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免疫论文(共10篇)
中医与免疫论文 篇1
中医的临床应用除少数用单味药外, 大多是复方配伍, 以发挥其整体综合作用及独特疗效。为了进一步探讨和发挥中医的作用, 免疫学及免疫药理采用实验手段对单味中医及其提取物以及复方进行研究。本文仅从免疫学角度认识几种重要常见单味中医和复方对机体的免疫作用, 其免疫作用有免疫增强作用、免疫调节和抗过敏作用, 现分述如下。
1 免疫增强作用
以补益药为多,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药也有此作用。
1.1 人参
现已分离出含“蛋白促进因子”的人参活素, 证明其在体内能加速核糖核酸 (RNA) 和血清蛋白 (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 的合成, 提高机体免疫力, 并对癌症有辅助治疗效果[1]。实验还证明人参有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2]。
1.2 黄芪
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和玫瑰花结形成细胞增生, 同时提高分泌型Ig A水平[2], 并可诱生干扰素[3]。
1.3 枸杞多糖
枸杞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枸杞多糖 (LBP) , Wang等[4]报道LBP主要作用于T细胞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 、自然杀伤细胞 (NK) 及腹腔巨噬细胞 (MΦ) , 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和免疫监视系统的功能, 从而发挥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李氏等[5]报道LBP对绵羊红细胞 (SRBC) 诱导的特异性抗体生成反应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提示LBP也能提高体液免疫功能。此外, LBP还能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
1.4 蜂乳
鲜蜂乳中有一种10-羟基-42-葵烯酸 (10-HAD) 物质, 又称舌浆酸, 是蜂乳的标志物, 它可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Ⅳ型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 可促进蛋白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促进小鼠脾细胞产出IL-2, 还可提高小鼠胸腺L3T4+细胞数。使用它腹腔注射对小鼠S180实体瘤及艾氏腹水癌细胞具有抑癌作用, 并能恢复因荷瘤所致的免疫功能下降。
1.5 生脉散
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能使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 具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在抗中毒性休克时, 可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内毒素的功能;在抗心源性休克时, 可增强抗体免疫稳定功能[3]。
1.6 四君子汤
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 能使玫瑰花结形成率明显上升, 同时血清Ig G也明显上升[2]。因此, 该方既能增强细胞免疫又可增强免疫功能。
1.7 参芪防感口服液
裴氏等[6]用参芪防感口服液 (主要成分为人参、黄芪、白术) 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60例, 30 d为1疗程, 治疗前及服药2个疗程后分别检测血清Ig G、Ig A、Ig M、补体C3含量, 外分泌液SIgA, 研究结果显示患儿在治疗前以上指标均低于正常值, 经治疗后多项指标均显著增高,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提示该复方使患儿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增强。
2 免疫调节作用
2.1 黄芪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以黄芪为有效成分筛选出F3, 可提高IL-2激活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 (LAK) 以提高肿瘤杀伤效应, F3增强了IL-2的免疫调节作用;而F2在单体时免疫抑制作用很强, 可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肾移植抗排斥反应。黄芪本身含有阴阳对抗的成分, 在人体免疫功能偏低时, 可使其升高, 反之, 又可使其抑制, 表现了双向免疫调节作用[7]。当黄芪粗制品在合适的剂量时起免疫增强作用, 促进的作用可能会掩盖抑制作用, 但如黄芪剂量过大, 反而会引起免疫抑制[7]。
2.2 枸杞多糖
张氏等[8]以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学说和祖国医学的整体理论为指导思想, 观察了LBP对正常大鼠下丘脑、脾脏单胺递质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结果表明, LBP在增强大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同时, 使脾脏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明显下降;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5羟色胺的含量下降, 5-羟胺吲哚乙酸升高;此外, 血浆皮质酮水平降低。提示LBP增强免疫功能的机制, 一方面是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统, 促进免疫反应;另一方面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 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或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外周免疫器官 (如脾脏) 的神经通路作用于免疫系统, 从而发挥对整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王玲等[9]研究表明, 枸杞子提取物对细菌脂多糖 (LPS) 刺激小鼠B淋巴细胞增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高浓度有抑制作用, 而低浓度则有促进作用。
2.3 玉屏风散
全方及黄芪, 对抗体形成细胞溶血空斑试验呈双向调节作用, 基数低者用药后升高, 基数高者用药后降低, 并发现此双向调节作用与环磷酸腺苷 (cAMP) 及环磷酸鸟苷 (cGMP) 的含量密切相关, 即溶血空斑与c GMP含量平行, 而与c AMP含量相反[3]。c GMP起正调节作用, 使空斑形成细胞增多, cAMP起负调节作用, 使空斑形成细胞减少。
3 抗过敏作用 (抗变态反应作用)
变态反应主要有Ⅰ、Ⅱ、Ⅲ、Ⅳ型, 现针对此四型分别举例说明其抗过敏作用。
3.1 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
中医过敏煎由柴胡、防风、五味子、乌梅及甘草组成。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证明, 本方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 常用以治疗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患。药理实验证明过敏煎有减轻实验小鼠过敏性休克的作用, 此脱敏作用可能使机体产生了大量的封闭型抗体Ig G且游离于血中, 阻止了再次进入的抗原与靶细胞上的Ig E结合。
3.2 抗Ⅱ型变态反应作用
活血化瘀方由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广木香组成, 有预防ABO型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有人给既往有ABO型新生儿溶血病史的11例孕妇服本方药预防, 共生12个婴儿, 结果10个新生儿正常, 仅有2例发生轻度溶血。此方中各药在体外对人体血型抗A、抗B抗体均有抑制作用。提示本方预防ABO型新生儿溶血病的机制与抑制或清除免疫性血型抗体有关[10]。
3.3 抗Ⅲ型变态反应作用
益肾汤由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药组成 (当归、赤芍、川芎、红花、丹参、桃仁、益母草、银花、白茅根、紫花地丁) , 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用本方治疗慢性肾炎64例, 总有效率达93.7%.药理研究发现, 益肾汤对用马血清复制的豚鼠膝关节Ⅲ型变态反应炎症有抑制作用, 故其疗效与减轻肾脏变态反应, 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11]。
3.4 抗Ⅳ型变态反应作用
活血祛风汤由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白蒺藜、荆芥、蝉蜕等组成。李氏等[10]研究本方及其拆方的抗过敏作用, 前四种药物组成活血化瘀方, 后三种药物组成祛风止痒方。结果显示, 两方单独使用均可抑制二硝基氯苯 (DNCB) 引起的小鼠Ⅳ型变态反应, 提高组织胺致痒阈, 但共同配合后上述作用明显增加。抗Ⅳ型变态反应作用的机制可能是抑制了致敏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淋巴因子的产生与释放。中药复方的抗过敏作用可体现在多方面, 如银翘散既能抗Ⅰ型变态反应, 抑制小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也对DNCB所致小鼠Ⅳ型变态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药复方的抗过敏作用不同于西药的免疫抑制剂或抗过敏药物, 它在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的同时, 并不抑制机体的抗感染功能, 抑或有增强作用[11]。因此, 中药复方治疗过敏性疾病具有其特点和优势, 中医对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独特的疗效。
综上所述, 一种中药或一个复方既可发挥抗过敏作用, 又是免疫调节剂, 中药对治疗疑难重症疗效显著, 如安宫牛黄丸实验证明该复方有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它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功能的良药, 具有镇静、抗痉、解热和消炎作用, 使高热神昏患者转危为安。说明它起到了免疫增强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在临床应用中药时, 应从整体观念出发, 既辨病又辨证, 结合免疫学及免疫药理学, 调动机体整体的免疫力, 才能发挥中药最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张福海, 等.补益药对机体的补养免疫作用研究近况[J].中医药信息, 2005, 22 (6) :21-23.
[2]余贺, 等.医学微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243-246.
[3]沈玉清, 等.临床免疫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356-357.
[4]Wang BK, Xing ST, Zhou JH.Effect of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on the immune responses of T, CTL, and NK cells in normal andcyclophosphamide-treated mice[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90, 4 (1) :39-43.
[5]李英杰, 等.枸杞多糖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 2004, 13 (10) :882-886.
[6]裴秀英, 等.参芪防感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J].陕西中医, 2000, 21 (8) :342.
[7]沈自伊.中医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综述与评析[J].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 12 (7) :37-38.
[8]张永祥, 等.枸杞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与单氨递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相互关系[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991, 15 (3) :210-215.
[9]王玲, 等.枸杞多糖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J].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5, 10 (2) :118-121.
[10]李美珍, 等.活血祛风汤及其拆方抗过敏反应作用的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 2003, 19 (4) :53-54.
[11]黄振华.某些中医复方的抗变态反应作用[J].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 9 (5) :23-25.
