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种规划

2024-07-09

免疫接种规划(精选12篇)

免疫接种规划 篇1

摘要:目的 了解高新区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率的状况, 为后续制定相应的儿童疾病干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地区的人口容量, 按照概率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取辖区内45个居民区, 在每个居民区再随机查1~3岁的常住儿童, 共调查了560名儿童的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状况。结果 高新区本地常住儿童免疫规划建卡率为96.76%, 建证率100%, 所建的卡和证相符率为100%。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乙型脑炎疫苗、麻风疫苗、流脑A (2次剂) 疫苗、麻风腮疫苗共八类疫苗的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5.68%。其中乙型肝炎疫苗96.38%, 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6.26%、卡介苗100%、脊髓灰质炎疫苗97.13%、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99.83%、乙型脑炎疫苗95.38%、麻风疫苗94.67%、流脑A (2次剂) 疫苗的接种率为92.39%、百白破加强接种率为85.96%、麻风腮疫苗93.34%, 结论 高新区儿童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率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但是一些偏远的地区这几种疫苗的接种率和合格率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 流脑疫苗的接种率为我高新区最低, 因此仍需加强对偏远地区的疫苗接种。

关键词: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接种率

为更好地了解我高新区近年来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和一些相关的影响因素, 为后续制定相应的儿童疾病干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于是对我高新区辖区内45个居民区或者村落的常住儿童展开调查, 现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凡是在我高新区调查地区内连续居住达1年及以上的儿童 (没有外来人口和本地户口之分) 。儿童的年龄在1~3岁, 即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均在调查的范围内。同时接受调查的儿童必须满足以下四个要求则为符合规定的调查对象: (1) 出生时间和接种的时间准确详细; (2) 乙型肝炎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为出生后24h内接收第一剂接种; (3) 儿童在1岁内完成基础免疫的接种; (4) 家长承认或者手持的接种证、接种卡是一致的。

1.2 调查方法

根据地区的人口容量,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1], 随机抽取我高新区辖区内45个居民区或者村落 (对人口数不满足150人的村落进行合并) , 又在每个村居随机抽查1~3岁的常住儿童, 共调查了560名儿童的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状况。调查的时候根据居委会或者村委会的户列表随机确定一个座位第一户, 然后按照一路向右的原则依次选择第二户、第三户。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儿童的信息进行调查, 该表的信息包括儿童的身份信息 (编号、户籍、出生日期) 、接种的信息 (是否有建立接种证、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在1岁年龄内疫苗的接种状况) 、家庭的经济状况 (家庭月均收入) 。

1.3 调查的疫苗类型

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乙型脑炎疫苗、麻风疫苗、流脑A (2次剂) 疫苗、麻风腮疫苗共八类。

2 结果

2.1 接种卡和接种证的建立情况

我高新区辖区内45个居民区, 每个居民区随机抽查1~3岁的常住儿童, 符合调查条件的儿童560名中, 建卡率为96.76%, 建证率100%, 所建的卡和证相符率为100%。

2.2 免疫接种率

从调查中来看, 我高新区自2009-2012年的儿童免疫接种率均达到了95%以上, 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乙型脑炎疫苗、麻风疫苗、流脑A (2次剂) 疫苗、麻风腮疫苗共八类疫苗的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5.68%。疫苗接种率分别为乙型肝炎疫苗96.38%, 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6.26%、卡介苗接种率为100%、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为97.13%、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率为99.83%、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率为95.38%、麻风疫苗接种率为94.67%、流脑A (2次剂) 疫苗的接种率为92.39%、百白破加强接种率为85.96%、麻风腮疫苗接种率为93.34%。

3 讨论

儿童计划免疫是国家为了防止传染病, 通过一定的规划对这些传染病的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2]。儿童计划免疫我国自1978年以来就开始实施, 在防治和消灭传染病的工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3]。我高新区自上世纪90年代落实该计划疫苗以来, 通过多年的努力, 一直保持者很好的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疫苗接种率。随着近年来联合疫苗的运用, 对预防儿童疾病将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到, 我高新区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率自2009-2012年均保持着95%以上的接种率, 接种的普及以及效果很理想, 说明我高新区的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工作保持了很好的连续性, 并且有及时的跟进。但是从具体的情况来看, 一些相对偏远以及落后的地区, 由于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 流脑A (2次剂) 的接种率为我高新区最低且百白破加强接种率为85.96%, 表明我高新区的儿童免疫接种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这是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疫苗计划工作中不断加强的。

另外, 通过此次调查, 我们发现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仍然偏低, 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6.26%, 百白破加强接种率为85.96%, 流脑A (2次剂) 疫苗的接种率为92.39%, 这可能与我高新区乡镇医院取消住院分娩、基层卫生服务不到位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同时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基础免疫的接种率基本上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但是加强接种率却偏低, 这与我们对加强免疫疫苗接种率未做统一的规定和宣传不到位等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3]。随着环境的变化, 在新的时期, 我们需要加大对免疫工作的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接种免疫的意识, 同时要加大对儿童免疫接种工作门诊的相关人员的行业务培训, 提高我高新区的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随着联合疫苗逐渐成为了发展趋势, 因为新型联合疫苗不仅减少注射程序, 减少注射针次, 而且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我高新区在接下来的疫苗规划工作中将会加大新联合疫苗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美平, 刘大卫, 刘爱华, 等.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地儿童免疫接种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免疫, 2010, 8 (2) :191-194.

[2] 马楠, 韩联宇, 王琳, 等.2011年济南市历城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12, 18 (7) :537-539.

[3] 纪文艳, 刘维祥, 苗良, 刘东磊, 等.2011年北京市常住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调查结果分析[J].2012, 13 (11) :858-863.

