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免疫技术

2024-06-22

人工免疫技术(精选12篇)

人工免疫技术 篇1

生猪免疫工作是猪场防治猪传染病的重要技术手段,免疫成功与否对生猪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在我们多年技术服务中发现,许多基层防疫人员(包括猪场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生猪免疫操作及发生免疫反应时处置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为此,笔者将免疫操作相关技术要求和应激处置技术总结如下,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1 免疫操作技术

1.1 免疫接种前准备

1.1.1 人员和器械消毒:

(1)人员消毒注意点:防疫人员剪短手指甲,用肥皂、消毒液洗手,再用75%酒精消毒手指;穿工作服、胶靴,戴橡胶手套、口罩、帽等;不使用能对皮肤造成损害的消液洗手,在进行气雾免疫时应戴护目镜。

(2)器械消毒注意点:器械清洗一定要保证清洗洁净度;灭菌后的器械1周内不用,下次使用前应重新消毒灭菌;禁止用化学药品消毒;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和是否在有效期内。

1.1.2 器械准备:

(1)金属注射器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法消毒,一般使用煮沸消毒法灭菌;(2)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器等器械应在免疫注射前准备,注意使用有效期。

1.1.3 待接种生猪体况检查:

(1)查猪只精神、食欲、体温,体况异常或比较瘦弱的的不免或暂缓免疫;(2)查猪发病史,发病的不免或暂缓免疫;(3)怀孕后期的母猪,不免或暂缓免疫;(4)对上述不免或暂缓免疫的生猪进行登记,以便及时补免。

1.2 免疫方法

1.2.1 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多在耳根后皮下,油类疫苗不宜皮下注射。

1.2.2 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在耳根后4指处(成年猪)颈部内侧或外侧或臀部。

1.2.3 滴鼻接种,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接种。

1.3 免疫注意事项

1.3.1 强制免疫疫苗必须向各级兽医防疫机构申领,其他猪病疫苗必须向取得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兽药经营许可证》的兽药供应商购买,切忌私自盲目采购和使用非法疫苗。

1.3.2 领用或购买疫苗时,应带好冷藏箱,防止疫苗失效。

1.3.3 应根据本地区和本猪场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合理安排各种疫苗的免疫间隔时间,不能盲目照搬其他猪场的免疫程序。

1.3.4 疫苗储运及使用时,温度应符合说明书要求,严防日晒及高温。液体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每次吸前再充分振摇,冻干疫苗加稀释液后,充分振摇,必须全部溶解后方可使用。

2 免疫反应处置

2.1 常见反应

2.1.1 正常反应:

指疫苗注射后出现短时间精神不好或食欲稍减等症状,此类反应一般可不作任何处理,可自行消退。

2.1.2 严重反应:

主要表现在反应程度较严重或反应超过正常反应的比例。常见的反应有震颤、流涎、流产、瘙痒、皮肤丘疹、注射部位出现肿块、糜烂等,最为严重的可引起免疫动物的急性死亡。

2.1.3 合并症:

只有个别动物发生的综述症状,反应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救治。

(1)血清病:多发生于一次大剂量注射动物血清制品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体温升高、荨麻疹、关节痛等,需精心护理和注射肾上腺素等。

(2)过敏性休克:个别动物于注射疫苗后30 min内出现不安、呼吸困难、四肢发冷、出汗、大小便失禁等, 需立即救治。

(3)全身感染:指活疫苗接种后因机体防防御机能较差或遭到破坏时发生的全身感染和诱发潜伏感染,或因免疫器具消毒不彻底致使注射部位或全身感染。

(4)变态反应:多为荨麻疹。

2.2 免疫接种后不良反应处置

2.2.1 不良反应的预防:

(1)保持动物舍温、湿度、光照适宜,通风良好;做好日常消毒工作;(2)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用适宜的毒力或毒株的疫苗;(3)应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免疫接种,注射部位要准确,接种操作方法要规范,接种剂量要适当;(4)对疫苗的质量、保存条件、保存期均要认真检查;(5)免疫接种前,避免受到寒冷、转群、运输、脱水、突然换料、噪音、惊吓等应急反应。

2.2.2 不良反应处置:

(1)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采用抗休克、抗过敏、抗炎症、抗感染、强心补液、镇静解痉等急救措施;(2)对局部出现的炎症反应,应采用消炎、消肿、止痒等处理措施;对神经、肌肉、血管损伤的病例,应采用理疗、药疗和手术等处理措施;(3)对合并感染的病例用抗生素治疗。

免疫接种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只要防疫人员做足免疫前准备、做好免疫时操作、做细免疫后观察,免疫接种就一定会为防治生猪发生传染疫病起到到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

药物和疫苗同时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在免疫接种前后7~10 d内尽量不要使用抑制免疫的药物 (如地塞米松;氯霉素类、磺胺类、红霉素类等抗菌药物;病毒灵、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 。这些药物对细菌性活疫苗具有抑杀作用,对病毒性疫苗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使用活疫苗前后1~2 d,不要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多种药物可以影响菌苗在体内的繁殖,免疫效果会受到影响。注射活菌疫苗前后5 d严禁使用抗菌素,有些疫苗要求更高,如猪气喘病弱毒苗胸腔注射前15 d及注射后2个月内不得饲喂或注射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人工免疫技术 篇2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及省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全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省动物疫控中心于2012年3月18-21日在宁举办了全省动物疫病免疫及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内容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动态与防控新技术、村级防疫员免疫操作规范要求、2012年全省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计划解读以及全省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技术。全部省辖市疫控中心分管防疫工作负责人及全省各市、县(市、区)疫控中心具体负责防疫信息报送人员近140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介绍了目前4种强制重大动物免疫技术及研究进展,禽流感的部分免疫用疫苗调整依据、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的毒力流行趋势及防治策略等,并对村级防疫员免疫工作中各项准备、具体操作及出现免疫副反应的处理等都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对将在全省推广应用的“全省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如何运行进行了详细演示,并对培训人员以不同角色对这套系统进行了模拟操作,确保了培训效果。

省动物疫控中心副主任到会并讲话,强调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参加本次省级培训的学员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全面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培训结束后,各地要以县为单位认真组织开展对基层防疫人员的培训。要按照省里布置的时间表,认真做好“全省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及规模场等人员的培训和信息上报工作。

西瓜人工杂交制种技术 篇3

采用大拱棚内加1.5米宽的小拱棚。棚内整好苗床装营养钵,营养钵用报纸做成10厘米×10厘米的纸筒,或直接购买塑料营养钵,营养土用腐熟的土杂肥加7份园土,加少量杀菌剂拌匀后过筛。每亩约需要1200个营养钵,苗床需要15平方米有效面积。

2.育苗

父本品种应比母本品种早播种5~7天。苗前先用高锰酸钾或杀菌剂消毒,然后催芽,大约2天待50%见芽即可把有芽的种子选出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其他种子继续催芽,待90%出芽后即可播种。播种时每个营养钵内放1粒种子,种子要平放,覆土厚1.0~1.5厘米。有90%的苗出土后检查未出苗的原因并及时处理。出齐苗后温度应控制在25℃,温度超过33℃开始通风,晚上小拱棚要加盖草帘,保证温度在10℃以上,通过温度控制调节壮苗,出苗后不必浇水,在未出真叶前容易徒长和感病。徒长以控温解决,最好控制在18~20℃。如果是带种皮出苗的,则应在早晨及时把种皮轻轻取下,以免影响子叶生长。

3.定植

每亩母本定植1000株,父本定植120株。父、母本应分区定植,并严格隔离。整地前要施足土杂肥,然后按3米的行距挖定植沟,沟宽60厘米,沟深40厘米,回填入培肥的营养土和防治地下害虫的药剂。每个定植沟栽2行,母本株距40~45厘米,父本株距30厘米。定植时间为4月15至20日,父本比母本早定植5天。定植后用1米宽的地膜扣小拱棚。

4.植株整理

整枝以“二蔓式”为主,即一主蔓和一子蔓,每蔓留1瓜,子蔓是在主蔓的第5~7节选一个健壮的子蔓整枝形成,以后二蔓上的所有枝条均及时除掉。制种开始前和种瓜坐住后要各进行一次压蔓,分别在瓜前第3节和瓜后第3节处压蔓,可以用土固定于畦面上,并除掉所有雌花。

