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探索

2024-10-18

主动探索(共12篇)

主动探索 篇1

【案例一】

今天要上新课———《田忌赛马》。这是一篇“老”课文了, 但是如何上好这一课, 如何上出新意来, 也让我费了一番心思。我决定以课堂“创新”为主导,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由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上课伊始, 我拿着两组扑克牌走进教室, 神秘地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两组牌, 一组是10、8、5, 一组是9、7、4, 谁愿意和我用这两组牌比试一下?”学生一下被吸引住了, 个个跃跃欲试。我让学生先挑一组牌, 不出我所料, 一个学生挑了第一组, 一脸的自信觉得自己必胜无疑。他先出了10, 我弃权认输;第二次他出了8, 我压9, 胜;第三次他出了5, 我压7, 胜。三局两胜, 我赢了学生。很多学生不解, 为什么牌大的反而输了呢?我笑着说:“学习了《田忌赛马》, 你们就明白了。”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课本, 进入到了学习中。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可见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课前我用玩牌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资源创设情境, 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真实的体验。

【案例二】

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明白了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 也明白了我能用小牌赢大牌的道理———都是调换了顺序的缘故。正当我要结束这节课时, “意外”发生了。开始和我玩牌的男生又站起来说:“老师, 您能让我再和你玩次牌吗?”他充满自信地说, “而且我还选用我刚刚用的那组牌。我一定会赢您的。”我惊讶于这学生此时的表现, 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虽然这问题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 但是也乐于接受, 并及时肯定他的学习态度, 可是他接着说:“我有个条件, 您能让我先出牌吗?”结果很明显, 我输了。紧接着教室里一下沸腾起来, 学生兴奋地说:“我们知道了, 仅仅调换顺序也不一定能赢!”又有学生说:“我觉得如果再比一次, 一定是齐威王赢, 赛马赛的就是马, 他会吸取教训, 这样即使田忌再调换顺序也不怕了。”也有学生反驳:“我觉得再比赛一次还是田忌赢, 因为他也会加强训练赛马, 加上孙膑的智慧一定会战无不胜的。”“也许孙膑骄傲了呢, 而且调换顺序的方法只能用一次啊。”还有学生接着说:“调换顺序只能在一次性的比赛中获胜, 不能真正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 不能保证每次都能用这个方法赢……”大家说得兴高采烈, 这显然就是一个教学高潮, 我顺势引导:“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继续想象, 第三次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谁会赢呢?”学生又热火朝天地议论起来, 不少学生还拿起笔, 写起了文章———续写《田忌赛马》, 他们进行了一次很有效的作文练笔。

【反思】

当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时, 把自主学习引向深入, 并向课外拓展,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在阅读时就能发挥主动探究意识, 形成独特感受, 彰显个性。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提出观点, 而后进一步推动教学, 集思广益, 使学生在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感悟文本。在以上案例中, 若只是教师在讲台上告诉学生孙膑的聪明, 齐威王的骄傲, 哪会使这课堂如此精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上的精彩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这精彩不是来源于“教”, 而是源自“引”。阅读, 是被引导的创造, “引”得学生思维火花激情燃烧, “引”得一股潺潺活水流入课堂, 以彰显学生的独特魅力, 彰显语文课程的开放和活力……

主动探索 篇2

综观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尤其是部分教师唯书至上,不顾学生思想实际,照本宣科,脱离实际,强迫学生接受一些生硬的道德观点,形成一些唯心的道德认识,致使学生违背道德良知,说些假话,大话、空话,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格发展,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的实效性。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德育课程。只有基本功扎实,表达能力强,思想感情丰富,教法灵活,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师,其教学才能体现出来。多年来,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对其他同仁的教学成功之道的总结归纳和探索,觉得要不断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我们从改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着手,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策略。

