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制砂技术

2024-05-22

人工制砂技术(共5篇)

人工制砂技术 篇1

引言

近年来, “以破代磨”的人工砂生产工艺已占领了人工砂生产市场, 其主要生产设备为立轴式冲击破碎机, 工作原理是将骨料在高速旋转的转子中加速, 获得一定能量后沿转子切线抛出, 与固定砧板发生碰撞, 产生能量转换实现对骨料破碎, 设备的破碎比可达到8~10以上[1]。

一、人工制砂干式生产的提出与应用

人工砂生产是砂石骨料生产中难度最大且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本系统原料为变质灰岩, 由于变质灰岩硬度大, 功指数高, 生产过程中成砂率低、成品砂石粉含量偏低, 细度模数偏高。大体积混凝土对成品砂的质量要求较高, 综合比较干法生产和湿法生产之后, 决定以人工砂石系统作为实验, 实行干法生产。

1、干式生产的利弊

(1) 干式生产能有效保证石粉含量。通过螺旋分级机及筛分冲洗分级后石粉含量在8%~12%之间。

(2) 干式生产成本远低于湿法运行水费和废水回收设施的费用[2]。

(3) 干式生产能有效提高产砂率, 降低成本。

2、湿式生产利弊

(1) 采取湿法筛分时, 需增设洗泥机, 这会增加设备的投入使用成本与运行成本。完全采取湿法生产还会相应会增加筛分车间的污水排放量, 从而增加污水处理设施与污泥干化池的出渣量, 提高生产成本。

(2) 当采用破碎机制砂时, 如果进入冲击破碎机的破碎料源的含水率>6%, 将影响产砂率。

3、干式生产概况

干式生产工艺采用粗碎、中碎、超细碎、粗砂整形4段破碎, 粗碎开路生产, 中碎和筛分形成闭路循环结合, 超细碎和筛分形成闭路循环, 封闭流程中各级粒径可调性好, 设备类型的选择能很好的控制产品质量, 砂的颗粒级配可按需生产, 是人工骨料生产中的典型工艺流程;筛分采用了预筛分、检查筛分、一筛和二筛四级工艺, 预筛分指在物料进入破碎之前的筛分作业, 是采用棒条式振动给料机将小于80mm直径的岩石筛出, 然后通过检查筛分, 将小于20mm直径的物料弃除, 20mm-80mm直径的物料通过1#胶带机进入半成品料仓, 一筛将原来或破碎后的物料按粒径分级并进仓, 二筛主要控制立轴破碎后产品粒径;此流程为立轴破碎机制砂为主, 并用贵州成智生产的PL8500立轴破碎机调整细度模数为辅的典型制砂生产工艺。在主要产砂车间, 如半成品料仓、超细碎调节料仓、成品料仓架设封闭防雨设施, 确保物料干燥;系统内部一、二筛分车间封闭隔离, 防止粉尘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和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在易产生粉尘的粗碎、中碎、超细碎和粗砂整形密封吸尘, 利用风机将立轴破开机时产生的粉尘抽排至指定地点[3]。

干式生产从技术上面能很好地解决了变质灰岩成砂率低, 成品砂石粉含量低, 细度模数偏高等问题。为了解决加工中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和在破碎、筛分中原料受潮等问题。应采用如下措施:

(1) 对二筛原料仓进行了全封闭处理。

(2) 保证立轴破在干燥环境下生产的要求, 在胶带机上制作防雨棚。

4、主要尘源除尘措施

主要尘源为立轴破和筛分机。立轴破在开机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因而还需在立轴破除尘设备上安装软连接风罩进行密封, 通过风机使除尘设备内部产生负压, 将立轴破工作时产生的粉尘通过风管进入除尘器下灰斗, 含尘气体透过滤袋进行过滤后, 清洁空气由风机排除。

5、次主要尘源除尘措施

二筛分车间和超细碎车间之间的胶带机和筛分车间进行封闭处理。粗、中碎及相应的料仓采用了喷淋治理。

二、砂岩制砂生产性试验

1、试验目的

主要试验目的是测试砂岩原料生产人工砂时, 国产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设备的实际处理能力、质量情况、砂的产量、石粉含量等重要指标。

2、试验方法

试验工作共进行了两次, 第一次重点测试国产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设备的实际处理能力、砂的产量指标;第二次重点测试砂的质量情况、石粉含量指标。

