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技术(共12篇)
免疫技术 篇1
生猪免疫工作是猪场防治猪传染病的重要技术手段,免疫成功与否对生猪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在我们多年技术服务中发现,许多基层防疫人员(包括猪场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生猪免疫操作及发生免疫反应时处置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为此,笔者将免疫操作相关技术要求和应激处置技术总结如下,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1 免疫操作技术
1.1 免疫接种前准备
1.1.1 人员和器械消毒:
(1)人员消毒注意点:防疫人员剪短手指甲,用肥皂、消毒液洗手,再用75%酒精消毒手指;穿工作服、胶靴,戴橡胶手套、口罩、帽等;不使用能对皮肤造成损害的消液洗手,在进行气雾免疫时应戴护目镜。
(2)器械消毒注意点:器械清洗一定要保证清洗洁净度;灭菌后的器械1周内不用,下次使用前应重新消毒灭菌;禁止用化学药品消毒;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和是否在有效期内。
1.1.2 器械准备:
(1)金属注射器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法消毒,一般使用煮沸消毒法灭菌;(2)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器等器械应在免疫注射前准备,注意使用有效期。
1.1.3 待接种生猪体况检查:
(1)查猪只精神、食欲、体温,体况异常或比较瘦弱的的不免或暂缓免疫;(2)查猪发病史,发病的不免或暂缓免疫;(3)怀孕后期的母猪,不免或暂缓免疫;(4)对上述不免或暂缓免疫的生猪进行登记,以便及时补免。
1.2 免疫方法
1.2.1 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多在耳根后皮下,油类疫苗不宜皮下注射。
1.2.2 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在耳根后4指处(成年猪)颈部内侧或外侧或臀部。
1.2.3 滴鼻接种,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接种。
1.3 免疫注意事项
1.3.1 强制免疫疫苗必须向各级兽医防疫机构申领,其他猪病疫苗必须向取得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兽药经营许可证》的兽药供应商购买,切忌私自盲目采购和使用非法疫苗。
1.3.2 领用或购买疫苗时,应带好冷藏箱,防止疫苗失效。
1.3.3 应根据本地区和本猪场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合理安排各种疫苗的免疫间隔时间,不能盲目照搬其他猪场的免疫程序。
1.3.4 疫苗储运及使用时,温度应符合说明书要求,严防日晒及高温。液体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每次吸前再充分振摇,冻干疫苗加稀释液后,充分振摇,必须全部溶解后方可使用。
2 免疫反应处置
2.1 常见反应
2.1.1 正常反应:
指疫苗注射后出现短时间精神不好或食欲稍减等症状,此类反应一般可不作任何处理,可自行消退。
2.1.2 严重反应:
主要表现在反应程度较严重或反应超过正常反应的比例。常见的反应有震颤、流涎、流产、瘙痒、皮肤丘疹、注射部位出现肿块、糜烂等,最为严重的可引起免疫动物的急性死亡。
2.1.3 合并症:
只有个别动物发生的综述症状,反应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救治。
(1)血清病:多发生于一次大剂量注射动物血清制品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体温升高、荨麻疹、关节痛等,需精心护理和注射肾上腺素等。
(2)过敏性休克:个别动物于注射疫苗后30 min内出现不安、呼吸困难、四肢发冷、出汗、大小便失禁等, 需立即救治。
(3)全身感染:指活疫苗接种后因机体防防御机能较差或遭到破坏时发生的全身感染和诱发潜伏感染,或因免疫器具消毒不彻底致使注射部位或全身感染。
(4)变态反应:多为荨麻疹。
2.2 免疫接种后不良反应处置
2.2.1 不良反应的预防:
(1)保持动物舍温、湿度、光照适宜,通风良好;做好日常消毒工作;(2)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用适宜的毒力或毒株的疫苗;(3)应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免疫接种,注射部位要准确,接种操作方法要规范,接种剂量要适当;(4)对疫苗的质量、保存条件、保存期均要认真检查;(5)免疫接种前,避免受到寒冷、转群、运输、脱水、突然换料、噪音、惊吓等应急反应。
2.2.2 不良反应处置:
(1)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采用抗休克、抗过敏、抗炎症、抗感染、强心补液、镇静解痉等急救措施;(2)对局部出现的炎症反应,应采用消炎、消肿、止痒等处理措施;对神经、肌肉、血管损伤的病例,应采用理疗、药疗和手术等处理措施;(3)对合并感染的病例用抗生素治疗。
免疫接种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只要防疫人员做足免疫前准备、做好免疫时操作、做细免疫后观察,免疫接种就一定会为防治生猪发生传染疫病起到到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
药物和疫苗同时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在免疫接种前后7~10 d内尽量不要使用抑制免疫的药物 (如地塞米松;氯霉素类、磺胺类、红霉素类等抗菌药物;病毒灵、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 。这些药物对细菌性活疫苗具有抑杀作用,对病毒性疫苗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使用活疫苗前后1~2 d,不要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多种药物可以影响菌苗在体内的繁殖,免疫效果会受到影响。注射活菌疫苗前后5 d严禁使用抗菌素,有些疫苗要求更高,如猪气喘病弱毒苗胸腔注射前15 d及注射后2个月内不得饲喂或注射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免疫技术 篇2
北京华博医院不孕不育专家经多年积极探索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妇女能够正常怀孕并妊娠至足月,主要是因为她们的体内会产生一种“封闭抗体”,这种抗体可以给腹中的胎儿筑起一道保护屏障,使胎儿免受母亲免疫系统的攻击,直到顺利降生。于是,专家组提出,想要让成功治愈女性习惯性流产这一问题,必须修复女性体内的“封闭抗体”,使女性恢复自然孕育微环境,为宝宝重新筑起一道天然“保护屏障”,才能保证胎儿在女性体内着床后安全生长至足月分娩。
专家解释,妊娠是成功的半同种异体移植过程,基于习惯性流产是由于患者对胚胎父系抗原的免疫低反应性所致,专家组采用丈夫或无关个体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对母体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即通过抽取男方(丈夫)静脉血,分离出淋巴细胞,注射入女方 (妻子)体内这一途径,以此诱导封闭抗体的产生;当“封闭抗体”成功分泌,夫妻双方便可以开始实施怀孕计划,等待宝宝顺利出生。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及技术研究 篇3
关键词:猪瘟 免疫失败 原因
1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
疫苗介绍
【性状】本品为海绵状疏松固体,呈乳白、淡黄或淡红色,易与瓶壁脱离,加入生理盐水后,迅速成为均匀的混悬液。
【用途】供预防猪瘟。
【免疫期】注射后4日即产生可靠的免疫力,离乳后仔猪的免疫期可达1年半。哺乳仔猪产生的免疫力不坚强,必须在离乳后再加强免疫1次。
【用法与用量】按瓶签所标示的头份量,于无菌条件下,加入灭菌生理盐水,使每头份稀释成1毫升混悬液。于股内、后臀或耳根背后,行皮下或肌内注射。无论猪只大小,用量均为1毫升。头份量有剩余时,可注2毫升。在无猪瘟流行的地区,如猪只在60日龄时断奶,则于断奶后免疫1次即可;如猪群周围有疫情,则以2次免疫法为宜,1次在21-30日龄时,1次在断奶后(65日龄左右)。怀孕母猪也可注射。乳兔组织冻干苗,按瓶签规定的用量行皮下或肌内注射。
【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猪可出现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经1-3日即可恢复,对健康无不良影响。