中医与免疫论文 篇2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包括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三门学科的知识。国内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都将它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凸显其重要性。本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桥梁课程,与中医药临床联系十分密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纽带,有助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掌握和对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早在三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学与免疫学紧密联系的基础;中医外感病邪的疠气往往与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有关;西周时期的《周礼·疾医》里描述四时皆有疬疾,而秋时有疟寒疾,其中描述的疟寒疾即是人体寄生虫学的疟疾。而且,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广泛开展,科学工作者发现某些中药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与免疫增强的功能,可以保护免疫器官、滋养免疫细胞、调节增强免疫分子的活力,发挥抗感染、抗肿瘤等多种免疫作用。目前,中医药界已经从多种中草药中提取出具有广泛免疫作用的多糖,比如,甘草活性多糖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还可广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活性,从根本上强身抗病,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从这些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中医药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中医药专业特别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好《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技能,对于本专业学生未来学习中医内科学和将中西医有机结合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国内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我们发现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中医院校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多,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倾向于以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为主,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西医基础课,往往不能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加之在一些中医院校,很多专业都是将这门课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因而不少同学都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临床实践用处不大,因而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二是中医院校内西医基础课的课时数普遍不足,对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大部分中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都只安排了60~72学时的教学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64学时,试验教学8~12学时),部分专业(如护理学专业)仅安排了48学时,而在西医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的临床专业都将本课程拆分为《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这三门课程,往往安排的180~210教学学时。从学时安排上来看,中医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时数的严重不足使得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充分展开,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与临床医学各课程的联系紧密,因而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本课程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以及人体寄生虫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教学才能得到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方面,中医院校由于受课时安排不足的限制,往往仅仅安排12~16学时的实践教学,与西医院校安排的60~80学时的实践教学相比,仅为其五分之一,这使得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受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然而,期望像西医院校那样大规模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课时也不现实,这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而言势必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因而要在较少的实验学时安排下提高《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1.确定课程定位,强化教学理念。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课程功能应从原有的知识定位向着知识、技能和创新并重的定位转变。
2.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校教育的经典,是课堂教学的范本。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重新构建教材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重新编写和出版供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工作人员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4.基于综合性和创新性试验,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目前医学院校开展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即由老师设计好,由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实施让学生直接观察,由此来验证课堂所学理论。这种传统的、单一模仿式的实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及创造热情,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我校目前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如:玻片凝集试验、补体溶血反应、病原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等,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低;有些实验内容简单,实验方法落后,已经不能够适合于临床和科研应用,如:单向琼脂扩散法、双向琼脂扩散法5]。因而,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意义重大。目前,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方面应用广泛。所谓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而完成的复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理论知识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像验证性实验那样单一,要求的是要有综合能力。因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要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要熟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体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达到实验既定的目的和要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促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每次实验教师抽取一个小组对当前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汇报,提出所遇到的问题,学生一起讨论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选择使用的实验材料,要自己配好试剂,实验的仪器要调整,操作、记录、结果分析等均由自己独立完成,其中每一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充满挑战,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完成,不仅提高了查阅文献的能力,而且学到了传统教学中不做或由教师代做的许多实验方面的技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养成独立的分析、动手、反思、创新的精神,对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应用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中医与免疫论文 篇3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中医证型;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相关性;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中医文献中“顽痹”“鹤膝风”等相似,但由于中医学的固有辨证模式,使中医对RA的认识停留在辨证施治阶段。辨证施治具有其优势和特色,由于受到主观条件影响较大,如患者自身表现、医疗环境、医者主观判断和医术水平,以及学术流派观念不同等,往往会造成分型和治疗的差异,给临床医生准确判断、交流病情和为患者提供精确、规范化的治疗带来阻碍。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不断发展,西医对RA的认识和治疗更加注重参考实验室指标,各类临床观察指标也逐渐被纳入诊断和治疗标准当中。为了能更好的发挥中医学的辨证优势,中医学者应当借鉴西医的成果,不断推进中医辨证的客观化。
通过对近10年来的文献检索,笔者现对RF、AKA、APF、抗CCP抗体等几个与诊断相关的免疫学指标进行讨论分析,其他实验室指标如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等不予讨论。
1 类风湿因子(RF)
血清学RF是临床观测和诊断RA最常用也是最基础的指标,RF分IgM、IgG、IgA 3型。临床常检测IgM-RF,在RA患者阳性率为60%~80%,但特异性不高,除RA外还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干燥综合征等)、细菌或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丙型肝炎、肺结核、牙周炎及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和3%~5%的健康人以及10%以上的老年人。IgM-RF与骨侵蚀有关,IgM-RF、IgA-RF阳性患者预后差,受累关节数多,3型RF同时升高较单独1型升高的患者病情重。IgM-RF、IgA-RF、IgG-RF联合用ELISA法检测可明显提高RA诊断的准确性。隐性RF(HRF)是指与自身IgG结合而活性被遮盖的那部分RF。由Allen将RF阴性患者的血清经酸化吸附后制备含IgM洗脱液显示出RF活性,又可被IgG抑制而证实。HRF的检测提高了RF阴性及幼年RA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准确性[1]。
