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年度计划(共8篇)
免疫规划年度计划 篇1
2014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2013年我中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和流通预防接种条例》及“上级文件”中相关传染病方针的总要求,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搞好一个证实(消灭脊髓灰质炎),四项监测报告(脊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常规免疫。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全面实现新突破,为全街道消灭减少相关传染病发病率和提高我街道居民身体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一、加强领导、深入宣传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当好本地政府的参谋,增强行政干预力度,使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和制度,抓好全国4月25日免疫规划宣传日的宣传活动,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参与意识,达到免疫规划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二、加强基础免疫、提高工作质量
为缩短、减少儿童易感暴露机会,巩固提高接种率,接种质量和抗体滴度水平,要进一步搞好免疫接种卡、证的登记,加强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及时搞好统计上报和免疫服务,我中心实行按周接种免疫。严格按照《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方案》、《特殊人群管理方案》、《预防安全注射管理规划方案》的要求,适时进行接种,严格执行五条判定标准,具体要求是:
1、建卡发证:认真执行新生儿月报制度,新生儿一个月内建卡,首次接种发证、做到卡、证、人三相符,建卡发证率达100%。
2、脊髓灰质炎疫苗投服率必须达98%以上。
3、其他三苗(卡介苗、百白破苗、麻疹疫苗)接种率达98%以上。
4、乙肝疫苗管理工作:
1根据市文件精神要求,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必须及时接种○ 乙肝疫苗第一针,遵循“谁按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新生儿及时接种率达98%以上,按免疫程序接种第二针、第三针,十二月龄内接种率达98%以上,学龄前儿童接种率达100%。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转卡率必须达100%,上卡、建证率达100%。2接种单位要有专人负责项目内乙肝疫苗的管理,○建立健全疫苗领发、保管制度,设立疫苗专用帐本,做到帐、苗相符。3病例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
法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急性乙肝的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于12小时内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4个案调查: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及时对有副反应病例,开展○
个案调查,个案调查表逐级上报。5注射疫苗必须使用自毁型注射器并且有领发记录,○自毁型注射器使用完毕后装入安全盒内有林木组统一消毁,并有登记记录。6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应按照《免疫规划技术管理规○
程》的要求,有计划地收集掌握人口、疫情、预防接种、疫苗供应和免疫监测等资料,按时整理建档立卷。
5、加强免疫:糖丸、百白破、麻疹、白破二联苗接种率达98%以上。
6、加强监测:提高免疫接种成功率,开展基础免疫相关疾病的调查,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对十二月龄内“五苗”全在免疫儿童进行免疫成功率监测,免疫成功率要做到95%以上。
7、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系统,搞好常规免疫接种监测报告,调查和评价分析,搞好相关传染病漏报调查,常规免疫接种报表完整率、准确率、及时率达100%.8、做好对非常规疫苗接种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工作,并对各苗做好疫苗领发登记和接种对象的统计工作。
三、建立健全脊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
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明确岗位责任、落实到人,实行监测报告责任制,加强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和疑似病例报告管理,“零”病例旬、月报告率达100%,疑似afp报告、采便、随访率达100%;疑似麻疹病例报告、采血、随访率达100%。
四、加强计划免疫业务培训:
为提高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保证免疫规划工作质量,防止和杜绝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的发生,我中心每月组织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保证工作质理,使其真正起到两级预防保健网作用,以提高全街道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确保广大儿童身体健康。
五、加强业务指导、强化督导检查
区疾控领导每年进行业务督导、检查、指导,进一步完善免疫接种卡、证登记管理,确保全街道“五苗”免疫合格接种。对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疑似病例,“零”报告,特别是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二十四小时内及时接种调查,免疫规划统计报表等的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进行督导检查,并对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并有督导小结。
六、院内资料管理
我中心按上级要求写出年计划,半年、年末总结,督导检查计划、学习计划、特殊人群管理方案,预防安全注射培训计划、冷链运计划小结等,认真做好旬、月afp、麻疹、新生儿破伤凤疑似病例“零”报告,新生儿月报告表,年人口数字、培训记录,安全注射,冷链设备及温度监测记录,各种疫苗预算及领发等,年末装档成卷,使其免疫规划工作有章可循。
七、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根据区卫生局、教育局转发卫生厅、教育厅转发卫
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在每年的开学时间要指派专人进入托幼机构、学校协助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相关接种信息,做好辖区内无证、漏种儿童补证、补种工作,并及时上报各种报表。
八、冷链运转:
为加强疫苗管理和正常冷链运转工作,搞好冰箱、冷藏背包的管理,发现故障及时排除,确保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冷链使用率完好率达100%。
在新的一年里,更要增强责任感,对免疫规划工作精心安排,细心落实,力求完善,为保证全街道儿童的身体健康,实现无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而努力工作。
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4年1月10日篇二: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六门乡卫生院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切实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和落实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增强儿童对
疾病的抵抗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现制定我乡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界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继
续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严格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坚持
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努力奋斗。
二、工作任务、目标
1.建卡、建证及接种率指标:2015年所有出生儿童、流动儿童、返乡儿童均应 建卡、建证,建卡、建证率均达100%,儿童建卡、建证人数不得低于总人口数的10‰ /每村,4岁以内儿童卡、证合格率和吻合率均达100%,并将儿童基本信息和接种信
息录入“国家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各年龄组儿童的疫苗接种卡、证、册及信息录入相符率要达到100%。继续保持免疫规划内疫苗单苗合格接种率达95% 以上,全程合格接种率达90%以上和百白破加强合格率达95%以上的指标;卫生院接
生的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必须达100%。2.麻风、麻腮、流脑、流脑a+c、乙脑、甲肝等疫苗的接种:2008年实施扩大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以来,各村必须高度重视麻风、麻腮风、流脑、乙脑、甲肝
等疫苗的规范接种工作,按免疫程序切实提高儿童各苗接种率。且规范登记接种卡、证、薄,逐月向卫生院递交“预防接种登记薄”,免疫规划科工作人员及时录入“国
家接种信息平台”。
3.冷链设备、疫苗及接种器材的使用和管理:继续规范和完善县、乡、村三级
冷链设备、疫苗及接种器材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冷链设备档案,规范冷链设
备、疫苗及接种器材的摆放,进一步完善疫苗注射、稀释液、冷藏包、冰排领发、回收、销毁记录,疫苗必须以剂次为单位规范登记,做到账物相符,每天早晚及时
如实记录温度,报损疫苗须报批且规范填写报损单。4.免疫规划针对性疾病发病指标:2015年,继续巩固消灭脊灰所取得的成果,确保无白喉和脊灰病例,麻疹发病率控制在0.1/十万以下,百日咳和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继续保持在低水平状态,同时加大预防和控制措施,控制麻疹、乙肝、甲 肝、流脑、乙脑和肺结核的发病,遏制各疾病蔓延。5.加强免疫规划针对性疾病的监测:继续加强afp、麻疹、新破、流脑、乙脑等
疾病的监测,afp病例报告率达1/十万以上,afp病例及时调查率、个案完整率、双
份合格标本采集率、及时送检率和60天随访率均应达100%。疑似麻疹病例报告发病
率达2/十万以上,对发现的每一例麻疹、风疹、流脑、乙脑、甲肝病例及疑似病例
均及时报告,24小时调查率和合格血液标本采集率、及时送检率均应达100%。对每一例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或疑似病例均做到及时报告及时调查,调查及时率和个案完
整率达100%。每旬对所辖范围内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及时监测,并报送报表至疾
控中心,及时监测率和报送及时率均达100%。6.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处置:对预防接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要立即开展调
查处置和上报工作,收集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资料,积极开展个案调查。认真收
集辖区内所发生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并按要求及时填写aefi报告卡并按时上报。
附件1: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治疗组 7.示范门诊建设和定点接种工作:按上级业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接
种率和接种成功率,预防接种门诊和定点接种点按要求规范开设,必须实行每月(或 每周)接种,每次应种儿童通知率达100%,接种儿童体检率、体检登记率、每名儿