免疫接种规划 篇2

姓名:

工作单位:

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50分)。

1.疫苗包括:

未经指定的单位和个人 预防 接种工作。流动人口在 接受接种。

2.预防接种组织形式有、,预防接种前应询问受 种者的 以及是否有 等,并如实记录。任何单位或者 个人不得擅自进行。

3.可以在8℃以下长期保存的疫苗有、、、、。可以在-20℃—8℃储存的疫苗有、、、、。

4.进行预防接种时皮内接种的疫苗有,接种部位是 ;皮下 接种的疫苗有、、、,接种部位是 ; 肌内接种的疫苗有、、、;接种部位 是。

5.我国消除麻疹的目标: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且,各医疗单位在发现麻疹病例或疑似麻疹病例时,对尚不 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采取最快的方式进行快速报告,城市必须在 小时以内,农村必须在 小时以内报至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在 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6.确定接种部位时要避开、、、。

7.发热:分为轻度、中度 和重度。

8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按原因分类包括:、、、、、。

9.预防接种前,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口头告知的形式。

10.两种减毒活疫苗 同时接种,如未同时接种时至少间隔 天。

二、名词解释(每个10分,共20分)

1.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

2.麻疹疑似病例:

三、简答(每个15分,共30分)

1.常见的AFP病例有多少种?写出AFP病例中5种以上最常见的疾病。

2.简述乙肝监测病例的定义。

填空题 1.1.一类、二类、不得从事、其居住地 2.常规接种、群体性预防接种、健康情况、接种 禁忌、群体性预防接种

3..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风疹疫苗、甲肝疫苗

免疫接种完全手册 篇3

疫苗,养猫人的医疗第一课

养猫人接触的与猫咪有关的医疗知识中,免疫一定是第一位的,实际上,国内多年的免疫普及已经起到了效果,对于不少人来说,打疫苗是每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或动物预先接种的生物制品。它是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作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给猫咪接种疫苗的目的是预防猫咪某些危险又致命的传染病。

伴随猫咪一生

如果想要猫咪健康,那么接种疫苗将陪伴猫咪一生。从初次接种开始,猫咪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免疫,并且要活到老,打到老。为此,大多数养猫人每年都需要和宠物医院进行一次接触。

免疫接种,十分简单

免疫接种说起来很简单,即使你什么都不懂,只需要记得每年固定的时间带猫咪去医院进行疫苗接种即可。

第一次接种

幼猫从3个月开始,就可以进行疫苗的接种,而在一些高危险环境中,根据情况可以提早到2个半月。首次接种疫苗需要2针,中间间隔3周。之后每年给猫咪接种一次疫苗。

接种的地点

由于疫苗需要特殊的储存条件,所以最好带猫咪去正规的宠物医院,如果当地没有,也可以去动物防疫站注射疫苗,但最好提前打电话联系,确定你需要的猫用疫苗。

接种的方式

猫咪的疫苗接种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针。好在猫咪的疫苗比较简单,并不需要像人类那样从出生起就打很多针,还要吃各种糖丸。

疫苗接种必须身体健康

所谓疫苗,其实就是将少量的病毒注入猫咪身体,在它们体内产生抗体。所以要求必须在猫咪完全健康的情况下进行接种,如果猫咪有任何慢性病,或低烧以及呼吸道症状,哪怕只是眼睛分泌物过多,都是不够健康的信号,需要先去让医生进行体检,等到完全健康时再接种疫苗。

免疫接种,有点复杂

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一些猫咪免疫的知识,那就有点复杂了。

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目前市面上国产和进口的疫苗都有,单从安全性和稳定性来考虑,最好选择进口疫苗。据医生说,犬用疫苗中某些国产疫苗效果还算稳定,但对猫用疫苗来说,国产疫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差很多了。

三联?五联?怎么这么多联?

很多主人到医院之后,发现有三联疫苗、五联疫苗等,立刻就被绕糊涂了。其实所谓的“联”,指的是一种疫苗中可以同时预防几种传染病。三联指的就是可以预防3种疾病,五联就是5种。但并不是“联”数越多越好,实际上,疫苗是否有效,不看预防疾病的多少,而在于其稳定性。

三联疫苗是王道

事实上,市面上运用最广泛、最有效的还是三联的进口疫苗,它的情况如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猫三联疫苗预防的主要是一些高传染的疾病,特别是猫瘟,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幼猫),它也是预防效果最好的,而另外两种疾病,即便接种疫苗也不是百分之百可以预防。

病毒变异性大

大部分病毒都是会产生变异的,并不稳定,就像近些年人类的流行性感冒,既有H1N1,又有H7N9,每当病毒变异,新的病毒产生,之前制作的疫苗就不能起作用了。猫咪的疾病也是如此,好在高死亡率的猫瘟病毒比较稳定,不易变异,而其他几种病毒则要变化莫测得多。

不常见的疫苗有效吗?

除了猫三联疫苗,市面上还有一些所谓猫白血病、猫传染性腹膜炎的预防疫苗。然而实际上就像上面描述的那样,这样疾病的病毒变异性更高,更加不好控制,即便接种,效果也很有限。

免疫不等于注射狂犬病疫苗

提到给猫咪免疫,并不等于给猫咪注射狂犬病疫苗,狭义来说更倾向于猫三联的注射。每年带猫咪去免疫,猫三联疫苗是必须注射的,狂犬病疫苗则可以根据情况自主选择。

关于品牌

目前进口猫三联的品牌常见的大概有三四种,有些养猫人觉得应该固定下来。其实,这几种品牌效果都差不多,而不同批次哪怕同一品牌也有一些不同,所以只要在有效日期内,储存得当,选择什么品牌都一样。

弱毒和灭活

曾经有一种说法,疫苗分弱毒和灭活两种,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

如何分类?

弱毒 一种用人工致弱或自然筛选的弱毒株,经培养后制备的疫苗。简单来说就是把少量病毒植入猫咪体内。它的效果很好,但有一定危险性,要求接种体必须很健康。

灭活 用免疫原性好的细菌、病毒,经人工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灭制成疫苗。此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这种疫苗很安全,但效果也有限。

如何选择?

我们是否要根据这些特点选择不同品牌?其实不用我们自己选择,因为为了预防猫咪传染病而制作的疫苗,无论是几联,都是弱毒型疫苗。而灭活性疫苗一般指的是狂犬病疫苗这一类。

严苛的储存条件

免疫接种规划 篇4

1 对象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杭州市2005、2006年免疫规划人员填写的接种后副反应发生情况的个案调查表、月报表和年报表。

1.2 预防接种副反应诊断标准

预防接种副反应按反应性质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一般反应有红肿、硬结、发热3种;异常反应分成局部红肿、无菌性化脓、局部脓肿、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全身感染、休克、皮疹、紫癜、肾炎、脑炎、血管性水肿、呕吐、过敏反应、癔症性发作、惊厥、腹泻、全身不适症状、重复接种、事故起数、其它22种[1]。

1.3 疫苗的种类

疫苗种类涵盖了免疫规划常用的20大类、共46种疫苗, 如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HIB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甲肝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等。

1.4 城区与郊县的划分

以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西湖区为城区。以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安市、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下沙经济开发区为郊县。

