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与保健

2024-08-15

中医康复与保健(共3篇)

中医康复与保健 篇1

摘要:随着社会对养生、康复保健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应运而生, 主要培养中医技术类人才。笔者认为, 该专业应以中医基本理论为中心, 以培养推拿按摩及药膳制作技能为基本点,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竞争优势, 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中职卫校,中医康复保健,培养思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自身健康进一步关注。同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 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明显增加, 卫生服务的重点逐渐由原来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向预防、食疗、康体、保健等需求转变。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 很多中医类学校纷纷开设了中医康复保健专业, 培养相关的人才, 以适应市场需求。

但是, 由于大多数学校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思路不够清晰, 很大程度上受到现代康复医学模式的影响, 甚至被其“牵着鼻子走”, 导致专业特色不够突出, 毕业生在求职时没有竞争优势。不少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所学专业截然不符的保健养生工作, 有的转行做起了医药代表或其他工作, 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为此, 我们应当认清当前人们对康复保健服务的需求, 明确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 突出专业特点, 彰显中医特色。具体如下。

1 以培养推拿按摩技能为第一个“基本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养生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有病治病的按摩方式, 各行各业人群有不同程度的保健按摩要求, 如运动员、旅游者、办公室人员等需要解除疲劳, 女性想要减肥, 老人想要延年益寿等。被称作“绿色疗法”的中医推拿按摩手法, 它不仅对很多疾病, 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还对亚健康的人群以及某些疾病后遗症 (如中风) 等也有很好的康复保健作用。可见, 推拿按摩人才的社会需求大幅度上升。然而, 目前受过正规培训、具备较全面医学知识的推拿按摩人才极其短缺。如果能掌握过硬的推拿按摩技能, 必然会受市场的欢迎。可见, 将推拿按摩技能作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个“基本点”是毋庸置疑的。

2 以培养药膳制作技能为第二个“基本点”

有人认为,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就是培养会推拿按摩的技术人员, 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中医药膳在人们的康复保健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 中医药膳的制作, 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技能培养的第二个“基本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饮食的品质越来越重视, “如何吃出品位, 吃出健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因而, 中医药膳这种药食结合、养疗一体的传统医疗保健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同时也受到餐饮行业的追捧。很多餐馆纷纷以“中医药膳”为噱头吸引顾客, 部分医院、康复中心也相继成立了药膳食疗康复保健科室以满足患者对康复保健的需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药膳专业人才的数量偏少, 不能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而且很多所谓的“专家”, 大多是半路出家, 没有经过正规培训, 或者是一些厨师东拼西凑学了一些有关中药、食物功效的知识。因此, 如果能够掌握娴熟的中医药膳制作技能, 在前景广阔的保健行业中, 更容易分“一杯羹”。可见, 将药膳制作技能作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二个“基本点”是大势所趋。

3 以中医基本理论培养为“中心”

任何一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都不能脱离其自身的理论基础, 同样, 无论是推拿按摩还是中医药膳, 都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技能的培训上, 如果离开了中医理论的指导, 那么, 其应用和发展就失去源头活水。

推拿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应用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才能够灵活地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 辨证施行不同的手法。不仅如此, 有了一定的中医理论, 康复保健专业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 才能对顾客提出的有关康复保健问题进行解答, 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对于康复保健不同层面的需求。如果不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寒热虚实等中医基础理论, 就只能按照套路死板地操作, 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因此, 只有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毕业生才能在工作中突出中医特色, 进而彰显就业竞争优势。

中医药膳的渊源和特点决定了从事药膳的专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 因为药膳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 跟传统的中医理论密不可分。药膳是以食物和中药材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 既有食物的属性, 又有药物的功效, 同时兼具防病治病和营养保健的双重作用, 其配伍、组方和运用均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如各种原料的主次搭配、药性寒热的配伍、五味的合理取舍、药引的准确选择, 最终使整道药膳更适合用膳者的体质特点, 发挥最佳功效等。所以, 在培养学生药膳制作技能的同时, 必须强调中医理论的学习, 才能真正从本质上理解中医药膳的内涵。如果脱离了中医理论的指导, 只是照本宣科地做几道含有中药的菜肴来代替“药膳”, 不仅不能发挥药膳的优势, 反而会使人们对药膳的作用产生怀疑,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这无疑阻碍了中医药膳的发展。

