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代文学

2024-08-30

美国当代文学(共12篇)

美国当代文学 篇1

摘要:两百年来, 美国人普遍相信, 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 上帝就会给予他们应得的地位与财富, 这就是“美国梦”。在不同时期, 由于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 “美国梦”具体的表现形式也是各不相同。文学作品总是能直接、深刻地反映社会现状。因此, 在阅读美国文学巨作时, 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贯穿于历史变迁中的“美国梦”。本文将通过美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来分析其中包含的各具特色的“美国梦”。

关键词:美国文学,美国梦,勤劳奋斗

美国自1776年独立运动至今仅有238年, 其文学从诞生到现在也只有200年的历史。纵观美国的文学巨作, 它们都在不同的故事中展现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梦”。从总体上来看, 美国文学展现了“美国梦”不同的形态。由于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 它所包含的“美国梦”或是鼓励人民争取独立, 引诱他们寻求财富;或是挖苦世态炎凉, 人情冷暖, 驻足废墟上嘲笑民主自由的丧失。下文将选取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来分析其中包含的“美国梦”。

一、“美国梦”

“美国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史诗》中, 其内容大体概括来说就是: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 上帝就会给予他们应得的地位与财富。具体包括三个特点:在美国,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功;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权利与自由的平等。

1620年, 英格兰移民乘坐“五月花号”漂过大西洋来到新大陆, 他们坚信这块未经开发的“净土”会成为自己新梦想的起点, 这也是“美国梦”的源头。在大批移民的共同努力下, 美国国力迅速壮大, 领土也在不断拓展, “美国梦”步入幼年期。南北战争之后, 美国步入工业化社会, 产生了许多商业巨子, 他们都是出身贫寒, 通过不断奋斗建立起庞大的产业, 一时间成为传奇, 赋予“美国梦”新的内涵。历史进入到20世纪, 伴随着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怀疑情绪, 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文学巨作, 此时的“美国梦”在枪林弹雨的打击中步入暮年。

二、“美国梦”产生的历史背景

15世纪以后, 西欧各国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为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各国都积极扩展市场, 但是通往东方的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 其他国家只能通过开辟海上航路到达东方。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中, 哥伦布偶然发现了美洲大陆, 终结了美洲与世界的隔绝状态。哥伦布的这一发现引发了欧洲殖民者们的强大兴趣, 在之后的几百年中, 无数的欧洲人来到美洲, 他们认为这一块未经发掘的“净土”一定会为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美国梦”的产生提供了坚实基础。

1776年, 华盛顿发表《独立宣言》, 宣布“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样的观念与欧洲的传统思想大相径庭。在欧洲, 维系社会秩序的是强大的等级秩序, 如“灰姑娘”般的故事只会发生在童话中。可美国不同, 这里从白手起家到腰缠万贯的商人比比皆是。我们可以说, 《独立宣言》为“美国梦”的产生提供了思想依据, 正是受到《独立宣言》精神的影响, 人们才会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三、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梦”

美国文学史其实就是“美国梦”的历史, 两百年来, 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通过文字记录下了美国历史的每一步变革。从大方面来看, 我们可以将“美国梦”分为以下几种:殖民时期的“奋斗梦”、建国初期的“民主梦”、南北战争前后的“扩张发迹梦”、一战后失落与迷茫的“美国梦”、二战后绝望的“美国梦”与反抗。

(一) 殖民时期的“奋斗梦”

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富兰克林自传》。作者富兰克林的父亲生于英格兰的一个铁匠家庭, 17世纪末期移居美国, 生下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幼年时家境贫困, 父亲无法承担他上学的费用, 所以, 他10岁时就离开了学校, 在印刷店里担任学徒, 后来经过不断的学习跻身上流社会, 最终成为传奇式人物。

了解富兰克林的一生只需要一本书的时间, 但是因此爆发的热血却会延续很多年。

在他的自传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18世纪美国人勤劳勇敢、踏实肯干的精神风貌, 在那个时代, 人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从平民百姓到达官显贵的蜕变。这一时期的“美国梦”强调人的价值, 肯定人人都可以通过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富兰克林无疑是这一时期“美国梦”的最佳实践者。

(二) 建国初期的“民主梦”

在航海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 欧洲移民都是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来到美国。这一行为的动力除了发家致富, 还包含着对欧洲封建制度的憎恶和对民主自由的向往, 他们梦想着在一片全新的土地上建立起“人间天堂”。最能体现美国人民“民主梦”的文学作品是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

惠特曼在作品中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民主与自由的画面:“那里没有奴隶, 也没有奴隶的主人, 那里人民立刻起来反对被选人的无休止的胡作非为……那里的公民总是头脑和理想, 总统、市长、州长只是有报酬的雇用人……那里妇女在大街上公开游行, 如同男子一样, 那里她们走到公共集会上, 如同男子一样取得席次。”《草叶集》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 摒弃了之前多愁善感的诗风, 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激情与爱的形象。惠特曼仿佛一个无所畏惧的勇士, 在美洲大陆上高唱民主与自由。

这一时期的美国社会正如惠特曼诗集所展现的那样:一个国家刚刚成立, 国民对他抱有无限美好的遐想。“美国梦”的内容也从渴望个人成功到追求国家的自由与民主。

(三) 南北战争前后的“扩张发迹梦”

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症结点便在奴隶制的废立上。南方以种植园为主的经济模式需要大量奴隶, 而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同样需要劳动力作支撑, 可是美国的人口是有限的, 这样一来就使得矛盾越来越激化, 最终爆发了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持续了整整四年, 战争结束后, 奴隶制被废除, 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其需要的劳动力, 美国社会得以迅速发展。此时的美国文学逐渐褪去建国初期的浪漫主义色彩, 转而进入现实主义。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美国涌现出一批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以洛克菲勒为例, 他如富兰克林一样出身贫寒, 但是凭借着自身的勤劳不断努力奋斗, 最终成为“石油大王”, 获得了无尽财富。时至今日, 他依然是经济界的传奇式人物。这一时期的“美国梦”的主要内涵是“扩张发迹梦”。

最能代表“扩张发迹梦”的是阿尔杰的小说《穷小子狄克》。狄克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擦皮鞋的男孩,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 他树立了一个重要信念:在这个自由的国家里, 贫穷不是一个人前进的阻力。于是他开始认真读书, 后来因为救了一个富人家的孩子而得到了发迹的机会, 他的人生从此开始走向光明。像《穷小子狄克》这样的故事情节在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英国作家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也是讲述了一个大致相同的故事, 但是两部作品读起来给人的感觉却是差异巨大。狄克身上毫无疑问是充满了爱与希望;可是奥利弗总为读者带来一种悲伤的情绪, 故事里所有的温情都仿佛充满了巧合, 就连最后的结局都弥漫着童话的色彩。

诸如此类的故事阿尔杰写了许多部, 当时的美国人把故事中的主人公统称为“阿尔杰英雄”。一代又一代的美国青年读着阿尔杰的故事长大, 在“阿尔杰英雄”的鼓励下获得成功。

(四) 一战后失落与迷茫的“美国梦”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军事力量并没有产生巨大的冲击, 然而却掀起了一场民众思潮。美国人民逐渐失去了对自由民主社会的信赖, 原来被人们深信不疑的“美国梦”逐渐失去效用, 国民的精神处于迷茫与失落当中。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描述了盖茨比与黛西的爱情悲剧。年轻时的盖茨比处于社会底层, 爱上了富家千金黛西。一战爆发后盖茨比被调往欧洲, 而黛西嫁给了与之门当户对的汤姆。战后盖茨比通过非法买卖得到一笔横财, 终于与黛西重温旧梦。在一场车祸中, 盖茨比为了黛西主动承担起肇事责任, 而黛西却致他于死地。人们为盖茨比举行葬礼时, 黛西与汤姆正在前往欧洲旅行的路上, 盖茨比一生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盖茨比在年轻时以富兰克林为榜样,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小说中将主人公的经历与早期的“美国梦”结合在一起, 但是盖茨比的致富手段是非法的, 这里体现了作者对美国社会现状的失望, 此时的“美国梦”虽然还存在着, 但是已经呈现出崩塌之势。结局设置与传统小说也有很大不同, 比较正直的盖茨比被陷害致死, 而凶手却逍遥法外, 表现出一战之后美国人民精神的迷茫之态。

“美国梦”一直以来都是美利坚民族的执念于追求, 但是盖茨比的经历教育人们, 假如梦想中只包含着对财富和成功的渴望, 而不具备与之相应的精神境界, 那么这样的梦想只能走向覆灭。一战之后的美国社会摒弃了原有的勤劳奋斗的美德, 放大了金钱的力量, 盲目推崇拜金主义, 曾经积极向上的“美国梦”在这一时期正走向幻灭。

(五) 二战后绝望的“美国梦”与反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许多国家都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 美国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国家对社会的干预力度越来越大, 许多美国人民认为国家通行的价值标准已经由鼓励个人奋斗转变为宣扬循规蹈矩。这一现实状况要求人们服从国家的垄断统治, 之前盛行的奋斗改变命运的“美国梦”已经荡然无存, 绝望情绪笼罩了整个社会, 对于文学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们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该书出版于1951年, 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中学生, 他对学校教育十分不满, 在和同学打了一架后离开学校, 但是又不敢回家, 于是走进纽约社会。整本小说的时间跨越仅仅只有三天, 作者天马行空的笔法既展现了霍尔顿对于学校生活的厌恶又写出了他与堕落社会的格格不入。在故事的最后, 主人公依旧处于矛盾中。作者通过一个中学生的经历展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风貌, 虽然经济在不断发展, 但是人的精神世界却难以与之适应。“美国梦”在这个时代已经进入到暮年, 人们对于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深的绝望心理。