我国学者多将RA按中医证型分为寒湿阻络、湿热阻络、寒热错杂、痰瘀互结、肝肾阴虚5大证型,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RF在这些中医证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姜泉等[2]对475例RA患者进行6种证型分类,RF均数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但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按其均值大小依次排序为:气阴两虚型>湿热痹阻型>肝肾两虚型>瘀血阻络型>痰瘀痹阻型>寒湿痹阻型。谢丽萍等[3]对106例RA患者按中医证型进行RF滴度测定,发现肝肾阴虚型RF指标在寒湿阻络、湿热阻络、寒热错杂、痰瘀互结、肝肾阴虚5大常见证候类型中均数最高。胡晓蕙等[4]对122例活动期RA患者中医证型与RF的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湿热阻络型、寒热错杂型RF阳性率最高,阴性率为12%,寒湿阻络型、痰瘀阻络型、肝肾两虚兼外感型阴性率为33%。鲁丽等[5]对201例RA患者RF指标进行研究发现,RA患者RF指标与病情活动程度相关。RF在寒湿痹阻与湿热痹阻、肾气虚寒证候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中医各证型的RF进行分析,得出RF-IgG按其均值大小排序为:湿热痹阻>肾气虚寒>肝肾阴虚>寒湿痹阻>痰瘀痹阻。RF-IgM各证型间比较,按其均值大小排序为:湿热痹阻>肾气虚寒>肝肾阴虚>寒湿痹阻>痰瘀痹阻。RF-IgA各证型间比较,按其均值大小排序为:湿热痹阻>肝肾阴虚>肾气虚寒>寒湿痹阻>痰瘀痹阻。 日本有学者[6]将RA分为气滞血瘀、阴虚内热、气血两虚、阳虚寒湿4型,对证型与临床检查、合并症进行研究,报道A/G值阴虚内热最低,阳虚寒湿最高;阴虚内热、气血两虚、气滞血瘀型RF阳性率为70%以上,阳虚寒湿为40%;阴虚内热型合并症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气血两虚,阳虚寒湿最低。于秀明等[7]将210例RA患者分为湿热痹阻、肾气虚寒、寒湿痹阻、瘀血痹阻、肝肾阴虚5型,研究显示瘀血痹阻型和肝肾阴虚型RF阳性率显著高于寒湿痹阻型,瘀血痹阻型RF阳性率高于肾气虚寒型。乐惠荣等[8]将143例活动期RA患者分为寒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湿热阻络型和痰瘀阻络型4组,发现湿热阻络型RF阳性率最高。黄李平等[9]将80例RA患者分为湿热型、寒湿型、肝肾两虚型、痰瘀互结型4组,发现不同证型间IgA、IgM、IgG、IgE存在差异,其趋势表现为寒湿型>湿热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两虚型。胡祖光等[10]对RA 4种证型指标关系的研究发现,湿热阻络型治疗前的IgG水平显著低于气阴两虚型和寒湿阻络型,IgM又显著低于肝肾两虚型和寒湿阻络型(P < 0.05)。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RF各指标因子在中医证候分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方路等[11]在研究中发现RA不同证候间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何羿婷等[12]发现RA患者RF、IgA、IgG、IgM、ESR、CRP相关实验室指标在证候分布上变化不明显。
2 抗角蛋白抗体(AKA)和抗核周因子(APF)
AKA是RA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在RA早期,临床表现出现前即可出现。其对RA患者的诊断特异性为94%,敏感性为47%,也是一种鉴别RA和与多发性关节炎相关的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检验标记物[13]。APF在RA患者中的敏感性为52%,特异性为79%,可以出现在RA的早期阶段,大约30%的RF阴性RA患者可以检出,是早期诊断RA的有效指标之一。APF分IgG-APF、IgM-APF、IgA-APF 3种类型,IgG-APF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1 %~91%,特异性为73%~99%,是3种APF中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指标。但IgM、IgA同样对RA有诊断意义,其特异性与IgM-RF相近。对于IgM-RF阴性的RA,两种抗体仍可有部分阳性。说明两種APF均与IgM-RF无相关性,3种抗体不能相互替代,同时检测可相互补充[13]。
一些学者发现,AKA和APF指标在中医各证候间存在差异。李静等[14]研究发现,AKA在寒证中阳性率为52.63%、热证中为11.11%、寒热错杂证中为43.02%、虚证中为30.00%、虚热证中为35.48%、虚寒证中为17.24%。寒证和热证阳性率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尹虹等[15]对149例RA患者做APF检测并对比后发现,寒湿痹阻型和湿热痹阻型的APF阳性率比肝肾阴虚型、肾气虚寒型和瘀血痹阻型的APF阳性率高。湿热痹阻型和瘀血痹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于秀明等[7]对149例RA患者作APF检测,然后对各证型组间进行比较,湿热痹阻型阳性率高于瘀血痹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梁一琳等[16]研究发现,RA的6种证型中湿热痹阻型AKA、APF阳性分布率最高,认为此两项指标与疾病活动及严重程度相关,说明了湿热痹阻型多见于RA活动期,来势急、病情重。姜泉等[2]对475例RA患者分析研究发现,湿热痹阻型AKA、APF阳性分布率最高。
3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
抗CCP抗体是一种对RA诊断价值较高的实验室标记物,诊断的敏感度为71.40%,特异度为95.20%,可用于RA和与多发性关节炎相关的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17],也可用于RA和SLE的鉴别诊断[18]。抗CCP抗体在复发性风湿病中有很高的检出率[19]。
乐惠荣等[8]选择RA患者143例,其中湿热阻络型42例、寒湿阻络型40例、痰瘀阻络型33例、肝肾不足型28例,分别检测抗CCP抗体。结果发现,RA患者抗CCP抗体明显高于正常组,不同证型RA患者中,以湿热阻络型抗CCP抗体最高。于秀明等[7]研究210例RA患者发现,湿热痹阻型抗CCP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肝肾阴虚型和寒湿痹阻型。CP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环化肽,是CCP的二代产品,同时对100例RA患者作CPA检测,对各证型组间进行比较,证实湿热痹阻型阳性率显著高于寒湿痹阻型和肝肾阴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余各证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4 讨 论
国内外部分学者研究RA中医证型与一些免疫学诊断检测指标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就RF而言,不同学者得出的RF与RA中医证型的对应关系多不同,可能因为RF作为临床检查的一项基础指标,多提示患者自身免疫应答存在,指标偏高不仅存在于RA,也可存在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肺结核等疾病当中,特异性较低,所以对RA中医证型的提示影响就更小。大多数学者研究证实AKA、APF和抗CCP抗体在湿热痹阻证中阳性率较高,原因可能是由于这3项指标在RA的诊断中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能准确提示RA的临床活动期症状;而中医证型辨证中湿热痹阻属“实”证范畴,而“热”属“阳”,中医基础理论中“阳”具有向外、向上的升发趋势,可能导致机体临床反应活动相对加剧,属RA活动期范畴,所以3项指标具有高度的提示作用。同时,有些学者研究发现,各项指标在不同的中医证候当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能找出RA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对应关系。找出相应关系的学者,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可能是由于不同学者在研究上缺乏统一的实验方法与实验条件,样本量、统计方法、中医证型的划分、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等各项因素都可以导致最后研究结果的不同。这也提示研究人员,找出RA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对应关系,实现RA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是一项极其巨大的工程,需要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多学科、多地域的联合协作,制订出统一的分型和实验标准,来推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5 參考文献
[1]潘丽恩,马骥良,李新民,等.隐性类风湿因子的测定和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 8(8):485-487.
[2]姜泉,蒋红,曹炜,等.47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析[J].中医杂志,2007,48(3):253-255.
[3]谢丽萍,肖敬,史伟,等.广西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380-381.
[4]胡晓蕙,蒋连泓.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天然免疫与中医辨证的关系[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3):20-22.
[5]鲁丽,吴洋,刘维超,等.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指标及中医证候分析[J].光明中医,2012,27(2):297-299.
[6]刘雪芬,刘菊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汉方治疗[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16(5):4-5.
[7]于秀明,刘明学,侯云峰,等.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462-1464.
[8]乐惠荣,梁昀,袁惠,等.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相关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10):18-19.
[9]黄李平,吕军影,何源浩,等.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免疫指标变化关系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2,2(3):3-4.
[10]胡祖光,洪介民,高敏,等.类风湿性关节炎四种证型与sIL-2R及其他指标关系的探讨及消风痛的疗效[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5):41-44.
[11]方路,许东云,阎霞,等.昆明地区1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规律初探[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1):31-32.
[12]何羿婷,付丽媛,阎小萍,等.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
证候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26-28.
[13]Saraux A,Berthelot JM,Devauchelle V,et a1.Value of antibodies to citrulline-containing peptides for diagnosing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J]. Rheumatol,2003,30(12):2535-2539.
[14]李靜,柏干苹,王勇,等.40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21):2103-2105.
[15]尹虹,于秀明.APF与TNF-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差异[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8):717,727.
[16]梁一琳,刘小玲.抗角蛋白抗体对RA的诊断意义[J].河南医学,2005,1(16):49.
