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需求

2024-06-05

主动需求(精选5篇)

主动需求 篇1

多芬是联合利华一个子品牌。其产品包括个人洗护系列以及其他清洁产品系列。多芬在其本身的利益功能强调时代已经过去之时, 以 “真美运动”成功地将产品利益定位转为了价值理念宣传。在创造了需求的同时, 也引起了较高的社会关注度, 激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强化了品牌印象。

一、品牌介绍

联合利华:1929年, Lever公司与Margarine Unie公司签订协议, 组建Unilever (联合利华)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 联合利华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 其品牌如立顿, 、奥妙、力士、多芬、凌仕、和路雪冰激凌等都已经成长为销售额超过10亿欧元的品牌。

多芬:多芬是联合利华旗下一个子品牌。1957年, Dove美容香块首次在美国市场露面。1980年Dove在美国开始了正式的医学项目;1999年开始了其在全球的推广;2000年加入联合利华; 2002年多芬来到中国, 在这里主要销售产品类别为沐浴露、洗发乳以及护发素。

二、4P国际营销战略

产品Product:目前多芬的产品包括沐浴乳、秀发损伤护理系列、香块与洁面产品三大系列。线上销售方面, 联合利华旗舰店的多芬产品主要销售秀发系列与沐浴系列;在规格方面, 大陆市场多芬沐浴露、护发素、洗发乳三类产品的规格如下表:

多芬面临的市场竞争主要来自于宝洁公司的“Ivory”、花王集团的“Jergens”以及拜尔斯道夫公司的“Nivea”等品牌。其中只有目前的Nivea占领大陆市场份额较多, 产品系列范围覆盖了多芬洗护系列并在其基础上有更多的延伸, 在中国市场上对多芬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价格Price:洗发护发产品以及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利润空间较小, 市场可替代品较多, 为避免进入全球市场后份额被挤占、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等后果出现, 多芬在产品的全球化推广上将自己定位于高端产品欧莱雅、沙宣及低端产品海飞丝等之间, 既不花费高额的成本进入高端市场, 也不直接定位于低端市场, 而是一方面通过产品成分的改进、销售渠道的变通等方式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以统一定价的方式将产品销售范围直接扩大到全球市场, 占领中端市场。

渠道Place:多芬采取了主要在个体零售商店销售的方式。加强与宝洁和联合利华的合作, 确保货源充足。这样既保证了零售商本身销售产品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多芬销售范围的扩大。

促销Promotion:

●通过网络活动话题等引起公众关注, 增加产品曝光度进而创造需求——“真美运动”。

●联手媒体传播, 将品牌植入影视作品中, 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三、问题描述

(一) 品牌发展初期

1957年多芬推出其首款产品“美丽皂”, 品牌理念为:“美丽皂”技术区别于传统香皂, 不会使皮肤紧绷, 强调的是其功能利益。当时多芬的广告也以这一功能定位为主, 不断强调其“不会使皮肤干燥”的价值。

(二) 品牌发展瓶颈

2000年, 多芬将品牌借入联合利华旗下, 这时多芬多年来所坚持的营销方式——单纯强调产品及其功能利益不再如刚进入市场之时有效。不仅面临着自我品牌销量的下滑, 更受到同类竞争者如宝洁旗下多种产品抢占其原有市场。

(三) 原因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多芬最初建立于二战时期, 其美丽皂的配方结合当时的战争环境而研发——即可用于烧伤及普通伤口的无刺激皮肤的清洁物, 这在当时的时代里无疑是受到欢迎的。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 多芬在随后的多年发展中一直未能突破原有功能利益定位, 市场上大量可替代品的出现使得多芬的市场占有额被排挤。

●微观竞争环境分析

2000年多芬加入联合利华旗下, 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品牌, 那么建立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就需有一个稳定的能够扩展到所有产品的品牌理念。然而此时的多芬经过多年来的发展, 似乎只有一个突出的功能利益, 别无其他。

四、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多芬举行了“真美活动”, 成功地由功能定位转为了价值定位, 并主动为消费者创造了大量需求。

(一) “真美运动”过程

第一阶段:调查与话题

2002年, 美国总部的多芬全球品牌总监西尔维娅·隆格那多在全球进行了一项对于女性形象的调查, 结果大部分女性在对自己是否美丽进行描述时, 都认为自己是平常的, 大多数女性对于自己的形象并没有十分的信心, 只有极少一部分女性认为自己是“美丽的”。