这一时期的另一部代表作品是《在路上》。这部小说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 通过一群美国青年荒诞不羁的行为, 展现二战之后美国浑浑噩噩的社会状态。在高压、沉闷的环境中, 一群年轻人不堪重负, 努力寻求解脱, 他们疯狂地开快车、吸毒, 沉迷于爵士乐, 追求极端享受。这群年轻人的行为虽然过于夸张, 但是作者并非抱着批判态度, 而是想要表现一种反抗的精神, 与霍尔顿不同, 他们将内心的压抑情绪最大化地释放了出来。

“美国梦”的产生与发展与美国历史息息相关, 它展现着每一代美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欧洲由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而产生了先进的思想, 这样的思想在美洲大陆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建国后的美国社会被民主与自由的光辉所笼罩, 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我们仿佛可以从惠特曼的诗集中看到民主的种子在美国大地上发芽、生长。南北战争前后与殖民时期是“美国梦”最闪耀的年代, 一大批青年白手起家, 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带动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好景不长, 两次世界大战给美国社会带来巨大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改变, 原有的勤劳奋斗的传统遭到抛弃, 金钱的地位被逐渐抬高, “美国梦”在迷茫与失落之后进入到暮年。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 重新开始宣扬“美国梦”, 想要唤醒人们心中的美好信念。奥巴马自己也具有传奇式的经历, 他在青年时代有过一段荒唐的日子, 就仿佛《在路上》的年轻人一般放荡不羁, 而如今他却成为了当代最大的美国偶像, 他的成功经历也将不断地鞭策美国人民去改变、去追求。

精神的力量总是能够超乎人类的想象。“美国梦”从萌芽到现在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 毋庸置疑, 它对美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学作品是时代风貌的最好展现, 我们通过阅读美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 可以感受到“美国梦”发展、壮大与幻灭的过程。从殖民时期到近代, 从波士顿到西海岸, “美国梦”中的勤劳踏实、努力奋斗、平等自由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美国人民, 因而会产生无数“阿尔杰英雄”。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而得到迅速的发展, 但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虚空, 于是才会产生现实主义文学。200多年来, 作家通过手中的笔, 或歌颂赞扬, 或口诛笔伐, 无一不在展现着社会的真实情况。也正是由于存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我们后人才能更加了解“美国梦”的历史, 对其产生深刻、准确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范先明.“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中的三种不同表现[J].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7, 07 (5) :60-63.

[2]尤丽娜.美国文学的美国梦剖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2 (23) :110-112.

[3]冯晓琴.解析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05 (28) :70-73.

[4]邢艳.浅谈美国文学的美国梦[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 02 (5) :49-51.

[5]彭璇.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美国戏剧、小说统计分析[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01 (02) :81-87.

美国当代文学 篇2

He had been influenced by many American and European thoughts: enlightenment, idealism, transcendentalism, science, evolution ideas, western frontier spirits, Jefferson’s individualism, Civil War Unionism, Orientalism.Major themes in his poems(almost everything): equality of things and beings divinity of everything immanence of God democracy evolution of cosmos multiplicity of nature self-reliant spirit death, beauty of death expansion of America brotherhood and social solidarity(unity of nations in the world)pursuit of love and happiness 4.style: “free verse”

(1)no fixed rhyme or scheme(2)parallelism, a rhythm of thought(3)phonetic recurrence(4)the habit of using snapshots(5)the use of a certain pronoun “I”

(6)a looser and more open-ended syntactic structure(7)use of conventional image(8)strong tendency to use oral English(9)vocabulary – powerful, colourful, rarely used words of foreign origins, some even wrong(10)sentences – catalogue technique: long list of names, long poem lines 5.influence(1)His best work has become part of the common property of Western culture.(2)He took over Whitman’s vision of the poet-prophet and poet-teacher and recast it in a more sophisticated and Europeanized mood.(3)He has been compared to a mountain i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4)Contemporary American poetry, whatever school or form, bears witness to his great influence.II.Emily Dickenson 1.life 2.works(1)My Life Closed Twice before Its Close(2)Because I Can’t Stop for Death(3)I Heard a Fly Buzz – When I died(4)Mine – by the Right of the White Election(5)Wild Nights – Wild Nights 3.themes: based on her own experiences/joys/sorrows(1)religion – doubt and belief about religious subjects(2)death and immortality(3)love – suffering and frustration caused by love(4)physical aspect of desire(5)nature – kind and cruel(6)free will and human responsibility 4.style(1)poems without titles(2)severe economy of expression(3)directness, brevity(4)musical device to create cadence(rhythm)(5)capital letters – emphasis(6)short poems, mainly two stanzas(7)rhetoric techniques: personification – make some of abstract ideas vivid III.Comparison:Whitman vs.Dickinson 1.Similarities:(1)Thematically, they both extolled, in their different ways, an emergent America, its expansion, its individualism and its Americanness, their poetry being part of “American Renaissance”.(2)Technically, they both added to the literary independence of the new nation by breaking free of the convention of the iambic pentameter and exhibiting a freedom in form unknown before: they were pioneers in American poetry.2.differences:(1)Whitman seems to keep his eye on society at large;Dickinson explores the inner life of the individual.(2)Whereas Whitman is “national” in his outlook, Dickinson is “regional”.(3)Dickinson has the “catalogue technique”(direct, simple style)which Whitman doesn’t have.Edgar Allen Poe I.Life II.Works 1.short stories(1)ratiocinative stories a.Ms Found in a Bottle b.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c.The Purloined Letter(2)Revenge, death and rebirth a.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b.Ligeia c.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3)Literary theory a.The Philosophy of Composition b.The Poetic Principle c.Review of Hawthorne’s Twice-told Tales III.Themes 1.death – predominant theme in Poe’s writing

读《美国文学简史》 篇3

在本书“后记”里说明本书的目的是“简略地介绍一下美国文学的发展情况、重要的流派、作家和作品,并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对他们作出初步的评价。”用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评价美国文学就是本书区别于其他美国文学史的最主要之处。本书在结合时代背景用阶级分析来研究流派和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的内容方面,常常有很好的见解。如在对惠特曼的分析和评价中作者们正确地把他作为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诗人,美国新兴资产阶级最重要也是最后一位歌手,指出《草叶集》中讴歌的就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蓬勃发展的美国社会,就是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关于民主和自由的理想;指出他把“自我”和“个人”理想化了的形象,和对祖国的山河的热情洋溢的歌颂,都是当时在发展时期的美国资产阶级对征服自然、掌握自己命运的充满信心的艺术表现。《草叶集》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劳动的歌颂和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歌颂,作者们指出,这是惠特曼高于其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地方,联系到他的诗歌形式,即不受诗步和韵脚限制的所谓“自由诗”,也是一次重要革新,是同他在内容上的进步性一致的。而在南北战争之后,南部的蓄奴制被摧毁,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逐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惠特曼感到幻灭与失望,因之他的作品也从热情歌颂的诗歌转为社会批判性质的《民主展望》这类散文。这些介绍和评价对理解欣赏惠特曼都是很有帮助的。

本书对马克·吐温的分析介绍也较详尽。对他作品的思想内容,强调其社会讽刺的一面。在所有作品中推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他最优秀的作品,给予较深入的分析。我特别喜欢那段关于此书艺术风格的评论。作者指出它把现实主义的精心镂刻与浪漫主义的抒情描写结合在一起,把对人物心理的真实描写与幽默风趣的想象溶为一体,这确是搔到了痒处。这本书之所以使人喜爱,不就是在其亦庄亦谐,在那充满浪漫气氛的密西西比河上的阴晴朝夕之中展开了一幕具有严肃的社会内容的幽默戏剧,情节起伏,妙趣横生之处么?相比之下,作者对此书的姊妹篇《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评价,则未免把内容说得过于严肃,未尽妥当了。此外,在谈马克·吐温时若能把“美国式幽默”结合来介绍一下(书中提到了,但是没有发挥),就可以使他不那么显得是个类乎孤立的现象。作者没有注意及此,也许就是在本书中对马克·吐温的成名之作,当时风行一时的《跳蛙》这一短篇竟一字未提的原因吧?对马克·吐温后期的反帝作品,本书吸收了美国进步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较详尽的介绍,这也是一般国外的美国文学史不大会收录的内容,而缺了这一方面,对马克·吐温的评价是不会全面的。

