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接种技术

2024-09-12

动物免疫接种技术(共9篇)

动物免疫接种技术 篇1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业的飞速发展, 养殖逐步进入规模养殖的模式, 规模养殖的饲养密度大, 容易造成疫病的流行, 给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减少损失, 使养殖效益最大化, 就需要控制和治疗疾病, 其中控制疫病传播尤其重要。控制疫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注射疫苗, 使动物对常见的流行性疾病产生免疫, 从而达到预防疫病的目的。动物免疫接种是通过给健康动物接种某种抗原物质, 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 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染动物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尤其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有关键作用, 如每年进行的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病、猪瘟及狂犬病等的预防接种。动物预防接种必须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确保免疫安全和免疫质量。笔者对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进行探讨, 旨在为动物有效免疫接种提供参考。

1 免疫接种方法

1.1 涂肛或擦肛免疫接种

涂肛或擦肛免疫接种仅用于鸡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强毒型疫苗, 接种部位为鸡的肛门。接种时, 助手将鸡倒提, 用手握住鸡的腹部, 使肛门黏膜翻出, 操作者用去尖毛笔蘸取疫苗涂擦肛门。

1.2 穴位注射免疫接种

适宜应用穴位注射免疫接种的动物有猪、乳牛、羊、鸡等, 以猪应用最为常见, 接种部位为后海穴和风池穴2个穴位。

适用穴位免疫的疫苗有: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疫苗、猪旋毛虫疫苗、口蹄疫疫苗、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破伤风杆菌液、羊衣原体灭活苗、羊三联四防疫苗等。

1.2.1 后海穴免疫

后海穴也称交巢穴, 位于动物肛门与尾根之间的凹陷处。以猪为例, 接种时, 先确实保定好猪只, 将猪的尾巴向上拉起。操作者手持注射器于后海穴向前上方, 与直肠平行或稍偏上进针刺入, 注入疫苗后, 将针头拔出, 用酒精棉球轻压针孔, 最后涂5%碘酊消毒。

后海穴免疫接种应当根据猪只的大小和肥瘦掌握适宜的进针深度, 一般3日龄仔猪约为0.5 cm, 随年龄的增大增加进针深度, 成猪约为4 cm。

1.2.2风池穴免疫

风池穴位于动物寰椎也就是第一颈椎前缘直上部的凹陷中, 左右侧各有一穴。接种时, 先保定好动物, 操作者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1.0~1.5 cm, 小猪刺入1.0 cm就可以。注入疫苗后, 将针头拔出, 用酒精棉球轻压针孔, 最后涂5%碘酊消毒。

穴位注射免疫一定要找准穴位, 并且确实保定好动物, 另外, 还要严格按规定的注射剂量注入疫苗, 禁止打飞针, 以免造成注射剂量不足和注射部位不准。

1.3 腹腔注射免疫接种

腹腔注射免疫接种适用于小鼠等实验动物、家禽和幼畜。注射部位选择在腹部下侧。

接种时, 先抓住小动物的后肢, 倒提动物, 使内脏下垂。然后用2%~5%碘酊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接种部位, 再用挤干的75%酒精棉球脱碘。接着, 由腹部下侧正中线处与地平线垂直进针, 针穿透腹膜后注入疫苗。注射完毕后, 拔出针头, 涂5%碘酊消毒。

2 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程序

2.1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

2.1.1 种鸡、蛋鸡免疫

雏鸡7~14日龄时, 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 初免3~4周后可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开产前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 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免疫1次。

2.1.2商品代肉鸡免疫

商品代肉鸡7~10日龄时, 用禽流感或禽流感-新城疫二联灭活疫苗免疫1次就可以。

2.1.3种鸭、蛋鸭、种鹅与蛋鹅免疫

雏鸭或雏鹅14~21日龄时, 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 间隔3~4周, 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1次加强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每隔4~6个月, 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1次。

2.1.4 商品肉鸭、肉鹅免疫商品肉鸭

7~10日龄时, 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1次免疫就可以。肉鹅7~10日龄时, 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 初免后3~4周, 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1次加强免疫。

2.2 口蹄疫的免疫

2.2.1 规模养殖家畜和种畜免疫

对规模养殖的家畜和种畜, 口蹄疫的免疫程序为:仔猪和羔羊在25~28日龄时进行初免, 免疫剂量分别是成年猪、羊的50%。初免后间隔1个月进行1次强化免疫, 以后每隔1个月免疫1次。犊牛在90日龄时进行初免, 免疫剂量为成年牛的50%, 初免后间隔1个月进行1次强化免疫, 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1次。

2.2.2 散养家畜免疫

对散养家畜, 应该在春、秋两季对所有易感家畜进行1次口蹄疫集中免疫, 每月定期补免。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规模养殖家畜和种畜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2.2.3 调运家畜免疫

对调出县境的种用或非屠宰畜, 要在调运前2周进行1次口蹄疫强化免疫。

2.2.4 紧急免疫

发生口蹄疫疫情时, 要对疫区、受威胁区域的全部易感动物进行1次强化免疫。边境地区受到境外疫情威胁时, 要对距边境线30 km的所有县的全部易感动物进行1次强化免疫。

2.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

2.3.1 蓝耳病活疫苗免疫

蓝耳病活疫苗种猪群每年免疫3次, 每次每头肌肉注射2 ml。后备种猪群配种前4周进行初免, 每头肌肉注射2 ml。配种前6~8周进行强化免疫, 每头肌肉注射2 ml。仔猪断奶前1周免疫1次, 每头肌肉注射2 ml。如果是首次使用蓝耳病活疫苗免疫, 种猪群和保育结束前仔猪全群普免1次, 间隔4周, 种猪群再次普免1次。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免疫程序只适用于蓝耳病阳性猪场。

