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相关

2024-06-28

免疫相关(共12篇)

免疫相关 篇1

随着时代的变迁、养殖方式的变化、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营养的改善,和消毒措施的实施,使得原本猪场顽固的猪病不再成为主角或是销声匿迹,许多原本要靠疫苗控制的疾病现在也不用了。下面介绍几种曾经风靡一时的猪病,现今基本不必要做疫苗免疫。

1 时代的变迁,某些疾病的重要性正日趋衰微

随着集约化养猪的发展,水泥地面取代了泥土地面,放牧改成了圈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营养的改善、消毒措施的实施,使得原本是三大疫病之一的猪丹毒在猪场几乎销声匿迹,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红痢也很少发生。随着哺乳料的优化,仔猪饲料酸化膨化等技术的应用,优质无抗营养因子蛋白取代大豆蛋白,高床产仔的普及,仔猪黄白痢也不再是产仔房中令人头疼的事了。至今仍将猪丹毒、红、黄痢作为必需免疫的猪场,应考虑改变免疫谱,并优化免疫谱。

2 有关猪传染性胃肠炎 (TGE)

TGE曾在上世纪70-90年代是集约化猪场一大问题,几乎所有猪场被波及。近十年来,TGE的发生逐渐减少,即使发生了,严重性和流行程度都已大为减轻。出现该情况的机理何在?COX1990、Brim、Wesley1994、1995等人在上世纪九十做了大量研究证明:在欧洲随着猪呼吸道冠状病毒 (PRCV) 的广泛流行,TGE流行暴发急剧减少这一事实与感染PRCV能诱导肠主动免疫,从而预防TGE感染有关,TGE的免疫大可省略。

3 有关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曾是上世纪70-90年代疯狂一时的疾病。该病的免疫在部分猪场是天律戒条。即使如此,免疫失败仍不鲜见。其部分原因在于链球菌有32个以上的荚膜型,疫苗的荚膜型针对性不够,同时带有荚膜的细菌免疫原性弱 (del campo, sepu veda等1996) ;疫苗灭活中导致保护性抗原降解或者抗原性丢失 (Holt等1990) 。

事物的另一面是猪链球菌是猪扁桃体的常驻菌,清除净化并非易事。但是,在控制密度后可大大减少发病,发病后有较多的药物是特效的,例如庆大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当前,该病多呈散发。我们如果为了控制散发病例而动用全群免疫实为得不偿失 (杨汉春,2004) 。

4 有关猪肺疫

猪肺疫作为猪三大传染病之一的观点在我国至少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现在猪肺疫作为独立的疫病出现在猪场虽极为少见,但是在剖检呼吸障碍综合症的病猪时,常可发现猪肺疫的病变,培养也常检出有多杀性巴氏杆菌。于是有的猪场在已排满的免疫谱上又塞进猪肺疫。事实上,即使做了猪肺疫的免疫仍不能改变原来的状况。

其道理何在?多杀巴氏杆菌一般不是造成肺炎的原发病原,多扮演继发参与的角色。Pijoan、Fuentes、Ciprian等人早在1978-1998年就指出,接种猪瘟 (CFS) 苗、伪狂犬 (PR) 苗、地方性肺炎 (EP) 苗极易诱发多杀巴氏杆菌的再感染。

由于血清型多,难于找到有效的交叉保护抗原,所以疫苗效果不理想。但是健康猪的肺组织对此菌有极强的清除力,攻毒30分钟后,很难从肺组织中分离到该菌 (B.E.staraw, 1999) 。因此,预防该病应从培育健康猪的方向努力,改善管理,全进全出、减少氨气,将气温变动和空气尘埃控制在最低限度,加上控制好猪场目前常见原发病、如EP、PR等,该病将无隙可乘。

5 有关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发病情况的演变近十年来被人们炒作得非同一般,尤其是疫苗在临床应用后与推出泰妙菌素后,大有将肺炎支原体列为呼吸系疾病元凶的架势。笔者从临床中发现,现在有典型性EP病变的猪不多见,剖析中多只存在少量轻微的EP病变,但致命的病变是其它相关疾病导致的,特别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伪狂犬病毒 (PRV)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 (PRCV) 流行后,肺炎支原体在发病中的地位应重新审视。

国际上有许多不用疫苗成功净化猪地方性肺炎的经验,我们可以利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恢复的老母猪携带肺炎支原体的可能性极小的这一控制疾病的自然有利条件来设计净化方案。1989年,Zimmermann等人采取移走小母猪,给老龄母猪在妊娠后期与哺乳期用泰妙菌素等药物拌料的方法,成功将17个瑞士猪场净化了16个。若加上早期断奶和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等措施,效果会更好。

免疫相关 篇2

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及时收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以及冷链设备、接种单位等基础数据,有效监测和评价免疫规划工作,确保信息报告的规范、及时和准确,为科学制定免疫规划策略和措施提供信息支持,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系统收集、分析和评价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冷链设备和接种单位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监测信息,为科学分析、评价和改进免疫规划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二、报告单位

全国各级疾控机构、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监测信息的报告单位。

三、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冷链设备档案表”、“接种单位档案表”。

(一)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

报告单位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每月分疫苗、分剂次报告辖区内应种和实种人数。报告时根据户籍属性,将应种和实种对象分为“本地”和“流动”分别进行统计报告。具体报告内容见

“年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附表1)。

当使用第二类疫苗替代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时,其应种和实种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告。

(二)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

报告单位每月对第二类疫苗的实际接种情况进行统计报告。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中使用第二类疫苗替代时,其接种剂次数同时纳入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告。需要报告的`第二类疫苗由中国疾控中心统一设置,具体报告的疫苗品目见“年月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附表2)。

(三)冷链设备档案

报告单位对所装备的冷藏车、疫苗运输车、冷库、冰箱等冷链设备,按照“冷链设备档案表”(附表3)填报

(四)接种单位档案

县级疾控机构统一对辖区所有接种单位按照“接种单位档案表”(附表4)填报。需报告的单位包括城镇接种单位、乡接种门诊、村级接种点、出生接种单位,报告内容包括服务形式、服务周期、接种人员情况等。

(五)历史数据补报

各省在6月底前,按附表1格式补报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数据,要求补报含所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分县、分月接种数据。

四、报告方式

各级疾控机构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4.0以上版本(以下简称“监测系统”)进行网络报告,具备条件的乡级防保组织也可通过“监测系统”进行网络报告。“监测系统”安装程序包、升级补丁包和操作指南在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网站提供下载,网址:。

五、报告流程和时限

(一)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为月报告。报告流程和时限要求如下:

乡级防保组织每月5日前收集辖区内接种单位报表,汇总后上报县级疾控机构。

县级疾控机构每月10日前将辖区内分乡的接种数据录入或导入“监测系统”,网络报告省级疾控中心。

市级疾控机构每月15日前通过“监测系统”审核辖区内县级疾控机构报告数据,发现问题应及时督促县级更正报告。

省级疾控中心每月20日前通过“监测系统”收集辖区各单位报告的接种数据,审核后网络报告中国疾控中心。

(二)冷链设备和接种单位档案表

“冷链设备档案表”和“接种单位档案表”报告流程和时限要求如下:

乡级防保组织收集本辖区内冷链设备和接种单位档案表,报告县级疾控机构。

县级疾控机构收集本辖区内冷链设备和接种单位档案表,录入或导入“监测系统”并网络报告省级疾控中心。

市级疾控机构通过“监测系统”录入本级冷链设备档案表,审核辖区内各单位报告数据。

省级疾控中心通过“监测系统”录入本级冷链设备档案表,收集和审核辖区各单位报告数据后,网络报告中国疾控中心。

各省应在205月底前完成冷链设备档案、接种单位档案的首次全部报告。在完成历史数据报告后,对发生变化的接种单位和冷链设备(包括新装备或原有设备的状态发生变化),要求在变更后15日内通过“监测系统”更新报告。每年1月底前,各级疾控机构应对辖区已报告冷链设备和接种单位档案进行全面审核。

六、数据分析、反馈和质量控制

各级报告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监测报告工作,在报告前核实信息,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定期将结果上报上级业务单位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为免疫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各级疾控机构应加强管理,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定期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七、职责分工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逐级审核汇总、准确及时的原则进行管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监测信

息报告工作的组织实施、业务指导、省级技术培训、质量控制和日常管理,负责全国监测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

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辖区内监测报告工作的日常管理,负责本辖区监测信息收集、审核、上报、分析评价和反馈,负责组织辖区内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乡级防保组织负责填报辖区内相关监测信息,确保监测信息报告质量,及时报告县级疾控机构。

附表:1.年 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各级通

用)

2.年月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各级通用)

3.冷链设备档案表(各级通用)

免疫相关 篇3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ICAM-1;P-selectin;炎症反应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

1.1.2主要试剂和药品:2%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4%多聚甲醛-PBS;抗ICAM-1羊抗鼠抗体;免疫组化二抗试剂盒;防脱片剂。

1.1.3主要实验仪器:玻璃匀浆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电子天平、光学显微镜。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分组

采用完全随机的原则,将大鼠分为四组,每组10只,分组如下: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1组、模型2组。

1.2.2线栓制备

取4-0单股尼龙丝线40mm,直径0.23mm。

1.2. 3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制作

参照Zea Lnoga等方法稍加改进,行右侧MCAO手术。于缺血2小时后拔出栓线,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整个手术过程采用体表加热/制冷将肛温控制在36.5~37. 5℃范围内,同时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5~30℃左右。

1.2.4神经症状行为学检测

依据Zea longa及Bederson等确定的5级评分方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1.2.5操作方法

正常组:与其它各组同时期常规饲养。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切开颈部皮肤后,仅分离CCA及ICA至PPA,不插线栓。模型组:将手术后造模成功,即神经功能评分在2~3分归入模型1组和模型2组,缺血2h后,按各组要求分别再灌注6h和24h。

1.2.6取材

各组动物在规定时间的手术观察完成后,于再灌注后各时间点以2%的戊巴比妥钠过度麻醉,迅速断头取脑,每组各取3例在冰盘上自大脑中动脉梗死区中心为起始点前后做约4mm厚的冠状切片,投入2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固定,以做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

1.2.7指标检测与方法:缺血再灌注侧脑组织病理切片观察;ICAM-1、P -selectin的免疫组化染色。

1.2.8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所有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M±SD)表示。各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继以LSD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2.1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大鼠行为学改变

①静止时不能充分伸展左前爪,行走时向左侧转圈或倾倒;②动物爬板实验时,总是落向左侧;③提尾实验时,左前肢内收,头弯向左上;④出现霍纳氏征。神经功能评分在2~3分。

2.2脑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改变

2.2.1大体标本观察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治疗组:缺血再灌注6h见脑膜血管高度充血,冠状切面组织有肿胀;缺血再灌注24h见脑组织轻度变软,切面淡黄色灰暗,灰质与白质界限变模糊,脑室变形。正常和假手术组:脑组织无充血水肿及坏死。

2.2.2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

(1) 低倍镜下情况:观察到模型组和治疗组大脑皮层缺血坏死区域都集中在颞叶皮质区,即MCA支配供血区。表明造模成功,MCAO手术模型恒定,缺血区域一致,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2) 高倍镜下情况

正常组与假手术组:皮质区正常,未出现坏死灶,脑组织及血管内未见炎性细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6h模型组:缺血皮质区神经元开始变性坏死,可见胞核固缩为三角形,结构及核仁消失。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24h模型组:缺血皮质区神经元溶解性坏死严重,可见大量空泡形成,血管周围也出现较多炎性细胞并形成围管现象。

2.3脑缺血再灌注大鼠ICAM-1和P-selectin表达情况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CAM-l阳性血管表达部位主要分布在缺血侧皮层,与梗死灶周围区相一致;P-selectin阳性血管表达部位主要分布在缺血侧皮层,与梗死灶周围区相一致。

3 讨论

脑缺血损伤与动物模型的选择制备本模型的优点是:缺血部位恒定,且可进行再灌注,模拟了人类永久性及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的不同状态;由于对缺血及再通时间能进行准确控制,因而便于分析神经元对缺血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便于评价再灌注作用以及治疗时间窗的选择【1】;勿需开颅,术中不会引起血压、体温、血气的异常变化,避免了开颅对颅内环境的影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1~24小时)缺血皮质出现神经元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聚集、粘附及浸润,脑组织坏死范围和程度随着病程进展,炎症反应的继续而扩大加重【2】。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6小时)脑组织中ICAM-1、P-选择素表达水平即明显增高,且增高趋势在炎症反应期(24h)随病程进展而上升。

参考文献:

[1] 谢红妹,朱玲.细胞间钻附分子-1在局部缺血再灌流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上海医学.1999,22(2):109

免疫去势疫苗的制备及相关试验 篇4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α (Alarelin) , Zillion公司生产, 纯度 (HPLC) ≥98.99%。

碳二亚胺盐酸盐 (EDC.HCL) , 上海延长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纯度 (HPLC) ≥99.23%。

牛血清白蛋白 (BSA) , 美国SIGMA公司生产。弗氏不完全佐剂, 美国SIGMA公司生产。

培养基:硫乙醇酸培养基 (T.G) 、酪胨琼脂培养基 (G.A) 以及葡萄糖蛋白胨汤培养基 (G.P) , 北京陆桥技术公司生产。

包被液 (pH 9.6) :NaHCO3 2.93 g, NaCO3 1.95 g, 加蒸馏水至1 000 mL, 置4℃保存备用。

洗涤液 (0.01 mol/L, pH 7.4 PBST) :NaCl 8.0 g, KH2PO4 0.2 g, Na2HPO4·12H2O 2.9 g, KCl 0.2 g, Tween-20 0.5 mL, 加蒸馏水至1 000 mL, 4℃保存。

底物溶液: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液 (pH 5.0) 100 mL, 邻苯二胺40 mg, 30% H2O2, 现配现用。

样品稀释液:牛血清白蛋白 (BSA) 0.1 g, 加入100 mL PBST溶液, 置4℃保存备用。

二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血清, 博大泰克产。

2 mol/L H2SO4:浓硫酸22.2 mL, 蒸馏水177.8 mL。

1.2 主要仪器

TQ16-W型高速离心机 (长沙湘仪) , 透析带 (SOLARBIO公司生产, 截留分子量14 000) , 96孔酶标板 (博大泰克产) , Multiskan MK3型酶标仪 (Thermo产) , 磁力搅拌器, 分析天平 (Sartorius产) 等。

1.3 试验动物

选用3月龄健康大耳白兔雄兔 (购于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 编号:2006-033) 。