5.母本雌花的选择与隔离

在母本植株整理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摘除第1雌花,以免由于生殖发育影响主蔓生长,选留主蔓上第2和第3雌花制种,此外子蔓上选留一个雌花授粉。选择第2天将要开放的雌花套上纸筒(所选的雌花要发育正常,子房肥大,色泽鲜艳明亮),这项工作可以在授粉前一天下午进行,为便于查找,每个套纸筒的雌花处应插上一根30厘米长的小杆做标记。

6.父本雄花的选择与处理

可于早晨5时之前,在父本田里采摘当天早晨即将开放、花瓣呈筒状尚未开裂、花药也未开裂、颜色鲜黄的父本雄花,此时雄花尚未成熟散开,到7—8时花粉成熟后直接用于授粉,也可在雄花开放前一天的17—18时用隔离卡子夹住花冠隔离,第2天7—8时直接采集花粉授粉。

7.授粉杂交

杂交授粉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杂交前应对父母本进行一次严格的去杂、去劣,并注意观察第1雌花节位、雌花分布情况以及植株分枝习性、抗逆性、抗病性等特性。将达到盛开的西瓜花蕾除去纸筒及部分花冠,露出雌蕊柱头,用左手捏住,右手持已去掉花冠、露出花粉的雄花,将露出的花粉轻轻地点在雌花柱头上,不要涂抹,以免擦伤柱头,随即将标记绳拴在果柄上,以做杂交标记。注意应从健壮植株的第2~3雌花中选出1~2朵花用于杂交,每株留瓜1~2个。在授粉花后留4~5片叶摘心,同时将非人工授粉的雌花和早结的瓜以及侧枝全部摘除。

8.采收

一般授粉后45天种瓜即可成熟。采瓜后取出西瓜种子,晾晒、清洁后置于干燥通风处储藏。

人工免疫技术 篇4

关键词:人工免疫技术,网络入侵系统,应用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社会公众对于信息有了详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 信息化技术在金融、军事和通信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新跃升。然而, 网络设备较为复杂、开放程度高, 使得网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大多都采用人工免疫技术进行安全检测。

1概述人工免疫技术

1.1人工免疫技术

人工免疫技术, 是以生物体免疫入侵检测系统为原理, 仿真模仿生物有机体对自我和异物的辨别, 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反应, 以确保生物机体的安全。具体来讲, 人工免疫技术将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形成一个完整智能的系统, 对网络内的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进行辨别, 以确保网络系统免受入侵行为的攻击。

1.2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主要借助微机和互联网两种主体对网络内部的信息数据进行完整研究, 找出安全隐患, 检测数据是否被非法修改处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充分整合各类硬件和软件的安全检测系统, 具体可划分为成进入、视图进入和冒充其他用户等。根据对入侵检测类别的分析, 从技术层次可分为异常检测、误用检测和特征检测;从检测机体可分为计算机攻击检测和互联网入侵检测;从控制方式可分为集中型控制和网络管理工具协调控制。

就目前网络入侵现状而言,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入侵手法日益丰富, 使得入侵系统复杂化、多样化;入侵过程中加密入侵信息;入侵检测难度逐渐增大;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缺乏详细的框架和检测术语。因此, 在现行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 急需改善对入侵监测的数据源集中分析技术, 做好攻击检测的人工分析, 进一步研发改善人工免疫技术, 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

2人工免疫技术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2.1人工免疫技术基本原理

人工免疫技术, 是将人类身体的免疫系统处理抗原的过程为模本, 模仿其特性应用到具体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人类免疫系统通过对自身和非自身物质进行辨别, 以消灭异性的细胞。人工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有以下三个:否定选择算法、克隆选择算法和基因库进化。否定选择算法, 具体就是指人工免疫技术可以通过设定否定选择模式消除异体, 先做好自体的确定, 然后编辑出异常检测方法并进行对比, 确定出合格的检测机器, 最后实现否定选择模式和理论的完美结合。克隆选择算法, 是指抗原被激活后会快速繁殖分解成为多个克隆体, 人工免疫技术是利用CLONALG选择多种抗体进行克隆, 产生较高适应度的克隆体, 以保持抗体的多样性和通用性。基因库进化, 是人工免疫技术的核心原理, 主要仿真模拟人类免疫系统的进化过程, 通过改变基因以产生较少的抗体进行检测, 形成人类的免疫系统, 并对其进行分析, 确保进化策略可以扩大覆盖范围, 减少抗体之间的重复覆盖, 主要以引导基因库进化和反馈基因库进行进化两种为主。

人工免疫技术主要适用于自适应能力和自学习能力较强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第一, 人工免疫技术可以抵抗病原体对电脑的入侵检测, 可以通过自适应行为进行系统控制, 最大的优势就是系统不会因一个机体失衡而整体崩溃。第二, 人工免疫技术可以建立分布式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更好地进行机体监控。第三, 人工免疫技术可以利用联想记忆机制可以促使产生更小的检测集合体, 以便更好地检测入侵行为。

2.2以人工免疫技术为主的入侵检测模型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以人工免疫技术为主, 主要由数据源、传感器、分析器、行为事件、安全警报和管理响应器等构成。此系统主要以分布性、自组织性和轻量级为特点, 具有可配置性、可扩散性、可测量性、自适应性、全局分析性和高效性。其中CIDF模型是入侵检测系统的惯用模型, 主要有行为分析器、行为产生器、行为数据库和响应单元, 主要分析各类需求以产生系统需要的数据信息, 通过网络内部的数据包对信息进行判断, 以获取系统日志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处理。还有一种关键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NAIS, 这种模型需要较多的机器构成, 比如克隆选择组件和预处理程序等。由主IDS服务器进行主入侵检测, 通过生成的检测器集进行数据检测并连接到主机, 检测器在对主机进行检测时, 可以根据信息的相符与否以确定是否发出报警音。

2.3人工免疫系统设计分析

人工免疫系统, 就是基于人工免疫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在对其进行设计时, 需要从计算机安全入手, 而人工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必须保证计算机的安全, 维持系统的稳定。一般可以将人工免疫系统模型分为记忆性抗体检测式、成熟性抗体检测式、未成熟抗体检测式、自体模式检测、自体几何动态检测和分割检测式六种。这些模型的共性就是都可以适应动态系统, 可以根据抗体的生命周期进行动态化检测。同时, 人工免疫系统可以实现对检测的动态计算, 通过界定一些专业术语以更好地进行运算, 比如抗原、自体和非自体以及检测约束器等。最后, 人工免疫系统在实验中的应用分析, 说明其系统可按照调整参数规则进行处理, 测试系统效果, 表明人工免疫系统在检测网络入侵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3小结

综上所述, 人工免疫技术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是生物免疫机理在科技领域应用的一大突破, 也是一种可以实现自我学习和自我使用的复杂技术。这种技术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检测的高效高质。

参考文献

[1]白鹏翔.免疫优化算法在网络入侵误报警中的应用[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15.

[2]顾鑫恒.人工免疫机制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4.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篇5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A、B1、B2、C及尼克酸,根据国科院有关部门化验石蛙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较高,脯胺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谷氨酸含量高达11.9%,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

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捉,自然界中的的石蛙日趋减少,价格不断上扬,野生资源破坏极为严重,许多地区这种蛙数量剧减或处于濒危。如果进行人工繁殖扩大种群,可达到既保护资源,又合理利用的目的。石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其腿肥壮,成蛙体重250-400克,高的可达500克以上,一般商品蛙150克即可上市,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瘦最良”,《中国药用动物志》也记载“有滋补强壮的功效,主治小儿痨瘦、疳疾、病后虚弱等”。具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痨瘦、化毒疮之功效,其蝌蚪与乌发有关,其卵具有明目的功能,现代研究还发现蛙之皮肉中含有能使离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Brandyplnin),所以石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人民食用石蛙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它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人们誉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

一、石蛙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石蛙体大而粗壮,成蛙体长10~13厘米,个别达15厘米,重750g以上,它的体形近似于虎纹蛙,体色各异,如浙江大学石蛙养殖场所饲养的石蛙体色就有五种常见类型:①背面呈黑色;②黑色且背部有白色中线;③棕黄;④暗红;⑤花色等不同类型;性成熟后的雄蛙,整个胸部有呈棘状的肉刺,肉刺基部有疣状隆起,但不分成二团,腹部淡黄色。雌性胸部无棘刺,腹面光滑呈白色。

