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阅读

2024-05-19

主动阅读(共11篇)

主动阅读 篇1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不仅告诉我们“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 带给我们发现真理的乐趣, 同时也能激发人们说出自己的主张, 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兴趣、渴望和探索。因此,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从我们对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发现:“喜欢阅读、主动阅读”的学生比例不到50%;“完全不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比例也接近20%。这是令人担忧的数据!学生不重视阅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很多学生认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 不懂得如何阅读, 不懂得有选择性地阅读, 但从众多方面来看, 缺乏阅读兴趣、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应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自然就会“以书为友”, 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那么,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从而主动阅读呢 ?

二、教师引导, 激发兴趣

(一) 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目

调查显示, 很多学生把不喜欢阅读的原因归结为“读不懂或不知道读什么”。事实上, 学生“读不懂”、“望书止步”的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 小学生通常无所适从, 于是我们就给学生推荐了《百年荣誉篇》《重返梦幻岛》《苹果树上的外婆》等57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有益书籍, 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另外, 我们还建议学生少看卡通类、作文辅导类书籍, 不看武侠、言情和暴力小说。例如作文辅导书, 多为东拉西扯拼凑成书, 学生如照搬照抄, 容易导致作文模式化、公式化, 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都会被压制。

(二) 以课文为引领, 激发阅读热情

我们还寻找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结合点, 利用课堂教学促进课外阅读。如学到《鲁滨孙漂流记》, 就指导学生阅读鲁滨孙的故事;认识了作家林海音, 就向学生推荐《城南旧事》;学了古诗, 则推荐《唐诗三百首》等。这样, 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还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 以故事或问题引导, 诱发阅读兴趣

我们的调查显示, 故事 ( 童话、寓言、神话、成语、名人 ) 类、科学类、科幻类书籍是小学生阅读的偏爱。事实上, 这类书籍既有趣, 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 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 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 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 引导他们自己去看课外书。此外, 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什么井水会冬暖夏凉 ? 为什么麻雀会站在高压线上不会触电 ? 当学生迫切地想知道原因时, 教师适时推荐《十万个为什么》, 学生就会自觉地从此书中去寻找答案。

(四) 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优化阅读环境和氛围

我们有计划地安排各种阅读活动。如:作品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沙龙、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大王”评选和结合学校的快乐阅读评选“阅读之星”等等。班级里要张贴读书名言, 黑板报上要不断宣传阅读的益处和一些好方法。开展这一系列活动的目的, 就是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更加坚定了阅读的兴趣。此外, 为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读书意识和兴趣, 我们还成立图书角, 制定图书管理阅读守则, 较好地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三、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

在指导、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两个问题, 并及时地进行了调整:

1.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 我们发现学生的个体阅读能力、兴趣差异较大。对于老师定时推荐的书目, 出现了有些学生“吃不饱”, 有些又“吃不下”的情况, 例如像江军奇同学在读后感中提到:“老师给我们推荐的鲁迅的《朝花夕拾》有很多地方我都看不懂, 太深奥了, 一点也看不下去, 希望老师不要推荐这方面的书给我们看”。反映这种情况的同学不少。那针对这种现象, 我们对能力高的学生推荐《简·爱》等名著及目前流行的《于丹论语心得》《明朝那些事儿》和人物传记等, 拓宽他们的阅读面。把找不到适合自己书读的同学叫到一起, 根据他们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 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 降低要求, 别人读三本, 他读一本。这样及时调整阅读内容和要求, 保持了学生们高涨的阅读兴趣。

2. 很多学生不会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 往往影响了完成作业。在老师要求进行课外阅读后, 很多学生迷上了书, 晚上为了有更多时间看书, 出现了作业马虎应付的现象。虽然这种现象不是很多, 但也可以看出我们在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没有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于是我们告诉学生阅读是为了增长知识, 而课内的学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要先把课内的作业完成好后, 再进行课外阅读。同时, 我们每个星期的阅读课、午间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交流, 周末的作业尽量与阅读挂上钩, 如写读后感等, 尽量给学生多一些阅读时间。

四、研究效果

课题活动方案实施以来,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中午时段, 以前学生总喜欢闲聊, 现在很多学生都能安静看书了;有时课间在班里逗留, 也可以发现走廊上学生在讨论的也是他们共同阅读过的书籍, 这些现象表明学生确实对阅读有了兴趣。另外, 在我们与学生的聊天和学生的日记中, 或许能体现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些收获:

(一) 学生改变了阅读观念

我们班的陈同学说:“以前觉得阅读很苦很闷, 这学期得到老师有关阅读的针对性指导后, 我慢慢地喜欢上书了。”

(二) 学生在习作方面的素材多了, 内容丰富了, 语言也流畅、 优美了

这学期我发现优秀学生在作文中更会使用优美语句了, 素材、内容也丰富了许多, 而后进生写作文时语句也生动多了, 如我们班的黄韧提到:“现在写作文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脑子空空的了。”

主动阅读 篇2

初一语文与小学语文的衔接与过渡

初中的《大纲》要求:“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能比较熟练的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初中不是小学的简单的继续,学习内容、知识难度都更上一层;初中是行驶中的转折和爬坡。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迅速行驶的汽车在转弯或上坡时,缺少心理准备的乘客很容易站不稳而摔倒;同样,在初中新生活开始的时候,如果学生缺乏心理准备不能及时调整就会出现不适应。据小学老师介绍,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且言之有理即可,并不作鉴赏方法的要求。初中则要求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让学生逐步 “学会自己学习”,这对初一年级的学生,确实是一个挑战。那么,作为语文学科主要内容的阅读,又该如何做好这一衔接与过渡呢?