2005年多芬将一些真实的女性形象投放于巨大的广告牌之上, 并邀请公众投票决定这些女孩是“肥胖”还是“出色”。多芬成功地利用话题热议这一手段, 将公共视线引入到美这一领域, 进而为产品的后期销售打开了市场。

第二阶段:紧致运动

2005年多芬以六个 “真实”女性作为一款有紧致皮肤功效产品的代言人, 并希望这一广告能引发关于社会对美的讨论并且改变对美的看法。与此同时, 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出现——这样一来, 多芬其实已经利用社会对产品的热议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知名度。

第三阶段:短片:进化

多芬拍摄了一部一个年轻女性综合作用下, 由朴素变为有魅力的过程影片, 并且申明“多芬的使命是通过将美的定义扩大化而使更多的女性感到美丽”。

(二) 效果分析

●新颖的营销模式

多芬的促销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营销模式, 而是先发制人, 在大众对话题的讨论中使之首先能了解多芬“自然之美”的理念、后期使大众理解多芬的真实产品价值、并最终接受这一理念, 由对消费者产生的吸引力创造产品的需求。

●综合的市场营销方法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 多芬摒弃了以往单一强调产品功能利益的做法, 采取话题营销的方式, 利用消费者对话题的关注提高了产品理念的知名度进而创造了需求。并且始终面向全球这一大的消费市场, 在综合分析了市场调查数据以及市场反应之后, 循序渐进地完成了由功能利益转到价值情感上的过程, 进而扩大了市场需求。

五、营销学原理

(一) 国际营销协调价值理念树立

当企业在许多国家进行营销活动时, 国际营销需要进行多国协调和控制, 母公司和分散在世界各国的子公司的营销活动必须融为一体。多芬初次加入联合利华集团时, 其营销活动不仅成功地为其品牌塑造了一种稳定一致的价值理念, 也成功地融入到了联合利华母品牌中。

(二) 文化环境分析综合市场策划

进行产品理念推广以前, 多芬分析了整个美国社会的文化环境, 并紧紧抓住了流行文化的趋势, 激发了美国民众对社会环境与文化的思考。这也意味着多芬成功地分析了营销环境与文化背景,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场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的营销策划。

(三) 公共关系建设借用渠道推广

多芬并不是被动地为媒体所消费公共关系建设借用渠道推广, 而是主动利用这一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体与网络, 试图建立与女性的情感价值联系, 在这场关于美的辩论中充分结合了当下流行文化与趋势, 形成了能够与大众分享信息达成共识的公共关系渠道。

参考文献

[1]吴娜娜, 任红丹, 张璨.以多芬为例浅析广告营销[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22) .

[2]李月佳.病毒式营销让大家告诉大家——多芬的"真美革命"[J].东方企业文化, 2009 (5) :64-65.

主动需求 篇2

一、贴吧热现象

贴吧是百度网站为网民量身打造的一个通过网络适时发布、获取、交流信息的平台, 一个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自由网络空间。由在校生自主申办的高校贴吧, 作为其中最活跃的部分, 因其舆论开放、表达自由而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虚拟的空间里, 形成了一个个质量各异、规模不等的交际圈和传播场, 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着无形的浸润与渗透。

以我院贴吧为例, 一年多来共有主题6000多个, 发帖数近90000个, 内容涉及学生、学院的方方面面, 与学院密切相关。贴吧热形成的原因除了贴吧的开放性、隐蔽性等, 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学院对贴吧的重视。由于贴吧主题很大部分是本院事件, 与学院有密切的关系。领导层和师生对“贴吧”相当重视, 频频访问贴吧, 贴吧受到的关注度极高, 且一个主题发出信息后及时得到了跟贴或从其他方式上得到了及时反馈。这些都刺激了贴吧作用的放大, 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对贴吧的关注度。

其实, 单从其组织看, 贴吧属“民间组织”, 不具备任何权威性, 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也不保证, 甚至某种层面上已经阻碍了学院正常工作的开展;但是, 贴吧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学生, 学生的问题是学院的基本问题, 关于学院的和谐稳定,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们要顺应传播规律, 对贴吧加大引导力度, 同时探索建立新的学生诉求平台, 及时反馈。