此外, 有了中医理论作为基础, 学生今后对中医的其他康复、保健方法或技能, 比如针灸、拔罐、药浴以及传统健身运动等, 就容易上手, 如鱼得水, 进而拓宽其就业范围, 可以从事包括养生、美容、健身教练甚至有关中医康复保健宣教等更多的工作。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 中医康复保健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将越来越广。然而, 作为中职卫校, 由于受办学层次及政策等有关因素的约束, 在培养学生康复保健技能方面, 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能围绕上述以中医基本理论培养为中心, 以培养推拿按摩及药膳制作技能为基本点的人才培养思路进行办学, 既能让学生拥有就业所必需的技能, 又能给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潭“活水”, 从而使其在广阔的健康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并独树一帜。蒉

中医康复与保健 篇2

为了制订我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新的教学指导方案,使指导方案能符合教育部及中职示范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满足德州市各级医院、相关行业等对中医康复保健人才的实际要求,符合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为此,我们开展了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目的的医院、行业等人才需求和要求的调研。

一、调研的目的

使教学指导方案能真正符合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内涵,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和先进性。以山东省康复保健及相关行业的岗位要求为基本依据,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分析出本专业学生应具有的专业能力与素质结构,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中医康复保健的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2.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有哪些? 3.就业的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有哪些要求? 4.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专业课程该如何设置?

二、调研的方式和内容

(一)调研方式

1.深入医院、康复保健机构内部与单位领导、科室负责人、专家、技术骨干等座谈。

2.深入医院、康复保健机构内部与其他院校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座谈。3.深入医院、康复保健机构内部对工作一线的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4.通过上网了解其他院校中医康复保健的专业建设情况及调研资料。

(二)调研内容

1.中医康复保健的岗位需求调研

用访谈、问卷形式对医院、行业的单位领导、人力资源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及一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研,这部分调研主要针对中职学生可以就业的中医康复保健岗位的调研。

主要岗位是康复治疗师、保健按摩师,主要从事健康评估、康复治疗、保健按摩;次要工作岗位是针灸师、足疗师,主要从事拔罐、足疗、针灸、刮痧;从事最少的工作岗位是美容师、灸疗师。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的定位是知识型、技能型和实用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健康评估能力、设备应用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调研

用问卷形式对医院、行业保健机构的科室负责人、一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研,这部分调研主要是对中医康复保健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的调研。

调查结果:各项能力重要性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1.与人合作2.业务实施3.与人交流4.语言表达5.解决问题6.理解判断7.自我学习8.文字表达9.业务开拓10.决策11.信息处理12.数字应用13.组织协调。

3.职业岗位对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要求调研

用问卷形式对医院、行业保健机构的技术专家、科室负责人、一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研,这部分调研主要是对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课程设置的调研。

调研结果:

(1)公共基础知识:完成岗位职责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有心理基础与人际沟通、社交礼仪、法律常识,英语、计算机、语文、数学,其中多数人认为人际沟通、社交礼仪、法律常识比较重要。

(2)专业基础知识:多数人认为经络腧穴、解剖生理、中医常识、临床常见病在完成岗位职责中比较重要,其选择率分别占前四位,而选择中药方剂、中成药、中医养生、食疗学的选择率则较低。

(3)专业技能:大多数人认为推拿手法、推拿治疗、针灸、足疗、拔罐、刮痧在岗位所需专业技能中均非常重要,并且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推拿手法、推拿治疗和针灸。

三、调研的结论 1.人才需求方面

一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需求始终保持稳定并不断增加;

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中医康复保健人才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是由于人们要求的康复保健技术、方法不同,需要具有不同技能方向的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技术人才,如:保健按摩师、足疗师、保健刮痧师、中医康复理疗师、中医美容师等。

2.课程体系构建方面

一是课程体系构建要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做到理实一体,学中做,做中学,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是课程设计要符合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适应就业去向的变化而不断优化,突出专业技能方向课的学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突出专业技能方向的培养;

三是康复保健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医疗、康复、保健服务,要加强实践、实训、实习教学环节,尽量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仿真模拟的“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岗位能力培养的直接对接,缩短学习到服务的时间,让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依据调研结果分析,按照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课程体系构建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由于中职课程与高职高专课程、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在性质功能以及总体框架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教育性质、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因此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保持有别于本科、专科的自身特点。

1.课程体系、标准要体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和标准能具体反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

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从而使人才培养规格适应中职中医康复保健职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