石蛙蝌蚪,躯体长条状,尾巴肥厚,肤色暗黄,并分布黑色星星小点,在躯体与尾部衔接处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样花纹,蝌蚪吻突发达,吸附能力很强,蝌蚪无肺,用腮呼吸。/ 11

2.2 石蛙的生活习生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的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11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二、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大麦虫、蝇蛆等。

三、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 11

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3~8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四、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4—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雌蛙,体重达150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0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五、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与否,直接影响配种产卵量,受精率,卵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棘/ 11

胸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0.8米,面积6平方米,池底铺垫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并以水草隐蔽,利于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2: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8~10厘米,水质清新,pH值6.5~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池放雌雄蛙20~30对,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以上时 应保持喂食,减少冬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的良好发育。保证安全越冬,搞好种蛙的培育,除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螃蟹、蝇蛆、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为主,5~9月摄食量最大,发情期间,摄食量减少,产卵后食量增大。因此,必须保证饲料供应,投喂量约为蛙体重的5~7%,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适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晚上6~7时,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六、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在4月份,(饲养的当三月初就会开始产卵)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底基本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种蛙一般在夜间9时后抱对,配种母蛙于清晨4—7时排卵,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水草上,一般每次产卵300—5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如果惊动或强光照射,将会影响配种,排卵和受精,因此,要人为制造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且有长流水和流水声的适宜配种产卵的环境,在日常的饲养操作中更应注意这些。

七、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2~3毫米,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 11

物极白色不透明,受精卵开始发育至蝌蚪孵出,整个孵化期是胚胎发良的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23—28℃,pH值中性 为宜,孵化密度每个孵化框一窝不可分开。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棘胸蛙卵在产出后5—10分钟,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23~2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6%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96%以上,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应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蛙卵消毒、孵化池增氧等技术要求。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整体性,勿搞破,搞散、搞碎、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时,还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23—28℃,水深8—10厘米,pH值6.5~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氧气,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温度是孵化的主要生态条件之一,它比起牛蛙的孵化温度来说低了些,高温对其孵化很不利,温度过高,会使胚胎发育到某个阶段停止,最后坏死,其中尤以发育到神经胚这一段时期死亡率最高,这是因这个时期胚胎正处于神经管的形成、脑的分化,原始消化管形成及胚层的初步分化时期对外界不良环境反应特别敏感的缘故。

八、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将会造成很大损失,而石蛙的幼蛙,是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

(一)、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可以孵出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长0.6~0.8厘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根据试验观察,蝌蚪生长发育要经历: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生/ 11

长后期也叫蝌蚪变态期。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二)、石蛙幼蛙的饲养管理技术

刚变态的幼蛙体型小,体长不到一厘米,体重在2克左右,比原来的蝌蚪还小,采食量和消化力都不及变态前的蝌蚪,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运动性饲料。虽然,幼蛙尾巴缩掉就开始觅食,但觅食量很少,一般每二天采食一次,每次只能吃一条二日龄的小蝇蛆或小蚯蚓:饲料的投喂时间在傍晚天黑前,投料量视其采食量而定,一般保持池内略有饵料剩余为宜。10天以后,幼蛙就进入正常的活动和觅食状态,每只蛙每天可食一条4日龄的蝇蛆,幼蛙在一月龄之内喂蝇蛆为主,一个月以后可以投喂蚯蚓——日本大平2号蚯蚓,以后以蚯蚓为主料,一般不喂蝇蛆,到一个半月以后,可以喂给本地小蚯蚓,随着幼蛙日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所投喂的蚯蚓也要不断地增粗,且喂量也要不断加大。到2月龄以后就可投如筷子粗细的蚯蚓。饲喂幼蛙时在投饵方式上注意将活的饵料投放在池内食台上,不能直接投到池水中以免污染水质,并应掌握定位、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每日投饵在傍晚前后,按体重的5—7%进行投喂,同时也因个体大小、食欲、气候、气温、数量而酌情增减,饲料要求种类多样,新鲜富营养,足量、少次的进行投喂,以保证蛙营养全面,生长迅速、少患疾病。

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周安静、光线暗,白天采取避光措施,池水深一般为10/15厘米,水质要求与蝌蚪期相同,禁用含氯自来水,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时每天换水一次,气温超过37℃时,水深保持10—20厘米,采取活水饲养,水池、饲料台应定期地进行消毒,特别是高温,蛙活动采食的旺季,更应做好消毒防预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对幼蛙采用分级饲养,按蛙的个体大小的不同来分级,组合进行饲养,养殖密度一般掌握在100~300只/平方米,为防鼠害,蛙池上口加盖上纱窗盖,防止潜逃,同时做好防冻防暑工作,成蛙的饲养管理与幼蛙有类似之处,此不作一一阐述。

(三)、石蛙的安全越冬

蝌蚪的越冬可在室内进行,水温低于10℃时,蝌蚪即趋于休眠状态,不吃不动,潜于水底石缝或草丛中,越冬时水深保持20厘米,采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如发生水表面结冰则应将冰面敲破,以使水体有一定的氧/ 11

气交换,不至于使蝌蚪窒息死亡,幼蛙冬眠一般水深为15厘米左右,以不淹没洞穴为宜,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也应有塑料薄膜加盖保温防冻措施,室外的池,晴天可掀开薄膜让阳光照射,晚上封盖,冬眠温度低时一般不需喂料,气温回升,蛙就会上来活动,并有摄食能力,此时应给少量饲料,以增强蛙的体质。越冬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防御敌害,防止水质变坏。

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各种气温或保温设备,如温室、热水管道等,或者利用温泉水、工厂余热水来提高池水温度,蛙可不冬眠而继续活动、摄食、以利加快其生长,缩短养殖周期。

九、蛙病病因分析

任何蛙病的发生,都是外界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与蛙体自身反应特性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致病力又随着环境不良因素的增加而增强。环境恶化,蛙体抵抗力下降,某些致病菌可以从腐生转化为寄生(如弧菌、气单胞菌),毒力加强。所以蛙病是否发生,不仅取决于病原体的质和量,更取决于环境质量和蛙体的抗病能力,故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是防治疾病的前提。具体说棘胸蛙的致病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一)、生物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水环境中除存在一些致病微生物外,多数是兼性致病菌。平时,蛙常与养殖环境中的弧菌、粘菌、假单胞菌和氧单胞菌等兼性致菌接触,虽有感染也不发病,但随着环境的恶化,抵抗力的减弱,这些细菌由不致病转化为致病。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不但影响棘胸蛙,也影响致病生物;假如我们满足棘胸蛙所需的环境条件,就可增强棘胸蛙抵抗能力;相对削弱致病生物的侵袭能力,其中水的温度,酸碱度(pH)值、溶解氧;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气体,汞铅等重金属,以及农药等,可以直接造成棘胸蛙致病或致命。

(三)、饲养管理因素

在棘胸蛙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人为因素,往往引起发病与死亡。如不合理的放养密度,投饵不科学(腐烂变质,饥饱不匀,缺乏某种微生素、矿物元素所致的代谢疾病等)。/ 11

十、预防蛙病的基本措施

(一)、设计和建筑蛙场时应符合防病条件

1、在建蛙场前,首先应对供水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必须水源充足,水的理化特性适合棘胸蛙生长,水中不含有病源,附近没有污染源,水中没有或较少含有病源。

2、在设计进、排水渠道时,应使每只蛙池能单独地从进水渠来水,并能直接将池水排入排水沟,不可造成蛙池串灌现象,这有利于防止蛙病蔓延和防治疾病。

3、如能建造一个蓄水池,使在其中沉淀、净化、或进行水质消毒处理,那就更理想了。

(二)、加强和改进饲养管理技术

1,、尽量就地繁殖蝌蚪和培育幼蛙,避免因从外地运来蝌蚪、幼蛙时将异地蛙病带入。

2、合理密养,做好“四定”投饵是增强其抗病力,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四定”投饵在实践中,还应根据季节、气候、蛙的摄食及生长情况等适当调整。

3、加强日常管理,保持蛙池环境卫生,勤巡池,发现病情及时治疗,控制疾病发展和蔓延。

4、捕捉、搬运、放养时应细心操作、防止蛙体受伤。

5、加强越冬期间管理,注意水质和温度化,并尽量缩短停食时间。

6、培育抗病力强的品种。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 1、建立检疫制度;