童每次接种时接种单使用率和填写完整率均应达100%。8.麻疹控制项目: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好2015入学入托儿童查验接种证工
作,对新入学、入托儿童查验证率达100%,补证和全程补种率均达100%。9.计划外接种: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为有效降低疫
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控制其暴发流行。我院对所辖范围内村级计划外疫苗的督
查不得少于3次。
10.免疫规划的宣传:按照要求认真开展2015年“4.25”计免宣传日的宣传工
作,规范乡村两级宣传标语,全年宣传免疫规划的专刊不少于4期。乡镇所在地永
久性宣传免疫规划标语不少于3条,各村卫生室和接种点永久性宣传免疫规划标语 不少于1条。
11.儿童摸底和查漏补种工作: 2015年组织辖区内村医开展0—6岁儿童的摸底
和查漏补种工作全年不少于2次,及时完善漏种儿童的补种工作。12.接种卡、接种证的清理核对、剔卡、补卡工作:2015年组织辖区内村医开展
卡、证清理、核对、剔卡、补卡工作不少于2次。13.接种率调查:以村为单位每季度开展0-4岁20名儿童的接种率调查,全年
不少于4次。
14.量化考核:全年至少对所辖范围内的各行政村的免疫规划工作量化考核4次。
三、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免疫规划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必领高度重视免疫
规划工作,建立健全防保组织,扎实工作,切实提高接种率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我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人力资源环境。2.强化内部管理,落实防保工作专人负责制: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防保组长
亲自抓,专职防保人员认真负责。强化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奖励机制,实行免疫
规划工作完成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制度,加强对村卫生室和村医的规范化管理,每半年对所辖范围内的村医及村卫生室实行量化考核,对工作确实不负责和考核不达
标的村医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工作的开展。
附件2:六门乡卫生院免疫规划人员 3.加强业务培训:每月组织院内防保组开展免疫规划等业务学习不少于一次,每年组织所辖范围内村医开展培训不得少于3次,且至少有2次免疫规划规范管理的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主免疫规划工作和免疫规划规范
管理,以及乙肝项目、冷链管理、麻疹控制项目、安全注射、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监测、资料管理、定点接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等,每次培训后应进行考试,从而有效提高我地各疾控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4.例会:每两月一次定时召集所辖范围内的村医召开例会,总结上月工作,提
出存在问题,村医相互互动并及时发现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安排下月工作。在召开
例会时,各村应同时与卫生院防保组核对相关资料,同时应有通知、签到册和规范的例会记录。5.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督导:卫生院实行包村制,制定详细的包村方案,对所辖
范围内的所有行政村,每3月至少开展一次免疫规划工作督导,全年不得少于4次,督导工作必须落到实处,不能弄虚作假,对督导中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解决,督导时至少有3次开展1岁组和2岁组各5名调查儿童的建卡、建证及接种率调查,完善督导记录、有接种率调查表、接种率汇总表和总结。6.按照上级的要求继续开展好冷链运转工作:已开设定点接种的接种点(门诊)
实行按月或按周接种,未开展定点接种的实行按单月接种,接种前村卫生室必须认
真开展运转前的培训、疫苗、接种物资和急救药品的准备,运转时卫生院必须派人
对所辖范围内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督导和确保疫苗按时运送到位,每次运转完成后
应对所辖范围内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7.制定0——6岁儿童摸底和查漏补种工作方案,每年对辖区内开展2次0——6 岁儿童的摸底和查漏补种工作:对未建卡、建证和接种的儿童,及时补建卡、建证,对按要求未完成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补种。8.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冷链设备、疫苗及接种器材的使用及管理工作:我院要切
实规范的冷链设备、疫苗及接种器材管理,必须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建立专帐。冰箱、冰柜、疫苗、注射器、稀释液的摆放要符合要求,每日上、下午必须规范如
实记录温度,做到疫苗收发专苗专册且以剂次为单位登记,账苗相符;冷藏包、冰
排、注射器发放应有专册记录及回收记录;稀释液应有发放记录;接种用的注射器
材使用后统一集中交到卫生院销毁并做登记。9.继续按要求开展好afp、麻疹、新破、流脑、乙脑病例的监测:我院应对辖区
内的所有村医及个体医每年至少开展4次afp、麻疹、新破病例的监测。10.免疫规划宣传:卫生院所在地应有宣传免疫规划的固定标语和专刊,各接种
点必须有宣传免疫规划的标语和专刊,同时应留图片备查。在“4·25”计划免疫宣
传日,必须制定宣传计划,上街设点宣传,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发放宣传单等多
种形式开展宣传,从而有效提高群众对免疫规划知识的认知度。11.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的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制定本乡的入学、入托查验
接种证工作计划,成立领导小组和副反应监测小组,制定补种计划。12.计划外疫苗接种工作:要利用有限资源,继续稳步推进计划外疫苗接种工作,规范所辖范围内的购苗渠道,强化管理,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全年对所辖范围内村
医、个体医开展4次以上的计划外疫苗接种的专项督导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未
规范采购的疫苗实行没收、处罚等措施。对所有计划外疫苗必须规范完善领发记录,接种时必须作好体检工作和接种体检登记。13.示范门诊建设和定点接种工作:〈1〉示范门诊建设:必须建立规范化门诊,确保预防接种门诊或点每月定时定点接种。〈2〉接种设施: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门
诊或点的设施,创建更多的规范化门诊和定点接种点,同时扩大定点接种的覆盖范
围,进一步提高人口覆盖率。〈3〉冷链、疫苗及器材管理:定点接种冷链、疫苗、接种器材的管理必须符合要求,按要求规范摆放,做好温度记录和收发记录。〈4〉
规范性开展工作:所有接种人员必须持接种上岗证上岗,进一步规范定点接种点各
项工作,严格按照通知→体检→接种→观察的程序进行,对所有应种儿童应通知到
位,如未使用通知书的必须电话通知并作好记录,规范登记体检登记本,规范使用
接种单,每名儿童均应严格体检,接种完成后,儿童应观察30分钟。每次接种工作
结束后,整理工作相关记录,同时对上次通知未参加接种的儿童应查找原因,以便
再次通知接种、切实提高接种率工作。14.接种率调查:制定接种率调查工作方案,以行政村为单位每半年开展0-4岁 20名儿童的接种率调查一次,且调查时1岁组和2岁组均不少于5名,每次调查结
束后,应对调查儿童进行接种率判定,完成接种率汇总表和工作总结,对未接种和
接种率达不到要求的要查找原因,并进行补种。15.漏卡率调查:防保组每月30日前逢赶集天上街调查0--4岁儿童10名,每年龄组不少于2名,对调查中发现未建卡、建证和未接种儿童应及时通知所属地村
医及时建卡、建证和规范补种。16.免规资料管理:〈1〉卡、证管理:各村进一步完善卡、证登记,做到卡证必
须吻合,填写规范,整洁,每月卫生室与卫生院必须核对一次,做到卡证及接种信
息统一,同时每半年至少对辖区内进行一次接种卡、证的检查和整理,及时补卡、剔卡和消卡,剔出的接种卡由卫生院另行妥善保管,同时做好记录。〈2〉报表:不
断加强业务指导,使村级接种报表符合逻辑,乡级免疫规划报表必须通过村级汇总
上报,且符合要求,杜绝弄虚作假,各类报表收集时,收集人员必须严格审查,做
到按时上报、不迟报、漏报和错报,村级每月28号前报送卫生院,卫生院每月5号
报送到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3〉、档案管理:卫生院及卫生室落实专人管理,建
立建全档案管理制度,于次年元月20前完成上一年的档案装订,档案资料必须分年 度,分类装订和存放。
四、考核和奖惩
免疫规划经费与免疫规划工作挂钩,工作多少,得多少,加奖惩,不服从安排
和工作不负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六门乡卫生院
2015年1月8日
附1: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治疗组
组 长: 丁 斌 六门乡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 王 军 六门乡卫生院副院长
陈 坤 六门乡卫生院工会主席
成 员: 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各医务工作者
李平: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治疗收集
附件2:六门乡卫生院免疫规划人员篇三:幸福镇卫生院2012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幸福镇中心卫生院
2012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2012年我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和流通预防接种条例》及“上级文件”中相关传染病方针的总要求,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搞好一个证实(消灭脊髓灰质炎),四项监测报告(脊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常规免疫。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全面实现新突破,为全镇消灭减少相关传染病发病率和提高我镇居民身体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一、加强领导、深入宣传
卫生院要当好本地政府的参谋,增强行政干预力度,使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和制度,抓好全国4月25日免疫规划宣传日的宣传活动,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参与意识,达到免疫规划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二、加强基础免疫、提高工作质量
为缩短、减少儿童易感暴露机会,巩固提高接种率,接种质量和抗体滴度水平,要进一步搞好免疫接种卡、证的登记,加强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及时搞好统计上报和免疫服务,我镇实行双月接种免疫。严格按照《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方案》、《特殊人群管理方案》、《预防安全注射管理规划方案》的要求,适时进行接种,严格执行五条判定标准,具体要求是:
1、建卡发证:认真执行新生儿月报制度,新生儿一个月内建卡,首次接种发证、做到卡、证、人三相符,建卡发证率达100%。
2、脊髓灰质炎疫苗投服率必须达100%。
3、其他三苗(卡介苗、百白破苗、麻疹疫苗)接种率达98%以上。
4、乙肝疫苗管理工作:
1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文件精神要求,新生儿在出生24小○
时内必须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遵循“谁按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新生儿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按免疫程序接种第二针、第三针,十二月龄内幸福镇接种率达98%以上,学龄前儿童接种率达100%。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转卡率必须达100%,上卡、建证率达100%。2各村医疗接种单位要有专人负责项目内乙肝疫苗的管理,○建立健全疫苗领发、保管制度,设立疫苗专用帐本,做到帐、苗相符。3病例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