2 试验方法

2.1 疫苗制备

以碳二亚胺盐酸盐为偶合剂, 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GnRH-α) 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 连接为复合物, 再加入弗氏不完全佐剂制成免疫去势疫苗, 具体方法为:首先用适量的双蒸水分别溶解10 mg GnRH-α (Alarelin) , 10 mg牛血清白蛋白 (BSA) , 然后将两者混合在一起, 形成BSA- GnRH-α混合物。再把过量的碳二亚胺盐酸盐 (250 mg左右) 溶解于适量的双蒸水中, 缓慢的加入到上面的混合液中, 并不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至少6 h。然后将反应液装入透析带中, 用蒸馏水透析48 h, 通过紫外吸收法求出GnRH-α的结合率为85%。将透析后的反应液置于一小玻璃瓶中, 加入双蒸水至GnRH-α浓度为200 μg/mL。最后取200 μg/mL的反应液40 mL, 加入等量的弗氏不完全佐剂充分乳化, 制成浓度为100 μg/mL的免疫去势疫苗备用。整个试验过程应无菌操作。

2.2 免疫去势疫苗检验

按照相关标准[8]分别对免疫去势疫苗进行了无菌检验、安全性检验、物理性状检查。

2.2.1 无菌检验:

细菌检验。将免疫去势疫苗分别接种硫乙醇酸培养基 (T.G) 及酪胨琼脂培养基 (G.A) 各2支, 每支0.2 mL, 37℃培养3~5 d, 进行厌氧性细菌与需氧性细菌检验, 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霉菌检验。抽样接种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 (G.P) 各2支, 每支0.2 mL, 25℃培养5~7 d, 观察是否有霉菌生长。

2.2.2 安全性检验:

取试制的免疫去势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3月龄大耳白兔雄兔8只, 每只4 mL, 观察14 d。

2.2.3 物理性状检查:

主要检查疫苗的颜色, 3 000 r/min离心15 min不分层, 37℃放置21 d观察是否破乳等。

2.3 免疫试验

2.3.1 试验动物免疫程序:

取3月龄大耳白兔雄兔, 分别以50 μg/mL、100 μg/mL、150 μg/mL的剂量对3个剂量组的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6周。每周采血一次, 分离血清, -20℃保存。

2.3.2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条件的确定:

采用间接Elisa法[9]测定抗原包被浓度及血清最佳工作浓度:每孔中分别加入1∶50用碳酸盐缓冲液稀释的抗原100 μL, 依次倍比稀释, 37℃水浴1 h后4℃包被过夜。然后用PBST液洗3次, 每次3 min, 加入2%明胶37℃水浴封闭1 h后4℃过夜。PBST洗3次, 每孔中分别加入稀释50、100、200倍的待测血清100 μL, 同时设置阴性和空白对照, 37℃水浴1 h, 用PBST洗3次。按说明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血清1∶800倍稀释, 每孔加入100 μL, 37℃水浴1 h, PBST洗4次。加入底物液每孔100 μL, 置于暗盒内反应15 min, 最后每孔加入50 μL的2 mol/L硫酸终止反应, A490检测。

2.3.3 特异性IgG的测定:

BSA-GnRH-α偶联物包被4℃过夜, 使抗原粘附于塑料孔壁上, PBST洗涤3次, 每次3 min, 2%明胶37℃封闭1 h。PBST洗涤3次, 分别加入1∶100稀释的待检血清100 μL, 依次倍比稀释, 同时设置阴性和空白对照, 37℃作用1 h, PBST洗涤3次, 加入酶标二抗, 37℃作用1 h, PBST洗涤4次, 加入底物每孔100 μL, 避光15 min, 最后每孔加入50 μL的2 mol/L硫酸终止反应, A490检测。

3 结果

3.1 无菌检验

待检液在硫乙醇酸培养基 (T.G) 、酪胨琼脂培养基 (G.A) 以及葡萄糖蛋白胨汤培养基 (G.P) 上进行无菌检验, 均无细菌或霉菌生长。

3.2 安全性检验

将免疫去势疫苗接种大耳白兔, 观察14 d后, 兔子全部健活且精神良好, 无任何不良反应。说明该抗原乳剂安全可靠。

3.3 物理性状检查

该疫苗为乳白色均匀悬液, 3 000 r/min离心15 min不分层, 37℃放置21 d不破乳, 物理性状良好。

3.4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条件的确定

抗原包被浓度及血清最佳工作浓度结果见表1。

由结果可知当抗原稀释800倍, 血清稀释100倍时阳性血清OD490为0.987, 接近1, 所以抗原最佳工作浓度为1∶800倍稀释, 血清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倍稀释。

3.5 抗体测定

GnRH抗体A490结果见表2 (列出100 μg/mL剂量组第4周其中一大耳白兔血清抗体A490检测值) 。由结果可知, 当血清稀释1 600倍的时候, OD490值为0.203, 阴性对照组血清OD490值为0.089, P/N=2.3>2.1, 由此判断该血清的抗体效价为1∶1 600。

各个不同剂量组雄兔在免疫后不同时间的抗体间接Elisa效价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 各试验组动物均在免疫后两周内检测到GnRH抗体, GnRH抗体一般在第4周左右达到高峰, 但抗体达到高峰后持续时间短, 下降很快。为了更好的延续抗体高峰水平, 有必要加强一次免疫。

依据雄兔GnRH抗体检测结果, 绘出GnRH抗体曲线 (如图1) 。

4 讨论

GnRH主动免疫作为一种可能的方法使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关闭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认识。因为传统的手术去势可能会给家畜造成应激, 以及在手术操作时会感染伤口等。化学去势药物浓度的选择也是一个问题, 浓度高则使睾丸的炎症加剧, 导致溃烂, 加重全身反应, 浓度低了则起不到去势效果[10], 免疫去势则可克服上述缺点以达到去势的目的。GnRH类似物 (激动剂) 是在天然的GnRH分子结构上替换了第6, 10位上的氨基酸所得, 这种结构可减慢肽的降解, 延长半衰期, 增强其受体结合力。但GnRH类似物是一种半抗原, 抗原性很弱, 增加其免疫原性的基本思路就是将GnRH-α与大分子载体蛋白结合, 作为载体分子量应大且能结合更多的GnRH-α而不影响其生物活性。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GnRH-α与BSA连接为复合物, 并加入弗氏不完全佐剂制成免疫去势疫苗, 并参照相关标准分别对抗原乳剂进行了无菌检验、安全性检验、物理性状检查,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免疫效力检测发现, 各试验组动物均在免疫后两周内检测到GnRH抗体, GnRH抗体一般在第4周左右达到高峰, 其中50 μg/mL剂量组Elisa效价为1∶800, 而100 μg/mL、150 μg/mL剂量组Elisa效价同为1∶1 600, 说明两组剂量效价大致相同。但抗体达到高峰后持续时间短, 下降很快。为了更好的延续抗体高峰水平, 有必要加强一次免疫。

参考文献

[1]赵焕, 章孝荣.GnRH免疫去势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 2004, 25 (6) ∶16-18.

[2]Oonk H B, Turkstra J A, Schaaper W M M, etal.New GnRH-like peptide construct to optimize efficient im-munocastration of male pigs by immunoneutralization of GnRH[J].Vaccine, 1998, 16 (11/12) :1 074-1 082.

[3]辛长砺, 周于奋.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LRH) 抗原对公雏免疫去势效果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5 (1) :13-17.

[4]Price E O, Adams TE, Huxsoll C C, et al.Aggressivebehavior is reduced in bulls actively immunized against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J].J Anim, Sci, 2003, 81 (2) :411-415.