(1) 第一次试验

对破碎机的出料胶带机带速进行实测。试验第一步, 在出料胶带机上量取6段托辊间距为7.5m, 破碎机正常生产后, 胶带机以正常速度带载运转, 在起点位置的第一个托辊处向带面上投放测试物, 并记录开始时间, 测试物到达最后一个托辊位置时记录结束时间。共测量5组, 实测值分别为4.0s、4.1s、3.8s、3.9s、4.2s, 以此计算出料胶带机的实际带速为1.875m/s。试验第二步, 开启出料胶带机, 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空载运行, 启动变频振动给料机, 向破碎机逐渐加大给料量, 同时注意观察破碎机控制柜的仪表, 使电机电流不超过额定值360A。破碎机正常运转后, 记录电机电流, 同时急停所有试验设备。在出料胶带机上取试样称重[4], 取样时需要量取相应试样的胶带机带面长度, 共进行3组试验, 试样重量及换算的PL9500SD型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实际处理量统计见表1。试验第三步, 选取一组试样进行颗粒筛分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2。

(2) 第二次试验

按照同样的方法, 第二次生产性试验取3组试样, 颗粒筛分试验结果见表3。

3、试验结论

砂岩人工砂的颗粒级配属于“中间小、两头大”, 级配曲线有明显的“翘尾现象”, 表明级配的连续性欠佳;且细颗粒含量较多, 砂岩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可达30%以上。

结语

立轴破生产出的砂石粉含量可以达到17%, 细度模数可以满足2.7~2.8的要求, 彻底解决成品砂脱水难的问题, 确保了成品砂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建志:《重庆藤子沟电站人工砂石系统砂岩制砂综合技术研究》, 《四川水力发电》, 2008, 8:5-8。

[2]文宁:《功果桥水电站砂岩制砂生产性试验研究》,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第二届砂石生产技术交流会》, 351-356。

[3]洪锦祥:《人工砂中石粉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 2005, 1:8-12。

[4]李兴贵:《高石粉含量人工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建筑材料学报》, 2004, 1:25-30。

青杨天牛人工防治技术 篇2

关键词:青杨天牛;人工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8-79-1

青杨天牛(Sarerda populnea L.)又称山杨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2011年~2013年在公主岭市杨树人工林中大面积发生。据2012年调查,全市发生面积达360公顷,虫口密度0.5头/米枝长,被害株率18%。主要危害小叶杨、小青杨、白杨、北京杨等。以幼虫蛀食树木枝干,特别是枝梢被害严重。树木被害后,被害部位形成纺锤状虫瘿,影响养分的输导,致使枝梢干枯,易遭风折,造成树干畸形,树冠呈秃头状,影响成材。如在幼树主干髓部为害,可使全株死亡。

1 生物学特性

青杨天牛在公主岭市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上的虫瘿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5月上旬化蛹,蛹期20天左右,五月中旬开始出现成虫,然后产卵并孵化为新的幼虫,同时侵入嫩枝为害,十月上中旬开始越冬。

成虫羽化时间较为集中,羽化后常取食枝叶边缘补充营养,将叶片咬成不规则缺刻,历时2~5天,进行多次交尾,2天后产卵。产卵前,先用产卵器在树梢上试探,然后用上颚咬成马蹄形的刻槽,产卵于其中。刻槽与树龄有密切的关系,2~3年生的幼树都在主梢,4~5年以上的树,在树冠周围的侧枝上较多。危害严重的树木,一个枝条上有几个虫瘿。成虫喜欢在林分稀疏处活动,因此稀疏处林木受害较重,刻槽产卵率在80%左右。雌虫一生产卵平均为31粒左右,寿命10~24天,雄虫寿命5~14天。卵期平均为10天。初孵幼虫向刻槽边缘的韧皮部侵害,10~15天后蛀入木质部,被害部位逐渐膨大,形成纺锤状虫瘿。幼虫排泄的粪便和咬碎的木屑堆满虫道,有时也从卵痕裂缝中挤出。10月上旬幼虫老熟,将蛀下的木屑堆塞在虫道末端,即为蛹室,幼虫在其内越冬。