二、学生诉求的范围

仍以我院贴吧为参考。通过浏览贴吧, 我们发现学生的诉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精神价值的诉求表达

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处理专业、处理情感等方面的复杂情况, 对大学阶段感到茫然, 期望学校为他们提供最优的育人环境, 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尤其是在当今中学应试教育紧张、严格的环境下, 导致了学生进入大学后疯狂地放松, 学生不能融入新的集体。其次, 由于成长环境、家庭和社会压力的影响, 学生心理调节诉求也比较突出, 渴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单亲家庭和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表现的更为突出。

2. 物质利益的诉求表达

首先, 是学生在奖、助、贷方面的利益诉求, 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勤工助学等涉及到钱和荣誉的项目, 他们高度重视, 大部分能理性提出诉求, 但有的过于偏激, 往往会引发又一个漩涡, 有炒作嫌疑。其次, 是学习、生活环境的利益诉求, 对身边环境的不足尤为关注, 积极的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 对良好的文化氛围要求高。再次, 是参与管理的利益诉求, 包括学生会、自律委员会的改选等, 重视干部身份, 渴望参与到学生管理中, 渴望参加各种组织。这点从社团的快速发展可以看出。

通过学生诉求的内容可以看出, 他们的诉求多涉及到学生工作。在学院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诉求机制, 多部门配合, 保障及时反馈, 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三、学生诉求联动反馈机制的实践

随着工作的开展, 在构建学生诉求联动反馈机制上, 我们也做了一些实践, 这里主要结合实际案例谈一下我们的做法。

1. 引导学生合理表达诉求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 我们提出学生可以对学院各项工作提建议, 但不可盲目夸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些不良文化思潮逐渐渗透到学院, 愤青文化盛行, 部分学生也是这样。近年来, 学院快速发展, 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校园环境好了, 住宿环境好了, 学习环境好了, 活动场所日渐增多, 但是他们往往因为某点不满就肆意诋毁学校, 在贴吧上乱发贴, 有损学院形象, 引起了学院的高度重视。因此, 我们在2011级新生入学教育时, 特意强调要合理表达诉求, 贴吧是诉求的平台之一, 方式还是间接的, 在教育学生合理使用贴吧的同时, 引导学生采取找辅导员、系、学生处等方式, 直接表达。

2. 关于热点问题

每年学生工作都会有几项重点工作, 奖助学金评比、学生会换届等, 这些都是学生关注的热点。以2011~2012学年国家 (政府) 奖助学金为例, 这是上级给我们学校国家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指标的第一年, 奖励金额大但名额少, 国家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各1个, 国家励志奖学金也仅20个, 因此引起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虽然, 学院一开始就制定了详细的评定政策, 但由于涉及到切身利益, 学生在贴吧里炒得沸沸扬扬, 有的歪曲事实、误读政策, 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地阻力, 直接影响到了正常工作的开展。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及时召开全体班干部会, 由院领导亲自详细介绍奖助学金政策、指标、评选等细则, 现场解答疑问。会议持续两个多小时, 会后贴吧里正确理解政策的多了, 盲目跟风的少了, 及时的将不良的导向扭转了过来, 引导正确的认知重新占领贴吧, 可以说收到了预期效果。

再如, 近期的“压水机”问题, 更是沸沸扬扬的火了一把。本来就是个别学生售卖压水机的个人违纪行为, 在贴吧里被渲染成为官方行为, 更有甚者直接对他人诋毁攻击。问题经贴吧提出后, 学院高度重视, 学生处立即着手调查事情真相, 并及时予以通报, 对贴吧的后续跟帖采取了欲擒故纵策略。因为事情真相通报之后, 学生都了解了原委, 对于个别帖子歪曲事实的说法深恶痛绝, 一致声讨, 发帖者不再跟帖后, 自然风平浪静。

一年多来, 正是我们经历的几件事情, 使我们感觉到建立诉求联动反馈机制的必要性。学生为什么有问题不来和我们面对面反映, 为什么有的会歪曲事实, 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对于贴吧, 我们更加关注贴吧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除此之外, 我们实行了定期面对面交流活动, 定期由院领导、学生处面对面接待学生来访, 变被动为主动, 主动倾听学生的需求。对于学生的需求, 职责范围之内的立即着手解决, 不是职责范围内的立即向相关部门反映, 并向学生说明。

