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免疫

2024-07-10

主动免疫(共6篇)

主动免疫 篇1

我国为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高发区,人群中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高达14 %以上,乙肝携带者达1.2亿余人,并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其中母婴垂直传播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宫内传染、产时传播及产后传播是母婴传播的3种途径,是新生儿出生后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于2004年3月起采用产前孕妇被动免疫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产后婴儿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乙肝传播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我们自2004年3月开始对产前来我院妇产科门诊及妇保检查的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或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孕妇50例,同时进行HBV-DNA的检测,随机分为两组,阻断组30例(其中大三阳7例),对照组20例(其中大三阳5例);两组产妇平均年龄、分娩方式、免疫学指标、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接种方式

阻断组孕妇分别于孕28周、32周、36周、40周臀大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即上生甘迪)200 IU/mL,孕期共注射4次,对照组孕妇孕期定期作产前检查,不用HBIG。两组孕妇所生的婴儿均于出生后24 h内肌注HBIG 100 IU/mL(生产厂家同上)1次,乙肝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重组疫苗)5 μg,半个月时再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然后1个月和6个月再分别肌注乙肝疫苗5 μg。

1.3 随访和血清学检测

孕妇在孕28周前孕期检查发现HBsAg阳性者,进一步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M)和HBV-DNA的检测,HBV-DNA≤4 000 copies/mL为正常范围;两组婴儿出生时断脐时采脐静脉血,7个月及12个月采股或颈静脉血,血样均送本院化验室检测,婴儿血清HBsAg阳性判为宫内感染。

1.4 检测方法 HBV-DNA检测采用PCR法。

试剂盒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乙型肝炎病毒M采用联合免疫吸附(ELISA)实验法,ELISA诊断盒由北京华大生产。

2 结果

阻断组与对照组婴儿HBsAg、抗-HBS阳性率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阻断组婴儿血清HBsAg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阻断组婴儿血清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经行乘列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为大三阳和小三阳且HBV-DNA>4 000 copies/mL的新生儿HBsAg携带情况见表2。

3 讨论

本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最易实现的为胎盘传播,对大三阳和小三阳孕妇进行HBIG被动免疫,能有效降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率,阻断组婴儿血清HBsAg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与李云华等[1]报告产前用不同方案孕期注射HBIG可降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率的结果一致。

胎儿宫内获得抗-HBS可能为孕期多次被动免疫的结果,资料显示,母亲HBsAg阳性,若不采取免疫干预措施,则婴儿约半数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在妊娠早期(21周前)胎儿无1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孕妇血中IGg抗-HBS可于妊娠21周后经胎盘滋养细胞主动转运至胎儿[2],所以我们认为孕期多次于21周后给予HBIG被动免疫措施可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本研究阻断组在孕28周、32周、36周、40周分4次给予孕妇肌注HBIG 200 IU,结果婴儿血清抗-HBS阳性率:0天33.3 %、7个月46.7 %、12个月70.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宫内感染率明显低于未阻断组。

文献报道,大三阳和小三阳母亲的婴儿免疫失败率高,可达50 %~55 %[1]。本研究发现与报道的结果接近,同时小三阳且HBV-DNA滴度高于正常者新生儿感染机率也较高。目前认为主要是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使表面抗体产生较慢或滴度较低,而孕妇在产前多次注射HBIG能提高体液免疫反应,干预孕妇体内HBsAg滴度,降低宫内感染[3]。因此,建议大三阳或小三阳且HBV-DNA滴度高于正常的育龄期妇女应选择适宜受孕机会,必要时进行免疫调节治疗,使HBV-DNA滴度阴转后再怀孕。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方式除经宫内胎盘传播外,分娩时经软产道接触母血及羊水传播,产后接触母亲唾液或母乳传播,故在新生儿初生24 h内及半个月各肌注HBIG 100 IU起到中和并逐渐消除分娩时经软产道接触母血及羊水和哺乳时母乳传播给新生儿的乙型肝炎病毒,使婴儿得到保护,吴俭等[4]报道大三阳、小三阳且HBV-DNA阳性的母乳HBV-DNA阳性率达40 %。故建议大三阳、小三阳且HBV-DNA阳性的母亲尽量避免母乳喂养。乙肝疫苗作为一种抗原,其阻断乙肝传播的免疫效果已被肯定,0、1、6月龄时肌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5 μg,其意义在于刺激机体细胞的免疫应答,使机体自动免疫,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以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

