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与计划免疫练习(共12篇)
免疫与计划免疫练习 篇1
1._______和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能够阻挡__________侵入人体。它们的__________有杀菌作用。呼吸道粘膜上的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作用。
2、体液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中的__________,能够破坏许多种病菌的__________,使病菌溶解。
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__________,淋巴细胞就会六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__________。
3、第一和第二道防线的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___________,而是对___________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______________。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__________,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有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起作用,因而叫做Video。
5.免疫对人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
()6.以下属于特异性免疫作用的是
A.唾液、眼泪和杀菌物质B.胃液中的盐酸和杀菌物质C.白细胞和吞噬细胞 D.种牛痘防天花
()7.以下可以称为“抗原”的是
A.自身的红细胞 B.侵入人体内的白喉杆菌C.寄生在人体小肠中的蛔虫D.注射到人体同的葡萄糖
()8.“抗体”是一种什么物质
A.糖类B.脂类C.蛋白质D.无机盐
()9.人体保卫自身的第三道防线产生的时期是
A.出生以后 B.先天性的C.出生前就已具备,出生后不断完善 D.偶然获得的()10.下列叙述与免疫无关的是
A.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B.吃感冒药可预防感冒
C.天花病毒的抗体由淋巴细胞产生D.吞噬细胞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11.下列各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菌感染B.新生儿从母体获得抗体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D.淋巴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12.人患急性炎症时,会出现白细胞数目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
A.特异性免疫B.非特异性免疫C.自然免疫D.人工免疫
()13.下列有关计划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B.给一周岁内婴儿口服小儿麻痹三型混合糖丸
C.通过接种百白破,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
D.患过某种传染病的人,有可能不再患某种传染病
()15.溶菌酶有杀菌的作用,是因为它能够
A.阻止多种病菌的呼吸 B.阻止多种病菌的消化C.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D.吞噬多种病菌
()16.免疫细胞主要是A.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C.红细胞D.腺细胞
()17.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
①抗原;②抗体;③传染源;④病原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被疯狗咬伤的患者,要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措施分别称为
A.抗原,消灭传染源B.抗原,保护易感者C.抗体,控制传染源D.抗体,保护易感者
()19.当人体免疫功能过高时,会发生的疾病是
A.艾滋病B. 过敏反应C.肺结核D.肝癌
20.今年3月底,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发,并迅速向全球蔓延。我们应了解相关知识,积极做好防范工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该传染病的__________(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疫情发生后,卫生防疫部门对来自疫区的入境人员进行检疫检查、对机场和车站进行消毒。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来看,这些措施属于__________。(3)如果能研制出相应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则能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从获得免疫的方式看,接种该疫苗属于__________免疫
免疫与计划免疫练习 篇2
1 免疫程序设计
按目前采用的下列几种猪瘟免疫程序, 对试验猪分组进行试验。
A组:春秋两季采用南京生物药厂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空怀母猪和2月龄以上猪1头份/头, 肌肉注射, 此种免疫程序广泛实施。
B组:春季突击防疫, 空怀母猪, 2月龄仔猪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每头猪按1头份剂量肌肉注射, 常年对漏免母猪和新生2月龄仔猪补针。
C组:由养殖户根据猪日龄和健康状况进行免疫, 按2~5头份/头的剂量使用。母猪空怀期一年免疫二次, 仔猪50日龄一次免疫。
D组:进行抗体监测, 制定免疫程序, 结合实际按计划实施免疫、观察、猪群健康状况, 适时调整和完善计划。母猪空怀时一年免疫一次, 每头猪每次剂量为2头份, 仔猪20~25日龄首次免疫, 40~45日龄第二次免疫, 每头猪每次剂量为2头份, 疫苗由南京生物药厂直接供给。
2 监测方法
受检血样, 自免疫1~2d内猪前腔静脉窦和耳静脉采血, 自然凝集分离血清, IHA试剂 (猪瘟兔化弱毒致敏绵羊或鸡红细胞, ) 由成都生物药厂提供;间接血凝试验用稀释液和标准猪瘟阳性和阴性血清, 由成都生物药厂提供。
在96孔V型微量反应板上进行。每孔加入稀释液 (含1%兔血清0.01mol PBS液) 25mL, 用稀释棒沾取等量的被检血清连续倍比稀释, 然后每孔加入1%猪瘟抗原致敏红细胞25mL, 置微量振荡器上振荡2min, 30℃恒温保温箱作用1.5h, 室温下静置观察结果。判定标准按常规方法进行。每批被检血清均设有阳性和阴性血清、稀释液对照。
3 监测结果
不同免疫程序的猪瘟监测结果如下:
4 结果讨论
A组免疫保护率为67.60%, 怀孕母猪和新生仔猪不能适时补针。2月龄仔猪首免一次虽没有母源抗体干扰, 但初次免疫应答, 产生抗体少, 而且持续时间短, 当猪群的有效免疫保护率低于80%时, 受到野毒攻击发生猪瘟流行, 不能达到免疫目的。