四、拓宽诉求渠道, 搭建多形式的平台

前面提到, 贴吧还是学生主要的诉求表达平台。但从百度高校贴吧目前的管理状况与信息内容看, 其产生的负面效应远大于其产生的积极作用。因此, 百度改版高校贴吧, 以实名登记的校吧取而代之, 但引起众网民不满。可见重点不在“堵”, 而在“疏”, 在引导。

贴吧之所以热, 原因就在于贴吧正好适应了学生渴望沟通与交流的需要, 也符合了网络社会下人们在匿名条件下的人性扭曲和张扬。沟通渠道的障碍, 诉求联动反馈机制的缺失, 致使学生渴望沟通与交流的需求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选择了贴吧这个平台来实现。学院若想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 建立和维护稳定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 除了在适时引导贴吧付出更大的精力外, 还要在自己掌控的官方网站和其他公共服务网站上的以本校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论坛、博客上, 建立一种良性互动。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我们计划将贴吧、微博等内容纳入辅导员培训体系, 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引导能力, 与时俱进。逐步建立辅导员博客, 转移学生关注点, 吸引学生关注辅导员, 从而建立、通畅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大力宣传“辽宁省大学生在线联盟”等优秀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提倡学生建立个人博客, 增强互动交流。最大化的发挥学生干部力量, 建立学生干部定期反馈机制, 创建自己的通讯员队伍, 切实做好学生诉求的联动反馈。

总之, 构建学生诉求联动反馈机制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形式、内容都需要不断的更新, 需要搭建更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姚小波.从贴吧热看高校有效沟通机制的建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0, (7) .

主动需求 篇3

1.主动需求响应的基本概念

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简称DR)主要是指电力需求响应,是指当电力市场的整体价格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时,电力用户接收到供电方发出的诱导性减少负荷的直接补偿通知或者电力价格上升信号后,改变原有的用电模式,达到减少或者推移某时段的用电负荷而响应电力供应,从而确保电网经济、稳定、高效的运行。可以说需求响应是针对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发挥调节作用。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主要是指对电能用户端实施的一种管理措施,即国家通过政策措施引导用户在用电高峰期降低电能消耗,而在用电低峰期可以适当的增加用电,以便科学有效的进行电能分配。需求侧管理如图1所示。

在电网智能化升级的过程中需求响应实现了用户和电网的有效互动,传统需求响应和以智能电表为基础的主动需求响应,在具体指标方面有着以下差异,如表1所示。

2.基于主动需求响应技术智能园区的设计

伴随着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计量技术已经在主动响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智能电表为基础的主动需求响应主要是指企业用电量信息以小时为计量单位,按照每天或者更短的时间周期进行采集,然后借助互联网传输到采集中心。以智能电表为基础的主动需求响应是集测量、采集、储存、分析、传输以及用户用电信息应用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智能电表、智能园区局域网、网络通信以及计量数据管理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2.1智能电表

它是一种具有独立微控制器的可编程数据采集装置,智能电表中的传感器具备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以及传输的基本任务,可以有效的实现电网信息集成、优化分析以及信息展现,同时也是智能电网发展的核心环节。智能电表可以采集电量、功率、电压以及电流等用电信息,同时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用电计划调节计量时间以及设置相应的参数来实现电能的优化分配。

■2.2智能园区局域网

它可以通过用户或者网关将智能电表和企业用电设备连接起来,通过企业用电设备管理系统与显示器形成一个良好的响应感知网络。智能园区局域网能够实现对企业用电设备的远程调控,是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额实际需要,积极的参与需求侧响应。

■2.3网络通信

主要用来连接电网侧和用户端的数据传输,该系统采用的网络通信要求满足高效、安全、开放的双向通信标准,在企业、智能电表以及控制设备之间建立网络通信,可以实现企业、电网之间的信息交互。

■2.4计量数据管理系统

主要进行智能园区企业用电量数据的分析预处理,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环节。其自带的数据库可以通过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的配合使用,处理和储存电表的计量数据。