1、老师创高情境,激发兴趣,联系社会,引导实践。统观思想品德教材,实践性强是它的一大特点。不少课文内容都是取自现实社会,距离学生身边很近的实例,因而在教学中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或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课堂,进行现场教学;或组织学生拟定实践主题,引导身心参与。例如《要节约水电》一课,课文中主要介绍节约水电的事例,属于榜样教学。为了挖掘课文的深层思想内涵,增强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效果,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学校附近的自来水厂和电站 参观、访问,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目睹自来水生产和发电的全过程,亲身感受工人叔叔生产劳动的艰辛,再回头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易于增强教学效果。而在《做集体的小主人》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则参照课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以“庆五一,颂祖国”为主题,自行组织安排一次班级文娱活动,然后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对这一活动进行总结,让大家在实践中体会怎样做好“集体小主人”。还可在导入新课时可用游戏、实物演示、智力竞赛、猜迷语等趣味性活动,使学生精神上得到满足,解除其消极、沉闷的`学习心态。明理阶段可利用幻灯、图画、故事、语言等教学媒体和手段,精心设计出趣味横生的情境,刺激学生视听,开发其内在学习潜力,克服消遣、淡漠的学习心理。同时设计提问,激发求知欲。即根据课堂教学目的、重难点、设计揭示课文观点的问题,引导学生议论明理,为学生创造密度学习空间,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使之既有“求”之趣,又有“知”之乐。2、让学生角色表演,增添兴趣,直观形象。思品课的内容,虽说都通俗易懂、具体、明了,但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喜好直观的心理特点,若能按照教材不同内容特征,辅以表演之类的形式,使教学更生动,形式更多样,课堂气氛更活泼,学生兴趣更高,教学自然也就更易见成效。例如:我在讲授《集体力量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 “集体力量大”的内涵,我精心设计了一个小品:让四个小学生搬一张桌子,先是四人朝四个方向用力,结果搬不动,后来让四人朝一个方向齐心协力,很快将桌子移动了。小品形式虽然简单,但学生投入专注,兴趣很高。经过小品的直观表现,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集体力量大,不等于人多力量大,发挥集体力量必须以团结为前提。在讲授小学思想品德课第三册第十课“勇敢的小白兔”一文时,我让学生扮演小白兔、小松鼠、小鲤鱼、黑乌鸦,进行小品表演。这样既使课上得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又能收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效果。在采用角色表演法时要注意在课前进行小品表演的排练,准备好必要的小道具、小布景和音乐伴奏等,寓思想品德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于艺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之中,以艺术的感染力增强这门课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

[1][2]

引导发现 主动探索 篇3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索动机

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取决于充满诱惑和问题的情景。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探索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老师让学生先取出一盒橡皮泥,盒底部留下一个小孔。在橡皮泥上边放一个长方体木块,用力压下,就从小孔里挤出一些橡皮泥,这时教师问学生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经过讨论,把他们看到的情况总结为:小长方体把橡皮泥压出来,占据了橡皮泥的位置,还有些学生说:“小长方体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位置……”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这时教师不急于总结,继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只是当学生说到恰到好处时给予表扬,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占空间”等,再通过老师适当点拨,使学生通过自己努力,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一抽象的概念。这种以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也使学生自主地去探索新的知识。

二、引导发现、教给探索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索,并不是放任自流,而让学生有法可循,不是盲目的进行,而要有一定的探索方向,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才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方法是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标志之一。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当揭示课题之后,可以启发学生提出两大探索性的问题:一是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存在怎样的关系?二是怎样求圆的周长?教师必须做好“向导”,要使学生明确,第一个问题的探索方向是:圆的周长(操作、计算)与它的直径关系,第二个问题的探索方向是: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灵活运用)求解。在学生探索圆的周长公式时,教给他们三种学习方法:第一,猜想。让学生大胆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第二,操作计算,探索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第三,推导,利用圆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索过程,让他们动手操作、计算、观察、归纳、概括,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又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探索方法,学会怎样通过实践获取事实,发现规律,形成概念。

三、动手操作、提高探索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画画、剪剪、拼拼、比比,通过摆弄和操作学具获取知识,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提高探索能力途径之一。

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中“余数”的含义时,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引导学生按如下方法操作:

1.6根小棒,每份分3根,可分几份?每份分2根,可分几份?学生边操作边回答,教师板书:

总根数 每份根数 可分份数

6 3 2

6 2 3

6÷3=2(份) 6÷2=3(份)

2.7根小棒,每份分3根,可分几份?余几根?每份2根,可分几份?余几根?学生边操作边回答,教师板书:

总根数 每份根数 可分份数 多余根数

7 3 2 1

7 2 3 1

7÷3=2(份)余1根 7÷2=3(份)余1根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第1题分下来的情况和第2题分下来的情况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分东西往往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有余,这个余下的数叫做余数。这样。通过操作,学生对余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学习“余数要比除数小”打下基础,这样不仅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索的学习能力。

参与探索 主动获知 篇4

1.搭建交流平台, 让学生在思考中感悟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创造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与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合作交流等情感体验。

例如, 在圆的教学中, 呈现关于“轮子”的图片, 让学生观察图片 (图1) 。

问题1:这幅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图形形象?

问题2:

(1)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车轮能否做成正三角形或正方形?

(2) 如图1, AB表示车轮边缘上的两点, 点O表示车轮的轴心, AO之间的距离与BO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3) C表示车轮边上任意一点, 要使车轮能够平稳滚动, CO之间的距离与AO之间的距离应满足什么关系?

设计这样一组简单却又关乎圆的本质属性的小问题, 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本课的学习主题, 然后以此为平台, 设计探索性的问题。

问题3:如图2, 当正多边形的边数有无穷多时, 这个图形接近一个怎样的图形?此时有多少个点到这个图形中心的距离相等?

