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探索者(精选12篇)
主动探索者 篇1
传统数学课的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所以数学教学显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缺乏生气、乐趣。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数学教学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 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启发诱导, 创设情境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首先应根据所学新知识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 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 要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另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问题的设置还要让学生感到有趣, 所以, 创设问题情境是“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多学习、多钻研、多积累,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才能出色地创设好问题情境, 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探索欲望。
二、探究知识, 发现新知
在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急于对问题下结论、告知结果, 而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的空间, 尽量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让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归纳、推演, 在探究过程中自己探索规律、发现知识, 培养探索能力和创造意识。
三、自学课本, 理解知识
学生带着自己对问题的猜想或发现, 再自学课本, 会大大增强其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在自学课本的过程中, 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如:粗读、细读、精读。要让学生拿着笔看书, 学会在字里行间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关键字词下标上圈点, 读不懂的问题做上标注。
四、反馈质疑, 排除障碍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汇报自学结果, 同时提出疑难问题互相解决。教师不要轻易地对问题进行灌输,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心理支持, 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就在“你的身边”, 可以随时对你的学习提供帮助, 以排除思维障碍。
五、练习设计, 解决问题
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同时要有一定的技巧。为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 增加课堂容量, 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设置一定量的“已知条件不变探索不同的结论、已知条件变化结论不变和已知条件和结论都发生变化”的变式练习。练习的结果要及时反馈, 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六、课堂小结, 形成能力
小结是对本课内容的概括总结。小结可以由学生来做, 也可以由教师来做, 其目的是使学生将学会的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识系统, 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在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的过程中, 我们要教学生学会阅读, 把书当成自己的老师, 学会整理, 学会迁移, 学会总结。这样, 才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把知识系统化, 发现新的规律和解题方法。
总之,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岂不更妙, 更精彩?
主动探索者 篇2
在未来的社会里,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怎样使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法”本身就包含着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即学习中学生所遇到的知识,就是学生所要探究与解决的问题。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中注重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注重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
1 、在教学实践中,我尽可能向学生积极展示知识发生、形成的尽可能充分和丰富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使学生在这种背景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认知需要和探索欲望。
2、我注意立足于教材,适度地再现和引入数学家思维活动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卷入问题被提出的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等等。
3、引导学生通过展开独立的、充分的思维来获得知识,以至想“活”起来。我尽可能做到让学生有机会暴露自己在思维过程所必然要碰到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同时给予时间加以解决,不贪图方便,不以讲解乃至直接的灌输代替引导和启迪。因为那样会导致学生以听讲代替思维,而结果是听起来好像什么都明白,事后自己动手做起来什么都不明白。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个内容时,教学中最常见的学生动手操作方式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提示或要求下,用量角器先量出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然后相加,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但如果让学生认识其他诸如四边形、五边形……边形的内角和,显然学生不能用动手量这一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作要求或提示,只提供材料(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和不同种类的三角形),由学生主动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但会用量角的方法、可能也会用剪拼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仅获得了所要的结论,使得以后学四边形内角和知识,完全可以化归为两个三角形,五边形内角和的认识,完全可以化归为三个三角形……
二、注重加强解题的思维力度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引导和训练学生养成对解题全过程进行分析的习惯。解题开始时,要引导学生对课题的结构、性质、难度,以及课题与以前解决的课题的联系进行有效的估计和判断,以保证解题沿着正确的、有意义的乃至最佳的思考路线进行;解题中,要引导学生随时根据解题的进展和要求,调控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方向;解题后,要引导学生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考虑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方案,
例如在进行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品牌牙膏出口处直径为5毫米,小红每次刷牙时都挤出1厘米牙膏,一支牙膏可用36次。现在该品牌牙膏推出新包装,将出品处直径改为6毫米,其它保持不变,小红还是按习惯每次刷牙时挤出1厘米牙膏,问推出新包装后这支牙膏可用几次?”