HBsAg阳性的孕妇,孕期多次HBIG免疫能使胎儿在宫内获得被动免疫,而减少乙型肝炎病毒在宫内感染。婴儿生后给予注射小剂量乙肝疫苗和HBIG可能起到聚合HBsAg的作用增强其免疫性,本研究随访婴儿到12个月时,抗-HBS阳性率由出生时的33.3 %提高到70.0 %,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我们采用产妇孕期被动免疫及婴儿主被动联合免疫的方法,婴儿乙型肝炎免疫阻断率达90 %。段文斌等[5]报道,婴儿乙肝阻断率达93 %;岳亚飞等[6]报道阻断率达96.7 %;但大部分研究报道乙肝阻断率达90 %左右,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符。

总之,产前给予孕妇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产后给予婴儿同时进行乙肝疫苗主动免疫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对于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疗效肯定。

参考文献

[1]李云华,高福泉,杨鲁华,等.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不同接种方法对阻断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研究[J].临床肝胆杂志,2002,18(1):59-60.

[2]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15.

[3]吕晴,朱启熔,段恕诚,等.宫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婴儿免疫的特异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0):26-27.

[4]吴俭,曾义岚,胡蓉,等.乙肝病毒携带者围产期垂直传播防治策略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2000,21(11):947-948.

[5]段文斌,王伯良,周小平,等.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阻断宫内感染的疗效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2):191-193.

[6]岳亚飞,李银姬,张树林.孕妇主动与被动联合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围产医学杂志,2000,3(1):3-5.

主动免疫 篇2

随着全球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 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入侵检测系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但大多数入侵检测系统都是基于被动的方式, 在检测到攻击事件后, 系统采取记录报警日志、报警、通知系统管理员等措施, 然后再由系统管理员来对这些攻击事件做出进一步响应。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 这种被动的响应方式已经难于满足瞬息变化的网络需要, 入侵检测只有与主动响应技术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防御网络入侵攻击。

生物免疫系统通过免疫细胞检测识别病原体, 并对其进行免疫应答, 消灭病原体, 保护机体免受侵害, 并且生物免疫系统具有多样性、鲁棒性、自适应性和免疫应答等特征, 由于网络安全问题与生物免疫系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因此将免疫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借鉴免疫系统中免疫应答机制, 构建了一种集成入侵检测与入侵响应于一体的主动入侵响应模型, 该模型不仅具有较强的入侵检测的能力, 而且具有较强的对入侵攻击进行主动响应的能力。

1 基于免疫应答机制的主动响应模型

在生物免疫系统中, 抗原进入机体后, 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活化、分化和效应过程, 称之为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主要通过B和T淋巴细胞来实施完成。抗原初次进入机体后, 免疫系统将会产生初次应答, T细胞遇到病原体后经过模式识别病原体并被激活, 分泌细胞质刺激B细胞, B细胞与病原体经过模式识别过程并接收到T细胞发来的协同刺激, 确认识别的是非自体并杀死病原体。初次应答后, 免疫系统将首次遭遇的非自体清除, 同时保留一定数量的B细胞作为免疫记忆细胞, 这使得免疫系统能够在再次遇到同样病原体时快速反应并反击病原, 这就是二次免疫应答。由于二次应答直接应用免疫记忆细胞来反应并反击再次出现的病原体, 无需对再次出现的病原体重新学习与适应, 因此二次应答对再次出现的病原体的响应速度比初次应答要迅速很多。

主动响应是系统在检测到入侵的时候能够自适应地对攻击行为迅速采取一定的措施, 及时有效地防御攻击入侵, 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或者减小潜在的损失, 而这些活动不需要人为地干预。受生物免疫系统中免疫应答机制的启发, 本文提出了一种主动响应模型, 模型如图1, 模型主要由二次免疫应答与初次免疫应答二大模块组成。在该模型中, 网络中传输的IP数据包经过特征提取 (抗原提呈) 后, 提取出一些能够表示网络数据包特征的二进制串组成待检的抗原集合, 然后抗原由二次免疫应答模块检测响应, 免疫二次应答模块是对免疫系统中二次应答的模拟, 当它检测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再次入侵抗原时, 将快速检测出来, 直接根据相应的响应策略进行主动响应;如果其未能识别抗原, 那么由初次免疫应答模块检测响应, 初次免疫应答模块是对免疫系统中初次应答的模拟, 它能检测识别第一次入侵的抗原, 同时选择合理的响应策略, 采用一定的措施对入侵进行主动响应, 并把检测的抗原特征和采用的响应策略记忆到二次免疫应答模块的记忆数据库中, 以便当再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入侵时, 快速二次免疫应答。