让学生讨论交流, 引发数学思考, 学生可能在此过程中有磕磕绊绊, 也可能比教师讲解要花更多时间, 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思维碰撞一定是教师讲解所不可比拟的, 而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心态下所获得的知识、方法、能力也一定会更加持久, 进而充分让学生进行思考, 在思考中真正感悟圆的有关概念, 从而水到渠成提出问题。

问题4:你能给圆下个定义吗?

2.精心设计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中融入

在上述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基础上, 又设计了一个活动性问题。

问题5:

(1) 你会画圆吗?请同学们尝试画一画。

(2) 老师想利用一根3m长的绳子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3m的圆, 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问题6:通过画圆, 你能给出圆的另一个定义吗?

这堂课中首先从学生非常熟悉的车轮引入, 让学生以车轮为研究对象, 通过交流知道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相等, 反之, 要使车轮平稳滚动, 车轮上任意一点到轴心的距离都是一个定值。其次引导学生从直线型图形到曲线型图形、从有限个点到无限个点, 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圆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定长。最后从集合观点归纳圆的集合定义, 让学生感受极限思想。 而圆的描述概念的引入应该比较容易, 课堂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用多种工具画圆, 引导学生说出用一根绳子画圆的方法, 并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 以及多媒体的演示,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的形成, 进而尝试描述圆的概念,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 在形式上并没有纷繁复杂的花样, 但问题的设计, 促使学生在思考与交流中体现了数学活动的内涵, 各步骤不仅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 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与习惯, 同时让学生感悟了圆的本质特征, 真正融入到数学知识当中, 这正是我们的课堂需要的.

3.主动参与探索, 让学生在创造中提升

在一位优秀的厨师面前, 陌生的食材一定远比成熟的菜谱更具吸引力, 因为前者提供的创造空间远比后者广阔。研究表明, 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 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 发现者的本能, 如果数学教育把握住着一点, 那么就有可能引导学生表现出更充足的自信, 更认真的思考, 更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答案的态度。因此, 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 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发挥创造的天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放手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运用不同的思维策略, 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 并从中有所发现。例如, 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回顾圆的两个定义后, 提出了以下问题。

问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

(1) 以3cm为半径作圆, 只能作1个圆。

(2) 在平面内, 到点A的距离小于3cm的点的集合是以3cm为半径的⊙A

问题2:类比圆的集合定义, 你能说说圆的内部与圆的外部可以看成是怎样的点的集合吗?

问题3:平面上点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怎样?

问题4:如图3, 已知点PQ, 且PQ=4cm。

(1) 画出下列图形:到点P的距离等于2cm的点的集合, 到点Q的距离等于3cm的点的集合。

(2) 在所画图中, 到点P的距离等于2cm, 且到点Q的距离等于3cm的点有几个?请在图中将它们表示出来。

(3) 到点P的距离小于2cm的点的集合是以点______为圆心, ______cm为半径的______ 。到点Q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cm的点的集合是以点______为圆心, ______cm为半径的______。

(4) 在所画图中, 到点P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cm, 且到点Q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cm的点的集合是怎样的图形?把它画出来。

在上题基础上进行变式。

变式1:

(1) 若MP=1cm, 请判断点M与⊙P的位置关系, 并说明理由。

(2) 若NQ =3cm, 请判断点N与⊙Q的位置关系, 并说明理由。

变式2:以点P为圆心, r为半径作⊙P, 则r取何值时, 点Q在⊙P外?

变式3:在PQ外取一点C, 使∠PCQ=90°, 试问点PCQ在同一个圆上吗?若在, 请指出圆心和半径;若不在, 请说明理由。

这样的设计, 通过问题1的 (1) 明确确定圆的两要素。由 (2) 更深层次地理解圆的集合定义, 并类比圆的集合定义让学生归纳圆的外部、圆的内部的定义, 让他们感受到类比是探求新知的有效途径, 并引出平面内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用集合的观点理解图形。此外, 这里还渗透了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交集法。再通过变式, 让学生从更深层次来巩固新知, 既有模仿, 又有探求, 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另外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得到训练,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在大胆探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整个课堂氛围既紧张又宽松, 学生思维活跃, 畅所欲言, 能力与个性也得到了彰显。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主动探索 篇5

出示:332÷41.7÷1.632÷62.7÷1

1学生发现32÷62.7÷11两题的商除不尽,不太会表示结果。

我启发学生试试用“……”号来表示计算结果行不行。

用上“……”再看这两题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说它们的商都除不尽,而且数字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然后我有引导学生给这类小数起名字。……这样表示循环小数你觉得怎么样?能否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直到引出循环小数简单的表示方法及循环节的概念。……