2、彻底清池消毒;

3、对蝌蚪、蛙体、工具、食物进行消毒;

4、坚持蛙病流行前的预防。

十一、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蝌蚪的病害及防治 / 11

1、、车轮虫害

症状是体表及鳃的表面呈现有青灰色斑,或尾部发白,这是由患病蝌蚪分泌的粘液和球死表皮所形成的,此病以5~8月流行最盛,且多发生在密度大,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虫体寄生鳃上时,使呼吸困难,浮于水面,进而大批死亡,防治方法是①放养前用聚维铜碘彻底清塘消毒,控制放养密度,经常保持水质清新,可预防病发生。②治疗可用0.5ppm硫酸铜和0.2ppm硫酸亚铁合剂(总量浓度为0.7ppm全池泼洒)

2、气泡病

症状是腹部膨胀如球,失去平衡,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抢救则造成死亡,多发生在水温高,池水氮素含量高的水泥池,使蝌蚪气体交换失去平衡,肠内、鳃、皮肤的血管内含有过量气体。防治方法是①最有效是换水,首先将病蝌蚪移入水质清新的水域中暂养1~2天。②高温期间要保持有充足的常流水。

3、水霉病

症状是患病蝌蚪体表水霉菌丝大量繁殖生长,如旧的棉絮状的白毛,常在池边缓慢游动。当引起任何外伤之后,伴随蝌蚪拥挤,水解酶,使伤口难以愈合,使蝌蚪焦燥不安,食欲减退,衰竭死亡,此病以冬末早春流行最盛,防治方法是:①用聚维铜碘彻底清池消毒。②拉网、转运操作尽量仔细,勿使蝌蚪受伤。③用红霉素0.05~0.01ppm,全池遍洒。④用1.4~3Ppm五倍子全池泼洒。⑤放在二十万分之二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洗30分钟。

4、胃肠炎病

症状是患病蝌蚪,肠胃发炎充血,肛门周围红肿,此病发生快,危害大,常发生在前肢长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发生变化时。防治方法是①放养蝌蚪前对池子用聚维铜碘彻底消毒。②饲养过程,定期(满15-20天)对饵料台及周围和8~10ppln漂白粉消毒。③发病蝌蚪可用0.05~0.1%的食盐水浸洗15—30分钟

5、出血病

症状是患病蝌蚪腹部尾部有出血或斑块,肛门周围发红,在水面打圈,数分钟后下沉死亡。此病多发生在出后肢的蝌蚪。防治方法是用1ppm聚维铜碘全池消毒。

(二)、幼蛙与成蛙的病症防治 / 11

1、红腿病

症状是患病蛙后肢无力,发抖、腹部和腿部皮肤发红,肌肉呈点状充血,头部伏地,不吃不动,3—5日内死亡,此病危害大,传染快可造成大批死亡,常在养殖密度大,水质条件差的池中发生,防治方法:①定期进行池水消毒,改善水质条件,能有预防效果。②病蛙用10~15%的食盐水抹擦患部可治愈。③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为1.4ppm。④用3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10分钟,然后注射庆大霉素(4万单位)2-4ml,次日再重复治疗一次。⑤用20ppm呋喃唑酮浸洗20~30分钟,均有一定的疗效。

2、胃肠炎病

症状是胃肠鼓气,腹胀。病蛙身体瘫软,无力跳动,常发生在春夏和夏秋之交,容易传染,造成死亡。防治方法:①每日清除残渣,经常洗刷饵料台,勤换水,每星期全池遍洒漂白粉一次,使池水的浓度为1ppm。②病蛙用0.1~0.15%的盐水浸泡15-30分钟,有一定疗效。③人工填喂胃散片2次,每次半片,3-4日可治愈。④可用10-15ppm氯霉素药浴。⑤内服酵母片。⑥在饲料中加2%的氯霉素或其它胃肠抗菌素药物。

3、烂皮病

症状是初期蛙头,背、四肢等处皮肤失去光泽,同时出现白斑,后表皮脱落,腐烂,3至4天后现白色内皮,7天左右内皮脱落露出红色肌肉,此病蔓延甚快,10天左右池中大部分蛙可同时发病,死亡率极高。该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尤以100克以下的幼蛙发病率较高。防治方法:①饲料要多样化,加强营养。②补充VA,可投喂VA胶囊或鱼肝油。或水产用或禽用多种维生素。

十二、石蛙的天敌及其防治

(一)、石蛙卵的天敌,主要有鱼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如水蚤、水生昆虫等。此外,蛙、蝌蚪也要吞食蛙卵。在蛙卵孵化池中必须清除上述天敌。

泥鳅人工养殖技术 篇6

关键词:泥鳅;繁育池;水质管理

中图分类号: S9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72-1

1 泥鳅的人工繁育

1.1 泥鳅人工繁育的时间和方式

春季来临,当水温达到18℃~20℃时,性成熟的泥鳅便开始自然繁殖。北方地区的泥鳅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产卵,产卵最盛期是5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产卵期可持续到8月份。泥鳅的人工繁育是通过创造自然环境,让其自然受精的繁殖方式。

1.2 选择健壮的亲鳅

要求亲鳅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长10厘米以上的二龄泥鳅,个体大的雌鳅怀卵量大,雄鳅精液多,繁育的鱼苗质量好,生长快。

1.3 繁育池的准备

繁育池可因地制宜建造,用砖临时垒个池子,然后铺上干净的塑料布,也可采用长方形不锈钢铁箱为繁育池,面积根据孵化数量而定。池子的深度在100~150厘米。繁育池在使用之前要打扫干净。繁育池使用前3天注入新水,水深不要超过50厘米,为了提高孵化的成活率,新水晾晒3天之后才可以放入亲鱼,放鱼前需要测量水温,合适的水温是18℃~30℃。水温稳定之后,在池塘边上采集自然生长的水草,把水草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池中。

一个繁育池中一般放入两条雄泥鳅,一条雌泥鳅。泥鳅一般在傍晚或清晨产卵,等到雌鳅排出卵后,受精卵会粘附在水草上。因受精卵粘附性很差,容易从水草上脱落而被泥鳅吞食掉,所以等受精卵形成后,就要把亲鳅从繁育池中捞出。

1.4 鳅苗的孵化和饲养

水温在18℃~25℃时,3天即可孵出鳅苗。刚刚孵化出的鳅苗长度大约5毫米,颜色由黄色逐渐变成黑色,3天后开始主动摄食。从第3天到第8天,投喂煮熟的鸡蛋黄,每隔3~5小时投喂一次。

鳅苗繁育的时间是4~5月,这时河水或湖水逐渐变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鳅苗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饵料。泥鳅喜欢动物性饵料,因而,从第5天开始,就要加喂洄水等有营养的饵料。洄水指的是自然界中湖泊、坑塘里富含草履虫的水体。因为草履虫大量繁殖时,在水层中呈灰白色云雾状成群漂动回荡,所以称之为“洄水”。打捞鱼虫之后,用200目筛网过滤,过滤后这些极小的浮游生物是鳅苗最喜爱的饲料。

孵化后10天左右,泥鳅渐渐长大,可以摄食一些更大的鱼虫,所以饲喂的饵料从200目筛的洄水,逐渐增大到过100目筛,80目筛。随着鳅苗摄食量的增加,随时调整饲喂的次数,到第30天,调整为每天投喂两次,早晨一次,傍晚一次。

2 泥鳅成鳅的养殖

从鳅苗孵化后,大约60天的时间,泥鳅就长到了5~8厘米,这时的鳅苗便可以放入大池塘养殖了。鳅苗入池之前,池塘需要经过精细地处理。

2.1 池塘曝晒和消毒

对于使用多年的池塘,要进行充足的阳光暴晒,一般在鳅苗入池前30天就要暴晒,将池塘的底部晒成龟背状,这样对于消灭池塘的微生物有很大的好处。鳅苗入池之前,必须要清除底层的淤泥。在生产中,提前一周左右,使用生石灰消毒。生石灰的用量每亩1000公斤,直接泼洒到塘底,泼洒之后加注新水,经过一周的时间,才能将鳅苗入池。

2.2 鳅苗入池

一个池塘只能放置同一规格的泥鳅,5~6厘米的泥鳅,每平方米可放养100~150尾,7~8厘米的泥鳅,每平方米可放养50~80尾,如果鱼塘条件较好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

