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

2024-07-09

主动学习(精选12篇)

主动学习 篇1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师教得怎样, 不能单从教的方面去做出评价, 关键要看学生学得如何。这就是说, 学生的学习质量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客观标准。学习质量则要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教学《麻雀》一课时, 一上课我就问:“同学们, 你们说猎狗和麻雀谁大?”学生齐说:“猎狗大。”还有的学生说:“猎狗怎么能跟麻雀比大小呢?”这时我板书出课题《麻雀》, 并说“你们想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吗?请读课文。”学生都想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又想知道猎狗和麻雀之间有什么关系。当学生知道课文讲的是:“一只老麻雀为了救小麻雀同猎狗展开激烈的搏斗的故事”之后, 教师又让学生读课文, 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个故事的,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读课文。这样学生参与了全教学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 使一些问题不是老师给解决而是学生自己解决的。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多种多样。但是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仍具有他们的共性———不随意注意现象占主导,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情境, 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不随意注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物体的容积时, 上课铃声响了, 我端着一杯水走进了教室, 并把水杯放在讲桌上, 这一举动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在下面小声议论, “老师讲课不喝水, 今天怎么端来一杯水呢?一定有问题。”他们的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这时, 教师指着水杯问:“谁知道这只被子里装了多少克水?”学生开始思考, 小声议论, 当学生不知所措时, 老师板书课题《求物体的容积》, 并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计算物体的容积。”把学生不随意注意迅速地引向了随意注意。于是, 学生做好了参与学习的精神准备。

数学教材中, 已知概念与新知概念之间有着各种不同的逻辑联系, 在教学中抓住已知与新知在认识过程中的联结点, 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中心环节, 它将成为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内动力。当学生掌握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法则和试商方法之后, 教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433÷6, 并说出试商方法和法则, 学生顺利做完并正确讲后, 教师又出一道题是:“430÷62”, 让学生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第二道题的除数有两位, “那么你们知道这样的题怎么做吗?”教师设下疑问, 并说:“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两位数除多数位数》。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产生了一种理智上的要求, 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学习的需要, 那种愉快、满足的情绪伴随他们去探究新知。这时教师激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做这道题 (这道例题) , 而不是教师讲例题。学生都想看着这道题怎么做。于是, 都积极动手去解题, 教师还说看谁能很快地解出来, 并能说出方法。这样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因为学生掌握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法则和试商方法, 他们能做出例题。学生都做完后, 教师找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来做, 并让他把做题的方法说出来, 教师再找几名学生说说做题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看书, 看着自己做的题和书上的例题一样不, 学生发现自己做的方法和书上一致时, 那种喜悦感就会明显地表露在脸上。在学生积极性很高时, 再让学生做练习, 加强对新知识的巩固。学生的练习教师当堂批阅, 这样一节课, 学生都能参与教学全过程, 练习的时间能达到20多分钟, 基本上做到了练在当堂、修改在当堂。学生做题的速度快, 准确率高。

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教师在教学中的民主作风是重要的保证, 要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参与学习以后的成功与进步。要给予学生以尊重和信任, 特别是对待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 这一点就更为重要了。

主动学习 篇2

-----第三期

共青团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电子商务学院

13级电商一班团支部

活动主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以我校共荣辱

活动时间:2014年3月30日19:00-20:00

活动地点:综合楼105

活动对象:13电商一班、13电商二班、13市场专四全体同学

活动背景:

对于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古人已有认识。“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是汉朝哲人王充的论断。近代英国学者培根也强调了同样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不断深化的社会变革,尤其是习总书记提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后,使我们对知识与力量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日显突出。

活动目的: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辩、自治、自理、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德、治、体、美、劳和个性全面发展。

活动形式:

以辩论赛为主+主持人讲解+削苹果比赛+你来表演我来猜+萝卜蹲

活动流程: 1、2014年3月23日晚上6::00在班会上通知本次团会相关工作

2、在本学期第六周,13电商一、二班和13市场专四共同创建了一个第三期团

会准备小组,三个班的团组宣分工合作,相互帮助,为本次团会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3、2014年3月30日晚上7:00—7:05 活动开始,主持人致开幕词,并介绍团会

主题、背景、目的及流程。4、7:05-7:15 开始辩论赛题目一: 大一学生该不该带电脑 5、7:15-7:22 削苹果比赛,通过气球选人进行比赛。6、7:22-7:32 辩论赛题目二:活跃教学气氛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7、7:32-7:39你来表演我来猜。8、7:39-7:49辩论赛题目三:学生是否喜欢学习9、7:49-7:56萝卜蹲 10、7:56-8:00主持人致闭幕词

活动难点:

活动物料礼品资金预算表:三个苹果

十六个棒棒糖

一袋气球 活动意义:

哲人培根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将进入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和终身教育的时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学会主动性的学习室每个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每个受教育者致力追求的目标。

附录:

1、辩论赛策划书

2、比赛游戏规则 附录一 :

辩论赛策划书

活动背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以我校共荣辱

活动目的: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和合作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辩、自治、自理、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德、治、体、美、劳和个性全面发展。

活动时间:2014年3月30日19:00-20:00

活动地点:综合楼105

主席:13电商一班杜鑫

评委:各班班长(白松博、丁雪莉、盛圆)

比赛要求: 参赛队伍:

辩手要求:每支队伍由3人组成。要求辩手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赛前做好充分准备

主席要求:外型仪表端正,口齿清晰,开朗大方 活动流程:

第一场: 大一学生该不该带电脑

参赛队伍:

1、13电商一班的程瑶、向翼、蔡金星 2、13电商二班的

正方(大一学生应该带电脑):13电商一班的程瑶、向翼、蔡金星 反方(大一学生不该带电脑):13电商二班的 第二场:活跃教堂气氛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参赛队伍:

1、13电商二班的 2、13市场专四的

正方(活跃教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13电商二班的

反方(活跃教堂气氛不利于学生学习):13市场专四的彭梦蓝、蔡靖怡、陈鑫 第三场:学生是否喜欢学习

参赛队伍:

1、13电商一班的王金娟、项洲、郑建 2、13市场专四的李伟、余康、邓超成

正方(学生喜欢学习):13电商一班的王金娟、项洲、郑建

反方(学生不喜欢学习):13市场专四的李伟、余康、邓超成

比赛规则:

每支队伍三个人,每人只有一分钟的发言时间,双方辩手陈述完后,均有反驳机会,三场比赛结束后,最后由评委选出最佳辩手和最佳队伍,输的一只队伍要接受惩罚,要找两名外援来完成一个五人组的小游戏,赢的一只队伍会有丰厚的奖品。

附录二:

比赛游戏规则

一、削苹果比赛:

每班选出一个人参加比赛,计时开始削苹果,谁削的苹果皮最长,用的时间最短,就是胜者,第一名苹果自己吃掉,第二名可以把苹果送给最想送的那个人,第三名要接受惩罚,把苹果喂给最恨但又不得不爱的那个人吃。

二、你来表演我来猜:

除了第二场辩论赛输掉的一组外,输掉的小组必须请两个外援来完成本次游戏;出一组四字成语题目,五个人站成一排,面向同学们,从右到左,第一个人看到题目后,用表情来传达这个成语的意思给第二个人,以此类推,直到传达给最后一个人,由最后一个人来告诉我们这个成语是什么。

三、萝卜蹲:

“知情学习”:主动学习的基础 篇3

——作者题记

“知情学习”为何重要?

如果我们查阅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就会发现,“主动学习”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概念。在《纲要》的“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等部分,都有关于“倡导”、“促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主动学习为何如此重要?因为主动学习是有效学习的前提,也是新课改所追求的学生学习的一种状态。那么,主动学习何以实现?过去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艺术,比如: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通过恰当的课堂设疑、提问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或探究问题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现在看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有其他方法,“知情学习”便是其中之一。

所谓“知情学习”,就是让学生对未来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要求、可能遭遇的困难以及遇到困难时如何寻求帮助等等有一个全景式的预知,使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开始之前,就对未来学习的情景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此可以说,“知情学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基础。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知情学习”又是怎样达成的呢?我们不妨来看看美国的经验。

美国人的做法如何不同?

在美国的许多学校里,教学大纲都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教师版,是为教师准备的,另一种是学生版,是专门为学生的“知情学习”而设计的。下面是美国一所小学学生版教学大纲的实例:

六年级音乐欣赏

约克小学,康纳小姐,2006—2007学年

▲课程描述

音乐欣赏课将通过听、创作和表演,就某些主要音乐风格给予你一个总体认识。

授课大纲

1、音乐欣赏绪论

——我们要听些什么?音乐为何重要?音乐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我们为何需要音乐?

2、乐器史

3、爵士音乐史

——美国古典音乐简史(从布鲁斯到波普)

4、世界音乐

——将给你介绍世界各种音乐风格,我们还要制作自己配鼓和配打击乐器的音乐。

▲评分

上课出勤:35%

家庭作业:15%

专题项目:25%

测验/笔记检查:25%

▲额外帮助

任何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在下午放学后2点半到3点这个时间段里获得额外的帮助,请拨打463-7830电话跟我预约。

▲超越

有时候,你可能会发现音乐的某些方面的确令你兴奋,你想要在某些方面做出特别的、超越一般作业要求的努力。我对学生专题研究的想法持欢迎态度,你们也可以就你们的某些想法向我提问。