3.结论

综上所述,主动需求响应在智能园区企业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本文具体介绍了以智能电表为基础的主动需求响应技术能够准确有效地采集到智能园区内企业的用电信息,使响应信息多样化,让用户更加积极主动的相应于各类用电信息的变化,在有效节省用电成本的同时,还能通过分布式电源提升园区企业主动需求响应的用户效益、电网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了智能园区电网运行的自动化发展。

摘要:主动需求是智能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园区电网自动化调配的主要措施。要真正意义上在园区内实现需求响应,就必须对各个企业的用电信息和电网信息进行计量。本文提出了以智能电表为基础的主动需求响应概念,分析了该技术在智能园区企业中的应用特点,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需求响应,智能园区,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蓓蓓.不确定性需求响应建模在电力积分激励决策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0)

[2]高赐威,梁甜甜,李扬.自动需求响应的理论与实践综述[J].电网技术.2014(02)

[3]Lu,Ning.An evaluation of the HVAC load potential for provid ing load balancing service.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2012

[4]潘小辉.国外需求响应技术及项目实践[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01)

主动需求 篇4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是当前北京市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目前, 北京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大城市病”。北京面临人口膨胀、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人文资源丰富而自然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城市二元结构日益突出等问题[1]。随着居民生活质量、品味及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市民时刻关注的热点, 尤其是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洁净的水源和安全的食品等已成为居民的迫切需求。

当前, 由政府主导和开展的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北京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等都是政府围绕建设美丽北京、绿色北京、满足北京居民的生态需求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国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积累了较多经验, 例如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影子规划”、新西兰怀塔克尔的“绿色蓝图”等, 大多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空间绿化、交通运输方式、住宅和社区建设、城市自然区域的保护、能流和物流的规划、社会经济结构等几个方面来实现[2]。这些生态城市的建设成果离不开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后盾[3], 推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平衡相协调, 实现城市中自然、社会和经济复合生态下系统的和谐。当前农林业生产活动过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资源环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关注范围也相应地由原来传统的农林经济问题扩展到农林业生产所涉及的资源环境问题[4]。在当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和农林经济发展要求的背景下, 北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特别注意强化培养学生农林基础知识和技能, 以主动适应北京生态的需求。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设置现状

(一) 国内农林院校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设置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将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农业、林业和农村领域, 研究如何促进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 如何从市场运作的角度, 对农业、林业生产以及农村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学科。笔者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农林业知识的要求和课程设置中农林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情况, 调查了5所当前在国内比较具有代表的农林类高校, 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 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 除了中国农业大学外, 其他4所高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对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 其中浙江农林大学对于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是“掌握”。其他三所是“具有”。在北京林业大学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特别提到了“熟悉 (农) 林生产及经营管理过程”。由此可见, 绝大部分农林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提出了对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

分析调查的5所高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可知 (见表1) , 农 (林) 业基础知识类课程主要以概论类课程为主, 其中农业类高校侧重于农业概论, 林业类高校侧重于林业概论。从开设相关课程数量和设置地位来看, 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开设相关课程最多, 均为5门, 课程地位均是选修课;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均开设2门相关课程, 均为必修课;而中国农业大学未开设相关课程。

注:根据相关高校网络信息整理

(二) 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和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 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使命。该专业目前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农 (林) 业科学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农 (林) 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熟悉农 (林) 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 善于深入调研,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能在政府部门、各类涉农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农村社区和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政策研究、经营管理、企业策划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高, 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4]。综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 (见表2) , 其中关于农 (林) 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设置在选修课模块, 均为限选课, 包括《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论》、《农学概论》和《森林资源管理》三门课程。

注:加*的为限选课

(三) 改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农林经济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 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 也应该注意到, 农林经济管理是基于农林业领域的管理, 学生就业岗位定位在农林业企业、农村社区、林区等相关部门, 学生应该具备相应的农林业知识, 该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较强学科交叉型, 因此农林业基础知识类课程是必不可缺的。国内有不少学者已关注此问题, 有的提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涉农林知识薄弱, 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 这个问题“容易导致学生专业以内的不全会, 专业以外的全不会”, 并且难以吸引学生对农林领域的专业兴趣;针对“涉农知识薄弱、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 建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农村、农民和农业基层, 为“三农”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管理人才[5]。有的认为, 农林业的课程设置少, 且没有针对性, 应大力加强农业技能知识方面的课程设置[6]。在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中调查“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加强哪方面课程设置”[7], 统计结果发现, 实践类课程是最受学生关注的, 其次是农林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 可见学生对于农林业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在对浙江农林大学该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 70.9%的学生反映需要加强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的教学力度。