对于这题学生的一般解法是先求出每次挤出牙膏的体积,再求出这支牙膏的容积,然后求出推出新包装小红每次挤出牙膏的体积,最后再求出可用的次数。这样显然较为麻烦,我启发能否考虑运用比进行求解。
学生进行了思考,并经过讨论,认为这种牙膏原来出口处的直径是5毫米,推出新包装后出口处的直径改为6毫米,这样可得,原来出口处的直径与推出新包装后出口处的直径的比为5∶6,即可得,原来出口处的半径与推出新包装后出口处的半径的比也为5∶6,而原来出口处的面积与推出新包装后出口处的面积的比为则为(5×5)∶(6×6)=25∶36,又因为小红在牙膏推出新包装的前后每次均挤出1厘米,因此可得,小红在牙膏推出新包装的前后每次挤出的牙膏的体积比为:(25×1)∶(36×1)=25∶36。因为在推出新包装时一支牙膏可用
引导发现 主动探索 篇3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索动机
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取决于充满诱惑和问题的情景。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探索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老师让学生先取出一盒橡皮泥,盒底部留下一个小孔。在橡皮泥上边放一个长方体木块,用力压下,就从小孔里挤出一些橡皮泥,这时教师问学生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经过讨论,把他们看到的情况总结为:小长方体把橡皮泥压出来,占据了橡皮泥的位置,还有些学生说:“小长方体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位置……”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这时教师不急于总结,继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只是当学生说到恰到好处时给予表扬,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占空间”等,再通过老师适当点拨,使学生通过自己努力,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一抽象的概念。这种以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也使学生自主地去探索新的知识。
二、引导发现、教给探索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索,并不是放任自流,而让学生有法可循,不是盲目的进行,而要有一定的探索方向,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才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方法是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标志之一。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当揭示课题之后,可以启发学生提出两大探索性的问题:一是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存在怎样的关系?二是怎样求圆的周长?教师必须做好“向导”,要使学生明确,第一个问题的探索方向是:圆的周长(操作、计算)与它的直径关系,第二个问题的探索方向是: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灵活运用)求解。在学生探索圆的周长公式时,教给他们三种学习方法:第一,猜想。让学生大胆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第二,操作计算,探索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第三,推导,利用圆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索过程,让他们动手操作、计算、观察、归纳、概括,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又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探索方法,学会怎样通过实践获取事实,发现规律,形成概念。
三、动手操作、提高探索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画画、剪剪、拼拼、比比,通过摆弄和操作学具获取知识,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提高探索能力途径之一。
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中“余数”的含义时,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引导学生按如下方法操作:
1.6根小棒,每份分3根,可分几份?每份分2根,可分几份?学生边操作边回答,教师板书:
总根数 每份根数 可分份数
6 3 2
6 2 3
6÷3=2(份) 6÷2=3(份)
2.7根小棒,每份分3根,可分几份?余几根?每份2根,可分几份?余几根?学生边操作边回答,教师板书:
总根数 每份根数 可分份数 多余根数
7 3 2 1
7 2 3 1
7÷3=2(份)余1根 7÷2=3(份)余1根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第1题分下来的情况和第2题分下来的情况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分东西往往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有余,这个余下的数叫做余数。这样。通过操作,学生对余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学习“余数要比除数小”打下基础,这样不仅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索的学习能力。
主动探索彰显个性 篇4
今天要上新课———《田忌赛马》。这是一篇“老”课文了, 但是如何上好这一课, 如何上出新意来, 也让我费了一番心思。我决定以课堂“创新”为主导,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由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上课伊始, 我拿着两组扑克牌走进教室, 神秘地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两组牌, 一组是10、8、5, 一组是9、7、4, 谁愿意和我用这两组牌比试一下?”学生一下被吸引住了, 个个跃跃欲试。我让学生先挑一组牌, 不出我所料, 一个学生挑了第一组, 一脸的自信觉得自己必胜无疑。他先出了10, 我弃权认输;第二次他出了8, 我压9, 胜;第三次他出了5, 我压7, 胜。三局两胜, 我赢了学生。很多学生不解, 为什么牌大的反而输了呢?我笑着说:“学习了《田忌赛马》, 你们就明白了。”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课本, 进入到了学习中。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可见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课前我用玩牌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资源创设情境, 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真实的体验。
【案例二】
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明白了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 也明白了我能用小牌赢大牌的道理———都是调换了顺序的缘故。正当我要结束这节课时, “意外”发生了。开始和我玩牌的男生又站起来说:“老师, 您能让我再和你玩次牌吗?”他充满自信地说, “而且我还选用我刚刚用的那组牌。我一定会赢您的。”我惊讶于这学生此时的表现, 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虽然这问题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 但是也乐于接受, 并及时肯定他的学习态度, 可是他接着说:“我有个条件, 您能让我先出牌吗?”结果很明显, 我输了。紧接着教室里一下沸腾起来, 学生兴奋地说:“我们知道了, 仅仅调换顺序也不一定能赢!”又有学生说:“我觉得如果再比一次, 一定是齐威王赢, 赛马赛的就是马, 他会吸取教训, 这样即使田忌再调换顺序也不怕了。”也有学生反驳:“我觉得再比赛一次还是田忌赢, 因为他也会加强训练赛马, 加上孙膑的智慧一定会战无不胜的。”“也许孙膑骄傲了呢, 而且调换顺序的方法只能用一次啊。”还有学生接着说:“调换顺序只能在一次性的比赛中获胜, 不能真正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 不能保证每次都能用这个方法赢……”大家说得兴高采烈, 这显然就是一个教学高潮, 我顺势引导:“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继续想象, 第三次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谁会赢呢?”学生又热火朝天地议论起来, 不少学生还拿起笔, 写起了文章———续写《田忌赛马》, 他们进行了一次很有效的作文练笔。
【反思】
当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时, 把自主学习引向深入, 并向课外拓展,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在阅读时就能发挥主动探究意识, 形成独特感受, 彰显个性。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提出观点, 而后进一步推动教学, 集思广益, 使学生在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感悟文本。在以上案例中, 若只是教师在讲台上告诉学生孙膑的聪明, 齐威王的骄傲, 哪会使这课堂如此精彩?