2 结果

2.1 全市总的预防接种后第二类疫苗副反应发生率情况

两年杭州市共接种第二类疫苗1 806 026人次, 发生1 248例报告副反应, 总的发生率为69.10/10万。同时20大类疫苗的接种后副反应发生率存在很大的差异。23价肺炎疫苗副反应发生率341.16/10万, 高居榜首;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出血热疫苗的发生率分别达到166.57/10万、139.47/10万;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和HIB疫苗发生率居第4、5顺位, 详见表1。

2.2 各生产厂家对疫苗副反应发生率 见表2。

在所有1 248例副反应中, 按照预防接种反应的分类, 一般反应1 117例 (硬结、局部红肿和发热) , 占89.50%, 异常反应131例, 占10.50%。在异常反应中76例为皮疹, 主要集中在乙型脑炎、甲型肝炎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另外无菌性化脓9例; 局部脓肿6例;呕吐7例;腹泻11例。

2.3 接种后副反应的地区差异 见表3。

从表3可知, 城区与郊县的总体报告副反应发生率接近。 (因数据为全市总体数据, 不需做统计推断)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预防接种后引起的副反应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出现了疫苗价格超高关注度超高的现象。我们对2005和2006年两年杭州市接种的1 806 026人次第二类疫苗进行了观察, 发生1 248例报告副反应, 总的副反应发生率为69.10/10万, 高于北京刘东磊等2002年监测结果[2]和上海李晓军2006年总结的监测结果[3], 说明杭州市副反应监测系统经过多年的努力敏感性已经达到比较高的程度。

从监测结果来看, 接种量在3 000人次以下的疫苗都未见副反应报告;有反应报告和调查的疫苗接种量都在1.7万人次以上;可见所有自费接种的第二类疫苗总体上副反应率还是较低的, 而狂犬病疫苗的报告副反应率低主要原因是单独成立的狂犬病接种门诊的副反应报告未有效纳入一般预防接种门诊的报告体系。

本文用大量的篇幅对现有第二类疫苗不同生产厂家产品的副反应发生率和主要副反应性质进行了描述, 因难以找到相同研究的数据, 所以本文对不同厂家疫苗反应率的数据可以为各相关单位选择第二类疫苗提供参考。

在不同副反应的性质中, 发热44.71%居第一;硬结30.77%居第二。两者合计占了所有接种后副反应的75.48%。而美国1991-2001年副反应报告率中[4][5], 发热 (25.8%) 与局部过敏反应 (15.8%) 分别占居第一、二位。相比而言, 我国第二类疫苗在生产过程中的非特异性热源控制、吸附剂含量过高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改进, 以降低发热和硬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1104-1351.

[2]刘东磊, 苗良, 孙美平.北京市2002年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 2004, 10 (5) :261-263.

[3]李晓军, 宓荣刚, 徐慧清, 等, 上海宝山区2001-2004年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6, 7 (3) :219-220.

[4]郭飚.全球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发展[J].中国计划免疫2005, 11 (3) :229-233.

免疫接种规划 篇5

在惠济区卫生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惠济区疾控中心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宗旨,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现对2009年免疫预防接种工作总结如下:

一、预防接种实施

1、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2008/2009脊灰强化免疫,第一轮强化服苗常住应种儿童为4382人,实种儿童4339人,接种率99.02%,强化免疫前“0”剂次儿童数263人;流动应种儿童为4974人,实种儿童4939人,接种率99.3%,强化免疫前“0”剂次儿童数56人。第二轮强化服苗常住应种儿童为4458人,实种儿童4411人,接种率99.95%,强化免疫前“0”剂次儿童数130人;流动应种儿童为5264人,实种儿童5251人,接种率99.75%,强化免疫前“0”剂次儿童数66人。

2、九苗接种率

2009年惠济区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单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应种人数3620,实种人数3619,接种率99.97%;脊灰疫苗应种人数13895,实种人数13895,接种率100%;百白破疫苗应种人数4760,实种人数4751,接种率99.81%;白破疫苗应种人数4692,实种人数4679,接种率99.72%;麻风疫苗应种人数4864,实种人数4859,接种率99.90%;麻腮风疫苗应种人数4955,实种人数4952,接种率99.94%;乙脑疫苗应种人数5305,实种人数5300,接种率99.91%;A群流脑疫苗应种人数4660,实种人数4658,接种率99.96%;A+C群流脑疫苗应种人数4370,实种人数4369,接种率99.98%;乙肝疫苗应种人数12099,实种人数12096,接种率99.98%;乙肝疫苗第一针应种人数2547,实种人数2546,及时接种人数2392,接种率99.96%,及时接种率93.95%;在我区所有产科医院出生新生儿人数1946,乙肝接种应种人数1946,实种人数1936,新生儿首针乙肝接种率99.49%。3、1-3月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惠济区按照《郑州市麻疹疫苗接种技术方案》于2009年1-3月份开展8月龄~4岁以下儿童麻疹免疫接种活动,在本次工作中,通过摸底调查应接种本地儿童6809名,实接种6652名,接种率97.69%;应接种流动儿童3996名,实接种3922名,接种率98.15%;合计应接种儿童10805名,实接种10574名,接种率97.86%。在3月5日麻疹疫苗接种活动接种率快速评估中抽查60名儿童,全部接种,评估率为100%,受到上级的好评.通过本次麻疹疫苗普种接种工作,及时切断了传播途径,保护了易感人群,避免该病在我区的暴发和流行。4、5月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针对我区的具体情况,区疾控中心在5-6月份对辖区内8个月—7岁未按免疫程序接种麻疹疫苗的散居、幼托儿童和小学生和7岁以上没有明确接种史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2009年6月21日我区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全面结束。根据摸底排查情况,共需接种麻疹疫苗14107人,实际接种13781人次,接种率97.69%,其中散居儿童接种3619人次,幼儿园接种1837人次,小学生接种4884人次,初中生接种3441人次。活动结束后,区疾控中心对辖区内接种率情况进行了快速评估,共抽查162名儿童,本次接种160名,快速评估接种率为98.76%。达到了规定的接种率目标。

5、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

我区查验接种证工作从8月1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对全区44所小学和53个幼儿园开展了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覆盖率为100%。应查验儿童8851人,实查验儿童8851人;持接种证人数8128人,不详251人,应补证人数472人,漏种儿童人数572人,应补种人数572人,实际补种人数572人。