B组免疫保护率为71.64%, 防止免疫遗漏, 免疫效果受到疫苗效价的影响, 生产合格的疫苗经长途运输和振荡易失真空, 保存条件受限, 如达不到温度要求存放时间过长, 疫苗稀释后处理和免疫实施操作不当均会使疫苗效价降低;若按原剂量使用, 产生抗体达不到有效免疫的标准, 免疫保护作用则受到影响。
C组免疫保护率达到85.20%, 达到有效免疫保护标准。存在免疫保护空缺时间, 仔猪25日龄母源抗体已有80%仔猪消退到较低水平, 仔猪首次免疫在60日龄左右, 仔猪一般较长时间没有母源抗体保护, 也没有主动免疫产生, 尤其在疫区易受到猪瘟病毒攻击, 导致猪瘟发生。
D组免疫保护率为90.70%, 免疫猪群获得保护, 与科学饲养管理, 有效的计划免疫有密切联系。仔猪在20~25日龄首次免疫, 有母源抗体干扰, 但建立基础免疫, 形成免疫记忆, 二次免疫时, 再次免疫应答, 产生抗体较长时间保持较高水平。在疫区, 采用此种免疫程序可有效提高仔猪猪瘟免疫的效果。
综上述结果, 在今后的疫区及流行区, 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制定免疫程序严格操作进行免疫, 免疫效果最好, 应予大力推广。
免疫与计划免疫练习 篇3
【关键词】狂犬疫苗;5针免疫程序;“2-1-1”四针免疫程序
【中图分类号】R45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24-01
狂犬病是指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的急性传染疾病,多经咬伤伤口以及破溃皮肤粘膜组织直接侵入人体。本病具有人畜共患性,传染性较强,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接种狂犬疫苗,死亡率可高达100%。传统5针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疫苗耗时长且接种针次较多,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极易导致接种不及时或者漏种等,从而影响接种效果[1]。本研究对比分析了“2-1-1”四针免疫程序与传统5针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疫苗的效果,旨在提高狂犬疫苗接种工作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犬伤患者428例,均具有狗、猫、老鼠等宿主动物咬伤史,受伤时间均在24h以内。患者按照接种方法分为A组(199例)与B组(229例)。A组男107例,女92例,年龄2-65岁,平均为(33.45±8.05)岁。B组男131例,女98例,年龄3-69岁,平均为(34.19±7.88)岁。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以及暴露级别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疫苗均采用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Vero细胞精制纯化疫苗,均在有效使用期内。两组接种前均彻底清洗伤口并进行消毒处理,视伤口部位、大小以及深度等决定是否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制剂,并实施相应的狂犬疫苗全程接种。A组采用传统5针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即按照0d、3d、7d、14d、28d予以狂犬疫苗经上臂三角肌部位肌内注射,0.5ml/剂。B组按照“2-1-1”四针免疫程序接种,即于0d、7d、21d,首次于左侧及右侧上臂三角肌部位分别肌内注射1剂,后二次经上臂三角肌部位肌内注射每次1剂,0.5ml/剂。禁止在臀部进行注射,完成全程接种15d以后接受血清抗体滴度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接种疫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完成全程接种15d以后采集静脉血,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患者的血清抗体滴度;统计两组的接种依从性,以24h内接受登记、接种,且全程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无推迟接种及漏种表示接种合格,即接种依从性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A组的32例(16.08%)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发热、瘙痒、疼痛及皮疹等,发生于接种后24-48h左右;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发热,伴有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B组21例(9.17%)发生上述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χ2= 1.583,P>0.05)。
2.2 两组抗体阳转率
A组与B组患者获得的抗体阳转率均为接近100%(注:目前的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检测结果偶有假阴性出现)。
2.3 两组接种依从率比较
A组接种依从171例(85.93%),B组220例(96.07%)依从,B组的依从率显著高于A组(χ2=5.100,P<0.05)。
3 讨论
狂犬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病情变化快、危害性大及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100%[2]。因此,早期及时处理伤口并及早进行全程规范化接种狂犬疫苗对于预防狂犬病的发生非常必要,而狂犬疫苗接种合格率以及患者的依从性是预防发生狂犬的关键。
传统狂犬疫苗接种程序主要是5针免疫程序,即在伤后0d、3d、7d、14d、28d进行免疫接种,这种免疫程序接种时间较长,且接种针次较多,部分患者无法按时、准确、规范化全程完成免疫接种,推迟接种或者漏种率较高,增加了狂犬病的发病风险[3]。近年来,临床逐渐应用“2-1-1”四针免疫接种法进行接种,即在伤后0d、7d、21d进行接种。由于“2-1-1”四针免疫接种程序的首次接种抗原剂量加大以及免疫时间更短,从而激活体内双淋巴系统,促进抗体更早生成[3]。刘晓彬等[4]认为,“2-1-1”四针免疫接种法相比于5针免疫程序更早产生抗体,能够挽救潜伏期相对较短患者的生命。此外,由于接种周期相比于5针免疫程序明显缩短,且针次更少,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提高了其依从性[5]。本研究中,B组的不良反應率为9.17%,虽与A组的16.08%差异不明显,但仍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两组的抗体阳转率均达到接近100%,两种接种程序免疫效果相当,B组的接种依从率为96.07%,显著高于A组的85.93%,患者的依从性更好。
综上所述,应用“2-1-1”四针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疫苗免疫效果与5针法相当,且可缩短全程免疫时间,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提高患者接种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静云.狂犬疫苗三种不同免疫程序对供血浆者抗体效价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5):28-28.