一、激发兴趣,调动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注入式、填鸭式,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实施情感教育,是新课标向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把真诚的感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把常识和激情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手势带进课堂。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读”与“说”的活动使学生的阅读形式变得丰富多采。其次,我们积极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探究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学、自讲、自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同时学生每人一本《语文大阅读爱藏本》,把文章中的好句子、段落摘抄下来,并写出阅读感悟。课堂有展示、交流时间。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如学生的阅读付出既有精神的愉悦(作品带来的精神愉悦,阅读促使学生品味提高而获得的成就感,幸福感等精神愉悦),又有得到肯定激励(如口头褒奖,成绩评价——阅读内容成常规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占有分值,有足够吸引力的分值),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使学生在快乐中热爱阅读。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升入初中如果再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显然无法适应。初中语文内容多,容量大,教师可抓住重点篇目仔细讲,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初中往往集中讲解重点,难点,要点,而且每课内容多,信息量大,所以上课要用心听,用心记。引导学生积极适应初中老师的授课方式,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不能停留在被动听课和机械地做作业上,要用心学,主动学,特别要讲究方法,把握好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四个方面。

预习三环节。读——画——思。要认真阅读教材,教材是最好的教案,是名人经典著作,要认真读。画,把不懂的地方画起来,这是听课的着重点。思就是思考,掌握课本的大概内容、知识结构、知识要点。

听课四准备。知识上:通过预习使听课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心理上:抛开杂念,全神贯注,紧跟老师思路,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物质上:要准备好笔记本,把重点记下来;方法上:边学边记,记重点,强调点和疑难点,不懂的课下及时问。

图书馆阅读各类书刊杂志报纸。同时要求学生带上摘抄本,讲看到的优美语句摘抄到本子上。每二周评选二位摘抄工作做的最好的同学,授予“本周读书之星”称号。

3、对家庭阅读资源的整合利用

家庭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阵地,一个家庭的学习阅读氛围对学生阅读主动性品质的培养很重要。要求每位学生家中必须要有一份报纸,一本杂志。并且父母和孩子同看这份报纸和杂志,并做适当交流。每次交流的内容简要的写在家校联系本上,家长签字。

五、加强心理辅导。培养坚强的性格

针对学生不良心理因素,教师要深入学生,热情关怀,将个别交谈与整体教育相结合,耐心疏导,促其矫正。如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佳,灰心丧气,教师可找出其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肯定鼓励,给他们以信心。

幼儿主动阅读习惯的培养 篇3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阶段的孩子与外界接触较少,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求知欲的和好奇心是比较强的。而阅读恰恰可以将他们带到一个未知的世界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在我国广泛流传,表明了书籍可以将人类带入到未知的世界里。然而对于好奇心较强的孩子来说,未知的世界给他们一个强烈的刺激,让他们想要去了解。而书籍中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给幼儿的刺激也是多种多样的。幼儿能在同样一件事中找到不同的新鲜感。这样的刺激给幼儿的新鲜感是比较强的,所以就会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

2.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幼儿阶段以及幼儿阶段以前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特别容易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尤其是在接受新鲜的刺激以后。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最忌讳注意力的不集中。因此,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必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去才能读懂。这是一种极好的训练幼儿注意力的方法。因为在大量的阅读中幼儿需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也就意味着幼儿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幼儿会沿袭在阅读过程中的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幼儿阶段的许多习惯的养成都是为了幼儿进入小学以后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准备的。幼儿阶段能够养成做事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在进入小学阶段以后,会减少上课走神的概率。而且,注意力集中的学习效率高。而且,幼儿阶段养成的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在一生中都有做事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事业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3.开发儿童智力

在现在的幼儿教学中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将小学的知识在幼儿阶段给孩子学习。过早让幼儿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是不合理的,尤其是一些幼儿园的教学中让孩子大量的练习书写。因为孩子的指关节发育不完全,大量的书写会对孩子的发育造成影响。在现在幼儿教学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是开发幼儿的智力。大量的游戏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出现,却忽略了阅读对孩子智力的开发。阅读不仅仅是“读”,关键在于思考。思考必然会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幼儿阶段的读物大多数给幼儿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幼儿阶段的想象力发展也会促进幼儿智力的发育。

4.促进幼儿知识的积累

幼儿阶段的知识积累也是非常关键的。当然,这里的知识积累并不是文化知识的积累。一些科普知识的积累也是很重要的。幼儿阶段的孩子的知识积累也包括一些生活常识的积累。比如说,一些城市里的孩子单单知道水果是从水果店里买来的。书籍可以告诉他们水果的成熟过程以及他们的生长环境。这是幼儿拓宽知识面的一种途径。

二、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

1.给幼儿阅读的环境

幼儿阶段的孩子做什么事不能够勉强,否则幼儿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失去兴趣,对其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阅读的习惯养成上。所以,在幼儿的阅读习惯养成上我认为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的阅读氛围对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中国有句古话叫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基因是一个因素,而家庭的环境以及父母给孩子的影响更关键。在一个书香门第长大的孩子阅读的习惯当然要比其他的家庭孩子的阅读习惯要好一点。因为从小孩子就受家人的影响,在每个人都阅读的环境下,自然就开始喜欢阅读了。学校环境是除家庭环境以外的第二大重要因素。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给孩子进行阅读的训练,让孩子们一起阅读,阅读的氛围自然就有了。幼儿教师在幼儿阶段的孩子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教师的话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幼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自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言行中给孩子灌输主动阅读的思想。