6、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2009年8月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乙肝知识宣传动员和乙肝查漏补种接种工作人员培训。2009年9月1日-9月28日,对全区的1994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共23231人进行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摸底调查,需接种一针1287人、二针881人、三针4863人,共7031人,合计17638人次。12月8日—12月15日对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进行接种,接种人数6554名,接种率93.22%。

二、认真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认识。

今年4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为做好宣传工作,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儿童预防接种,切实提高儿童预防接种水平,在4月25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中,我区疾控中心组织有关人员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和公共场所设立宣传点,共设宣传点25个,出横幅80条,宣传版面104块,发放宣传单4000余张,受益群众达到7000余人,今年“4.25”宣传日活动气氛非常热烈,范围广、针对性强,宣传效果显著。

三、流动儿童管理

外来人口适龄儿童的免疫接种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难点之一,要求各接种单位为流动儿童建立卡片和底册,对无预防接种证的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及时为这些儿童进行免疫接种,每月上报流动儿童基础免疫接种情况统计表。每季度都对0-7岁外来人口适龄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和查漏补种工作统计。

四、落实程序及卡、证、册管理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各预防接种门诊分年分村建卡片,每月对所在辖区的儿童建证建卡对照,有漏种的督促其补种相应疫苗,常住与流动儿童分开管理;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要按要求建立卡证册,在管理上和常住儿童一样。

五、接种率监测与分析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区的免疫规划要求,于2009.3.16—3.20日和2009.11.13—11.16日对我区的免疫规划工作进行考核检查,检查的内容有资料、报表、预防接种门诊、儿童接种率,共查358名儿童,卡证相符率98.6%,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乙脑、流脑均按照常规免疫接种。

六、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及安全注射

我区共有四家预防接种门诊,其中示范预防接种门诊3个(惠济区人民医院、毛庄医院、古荥医院),合格预防接种门诊1个(花园口医院),各乡镇单位领导对预防接种门诊都非常重视,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工作,按照示范化门诊的要求运行,各种规章制度、接种流程、一、二类疫苗公示上墙,冷链运转及时,报表正确及时。

全区预防接种门诊均按照安全注射工作要求,建立一次性注射器毁型记录、工作台面、紫外线灯消毒记录,并定期对接种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对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

七、疫苗及注射器管理

我区保证每月冷链运转一次,并同时分析冷链存在的问题同时坚持“先短效期、后长效期”的原则有计划的分发。

2009年扩大免疫规划疫苗上级下发情况:卡介苗1640支、脊灰糖丸38800人份、百白破3610支、A群8350人份支、A+C 10010支、无细胞4749支、麻疹17000支、麻风2600支、麻腮风5470支、乙脑11080支、白破1220支、新生儿乙肝13560支。0.1ml注射器2400支,0.5ml注射器19000支,1 ml注射器7200支,2 ml注射器1050支。

八、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

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具体而繁杂,涉及面广,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预防接种门诊运行不规范如接种人员数量达不到要求、部分接种人员操作不规范、预检登记没有开展、有价疫苗个别未上卡、流动儿童管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以后注意并解决。

畜禽日常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篇6

1.疫苗的购买

(1)选择获得国家批准文号的疫苗。因这些疫苗都是在严格的条件下按规定标准生产出来的,在免疫接种中能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而没有取得批准文号的疫苗或是生产条件不能达到要求导致质量不稳定,或是抗原含量达不到要求使机体产生不了足够的抗体,甚至还有一些疫苗含有致病菌,结果预防不成反而引起发病。

(2)选择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经销商。目前国家对疫苗销售采取的是许可证制度,获得许可证的经销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保证疫苗按规定的温度运输和储存。而不具有资格的经销商往往不能保证这一条件,疫苗超温或反复冻融的情况普遍存在,致使疫苗失效。

(3)选择符合本场准备预防疾病相同血清型或亚型的疫苗。许多疾病具有多个血清型或亚型,如果选择的疫苗血清型或亚型同本场要预防的疾病不同,则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2.免疫程序

各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本场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免疫程序操作,以免有疏漏。制定免疫程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本地疫情。本地不存在的疾病不列入免疫程序。

(2)本场威胁。本场曾经发生的疾病要列入免疫程序。

(3)龄期敏感性。一些疾病只在一定龄期才会发生,饲养该龄期的畜禽要将这些疾病列入免疫程序。

(4)疾病的流行季节。许多疾病有一定的流行季节,在流行季节要列入免疫程序。

(5)品种或品系的差异。如鸭可不接种H9禽流感疫苗,但蛋鸡一定要接种H9禽流感疫苗。

(6)母源抗体的影响。有的疫苗由于母源抗体的影响,对免疫接种的时间也有要求。

(7)疫苗的联合使用或重复使用。联合或重复使用疫苗会导致机体免疫应答混乱,导致免疫效果差。一般来说,每次免疫间隔在7天以上。

3.疫苗的稀释

疫苗的稀释原则上要用疫苗本身规定的稀释液,一般要用生理盐水,没有条件的最低也要用新鲜的凉开水。对于一些用井水或自来水稀释疫苗的,则有可能因为其酸碱度及离子对疫苗产生较大的影响。稀释液应计量准确,并在阴凉背风处稀释。所稀释的疫苗一般在1小时内用完,否则随着时间的延长越到后来疫苗效价越低。在稀释液中也不要随意加入青链霉素等抗生素或其他化学药品,否则会对疫苗有直接破坏作用,或者是因为pH值、离子浓度、渗透压等的改变,对疫苗也都有不良的影响。

4.接种途径

家禽的接种途径一般有:饮水、滴眼滴鼻、肌肉或皮下注射、气雾免疫、刺种等。家畜免疫途径一般有:饮水、肌肉或皮下注射。每种疫苗都有其最佳的接种途径,如果随意改变则可能影响免疫效果,如新城疫Ⅰ系苗用饮水免疫,效果就比较差。

5.接种操作

在饮水免疫时,应考虑饮水的质量、数量、饮水器的卫生和数量等因素,保证每个免疫对象在短时间内能均匀摄入足够量的疫苗。在滴眼滴鼻时,疫苗滴入对象的眼或鼻后,应使它在手中稍停片刻,使疫苗液被完全吸收,否则就可能因为对象的摆头而使疫苗液被甩出。采用注射法免疫时,针头粗细要适当,一般牲畜用12#针头,家禽用9#以下针头,太粗有可能疫苗液随针头拔出而倒流出来,太细则有可能使疫苗液堵住针头,无法将疫苗液全部注入。注射时还要防止打“飞针”,使疫苗液还未到位就已射出或还未射完就已拔出来,导致疫苗量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6.免疫剂量