杰克·伦敦在本书中占有一章。对他的作品内容方面的评价基本上也是得当的。总的说来,本书对其作品的社会思想内容是用比较直接的手法来表现的作家的评价,如上述的惠特曼等,就比较好,而对别的一些手法不同的但也是重要作家如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处理,就不太能令人满意。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莫比·的克》是一本世界名著,也是一本内容丰富复杂的书。凡是仔细读这书的人总会觉得这是一本不寻常的书,但好在那里,多年来论者甚多,却难有“定论”,也许竟永无定论也未可知。本书里提出了一个观点,说麦氏把巨鲸写成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和与人对立的因素,白鲸的形象实际上象征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带来的新的矛盾,它被写得强大可怕是反映了麦氏自己“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巨大发展的不理解,对新的社会矛盾感到惶惑不安”。这个看法很新颖,但需要从麦尔维尔的思想中,特别要从作品本身中提出证据来,才能说服人,可是这一点,文学史的作者们没有能做到,这就未免有点使人感到不足。在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是不是一本文学史对每一个作家都要做一个政治和艺术的“鉴定”?能不能对有些作家一下还掌握不稳的可以采取“阙疑”的办法,暂不勉强做“结论”?可以把现有对他的评价介绍一下,也可不提出文学史作者自己的见解,而由读者通过读了这个作家的作品去自己判断哪种评价较为合理。这样岂不甚好?写文学史最好是有广泛的对时代和作家、作品的专题研究为基础,但是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写文学史,而在美国文学中用这种观点进行专题研究的人,无论国内国外都是不多的,这就给史家增加了负担,造成了困难。因之象这样一本简史只要能把文学史上的时代、流派大致说清,对有关作家作品的基本事实能加以介绍,对多数主要作家的评价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使人读后对了解这一国作家的作品能得到一定的帮助指导,就是做了很有益的事。这一点本书是做到了的。至于有些影响很大但不好分析而研究工作又没跟上的作家,对他们来个只“介”不“评”,引导读者自己去读他们的作品,然后大家一起来评,我看在现阶段我们自己写外国文学史时不妨一试。

这本书在对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分析上总的说是很好的。比较起来,在艺术分析上就简略得多。当然,这样一部简史在艺术分析上不可能要求详尽,但是有些重要而经常为人们谈起的知识还是应当向读者多介绍一点。如亨利·詹姆斯对现代小说的最大影响是在小说技巧方面,本书提到了詹姆斯的细致的心理描绘,也提到了他的“角度论”,但是语焉不详,对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和詹姆斯的作品中情节发展的关系也没有结合起来讲一下,并用实例来说明(短例可用如《波英顿的珍藏品》的开场,长些的可用如《使节》的最后一章)。如能那样,对读者了解这种技巧,就会更多一些启发,对我国文艺创作也可以有所借鉴。对欧·亨利的著名的使用出人意外的结局的方法,若能具体举一个短篇的情节来说明,就会清楚得多。当然在本书有些地方,对介绍作者艺术性也处理得很好,如艾米莉·狄更生那一段所引的几节诗虽是用来说明她作品的内容的,可是因为选得恰当,使读者对她的艺术风格也颇能得到些感性知识,比单靠叙述有效多了。

美国当代文学 篇4

纵观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历史, 其开端于20世纪70年代, 并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其前所未有的高潮期。黑人女性文学的独特视角和文学影响逐渐得到文学届的极大认可, 这也标志着黑人女性文学已逐步踏入主流文学的行列, 成为以其独特视角诠释黑人女性双重身份认知的特殊文学派别。其独立性和非从属性开辟了崭新的文学道路。黑人女性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历史上主流文学所归属的男性性别、白人种族、中产阶级以上的语域范围, 创建了黑人女性挣脱被忽视逆境的禁锢, 形成独立发声的带有自己性别、种族、阶级、文化的特殊文学框架, 成为妇女文学和整个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人女性文学植根于种族、阶级、性别等来自于白人社会和黑人种族内部的多重压迫, 并在不断总结与尝试的过程中形成了为梳理身份建构所构成的独立的文学流派。植根于中产阶级白人女性所开创的西方女性文学的黑人女性文学首先关注的是性别。性别关注的基础首先是女性意识的觉醒, 当创作主体的女性在思想和社会角色认知中形成了女性意识时, 他们的创作对象才会在历史的、文化的层面被真正解读, 寻求自由和独立的实践才会掷地有声。黑人女性在性别感受上的压抑情绪沉积已久, 在以往作为女性的角色中, 她们多是保持沉默, 无条件接受欺凌与贬低。而当女性主义运动之风刮到足以使黑人女性直起腰杆, 拿起自己的“武器”抗争传统, 强调作为女性而存在时, 这种特殊的感受只有通过自己的方式才能得以客观抒发。此时, 黑人女性作家用独特的视角和文学表现形式让黑人女性这一群体受到世人的关注。从此黑人女性脱离了被掩盖和忽视的地位。

对于以性别研究作为主线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 她同样关注整个黑人社会所共同承受的种族歧视。在此意义上她们无疑成为黑人种族为自由和独立而抗争的生力军。由于种族歧视, 黑人女性在以中产阶级白人女性为主的女权主义批评中被忽视, 而在黑人社会内部, 黑人女性又不得不承受来自于黑人男性为展示性别优势而压迫在他们肉体与灵魂上的性别歧视, 成为发泄的工具。双重的压迫促使黑人女性必须跨越樊篱为追求自由和独立而高声呐喊。黑人女性作家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描写黑人, 尤其是黑人妇女的悲伤与痛苦, 坚韧与顽强。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是黑人女性主义作家们的写作源泉, 正是这些不为白人女性和所有男性所了解的负压, 增加了黑人女性创作的动力。著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曾经表示, 身为黑人和女性, 她能够进入到那些不是黑人、不是女性的人所不能进入的一个特殊领域。黑人女性文学的出现, 是对黑人文学的完善, 是女性文学拓宽思路、走向辉煌的完美补充。

二、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批评

随着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 以树立充实内涵的黑人女性文学新传统, 消除固有批判观点和模式的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应运而生。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 每一个文学流派都是伴随系统、全面、科学的批评理论获得更广泛的认知, 因为任何文学与该文学的批评理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们注意到黑人女性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的桎梏, 用以往的任何一种批评理论都会使黑人女性文学的内涵变得片面和模糊。她们深入挖掘黑人女性文学区别于以往不同性别和种族的文学特点, 致力于扭转黑人女性文学沉默谷底的现状, 掀起以黑人女性创作为中心的文学狂潮。“由于黑人女批评家和作家意识到白人男性和女性、黑人男性都在将自己的经验作为标准而视黑人妇女的经验为异端, 这促成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诞生。”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出现成为区别于批判传统黑人文学的种族主义理论和评论单纯女性文学的女权主义理论的的分水岭, 它使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从此有了非白人女性文学和非黑人男性传统文学的特殊含义。黑人女性主义作家、批评家艾丽斯·沃克甚至提出了区别于西方女权主义 (feminism) 的女性主义 (womanism) 的概念, 给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增添了鲜明的特点。

有了理论的支持, 黑人女性文学就不会再被附加在其他理论之后而被视为异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形成为黑人女性文学提供了价值依据, 而黑人女性文学也为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输送了强有力的内容支持, 所以两者互相作用必将为黑人女性文学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与关注开辟道路。黑人女性文学批评使黑人女性文学逐渐成熟, 文学形式多样, 小说、戏剧、诗歌等都从不同角度挖掘黑人女性的人物、环境、内心感受, 反映黑人女性的生存现实, 为巩固黑人女性文学的地位付出巨大的贡献。

三、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与批评的意义

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产生到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所有文学亚文化都有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起初是一个漫长的模仿、吸收阶段——模仿当时主流传统的流行模式, 消化吸收其艺术标准和社会角色观;接着是反抗阶段——弱势群体崛起而对抗主流的标准和价值观, 提倡少数群体的权利和价值观;最后是自我发现阶段, 不再依赖对立面, 而转向内在, 找寻和发现自我。”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同样经历着吸收、模仿、独立的全过程, 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家们从独到的视角发展了文学理论的崭新局面, 为文学批评理论填补了空白。

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的最大贡献是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审视黑人女性文学所关照的种族、性别、文化所带来的差异。黑人女性首先面对的是与黑人男性相同的来自种族的压迫, 即来自白人种族的压迫。在这一意义上, 黑人女性与男性有着共同的目标, 那就是最大限度为种族解放做出不懈的抗争, 在白人种族乃至其他种族面前正视黑人种族的存在, 这是非黑人作家无法体会的层面。其次, 黑人女性在本民族内部还要承担来自黑人男性的异样眼光, 因为性别的歧视又成为她们的障碍。身心的极大痛苦会促使她们感悟到区别于白人男性、白人女性、黑人男性的独到的生活意义。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巴巴拉·史密斯曾说过对于黑人女性文学的批评应该是:“承认黑人妇女创作中性政治与种族政治和黑人妇女本身的存在是不可分离的, 同时还必须承认黑人女作家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其自身特点的文学传统。”比起对黑人女性文学持怀疑态度的男权理论或宏观意义的女权主义理论,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更了解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 更能从自己“姐妹”的身世出发来客观评价双重压迫带给黑人女性的痛楚。让一直被消解的身份得以认可, 让富有内涵的社会角色得以认同。

四、结论

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虽然出现的历史不算久远, 但是它独辟蹊径以锐利的批判视角引领了崭新的文学思潮, 内容发人深省。在黑人社会内部黑人女性文学坚韧地抵抗性别歧视观念的无视与打压, 完善了黑人文学的话语场。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理论上又补充了白人女权主义的关注视角。“在黑人妇女作家的作品中, 性别政治及种族和阶级政治是极重要的连锁因素, 因此, 体现这一认识的一种黑人女权主义的文学方法是绝对必要的。”所以只有黑人女性才能创造适合自己的“专利”。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从不依附于任何文学与批评的派别, 她让人们正视区别的同时, 开始反思种族、性别、阶级、文化平等的重要性。贝尔·胡克斯曾说过:“仅仅对立是不够的, 重要的是建构一种激进的黑人女性主体性。不要忽视了身份政治, 必须在尊重差异而不是与之对抗的基础上建构各种身份概念。”所以我们今天所接触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是有史以来对于文学界做出最大贡献的文学形式与批评理论。她对文学和批评理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摘要: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出现形成了新的美国文学关照视角, 其揭示的性别、种族、文化内涵填补了美国文学和文学批评领域的空白。通过对黑人女性文学与批评的研究找出其独特性, 探究其存在的意义, 达到对黑人女性文学更高的文学欣赏标准。

关键词: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存在意义

参考文献

[1]嵇敏.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概观[J].外国文学研究, 2000 (04) .