[5]Sakurai H, Adams BM.Concentration of gonadotropins-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in pi-tuitary tissue of orchidectomized sheep:effect of passive immu-nization against gonadotropins-releasing hormone[J].Journalof Animal Science, 1997, 75:189-194.

[6]岳海宁, 吴润.GnRH主动免疫对绵羊血清睾酮含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5, 30 (2) ∶156-157.

[7]Jayashanker R, Chaudhuri M K, Singh O, etal.Semisyntheeic anti-GnRH vaccine causing atrophy of theprostate[J].Prostate, 1989, 14:3.

[8]王君伟.兽医生物制品的质量检验, 兽医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和控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181-186.

[9]蒋成?.酶免疫测定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135-136.

免疫相关 篇5

1,25-(OH)2D3的免疫调节特性及对相关疾病的作用

1,25-(OH)2D3(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的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此文主要从其对免疫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免疫相关疾病的可能治疗机制和副作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 者:李薇 陈光辉 LI Wei CHEN Guang-hui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02 刊 名: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 年,卷(期):2006 27(6) 分类号:Q565.3 R965 关键词:骨化三醇   免疫调节   多发性硬化   异位钙化   脂质  

免疫相关 篇6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少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6岁。以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含糊、饮水呛咳10余d为主诉入住本院神经科,治疗后肢体无力好转。因检查提示肌酶明显增高,考虑炎症性肌病转风湿科治疗。既往有间断便血3年,曾就诊本院,建议做肠镜检,患者拒绝,肛肠科考虑痔疮并出血可能。近1个月余大便正常,无便血、黑便等;发现乙肝病毒携带2年,无诊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1年,1个月前在外院查肺部CT示双肺可见散在分布的小片状影,以双下肺为主,诊断为间质性肺炎,予解痉平喘及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每天低流量吸氧约12 h,稍活动后即感气促。

实验室检查急诊全套+心功能:谷草转氨酶

78 IU·L-1,肌酸激酶1 401 IU·L-1,乳酸脱氢酶

528 IU·L-1,羟丁酸脱氢酶428 U·L-1。血常规:

Hb 71 g·L-1,PLT 323×109·L-1。CRP 23.18 mg·L-1。

尿常规:潜血(+),尿胆原(++)。血清铁蛋白522.90 ng·mL-1。抗核抗体阳性。颅脑MRI示左侧顶叶梗塞,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影,考虑小软化灶,MRA所见符合动脉硬化改变;肺部CT示双肺散在多发片状磨玻璃影。肝肾功能+免疫3项:球蛋白44 g·L-1,总胆红素177.5 μmol·L-1,直接胆红素63.6 μmol·L-1,间接胆红素113.9 μmol·L-1,

谷丙转氨酶95 IU·L-1,谷草转氨酶87 IU·L-1,

肌酸激酶307 IU·L-1,IgG 22.6 g·L-1。送外院查pANCA 1∶10(+),cANCA(-)。3 d后复查血常规:WBC 21.74×109·L-1,GR 71.54%,Hb 63 g·L-1,红细胞平均体积112.40 fL,PLT 230×109·L-1;网织红细胞11%。初步诊断:①脑梗死;②ANCA相关性血管炎;③间质性肺炎并感染;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⑤溶血性黄疸。入院后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经环磷酰胺0.2 g,静脉滴注,隔日1次;抗纤维化、抗感染、保肝及对症等治疗后,黄疸渐消退,贫血逐步改善,右侧肢体肌力好转出院。复查血常规Hb 100 g·L-1,总胆红素12 μmol·L-1,直接胆红素2 μmol·L-1,间接胆红素 10 μmol·L-1,最后诊断:①ANCA相关小血管炎;②间质性肺炎并感染;③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④溶血性黄疸;⑤脑梗死。环磷酰胺停用后改为沙利度胺、乙酰半胱氨酸口服,随访2年病情稳定。

2 讨 论

ANCA相关小血管炎是多器官受累的系统性疾病。本病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也是近10年来国际国内研究的热点。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并以中老年多见,临床特点是发热、贫血、肺和肾损害、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坏死性小血管炎。其临床表现多样,可有多系统受累,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在不同个体之间差异极大,且大多病情进展迅速,多脏器系统性病变发生率高,导致病情复杂,预后欠佳。本例按有关诊断标准,可诊断ANCA相关小血管炎,但因患者不配合,未行肾穿等检查,缺乏病理依据,无法确定是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或其他类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由于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红细胞自身抗体被附于红细胞膜上,致使红细胞加速破坏的溶血性贫血,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李海云等[1]报道,SLE患者合并AIHA的发生率为7.60%,通常在疾病的初始阶段发生,病情严重。死亡率较无贫血的患者高,与多系统受损、高肾炎发生率及其他严重表现有关。ANCA相关小血管炎合并AIHA少见[2-3]。Agrawal V等[4]报道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ANCA相关血管炎。对于继发性AIHA应寻找病因并积极治疗原发病,而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复发是其主要危险因素,本例治疗上及时联合使用激素与细胞毒药物,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3 参考文献

[1]李海云,郑毅,曾小峰.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12):803-807.

[2]蒋明.中华风湿病学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170-1180.

[3]吴东海,王国春.实用临床风湿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476.

[4]Agrawal V,Vaidya CK,Ye J, et al.Concomitant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nd 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in an adolescent[J].Pediatr Nephrol, 2011,26(8):1317-1320.

收稿日期:2013-12-08;修回日期:2013-10-08

免疫相关 篇7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是医生进行疾病诊断的主要根据,因此免疫检验结果的质量会对疾病的诊断造成直接的影响[1]。本次研究收集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进行免疫学检验的资料,从临床标本的采集以及保存等有可能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的标本因素和测定前的试剂准备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影响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然后制定相关的措施,现将大致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进行免疫学检验的资料,进行检验的项目主要包括传染标志物:TP-Ab,HIV-Ab,HEV-A b,HD V-A b,H C V-A b,H AV-A b,乙肝五项(H B c A b,H B e A b,HBe Ag,HBs Ab,HBs Ag);数据包括检验的结果以及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指标,共18600分样本。

1.2 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的温度、湿度以及卫生情况;(2)质量控制(室间质评合格率、室内质评合格率、质量控制率);(3)实验操作(显色反应的时间、洗板、加样等);(4)试剂(保存、平衡使用等);(5)实验标本(处理、要求等);(6)仪器设备(更换洗液、剂量校准、规定操作、维护情况、故障及维修);(7)实验人员的素质(专业资质、培训情况、学历、职称以及从业年限)。

1.3 控制质量的措施

从样品的采集、接收、处理、加样、实验、标本的处理以及结果发放等方面进行检验的质量控制。室间质评措施:每个季度都做一次省临检中心以及卫生部下发的标本,严格按照要求检验标本。室内质量控制:使用酶免试剂盒(第三代夹心法),对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等检测。而且所有的样本都进行初检,对于初检的结果为阳性或者结果可疑的标本需进行复检;且每次检测都采用室内质量对血清进行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并采用线性回归处理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2 结果

采用线性回归处理,得到回归方程,实验室的温度、湿度、试剂平衡时间、标本的质量、洗液的更换情况以及实验员的操作水平都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对于从事免疫检验的医务人员来说,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己的服务以及业务水平,在工作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2],并不断的在时间中提供好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免疫检验的质量。