2 模型工作原理

2.1 模型的工作流程

记忆检测器:在记忆检测器中记忆规则库精确记录了以前存在的异常规则, 如果抗原与记忆规则库的规则匹配, 则可直接判定该网络数据包为入侵数据, 调用二次响应模块对抗原进行相应处理。如果不匹配, 则调用初次检测器进行检测。

二次免疫响应:经记忆检测器认定为入侵的抗原直接采取记忆响应策略库中相应的策略进行响应。

初次检测器:初次检测器的工作流程如图2, 它主要通过B、T检测器协同检测来完成对二次免疫应答模块无法应答的抗原的检测。抗原首先经过B检测器与B规则库规则进行匹配, 如果不能匹配, 可判断其为正常数据;如果匹配, 还不能判断其为入侵, 这是因为B规则还可能与“自我”绑定, 因此还需要T检测器的协同刺激, 即匹配时, 抗原还需要经过T检测器与T规则库规则匹配, 这时如果匹配, 则可判断其为入侵, 如果不匹配, 则抗原为正常数据, 此时还要删除B规则库中相应的规则。

响应策略生成器:响应策略生成器根据入侵对系统的威胁及系统对其进行响应的成本进行评估, 依据对损失的评估和响应成本的分析运用最优化技术选择响应策略知识库中最优策略。

初次免疫响应:根据响应策略生成器生成的策略, 对入侵行为进行响应;同时把相应的B规则及响应策略添加到记忆规则库和对应记忆响应策略库, 删除B规则库中相应规则。

2.2 规则库的生成与更新

B、T规则库是整个模型中最重要的数据库, 它们直接决定的入侵检测的准确与效率, 在规则库中B、T检测规则的成熟过程分别模拟了生物免疫系统中B、T细胞的成熟过程, 检测规则在离开规则生成器前必须经过一个负选择成熟过程。B和T规则库中检测规则生成的算法描述如下。

(1) 收集已知的正常数据集合;

(2) 随机生成一个规则集;

(3) 将规则集中每一个元素与正常数据中每一个元素进行匹配, 如果存在一个匹配 (即大于或等于一个给定的亲和力阈值λ) , 则将该规则从规则集中删除;

(4) 直到规则集中所有规则匹配完, 此时规则集中剩下的是描述异常网络行为特征的规则即新生成的成熟检测规则, 把它们添加到规则库;

(5) 转 (2) 重复上述步骤, 直到规则库已生成给定数目的检测规则为止。

在算法的运行过程中, 亲和力阈值λ的选择要非常注意, 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 可能出现某些“非我”抗原不被检测器匹配 (漏报) ;太低, 又可能出现某些“自我”抗原被误判为“非我”抗原 (误报) 。为了实现B、T检测器的协同检测, 要求B、T规则生成时亲和力阈值λB和λT满足λB>λT。

模型在运行的过程中, B规则库规则会减少, 当规则的数目少于一定数目时, 需要调用B规则生成算法生成B规则。另外, 为了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 还需要定期更新正常数据集, 生成B、T规则, 采用最近最不常用 (LFU) 算法替换B、T规则库最近最不常用的B、T规则。

对于记忆规则库, 可以人工添加一些已知入侵规则及其响应策略, 也可以从其它系统的记忆规则库引入, 从而大大加快了系统的检测能力。随着记忆规则库中规则的数目增多, 当超过一定数目时, 会降低检测效率, 此时, 同样可采用最近最不常用 (LFU) 算法从记忆规则库淘汰最近最不常用的记忆规则。

3 模型特性分析

根据二次免疫应答的思想, 本文构建了一个集成入侵检测与主动响应的入侵响应模型, 在模型中, 二次应答由记忆细胞迅速发出, 无需学习过程, 一旦记忆规则与抗原发生匹配, 将会立即通过记忆规则库与记忆响应策略库来对再入侵的攻击进行响应, 提高了响应速度, 增强系统对于已经出现过的入侵的抵御能力。模型中引入了B、T检测器相互协同刺激机制, 提高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而且大大降低了入侵检测的误检率。因此模型具有自适应性强, 二次免疫响应迅速, 入侵检测准确等特性。

4 结束语

本文根据生物免疫系统中二次免疫应答思想, 建立了一个集成入侵检测与入侵响应于一体的主动响应模型, 阐述了模型的工作原理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 但对模型的具体实现及其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围绕模型的具体实现和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涛.计算机免疫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HARMER P K, WILLIAMS P D, GUNSCH G H, et al.An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Computer Security Applications[J].IEEE Tra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2002.