2.3 成鳅的日常管理

2.3.1 饲料的配制和投喂 人工养殖泥鳅最好使用配合饲料,一是因为配合饲料营养全面,二是因为配合饲料使用方便,对水质的污染小。泥鳅的配合饲料分为三种规格,5~8厘米的鳅苗使用一种规格,8~12厘米的中泥鳅使用一种规格,12~20厘米的成鳅使用一种规格。使用配合饲料投喂的时候,要沿着池塘的边缘均匀泼洒,避免在某一个地方过于集中,引起抢食的现象。饲料投喂每天两次,投喂量以泥鳅在1小时内吃完为度。

2.3.2 泥鳅养殖中的水温管理 泥鳅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2℃~30℃,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摄食减少,甚至停食钻入土中。所以饲养员要经常测量水温,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每天下午2点左右都要测量一次水温,如果水温过高,要及时加注新水。

2.3.3 泥鳅养殖中的水质管理 养殖池水质的好坏,对泥鳅能否顺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池水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20~25厘米为宜。最适合泥鳅生长的pH值是7~7.5,由于池塘中藻类植物的生长,泥鳅养殖中常常会出现pH值偏高的现象,可以通过泼洒生石灰的方法来调节。当水中的溶氧量每升为2毫克以下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多注入一些新水,当新水加进来,旧水换出去,整个池塘里的水就会形成对流,这样清新的水就能带进来足够的溶解氧,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否则就会因为水中的溶氧不足影响泥鳅的正常生长。

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会使泥鳅慢性中毒,抑制其生长。

乳鸽人工哺育技术 篇7

1各阶段哺育饲料的配制

乳鸽1~3日龄, 可用新鲜消毒牛奶、葡萄糖、维生素B1及消化酶配制成全稠状态的饲料饲喂。7~10日龄, 在稀饭中加入米粉、葡萄糖、奶粉、面粉、豌豆、蛋白消化酶及酵母片, 制成半稠状流质饲喂。11~14日龄, 用米粥、豆粉、葡萄糖、麦片、奶粉及酵母片等混合, 制成流质状料饲喂。15~20日龄, 用玉米、高粱、小麦、豌豆、绿豆、蚕豆等磨碎后加入奶粉及酵母片, 制半流质状料饲喂。20~30日龄, 可用上述原料磨成较大的颗粒料, 再用开水配制成浆状饲喂。30日龄后, 可放玉米、高粱、豌豆等原料让鸽子慢慢啄食, 经1~3 d后, 鸽子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采食饲料。

2哺育方法

按乳鸽日龄配制的饲料, 若为干料, 可称出所需饲料, 倒入盆中, 用开水浸泡30~60 min, 待饲料软化为流质状或半流质状后饲喂。这样乳鸽采食后容易消化吸收, 也便于用填喂机填喂。

刚出壳的乳鸽, 食量小, 人工饲喂较困难。最好由两人操作, 一人捉乳鸽, 一人提注射器将胶管慢慢插入食道, 动作要轻, 防止胶管插入气管或损伤食道;喂料不能太多, 以免造成食道膨胀和消化不良。1~3日龄乳鸽的人工饲喂器可用20m L的注射器, 去针头, 套上小孔软胶管即可。每次喂量不要太多, 每天喂4次 (8∶00、11∶00、16∶00、21∶00) 。4~6日龄的乳鸽可用小型吊桶或灌喂器饲喂。将配好的乳鸽饲料倒入吊桶内, 吊于乳鸽的上方使乳料流入胶管, 胶管插入食道后打开夹子, 乳料就自动流入鸽的嗉囊。用夹子控制出量, 防止流的料太多。每天喂4次, 时间与1~3日龄乳鸽相同。

7日龄以后的乳鸽可选用合适的填喂机饲喂。可先将浸泡过的配制饲料倒入填喂机的盛料漏斗内, 将胶管插入乳鸽食道, 右脚踏动开关, 饲料进入嗉囊, 喂量多少由脚踏开关控制, 每踩一次脚踏开关, 便填喂一只乳鸽。熟练时每小时每人可饲喂乳鸽500只左右。每天饲喂3次, 时间为8时、15时、21时, 每次不要喂得太饱, 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3人工哺育的好处

鲤鱼人工繁殖技术 篇8

1 鲤亲鱼的选择

鲤亲鱼可以从湖泊、水库天然水域或从饲养成鱼的池塘中选留, 一般经过人工饲养的鲤亲鱼质量好、怀卵量高、产卵顺利。要求雌鱼在2龄以上, 体重0.5~1.0 kg, 如年龄在3~4龄, 体重在2 kg左右则更好。鳞片完整, 体无病伤, 体色鲜艳。体高背厚, 有效理想的相对高度和厚度。雌鱼腹膨大, 胸、腹鳍间肉质薄而柔软, 一般怀卵量大[1]。

2 雌雄鉴别

鲤亲鱼的雌、雄鉴别比较容易, 不管生殖或非生殖季节, 都有较明显的特征, 具体如表1所示。

3 鲤亲鱼的饲养管理

3.1 专塘饲养

鲤亲鱼要专塘饲养, 池塘水深在1.5 m左右即可, 面积666.67~2 000.01m2比较合适, 根据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 放鱼量为1 500~1 875 kg/hm2。鲤鱼喜食底栖生物, 饲养鲤鱼的池塘, 以底质淤泥较厚 (20 cm左右) 、腐殖质较多、底栖生物丰富较好。新开挖池塘不适宜作为鲤亲鱼的培育池[2]。

3.2 定点投喂

立春后水温回升到10℃以上开始设食台定点投喂。常用的饲料品种有麦芽和浸泡的糠饼、菜饼及少量菜叶、嫩草。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 具体数量应以天气、水温、摄食等情况变化适当增减。并根据池塘水质情况不定期排出部分老水, 增加部分新水, 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溶氧充足, 以利增加鲤鱼的食欲量, 促进性腺发育成熟。

3.3 分塘饲养

为避免鲤鱼在不正常的天气 (如春季雷雨天气) 情况下自然零星产卵导致不易收集, 3月中旬将鲤鱼雌雄分开放养在备好的鱼塘, 分养时要严格鉴别雌雄, 切不可粗心大意, 使雌鱼塘中混进雄鱼。分塘后继续培育促使性腺发育成熟。

4 催产、孵化

4.1 鱼巢制备

鲤鱼卵为粘性卵, 在自然水域粘附在水草上孵化,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繁殖。鱼巢即成为鲤鱼产卵的重要环境条件, 鱼巢设置好坏, 直接影响鲤鱼产卵的效果。制作鱼巢的材料主要有水草、杨柳根须、棕毛, 可根据当地资源选用, 必须是细须多、柔软, 不易发霉腐烂, 溶水后散开, 符合产卵和附着卵的生态要求, 鱼巢做好后需经蒸煮, 消毒晒干。如用水草作鱼巢不能蒸煮, 需清洗干净后用药物浸泡消毒[3]。

4.2 催产

清明前后水温逐渐回升, 要注意观察鲤鱼活动情况, 特别是下雷阵雨第2天日出后, 如发现鱼吻部露出水面, 3~5尾集中一起呈呼吸状况或少数顺塘边游动, 说明性腺发育成熟。如天气晴好, 水温稳定在18℃以上晴天即可催产。催产前将塘水放浅到0.3 m左右, 使鲤鱼晒背2~3 h, 具体晒背时间视太阳光线的强弱、水温高低灵活掌握, 起捕时要用网兜捕捉, 避免手捕伤鱼, 将鱼捕起放入清水的网箱中, 使鱼的口腔污物、鳃中污泥吐出。

经过数小时的网箱静养, 雌鱼注射激素 (LRH-A2) 5μg/kg·体重, 雄鱼注射2.5μg/kg·体重, 具体剂量视性腺发育成熟度适量增减, 注射后放入产卵池中 (雌雄按1.0∶1.5进行配组) , 随后将已消毒的鱼巢捆扎成一把一把系在竹竿上, 再将竹竿扎成三角形筐架或长方形、平列形放到产卵池中, 注射激素后8~10 h鱼就开始产卵。产卵时要保持安静的环境条件, 避免影响产卵效果, 如果不产卵, 可将产卵池水放浅继续晒背或二次注射激素[4]。

4.3 孵化

鲤鱼产卵不是一次性产完, 虽注射激素 (LRH-H2) , 但与四大家鱼相比, 产卵时间要长些, 将已产满鱼卵的鱼巢拿出放入2%~3%食盐水中浸泡20 min左右 (可防止鱼卵得水霉) , 放至已安装好纱窗的环道池内, 注入微流水进行孵化。

水温稳定在18~24℃时, 4~5 d即可孵化出膜。刚出膜的鱼苗围绕在鱼巢周围, 待2 d后鱼离开鱼巢可自由活动时, 将鱼巢缓慢拿出环道, 清除折断在环道内杂物。待鱼苗腰点现齐后出环道计数下塘培育或销售。

摘要:介绍了鲤鱼人工繁殖技术, 包括鲤亲鱼选择、雌雄鉴别、饲养管理、催产、孵化等方面内容, 以为鲤鱼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鲤鱼,人工繁殖,亲鱼选择,雌雄鉴别,饲养管理,催产孵化

参考文献

[1]刘迪, 王明明.鲤鱼的人工繁殖与鱼苗培育[J].养殖技术顾问, 2010 (5) :194.