剂量不足时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剂量过大则可能引起免疫麻痹或毒副反应,结果适得其反。一般均应按疫苗要求剂量进行。

7.药物影响

免疫接种规划 篇7

关键词:免疫规划,接种不良反应,预防与沟通,技巧

1 接种疫苗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1]

1.1 接种部位出现硬结、红肿。

1.2 接种部位的组织溃烂、液化 (主要是卡介苗、百白破联合疫苗) 。

1.3 接种疫苗后的全身皮疹、发热。

1.4 接种疫苗后的全身过敏性反应。

1.5 接种疫苗后少见的其他组织器官免疫损伤[2]。

2 可能发生的接种不良反应引发的纠纷[3]

2.1 接种疫苗前未向受种者监护人详细宣讲疫苗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纠纷。

2.2 接种疫苗前未向受种者监护人详细询问受种者过敏史出现过敏反应而发生的纠纷。

2.3 低体质量新生儿接种疫苗时未向监护人解释宣讲疫苗的不良反应而发生的纠纷。

2.4 接种疫苗时由于受种者及监护人不配合 (婴幼儿体位) 而发生的纠纷。

2.5 小学生集体接种疫苗后群体性心因性反应而引发和监护人间的纠纷。

2.6 接种疫苗后发生的偶合病例处理不及时引发的纠纷。

3 预防与沟通技巧

3.1 加强免疫接种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熟练掌握各种疫苗免疫原理以及疫苗的不良反应知识, 提高对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认识水平[4]。

3.2 在给受种者接种疫苗前详细询问受种者监护人受种者的过敏史以及受种者父母的过敏史, 严格掌握本次接种疫苗的禁忌证。

3.3 在接种疫苗时使用从符合标准的冷藏设备中取出合格的疫苗进行规范化接种, 疫苗在室温中不宜存放时间过长 (<20min) 。

3.4 在给受种者接种疫苗前告知受种者的监护人, 本次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出现不良反应后的注意事项, 取得受种者的监护人对不良反应的认知和认可。

3.5 在告知受种者的监护人本次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后履行告知签字手续, 一张交给受种者的监护人, 另一张接种机构存档。

3.6 严格执行接种程序, 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 接种现场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械和急救药品、氧气等。

3.7 一旦发生接种后不良反应, 接种者要引起高度重视, 立即查找原因, 积极协调相关专业医生进行会诊,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减轻受种者不良反应症状, 给受种者监护人以安慰和劝导。

4 讨论

通过对接种疫苗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可能引发的纠纷全面地了解和清醒的认识, 在接种疫苗前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沟通, 取得受种者的监护人对不良反应的认知和认可并履行告知签字手续, 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 使用合格并规范化保存的疫苗, 采取规范、安全的接种技术, 减少接种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取得受种者监护人对不良反应的认知和认可, 杜绝或减少与受种者监护人的纠纷。

参考文献

[1]尚鹏辉, 罗晓峰.关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经济补偿[J].中国计划免疫, 2007, 10 (5) :487.

[2]罗风基, 李淑萍.预防接种副反应认定的基本原则[J].中国计划免疫, 2007, 10 (5) :483.

[3]张志芹, 郭宪刚.计划免疫接种纠纷防范探讨[J].医学创新研究, 2008, 4 (12) :11.

免疫接种规划 篇8

关键词: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免疫规划,影响因素,调查

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口流动规模在近些年不断扩大, 尤其在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城市中, 流动人口比例迅速增加。与此同时, 对流动人口的免疫规划和管理逐渐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 尤其对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 在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安全以及提高整个地区的免疫工作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 对本地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3年1月-2010年7月出生, 户口为本地的儿童以及居住地为本地且无当地户籍的本省内以及省外的儿童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自愿接受调查的流动儿童共计840人, 自愿接受调查的当地儿童共计800人。所有儿童年龄3~10岁。

1.2 方法

由妇女干部、村镇医生等组成调查小组, 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本地6个镇、15个村的流动儿童;同时, 对15个村的本地儿童 (共调查800人) 免疫接种情况进行同步调查。调查前制定规范的免疫接种调查表, 内容主要包括儿童的性别、年龄、户籍等基本信息, 家庭基本情况, 5种免疫疫苗的接种情况 (包括Hep B/乙肝疫苗、BCG/卡介苗、DTP/百白破疫苗、OPV/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以及MV/麻疹疫苗) 、建卡与建证情况、对接种质量以及服务情况的反馈、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知识的认知等。

1.3 接种合格评定标准

依据外国卫生部在计划免疫技术的相关管理规程中的标准进行评定。以是否具有接种证或接种卡为准, 对两者均无的儿童即判定为未行接种儿童。同时, 接种时间具体, 年、月和日均有清楚的记录, 免疫接种时间与儿童的年龄段相符合, 且接种间隔时间合理。另外, 以上5种基础性的接种疫苗均于12个月龄内完成接种[2,3]。

2 结果

2.1 5种基础疫苗的接种情况

在Hep B、BCG、DTP、OPV及MV5种基础性的免疫接种疫苗的接种情况上, 流动儿童各种疫苗的接种率与当地儿童相比均更低, 详见表1。

人 (%)

2.2 免疫管理情况统计

调查显示, 当地儿童均建证和健卡率均为100%, 流动儿童的建证率为91.7%, 建卡率为92.1%, 详见表2。

2.3 接种质量以及服务情况反馈

在接受调查的840名流动儿童的家长中有470人反映乡镇级卫生院的服务态度和集中质量好, 其中认为最好的有325人, 认为尚可的有145人, 占到总人数的56.0%;260人反映村级卫生室服务情况好, 其中认为最好的有23人, 237人认为尚可, 占总人数的31.0%;只有110人认为临时接种点尚可, 其中8人认为好, 102人认为尚可, 占总人数的13.1%。

2.4 流动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知识的认知

在所调查的流动儿童的家长中, 有796位家长认为子女有接种疫苗的必要, 占总人数的94.8%, 但是对疫苗、疾病以及免疫程序了解的家长仅有502人, 占总人数的59.8%, 而主动向医生请教儿童接种防疫知识的人数为615人, 占总人数的73.2%。而家长的免疫接种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有298为家长是从医生那里学习的免疫接种知识, 占35.5%;电视广播有201人, 占23.9%;170人是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知道的, 占20.2%;免疫接种宣传的有134人, 占16.0%, 其他有37人, 占4.4%。