[3]DASGUPTA D, GONZALEZ F.An Immunity-based Tech-nique to Characterize Intrusions in Computer Networks[J].IEEE Trans.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2002.

主动免疫 篇3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7月—2012年6月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并经病因筛查排除遗传、解剖、内分泌、感染及男方因素;夫妇抗精子抗体 (As Ab) 、抗子宫内膜抗体 (Em Ab) 、抗心磷脂抗体 (ACA) 均阴性;患者年龄24岁~33岁, 平均年龄28.2岁, 既往无活产史, 自然流产2~6次, 流产时孕周5周~14周, 平均9.14周的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清晨空腹时抽取患者男方或健康第三者的静脉血20~25 m L, 加肝素抗凝, 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淋巴细胞, 生理盐水洗涤3~4次制成淋巴细胞悬液。于女方前臂内侧分5~6次皮内注射形成小皮丘, 皮丘直径1 cm~1.5 cm, 观察30 min。治疗后第3, 7天继续观察局部反应, 每3周治疗1次, 3次为1个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复查封闭抗体, 可计划怀孕, 孕后继续治疗至孕20周。

2 护理干预

2.1 相关知识宣教

向患者讲解URSA的发生机制、诊断标准、注意事项及主动免疫治疗的操作规程。反复自然流产传统定义为3次或3次以上连续自然流产, 有关研究显示连续2次流产后再次发生的风险与传统3次流产后相似, 通常把反复自然流产者2次及以上、经过筛查未发现异常者定义为URSA。

治疗前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有无过敏性体质。治疗时注意观察, 让患者知晓若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痒等反应均属正常的免疫反应, 无需特殊处理, 一般1周内会逐渐减弱至消失;若发生体温升高至38℃或出现全身瘙痒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切记不要抓挠, 防止皮肤破溃导致感染。

治疗期间注意避孕, 治疗3次后可以妊娠, 一旦妊娠立即保胎治疗, 讲解注意事项, 注意休息, 缓解精神紧张, 避免剧烈活动和性生活, 遵医嘱使用保胎药。

2.2 心理护理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前提。大多患者在婚后经过数次反复流产而导致了焦虑和恐惧心理, 这些精神因素会使子宫对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而导致流产和早产[3]。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做患者的朋友, 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疑虑, 了解她们的心理问题并正确评估其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 注意沟通技巧, 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正视自己的病情。同时, 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适时进行宣教, 家属的理解支持是患者心理健康的坚强后盾。充分利用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心理干预, 鼓励患者上网交流, 如患者愿意可以互留电话, 交流心得。同时, 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为患者保密。

2.3 饮食宣教

习惯性流产患者大多体质虚弱, 需要合理饮食, 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4], 禁食酸、辣、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3 结果

21例患者经过1~2个疗程的免疫治疗, 复查后17例患者封闭抗体从阴性转为阳性, CD3、CD4、CD8其中一项转阳3例, 两项转阳7例, 全部转阳性者7例;妊娠13例, 妊娠成功率为61.9%。

4 讨论

通过护理干预, 患者能充分认识自己的病情, 了解主动免疫治疗的方法、过程、结果等,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能正视自己的疾病, 放下心理负担, 解除疑虑, 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从而显著提高URSA患者的妊娠成功率。

摘要:目的 观察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URSA) 患者的治疗后反应及护理干预对提高妊娠成功率的作用。方法 对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URSA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1例患者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 17例患者封闭抗体从阴性转为阳性, 从而降低了受孕后发生流产的概率。其中妊娠13例, 妊娠成功率为61.9%。结论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可提高URSA患者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提高妊娠成功率。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是提高妊娠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URSA) ,护理干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妊娠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素平.配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34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6) :62-63.