2.3.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免疫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为:商品猪断奶后进行首免, 每头肌肉注射灭活疫苗2 ml。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地区1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母猪70日龄前的免疫程序与商品猪相同, 以后每次分娩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 每次每头肌肉注射4 ml。种公猪70日龄前的免疫程序与商品猪相同, 以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1次, 每次每头肌肉注射4 ml。

2.4 猪瘟的免疫

猪瘟的免疫程序为: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各免疫1次。种母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各免疫接种1次或母猪产前30 d免疫接种1次。仔猪20日龄用猪瘟兔化弱毒苗进行首免, 或者仔猪出生后、没有吮初乳前用猪瘟兔化弱毒苗超前免疫, 70日龄再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加强免疫1次。新引进猪及时进行补免。

2.5 鸡新城疫的免疫

种鸡、蛋鸡的鸡新城疫免疫程序为:7日龄初免新城疫一传支 (H120) 二联苗, 每只鸡滴鼻1~2滴, 同时, 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苗0.3ml。60日龄进行二免, 用新城疫I系弱毒活疫苗或新城疫灭活苗肌肉注射。120日龄, 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苗0.5 ml。开产后, 再次加强免疫, 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 3~4个月用新城疫Ⅳ系弱毒活疫苗饮水免疫1次。

肉鸡的鸡新城疫免疫程序为:7~10日龄初免新城疫一传支 (H120) 二联苗, 每只鸡滴鼻1~2滴, 同时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苗0.3ml。

2.6 炭疽免疫

对3年内曾发生过炭疽疫情的乡镇, 对易感牲畜要求每年进行1次免疫。发生炭疽疫情时, 要对疫区、受威胁区的所有易感牲畜进行1次强化免疫。

2.7 布鲁氏菌病免疫

对布鲁氏菌病流行地区, 要求在春季或秋季对易感家畜进行1次免疫。

2.8 狂犬病免疫

狂犬病免疫, 3月龄以上进行首免, 1年后加强免疫1次, 以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

3 结语

动物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各种重大疫病的有效方法, 只有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接种, 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动物免疫接种不仅要注意接种方法, 而且要注意接种后的相关预防措施, 以免接种后对动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摘要:从涂肛或擦肛免疫接种及腹腔注射免疫接种方面阐述了动物免疫接种方法, 并列举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程序, 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瘟等, 为动物有效免疫接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动物,免疫接种,口蹄疫

动物免疫接种技术 篇2

计划免疫即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它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 的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儿童实行计划免疫,即有计划的打预防针, 而您也有义务带您的孩子按照免疫程序完成接种,请您(或监护人)协助我们做好您孩子的预 防接种工作。

1. 当您的孩子出生或从外地迁入北京市后,要主动到居住地所在的医院,办理领取接种卡、证手续,以便防疫部门掌握情况,为孩子及早安排接种。

2. 本证是您的孩子预防接种的.永久记录和入园、入学、出国的有效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学手续时均要查验本证,请妥善保存,如有损坏或遗失应及时到原发证医院办理补证手续。

3. 北京市实行按儿童居住地所属医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办法,您可按时携带孩子到免疫接种门诊进行接种。每次预防接种时必须携带本证,并按预约或预防接种通知单日期到指定地点给您的孩子接种疫苗。医务人员凭证接种,每次接种日期应在证上记录、签章才有效,避免发生错种、漏种和重种。

4. 有些疫苗需按一定的时间连续多次接种才有效,您的孩子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不要半途而废。

5. 如果您孩子的居住地发生迁移,请及时到原居住地的接种单位办理转卡手续,并主动 向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出示接种卡、证,以保证您孩子预防接种的连续与完整。

6. 医务人员上门检查预防接种工作时请协助主动出示本证查验。

动物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 篇3

1 疫苗及稀释剂

1.1 疫苗的质量, 非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质量不合格或已过有效期等因素均不能保证疫苗的良好质量。疫苗因运输、保存不当、冷链缺失或疫苗在免疫接种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 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失效。

1.2 疫苗选择不当, 某些畜禽场忽视低龄畜禽生长快、抵抗力较弱的特点, 选用一些中等毒力的疫苗, 这不仅起不到免疫的作用, 相反造成病毒毒力增强和病毒扩散, 造成免疫失败。

1.3 疫苗间干扰作用,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接种时, 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 从而影响免疫接种效果。

1.4 疫苗稀释剂未经消毒或受到污染而将杂质带进疫苗;有时随疫苗提供的稀释剂存在质量问题或由于保存不当而出现质量问题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

2畜禽机体状况

1.1遗传因素, 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有免疫应答, 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 不同品种的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或对疫苗的反应能力均有所不同, 在疫苗使用时如不注意, 会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1.2母源抗体干扰, 由于畜禽个体免疫应答差异以及同群畜禽不一定来自同一种群等原因, 造成母源抗体参差不齐。母源抗体过高, 会干扰后天免疫, 不产生应有的免疫应答。

1.3应激因素,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 在环境骤变、拥挤、运输、转群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 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 对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 增加IgG的分解代谢。

1.4营养因素, 在缺乏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全价蛋白时, 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 免疫反应明显受到抑制。

1.5免疫抑制性疾病, 马立克氏病病毒、淋巴白血病病毒等都能损害鸡的胸腺、脾脏等, 从而导致免疫抑制。鸡群发病期间接种疫苗, 还可能发生严重的反应, 甚至引起死亡。