法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急性乙肝的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4个案调查:各级医疗单位、防保组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及时○
对集中爆发的乙肝病例,特别是15岁以下儿童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并进行实验室核实诊断。个案调查表逐级上报。5项目内乙肝疫苗必须使用自毁型注射器并且要有领发记录,○自毁型注射器使用完毕后装入安全盒内逐级上缴到县疾控中心消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有完整的自毁型注射器收缴记录并登记清楚完整。6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应按照《免疫规划技术管理规○
程》的要求,有计划地收集掌握人口、疫情、预防接种、疫苗供应和免疫监测等资料,按时整理建档立卷。
5、加强免疫:糖丸、百白破、麻疹、白破二联苗接种率达98%以上。
6、加强监测:提高免疫接种成功率,开展基础免疫相关疾病的调查,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对十二月龄内“五苗”全在免疫儿童进行免疫成功率监测,免疫成功率要做到90%以上。
7、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系统,搞好常规免疫接种监测报告,调查和评价分析,搞好相关传染病漏报调查,常规免疫接种报表完整率、准确率、及时率达100%.8、做好对非常规疫苗接种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工作,并对各苗做好疫苗领发登记和接种对象的统计工作。
三、建立健全脊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
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明确岗位责任、落实到人,实行监测报告责任制,加强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和疑似病例报告管理,“零”病例旬、月报告率达100%,疑似afp报告、采便、随访率达100%;疑似麻疹病例报告、采血、随访率达100%。
四、加强计划免疫业务培训:
为提高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保证免疫规划工作质量,防止和杜绝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的发生,镇级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村级根据工作情况每年至少进行2-3次专项业务培
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保证工作质理,使其真正起来两级预防保健网网底作用,以提高全镇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确保广大儿童身体健康。
五、加强业务指导、强化督导检查
镇计免业务人员每年至少四次对各村免疫规划具体工作进行业务督导、检查、指导,进一步完善免疫接种卡、证登记管理,确保全镇“五苗”免疫合格接种。对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疑似病例,“零”报告,特别是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二十四小时内及时接种调查,免疫规划统计报表等的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进行督导检查,并对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乡级对村级免疫规划工作也要进行检查督导,并有记录小结。
六、院内资料管理
幸福镇卫生院按上级要求写出年初计划,半年、年末总结,督导检查计划、学习计划、特殊人群管理方案,预防安全注射培训计划、冷链运计划小结等,认真做好旬、月afp、麻疹、新生儿破伤凤疑似病例“零”报告,月、双月乡镇、村级接种统计报表、新生儿月报告表,年人口数字、培训记录,安全注射器村登记,冷链设备及温度监测记录,各种疫苗预算及领发等,年末装档成卷,使其免疫规划工作有章可循。
七、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根据开鲁县卫生局、教育局转发卫生厅、教育厅转发卫 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防保组在每年的开学时间要指派专人进入托幼机构、学校协助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相关接种信息,做好辖区内无证、漏种儿童补证、补种工作,并及时上报各种报表。
八、冷链运转:
全镇每年进行六次冷链运转,每次单月分三片进行,为加强疫苗管理和正常冷链运转工作,一定要搞好冰箱、冷藏背包的管理,发现故障及时排除,确保全镇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冷链使用率完好率达100%。
在新的一年里,各级防保人员都要增强责任感,对免疫规划工作精心安排,细心落实,力求完善,为保证全镇儿童的身体健康,实现无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而努力工作。
幸福镇中心卫生院 保防组
2012年1月10日篇四:2014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界头铺中心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2014年)2014年我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和流通预防接种条例》及“上级文件”中相关传染病方针的总要求,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搞好一个证实(消灭脊髓灰质炎),四项监测报告(脊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常规免疫。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全面实现新突破,为全镇消灭减少相关传染病发病率,和提高我镇居民身体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一、加强领导、深入宣传
我院要当好本地政府的参谋,增强行政干预力度,使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和制度,抓好全国4月25日免疫规划宣传日的宣传活动,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参与意识,达到免疫规划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二、加强基础免疫、提高工作质量
为缩短、减少儿童易感暴露机会,巩固提高接种率,接种质量和抗体滴度水平,要进一步搞好免疫接种卡、证的登记,加强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及时搞好统计上报和免疫服务,我院实行按旬接种免疫。严格按照《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方案》、《特殊人群管理方案》、《预防安全注射管理规划方案》的要求,适时进行接种,严格执行五条判定标准,具体要求是:
1、建卡发证:认真执行新生儿月报制度,新生儿一个月内建卡,首次接种发证、做到卡、证、人三相符,建卡发证率达100%。
2、脊髓灰质炎疫苗投服率必须达98%以上。
3、其他三苗(卡介苗、百白破苗、麻疹疫苗)接种率达98%以上。
4、乙肝疫苗管理工作:
1根据县局文件精神要求,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必须及○
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遵循“谁按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新生儿及时接种率达98%以上,按免疫程序接种第二针、第三针,十二月龄内接种率达98%以上,学龄前儿童接种率达100%。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转卡率必须达100%,上卡、建证率达100%。
2接种单位要有专人负责项目内乙肝疫苗的管理,建立健全○
疫苗领发、保管制度,设立疫苗专用帐本,做到帐、苗相符。3病例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
施办法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急性乙肝的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于12小时内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4个案调查: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及时对有副反应病例,○
开展个案调查,个案调查表逐级上报。5注射疫苗必须使用自毁型注射器并且有领发记录,自毁型○ 注射器使用完毕后装入安全盒内有林木组统一消毁,并有登记记录。6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应按照《免疫规划技术管○
理规程》的要求,有计划地收集掌握人口、疫情、预防接种、疫苗供应和免疫监测等资料,按时整理建档立卷。
5、加强免疫:糖丸、百白破、麻疹、白破二联苗接种率达98%以上。
6、加强监测:提高免疫接种成功率,开展基础免疫相关疾病的调查,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对十二月龄内“五苗”全在免疫儿童进行免疫成功率监测,免疫成功率要做到95%以上。
7、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系统,搞好常规免疫接种监测报告,调查和评价分析,搞好相关传染病漏报调查,常规免疫接种报表完整率、准确率、及时率达100%.8、做好对非常规疫苗接种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工作,并对各苗做好疫苗领发登记和接种对象的统计工作。
三、建立健全脊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
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明确岗位责任、落实到人,实行监测报告责任制,加强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和疑似病例报告管理,“零”病例旬、月报告率达100%,疑似afp报告、采便、随访率达100%;疑似麻疹病例报告、采血、随访率达100%。
四、加强计划免疫业务培训:
为提高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保证免疫规划工作质量,防止和杜绝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的发生,我院每月组织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保证工作质理,使其真正起到两级预防保健网作用,以提高全镇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确保广大儿童身体健康。
五、加强业务指导、强化督导检查
县疾控领导每年进行业务督导、检查、指导,进一步完善免疫接种卡、证登记管理,确保全镇“五苗”免疫合格接种。对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疑似病例,“零”报告,特别是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二十四小时内及时接种调查,免疫规划统计报表等的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进行督导检查,并对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并有督导小结。
六、院内资料管理
我院按上级要求写出年计划,半年、年末总结,督导检查计划、学习计划、特殊人群管理方案,预防安全注射培训计划、冷 链运计划小结等,认真做好旬、月afp、麻疹、新生儿破伤凤疑似病例“零”报告,新生儿月报告表,年人口数字、培训记录,安全注射,冷链设备及温度监测记录,各种疫苗预算及领发等,年末装档成卷,使其免疫规划工作有章可循。
七、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根据县卫生局、教育局转发卫生厅、教育厅转发卫生部、教 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在每年的开学时间要指派专人进入托幼机构、学校协助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相关接种信息,做好辖区内无证、漏种儿童补证、补种工作,并及时上报各种报表。
八、冷链运转:
为加强疫苗管理和正常冷链运转工作,搞好冰箱、冷藏背包的管理,发现故障及时排除,确保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冷链使用率完好率达100%。
在新的一年里,更要增强责任感,对免疫规划工作精心安排,细心落实,力求完善,为保证全镇儿童的身体健康,实现无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而努力工作。篇五:2015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2015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免疫规划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科学性的一项工作,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规范等,以达到控制消除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工作指标
1、建卡、建证率:以全镇为单位12月龄儿童建卡、建证率均要求达98%以上,包括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儿童。
2、“七苗”接种率:以街(镇)为单位12月龄儿童“五苗”单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
3、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确保首针24小时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
4、疫苗相应传染病发病率:“脊灰”、白喉、百日咳、乙脑、流脑城区不发病,麻疹发病率城区小于1/100万。
5、继续推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建设,2005年以后出生儿童接种个案信息录入上传率达100%。
6、报表及时率、准确率:各种报表应按上级规定时间内准确、及时上报,及时率、准确率达100%。
7、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95%以上。对策与措施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控制和消除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我区人民身体健康。
一、加强基层预防保健队伍建设:举办业务学习班,同时通过不定期的防保人员工作例会,以不断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能力与工作质量。
二、免疫规划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继续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保持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接种。不断健全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接种质量和接种率,确保安全注射及疫苗效价。
三、按要求结合我县考核标准要求,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镇免疫规划工作检查,主要考核儿童建证、建卡率、单苗及全程接种率、疫苗接种质量、冷链管理情况及免疫规划有关资料整理、收集等情况。
四、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开展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降低我镇各种传染病发病率。同时针对不同传染病流行季节、易感人群开展各类疫苗接种工作,按照上级部署认真完成一类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
五、做好各种疫苗供应管理工作,规范供应渠道。完善领发苗登记制度,保证冷链正常运转,确保疫苗效价,做到有效接种,做好生物制品的计划、订购、冷藏、分配和统计
汇总工作,做好冷链设备维护工作并加强冷链管理,尤其疫苗运输过程中的冷链。
六、按照相关要求为检测结果阴性的儿童及时进行补种。
七、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利用4月25日免疫规划宣传日等契机对辖区居民进行免疫规划相关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扭转从“要我接种”变成“我要接种”的局面。
八、认真执行《黑龙江省流动人口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办法》,落实入托入学儿童查验证制度,加大宣传,最大限度争取家长配合,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出入的信息交流,对特殊儿童开展主动搜索,不断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
九、继续落实消除麻疹工作,针对麻疹防治相关知识召开培训班,对麻疹疑似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采样,并对确诊病例周边开展含麻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
十、认真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
免疫规划年度计划 篇2
关键词: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接种率
为更好地了解我高新区近年来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和一些相关的影响因素, 为后续制定相应的儿童疾病干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于是对我高新区辖区内45个居民区或者村落的常住儿童展开调查, 现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凡是在我高新区调查地区内连续居住达1年及以上的儿童 (没有外来人口和本地户口之分) 。儿童的年龄在1~3岁, 即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均在调查的范围内。同时接受调查的儿童必须满足以下四个要求则为符合规定的调查对象: (1) 出生时间和接种的时间准确详细; (2) 乙型肝炎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为出生后24h内接收第一剂接种; (3) 儿童在1岁内完成基础免疫的接种; (4) 家长承认或者手持的接种证、接种卡是一致的。
1.2 调查方法
根据地区的人口容量,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1], 随机抽取我高新区辖区内45个居民区或者村落 (对人口数不满足150人的村落进行合并) , 又在每个村居随机抽查1~3岁的常住儿童, 共调查了560名儿童的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状况。调查的时候根据居委会或者村委会的户列表随机确定一个座位第一户, 然后按照一路向右的原则依次选择第二户、第三户。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儿童的信息进行调查, 该表的信息包括儿童的身份信息 (编号、户籍、出生日期) 、接种的信息 (是否有建立接种证、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在1岁年龄内疫苗的接种状况) 、家庭的经济状况 (家庭月均收入) 。
1.3 调查的疫苗类型
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乙型脑炎疫苗、麻风疫苗、流脑A (2次剂) 疫苗、麻风腮疫苗共八类。
2 结果
2.1 接种卡和接种证的建立情况
我高新区辖区内45个居民区, 每个居民区随机抽查1~3岁的常住儿童, 符合调查条件的儿童560名中, 建卡率为96.76%, 建证率100%, 所建的卡和证相符率为100%。
2.2 免疫接种率
从调查中来看, 我高新区自2009-2012年的儿童免疫接种率均达到了95%以上, 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乙型脑炎疫苗、麻风疫苗、流脑A (2次剂) 疫苗、麻风腮疫苗共八类疫苗的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5.68%。疫苗接种率分别为乙型肝炎疫苗96.38%, 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6.26%、卡介苗接种率为100%、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为97.13%、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率为99.83%、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率为95.38%、麻风疫苗接种率为94.67%、流脑A (2次剂) 疫苗的接种率为92.39%、百白破加强接种率为85.96%、麻风腮疫苗接种率为93.34%。
3 讨论
儿童计划免疫是国家为了防止传染病, 通过一定的规划对这些传染病的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2]。儿童计划免疫我国自1978年以来就开始实施, 在防治和消灭传染病的工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3]。我高新区自上世纪90年代落实该计划疫苗以来, 通过多年的努力, 一直保持者很好的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疫苗接种率。随着近年来联合疫苗的运用, 对预防儿童疾病将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到, 我高新区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率自2009-2012年均保持着95%以上的接种率, 接种的普及以及效果很理想, 说明我高新区的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工作保持了很好的连续性, 并且有及时的跟进。但是从具体的情况来看, 一些相对偏远以及落后的地区, 由于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 流脑A (2次剂) 的接种率为我高新区最低且百白破加强接种率为85.96%, 表明我高新区的儿童免疫接种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这是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疫苗计划工作中不断加强的。
另外, 通过此次调查, 我们发现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仍然偏低, 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6.26%, 百白破加强接种率为85.96%, 流脑A (2次剂) 疫苗的接种率为92.39%, 这可能与我高新区乡镇医院取消住院分娩、基层卫生服务不到位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同时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基础免疫的接种率基本上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但是加强接种率却偏低, 这与我们对加强免疫疫苗接种率未做统一的规定和宣传不到位等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3]。随着环境的变化, 在新的时期, 我们需要加大对免疫工作的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接种免疫的意识, 同时要加大对儿童免疫接种工作门诊的相关人员的行业务培训, 提高我高新区的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随着联合疫苗逐渐成为了发展趋势, 因为新型联合疫苗不仅减少注射程序, 减少注射针次, 而且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我高新区在接下来的疫苗规划工作中将会加大新联合疫苗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美平, 刘大卫, 刘爱华, 等.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地儿童免疫接种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免疫, 2010, 8 (2) :191-194.
[2] 马楠, 韩联宇, 王琳, 等.2011年济南市历城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12, 18 (7) :537-539.