[2]赵静, 巩晓芸.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91例临床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4 (1) :77-80.

[3]李娟娟.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不足性习惯性流产的护理[J].浙江实用医学, 2011, 16 (6) :457-458.

主动免疫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11月—2012年6月来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RSA患者115例。治疗对象年龄分布:21~44岁,平均31.3岁,其中:21~25岁6人,26~30岁51人,31~35岁38人,35~40岁13人,40岁以上7人。治疗对象选择标准:连续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排除夫妇双方染色体异常,患者生殖解剖异常、内分泌异常、感染和环境因素等,BA检测呈阴性患者采取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治疗须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

1.2 方法

1.2.1 治疗前准备:

患者术前检查项目包括染色体、优生4项、不孕3项、内分泌6项、生殖道感染和BA检测。丈夫或健康第三方血源供给方检查项目包括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检测。凡血源供给方有传染性疾病则不适合做免疫治疗血源供者。治疗期需避开月经期及发烧、感冒。

1.2.2 淋巴细胞分离:

全过程要求无菌操作,尽可能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操作。方法如下:(1)抽取丈夫或第三方静脉血20 ml,肝素钠抗凝。(2)取15 ml洁净无菌试管2只,每管加入7 ml淋巴细胞分离液(淋巴细胞分离液由天津市灏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将7 ml肝素钠稀释血液小心沿管壁缓慢加在每管淋巴细胞分离液面上,使分离液和抗凝血分层明显。(3)3 500 rpm水平式离心30 min后,管内分四层。(4)收集乳白色淋巴细胞层至另2只15 ml无菌试管,加入无菌生理盐水10 ml充分洗涤。(5)3 000 rpm,离心10 min,去上清液。(6)再次加入无菌生理盐水10 ml,3 000 rpm,离心10 min,去上清液。(7)重复上一步骤1次,每管加入0.5 ml无菌生理盐水充分混匀得所需淋巴细胞待治疗。

1.2.3 免疫方法:

用1.5 ml注射器吸取淋巴细胞悬液,在患者双侧上臂内侧皮内各注射2~3个皮丘,间隔2~3周1次,共计4次为1个疗程。注射后嘱咐患者注意休息,情绪保持稳定,禁止用手抓挠注射部位。1个疗程后检测BA,BA未转阳者继续免疫治疗1个疗程。BA转阳后建议半年内怀孕,半年内未受孕者建议重新治疗后再怀孕,成功怀孕后加强治疗1~2次。

1.2.4 封闭抗体检测方法:

免疫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血2 ml,分离血清,BA用ELISA法进行测定,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所用试剂由美国莱姆德公司生产,北京索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2.5 疗效观察及随访:

治疗有效标准:经免疫治疗后BA检测呈阳性者视为治疗成功。临床妊娠成功标准:成功分娩活胎或者妊娠5个月以上B超显示胎儿未发现异常者视为临床妊娠成功。随访内容包括: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经治疗后BA检测有没有转为阳性,经治疗后有没有成功怀孕、有没有发生再次流产现象及妊娠结局。

1.3 统计学方法

对治疗后BA阳性与BA阴性患者妊娠成功率采用率的u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治疗成功率

治疗对象115例,经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检测BA,BA转阳98例,治疗成功率为85.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2.2 随访结果

治疗后有90例患者再次妊娠,临床成功分娩活胎及妊娠5个月以上B超显示,未见异常72例,再次妊娠成功率为80.0%。其中BA转阳76例中,有68例妊娠成功(治疗成功后再次妊娠成功率为89.5%)。BA未转阳14例中,有4例妊娠成功(再次妊娠成功率为28.8%)。主动免疫治疗后BA阳性者与阴性者的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有1例宫外孕,1例发生下肢皮肤过敏不良反应。

注: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妊娠早期RSA越来越关注。随着生殖免疫学的研究深入,认为多数原因不明的RSA与免疫因素有关。免疫因素引起的RSA大体可分为自身免疫型和同种免疫型两种。自身免疫型RSA可在患者体内检测出自身抗体,如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和抗甲状腺抗体等。同种免疫型则主要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容性等有关,患者与正常生育妇女的免疫状态不同,表现在体液免疫的异常及血清中缺乏BA等方面[3]。BA是妊娠时母体免疫识别父系抗原,针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滋养层淋巴细胞交叉抗原TLX产生的Ig G型抗体,使母体自身对胎儿胎盘等妊娠组织的免疫排斥进行免疫保护,是维持妊娠正常进行的保护性抗体[4]。BA产生障碍或不足,不能形成有效的妊娠免疫耐受和免疫保护状态,会对孕囊的种植和胎盘的生长产生免疫排斥而导致早期流产。