[2]曹巍, 吕天龙.制约鲤鱼人工繁育的几个因素[J].农民致富之友, 2008 (5) :39.

[3]焦长军, 侯景军.锦鲤的人工繁殖试验技术总结[J].黑龙江水产, 2007 (2) :25.

人工免疫技术 篇9

1 从源头抓好管理, 保证良种壮苗

首先要选择好籽粒饱满经检验合格的优良种子。只良种才能壮苗。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且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土壤上。以高床为宜, 按规格定点拉线, 床宽1 m, 长10 m的整倍数, 步道宽40~50 cm, 苗床做到地平、土碎、无草根、石块, 土肥均匀, 疏松适宜, 做到“三低四平”, 播种前用混沙埋藏法催芽, 等种子有30%裂咀, 便可适时播种。在黑河市爱辉区五月末或六月初播种为宜, 每亩用种量6 kg左右, 多采用条播, 好处是能风良好, 除草方便, 节省种子。播种时要做到“六要”, 即苗木管理期间要耐心细致, 灌水施肥要因时制宜, 幼苗抽稍前要少量多次;在进入高生长期, 要逐渐增加灌水量, 少量多次, 以保持苗木水分的平衡;苗木出土到种壳脱落期间要有人看鸟出齐苗后要及时间苗、补苗, 每平方米保留700株左右。同时加强苗期管理, 尽可能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2 选择好造林地, 保证造林质量

造林地多为土壤结构良好、湿润肥沃的山地暗棕坑壤, 质地最好的是沙土壤, 坡位在山的中腹以下。整地一般在秋季进行, 整地前割带, 一般采用割三留一, 即宽三米保留一米, 然后带中进行穴状整地, 穴径在50 cm深度在25~30 cm。造林多用2年生换床苗, 造林密度为4440株/ha, 或6600株/ha, 造林季节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上中旬。顶浆造林植苗造林采用穴植法, 具体操作应注意以下三个技术要点:第一, 根系要舒展, 如果栽植时发生窝根, 则不易成活;第二, 深浅要适当。过浅露根易早死, 过深根系呼吸不畅, 易发生根腐, 适宜高度为高于根径1~2 cm;第三, 根系与土壤要密实接触, 切实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

3 落叶松人工林抚育开始的年限和间隔期限

根据落叶松林林木解析分析的资料, 直径年生长量最大值一般在8年左右, 材积生长在20年以前生长迅速, 30年以后较为缓慢。初植密度6600株/ha的林分, 栽后10年左右, 平均直径达5~6 cm, 可以进行第一次抚育伐。初植密度为4400/ha的林分, 12年后平均直径大约在7 cm时, 即可进行第二次抚育。抚育伐间隔期限宜在7~10年。

4 落叶松人工林抚育伐的强度

抚育伐的强度决定抚育作业成效的关键, 采伐强度要适当。落叶松第一次抚育伐的强度, 初植密度为4400株/ha左右的林分, 按45%的株数进行间伐, 采伐后每公顷保留木为2300株左右为宜。20~30年的落叶松, 抚育伐强度也要根据林分密度和立地条件, 采用50%的强度, 每公顷保留1400株较为宜。30年生以上的保留木每公顷可在700株左右。

落叶松人工林郁闭后的林木分化, 反映出林木生长的差异。所以, 落叶松人工林抚育伐时, 应采用下层抚育法, 在确定砍伐木时, 尽量多保留大径级木, 砍去小径级木。在具体选择抚育间伐木时要根据“留大砍小”, “留优去劣”“留稀砍密”的原则, 来综合考虑, 要把树干弯曲、树冠发展生育不良、遭受病虫鼠害危害的树木伐去, 从而使保留木均匀地分布。

5 抚育伐的效果

5.1 加速林木的直径生长

落叶松人工林经过抚育后, 林木的直径生长比不经过抚育的林分要来得迅速。而且随着伐后保留木株数的减少, 直径粗度增加, 如栽后10年和40年生落叶松林, 经过抚育伐后4年的调查, 抚育后林木的直径比不经过抚育伐林木直径增长率提高10%~25%.抚育伐对林木直径生长的影响, 在20年生以前最大, 20年以后则逐渐减少。

5.2 促进林木的材积生长

在同一立地条件下, 栽后13年生的落叶松林, 经过抚育伐后6年的材积生长量都超过的示抚育伐的, 其中采伐强度作业区15% (蓄积强度) , 每公顷保留2065株的材积生长量最高, 材积增长率提高41%, 材积绝对生长量超过12%。10~19年生, 经过采伐后4~8年, 各个采伐强度的材积生长尚低于未采伐的。但是, 若分析一下采伐后的保留木株数、蓄积量和材积生长量的关系, 其结果是10年生的落叶松林按株数强度48%进行抚育采伐, 每公顷保留木为2960株, 伐后保留蓄积量为36 m3, 经过4年后其材积生长量为21.7 m3。与未抚育伐相比较, 在伐去近50%的林木时, 蓄积量减少21%的情况下, 材积生长量反而降低6%, 但材积增长率却提高18%, 由于林龄的不同, 抚育伐对材积增长的影响也不同, 20年前比20年后影响较为明显。

5.3 提高木材质量, 缩短培育周期

13年生落叶松林经过抚育后, 6年生10 cm以上的径木由伐后的14%迅速增加到49%, 而未经抚育伐过径木则由12%增加到29%, 并且出现了13%的枯死木。19年生的落叶松林经过抚育伐后8年, 与未经抚育伐比较, 未抚育伐不但减少11%的径木, 而且还出现了近7%的枯死木。

5.4 改善森林环境, 增加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

据爱辉区三站林场调查, 经过抚育间伐的林分, 林内光照增加了2~5倍, 提高了气温, 使地下15 cm处的温度升高了1℃以上, 使森林植物萌芽的膨胀提高了1~2 d, 落叶期推迟了1~3 d。

5.5 能够促进母树结实

根据江防林场对20年樟子松人工林通过间伐改建母树林并进行了间伐强度与结实的比较, 冠幅生长比对照 (未间伐) 的大5~8倍, 直径生长大2~3倍, 每公顷结实数量多2~8倍。

总之, 为了促进落叶松人工林速生丰产, 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造林与抚育间伐, 真正实现“青山长在, 永续利用”的目的。

摘要:本文对全面搞好落叶松人工造林和人工抚育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肉鸽人工养殖技术 篇10

饲养肉鸽一般选用纯种王鸽和银王鸽2种肉用王鸽, 饲养方式可采用室内三层单笼配对生产。种鸽所产的蛋分批放入小型孵化机进行孵化。因鸽蛋小, 故应将鸡蛋的蛋架改成适合放鸽蛋的蛋架, 孵化温度控制在37.8~38.2℃, 相对湿度为55%~65%、后期湿度为70%~80%。照蛋分3次进行, 第1次在入孵后第5天, 取出无精蛋和死精蛋;第2次在入孵后第10天;第3次在入孵后第16天, 取出死胚蛋后转入出雏机, 入孵后第17~18天仔鸽开始出壳。