我的反思:

与传统的简单知识传授相比,我这样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话语不多,有的只是能激起学生思维碰撞的提问,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总结探索结果,成为了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于者;而学生他们始终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像一位数学科学探索者一样去实践数学问题。

一、激发兴趣,鼓励为主,适时诱导。开始我便通过一组做题比赛,而从中孕伏新知,使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触动了自身求知的一种内趋力。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用“说得真好!”“真不错”“动脑筋吧!”等语言来鼓励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生已经总结出循环小数的很多名字时,为了使学生感受知识的严密性和最合理性。我提出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现象,顿时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思维空间,于是学生主动的在已有知识结构中寻找联系,想到了一年四季、交通路口的红绿灯等。使数学问题更巨有了现实色彩,用现实问题来理解数学问题,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二、留出时间与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上就要留出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以自我方式去实践,并能通过小组交流,合作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集体的意识,教学到要归纳循环小数的名称时我留出时间,自由发挥,以至学生能写出4种不同的名称;在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循环小数的时候,我设置悬念:“太麻烦了,有简单的方法吗?”这一问,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思维开始碰撞,最后,学生得出了6种不同的表示方法,都能表示循环小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自主建构,整合知识,实现重组。在学习了循环小数之后,将循环小数与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来比较,我通过三道判题帮助学生解决知识重组上的障碍,再要求学生用大圆小圆来表示,实际上是让学生将今天的新知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自主地将新知与原有知识发生有意义的联系,为新知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构建新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的构建牵线搭桥。

自主体验主动探索有效建构 篇6

(1)谈话:同学们,学校准备举行一次教师投篮比赛,李老师、王老师都在积极练习呢。想看看他们练习的结果吗?你最想知道什么(谁投得准)?(2)我把两位老师的投中情况进行了统计。今天继续学习统计(板书:统计)。(3)每人每次投15个球。李老师练习了3次,王老师练习了4次。

讨论:李老师有一次投中7个,王老师有一次投中8个,你能判断出谁投得比较准吗?为什么(引导:这信息不能代表两位老师投篮的水平)?出示:完整的投中情况统计(李:5,7,6;王:2,7,3,8)。问:现在你能判断出谁投得准了吗?你准备怎样判断,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如果学生说比总个数,则问:你觉得这样公平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求出平均每次投中多少个?

追问:怎么想到要求平均每次投中多少个?

(引导:有时多,有时少,不能代表投篮水平,想办法让每次同样多。)

[学生对感兴趣的对象才会深入去学习、去研究。孩子们爱好体育运动,因此,我在教学时,没有直接提供给学生信息,而是通过猜测他们熟悉和关注的教师投篮水平的方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原来数学就在身边,学数学是有用的,学生们才乐意去学,主动去学。]

二、自主探究,理解意义,探索方法

(1)出示自学指导:李老师平均每次投中多少个?先独立思考,把你的方法表示出来,再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①问:用的什么方法?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预设:方法一——移多补少。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过程(用箭头表示)。说明:用一条横线表示“平均每次投中6个”。看图:平均每次投中6个表示什么意思?师:这种方法真快!在图上移一移,马上就能看出结果了。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每次变得同样多。你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板书:移多补少)?

预设:方法二——先合并,再平均分。还有别的方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李老师5+7+6=18(个),18÷3=6(个)。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3 7你能给这种方法也取个名字吗(板书:先合并,再平均分)?

②求平均每次投中多少个,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方法虽然不同,但目的却是为了让李老师每次投的个数变得(板书:同样多)……③“平均每次投中6个”表示什么?(引导:通过移多补少或先合并再平均分,让李老师每次投中个数变得同样多)④师:平均每次投中6个,就是李老师3次投中个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3)王老师平均每次投中多少个?①自学指导:王老师平均每次投中多少个?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做,再小组交流。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王老师2+7+3+8=20(个),20÷4=5(个)。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为什么除以4 7如果学生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让其说说过程。问: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③“王老师平均每次投中5个”表示什么?

(4)比较两组算式,初步感知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都是先求出总个数,再平均分。不同:一个除以3,一个除以4。

(5)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知道哪位老师投得更准一些的?为什么求出了平均数后再比较就能知道谁投得更准一些了呢?引导:平均数可以代表几次投中的水平。师:看来平均数不仅能表示出每位老师投篮的水平,还可以让我们比较出不同老师的投篮水平,平均数的作用可真不小呀。