【保存期】于-15℃冷冻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1年;0-8℃冷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8-25℃阴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为10日;保存温度超过25℃以上的,不能使用。
【注意事项】①本品在运输时,如气温在8℃以下,可用普通包装;若超过8℃,必须用冷藏包装。②收到冷藏包装的疫苗后,应立即保存于8℃以下的环境中,如果保存在8-25℃的环境中,则须在10日内用完。③稀释后的疫苗,如气温在15℃以下,6小时内用完;如气温在15-27℃则应在3小时内用完,过时不可再用。④病、弱猪,食欲、体温不正常的猪都不可注射。⑤给怀孕母猪注射时,操作要谨慎,以免引起流产。
2 猪瘟免疫失败的技术研究
2.1 保证疫苗质量 疫苗质量是控制猪瘟的关键环节,从我国疫苗研制质量来看猪瘟疫苗的質量安全得到的保障,疫苗研制能够实现安全有效的使用效果,并且疫苗使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但是也要注重对于疫苗的管理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首先要严格按照疫苗运输、保存等要求进行疫苗的管理工作。其次对于疫苗的使用要做到及时使用,并且在2小时内使用完疫苗。
2.2 疫苗的剂量 我国目前猪瘟疫苗的剂量标准还存在争议,我国每头份150个免体反应单位与国外国家的单位药剂量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剂量的不足容易造成猪瘟的发生,因此有的专家提出来要增加我国疫苗剂量,比如加大首免疫苗用量为4头份/头,通过这样的剂量增加可以提高猪身体的免疫能力,降低其被感染的机率。
2.3 规范免疫操作 在保证疫苗质量的情况下,要提高对于猪体进行疫苗注射仪器的消毒处理,避免因为注射仪器的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猪瘟发生,具体操作步骤:首先在进行疫苗注射前对注射器进行彻底消毒;其次注射的深度要保证进入猪的身体内,防止注射过浅而影响疫苗的吸收;最后要选择合适注射针头,要根据猪的大小等选用适合的注射针头。
2.4 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合理使用兽药 正确使用兽药。①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畜禽疾病要进行早期预防,尤其是畜禽传染病,应按照免疫程序,做到有计划、有目的适时预防疾病。不要发病时才注重治疗,增加成本又起不到效果。②严格按照适应症、用法与用量、休药期、免疫规程等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兽药。③农业部兽用处方药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严格按照规定凭执业兽医师开具的处方购买、使用处方药。④不将不是“兽药添字”产品批准文号的兽药预混剂违规添加在饲料中使用。⑤不直接将原料药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或者饲喂动物。⑥严格按照规定建立完整真实的用药记录。⑦不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不销售尚在用药期、休药期内的动物及其产品用于食品消费。⑧严格执行农业部规定的兽药休药期,避免兽药残留超标。
2.5 建立免疫抗体监测系统 猪瘟的发生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需要建立免疫抗体检测系统,及时观察猪的免疫情况,对于没有免疫抗体的要进行疫苗注射,如果在注射以后仍然存在问题的要进行隔离处理,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系统及时发现潜在存在感染的或者已经感染的而没有症状表现的猪,避免猪瘟的进一步传播。
2.6 做好消毒工作 猪瘟发生与猪的生活环境具有重大的关联,因此要对于猪场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等措施保证猪场的卫生。应该选用具有高效的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对于疫苗注射器要进行干净清洁之后选用高压消毒锅进行消毒,而不能简单处理,对于注射部位的消毒也要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消毒处理。
2.7 加强饲养管理 猪瘟的发生与猪的饮食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要在猪的饲料中加强相应的物质,提高猪的抵抗力,降低猪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的不适,同时还要加强对于猪场的科学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猪场的环境卫生,降低猪的疾病发生。合理配置猪场的存猪数量,做好猪场的冬夏温度控制,最大程度降低温度对于猪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邵园青,金星方,陈建民,等.南方夏季猪高热性疾病调查与回顾[J].养猪,2007(1):21-22.
[2]钟官武,江桂林,曹建新.猪瘟(HC)发生的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08(8):20-22.
规模鸡场科学免疫技术 篇4
1 滴鼻点眼法
这是弱毒疫苗从粘膜或呼吸道进人体内的接种方法, 减少母源抗体对疫苗病毒的中和作用。将500只剂量的疫苗用24 mL生理盐水稀释摇匀, 用标准滴管 (眼药水塑料瓶也可) 各在鸡的眼、鼻孔滴一滴 (约0.05 mL) , 让疫苗从鸡气管吸人肺内, 渗入眼中。此法适合雏鸡的鸡新城疫Ⅱ、Ⅲ、Ⅵ系疫苗和传支、喉气管炎等弱毒疫苗的接种, 鸡疫苗接种均匀, 效果好。
2 饮水免疫法
2.1 饮水免疫的特点
饮水免疫最为方便, 适用于大型鸡群, 有些疫苗在饮水免疫时, 只有当疫苗接触到口咽黏膜时才引起免疫反应, 进入腺胃前的苗毒在较酸的环境中很快死亡, 失去作用。饮水免疫的免疫效果很差, 一般不适用于初次免疫, 常用于鸡群的加强免疫。
稀释疫苗的水量要适宜, 不可过多或过少, 应参照使用说明和免疫鸡日龄大小, 数量及当时的室温来确定, 疫苗水应在1~2 h内饮完, 但为了让每只鸡都能饮到足够量的疫苗, 饮水时间应不低于1 h, 但不能超过2 h, 一般用量如下:1~2周龄, 8~10 m L只;3~4周龄, 15~20 mL/只;5~6周龄, 20~30 mL/只;7~8周龄, 30~40 mL只;9~10周龄, 40~50 mL/只。也可在用疫苗前3 d连续记录鸡的饮水量, 取其平均值以确定饮水量。
2.2 饮水免疫的正确操作方法
2.2.1 所用疫苗必须有高效的弱毒苗, 饮水前必须注意疫苗的质量, 有效期, 疫苗的运输、储存、保管等, 对劣质疫苗、过期的疫苗不可使用。
2.2.2 在饮水免疫前, 将供水系统, 饮水器彻底清洗干净, 但不能使用消毒药或洗涤剂, 饮水器具不能使用金属制品, 最好用瓷器。
2.2.3 饮水免疫所用的水应是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深井水, 水中不应含有重金属离子和卤族元素, 自来水应煮沸后放置过夜再用, 对大型养鸡场, 可在自来水中加入去氧剂, 每10 L水中加入10%的硫代硫酸钠3~10 mL, 具体用量视水中卤的含量而定。
2.2.4 疫苗应开瓶倒入水中, 用清洁的棍样搅拌均匀, 若室内风大, 应在室内进行稀释, 最好在稀释液中加入0.2%~0.5%的脱脂奶粉, 以保护疫苗的效价, 提高免疫效果, 水中加入保护剂15~20 min后再加入疫苗。
2.2.5 饮水前应停水3~6 h, 停水之间长短应视天气冷热和饲料干湿度灵活掌握, 天气热或喂干粉料时, 停水时间长一些。
2.2.6 饮水前必须按照鸡群数量多少, 鸡龄大小调整饮水器数量, 使80%~90%以上的鸡能同时饮到足够的疫苗水, 鸡群大, 饮水器不足可分批进行, 做到随稀随饮, 防止过早稀释的疫苗在拖延过程中失效。
2.2.7 稀释疫苗的水量要适量, 不可过多或过少, 应参照使用说明和免疫鸡日龄大小, 数量及当时的室温来确定, 疫苗水应在2 h内饮完。
2.2.8 炎热季节, 饮水免疫应在清晨进行, 应避免高温时进行, 疫苗稀释液不可暴露在阳光下。
2.2.9 饮水免疫前后2 d, 合计5 d (最好是7~10 d) 内饲料中不得加入能杀死疫苗 (病毒或细菌) 的药物及消毒剂。
2.2.1 0 疫苗的接种途径与免疫效果有直接关系, 并非所有疫苗都适合饮水免疫, 如油乳剂灭活苗只能采用注射法免疫, 对不适合饮水法免疫的疫苗用饮水法免疫, 又能导致免疫失败。
3 注射法
3.1 注射法特点
用此法免疫, 疫苗剂量准确, 见效快, 注射法包括皮下 (颈部) 注射和肌肉 (胸肌) 注射两种。马立克氏疫苗用皮下注射法, 其他灭活苗均用肌肉注射法。注射法免疫比较费时费力, 抓鸡时对鸡群的干扰应激也比较大。
皮下注射:有颈背部皮下注射、腹股沟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法:部位在鸡的颈背部, 局部消毒后, 用食指和拇指将颈背部皮肤捏起呈三角形, 沿三角下部刺入针头注射, 常用于马立克氏病的免疫, 皮下注射时, 疫苗通过毛细血管和淋巴系统吸收, 作用缓慢而持久, 维持时间长。
肌肉注射法:部位有胸肌和腿肌, 成鸡多用。注意刺入深度, 避免伤及内脏和血管神经, 灭活苗最好用此法。作用迅速, 免疫效果确实, 下午4点以后注射, 疫苗升温到25℃左右, 用温水升温, 不能用开水升温。
