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复兴

2024-06-28

中华文明复兴(共6篇)

中华文明复兴 篇1

一、引言

汉服与中华礼仪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 每当说起民族, 人们往往带有一种崇高情绪, 对民族文化、服饰、美学投以无限的憧憬。研究汉服与汉族文化, 分析中华礼仪文化与汉服之间的关系, 从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中, 找寻中华礼仪服饰的标准, 从服装中发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原因, 分析汉服中所蕴含的中华礼仪内涵。

二、汉服文化的由来

汉服, 从字面意思分析是汉代民族的服装, 一些人对其有不同的认识。他们认为, 汉服是中华民族整体的传统服饰, 这是区分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而言的说法。汉服的服装主要由帽、服、鞋、配饰等物品组成, 汉服文化的礼仪标准也是以汉族文化为基础, 逐步演变过来的。关于汉服的记载最早是在《汉书》中, 以汉朝中的“汉”字为代表, 通过衣服制度制定服装礼仪, 以《礼记》、《周礼》中的礼仪典章为基础记载, 以儒家礼仪思想为基本要义。《左传》也有对服饰礼仪的记载, 称“服装之美、谓之华。华夏也一”。由此可知, 我国称为华夏、礼仪之邦, 是基于服装礼乐文明而由来的。

三、汉服的礼仪制度

作为礼仪之邦的汉服, 礼仪制度是体现国家基本礼仪法度的标准, 是国家立国的大法。自西周开始, 周人从天地信仰中创造出伦理内涵, 将神学思想融入到人文思想文化中, 这也成为了中国汉服礼仪制度制定标准的根源。春秋时期, 汉服的礼仪制度按照周代文化制度标准, 对“礼”进行治理规范, 依照国家稳定社稷的思路, 制定有序的规划途径。 古人依照衣服制式对照制定礼仪, 创造汉服的目的正是体现法制的表现。天人合一、包容万物真实体现了天、地、人三和的伦理秩序。他们将礼仪作为伦理道德约束的标准, 形成统一的汉服管理体系。汉服除体现神学的丰富内容外, 更直观地反映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在穿着汉服上有严格的规范制度。不同的等级阶层穿着汉服的规范要求不同。例如, 在佩戴玉佩上, 依照身份不同, 配搭不同的玉器。天子佩戴白玉, 公侯佩戴山玄玉, 大夫佩戴碧色玉佩等。。

中华民族的服饰色彩相对较为丰富艳丽, 汉服的颜色囊括了整个色彩系列, 其中以六色六彩为尊的标准, 尊为土, 玄为天, 黄为地, 青为木, 赤为火。依照汉服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 表现各级尊卑标准。在汉服颜色搭配上, 以合理的印记进行登记对比分析。孔子曾说, 朱赤为正色, 紫色为间色, 正所谓恶紫无疑正是放置于间色之间的。这是对正色和间色的定位, 体现了孔夫子对于维护礼仪尊卑的思想。

四、汉服与中国礼仪复兴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国礼仪文化的复兴与汉服文化是分不开的。大体分为几个类别, 首先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重视传统文化服饰的发展。其次是对于爱好研究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人, 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推行汉服文化的发展, 以粉丝制提升汉服文化的宣传, 提高人们对于汉服服装的喜爱度, 将汉服文化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另外, 从商家角度考量, 商家利用汉服文化思想, 对汉服服装进行改良, 适应现代人们对于汉服服装的认可度, 客观上推进了汉服的复兴发展。面对汉服发展与中华礼仪复兴发展而言, 我国需要从现代文化发展中找寻适合推广汉服文化发展的有益方向。通过加强汉服文化的文化发展, 提高人们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水平, 减少盲目追捧服饰、丢失传统文化思想。加强人们对于汉服礼仪文化制度的学习和研究, 提高人们对于汉服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兴趣, 实现对汉服礼仪文化的规范认识, 提高现代中华礼仪复兴的汉服文化发展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汉服中华礼仪文化的复兴是一种服饰文化发展思想的回归, 是一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研究的表现。在中华礼仪复兴发展中, 需要汉服文化类似的传统文化元素, 提醒我们找回中华民族礼仪复兴的精华, 将这些传统文化保留下来, 学习并研究, 提升中华礼仪服饰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思淼.浅谈“汉服”与中华礼仪复兴[J].青年文学家, 2014 (29) .

[2]周星.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J].开放时代, 2008 (03) .

[3]兰宇.中国传统服饰中深衣的民族文化涵义和美学意蕴[J].理论导刊, 2007 (06) .