2.5 未接种的其他相关原因

在调查的儿童中, 对于免费的第一类疫苗接受儿童家长有792人, 接受率为94.3%;而需要自费的第二类疫苗儿童家长接受人数为622人, 接受率为74.0%。有526位家长认为孩子是超生儿童或者是怕医生不给外地孩子接种, 占62.6%;经济原因的有105人, 占12.5%;儿童自身有病不能进行免疫接种的有123人, 占14.6%;其他86人, 占1%。

3 讨论

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 使得流动人口的规模逐渐扩大, 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流动人口比例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在满足各地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 也使各地产生了一定社会、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免疫规划与管理情况即对各地区居民的卫生健康情况有直接性的影响。因多种因素影响, 当前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对流动人口还不能完全到位, 在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上即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地区性常住儿童相比, 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一般要差, 对流动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地区的健康卫生情况等均产生不良影响[4]。

本文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个乡镇, 1 5 个村的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 并进行免疫接种情况的调查, 结果即显示, 流动儿童在5种基础性的免疫接种率上, 与当地儿童相比明显要低, 且建卡与建证的比率更低。

基于以上情况, 应加大对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力度:应积极开展免疫接种知识的相关宣传, 通过当地媒体以及宣传栏等方式, 让流动儿童家长提高对免疫接种知识的认知度;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规范化, 以乡镇或村级为单位, 有计划和目的性地开展免疫接种服务, 并保证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质量, 同时保证服务具有全面覆盖性;对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及时对流动儿童建证和建卡, 定期进行抽查, 并及时对漏接种的儿童进行补种[5];采取合理的接种收费措施, 保证流动儿童家长具有可承受性;在学校周边等流动儿童聚集的地区适当增加接种点, 以方便处于接种期的流动儿童能及时完成接种。

参考文献

[1]杨桂荪, 张晋昕, 聂运洲, 等.广东省佛山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1) :381-382.

[2]朱冰, 许二萍, 杨旭辉, 等.杭州市流动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8, 14 (4) :319-322.

[3]韩长磊, 林琴, 卞琛, 等.常州市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 2012, 23 (2) :49-51.

[4]周亚文.上虞市崧厦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 2009, 21 (11) :536-537.

免疫接种规划 篇9

关键词:疫苗接种率,流动,未接种,影响因素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是进行免疫规划工作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是进行免疫工作评价与改进的基础。进行接种率的调查是为了对免疫规划报告系统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评价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更是对疫苗覆盖率进行了解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1]。自2008年, 我国采取了国家免疫规划扩大的策略, 不仅增加了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 对原有的接种程序也进行了调整。为了对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更好的了解, 对2011-2014年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镇居住的儿童, 无论是否有户口。将全镇进行分层, 在每层当中按照确定年龄, 在不同村庄随机抽取10例儿童进行调查。将调查的数据进行数据库的录入, 并进行整理、分析。

方法:采取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镇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1岁儿童“五苗”全程免疫覆盖、及时接种以及新纳入规划疫苗接种率、合格接种与未接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在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之前的“五苗”基础性免疫疫苗的接种情况:调查满6个月龄儿童140例, 满8个月儿童139例, 满8个月儿童135例, 经调查表明5种基础性疫苗的接种率普遍较高, 均>96%。首针及时接种率96.21%, 5种疫苗的全程接种率98.97%, 报告中的接种率与实际接种率基本保持一致。

自2008年我国施行国家免疫规划扩大的策略以来, 国家新增的基础性免疫疫苗的接种率普遍较低, 均≤96%。根据调查表明, 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在进行基础性疫苗接种的过程中有且仅有Men A2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各种疫苗的接种率二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接种不合格的情况:根据国家规定的接种合格标准, 本文中所调查的140例儿童中出现25针次的不合格接种基础性免疫疫苗, 其中超期接种7针次, 提前接种14针次, 间隔不符4针次。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本地儿童99.23%接种合格, 流动儿童97.58%接种合格, 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地儿童的基础疫苗接种合格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未进行疫苗接种情况:在本次调查中共发现63针次未进行疫苗的接种, 其中, 脊灰疫苗1针次, 百白破疫苗2针次, 麻疹疫苗11针次, 乙肝疫苗3针次, 流脑疫苗27针次, 乙脑疫苗12针次, 甲肝疫苗7针次。有一部分的儿童在63针次中占了若干针次。

未接种疫苗的因素分析:由于流脑疫苗进行基础免疫接种的时间为自胎儿出生起6~18个月, 在此期间要>3个月进行2次接种。已经满足初始月却在截止月之间未进行接种的儿童共24人次;这其中有11人次未进行接种的原因在于监护人忘记接种时间;有1例儿童不接受接种的原因是生病, 延缓接种;有1例儿童是由于患禁忌证, 医生不予接种;1例是由于监护人不知道需要接种;1人次对接种的时间、地点等信息不明确;1人次因为接种过程缺少接种疫苗而未接种, 另外还有3人次对未接种原因无法说明。本地儿童全部疫苗的接种率97.54%, 流动儿童全部疫苗的接种率96.37%, 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地儿童的基础疫苗接种次数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讨论

控制与消灭与疫苗相对应的传染性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就是实施免疫规划。对免疫规划工作落实情况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考察儿童免疫规划的接种率[2]。

国家规定的5种基础疫苗的接种率均>96%, 说明了我镇对传统基础免疫疫苗的重视程度与接种率都相对较高, 与我市提供的报告数据基本保持一致。在扩大免疫规划之后, 尽管工作量与日俱增, 但对传统五苗的接种重视程度并没有降低, 接种水平仍处于较高水平。但与之相对应的, 对2008年之后增加的新型基础疫苗的接种率均<96%, 相对于报告接种率而言明显偏低, 存在虚高不实的情况。流动儿童的接种率及成功率相较于本地儿童而言相对较低, 疫苗未接种率也明显偏高[3,4], 对流动性儿童疫苗接种的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 需要采用综合性措施进行管理, 使得儿童疫苗接种的效率、剂量以及服务的质量都能够相应地提高。流动性儿童疫苗的接种工作需要卫生、管理、公安等多个部门之间进行积极、紧密的配合, 从而提高流动性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效果。

自免疫规划工作扩大以来, 儿童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变多, 导致儿童需要进行接种的次数也相应地增加, 进而导致异常反应与禁忌证也随之增多, 使得儿童需要承受更大的痛苦。为了减轻儿童的疼痛以及降低接种疫苗的工作量, 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 应当尽可能地使用联合疫苗, 或者考虑将可以同时接种的疫苗进行同时接种, 以便减少上述情况的产生[5]。由于家庭困难而导致无法进行基础疫苗接种的情况, 当地有关部门应当对其所需费用进行适当补贴或减免, 以查漏补种以及进行接种证的查验来充当接种率提升的补充手段, 其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冯慧敏.2007-2011年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J].中外医疗, 2014, (35) :56.