3.2 新城疫I系注射免疫注意事项
3.2.1 用于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免疫过的2月以上的鸡, 不得用于新生雏鸡。
3.2.2 产蛋鸡则产蛋前用该疫苗进行免疫, 在产蛋期不要使用。
3.2.3 混养鸡在免疫时应注意雏鸡的隔离、消毒。
3.2.4 未用ND低毒力苗免疫过的2月龄以上的土种鸡也可使用本疫苗。
4 翅内刺种法
将1 000只剂量的疫苗, 用25 mL生理盐水稀释, 充分摇匀, 用接种针蘸取疫苗, 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刺种, 20日龄内雏鸡刺1针, 大鸡刺2针。适用于鸡新城疫Ⅰ系和鸡痘疫苗的接种, 但3 d后要检查刺种部位, 若有小肿块或红斑则表明免疫成功, 否则需要重新接种
5 浸头免疫法
按每只鸡0.5~1 mL的生理盐水稀释疫苗 (20日龄内用0.5 mL) , 盛在茶碗内, 将鸡腿和翅膀捉住。按住鸡头浸入疫苗中 (没过眼部) 2 s, 使鸡的眼鼻口中都沾上疫苗。此法适合鸡新城疫Ⅱ、Ⅲ、Ⅵ系和法氏囊等弱毒苗。
6 气雾免疫
气雾免疫分为喷雾免疫和气溶胶免疫两种方法。喷雾免疫的雾粒大小为10~100μm, 气溶胶1~50μm。在ND免疫中, 气雾免疫效果较好, 该方法不可诱导产生循环抗体, 而且也产生局部免疫力, 但气雾引起的应激反应程度与雾粒大小成反比, 因此, 在有呼吸道病史的鸡更适合采用较大雾滴的喷雾免疫。
7 拌料口服法
先将疫苗用适量清水稀释后, 再拌入饲料中喂。目前仅有1010禽乱菌苗, 澳大利亚研制的V4-UPm澳V4毒株的耐热变种鸡新城疫苗。
以上几种免疫方法, 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时, 要根据疫苗特性结合鸡群日龄选择最佳免疫方法。有些养殖户不管什么疫苗, 一律用饮水免疫法, 图省事, 结果往往达不到应有的免效果。比较这几种方法, 饮水免疫法的效果是最差的。
免疫技术 篇5
鹤壁市成功举办首届免疫规划技术比武大赛
七月的大地,激情似火,市疾控中心摆下免疫规划比武场;七月的鹤壁,鲜花竞放,欢歌笑语彰显疾控卫士靓丽风采。为进一步推动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加强我市免疫规划体系建设,提高免疫规划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规范预防接种人员的接种行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规范、高效、优质的预防接种服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我市的发生和流行,为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2012年7月26日下午,由市卫生局主办、市疾控中心承办的鹤壁市首届免疫规划技术比武大赛在此隆重举行。
来自各县区的免疫规划精英组成了5个代表队参加了本次大赛,每个代表队由3名队员组成,其中,县区疾控中心1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人。
比赛内容涉及《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河南省免疫规划三规范一意见》、《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全国AFP病例监测方案》等。
比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知识竞赛,包括个人必答题、团体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加赛题五个环节;第二阶段为实践技能比武,包括对目标儿童预检登记、疫苗注射、接种证打印、信息系统使用、儿童留观等现场技能操作。市疾控中心选派的免疫规划专家进行现场打分。
这是一次智慧的较量,一场技术的比拼。知识竞赛现场,参赛队员个个精神抖擞,胸有成竹,斗智斗勇,踊跃回答,比赛现场气氛热烈,观众席上掌声不断;技能比武现场,参赛队员认真细致,沉着冷静,操作规范,技术娴熟。经过4个小时紧张而又激烈的角逐,浚县代表队一举夺得了本次比武大赛的桂冠,荣获团体一等奖,淇县和山城区代表队荣获团体二等奖,淇滨区和鹤山区代表队荣获团体三等奖,并评出了个人优胜奖、优秀奖、贡献奖,对获奖团体和个人现场颁发了奖牌、荣誉证书和奖品。
河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郭万申、市卫生局局长陈元方、副局长周长海莅临现场进行了观摩指导。陈元方局长在比武现场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技术比武活动和免疫规划工作提出了殷勤期望和具体要求。要求各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免疫规划工作,既要重视业务学习,又要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全面提高全市疾控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促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免疫技术 篇6
关键词:免疫学原理与技术;民主式教学;展示性教学;自主式教学;实验教学模式
随着医学、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种实验学科的迅速融合,免疫学原理及其在生物、化学、医学领域中的实用技术,对大学生物专业的学生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免疫学原理及实验技术,不仅对大学生的继续深造有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就业也有一定的帮助。免疫学源于医学,是医学的拓展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免疫学已经成为了医学、细胞生物学、化学、物理相互融合的交叉学科。在大学的生物教学中,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免疫学课程的特点,往往仅仅能让大学生对上课内容进行机械地记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在较为复杂的免疫学基本原理方面,学生仅能记忆字面的信息而没有深入的思索;在免疫学实用技术方面,由于课时的限制,仅能对学生做简单介绍,而不能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所以,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掌握免疫学原理的精髓,初步了解并实践免疫学实用技术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入创新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民主式、开放式、自主式教学在课程中的比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综合能力。
一、民主式教学模式
师生关系,特别是大学中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较重要的基础的人际关系。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知识做成板书和电子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硬性向学生灌输,对学生的评价也往往以学生是否对上课的知识顺从接受为标准。对上课内容顺从的学生往往能得到表场,而那些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往往因拒绝或质疑讲课内容而受批评。在免疫学原理与技术课程中,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由于免疫学是交叉学科,必须由其他课程的知识做基础,对教师来说,必须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大量的知识向学生灌输,有较大的难度。从而会出现教师讲课速度快,不顾及学生对知识接受的状况,并对学生的质疑及提问出现打压的情况,往往导致学生与教师的对立情绪。师生在教学中是民主平等的,这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师生心理的积极互感。引入民主教学模式可以使师生关系平等融洽,改善课堂的氛围。如在讲免疫学绪论时,提到“免疫学的起源被定义为西方18世纪英国人琴纳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探索”。有学生质问“明明有史料记载中国在宋代就已经有利用人痘防治天花的情况,为什么免疫学起源不是在中国?”教师并没有生气,而是和学生探讨“中国在古代曾经领先于世界,但在清代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历史是由强者书写的,各位同学要努力学习,才能让国家兴盛。”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不会被打压,同时,也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民主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师生迅速打成一片,使课堂关系融洽。