[这个环节中,学生们顺利地采用不同的方式求出了两组的平均成绩,而且在我的引导下主动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取了形象的名称,加深了学生对求平均数方法的认识。接着,我重点安排了几个追问,学生们对平均数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平均数”的意义也有了更深的体验。]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师:平均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说一说。①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平均数(考试平均分、平均每户人口、平均每人捐款钱数等)?②下面这些数据分别表示什么?从这些数据中你能想到了什么?20il年3月22日向云南灾区捐款活动中,三年级平均每班捐款1912元,三(4)班捐款2147元(逐句出现);到现在为止,三(5)班平均每人读了8本书,三(4)班平均每人读了12本书。

(2)移一移。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笔。①学生先数一数每个笔筒里有几枝笔,再移一移。②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求出来吗?③求平均每个笔筒有几枝笔,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求?不管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什么?如果有好几个笔筒,为了方便,我们一般用哪种方法?④如果还有第4个笔筒,里面有6枝铅笔,你觉得现在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笆?⑤如果第4个笔筒里有10枝笔,平均每个笔筒的枝数会变化吗?怎样变化?⑥如果第4个笔筒里有2枝笔,平均每个笔筒的枝数又会怎样变化?师:看来平均数很敏感,一个数据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它的变化。

(3)辩一辩。①时老师4次投篮投中个数分别是:2个、6个、5个、3个,平均每次投中6个。

相机引导:不计算怎么知道答案是对还是错?引导:平均数的大小有什么特点(平均数总是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师: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引导:移多补少)?②上学期期末,三(4)班一个小组同学的考试分数为99分、95分、93分、96分、100分、89分、97分、95分,他们的平均成绩应该在95分左右。③学校女子排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6厘米。小张是排球队队员,她的身高是160厘米,可能吗?学校排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6厘米的队员吗?

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 篇7

一、启发诱导, 创设情境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首先应根据所学新知识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 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 要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另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问题的设置还要让学生感到有趣, 所以, 创设问题情境是“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多学习、多钻研、多积累,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才能出色地创设好问题情境, 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探索欲望。

二、探究知识, 发现新知

在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急于对问题下结论、告知结果, 而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的空间, 尽量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让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归纳、推演, 在探究过程中自己探索规律、发现知识, 培养探索能力和创造意识。

三、自学课本, 理解知识

学生带着自己对问题的猜想或发现, 再自学课本, 会大大增强其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在自学课本的过程中, 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如:粗读、细读、精读。要让学生拿着笔看书, 学会在字里行间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关键字词下标上圈点, 读不懂的问题做上标注。

四、反馈质疑, 排除障碍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汇报自学结果, 同时提出疑难问题互相解决。教师不要轻易地对问题进行灌输,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心理支持, 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就在“你的身边”, 可以随时对你的学习提供帮助, 以排除思维障碍。

五、练习设计, 解决问题

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同时要有一定的技巧。为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 增加课堂容量, 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设置一定量的“已知条件不变探索不同的结论、已知条件变化结论不变和已知条件和结论都发生变化”的变式练习。练习的结果要及时反馈, 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六、课堂小结, 形成能力

小结是对本课内容的概括总结。小结可以由学生来做, 也可以由教师来做, 其目的是使学生将学会的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识系统, 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在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的过程中, 我们要教学生学会阅读, 把书当成自己的老师, 学会整理, 学会迁移, 学会总结。这样, 才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把知识系统化, 发现新的规律和解题方法。

如何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篇8

一、情景创设, 激发学生“喝水”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越感兴趣, 就越有信心, 自主探究意识就会越强。为此, 对于学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 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多种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问题情境创设

在导入新课时, 问题情境的创设,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置悬念, 做到使学生“有兴趣”。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顾客购物活动的情景。在活动中, 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能读出商品的标价, 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 引导学生自己结合教材进行观察和讨论。

2.探索情境创设

“以疑激趣, 以趣促学。”只有学生具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 让学生说出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以后, 教师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学生在惊叹之余, 便想探究其中的奥秘, 积极投入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来。

二、创造氛围, 激发学生寻找“水源”的动力

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会产生疑问并发现问题, 就会促使他主动探索;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 而是在于唤醒和激励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怎样才能使学生结合自身需求, 下定决心去寻找“水源”, 发现“水源”呢?

1.抓准认知冲突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 创设一种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 让教学过程围绕着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展开。例如:教学“工程问题”时,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整数工程应用题的解答, 得出分数工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 但是二者如何转化,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 让学生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同时提出的问题要切中新知的要害, 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2.捕捉生活现象

引导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循环小数概念抽象而又难理解,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设计问题:“你知道有多少个生肖吗?”、“牛的后面是什么?”、“兔的后面是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 最后提出“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揭示这种现象在数学中也存在,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来。

三、创造时机, 提高学生开发“水源”的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只单纯模仿、记忆、操练, 而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合作交流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小朋友们小组讨论一番, 说出:“图中有3位男同学和2位女同学, 也是3+2=5。”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点拨、鼓励, 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2.自主探索

教材是学生学习凭借, 它提供给学生很多的知识。学习教材时, 应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积极思考。这样, 学生的数学的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什么公历年份数是4的倍数才一般是闰年?而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通过学生对课外资料的阅读, 明白以上问题之后, 又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公历年份数是400的倍数的一定是闰年吗?