▲所需的学习用品

这门课将包含有许多当堂派发的活页材料,这些材料将涵盖我们大部分的课内作业。我希望你们能把一个部分的材料归入一个三扣环式的活页夹,以使这些材料规整有序。由于在常规情况下我们都要做笔记,所以纸张、钢笔或铅笔也是日常必备品。

这门课还包括倾听大量的我们当时正在学习的音乐。这些倾听范本材料将被用于课内的测验和考试。如果你为了学习而有兴趣在家里听这些范本材料,那么你可以带一盘空白磁带来,我会为你复制音乐带。

▲学生的责任

就如你上所有课一样,你应当尊重你自己、尊重你的同学、尊重你的老师,任何纪律问题都要按约克初级中学和赫德森学区的纪律规定来处理。因为我们都是为学习而来到这里,因此让我们把这里营造成一个愉快的场所,让我们去发现美妙的音乐世界!

我们从中读出了什么?

上面我们所读到的这份教学大纲,虽然由教师完成并由教师向学生提供,但这是学校的要求,也是一项管理制度。一位美国的校长解释说,学生主动学习的实现,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个人的艺术与魅力,然而,一位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往往融合在他(她)活的教学行为之中,其他教师很难通过模仿来获得其艺术的真谛。而教学大纲是文本,一位优秀教师编写的大纲基本可以在平行班的教师间通用。既然“知情学习”可以通过公布教学大纲来实现,那么为学生编写教学大纲当然就应当成为一项固定的制度。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美国的学校为何把教学大纲的公布作为一项管理制度了。那么,这种发挥特定功能的大纲应当具备怎样的特点呢?简言之:必须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我们注意到,上面这份大纲是一位音乐教师专为六年级学生的“知情学习”而准备的学生版的教学大纲。与一般的教学大纲相比,这份学生版大纲缩短了文本的篇幅,删减了学生不易理解的专业表述,并通过六年级儿童所熟悉的语汇和文风,传递了应该让学生预知的信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学生版教学大纲一般是在假期结束前或在假期中就发到学生手里,也即“知情”发生在新学期来到之前。这样,学生的主动学习就可以在时间上前移,甚至使主动学习始于开学的第一天成为可能。

美国人对“知情学习”的认识并不深奥,但他们所理解的“知情学习”与主动学习的关系以及通过学生版教学大纲实现“知情学习”的方法却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它告诉我们:主动学习是有效学习的前提,“知情学习”则是主动学习的基础;“知情学习”一旦借助管理制度来推动,主动学习便有可能在开学的第一天启幕。

激发学习动机主动学习英语 篇4

关键词:兴趣,个性,动机

“课程标准”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 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心态去探究科学文化知识。

一、角色扮演, 张扬个性

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独立性的增强, 大部分小学生有渴望参加各种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强烈愿望。因此, 在课堂上多做一些游戏活动是十分必要和科学的, 是学生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 可以让学生自由活泼地表现自我, 以特有的积极心态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形成独立的个性, 同时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例如, 在英语教学中, 让学生自由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Jenny, Li Ming, Mr Wood等。我发现学生特别喜欢角色扮演, 那表演的神态、动作生动形象, 读得语气和语调也极个性化, 除了让他们分角色读课本上的英语句子之外, 还让他们编故事, 以特定的角色扮演, 大家畅所欲言, 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发挥运用, 牢固地掌握, 深刻地理解。

二、利用多种感宫, 创设情境, 引发兴趣

小学生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期, 好奇心和模仿力特别强, 根据这一种心理和生理特点, 在英语课教学中, 不应急于让学生知道英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三、不断变换教学方式, 调节学生大脑的活动神经, 避免疲劳

要想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处于兴奋状态, 就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英语教学中, 尽量避免产生单调的、枯燥的课堂氛围, 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 听故事, 唱歌, 画课本上学过的事物的简笔画, 同桌或小组以提问回答的方式对话, 做一些游戏, 猜谜语等,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 既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画、唱、演等基本能力, 又在乐趣中学到了知识, 加深了印象。

四、尊重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产生积极进取的心态

让学生主动学习 篇5

在新老师培训期间让我学习到音乐新课程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对新课标的要求,传统音乐课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流行音乐冲击高中音乐教育是一个值得时刻关注的音乐教育现象,也是个值得探索的音乐教育领地。要想以音乐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必须认清现状,积极面对。

在第一个月中我也面对了很多问题,我发现每个班级都有所差异,比如有的班级很喜欢流行音乐,有的班级则喜欢民族音乐,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同学都喜欢流行乐和节奏感强的音乐,对传统音乐却以“离我们生活太遥远”为理,在现今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以我讲你学、我讲你听、以自身感受代替他人体验、以间接经验代替直接经验进行教学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它致使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式地学习。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泯灭了音乐课程的自身魅力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不能让学生喜爱音乐,音乐不能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那么,任何所谓的“音乐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更不用谈“终身学习”了!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科的自身特点,把兴趣归还给学习者,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热爱音乐,从而对音乐产生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这让我思考,怎样才能在上好音乐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呢,