[2] 吕治红,曹亚荀,高红琴等.关于狂犬疫苗三种不同免疫程序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9):742-744.
[3] 刘庆勇,袁中行,闫琳等.狂犬疫苗两种不同接种程序所致狂犬病病毒 IgG 抗体阳性率比较[J].医药前沿,2012,(29):372.
[4] 刘晓彬,胡萍,王莉等.狂犬疫苗接种五针与2-1-1四针免疫程序的对比观察[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2,27(4):233-234.
第二章免疫与计划免疫章末总结 篇4
1、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如果应用________,可以治疗________,反之则可能危害________。因此,了解________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2、安全用药是指根据________,在选择药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的________,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________或________。
3、药物可分为处方药和________。处方药是必须凭________医师或________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________服用的药物。________是不需要凭医师________即可购买的,按所附________服用的药物简称为________。
4、当有人因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而突然________时,可以用________方法进行急救,最通常的是________法。如果病人同时心跳停止,则应同时做________。
5、出血一般有________和________,前者是体内________的出血;后者指________出血,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伤口小,出血不多时,可洗净后用________加压止血。对于大静脉或动脉出血,首先拨打________,紧急呼救,同时用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压迫止血。
幼儿园计划免疫与疾病防治措施 篇5
一、组建防控领导小组,由园长任组长,各班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做好全园幼儿的人身健康与生命安全工作。
二、向全体教职工宣传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及防控措施,(1)、由保健员培训每位教职工,使教职工了解相关知识,提高防控能力。
(2)、向家长宣传儿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幼儿家长的科学防病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三、加强晨间检查,班级老师做好晨检,发现有口腔溃疡、发热病儿要求家长让病儿在家观察,并告诉家长发现幼儿异常及时去医院求诊,以免耽误病情。发生传染病第一时间与保健员联系,即时汇报相关领导。幼儿进行隔离,班级全面消毒并进行卫生检疫。对缺勤的幼儿,班主任必须每天电话家访询问,有关情况每天向保健室汇总。各班老师认真做好幼儿的全日观察,了解全班幼儿的身体状况。
四、经常性保持环境整洁、不留卫生死角,做好除“四害”工作。
1、加强空气及周边环境的消毒,消毒时间、用量到位。并有记录。
2、班级每天加强监督幼儿洗手的环节管理,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让幼儿知道手脏时会及时用肥皂流水洗手,并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3、每天按时做好教、寝室通风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幼儿餐具,杯子、毛巾等按时消毒。确保消毒时间。有记录。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 篇6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是()
A.繁殖体被完全消灭 B.芽孢被完全消灭 C.鞭毛蛋白变性 D.细胞壁被破坏
2.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芽孢
3.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
A.呼吸道传染 B.粪口途径 C.虫媒叮咬 D.接触传染
4.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D.脾脏
5.真菌的繁殖方式不包括()
A.出芽 B.形成菌丝 C.产生孢子 D.复制
6.细菌个体的繁殖方式是()
A.有性繁殖 B.菌丝断裂 C.细胞出芽 D.无性二分裂
7.患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是()
A.主动免疫 B.自然主动免疫 C.被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
8.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
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多在细菌裂解后释放
C.可制备成类毒素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
9.正常情况下机体无菌的部位是()
A.外耳道 B.皮肤表面 C.眼结膜 D.血液内
10.外科辅料使用前宜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烤 B.紫外线照射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焚烧
11.阴道滴虫的致病作用在于()
A.机械损伤作用 B.免疫病理作用 C.毒性作用 D.改变阴道环境的PH
12.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A.蚊 B.螨 C.人虱 D.鼠虱
13.导致人类传染病最常见的微生物种类是()
A.病毒 B.细菌 C.衣原体 D.真菌
14.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二分裂法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复制方式
15.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应用()
A.抗生素 B.抗毒素 C.类毒素 D.细菌素
16.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有()
A.活疫苗 B.抗毒素 C.类毒素 D.外毒素
1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
A.血凝素 B.衣壳 C.核酸 D.包膜
18.下列细菌繁殖速度最慢的是()
A.链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破伤风芽胞梭菌 D.结核分枝杆菌
19.肺炎链球菌的致病物质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荚膜 D.菌毛
20.引起肾盂肾炎最常见的细菌是()
A.变形杆菌 B.葡萄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真菌
21.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病毒 B.衣原体 C.放线菌 D.支原体
22.异嗜性抗原属于()
A.完全抗原 B.共同抗原 C.自身抗原 D.半抗原
23.免疫稳定功能异常可引起()
A.反复感染 B.肿瘤发生 C.免疫耐受性 D.自身免疫性疾病
24.数量最多的免疫器官是()
A.肾脏 B.胸腺 C.淋巴结 D.骨髓
25.中枢免疫器官是()
A.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B.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C.免疫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 D.是人体的神经系统
26.预防超敏反应的皮内试验,阳性结果是()
A.红晕大于5厘米 B.红晕大于2厘米 C.红晕大于1厘米 D.红晕大于0.5厘米
27.属于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A.药物过敏性休克 B.接触性皮炎 C.输血反应 D.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28.在体内不能增殖的疫苗是()
A.活疫苗 B.类毒素 C.死疫苗 D.抗毒素
29.伤寒的并发症常发生在()
A.病程第1周 B.病程第2周 C.病程第2—3周 D.病程第4周30.破伤风梭菌主要引起()
A.菌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 D.脓血症
31.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传播方式是()
A.病毒经皮肤传播B.病毒经 呼吸道传播
C.病毒经消化道传播 D.病毒经血液传播