青杨天牛的天敌较多,对其威胁最大的是啄木鸟。10%~30%的虫瘿可被其啄食。青杨天牛姬蜂可寄生2%~5%,据试验,放肿腿蜂可以寄生其幼虫42.8%。

2 人工防治方法及防治效益

根据青杨天牛多危害幼林,树木不高,并危害其树冠外缘枝梢的生物学特性。在树木落叶后,其虫瘿明显可见,用高枝剪及剪枝剪直接剪下虫瘿集中烧毁,并且青杨天牛多发生在疏林地、农防林和公路林等林地,使用其他防治方法多有不便。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不仅不便利,而且浪费药物,难以获得最佳防治效果,并且不易于保护天敌,防治成本也较高。据上述实际情况,为控制该虫的发生和危害,公主岭市从2011年开始,利用冬闲时间采取人工剪除虫瘿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大面积人工防治。几年来,共剪虫瘿19.5万枚,防治面积1100公顷,共投入资金15.6万元,平均每公顷成本141.8元。被害株率由2010年前的45%下降到目前的9%左右,虫口密度由防前0.6头/米枝长,下降到0.1头/米枝长。

从上表可以看出,防治效果十分明显,虫口密度逐年下降,基本上控制了青杨天牛的发生和蔓延,实现了有虫不成灾。如果按每公顷每年挽回材积损失1.5立方米计算,共可挽回材积损失1650立方米,按60%高材率计算,共可减少木材损失990立方米,每立方米木材按600元计算,几年来共可挽回经济损失59.4万元。剪下的虫瘿还可以用做中间寄主繁殖管氏肿腿蜂,从2012年开始,共繁殖管氏肿腿蜂135万头,反复释放于被害林地防治青杨天牛。

3 结语

一是用人工剪虫瘿的方法防治青杨天牛,方法简便易行,并可在闲季进行,易于推广应用;二是投资少见效快,防治效果明显,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控制青杨天牛的发生为害;三是剪下的虫瘿可以再利用,在提高防治效果同时,还增加了业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欣欣,初雪莲,董晓明.青杨天牛的检疫及防治措[J].农业与技术,2012.

[2] 王雅琴.青杨楔天牛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2009.

[3] 蔡丽霞.青杨枝天牛防治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02. [4] 刘娥,李成德.青杨楔天牛危险性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9.

制砂工艺是砂石生产技术的核心 篇3

早期水电工程骨料多用天然骨料, 20世纪60年代以来, 经历了棒磨机制砂、圆锥机制砂、立轴破与棒磨机联合制砂、单级立轴破制砂、两级立轴破制砂等方式。

21世纪初, 日本根据天然砂资源短缺、禁采和混凝土需要更高指标细骨料的市场需求, 开发出V7制砂系统。V7制砂系统主要由专门设计的整形立轴破和空气筛以及鼓风机、收尘器、加湿机等部分组成。我国国内企业已在2013年引进该项技术。

(摘自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家兔人工授精技术 篇4

一、采精

1. 种公兔的准备。种公兔在采精前1周和整个采精期间必须加强营养、增强光照和运动,每天在室外活动2个小时。一般经过1周的营养补充和诱导发情,公兔性活动已明显增强,精液生成旺盛。在采精的前两天让公兔与母兔自然交配2次,以便能采到最佳品质的精液。采精最好安排在家兔性欲最活跃的清晨或晚上凉爽时进行。第一次采精后隔1天采2次(清晨、晚上各1次),连续2周、休息1周,然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如果公兔已停止使用15天以上,在使用前都要有一个上述的调理过程。

2. 采精器的准备。①假阴道。外壳为直径30毫米、长80~85毫米的硬塑料管,内胎为人用避孕套。②集精杯。双层玻璃套瓶,外层为棕色保护瓶,内层为贮精瓶。③采精器的清洗与消毒。上述物品在使用前先用洗衣粉和1%高锰酸钾液刷洗干净,再用自来水、蒸馏水(或注射用水)依次冲洗,然后将塑料管和集精杯放在干燥箱内(160℃)或沸水内消毒20~30分钟。避孕套用蒸汽消毒15分钟。④假阴道的安装。先将消毒好的避孕套从管内穿过,一端翻套固定在外壳上,避孕套和塑料管之间加入40毫升左右45℃的热水,再将另一端翻套在外壳上,并用皮筋或胶圈固定,防止漏水或滑脱。集精杯两层之间加入37℃灭菌的温水,然后将其安装在假阴道的一端,固定。假阴道使用前,采精器整个内腔用配制的等渗精液稀释液冲洗1~2次。⑤采精的方法。将大小适宜、体质健壮、发情良好的母兔做台兔,将其阴部清洗消毒后,放到公兔笼内,先让公兔与台兔追逐片刻,以引起公兔的性欲。当公兔出现性冲动开始爬跨时,采精者左手抓住台兔的双耳及颈部皮肤,兔头向采精者方向固定,右手握住安装好的假阴道,以中指和无名指护住集精杯,从台兔腹部一侧将假阴道放到台兔两后腿之间,使假阴道口紧贴在阴门下部,并稍微用力托起台兔臂部。当公兔爬跨阴茎挺出时,采精者立即调整假阴道方向和位置,让公兔阴茎插入假阴道内。当公兔突然向前一挺、伴随一声尖叫倒在台兔一侧,说明公兔已射精完毕。这时,迅速把假阴道抽出,竖直,取下集精杯,采精完毕。