[17]Girelli F,Foschi FG,Bedeschi E,et a1.Is Anti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 useful laboratory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J].Allerg Immunol(Paris),2004,36(4):127-130.
[18]Mediwake R,Isenberg DA,Schellekens GA,et a1.Use of 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d anti-RA33 antibodies in distinguishing erosive arthriti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J].Ann Rheum Dis,2001,60(1):67-68.
论免疫调控与中医药介入生物技术 篇4
干细胞移植对免疫的影响
干细胞移植是近几十年国际上新兴的生物医疗技术, 是最受热捧、最有前途的生物医学研究课题。根据理论和临床, 干细胞在抗衰老、抗肿瘤和预防、治疗多种疾病方面, 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网上谁都能查到, NK细胞能在5分钟之内杀死一个癌细胞, NK细胞的一生可以杀死27个癌细胞。按理说, 肌体有了癌细胞, 输入的或自身的干细胞就会分裂成大量的NK细胞对癌细胞进行剿灭、清除, 并修复被癌症损伤的组织。癌症应该迅速得到控制或治愈, 但临床远非如此。干细胞移植对癌症或其他许多疾病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恶劣的内环境使免疫调控功能失常, 使自体或输入的干细胞功能减低或功能异常。
内环境对免疫调控、免疫功能的影响
如鼠疫、炭疽、白喉等烈性传染病, 在医学落后的历史上, 还有半数以上的患者自动恢复健康。说明患者有优良的免疫调控系统, 才使得自身免疫功能强大。
来自美国的一篇报道:“揭开上帝的终极底牌”, 写的是2008年3月17日,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 首席科学家卫斯理教授向全世界宣布:心脏可以分泌救人最后一命的荷尔蒙, 它不仅可以在24小时内杀死95%以上的癌细胞, 而且对其他绝症也有极好的治疗作用。大自然的美丽和超值的享受使他同学夫妇的癌症和冠心病不治自愈。而这些荷尔蒙的产生是愉悦的情绪改善了内环境, 使免疫调控恢复正常, 免疫细胞在优良的免疫调控作用下超强发挥作用的结果。
中医与中医药介入生物技术最根本的目的和功能就是改善内环境, 恢复免疫调控
中医的治病理念就是调和阴阳, 恢复相生相克的良性循环, 达到阴平阳秘, 气血通顺调达, 即使肌体受到致病因子的攻击和损伤, 自体也会祛除病邪, 保护健康。肌体之所以生病, 是因为致病因子改变了内环境, 影响了免疫调控网络, 使免疫细胞的自然杀伤和修复功能减弱或功能逆转。此时即使培养出自体干细胞, 再把自体或胚胎干细胞输入到免疫调控受到干扰的恶劣的内环境中, 免疫细胞会立即受到攻击或受免疫负调控支配, 其疗效可想而知。
中医药介入生物技术, 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典范
中医与免疫的研究, 其实就是在临床验方、秘方中筛选出的中药, 用中医的理论作指导组成的配方, 用西医的研究程序、按照我们设计的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当研究成功、获得成果、新药批号、中医药发明专利后, 还有一个问题浮上心头, 就是能否找出该方的作用机理或作用部位, 从2007年与生物工程技术结合、通过近5年的研究, 发现该方案是通过改善内环境, 恢复和改善免疫调控网络, 使自身或输入的免疫细胞发挥作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证明, 免疫调控网络恢复正常, 各脏器功能就能恢复正常。如我们发现疼痛与毒瘾都是神经介质的异常, 所以, 在我们用改良干细胞治疗癌痛的同时, 无意间发现消除毒瘾更为理想。冠脉狭窄、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心律不齐、心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 急性青光眼、急性视网膜炎, 免疫病引起的症状等均能迅速得到缓解, 进而治愈。
从理论上讲, 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理符合生理, 符合自然, 作用广泛。临床发现, 不但对多种疾病都有很明显的治疗作用, 就连手术后的刀口愈合时间也能提前许多。
研究结论指出, 不论是肿瘤、代谢、内分泌、感染或免疫及免疫相关性疾病, 只要有优良的内环境, 免疫调控网络支配着强大的免疫功能, 各种异常细胞都会被迅速杀灭、清除。受损伤的组织会迅速得到修复, 疾病得以治愈。
中医药介入生物技术, 取消化疗, 减少激素和抗生素的应用
健康人体阴阳和谐, 生克有序, 生理机能运转维持着动态平衡。自体免疫细胞在免疫网络的调控下, 杀灭、清除各种致病因子及变异细胞, 修复组织损伤, 抵抗、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内环境的恶化, 免疫调控网络失常, 自体免疫在负调控作用下, 各种疾病应运而生。化学药物在杀灭致病因子的同时, 更要破坏内环境, 免疫调控网络得不到改善, 被杀灭的致病因子、变异细胞往往死灰复燃, 越烧越旺。
中医药介入生物技术, 其作用是调和阴阳, 改善肌体内环境。恢复、改善免疫调控网络。增强自身免疫细胞的自然杀伤和修复功能。单独应用就能迅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也可与改良干细胞、CIK、DC-CIK细胞同时应用。其优点:1, 无毒副作用、无不良反应。2, 绿色疗法取代化疗。少用或不用抗炎、抗病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3, 对化疗药物增效和减毒。4, 除适用于肿瘤、肝病、免疫等病外。还可用于改善微循环, 降颅压和心、肝、肺、肾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性治疗。5, 用药安全, 疗效迅速。在有资质医生观察下, 可在普通医院、家庭病床、临终关怀等医疗场所用作治疗、急救和减轻患者痛苦。
许多人的固有观念使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应用受阻
中医与免疫论文 篇5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以往诊出率低,1993年和1999年国际AIH工作组先后制订AIH诊断标准和AIH诊断评分系统,使本病确诊率大大提高。目前西医推荐治疗方案为:泼尼松单药(60mg/d)或泼尼松(30mg/d)联合硫唑嘌呤(50mg/d),但效果依旧不甚理想。笔者临床治疗本病,辨证分肝郁脾虚,肝阴虚损,肝阳不足等证,取得一定效果,现简述如下。
一、 肝郁脾虚证
笔者临床所见部分本病患者,其或病前或病后多情志抑郁,神疲乏力,纳呆食少,两胁不适,脘腹胀满,舌淡红或暗红,脉弦或弦虚,辨证为肝郁脾虚。乃肝属木,木喜条达,肝需疏泄,若肝气郁结不行,则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而病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患者肝郁之肝脾不和之象,多以肝气不足,条达不利,疏泄失施所致,其有别与肝木气旺,升散太过,肝木横侮脾土之肝脾不和,故而,临床治疗当循仲景“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以逍遥散加减,泻肝清热之药不可多用。
案一:潘XX,女,57岁,2010年11月8日初诊。患者他院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不欲激素治疗,住院彩超:1.肝硬化.2脾大.3.腹腔积液.肝功能:ALT:119U/L,AST152 U/L ,ALP289 U/L ,GGT210 U/L.现症见:脘腹作胀,肝区不适,神疲乏力,舌暗红,苔根黄腻,脉弦细。治以疏肝理脾,拟逍遥散加减,处方: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郁金、木香、大腹皮、香橼皮、炒二芽、内金、香附、五味子各10g,甘草、柴胡8g,茅根30g。二诊述腹胀好转,精神好转,肝区仍不适,饮食睡眠可,二便调,守上方加泽泻,牛膝各10g。后继服一月余,复查肝功能正常,彩超未提示腹腔积液,患者一般状况好,肝区不适,余无明显不适,后以鳖甲煎丸随中药汤剂合用至今,肝功能控制可,一般情况稳定。
二、 肝阴虚损证
自身免疫性肝炎起病隐匿,疾病初起时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本病时多已出现肝硬化;有些病人虽无肝硬化状况,但伴随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等。临床症见:消瘦乏力,纳差口干,肝区甚至两胁隐隐不适,两眼干涩,头目眩晕,失眠多梦,或见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弦细,数或不数,辨证以肝肾阴虚。此多因肝郁不达,郁而化热,热燥灼阴,久而自戕,木失濡润,甚则累及肾水之故。治疗上,以其肝阴虚损施以养阴疏肝之法,然肝阴不足多损及其母,故临床应视其肝阴虚与肾阴虚状况,以及血燥与否,酌选加味一贯煎,滋水清肝饮加减治之。
案二:王XX,女,66岁,2010年11月3日初诊。患者2010年10月因“肝区不适月余”入普爱医院住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1.自免肝肝硬化,失代偿期;2.高血压病三级;3.高脂血症;4.腰椎病。未行激素治疗,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出院。刻下肝功能:ALT:74U/L,AST96 U/L ,GGT620 U/L,TBIL21.3umol/L,DBIL10.8umol/L;BP:145/70mmHg。症见:肝区不适,口干欲饮,食欲欠佳,失眠多梦,大便干,不畅,腰痛,时心慌,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治以养阴柔肝,方以加味一贯煎加减:沙参、枸杞、熟地各15g,川楝子、当归、麦冬、郁金、白芍、木香、五味子、炒二芽、内金各10g,薏仁、茵陈各30g,甘草6g。后随症加减用药,间以五酯胶囊或鳖甲煎丸辅助治疗,至11年1月24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血常规:WBC:3.18x109/L,患者一般情况可,未述明显不适。以上方加黄芪15g继续治疗,至今情况稳定。
三、肝阳不足证
有些患者,精神萎靡,面色不华,情志抑悒,纳呆食少,脘腹胀满,两胁不适,甚至黄疸,双下肢水肿,舌暗红或暗淡,苔薄白,脉弦细或沉细,临证数法无效,后笔者虑其精神萎靡,面色不华,纳呆等症,思张锡纯“愚自临证以来,凡遇肝气虚弱,不能条达,用一切补肝之药皆不效,重用黄芪为主,而少佐理气之品,服之覆杯即见效验”之语,以黄芪为君,桂枝为佐,随症加减组方,如兼见肾阳虚加以肉桂、苁蓉,脾阳虚加白术、党参、山药等,收效甚显,思及张锡纯“…知系肝阳不振,投以黄芪一两,桂枝尖三钱,数剂而愈…”之说,故以肝阳不足为证,与各同道贤达探讨学习。
案三:郭XX,女,59岁,2011年7月26日初诊。患者于2011年1月份发现巩膜皮肤黄染,先后入中山医院、同济医院住院治疗半年。2011-4-14同济自身免疫学检查:抗核抗体阳性,抗SSA抗体弱阳性,余阴性;血常规:WBC 2.87x1012/L;肝功能:ALT 57U/L,AST 97U/L,GGT 762 U/L,TBIL 136.5.3umol/L,DBIL 111.9umol/L。2011年4月协和PET-CT示:1.肝左外叶肝内胆管及肝门区肝总管轻度扩张、2.脾大。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AIH+PBC,行常规激素治疗后效果不佳,后加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效果仍不理想,后患者自行出院。出院时ALT 74U/L,AST 73U/L,GGT 922 U/L,ALP 347U/L,TBIL 226.3umol/L,DBIL 183.8umol/L。患者刻下:精神萎靡,體倦乏力,口苦,食欲不振,两胁不适,胸胁压缚紧箍感,时胸闷,巩膜、皮肤黄染,满月脸,双下肢微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初诊拟疏肝理脾以逍遥散加茵陈、香附、田基黄、垂盆草、炒二芽、内金、木香、鸡骨草7剂,另嘱患者停用免疫抑制剂,仅维持强的松24mg/d治疗。二诊时症情同前,药后无明显改善,以黄芪20g配伍茵陈五苓散,加香附、郁金、柴胡、丹参、厚朴、青陈皮、甘草为方7剂。药后患者精神好转,两胁不适稍减轻,双下肢肿减轻,继服7剂后检查血常规:WBC 8.40x109/L;肝功能:ALT 77U/L,AST 86U/L,GGT 901 U/L,ALP 318U/L,TBIL 140.1umol/L,DBIL 121.8umol/L。后以补肝益阳,利胆化瘀为法治之,疗效满意。
四、小结
笔者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自身免疫性肝炎总以“虚”为先,患者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复因情志、饮食、劳倦等所伤,则正虚邪生,从而导致免疫功能障碍而发病。
自免肝为病,首先损及肝气,肝气不足而肝郁气滞,多见木不疏土之肝脾不和,脾土既伤,则后天无以滋养濡润脏腑,“土瘠木痿”而为病,故宜疏肝理脾,逍遥散加减治之。又“肝之余气泄于胆”,肝脏气不足,可致腑气不通,胆汁疏泄失常而见黄疸之象。临床不宜大剂量清热解毒之药,以茵陈、厚朴之类通腑退黄即可。