[2]Elaine Showalter.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british women now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11.

[3]巴巴拉·史密斯.黑人女性主义评论的萌芽[A].见: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07-108.

[4]伯纳德·W·贝尔 (著) , 刘捷 (译) .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体[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287+295.

美国文学读书报告 篇5

Book Report

——My View of Walden

Since I have finished reading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last year, I suppose it is the best.But when I get Walden, my heart is caught again.To be honest, when I first hear about Walden, I have no idea what it is concerned about.After my teacher introduces a bit about it, then I know it is a quiet book.Because of that favor, I have much interest in it and read it immediately.I have to say, I think it talks nonsense in the Economy chapter, and I become confused when I finish it at the first time.I just learn some thing about Thoreau’s more than two years of life and thought at Walden Pond, it is like a journal.For further studying, I read more literature from library and search for more evaluating from the Internet.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in literary circles that Walden is such a book, a book is called “overcome all worldly thoughts and enter sainthood“ by Eliot, a book together with Bible and the little prince was named one of the ”twenty-five books for shaping the readers " by America National Library, a book that poets will never abandon.It is very important to know background of a book when you read it.Otherwise,you may not know why the author write it or what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readers.In Walden, they are mentioned in chapter two.Just like me, I am not able to understand Walden well at the beginning and think it is nonsense.It is not the simple description of nature and life of Thoreau, it also reveals that the author comes back to the nature and makes an experiment of life to find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It seems that if one can meet the required for basic life to the world, one can more easily and more calm to enjoy life.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Walden, the themes contain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aesthetic valu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lden and China, and so on.But, my heart just follow the words.I read it twice.When I think of seclusion, I think of Tao Yuanming.When I think of prose, I think of Zhu Ziqing and his 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It is said that the writing style of Wei An ultimately from poetry to prose because of Walden.I am indulged in Thoreau’s thought and the words of Walden.The book is fresh,healthy and inspiring.I love it.I like the second chapter of it most.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explains why he choses to live alone in a small, simple cabin at Walden Pond, and why he writes this book.He thinks many of his contemporaries do not 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 of life.He describes the beauty of nature, some ideas of transcendentalism and his philosophy of life--”simplicity, simplicity, simplicity”.I love these sentences

especially, “Time is but the stream I go a-fishing in.I drink at it;but while I drink I see the sandy bottom and detect how shallow it is.Its thin current slides away, but eternity remains.” There is a metaphor, stream is used to be compared to time.Although we can not like Thoreau to appreciate the lonely forest life now, Walden has never disappeared.Nothing can prevent us to have a clear Walden in our hearts.It

当代美国的艺术治疗 篇6

20世纪30年代,美国精神病医生南姆伯格明确提出了“艺术治疗”(Art therapy)这一概念,在她的推动下,艺术治疗在美国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迅速延伸到各个发达国家。不过,迄今为止,在这一领域,无论是在规模、质量等方面,美国仍居于领先地位。1960年美国成立了“音乐治疗学会”,1961年创建了专业理论杂志《美国艺术治疗杂志》,到现在,这杂志仍是这个领域里的权威杂志。1965年又成立了“美国舞蹈治疗联合协会”。1969年,全国性的专业组织“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ATA)成立,这是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艺术治疗发展的里程碑。“AAA”负责协调全国的艺术治疗,组织每年的学术研讨会。从上世纪70年代起,著名的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首先开设了艺术治疗的硕士课程,并授予相应学位。从那以后,很多美国大学都相继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授予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由美国艺术治疗认证委员会(ATCB)进行资质核准和授予证书。美国大多数州都允许在获得艺术治疗认证以后,即具有了心理医生和精神医生的资格,可以在医院、心理诊所从事艺术治疗工作。美国目前已有百余个专业的艺术治疗机构。

美国艺术治疗之所以在当代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疾病的主流模式的变化,病因的认知模式的转向以及治疗的主导模式的转向。美国的统计材料表明,20世纪初,每年每1000名死者中,因病死亡28人,主要疾病是与精神因素无直接相关的生理性疾病:肺炎、结核、白喉、伤寒、痢疾等。随着常规医学的发展,1972年,1000名死者中,有9人因病死亡。主要疾病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所谓“心身疾病”: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癌症等等。对病因的认知模式,从“生物-生理”模式转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还出现了“心身医学”、“精神神经免疫学”等新兴学科。治疗模式也从对“病”治疗,转向对“人”治疗,开始重视人格的检修和心理干预(在这方面,常规医学常常无能为力,而艺术治疗却大有用武之地)。

而且,疾病模式的转向,是由于物质文化的进步,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的自觉的存在意识更强烈和个体需求质量的提高而产生的。可以说,这是人类为争取文明所付出的代价的一部分。所以,艺术治疗首先在比较富裕的美国发展起来。

艺术治疗最大的困扰在于其疗效难以确切判断,不过,通过长期的探索、试验,尤其是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如计算机技术、虚拟场景技术等,以及先进的医疗装备和技术,如CT、脑电图、核磁共振、免疫球蛋白测定等等,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大大地改善,即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其中,运用最广泛、疗效最明确的主要是音乐疗法和绘画疗法。

音乐治疗技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接收与操作(Receptive Music Therapy and Recreative Music Therapy)。接收是指通过聆听音乐来达到治疗目的,治疗师用不同的音乐作品,以及不同的音乐作品的组合治疗不同的疾病,即编制“音乐处方”来对症施治。例如,用巴赫的奏鸣曲治疗消化道疾病;用莫扎特的作品治疗内分泌失调等等。在聆听后,治疗师或者引导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或者引导患者展开想象,并与病人讨论想象内容的意义,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马里兰州精神病研究中心的博里博士,创立了“意象与音乐指导法”这一系统的技术,简称“GM”疗法。这种技术将治疗过程分为三部分:感应、体验和恢复;用7种音乐模式:积极肯定、死与复活、分析抚慰、疏导宣泄、集体共振、无意识体验和遐思想象来对症施治。GM被认为音乐治疗中较为成熟的技术,已被列入艺术治疗的博士课程。

第二类又称之为“参与方式音乐治疗”。即引导病人去演唱、演奏以及写作音乐作品,来达到治疗目的。一般是根据不同的病症和不同的病人来选择不同的旋律、节奏和内涵的音乐作品让受治者来演唱和演奏。有时也采用即兴演奏式治疗法,由治疗师指导病人随心所欲地演奏,来达到治疗效果。从理论上讲,这是对音乐原始功能的回归。对一些有音乐创作基础的病人由治疗师给予相应的主题,如“愤怒”、“内疚”、“安详”等等,让病人进行即兴创作。当然,这两类技术常常会合在一起运用。近年来,美国的音乐治疗在临床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疗效。在脑病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应用音乐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引起的步态异常,控制复杂性癫痫的发作频率,改善老年性痴呆的行为模式等等。在婴幼儿与儿童中的应用,也引人注目。如用“共振音乐”使早产儿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趋于正常,提高血氧饱和浓度等。甚至,在减轻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类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方面都有明显疗效。另外,音乐治疗技术的发展,还表现在发明了一系列专用于音乐治疗的乐器,如“琴床”,其琴身像床一样,让治疗者躺在上面,被治疗者不但可以听到音乐,而且通过身体的触觉直接感受到优美的振动,增强治疗效果。

绘画疗法在生理性疾病方面难与音乐疗法竞争,但在心理性疾病方面却具有特异的功能。因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大多具视觉性,而且,各种创伤性的心理障碍,常被压抑到无意识,形成“情结”,这些“情结”难以用日常语言表述;用绘画这种象征性语言,则能优秀地表达、宣泄和整合,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绘画治疗特别适合不能说话或不想说话的患者,如失聪、弱智、大脑损伤、孤独症、对语言有阻抗等。适合绘画疗法处理而且疗效显著的主要有:饮食障碍(厌食和贪食)、物质滥用(吸毒、酗酒)、分裂性人格障碍、性行为异常等等。尤其是情绪激烈而控制困难的儿童,绘画治疗比起其他治疗方法有较大的优势。

绘画疗法一般采用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自发性绘画”和主题性绘画两种方式。前者尤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看作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精神病学诊断中常用的“罗夏墨迹测验”演变而来的。据文献记载,对于高明的医师,在诊断精神障碍方面用绘画作品比用“CT”或“心理测量量表”准确度更高。而病人则能通过绘画来审视自我,修正扭曲的自我,提升社会交往的技能,增强同一性,使精神健康成长。

其他也比较成熟的艺术疗法还有“心理剧”、雕塑疗法、故事疗法等等,皆各有所擅长的领域。目前,最有潜力的艺术治疗是“影视”疗法——利用当代先进的影像艺术来创造高度逼真的各种情境,来获得特定的治疗效果。例如,在帮助患者克服各种恐惧症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艺术治疗方式,也从早期的“一对一”,逐渐采用“集体治疗”,即采取建立“艺术治疗小组”来达到共振的效果。治疗环境由早期的中性的、不受外界干扰的地点,如医院、诊所逐渐发展为进入家庭,进入日常生活环境去进行治疗。

透视华裔美国女性文学 篇7

关键词:创作动因,时代,种族,环境

美国主流文学从殖民地时期已经走过近四个世纪, 华裔美国文学只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然而其中的华裔美国女性文学虽然起步较晚, 却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多变的写作手法, 在美国主流文学的舞台上粉墨登场。

回溯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亚裔作家伊迪丝. 伊顿独角书写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多层面,多声道的撰写;首先,唐人街女作家黄玉雪作品在二战末期闪亮登场,随后七十年代唐亭亭作品,八十年代的谭恩美,九十年代的任璧莲、伍惠明。 使人情不自禁要回望历史,从十九世纪中期美国淘金时代华人移民大潮到二十世纪初期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之滥觞,这期间为何难寻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之踪影?华裔美国女性文学有着独特的女性特点,那么,什么因素是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发展的推动力?