中华文明复兴 篇2

——读《复兴中华 从我做起》有感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史灿烂辉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华民族一直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勤劳勇敢、智慧的华夏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令人骄傲的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的传播,郑和下西洋的远航,带去了中华民族的先进技术,传播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更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热忱与博爱。

但是,这种优越感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就逐渐被消磨,直至殆尽。曾经的文明被一次次地践踏、屈辱,贫穷、落后随之而来。面对千疮百孔的中国,复兴之路任重道远。一代代不甘于受压迫的仁人志士,为了拯救中华民族,对中华复兴之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英勇斗争,流血牺牲,前仆后继。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终于把 “东亚病夫”的招牌踢开,翻身农奴当家作主,我们被世界认可。我们的经济在发展,我们的教育在变更,我们的体育在猛进,我们的国力在昌盛,我们的巨龙在腾飞!新中国开始踏上了复兴之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神州系列宇宙飞船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的历史,中国开始又成为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大国。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中华文明以振聋发聩的声音向世人传播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每位中华儿女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它的成功举办,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而且再次证明了,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华文明复兴 篇3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偉大的梦想。现在是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最接近的时段,我们具备了最好的条件。这种空前大好的时代背景,显然也应该是中国画大发展的迎来中国画伟大复兴的最好契机。

由于中国经济的强势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上一枝独秀,使得中国经济对中国文化的支持力度可谓前所未有。以中国画为例,从2010年开始,中国画有多幅名作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接连过亿元,到2011年、2012年,齐白石作品的最高价格已经突破4亿元,张大千的画作已经接近2亿元,徐悲鸿的画作也是2亿元多接近3亿元。这正如几十年前日本经济复苏并在世界强势发展的时期,对日本画本身的支持使日本画在日本国内和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前中国画大师作品的平均价格一般低于油画价格,现在有些国画大师作品的价格远远超过了油画,甚至数倍地超过了西方炒作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价格。这显然是对中国画发展的巨大支持,也构成中国画发展的强大的经济背景。所以我们的中国画界,包括评论家、美术史论家、画家都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迎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流,把我们的中国画创作也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无论齐白石、张大千还是徐悲鸿等人,都是前辈的大家;在这么好的经济背景下,当前的中国画界却面临着难出精品、难出大家的现状。

二、造成中国画难出精品的原因

(一)对民族文化的否定、批判、打压、破坏与崇洋倾向

上面说到中华民族复兴,但中华民族却不是人种学上的概念,而是社会学与文化学概念。构成民族的基本条件,是构成民族中的人对共同文化的共识、认知和向心力;所以没有民族文化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无从谈起。但是自20世纪以来,我们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倾向特别严重,而且在最近100多年的时间内,崇洋倾向占主导,对民族文化的否定、批判、打压、破坏甚至成为了主流倾向。早在20世纪“五四”时期起,就有这样的倾向;到“文革”时期的六七十年代,这种倾向达到顶峰。而对中国画而言情况就更严重:20世纪初有中国画衰落论,到20世纪50年代起连中国画的称谓都被取消了,中国画似乎连存在的资格都没有了。再说崇洋:国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崇尚法国美术,50年代崇尚苏俄美术;80年代以后是欧洲和美国的美术在主导我们中国的美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画受到严重冲击,到80年代中期还有“中国画穷途末路”论。这种情况持续了100多年,这就是造成我们中国画出不了精品的社会背景。

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否定、批判、打压、破坏造成的结果就是画家们对传统大都不够了解。比如前段时间我发表过一篇文章《工笔画的问题与出路》。现在对于什么是工笔画这个问题,我们都没考虑清楚。我在研究古代工笔画时发现,古代根本就没有“工笔画”说法,当时的绘画是工笔和写意合在一起的。有时偏工有时偏意,有时兼工带写。有标准的工笔画吗?那就是院体画,宋徽宗算是院体画的标准了,但他的很多画里既有工笔,又有写意,至少是小写意。此类例子很多。我发现在古代,就没有特别严格的写意画和工笔画区别。如果我们的画家能意识到这点,今天的工笔画不要把界限搞得那么分明,那么严,工中带写,写中带工何尝不可呢;来点水墨,来点色彩也可以。这样一来,我们就把工笔和写意的界限打破了,打破以后新的面貌就可能出现。但问题是大家根本就不了解我们中国画传统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又谈何继承与创新?