1.6野毒早期感染或强毒株感染, 鸡体接种疫苗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 而这段时间恰恰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期, 一旦有野毒入侵或机体尚未完全产生抗体之前感染强毒, 就导致疾病的发生, 造成免疫失败。

3 免疫程序不合理

养殖场没有根据当地畜禽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本场实际, 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

4 其它因素

4.1 饲养管理不当, 消毒卫生制度不健全, 饲养舍及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 在用疫苗期间畜禽已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感染, 这些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导致免疫失败。饲喂霉变的饲料或垫料发霉, 霉菌毒素侵害机体细胞使其不能吞噬病原微生物, 从而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 最终会严重影响免疫效果。

4.2 免疫方法不当, 肌注免疫时, 出现“飞针”, 造成疫苗注射量不足并导致疫苗污染环境。滴鼻、点眼免疫时, 疫苗未能进入鼻腔、眼内;饮水免疫时, 免疫前未限水或饮水器内加水量太多, 使配制的疫苗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饮完。

4.3 化学物质的影响, 许多重金属均可抑制免疫应答;某些化学物质可引起畜禽免疫系统部分甚至全部萎缩能及活性细胞的破坏, 从而引起免疫失败。

4.4 滥用药物, 许多药物对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在免疫接种期间使用抗菌药物或药物性饲料添加剂, 从而导致机体免疫细胞的减少, 以致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

免疫接种冷链管理停电应急预案 篇4

冷链是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但近年来用电日趋紧张 , 对冷链的运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保证国家免疫规划的顺利实施 ,保护儿童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的有关精神,建立预防为主、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好冷链管理,保证接种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

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的停电突发事件。

2、预防为主,预先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一些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措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依法处置,冷链管理不完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处理。

三、组织管理

成立冷链管理应急处理小组:

1、分管领导进行统一调度,综合办公室统一安排,联系冷链设备的维修,电线线路的日常维护。需要将疫苗送到外单位的冷库、冰箱存放时,由院办联系冷库、冰箱并安排车辆。

2、预防科具体负责,责任到人。负责冷链室的日常管理及停电时的监测,指导、检查预防接种门诊冷链的运转、监测和预案的响应。

四、分级控制

1、平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1.1 冷藏箱及冰排的准备,平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预防接种门诊保证冷藏设备运转正常、配备保证20块冰排。

1.2 疫苗数量的控制,预防科保证一类疫苗的正常用量,预防接种门诊留有一定的机动数。对二类疫苗的数量根据每月初预防接种门诊上报的每月疫苗使用数进行准备。

2、预案分级: 2.1.停电分级 , 根据停电时间的长短 , 实行三级控制措施。

A级 : 停电24小时内。按室温在10℃-25℃之间,室温在25℃以上二种情况来处理。B级 : 停电24小时以上。按室温在10℃以下,室温在10℃-25℃之间,室温在25℃以 上三种情况来处理。

C级 : 停电72小时以上。按室温在10℃以下,室温在10℃-25℃之间,室温在25℃以上种情况来处理。

五、预案的响应 : A级 : 停电24小时内。室温在10℃-25℃之间时 ,在冰箱内存放一些冰排的方法解决。室温在25℃以上时,在冰箱内存放大量冰排。保持冰箱内的温度在2℃-8℃之间。

B级 : 停电24小时以上。室温在10℃以下;严密监测冰箱内的温度,一旦内温度上升,超过8℃时,在冰箱内存放一些冰排。室温在 10℃-25℃之间 ; 在冰箱内存放大量冰排或冰块解决。室温在25℃以上时 , 在冰箱内存放大量冰排并通过减少存放疫苗,使冰箱内的温度保持在2℃-8℃之间。冰箱内的温度上升,超过8℃时把疫苗送到外单位的冷库存放,并保证存放温度控制在2~8℃之间。

C级 : 停电72小时以上。室温在10℃以下,严密监测冰箱内的温度,一旦箱内温度上升,超过8℃时,在冰箱内存放一些冰排。室温在 10℃-25℃之间 , 减少留存疫苗,在冰箱内存放大量冰排, 并严密监测冰箱内的温度,一旦内温度上升,超过8℃时。把疫苗送到外单位的冷库存放。室温在25℃以上,把疫苗送到外单位的冷库存放,并保证存放温度控制在2~8℃之间。

六、保障措施

1.日常监测管理 : 做好每天上下午 2 次的测温监测 ,双休日安排人员测温,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报告。

2.平时尽量多制冰排 ,备用冰排保证在20块以上,以备急用。尽量解决因停电引起的困扰。

3、联系好租借单位冷藏设备,必要时把疫苗送到外单位的冷藏设备存放。

4、备发电机或通过租用发电机备用,一旦冰箱内的温度超过8℃时,立即启用。

双青新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年9月

冷链管理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 孙柏芝

动物免疫接种应注意的问题 篇5

1 疫苗的种类及性能

疫苗是指接种于动物能产生免疫能力的生物制品, 主要用于预防、控制动物的疫病。根据疫苗的性质不同, 一般分为灭活疫苗 (死苗) 和活苗两大类。此外, 还有类毒素、抗病度血清等。

1.1 灭活疫苗

此种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优点是性质稳定, 安全性高。动物接种后不会因为疫苗而感染发病, 保存期为一年左右。其缺点是机体免疫后产生免疫力慢, 免疫力维持时间不及活苗, 需增加免疫次数和加大用量。