[2]莫桂琼, 苏健海, 张丹丹, 等.2013年港南区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 2014, (5) :28.

[3]林献丹, 陈玲萍, 郑晓春, 等.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1, 19 (1) :51-53.

[4]孙宝志, 黄祖星, 陈抒豪, 等.佛山市流动人口聚集地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 2011, (2) :79.

免疫接种规划 篇10

关键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监测和评价常规免疫接种率是实施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衡量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及时了解接种率动态变化, 发现接种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手段[1]。随着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的发展, 计划免疫的概念逐渐被免疫规划所代替。为了解本地儿童免疫规划的实施情况, 客观地评价免疫规划工作实施的效果, 有利于改进工作策略, 研究者利用该科预防接种门诊资料, 对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分析, 获得卡介苗 (BCG) 、乙型肝炎疫苗 (Hep B)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 、百白破联合疫苗 (DPT) 、麻疹疫苗 (MV) 等5种疫苗的接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0~5岁在该科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本地常住儿童, 共2204名, 其中男1232名, 女972名。

1.2 研究方法

根据我科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资料, 对研究年龄段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进行调查。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BCG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如表1所示BCG每年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2.2 Hep B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Hep B的免疫程序为出生24 h内, 1个月, 6个月。结果显示, Hep B第一、二剂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每年均处在较高水平, 但是第三剂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较前两剂有下降趋势 (见表1) 。

2.3 OPV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OPV的免疫程序为:出生后2个月、3个月、4个月和4岁。OPV前三剂为基础免疫, 其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第四剂加强免疫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均低于基础免疫 (见表1) 。

2.4 DPT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DPT的免疫程序为出生后3个月、4个月、5个月和18个月, 第五剂为白破疫苗6岁加强。本结果显示, DPT前三剂基础免疫每年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均在较高水平, 第四剂加强免疫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明显低于基础免疫。第五剂加强免疫还未到接种时间, 暂不放在其中比较 (见表1) 。

2.5 MV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MV的免疫程序为出生后8个月初种, 18~24个月复种。初种时使用麻疹疫苗或麻风联合疫苗, 复种时多使用含麻疹疫苗成分的其他联合疫苗 (如麻腮风、麻腮) 。该接种门诊MV的接种率均大于93% (2010年接近90%) , 但是及时接种率较低 (见表1) 。

3 讨论

免疫规划是按照国家或省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接种方案, 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进行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调查可以判断免疫规划的服务质量, 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本调查结果表明:该科预防接种门诊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达93%~98%, 处于较高水平, 预防接种工作实施较好, 和多家研究接近[2~5]。但是及时接种率在78%~93%之间, 加强免疫 (或复种) 接种率仅介于52%~71%之间。显示各苗的及时接种率低于接种率, 加强免疫 (或复种) 接种率低于基础免疫 (或初种) 。

疫苗的全程、及时接种是保证机体产生高抗体滴度的前提, 可使易感人群在短期内产生更持久的免疫能力, 是保障预防接种效果的关键。虽然广东省也曾有百白破和含麻疹成分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低于基础免疫接种率的文献报道[6], 但是该接种门诊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与北京市各单位苗接种率均达97%相比尚有明显差距[7]。可能是因为:⑴加强免疫与基础免疫接种时间间隔较长, 家长容易遗忘, 儿童联系方式更换无法及时通知到家长;⑵部分家长对预防接种缺乏主动性;⑶疫苗接种后儿童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局部红肿硬结、身体不适等一系列表现, 虽然接种前已告知, 家长仍有所顾虑。林献丹等[8]研究也提出监护人的预防接种意识、对预防知识和政策的了解不够, 儿童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流动因素、预防接种服务的提供等均不同程度影响疫苗接种。

因此, 为进一步提高儿童免疫规划的质量,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家长对免疫工作的认识, 调动家长的主动性, 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以进一步提高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保持高水平的免疫屏障,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焱霞, 李笑鑫.沈阳市皇姑区常规免疫接种率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6) :815-816.

[2]邹积丰, 贾秀岩, 王稳.大连市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 (9) :1216-1218.

[3]张璟, 王文军, 刘琥, 等.某矿区儿童基础免疫接种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 16 (4) :441-443.

[4]王连华, 邱春华, 陈怡平.2012年浙江省台州市常住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横断面调查[J].疾病监测, 2013, 28 (7) :556-559.

[5]张学文, 丁伟, 邱德山.2012年潍坊市1~6岁儿童11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 2013, 19 (8) .569-572.

[6]谢莘, 郑慧贞, 张吉凯, 等.广东省2011年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 (3) :432-435.

[7]纪文艳, 虞睿, 刘维祥, 等.北京市2004~2011年常住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 (15) :2794-2796.

免疫接种规划 篇11

[关键词] 接种门诊;乡镇;计划免疫;质量

[中图分类号] R1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154-02

县(区)级疾控机构如何在新形势下抓好所管辖区的乡镇计划免疫工作,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1]。笔者所在地区从2005年开始,针对这一新的工作特点,在本辖区内推行常年接种门诊制度,既提高疫苗接种率,又保证了接种质量,同时降低了相应传染病发病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地区设立常年接种门诊前后各210人份疫苗接种资料为研究对象,男112例,女98例,年龄2个月~4周岁,平均(18.52±4.27)个月。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预防接种儿童均排除先天性疾病、发育不良等情况。