主动探索者 篇5
摘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自由地参与英语学习,本文是一种较好的方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相机诱导,激发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讲活重点内容、增长学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敢于摆脱传统束缚,大胆求实创新,引导学生走进英语学习的自由天地。
关键词:兴趣、成就感、预习、听课、复习、提高质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的根本任务之一。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的培养。但从现在学生学习英语情况看,学生学不得法,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没有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会发现学生目前学习英语存在以下问题:
预习:只是盲目地看看课本,决大多数甚至不预习,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感到吃力。
听课:盲目性大,抓不住重点,难点,不会记笔记,积极性不高,精力不集中。
作业:缺乏思考,主要为应付教师检查,做后不检查,有错不纠正。
复习:无系统,随意性大,只背单词,胡乱翻书,复习不得要领。
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学生学习英语的状态,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自觉主动的能力,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兴趣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第一要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有动力,愿意去学习,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需求;才能学会学习,并在学习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如何使学生对英语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因地制宜地结合教材实际内容和特点,创设各种语言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利用课前三 、五分钟的热身时间,时以美妙的歌曲做伴奏,时以安排学生上台讲有趣的英语故事、笑话等来迎接新课的开始,让学生陶醉在音乐声中,倾听同学的趣事轶闻,体味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也可以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动作表演等直观,生动地进行课堂教学。再者利用录像,录音,投影片,VCD 等电化手段帮助学生宊破重、难点,从而摆脱传统英语课堂的“匠气”和“死气”,增添课堂的“生气”和“灵气”。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力求实现有价值的目标,以便获得新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一切活动机会,给学生创造出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如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就会带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设疑,质疑,来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失时宜地激励,表扬学生。如用:good,great,wonder,clever,excellent等言语。再者,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和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实施学生主动学习的先决条件。
学生目前预习环节存在盲目性,随意性,无目的性,不知道预习是什么,如何预习。教师必须指导好学生预习,做好预习工作。课前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先决条件。预习主要对新内容进行总体把握,不必看得过细,具体。否则,听课就会失去新鲜感。而目前,在英语课堂上所反映出来是:大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学起来感到吃力。其原因一是没有把握好预习环--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二是上课时听课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新知识点的陌生性。显然,处于这种学习状态下学习效果当然不佳。因此,只有搞好预习才能增强听课的目的性,针对性,才能把握新课的重难点,达到预习目的。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预习方法指导,要求学生做到:
1.初步了解单元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如对话或阅读等);
2.熟悉单元词汇要求,并能联系旧知识,横向适当展开学习;
3.在一些似懂非懂之处标上记号;
4.画出认为美丽的、有用的词组和句型等;
5.预习时要肯动脑筋,最好带着问题去预习。
为了使学生懂得预习的重要性并做好预习,教师要检验预习的效果,如
1) 在早自习时可让学生朗读单词;
2) 提些简单的整体性性的问题;
3) 提供选择题或是非题;
4) 列出大纲要求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等让学生进行比较,使学生看到预习的效果,增强学习的信心,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四: 激发学习情绪,实现角色转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效果,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听到老师对知识的讲解、分析,而且能听到其他同学的见解,通过课堂练习可以巩固知识,掌握技能,锻炼思维。激发学生在课内高涨的学习情绪,实现角色转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策略如下:
1。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双边活动,摈弃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独角戏”的做法,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为雪上加霜服务的意识,当好导演,演员(配角),观众或裁判的角色,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用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英语,配合手势、感情、动作进行教学,善于利用实物、录音、电脑、动作表演以及语言等创设情景,使学生听课精神振作,思路开阔。
2.教师有意识地就某个知识点出现讲解错误,目的是引导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让学生主动说出来,再给予纠正。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3.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趣味性和可回答性,有的问题只是简单地回答Yes or No, 缺乏吸引力,如在教Body language 一课时,当老师问Is body language very important?学生当然会回答Yes。 不妨变化一下:Is body language always very useful? Will people misunderstand each other when they use body language? 这时学生会做出多种回答。再问What body language means good manners ? What body language means bad manners? 学生会兴趣大增,纷纷回答,这样学会就会积极度主动地进行思维。
4.对有见解的,精彩的回答要及时给予表扬,在学生讨论问题时,老师要及时给予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5.教师要和学生平等交流。语言的交流应是开放的,随机的,气氛应当是和谐的,教师应当走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平等的一员,同他们交流;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问题表现出兴趣,并同他们一起探讨,在合作中消除学生心理中老师是监督者,评判者的影响。教师要以爱心和善意去理解他们,要尊重学生的生活感受,只要能达到教学目的,要不计学生过失,吸收他们的合理见解,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6.做好课堂笔记,要点知识这不仅对高中英语学习帮助很大,而且可以养成速记的好习惯,还能为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听写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在目前课堂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做笔记时常出现下列问题:
1)只听课不做笔记,不知道记什么,给以后的复习带来困难。
2)不得要领,想记下时就记,有时又忘记,不会整理。
3)出现错误不会纠正。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如何记笔记。