一、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创作动因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H.A.Taine)在他《艺术哲学》 中提出关于文学艺术发展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学说,[1]即文学创作决定于时代、种族和环境。丹纳的所谓环境,既指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也指社会文化观念、思潮制度, 包括国家政策、政治斗争、宗教信仰等等社会环境,。因此, 接下来考证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种族和环境要素。

1、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社会时代背景-反华势力禁止女性入境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最早到美国的第一代移民, 多是开发美国西部的男性劳工。因美国社会排华势力-美国资本家、政客、种族主义者和白人劳工,不仅排斥华人劳工, 也禁止中国妇女入境。按照学者乔治.佩弗尔在他的《假如他们不把妇女带来——排华之前的华人妇女移民史》书中所述,“假如他们不把他们的女人带来”,不繁衍后代,美国就永远有可利用的“廉价劳动力”来源。[2]从1875《佩奇法》 到1882的《排华法案》及1888年的《司各特法案》 可以看出当时美国排华势力的丑恶嘴脸,禁止所谓“妓女” 的华人女性进入美国。其实是以此为借口,阻碍中国妇女和劳工的妻女的移民。

中国妇女不仅在移民政策上受到的极大歧视和排斥,而且在入境前的“天使岛”滞留审问期间,更受到非人的待遇, 她们与一起来的丈夫或父亲隔离或被遣返。

2、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种族要素-种族主义、性别歧视

丹纳的种族指的是种族特性,它来源于天生的遗传性, 是一个种族区别于其他种族的独有特性,这是一种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的原始印记。[3]美国自称 “大熔炉”, 指的是单向的“异族同化”。而自称 “Chinaman” 的华裔具有中华民族异乎寻常的勤奋、勇敢、吃苦耐劳和温和、善良、恭敬、忍让的优秀品质。正是内在的这些优秀品质, 使得中国劳工在美挖矿井和修铁路中任劳任怨,却被白人工人认为威胁到他们的生存而遭受仇恨和排斥。

排华媒体或甚是美国作家,对华人的形象已经完全的程式化。如反华的旧金山报界,把男子定性为“苦力”,把华裔妇女诬蔑为“妓女”。[4]

3、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环境—边缘化、夹缝生存

对于在美的中国移民女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时期,她们多是劳工、农夫、厨师的妻子和经营洗衣店、中餐馆的妻子。洗衣、做饭、照顾孩子、管理家务。[6]由于当地白人排华和种族歧视,她们的活动范围被局限于唐人街或华人居住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主流社会反华势力情绪高涨,种族歧视大行其道。在美华裔妇女处于美国社会的边缘;不仅如此,而且在美国的华人社区或居住区,仍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氛围”—以男权为中心的男耕女织的家庭观念,女性生存的意义限制为妻子、母亲的角色。并且在美帝国主义霸权势力下,美国当局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压迫弱势的华裔族群,在文化上,也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偏见的“东方主义”、种族霸权主义。

因此此时,在美国主流文化里,华裔美国女性文学还不存在发展的任何要素, 无论时代、环境还是种族,此时的失声状态,也正是法国哲学家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 1984)的“话语”与“权力”理论的佐证。

虽然被后来研究者称为北美亚裔女性作家第一人的埃迪斯. 伊顿(Edith Maude Eaton), 在1989到1913年,以“水仙花”(Sui Sin Fa)的中国人身份发表大量短篇小说,其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个欧亚裔人的回忆拾零》 (1909) 和《春香夫人》(1912) 。但是,作品没有引起社会的强烈共鸣,也不可能在霸权主义,种族主义横行和排华的思潮的主流美国文化下引起注目。 在1914年伊顿英年早逝后, 作品便无人问津,61年后,直到1975年才在《哎呀!美国亚裔作家作品集》确定了伊顿在华裔文学史上的先驱地位。

二、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华裔美国女性文学

在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中,种族因素是内部根源, 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的推动力量。[7]因此,种族、 环境、时代三者是一个整体,制约着文学创作的发展,影响着文学创作的走向。所以,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二战末期, 美国对华移民政策改善,美国大众对华裔的态度开始好转, 美国学者“大熔炉”论,提倡美国文化应吸收各种异质文化因子,着意打造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于是,华裔美国女性走出了家庭,冲破中国传统对女性的束缚和种族偏见,女性主体意识不断提高,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她们得到了更高的教育机会,也获得了更多的参与社会的权利, 其中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家, 通过文学创作表达源自民族内在根源的内心独白。

作为第二代华裔女性及作家的代表黄玉雪, 创作了自己的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体现了中国的女性的勤劳正直、 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华裔女性在美国种族歧视下,摆脱了来自于父辈中国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束缚,取得社会成就的故事。正是种族要素的内部根源,社会环境的外部影响力和时代思潮的推动,使得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在主流文化中华丽转身,获得社会的认可。

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华裔美国女性文学

种族,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人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这种种族特性是一个民族的原始模型的巨大标志,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生命力量或原始冲动,是第一性的不变的印痕,它隐藏在这个种族的变化着的语言、宗教、文学和哲学之中,隐藏在种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8]在这种历史进程的大潮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爆发了反越战争运动、黑人民权运动、泛亚运动、女权主义运动,争取各种平等权利的社会活动非常活跃,在伴随而兴起各种文化思潮下,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也如决堤之大坝,呼之欲出。一批才华横溢的女性作家,如,唐亭亭,谭恩美、任碧莲,伍慧明等,他们对华裔先辈在美受压迫受歧视的历史刻骨铭心, 对现实生活中的种族歧视了若指掌。 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有着和丹纳类似的关于文学创作要素的描述,厨川白村认为,正是“主的欲望”与 “社会压迫”这两种力的冲突,才产生了苦闷压抑的情绪,[9]正是华裔美国女性作家在种族和性别双重压抑下的内心苦闷的呐喊,与 “社会压迫”成了文学艺术创造的“原动力”。

在新的时代文化思潮影响下,特别是,作家汤亭亭和谭恩美以及伍惠明在表现华裔女性美国文学创作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不同于初期的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多是自传体的写实作品,有更多虚实结合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反传统、反中心,反霸权、倡导多元文化的特点;如作家任碧莲的反本质主义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并且,在写作手法上, 运用不同的“原型”,如“英雄”、“母亲”、“魔鬼”、“智者”、 “死而复生”、 “骨” 、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使得作品显得阴冷、多面、怪异、超凡,是古老幽灵在作家身上的还魂, 是中国 “魂”追寻中国“根”的“ 原型意象”, 是女性主义意识的“集体无意思”[10]表现。

四、总结:

美国当代文学 篇8

一、生态文学我国生态文学发展的现状

生态文学是一个较为冷门的文学体裁,在我国生态文学作品还较少。生态文学最早被传入我国是在1949年,由散文家徐迟先生翻译的《瓦尔登湖》作为我国的生态文学启蒙[1],引导着我国的生态文学发展。

在我国生态文学发展出现的问题具体有三方面:第一方面,中国的生态文学作家错误的理解了生态文学的含义,我国文学家们在创作时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带入文章,同时不断的扩大自己的情绪,在创作生态文学时,作家对生态文学题材的把握容易出现偏差,而生态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描述自然、感悟自然,而是要有生态思想,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2]。第二方面是我国生态文学缺乏批判性,生态文学是在生态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有很强的文学批判性和文学警示性,如果还是简单的描写生态问题,而不是深入的披露生态问题发生的原因,很容易使得生态文学流于表面,阻碍着生态文学的发展。第三方面,现阶段的生态文学缺乏反思,深入的刻画生态问题,并不能达到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只有具备强烈的警示性,才可督促人类进行反思的同时做出相应的措施,进而从根本上推动生态文学的发展。

二、基于生态文学研究美国灾难电影

1、灾难电影与生态文学

灾难电影是基于生态文学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是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的艺术家思考创设的产物,灾难电影从本质上讲是在宣传导演的生态理想,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带给观影者很强烈的警示印象。生态文学和灾难电影是互相融合的关系,生态文学中丰富的内容故事,因为受众性的原因而不被大众所熟知,而电影作为一种形象化的媒介,在社会中广受欢迎。将二者相结合,把生态文学中描述的生态题材用电影的方法表述出来,使得生态问题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使得人们在观影时,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现阶段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从而激发观众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真正体会到生态文学所表达的生态价值,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目标[3]。