2.选择适合的幼儿读物

幼儿阶段孩子的阅读是孩子阅读习惯养成的开始,所以不能让孩子失去阅读的兴趣,所以选择幼儿的读物很关键。首先,选择的幼儿读物难度要适中。尤其不能太难,因为太难的儿童读物使幼儿在阅读上的困难加大,会让孩子失去阅读的兴趣。其次,幼儿阶段的孩子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开端,孩子对图画类的读物比文字类的读物更有兴趣。而且,幼儿阶段的孩子的知识能力水平有限也决定了幼儿阶段的孩子不可能读大量的文字类读物。

3.给孩子阅读成果的展示机会

幼儿阶段的孩子非常注重自己的成就感。所以让幼儿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一种方式。幼儿阶段的读物包含了一些幼儿故事,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给孩子机会让他们讲故事,在小朋友面前展示。这也能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当然讲故事只是其中一种方式。组织科普知识竞赛等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方法。当然方式的陈旧会对培养孩子阅读习惯造成影响。

如何让学生主动地阅读 篇4

一.情感导读

学生对感兴趣的文本早已存有阅读期待, 所以较容易引发他们的阅读快感, 而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文本, 则需教师的主动诱导。在阅读导入时, 教师可以以自己的阅读情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 是火种, 教师对文本的情感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态度。我在教鲁迅的《拿来主义》之前, 我先简要地表示自己对鲁迅作品深层次剖析社会实质的欣赏, 作为青年如果不能及早地阅读鲁迅的作品, 会是人生的一大遗憾。而就对待文化遗产问题, 鲁迅亦有自己极为深刻的分析, 在当时能有如此眼光, 让人折服, 《拿来主义》的确是一篇警醒之言。学生听后, 对《拿来主义》的态度一下子大变, 以极为积极的态度开始了文本的阅读研习。

二.精讲带读

当教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津津有味地谈及自己对某一文本的极大兴趣时, 学生必然也会以此作为情感基础去阅读那个文本, 有时第一遍没有感受到教师的阅读情感, 甚至会第二遍、第三遍地去阅读, 从而深入探究其中的韵味。我在学生时代曾听写作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大师与玛格丽特》的开篇故事, 他的故事技巧非常吸引人, 虽讲了开头, 却隐诉我们一个信息:那是一本绝好的书, 不读你会后悔。于是, 我怀揣着一样的激情去阅读, 第一遍没有看懂, 直至第三遍, 终于体味到了阅读的快感。

引而不说, 就是将最精彩的内容几语牵出, 然后戛然而止, 诱发学生自己去读去看。李商隐的《锦瑟》是一首自读诗歌, 为了引发学生的阅读快感, 我以自己的阅读感受作为课前导读, 讲到每一首诗词都有其色彩和温度, 《锦瑟》的色彩和温度让我产生细腻的质感, 越是读得多, 这种质感就越是强烈。当学生渴知的眼神期盼我继续往下讲时, 我的引子到此为止, 要求他们在诵读之中尝试着触摸和品味。引而不说, 点燃起学生的兴趣之后,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阅读快感, 提升了他们思考的空间性, 更容易让他们享受深层次思考的快乐。

三.以练促读

判定阅读是否到位的基本因素是阅读者能否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形式, 为此, 教师在平常应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让学生在阅读成功的体验中, 提升和坚定自己阅读的信念。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应在方法上多作指导, 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文章的解读方法, 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重点语段, 剖析语意含蓄隐晦的句子, 领会表达技巧, 归纳文章要点, 从而全面地正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 不断地进行阅读实践,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习得文本阅读的要领。

通过反复多次的文本阅读练习, 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掌握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水平, 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诚然, 学生在阅读练习中往往会有心里没底的担忧甚至惧怕, 对此, 教师应该先消去学生的害怕情绪, 反复告诉他们:回答阅读题时, 我们的答案不可能与作者或命题者的意图百分之百地吻合, 这里有造成阅读差异的诸多主观因素, 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自己能考虑到的思维点概括到位就足够了。如此精读细练, 学生总会一点点地品尝到进步的喜悦。这样不断的练习与积累, 过程虽然艰辛, 但收获也必然是有的。这种心灵活动的历程毕竟是愉悦的。教师的这些有意识的行为, 就是要让学生主动阅读, 乐于阅读。

四.评论化读

评论化读, 指的是通过对文章的评论来进一步深化文章的阅读。阅读的过程, 其实就是发现和重新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 教师将自己的阅读快感形成于文, 并和学生一起平等交流、探讨, 以自己的下水评论诱导学生一起阅读。我曾就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张爱玲的《小团圆》等写过书评, 并与学生一起评论。教师把自己评论性的文章交给学生, 相与分析, 总会更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并触发他们对文本的渴求, 从而也可以诱使他们在每当有阅读快感之后将其付于笔端的冲动。诱读, 往往是为了诱思与诱写。诱读之后, 学生在心灵中产生阅读快感, 感受到那是一种对生命的本能的愉悦的冲动。

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篇5

一、课文谁先读,让学生自己决定

课文的第一次朗读任务由谁来担任?老师,录音机,还是孩子们自己?这个游戏还真有意思。几年来,孩子们总是兴致勃勃地喊着:“老师,这篇文章我会读!”“老师,我想听录音!”喊得最多的是:“老师,我们爱听您读。”老师,您读得太好了,请再读一遍。有一次,孩子们听录音《王冕学画》这课后,同学们有的说王冕是一个爱学习,不怕困难的孩子值得我们学习;有的说王冕在艰苦环境中自觉学习的顽强意志值得我们学习;有的说王冕勤学苦练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说完,竟嚷着要听第二、第三遍录音。三遍以后,许多学生已能正确朗读,甚至背诵了。