二、展示性教学模式
由于免疫学课程包括了较多交叉学科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有深刻的记忆和便于理解,仅仅依靠做成的板书和电子课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入高展示度的教学方式,在增加课堂乐趣、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例如,在介绍免疫球蛋白的课程中,仅用图片和平面结构并不能使学生了解免疫球蛋白的性质和作用。在课程中,首先使用简单的木质材料制作科具,展示了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以及其与抗原的结合。其次,使用蛋白质模拟软件,模拟了各类免疫球蛋白的骨架、表面、结构以及与抗原的相互作用,并制作成影视材料播放。再次,在适当的条件下,带领学生观看免疫球蛋白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使学生充分地理解了免疫球蛋白的性质与功能。例如,在介绍免疫系统三种补体途径的过程中,制作了Flash文件,依次生动展示了各种参与因子在补体途径中参与的时间与位置,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再例如,在介绍免疫学过程中四种超敏反应的引发原因以及机理时,结合生活中应当注意的细节,搜寻影像资料,向学生充分展示了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发生后引发的病理状态,以及在现实中如何注意生活细节避免的知识。通过高展示性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对大量繁杂的知识不产生厌恶心情,反而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自主式教学模式
由于免疫学原理较多,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很难将全部知识消化吸收;因此,为了锻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了自主式教学的比重。例如,在介绍人类的ABO血型,Rh血型以及各种动物的血型时,许多学生在高中生物课程内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并不知道具体的机理。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原理,在课后组织学生自发组合成多个小组,小组成员充分配合,从图书馆以及网络搜索材料,做成电子课件。在课堂上分别一一展示,各小组不仅通过大量的搜索获得了较大的知识量,各小组之间也进行了知识的交流。例如,在整个免疫学原理与技术课程结束后,各小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结合了生活中的情况与学习到的本课程知识后,展示了各位同学对本课程的理解程度与深入程度。自主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也形成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关系。
四、实验教学模式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这门课程,不仅仅包括了基本的免疫学原理,让学生记忆这些原理也不是该课程的目的;同时,免疫学中的诸多技术也不是能依靠记忆就能掌握的。因此,需要引入适量的免疫学实用技术教学。同时,结合自主式教学模式,学生要在对原理掌握的基础上自主设定实验方案。所以,不但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实验基本原理、大致步骤,还需要通过对比、分析以获得最好的实验方案,还需要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协同合作能力,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介绍免疫球蛋白的章节中,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组织学生进行了基本的免疫球蛋白相关抗原。在验证人类ABO血型的过程中,设计免疫共沉淀实验,介绍了A血型个体红血球有A抗原与B抗体,B血型个体红血球有B抗原与A抗体,O血型个体红血球无A、B抗原却有A、B抗体,AB血型个体有A、B抗原却无A、B抗体;形象解释了为何AB血型个体是能接受AB、A、B型血液,而O型血是万能输出血的原因。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利用家兔制备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技术流程,使学生完成并初步掌握了初次免疫、加强免疫、动脉取血、血清制备以及抗体提取的技术;其中,也加入了蛋白质盐析、透析脱盐、凝胶过滤层析以及基于亲和配体的亲和层析等流程。再次,组织学生,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杂交、酶联免疫反应等生物技术,展示了抗体与抗原的作用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了这些常用的蛋白质实验技术。总之,自主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对课程机理有形象的掌握,同时也接触了基础的实验操作方式。
总之,免疫学是横跨医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的融合学科,学好相关课程需要学生有较广的知识跨度和较深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免疫学原理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课程中,引入了民主式、展示性、自主式教学模式,并加入了适当实验教学模式。较好地融洽了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课程理论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文字功底、口头表达能力,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应用较广的基本实验技能,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有较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陈继贞,张祥沛.生物学教学法教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3]罗建平,周建芹,姜绍通,等.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
浅谈鸡免疫接种技术 篇7
1免疫程序的制定
要根据种鸡的免疫状况以及本地疾病的流行情况, 结合本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目前要把马立克氏病、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作为主要的防制对象, 按时接种疫苗。对当地没有威胁的疫病, 可以不接种。疫苗的种类不可过多、过滥。接种的时间可向提供雏鸡的种鸡场咨询, 但更可靠的方法是通过抗体检测等手段来确定日期。
2使用疫苗的注意事项
2.1一般弱毒活性疫 (菌) 苗应在0℃以下保存和运输。要禁止高温和阳光直射。灭活疫 (菌) 苗保存的最适湿度为2~8℃, 要禁止冻结。不能使用过期失效的疫苗。
2.2使用疫苗前应检查瓶体是否破裂。无标签、无批号、无失效期标识的疫苗不得使用。
2.3使用冷冻苗时要在室温中慢慢解冻。开启冻干苗时必须埋入用来稀释的水中进行。要准确计算稀释倍数, 并充分搅匀,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用完。
2.4在使用活菌苗的前后5 d内, 要停止使用一切抗菌素。停止对饮水和鸡体的消毒。但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水溶性维生素以缓解应激。
2.5所有接种用具必须在接种前清洗, 禁止存留消毒剂。接种后应进行消毒清洗, 以防散毒。
3常用免疫接种方法
家禽免疫接种的途径和方法比较多, 不同种类的疫苗都有各自的方法, 使用时应严格遵从疫苗使用说明书。现将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介绍如下。
3.1滴鼻、滴眼法
此法是使疫苗通过与眼、鼻腔、口腔、喉和气管粘膜等接触而进入体内的接种方式。方法是:将疫苗稀释好, 然后用滴管吸取, 准确定量地滴入鼻孔或眼结膜内。该法对雏禽可以避免疫苗病毒被母源抗体中和与干扰, 而且能产生良好的局部免疫反应, 特别适合于早期免疫、其免疫水平能达到均匀一致。适用于鸡新城疫疫苗 (Ⅱ系、Ⅲ系、Ⅳ系苗) 及传支、传喉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