1.2 活疫苗

活疫苗接种动物后能继续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 对机体呈长时间刺激, 持续产生抗体。因此比灭活疫苗具有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好、免疫期相对长等优点。

1.3 类毒素

一般比较少接触, 是用细菌繁殖中产生的毒素, 经甲醛溶液灭活脱毒后, 加适量明矾或胶制成的, 如破伤风类毒素。

1.4 抗病血清

一般在已发生某种疫病时或受威胁时, 可用抗病血清作紧急预防注射。但由于其抗体免疫力维持的时间很短, 因此不能用于预防疫病, 在用完抗病血清后应接种疫苗。

2 制定适用于本场的科学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必须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和抗体检测结果来制定。根据自己场地与当地疫病实际流行情况, 合理制定一个详细的免疫程序。

3 分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3.1 制定的免疫程序不科学

一是一些养殖场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时, 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在一天接种多种疫苗, 造成疫苗相互干扰。二是没有根据本场发病史和本地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3.2 疫苗有效剂量掌握不准

有的养殖场主以为大剂量的疫苗效果好, 所以随意加大疫苗的使剂量, 这都是不正确的。应按正确的用量进行免疫接种, 不可随意添加或减少剂量。

4 疫苗的选择

正确选择疫苗的方法应是:第一, 选择专业生产和知名度较高的厂家的疫苗;第二, 选择具有良好疫苗运输和储存条件的经销商。购买疫苗时, 看经销商储存疫苗是否达到疫苗所要达到的条件, 如冷库或冰箱。看疫苗的生产日期、失效期、保存温度;看疫苗是否损坏、封口是否松动、疫苗是否发毒变质, 有以上情况的坚决不可使用;第三, 正确按免疫程序进行, 做到不要漏免。

5 免疫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 应观察接种禽畜是否健康, 天气是否恶劣, 免疫接种应于畜禽状态良好时进行。正在发病的畜禽群, 除了那些已证明紧急预防接种有效的疫苗 (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等) 外, 不应进行免疫。进行疫苗接种最好安排在早上或晚上;其次, 在接种疫苗前、后2天, 应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些维生素, 以提高畜禽的免疫能力;第三, 免疫接种时应注意接种器械的消毒, 对所有接种设备采用高温灭菌法进行消毒, 严禁使用消毒剂对器械消毒, 因器械上残留的消毒药会直接杀死疫苗, 造成免疫效果下降, 注射器、针头和滴管等在使用前也彻底清洗和消毒。接种工作结束后, 应把接触过活毒疫苗的器具及剩余的疫苗浸入消毒液中, 以防散毒。

6 选择科学的免疫途径和方法

注射免疫时, 一个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少量畜禽后应进行更换。当畜禽中存在病患时, 必须一只畜禽使用一个针头, 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点眼滴鼻免疫时, 要保证疫苗进入眼内和鼻腔。饮水免疫时, 应使用凉开水稀释疫苗。冬季做饮水免疫前应限水2~3小时, 夏季应限1~2个小时, 使疫苗保证能在1小时左右饮完。稀释疫苗的水不能含消毒剂和金属离子, 否则效价降低, 会导致免疫失败。

6.1 正确的免疫剂量

在生产实际中, 很多养殖场以为免疫剂量越大, 效果就越好。这样有时就会造成免疫抑制等不良现象, 不但达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反而会造成免疫失败或毒性反应。因此应选择正确的免疫剂量。

6.2 适宜的免疫方法

在生产实际中, 常用有点眼、滴鼻、饮水、喷雾、滴口、涂肛、皮下注射, 胸肌、腿肌注射和刺种等方法。不同的疫苗其免疫方法也不同, 如新城、支气管二联以点眼、滴鼻为好。不过近年来, 有些养殖户也用于饮水免疫, 但饮水免疫应要加倍剂量, 并且也应在短时间内饮完为好, 值得注意的是新城I系苗不能进行饮水免疫, 只能以肌肉注射。鸡痘疫苗则应翅膀下刺种。雏鸡接种油苗最好在皮下注射最好, 其次才是肌注, 针头大小应按畜禽的大小来确定。同时接种一种以上的弱毒疫苗时, 应注意疫苗间的相互干扰, 使两者的功效降低, 导致免疫失败。

6.3 做好免疫档案

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接种日期, 畜禽群的品种、日龄、数量, 所用疫苗的名称、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使用方法及操作人员等, 以备日后查寻。

7 免疫接种时用药要注意的事项

免疫接种前后的用药问题, 是临床工作者经常遇到的比较困难的问题。往往因不正确使用某些药物, 而导致免疫效果不佳或免疫失败。在饮水免疫接种弱毒活菌苗前后各5天, 应停止对畜禽群使用各种敏感药物, 也应避免用消毒剂饮水。禁止使用各种抗生素、或各种抗菌药物。如果非用不可, 则应在兽医的指导下用药。

8 动物免疫接种应注意的问题

动物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种动物传染病所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中十分关键的环节。但在免疫接种工作中, 一些因素常常会影响到免疫效果, 甚至无效。因此, 动物免疫接种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8.1 注意疫苗接种的适宜对象和给药途径。

8.2 注意疫苗接种的适宜日龄、年龄、

免疫保护期和免疫程序及怀孕母畜、病畜禽、仔畜禁止注射。

8.3 注意疫苗专用稀释液、

疫苗失效期。

8.4 动物免疫接种应在动物抗体最低、免疫保护期接近结束时进行。

8.5 注意疫苗接种前后7日内禁止使用抗生素药物和消毒药物。

8.6 活疫苗免疫前后3日内禁止带畜

(禽) 消毒。

8.7 注意疫苗的冷藏运输和冷藏保管, 禁止日光照射。

8.8 同一畜

(禽) 群接种时, 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疫苗。

8.9 疫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

同时详细记录生产企业、疫苗批号和有效期。如发生包装破损、破乳分层、颜色改变等现象不得使用。疫苗使用时, 应恢复至室温 (从冰箱取出后放置2~3小时) 。疫苗启封后, 限当日用完。