二、思考什么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

只要你相信学生,孩子们完全能够提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问题。一般来说,揭示课题或初读课文之后,学生会有许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较浅,大多是关于课文的内容或情节。

例如,《狐狸和乌鸦》一课,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有:①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②狐狸是怎么骗到肉的?③乌鸦怎么会上了狐狸的当?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我们原来要问的,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往往会产生更多更深的问题。如:狐狸为什么每次说话都用“亲爱的”“您好”?为什么要说“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子真好”?乌鸦怎么会得意得忘记了自己嘴里的肉,唱起歌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比围着老师转劲多了,孩子们往往为有新的发现而兴高采烈。

三、课文读得怎么样,让学生自己去评

孩子们听别人的朗读(包括录音、范读、指名读等),内心产生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或赞同,或欣赏,或提出异议。这正是孩子对课文不同理解的结果。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命令孩子去怎么读。应当引导孩子们自己去评,评中学读,如:你觉得他读得最好的是哪一部分?他刚才是怎么读的?你能像他一样读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如此,孩子们往往能在相互切磋,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学习朗读,并达到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四、读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己去谈

读一遍课文,或明白什么道理,或受到什么启发,都应该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领悟甚至是教参的分析去代替孩子们自身的感受。就如《狐狸和乌鸦》一课,孩子们的感受是千差万别。有的说:狐狸太坏了,他不应该自己不劳动,用拍马屁的方法骗走乌鸦的肉。有的说:狐狸太聪明了,几句话就把乌鸦的肉骗到手。有的说:乌鸦太傻了,他怎么会相信狐狸的鬼话?如果教师以教参上的“爱听好话,容易上当受骗”作为标准答案衡量学生的自我感受,往往会使众多的学生感到望尘莫及,自叹弗如。学语文就难了。

五、老师有什么不同意见,平等地与学生交流

民主化教学,仍然是一种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当孩子们的意见与我们教学的意图相差甚远的时候,老师可以用发表不同意见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正题。如当学生的问题提得不合理时,就可以说:“老师也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对课文的总结性谈话无法集中到一点上时,老师可以说:“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也有与大家不同的意见,大家看对不对。”一般来说,学生对老师的问题、意见,总是十分重视和感兴趣的,也相当尊重,讨论也就不难进行。在平等的讨论中,师生达成共识,比之教师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强迫学生接受要好多了。

六、学习中产生疑问,自主进行探究解决

古人云:“学贵有疑。”而疑问,该由谁来解答呢?显然,学生应该是解难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去讨论、争辩,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和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入。有了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想,必先教有疑。如“怎样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再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最后把各段的段意连接好,就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课后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再想想哪一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最后组成一段通顺的话也行。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无论何时阅读,都不再等教师教,就能自主地去学习,真正做到了“会学”。

主动阅读 篇6

1 鼓励学生对教材质疑, 在释疑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要始终坚持“批判性教学”, 就是说课堂上要多让学生提出个人见解, 正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合理质疑, 不局限于课文的思路, 运用自己的经验去揣摩, 从而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见解。这样不会让课堂乱得不可控制, 相反, 会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问题的设想, 是探索的动力, 是创造的前提。”比如, 有的学生在阅读《枫桥夜泊》时, 对诗文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霜满天”提出质疑, 他们的理由是:寒霜是秋夜水气遇冷凝结于地面的自然现象, 绝不像飞雪那样飘洒空中, “霜满天”的说法欠妥当。学生在这方面的疑问不无道理。我们共同联系其时其地诗人的感情世界作深入的思考, 觉得“霜满天”的描写, 虽不符合实际, 却完全切合诗人孤孑清廖的感受。深夜, 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 使他感觉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弥漫着满天霜花。这样, 引导学生重课本而不唯课本, 重结论而不唯结论, 敢于“鸡蛋里挑骨头”, 敢于向教材、向教师、向权威说“不”, 敢于发表自己“挑战性”的见解和主张, 拓展了学生思路, 拓展了思维的广阔性, 也使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知其然”仅仅是教学的初始目的, 更深层次的目的则是“知其所以然”, 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求事物或人物背后的背景或原因, 去寻求与之相关联的各方面材料, 再进行纵向思考, 找出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达到教学目的, 同时也让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如教学《小音乐家杨科》一文时, 为了使学生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 结合五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 我们不妨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杨科的悲惨命运说明了什么?要弄清这个问题, 学生必须追根溯源, 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教师可借此推荐一些揭露十九世纪波兰黑暗统治的书籍, 了解当时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生活的根源。再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 启发学生思考:乌鸦嘴里的那片肉被狐狸骗去以后, 它再遇到狐狸会怎么样?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我们的教学任务自然而然就达到了。

2 向学生推荐好书, 强化内外结合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为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提供导航, 什么书应该精读, 什么书应该泛读, 教材内的课文应该怎么去读, 课外读物应该怎么去读, 如何有效进行课内外阅读结合, 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发掘文学美, 感受语言美, 探索意境美。为学生推荐好书, 把了解民族语言特色的任务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结合起来, 进行有效性探索。通过阅读促进学生提高认识, 热爱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优美, 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做出贡献。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材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 美的语言, 对少年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各式各样使人赏心悦目、充实饱满的人物形象, 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 都为少年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阅读教学而言, 对于重点作品精读是主体, 泛读、略读、品读是重要内容和知识积累的补充。但就阅读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阶段, 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阶段, 泛读是补充知识。开阔视野的必然经过阶段, 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读, 其宗旨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强化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进一步吸收语言精华, 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 逐步品味民族文学语言的魅力。