2.课程内容要适应社会服务及学生个体的需求

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康复保健的技能型、实用型服务人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在逐步增强,这就要求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课程内容要适应社会服务的发展需要;同时,随着社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康复保健方面又出现了新的岗位、工种,必须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来开发课程,不断吸收康复保健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3.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也不同于高职高专教育,它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技能,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而工作中依赖的大部分是实践知识,因而要把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设计成实践过程,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这是现代中职教育的内在要求。

4.课程设置要结合地方、行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每所学校所处区域及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难以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实施需求。因此《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只制订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并由教育部负责并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等专业建设规范性文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和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实施,并按《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结合地方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与行业部门的合作,组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其他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各中职学校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依据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教学指导方案,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实际。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组织编写符合学校实际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

5.拓宽课程内容范围,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技术更新速度很快,岗位能力不断变化,就业市场变化莫测,这些不确定因素要求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必须尽可能拓宽课程内容的范围,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不仅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

(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

1.课程设置要符合《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大体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体育与健康、英语、语文、数学、计算机应用、公共艺术及其他公共选修课程。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专业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专业基础课加专业技能课和技能方向课的课程结构,构建专业技能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行业实际和岗位能力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部分基础性强、规范性要求高、覆盖专业面广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

2.课程设置要适应中职教学模式要求和中职学生特点

目前中职教育普遍执行2+1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顶岗实习一年。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4周),假期11周,机动1周。由于学生的顶岗实习大多与将来的就业密切相关,大部分学校将第三学年全部安排了顶岗实习,学生实际在校学习时间大约只有70周,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在前两年的学习期间内公共基础课程要占去近一半的时间,这样能够保证用于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只有不到35周的时间,按每周28课时计,只有980左右的课时,加上后续课程对基础课程的依赖性较大,前期不能开设,只能在后面一学年开设,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课程的选择上要少而精,不能多而泛。

目前中职学生生源主要是参加中考没有考上普通高中,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加上突然由普通教育转入职业教育,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要为以后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同时练就过硬的中医康复保健操作技能,医学基础课程开设要占用一个学年。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集中在第二学年,这也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开设门数不能过多的原因。为此,顶岗实习之所以拿出1年的时间进行,是解决好多专业课程的任务在学校无法完成的问题。

3.课程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中职生学习基础普遍不好,但个体之间仍有差别,甚至相差能有一两百分,加上对专业学习适应能力不同,在学习上又会出现不同的层次,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选修课程来加以解决,学习较好的那部分学生,可适当选修一些较深的专业课程,而对于那些程度较低的学生,则主要以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学习为培养目标。

4.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设置,一是满足社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需求,二是满足该专业学生就业、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实践课程应设置理实一体阶段实践课程、综合实践阶段实践课程二种形式。

(1)阶段实践课程。阶段实践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经络腧穴学、推拿手法学、刺法灸法学、康复医学概论等课程内的分块实训。如:画经点穴、推拿手法、艾灸、拔罐、康复工程设计的实训等。这些实训都应与各自学科的理论内容相融合,需要老师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体现,并配有相应的理实一体教材。

(2)综合实践课程。这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训,包括 临床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刮痧治疗、芳香治疗、足疗等,实现教学 与岗位服务的有效衔接。

5.建立“理实一体、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要保持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理实一体化”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理论知识,做到“学中做,做中学”,用工作任务来引领专业知识,将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机融合,使教、学、做密切结合,解决以往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每个学习工作任务按照“设计、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五个工作步骤进行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采用工作过程导向、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基本人际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问题判断能力、工作任务解决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格,以便学生踏入社会后能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并制订详细的学习情境考核方案,以全面衡量学习效果和综合职业能力。从根本上实现由单一的理论知识学习到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的转变。

6.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

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入门砖,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合该专业学生将来从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由于学生第三学年要进入医院、行业顶岗实习,且顶岗实习大多与将来的就业密切相关,学生在校考试的机会实际上主要是在第二学年末开始,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合理安排,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前能如期参加取证考试。

7.建立合理有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改变以往单一的书面理论考试,构建合理有效的“知识+技能”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完善的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规范合理的课程标准,大力加强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多元化和评价标准多元化。课程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用人单位、行业组织、专家委员会等。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评价检验课程的有效性,用人单位评价检验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及学生的社会适应度,行业评价检验学生的职业适应度,专家评价是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检验课程的科学性。课程评价应采用符合能力本位课程性质和特点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转变。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形成以口头与书面问答、技能测试、课程实践作业、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向学生问卷调查、向企业问卷调查、访谈等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表现在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上,每一次评价或测试要尽可能地覆盖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并将课程质量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评价等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