免疫规划年度计划 篇3
【关键词】免疫规划,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R476.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94-01
在行政区域内施行系统化的免疫规划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关于免疫规划工作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常用接种率的评价和接种率调查的评价等[1-2],但这些评价方法都仅限于单项评价,因此,寻找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建立相应的免疫规劃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方法
1.1德尔专家咨询法
通过德尔专家咨询法来建立综合性的免疫规划指标体系,该方法的核心内容是以匿名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并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先将所需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同一层次中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并给出判断结果)参与评价的各项指标的权重。
1.2实施步骤
首先在充分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咨询指标草案》,主要内容包括人员管理、疫苗对于传染病的发病率等。草案确定后联系专家(可寻求免疫规划所人员、疾控中心人员及学校卫生管理教授等),建立咨询帮助小组并开展咨询活动:咨询专家首先评价《咨询指标草案》中各项一级指标的代表性,并给以差、中、好三个等级的评价,最后请专家提出修改建议。再请专家对各项一级指标的项目进行比较并打分,根据专家的评分结果计算一级项目和二级项目的权重结果。
2结果
《咨询指标草案》共包括了预防接种的开展情况、免疫规划基础工作指标、免疫规划的财政投入及保障工作、医保覆盖情况和免疫规划工作效果指标在内的五个一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23、18、24、25、12,权重总和为100,具体评价结果如下表1:
3讨论
目前在免疫规划工作中最常用的质量评价方法有接种率的评价和接种率调查的评价等,但这些评价方法都只包括了免疫工作中的很少工作指标甚至只是单项指标,不能系统的反馈出免疫规划工作的质量[3]。而在本研究中使用了德尔专家咨询法建立免疫规划工作的指标体系,能够集思广益,综合各个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实用的、具有较强代表力的综合性免疫规划体系和评价方法。德尔专家咨询法采用匿名咨询的形式,同时消除了个人权威、资历和口才等方面的因素对回答问题的干扰,将参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个人推理有机的联系起来,通过对各项指标的量化表达出逻辑性。
本研究考虑到文章的实际意义,只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制定了五个一级指标和二十个二级指标,以期为其他地区建立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价的方法与免疫规划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另外,考虑到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各地的具体情况,还可建立三级指标,进一步细化免疫规划工作,亦可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以满足的实际的需要。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建立的免疫规划指标体系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例如可以通过加强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抗体水平等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4]。
参考文献
[1] 张正东,刘萍,张斌等.德尔菲法探讨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评价指标体系[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1):4118-4120.DOI:10.3969/j.issn.1003-8507.2008.21.004.
[2]王青,王伟军.重庆市2008年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综合审评情况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28):2856-2858.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1.28.019.
[3]梁晓峰.实现无脊髓灰质炎后中国免疫规划工作现况分析--为《中国计划免疫》杂志创刊10周年所作[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5):333-338.
2017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篇4
南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印发《南江县2017年免疫规划
工作计划》的通知
县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各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根据《四川省免疫规划精细化手册》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管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实现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目标,巩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区创建成果,有效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全县儿童健康成长,现将《南江县2017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南江县2017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南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年1月19日
抄送:市疾控中心,县卫计局,县财政局。
南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年1月19日 印
附件
南江县2017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新修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四川省免疫规划精细化管理手册》及《全省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水平,努力完成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任务和精细化管理目标。巩固无脊灰成果,加快消除麻疹进程,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巩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区成果。根据《南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的通知》(南府办〔2012〕125号)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南江县2017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一、广泛宣传、强化培训
采取电视、网络、短信、广播、板报、橱窗、标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预防接种有关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支持性社会环境。一是认真开展好“4.25”、“7.28”等大型宣传日活动,加大对《条例》、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示范区项目、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专项活动及免疫规划成就等宣传。普及预防接种知识,积极推广各地免疫规划工作经验,相互交流学习。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允许张贴、播放或变相协助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进行产品广告宣传。二是各接种单位,尤其是中心(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切实开好“家长课堂”,充分利用家长前两次接种机会,耐心细致地讲解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充分调动家长的主动性。三是县医院、县中医院、县保健院及仁济医院等有资质的产科医院,应在接种乙肝疫苗时充分告知预防接种流程和注意事项,保证常住(流动)儿童满月时及时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办理卡证,纳入预防接种常规管理。
执行逐级培训制度,结合工作实际、每季度培训一次。特别要加强《四川省免疫规划精细化管理手册》和《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县免疫规划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各中心、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参加县级培训后,要及时将内容逐级培训到村,注重培训实效、做好效果考评,严禁走过场。在适当的情况下,县疾控中心可针对存在的问题分片区或直接到乡镇进行业务培训。
二、加强疫苗和注射器管理,规范冷链运转
县疾控中心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全年冷链运转6次,运转面100%。各接种单位要做好冷链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冷链设备档案,按时上报冷链设备运转状况统计报表,核实配发的冷链设备使用情况,真实掌握冷链设备现状,保证冷链运转的需求和规范使用。
三、扎实开展常规免疫接种
根据辖区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设置预防接种单位,切实改进服务形式,规范服务流程,严格技术操作,确保预防接种工作质量与安全。加强预防接种卡、证管理,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时必须加盖公章;2017年各接种单位必须配备专用针式打印机,实行接种卡、证一律机打,禁止手工填写。做好接种资料管理,儿童预防接种卡保存22年以上,接种证终身保存。各接种单位准确掌握0-6岁儿童基本情况,科学制订疫苗需求和接种计划。0-6岁儿童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建卡、建证率达98%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2%以上。积极推广使用二类疫苗,加大宣传力度,以满足居民需求、提供便 捷服务为前提,在群众“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下,按二类疫苗接种指导意见对适龄人群实施接种。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达到有效预防疫苗针对疾病的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诱导接种二类疫苗或故意用二类疫苗替代一类疫苗接种。
四、认真开展麻风疫苗集中查漏补种工作
按照省市统一要求,制订《南江县2017年麻风疫苗集中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认真开展麻风疫苗集中查漏补种工作。发现1人补种1人,确保补种率达95%以上。
五、认真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5〕790号)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中疾控免疫发〔2015〕174号)要求,建立健全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学校及托幼机构在春、秋季开学前负责通知新入托、入学儿童到所在地接种单位开据“儿童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督促学生到接种单位补种完所有应种疫苗,保存好工作记录,认真履行查验职责。当地接种单位负责对学校查验工作的技术培训、指导及质量评判,及时开展儿童补证、补种,及时完成的补证、补种工作,按时上报查验总结。新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单位及儿童查验率、补证率100%,补种率≧95%。