3.1 内源性干扰因素

一般包括交叉反应物质、异嗜性抗体、高浓度非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补体等。日常使用的临床血清(浆)标本中,很多都含有上述的干扰物质,从而导致最后的检测结果为假阳性[3]。现在通常采用稀释标本的方法来便面类风湿因子等物质对ELISA的测定干扰。因为稀释之后类风湿因子的滴度会变得非常低,对测定基本就没有干扰,这样也保证了相应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临床价值。此外,还可以采用改变酶标抗体、对于标本中的类风湿因子先用变性的Ig G进行封闭在测定抗原,也可以在测定的标本中加入可以导致类风湿因子降解的还原剂或酶标二抗时所使用的特异性的鸡抗体Lg Y等方式来消除干扰[4]。

3.2 外源性干扰因素

实验室的温度、湿度、试剂平衡时间、标本的质量、洗液的更换情况以及实验员的操作水平都是影响检验结果的外源性干扰因素。免疫学检测一般都是血液样本,因此标本凝固不全、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放置的时间过长、标本溶血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避免标本发生溶血也是保证检测质量的重要环节[5]。而引起标本溶血的原因主要有采血的不良习惯以及采血的器具不干净等。由于血红蛋白中有血红色基团,具有类似于过氧化物的性质。所以在经过HRP进行酶标记的ELISA的测定中,若所用的血清标本当中血红蛋白的浓度较高,就很容易在温育的过程中出现吸附固定相的现象,在后面加入HRP底物之后显色[6]。

3.3 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1)实验室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8~25℃之间,湿度则应该控制在30%~60%之间[7];(2)应该避免标本发生反复冻融、凝固不全、放置时间过长、细菌污染以及溶血等现象;(3)在进行检测前试剂应该在室温下先进行平衡,至少30min,并保证试剂的温度和室温一致;(4)保证进行免疫检测人员的素质;(5)及时进行洗液的更换,每次检验结束之后就将洗液倒出,将洗液桶用蒸馏水洗干净[8]。

总之,对免疫检验的过程施行全面的控制是保证最后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从样品的采集到分析结果的产生中有很多环节,这就要求进行临床检验的人员熟悉的掌握每一个环节,而临床医生则应该熟悉患者的生理以及病理情况。且检验的每一个环节都需在严格的标准要求下进行规范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免疫检验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丁艳涛,刘美琴,赵惠红.临床免疫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017-3018.

[2]葛平,娄峥.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2004,19(2):157-159.

[3]黄舒婷.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J].中外医疗,2009,29(24):23.

[4]郭德华.全国临床民意和临床免疫检验学术会纪要[J].江西医学检验,1999,17(4):7.

[5]何学泰,杨红叶,王跃平.医院检验耗材信息网络的管理与应用[J].大通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24(4):5.

[6]郭美琦.血栓与止血检验及质量控制[J].血栓与止血学,2003,9(1):42-44.

[7]王永祥,张保平,董莉.参加实践质评加强免疫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32(3):294-295.

免疫相关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140例均为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患者, 患者均为女性。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70例, 年龄25~41岁, 平均年龄 (32.4±2.6) 岁, ;对照组患者70例, 年龄26~42岁, 平均年龄 (34.3±3.4) 岁。本研究在征得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情况下开展的,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不显著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中对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的措施来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进行控制。而对于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样本采集和保存时, 检验人员需要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核对和检测, 选择较为合理的试剂, 做好一切进行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同时加强对免疫检验质量的控制。

1.2.1 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1患者临床样本的采集及保存:医护人员在采集患者样本时, 需要注意样本采集的时间, 确保所采时间段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同时医护人员要采取适当的姿势采集患者的血液, 最后对患者进行适当止血, 防止对患者身体带来伤害。对在采集之前一段时间内注射过各种激素类药物的患者, 在进行样本采集时要严格注意患者在采集时的体位变化及采集的时间。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样本采集及保存时需要注意激素在体内半衰期的变化, 因为患者体内的一些激素会在某段时间达到最高值或者最低值。2对免疫检验仪器与设备的检查:医务人员在进行免疫检测前要对临床免疫检验的仪器及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 主要方法是在每天使用前对其进行核对与校准;同时还要定期对反应板、吸量管、稀释棒等进行检查。在订购仪器时, 要选择同行评价较高、声誉较好, 产品质量较高的厂家生产的产品, 并且尽量保持使用同一家产品, 不要经常性更换的仪器设备供应厂家, 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不同批样品之间的批间差。

1.2.2临床免疫检验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正确选择本实验室相应试验的室内质控品:在室内质量控制样本选择上, 要保证选择的样本的基质与将要被测的样本基本一致;将要进行药物检测的待检样本的浓度调整到与质控品实验的水平是一样;试验技师在进行样品检测时, 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2临床免疫检验试剂的选择:试验技师在选择检验试剂时, 需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a.选择的试剂在有效期内并且是严格按照其规定的保存条件进行保存的, 这样的试剂才不会受到外界环境污染以及过期的危险, 使用起来较为安全, 结果也更为准确。b.同一免疫检验试剂盒最好选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检验误差[3]。c.试验技师在进行试剂使用前的配置时, 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要求来进行操作。试剂配置完成之后, 需要用质控品进行标定后才能对样品进行检验。

1.2.3 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当试验技师完成所有的检验工作都后, 其最后需要对所有患者样本的检验结果进行再次审查。如果发现存在问题, 要立即通知相应科检室并与他们一起进行核对, 务必确保出具的所有的检验结果都是真实有效的。同时检验室也要对所有的检验结果都进行记录, 这些材料可以作为患者临床资料, 或方便以后复诊时进行查找。

1.3 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表示方法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观察组的总治愈率为92.82%, 与对照组的82.86相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表明临床样品的采集及保存条件等因素都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作为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主治医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上, 加强对患者样品的免疫检验质量的控制可以让医师更加真实地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 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保证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并且早日康复[4]。本研究结果表明, 临床上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可以使医师和检验人员获得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同时也直接改善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相关措施, 及其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临床资料, 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样本采集、所用试剂及仪器等方面进行探讨,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治愈率为92.82%, 与对照组的82.86%相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表明临床样品的采集及保存条件等因素都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结论 临床上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可以使医师和检验人员获得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同时也直接改善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相关措施,分析探讨

参考文献

[1]曹玮.临床免疫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 10 (4) :314-315.

[2]刘美琴, 丁艳涛, 赵惠红.临床免疫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22) :102.

[3]刘尊年, 孙建孟, 王金良, 等.I mplement at ion of t he d i re ct demodulation method for natural gamma ray spectral logging[J].中国物理C:英文版, 2014, 38 (4) :75-79.