通过以上观点和调查数据可以反映出, 无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 对于增加农林类基础知识课程都具有比较强烈的需求。

三、关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建议

针对首都生态需求和农林经济发展概况, 同时突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 笔者认为目前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北京生态建设需求和学生对农 (林) 业技能知识的学习需求, 进而无法充分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相关的农 (林) 业科学基础知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议:一是尽快修订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北京生态功能定位, 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需求, 确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二是适应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步伐, 及时推动学校“卓越农林经济师项目”, 完善课程体系, 在第二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中添加《生态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和《动物养殖》三门课程, 丰富课程内容, 强化学生对农林业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通过基地建设, 让学生了解农 (林) 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增强爱农、学农的自信性, 激发学生“崇尚自然、热爱农林”的热情, 培养学生未来从事维护自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事业的理想情怀。通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改革, 既实现“具备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 又满足首都生态建设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新需求。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如何主动适应城市生态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北京生态需求和国内5大农林高校该专业农林基础类课程设置情况的基础上, 对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生态需求,北京

参考文献

[1]杨开忠, 李国平, 等.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0.

[2]鞠美庭, 王勇, 孟伟庆, 何迎, 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3]王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环境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14, (10) :70-73.

[4]赵连静, 李华, 何忠伟.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3+1”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

[5]杨红强, 邬松涛, 杨加猛, 贾卫国, 王浩.我国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维比较与改革创新[J].林业经济, 2014, (9) :123-128.

[6]苏红伟.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杂志, 2014, 11 (3) :91.

[7]柯水发, 李红勋, 王庭秦.基于学生视角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调查与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 2011, 29 (3) :1-7.

主动需求 篇5

1.监控预警技术

监控预警体系, 主要是对物资状态进行全过程监控, 通过运营关键指标设置阀值建立预警体系, 结合状态监控信息起到预警的作用。监控预警系统的目的, 主要是监视其正常情况下危险源对象的运行情况及状态, 并对其实时和历史趋势作一个整体评判, 对系统的下一时刻提前做出一种的预警行为。因而在正常工况下和非正常工况下, 应该有对危险源对象及参数的记录显示、报表等功能。

谷海波 (2009) [1]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并结合嵌入式技术的特点, 提出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监控预警主机的设计方案。所设计的集过程监控预警与视频监控为一体的监控预警主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方来华等 (2008) [2]提出, 油气集输站安全监控预警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调研内容、需求分析, 以及安全相关控制系统的风险分析流程, 设计了该系统建设的4层结构框架和拓扑图。深入研究了实时参数监控、分级报警与安全保护控制、智能诊断与预警、多媒体监控、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子系统的主要开发内容和功能实现。魏建明等 (2011) [3]通过厦蓉高速公路平寨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 阐述隧道预警在工程中的应用, 进而对险情处理效果进行评价, 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为相关工程提供了借鉴。赵丽琴等 (2010) [4]在事故致因的理论基础上, 以中关村大型地下空间为例, 通过调研总结了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事故隐患的类型, 分析了事故监控预警的要素, 并开发了事故隐患监控预警系统。付红军等 (2009) [5]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 提出了一种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4级梯度预警预控体系构想。在宏观上, 该系统分为电网模型数据采集存储、电网状态建立和电网计算分析及预警预控3个模块。刘洪正等 (2012) [6]指出, 智能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监控平台, 是实现输电设备状态运行、检修管理, 提升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精益化水平的重要手段。监控平台系统通过采用多种传感器技术、广域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 实现输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监视预警、分析诊断和评估预测, 其建设和推广应用对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 实现输电设备状态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供应链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 (Information Sharing) 指不同终端 (客户端) 通过网络 (包括局域网、Internet) 共同管理、分享服务器 (数据库) 的数据信息, 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 实现企业内和企业间以及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进而实现企业活动中对已有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重用, 对于企业参与和赢得市场竞争, 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部分学者对信息共享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 主要分析了信息共享的过程, 包括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分析、反馈等, 并且根据这种管理过程, 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共享的信息流管理模式及这种模式的改进。此外, 研究了主要的信息共享技术、信息共享系统的构建、信息共享安全技术, 以及信息共享技术成本效益分析等。指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 选择最适用的信息共享方式, 使信息共享的应用效果达到最佳水平。