8.1 0 接种用器具应无菌。

接种时, 猪、羊应使用12号针头, 禽应使用5~9号针头, 牛应使用12~16号针头。一畜一针, 避免交叉污染, 造成畜 (禽) 间互相感染。

8.1 1 接种部位:猪、羊、

牛耳后部肌肉注射, 禽颈部、翅膀皮下、胸部肌肉注射, 注射部位用2%碘酊或75%酒精消毒。

8.1 2 防疫接种后应搞好接种记录并注意观察畜禽。

如出现过敏反应, 可注射肾上腺素、并对症治疗, 也可以往畜体上泼冷水、放鼻中、耳尖、蹄头血。用过的疫苗瓶、器具和未用完的疫苗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9 动物免疫接种七注重

9.1 注重疫苗的选择

正确地选择疫苗是成功免疫的前提, 应选用正规生物药厂或科研单位生产的合格正品疫苗。

9.2 注重接种剂量

疫苗的接种剂量具有科学性, 不得随意增减, 接种剂量过少会起不到作用, 接种剂量过多会造成严重后果。

9.3 注重正确稀释

各种疫苗的稀释剂、稀释倍数及稀释方法都有一定的规定, 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疫苗要现用现稀释, 如稀释时间过久不可再使用。

9.4 注重疫苗间干扰

在使用几种疫苗或联苗时, 应考虑彼此间的干扰作用。一般来说, 可以联合使用的疫苗, 生产厂家出厂时已制成联苗。因此, 无注明可混用的一般不宜擅自混用。

9.5 注重正确接种方法

常用的接种方法有肌注、滴鼻或点眼、饮水、刺种、气雾免疫等。不同的疫苗应选用不同的接种方法。原则上应选择能使机体产生抗体最快、最佳的部位进行接种。

9.6 注重饲养管理, 减少免疫应激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卫生清毒工作, 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减小应激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9.7 注重免疫接种后的处理工作

免疫接种后所使用的器械要严格消毒, 疫苗瓶要妥善处理, 以防弱毒疫苗遇到适宜的环境会复壮而变成污染源, 给周围养殖户带来危害

1 0 动物防疫常用消毒药品及使用方法

消毒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只有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药, 才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 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保证防疫工作的全面有效。通常的消毒措施除了采取清扫、冲刷、洗擦、日晒、焚烧、堆积发酵等物理消毒和生物学消毒方法外, 化学消毒应用最为广泛, 以下是几种常用消毒药品及其使用方法。

1 0.1 石灰水

用新鲜石灰配成的10~20%的石灰水, 可用来消毒场地, 粉刷棚圈墙壁等。石灰水的配制方法为:1千克生石灰加4~9千克水。先将生石灰放在桶内, 加少量水使其溶解, 然后加足水量。石灰水现配现用, 放置时间过长会失效。

1 0.2 草木灰水

适用于对棚圈、用具和器械等的消毒。草木灰水配制方法为:在10千克水中加2~3千克的新鲜草木灰, 加热煮沸 (或用热水浸泡3昼夜) , 待草木灰水澄清后使用。将草木灰水加热后使用才有显著的消毒效果。

1 0.3 烧碱

2%烧碱溶液可用来消毒棚圈、场地、用具和车辆等。35%的烧碱溶液可消毒被炭疽芽孢污染的地面。消毒棚圈时, 将家畜赶 (牵) 出栏圈, 经半天时间, 将消毒过的饲槽、水槽、水泥地或木板地用水冲洗后, 再让家畜进圈。

1 0.4 过氧乙酸

2~5%的过氧乙酸溶液, 可喷雾消毒棚圈、场地、墙壁、用具、车船、粪便等。

1 0.5 复合酚

复合酚100~300倍液适用于消毒畜舍、场地、污物等。

1 0.6 百毒杀

用百毒杀3000倍稀释液喷洒、冲洗、浸渍, 可用来消毒畜舍、机械、器具等。百毒杀2000倍稀释液可用于紧急预防畜禽舍的消毒。百毒杀10000~20000倍稀释液可用于储水塔、饮水器消毒, 可以杀死微生物、除藻、除臭、改善水质。

动物免疫接种应注意的事项 篇6

1 疫苗的选择

1.1 疫苗来源必须正规

是国家批准的通过GMP验收的生产厂家的产品, 有完整的生产许可证和批准文号及生产批号, 查阅说明书和标签内容, 看是否在有效期内。

1.2 选购时应检查疫苗瓶

凡破裂、瓶盖松动、无标签、标签字迹不清、混有杂质、变色、过期失效、未按规定保存的, 均不得使用。

2 疫苗的保存

2.1 在领取疫苗时应注意途中冷藏, 禁止与食物共同放在冰箱内保存, 以防止交叉污染。

2.2 严防疫苗日晒及高温, 以免影响疫苗的质量及免疫后的效果。

3 疫苗的使用

3.1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一般疫苗在开盖或加稀释液后4h内用完, 否则无害化处理。

3.2疫苗要合理使用, 总体上要按免疫程序及使用说明书要求, 一般一次只接种一种疫苗, 间隔5d以上 (特殊情况隔1~3d) 再接种另一种疫苗。不提倡一次接种多种疫苗, 更不准把两种以上的疫苗混合在一起接种。