免疫相关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 本院血液科住院患者125例, 其中免疫相关全血细胞减少症12例, 经诊断均符合国内诊断标准[3], 其余113例为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12例IRH患者中, 3例为既往多次住院后确诊, 其余9例初次入院后, 经过分析确诊。所有12例患者院外病程3 d~6年;男性患者5例, 女性患者7例, 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 (44.6±13.5) 岁。临床上有8例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疲乏无力、面无血色。4例患者合并有出血症状, 表现为齿龈出血、紫癜以及月经增多等。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1例, 合并消化道感染1例。体检结果显示, 患者主要表现贫血和出血, 此外无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现象, 无胸骨压痛表现和其他心肺功能异常表现, 且无肝脾肿大表现。具体分组如下:观察组:收集我院收治的12例IRH患者;对照组:选取其余113例为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 院外病程1 d~5年;男性51例, 女性62例, 年龄18~79岁, 平均年龄 (45.1±19.3) 岁。正常组:选择113例在我院进行正常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对比, 作为正常值参考, 其中男性60例, 女性53例, 年龄20~75岁, 平均 (45.7±15.2) 岁。三组之间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之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进行本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所有参与本研究的病例及正常健康人群进行三系血细胞分析, 主要方法是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 (CD+19B, CD5+CD+19B) 、T淋巴细胞亚群 (Th1, Th2) 、及树突细胞 (DC) 的检测。

1.3 观察指标:①分析IRH患者三系血细胞;②比较对比分析IRH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中B细胞亚群、T细胞、树突细胞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RH患者三系血细胞分析:所收集的12例IRH患者中, 包括重度贫血者4例, 血红蛋白为30~60 g/L, 中度贫血患者3例, 血红蛋白为60~90 g/L, 轻度贫血患者5例, 血红蛋白为90~110 g/L。网织红细胞为0.6%~5.7%, 平均值为1.7%。血小板计数 (PLT) 显示, 3例患者PLT≤20×109/L, 5例患者PLT值为 (20~50) ×109/L, 4例患者PLT值为 (50~99) ×109/L。白细胞计数 (WBC) 显示, 3例WBC低于2.0×109/L, 9例患者WBC为 (2.0~4.0) ×109/L。

2.2 对比分析IRH患者B细胞亚群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以及正常人群相比, IRH患者CD+19B比例和CD5+CD+19B比例均明显上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 . 3 对比分析I R H患者T细胞的变化:与对照组以及正常人群相比, IRH患者Th1比例和Th2比例均明显上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4 对比分析IRH患者树突细胞的变化:与对照组以及正常人群相比, IRH患者CD11C+比例和CD+123比例均明显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免疫相关全血细胞减少, 病因主要包括红细胞自身抗原作用、免疫耐受的维持过程中补体系统的作用、树突状细胞 (DC) 异常缺乏免疫提呈细胞导致免疫耐受异常、T细胞功能异常、B细胞异常激活等[3]。其中B细胞、T细胞功能异常激活以及DC细胞的缺乏与自身免疫疾病具有重要想性。CD5+B淋巴细胞主要功能为产生自身抗体, 较多研究证实, CD5+B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多以及功能的异常活跃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掩、以及重症肌无力等自身免疫疾病相关。CD4+T细胞可分为Th1和Th2两组, 介导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 其比例一旦失衡, 可引发免疫功能的紊乱。树突细胞具有识别、处理和提呈抗原的功能, 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以及正常人群相比, IRH患者CD+19B比例、CD5+CD+19B比例、Th1比例和Th2比例均明显上升, CD11C+比例和CD+123比例均明显下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免疫相关全血细胞减少患者, 除白细胞、血红细胞以及血小板减少之外, 存在B细胞、T细胞功能异常活跃发生, 以及抗原提呈细胞DC功能的下降。

参考文献

[1]聂泽丰.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学分析及鉴别[J].山西医药杂志, 2014, 6 (6) :689-691.

[2]薛露, 王玥, 李春怀, 等.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症354例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4, 19 (1) :43-46.

[3]蔡颖, 曹永跃, 马亮, 等.222例临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 (3) :319-321.

免疫相关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院治疗的31例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12例, 女19例, 年龄11~79岁, 病程3周~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临床诊断标准, 入院后均行血清铁蛋白、免疫学、血小板抗体、骨髓涂片、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检查, 采用骨髓细胞微柱凝胶免疫法 (MGIA) 和骨髓单个核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法 (BMMNC-Coombs) 检测血细胞抗体, 且对泼尼松和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有明显反应。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积极配合研究。

1.2 入选标准

选取的患者具备以下临床特点: (1) 有贫血、感染、出血等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轻度脾大与肝大; (2) 骨髓不同程度增生, 如重度减低、减低、活跃、明显活跃等, 红系细胞比例正常或增高, 通常占有核细胞超过0.250, 极易见“红细胞造血岛”; (3) 实验室检查发现, 部分患者合并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呈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4) 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 患者全血或两系血细胞减少, 白细胞总数减少, 网织红细胞比例正常或偏高; (5) 患者染色体核型均正常, 而部分患者间接胆红素增高、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等, 红细胞呈现破坏迹象; (6) 红细胞膜、酶、珠蛋白等有关溶血的常规特异性检查结果显示阴性[3]。

1.3 方法

1.3.1 骨髓细胞微柱凝胶免疫法

采用IMCC-20A专用免疫微柱离心机和37℃专用免疫微柱孵育箱作为骨髓细胞微柱凝胶免疫法检测仪器, 采用的试剂则是不完全抗体检测卡 (8孔/卡) 。具体检测方法为: (1) 检测时, 先对6支微柱凝胶管进行编号, 分别为1~6号; (2) 取患者2 ml不抗凝骨髓液, 离心分离出骨髓细胞和骨髓血清; (3) 用低离子介质将骨髓细胞配成1%、2%、3%的浓度, 之后在1~3号微柱凝胶管上端置分别取出的100μl配好的骨髓细胞; (4) 分别取50μl 1%、2%、3%骨髓细胞悬液和患者骨髓血清, 并置于4~6号微柱凝胶管上端。 (5) 置好骨髓细胞悬液和骨髓血清后, 将6支微柱凝胶管放在37℃专用免疫微柱孵育箱, 放置15 min后, 转放入IMCC-20A专用免疫微柱离心机进行离心, 严格按照仪器应用说明的标准执行离心速度和时间; (6) 离心后, 观察骨髓细胞在微柱凝胶管的位置, 若骨髓细胞均匀沉在微柱管底部, 检测结果为阴性;骨髓细胞悬浮在凝胶表面或凝胶中间, 检测结果为阳性。

1.3.2 骨髓单个核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法

骨髓单个核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法的试剂为特异性羊抗人Ig G血清、抗人Ig M血清、抗人Ig A血清、补体C3、淋巴细胞分离液。具体试验方法为: (1) 配制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取患者4 ml抗凝骨髓液,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 分离时间为20 min, 1800 r/min;之后将白膜层吸取, 并用8 ml生理盐水进行洗涤;接着进行离心弃上清, 离心时间为10 min, 1500 r/min;重复离心4次后, 加入生理盐水, 并配制成 (4~5) ×106/ml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 以备试验所用。 (2) 将采用的特异性羊抗人Ig G血清、抗人Ig M血清、抗人Ig A血清、补体C3等试剂进行稀释, 稀释成适宜的浓度后作为工作液。将10μl工作液分别加于玻璃板上, 之后分别加入10μl已配制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 混合均匀玻璃板上的工作液和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后, 在饱和湿度盒中放置玻璃板, 接着需将饱和湿度盒放置于37℃恒温水浴箱30 min, 最后在肉眼或显微镜下观察试验结果。 (3) 观察时, 若能见到红细胞凝集, 试验结果为阳性, 表明红细胞表面有不完全抗体或补体。

1.4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MGIA和BMMNC-Coombs对患者血细胞抗体的检测结果, 对比两组方法检出的阳性率, 作为诊断价值评定标准[4,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均完成两种方法诊断, MGIA检出27例阳性, 阳性率为87.10%, BMMNC-Coombs检出16例阳性, 阳性率为51.6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9.1824, P=0.0024) 。见表1。

例 (%)