五、调研的初步成果

(一)我市经济社会状况对本专业的发展有较强支撑

调研发现,近几年社会上的养生、保健机构对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同时新建的康复医院及在各级医院新开的康复保健中心如雨后春笋。我校的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市场前景良好,已经开始出现定向班,也反映出中医康复保健人才的紧缺程度,正是这样一个黄金市场、朝阳产业为我校的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提供了巨大的人才需求和良好的办学环境。

(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

通过调研,确定了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毕业生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的主要职业岗位。

康复治疗方向:

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康复科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理疗师。工作岗位:可在各级医院康复科、康复医院、社区康复保健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体育运动队、疗养院、休闲中心等,从事中医康复、保健等工作;

保健推拿方向:

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保健按摩师、保健刮痧师、中医刮痧师、足部按摩师。

工作岗位:可在康复保健中心、推拿科、按摩科、中医国医馆、亚健康中心、体育运动队、疗养院、休闲中心、足疗中心等,从事保健推拿、中医康复等工作;

中医美容方向:

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美容师

工作岗位:可在各级医院的美容科、美容保健中心、美容中心、大中型化妆品企业集团等从事美容技术、美容产品营销与咨询等工作。

(三)确定了人才规格及职业能力要求 1.基本知识要求

(1)具有本专业所必须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2)具有必要的中医药、经络腧穴、推拿基本理论知识。

(3)具有必要的现代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的一般理论知识。(4)掌握中医康复保健知识与技能,能进行中医康复保健服务、中医养生指导服务,能解决服务对象的相关问题。

2.职业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2)具有遵纪守法和医疗安全的意识。(3)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英语会话和计算机应用能力。(5)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3.核心技能要求

(1)具有必要的中医药、康复等基本理论知识。(2)具有必要的针灸、推拿等基本理论知识。康复治疗方向:

具有将运动科学、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运用至康复治疗的能力。

具有监督患者的运动并能给予正确反馈的能力。具有与康复医师、康复护士团结合作的能力。

④具有依据康复治疗方案使用康复治疗器械、仪器及设备,设置康复环境的能力。

保健推拿方向:

具有运用针灸、推拿、保健按摩、足部按摩、中医刮痧、理疗 等方法进行保健服务的能力。

具有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指导的一般能力。中医美容方向:

具有进行推拿、中医美容及美体等技术操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美容产业、产品的管理及营销的能力。具有依据美容方案使用美容器械、仪器及设备的能力。

(四)基本确定了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基本要求

针对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我们设计了康复治疗、保健推拿、中医美容三个专门化方向,并按照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及技能方向课程的模式配置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标准和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2.专业基础课程

(1)中医学基础(108学时6学分)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所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概况,正确理解阴阳五行学说,掌握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学会病因病机分析、四诊的运用,确立中医的防治原则,从而熟练地掌握中医诊断和辨证论治的基本技能,为学习中药、方剂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并牢固树立热爱中医科学、献身人类健康事业的专业思想。

(2)人体解剖与组织学(144学时8学分)

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细胞与基本组织、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及其各器官的名称、形态结构、位置等内容,使学生获得护理专业必须具备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康复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3)中药方剂(108学时6学分)

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中药与方剂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中药的性能、用药禁忌及煎服方法和方剂的组方原则、常用治法等基础知识,熟悉77味常用中药的主要功效,了解47首常用方剂的临床应用,具备应用型中医康复保健人才所必需的中药与方剂知识,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现代临床康复工作的要求。

(4)生理学(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肾脏的排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生殖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体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及机体内环境变化对人体功能活动影响的相关医学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康复专业知识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5)病理学基础(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各种病理过程产生的原因、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病理临床表现,使学生掌握有关疾病的基本原理,具有分析疾病能力,为临床课提供理论基础。

(6)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36学时2学分)

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免疫学基础知识,掌握常见病原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实验室诊断、防治原则等,初步建立无菌观念,使学生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有关临床康复各科打下基础。

(7)经络腧穴学(108学时6学分)