音乐欣赏教学必须突出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听觉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我认为音乐课不是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单纯的“听”,而应该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利用多通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听多遍同样的音乐而不觉得枯燥、乏味,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对这段旋律已有了较深的印象,(熟悉就会有兴趣)此时他就会感受到音乐的美了。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激发兴趣 主动学习 篇6

关键词:兴趣 情境 练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什么感到有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我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

一、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借助具体形象的图形来协助这种逻辑的抽象思维。

例如,有两桶油,从大桶倒入小桶5千克后,大桶还比小桶多5千克。大桶原来比小桶多多少千克?让学生直接想比较困难,如果利用线段图形就一目了然了,也可以师生共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下,学生也会很快明白。

通过形象的线段图形和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知识表象,把抽象的变成具体实在的,把枯燥的内容变成形象生动的,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对知识的探索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些有趣的问题来满足他们。

例如,讲解分数应用题时,给学生这样一道思考题:“古代有一商人,家里共有17匹骆驼,商人临终前留下遗言,大儿子分二分之一,二儿子分三分之一,小儿子分九分之一,三个儿子没法分,请来邻居一智叟,邻人牵来一匹骆驼加进去,然后大儿子分二分之一,即9头,二儿子分三分之一,即6头,小儿子分九分之一,即2头,还剩邻人的1头,他又牵走了。”学生们面面相觑,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呢?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寻秘密的急切欲望。我在这时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加九分之一不等于1。学生恍然大悟,他们对整体“1”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印象,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通过设计开放性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开放性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开放性题一个问题有多种解答途径,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例如,相遇问题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A、B两地相距140千米,甲、乙二人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0千米,2小时候,甲乙二人相距60千米,问乙的速度?(一种做法:两人没有相遇,相距60千米。另一种做法是:两人相遇后,又相距60千米。)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让学生完成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让他们感到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分层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分层练习就是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不同的习题。因为我们的学生有好有差,练习太难会挫伤某些学生的积极性,太容易又引不起某些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分层练习,这样使好学生不骄傲,差生不气馁,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得到胜利的鼓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练习可以分为三层,一类巩固练习,一类针对练习,一类变通练习。

例如,巩固练习,在学习完“多位数的读写”后,让学生用3个8,3个0组成六位数,要求:组成只读一个0的有几个?读两个0的有几个?读三个的有几个?让他们有一种自己也可以做难题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然而反过来,它又可以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意识,在知识内容上多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使学生明白身边的生活充满了数学,充满了无穷的数学乐趣。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可以设计一道这样的应用题:庆祝六一儿童节时,有一串彩灯,由上而下,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问18盏灯是什么颜色?第100盏灯呢?有的学生按红、黄、蓝的顺序反复排列,排列到第18盏灯,而有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18能被3整除,所以第18盏灯应是红、黄、蓝色的最后一色,即蓝色。以此类推,第100盏灯,则是用100除以3余1,因此第100盏灯是三色为一组下一个循环色的红色,与我们求循环小数中的第几位小数是什么数字道理相同。这样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不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真正把知识的钥匙交给了学生,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素质、掌握知识最佳途径。

英语“主动学习”浅析 篇7

一、“主动学习”的理论依据

布鲁纳等教育家提出了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就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学生的活动, 教师处于从旁指导的地位。

认知理论认为,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 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应用的过程, 这种结合和转化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活动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重视人的发展, 尊重人的个性, 维护人的尊严。因此, 作为英语教师当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 多用启发式、发现式、研究式和讨论式组织课堂教学, 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使学生乐于学习英语, 善于学习英语, 成为学习英语的真正主人。

二、“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的建构

1. 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指通过教学设计, 激发主体持久的兴趣, 把求知变成内在需要, 为教学过程创设最佳的实践与认识活动做好充分准备。教学中, 知识客体和现实客体对主体的吸引力越强, 教学活动中主体反应就越强烈。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认知特点, 设计呈现的内容及目标。力求提供直观的, 接近生活实际的、幽默的引人入胜的材料, 以缩小主体与知识客体的距离, 激发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实施策略是重视引导主体根据呈现内容展开思维, 同时激发情绪迁移, 使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

2. 主动提问

要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NSEFC教材编排“热身”“读前”和“发现”等教学板块正是为了引起学生思考,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NSEFC教材有意识地提供情景, 凸显矛盾, 设置对立的观点, 制造悬念, 引起学生讨论甚至辩论的兴趣。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回答考试和生活中的问题, 更要帮助他们养成在日常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积极主动地学习。问题意识是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心理因素,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基础。