3.2刺种法
此法适用于鸡痘疫苗接种。方法是:将1 000头份的疫苗, 用20~25 m L灭菌生理盐水稀释, 用特制刺种针或消毒钢笔尖蘸取稀释的疫苗, 在鸡翅内侧无血管部位刺种。一般20日龄以内的雏鸡不能应用, 1月龄以上剌两下, 接种后14~21 d产生免疫力。使用该法时, 要保证有足够量进入皮肤内。
3.3皮下注射法
该法适用于马立克氏病疫苗等的接种。方法是:将稀释好的疫苗注入皮下疏松组织, 雏鸡常在颈背皮下部;育成鸡或成年鸡, 一般在股内侧皮下部。另外, 新城疫油乳剂疫苗、禽病毒性关节炎疫苗等也适用。
3.4肌肉注射法
该法对鸡新城疫Ⅰ系苗最常用, 也适用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等。方法是在鸡的胸肌、外侧腿部肌肉或在翅膀肩关节部附近的肌肉注射。该法剂量准、作用快、抗体水平均匀且较高, 适合于小群或需要坚强免疫力的种禽群。
胸肌注射接种应注意, 进针时针头斜向前刺入, 以免刺伤心脏。
3.5饮水免疫法
适用于新城疫疫苗 (Ⅱ系、Ⅲ系、Ⅳ系苗) 、传支以及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等。适用于大群免疫, 省工、省力、方便, 引起鸡群的应激较轻。在使用饮水免疫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3.5.1必须有足够的停水时间和饮水器数量, 以防鸡只饮用的剂量不均衡而造成免疫水平参差不齐。用于饮水免疫的疫苗必须是高价的, 使用疫苗的剂量应为滴鼻、滴眼的倍量以上。
3.5.2稀释疫苗最好用凉开水, 忌用漂亮白粉消毒的自来水。有条件的最好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饮水中若加入0.2%脱脂奶粉作为稳定剂, 则免疫效果更理想。
3.5.3饮水时间最好在中午或下午。免疫前应停止供水2~4 h左右, 这应视气候、季节和饲料因素决定。
3.5.4饮水器必须干净并保证足够的数量。一般不能用铁皮等制成的容器作饮水用具, 以免影响疫苗效价。至于饮水器的数量, 以保证全群70%~80%以上雏鸡能同时一次饮上疫苗稀释水为准。疫苗水饮完后1~2 h再正常供水。
动物免疫接种技术探讨 篇8
1 免疫接种方法
1.1 涂肛或擦肛免疫接种
涂肛或擦肛免疫接种仅用于鸡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强毒型疫苗, 接种部位为鸡的肛门。接种时, 助手将鸡倒提, 用手握住鸡的腹部, 使肛门黏膜翻出, 操作者用去尖毛笔蘸取疫苗涂擦肛门。
1.2 穴位注射免疫接种
适宜应用穴位注射免疫接种的动物有猪、乳牛、羊、鸡等, 以猪应用最为常见, 接种部位为后海穴和风池穴2个穴位。
适用穴位免疫的疫苗有: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疫苗、猪旋毛虫疫苗、口蹄疫疫苗、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破伤风杆菌液、羊衣原体灭活苗、羊三联四防疫苗等。
1.2.1 后海穴免疫
后海穴也称交巢穴, 位于动物肛门与尾根之间的凹陷处。以猪为例, 接种时, 先确实保定好猪只, 将猪的尾巴向上拉起。操作者手持注射器于后海穴向前上方, 与直肠平行或稍偏上进针刺入, 注入疫苗后, 将针头拔出, 用酒精棉球轻压针孔, 最后涂5%碘酊消毒。
后海穴免疫接种应当根据猪只的大小和肥瘦掌握适宜的进针深度, 一般3日龄仔猪约为0.5 cm, 随年龄的增大增加进针深度, 成猪约为4 cm。
1.2.2风池穴免疫
风池穴位于动物寰椎也就是第一颈椎前缘直上部的凹陷中, 左右侧各有一穴。接种时, 先保定好动物, 操作者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1.0~1.5 cm, 小猪刺入1.0 cm就可以。注入疫苗后, 将针头拔出, 用酒精棉球轻压针孔, 最后涂5%碘酊消毒。
穴位注射免疫一定要找准穴位, 并且确实保定好动物, 另外, 还要严格按规定的注射剂量注入疫苗, 禁止打飞针, 以免造成注射剂量不足和注射部位不准。
1.3 腹腔注射免疫接种
腹腔注射免疫接种适用于小鼠等实验动物、家禽和幼畜。注射部位选择在腹部下侧。
接种时, 先抓住小动物的后肢, 倒提动物, 使内脏下垂。然后用2%~5%碘酊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接种部位, 再用挤干的75%酒精棉球脱碘。接着, 由腹部下侧正中线处与地平线垂直进针, 针穿透腹膜后注入疫苗。注射完毕后, 拔出针头, 涂5%碘酊消毒。
2 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程序
2.1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
2.1.1 种鸡、蛋鸡免疫
雏鸡7~14日龄时, 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 初免3~4周后可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开产前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 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免疫1次。
2.1.2商品代肉鸡免疫
商品代肉鸡7~10日龄时, 用禽流感或禽流感-新城疫二联灭活疫苗免疫1次就可以。
2.1.3种鸭、蛋鸭、种鹅与蛋鹅免疫
雏鸭或雏鹅14~21日龄时, 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 间隔3~4周, 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1次加强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每隔4~6个月, 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1次。
2.1.4 商品肉鸭、肉鹅免疫商品肉鸭
7~10日龄时, 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1次免疫就可以。肉鹅7~10日龄时, 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 初免后3~4周, 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1次加强免疫。
2.2 口蹄疫的免疫
2.2.1 规模养殖家畜和种畜免疫
对规模养殖的家畜和种畜, 口蹄疫的免疫程序为:仔猪和羔羊在25~28日龄时进行初免, 免疫剂量分别是成年猪、羊的50%。初免后间隔1个月进行1次强化免疫, 以后每隔1个月免疫1次。犊牛在90日龄时进行初免, 免疫剂量为成年牛的50%, 初免后间隔1个月进行1次强化免疫, 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1次。
2.2.2 散养家畜免疫
对散养家畜, 应该在春、秋两季对所有易感家畜进行1次口蹄疫集中免疫, 每月定期补免。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规模养殖家畜和种畜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2.2.3 调运家畜免疫
对调出县境的种用或非屠宰畜, 要在调运前2周进行1次口蹄疫强化免疫。
2.2.4 紧急免疫
发生口蹄疫疫情时, 要对疫区、受威胁区域的全部易感动物进行1次强化免疫。边境地区受到境外疫情威胁时, 要对距边境线30 km的所有县的全部易感动物进行1次强化免疫。
2.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
2.3.1 蓝耳病活疫苗免疫
蓝耳病活疫苗种猪群每年免疫3次, 每次每头肌肉注射2 ml。后备种猪群配种前4周进行初免, 每头肌肉注射2 ml。配种前6~8周进行强化免疫, 每头肌肉注射2 ml。仔猪断奶前1周免疫1次, 每头肌肉注射2 ml。如果是首次使用蓝耳病活疫苗免疫, 种猪群和保育结束前仔猪全群普免1次, 间隔4周, 种猪群再次普免1次。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免疫程序只适用于蓝耳病阳性猪场。
2.3.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免疫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为:商品猪断奶后进行首免, 每头肌肉注射灭活疫苗2 ml。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地区1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母猪70日龄前的免疫程序与商品猪相同, 以后每次分娩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 每次每头肌肉注射4 ml。种公猪70日龄前的免疫程序与商品猪相同, 以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1次, 每次每头肌肉注射4 ml。
2.4 猪瘟的免疫