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经络学基础和腧穴学基础两部分。经络学基础的主要内容是十二经、奇经八脉、经络的分布关系和应用;腧穴学基础的主要内容是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腧穴的概念、分类、主治规律、特定穴的含义、名称及临床应用。旨在使学生掌握经络和腧穴的概念、分类及主治,为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8)诊断学基础(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是:讲授体格检查和实验室诊断,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症状鉴别诊断,为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业技能课

(1)推拿手法学(72学时4学分)

主要内容包括推拿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系统介绍推拿的基本概念、基本功法、基础性手法、推拿的作用、常用诊法和常用穴区等相关知识。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推拿的基本手法及操作技能。(2)刺法灸法学(72学时4学分)

主要内容包括针法、灸法的历史发展沿革,毫针针刺方法、灸法、罐法、现代刺灸方法等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刺灸的基本操作技术及补泻手法等。

(3)推拿治疗学(72学时4学分)

主要学习推拿治疗学的发展、作用原理、治疗原则、相应的骨伤科疾病,内妇科疾病,小儿科疾病的推拿治疗,推拿介质和热敷等,尤其是要重点学习和掌握推拿擅长治疗的颈椎病,腰椎键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使学生在掌握推拿手法学技能的基础上,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的特点,能熟练运用推拿手法治疗临床常见的疾病和多发疾病。

(4)康复医学概论(36学时2学分)

本课程是康复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康复、康复医学和中医康复的基本概念、运动学、神经发育学、康复工程基本知识、康复心理、康复病历等,本课程的内容既与基础相联,又与其他康复课程相续。

(5)康复评定学(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是研究临床康复评定的学科,是康复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研究应用康复医学方法,对残疾者或功能障碍者的残存功能或恢复潜力进行评定,做出康复诊断,制定康复计划,对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6)康复治疗技术(108学时6学分)

本课程是康复专业主要的专业核心课之一,是研究伤、病、残者及亚健康者身心健康和功能恢复的重要学科,也是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内容丰富,包含技术种类较多,重点研究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传统中医疗法、心理疗法和康复工程等康复技术。

4.技能方向课 康复治疗方向

(1)中医康复学(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康复的基础理论、基本观点、中医康复疗法;病残、伤残、老年、慢性及其他病证的中医临床康复。每个病证的内容包括概述、康复疗法、康复护理、康复预防等方面内容。

(2)常见疾病康复学(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是研究多种疾病的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将护理与康复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掌握各种疾病的康复护理要点,为将来从事康复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保健推拿方向

(1)特色疗法(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介绍了临床常用的中医特色疗法如平衡针、小针刀、腹针、埋线、刮痧、整脊,其内容包括概述、基本原理、操作规程、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临床应用等。

(2)推拿练功学(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介绍了传统及现代的练功方法,主要涉及基本步势、太极拳、易筋经、少林内功、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功法。

中医美容方向

(1)美容实用技术(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在医学和美学理论指导下,研究防衰驻颜,强身健体的理论、原则和技术方法;掌握针对影响美容的各种因素,如体质、睡眠、情志、饮食、环境等,采用药物、针灸、推拿、刮痧、拔罐、音乐、运动、膳食、心理调适等技术手段进行内外综合调理,以预防疾病、延缓衰老、驻颜美形的一门技术。

(2)中医美容学(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症下药,从而调节人体机能状态,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达到祛斑、除痘、悦色美容的目的。

六、结语

本次的行业、医院调研涵盖了山东省六地市,重点是在本市(德州市),虽然调研的范围不是很大,调研的单位也不是很多,但还是基本搞清了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的能力要求。调研的结论是可信的,尤其对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提供了岗位要求依据。

德州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中医食疗与保健学习心得 篇3

中医养生和保健: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保健方法,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医养生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历代医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反复探索、求证,逐步认识与实践后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

有说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食物好比是皮,营养则好比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中医的哲学基础是阴阳五行。假设将阴阳五行再概括一次,我感觉就两个字---平衡。西治疗病的基本大法实践上就是“调节”。就是将不平衡的形状调整到新的平衡的形状。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谋求的是一种平衡。生理平衡了,病自然也就消除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饮食方 面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我国传统的中医药膳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认为,在药膳的真正含义及如何更好地达到对人身的养生保健作用等方面,尚需提高人们对药膳的理性认识。

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健康状况和药食同源之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适当的中药相配伍,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和特定功效的食品。同时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祖先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辨证关系,它包括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作用,以及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药膳对于人体的健康和和谐确实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要使用药膳来保养自己的身体,同时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药膳文化。

上一篇:价格博弈分析下一篇:实证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