3 从课文中帮学生寻找和创造美的情境

教师善于寻求美, 创设美的情境, 并非轻而易举, 要根据课文的特点,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学生学过《春雨》过后, 在教师的引领下, 集体创作了另一首《春雨》之二:“春雨沙沙, 春雨沙沙, 冰雪融化, 小河唱歌。落在大地, 染绿小草。飘在山崖, 点绿苍山。小虫醒来, 叫声不停;燕子飞来, 唱着春歌, 啄木鸟忙, 捕捉害虫;小小蜜蜂, 采蜜忙忙;油菜花开, 灿灿金黄;春风吹来, 花红树绿。我们顶着蒙蒙细雨, 提水浇草, 松土浇树, 小树花儿乐哈哈。春雨沙沙, 春雨沙沙。”儿童是美丽纯洁的, 他们的美是纯净的。童年无知可爱, 童年缺乏知识的力量, 儿童却拥有幻想世界的无限天地。教师蹲下来看学生, 就能看到学生眼中丰富多彩美的世界。小学生的心似一块纯洁的水晶。当学生心中承载了神奇而美丽世界时, 他们往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即使造句也充满诗情画意”, 例如“用下面这些词语写一句话, 使它充满童话色彩或诗情画意。有的学生用“坐”写句子: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 侧着头。有的学生用“听”造句:听, 一颗星星落地作响!有的学生用“跑”写句子:春天跑来了, 柳枝梳起绿色的披肩发, 洁白的玉兰花露出灿烂的笑脸, 桃花、梨花争着、抢着比美。有的学生用“回来”造句子:冬爷爷走了, 春姑娘又回来了。有的学生用“睡觉”写句子:晶莹的露珠在玉盘似的荷叶上睡觉。还有的学生用“再见”造句:星星对月亮说:“希望你做个好梦, 明天再见!”美无时不在, 生活中的美, 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积累起来的。用我们的心灵和我们的行动创造的美, 才是属于自己的。如在讲授《雨》这篇文章时, 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所见过的刮风下雨时的情形, 这一常见的情境使学生都能说出点东西, 马上能够调动课堂气氛, 此时再问同学们:“风是怎么形成的?雨是怎么形成的?”就能够激起学生了解课文进行阅读的兴趣;其次, 要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提出恰当的阅读目标要求。如“课文讲了什么事?”“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是哪里?”等, 使学生有目的阅读。但要注意到, 提出的阅读要求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过深会挫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过浅容易引起学生浮躁;最后, 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 为学生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如可以结合学生年龄和教材特点, 采用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 为学习课文内容和养成阅读习惯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实践训练, 在阅读过程中注重探索民族文化语言特色和精华, 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提高, 是阅读教学更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实现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审美素质提高, 利用语文课内外的教学内容, 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

摘要:在目前的阅读实践中, 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应该拿出自己的见解跟教师讨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的阅读形式应该是互动式的, 而互动式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同步参与。另外,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仅仅靠课本和师生互动是不够的,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鼓励学生到课外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读物, 提醒学生及时记录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学生,教师

参考文献

把阅读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篇7

《自然之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出头的乌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的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很多幼龟成为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拯救了一些小幼龟,但是仍感到十分震惊与悔恨。

在教学本课的时候,孩子们对课文内容非常感兴趣,幼龟的命运牵动着很多孩子的心。

课文的学习将要结束,当我向学生询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时,建飞站起来问道:“老师,我们几个有两个问题不明白,如果向导不去阻拦嘲鸫咬啄幼龟,幼龟被拖到沙滩上,那么其他的幼龟一样会得到错误信息,不也会被食肉鸟吃掉吗?而且,向导是生物学家,他应该知道这个“自然之道”,那么他为什么把幼龟抱回大海,使其他幼龟遇到危险呢?”

教师里顿时一片哗然,这两个问题在备课中我还真没有考虑到。接着,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

此时,把问题推到课后或许是很多老师常用的应急办法,此举也不会影响教学预设。但是这样课堂上鲜活的生成资源就被无情的破坏了。想到这里,我决定充分利用这些问题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谁能帮建飞同学解答这两个问题呢?”我笑着说。

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倒是很多孩子听到老师对建飞的夸奖,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

“好,看来这两个问题不仅是建飞同学的困惑,也是大家的困惑。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当然,可以同你周围的同伴交流一下。”

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打开书,认真地读着。我也针对课文相关得内容推敲了一下,发现课文中的确有些内容让人疑惑。

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与讨论后,有一位学生这样解释:“负责侦察的幼龟在被拖到沙滩上时可能会发出特有的信号,而被向导引向大海可能它也认为是很安全的。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悲剧。”

“有道理。”我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你的想法可以成立。”

另一位学生补充到:“幼龟只是把头探出了巢穴,遇到危险可以随时退回去。而嘲鸫也只是企图把幼龟拉到沙滩上,不一定就能做到。”

“向导可能以为嘲鸫飞走后已经很安全了,他也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食肉鸟在等待幼龟出巢。”

“说得很好!”我伸出大拇指,“由此可见,向导的确是违背了自然之道。”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分钟时间,这出乎意料的生成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会思的环境。