如木郁日久,则久而自戕,气郁则热,热而内灼阴血,故而患病日久多以肝阴亏虚,阴虚血热之象为见,肝病日久损及肾阴,肾水不足,则水不涵木,肝阴受损益甚,是故,当详审其证,滋阴养肝为要,兼以补肾养血之法。肝藏血,肝阴不足,则血虚而燥,肝气不畅,血多瘀滞,日久则肝硬化,临床选用化瘀之法,当以补气为先,活血化瘀并用。
而肝阳虚之说,当溯源于肝脏特点,肝属木,其母水,其子为火,乃“阴尽阳生之脏”;肝藏血舍魂,喜条达、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故而,肝阴、肝阳一为体、一为用,体用相合,阴阳俱充,肝脏之藏血、疏泄功能方可正常。若肝阴充养,肝阳不足,则肝脏疏泄异常,见情志抑郁,肝脾不和,气血不调等症,阳虚为气虚之渐,肝阳既虚,则胆腑不通益甚,病患黄疸之象更显。《脾胃论》曰:“胆者,少阳之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又“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腑既淤,则诸脏腑受损,患病之肝更甚,此或可解释为何AIH患者多伴有PBC。而对于此类患者治疗,笔者以为当以黄芪、桂枝等补肝益阳为主,随证处方,随症加减。
综上,自身免疫性肝炎病因病机以“肝虚”为主,或气、血虚弱,或阴、阳虚损,临证当详慎辨治,补虚为要。又有血瘀,气滞,脾虚,肾亏,胆淤等兼证,又当详审,于补虚的基础上对证处方。然现代医学对于AIH的病因、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探讨也刚刚起步,尚缺乏统一的因机认识、证治分型、治疗方案以及疗效标准等,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愿与同道共探之。
参考文献
[1]徐国光,巫善明.2010年美国自身免疫性肝炎诊疗指南.世界感染杂志,2011,11(1):18-20
中医与免疫论文 篇6
1 结合本校护理学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突出护理特色
我校护理学专业系文理科兼招, 文科生占了60%~70%的比例, 一般来说, 文科生的理科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和欠缺, 而“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课程往往需要较多的理科基础知识作为铺垫, 如果按照对理科生的要求来设置和选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 往往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 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且, 由于中医院校的护理学专业学生还要学习大量的中医药相关的课程, 因而在本课程上安排的学时数往往偏少, (1) 而我校护理学专业仅安排48个教学学时, 明显偏少。有鉴于此, 我们针对本校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特点, 对培养方案做了适当的调整, 特别在教材和教学内容选取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我们选定了一本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强的教材, 即范虹和卢芳国教授主编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供中医药类专业使用的教材《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在教学内容方面, 我们系统研究了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中有关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部分的大纲内容,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 将这部分知识点作为重点讲授内容, 以适应和满足将来护士执业考试的要求。具体来说, 医学免疫学部分我们重点讲述与护理学临床有关的抗原、抗体、补体系统、超敏反应以及免疫学在防治方面的应用等章节, 特别是超敏反应的防治措施;在医学微生物学部分, 我们重点介绍与临床护理关系密切的消毒灭菌概念, 无菌操作技术, 细菌的致病作用。另外, 对化脓性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临床常见的病原体做重点讲授;而在医学寄生虫学部分, 我们则重点讲授医学寄生虫学总论, 介绍寄生虫感染的一般规律、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 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寄生虫的生活史和防治原则。同时给学生讲授临床常见的线虫一章, 而其他临床常见的寄生虫则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和问题, 要求学生自学书面回答, 上交作业批改后作为平时成绩, 以此督促学生的自学。在教学学时安排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 学校教务处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 理论42学时, 实验6学时。我们调整后, 适当减少理论课的讲授学时, 增加了实验课学时, 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调整后免疫学部分安排16个理论学时, 医学微生物学部分安排16个理论学时, 人体寄生虫部分安排4个理论学时。实验安排了12个学时, 其中, 医学免疫学部分2个学时, 细菌学部分4学时, 真菌和病毒学部分2学时, 医学寄生虫学部分4学时。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们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将这些方法的综合利用, 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提高了教学质量。“医学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课程具有概念多、抽象不易理解和知识点繁杂等特点, 学生们往往学习兴趣不大。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的培养往往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石。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兴趣, 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 结合直观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方法开展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我们在讲授医学免疫学Ⅰ型超敏反应一章时, 提前准备了马血清致敏的豚鼠, 上课时在讲台上给各组豚鼠分别心脏注射马血清和鸡蛋清, 然后分别观察注射不同抗原后豚鼠发病死亡情况, 给学生视觉上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和冲击, 加深了学生对超敏反应知识的印象和体会, 在后续的讲授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在课堂上提出了许多的问题, 课堂气氛也异常热烈。为了克服“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理论抽象、不好理解的困难, 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素材,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 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和微观世界变得生动,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效果也显著得到提升。同时, 我们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采用案例式方法进行教学。 (2) 如在讲授化脓性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幽门螺杆菌、结核杆菌等病原菌章节时, 我们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了临床案例, 将全班同学分成多个学习小组, 每组5~6人, 要求各学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在课外查询资料, 然后制作成PPT课件, 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讨论, 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 给出成绩, 并指出回答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学生的反响热烈。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学时安排偏少的情况下, 提高了教学质量。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是搞好教学的基础, 而本课程大部分老师由于常年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 临床经验和相关护理学知识欠缺和不足, 部分教师甚至没有医学背景知识, 不能很好地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与临床护理相结合。这就要求从事本课程护理学专业教学的老师要多接触和了解临床护理工作, 熟悉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例如, 我们采取跟班听讲的形式, 跟随护理学专业班级的临床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 或者参加护理学院的学术报告和知识讲座, 或者以参观学习的形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观摩, 熟悉本课程在护理学专业方面是如何与临床护理工作有机结合的, 找准结合要点。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为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加强实验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一门是实践性性很强的学科, 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消毒和灭菌方法、无菌操作技术、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常见病原生物的培养及检查方法、粪便中寄生虫病原检查技术是本课程实验课中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加强实验课的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同时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每一次实验课的项目和具体的要求都提前通知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外提前准备。实验课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 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课后完成试验报告。通过严格的实验课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 对于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意义重大。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实验课中除了开设常规的验证性实验之外, 还开设部分综合型实验和部分设计性实验。如肠道感染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皮肤创伤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等实验项目, 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实验进行设计和独立完成, 并完整撰写实验报告。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根据我校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特点, 通过调整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彰显护理学特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养和强化实验教学等改革, 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注释
11 李岩, 李明地, 邝枣园, 罗海燕.中医药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12 (3) :239-241.