六、做好麻疹防治工作,推进消除麻疹目标
一是认真做好麻疹类疫苗常规免疫,确保8月龄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合格接种率达90%和95%以上;二是常规开展麻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发现1人补种1人,确保补种率达95%以上;三是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2014版)》、《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和《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理指南》,做好麻疹监测工作。所有医疗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均属于主动监测报告单位,并实行旬报及 “0”报告制度。麻疹疑似病例12小时报告率、48小时完整调查及系统录入率、血清及鼻咽试子标本采集率、标本48小时内送达率均应达100%;2017年麻疹疑似病例排除报告率达2/10万以上,户籍人口1万人以上的乡镇每年至少报告1例疑似麻疹(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户籍人口5千-1万人的乡镇每两年至少报告1例疑似麻疹(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每个县级医疗单位每年至少报告3例及以上疑似麻疹(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所有病例实行现居住地管理,各地配合县疾控中心完成血清、咽试子标本采集和流调等工作。麻疹疑似病例按单病/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七、强化AFP病例主动监测,实现消灭脊灰目标
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各级医务人员业务培训,确保各项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均须规范开展AFP病例主动监测和旬报,重点督导定点医院(县医院,县中医院,县保健院,长赤、正直、大河等中心卫生院)AFP病例的主动监测工作。一是做好院内医务人员全员培训,提高AFP病例监测质量和发现AFP病例的警觉性;二是建立AFP病例主动搜索制度,预防保健科或公共卫生科每旬进行搜索,并做好记录;发现漏报应及时补报,并逗硬惩处;三是做好监测记录,及时上报监测旬报表(实行“0”报告制度),定期进行监测质量分析,不断提高AFP病例监测的敏感性和系统性。2017AFP病例报告任务数1例;AFP病例48小时调查率、双份合格便采集率、7天内(省疾控中心实验室)送便率、60天随访率均≧90%。
八、强化乙肝项目工作,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
接生单位必须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工作,确保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2%;接种单位做好新生儿乙肝疫 苗常规免疫,确保十二月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95%;同时加大自费(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宣传力度,有效控制非免费接种对象乙肝病毒感染率。
九、认真开展接种率抽样调查
一是积极欢迎省卫计委来我县开展免疫规划接种率抽样调查。二是按照《四川省2017年免疫规划接种率抽样调查方案》,于2017年6月底前在全县开展免疫规划接种率抽样调查工作,并将结果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各乡镇按“四川省2017年免疫规划接种率抽样调查方案”对辖区适龄儿童组织自查,并将结果按时上报县疾控中心。
十、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根据《四川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全县预防接种门诊的指导和规范化建设,提升乡及新建接种门诊硬件条件和服务水平,打造更多的AAA级接种门诊。定期开展预防接种人员业务培训和资质考核,严格接种单位和人员资质管理,接种单位和人员资质合格率达100%。杜绝接种事故,确保接种安全。
十一、强化疫苗和注射器管理,搞好异常反应监测及处置 根据新修定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管理条例》,加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的管理,做好疫苗和注射器的计划、出入库登记和运输记录,妥善保存相关资料。严格按照《四川省疫苗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试行)》及《南江县二类疫苗管理办法》采购管理好二类疫苗。规范进购渠道,严格冷链管理,确保疫苗质量。接种单位领取或购进一、二类疫苗时必须提供疫苗进购计划。强化预防接种工作安全管理,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全县53个乡级以上接种门诊全部开展疑似接种异常反应主动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常规报告及管理制度。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覆盖率100%,接种监测报告率100%,疫苗接种疑似异常 反应规范处置率≧90%。按时上报监测月报表,确保接种安全。
十二、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检查
县级每季度对各接种单位督导一次,力争督导面达100%。中心、乡(镇)卫生院每季度对下级单位督导1次,全年不少于4次;以宣传培训、规范接种、督导检查、信息系统使用、冷链管理、疾病监测、统计报表、应急处置、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等工作为主要内容,将结果按比例记入全年综合考核。
十三、加强免疫规划接种网络信息管理
加强接种信息网络建设及安全管理,不定期开展信息系统业务培训,确保儿童接种信息系统及国家客户端服务覆盖率、使用率均达100%。接种单位及时(24小时内)录入接种信息和补录200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的接种信息,数据报告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评价指数及匹配率>95%。
十四、加强资料管理,按时上报报表和总结
及时收集、整理各种资料,按示范区工作要求建档并妥善保存。按时、按质上报疫苗需求计划,常规免疫接种月报表(一、二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AFP、麻疹主动监测旬报表,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报表,人口构成情况(户籍与流动),儿童建卡建证情况(户籍与流动)等相关报表和各项工作总结。不得虚报、迟报、漏报、缺报,将报表质量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2013年免疫规划培训计划 篇5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为了不断提高我院预防接种专业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保证计划免疫接种门诊规范有序开展,特制定了2013年计划免疫工作培训计划:
一、目的通过培训,提高我院计划免疫队伍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以便及时、准确、高效地做好计划免疫各项工作,维持一个较高的免疫接种率,为消除、消灭相应的传染病奠定基础。
二、参加人员:
我院全体工作人员和各卫生室防疫员
三、时间安排
2013年7月1号 上午10:00-11:30
四、培训内容
以《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预防和监测为主,内容包括:预防接种服务、疫苗的使用和管理、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疫苗接种禁忌症、接种现场疫苗管理、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查验接种证相关知识、冷链系统管理、免疫规划程序AEFI与事故的报告及处理,常见AEFI的诊治原则、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和疾病监测、督导、考核、评价等,有效结合平时日常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我们主要将采取以下的对策
和措施:
1、集中培训。
2、强化学习。
3、课堂考试
4、成绩评估
培训结束后将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专题分析。通过培训,能迅速提高我院计划免疫专业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使这支队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我院计划免疫管理水平和整体工作质量,推动我院计划免疫工作规范、有序、持续发展。
来安街道卫生院
卫生局免疫规划的工作计划 篇6
1.以镇为单位,各单苗的合格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各医院产科新生儿童卡介苗、乙肝苗接种率98%以上,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90%以上;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基础免疫12月龄合格接种率和A群流脑疫苗基础免疫18月龄、甲肝基础免疫24月龄合格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含麻疹成分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麻风疫苗8月龄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建证率、建卡率达98%以上。
2.以镇为单位,脊髓灰质炎疫苗、含麻疹类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或查漏补种率在95%以上。
3.针对疾病发病率:不发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麻疹发病率降至0.5/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乙脑发病率≤0.3/10万;流脑发病率≤2/10万;白喉发病率≤0.5/10万;百日咳发病率≤5/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1/1000活产儿。
4.全区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至少1/10万;以镇为单位,麻疹监测、AEFI监测指标到达国家方案要求。
5.以镇为单位,儿童预防接种客户端软件使用率达100%,2012年以后出生儿童接种个案信息客户端软件录入率达95%以上,重卡率低于5%。
6.幼儿园、小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90%以上,漏种疫苗补种率达95%以上。
二、工作内容
㈠巩固免疫规划基础性工作,加强免疫规划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
1.提升预防接种服务能力。巩固以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接种率和合格接种率为中心的预防接种服务,健全预防接种卡建立与使用制度,拓宽建卡途径,加强免疫规划系统的网底建设,提高获得医院新出生儿童信息全面性,注重与受种家长的沟通工作,确保接种信息传递渠道畅通。
2.定期开展免疫规划督导。定期开展免疫规划督导和摸底工作,及时发现薄弱单位或薄弱人群,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开展免疫规划评估,并针对影响疫苗接种工作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
3.健全儿童建卡网络。明确村级公共卫生工作人员承担摸底、登记、报告任务,注重与受种家长的沟通工作,完善并落实各村新出生及7岁以下儿童流入、流出等变迁信息报告机制。
4.接种单位对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和计划外出生儿童的疫苗接种都要进行登记,并在接种证上预约下一针次一类疫苗接种时间,完善接种时间提醒制度。