32.区别甲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的主要指标是()
A.临床症状 B.病毒抗原抗体检测 C.肝功能检查 D.潜伏期短
33.梅毒的主要传染方式是()
A.性接触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虫媒传播 D.消化道传播
34.下列与原发性肝癌发病有关的是()
A.灰黄霉素 B.黄褐霉素 C.青霉素 D.黄曲霉毒素
35.放线菌常用于()
A.制造抗生素 B.食品生产 C.农业生产 D.遗传工程
36.由内源性真菌引起的是()
A.致病性真菌感染B.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C.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D.真菌中毒症
37.对人致病的病毒形态多数为下列哪种()
A.杆形 B.球形 C.砖形 D.蝌蚪形
38.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菌是()
A.军团菌 B.肺炎支原体 C.肺炎衣原体 D.肺炎链球菌
39诊断伤寒可用()
A.肥达反应 B.抗O试验 C.血浆凝固酶试验 D.外斐试验
40.我国城市饮水卫生标准是()
A.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10个B.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
C.1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5个D.1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0个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微生物:
2.消毒:
3.免疫:
4.抗原:
5.菌落: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现象有()、()、()。
2.霍乱弧菌主要通过污染的()或()经口传播。
3.病毒的增殖周期包括()、()、()、()和()五个阶段。
四.判断题(共10分)
1、病毒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真核细胞型细胞核分化程度较原核细胞型高。()
3、B细胞可以对抗原进行识别并产生免疫应答。()
4、外毒素的毒性比内毒素的毒性弱。()
5、IgM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一类抗体。()
6、免疫应答其结局对机体总是有益的。()
7、青霉素皮试属于I型超敏反应。()
8、人工主动免疫的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
9、细菌培养基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液体、半固体和固体培养基三类。()
10、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五.简答题(共15分)
1.乙肝的传播方式有哪些?如何预防病毒性乙肝?(5分)
2.革兰氏染色的临床意义有哪些?(5分)
3.人被动物咬伤后,应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5分)
六、论述题(10分)
某男青年因为病情需要长期注射抗生素治疗,不幸成为HIV病毒的感染者,在不知情饿情况下传给了共同生活的妻子,更不幸的是怀孕并产下一个携带HIV病毒的女婴,请分析HIV病毒所致疾病的名称,分析这一家人成为病毒携带者的传播方式,并说明如何预防此病?
4.效应性T细胞主要包括()和()两个亚群。
5.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其识别的抗原无需()细胞进行加工处理。
6.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和()。
免疫与计划免疫练习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从化市中心医院住院部收治的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80例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 男49例, 女31例;年龄为3个月~7岁, 3个月~1岁46例, 1~3岁16例, >3岁18例, 所有患儿检测前未接受激素或免疫制剂治疗, 将MPP患儿随机分为2组, 单用阿奇霉素对照组40例, 阿奇霉素+匹多莫德观察组40例。同时设立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空白组, 年龄4个月~7岁, 其中男53例, 女27例;MPP组与空白组, MPP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的外周血细胞免疫的表达, CD3+ (总的T细胞) , CD4+ (辅助性/诱导性T细胞) , CD8+ (抑制性/杀伤性T细胞) 。
1.2.2 治疗方法
MPP组所有患儿均给与常规退热、止咳、祛痰、营养支持等疗法, 静脉点滴奇霉素5天, 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奇霉素剂量10 mg/ (kg·d) , 1次/d, 连服3d, 停4d为1个疗程的间歇给药方式, 连用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 400mg/支, 起初7d, 每天2次, 每次1支, 随后每天1次, 每次1支, 共服2个月, 幼儿剂量与儿童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啰音、住院时间、细胞免疫功能指标。
1.4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χ—±s表示, 利用SPSS16.0进行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胞免疫功能特点
儿童肺炎细胞免疫功能特点见表1, 由表可知, CD3+、CD4+T细胞百分率, CD4+/CD8+明显降低,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CD8+T细胞百分率没有变化。
2.2 匹多莫德治疗后症状改善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由表可知, 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2.3 匹多莫德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两组MPP患儿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见表3, 由表可知, 两组治疗后CD3+、CD4+T细胞百分率, CD4+/CD8+均有一定改善, 但观察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3 讨论
研究表明,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表现为:CD3+、CD4+、CD+16、CD+56、CD4+/CD8+比值下降, CD8+、CD+19上升;IFN-γ、IL-4、IL-6、IL-8、IL-12、IL-15、IL-18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 引起免疫紊乱, 多系统器官受损[1,2,3]。本文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相一致。匹多莫德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 既可激活NK细胞、单核细胞吞噬活性、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 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又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恢复CD4+/CD8+比值, 达到调节特异性免疫功能[4]。本组监测了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常见细胞因子CD3+、CD4+及CD4+/CD8+比值有均明显升高, 且优于单用阿奇霉素, 论证了匹多莫德的免疫调节作用, 在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 发现联用匹多莫德可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 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匹多莫德的治疗作用”的研究表明联合匹多莫德可达到减少病情反复次数、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 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5]。
参考文献
[1]架杰, 郭卫平, 徐秀珍, 等.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和IFN、TNF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 2006, 46 (5) :36-37.