下课时我是这样总结的:“同学们,在知识面前没有权威,包括我们的教科书。我为大家能向教科书挑战感到骄傲,你们很棒!但是我们的学习,我们的思考还应该延续到课下,大家可以继续搜集有关太平洋绿龟的有关资料,进一步探究这些问题。”

[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调动学生思维的敏感,关键在于阅读时心灵的自由与课堂和谐的氛围。

现在,教师怀揣问题与答案走进课堂,将学生当做容器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已经被很多教师所抛弃。一味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只有“回答权”的教学也不是我们提倡的。只有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体验文本价值,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才是我们理想的课堂教学。

但是,当下的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怕却学生“乱提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的课堂控制感不足,担心由于因耗费时间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或怕因争议、辨析而难以收场。殊不知,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提问从思维激发的角度来看最有价值!阅读教学的真谛不在于在课堂上一定要得出多么“精确”的结论或对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让学生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进行阅读,以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提高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优化语文综合素养。问题只有源于学生,又通过学生自己解决,才能真正把课堂上阅读的主动权、时间的支配权和空间的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主动学习 篇8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要培养兴趣, 教师就得了解学生阅读兴趣的现状, 先观察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表现, 了解学生的愿望, 进而确定相应的方法。要使学生对阅读课产生深厚的兴趣, 自觉进行阅读实践, 教师就要反复引导学生弄懂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对学生要启发诱导他们从自身感觉中逐步明确语文是基础、工具, 只有爱读书、多读书、读懂书, 才能获得丰富而扎实的知识, 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技巧, 进而形成语文素养。经过这样的细心引导, 课堂上学生的心才能往书上用, 劲往书上使, 自愿跟着教师读书。

在学生初步明确了阅读意义的同时, 我根据学生在语文课上的不同表达情况, 给予合乎实际地表扬, 激发兴趣, 使学生由表面非自觉的活跃, 逐步养成认真看书, 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加以表达的阅读习惯, 希望得到恰如其分的肯定。为此, 我十分珍视学生的闪光点, 总是热情及时地给予合理的肯定, 不仅有针对性、层次性, 而且要有目的性。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勇敢地表达, 经常用激励语来鼓励学生, 同时把自己课堂的阅读教学评价纳入学校的评价体系, 对有独到见解和突出表现的学生发放储蓄币和储蓄标。对那些表达能力差的学生, 只要说对一点、一个方面, 我便及时给予鼓励, 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逐步引导到认真看书、主动自学、独立思考, 掌握方法上来, 使学生的思维向着开阔、深刻、条理、敏捷的方向发展, 使表达的内容更完整、准确、生动,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诱发质疑, 引导释疑

疑问的产生, 是思维广阔、深刻的表现, 是进一步探索的动力, 是发现和创新的开端。在阅读教学中激励学生释疑解难, 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为了使学生“疑”得恰当, “问”得合理, 我注重示范性设疑, 从而激起学生一连串的疑问, 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质疑要领。我在教学中, 第一, 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作者的思路设疑。如教《掩耳盗铃》这则寓言, 按作者的思路, 设置悬念地问:“课文中的那个人为什么要掩着耳朵去偷铃呢?他是怎么想的?”等等, 按着这样的思路,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第二, 为化解疑难设疑。学生费解的地方是教师设疑的重点。化解难点设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顽强意志。第三, 在文章的留白处设疑。任何一篇文单的精彩之处, 自然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同时, 也要注意那些平淡之处, 才会使学生养成见字必思, 创新想象的好习惯。从无疑到有疑是学会学习的过程, 从有疑到无疑, 也是学习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同样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吃透”教材, 实现用教材教, 同时必须了解学生, 使课堂上的质疑、释疑遵循由易到难, 由表及由的原则。初步训练时, 在课堂上, 把一些难度大的问题, 分成若干个具体的小问题, 让他们思考回答, 然后总结归纳。到一定程度后, 引导学生把一些小问题, 归纳成有意义, 有一定概括性的大问题, 然后再讨论解决。这样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升, 语文素养的形成得到保障。

三、教给方法

按照阅读的一般规律:整体——部分——整体, 在组织学生阅读时, 教师先要求学生根据单元导读的提示略读本组课文, 明确学习这一组课文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及重难点。引导学生按编者意图领会训练重点, 接着按各篇课文的不同, 使学生明白每一篇课文的要求。这样, 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从而能实现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为了解决问题, 我引导学生首先要有重点地去读, 要反复读,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带着感情去读, 这样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接着,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去读, 通过重点词句段落, 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学习人教社三年级, 下册《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时, 为了重点解难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读以下几段文字, 并思考。“一阵沉默之后, 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 然后又举起来”“过了一会儿, 他突然啜泣了一下, 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阮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但为什么他又献了血呢。通过对重点词句的阅读与问题的解决, 则能够深入地理解课文。解决一些大的问题, 光靠独立思考学生出现困难时, 我经常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一些问题的回答, 某些学生没能完整地给出答案, 则需大家来补充;如大家都未能给出合理的解决时, 则在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让所有学生都自由发表意见, 同时教师可以进行相机点拨。

主动阅读 篇9

一、加强学生的认读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条件

良好的认读能力是自主阅读的重要基础,认读能力是指认读单词、认读课文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单词和课文认读能力,才能为自主阅读提供扎实有力的条件。