3 讨论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是分离于骨髓衰竭性疾病的新疾病体系, 是抗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导致的血细胞减少症, 临床表现主要有贫血、出血、感染等[6]。该病发病机制是某种未知病原刺激后, 使主要抗原异常, 下游T淋巴细胞调控失衡, 以致B淋巴细胞各方面出现异常, 如数量、亚群、功能等, 产生针对骨髓造血细胞的自身抗体, 从而导致骨髓衰竭或无效造血[7,8]。在临床上,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临床表现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似, 因此常被误诊, 以致无法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 即使采取某些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也因不对症而疗效欠佳, 导致病情迁延难愈, 甚至加重病情, 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所以, 必须早期采取正确方法诊断该病, 将其和其他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鉴别, 以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 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以往临床上多采用BMMNC-Coombs诊断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 但因检出阳性率和敏感性低, 不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需采用诊断率更高的方法, 如MGIA[9]。目前, 随着检测技术不断发展, MGIA逐渐应用于诊断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 并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MGIA的技术原理是生物凝胶过滤技术和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反应技术, 通过结合骨髓细胞和微柱凝胶管内抗人球蛋白, 而使两者凝集, 若离心后骨髓细胞悬浮在凝胶表面或凝胶中间, 检测的结果则为阳性。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节省时间、人为因素少、易判读等优点, 适用于鉴别诊断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本文选取31例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MGIA和BMMNC-Coombs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 MGIA检出阳性率87.10%明显高于BMMNC-Coombs的51.61%,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MGIA敏感性高于BMMNC-Coombs, 能有效防止漏诊, 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综上所述, 骨髓细胞微柱凝胶免疫法对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可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 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检出阳性率优于骨髓单个核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法, 能有效提高诊断率, 是诊断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方法,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惠, 付蓉, 邵宗鸿.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J].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 8 (3) :171-175.

[2]罗广立, 赵晓红.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62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22) :162-165.

[3]刘惠, 付蓉, 邵宗鸿.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3, 26 (7) :437-439.

[4]朱琳, 王晓敏, 郝立君.25例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血液及细胞形态学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19) :2499.

[5]崔东艳, 吴强强, 郝红峰, 等.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骨髓免疫的相关性[J].实用医药杂志, 2014, 31 (1) :6-8.

[6]邵宗鸿, 付蓉, 王化泉.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发病机制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9, 25 (7) :587-590.

[7]钟水权.微柱凝胶卡式法与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9) :34-36.

[8]徐秀芹, 刘春霞, 付慧稳.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误诊2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4) :864.

免疫相关 篇11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CD4+CD25+ Treg细胞;免疫逃逸; 流式细胞仪; ELISA;IL-10;TGF-β

【中图分类号】Q939.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179-03

1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01月-2012年01月就诊于我科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6例,年龄28-75岁,平均(51.09±6.88)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未做过抗肿瘤治疗,且3个月内未使用过免疫增强或抑制剂,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类均参照国际妇产科联盟2000年标准进行。子宫内膜样腺癌10例,腺鳞癌8例,透明细胞癌3例,鳞癌5例,FIGO分期:Ⅰ期+Ⅱ期10例,Ⅲ期+IV期16例。另选择经年龄相匹配的25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年龄30-81岁,平均(54.25±9.20)岁。

2研究方法

2.1 标本处理:

2.1.1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制备: 采集研究对象术前、健康志愿者同一时间外周静脉血2ml,EDTA抗凝;15ml离心管内加入适量淋巴细胞分离液,将EDTA抗凝血用PBS等倍稀释后,轻缓铺在分离液面上;离心1200rpm×10min;吸取界面细胞,冰PBS洗涤2次后重悬细胞备用。

2.1.2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和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NILs)制备:取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洗净,在无菌条件下去除坏死组织及结缔组织,剔除脂肪组织,剪成1mm3大小的组织块;在碎组织块中加入终浓度0.1%的胶原酶,置4℃条件下消化24小时,细胞悬液经100目钢丝或尼龙网过滤,过滤后的细胞悬液以50rpm离心10min,弃上清,加适量Hanks液稀释,在试管中依次加入100% Ficoll-Hypaque分离液、75% Ficoll-Hypaque分离液及细胞悬液,进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2000rpmx10min,收集75%与100%之间界面上的细胞悬液备用。取距离肿瘤5cm的组织作为对照,制备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方法同上。

2.2流式细胞仪检测:将PBMCs/TILs/NILs加样至流式检测管内,每管至少2×105个细胞,加入CD4-PE、CD25-FITC单抗和CCR4-PE,4℃孵育20分钟,加入PBS 2ml洗涤,并以200g离心沉淀5分钟,吸去上清,混匀细胞后加入0.5ml l%多聚甲醛,上流式细胞仪(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产品)检测或置2-8℃冰箱中备用。

2.3 ELISA法测定IL-10和TGF-β水平:取100μL标准品,各组血清加入相应试剂板的微孔中,再加入生物素化抗体工作液 100μL/孔,用封板胶纸封住反应孔,室温共同孵育120分钟,自动洗板机洗涤4次,加入酶结合物工作液 100μL/孔,封住板孔,室温孵育30分钟,洗板4次。每孔中加入底物各50μL,避光37℃30分钟,见显色后加终止液50μL。用美国 ELX800全自动定量绘图酶标仪在450nm处测定OD值,计算样品含量。

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免疫相关 篇12

1 HLA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基因是人类基因组中多态性程度最高、最为复杂的遗传系统。目前已知HLA基因参与多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 通过基因组扫描及连锁不平衡分析证实白癜风的易感基因位于6p21.3-21.4上[1], 而HLA基因也位于6p21.3, 提示HLA等位基因与白癜风的发病有关, 其相关性已在多个人种中被报道。

1.1 HLA-Ⅰ类基因

通常HLA-Ⅰ类基因主要指经典的A、B、C座位, 它们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目前, 国内外关于HLA-Ⅰ类基因与白癜风联系的研究如表1。

另有早期研究显示, HLA-B46与家族史阳性患者显著相关;HLA-Bw4在家族史阳性白癜风患者中均发现, 在家族史阴性但有血缘关系的患者中为48%;HLA-Cw4在家族史阳性为5.0%。在家族史阴性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为21.1%, 家族史阴性患者HLA-A30、HLA-A31频率显著升高。HLA-A30与泛发型白癜风相关。HLA-Bw60 (40) 仅仅在成人型白癜风显著升高, HLA-Cw6与儿童型白癜风和泛发型白癜风相关。HLA-B27在12岁前发病的白癜风患者频率显著升高。

1.2 HLA-Ⅱ类基因

HLA-Ⅱ类基因区的基因产物常在成熟的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活化的T细胞上表达。1983年, Foley等首次报道美国白人白癜风患者HLA-DR4大幅度升高。1990年, Dunston等报道HLA-DR4与20岁之前发病和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相关。此外, 有研究显示DR增长频率高于DQ, 提示DR比DQ在白癜风发病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2]。目前的主要报道见表2。

此外, HLA-DRB1*070x在散发型、肢端型都呈明显增高, HLA-DRB1*1201, 2仅在散发型呈明显增高;有家族史的患者HLA-DRB1*070x呈明显增高;HLA-DRB1*1201, 2仅在儿童患者中表现出增高[3]。

1.3 HLA-Ⅲ类基因

HLA-Ⅲ类基因区位于Ⅱ类基因与Ⅰ类基区之间, 已检出40多个基因, 含4个补体成分的基因, 分别为:C2、Bf、C4A和C4B。其中, C4AQ0还与恶性贫血有关, 而白癜风患者因补体亢进可能也会有C4AQ0频率下降, 这就在基因水平上解释了白癜风常伴有恶性贫血的情况。