3.动手实践

许多数学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实践获得, 并促进掌握。在教学“圆锥体积”时, 让学生准备一些同底等高圆锥体和圆柱体, 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探究圆锥体与圆柱体之间的关系。

例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途径 篇9

教学方法的改革, 既是教学本身的需要, 不能靠灌输, 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也是时代的要求, 不要完全照搬前人的结论, 要有研究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 学生才能适应社会, 并有创新意识, 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再次强调: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一直努力尝试引导学生大胆探索, 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促使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更加扎实.

1. 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主动探索

数学的学习就是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善于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主动探索, 对于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如:给出一组数1, 3, 5, 7, ……则这一组数中第n个数为_____.教师引导学生首先观察这一组数的特点:均为奇数;再比较相互之间的关系:依次增加2;探索数的大小与数的序号关系:大小为序号的2倍少1, 即第n个数为2n-1, 或在1的基础上加上 (n-1) 个2.这样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许多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主动探索

利用信息反馈原理, 顺应学生认知结构, 将有关实验、操作放在认知基础之上, 有利于能力与知识同步发展和提高作为初中数学的教学, 教师要不失时机创造机会, 让学生动手操作, 将所学知识问题蕴含其中, 让学生探索.如: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 让学生自己制作两圆, 然后实验操作, 并探索两圆位置关系有几种, 再进一步探索两圆位置与两圆半径数量关系, 最后概括.这样不仅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协调发展, 而且形成了数形结合的观念, 学生印象深刻, 乐趣无穷, 渐渐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主动探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有利于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接受别人表述的思想, 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开发学生智力.如:讨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例1列式时, 有两种列法:3BC=42和3BC=24, 通过交流认为:前者先用比例基本性质得2BC=12, 再用等式基本性质得BC=6, 还要写检验!后者只需用等式基本性质得BC=24×3=6, 结论是今后通常将所求线段列在第一比例项.

4. 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联系中主动探索

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十分密切, 旧知识是获取新知识的基础和起点, 获取旧知识的方法、过程往往也适用于学习新知识.因此,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用学习旧知识方法探索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 同学们理解掌握了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研究的思想方法, 因此在学习研究梯形的有关性质时围绕这一旧知识、方法, 引导学生探索新问题, 降低了新知识的学习难度, 学生学得轻松, 又巩固了转化思想.

5. 引导学生在创新活动中主动探索

要想创新, 就必须进行相关探索:首先, 条件是什么, 进行有关联想;其次, 转化依据是什么, 寻找已学定理、公式、例题、思想方法;最后, 结论是否符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住探索的思路, 创新才有所突破,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才能落到实处.如:在△ABC中, ∠C=90°, AC=3, 以AB为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ABEF, 其中心为O, 且OC=4姨2, 则BC边长等于 () .参考解答运用四点共圆及面积性质, 我引导学生能否用初二知识来解, 看条件, 有一个正方形, 一个直角三角形, 一个中心O;联想, 联想到人教版初二几何P156例2;创新, 学生想到构造大正方形CDGH, 由中心对称知:O恰为CDGH对称中心.用正方形的性质易得BC=5.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积极创新, 实现了变不能解决的问题为可能解决的问题, 变难解决的问题为易解决的问题.

6. 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主动探索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主动探索, 可以拓宽课堂教学内容, 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丰富课余生活, 激发兴趣, 巩固知识, 陶冶情操如:学完整除性质后, 让学生探索“百个圆子放在六个盘子, 盘盘不离6”问题;学完二元一次方程组后, 让学生研究“百钱百鸟问题”.这些课外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学习中时时有乐趣.

参考文献

[1]朱景华.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及解决对策[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0, (8) :15~20.

[2]陈洪远.怎样提高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0, (8) :21~23.

[3]涂荣豹, 季素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篇10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 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潜能,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以下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事件的分类和概率的定义

纷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从结果能否确定的角度可分为两大类: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确定事件包含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 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不论在事件发生前还是发生后其结果都是确定的, 随机事件是在事件未发生前对事件的结果无法预先确定。