[2]韩晓华, 王俊, 苏力, 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诱导痰液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20 (10) :965-967.
[3]蔡建敏, 周鸿烈, 王振海, 等.支原体肺炎患儿自然杀伤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检测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05, 23 (10) :721-722.
[4]Benetti GP, Fugazza L, Stramba Badiale M, et o1.Ex vivoevaluationof pidotimod activity on cellmediated immunity[J].Arzneimittelfomehung, 1994, 4 (12A) :1476-1479.
免疫与计划免疫练习 篇8
关键词:猪瘟;免疫金标试纸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中图分类号:S852.5+2;S85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73X(2009)08-0027-01
猪瘟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疾病,对于猪瘟的控制目前主要还是依靠猪瘟疫苗的免疫预防,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县猪瘟防疫的效果以及生猪感染压力的大小,也关系到我县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猪场及农村散养户定期对猪瘟疫苗效果检测评估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用于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评估的方法很多,如何选择一种切合我县实际的检测方法是科学评估的首要问题。我们采用两种常用的评估方法(免疫金标试纸检测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全县农村散养户的336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免疫效果平行对比检测试验[3],这对于以后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够及时准确掌握生猪猪瘟免疫效果,具有非常深远的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被检样品:采自全县12个乡镇农村散养户不同日龄的猪,其中仔猪(20~45日龄)96份,生产母猪102份,肥猪(70~160日龄)138份。散养户提供的336份血清均为猪瘟免疫首免20日龄左右、二免在65日龄,免疫后18~20d所采的仔猪全血样品。
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包括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抗原、猪瘟稀释液、猪瘟阴、阳性血清)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试剂盒批号:20080812。
猪瘟抗体免疫金标试纸条,购自深圳市康百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81020。
其他试验材料:96孔血凝板(110°V型),飞鸽牌台式离心机,精密移液器(5~50μL、20~200μL),微量振荡器。
1.2方法
将336份全血样品放入离心机离心,5min后吸取上层血清液,置于试管架上备用。在金标检测卡的椭圆形加样孔内加入2~3滴(50~100μL)待检猪血清。将检测卡平放在平面上,在室温下静置8~15min判定结果。加样后8~15min可与金标试纸附带的参照卡的色带滴度进行参考比较,当被检样品检测线(T)条带的色泽大于参照卡中猪瘟抗体效价1∶16 时,说明检测样品中猪瘟抗体的滴度较高,如果低于1∶16则表示被检猪的猪瘟抗体水平过低,应及时进行猪瘟疫苗接种。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操作顺序如下:加入稀释液→加被检血清→在血凝板上倍比稀释被检血清、阳性血清→加血凝抗原→振荡摇匀→37℃下静置1~2h→结果判定。以50%红血球出现凝集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为该血清的血凝效价。血凝效价达1∶16为免疫合格,1∶16以下为免疫不合格[4]。
2结果与分析
免疫金标试纸检测与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猪瘟免疫效果的检测结果对比情况见表1。
由表1得知:抗体金标检测仔猪猪瘟抗体效价达到保护线的为82%,正向间接血凝检测合格的为81%;金标抗体检测生产母猪免疫合格的为84%,正向间接血凝试验为86%;育肥猪金标检测抗体水平达到有效保护(1∶16)的为91%,正向间接血凝试验为91%。通过数据比较表明,免疫金标试纸检测与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的结果基本符合,试验结果可靠。
3讨论
(1)从上述试验中可以看出,在我县现有的疫病预防免疫程序中,总有一部分群体免疫不合格,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可能与基层兽医的技术、疫苗用量,疫苗质量等有关;也可能与广泛存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感染等破坏了猪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相关[5]。
(2)从操作方法上,免疫金标试纸条操作简便,更重要的是检测时间很短,使我们能及时做好疾病诊断及抗体监测。间接血凝试验是通过血球凝集程度来判断结果的,实验员的判断力不一样,就很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即便对于同一操作者,每次的试验判断结果都可能有一定的偏差。
(3)从经济成本上,免疫金标试纸检测也能体现出一定的优势,它能大量成批的检测,也能单独进行检测,且不造成浪费。而间接血凝所需抗原一经开启就必须一次用完,在检测量较小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4结论
综上所述,猪瘟抗体金标试纸检测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反应时间短的优势,非常符合我县的实际需要。乡镇兽医站、养殖场都可推广应用,对提高我县应对重大动物疫病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6]。
参考文献:
[1]何启盖,陈焕春,吴斌,等.规模化猪场猪瘟、细小病毒、口蹄疫抗体水平监测和免疫效果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22(1):5-9.