中医与免疫论文 篇7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包括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三门学科的知识。国内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都将它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凸显其重要性。本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桥梁课程, 与中医药临床联系十分密切, 可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纽带, 有助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掌握和对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早在三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这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学与免疫学紧密联系的基础;中医外感病邪的疠气往往与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有关;西周时期的《周礼·疾医》里描述“四时皆有疬疾”, 而“秋时有疟寒疾”, 其中描述的疟寒疾即是人体寄生虫学的疟疾。而且,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广泛开展, 科学工作者发现某些中药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与免疫增强的功能, 可以保护免疫器官、滋养免疫细胞、调节增强免疫分子的活力, 发挥抗感染、抗肿瘤等多种免疫作用。目前, 中医药界已经从多种中草药中提取出具有广泛免疫作用的多糖, 比如, 甘草活性多糖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 还可广泛调节免疫功能, 增强免疫活性, 从根本上强身抗病, 延缓衰老, 健康长寿。从这些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 中医药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 中医药专业特别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好《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技能, 对于本专业学生未来学习中医内科学和将中西医有机结合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国内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 我们发现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中医院校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多, 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倾向于以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为主, 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西医基础课, 往往不能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 加之在一些中医院校, 很多专业都是将这门课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 因而不少同学都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临床实践用处不大, 因而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二是中医院校内西医基础课的课时数普遍不足, 对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 大部分中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都只安排了60~72学时的教学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60~64学时, 试验教学8~12学时) , 部分专业 (如护理学专业) 仅安排了48学时, 而在西医院校中, 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的临床专业都将本课程拆分为《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这三门课程, 往往安排的180~210教学学时。从学时安排上来看, 中医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时数的严重不足使得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充分展开, 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与临床医学各课程的联系紧密, 因而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本课程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以及人体寄生虫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教学才能得到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方面, 中医院校由于受课时安排不足的限制, 往往仅仅安排12~16学时的实践教学, 与西医院校安排的60~80学时的实践教学相比, 仅为其五分之一, 这使得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受限, 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然而, 期望像西医院校那样大规模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课时也不现实, 这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而言势必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因而要在较少的实验学时安排下提高《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1.确定课程定位, 强化教学理念。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课程功能应从原有的知识定位向着知识、技能和创新并重的定位转变。
2.加强教材建设, 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校教育的经典, 是课堂教学的范本。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 重新构建教材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重新编写和出版供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工作人员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 还应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4.基于综合性和创新性试验, 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目前医学院校开展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 即由老师设计好, 由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实施让学生直接观察, 由此来验证课堂所学理论。这种传统的、单一模仿式的实验教学, 难以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及创造热情, 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开设的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而我校目前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如:玻片凝集试验、补体溶血反应、病原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等, 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低;有些实验内容简单, 实验方法落后, 已经不能够适合于临床和科研应用, 如:单向琼脂扩散法、双向琼脂扩散法5]。因而, 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意义重大。目前, 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方面应用广泛。所谓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而完成的复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理论知识多,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像验证性实验那样单一, 要求的是要有综合能力。因而, 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学生不仅要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而且还要熟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 这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体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达到实验既定的目的和要求,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极大地促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每次实验教师抽取一个小组对当前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提出所遇到的问题, 学生一起讨论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拓宽思路,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 学生要选择使用的实验材料, 要自己配好试剂, 实验的仪器要调整, 操作、记录、结果分析等均由自己独立完成, 其中每一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 充满挑战, 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完成, 不仅提高了查阅文献的能力, 而且学到了传统教学中不做或由教师代做的许多实验方面的技能, 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养成独立的分析、动手、反思、创新的精神, 对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应用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基于中医药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我们未来拟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入本课程试验教学, 通过改进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 探索其在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 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合格人才提供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晶, 刘艳明.中药学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 2008, 35 (8) :1235-1238.
[2]诸欣平, 苏川.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雷萍, 关洪全, 侯殿东, 等.对免疫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技能的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9 (4) :203-204.
中医与免疫论文 篇8
1 艾滋病与艾滋病免疫重建
20世纪90年代HAART的提出, 使人们认识到有效的治疗可以让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获得重建, 这是艾滋病领域中的重大进展之一[4]。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的含义是指治疗后HIV导致的各种免疫异常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 表现在, (1) CD4+T细胞增加; (2) CD4+T细胞对记忆抗原刺激的反应能力及免疫辅助、免疫调节功能恢复; (3) 异常的免疫激活恢复正常;其他的指标还有其他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恢复、临床症状好转, 机会性感染、肿瘤的发生率、艾滋病病死率下降[5,6]。
HAART对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也有局限性, 首先是只有部分患者HIV复制被长期、有效控制[7];其次, 艾滋病患者CD4+细胞特异性抗HIV免疫反应能力未恢复正常[8];第三, HAART后随着HIV病毒载量的下降, CD8+T细胞特异性抗HIV能力下降;最后, HAART药物价格昂贵, 且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等问题。
2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促进免疫重建研究
段氏等[9]对334例AIDS患者应用HAART与中药固定制剂“康爱保生胶囊”合用方案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 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后, 患者症状体征改善, CD4+T细胞有所升高, 说明该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增强免疫、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危氏等[10]探索益气活血中药艾灵颗粒治疗艾滋病21例4个月后T细胞亚群 (CD3、CD4、CD8) 、白细胞介素-2 (IL-2) 、HIV病毒载量并检测安全性指标 (ALT、Cr、体重) , 发现该颗粒可显著改善症状, 提高免疫功能, 部分抑制HIV的复制, 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王氏等[11,12,13,14,15,16]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随机、多中心、双盲临床研究, 发现免疫2号方能明显提高HAART后12月免疫重建不全艾滋病患者CD4细胞免疫重建有效率, 用药6个月达34.5% (对照组21.4%) , 免疫1号方联合HAART可提高HAART首治患者基线CD4处于200~350/ul患者的免疫重建有效率, 用药6个月达92.1% (对照组73.3%) , 免疫1号方能明显提高无症状期患者CD4细胞绝对计数及免疫重建有效率, 疗后6个月达43.8% (对照组为18.2%) , 免疫2号方可以改善乏力、气短、皮肤瘙痒等症状体征;免疫1号方联合HAART对腹泻、纳呆等症状改善明显, 免疫1号方可能通过提高纯真、记忆T细胞计数、改善免疫异常激活状态起作用, 免疫2号方可能通过上调TLR1和CD14表达而实现对免疫重建不良的调整。