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 (对单次试验而言) , 又存在着统计规律 (对大量重复实验而言) , 从哲学的观点讲这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在这里要强调大量重复试验这个前提。在引入概率定义以后要强调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因为这是许多中学生出错的根源。例如可以问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10, 某人试验了100次, 结果发生了12次, 这可能吗?再问学生, 这个人试验了100次是不是结果一定发生了10次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 树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举下面一个例子:我省某地区举行现场发行福利彩票活动, 广告宣传中奖率为20%, 且一等奖的奖金数额很诱人。一位老农看到现场不时传来中奖的喜讯, 于是做着发财梦去摸奖, 结果连家中卖牛的钱都摸光了也没中一次奖。学生通过讨论这个问题, 能深刻理解“中奖率为20%”的含义, 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用一种理性、平和、富有爱心的心态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摸奖活动, 并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1.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熟悉了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an=a1+ (n-1) d。在教学中, 笔者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高斯是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在他10岁那年, 有一次, 老师出了一道题目:1+2+3+…+100=?正当大家忙着计算的时候, 高斯站起来答道:1+2+3+…+100=5050。 (讲数学史料故事, 激发兴趣) 笔者提问:你能说出高斯解题的方法是什么吗? (学生知道运用首尾配对这一方法) 笔者再问:你能很快地得出1+2+3+…+48+49的答案吗? (为了避免学生对“首尾配对”这一认识仅处于模仿记忆状态, 因此设计了此问题, 以促使学生对“首尾配对”法进一步理解)

2. 互动探索, 研究实质。

提问:1+2+3+…+n=?又如何求呢? (通过比较得出“首尾配对”的算法运用需分项数的奇偶进行讨论, 但由于结论Sn=与n的奇偶无关, 进而提问有无简单方法)

提问:既然结论与n的奇偶无关, 那么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法?追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上述结论中的n+1呢?

∵Sn=1+2+3+…+ (n-1) +n

Sn=n+ (n-1) +…+3+2+1

∴2Sn= (1+n) +…+ (1+n)

这种求和的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

提问:已知等差数列{an}, 则其前n项的和S如何求?

Sn=a1+a2+a3+…+an (1)

Sn=an+…+a3+a2+a1 (2)

哪个同学能起来说一说呢? (大家都举起手来)

生甲说:

将 (1) (2) 相加得2Sn= (a1+an) + (a2+an-1) +…+ (a1+an) , (等差数列的性质:a1+an=a2+an-1=…必须加以证明)

或者2Sn= (a1+an) + (a1+d+an-d) +…+[a1+ (n-1) d+a1- (n-1) d],

∴2Sn=n (a1+an) 。

由此得S=。

至此得到了一种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表示, 它的前提是知道a, an, n。而通常情况下确定一个等差数列, 只需确定a1, d。那么, 已知a1, d, n, 怎样求Sn呢?

生乙说:

将an=a1+ (n-1) d代入得Sn=。

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呢? (稍候片刻)

生丙说:

Sn=a1+ (a1+d) +…+[a1+n (n-1) d]

=na1+[1+2+…+ (n-1) ]d=na1+。

以上解法, 归根结底, 是通过用a1, d, n表示数列中的各项, 把问题转化为求一个特殊等差数列的1+2+…+ (n-1) 的和, 而它正是“倒序相加法”的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用a1, d, n表示。那么, 已知a1, an, n, 怎样求Sn呢?

生丁说:

将代入上式得。

3. 回归建构, 提高能力。

已知等差数列{an}中, a1=50, a8=15, 求S8。

已知等差数列{an}中, a1=0.7, a2=1.5, 求S7。

求1000以内能被7整除的所有自然数之和。

南北朝《张丘建算经》:今有女子善织布, 逐日所织布以同数递增, 初日织五尺, 计织三十日, 共织九匹三丈, 问日增几何? (一匹为四丈)

4. 总结提炼, 升华认识。

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得到了等差数列前n和公式Sn=。探究过程中得到了一种重要的求和方法, “倒序相加法”。

让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科学 篇11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成长;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51-01

新的科学教育观注重的是幼儿长远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学习,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必须成为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那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探究呢?

一、创设宽松、安全的探究氛围

1、了解幼儿的真实意图,避免误会或伤害幼儿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愿望。如我组织幼儿准备体锻时,发现有几个幼儿的注意力并不在我的身上,我原本想把幼儿召唤过来,但我看到他们正围绕着柳树说些什么,于是我走近他们,仔细听他们的交流。这时我才知道原来他们正对柳条上长得像麦穗的小东西产生了争议,有的认为是花,有的认为是果实……我就鼓励他们通过询问、求助等方式寻求答案。幼儿在一段时间里一直很关注柳条上小东西的变化。因此教师要寻求幼儿真实的动机,不要急于批评或制止幼儿,而要真诚地询问,耐心地倾听和观察。