1)要有一本较好的笔记本。
2)条理清楚,提纲明确,能用颜色分辨主次,排列有规律。
3)对重要语言点要详细记录,不懂的要记,已完全掌握的可不记。
4)听课时是重在听懂老师的讲解,抓住关键,用90%的注意力听课,10%的注意力做记录。
5)每页的上下、左右都要留适当的空间,以便复习时添加其他补充材料。
为鼓励学生做好笔记本,老师要经常检查,表扬记得好的学生,从而使学生养成勤学,勤记,勤思考的习惯。
五:延伸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后教学延长线, 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
1.自学和课后复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自学和复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1)刚开始时,由于学生对于如何自学、学些什么内容,以及学到何种程度不太清楚,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来督促学生进行自学。作业的内容要细、语音、词汇、语法,句型乃至课文内容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都要提出具体要求,而且要做到有布置就要有检查。通过检查,教师可以发现在自学时存在的问题,这也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依据。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养成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达到某种目标进行必要的自学习惯。
2)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逐渐放手,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是进行自主的学生。比如,预习的作业不再面面俱到,把一些看了书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删去不做,而安排一些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或者讨论的题目。这些问题不但是学生在预习时容易忽视的,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Lesson74,Book 1 (B)The secret is out 时,我们让学生预习这样的问题:(1)If you are a boss, who do you prefer, men or women ? Why?(2)If you can’t get a job because you’re a woman, what will you do? 在学习Lesson 78, Book 1 (B), Paper,一课时,我们为学生安排的讨论题是:What would happen without paper?这些总是往往没有惟一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是大有益处的,如果认真准备,学生不但可以使用大量新材料,而且可以用到许多学过的知识,这又可达到知新而温故的目的。我们在操作中发现,学生对此在问题表现出极大兴趣和参与热情。要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具有自学能力,使他们通过自我处理信息,自我消化,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教会了学生主动自学就给了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钥匙。
2.课后复习是课后主动学习的重要一环。是课堂听讲的后读阶段,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复习,不仅是巩固旧知识的必要,而且是获得新知识的前提。新旧知识有机结合,相互衔接,可以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新学的知识。目前中学生的学习缺少有序的课后复习,指导学生课后复习途径如下:
1)回忆。两人一组用几分钟的时间,在课后用交流的方式把当天课上所学的知识回忆一篇,其效果甚佳,这种方法使学生经过大脑的思考,用交际的方式复现出来。
2)在早自习朗读课文和重点词汇,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
3)补充笔记。上课时一边听讲,一边摘记笔记,难免有所遗漏或笔误,这样课后就需要检查,比较、更新、整理,同时通过整理,对知识点进行再认识。
4)指导学生主动认真做好口、笔头的复习练习,要勤于思考,切勿一遇到问题就急于求教,学会查阅资料。老师在复习练习的布置时要避免简单、重复的操练,可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延伸,增加思考和变化的成份,做到举一反三。
3。课后兴趣小组的建立,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
上文提到的要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措施之一是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课后兴趣小组的建立和指导,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多方位了解社会,了解各方面的知识,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课外活动可使学生主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英语兴趣小组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如英语角、英语歌曲,演唱、英语俱乐部、朗诵、写作竞赛、短剧表演,要不断扩大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提高对中外文化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这些活动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逐步消除畏难情绪,达到听、说、读、写的同步训练。
自主体验主动探索有效建构 篇6
(1)谈话:同学们,学校准备举行一次教师投篮比赛,李老师、王老师都在积极练习呢。想看看他们练习的结果吗?你最想知道什么(谁投得准)?(2)我把两位老师的投中情况进行了统计。今天继续学习统计(板书:统计)。(3)每人每次投15个球。李老师练习了3次,王老师练习了4次。
讨论:李老师有一次投中7个,王老师有一次投中8个,你能判断出谁投得比较准吗?为什么(引导:这信息不能代表两位老师投篮的水平)?出示:完整的投中情况统计(李:5,7,6;王:2,7,3,8)。问:现在你能判断出谁投得准了吗?你准备怎样判断,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如果学生说比总个数,则问:你觉得这样公平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求出平均每次投中多少个?
追问:怎么想到要求平均每次投中多少个?
(引导:有时多,有时少,不能代表投篮水平,想办法让每次同样多。)
[学生对感兴趣的对象才会深入去学习、去研究。孩子们爱好体育运动,因此,我在教学时,没有直接提供给学生信息,而是通过猜测他们熟悉和关注的教师投篮水平的方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原来数学就在身边,学数学是有用的,学生们才乐意去学,主动去学。]
二、自主探究,理解意义,探索方法
(1)出示自学指导:李老师平均每次投中多少个?先独立思考,把你的方法表示出来,再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①问:用的什么方法?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预设:方法一——移多补少。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过程(用箭头表示)。说明:用一条横线表示“平均每次投中6个”。看图:平均每次投中6个表示什么意思?师:这种方法真快!在图上移一移,马上就能看出结果了。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每次变得同样多。你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板书:移多补少)?
预设:方法二——先合并,再平均分。还有别的方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李老师5+7+6=18(个),18÷3=6(个)。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3 7你能给这种方法也取个名字吗(板书:先合并,再平均分)?
②求平均每次投中多少个,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方法虽然不同,但目的却是为了让李老师每次投的个数变得(板书:同样多)……③“平均每次投中6个”表示什么?(引导:通过移多补少或先合并再平均分,让李老师每次投中个数变得同样多)④师:平均每次投中6个,就是李老师3次投中个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3)王老师平均每次投中多少个?①自学指导:王老师平均每次投中多少个?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做,再小组交流。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王老师2+7+3+8=20(个),20÷4=5(个)。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为什么除以4 7如果学生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让其说说过程。问: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③“王老师平均每次投中5个”表示什么?