朱氏等[17]观察益气健脾方药 (HAART加补中益气丸) 及HAART对艾滋病患者纯真型和记忆型T淋巴细胞的影响, 用药48周, 发现益气健脾方药同HAART联用可以使CD4+CD45RA+T提早出现, 优于HAART组。
吴氏等[18]运用“唐草片”对173例HIV/AIDS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 显示出此药有提高CD4+T细胞的作用, 可显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并作为治疗艾滋病的辅助用药。
“乾坤宁”[19]在进行正规的新药临床试验后发现, 其在体外有抑制HIV复制的作用;罗氏等[20]研究的“复方SH”第Ⅲ期临床试验完成, 已经在泰国获得新药批文;王氏等[21]在非洲坦桑尼亚对29例HIV/AIDS患者进行了“中研2号”的临床观察, 结果6例患者病毒载量下降, 8例CD4+T绝对数升高, 研究显示中研2号[22]有抑制病毒感染和保护机体免疫细胞的作用, 患者的症状体征获明显改善, 生存质量有所提高。
赵氏等[23]使用益气补肾方 (组成药物:黄芪、鹿角胶、党参、茯苓、白术、黑蚂蚁、绞股蓝、甘草等) 联合HAART治疗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20例, 发现治疗后60%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提高, 临床症状和体征、生活质量改善。
雷公藤多苷片 (10mg, tid) 联合HAART治疗免疫无应答者 (INR) 及免疫不完全应答者 (Ina R) , 结果显示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以记忆CD4+T细胞为主, 且为有功能的CD4+CD28+T细胞, 可使INR或Ina R患者的T细胞激活亚群水平下降, 其机制可能不是通过影响Treg或LPS-TLR4途径[24,25,26]。
刘氏等观察了中药、克力芝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良患者疗效及成本效益, 发现换用克力芝或者加用中药治疗均可改善艾滋病HAART后的免疫重建不良, 使用中药治疗的方法均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27、28]。
3 简评
中医与免疫论文 篇9
在我国“免疫”一词, 最早见于明代医书《免疫类方》, 指的是“免除疫疠”, 也就是预防疾病和免除瘟疫的意思。除此之外, “免疫”一词有身体抵抗病毒、恶劣外在环境的能力和精神上的抵抗力的意思。现代免疫学认为, 免疫是指生物机体在识别异己过程中, 识别自我和排除异己, 以维护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保护性生理反应, 其有三大功能, 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而免疫力是机体抵抗外来侵袭和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
2 免疫力与肿瘤
在临床与实验研究过程中, 大量的数据表明免疫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现研究表明, 肿瘤会产生肿瘤特异性抗原, 这些抗原能引起宿主一系列免疫反应, 以细胞免疫为主;其中T淋巴细胞、B细胞、NK细胞及巨噬细胞在肿瘤免疫中起攻击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 它的监视识别能力及清除异常细胞能力明显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就无法抑制肿瘤细胞的异常增生[2]。可见在监视和阻止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上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换言之人体的免疫力在防治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3 传统中医非药物疗法
传统中医非药物疗法其内涵是不采用任何药物进行防病治病的一类疗法, 本文根据其立论, 分别论述以脏象气血理论为理论依据的疗法, 此疗法分别是基于脏象气血理论, 以调理情志为主要作用的情志疗法和音乐疗法;和基于脏象气血理论, 以疏调气血为主要作用的气功疗法[3]。
3.1 情志疗法
3.1.1 情志与正气
情志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进行认知评价而产生心理、生理两大系统的复杂反应, 具有内心体验、外在表情和相应的生理和行为的变化, 可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中, 其反应和表达方式与个体心理、生理状态有关[4]。正气与邪气相对而言, 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及对外环境适应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正气的抗病、祛邪等作用, 是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和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作用的综合表现;从疾病发生的原理来看, 人体脏腑功能正常, 气血津液充足, 则正气强盛, 抗邪有力, 病邪难以入侵, 故不发病[4]。而情志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在表现, 反映了机体对外在环境变化的适应调节能力, 情志治病就是通过对内脏气血的影响, 直接伤及内脏, 影响脏腑气机;显然, 情志与正气密切相关, 在情志病变中脏腑气血津液的生理机能状态就是正气抗邪能力的反映[4]。
3.1.2 情志因素致病的免疫学机理
情志因素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质是一种应激反应, 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变化而产生作用介导的。情志刺激可导致蓝斑 (LC)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强烈兴奋, 致使主体儿茶酚胺、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分泌增加, 胰岛素分泌减少;下丘脑促释放激素、垂体激素以及引起某些神经肽类物质的释放也增加, 这些物质通过与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相结合, 对免疫细胞功能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 皮质醇、性激素与儿茶酚胺可引起免疫抑制, 而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等可引起免疫增强;长期严重的情志活动失调 (如:焦虑、恐惧、愤怒、抑郁、敌意等负性情绪) 会导致升高体内免疫抑制性激素, 降低免疫增强性激素, 从而淋巴细胞功能受到抑制, 免疫系统失去对病毒、肿瘤、毒素等畸变细胞的监控;持续强烈应激反应可抑制免疫功能, 导致免疫细胞的免疫防御和监视功能下降, 无法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蔓延, 从而导致病情逐渐恶化[5]。
总之, 情志致病与“正气” (或者说免疫力) 密切相关, “正气”在免疫防御与免疫监视等方面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1.3 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
1978年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第十二届国际癌症大会上, 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在恶性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有研究认为“各种不良心理社会因素使人体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失调, 并在较长期的物理因、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其中, 负性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所以人们首先对肿瘤疾病的本质要有新的认识, 不能让负性情绪困扰着自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肿瘤定为慢性病, 把它也看成事诸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伴随人体衰老过程的异常体现。一改既往认为的“肿瘤是不治之症”的传统观念。
3.1.4 肿瘤患者情志治疗方法
常言道“心病还须心药医”, 有大量研究证明肿瘤患者在被确诊肿瘤之前就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困扰, 如彭霞报道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类似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恐惧、孤独感等[6]。所以当患者得知自己患病时对其心理产生了一种沉重的打击。作为医务工作者, 要矫正患者这种不良心理反应, 把世界卫生组织对“肿瘤作为慢性病新的定义”推广出去, 矫正、缓解、治疗肿瘤患者不良心理的状态。
中医传统心理治疗方法有情志相胜法、顺意疗法、移情易性疗法、认知疗法等, 情志相胜法是中医心理治疗中最具中医特色的心理疗法。其理论出自《内经》, 是古代中医学中最典型而系统的心理治疗疗法。原理是依据五行相克理论而产生的不同情志之间相互制约, 以情胜情以此来治疗情志疾病。中医学中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说法, 从而演化出“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情志相胜的心理疗法。
但是情志相胜疗法并不适合肿瘤患者心理治疗, 因为尚无科学、规范的分类及统一的标准, 临床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相比之下其他情志疗法临床操作和治疗更加适合如:顺意疗法、移情易性疗法和认知疗法。
(1) 顺意疗法
此方法最早出现在《内经》, 如《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指出, “闭户塞牖, 系之病者, 数问其情, 以从其意,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顺从患者的意志, 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 使之心情调畅而治愈疾病。顺意疗法的要领在于“情舒愿遂”;当然, 在运用此疗法时, 对于患者的要求要具体分析, 区别对待;对于合理的、健康的、客观条件允许的, 尽量满足;对于在时间上不能及时达到, 或者客观条件不允许的, 要对患者耐心说明, 并表示理解;对于不合理的、不切实际的欲望, 应对患者善意的说服, 正确引导;总之, 医生要认真做到“数问其情, 弄患者的心理需求, 顺其意, 从其欲”, 如此才会起到治疗效果[7]。
(2) 移情易性疗法
移情易性疗法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使之思想焦点离开病所转移到别处。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情志之郁, 由于隐情曲意不伸, ……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8]排遣情思, 改易心志, 是此疗法的用意所在;此疗法旨在医生指导患者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 使之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别处;改变其周围环境, 使患者减少与不良刺激因素接触[9]。通过指导患者培养兴趣爱好, 如看书、听音乐、写毛笔字、绘画、种花、垂钓等, 陶冶其情操、静心、调神;或者可以外出旅游欣赏山水风光, 也会起到移情、驱除烦恼的作用, 不失为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我调节方法。
(3)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理论认为, 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与自身的认知密切相关, 扭曲的认知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10]。认知疗法是使用语言和其他方式来启发患者, 改变不恰当的认知方式, 使其逐渐认识到原有的想法、情绪表现是错误的, 从而建立起健康的认知。如在《东医宝鉴》中有写“欲治其疾, 先调其心, 以正其心, 乃资于道, 使病者尽去心中疑虑思想, 一切妄念, 一切不平……能如是则药未到口, 病已忘矣。”此疗法的目的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疗法主要包括劝说开导法、行为开导法[11]。
3.2 音乐疗法
中医里的音乐疗法由来已久,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当中记载了五音可以调节五脏调理情绪, 其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脏脾、肺、肝、心、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等用五行学说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曰:“肝属木, 在音为角, 在志为怒;心属火, 在音为徵, 在志为喜;脾属土, 在音为宫, 在志为思;肺属金, 在音为商, 在志为忧;肾属水, 在音为羽, 在志为恐。”
音乐疗法的五行、五脏、五音、五志及与情志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传统中医讲, 音乐有感染、调理情绪的作用, 人在聆听中曲调与情志、脏腑之气产生共鸣, 使血脉鼓动、通畅精神。音乐疗法是根据宫、商、角、徵、羽 (分别对应1、2、3、5、6) 这五音表现为基础, 以五调式来分类, 力求准确地符合其五脏的生理节律和特性, 分别施乐;并运用五行原理, 五音的相生、相克、相互制约关系, 五音搭配组合, 来调理人体的脏腑功能和气血循环, 使其身体正常协调[12]。
明末清初医学家家喻昌的《医门法律》中记载:“《内经》本宫商角徵羽五音、呼笑歌哭呻五声, 以参求五脏表里虚实之病[13]。”还有清代医书《医宗金鉴》里提到“五声之变, 变则病生, 肝呼而急, 心笑而雄, 脾歌以浸, 肺哭促声, 肾呻低微, 色克则凶[14]。”以上两本医书都论述了五音在临床中的应用, 通过五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以诊断治疗五脏之表里虚实的病症。音乐疗法具有缓解紧张或失常心理状态作用, 同情志疗法作用机理一样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的功效, 起到了防病、养身的作用。