1.2 方法

1.2.1 工作方法 常年接种门诊通过多种方法开展免疫接种工作。①加强宣传,扩大免疫接种知晓率。常年接种门诊通过板报、宣传画、条幅等形式大力宣传计划免疫的作用和意义,扩大免疫接种的公众知晓率和主动参种率。②建立计划免疫队伍,培训业务人员,不断提高乡村两级计划免疫业务人员的素质。 常年接种门诊按行政区域人口多少配备3~5名专职计免人员,其中计划员1名,接种员2~3名,体检医生1名,各村医生利用每次例会及时上报新生儿人口,每月底将本村接种对象的接种通知单从乡卫生院取回及时发到接种儿童家长手中,并负责对接种对象的护送、信息反馈,宣传等工作。对计划免疫人员实行分级培训制度,除每年举办培训班以外,利用每月接种进行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及时更新吸取新的业务知识。③装备冷链设备,确保冷链正常运转。为保证疫苗接种的有效率,减少副反应,笔者所在地区先后从群众中筹集到的计划免疫保健保偿经费中为常年接种门诊配齐电冰箱,从而确保了疫苗的冷藏,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检查接种门诊疫苗滴度均在有效效价范围以内。④加强3帐2簿1证管理,防止出现免疫空白。3帐(人口帐、用苖账、接种器材账),2簿(接种登记簿、冷链记录薄),1证(预防接种证)是基层免疫接种的依据和凭证,对此,笔者所在地区要求常年接种门诊必须及时建立各种基础资料,新生儿1个月内必须建立接种登记登记薄和预防接种证,区、乡两级每年组织漏卡、漏种登记调查,从制度上措施上采取制约,同时经常与当地派出所、医院妇产科等有关部门联系,防止因漏登漏种而出现免疫空白。

1.2.2 研究方法 比较设立常年接种门诊前后两组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OPV)、百白破疫苗(DTP)和麻疹疫苗(MV)4种计划免疫疫苗接种情况。所有数据录入SPSS11.5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开设常年接种门诊后较开设前4种疫苗接种率显著提高(P<0.01)。见表1。

3 讨论

开展常年接种门诊是在新的计划免疫工作特点形势下产生的,是加强计划免疫科学管理,提高接种质量,达到防病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2]。①有利于科学管理在乡村进行预防接种,由于接种点较多,不利于现场质量控制。实行常年接种门诊,由于接种人员固定,一改过去的状况,变间接控制为直接控制。②减少冷链运转环节,保证疫苗质量,实行常年接种门诊减少了一道冷链运转环节,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交通还不发达,给疫苗冷藏与转运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实行常年接种门诊,可以克服这一弊端,从而使疫苗质量得到保证[3]。③有利于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开展常年接种门诊,服务按程序进行,接种前严格进行体格检查,掌握预防接种禁忌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加之接种器材统一进行了高压灭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④有利于提高接种率,保证接种质量[5-6]。从实行几年的接种门诊情况调查,既能提高疫苗接种率,相应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达到了用疫苗控制相关疾病的根本目的。

通过几年实践,笔者认为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推行常年接种门诊制度是可行的。

免疫接种规划 篇12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1周岁、4周岁、7周岁儿童。调查内容: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五苗全程接种覆盖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建卡建证率, 接种卡、证符合率、不合格接种原因及加强免疫情况。

1.2 方法

1.2.1 方法

按照容量比例概率抽样 (PPS) 方法抽取38个行政村, 每个行政村分别随机调查1岁组、4岁组、7岁组20、15、15名儿童为调查对象。以行政村卫生室左侧第一名调查对象开始, 向前左方向为调查方向, 不走回头路, 对象样本不足时, 按同样方法抽取下一个自然村继续进行, 直到样本满足为止。采取询问家长、查看接种证和接种底册、查看儿童卡疤, 现场调查完成后再到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工作站逐一核对接种卡的方法进行。

1.2.2 标准

根据《预防接种规范》及《河南省预防接种方案》的规定, 合格接种率判断:有接种证、卡者以接种证记录为准;无接种证但有接种卡者, 以接种卡记录为准;接种证和接种卡两者均无者, 判断为未接种 (对每名儿童的判断标准只能选择接种证或接种卡一种方式, 不能一种疫苗以接种证为准, 另一种疫苗以接种卡为准)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才判断为合格接种:①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种年、月、日记录;②免疫起始月龄正确;③接种针 (剂) 次间隔不少于28d;④基础免疫在12月龄内完成;⑤内容填写齐全, 记录清楚, 不缺项。

2 结果

2.1 基础免疫

2.1.1 建卡、建证率。38个行政村共调查1900名适龄儿童, 建卡率为99.83%, 建证率为97.76%。在卡、证齐全的儿童中, 卡、证符合率为91.18%。

2.1.2 疫苗接种情况, 详见表1。

n=760

2.2 加强免疫

详见表2。

n=570

2.3 不合格接种率

各种疫苗不合格接种原因依次为卡、证记录不符, 超期接种, 免疫起始月龄提前, 间隔时间不符。OPV主要是免疫起始月龄提前, 卡证不符;DPT主要是超期接种, 卡证不符和起始月龄提前;MV主要是卡证不符, 超期接种和免疫起始月龄提前;HBV主要是卡证记录不符和超期接种。加强免疫主要是接种记录不清, 卡痕不明显, 详见表3。

3 讨论

3.1 流动儿童管理

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我国流动人口增加迅速, 流动儿童群体庞大, 来源复杂, 常随父母打工频繁迁移, 且很大一部分是超生家长存在回避和恐惧心里, 接种地点不能固定, 二是部分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低, 对儿童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缺乏主动性[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流动儿童存在的问题较多, 在卡、证资料不符及超期接种的儿童中80%来自于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流动和计划外生育儿童已严重影响了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接种率, 使这部分人群成为传染病、多发病爆发于流行的高危人群[2]。

3.2 基层免疫规划经费投入不足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 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但由于地方政府财政紧张, 配套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免疫规划工作的需求。此次调查发现, 部分乡级防疫保健人员的工资待遇很低, 要靠自身创收来弥补;乡村医生待遇更低, 基本上没有什么待遇, 预防接种工作完全是义务。导致他们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工作积极去做, 没有经济效益的工作就应付了事。部分村医不愿承担计划免疫工作, 弃医他图。严重影响了免疫规划各项措施的落实, 造成免疫接种质量下降, 合格接种率降低。

3.3 预防接种知识的培训及宣传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居民对预防接种知识了解很少, 不知道孩子出生后都应该接种哪些疫苗、何时何地接种, 接种疫苗的作用及接种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更是一无所知。因此, 家长不能自觉带孩子到接种门诊接种疫苗, 个别家长还拒绝为孩子接种疫苗。家长的不理解、不配合这一现象在超生儿童、流动儿童及偏远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乡村两级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不能严格按照《预防接种规范》要求操作, 对河南省预防接种方案不能很好地掌握, 导致对象筛选错误, 初始月龄提前和针次间隔缩短 (小于28d) 。这是造成本次调查"五苗"合格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张鑫培, 章兴祥, 等.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J].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9, 06, (3) :278.

上一篇: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下一篇: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