(二)浮躁的心态

现在我们的艺术家太浮躁。今天在画坛出名的人中间有一部分是通过媒体炒作出名的,大家很少见到真正靠艺术自身而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名家,至于大师级的人物目前则还难以看到。

随着整个社会进入商品社会,画画能卖钱了,名画家们的生活大都过得不错。但同时带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浮躁。浮躁到我们根本无法安静下来研究中国画的实际问题,如中国画的传统是什么?中国画有什么体系?这个体系是怎么构成的?体系里的核心是什么?整个构成结构是什么?这些都没有人认真地去研究;即使有个别人在研究,人数太少,影响也太小,还没有形成风气。我由此想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我们曾经有一个国学复兴的阶段,那时大家都在研究中国文化系统的问题,都在研究中国文化的本质问题,我们的美术界也就是中国画界也在研究中国画的本质是什么?中国画的体系是什么?中国画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中国画与西方美术比较,自身的特点是什么?中国画的形式、内涵有什么特点?当时研究得非常深入。如果今天我们的美术界能够像当时美术界那样,潜下心来做这些学术性研究,可能才是中国画能够发展的基础;可惜的是今天很少有人想到这点,更少有人做这方面深入的研究。

在20世纪的画家中,最近我在研究张大千,发现他是聪明人,什么东西都吸收,什么都画——山水、人物、仕女、花鸟、鞍马,宗教艺术、民间艺术……因为他对传统研究太多了,视野就比我们一般画家开阔很多。如果我们能有张大千的心态,对整个中国美术传统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今天中国画可能是另一种样子。出精品的基本条件是:每个人都能沉下心来,如张大千到敦煌一去将近3年,吃多大苦,担多大风险,有时还有生命的危险。今天还有哪个人有张大千这种精神?几乎不可能了。大家养尊处优,手上的画都能卖钱,乘着中国经济发展东风,日子过得太好了,也就缺乏上进心了。

三、用生命燃烧精品

目前我们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万事是什么?物质条件、经济条件都具备了,欠的东风就是我们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传统,研究我们的时代,把我们的传统艺术朝今天、现代、当代做一个全方位的发展,精品在这种思潮中自然会出现。但今天美术界的人太浮躁,我们理论界也很浮躁。理论家们天天都在会场上,还能有什么时间去研究学问?如果一辈子拿不出什么有学术份量的大部头出来,研究的成果在哪里?但诱惑又太大,画家要卖钱,理论家有出场费,而且出场费越给越高,挡得住诱惑的可能性相对较小,非得有相当定力才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安静下来做学问,进行创作的人就不多,顶得住经济的诱惑确实太难。每个时代的大师都是一些有定力的人,真正爱艺术的人不是只爱钱的人,大师就有可能在这其中出现。张大千就是出精品的人,如《长江万里图》《庐山图》,真是让人感动。他一生中最后画的就是《庐山图》,此图长10.8米,宽1.8米,一幅画画了一两年;为画这幅大画,大师甚至把家都改建了,经常画得站都站不稳,到85岁高龄还没画完就去世了。齐白石最后一幅画是《鸡冠花》,像燃烧的火炬一样,显示出齐白石94岁高龄的老人顽强的对生命的渴望。

经典就是这样出世的。一个人把自己全部的生命燃烧成精品,不把生命搭进去是出不来精品的。

从历史发展来看,精品的出现都有强大的创作背景。今天出现的齐白石、黄宾虹、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潘天寿、傅抱石、张大千等一批人,实际上都是在20世纪国学复兴大思潮里出来的。20世纪国学复兴思潮是从20年代开始到三四十年代达到一个发展高峰,中国画和国学复兴的过程中,上述各位国画大家都是在那个时候涌现出来的,这些人构成了整个20世纪中国画大师的队伍。如果没有大家一致努力的时代氛围,这么多大师也出不来。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们那种民族虚无的时代氛围和时代背景下出大师、出精品相对而言要困难些。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又是全民性地对西方艺术的崇拜思潮,从现代思潮到后现代、当代思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民族美术受到的打压是非常严重的。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10来年,我们的民族美术又出现一个复兴的势头。如黄宾虹热、笔墨热等等,这是中国画复兴的契机,这个契机刚刚开始,势头还旺。但由于浮躁原因,势头有些表面化。如果能够比较实质性地、学理性地、实践性地进行研究、探索,估计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一批重量级的画家和作品,一批真正在历史上、学术上站得住的画家和作品,世人应该是能够看得到的。