(4)比较两组算式,初步感知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都是先求出总个数,再平均分。不同:一个除以3,一个除以4。
(5)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知道哪位老师投得更准一些的?为什么求出了平均数后再比较就能知道谁投得更准一些了呢?引导:平均数可以代表几次投中的水平。师:看来平均数不仅能表示出每位老师投篮的水平,还可以让我们比较出不同老师的投篮水平,平均数的作用可真不小呀。
[这个环节中,学生们顺利地采用不同的方式求出了两组的平均成绩,而且在我的引导下主动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取了形象的名称,加深了学生对求平均数方法的认识。接着,我重点安排了几个追问,学生们对平均数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平均数”的意义也有了更深的体验。]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师:平均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说一说。①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平均数(考试平均分、平均每户人口、平均每人捐款钱数等)?②下面这些数据分别表示什么?从这些数据中你能想到了什么?20il年3月22日向云南灾区捐款活动中,三年级平均每班捐款1912元,三(4)班捐款2147元(逐句出现);到现在为止,三(5)班平均每人读了8本书,三(4)班平均每人读了12本书。
(2)移一移。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笔。①学生先数一数每个笔筒里有几枝笔,再移一移。②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求出来吗?③求平均每个笔筒有几枝笔,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求?不管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什么?如果有好几个笔筒,为了方便,我们一般用哪种方法?④如果还有第4个笔筒,里面有6枝铅笔,你觉得现在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笆?⑤如果第4个笔筒里有10枝笔,平均每个笔筒的枝数会变化吗?怎样变化?⑥如果第4个笔筒里有2枝笔,平均每个笔筒的枝数又会怎样变化?师:看来平均数很敏感,一个数据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它的变化。
(3)辩一辩。①时老师4次投篮投中个数分别是:2个、6个、5个、3个,平均每次投中6个。
相机引导:不计算怎么知道答案是对还是错?引导:平均数的大小有什么特点(平均数总是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师: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引导:移多补少)?②上学期期末,三(4)班一个小组同学的考试分数为99分、95分、93分、96分、100分、89分、97分、95分,他们的平均成绩应该在95分左右。③学校女子排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6厘米。小张是排球队队员,她的身高是160厘米,可能吗?学校排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6厘米的队员吗?
引导自主探索,促进主动发展 篇7
一、设疑激情, 注入发展动力
教学初始, 使学生“有疑”, 乃是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究, 推进学习过程即时进入有效情境的重要步骤。而“有疑”门道之一, 即需教师的精心设计。
“疑”是探究的起点 , 有疑才能产生“认知冲突”。如教学 《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 出示课题后 , 我就刻意设疑 :“看到课题, 同学们想到什么? 有什么问题? ”学生在静默片刻之后“问题四出”。其中有一个学生说:“看到课题, 我想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又想到了商不变性质, 我猜想分数中也可能有类似的性质。”我惊喜万分, 立即顺水推舟:“你说的‘可能有类似的性质’, 那么你能先讲讲商不变性质吗? ”学生欣然圆满作答。这里, 不难看出, 是学生自己联系已知并进行了大胆推断, 这其实等于是学生自己找到并初步明确了学习的主要目标, 初步搭建了一个自主发展平台———尝试完成了温旧知新的意义建构。在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之后, 探究新知的时机遂然而生。这样设疑激情能唤起学生上课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二、引导探索, 开发发展潜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 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 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 即通过教师的引导, 促进学生主动融入自主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之中, 通过观察、操作、思忖、交流等方法探索新知, 并从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首先分给每个学生三张一样大的长方形纸条 (每张纸条上的阴影和空白部分各占一半) , 让学生随意将纸条折分成不同的若干等份再用分数表示出各张纸条的阴影部分。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讨论, 从中有所发现。结果是鼓舞人心的———学生通过一阵沙沙的“手工活动”, 得出了多样化的答案:“三个分数虽然不同, 但它们实际上是相等的”;“我从左往右看, 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在扩大, 从右往左看, 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在缩小”;“我发现分子和分母扩大和缩小的倍数都相同”;“我从左往右看, 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一个数, 分数大小不变。”……我故作惊讶, 随机取来一学生的“作品”当场展示, 果不其然, 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奥秘”探索已是“唾手可得”了。他们一个个“其喜洋洋者矣”因为是他们自己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 智感悟了抽象概念中所蕴含的奥秘。这就是自主探究的魅力所在。这样, 问题让学生去揭示, 知识让学生去探索, 规律让学生去发现, 结论让学生去归纳, 使学生学会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演绎推理等学习方法, 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见, 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前台, 给予他们自主权利和探索时空, 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学习。
三、重视应用, 拓宽发展渠道
新的课程观认为,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最终目的, 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掌握学习, 并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懂得运用有效方法探索新的问题, 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
实践应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场的信息反馈, 不但可以让学生巩固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还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差异, 为后续学习提供策略依据。因此, 我根据学情,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多层次的课堂练习, 让学生“皆大欢喜”, 人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规律应用阶段, 我力求紧扣重点, 精心设计新颖、多样、层次分明、由浅入深的练习题。基本练习, 旨在巩固知识, 认识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的重要性, 知道性质的用途;综合练习, 旨在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拓展练习, 旨在拓宽思路,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选择练习, 旨在尊重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但这还不够, 高品位的训练应有创新的成分。我于是特意设计了一个紧贴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训练题:应用今天所学的新知编拟奇趣的童 (神) 话故事。结果, 学生各自凭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之“双翼”, 编造了一个个“精妙的奇闻”。其中有个故事是这样的:“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 猴王做了四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 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 分给甲猴子一块。乙猴子见到说:‘太少了, 我要两块。’于是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 分给了乙猴子两块。丙猴子更贪, 硬说要三块……”此时学生已进入了数学的乐园, 遨游在创新的自由天地。
四、总结反思, 体验发展愉悦
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具体数学问题时, 他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功感, 这是一种强有力而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一旦有了这样的体验, 就会产生再体验的情感、愿望。如果他能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继续获得成功的体验, 那么这种内在需求就会持续加强, “会探索”和“爱探索”双翼齐飞, 教学已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反思、总结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有序的过程性反刍, 重点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 能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学习策略上, 从而增进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学生通过自主反思, 总结交流, 认识自我, 借鉴他人, 相互把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财富。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本节课你运用了什么方法, 解决了什么问题, 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这样, 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另一方面使学生体验成长与发展的喜悦, 促进其更积极主动地发展。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解放思想, 多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 腾出“自主探索”的时空, 引导学生自主地想、自主地说、自主地做, 才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解放思想, 多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 腾出“自主探索”的时空, 引导学生自主地想、自主地说、自主地做, 才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 构建“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实践应用—反思体验”的教学模式, 符合“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发展”的课程改革理念。
如何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篇8
一、情景创设, 激发学生“喝水”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越感兴趣, 就越有信心, 自主探究意识就会越强。为此, 对于学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 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多种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问题情境创设
在导入新课时, 问题情境的创设,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置悬念, 做到使学生“有兴趣”。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顾客购物活动的情景。在活动中, 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能读出商品的标价, 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 引导学生自己结合教材进行观察和讨论。
2.探索情境创设
“以疑激趣, 以趣促学。”只有学生具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 让学生说出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以后, 教师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学生在惊叹之余, 便想探究其中的奥秘, 积极投入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来。
二、创造氛围, 激发学生寻找“水源”的动力
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会产生疑问并发现问题, 就会促使他主动探索;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 而是在于唤醒和激励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怎样才能使学生结合自身需求, 下定决心去寻找“水源”, 发现“水源”呢?