二、精液品质检验

1. 射精量。一般公兔射精量为0.5~2毫升,射精间隔时间长短对精液量有一定的影响。射精量越多,精子密度越高,活力越强,表示精液的品质越好。

2. 颜色和气味。正常家兔的精液呈淡乳白色,黏稠状,略带点腥味或无味。

3. 精子的活力。精子的活力是根据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占总精子数的百分比而判定,一般分为10个等级。如果全部精子几乎都呈直线前进运动则评为“1.0”级,90%的精子呈直线运动则评为“0.9”级,依次类推,直到“0.1”级。如果没有直线运动的精子,则为“0”级。显微镜观察方法:将0.5毫升精子在35℃温水中水浴5分钟,然后用吸管吸取少许精液滴于载玻片上,轻轻盖好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精子的活力和密度大小。优质精液呈直线运动的精子在70%以上,合格精液呈直线运动的精子在60%以上。

4. 精子的密度。测定精子密度的方法有估测法与计数法。①估测法。估测法是直接观察显微镜视野中精子的稠密程度。精子布满整个视野,像云雾一样为高度密集,这种精液每毫升含有精子3亿个以上;精子在视野间有明显的空隙,相当于2个精子的长度,可以看清各个精子的活动情况,这种精液为中等密集,每毫升有精子1亿~2亿个;精子在视野中零星分布,空隙很大,超过2个精子长度,这种精液稀薄,每毫升精子在1亿个以下。估测法一般在平时采精时使用。如果精子要进行精选保存,最好用计数法对精子密度进行评定。②计数法。计数法是检查精子数量最准确的方法。取精液稀释液1毫升于试管内,用毛细吸管吸取0.01毫升精液于稀释液内混匀,然后用滴棒将稀释好的精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池内,计数5个方格内的精子数,乘以10万即得每毫升精子总数。精子总数在2亿个以上为优,1亿至2亿个为合格。在进行人工授精时,所采用的精液其射精量应在2毫升左右,精子活力在0.7以上,精子密度要为每毫升1.5亿个以上。

5. 精子的形态。精子的形态是关系到精子质量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正常的精子呈比例匀称的蝌蚪状。畸形精子有头部过大、头部过小、头部残缺、尾部残缺、头部断折、双头双尾、尾部卷曲断折等多种形态,未成熟的精子也属畸形精子。正常情况下,精子畸形率一般不超过15%。精子形态检查方法:用清洁吸管吸取原精液一小滴于干净玻片一端,另取一载玻片如制作血片一样制成均匀的精液抹片。等抹片自然干燥后,用龙胆紫染色3分钟,冲去染料后,用滤纸吸干水分放在400倍或600倍显微镜下观察,计数500个精子,数出畸形精子,畸形率=畸形数/500×100%

三、精液的稀释

在人工输精时,都要进行精液稀释。稀释目的是为了扩大精液的容积,增强精子的活力,延长精子的寿命,便于精子的运输与保存。常用的精液稀释液主要有以下3种:

1. 5%葡萄糖卵黄稀释液。将医院输液用的10%葡萄糖溶液用注射用水稀释成5%的浓度,用注射器抽取1~3毫升新鲜的卵黄加入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然后加入青、链霉素各10万单位,摇匀即可。

2. 11%蔗糖卵黄稀释液。取蔗糖11克加蒸馏水80毫升,待溶解后加水至100毫升,过滤,密封,高压灭菌20分钟,待温度降至25℃时,用注射器抽取1~3毫升新鲜卵黄加入到11%蔗糖溶液内,再加青、链霉素各10万单位,摇匀即可。

3. 蔗糖、奶粉、磷酸盐稀释液。取磷酸二氢钠0.41克、磷酸氢二钠1.69克,溶于50毫升蒸馏水中。取蔗糖5.5克、牛奶2.5克放入磷酸盐溶液中,再加蒸馏水至100毫升。过滤后密封高压消毒20分钟,冷却后加入青、链霉素各10万单位,摇匀即可。