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BA不足性RSA已成为当今妇产科学研究的热点,也有较多文献报道[5,6]。即应用配偶或第三方外周血淋巴细胞对BA缺乏的RSA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目的是淋巴细胞免疫诱导刺激母体产生同种免疫反应,产生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BA,从而增加患者体内BA水平,而防止胚胎或胎儿父系抗原被母系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产生免疫保护,使其再次妊娠得以成功。本文对115例BA阴性RSA患者采取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98例BA水平显著提高。90例再次妊娠,获得妊娠成功72例,妊娠成功率为80.0%,与之前报道基本相符。治疗后无论BA转阳与否自然流产率都降低,且BA水平提高者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BA阴性患者。这说明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的产生,增加了母体免疫耐受,使胎儿易于存活,妊娠成功率提高。这支持RSA的发病机理与免疫反应低下有关,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主动免疫疗法的合理性。另外,免疫治疗后,BA未转阳者妊娠也获得成功,可能是因为主动免疫治疗使这些患者诱发了由细胞免疫参与的免疫抑制,使封闭效应增强所致[7],整个治疗过程中只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认为利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治疗母体BA缺乏所致的RSA,其免疫反应强,持续时间短,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及较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辅助生殖技术与精子库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4-127.

[2]汪丹,李伟莉.封闭抗体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5(11):124-125.

[3]刘晓芹,田连霞.封闭抗体与早期反复流产的关系及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优生优育,2012,18(5):276-278.

[4]李大金.生殖免疫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9-153.

[5]谢淑如.主动免疫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0):769-770.

[6]李杰兰,马卫军.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865-1866.

[6]植自勤,黄惠萍,黄小静.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在封闭抗体阴性反复自然流产孕妇中的应用[J].广州医药,2010,41(3):33-34.

主动免疫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2011年5月,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对就诊的860例RSA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BA进行了测定,其中820例患者BA呈阴性,本研究以此820例B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37岁,平均(31.6±3.8)岁;流产次数最少3次,最多7次,平均4.2次;流产天数最短48d,最长126 d,平均(69.5±4.2)d。所有患者染色体检测均正常,其配偶精液检查各项参数正常。排除下列标准:宫腔粘连;子宫先天畸形;甲状腺功能异常;合并生殖道感染以及抗核抗体与抗心磷脂抗体异常者。所有患者及其配偶以及健康第三者都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治疗方法

1.2.1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对820例RA阴性患者采取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淋巴细胞应首选患者配偶,均排除梅毒螺旋体、艾滋病及肝炎病毒后方视为合格。如患者配偶有任一项不合格者,即视为不合格,并重新应用健康第三者的淋巴细胞进行治疗。健康第三者可由患者自愿选择,经血清检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检测均为阴性且无血缘关系的健康男性血源提供者。所有BA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疗。

无菌抽取供者外周血30 m L,用适量肝素抗凝,无菌操作下分离淋巴细胞,将淋巴细胞制成浓度为(40~70)×106/m L的悬液,一次性注射器抽取3 m L淋巴细胞悬液,均在患者前臂分6~8个点皮下注射,30 min后观察注射局部有无反应,若注射局部出现红肿、水泡等不良反应,可采取冷敷、抗感染及抗过敏等对症治疗。每隔3周皮下注射1次,3次为1疗程,治疗结束后隔2周复查BA。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避孕,若复查BA呈阳性应尽快在6个月内考虑受孕;若复查BA仍为阴性者可建议患者自愿选择与本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第三者男性提取淋巴细胞,第2次采取主动免疫治疗,仍为每3周1次,3次为1个疗程,隔2周后再复查。当确诊患者再次怀孕后,应当继续采取1个疗程的淋巴细胞免疫维持治疗,疗法同前,直到孕16~20周。指导患者妊娠后避免劳累,注意休息,妊娠早期不宜性生活,保持精神愉快,观察妊娠早期反应。

1.2.2 BA检测

820例RSA患者在采取免疫治疗前后均进行BA检测。抽取患者外周血2 m L,无菌操作下常规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妊娠成功判断标准