4 疫苗的注射

4.1 体况检查

注射前检查动物健康状况, 凡有疾病、怀孕及规定不能轻易注射的动物, 禁止注射疫苗, 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4.2 注射部位处理

将注射部位剪毛消毒, 在防疫中要做到一畜一个针头, 散养家禽一户一换针头。

4.3 注射部位确定

免疫注射一般使用肌肉或皮下注射, 大动物一般在颈部或臀部, 禽类一般在胸肌、腿肌肌肉注射或颈背部皮下注射。

4.4 注射时间

注射活疫苗或弱毒疫苗前后10d内禁用抑菌药物。

5 注意应激反应

要向畜主讲明可能出现的疫苗反应, 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时畜主惊惶失措, 对出现的严重的应激过敏反应, 要用随身携带的急救药进行急救。

6 做好免疫记录

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接种日期, 畜禽群的品种、日龄、数量, 所用疫苗的名称、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使用方法及操作人员等, 以备日后查询。

7 注意消毒与防护

7.1 防疫器具的消毒

对防疫用的针头、针管、耳标钳、耳标等在使用前应彻底清洗和消毒, 工作结束后, 应把接触过活毒疫苗的器具浸入消毒液中或煮沸消毒, 以防散毒。

7.2 人员防护与消毒

浅谈动物免疫接种程序的制定 篇7

1 制定免疫程序的科学依据

免疫程序的制定应考虑到流行病学因素、免疫学因素和具体实施等条件。

1.1 流行病学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应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点, 包括传染病流行强度、传染病起止日或月龄、不同年龄的发病率、周期性和季节性, 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免疫程序。

1.2 免疫学因素

应考虑机体免疫反应性, 不同年龄对不同抗原的免疫应答, 各种疫苗产生最好免疫应答的接种次数和合理的间隔时间, 疫苗的免疫原性, 免疫持续时间, 各种疫苗同时接种机体的反应性和免疫应答。同时还要考虑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决定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完善程度, 以及母源抗体的消失时间等

1.3 具体实施条件

各地实施条件相差很大, 特别边远的农村地区, 由于交通不便和基层兽医队伍不健全, 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应作特殊考虑。免疫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动物机体普遍得到免疫, 或某些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发生变化和已经得到控制时, 免疫程序就要做相应的调整, 同时随着新疫苗的研究成功和投入使用, 疫苗的免疫程序也应作相应的适当调整, 所以疫苗免疫程序是随着疾病谱的变化, 流行规律的变化和新疫苗的问世以及使用而在不断地进行调整。

2 免疫接种程序的内容

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免疫初始年龄、疫苗必须接种的次数、每两次接种之间的恰当的间隔时间和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以及几种疫苗联合免疫等问题。 (1) 不同疫苗对动物的首次免疫时间是有差异的, 这些跟疾病流行特点有关。有的疫苗必须在动物早期免疫, 如马立克氏病活疫苗, 通常是在18日龄鸡胚免疫或1日龄免疫,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小鸡早期感染马立克病病毒而导致免疫失败。零时免疫不吃初乳的仔猪对猪瘟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是避免猪瘟野毒在疫苗接种前感染导致免疫失败。有些疫苗由于毒力偏强, 必须推迟接种时间, 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日龄太小的动物由于免疫功能还没有完全成熟, 对灭活疫苗接种产生的免疫反应并不好, 特别是鸡, 往往需要把时间推迟一些。 (2) 免疫接种次数的多少跟疫苗的免疫效力有密切的关系。就活疫苗来说, 免疫力弱、免疫维持期短的疫苗, 免疫接种次数相对就高多一些, 而免疫力好、免疫持续期长的疫苗, 免疫接种次数应相对少一些。一般情况下, 用于早期免疫使用的活疫苗 (除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外) , 由于毒力低, 免疫效力弱一些, 一般需要免疫接种两次以上。而对灭活疫苗来说, 由于免疫期短, 通常需要接种两次以上。免疫接种次数多少与动物饲养时间长短也有一定的关系, 如肉鸡, 通常同种疫苗只接种一次, 而对于种鸡和大动物来说, 通常需要接种2次以上。除动物和疫苗的原因外, 母源抗体高低也是影响疫苗接种次数多少的原因之一。如新城疫、猪瘟活疫苗, 首次免疫由于母源抗体的干扰, 免疫效果会受到很明显的影响, 必须进行2次以上的免疫接种。 (3) 同种疫苗2次免疫接种相隔的时间长短是有差异的。考虑到疫苗相互之间的干扰作用和疫苗本身接种时间不一样, 一些活疫苗不宜同时接种, 如鸡毒支原体F-36株活疫苗不宜与新城疫中等毒力疫苗同时使用。一些副反应较重的疫苗不应同时一起使用, 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0.3%~0.5%脱脂奶粉或专用疫苗保护剂, 然后再加入疫苗, 以减少水中重金属离子对疫苗的影响。饮水免疫用水应是蒸馏水、生理盐水、深井水或凉开水。饮水中不应含有任何使疫苗灭活的物质, 如氯、锌、铜、铁等离子;若用自来水 (有的自来水中含有漂白粉) 须先煮沸3~5min, 放置后再用。水要用冷水, 不使用温水或热水。