2、美国灾难电影中的生态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建设更加现代化和快速化,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为了建设现代化社会,人们不停的索取自然资源,包括林木资源、水资源等等一系列生态资源,而生态资源再生是一个很长的循环过程,在短时间内很容易达到枯竭,给自然环境的发展直接带来危害,间接的使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美国的灾难电影很大程度上都是对人类给自然带来影响的模拟预测写照,比如最近几年经常被人们提及的美国灾难电影《后天》,影片就从生态视角阐述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以及影响的一种生态思想,间接启发着人类要对自然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后天》影片讲述的是地球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气候异变,地震及海啸在地球频繁的活动,北极冰川融化使得整个地球逐渐处于冰封状态,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利用三维技术将生态遭到破坏的场面搬到大银幕上,使得生态思想从书本上的固态形式转变为形象生动的样貌,给观影者带来巨大的意识影响,震撼的电影灾难场面使得观影者反思自己带给地球的伤害,逐渐建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同时美国灾难电影中有着浓烈的批判色彩,具有很强的生态文学性质,比如过度的利用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中反复进行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又比如美国灾难电影中经常对生物科技进行一种批判[4],在《狂蟒之灾》系列以及《生化危机》系列中都有着显著的特征,单以《狂蟒之灾》为例,电影讲述了有钱的商人为了自身寿命的延长以及巨大的生物价值和利益,投资对命名为“血兰花”的物种进行生物研究,使得当地的生态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同时当地的一种巨大的蟒蛇因为生态环境受到人类干扰,开始对人类进行剧烈的反抗与报复,在《狂蟒之灾》后面的几个系列中科学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证实某项科学技术,不断的利用蟒蛇进行科学实验,导致出现严重的生态灾难,使人类自食恶果,种种表现都在批判着人类的自以为是。

美国灾难电影实际上始终保持着一种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比如《海啸奇迹》,讲述了一家美国人在泰国度假遇到的印度洋海啸,电影充分表现了海啸的可怕以及人类在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无助与渺小,同时也表现出了主人公在面对生态灾难时的勇敢与不屈,最终海啸平息,一家人温度团聚,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故事,整个故事用电影的方式,将未来可能会发生的生态灾难用2个小时的时间形象的描述出来,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印象,提醒人们自然资源的珍贵性,只有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才可以真正意义上的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生态文学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会逐渐影响到人类的价值观、世界观,美国灾难电影将生态文学中的生态思想形象的传输给观影者,使得人们逐渐建立生态意识,达到建设生态环境的目的。从生态文学的视角下研究美国灾难电影,可以清楚的发现人们已经在反思与自然的关系,这对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大自然中未知的世界,为利用大自然带来的无限经济效益,人类依据科技发展的水平大力开采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文学因此应运而生。美国灾难电影在基于生态文学的基础上,将一系列生态危害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描述出来,使观影者记忆深刻,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本文简单的阐述了生态文学的内涵、现状,并在生态文学的基础上简单的探讨了美国灾难电影,以供参考研究。

关键词:当代生态文学,美国灾难电影,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娟娟,王祖友.生态文学研究在中国(1984年—2013年)[J].学理论,2013,24:167-169+185.

[2]温阜敏,饶坚.中国生态文学之现状、问题与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10:76-79.

[3]岳丽萍.美国生态文学与美国灾难电影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04:59-62.

美国东方主义——华美文学之缚 篇9

1 American Orientalist Representation in White American Literature

As a whole,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hinese and Chinese Americans in the white American literature are denigrating stereotypes, of which there are at least the following three kinds Ah Sin the heathen Chinee, Fu Manchu the Chinese villain, and Charlie Chan the model minority American.

Ah Sin was created and popularized by Bret Harte (18361902) in"Plain Language from Truthful James" (1870) , a poem better known under an alternative title"The Heathen Chinee, "which describes two white men, "truthful"James and Bill Nye playing a card game with Ah Sin.Nye loses his game to Ah Sin so he turns to James and accuses Ah Sin:"We are ruined by Chinese cheap labor."What follows is a bloody, violent, murde scene, which the poem chooses to evade and suppress:"In the scene that ensured/I did not take a hand." (Harte, 2002:129133) To be frank, the poem might have been mainly intended by Bret Harte for a political satire and Ah Sin been used as a comic figure to expose the follies and injustices of the white world.In the course of its dissemination, however, the poem came to be interpreted by the white readership to prove only the trickery o the Chinese, while the negative character of the white gamble Bill Nye and the satire against the white mainstream were forgotten or deliberately neglected.

Unlike Ah Sin, Fu Manchu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yellow peril"in the eyes of the white as his fiendish mastermind endanger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West.In the phantomlike imagination of Sax Rohmer (1883-1959) , Fu Manchu was the head of the"great yellow peril, "a racial threat to the white.Sax Rohmer's racist description is absolutely of Orientalism because he had never been to China and knew therefore nothing about China and his characters are out of his pure Orientalist imagination of conceiving the Orient as"evil, ""uncanny, ""inscrutable"so as to justify the superiority of the West.His Fu Manchu series have made a great deal of literary influence as the image of Fu Manchu has been absorbed into American consciousness as the archetypal Chinese villain of the"yellow peril."

As an opposition of Fu Manchu, Earl Derr Biggers (1884-1933) fabricated Charlie Chan to break away from the"yellow peril"and to consolidate the distortion of Chinese as incapable effeminate weaklings.Nearly every aspect of Charlie Chan is a direct contravention of that of Fu Manchu—the"yellow peril."Fu Manchu is tall, bony, and yellow;Charlie Chan is shorter, chubby, and pink.The former is angry and threatening;the latter stays calm and apologetic.The two characters, however, do not represent archetypal dualities such as good and evil.Rathe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m is"drawn along a racial line" (Zhao Wenshu, 2004:35) , with Fu Manchu embodying yellow power and Charlie Chan supporting white supremacy.

Anyway, both Fu Manchu and Charlie Chan in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are created specially by certain values and beliefs of white supremacy, not by the real people in any condition of the Chinese and Chinese Americans'own history.Fu Manchu is described as the embodiment of the"yellow peril"because he is a Chinese whose behavior is uncontrolled by the white Americans;Charlie Chan is not defined as part of the"yellow peril"because"his subservient behavior to white Americans indicates that he has been, in a sense, domesticated and trained" (Wu, 1982:182) .In this way, Charlie Chan exemplifies the model minority American.Speciously, "model minority"of this discourse is a great"praise"to Asian/Chinese Americans;actually, however, it detaches them from their association with other racial minorities by"hailing them as a white-appointed‘model'"while i distinguishes them from Caucasian Americans themselves by"calling Asians their‘minor'" (Li, 1999:10) .

Similar to the patterns of Orientalist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 men, Chinese American women are represented respectively as the submissive and servile"Oriental Wife, "the malicious Dragon Lady, the faithful Oriental Butterfly.

In a word, no matter whether Chinese and Chinese Americans are represented in the image of Ah Sin, Fu Manchu, Charlie Chan, or their female counterparts, they are invariably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white values.If they are threatening, they are evil;if they are useful, they are good;if they fall somewhere in between good and evil, they are simply stupid or inscrutable.The consequence is that, under the extreme burden of American Orientalism, Chinese immigrants and their descendants are put in their places and never allowed to change or develop in the cognitive world of the white imagination.It is unfair and baleful to the people thus represented.To see themselves represented in a fuller range of humanity, Chinese and Chinese Americans have to rely on writers of their own.

2 American Orientalist Burden on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American Orientalism is an extreme burden on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On the one hand,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try their best to subvert those Orientalist stereotypes unfairly forced upon their ancestors and themselves.On the other hand, if they hope to be accepted by the Orientalist white mainstream, they seem to have to give their writing an Orientalist form, though the writing may deconstruct essentially American Orientalism from its core.It seems to be an unreachable goal.

In American multicultural context,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resorting to Chinese culture, create an ethnic difference which helps Chinese America to gain a niche in multicultura America.This difference, however, places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in a quandary as well:to erase the difference seems to eliminate Chinese American legitimacy in multicultural America but to emphasize it seems to move away from their claiming America.More complicatedly, "despite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persevering efforts in claiming America, the white mainstream seems stubbornly reluctant to abandon their Orientalist expectation of an exotic Chinese America" (Zhao Wenshu, 2004:225) .As Amy Ling notes,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are frequently caught"between worlds":"Their facial features proclaim one fact—their Asian ethnicity—but by education, choice, or birth they are American" (1990:20) .Frank Chin is another Chinese American writer often attacked by this Orientalist discourse.Once at the premiere of his drama Chickencoop Chinamen, the white critics censured that the characters in the play were"not like the Orientals" (Kim, 1982:xv) .

As mentioned above, Caucasian American writers'representation of the Chinese and Chinese Americans generally made stereotypes which could offer no living values for Chinese Americans.Facing up to the extreme burden of American Orientalism, 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should and would take the debunking of the stereotypes as their foremost task to claim a representational ground of a viable Chinese America.

参考文献

[1]Harte, Bret.The Plain Language from Truthful James (1980) [EB/OL].Great Books Online.[2002-07-30].<http://www.bartleby.com/102/200.html.

[2]Li, David Leiwei.Imagining the Nation: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Consent[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Ling, Amy.Between Worlds: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M].New York:Pergamon Press, 1990.

[4]Wang, Jennie.The Iron Curtain of Language:Maxine Hong Kingston and American Orientalism[M].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7.

[5]Wu, William F.The Yellow peril:Chinese Americans in American Fiction 1850-1940[M].Hamden:The Shoe String Press, Inc., 1982.