孕龄>5个月,B超检查胎儿无异常或分娩成活婴儿为妊娠成功。同时观察主动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3.0软件包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动免疫治疗前后BA变化

860例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仅有40例患者BA阳性,阳性率仅有4.65%(40/860);820例BA阴性RSA患者在接受主动免疫治疗1个疗程后,BA阳性率为75.24%(617/820),其余仍为阴性的203例患者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BA阳性率为86.59%(710/82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2.2 再次妊娠成功率

820例BA患者经免疫治疗后,803例获得再次妊娠,包括2例宫外孕,8例孕龄不足5个月其妊娠结局未清者,确认再次妊娠者749例,不足5个月流产44例,再次妊娠成功率为94.13%(705/749),均为单胎,其中BA阳性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95.23%(698/733),BA阴性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43.75%(7/16),BA阳性者再次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见表1。

2.3 不良反应

参与主动免疫治疗的820例BA阴性患者无一例发生皮疹、过敏反应以及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无一例新生儿有出生畸形及血小板减少症。

3 讨论

妊娠的过程类似于半同种移植[4],母体妊娠的正常维持,一方面依靠母体自身的正常免疫反应,另一方面还需要其他免疫调节作用的配合,如BA这种特异性抗体的封闭效应。BA既能通过与母体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相结合[5],使其细胞毒性作用受到封闭,从而阻止其对胚胎父系抗原的杀伤,又能通过与胚胎细胞上的抗原相结合,从而发挥阻断母体淋巴细胞至胚胎细胞的通路,保护胚胎滋养细胞或胎儿遭受免疫排斥[6]。此外,母体还能产生抗BA的特异性抗体,在母胎发生免疫应答后,与其中有害的免疫细胞及有关因子发生阻断作用,从而有助于维持妊娠的继续[7]。BA从妊娠早期开始产生,到3个月内浓度最高,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直至分娩时浓度又升高,BA浓度可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而相应递增。RSA患者体内缺乏BA,致使母体对胚胎的保护作用弱于对胚胎的免疫损伤作用,胚胎最终因得不到保护遭受排斥而发生流产[8]。

很多研究认为,RSA的发生与母体缺乏BA有关,患者流产次数越多,其体内就越有可能缺乏BA[9]。使用患者配偶或健康无血缘关系的第三者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多有报道[10],该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配偶或健康第三者淋巴细胞注射给患者后,刺激患者免疫耐受机制,诱导其体内产生BA,从而发挥阻断胚胎父系抗原被母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杀伤的作用,使胚胎受到保护并顺利发育,而且由于反复刺激患者的免疫耐受,其免疫记忆提高,有助于再次妊娠成功。

笔者对820例BA阴性的RSA患者实施3次为1个疗程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1个疗程后BA阳性率为75.24%,2个疗程后BA阳性率为86.59%,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820例BA患者经免疫治疗后,803例获得再次妊娠,除去宫外孕、孕龄不足5个月妊娠结局未清及流产者外,再次妊娠成功率为94.13%,与国外报道结果接近[11]。同时,研究发现,主动免疫治疗并未对母婴产生不良反应,本研究未出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生长畸形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未发生母体传染病及皮疹等过敏反应,说明主动免疫治疗对母婴有较高的安全性。研究还表明,BA阳性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95.23%,BA阴性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43.75%,BA阳性者再次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表明经过主动免疫治疗后,母体BA增加,免疫耐受形成,有助于保护胎儿,因此显著提高了妊娠再次成功率。这个结果证实了RSA发病机制与免疫机制有关的观点,也进一步证实了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RSA患者的有效性。此外,经主动免疫治疗后BA仍阴性者也有43.75%再次妊娠成功的可能,表明主动免疫治疗诱发了患者的免疫机制,增强了患者的封闭效应[12],但是如继续妊娠,发生再次流产的几率仍然较高,表明免疫治疗前后BA的变化可预后再次妊娠的结局。因此笔者认为,对于RSA患者再次妊娠前进行BA检测,并对阴性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对指导再次妊娠并提高再次妊娠成功率非常重要。