1.抓准认知冲突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 创设一种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 让教学过程围绕着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展开。例如:教学“工程问题”时,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整数工程应用题的解答, 得出分数工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 但是二者如何转化,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 让学生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同时提出的问题要切中新知的要害, 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2.捕捉生活现象
引导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循环小数概念抽象而又难理解,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设计问题:“你知道有多少个生肖吗?”、“牛的后面是什么?”、“兔的后面是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 最后提出“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揭示这种现象在数学中也存在,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来。
三、创造时机, 提高学生开发“水源”的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只单纯模仿、记忆、操练, 而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合作交流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小朋友们小组讨论一番, 说出:“图中有3位男同学和2位女同学, 也是3+2=5。”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点拨、鼓励, 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2.自主探索
教材是学生学习凭借, 它提供给学生很多的知识。学习教材时, 应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积极思考。这样, 学生的数学的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什么公历年份数是4的倍数才一般是闰年?而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通过学生对课外资料的阅读, 明白以上问题之后, 又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公历年份数是400的倍数的一定是闰年吗?
3.动手实践
许多数学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实践获得, 并促进掌握。在教学“圆锥体积”时, 让学生准备一些同底等高圆锥体和圆柱体, 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探究圆锥体与圆柱体之间的关系。
例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途径 篇9
教学方法的改革, 既是教学本身的需要, 不能靠灌输, 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也是时代的要求, 不要完全照搬前人的结论, 要有研究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 学生才能适应社会, 并有创新意识, 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再次强调: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一直努力尝试引导学生大胆探索, 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促使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更加扎实.
1. 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主动探索
数学的学习就是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善于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主动探索, 对于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如:给出一组数1, 3, 5, 7, ……则这一组数中第n个数为_____.教师引导学生首先观察这一组数的特点:均为奇数;再比较相互之间的关系:依次增加2;探索数的大小与数的序号关系:大小为序号的2倍少1, 即第n个数为2n-1, 或在1的基础上加上 (n-1) 个2.这样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许多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主动探索
利用信息反馈原理, 顺应学生认知结构, 将有关实验、操作放在认知基础之上, 有利于能力与知识同步发展和提高作为初中数学的教学, 教师要不失时机创造机会, 让学生动手操作, 将所学知识问题蕴含其中, 让学生探索.如: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 让学生自己制作两圆, 然后实验操作, 并探索两圆位置关系有几种, 再进一步探索两圆位置与两圆半径数量关系, 最后概括.这样不仅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协调发展, 而且形成了数形结合的观念, 学生印象深刻, 乐趣无穷, 渐渐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主动探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有利于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接受别人表述的思想, 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开发学生智力.如:讨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例1列式时, 有两种列法:3BC=42和3BC=24, 通过交流认为:前者先用比例基本性质得2BC=12, 再用等式基本性质得BC=6, 还要写检验!后者只需用等式基本性质得BC=24×3=6, 结论是今后通常将所求线段列在第一比例项.
4. 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联系中主动探索
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十分密切, 旧知识是获取新知识的基础和起点, 获取旧知识的方法、过程往往也适用于学习新知识.因此,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用学习旧知识方法探索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 同学们理解掌握了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研究的思想方法, 因此在学习研究梯形的有关性质时围绕这一旧知识、方法, 引导学生探索新问题, 降低了新知识的学习难度, 学生学得轻松, 又巩固了转化思想.
5. 引导学生在创新活动中主动探索
要想创新, 就必须进行相关探索:首先, 条件是什么, 进行有关联想;其次, 转化依据是什么, 寻找已学定理、公式、例题、思想方法;最后, 结论是否符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住探索的思路, 创新才有所突破,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才能落到实处.如:在△ABC中, ∠C=90°, AC=3, 以AB为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ABEF, 其中心为O, 且OC=4姨2, 则BC边长等于 () .参考解答运用四点共圆及面积性质, 我引导学生能否用初二知识来解, 看条件, 有一个正方形, 一个直角三角形, 一个中心O;联想, 联想到人教版初二几何P156例2;创新, 学生想到构造大正方形CDGH, 由中心对称知:O恰为CDGH对称中心.用正方形的性质易得BC=5.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积极创新, 实现了变不能解决的问题为可能解决的问题, 变难解决的问题为易解决的问题.