猪瘟的免疫程序为: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各免疫1次。种母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各免疫接种1次或母猪产前30 d免疫接种1次。仔猪20日龄用猪瘟兔化弱毒苗进行首免, 或者仔猪出生后、没有吮初乳前用猪瘟兔化弱毒苗超前免疫, 70日龄再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加强免疫1次。新引进猪及时进行补免。
2.5 鸡新城疫的免疫
种鸡、蛋鸡的鸡新城疫免疫程序为:7日龄初免新城疫一传支 (H120) 二联苗, 每只鸡滴鼻1~2滴, 同时, 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苗0.3ml。60日龄进行二免, 用新城疫I系弱毒活疫苗或新城疫灭活苗肌肉注射。120日龄, 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苗0.5 ml。开产后, 再次加强免疫, 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 3~4个月用新城疫Ⅳ系弱毒活疫苗饮水免疫1次。
肉鸡的鸡新城疫免疫程序为:7~10日龄初免新城疫一传支 (H120) 二联苗, 每只鸡滴鼻1~2滴, 同时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苗0.3ml。
2.6 炭疽免疫
对3年内曾发生过炭疽疫情的乡镇, 对易感牲畜要求每年进行1次免疫。发生炭疽疫情时, 要对疫区、受威胁区的所有易感牲畜进行1次强化免疫。
2.7 布鲁氏菌病免疫
对布鲁氏菌病流行地区, 要求在春季或秋季对易感家畜进行1次免疫。
2.8 狂犬病免疫
狂犬病免疫, 3月龄以上进行首免, 1年后加强免疫1次, 以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
3 结语
动物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各种重大疫病的有效方法, 只有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接种, 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动物免疫接种不仅要注意接种方法, 而且要注意接种后的相关预防措施, 以免接种后对动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摘要:从涂肛或擦肛免疫接种及腹腔注射免疫接种方面阐述了动物免疫接种方法, 并列举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程序, 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瘟等, 为动物有效免疫接种提供了参考。
浅谈畜禽免疫操作技术 篇9
关键词:免疫,程序,标识,畜禽
开展畜禽免疫是为了提高畜禽对相应疫病的特异性抵抗力, 对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 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因地制宜,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科学操作, 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1 疫苗的保管和储藏
1.1 检查储藏设备
冷冻室的调控档位在3~4之间, 冷藏室的调控档位在1~2之间。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1.2 疫苗的保存
按疫苗的种类及要求, 同一种类、同一批次的归在一起, 建立台帐。储藏规范、整洁。活疫苗在冷冻室-20℃下保存, 灭活疫苗在冷藏室2~8℃保存[1]。
2 稀释和抽取疫苗
2.1 稀释疫苗
2.1.1 检查疫苗
使用前认真检查疫苗, 超过有效期, 瓶盖松动、瓶子破裂、失真空和标签不完整, 或油佐苗色泽不正常、有沉淀、破乳和分层等现象, 一律不得使用[2]。
2.1.2 冻干疫苗的稀释
用酒精棉球消毒瓶塞, 按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稀释剂、稀释方法和稀释倍数稀释疫苗。不带专用稀释液的疫苗选用蒸馏水、无离子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时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 注入疫苗瓶中, 摇匀使其完全溶解。全部抽出, 注入疫苗稀释瓶中, 然后再抽取稀释液, 注入疫苗瓶中, 振荡冲洗, 抽取干净, 注入疫苗稀释瓶中, 补充稀释液至规定量, 确保每个注射剂量含有足够的抗原, 轻轻摇匀。现用现配, 在4个小时内用完, 绝不能使用过夜疫苗[3]。
2.2 抽取疫苗
充分振摇疫苗瓶, 使疫苗混合均匀。但不可剧烈振摇, 防止产生气泡。排净注射器、针头内的水分。用75%酒精棉球消毒疫苗瓶瓶塞, 在疫苗瓶上固定一颗专门用于抽取疫苗的针头, 此针头刺人疫苗瓶液面下。抽取需要剂量的疫苗, 抽出疫苗后用拧干的酒精棉球盖上针头尾部。
3 健康检查
免疫注射前对畜禽进行健康检查, 凡是患病、体弱、怀孕后期的牲畜实施缓免, 做好记录, 适时补免。
4 免疫注射
4.1 注射部位的选择和处理
家禽皮下注射在颈部后1/3处或翼下, 肌肉注射一般在胸部、腿部或翅根部肌肉。家畜皮下注射牛羊在颈侧中1/3处, 猪在耳根后2~4指或股内侧, 犬在颈部。肌肉注射牛羊在颈部或臀部, 猪在颈部、耳后、或臀部, 犬在颈部。
4.2 剪毛和消毒
先用毛剪剪去注射部位的被毛 (少毛部位可以不剪) , 然后用75%的酒精或2~5%的碘酊棉球消毒。注意活疫苗不能用碘酊消毒, 如果用碘酊消毒, 必须用75%酒精脱碘。
4.3 注射方法
4.3.1 家禽
(1) 皮下注射操作:使其头朝前腹朝下, 左手食指与拇指提起背侧皮肤并向上提起, 右手持注射器由前向后从皮肤隆起处刺入皮下, 注入疫苗。 (2) 肌肉注射操作:选胸骨外侧2~3厘米的表面肌肉, 进针方向与禽保持45°角倾斜向前进针;腿部肌肉注射应选在无血管处外侧, 进针方向应与腿部平行, 顺着腿骨方向并保持与腿部30~45°角进针;翅根部位应在肌肉较多的地方注射。
4.3.2 家畜
(1) 皮下注射操作:左手拇指与食指捏取颈侧下或肩胛骨的后方皮肤, 使其产生褶皱, 右手持注射器针管在皮肤褶皱底部倾斜、快速刺入, 缓缓注入。以防刺穿皮肤, 注射到皮外。注射完毕, 将针拔出, 立即用药棉揉擦, 使药液散开。 (2) 肌肉注射操作:左手固定注射部位, 右手拿注射器, 针头垂直刺入肌肉内, 然后用左手固定注射器, 右手将针芯回抽一下, 如无回血, 把疫苗慢慢注入。有回血, 改变位置进行注射。
5 免疫反应应急处理
要特别留意畜禽在免疫注射过程中和免疫注射后的反应, 如果出现呕吐、全身发抖和神经症状等严重反应时, 应及时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或者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等进行救治。必要时使用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B6或碳酸氢钠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并交待畜主, 轻微反应属正常反应, 不需处理。有强烈反应的, 及时与防疫员联系。在免疫后3天禁止使用抗病毒及消毒药物[4], 免疫后10天内不能使用抗菌素及磺胺类等药物[2]。
6 佩戴畜禽标识和上传信息
6.1 佩戴要求
(1) 新出生畜禽, 在出生30天内加施畜禽标识;30天内离开饲养地的, 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从国外引进畜禽, 在畜禽到达目的地内10日内加施畜禽标识。 (2) 猪、牛、羊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 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的, 在右耳中部加施。 (3) 畜禽标识磨损、破坏、脱落后, 应及时加施新的标识, 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6.2 信息录入和上传
免疫注射后, 及时将防疫员姓名、畜主姓名、所在地、畜种、日龄、用途、耳标号、免疫日期、免疫数量、疫苗类型和批号等相关信息, 按照操作程序输入识读器。经核对无误后, 按“确认”键把信息上传到数据库。
7 建立免疫档案
免疫结束后应及时填写免疫登记表、免疫证明、免疫户口册, 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免疫档案主要包括:畜主姓名、地址、畜禽种类和数量、免疫日期、疫苗名称和生产厂家、生产批号、防疫人员和畜主签字等内容。填写规范整洁, 记录无误。登记表和户口册的免疫时间一致, 数据统一。
8 清洗器具和处理废弃物
免疫接束后, 要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止血钳、镊子等器具清洗干净, 消毒灭菌。用过的空疫苗瓶, 开启或稀释后用不完的疫苗、回收的消毒棉球等废弃物集中在不易接触到的地方, 统一焚烧或消毒后深埋。
参考文献
[1]王功民.村级防疫员动物免疫技术[G].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1) :6-35.