为使所有鸡只都有口渴感以便都饮到疫苗水, 必须在免疫前先停水2~4h (视季节和舍温而定) , 一般来说, 夏季1~3h, 冬季3~4h。根据鸡体对疫苗应答效果在一天当中的差异, 饮水免疫最好在上午进行, 以减少外界环境 (阳光、温度) 对疫苗的影响。饮水器充足且摆放合理, 应使每只鸡都有饮水槽位;同时注意驱赶鸡群, 使每只鸡都饮到疫苗水;

饮水免疫时, 疫苗用量不宜过大, 一般2~4倍即可, 以防止个别鸡饮用过多, 造成不良影响。稀释疫苗的水要适量, 不可过多或过少, 应根据免疫鸡群日龄大小、停水时间长短、舍温高低来确定饮水量, 疫苗水应在1.5~2h内饮完。每只鸡用水量为:1~2周龄5~10ml, 3~4周龄15~20ml, 5~6周龄20~30ml;7~8周龄30~40ml;9~10周龄40~50ml。

为了准确确定所需的饮水量, 可在确定免疫日龄后连续测定前2d在同一时间段内鸡群的饮水量, 取其平均值来确定饮水量。

冻干苗是通过使用真空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而进行包装的, 因此疫苗瓶中处于一种负压真空状态, 所以使用疫苗时应先用注射器插入瓶塞使5ml稀释液沿管壁缓缓被吸入瓶内, 待瓶内疫苗溶解后再打开瓶塞倒入水中。用清洁木棒或玻璃棒搅拌, 使疫苗和水充分混匀, 迅速加入饮水器中, 尽可能使鸡只同时饮到疫苗水。

动物免疫接种技术 篇8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尤其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有关键作用,如每年进行的口蹄疫、禽流感、猪瘟等的预防接种。

动物免疫接种分为平时性预防接种和发生疫情时的紧急预防接种。平时性预防接种是平时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传染病潜在地区或受威胁的地区,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常讲的免疫接种,主要是指平时的预防接种。

紧急预防接种是在发生某种疫病时,为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动物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无论平时性预防接种,还是紧急预防接种,都必须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免疫接种注意事项,确保免疫安全和免疫质量。

1 免疫接种模式和要求

进行计划免疫的疫病有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等。针对计划免疫疫病,实行春秋两防集中普免和月月补打相结合的免疫模式,并佩戴耳标。要求做到头头免疫、只只免疫,即100%免疫,保证存栏动物处于免疫有效期内。若免疫时动物有病、瘦弱、临产或刚产幼畜、处于隔离观察期、恢复期时应暂免,待其恢复健康和达到要求后再及时补免。同时,要随时掌握新产、新购动物和免疫到期动物的情况,做到及时补打。另外,生猪可骟割时(40日龄左右)免疫,戴耳标,结合春秋普防和月月补打,实行猪瘟单苗和猪O型口蹄疫疫苗一次性不同部位注射(用具必须完全分开)。对非计划免疫疫病,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 免疫接种方法和部位

不同的疫苗应采用不同的免疫接种方法,归纳起来有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皮肤刺种、点眼、滴鼻、喷雾、口服等多种方法,其中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较常用,肌肉注射用得较多。

2.1 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射到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一种方法。

2.1.1 注射部位

皮肤疏松处。马、牛、羊一般在颈侧下部或肩胛骨后方皮下;小猪在腋窝、大腿内侧皮下,大猪在耳后皮下;鸡、兔在腹部皮下。

2.1.2 注射方法

左手拇指与中指提起皮肤,形成皱褶,食指压住底部,使成凹形。右手持注射器斜向刺入底部皮肤与肌肉之间后缓缓推注药物。注射完后,拔出针头,立即以药棉揉擦皮肤,以使疫苗散开。

2.2 肌肉注射即将疫苗注入到肌肉组织中。

2.2.1 注射部位

选择肌肉发达的部位, 一般在颈侧或臀部。猪取颈侧耳根后为宜, 鸡取胸肌为宜。

2.2.2注射方法

垂直刺入, 迅速推注。猪颈部注射时, 使针头朝向后上方, 并与皮肤成45°角左右, 以防疫苗顺针孔流出。

3 疫苗的种类和保存

根据不同的标准,疫苗主要有三种分类方法。根据疫苗的毒力可分为弱毒疫苗(如猪瘟苗)和灭能苗(如口蹄疫苗)。根据微生物性质不同可分为疫苗、菌苗和类毒素三类。疫苗是指病毒性苗,用于病毒病的预防,如口蹄疫苗、禽流感苗、猪瘟苗等。菌苗是指细菌性苗,用于细菌性疫病的预防,如牛出败苗、仔猪副伤寒苗等。类毒素是由细菌外毒素加工而成的,如破伤风类毒素。

动物免疫接种技术 篇9

1 疫苗免疫接种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接种免疫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程度与疫 (菌) 苗的种类、质量、毒性以及动物个体品种的差异、接种操作方法、动物健康状况、气候变化等应激因素有关。主要有: (1) 随意加大疫苗的剂量。 (2) 操作不规范甚至错误。 (3) 疫苗的质量不高, 用于制作疫苗动物或胚胎存在某些疾病, 而不是用SPF动物或SPF鸡胚。 (4) 接种部位选择不准确或错位。 (5) 接种途径不对。如本应该口服疫 (菌) 苗随意改为注射或本应刺种而改为注射或本应擦肛改为肌注等。 (6) 疫苗运输贮藏有误。 (7) 接种的动物不健康, 病畜接种。有的畜主隐瞒, 兽医观察不仔细。 (8) 接种对象不对, 出现畜体差位现象。 (9) 对母源抗体的干扰与母源抗体的消退规律不清楚, 过早接种疫苗。 (10) 对个体与品种差异不清楚。 (11) 气候变化、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 (12) 操作器件不清洁。 (13) 病毒毒株或菌株的毒力太强。 (14) 动物处于亚健康状态。