1.4 HLA单倍型

HLA复合体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这些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很少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 构成了一个单倍型。单倍型基因与其它基因连锁形成扩展单倍型。在遗传过程中, HLA单倍型作为一个完整的遗传单位由亲代传给子代。早期研究发现, 儿童型白癜风与扩展单倍型HLA-BFS-C4A3-C4B1-DR5 (W11) -DQW3相关, 成人发病与HLA-BFS-C4A3-C4B1-DR7-DQw2SHUD相关。Zamani等[4]的研究表明, DRB4*0101-DQB1*0303与白癜风显著相关。我国Xia等[5]的研究发现扩展的单倍型HLA-A25-B13-Cw*0602、HLA-A25-B27-Cw*0602等与中国汉族所有类型的白癜风有关, HLA-A25-Cw*0602-DQA1*0302频率在泛发性白癜风中呈显著增高, HLA-A25-B13-DQB1*0303-Cw*0602频率仅与成人白癜风相关。这些研究都显示出HLA等位基因与白癜风的联系, 为白癜风具有自身免疫方面的发病机制提供了证据。

2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 (CTLA-4)

CTLA-4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 一般认为是针对T细胞激活的负调控和控制T细胞的凋亡, 其基因多态性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6]。有报道表明, CTLA-4与白癜风相关连, CTLA-4基因定位于2q33-q37。目前发现6个与自身免疫病CTLA-4基因的多态性位点:3个位于启动子区 (-1722T/C, CT60, -318C/T) 、1个位于外显子1 (49A/G) 、1个位于第一内含子 (-1822C/T) , 1个在3-UTR (AT) n多态性位点。目前研究较多的有位于外显子1上的+49A/G和3’-UTR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 多态性。

有研究表明[7], 3’-UTR的STR多态性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有关, 尤其是106bp的等位基因。他们的研究发现, 白癜风患者的106bp等位频率增加, 不过这种差异仅发生在伴发自身免疫病的患者, 而不伴自身免疫病的白癜风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因此, 该106bp等位基因可能与白癜风不直接相关, 而是与自身免疫疾病有关。

另外, 有研究通过PCR-RFLP发现CT60位点G等位基因, -318C/T位点T等位基因与白癜风相关联。其中, CT60多态性联合基因型GA+GG在发病年龄小于20岁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正常对照组[8]。

介于上述报道均未能提供白癜风与CTLA-4基因直接相关的依据, 且研究对象中均有涉及患有其它自身免疫病的患者, 由此可以得出, CTLA-4可能只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普遍易感基因, 并非对白癜风特异。

3 淋巴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LYP)

LYP的作用机制是, 能与Src酪氨酸激酶C端 (Csk) 相互作用, 使Src家族Lck、Fyn和Zap270酪氨酸激酶脱磷酸化而失活, 从而中断T细胞激活信号通路。近期研究发现, 为其编码的PTPN22基因的一个单核苷酸多态 (SNP) 1858C/T (rs2476601) , 可使密码子620编码的精氨酸变为色氨酸 (R620W) , 最终导致其对T细胞激活信号通路抑制不足, 起T细胞活性增强, 从而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1型糖尿病、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Graves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有研究表明, 1858T与白癜风相关, Canton等[9]对165个白癜风患者和304个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 发现白癜风组中的PTPN22的基因多态1858C/T (R620W) 与白癜风有关, 他们还发现发现330个白癜风等位基因, 发现有48个 (14.5%) 为Trp620变异体编码, 而608对照等位基因中, 仅有52个 (8.6%) , 表明R620W错意的突变可能是泛发性白癜风发展的因素。Laberge等[10]的研究也证实185-8T与泛发型白癜风显著相关, PTPN22上1858C/T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分布差异, 证实[11]PTPN22上1858T等位基因为泛发型白癜风发生的风险之一, 表明基因介导的自身免疫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过, 并非所有的PTPN22基因的SNP均与白癜风有关, 在1858C/T的rs2476601、rs3811021、rs247659-9、rs3789607、rs1217407、rs1217418的等位均未发现与白癜风的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所研究的个别SNP不能代表所有位点, 或者SNP对疾病的效率微弱, 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其它基因的变化影响PTPN22基因的表达, 才使其间接参与白癜风的发病。

4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 (AIRE)

白癜风在自身免疫病APECED中频率增高, 该病是由AIRE基因突变导致的。AIRE位于常染色体21 (21q22.3) 上, 且不同种族的APECED基因组位置相同。有报告称白癜风存在于APECED发病晚期, 是一个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12]。AIRE基因表达于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最新的研究认为AIRE通过胸腺髓质上皮细胞参与异位蛋白的表达, AIRE基因突变导致细胞中AIRE蛋白量减少, 使胸腺中异位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增加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13]。AIRE基因突变一方面可能通过影响TLR2、4的表达而削弱了对自身衰老病变细胞的清除, 从而诱发自身免疫, 还能通过影响TLR9的表达降低T细胞的调节作用, 引起APSI中自身免疫症候群。Tazi-Ahnini R等[14]用病例对照分析法, 对AIRE基因多态进行分析, 发现在6个AIRE的基因多态 (AIREC-103T、C4144G、T5238C、G6528A、T7215C和T11787C) 中, 仅AIRE 7215C与白癜风有显著联系, 不过, 单体型检验分析显示自身免疫调节基因单体型CCTGCC与白癜风有明显相关性。为确定最小的有效单体型, 他们应用单核苷酸标记软件来标记其多态性, 分析该基因的4个SNP:C-103T、G6528A、T7215C和T11787C, 显示自身免疫调节基因单体型CGCC与白癜风相关。

5 自身免疫易感位点

Alkhateeb等[15]应用全基因组的连锁分析, 在多代白癜风的研究中发现, 位于1p31.3-p32.2上的自身免疫易感基因位点 (AIS1) 与白癜风密切相关, 并通过进一步研究将AIS1精确定位于1号染色体的D1S2742-D1S515之间。Fain等[16]通过基因扫描, 验证了这一结论, 并发现了位于1、7、8、11、19和22号染色体上的其它6个与白癜风密切相关的易感基因位点。Spritz等[17]对102个白癜风家系进行了分析及研究, 发现白癜风的7、8和17号位点上的染色体有联系。其中, 8号染色体则只和白癜风家族联系, 而7和17染色体显示出与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 这可能代表了一般的自身免疫易感性。而一些自身免疫病的易感基因同样是白癜风的易感基因, 如位于17p13位点的易感基因SLEV1[18]。我国汉族人白癜风遗传因素复杂, 存在多个易感基因位点。陈建军等[19]发现, 4q13-q21位点与泛发性白癜风存在联系。梁艳华等[20]的研究发现, 22q12和6p21-p22证实为肯定连锁位点, 可能存在白癜风的易感基因;6q24-q25和1p36提示连锁信号进一步增强, 但仍未达到肯定连锁标准;14q12-q13并非为白癜风易感基因所在位点。

6 结语

综上所述, 遗传和免疫在白癜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人们对白癜风的发病因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其易感区域定位、易感基因搜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其遗传模式、精确定位、基因间相互作用机制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将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摘要:白癜风 (vitiligo) 是皮肤科的常见病,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认为该病与遗传和免疫密切相关。阐述了免疫遗传与白癜风的关系, 并对近年来发现的易感基因作一综述。

上一篇:加工中心的合理使用下一篇:鲜食玉米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