3. 启发引导

这一环节是指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在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句型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出语法规则, 从而认知和内化语法规则, 使感性集训升华到理性认识。这一环节也包含着主体实践与主体认识两个层面: (1) 主体实践方面, 要做好“感性训练”工作, 引导学生根据交际性操练中的语言材料、句子结构进行举一反三的操练, 以形成熟巧, 增加感性认识。主要策略: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景, 针对重点语言材料, 句子结构, 启发诱导学生尝试归纳出规则。 (2) 主体认识方面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本质中发现规律, 从而得到了“理性升华”。“理性升华”不应局限于机械地模仿, 更应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 即灵活、正确地运用。主要策略是让主体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的积极思维活动, 归纳出规则, 并利用语言规则, 促进理解语言材料的速度,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规则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启发引导得出规则的操作过程是:积累材料———套用句型———点破规则———操练运用———归纳规则。

4. 积极探究

让学生主动学习 篇8

一、每天一句英语, 使每一位学生树立了信心, 并锻炼了全体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笔者班上有这样一个规则:每天上课前, 都会要求学生熟练背出前一天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句子, 有时是谚语, 有时是名人名言。每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也不会花费太长的时间。最初的时候起步很难, 他们躲躲闪闪, 不好意思大声说, 所以笔者布置的句子也多为简单现成的日常用语, 如Nice to meet you.Love me, love my dog.Have you smiled today?等等。尽管这样, 在检查时笔者发现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可取之处, 及时鼓励、表扬, 尤其对于后进生, 笔者毫不吝惜地对他们说“Good”、“OK”之类的话语, 只要学生认真做到了, 就号召全体学生对他报以掌声, 并说“I hop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现在学生们已经积少成多, 连一些很长的复合句也能一口气说出来了, 譬如Good things come to those who smile.We are never so happy nor so unhappy as we imagine等。所有这些都极大鼓励了他们, 帮助他们克服了羞怯、胆小的心理, 从而使他们树立了信心。然而, 学生所达到的效果远远不止这些, 他们有时会主动去搜集一些谚语和名人名言来诵读, 还有些背诵过的句子会出现在作文和日记里面, 有的甚至连电影里的台词都可以惟妙惟肖地朗诵出来。现在, 学生已经由最初的被动学习变为不需要老师强调的主动学习, 并且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 使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 效果更好。

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 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 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功的导入语如一曲乐章的序曲, 一开始就强烈地感染学生, 引领学生进入预定的轨道, 吸引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程序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开启学生的思维。在八年级Unit4 Topic3 The Grea Wall is a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中, 先用多媒体将我国的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显示给学生, 然后以抢答的方式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所在地以及相关材料。接着播放关于长城的一段视频, 谈论长城的建成时间和背景, 为后面的自主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 在学习七年级Unit1 Topic3 What class are you in时, 笔者采用了复习、视听和对比相结合的方式引入。首先是复习数字, 用手势做出0~10的数字, 让学生边看边说出数字并叫学生写在黑板上;然后将11~20分别显示在黑板上, 在教会学生拼读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找出这些数字和0~10的异同点。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在学生极高的兴趣中学会并记住这些单词。

三、在实际生活中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大课堂, 体验来源于生活, 又扎根于内心, 让学生走进生活, 体验生活, 是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 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例如, 在学习Unit 2 Topic 2 What color is his hair时可以把前面学过的身体部位都复习一下, 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直接描述班上的同学。He has a big head, his hair is black, his T-shirt is red.同时还可以对周围事物进行描述, 尽可能地多使用已经学过的词汇。如My pen is green and my eraser is white.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本课堂知识的印象, 还能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勤动脑, 勤思考, 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激情的感染力

在此次的暑期培训中, 令人最为感动的就是湖北黄梅的一个有着40年教龄的老师, 他的激情不止感染了在座的学生和老师, 时至今日, 他那极富激情和感染力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笔者仍然记得他所讲的话题为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

整节课他都在用不同的生活实例来反复练习这个if的条件句, 笔者不敢说他所用的例子有多么特殊, 也不敢说他的课件做的有多么的好, 但是所有学生在这节课后, 都学会了这个句型, 而且会用if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改变了学生学习行为,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重在引导学生小组学习, 做到独学、对学、群学, 鼓励学生独自思考, 合作探究, 相互质疑。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教师在教学互动中, 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 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在这节课中, 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 学生参与的质量, 语言表达的通顺, 态度积极认真, 情感的充分投入和精神饱满的面貌, 都说明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堂。