上述文献的研究表明, 信息共享可以减少企业间发生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及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可以集中顾客的需求, 为供应链上其他节点企业提供有关顾客需求的信息, 降低“牛鞭”效应, 使得供应链上的成员能更好地安排生产作业和库存配送计划, 有效地减少来自企业外部的不确定性, 提高企业物资供应绩效。

3.项目制技术

随着项目管理知识的普及, 项目经理制己经发展到各个行业, 软件、通讯、电子、机械、航天、石化、钢铁, 乃至文化等各领域都已逐步开始采用项目经理制,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项目经理制的发展。项目经理制打破了工程企业固有的部门之间的界限, 项目经理部与各个职能部门交叉合作, 共同完成项目目标, 加强了部门间的横向联系, 优化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提高了组织的灵活应变能力。

项目管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模式称为横向管理, 把投资项目的开发、管理、退出这三个阶段分别由三个部门来负责, 由三个部门通力协作, 最终完成整个运作过程;另一种模式称为纵向管理, 即项目经理负责制, 是指由项目经理专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全部运作过程, 从项目开发、管理, 到最后退出, 保持整个过程的连续性。

项目经理制是国际先进工程企业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高效运行模式, 是目前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之一。它针对特定的工程项目, 结合工程的特点和范围,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组, 由项目经理负责组建项目管理机构, 在工程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采用严格、规范、全面的组织管理体系, 对工程项目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监督, 以提高工程质量, 保证工程进度。项目经理不仅要努力实现项目的范围、时间、成功和质量等目标, 还必须协调整个项目过程, 满足项目参与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和期望。

需求侧协同运作与主动履约机制

国家电网物资供应具有明显的工程项目单件性, 不具备批量复制性;工程项目管理周期长, 容易受到外部客观环境影响;涉及部门多, 需要更强的协调性;物资种类多, 受施工环境影响大, 难以建立标准化、结构化的物料清单;物资需求特性复杂多样等特点。现有体系下的物资管理是纯需求驱动式的, 即需求部门需要采购什么、要储备什么物资、储备多少等等, 物资管理即围绕其需求提供服务, 这是很被动的。

为了进一步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 满足新形势下国家电网公司对物资管理的高要求, 需要努力从自身的物资需求和供应特点出发, 重新全面梳理不同需求特性的物资供应模式和运作机制。为此, 笔者提出构建需求侧运作协同模式和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的物资项目制管理运作主动履约机制。

1.方案实施原理

运用流程监控预警的方法, 在面向内部客户提供物资供应服务的物资供应链全过程中, 实施过程关键指标和最终绩效分解, 建立“全程跟踪、全程监控、全程在案、两级预警、可追溯性”的物资管理运营监控方案, 并结合目前物资调配系统的一些功能, 实现监控方案的可视化。通过物资供应侧与需求侧关键信息及时共享, 固化需求信息提前期及信息变更通道, 建立供需双方信息互动与反馈机制, 并通过预警模式, 实现供需双方的协同运作。

需求侧预警点包括:批次计划提报 (工程物资需求提前期倒推) 预警、计划物资到货时间填报预警、送货前两周预警;物资侧协同点包括:需求处理完毕、采购招标结果发布、生产周期预计供货时间、出厂验收时间、配送计划确认等。物资与需求侧的协同运作机制如下图所示。

物资与需求侧的协同运作机制图

为了提升物资内部服务的质量, 通过物资项目制方案设计与实施推进, 建立“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主动协调、主动履约”的运作机制。方案设计中包括所有项目的物资管理人员如何做到统一管理和协调, 物资人员如何主动去跟进物资采购、生产、供应情况, 主动并提前发现相关问题, 一旦发生质量和供应不及时的问题, 物资人员如何及时做好统一协调的相关工作等。