6. 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主动探索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主动探索, 可以拓宽课堂教学内容, 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丰富课余生活, 激发兴趣, 巩固知识, 陶冶情操如:学完整除性质后, 让学生探索“百个圆子放在六个盘子, 盘盘不离6”问题;学完二元一次方程组后, 让学生研究“百钱百鸟问题”.这些课外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学习中时时有乐趣.
参考文献
[1]朱景华.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及解决对策[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0, (8) :15~20.
[2]陈洪远.怎样提高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0, (8) :21~23.
[3]涂荣豹, 季素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篇10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 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潜能,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以下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事件的分类和概率的定义
纷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从结果能否确定的角度可分为两大类: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确定事件包含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 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不论在事件发生前还是发生后其结果都是确定的, 随机事件是在事件未发生前对事件的结果无法预先确定。
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 (对单次试验而言) , 又存在着统计规律 (对大量重复实验而言) , 从哲学的观点讲这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在这里要强调大量重复试验这个前提。在引入概率定义以后要强调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因为这是许多中学生出错的根源。例如可以问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10, 某人试验了100次, 结果发生了12次, 这可能吗?再问学生, 这个人试验了100次是不是结果一定发生了10次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 树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举下面一个例子:我省某地区举行现场发行福利彩票活动, 广告宣传中奖率为20%, 且一等奖的奖金数额很诱人。一位老农看到现场不时传来中奖的喜讯, 于是做着发财梦去摸奖, 结果连家中卖牛的钱都摸光了也没中一次奖。学生通过讨论这个问题, 能深刻理解“中奖率为20%”的含义, 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用一种理性、平和、富有爱心的心态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摸奖活动, 并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1.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熟悉了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an=a1+ (n-1) d。在教学中, 笔者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高斯是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在他10岁那年, 有一次, 老师出了一道题目:1+2+3+…+100=?正当大家忙着计算的时候, 高斯站起来答道:1+2+3+…+100=5050。 (讲数学史料故事, 激发兴趣) 笔者提问:你能说出高斯解题的方法是什么吗? (学生知道运用首尾配对这一方法) 笔者再问:你能很快地得出1+2+3+…+48+49的答案吗? (为了避免学生对“首尾配对”这一认识仅处于模仿记忆状态, 因此设计了此问题, 以促使学生对“首尾配对”法进一步理解)
2. 互动探索, 研究实质。
提问:1+2+3+…+n=?又如何求呢? (通过比较得出“首尾配对”的算法运用需分项数的奇偶进行讨论, 但由于结论Sn=与n的奇偶无关, 进而提问有无简单方法)
提问:既然结论与n的奇偶无关, 那么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法?追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上述结论中的n+1呢?
∵Sn=1+2+3+…+ (n-1) +n
Sn=n+ (n-1) +…+3+2+1
∴2Sn= (1+n) +…+ (1+n)
这种求和的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
提问:已知等差数列{an}, 则其前n项的和S如何求?
Sn=a1+a2+a3+…+an (1)
Sn=an+…+a3+a2+a1 (2)
哪个同学能起来说一说呢? (大家都举起手来)
生甲说:
将 (1) (2) 相加得2Sn= (a1+an) + (a2+an-1) +…+ (a1+an) , (等差数列的性质:a1+an=a2+an-1=…必须加以证明)
或者2Sn= (a1+an) + (a1+d+an-d) +…+[a1+ (n-1) d+a1- (n-1) d],
∴2Sn=n (a1+an) 。
由此得S=。
至此得到了一种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表示, 它的前提是知道a, an, n。而通常情况下确定一个等差数列, 只需确定a1, d。那么, 已知a1, d, n, 怎样求Sn呢?
生乙说:
将an=a1+ (n-1) d代入得Sn=。
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呢? (稍候片刻)
生丙说:
Sn=a1+ (a1+d) +…+[a1+n (n-1) d]
=na1+[1+2+…+ (n-1) ]d=na1+。
以上解法, 归根结底, 是通过用a1, d, n表示数列中的各项, 把问题转化为求一个特殊等差数列的1+2+…+ (n-1) 的和, 而它正是“倒序相加法”的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用a1, d, n表示。那么, 已知a1, an, n, 怎样求Sn呢?
生丁说:
将代入上式得。
3. 回归建构, 提高能力。
已知等差数列{an}中, a1=50, a8=15, 求S8。
已知等差数列{an}中, a1=0.7, a2=1.5, 求S7。
求1000以内能被7整除的所有自然数之和。
南北朝《张丘建算经》:今有女子善织布, 逐日所织布以同数递增, 初日织五尺, 计织三十日, 共织九匹三丈, 问日增几何? (一匹为四丈)
4. 总结提炼, 升华认识。
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得到了等差数列前n和公式Sn=。探究过程中得到了一种重要的求和方法, “倒序相加法”。
让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科学 篇11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成长;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51-01
新的科学教育观注重的是幼儿长远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学习,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必须成为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那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探究呢?