五、启发思维,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语课堂中,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是重要的。“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让学生会掌握知识的方法, 这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一般现在时态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时态, 在英语课本中占了大量的篇幅。而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 实义动词的变化更是其中的一个难点所在, 历来容易被学生们混淆。为此, 在七年级Unit2 Topic 1 He has a big head第一次出现这一难点时, 笔者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读课文中的一话“He has a big head”、“She doesn’t have a big head”, 由于没有生词障碍, 学生们很快弄懂了意思, 当问及“Any question?”, 他们中的一些人提出“like”一词后为什么还加了“s”?并对“doesn’t”的出现表示疑问。笔者及时肯定了他们的问题, 但并不急于回答, 而是启发他们思考在这些句子中主语有什么特点。他们恍然大悟——“第三人称单数”。在这种气氛下, 笔者告诉他们这节课的难点就在于此。就这样, 教材中的难点由学生自己解决了, 笔者在其中的作用只是引导他们发现问题, 然后, 启发他们的思维, 开拓他们的思路,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学生在发现→思考→顿悟→总结的过程中, 极大地锻炼了思维能力。他们不仅对这样得到的知识印象深刻, 而且培养了他们一种良好的思考习惯。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

教学有方, 教无定法。对于我们广大教师而言, 我们一定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 不同的对象, 不同的时机, 创造不同的条件, 鼓励学生探索求异, 克服思考障碍, 全面灵活的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

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 学生会感到新鲜多样, 趣味无穷。外语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不再是学习的奴隶, 而是主人。

摘要:2012年暑假我县全体英语教师在市教育局的组织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体培训, 笔者受益匪浅, 感概良多。英语教学是关系到国民素质和未来人才的基本工程,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初中阶段, 要求教师通过这一学段的英语教学, 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这次的学习和多年来的英语教学经验, 感悟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必须动脑筋、想办法, 使学生喜欢你所教授的学科, 从而提高相应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堂,课堂教学,主动学习,激情,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李江南.论开放教育下的教师角色[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3, (2) .

[2]何奇光.中国英语教学状况之反思:对中国留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各案研究[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3.

[3]戴俊霞, 陈宗伦.当代英语教学 (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 篇9

一、创设问题情境

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把握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 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如在教学“加法应用题”时, 我出示了“一群小兔在野外采蘑菇”的画面, 问一共有几只兔子?看到这个有趣的画面, 学生就极其自然地进入情景, 加上他们细心的观察和饶有兴趣地讨论, 有了多种结果:一种是左边的8只兔子加上右边的7只兔子, 一共有15只兔子;另一种是10只白兔加上5只灰兔, 共有15只兔子。学生还发现:看得见眼睛的9只加上看不见眼睛的6只, 也是有15只兔子。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们主动参与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 教师通过巧妙新颖的形式, 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诱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思维活动。

二、改变呈现方式

新课程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课本的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但教材毕竟是静止的, 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还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活动更感兴趣, 如能把教材中静止的资源活动化, 进一步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那一定会牢牢地抓住学生的“眼球”。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一课时, 我把“0~9”十个数字设计成拟人化的“数字小朋友”, 让这十个“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现, 看到抽象的数字长上了手脚, 成了会哭会笑的小精灵, 学生的学习热情异常高涨。

三、重视动手操作

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 我选取生活中许多学生熟悉的物体, 如小皮球、乒乓球、积木、牙膏盒等各种形状的物体, 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 问学生想不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这样一来, 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倒出袋子里的东西后, 我又一次利用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提问:“你们看一看, 摸一摸, 会发现什么?”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参与操作的热情, 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 我事先制作了一些天鹅头饰, 并且请班里的九个学生戴着头饰表演天鹅飞来飞去的情景。下面的学生一看到这道活动的“例题”, 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 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教学中很轻松地突出了重点, 突破了难点。

四、学会合作学习

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 篇10

一、几种方法

1. 强迫

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 学生若不完成就强迫, 或延长学习时间或采取处罚措施, 总之, 你不动我采取各种措施推你动。这种方法最容易造成学生反感, 甚至反抗, 有一句话叫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所以此法一定要慎用。

2. 说教

给学生讲大道理、讲过去、讲未来、讲成功和失败、讲父母辛苦……这种方法也叫唠叨, 此法虽比强迫方法文明了许多, 却也容易造成学生厌学。因为学生最怕唠叨。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生感觉到你在教育他的时候, 你的教育已经失败了!

3. 创设情境

一个人如果一次吃15克的食盐, 是非常难受的事情, 但将食盐放进一道菜里, 则吃盐就会变成一种享受。这菜便是盐的情境。如果教师能把学生所学知识放在学生感兴趣的环境下, 则学生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 并且学习的热情可持续下去。

4. 展示

展示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人的基本追求是物质追求, 高级追求是精神追求, 最高追求是价值追求。人人都有展示的欲望, 而展示恰是实现自己价值追求的途径。展示就是把自己‘的思路、观点、方法、甚至问题, 用一定的方式告诉公众, 让公众与自己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并感到幸福, 同时自己也感到幸福的过程。教师若能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展示平台, 则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被动起来。

二、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

相当一部分学生某个学科学不好,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喜欢这个学科的老师。学生一旦反感了教师, 甚至与教师对抗, 其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完全丧失。所以有些教育专家说:“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必然有好的教学成绩。在冷酷无情的师生关系下谈不到教学质量!