主动免疫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4年6月120例BA阴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为免疫原, 年龄21~34岁, 平均 (27.30±5.24) 岁, 流产次数2~4次, 平均 (2.76±0.15) 次, 夫妻染色体正常, 内分泌正常, 无生殖道畸形, 免疫检查结果显示抗心磷脂抗体阴性, 封闭抗体阴性。抽签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60例。两组年龄、流产次数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拟抽取对象进行肝炎病毒学、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等检查, 抽取观察组患者丈夫静脉血30 m L, 2%肝素抗凝, 放入含淋巴细胞分离液的离心管中, 淋巴细胞分离液比重1.020, 保持淋巴细胞分离液与血浆之间界面清晰, 250 g/min离心15 min, 抽取淋巴细胞层。后用磷酸盐缓冲液2次洗涤, 并用生理盐水制成淋巴细胞悬液, 浓度为20×106~40×106/m L, 抽取0.5~0.8 m L悬液在患者双侧前臂各分4~6点皮注射, 3次为1疗程, 每次注射后于3~4周后再次注射。BA转阳性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后, 尽量使患者在3月内妊娠。两组均在孕4、5周时采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检查, 孕酮低时给予黄体酮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1) 抽取患者外周血2 m L抗凝, 通过Beckman Coulter公司制造的Coulter Epics XL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水平, 计算CD4+/CD8+及CD16+CD56+NK; (2) 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行χ2检验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

治疗前两组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而CD4+治疗后显著降低, CD8+治疗后升高, CD4+/CD8+、CD16+CD56+NK降低, 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较低 (P<0.05) 。见表1。

注:*对照组比较, P<0.05

2.2两组治疗后妊娠结局分析

观察组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 妊娠失败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流产率观察组较低, 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讨论

正常妊娠中封闭抗体介导的免疫耐受较为关键, 封闭抗体和表达于滋养层细胞的滋养细胞淋巴细胞的交叉反应抗原结合, 从而避免胚胎受到母体杀伤性T细胞的影响[3]。产妇妊娠过程中若缺少保护性抗体, 则会导致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增强, 进而导致流产。本研究对120例BA阴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取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妊娠率得到显著提高, T淋巴细胞水平得到改善, 表示治疗后母体免疫耐受增强, 胎儿存活率上升, 妊娠成功得到保障。

外周血T淋巴细胞可表达CD3+抗原, 分为CD4+/CD8+、CD4+/CD8+两大亚群, 而CD4+细胞为辅助、诱导性T淋巴细胞, 介导细胞免疫, 其比率上升导致母体细胞免疫功能上升, 对胚胎免疫排斥反应上升, 终止妊娠[4]。CD8+细胞为杀伤、抑制性T淋巴细胞, 主要对产妇的免疫应答产生负调节作用。而NK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识分子为CD56, 另还可分为CD56+CD16-和CD56+CD16+, 前者具有免疫抑制、免疫营养效果, 受Th1刺激后转化为后者, 细胞毒性上升, 能够提高免疫防御能力, 释放颗粒酶等物质促使靶细胞死亡, 本研究中CD16+CD56+NK在治疗后显著下降, 表示细胞毒性反应被抑制, 胚胎的正常发育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 本研究通过患者及其丈夫或者健康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 结果可见CD4+明显降低, 而CD8+明显上升, CD4+/CD8+下降, 主动免疫治疗能够矫正患者的免疫紊乱, 缓解对胚胎的免疫排斥, 最终达到较高的妊娠率。

摘要:目的 研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 (Blocking antibody, BA) 阴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20例BA阴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 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60例, 对照组常规保胎指导, 观察组行主动免疫治疗, 比较两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妊娠结果。结果 观察组CD4+ (37.88±6.59) 与对照组 (42.18±6.34) 比较显著降低, CD8+ (35.61±6.87) 与对照组 (29.40±5.97) 比较显著升高 (P<0.05) , CD4+/CD8及CD16+CD56+NK+比较观察组显著较低 (P<0.05) ;观察组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BA阴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效果显著, 可改善妊娠结局, 调节异常的细胞免疫, 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复发性流产

参考文献

[1]高克非, 许红雁, 刘宝玲, 等.正常早孕及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主动免疫治疗前后血清蛋白组学的比较[J].广东医学, 2014, 35 (13) :2069-2072.

[2]田葱, 李娟, 攸毅, 等.3种疗法用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14) :1487-1489.

[3]李键, 邵小光, 吴隆琦, 等.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 2012, 33 (20) :56-58.

上一篇:细部构造处理下一篇:人力资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