[2]谢庆阁,翟中和.畜禽重大疫病免疫防制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32-64.
[3]宣长和.猪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44-51.
[4]陆芹章,温和心,陈义祥,等.利用猪瘟间接血凝试验净化猪瘟的探讨[J].养猪大视野,2006(6):33-34.
[5]王大林,索绪峰,王建新,等.海南省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抗体的检测与免疫效果分析[J].养猪,2005(5):32.
免疫与计划免疫练习 篇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选对得2.5分,共50分)
1.流感流行期间,在教室喷洒消毒液,这一措施属于()
A .控制传染源B.消灭病原体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2.下列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隔离传染病患者B.给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C.对艾滋病人进行隔离D.停止进口疯牛病区加工的牛肉制品 3.为了防止爱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停止进口一切外国的血液制品,这是采取()A.消灭传染源B.消灭病原体C.控制易感人群D.切断传播途径 4.下列关于免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B.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C.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就是计划免疫D.计划免疫可以使疾病得到痊愈 5.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为了预防:()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 6.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的是()
A. 吸毒时,与毒友共用注射器B.与艾滋病人同桌进餐C.自己的伤口接触他人的血液D.曾输过被怀疑为不洁的血液 7.下列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无关的疾病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B.花粉过敏C.类风湿性关节炎D.癌症
8.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是()
A.自然免疫B.特异性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D.计划免疫
9.目前“SARS”病毒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实验。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 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10.为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一般要用自身健康皮肤。其原因是()
A、愈合迅速B、防止发生排斥反应 C、血型符合D、有效预防感染
11.2005年初,在我国及世界很多地区发生了禽流感,预防人员迅速行动,灭杀,深埋了发病地3000米以内的所有家禽,其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三项都不是 12.某同学吃了不洁净的红苕而患了蛔虫病。这里不洁净的红苕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哪个环节?()
A. 病原体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传染源 13.下列各项中,不是病原体的是()
A.肝炎病毒B.痢疾杆菌C.蛔虫D.传播疾病的蚊子.苍蝇14. 以下哪些疾病不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A.脊髓灰质炎B.禽流感C.肺结核D.阑尾炎 15.以下属于特异性免疫作用的是:()
A.唾液.眼泪和杀菌物质B.胃液中的盐酸和杀菌物质 C.白细胞和吞噬细胞D.被狗咬后注射狂犬疫苗
16.某人不小心被铁钉扎伤了脚底,医生在清理伤口后给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及预防措施分别是:()
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原,保护易感者C.抗体,控制传染源D.抗体,保护易感者
17.牛常用粘满唾液的舌头舔伤口,结果伤口愈合,原因是:()A.唾液中含有淀粉酶B.唾液呈碱性可杀菌C.唾液中含有溶菌酶D.唾液中含有黏蛋白
18.我国政府为在20世纪末在我国消灭小儿脊髓灰质炎,近几年来,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对全国6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强化免疫,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人工免疫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19.在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体液大量损失
C、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20.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该器官不易成活,从免疫的概念分析,被移植的器官属于:()A.抗原B.抗体C.病原体D.疫苗
单项选择题答题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0分)
21.湖北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供免疫力,预防传染病。从传染病预防的一般措施看,该措施属于。22.某人吃了被苍蝇接触过的食物,感染了传染病。苍蝇属于这种传染病的。23.患过麻疹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再接触麻疹病毒就不会患麻疹病了。这种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这种免疫属于。
24.①甲乙丙兄弟三人共同生活,丙出生时就接种了乙肝疫苗,甲乙没有接种,都身体健康。②乙感染了乙肝病③不久甲也感染了乙肝病。上述事实说明①中兄弟三人是乙肝病的易感人群,②中乙是。预防乙肝病的有效措施是。25.被狗咬伤的人,需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注射的物质和被咬伤的人分别是和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看这种方法属于。
26.2009年全世界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控制疾病蔓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导致人类感染“甲流”的____________。
(2)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属于________,为了控制“甲流”蔓延,学生中免费注射疫
苗。这一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学生获得免疫称为__________。
(3)在注射疫苗时,都是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可以有效避免因输液导致的疾病传播。该项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7.禽流感是一种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传染病,为了有效预防人感染禽流感,有人作了如下的实验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患病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没有患病。据上述实验回答:
(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鸡产生的这种免疫属于免疫。(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会得病?(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接种的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