华裔美国文学的翻译问题研究 篇10

Chine s e Am e rican Lite rature被翻译成华裔美国文学, 这一用法主要根据英语中的语法来结实翻译的, Chinese American作为英语中的定语来修饰Literature, 一般人看到英语单词会直接翻译过来, 变出现美国华裔文学, 类似于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黑人文学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 犹太人文学等。随着华裔文学作品的深入和研究, 很多在国内兴起的华裔美国研究人开始用“华裔美国文学”。Chine s e Am e rican Lite rature被翻译为华裔美国人创造的文学, 但是由于译名太长, 久而久之被人们翻译成华裔美国文学, 其实华裔美国文学和美国华裔文学都有人在争论, 但是两者又都被大多数人赞同。随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延伸, 我国大多数的翻译作家都有自己的译名, 像鲁迅、余光中等我国知名作家, 在当时的年代翻译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译名被广泛使用, 不论是美国华裔文学还是美国华人文学, 都被赞同使用, 但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美国华人文学被赞同的还是比较多的。

二、理解华裔美国作家的名字

教学我们在阅读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时, 经常记不住作者的名字, 但是简单的方法便是记住作家前面的单词, 文学研究表示, 很多华裔作家的的中文名字是用音译过来的, 音译的方式好记又方便。许多美国华裔作家也希望能用中文名字, 因为他们的祖先是中国人, 他们被第一批送往美国, 不能将自己的中文名字带到美国, 以后的子子孙孙都要使用中文名字, 其实这些人也很痛苦, 他们很希望自己能够用中文名字, 著名作家汤婷婷在《孙行者》中大量引进中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内容, 但是在她写里面的人名时不得不考虑中国姓氏的文化, 她在美国售书签字的时候, 在自己的书中签的是自己的中文名字。

由此可见, 美国华裔作家从心底是很希望能够用到自己的中文名字的, 也许这仅仅是她会写的几个中文汉字, 很多华人虽然去美国定居, 但是他们的美国名字仍然包涵中文的色彩, 例如Chew, 在中文汉字中是“赵”的姓氏。同样, 华裔美国历史作家Judy Yung, 他的父亲本来姓谭的, 但是他却以杨姓进入美国, 并用杨姓生活很久, 但是父亲去世之后, 就将自己的姓氏改为谭姓, 后人称他的也不一样。至于华裔美国人怎样将自己的姓氏变成中文名字的, 我们有用音译的, 也有一直流传下来的姓氏直接翻译成英文的, 有些作家对自己的英文名字并不是很讲究, 但是翻译成中文名字却考虑很久, 这也许就是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之处。

三、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中注意的问题

首先, 要多了解华裔美国历史, 尽可能多的查阅美国资料文献和参考书, 尽可能少的避免在阅读华裔美国文学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有很多参考文献中, 很多的单词解释有上百种, 但是翻译本人要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并且按照作者的意思进行翻译, 一个地方出现错误可能导致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都会跟着出错。例如, Burlingame Tre aty不是《柏林盖姆条约》而是《蒲安臣条约》, 仅仅一个书的名字就会被翻译出错, 一个书名的错误会是很大的失物, 美国英文单词有很多类似能够有出现错误的单词, 一不小心翻译失误, 就是闹出很大的笑话, 意思就会差出很多, 英语很多单词也有这样的翻译失误, 例如, que ue tax不是排队税而是“辫子法案”。很多语言习惯会造成在翻译中的失误, 尽可能阅读多的美国参考文献, 多了解美国的文化历史, 避免造成严重失误。

例如在《喜福会》中, 作者直接把名字用英文拼写出来, 在对整个文章翻译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解释。“Jing like excellent jing.Not jus t good.it’s s om e thing pure.e s s e ntial, the be s t quality......”“suyuan, she says.......”。

其次, 要充分了解作者的家乡文化和语言方言。有些作家是美国纽约城市的, 英文翻译可以按照单词内容翻译, 而有些是美国某一城市乡村作家, 我们就应该阅读相关属于这个作家的家乡的作品, 作者的家乡不同, 所用一样的单词所表达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英文单词应该按照作者的家乡方言来翻译, 更能表明作者的真实想法。认真阅读原文也会对翻译有所帮助, 从原文的上下文解释中, 我们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翻译成比较完整的句子, 并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从翻译作者的文章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能更好地理解全文的意思, 只有完全掌握全文的思想情感内容, 才能更好地翻译出原来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最后, 其实华裔文学作品的翻译很广泛, 涉及到的外国文学教材也很多, 所以翻译本人不仅要对这些方面有很大的了解, 而且还要多多向更资深的老学者请教, 有很多对于华裔美国文学作品颇有研究的老学者阅历十分丰富, 很多单词和意思迎刃而解, 还有就是多向一些媒体学习, 例如电视台广播互联网站等, 有时候经常出现美国华裔文学作品的出现, 还有对一些华裔作品的解释, 很多美国作家的译名和现实中书中的译名还不是完全一样,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书中获取知识, 还要懂得运用身边的多媒体科学技术, 学会多方面掌握更多的有效资源, 很多在现实中没有解释出来的, 在媒体网络上有一部分都会公布出来, 所以, 华裔美国文学的翻译是十分颇深的, 要求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翻译每一篇的文学作品中能够不断收获更多的文学内容, 为以后的翻译做基础准备。

四、小结

综上所述, 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中出现过很多的问题, 虽然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时间较短, 但是仍然很繁荣, 很多美国文学作品被翻译之后, 意思表达的不是很明确, 作者的译名翻译的千奇百怪, 但是根据国家的文化习惯等, 又有很多参考的地方, 很多外国文学的原著我们无法看到, 只能从翻译的文章中慢慢品味, 这就要求翻译人的个人文化知识水平。随着中国文化的强大, 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华裔美国文学也会不断有着新的变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文化也相应的发展起来, 文化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并走向世界。我国对美国文学的翻译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对于美国的一些宗教文化、爱情文化等有了进一步了解, 随着华裔美国文学的增多, 华裔作品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但也相应的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华裔美国文学翻译的研究, 进一步深入国家文化、美籍华人下的文学作品的研究。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作家

参考文献

[1]金丽华.花木兰传奇的另类改写[J].时代文学, 2010.

[2]侯梅.回译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吴冰.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问题[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0.

剖析当代美国的品德教育 篇11

关键词:品德教育;金钱观;宽容;谦让;道德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07)12-0112-02

翻开不少报刊杂志都登载了这样一篇文章,即《25年前的预言都错了》,说的是79年中国一个访问团考察了美国初级教育,其结论是: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病入膏肓,并预言20年后,中国的科技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超级大国”。其理由大致有四:美国的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二年级小学生大字不识一斗,掰手指算加减乘除,整天奢谈发明创造;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课堂失控。

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考察团也得出了同样的定论:20年后,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其理由也有四:中国的学生上课规范;早出晚归,学习勤奋;家庭作业繁多;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优劣。

文章最后说: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二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其原因是两家考察都只注意了一些表象,既没有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更没有进行客观的深刻思考,而且由于旧的传统世界观和方法论,即使了解了本质性的情况,进行了反复讨论、思考,仍难跳出老框框而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在对金钱的态度,多年来国人对“金钱”一词讳莫如深,把金钱一词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等同起来。当年改革先锋袁庚先生提出“时间就是金钱”这一口号时,好像触动了人们的神经,群起而攻之,而这里的“金钱”就是指“财富”而言。其实争取时间可以为国家、人民创造财富又何罪之有,人们的传统观念实在是根深蒂固的呀。

而美国人却十分重视培养青少年的金钱观。记得美国电脑网络专家威斯理找中国老师学汉语,其15岁女儿也随堂听课,威斯理表示每个月多付50美元,后来这50美元是麦克15岁女儿直接支付的,中国老师有些不解,威斯理说,女儿从小就树立了独立的意识。后来中国老师逐渐发现威斯理家的许多家务事都由其女儿承担,而威斯理则支付给女儿报酬。威斯理新开发的电脑游戏软件,让女儿先行尝试并规定,只要提出一个修改意见,不论对错都奖励25美元。

中国老师提出质疑,这些做法会不会使青少年一味地“向钱看”?而美国人却认为,向钱看没有什么不对,这样做是让他们知道赚钱不易,并要付出劳动,而且美国人认为孩子形成的是一个健康的金钱观。

金钱其实就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别的商品。人们每天都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时刻面对金钱。这些正常的面对与那些钻到钱眼里的“向钱看”那种拜金主义完全是两码事。

其实,我们有些中国家长一些做法还远远不如有些美国父母,有人曾做如下对比描绘:

美国父母:“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超出预算!去把车库打扫干净或把花园的草割了,我们就可以再给你一些钱花。”而中国父母则说:“钱用完了,就到书房抽屉里去取!”