2 仔鸽的人工哺育

仔鸽出壳后, 若开始进行人工哺育, 虽有部分可以育成, 但生长速度较慢且死亡率高。因此, 较好的办法是“找保姆鸽代喂”, 即仔鸽一出壳, 就由保姆鸽代为哺育。保姆鸽一般选用中等体型、没有疾病、精神状态良好、正在哺育1~2日龄乳鸽或已孵蛋17~18d的亲鸽, 1对亲鸽可喂2~3只仔鸽;同时, 每天加喂1次人工合成的鸽饲料。

3 仔鸽饲料的配制

1~7日龄:主要用牛奶、蛋黄、葡萄糖、米粉、多种维生素、多种消化酶和水等, 按不同日龄配制成稠状或半稠状乳液。7日龄以后:主要用质量好的雏鸡料, 另加奶粉、米粉、葡萄糖、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料、水比为1∶ (3~4) 。

4 人工育雏的方法

珙桐种子人工繁育技术 篇11

珙桐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湖北一带,海拔在1 000~2 800 m的润湿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喜冷凉多湿气候,在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质深厚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在干燥多风、日光直射环境下生长不良,不耐瘠薄,不耐干旱。珙桐种子后熟期长,果壳坚硬,因此种子在自然状态下萌发极少,天然更新困难。为保护和利用好这一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开展了珙桐育苗试验,现将育苗经验技术总结如下。

1 试验苗圃地概况

苗圃地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东经110°1′54″,北纬31°28′29″,海拔1 730 m,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高山寒温带潮湿气候。日照时间短,气候温凉。年平均气温7.4 ℃,最冷月1月,日均温-4.3 ℃,无霜期短,只有144 d,≥10℃的活动积温2 099.7 ℃。年降水量1 528.3 mm,降水丰富且分布均匀,云雾天气较多,相对湿度>80%。全年日照1 000 h左右,平均每天日照2.7 h。试验苗圃地为棕黄壤,苗床起垄500 cm×100 cm×30 cm,垄间隔50 cm,离地2 m左右搭遮光率70%的遮阳网为苗床庇荫,保持苗床湿润环境。

2 播种前预处理技术

2.1 种子特性

珙桐种子果壳坚硬,后熟时间长,有隔年发芽特性,一般播种次年开始发芽,出芽周期持续2~3年,所以大部分种子没到发芽时间就已经腐烂变质,发芽率极低,甚至不发芽,此特性为播种繁殖带来极大困难。珙桐种子的发芽周期长,发芽率低是人工播种育苗面临的主要问题。

2.2 种子采集

珙桐在大九湖5月中下旬开花,花期45天左右,10月中旬~11月上旬即可采收到成熟的果实。果实呈椭圆状或矩状卵形。果皮肉质,表面呈紫褐色,上有深灰色众多圆形斑点。果核呈橄榄状长椭圆形,色如核桃壳,上有纵棱,内有种子5~8粒。

2.3 种子处理

将采集的新鲜种子,堆放在阴凉潮湿的地面,用塑料薄膜覆盖包裹,定期翻动,敲打,让果肉腐烂,用清水反复冲洗,获得种子,晾干。珙桐种子果壳坚硬且厚,种子发芽困难,自然环境基本不能萌发,未经处理的种子播种后第二年仅有约30%发芽出土。为促进种子发芽,缩短发芽周期,提高发芽率,采用人粪尿浸泡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

将种子直接倒入装有稀释过的人粪尿桶中,人粪尿需全部淹没种子,加盖浸泡5~8周左右,期间需翻动几次,待种子坚硬外壳裂口后倒入竹篓内,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播种。此法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内广泛采用,出苗率均在95%以上,经试验,在神农架效果较好,播种后出苗率可达90%。

2.4 圃地选择

应选择地势较高、平坦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水源方便、pH在4.5~6.0的酸性土壤为宜,且易于搭建遮阳设施的地块作为圃地。

2.5 整地及土壤处理

苗圃地在头年冬封冻以前深耕一次,次年解冻后再翻耕一次,翻耕时施入配方复合肥1 500 kg/hm2,有条件的可在封冻深耕前施入腐熟有机肥30 000 kg/hm2。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结合浅耕施撒适量敌克松或土壤虫菌一扫光等药品,以防止蛴螬、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及立枯病等苗期病虫害。

3 播种

播种前要检查遮阳网是否完好,圃地排水是否通畅,苗床墒情是否适宜。大九湖播种适宜时间为每年4月上旬,此时土壤解冻、地温开始回升。采用开沟点播法,行距50 cm,株行距10 cm×10 cm,播种前在苗床开沟深6~8 cm,若土壤墒情不佳,可先用水洇沟,渗足水分后再播种,用细土、腐殖土、火粪土,或细沙覆盖种子,覆土厚度约为5 cm。以后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保持土壤适宜墒情,时刻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土壤板结,给种子萌发创造适宜条件。

4 苗期管理

4.1 水肥管理

播种后次年春天才能出苗,一般出苗持续2~3年。珙桐幼苗不耐水湿,在出芽至真叶出现以前阴湿、排水不良的环境极易腐烂,死亡率极高。因此,在播种后,要勤于管理,精细化管理,随时观察出苗情况,控制适宜的土壤湿度和墒情,如遇阴雨天气,要注意防湿排涝,同时用甲基托布津1 000 mg/L倍液喷洒幼苗,每15天左右一次,连续三次左右。大九湖天气变化无常,应注意预防倒春寒和极端天气。7~9月为本地区温度最高时节,也是珙桐生长的最佳时期,肥水管理要跟上节奏,每15天左右喷洒一次尿素稀水溶液(用水稀释过的人粪尿为最佳),促进小苗生长。9月以后小苗的生长趋于缓慢,即可停止施肥。后期注意做好防冻、防霜等工作。

4.2 松土除草

在出苗期和幼苗期,除草要早要勤,做到见草就除,除草最适宜的时间为每次浇水之后,此时杂草容易被剔除,不会损伤幼苗。苗稍大时,可结合灌水进行松土除草,增加土壤透气性,防止土壤板结。

4.3 病虫害防治

珙桐在大九湖地区基本无特殊病虫害,做一般预防处理即可。幼苗期主要预防立枯病,可喷洒1 000 mg/L倍液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15天一次,连续三次。地下害虫主要是防治地老虎的侵害,可结合松土除草施用呋喃丹或土壤虫菌一扫光防治。

4.4 防冻害管理

大九湖极端温度为-29 ℃,因为特殊气候条件因素,对冻害需要特别注意。珙桐苗出土以前,就应提前做好幼苗防冻管理工作。经试验,用无纺布加塑料薄膜覆盖的小拱棚御寒保温效果较好,也可直接用塑料薄膜覆盖拱棚,拱棚两端须通风,主要是防止棚内温度过高烧苗。头年第一次下雪前搭棚,次年5月中旬即可拆除棚膜。

猪人工授精技术 篇12

一、猪人工授精所需设备与耗材

显微镜 (恒温加热板) 、精子密度测定仪、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恒温精液保存箱、量筒或烧杯、保温杯、pH计或pH试纸、温度计、采精杯、消毒外科用纱布、输精瓶、输精管、精液过滤纸、微量可调移液器及吸头、精子计数器、玻璃棒、一次性采精手套、一次性采精袋、蒸馏水 (建议双蒸水或超纯水) 、纸巾、成品稀释粉或配制精液稀释液所用的药品等。

二、猪的人工采精

1. 采精公猪的调教

精液采集采用公猪爬跨假台畜的方法进行。采集精液前对公猪进行调教是必要的, 尤其青年公猪。利用条件反射, 巩固公猪对采精环境的性欲反应。采精前采精人员需穿上工作服, 并进行相应的消毒;采精场地面需保持清洁, 并将防滑垫铺好, 室温保持在22~25℃;检查假台畜是否牢固、清洁, 对公猪包皮及周围的长毛、污物进行清理。初次采精精液的公猪并未建立条件反射, 需运用不同的调教方法使公猪爬跨假台畜, 主要包括隔栏学习、发情母猪尿或分泌物诱导、模仿母猪叫声诱导及发情母猪诱导等方法。切记公猪爬跨后, 必须采精。公猪初次爬跨成功后, 需密集多次调教, 以使公猪产生条件反射, 并进一步巩固。