复兴中华征文 篇4

看那鲜艳的红旗在朝阳中舞动,听那激荡的国歌在脑海中飘荡„„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有一种不可泯灭的澎湃情感在膨胀翻涌即将喷薄而出正如那照样一般!也许这种情感情感早已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也许是在见到五星红旗的那一瞬,也许是在佩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也许在更早以前——识得念出“中华”的那一刹那,它早已,发了芽,而现在我肩负着比以前更强烈的责任,那颗种子也早已结果开花——复兴中华!我未曾说出文天祥“人上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豪言,也未曾拥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更未曾想过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心壮志,但我也有我所能做的事,那便是如周恩来所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正值少年时期,这时的我正是风华正茂生气蓬勃之时,如那蓄势待发的冲向苍穹的雄鹰,如那声震山谷充满力量的乳虎„„心中复兴中华的豪情豪情如何宣泄?心中那爱国热情的浪潮如何掀起?心中那百种情感的交融如何表达?那便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学习本来就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主要任务,兴复中华,从我做起,便应从当下眼前的学习做起,靠着心中的信念,为了心中的目标而不断努力,脚踏实地,一步又一步地向前迈进,虽然这也许只是小小的一步,假使是这样,那挑灯夜战的疲倦,奋笔疾书的身影,重重叠叠的作业„„似乎也并不那么辛苦了,因为这只是我所迈进的一小步,我的路仍很长远,茫茫无尽头,也许布满荆棘寸步难行,也许乌云密布雷声轰响,也许坑坑洼洼满是陷阱,但这都阻挡不了我前进的步伐,百般的阻挠将灰飞烟灭,挫折的羁绊将化为乌有,因为我心中有着一个远大的目标:复兴中华!

推动中华文化复兴与民族振兴 篇5

与会嘉宾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会面。习近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两岸同胞应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马英九倡议两岸应共同合作,致力于振兴中华,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和平灿烂的未来。由此可见,致力于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达成共识,将助推包括中华文化复兴在内的民族复兴实现。这也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和追求。中国崛起基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文化复兴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经济崛起与文化复兴双轮驱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全面推进、实至名归。中华文化是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炎黄子孙的共同使命。在中国经济崛起的时代背景下,研讨和推进中华文化复兴与繁荣,是文化界、学术界专家学者的重要责任。

中共中央台办副主任龙明彪在致辞中表示,论坛在两岸关系发展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重要时期举办,恰逢其时、意义长远,顺应了两岸大交流的热潮,契合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两岸同胞要加强文化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共同精神家园,实现心灵契合。

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指出,当今世纪是人类走到关键转折点上的世纪,西方文化和发展所指引的以消费和成长为带动的发展模式遇到了瓶颈。中华文化需要像文艺复兴一样的复兴。如何让中华文化为全人类作贡献、为全世界建立新的普世价值,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崛起,迎来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该共同思考、推进。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表示,两岸交流已经走到新的节点,即人和人心的交流。希望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为两岸文化交流作贡献,发挥积极进步的作用。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华文化复兴与民族振兴”。在为期两天的交流研讨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中华文化复兴与两岸关系”等议题展开分组研讨。此外,此次论坛还特别邀请部分两岸青年学生参会并在会后进行文化考察,以促进两岸青年交流,让更多的台湾青年了解大陆,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前景与动力,共同探讨中华文化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计。论坛的举行在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华文化复兴论坛的举办得到了文化部、教育部、国务院台办及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大陆及港澳台思想界、文化艺术界、宗教界、教育界等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中华文明复兴 篇6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信的多维依据

相关重要论述。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强调:“一定要通过学习树立对五千多年文明的自豪感,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位于珠海的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时再次重申“文化自信”,指出:“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第一次正式提出来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但真正在党的文件、在中央领导同志讲话中,把“四个自信”并提,是在2016年6月2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了坚定“四个自信”,而且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来源。从历史、现实、未来、理论、文化多维度,我们的文化自信都有充沛的依据和来源。从历史维度看,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历经沧海桑田、风激云荡,绵绵不绝、生生不息,一枝独秀、世界唯一。从现实维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民族自强的伟大胜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继续前进,让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让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从未来维度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美好愿景就在未来不远处等待着我们为之拼搏、为之投入。从理論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提高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都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和源泉。从文化维度看,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丰厚的历史传统和人文菁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光辉历程培育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工作作风;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我们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两种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贯彻。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国家层面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弘扬先进文化、健康文化,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继承和升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我党高度评价我国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并要求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明确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让革命文化发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党领导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精神是超越时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革命文化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学习、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

中国道路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国道路汇聚传统的凝聚力、理念的感召力、制度的整合力、形象的亲和力,传达出自身的文化魅力。中国走出自己独立自主、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有其内在的文化依据。中国在中国道路的实践中产生了影响世界的重要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上一篇: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下一篇: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