5.接种单位要定期收集儿童流动信息,掌握流动儿童的状态;对迁出儿童,应告知儿童家长及时到迁入地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并在迁出单位内卡做好该儿童管理地注释。
6.做好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一是严格接种信息内卡管理。确保每个乡镇接种门诊有一个以上熟悉信息化的人员,及时下载产科和省级平台儿童信息,规范儿童建卡过程;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核查和删除管理,接种单位应至少每季度对辖区内的预防接种卡进行一次核查和整理,在接种客户端软件里对儿童的“在册情况”进行修改,除重卡外不得删除儿童接种信息卡,对脱漏儿童及时补种,对外出儿童应进行流向注释。二是提高接种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每次儿童接种均需优先记录到信息内卡,做到疫苗用量和信息内卡接种数基本吻合。各接种单位应保证政务外网网络开通,确保接种单位数据接种录入后立即上传。接种单位应充分利用接种门诊日,对前来接种儿童的信息逐项核对准确、补充完整,特别是2012年以后出生儿童的家长手机号码和社会保障卡应及时补充完整,对接种信息应及时录入和上传。各接种单位对新出生儿童接种应使用社保卡进行刷卡,明确本点含社会保障卡使用在内的接种流程。三是加强疫苗接种信息安全管理。各接种点应建立健全疫苗接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免疫规划管理子系统使用人员未经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许可,不得转让或泄漏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未经儿童监护人同意,不得向其他人员提供;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查询预防接种信息资料,应经省卫计委员批准,根据出具的证明材料确定查询范围,并做好查询记录和签字。四是加快短信信息预约接种功能使用,提高短信预约通知的质量。
7.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1)按照《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的要求,指导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工作,做好全区各预防接种门诊及产科接种点的考核验收。
(2)做好一二类疫苗接种告知签字、接种记录要求完整(时间、批号、接种人员签字)、并对漏种儿童进行多形式催种。
8.疫苗和冷链管理
(1)冰箱内温度计放置规范,每日分上、下午两次记录冰箱温度及运转情况;冷链设备运转报告完整。
(2)疫苗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标识清楚;不放置非生物制品物品或过期生物制品。
(3)
一、二类疫苗及注射器出入库规范登记,并每月一查,做到帐苗相符,并与接种人数进行核对,要求接种人次数≥一类疫苗的使用数*每支疫苗人份数∕疫苗损耗系数;
(4)认真做好2014年的12次月需求计划及2015年疫苗年度计划,并及时上报。
(5)每旬认真做好疫苗盘点,并按时上报一类疫苗库存量旬报表,做到数字准确、帐苗相符。
(6)严格控制好疫苗库存量,原则上,镇接种单位库存量不得大于一个月的使用量。
㈡进一步加强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工作,完善查验、补种、复验流程
各接种点要主动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幼托机构、学校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培训和督导工作,指导督促辖区各接种点对无证、漏种的儿童及时给予补证和补种。对存在查验接种证工作不落实的学校和托幼机构,区疾控中心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建议按照相关规定采取行政干预措施。确保做到:
(1)建立并及时更新辖区托幼机构、小学校数、联系人;入托、入学儿童生数等数据资料;
(2)每年6月始对辖区当年入托、入学适龄儿童开展各苗查漏、造册并组织补种;
(3)加强与辖区学校联系,取得支持配合,提高查证/补种率,查验补种率达到90%以上;
(4)汇总收集辖区各校查证报表并按时上报。
(5)加强对私立幼儿园、转学儿童等查验证工作薄弱环节的管理。
㈢做好维持无脊灰、消除麻疹、控制乙肝等重大公共卫生工作,注重疫苗针对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疫情处置效率
1.区疾控中心、各镇卫生院、山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结合4.25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在4月份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根据根据上级安排,适时开展后续性麻风疫苗强化免疫。支持各单位开展大中专入学含麻疹疫苗查验和补种工作。
2.开展脊灰、麻疹等防控有关规划要求和风险评估,定期开展主动搜索,提高监测的敏感性与处置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启用2013版麻疹监测方案,将风疹纳入麻疹监测系统,培训麻疹、脊灰应急处置方案,每例麻疹病例均应严格按处置方案开展查漏补种免疫等处置。
3.各医疗卫生单位应落实乙肝控制措施,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率,同时提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注射10ug或20ug乙肝疫苗,推荐乙肝e抗原阳性或高乙肝病毒DNA母亲分娩的新生儿自费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00IU;落实乙肝监测技术方案,执行2008年乙肝病例分类诊断国标(ws299-2008)。
4.各医疗卫生单位应严格按监测方案做好乙脑、流脑、百日咳、白喉疫情监测和处置,落实病例调查、标本采集运送、应急接种、疫点处置、爱国卫生运动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㈣健全异常反应监测、处置机制
1.对疑似异常接种反应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进行诊断、治疗、处置;病例个案调查率达100%,填写《AEFI个案调查表》并及时上报。
2.开展AEFI监测,实行每旬常规报告(包括“零报告”)。
三、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实施免疫规划是政府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服务,是儿童健康的基本保障,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关怀,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同时,实施免疫规划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各单位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切实加强领导,务必抓好落实,层层分解任务和责任。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免疫规划的执行能力。根据任务需求,及时调整和充实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力争各接种单位按每万人口配备1-2名防疫医生配足防疫专业人员。制定培训计划,适时举办业务培训班,做好免疫规划专业人员、接种人员和医疗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河南省免疫规划体系建设调查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河南省免疫规划机构、人员队伍、预防接种单位、疫苗针对传染病控制、监测系统、冷链系统、信息化系统、能力建设、法律法规及设备保障等内容。
1.2 调查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免疫规划报表分析,了解免疫规划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统计分析调查表数据用Epi Data软件录入,报表数据用Excel软件整理分析。
2 结果
2.1机构建设免疫规划机构包括省、市、县三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市、县、乡、村五级卫生疾控机构。具体包括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省疾控中心免疫预防与规划所,18个省辖市卫生局疾病控制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159个县(市、区)卫生局疾病控制科,县、乡、村各级各类预防接种单位。2012年全省共有9 545家预防接种单位,其中接种门诊2 486家,村级接种点5 249家,产科接种点1 810家。根据建设标准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将预防接种门诊划分为省级“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市级“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和县级“合格预防接种门诊”三个等级。河南省2011年开始对全省所有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规范化建设并逐步考核验收,目前有示范门诊581家,占接种门诊的23.37%。另有规范门诊808家和合格门诊1 097家。
2.2人员建设免疫规划人员队伍包括预防接种人员、业务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员。2012年全省从事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共36 406人,其中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1 451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科业务人员19 094人,村级接种单位接种人员21 380人。免疫规划人员与服务人口的配置比例达到3.5/万。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人员分别占2.41%、12.71%和63.62%。全省免疫规划人员及构成见表1。
2.3 冷链系统建设为规范生物制品和冷链管理,河南省建立了严格的生物制品和冷链管理制度,明确岗位人员及其职责。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疫苗管理信息系统和冷库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疫苗与冷链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全省目前有冷藏车20 辆、疫苗运输车15 辆,有低温冷库24 台、普通冷库47 台。约94%的冷链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河南省2012 年免疫规划冷链设备及分布见表2。
2.4 信息化系统建设河南省省级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平台于2011 年6 月正式运行,目前已覆盖全部预防接种门诊和产科接种点,能够实现免疫规划信息共享和免疫规划工作一体化管理。全省100%的县(市、区)和乡镇都已实施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并完成了2005 年1 月1 日后出生儿童的信息录入工作,信息化系统记录了全省1 260 万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信息,为免疫规划工作提供了丰富确凿的信息数据。2012 年开发“疫苗通”短信预约通知功能,提前2~3 天向目标儿童家长发送即将接种的疫苗信息,提醒及时接种。另外,为尽早掌握儿童接种信息,2013年开发新生儿产科接种信息系统,在产科收集儿童信息。新生儿产科接种信息系统作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补充,使信息化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和实用[1],全省新生儿个案上传率达到77.59%。
2.5 保障机制免疫规划体系建设离不开政策保障和经费保障。在政策方面,河南省2009 年出台《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河南省疫苗和注射器管理规范(试行)》、《河南省免疫规划资料管理规范(试行)》以及《河南省免疫规划督导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对规范性管理免疫规划工作起到规范指导作用。经费保障方面,2007 年和2008 年,省财政将免疫规划专项工作经费纳入预算,每年投入2 505 万元;2009-2012 年,每年投入4 913 万元。主要用于麻疹、乙肝等疫苗针对疾病监测,以及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预防接种劳务补助、冷链装备和异常反应处置与补偿等。各省辖市和县区级财政部门对本级免疫规划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
