可以通过一种系统的方式研究所发生的事情并运用所拥有的手段改善生活。在数学、建筑、生理学、医学、地理方面(哥伦布和麦哲伦发现新大陆)的发现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视野。

如果说文艺复兴给欧洲吹来了第一缕春风的话,那么十八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则使这片冻土完全解冻并变得肥沃。伊曼纽尔康德在他的《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这样写道:

启蒙就是人脱离其自发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就是在没有他人指导的情况下无法运用自身智慧的状态。如果不是由于智慧欠缺,而是由于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没有决心与勇气运用自身智慧,这种不成熟就是自发的。“勇于了解并拥有使用自己智慧的勇气”便成为启蒙运动的口号。

正如康德所言,人类一直处于团体或社团的监督与控制之下。其生活与幸福状态严重依赖于官方或王室,神明等的意志。他们很少回去质疑这种社会制度存在的合法性。大多数人只是默默忍受加诸其身的不合理负担,不为自己的生活做独立的思考。然而,新的资本家阶层,想要改变封建社会的这一一成不变的体系,一出生即享有诸多特权的贵族王室受到质疑。

尽管启蒙运动发源于法国,但有两位启蒙运动的先驱却来自于英国,一个资本主义经济有着宽松的生长环境的地方。霍布斯和约翰·洛克代表着启蒙运动早期的成就。霍布斯相信,一个国家是由人民的契约而不是神意形成的;一个王朝的权力来自于人民而非上帝。洛克认为公众的契约是建立一个保护私有财产权的国度,这样私有财产就不会受到侵犯,而这正是人权的基础所在。他倾向于立宪制的君主政治制度,并且提议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事权应该被授予不同的政府部门。

之后的法国思想家和哲学家发展了这些观点并提出了解放人类头脑的更有力的武器。孟德斯鸠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写了《论法的精神》这本书。这本书的观点大致是一个国家政府的结构应该是被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立法、行政和司法)以确保权力分配的平衡。权力的高度集中会很容易导致腐败。伏尔泰是立宪君主制的倡导者。他的观点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人生来是自由和平等的。在其著作中,天主教教堂受到猛烈抨击。狄德罗是一位哲学家、作家、美学家和教育家,他坚持任何政府形式都要像生命体一样发生变化。独裁政府最终会被民主政治体系所取代。卢梭是一位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教育家和作家。在人权方面,他一直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他看来,所有的政治权力都属于人民,因此必须反映人民的意志。公众有权利任命或解雇不合格的政府和官员。如果人要自由,那么就要遵守作为法律的公众意志。这些大胆和理性的观点或意识形态体系深刻地影响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革命,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基石。

启蒙时代的英国文学非常繁荣。我们熟知的《汤姆琼斯》,《鲁滨孙漂流记》既是这一时代的文学家菲尔丁和笛福的作品。另外,这一时期还诞生了被认为是英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帕梅拉,或美德有报》,作者是感伤主义早期代表理查森,他擅长书信体小说的创作。

3.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欧洲历史上的这两场运动,在其各自的时代都大放光彩。它们都打碎了旧的社会制度,为普通人带来了看待世界的新角度。没有这两场运动的影响,资本主义不会发展得那么一帆风顺和迅速。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文学和艺术都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开启民智的作用。我们在阅读这期间的英语作品时不该忽视这些时代和文化上的背景因素。另外,我们在审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也应注意到他们之间的差别之处。

3.1 背景和成就

发源于十四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在三百年左右的时间里扩展到了欧洲各国,打破了中世纪时期的黑暗和令人窒息的社会生活。在诸如发掘古籍,线性绘画方法和人文教育革命等方面,文艺复兴在不同国家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以经典的看法来说,这场运动划分了中世纪社会和现代社会。尽管它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文艺复兴最出名的成就还是在于像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这样的学者所作出的贡献。

启蒙运动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的十七和十八世纪,当时的资本主义已经在西欧迅速发展起来了。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即引起诸如教育、文学、历史、经济、政治、美学、伦理学、哲学和科学许多领域巨大进步的思潮并存。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革命都是启蒙运动思想意识的付诸实践。

3.2 内容与特征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封建制度的运动,尤其是由资产阶级在人文主义旗帜下领导的反对教堂的运动。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不理会宗教束缚或任何无知迷信的信仰,而追求尘世的欢乐与个性的解放。它呼吁人们重新发现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但实际上是利用这些遗产作为创造新文化的起点,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做铺垫。人的伟大成为人文主义者歌颂的核心。

启蒙运动对于欧洲人来说是另一场思想的解放运动。当时的思想家们着重于引领普通人走向理性的生活,他们猛烈地攻击那个时代的无知与专制暴政,热情地歌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真理。启蒙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在欧洲和北美出现,理性主义引导人们脱离对于权威的迷信和对于压迫的顺从。

3.3 影响和意义

文艺复兴重燃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人们建立大学以研究古代作品。这场运动还引起了生活的改善,因为商人与当时的伊斯兰世界有频繁的接触并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财富提供了享受生活的机会。科学开始迅速发展,并反过来带动商业发展。除此之外,识字读书的人也更多了。文学和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从神转移到人的身上。

启蒙运动不仅抨击了封建制度及其在道义上的支持者———天主教教堂,而且提出了完整而清晰的新的社会结构———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蓝图。关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律体系的天才构想成了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绝对推动力。多亏启蒙运动的影响,人类才最终可以靠自己的智慧打破迷信和宗教的枷锁,向更文明的社会迈进。

文艺复兴革新了文化教育领域的观念,而启蒙运动则使得政治理想有了实现的可能。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对于真理和人类心智解放的共同追求。如果没有文学和艺术参与其间,就很难想象这两场运动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

4. 结语

以上是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例用比较的方式谈了不同历史时期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如果说对欧洲近代这些思潮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的话,则很难真正地读懂文学作品和欣赏到其中的精神。如果英语学习者在阅读时能自觉地了解这些背景知识,那么对作品的理解和解读会更准确和深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看懂了单词而无法理解文章的层面上。

参考文献

[1]Judith G.Coffin,Robert C.Stacey,Western Civilizations: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M].Brief ed,New York:W.W.Norton,c 2005.

[2]Louis Dupre,The Enlightenment and the Intellectual Foundations of Modern Culture[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c 2004.

[3]Jerry&Brotton,Renaissance: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M].translated by Zhao Guoxi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eijing.

[4]Robin W.Winks,Western Civilization:a Brief History[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c 1979.

[5]郝澎.英国历史重大事件及著名人物[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

上一篇:设置原则下一篇:化工过程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