上述稀释液可在4℃下保存14天左右。稀释液最好现用现配,以免时间过久变质腐败。稀释液使用前都要在温水中预热到35℃。精液稀释时,取品质优良的精液1毫升和精液稀释液3~5毫升混匀即可。

四、输精

家兔人工授精应着重掌握什么时候输精和怎样输精两个要点。家兔属于交配刺激排卵型动物,雌兔在发情期间,只有经过公兔爬跨交配刺激后,其卵巢中的卵才会在10~12小时排出。若不进行交配刺激,卵巢中的卵便会在体内自行萎缩,退化吸收。因此,在给发情母兔输精前,必须先用结扎的公兔进行爬跨交配刺激或注射性激素促其卵巢排卵。具体操作方法是:当发情母兔正值旺情期时,将其放入已结扎的公兔的笼内,让公兔与其自然交配后取出,5~6个小时后进行输精。也可肌内注射促排3号,6个小时后输精。为了保证输精成功,可在第二天再重复输精1次。

1. 输精器的准备。规格为5毫升的注射器和150毫米长的女用尿管经消毒处理后,放在无菌盒中待用。输精前用注射器吸取2~3毫升精液稀释液,将输精管(导尿管)冲洗1~2次,然后将待输的精液吸入注射器内,套上输精管。为了防止精液在输精管中滞留,注射器在抽取精液前可先吸入1毫升的空气,输精时连同空气一同推入阴道内,这样输精管内的精液就可全部推入阴道。

2. 输精操作。先将母兔保定好,外阴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接着把母兔臀部抬高,输精者左手分开阴唇,右手持输精管缓缓插入阴道。当插入7~8厘米深时(家兔阴道长度一般在8~12厘米)将胶管来回抽动数次,刺激母兔,然后将精液注入。输精完毕,在母兔臀部拍几下,让母兔阴道收缩,这样可防止精液倒流。输精后要让母兔安静休息。

3. 注意事项。①在整个输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消毒,无菌操作,防止感染。②在整个输精过程中,手法要轻,操作要干净利落。要保证输精器具内没有对精子有害的药物及液体,保证精液温度和输入过程尽量模仿自然交配过程。③输精的部位一定要准确无误,避免将输精管插入尿道口中。母兔的膀胱在阴道内5~6厘米深处的下方,在插输精管时要沿阴道壁的背侧面插入6~7厘米深,越过尿道口以后再往里插1~2厘米,如没有尿液流出证明已插入子宫,这时再输入精液。④输精完毕后,器具要及时清洗、消毒,防止液体在其内粘结,影响下次使用。⑤输精后要及时进行登记、备案。

五、精液的保存

精液经稀释处理后,可以存放在一恒定温度中。如现采现用,精液保存在30℃左右的环境中即可。若存放4~8小时,可在15~20℃的室温环境中保存。需长时间存放的,则须先缓慢降温,再放入冰箱(或冷藏杯等)内0~5℃保存,使用时再缓慢升温。据试验,只要保存得当,精子的存活时间可达200小时以上。

珙桐种子人工繁育技术 篇5

珙桐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湖北一带,海拔在1 000~2 800 m的润湿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喜冷凉多湿气候,在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质深厚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在干燥多风、日光直射环境下生长不良,不耐瘠薄,不耐干旱。珙桐种子后熟期长,果壳坚硬,因此种子在自然状态下萌发极少,天然更新困难。为保护和利用好这一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开展了珙桐育苗试验,现将育苗经验技术总结如下。

1 试验苗圃地概况

苗圃地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东经110°1′54″,北纬31°28′29″,海拔1 730 m,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高山寒温带潮湿气候。日照时间短,气候温凉。年平均气温7.4 ℃,最冷月1月,日均温-4.3 ℃,无霜期短,只有144 d,≥10℃的活动积温2 099.7 ℃。年降水量1 528.3 mm,降水丰富且分布均匀,云雾天气较多,相对湿度>80%。全年日照1 000 h左右,平均每天日照2.7 h。试验苗圃地为棕黄壤,苗床起垄500 cm×100 cm×30 cm,垄间隔50 cm,离地2 m左右搭遮光率70%的遮阳网为苗床庇荫,保持苗床湿润环境。

2 播种前预处理技术

2.1 种子特性

珙桐种子果壳坚硬,后熟时间长,有隔年发芽特性,一般播种次年开始发芽,出芽周期持续2~3年,所以大部分种子没到发芽时间就已经腐烂变质,发芽率极低,甚至不发芽,此特性为播种繁殖带来极大困难。珙桐种子的发芽周期长,发芽率低是人工播种育苗面临的主要问题。