2. 精液采集

精子对温度、渗透压及杂质的细小变化都很敏感, 用于精液处理的所有设备应清洁、消毒灭菌、干燥和保温, 避阳光直射。擦净工作台、墙面、地面, 室内空气无灰尘, 室温22~25℃。采精前2小时将精液稀释粉放入定量的双蒸水中, 混匀、充分溶解, 而后置于37℃恒温水浴锅中预热;也可提前自配精液稀释液, 然后置于37℃恒温水浴锅中预热备用。将采精袋置于采精杯中, 然后将消毒的采精滤纸折叠成漏斗形, 并置于采精杯上, 并预热处理。

采用手握法采精。一手带双层手套, 另一手持预热后的保温杯用于收集精液。先清理公猪腹部和包皮的污物, 待公猪爬跨台猪并伸出阴茎, 脱去外层手套, 用手 (大拇指与龟头相反方向) 紧握伸出的公猪阴茎螺旋状龟头, 顺其向前冲力将阴茎的“S”状弯曲拉直, 握紧阴茎龟头防止其旋转。待公猪射精时用集精杯收集浓精液于保温杯内。

3. 精液品质检查

采集精液后, 及时送到实验室对精液进行处理和检查。目的在于鉴定精液品质的优劣, 以确定精液是否适用于输精及为精液的稀释提供参考, 同时检查公猪饲养水平和生殖器官的机能状态。精液的检查包括精液量、颜色、气味、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等指标。 (1) 颜色。正常的精液是乳白色或浅灰色, 呈云雾状, 精子密度越高, 色泽愈浓, 其透明度愈低。如果精液呈绿色或黄色等异样颜色, 应舍弃不用。 (2) 气味。正常猪精液略带腥味, 如有异常气味 (恶臭味, 炎症表现) , 应废弃不用。 (3) 采精量的测定, 主要有体积测定法与重量测定法两种。体积测定法, 直接用量筒 (量杯) 测定精液体积;重量测定法, 按1克精液约等于1毫升计, 精液体积 (毫升) =精液量 (克) = (精子的质量+集精杯的质量) -集精杯子的质量。重量测定法操作相对简单, 可减少体积测量过程中精子的死亡, 便于生产推广。 (4) 精子活率检查。精子活率是指精液在37℃条件下呈直线运动的精子占全部精子总数的百分率, 与精子受精能力密切相关, 是评定精液品质的重要指标。要求每次精液稀释后、输精前均应进行活率检查。精子活率的评定一般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活率, 按0.1~1.0的十级评分法评估。检查活率时要求载玻片和盖玻片37℃预热, 鲜精活率在0.75以上才可稀释保存。 (5) 精子密度检查。精子密度指每毫升精液中含有的精子数量, 是确定精液稀释倍数、评定精液品质的重要指标。估测法, 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的分布, 精子与精子之间的距离少于一个精子长度为“密”, 其距离相当于一个精子的长度为“中”, 大于一个精子的长度为“稀”, 此种方法主观性强、误差大, 只能进行粗略估计。精子密度仪法, 使用方便, 检查所需时间短、重复性好, 结果比较准确。血细胞计数方法, 最准确, 但速度太慢, 生产实践中主要用于校正精子密度仪的读数。 (6) 精子畸形率检查。指畸形精子占精子总数的百分率, 可用伊红或姬姆萨等染料染色后用普通显微镜观察。精子畸形种类, 包括头部畸形, 即头部巨大、瘦小、细长、圆形、双头、顶体膨胀或脱落等;颈部畸形, 即颈部膨大、纤细、屈折、不全、带有原生质滴、不鲜明、双颈等;尾部中段畸形, 即弯曲、螺旋形、回旋、短小、长大、双尾、折尾等。公猪利用过度, 饲养管理不良, 配种间隔过长, 采精操作不当或者睾丸和附睾疾病等, 均可导致畸形精子的产生。取一滴原精液作抹片 (也可用稀释后精液) , 自然干燥, 福尔马林磷酸盐固定液固定15~20分钟, 姬姆萨染液染色90分钟, 水洗后并自然风干。在显微镜下放大400~1000倍检查, 要求镜检计数≥300个精子, 记录观察到的畸形精子数和精子总数之比, 即得出畸形精子百分率。 (7) 填写精液品质检查登记表。包括公猪品种、耳号、采精时间、采精量、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畸形率等。

三、精液稀释与分装

1. 精液稀释

对品质检查合格的精液, 采集后应尽快稀释, 原精贮存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稀释时严禁太阳光直射精液, 应于较暗处操作。精液要求等温稀释, 精液与稀释液的温度相差不能超过1℃, 以精液温度为准调节稀释液的温度。稀释时, 将稀释液沿杯 (瓶) 壁缓慢加入到精液中, 然后轻轻摇动或用消毒玻璃棒沿一个方向缓慢搅拌, 使其混合均匀。高倍稀释时, 应先进行低倍稀释 (1∶1~2) , 稍待片刻后再将余下的稀释液沿壁缓慢加入, 以防造成“稀释打击”, 一般按每个输精剂量含有效精子数30亿以上, 输精量为80毫升, 来确定稀释倍数。稀释后静置片刻再作精子活率检查, 如果稀释前后精子活率无太大变化, 即可分装、保存。

2. 精液分装

分为瓶装、管装和袋装。 (1) 瓶装精液在分装时简单方便, 易于操作, 不需购置专门的分装机, 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瓶装方法。将稀释后的精液以每80毫升为单位分装至输精瓶中, 并在瓶上标明公猪品种、耳号、生产日期、稀释液名称等。 (2) 袋装法适用于机器分装, 便于提高效率。 (3) 管装法一般适用于冷冻精液的保存, 生产上使用较少。

四、精液保存

精液保存分为常温 (17℃等) 、低温 (4℃等) 和冷冻 (-196℃) 保存等, 目前国内主要是常温17℃保存。精液常温保存的要求, 将分装完的精液置22~25℃的室温1~2小时后, 放入17℃恒温箱贮存, 避免因温度下降过快, 造成死精子数等增多。保存过程中要求每12小时将精液摇匀1次, 防止精子沉淀而引起死亡。每次摇动时, 动作要轻缓均匀, 同时观察精液的色泽状态, 并做好记录,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存过程中要切实注意冰箱内温度的变化 (通过温度计的显示) , 以免因意想不到的原因而造成电压不稳, 导致温度升高或降低。尽量减少精液保存箱开关次数, 减少对精子的影响。使用前对保存的精液进行活率检查, 活率低于0.75的精液弃之不用。

五、精液运输

运输过程中精液应置于保温较好的装置内, 保持16~18℃, 且要避免强烈的振动。精液在运输前必须经严格检查, 活率低于0.75的精液严禁调出。包装瓶或包装袋中应尽量排出空气, 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运输过程中, 应严格避光。精液运输到达目的地后, 检查精子活率, 合格后方可输精。

六、输精

1. 输精的时间

母猪在发情后阴部红肿, 用手压背部, 出现静立反射时, 为最佳输精时间。此时许多发情母猪都有爬跨其他母猪, 或允许其他母猪爬跨的表现。也可利用公猪试情, 母猪接受公猪爬跨, 则表示发情。发情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8~12小时进行第一次输精, 之后间隔8~12小时进行第2次输精。

2. 输精方法

输精方法主要有, 子宫颈输精法、子宫体输精法和子宫角输精法。其中, 子宫体输精法、子宫角输精法使用精液量少, 适用于冷冻精液、性控精液等, 但操作相对复杂, 需特殊的输精管。目前, 生产上主要应用子宫颈输精法, 其操作简单, 易掌握。子宫颈输精法先消毒清洁双手, 戴上消毒手套, 清洁母猪外阴、尾根及臀部周围, 再用温水浸湿毛巾, 擦净外阴部。从密封袋中取出灭菌后的输精管, 手不应接触输精管前2/3部分, 在其前端涂上润滑液。将输精管45度角向上插入母猪生殖道内, 当感觉有阻力时, 缓慢逆时针旋转, 同时前后移动, 直到感觉输精管前端被锁定 (轻轻回拉不动) ;从精液贮存箱取出品质合格的精液, 确认公猪品种、耳号, 缓慢颠倒摇匀精液, 去除瓶嘴, 接到输精管上, 轻轻压确保精液能够流出输精瓶;当输精瓶 (管、袋) 内精液排空后, 放低输精瓶 (管、袋) 约15秒, 观察精液是否回流到输精瓶, 若有倒流, 再将其输入。一个情期内实行2次输精, 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3. 填写记录

上一篇:傍名牌下一篇:食品级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