2.方案实施步骤

(1) 项目的准备阶段。成立项目小组, 明确参与人员及职责分工, 确定项目计划及项目沟通机制等, 并明确本项目开展的范围、边界, 确定项目目标及工作计划。访谈相关人员, 初步调研“五大体系”物资需求侧的变化、了解基建、技改项目物资、运维、办公用品等不同物资需求特性的初步分析, 对目前运作状况的了解, 初步了解物资调配信息系统、ERP及各项目信息系统功能。召开启动会, 做好充分的动员工作, 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前提保障。

(2) 项目诊断阶段。学习研究国家电网物资管控的最新理念, 通过对物资需求侧特点的分析, 以及对目前不同需求特性物资供应模式现状的分析, 诊断相关问题, 并分析产生该问题的根本原因, 同时, 分析企业物资系统与项目系统建立接口的可行性, 形成改进框架。

(3) 项目的设计阶段。主要从基于项目物资、运维物资、办公室物资需求特点分析入手, 结合目前供应模式运作情况, 以及国家电网物资最新管控要求, 构建与“五大体系”需求侧协同运作的供应模式, 并基于“主动服务”的意识, 建立物资项目制理念下的“两级预警、主动协调、主动履约”的运作机制。物资与项目信息系统全线打通, 深化“主动服务、主动履约”的管理理念, 提高物资集约化管理水平。

(4) 项目方案实施阶段。项目小组根据新的协同运作模式, 以及物资项目制的主动履约机制, 形成执行计划和推进建议, 按时间节点落实任务及责任人, 以确保项目的正常推进。在实施过程中, 对推进进度进行跟踪, 并对推进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5) 项目的固化完善阶段。记录改进前、后的结果,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对, 保留对流程有促进作用的举措, 剔除不产生价值的举措。

3.方案实施重点

(1) 物资体系与“五大”需求侧信息共享与协同机制。物资的到货准确性除了物资要及时到货之外, 也应当要求物资不能过早到货。因此, 建立和运作物资管理与“五大”需求侧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机制至关重要, 这直接影响着物资供应全过程的精准性。信息系统的运用, 是物资信息准确、及时填报储备的重要支撑, 如何打通工程一体化系统、BPS系统、ERP-物资信息储备模块等各模块之间的接口, 实现项目与物资信息在各系统之间的多方共享, 建立项目信息、物资的双向共享机制是笔者的研究重点之一。

(2) 基于项目制下的“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主动协调、主动履约”运作机制的构建, 在物资管理中推行项目制, 构建运转机制, 清晰职责界定以及相关保障机制等, 这些都是项目制下主动履约机制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

结论与展望

笔者在物资供应需求侧特性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五大体系”下的需求侧运作协同模式及物资供应保障主动履约机制, 进一步促进物资管理中供应模式创新机制的建立与推进, 逐步树立起“物资项目制”管理的理念, 提高物资管理的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建立需求侧协同运作与主动履约机制, 可以明确采购和物资供应管理权责、协同物资需求信息并促进供应商主动履约, 有助于降低需求侧的不确定性, 有效提高物资到货及时率、物资合同签订及时率、准确率和物资合同结算及时率, 减少等待时间、重复劳动时间, 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减少因监控、预警等不到位而导致的缺货或过分提前到货的情况, 降低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通过全过程监控、预警, 提高主动履约和协调工作的意识, 减少因在合同签订、履约阶段变更导致项目物资供应不上的情况, 确保各类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促使物资管理不断向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通过实施项目制物资管理, 并协同需求侧主动履约, 一方面更有效地支持公司“五大体系”运转, 转变被动的物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 通过信息共享技术, 实现基建、生产、运维、营销和办公系统联动, 实现主动预警、主动履约和透明化管理, 激发物资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推动物资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业绩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谷海波.嵌入式技术在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6) .

[2]方来华, 吴宗之, 刘骥, 关磊, 康荣学.油气集输站安全监控预警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2) .

[3]魏建明, 崔永振, 周琛, 马小东.监控预警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 2011 (11) .

[4]赵丽琴, 袁煌, 刘佳.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事故隐患监控预警体系研究——以中关村大型地下空间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 2010 (1) .

[5]付红军, 胡扬宇, 柴旭峥, 孙素琴, 熊浩清.大电网安全可靠运行4级梯度预警预控系统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 (9) .

上一篇:修辞技巧下一篇:LED光学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