[2]何志伟, 李永吉, 等.浅述规模养殖如何做好动物疫病防制工作[J].云南畜牧兽医, 2009 (1) :41.
[3]容斌.浅谈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云南畜牧兽医, 2009 (2) :43.
浅谈鸡的喷雾免疫技术 篇10
1 准备工作
1.1 保证鸡舍环境条件
主要是指要保证鸡舍内高温、高湿和少尘。当舍内温度过高或湿度太低时, 稀释的疫苗雾滴的蒸发会加速, 造成鸡只吸入疫苗的剂量不足;当舍内灰尘量大时, 灰尘会随稀释的疫苗雾滴进入鸡的呼吸道, 引起呼吸道疾病, 并且灰尘也会与稀释的疫苗雾滴结合并迅速沉降至地面也影响免疫效果。因此, 进行喷雾免疫时, 应采取一定的增温、增湿措施, 以使舍内的温度达到18~24℃、相对温度70%左右, 此外, 还要求在喷雾免疫时关闭舍内门窗和通风换气设备, 以减少舍内外的空气流动, 保证药物浓度。
1.2 停用抑制性药物
喷雾免疫与其他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5~7d, 以免产生免疫干扰。在喷雾免疫前后5d内不得在饲料或饮水中投喂抗病毒类药物、地塞米松和氢化可的松等能消除疫苗作用、引起免疫抑制或毒性较强的药物。此外, 在喷雾免疫前后1~2d内既不能进行带鸡消毒, 也不可给鸡提供含消毒剂、清洁剂、重金属离子的饮水。
1.3 稀释疫苗
应选用去离子水或无菌纯化水稀释疫苗, 不能选用生理盐水等含盐类的稀释剂。活苗稀释液的温度以2~8℃为宜, 灭活苗的温度不能超过15℃。可用塑料瓶、玻璃缸等非金属器皿作容器, 用消毒过的玻璃棒不断搅拌。疫苗使用量是其他免疫方法的2倍。同时, 还要保证喷雾器或雾化器内无其他药物残留, 最好选用疫苗接种专用的器具。另外, 还要求稀释后的疫苗在2h内用完, 以免疫苗减效或失效。
2 喷雾操作
将鸡群赶到墙边的一侧, 由鸡舍的一端开始, 喷枪距鸡群1m远, 水平喷向鸡群或呈45度角, 不要直接向鸡的体表。边喷边走, 匀速缓慢行进, 往返喷雾2~3遍, 使鸡舍内形成良好的局部雾化区。同时, 要保证雾化粒子的大小要适中, 雏鸡的雾滴直径通常为50~200m, 以使雾滴落入眼睛和鼻孔等上呼吸道而获得免疫。1月龄以上的鸡宜用直径为10~30m雾滴, 以便雾滴进入下呼吸道。另外, 还要注意行进速度。喷雾免疫的行进速度决定着疫苗分布的均匀程度和鸡只获得疫苗的剂量, 是确保免疫效果的关键环节, 必须提前确定。一般的方法是在喷雾免疫前进行试喷, 即将一栋鸡舍的鸡按数量分成三部分, 先对其中的1/3参照疫苗剂量用清水缓慢、匀速地试喷2~3遍, 再根据试喷情况确定喷雾免疫的最佳行进速度。在喷雾结束20min后才能开启所有门窗和通风换气设备, 因为一般来说, 喷出的雾粒大约需要20min才会降落至地面, 并且在此时鸡群已经能够获得足够的免疫剂量。对同一区域内的鸡只, 喷雾应在同一天内完成。
3 注意事项
3.1 减免应激
鸡群喷雾免疫接种一般选择在暗光下或傍晚时进行, 以减少鸡的活动量和避免阳光直射疫苗。喷雾免疫前12h, 可给鸡群饮用0.1%的维生素C或水溶性多种维生素溶液, 以增强鸡体的抗应激能力。不能在鸡只刚吃完饲料或饮水后喷雾, 且喷雾免疫也不能与称重、转群、更换饲料等操作同时进行。通常喷雾时使鸡群的羽毛达到略湿的程度即可, 切不可将其喷成“落汤鸡”样, 以免对其造成大的应激。免疫后, 可使用一定的抗菌药物, 以防止鸡群发生气囊炎。此外, 也要注意鸡只的母源抗体水平, 以避免其对喷雾免疫的效果产生影响。3.2做到对症用药只有预防呼吸道疾病的疫苗才可以通过喷雾的方式进行免疫, 如鸡新城疫II、IV系弱毒疫苗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等。但是, 当鸡只已经发生呼吸道疾病时, 则不能进行喷雾免疫。否则, 不仅不会产生理想效果, 而且还可能使病情加重。
3.3 注意对操作人员的防护
免疫技术 篇11
关键词:犬瘟热病毒;免疫胶体金;诊断
中图分类号:S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197-1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引起的犬科、鼬鼠科及部分浣熊科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有时也侵害神经系统,临床上以上呼吸道、胃肠道的卡他性炎症,非化脓性脑膜脊髓炎和双相热型为主要特征。Carrie首次报道CD病原为病毒,该病几乎遍布世界各地,被视为当前危害犬群最严重的疫病之一。我国是CD的多发地区,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流行范围极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对养犬业危害巨大。CDV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成员,基因组为单股RNA,病毒粒子呈现圆形或不整形成。虽然CDV病原体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病型却复杂多样,临床上常与支气管败血波特杆菌、沙门氏菌、犬细小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所以给诊断带来了巨大困难。本文根据病例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做出初步诊断的基础上,经血清学方法——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做出最终诊断。
1 病例
来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图们市15例病例,病犬均死亡。采集病犬抗凝血,分离血清,同时采集各病变明显的组织,-20℃保存备用。
2 临床症状
病犬初期表现为体温升高,有时高达40℃以上,尿赤黄或更深,眼睛有脓性分泌物,精神颓废,食欲废绝。随后侵害波及呼吸系统,病犬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鼻部干燥或龟裂,眼鼻脓性分泌物增多,常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肺部有罗音特征。因此发病初、中期,很容易被错误诊断为感冒或肺炎,应该予以其他方法进行鉴别。个别病犬出现呕吐和腹泻。病程后期常出现神经症状,如出现吠叫、头部震颤、四肢抽搐,严重时出现癫痫症状,最终因麻痹衰竭死亡而转归,病犬脚垫增厚、干裂也是后期的典型特征。如果进入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就很难治愈,即便是病愈,也会留下后严重的遗症。一般情况下病犬的病程为15-45d,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犬均以死亡告终。
3 病理变化
由于CDV对犬的上皮细胞具有特殊亲和力,所以病变分部比较广泛。幼龄犬感染CDV后通常出现胸腺萎缩,而成年犬则多见结膜炎、鼻炎、气管及支气管炎和卡他性肠炎。进入后期的病犬如出现神经症状,则病犬的脚垫部皮肤多发生角质化或龟裂,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较为明显,如脑室扩张和脑膜内充血,以及脑脊髓液大量增加。病犬的神经组织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多出现在细胞浆内,直径为1-5μm,而核内包涵体多位于神经节细胞、腺上皮细胞和上皮细胞。
4 诊断结果
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在诊断过程中采取了包涵体检查、荧光抗体检测和PCR检测等三种平行诊断。对15份疑似CD的病料进行镜检、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其中免疫胶体金检测与PCR检测结果均为CD阳性,而荧光抗体检测CD阳性13例,包涵体检测CD阳性9例(表1)。