(4)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A、B实验中都只用一只鸡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正确得出结论的影响是。解决的办法是
(5)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健康人称为,杀死病鸡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保护易感人群22.传播途径23.蛋白质特异性免疫24.甲乙传染源 预防接种 25抗原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26(1)病原体(2)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3)切断传播途径
三、实验探究题
免疫与计划免疫练习 篇10
[ 10-02-07 09:47:00 ]
编辑:studa20
作者:蒋红梅, 肖林生, 程萍,费樱,逯惠敏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医学检验专业; 临床免疫学检验;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主要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教学体系。教育部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高等院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医学生的需要[1]。为提高检验人才的素质,使之能适应国内外医学检验科学的发展,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双语教学已成为必然的趋势,2006年3~8月在医学检验专业主干课程《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中进行了中英双语教学的调查和实践,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贵阳医学院2003级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108人。
1.2 教学方法
采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临床免疫学检验》[2]。选择其中部分章节,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成双语教学CAI课件,教师做好中、英文上课的充分准备。授课采用以下4种形式:(1)采用中文教材、中英文混合课件(英文比例不超过50%);(2)采用中文教材、补充英文资料、中文课件;(3)采用中文教材、补充英文资料、中英文混合课件(英文比例不超过50%);(4)采用中文教材、补充英文资料、英文课件。授课时主要采用中文和英文并举的教学方式,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论知识点以中文讲解为主,对比较浅显易懂的部分,尽量用英语讲解,进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英语讲授内容比例占到总内容的50%以上。
1.3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在实施双语教学结束后进行,由学生不记名填写。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涉及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授课语言(中英文)的应用比例、双语教学授课效果等。
结果
2.1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和建议
见表1。本次调查显示,多数学生(65.8%)对《临床免疫学检验》采用双语教学表示理解和支持;多数学生(56.5%)希望采用中文教材、中英文混合课件(英文比例不超过50%);多数学生希望教师以中文授课为主,仅介绍个别专业术语的英文名称,或在用英文讲授后,再翻译成中文。表1 医学检验本科学生对《临床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的态度和建议(略)
2.2 学生对《临床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
见表2。对于采用双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仅21.3%学生认为学习效果比单纯用汉语教学好,41.7%的学生认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比单纯汉语教学差,另24.1%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与单纯中文教学差不多;对于双语教学CAI课件,52.8%的学生认为不同英文程度的课件可作为双语教学的辅助学习资料,67.6%的学生认为促进了专业英语的学习,9.3%的学生认为可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且与汉语教学相比,46.3%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使专业学习变得特别吃力,仅5.6%的学生认为可以学得很轻松。表2 医学检验本科学生对《临床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略)
讨论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本文在我院医学检验本科专业课程《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中作了有关双语教学的调查和尝试,认为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3.1 学生
提高“免疫力”与“药物治疗” 篇11
一、独立思考,自纠自析
评讲课上,教师将试卷分发给学生之后,不要急于评讲,而是留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分析卷面情况。教师则在巡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教会学生分层次进行纠错。第一层次是学生一看就能订正的错误,如题目漏做、计算粗心、审题不仔细等。找出并纠正这样的错误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让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提高防错的免疫力,避免在下次考试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第二层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纠正的错误。出现这种错误,可能是概念不清,知识记忆不牢,解题时无法再现所需知识;可能是因为分析能力低下,抓不住关键条件,不知题目所云;还可能是由于表达不准确、思路不正确,计算失误;还可能考虑问题不全面等。第三层次是一些条件隐藏、综合度大的试题。这些试题学生往往很难独立判断其错误的原因,这就需要在组内进行互助或通过集体讲评来解决。对于学生自我不能解答的问题,要指导其做好标记和询问的心理准备。
二、组内交流,互纠共进
学生经过个人独立思考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可以放到小组里进互学互教,或者共同查阅课本和相关资料解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很多问题能得到解决,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加深了学生对错误原因的印象。教师的任务是到各小组中聆听,必要时也参与讨论或给予引导。学生的交流互助又有下列三种情况:一是学优生对学困生的教,但学优生的教并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要说出解题的详细过程、解题的思想方法,并与被教的学生及时互动。二是被教的学生在听懂后再将解题过程说给其他学生听,或者是主动将一些答案虽正确,但认识还比较模糊的解题过程说给其他学生听,以确定是否真正理解。三是学生因对题目不同的理解或是出现不同的解法而产生的争论。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各抒己见,构建一种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实践证明,学生之间相同的学习心理及沟通语言,往往使他们的交流互助更有效。
三、全班展示,共勉提升