2 不良反应的机理

不良反应 (又称过敏反应) 是速发型变态反应, 是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在短时间内引起的以急性炎性和组织损伤为特点的反应。它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的免疫反应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可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又称过敏原, 参与过敏反应的成分有过敏原、IGE抗体、肥大细胞和IGE、FC片段的受体, 当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内引起免疫应答, 经抗原递呈细胞和TH细胞的作用, 静止的B细胞被活化, 增殖分化分泌IGE的浆细胞。分泌的IGE能通过FC端与肥大细胞结合, 与IGE结合的肥大细胞即为致细胞;未被结合的IGE则进入循环系统, 与其它组织器官中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 这时动物机体则处于致敏状态。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抗体与之结合即被致敏, 致敏后的细胞只要相邻的2个IGE分子或表面IGE受体分子被交联, 细胞就被活化脱颗粒, 并释放出药理作用的活性介质, 如组胺、缓慢反应物质A、5-羧色胺、过敏毒素、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等这些介质可作用于不同组织, 引起毛细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强增加, 皮肤黏膜水肿, 血压下降和呼吸道及消化道平滑肌痉挛等一系列临床反应, 即所谓的过敏反应症状。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呼吸困难、腹泻、腹痛以及全身休克等症状。同时, 上述活性介质又可产生反馈作用, 如组胺能对免疫系统产生抑制, 还能促进非特异性TS细胞的活化, 这些反馈作用有会加剧过敏反应。

3 过敏不良反应的类型

3.1 正常反应

多数动物在接种疫苗后不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个别动物在接种疫苗后出现轻微的局部或全身反应, 常出现一过性的精神不振, 暂时性减食, 一般注射部位出现短时轻度炎性水肿等局部或全身异常表现后, 一般不需要任何处理, 12小时至3天上述症状全都自行消失。

3.2 严重反应

与正常反应在性质上相似, 但反应的程度重或出现反应的动物数量很多。引起严重反应的原因与上述所说有关。

3.3 过敏反应

指疫苗本身或其培养液中存在某些过敏源, 导致动物在接种后迅速出现过敏反应。

4 过敏反应的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缺氧黏膜发绀, 严重的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虚脱或惊厥等全身反应过敏性休克。

4.1 最急性过敏反应

被接种疫苗的动物在2~10分内, 出现呼吸困难, 口吐白沫、呕吐、排便频繁、鸣叫呻吟, 站立不稳, 倒地抽搐, 体温下降, 可视黏膜发绀, 皮肤苍白, 心跳加快而变弱, 虚脱或惊厥等全身反应和过敏性休克, 整个过程短则几秒, 长则不超过1小时, 抢救不及时, 很快休克或死亡。

4.2 急性过敏反应

呆立不动, 精神不振委靡, 呼吸加快急促, 出现喘气, 眼结膜充血, 瞳孔散发, 全身发抖, 肌肉颤抖, 大量出汗, 口流白沫后边呕吐食物, 拒食, 强迫行走, 则出现步态不稳, 后肢较严重或突然倒地抽搐, 大小便失禁, 出现频繁排粪便尿。反射减弱, 四肢冰凉, 体温升高1~2度, 心率加速。

4.3 慢性过敏反应

1~3天出现临床症状, 减食或不食, 注射部位肿胀或炎性水肿, 有急性型症状, 但较轻微, 作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5 应急措施

在免疫接种注射前, 必须准备足够的抗过敏药品及起相应的对症治疗药物, 以备及时应用。

5.1 最急性过敏

对濒临休克或已休克的动物, 根据体重大小, 迅速注射下列药物: (1) 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 牛2.5~7.5ML, 猪羊1~3ML, 根据病程缓解程度, 20分后可重复皮下注射1次。 (2) 肌注盐酸异丙嗪 (非那根) 牛250~600MG, 猪羊40~100MG。 (3) 肌注地塞米松 (孕畜禁用) 牛15~35MG, 猪羊5~15MG。同时, 针刺耳尖、尾根、蹄头、大脉穴等放少量血, 迅速开通静脉通道。并用去甲肾上腺素牛7~12MG, 猪羊2~6MG。假如需用10%的葡萄糖, 牛1000~1500ML, 猪羊250~750ML静滴。动物苏醒后, 5%葡萄糖牛500~1000ML, 猪羊250~500ML;加VC牛5~8G, 猪羊1~3G;VB6牛2~4G;猪羊0.5~1G, 最后加5%碳酸氢钠注射液, 牛500~1000ML, 猪羊200~500ML静脉滴注。瘫痪的动物可加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牛500~750ML, 猪羊250~500ML, 也可肌注维D胶性钙每日1次。可进一步作好对症治疗, 体温高者可注射退烧药物如安乃近或复方退烧药亦可用抗生素, 心力衰竭, 可肌注安钠咖等强心药物。

5.2 急性过敏反应

(1) 肌注地塞米松 (孕畜禁用) 牛15~35MG, 猪羊5~15MG。或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 牛2.5~7.5ML, 猪羊1~3ML。亦可肌注盐酸异丙嗪 (非那根) , 牛250~-600MG, 猪羊40~100MG。同时可用抗组胺类药物缓解或消除荨麻疹眼睑水肿、腹泻及支气管痉挛等过敏症状, 可用苯海拉明注射液人用的4~6支。

5.3 慢性过敏反应

上一篇:闭合性跟腱断裂下一篇:渴望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