1.加强学生认读单词的能力

在学生认读新词时,首先要整体认读,注重单词音、 义、形相结合。在初读单词时先进行听录音,听老师读, 让学生感受优美纯正的录音,激发学生读的愿望。其次,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单词的音后,利用看图来理解单词,学生通过听音看图理解单词的意思。最后,在学生对单词的音、义充分了解后,只出示单词要求学生认读。这样一步一步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单词认读能力。此外,为了加强学生的单词认读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歌曲、歌谣、竞赛、游戏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单词的认读能力;也可以通过加强语音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单词拼读规律,从而形成学生自觉的学习技巧。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一些规律认读一些生词,这样,阅读效率会有明显的提高。

2.加强学生认读课文的能力

认读课文是在认读单词的基础之上逐渐过渡到认读课文,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篇的过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了单词的音、义、形之后,我们要适当地进行造词(make phrases), 造句(make sentences)的练习,如五年级学生在学习了单词soft后,很容易就能说出短语a soft sofa, a soft pillow等。也能造出许多句子,如My pillow is too soft. I want to sleep on the soft bed.接着进行简单的语篇训练,如,I have a soft bed. I sleep on it every day. I can do a lot of nice dreams. I like it very much. 在认读词句的基础之上逐渐过渡到认读课文,既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读能力,更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久而久之,在学生遇到新的语篇时,能消除他们的恐惧感,使他们敢于阅读。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乐地进行自主阅读

浓厚的阅读兴趣是自主阅读的保障,阅读兴趣越高,阅读动机就越强,反之亦然。如果我们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使阅读成为一项令人愉快的活动,那样就能为顺利开展自主阅读提供源泉和动力。

我们应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并通过创设多样形式,保持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善用阅读策略,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阅读

著名的英语教学专家王笃勤在《英语教学策略论》 中指出:“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可见,在学生自主阅读时,给予学生一定的策略指导,是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关键。

1.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提高自主阅读的有效性

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科学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首先要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其次要养成圈圈画画的习惯。 在了解了全文大意之后,我们要进行细读。在细读文章时,我们要对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圈圈画画,这样能更有效地阅读。最后,要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提供给学生阅读材料后,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快阅读节奏,增加紧迫感,从而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阅读内容。

2.指导阅读技巧,提高自主阅读的速度

阅读速度的快慢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加快阅读速度,必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

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英语阅读材料和阅读任务采取不同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略读、扫读、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识别指代关系等阅读技巧进行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把握文章题材、主要内容、 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同时学习寻找字里行间隐藏的词汇线索、句法线索、社会文化线索等。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教会学生合理地分析语篇结构、找准主题句,从而把握特定的语篇含义。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阅读目的、阅读材料的难度、阅读时间、学生拥有的背景知识等作出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3.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只是一种语言输入,最终应该形成语言输出, 阅读才有意义。阅读要求的是理解和领悟能力,写作要求的是运用和表达能力。读和写的关系相当密切,互为促进。仿写和续写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最有效的两种方式。

仿写是指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一定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和写作规律,再运用到写作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反复认真的阅读才能获取“如何写”的方法。如在学习译林版新教材5A 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精读课文,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照阅读材料的样子去练习写一段自己动物朋友。这样,阅读成了仿写的依据和必经之道。

续写是在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定的认识后进行的。其中故事续写是我们平时常用的,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一段文章的结尾。

通过仿写和续写的读写训练,学生不但能从阅读中学会写作,还能在完成写的任务的过程中进行阅读。这样以写促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更能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开拓阅读的渠道,同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

主动阅读 篇10

英语完形填空选材内容生活化,具有教育意义的短文居多。近几年高考完形填空的文章难度基本稳定,题材趋向原汁原味的国外生活,体现与中学生有关的生活情境或社会情境。体裁大都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记叙文,也可能是夹叙夹议、富有哲理的议论文,中心思想明确,充满正能量,学生读完能获得某种启迪。完形填空文章材料一般是在原版英语美文的基础上改编的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找到相应的原版进行对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所获。比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山东卷)的完形填空是一篇充满爱心的文章,作者讲述了自己的孩子们如何热情地帮助一位贫困失业者的故事。下面是未经改编的故事原文,语言流畅,充满感情,非常值得一读。

My kids and I were heading into the superstore over the weekend. On the way, we spotted a man wrapped in a blanket and holding a sign that said, “Lost my job. Family to Feed.” At this store, a sight like this is not a normal occurrence. It was obvious the man was embarrassed, but desperate. My 10-year-old noticed him and commented on how bad it must be to have to stand outside in the cold wind.

...

I thought about it. We were low on cash ourselves, but... well, sometimes giving from our “need” instead of our “abundance” is just what we need to do!

...

Though I wished we could have done more, I cant help but think about how this experience has been such a wonderful opportunity for our family. The impact of how it feels to help someone has rippled through them all — they can not stop talking about it, and for four days now have been “scouting” for others we can help!

Things would have played out so differently if I had simply said, “No, we really dont have money to give more,” or something to that effect. Stepping out definitely not only helped a brother in need, it also gave my kids the sweet taste of helping others.