三、为人师表

叶圣陶说: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在于为人师表。我们教师要求学生做到, 自己首先要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坚决不做。要学生不迟到, 教师坚决不能迟到, 要学生诚信, 自己首先要诚信, 要学生主动学习, 自己更要主动工作。一个被动工作的教师不可能带出主动学习的学生, 言传身教, 身教是第一位的。我们常说, 要献一份爱心, 如何去献爱心?是身教而不是言传。献爱心, 要用自己的身体语言, 而不是空洞的说教。用身体语言才能让学生去主动学习。

四、自己人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做“自己人效应”。即:如果你想让别人听你的话并按照你的意思去做事, 你就要让这人感觉到你是他的“自己人”。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就是这个效应的体现。如果学生感到老师是他的自己人, 是可信赖的朋友, 甚至是他精神的寄托, 则学生对教师必定“言听计从”, 何愁他不完成你布置的任务?对教师来讲, 这样的学生在任何事情上都能主动进取!

五、单独布置任务

有一种方法可使好学生感到教师是他的自己人, 这种方法就是:单独给学生布置任务!

姚××在初中时品学兼优, 让教师感动的一点是:他每天都为班主任主动打水。而一开始的打水却是老师给他布置的, 并非自愿。在姚××看来, 教师让他打水是看得起他, 他感到与众不同, 人生的价值得到体现, 教师是他的“自己人”, 老师布置的所有任务, 他都主动完成。姚××上了某重点高中, “打水”的优越感没有了, 没有人单独给他布置作业, 他感到失落, 学习不再主动, 成绩大步后退!

我们不可能千篇一律地让学生为我们去“打水”, 如果那样的话是荒唐可笑的, 但我们的每位教师都可以做到单独给学生布置“任务”, 这“任务”当然包括“学习的任务”。

六、指导学生写好学习报告

作业是被动学习的产物, 因为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总是面对所有学生的, 学生们在做作业时没有优越感。“学习报告”是主动学习的结晶, 虽然学习报告的题目, 大多仍然是老师布置给全体学生的, 但学生写出的报告, 不可能干篇一律。教师若能对每位学生的报告给予指导, 其实质就是单独给学生布置了任务, “作业”大都有标准答案, 教师的批改, 是红色的“√”号。学习报告是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对新知识的理解, 对教材文本的再创造, 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教师若能认真阅读学习报告, 并给予方向上的指引, 其实质就是同学生谈心, 在进行心灵的沟通!

我们可以设想: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一个报告的题目是《论不等式的解法》。首先教师对报告应有大致的要求:什么叫不等式、不等式有哪些性质、常见不等式解法有几种?这些问题让学生举例子说明。学生交回的报告肯定各有千秋, 假如数学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报告, 首先加以肯定, 再给出他们完善报告的方法, 则学生们定会努力思考、主动交流。那么有关“不等式”问题, 学生永远不会失去兴趣, 他们甚至有可能在这个方面有所建树, 这就是创造性学习。

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 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教师也是一样) 。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学习报告, 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 更不是强迫, 而是师生间心灵的碰撞, 教师很自然地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自己人”。

七、结论

1. 问: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

答: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的自己人。

2. 问: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的自己人?

答:教师单独给予学生布置任务。

3. 问:如何给学生单独布置任务?

答:让学生写学习报告。

4. 问:如何让学生写好学习报告?

答:单独指导学生写好学习报告。

针对某一个题目, 让学生不断地写报告, 我们教师不断指导。他们一次比一次写的好, 一次比一次认识高, 一次比一次更接近真理, 临毕业时学生如果真能写出《高中物理》、《高中数学》、《论高中地理》……诸如此类的报告, 他们就都是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

主动学习,快乐成长 篇11

关键词:主动学习 数学教学 论计策略

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人的发展需要主动性的学习。素质教育是一场具有丰富内涵的教育思想变革。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综合的教育手段,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压抑感,能处于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状态,使其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改实验教师,我承担的是一年级数学教学任务。小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面对着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既要减轻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等种种矛盾。我根据自己对教学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一、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尝试和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关怀、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在与学生交谈时,我采用商量的口气,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在倾听完学生正确的意见后,我要给予肯定,如“你真棒”“你的想法真有价值”。话虽简单,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乐于向我敞开心扉,愿意展示自我。通过师生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与日俱增,从而激发了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