教师巡视了学生独立订正的情况,参与了各小组的讨论交流,了解了学生已解决了哪些问题,收集到学生经过互助之后还存在无法解决的或只有个别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了。但非教师讲不可吗?学生能上台讲的,何不借学生之口说出来呢?学生说出来,生生之间产生共鸣,效果岂不更好!首先是让学生说说“教训之处”,全体學生共勉。学生对自己能够做对的题目却做错了常懊悔不迭,急于向其他人诉说做错的原因,以证明自己还能考得更好。教师何不从中精选案例,遂其心愿,让全班学生共勉。再有就是让学生说说“得意”之处,思辨提升。针对试卷中具有较大灵活性和剖析余地的典型试题进一步“借题发挥”,如巧解、速解、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
四、总结反思,有效巩固
学生在经过试卷讲评后,对自己的错误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大部分只是停留在理解的基础上,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内化。为了巩固评讲效果,一是教师可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以便在以后的整理复习中可有针对性的进行反思。二是及时进行补测。可以是教师组织单项小测试,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互测,做到测试内容精、时间短、有针对性。三是对个别学生单独辅导。一小部分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在上课期间对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不理解。因此课后老师很有必要进一步给予个别辅导,以帮助他们彻底弄清没有弄懂的问题,强化讲评效果,全面提高成绩。
总之,讲评课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让学生自主纠错就让学生独立订正,学生互助交流能解决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在小组内解决,能让学生讲透的试题教师坚决不讲。以提高“免疫力”为先、为主,以“对症下药”为辅。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石甸小学
家禽免疫的概念与分类 篇12
1 先天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指家禽生来就已具有的对某种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抵抗能力。
1.1 防御屏障
皮肤、黏膜、腱鞘、肌膜、浆膜等的屏障作用以及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
1.2 吞噬作用
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具有吞噬细菌的作用, 并能将其消化溶解, 阻止其增殖传染。
1.3 组织抵抗力
胃液、胆汁、血液和淋巴液以及其他器官组织的分泌物, 均含有多种非特异性的抑菌、杀菌及协助加强吞噬作用的物质。例如泪液、唾液、卵清中的溶菌酶, 能杀死溶解多种细菌。血清中含有一种耐热性的β溶解素, 也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补体则是血清中具有类似酶活性的一组蛋白质, 当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其他激活因子时, 可以被激活而表现出杀菌及溶菌能力, 起到补助和加强吞噬细胞和抗体防御能力的作用。补体约占血清蛋白总量的10%, 含量稳定, 不因实施免疫而增多。
1.4 种属不感受性
家禽由于种属和遗传素质的差异, 生来就对某些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缺乏感受性。这种不感受性有时也与日龄有关。
2 获得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是家禽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刺激而获得的免疫能力。
2.1 非特异性抵抗力
非特异性抵抗力主要包括炎症反应和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2个方面。
1) 炎症反应可产生于机体各部位的组织和器官, 以红、肿、热、痛、机能障碍等变化为特征, 同时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反应。这些变化的产生实质上是机体与致炎因子进行抗争的反映。致炎因子作用于机体后, 一方面引发组织细胞的损坏, 使局部组织细胞显现变性、坏死;另一方面, 诱导机体抗病能力增加, 益于清除致炎因子, 使受损组织得到修复, 从而使机体的内环境以及内环境和外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均衡。
2) 机体细胞或培养细胞在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的作用下, 产生一种低分子可溶性糖蛋白, 当这种蛋白进入其他未感染的敏感细胞后, 可诱导该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质, 阻碍病毒的复制, 这种物质就是干扰素。干扰素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 而且还能抑制其他细胞内病原体 (如胞内菌、原虫、立克次氏体等) 及肿瘤的生长。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高效多能, 毒副反应小, 在家禽病毒性疾病防治及抑制肿瘤生长等反面应用广泛。干扰素的缺点是注入机体后存留时间短, 半衰期仅为7~11 min。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筛选和合成理想的干扰素诱生剂, 其中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干扰素取得重大进展。
2.2 特异性免疫
家禽在生长过程中接触过某种抗原物质, 机体会对侵入体内的这种异物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反应, 从而对该抗原物质产生免疫记忆, 若该抗原再次入侵机体将会出现强烈的免疫反应, 大大加速了家禽对该抗原物质的排斥和清除过程, 这种反应称之为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严格的特异性和针对性;二是免疫期长短不一。免疫期的长短与抗原的性质、刺激强度和频率及家禽本身的免疫系统功能强弱有关, 短则1~2周, 长者可达数年, 甚至终身免疫。
特异性免疫按照其作用机理分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局部免疫3种。按照其获得免疫力方式不同, 特异性免疫又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 天然被动免疫。天然被动免疫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母源抗体所产生的母源免疫力, 是雏禽通过种蛋从母禽那里被动传递过来的, 不是雏禽自身产生的。母源抗体在保护雏禽免受早期感染方面十分重要。但同时也给雏禽免疫程序的安排和实施带来困扰, 这是由于雏禽阶段使用的弱毒活苗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会被中和, 导致免疫失败。因此, 雏禽进行新城疫、禽流感等传染性疫病的首免时间, 应根据母源抗体水平测定的结果而定。
2) 天然主动免疫。家禽受到饲养环境中某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后, 无论是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显性感染, 还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 禽群中的病愈禽、耐过禽和带菌带毒禽, 都会对该病原微生物产生程度不同的免疫能力, 这种由于自然感染而诱发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我们称之为天然主动免疫。
3) 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是指将经过多次大剂量免疫或自然发病耐过的禽血清或卵黄液人工注射给未免疫或免疫失败的禽群, 使其获得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人工被动免疫免疫期短, 一般为2~4周, 且有传带其他病原的危险, 临床使用时应慎重。高免血清和高免卵黄只能作为免疫失败时不得已而为之的亡羊补牢措施, 切莫盲目生产、销售、使用, 更不能企图用这类产品来取代疫苗的免疫功能, 否则将后患无穷, 得不偿失。用其它家畜 (如马、羊等) 制备的异源性高免血清可避免传播禽类传染性病原体的危险。
【免疫与计划免疫练习】推荐阅读:
第二章免疫与计划免疫章末总结10-20
社区计划免疫09-17
计划免疫门诊11-15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08-28
免疫规划年度计划11-10
第七章计划免疫08-31
2023年计划免疫工作计划08-17
中医与免疫论文08-31
免疫规划入村督导计划11-24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