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做完试题后,认真分析,讲评,并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品味用词和句式句法,感受体会这样的原版短文提供的语境,无疑会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文章的主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因此,建议有条件的教师在教学中每周选一至两篇原版美文,先挖空,再编成试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然后讲评分析,最后师生共同欣赏诵读。这样长期坚持,那么高中三年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及理解感悟语言语境的能力必会得到有效提高。

话说回来,虽然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山东卷)的完形填空文章恰巧是一篇普通高三学生能够很容易读懂的原版文章,但是每年高考后,无论是高三学生还是高三英语老师都会发现,高考英语的阅读理解或完形填空题与自己平时课本所接触过的阅读材料,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其主要原因是课本的阅读材料都是经过编写教材的专家特别加工过的,所以感觉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而真正的高考题往往是直接来自最新的英文报纸、杂志或网络文章,然后稍作改动就变成了鲜活的高考题了。这些原汁原味的高考完形、阅读材料往往具有以下特点: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具有较多的长难句、插入语和同位语;语法现象比较复杂,如从句中又有从句、省略句、倒装句、虚拟语气等;用词比较地道、鲜活;出现较多的派生词;更能体现最新的英美文化、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由此可见英语教师平时引导高三学生阅读(或学生自主阅读)来自英美国家原汁原味美文阅读材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然,这种课外阅读不一定都是为了应付高考而采取的措施。实际上,平时不定期地接触一些网络上地道和原版的美文材料,不但可以丰富阅读的背景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原汁原味的语感和积累一些地道的语言表达材料。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大量接触类似的阅读材料,就自然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心理优势,而这种心理优势在高考中对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是有积极作用的。

由此可见,对于学生掌握语言来说,阅读不仅不可缺失,而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了解在具体语境中单词该如何使用,从而在完形、阅读中得心应手。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自主命题,完形填空是必考的题型,而且从近几年的福建省高考情况来看,这种题型得分率一直不高。高考完形填空题是一种集知识和能力为一体,立意新、要求高的综合性语言测试题。它是一种高难度的障碍性阅读题,旨在测试考生的综合应用语言能力,同时又检测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连贯性思维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涵盖了基础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词义辨析、对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习惯用法和背景常识运用等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测试题型,被认为是当前最先进的英语测试方法之一。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坚持广泛阅读,除了阅读课本以外,还要多看有关的英文报纸杂志,多了解一些西方的文化传统,以提高应试能力。但有一点要提醒考生注意,虽然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做完形填空时,学生一定要根据短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及观点来选择语法正确、语意贴切的选项,这也彰显了平时开口诵读获得语感,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主动阅读 篇11

自主探究就是通过学生自学发现探究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旨在从根本上扭转阅读教学的弊病, 克服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 忽视发现和探究的不良认识取向, 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 真正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阅读教学之中, 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其基本环节如下:

一、定标

定标即让学生自己来确定学习目标, 也就是在学习新课时, 师生双边参与, 共同讨论学什么、该怎么学、为什么学。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中以及课文“导读”、“预习”、“思考·练习”去发现问题, 进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例如学习《火烧云》一课, 课前教师先布置学生仔细观察日落时天空出现的红色云霞的变化, 按照提示预习课文。新课伊始, 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然后学生自己来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有的学生依据“导读”把注意积累材料确定为学习的目标;有的学生则从“预习”中把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火烧云的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的看了“思考·练习”后提出把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教师则虚心聆听, 充分尊重学生意愿, 求同存异, 不求统一, 还可以将学生自定的目标逐项列在黑板上。

二、自学

即学生根据自定的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在形式上有个体学、选择伙伴合作学、师生共学 (让学生自由选择) 。在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上不求统一, 学生可根据各自的能力经验, 选取自已最擅长、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条条道路通罗马”, 教师要鼓励学生“另辟蹊径”,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同样理解《白杨》中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的含义, 有的学生用满怀深情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体会, 有的抓住句中“直”、“坚强”等关键词来理解, 有的根据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和边疆建设者的联系点上来分析等等。在自学过程中, 教师要正确发挥主导作用, 指导学生借助各种资料、工具书, 运用不同方法和形式, 尽最大努力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 尝试将新知纳入自己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中, 同时把一些非自己所能及的问题提出来。

三、探究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 教师要对学生自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地梳理与有效地调整, 对一些确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探究。

1. 对于学生理解不透的问题, 教师则搭梯相助, 让他们

继续探究。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第三段时, 如何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五壮士当时的心态?教师提议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进行学习。“假如你现在就是班长, 就是战士, 此时你怎么想?决心怎么做?”通过“小记者”采访, 不仅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了班长斩钉截铁的态度、战士们热血沸腾的原因, 还为下文学习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奠定了情感基础。

2. 凡是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难题, 则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 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帮互学、互质互教。

例如学习《白杨》一文后, 有几位学生不明白:课文主人公不是白杨, 又为什么以“白杨”为题呢?教师便让学生自由分小组合作学习, 实在不能解决的, 可提出与教师合作探究。通过相互讨论、交流、推理、归纳, 最后学生们不仅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 也把握了本课借物喻人的写作艺术。

四、创练

即教师依托课堂的难点, 疑点、热点, 应用变式让学生进行拓展性练习和自由地创造。创练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 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 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 多安排一些不同类型的作业, 以供学生自由选择, 各取所需。如《跳水》一课, 根据“事物的联系”这一训练重点, 教师可设计三个不同难度层次的口头练习:1.请你简要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2.请你用几句话说说“水手”、“猴子”、“孩子”、“船长”之间的联系;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你举出一个现实生活中复杂联系的例子。

总之, 创练可以是对方法的总结, 对规律的发现, 也可以是对新知的质疑, 对题型的重组, 甚至是对文体的改写, 对课文内容的扩续……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 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衔接, 将知识与应用联通。

五、评价

科学评价一堂课中学生的自学表现、探究能力和取得的成效, 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推进器和催化剂。评价可以是自评、互评、师评有机结合。师评应有点有面, 注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要以表扬为主, 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但毕竟小学生还处于发展智力、增长知识的前沿时期, 自学能力、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能力还有待训练提高, 所以评价还应注意指出不足, 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也可做些知识补救性的工作。

上一篇:企业管理中的国学思想下一篇:在线溶解气体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