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使抽象问题形象化,让学生轻松活泼的同时看到、听到、感觉到和思考,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年级学生入学,首先学的是“10以内数的认识”。曾有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画画、读儿歌都很棒,就是不认数。经了解,我得知这位家长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这念“1”,那念“2”。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时,我把每个数字形象化,“小棒1、鸭子2、哨子6……”并利用多媒体制成动画片,巧妙地将实物图与数的字形进行对照。在上这一课时,学生一个个精神十足,当动画片中的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向池塘时,学生们兴奋地叫“鸭子2,鸭子2!”这时我启发:“数字8像什么?”“辫子。”“麻花。”学生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在无形当中,数学的字形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深刻的表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二、培养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兴趣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之保持较持久地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一)丰富实践活动,展示趣味数学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一般低年级学生只能连续集中注意力15分钟左右。他们容易被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活泼、新颖的游戏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将学习与游戏将结合,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几和第几”这一课时,我设计了“森林运动会”这一游戏。学生在室外上数学课,都觉得很新鲜。我在操场上摆上画有山、水、树林的画板,拿出事先做好的小动物头饰,每种小动物都标有相应的号码“小象-1”“小兔-2”……大家推选一些同学参加“运动会”,他们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扮成小动物,其余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做裁判。哨子一响,比赛开始,小动物们按照我画好的路线翻山、过河,学生又跺脚又拍手,齐声加油助威。我再一吹哨子,比赛结束。小动物们站在原地不动。我问“哪个小动物第一?”学生齐答:“狐狸。”“得第一的狐狸是几号?”我又问。“4号。”“小象排第几?”“第3”,学生情绪高涨,一个个眉开眼笑,气氛异常活跃。我接着引导:“谁能像老师这样提问题?”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提问、回答,气氛达到最高潮。从学生的表现看出,他们已经掌握了“几和第几”的概念,教师无需讲授,学生已经独立学会了。

(二)练习新颖化,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新知变为技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单调重复的练习容易使学生厌烦,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在组织练习时,努力使练习的形式新颖化、层次化,调动全体学生,提高他们的兴奋度,使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做口算练习时,我设计了“开火车”“看算式举手指”“看算式拍得数”三种练习方法。“开火车”的做法是:竖行的每一位学生说一道口算题,依次进行。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然后竖行与竖行之间比赛,看哪一行同学“火车”开得流利,不出错误为胜。在做这个游戏时,做口算题的学生说的同时,其他同学做“小裁判”。回答正确,齐说“yes”通过;回答错误,“裁判”说“no”要求其改正。“看算式举手指”的做法是:教师举起算式,学生用手指举出得数。“看算式拍得数”顾名思义根据教师的算式,得数是几拍几下手。我通常用这种形式来做十以内的减法。这三种练习方式可以在一节课中分层次练习,也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方式进行练习。这种形式活泼、多样的练习,使全班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的密度加大,教师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发现错误予以纠正。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开展竞赛,使学生体味成功

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很强,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举行一些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当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会更加激励他们的斗志,怀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

我在每节课上都举行“棒棒组”比赛。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以6个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哪个组讨论得认真,组员团结、互助,答案有创意,就被评为“棒棒组”,奖励小组每人一面小红旗。三面小红旗换一个青苹果,期末进行评选,得青苹果多的组为“优秀棒棒组”奖励一朵小红花。通过这项竞赛,在增加了大家的竞争意识同时也灌输了合作精神。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集思广益,摆事实,讲道理,直到小组达成一个统一的、大家都满意的意见。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帮助掌握了自己学习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广泛地参与中能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要进一步进行这一课题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燃主动学习的激情 篇12

一、尊重学生, 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 是永不枯竭的源泉.正是因为这样, 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提出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多年后,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 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 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 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 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 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 学生的学习也如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 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

比如, 学习《打折销售》这一节, 如果课堂上就单纯地出示例题, 然后分析题意, 给出解答过程, 接着再模仿练习.最后帮学生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那么这类问题虽然与实际生活相关, 但学生却未必有多大兴趣.假若我们设计一个课堂活动, 让学生模拟商店的从进货、定价、促销到卖出的全过程, 学生一定会非常积极踊跃, 乐于去对打折销售的过程进行分析、计算.而且在此过程中, 学生也自然会联想到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比如标价与销量的关系, 进价、标价、售价与打折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这样需要学生巩固、提高的知识可能自然就解决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展开的过程, 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 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 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 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 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2.运用探究式教学, 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 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 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 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 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 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 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 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 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 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 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 使一题多用, 多题重组, 常给人以新鲜感, 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 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 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方式, 提供宽松和民主的环境, 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 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 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 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在教学的进行过程中, 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与交流, 这种小组的形式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增强了学生间交往的机会, 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含作.

2.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 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 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 敢于说出不问的看法, 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相互启迪, 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 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上一篇:子宫动脉血流指数下一篇:电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