对于音乐疗法的治疗, 如何选择音乐作品,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郭子光教授和泸州医学院的张子游教授, 在《中医康复学》一书中总结了中国传统音乐康复治疗的一些实施方法[15]。例如:“音乐安神法”, 代表乐曲有梁代古曲《幽兰》、晋代古曲《梅花三弄》等, 是以清幽柔绵之曲治疗紧张、焦躁所致的病症或怡情悦志;“音乐开郁法”代表乐曲有汉魏古曲《流水》、唐代古曲《阳关三叠》等, 是以爽快鲜明之曲治疗精神忧郁所致的病症;“音乐悲哀法”, 代表乐曲有汉代古曲《小胡笳》等, 是以凄切悲凉之曲来治疗愤怒暴躁所致的病症;“音乐激怒法”, 代表乐曲有唐代乐曲《离骚》、《满江红》等, 是以激昂悲壮之曲治疗忧思郁结所致的病症;“音乐喜乐法”, 代表乐曲有宋代《黄莺吟》、唢呐独奏《百鸟朝凤》等, 是以轻松喜悦之曲来治疗悲哀郁怒所致的病症[15]。
3.3 气功疗法
我国传统气功疗法有太极、八段锦、五禽戏等。从本质上看, 气功疗法也属于心理疗法, 即通过静心调神, 结合调整呼吸, 进而达到调身的目的。其运动特点是动作柔和连绵, 滑利流畅;有松有紧, 动静相兼;气机流畅, 刚柔相济。以活动筋骨, 疏通气血, 调节气息, 来畅通经络调和脏腑, 增强体质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3.3.1 气功疗法对免疫功能影响的机制
现代医学证明, 运动锻炼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应对应激的策略, 身体运动可使忧郁的人变得放松, 转移注意力, 调节生理功能和情绪以应对应激[16,17];其作用机制是利用运动使人体血液循环加速改善其功能, 使大脑营养状况从而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 让大脑的功能充分发挥, 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健康, 有助于保持好的精力及稳定情绪;运动可促进和改善体内脏器自身的血液循环, 有利于脏器的生理功能;运动可使循环系统中的性激素水平下降, 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及内分泌功能。
3.3.2 气功疗法的特点
气功疗法特点是: (1) 遵循整体性改善人的整个机能。 (2) 气功所追求的是自我身心的锻炼, 方式大都是自行练功, 所以可以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潜能, 在调身、调息、调心的同时, 也起到训练自我调控能力的作用。 (3) 气功遵循“顺乎自然”的原则, 讲究根据自身的生理条件及周围自然环境,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锻炼。
3.3.3 气功疗法的运动要领
中医强调运动要“中庸之道”, 任何一切“太过”都会对身体不利;气功疗法的运动量要掌握一个“中”字, 就是要适量运动, 适可而止。王玉侠、王人卫在研究“运动干预对癌症发生、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中指出适宜的运动能够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 改善癌症患者生理机能, 提高生活质量, 在癌症康复过程中起到明显效果[18]。于洋在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对癌症患者身心康复影响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 中低强度运动对抗癌效果较好[19]。除此之外气功疗法贵在坚持, 锻炼身体非一朝一夕的事, “动则不衰”的道理, 要求人们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这样才会有治疗效果。
4 结语
如今, 人们对防病治病意识不断增强, 对防病治病方法要求提高;大众已经改变从前有病打针、吃药的西医老套方法, 希望得到更绿色的治疗方式。所以说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而中医非药物疗法比起西医的优势是: (1) 防病治病范围广泛, 各科疾病均能治疗; (2) 取法自然而副作用少; (3) 价廉、方便、有效; (4) 集治病、防病、康复、保健为一体。与此同时也要承认传统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种类繁多, 尚无统一的标准, 对每一类疗法的临床文献的回顾性研究不足, 缺乏对临床疗效有实践意义的数据支撑。因此,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临床实际, 加强传统中医特色疗法的科研开发, 重视对临床效果数据的收集与客观评价;勇于实践、大胆探索, 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治疗方法与医学理论, 使祖国的中医医学发扬光大。
摘要:中医讲“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指人体的抗病能力, 相当于西医讲的人体免疫力, 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人体的“正气不足”所引起的, 它是内因是决定性的因素。就“驱邪扶正”提高肿瘤患者的人体免疫力这一难题, 传统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就有其“独到之处”, 其方法简便、价格低廉、主治广泛、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符合健康观念总体需求, 也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文章就此只论述三种疗法, 情志疗法、音乐疗法和气功疗法。
中医与免疫论文 篇10
1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认识
古代医学书籍并未出现“肝癌”这个名称, 而祖先却已对其认识悠久。历代文献如《难经》、《素问·腹中论》、《诸病源候论·癖黄候》、《金匾要略》等中对肝癌临床症状有相关描述。肝癌形成的病因病繁重错杂, 另外在不同的进展阶段其病因病机也不同。中医学认为肝癌是由于先天体弱、阴阳失和、七情内伤导致五脏六腑受损, 功能不全引起气血津液无法正常运行, 使气滞、瘀血、痰浊及热毒产生, 搏结于脏腑, 日久渐成恶肿。现有中医学者[8]认为肝癌发生发展的本质因素是正气亏虚, 关键因素是癌毒内发, 促进因素是血瘀、痰湿、热毒、气滞。因肝癌临床特征复杂, 中医辨证分型还未有统一标准。
有研究发现[9], 肝癌临床上常见中医证型为:痰瘀互结证 (43%) 、肝郁脾虚证 (34.4%) 、气滞血瘀证 (9.3%) 、湿热蕴结型 (8.6%) 、肝肾阴虚证 (4.6%) 。林惠珍[10]收集病例分析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以脾虚证和湿热证多见, 两者所占比例超过70%, 气滞证、血癖证和阴虚证所占比例少于30%。司富春等[11]统计了200篇肝癌文献发现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胆湿热证所占比例超过一半。郁氏[12]将肝癌分为肝气郁结, 湿热结毒, 气滞血瘀和肝阴亏损四个中医证型。而“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13]将原发性肝癌分为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水湿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八个证型。可见, 首先是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 其次是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是肝癌在临床上常见的中医证型。
2 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中医证型的变化
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中医证型的改变多是由于病因病机的变化引起的。全国名老中医荣远明教授[14]认为:肝动脉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也是一种邪气, 可以直接使肝胆、脾胃功能受损, 气机郁滞, 主要表现为发热、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中老年肝癌患者脾胃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更为突出, 因此, 肝癌TACE治疗术后应重视健脾益气。另外TACE治疗的栓塞剂在局部长期阻滞, 使脉络不同, 气机郁结, 肝胆不能及时疏泄, 久郁化热。
近年来关于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中医证型已有许多研究。张院辉[15]等对106例行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用进行自身前后对比的方法发现治疗后的中医证型改为以血瘀证、实热证和气虚证为主。周静[16]研究行血管介入治疗的65例肝癌患者发现其中医证型在治疗前以血瘀型为主;治疗后湿热蕴结型增加, 肝郁脾虚型减少, 其余证型无显著变化。曾普华[17]研究发现介入后肝癌患者证候湿热蕴结证明显增多, 肝郁脾虚证减少。近年多项研究结果表明TACE术后肝癌中医证型变化为:气滞血瘀证、湿热郁结证为主, 其次为肝郁脾虚证, 肝肾阴虚证。
3 TACE对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抑制
现已有大量研究表明TACE术对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李彩霞等[18]测定35例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活性结果表明HCC患者TACE术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均有下降 (P<0.05) , TACE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王立静等[19]研究也发现TACE治疗1周后CD3+、CD4+、CD4+/CD8+比值较术前降低, CD8+高于术前, 提示TACE可在短时间内可使细胞免疫抑制更加明显;而治疗2、3、4周后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并且好于治疗1周和治疗前。刘瑾文等[20]观察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7例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 7, 15天外周血DC s的含量, 结果发现在TACE治疗后, DCs被明显抑制, 导致DCs对肝肿瘤抗原的识别、摄取和提呈功能显著下降, 从而显著影响机体对残余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 进而可能导致肝癌复发和转移的几率加大。倪全法等[21]通过动态监测肝癌患者TACE前后T细胞群的变化发现TACE治疗后早期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依然处于抑制状态, 治疗后1、2周的CD3+、CD4+、CD4+/CD8+水平低于治疗前, 尤以治疗后1周为明显, 说明TACE对机体的细胞免疫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彭启全等[22]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后短期内 (7天) 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损害。韩亚琴等[23]研究结果显示, 在TACE术后HCC患者的免疫力显著下降。
因此笔者在为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期间, 动态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或者配合其他提高免疫力治疗是非常有必要, 有利于在机体免疫状态最佳时机予以适当的TACE治疗次数, 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4 中医药对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中药方对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现总结如下。
4.1 健脾疏肝法-肝郁脾虚证
刘玉[24]研究表明化积健脾方具有舒肝健脾、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提高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张海等[25]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免疫功能, 结果表明第1次介入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差异。第2次介入后4周对照组的免疫功能指标有所下降;而治疗组均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认为疏肝健脾法可提高肝癌患者TACE后的免疫功能。
4.2 活血化瘀健脾法-气滞血瘀型
闫向勇等[26]研究发现经活血化瘀健脾中药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CD4+/CD8+、NK细胞较单纯介入中药组明显增高;改善生活质量。李海涛等[27]等研究证实健脾化瘀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近期有效率为91.18%, 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半年存活率、中位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 说明疗效和预后良好。
4.3 清热解毒化湿法-湿热蕴结证
钱朱萍等[28]研究证实清热解毒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肝癌TACE后综合征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治疗组的退热、止痛效果明、对肝损害的修复作用均优于对照组, 可以改善生存质量。王永中[29]等研究发现清肝化瘀口服液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肝外转移发生相对减少。
4.4 补肾健脾法-肝肾阴虚兼脾气虚证
王文海等[30]研究发现补肾健脾方能够上调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兼脾气虚型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单核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 (CD14+/HLA-DR) 表达提高, IFN-γ及IL-12的表达提高。其另一项研究表明, 补肾健脾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术后中医证候的改善总有效率为69.9%, 其中显效率为13.1%, 生活质量评分KPS由治疗前的76.5上升至治疗后的86.1。张怡等[31]研究提示补肾健脾方对脾气虚兼肝肾阴虚证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 降低VEGF、MMP9的水平。
5 问题与展望
【中医与免疫论文】推荐阅读:
免疫与计划免疫练习09-07
第二章免疫与计划免疫章末总结10-20
免疫功能提高论文06-21
运动与免疫系统研究10-13
猪瘟的特征与免疫10-28
疫苗免疫增强剂论文06-06
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论文06-07
免疫层析技术论文08-09
免疫质量和效果论文09-11
ARP攻击与免疫防范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