2.2 种子采集

珙桐在大九湖5月中下旬开花,花期45天左右,10月中旬~11月上旬即可采收到成熟的果实。果实呈椭圆状或矩状卵形。果皮肉质,表面呈紫褐色,上有深灰色众多圆形斑点。果核呈橄榄状长椭圆形,色如核桃壳,上有纵棱,内有种子5~8粒。

2.3 种子处理

将采集的新鲜种子,堆放在阴凉潮湿的地面,用塑料薄膜覆盖包裹,定期翻动,敲打,让果肉腐烂,用清水反复冲洗,获得种子,晾干。珙桐种子果壳坚硬且厚,种子发芽困难,自然环境基本不能萌发,未经处理的种子播种后第二年仅有约30%发芽出土。为促进种子发芽,缩短发芽周期,提高发芽率,采用人粪尿浸泡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

将种子直接倒入装有稀释过的人粪尿桶中,人粪尿需全部淹没种子,加盖浸泡5~8周左右,期间需翻动几次,待种子坚硬外壳裂口后倒入竹篓内,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播种。此法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内广泛采用,出苗率均在95%以上,经试验,在神农架效果较好,播种后出苗率可达90%。

2.4 圃地选择

应选择地势较高、平坦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水源方便、pH在4.5~6.0的酸性土壤为宜,且易于搭建遮阳设施的地块作为圃地。

2.5 整地及土壤处理

苗圃地在头年冬封冻以前深耕一次,次年解冻后再翻耕一次,翻耕时施入配方复合肥1 500 kg/hm2,有条件的可在封冻深耕前施入腐熟有机肥30 000 kg/hm2。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结合浅耕施撒适量敌克松或土壤虫菌一扫光等药品,以防止蛴螬、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及立枯病等苗期病虫害。

3 播种

播种前要检查遮阳网是否完好,圃地排水是否通畅,苗床墒情是否适宜。大九湖播种适宜时间为每年4月上旬,此时土壤解冻、地温开始回升。采用开沟点播法,行距50 cm,株行距10 cm×10 cm,播种前在苗床开沟深6~8 cm,若土壤墒情不佳,可先用水洇沟,渗足水分后再播种,用细土、腐殖土、火粪土,或细沙覆盖种子,覆土厚度约为5 cm。以后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保持土壤适宜墒情,时刻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土壤板结,给种子萌发创造适宜条件。

4 苗期管理

4.1 水肥管理

播种后次年春天才能出苗,一般出苗持续2~3年。珙桐幼苗不耐水湿,在出芽至真叶出现以前阴湿、排水不良的环境极易腐烂,死亡率极高。因此,在播种后,要勤于管理,精细化管理,随时观察出苗情况,控制适宜的土壤湿度和墒情,如遇阴雨天气,要注意防湿排涝,同时用甲基托布津1 000 mg/L倍液喷洒幼苗,每15天左右一次,连续三次左右。大九湖天气变化无常,应注意预防倒春寒和极端天气。7~9月为本地区温度最高时节,也是珙桐生长的最佳时期,肥水管理要跟上节奏,每15天左右喷洒一次尿素稀水溶液(用水稀释过的人粪尿为最佳),促进小苗生长。9月以后小苗的生长趋于缓慢,即可停止施肥。后期注意做好防冻、防霜等工作。

4.2 松土除草

在出苗期和幼苗期,除草要早要勤,做到见草就除,除草最适宜的时间为每次浇水之后,此时杂草容易被剔除,不会损伤幼苗。苗稍大时,可结合灌水进行松土除草,增加土壤透气性,防止土壤板结。

4.3 病虫害防治

珙桐在大九湖地区基本无特殊病虫害,做一般预防处理即可。幼苗期主要预防立枯病,可喷洒1 000 mg/L倍液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15天一次,连续三次。地下害虫主要是防治地老虎的侵害,可结合松土除草施用呋喃丹或土壤虫菌一扫光防治。

4.4 防冻害管理

大九湖极端温度为-29 ℃,因为特殊气候条件因素,对冻害需要特别注意。珙桐苗出土以前,就应提前做好幼苗防冻管理工作。经试验,用无纺布加塑料薄膜覆盖的小拱棚御寒保温效果较好,也可直接用塑料薄膜覆盖拱棚,拱棚两端须通风,主要是防止棚内温度过高烧苗。头年第一次下雪前搭棚,次年5月中旬即可拆除棚膜。

上一篇:规划管理制度下一篇:风险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