一、创设宽松、安全的探究氛围
1、了解幼儿的真实意图,避免误会或伤害幼儿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愿望。如我组织幼儿准备体锻时,发现有几个幼儿的注意力并不在我的身上,我原本想把幼儿召唤过来,但我看到他们正围绕着柳树说些什么,于是我走近他们,仔细听他们的交流。这时我才知道原来他们正对柳条上长得像麦穗的小东西产生了争议,有的认为是花,有的认为是果实……我就鼓励他们通过询问、求助等方式寻求答案。幼儿在一段时间里一直很关注柳条上小东西的变化。因此教师要寻求幼儿真实的动机,不要急于批评或制止幼儿,而要真诚地询问,耐心地倾听和观察。
2、允许幼儿出错,多给予幼儿激励性的评价
我们在幼儿探究活动中常常不经意地扮演“判官”的角色,判断幼儿探究的对错。对符合自己思想的幼儿常以“你真聪明”、“你真棒”之类的语言进行鼓励,对“随意胡来”的幼儿则是“不能这样做”、“应该这样”之类的语言一票否决。在《纲要》中指出:“幼儿的错误代表着幼儿当前的认识水平。无论幼儿的想法对与错,教师都要真诚地接纳和认可,教师的态度和言行应保持中立。” 如果我们只是随意评判幼儿探究的对与错,那么从教师方面来说,就不能很好地接触到幼儿的真实认识水平,更无法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对于幼儿来说,会使他们失去自信心,失去心理上的安全感,怀疑自己的能力,而相信正确的答案只存在老师那里,而不是从探索结果和事实中寻求答案。
二、教育内容的选择
1、教育内容的科学性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为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因此教育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
2、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从科学教育本身的特点和为全面发展教育提供知识基础的需要出发而提出的,应在幼儿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选择与幼儿有密切关系的易于理解的事物或现象。
3、教育内容的生活性和生成性
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不仅为幼儿获得能真正理解和内化的科学知识、经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而且,只有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内容对自己及与自己相关的人的意义,是自己当前想要知道的东西和解决的问题,他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才能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才能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育要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将之扩展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成科学教育活动。
三、材料环境的创设
为了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提供丰富有趣、生活化、可操作、开放性、能引发幼儿探究的材料。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寻求具有教育价值,且来源于生活、结构适宜的材料,而且材料应是幼儿喜欢并且能够操作的,能让幼儿在操作中提取已有生活经验的,发现事物的特征和关系,获得体验的。
如:给幼儿观察对象应以实物为主,所选实物要具有典型性,具有这类物体的典型特征,同时所选的实物要有助于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如在“玩肥皂”中,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颜色、气味的肥皂,并提供水、抹布等让他们玩肥皂来扩大他们的眼界,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抓住肥皂的特征及用途,形成正确的概念。在“奇妙的磁铁”中,为幼儿准备了各种材料(磁铁、铁片、螺丝帽、钥匙、硬币、钮扣、木块、布条、玻璃球、塑料球,教室周围增加一些铁制用具),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发现磁铁只能吸住铁制品。
四、过程的探索性
幼儿科学教育应该是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发现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幼儿的知识经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诉和传授给幼儿的,而是幼儿自己获得的。
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幼儿分步讲解或示范,而是支持、引发和引导幼儿的探索和发现过程。真正的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应该是先让幼儿调动原有经验,老师要鼓励每一个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操作,操作的结果将强化(如果结果与预想的一致)或调整(如果结果与预想的不一致)其原有认识。这样的过程才是真正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过程,才是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也就是说,手的操作和心智的操作与改变,是主动探究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
语文课堂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探索 篇12
多媒体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内容的听和看的机会, 清楚地再现知识、图像的形成过程,刺激学生的大脑皮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实现最新知识的快速传播。教师可以随时将最新信息引入课堂,打破教室的界限, 让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学到丰富和扩展了的书本知识,将音频、视频等技术融会贯通,刺激学生的多个感觉器官,引起学生的注意,再加上多媒体技术展示的画面形象生动,必要的内容又能停留与分解,因此,可以促进学生记忆效率的提高,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通过计算机,尤其是通过网络技术,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从广阔的网络中实时收集、整理信息,从而逐步改变师生的学习观念,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下面的练习: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在“课内比较学”活动中, 郭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 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B.“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春夏之交,龟峰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红霞耀天。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D.央视“激情广场”在黄州遗爱湖公园激情上演 ,节目精彩纷呈 ,观众····乐此不疲,非常开心。通过对题中各种信息的处理、加工,信息····成为对每一个参与学习学生的基本要求, 学生自觉自动地产生疑问才能主动提出问题。A项,用错对象,“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用于老师讲课则不恰当。B项,不合逻辑,“落英缤纷”是落花繁多的样子,而语境里杜鹃开得正盛。D项,望文生义,“乐此不疲”的意思是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句中误理解为“开心高兴”。选C。此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同时又能巧妙设置悬疑的优势,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进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久而久之就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维的习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过程,一堂课过后,在学生没完全吸收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把课件拷回去自己琢磨, 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这样,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就成了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的必然途径,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基础厚、知识面宽的全方位人才。
只有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学习,体验、完成教学任务。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 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教师要热爱学生,满腔热情真诚地帮助学生,让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心理上的相互沟通。这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应该是经常性的、公平的。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学生觉得老师爱他,重视他,从而敢于接近老师,乐意接近老师,真正地爱老师。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就必须主动地接近学生,了解学情,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教师重视情感投资,真心爱学生,才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聆听学生的心声,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与学生合作学习。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称赞和欣赏是批评最好的手段,教师课堂教学上如果出现知识性错误,就要及时在课堂上纠正,不能因顾及面子而固执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