5 讨论
犬瘟热是犬类多发的一种常见病,对养犬业的危害非常之大,也是阻碍养犬业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这就要求养殖户要特别重视犬瘟热的发生和发展,一旦发生犬瘟热,为阻止病原体的蔓延,管理人员必须迅速将病犬从畜舍内隔离出来,用来苏儿或火碱等消毒试剂对率舍进行彻底消毒,避免病犬的调动和外来人员进入,对周边假定健康犬和受疫情威胁犬,可用犬瘟热病毒高免血清或单克隆抗体进行紧急接种,等疫情逐渐稳定后,再考虑注射犬瘟热疫苗。
患犬瘟热的耐过犬能获得坚强的免疫力。因此,按照犬的免疫规程进行合理的免疫接种,是预防本传染病的最好手段。目前,国内多采用犬六联弱毒疫苗和犬五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近些年,通过这些疫苗的应用,对我国军犬、警犬、宠物犬和实验用犬的病毒性疾病起了积极的预防作用。但由于是弱毒疫苗,存在散毒的可能,也给临床诊断带来了障碍。为了使诊断准确,避免单一检测手段的不准确性,临床上我们要采用包括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在内的多种检测方法联系应用,才能使诊断更加准确和确实。
参考文献
[1] 杨百亮,刘建泉.犬瘟热的荧光抗体技术诊断及治疗[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9):46-47.
[2] 王雷,夏咸柱,卫广森,等.犬腺病毒、犬细小病毒联合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病毒学报,2003,(9):262-266.
[3] 刘大飞,王牟平,司微,等.犬细小病毒黑龙江株(CPV-YN)的分离、鉴定及致弱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0,(11):875-878.
动物免疫反应防制技术 篇12
1 宁蒗县概况
宁蒗县位于金沙江上游, 滇西北高原, 小凉山横贯全县, 东与四川省大凉山的盐边、盐源、木里三县毗邻, 西与玉龙县隔江相望, 南邻永胜、华坪二县, 北接迪庆香格里拉。东经100°22′~101°16′, 北纬26°35′~27°56′之间。最高海拔4 513 m, 最低海拔1 350 m, 高度差3 163 m, 高原山、河谷交错分布, 地形复杂, 干湿季分明, 气候差异显著, 属低纬度高寒山区。总面积6 025 km2。全县辖15个乡镇, 91个村民委员会, 1 152个村民小组;2009年底, 总人口为258 298人, 其中农业人口232 819人, 非农人口26 479人, 有少数民族12个, 人口211 998人 (占全县总人口数的82%) 。畜牧业是山区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
2 畜牧业生产与动物免疫情况
据统计, 2010年末全县畜禽存栏115万头 (只) , 其中牛15万头, 生猪26万头, 山绵羊36万只, 马属动物3.8万匹, 家禽45万羽。当年畜禽出栏67万头 (只) , 其中牛1万头, 生猪14万头, 羊8万只, 家禽44万羽。2010年末, 畜牧业总产值为25 248万元, 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7%。
全年重大动物免疫接种:猪瘟疫苗44.01万头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40.5万头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37万羽。
3 反应症状和治疗
3.1 过敏反应
注射疫苗后, 表现为惊恐不安、口吐白沫、腹泻不止、痉挛等症状。急救措施为立即采取皮下或肌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2 mg;30 min后症状还不减轻, 可重复注射一次, 另外可按每千克体重注射地塞米松2~4 mg。
3.2 高热反应
接种疫苗后, 体温升高0.5~1℃属正常反应, 若升高1.5~3℃时, 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刚病愈的家畜抵抗力弱, 潜伏期内接种疫苗会引起体温升高, 呼吸困难, 鼻镜干燥, 食欲废绝等症状。治疗措施:青霉素160~200万IU, 用注射用水稀释后肌肉注射;安痛定20 mL肌肉注射;必要时进行强心补液等对症治疗, 牲畜康复两周后再补充接种疫苗。
3.3 腹泻反应
在免疫接种期间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 可投服乳酶生20~30片, 或用活性炭50 g, 可溶性烟酸诺氟沙星3~5 g, 百痢停10~20 g, 都能起到止泻效果。如果发生细菌性或恶性传染性痢疾则不考虑免疫注射引起的腹泻, 应立即选用有效的抗菌剂肌肉注射, 或内服抗菌素片治疗, 待病畜康复后15 d再接种疫苗。
3.4 流产反应
免疫后流产的母畜, 应改善和加强饲养管理, 待牲畜恢复健康后再补充接种疫苗。
4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动物疫病种类多、疫情复杂, 多呈交替感染、重复感染及混合感染, 诊防难度大。以猪为例, 20世纪80年代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 支原体肺炎, 仔猪大肠杆菌病, 猪伪狂犬病,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链球菌病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猪接触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流行性腹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圆环病毒病和猪增生性肠炎等疫病, 危害巨大, 给动物疫病的防制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5 建议
5.1 加强防疫宣传
认真贯彻落实动物疫病防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和方针。积极开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提高养殖户动物防疫意识。
5.2 严格加强疫苗管理
要使用农业部指定的正规生产的疫苗, 在使用前要严格检查, 对不合格的疫苗不得使用。严格按生物制品的要求保管、储存、运输疫苗。使用前对容器、用具、接种全过程实行无菌操作。
5.3 认真规范技术操作
接种疫苗时要现配现用, 稀释时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 用专门的稀释液稀释。接种时要避免母源抗体对疫苗产生干扰。
5.4 建立规范的免疫档案
详细记录每一种疫 (菌) 苗的编号、类型、规格、生产厂名、有效期、防疫接种员的姓名及接种日期。免疫接种后要及时观察畜禽的生理反应, 如发现严重反应的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治疗措施。
5.5 加强饲养管理
【免疫技术】推荐阅读:
免疫电镜技术06-02
畜禽免疫技术08-11
酶联免疫技术06-22
人工免疫技术06-22
动物免疫接种技术09-12
规模鸡场科学免疫技术07-11
免疫层析技术论文08-09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08-24
疫苗的免疫接种技术09-13
21免疫组织化学技术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