3 讨论
3.1 免疫规划体系初步建立,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河南省通过组建专家队伍、规范接种单位管理和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提高疾病控制能力和水平,免疫规划体系建设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全省预防接种单位的数量不足,平均每个乡镇约1 个接种门诊;另一方面,全省免疫规划人员中级职称仅占13%,初级职称及无职称的其他人员约占85%。预防接种单位的数量和接种人员的水平成为制约免疫规划发展的因素[2]。
3.2 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化管理,提高免疫服务质量由于人口流动频繁,接种单位面临目标儿童底数不清晰,管理困难,尤其是城区预防接种单位[3]。应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化管理,明确责任区域划分,把责任区域划分是否明确作为评价预防接种单位的重要依据。强调责任区域内目标儿童的底数的掌握和流动儿童管理,如有麻疹等病例发生,能够迅速开展以责任区域为范围的查漏补种工作。通过规范化管理预防接种单位提高免疫规划体系建设水平[4]。
3.3稳定免疫规划人员队伍,提高业务水平河南省免疫规划专业人员中,有85%及以上是初级职称或没有职称,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等基层预防接种单位,更是充斥着大量的非专业人员,造成一方面人员超编,另一方面技术人员相对匮乏的局面[5]。建议严格各级疾控机构人员准入机制,加大对免疫规划专业人员的补充,尤其是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应配备有资质的预防接种人员。加强对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6],落实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的劳务报酬,提高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免疫规划人员队伍。
免疫规划年度计划 篇8
【摘要】论文基于遗传学和免疫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遗传算法AGV路径规划方法。算法采用实数编码,且采用不定长度,定义的适应度函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所设计的路径规划方法具有遗传算法具有的搜索空间大等优点,也具有免疫算法对抗原的识别、学习、记忆和自动调节能力,克服了遗传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进化速度也得到了提高。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能较快地为AGV产生一条适应所处环境的无碰撞的最优路径。
【关键词】自动导航小车;路径规划;免疫遗传算法;疫苗
1、引言
目前,为使移动机器人规划出良好的去去路径,所用的方法很多,如栅格法[1]、势场法[2]、可视图法[3]等。但各种方法有其使用局限。人工智能的发展为AGV的路径规划提供了新思路,产生了诸如神经网络学习法、遗传算法等方法。这些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AGV的路径规划问题,但也有其缺陷。如神经网络学习法对于复杂环境难以数学建模,范化能力差;模糊法灵活性差。遗传算法在迭代过程中,个体在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退化。受生物免疫系统的启发,论文将免疫引入到遗传算法中,在保留遗传算法优点的情况下,利用待求问题的一些特征信息,采用免疫方法所具有的识别、记忆等功能来抑制遗传算法在进化中所出现的退化现象。本文所设计的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AGV路径规划方法利用AGV在移动过程中的特殊信息对所选路径进行优化,可较快地使AGV根据环境信息搜索一种满意的路径,提高了AGV路径规划的智能性。
2、环境信息建模
对AGV进行路径规划前,应解决对其环境信息的描述即环境建模问题。为此,作以下假设[3]:
(1)AGV在二维平面中运动,不考虑其高度方向的信息;(2)规划环境的边界及其内所有障碍物(妨碍AGV运动的所有物体)用凸多边形表示。(3)考虑到AGV的大小等,对环境边界进行缩小和对障碍物进行扩大时,其缩放量为AGV外形最大尺寸的一半。即AGV为“点机器人”。
至此,AGV的工作空间可描述为:工作平面和障碍物群{Oi|i=1,2…N}。具体到其个障碍物Oi,可描述为Oi={顶点1坐标(xi1, yi1),….. 顶点n坐标(xni, yni)}。为方便数据处理,对多边形顶点沿顺时针方向编号。起点为S,终点为E。工作平面可表示为矩形{(Xmin,Ymin),(Xmax,Ymax)}。
设在AGV的工作环境中有n个已知的障碍物Oi(i=1,2,...,n),对应的顶点数为Si,顶点坐标为(x(i,j),y(i,j))(j=1,2,…Si)。为描述AGV工作环境中的障碍物,采用Dm×m矩阵对环境信息进行描述,其中,m为障碍物顶点总数。定义d(i,j)为:
3、免疫遗传算法设计
3.1路径编码方式
采用免疫遗传算法求解最优问题的关键是对所求问题的解进行编码。编码的长度与搜索空间的大小及求解精度有直接关系,也影响算法的效率。对AGV进行路径规划时,传统的二进制或实数编码方式都不适用。本文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变长度实数数组编码方式,即第p代Xp的第k条染色体Xkp的第j位基因Xkp(j)表示为Xkp(j)=|io,xk,yk|T,其中io为障碍物序号,(xk,yk|)为第io号障碍物的某顶点坐标。由于路径的起点为AGV的起始点,终点为其目标点,在路径规划时可省去以缩短染色体的长度。定义,AGV的可能运动路径由数条直线段组成,相邻两直线段的交点称为AGV的路径拐点。为使AGV不穿越障碍物运动,基于对工作规划空间建模时所作的假设,AGV可沿多边形障碍物的边界线移动,也可以障碍物的顶点为拐点在自由空间中移动。染色体即AGV的某行路径Xkp为Xkp={Xkp(1), Xkp(2),…, Xkp(nkp)},其中nkp为第p代中第k条染色体的长度,每代中各条染色体长度不同。
3.2适应度函数
在对AGV进行路径规划时,其优化目标为在所有可能的运动路径Xp={Xkp|k=1, 2,…,N}中找出一条最优或次优路径。设某个体Xkp的路径长度Dk为:
其中dj为Xk中各直线段轨迹长。因为AGV由一直线轨迹向另一直线轨迹过渡时运动速度的变化会影响其运行时间,因此,在对所选路径进行评价时,除考虑其总长度外,可要求路径中的拐点数尽可能的少或AGV的姿态角变化量尽要能的小。本论文的路径规划目标是路径短且拐点较少。定义适应度函数为:
式中,和为调整系数。这里取=0.8,=0.2。N为种群大小,Dj为种群中第j个体的路径长度,nj为第j个体路径拐点数。
3.3算法的实现
在进行路径规划时,首先判断AGV从起点向终点沿直线轨迹运动时是否穿越障碍物。若无障碍物,两点间的连线为AGV的最佳运动路径,无须进行路径规划。否则进行路径规划。
免疫遗传算法中,疫苗是根据待求问题的先验知识构造的最佳个体基因的估计,抗体是根据疫苗将某个体基因进行修正后所得到的新个体。论文所设计的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路径规划过程如下:
(1)根据问题从记忆抗体库中提取问题的抗体P得到初始种群 ,不足N个时在AGV起始点和目标点之间随机产生N-P条路径。个体的产生方法是:以包围AGV的起点、终点和所有在线障碍物的最小矩形为规划区域,在规划区域内的障碍物顶点个数为M,在线障碍物为m,则染色体的最大长度为M-m。以规划区域内的障碍物顶点为被选对象,沿一定的条件随机选取基因位上的基因组成一条染色体,同用样的方法产生其它染色体以组成群体。
(2)根据先验知识抽取疫苗H={h1, h2, …, hm};
(3)計算第p代种群Ak所有个体的适应度,并进行终止进化判断。
(4)对当前群体Xp进行遗传算子操作得到子代群体Bp。进行交叉操作时,采用单点交叉。交叉操作时,两个个体若有相同的基因(而非等位基因)进行交叉操作。当相同基因位不止一个,随机选择其一进行交叉;当无相同基因位则不进行交叉。进行变异操作时,从个体中随机删除一基因位或随机选取一基因位插入一新基因位,或在个体中随机选取一基因位用另一随机产生的基因位交换。
(5)对子代Bp进行免疫操作,得到新代Xp+1;接种疫苗和免疫选择是免疫算法的主要操作,接种疫苗是为了提高个体的适应度,免疫选择是为了防止个体的退化。接种疫苗即从Bp中按比例K随机抽取Nk=KN个个体Bip(i=1,2,…,Nk),并按先验知识修改Bip(这时就变为抗体),使其以较大的概率具有更高的适应度。接种疫苗时,若Bip已经是最佳个体,则其以概率1转移为Bip。对路径规划,接种疫苗就是对所选个体进行判断:首先,相邻两点间能否使AGV无障碍的沿直线运动;其次,任意两点间能否使AGV无障碍的沿直线运动?条件满足,则删除中间点。免疫选择分两步完成:免疫检测和退火选择。免疫检测即对抗体进行检测,若出现适应度下降,此时由父代个体代替其参加竞选,退火选择即以概率P(Bip)在当前子代中进行选择:
其中,为适应度函数;Tk是单调递减趋于0的退火温度控制序列,Tk=ln(T0/k+1),T0=100,p是进化代数[3]。
(6)选择个体进入新的群体。更新抗体库,并转到第(3)步。
4、仿真实验
仿真是在Matlab6.1上进行的。AGV的工作环境大小为8×6m2,其内有6个形状各异、排列任意的障碍物(如图2所示),现欲使AGV从S点无碰撞地运动到E点且使其运动路径最短,建立如图4所示的可视图。其可视矩阵如左图:
论文采用所设计的路径规划方法和现有的遗传和免疫算法对AGV进行路径规划以寻找最佳路径。取遗传操作中的交叉概率Pc=0.8,变异概率Pm=0.2,免疫操作中的接种疫苗概率Pv=0.6,初始种群大小为N=20,抗体库M=5,遗传代数不超过K=200。图3为路径规划的最佳路径。进化过程中适应度变化和路径长度变化如图4所示。
由仿真结果知,采用免疫遗传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时,退化现象基本不会发生,再能很快得到问题的最优解。其原因是,利用免疫遗传算法对AGV进行路径规划,一方面利用了遗传算法的优点,由于是对编码进行操作,对问题的依赖性小,且操作是并行进行,优化速度快;同时针对遗传算在进行交叉和变异操作时是以以概率方式随机地、缺泛指导性地进行导致问题进化时产生退化的现象,采用适当的指导,弥补了遗传算法的缺点。利用遗传免疫算法进行优化,在保证算法收斂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计算速度。利用此法对AGV的路径进行规划,比其它的方法更有效。
5、结论
论文主要针对环境建模和路径搜索两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可视图环境建模方法优点,完成了对环境信息的建模。并结合遗传和免疫算法的优点设计了具有精英保留策略的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AGV路径规划方法。通过比较采用遗传算法、免疫算法和本论文所设计的免疫遗传算法对AGV进行路径规划结果和效率的比较,分析了所提出的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AGV路径规划方法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
A.本论文采用改进的可视图法对环境信息进行建模,在改变障碍物位置、形状、大小和AGV的起点及终点的情况下,均可快速构建AGV的环境信息模型。
B.采用本论文所设计的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AGV路径规划方法对AGV进行路径规划,在速度方面优于传统的免疫算法和遗传算法,且系统退化现象基本得到消除。
参考文献
[1]吴锋,杨宜民.一种基于栅格模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4(3),7-9,13.
[2]沈凤梅,吴隆.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和避障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3,35 (12),28-30,39.
[3]李善寿,方潜生,肖本贤.全局路径规划中基于改进可视图法的环境建模[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25(6),73-77.
作者简介
井治财(1968),男,诺伯特智能装备(汉中)有限公司,陕西省汉中市,邮编:723000。主要从事机床结构设计与误差检测。
【免疫规划年度计划】推荐阅读:
2024年度免疫规划信息化总结模版09-25
免疫规划12-08
镇卫生院二0一一年度免疫规划年初工作计划06-21
免疫规划知识07-19
免疫接种规划07-09
免疫规划管理08-19
免疫规划亮点09-06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06-18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09-21
免疫规划疫苗儿童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