2、允许幼儿出错,多给予幼儿激励性的评价

我们在幼儿探究活动中常常不经意地扮演“判官”的角色,判断幼儿探究的对错。对符合自己思想的幼儿常以“你真聪明”、“你真棒”之类的语言进行鼓励,对“随意胡来”的幼儿则是“不能这样做”、“应该这样”之类的语言一票否决。在《纲要》中指出:“幼儿的错误代表着幼儿当前的认识水平。无论幼儿的想法对与错,教师都要真诚地接纳和认可,教师的态度和言行应保持中立。” 如果我们只是随意评判幼儿探究的对与错,那么从教师方面来说,就不能很好地接触到幼儿的真实认识水平,更无法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对于幼儿来说,会使他们失去自信心,失去心理上的安全感,怀疑自己的能力,而相信正确的答案只存在老师那里,而不是从探索结果和事实中寻求答案。

二、教育内容的选择

1、教育内容的科学性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为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因此教育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

2、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从科学教育本身的特点和为全面发展教育提供知识基础的需要出发而提出的,应在幼儿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选择与幼儿有密切关系的易于理解的事物或现象。

3、教育内容的生活性和生成性

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不仅为幼儿获得能真正理解和内化的科学知识、经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而且,只有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内容对自己及与自己相关的人的意义,是自己当前想要知道的东西和解决的问题,他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才能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才能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育要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将之扩展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成科学教育活动。

三、材料环境的创设

为了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提供丰富有趣、生活化、可操作、开放性、能引发幼儿探究的材料。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寻求具有教育价值,且来源于生活、结构适宜的材料,而且材料应是幼儿喜欢并且能够操作的,能让幼儿在操作中提取已有生活经验的,发现事物的特征和关系,获得体验的。

如:给幼儿观察对象应以实物为主,所选实物要具有典型性,具有这类物体的典型特征,同时所选的实物要有助于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如在“玩肥皂”中,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颜色、气味的肥皂,并提供水、抹布等让他们玩肥皂来扩大他们的眼界,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抓住肥皂的特征及用途,形成正确的概念。在“奇妙的磁铁”中,为幼儿准备了各种材料(磁铁、铁片、螺丝帽、钥匙、硬币、钮扣、木块、布条、玻璃球、塑料球,教室周围增加一些铁制用具),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发现磁铁只能吸住铁制品。

四、过程的探索性

幼儿科学教育应该是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发现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幼儿的知识经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诉和传授给幼儿的,而是幼儿自己获得的。

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幼儿分步讲解或示范,而是支持、引发和引导幼儿的探索和发现过程。真正的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应该是先让幼儿调动原有经验,老师要鼓励每一个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操作,操作的结果将强化(如果结果与预想的一致)或调整(如果结果与预想的不一致)其原有认识。这样的过程才是真正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过程,才是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也就是说,手的操作和心智的操作与改变,是主动探究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

语文课堂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探索 篇12

多媒体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内容的听和看的机会, 清楚地再现知识、图像的形成过程,刺激学生的大脑皮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实现最新知识的快速传播。教师可以随时将最新信息引入课堂,打破教室的界限, 让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学到丰富和扩展了的书本知识,将音频、视频等技术融会贯通,刺激学生的多个感觉器官,引起学生的注意,再加上多媒体技术展示的画面形象生动,必要的内容又能停留与分解,因此,可以促进学生记忆效率的提高,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通过计算机,尤其是通过网络技术,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从广阔的网络中实时收集、整理信息,从而逐步改变师生的学习观念,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下面的练习: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在“课内比较学”活动中, 郭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 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B.“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春夏之交,龟峰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红霞耀天。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D.央视“激情广场”在黄州遗爱湖公园激情上演 ,节目精彩纷呈 ,观众····乐此不疲,非常开心。通过对题中各种信息的处理、加工,信息····成为对每一个参与学习学生的基本要求, 学生自觉自动地产生疑问才能主动提出问题。A项,用错对象,“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用于老师讲课则不恰当。B项,不合逻辑,“落英缤纷”是落花繁多的样子,而语境里杜鹃开得正盛。D项,望文生义,“乐此不疲”的意思是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句中误理解为“开心高兴”。选C。此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同时又能巧妙设置悬疑的优势,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进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久而久之就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维的习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过程,一堂课过后,在学生没完全吸收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把课件拷回去自己琢磨, 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这样,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就成了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的必然途径,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基础厚、知识面宽的全方位人才。

只有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学习,体验、完成教学任务。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 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教师要热爱学生,满腔热情真诚地帮助学生,让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心理上的相互沟通。这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应该是经常性的、公平的。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学生觉得老师爱他,重视他,从而敢于接近老师,乐意接近老师,真正地爱老师。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就必须主动地接近学生,了解学情,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教师重视情感投资,真心爱学生,才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聆听学生的心声,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与学生合作学习。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称赞和欣赏是批评最好的手段,教师课堂教学上如果出现知识性错误,就要及时在课堂上纠正,不能因顾及面子而固执己见。

上一篇:音乐视频论文下一篇:物流信息系统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