美国孩子说:“我已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中国孩子说:“我要去旅游了,请你给我一笔钱!”而中国父母对钱含而不露,但其中包含着溺爱。中国孩子不去攒钱,暴露了其软弱的依赖性。

于是,我们在美国的大学里看到大部分的学生是挣取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并且以此为荣,某一天,突然发现和某某一起在餐馆里端盘子的那个女孩是大律师的千金的情况一点也不会令人吃惊。而某一天,又看见那个刚买了一辆赛车的中国男孩又提了一箱现金去买另一辆赛车,理由就是看不惯别人跟他一样有3辆赛车。

对待金钱观的态度说明,对两国的教育状况,必须用全新的理念进行剖析,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如果用全新的理念看待中国访问团所遇到的情况,就不会匆忙定下武断的结论。

我也到美国做过短期考察,并阅读了一些有关青少年教育的书报杂志,总的印象是美国教育机构、社会人士及广大家长是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的,美国学者还将青少年的品性视为“站立生命的基石”。《哈佛家训》就是明证,作者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地陈述道:“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应该让他们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炼优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习惯。”这道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心声,也说明品德教育已提到子女教育的日程。而他们的教育方法也不刻板,绝不是单纯的说教,是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各种榜样,令其效法。

全美自拥有学校之日起,学校就被视为年轻人学习最有价值东西的殿堂。在学校,教师、书籍将青少年带入具有极强道德感的文化交流之中。家长中的不少有识之士也认为孩子先学会做人最为重要,只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他的知识和能力就会沿着健康之路发扬光大。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学校与家庭必须结合成一个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的坚强团体。如果家庭与学校放纵青少年伤害他人,破坏社会生活,那就意味着“学校将变成屠场”。

而在中国,由于当今人口过剩,整个社会存在着相对激烈的竞争,许多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初中的知识,而初中生已经开始学习高中知识,高一的学生就要把高中三年的知识都要学完,好留下时间来准备考大学,而我接触到的大一的学生甚至都不懂得坐扶手电梯的时候应该站在同一边,好让赶时间的人可以从另外一边先走。

这不得不让我们有点担心咱们的孩子今后如何跟国际接轨,好在我们的孩子聪颖、伶俐,很容易教化,可是,我们难道不应该在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的孩子明白“谦让的心,犹如宇宙中的天空,有如大地上的海洋和山谷——谦让者因宽容而博大,因博大而有力。好争的人,天将与之相争;谦让的人,天将与之相让。”(引自《哈佛家训》)

不过,即便是美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制定并推行了良好的道德规范,社会是不可能以教育家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腐败的东西仍不免象瘟疫一般传播、感染着广大青少年。暴力、吸毒、卖淫、早孕、盗窃等现象近年来在美国也是有增无减,有的事件还令人触目惊心,1999年4月20日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两名高中生杀伤27名师生的悲惨事件就曾震动全美。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过去的30年间,男性青年自杀与杀人死亡人数以441%和479%比率增长着。

连美国公众都普遍认为,青少年道德品质滑坡是美国当前的首要问题。不少学校也提出要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并付诸实施。1997年的美国总统《国情咨文》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美国教育部部长赖利指出:“美国在21世纪的成功,关键取决于青少年良好的文化知识和道德准则。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有些国会议员甚至建议把青少年“品质教育”活动列入宪法,强制实施。现有约20多个州的立法机构颁布了推行青少年“品质教育”的教育课程的法规。有些州还规定定期举办道德品质教育的主题活动周。

为了培养大批富有创新、进取精神的人才,近几年来美国各地纷纷建立起青少年“道德品质”研究中心和试验基地。

就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来讲,政府的决策和投资是非常重要的,但具体贯彻和施行者则是学校;就学校和家庭来讲,学校也是首当其冲,因为美国不少家庭结构十分薄弱,使学校责无旁贷地成为教育青少年的核心角色,学校有责任把青少年培养成道德上成熟的人。

美国“重视品质同盟会”的研究为学校青少年品德教育确立了道德品质的目标。即“六大支柱”: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公德。它超越了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局限性,成为每位青少年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

以对“六大支柱”的具体解释来看,此项研究成果得到美国公众的普遍认可也就不足为奇了。

“信赖”包括诚实、不欺骗、不偷窃、坚持真理、效忠国家、忠于家庭等;“敬重”包括尊重别人、宽容差异、举止礼貌、语言文明、用和平方式处理愤怒与争执;“责任”包括干好本质工作、自控自律、谨慎可靠;“公平”包括照章办事、不存偏见、不推诿过失、倾听别人意见;“关怀”包括善良、热情、宽恕、助人;“公德”包括合作、参与、和睦、遵纪守法、尊重年长、保护环境。

其内容条款清晰,语言简明,既是做人的最高准则,又具有可操作性。

美国青少年“品质教育”活动历时十余年,其初衷仅在于改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与习惯,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勤劳的好公民,后来逐渐拓宽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多方面提高,如艺术修养、身心素质和创新思维。此项活动明显超越了预期效果,对增强全美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学校是怎样具体操作的呢?不少学校注意将六大支柱——目标逐步形成自己学校的校风,他们认为校风是德育的晴雨表,它对关注者有很强的震慑力。因此学校、教师都努力带领青少年进行校风建设,让学校逐渐凝聚成公正、友爱的氛围,形成强烈的荣誉感、道德感,养成热心公益服务的好习惯。

为使青少年产生鲜活的实感,学校、教师应尽多地树立一些德行高尚、品格良好的榜样,并选用一些青少年堕落、腐败的实例,从正反两方面帮助孩子“认真去想,认真去爱,认真去做。”

在品德教育活动中,学校和教师还应注意挖掘他们国家自身的道德遗产——宗教。从历史上看,美国道德价值观念源于基督教教义。于是他们利用宗教课和礼拜活动,教育孩子行善积德、助人为乐、诚实坦白。虽然宗教有其局限性,但在美国这样信仰宗教的国家,利用它教育青少年抑恶扬善,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学校、教师组织青少年参加文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进入绘画、音乐、戏剧、舞蹈等各种俱乐部学习,带他们参观博物馆、艺术馆,浏览历史名胜,进行野外训练,寓品德教育于有趣的娱乐游玩中,借此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扩大视野和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他们文化学习的进步。

教育系统也制定了相应的咨询和检查制度和改革措施。他们建立了有效的咨询网络,让全国学校共享教育资源。由此使全美青少年品德教育覆盖1000多个学区,各地利用先进网络手段,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并通过此手段让有关专家对实施中项目评估、指导。

美国大学在招生时,不在满足于学生的成绩,而更关心教师对学生的评语,以了解考生是否合群,是否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著名大学更加注意领袖人物的素质培养,不会将眼睛只盯在考生的优异成绩上,有时还要增加面试,观察其实际能力、进取精神和责任心。工商界招聘人士认识到,成绩优异而品德败坏的学生只回损坏企业的形象,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多年来,美国微软等众多大公司都以推动全社会“品德教育”为己任。

全世界的历史都是总结经验教训宝贵的财富。美国人十分注意总结埃及、伊拉克、印度等文明古国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原因,并得出结论认为,“上述国家的衰落,与其说是他们的经济衰退、物质匮乏等因素引起的,还不如说是其社会道德滑坡、人口素质下降、缺乏民族自信而造成的。”这一总结对全球各国均有借鉴的意义。

中国的经济正处于上升和发展的阶段,高等教育也慢慢从英才阶段走向通才教育阶段,我们的青少年们会经历比其他国家的同龄人更多的诱惑和更激烈的竞争,如何让咱们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去更好地适应环境,去处理好与同学和老师以及周围人的关系,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实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责任。而剖析了当代美国的品德教育后,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人对青少年道德规范培养,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美国文学在湖南的译介和传播 篇12

一、湖南出版界对美国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湖南人民出版社作了美国作品和评论的译介工作。1979年,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易漱泉等选编的《外国短篇小说选》, 选有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索尔贝娄的《寻找格林先生》。1980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省外国文学学会, 其科研“五年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有刘重德译的《汤姆叔叔的小屋》。1981年,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王远泽、张铁夫等选编的《外国散文选》, 其中选有马克·吐温的《给坐在黑暗中的人》、《“辉煌的战绩”》, 丽莲·海尔曼的《朱丽亚》, 菲里普·鲍诺斯基的《桑树街的一年四季》。1982年,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易漱泉等选编的《外国文学评论选》 (下册) , 选入美国考利的文章《海明威, 这头老狮子》。1982年,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易漱泉等选编的《外国中篇小说选》 (上册) , 选录马克·吐温的《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约翰·斯坦贝克的《珍珠》。

199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乐黛云、张铁夫主编的会议 (1) 论文集《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 该书收录了葛中俊的《厄普敦·辛克莱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开始,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经典丛书《诗苑译林》, 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第一套优秀外国诗歌中译本丛书, 这套系列优秀的翻译诗集, 总结介绍我国五四运动以来译诗的成果, 它出版规模大、出版时间跨度长、翻译阵容强, 在全国的影响深远, 被北岛誉为“汉译诗歌第一丛书”。其中, 1985年出版、申奥译的《美国现代六诗人选集》, 选录了被誉为“美国现代诗歌之父”的庞德以及弗罗斯特、桑德堡、威廉斯、肯明斯、休斯等六位诗人的诗。1987年出版的郑敏的《美国当代诗选》, 所选的女诗人狄金森是美国诗坛上一位极其重要的诗人, 她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曹明伦译本和韦白译本分别是目前国内爱伦·坡和狄兰·托马斯诗歌的最全译本。曹明伦根据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奎恩教授编注的《爱伦·坡集:诗歌与小说》所翻译的《爱伦·坡诗集》于2012年出版。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唯美倾向的作家, 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远祖。韦白译《狄兰·托马斯诗选》, 收有诗人各时期的力作88首, 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围绕生、欲、死三大主题, 掀开了英美诗歌史上新的篇章。

自1985年开始,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散文译丛》, 每辑十册, 这套丛书一直受到著名作家、翻译家以及诗人如萧乾、冯亦代、徐迟等人的关注。其中第一辑收录斯坦贝克的《战地随笔》、欧文的《欧文见闻录》。第二辑收录E.B.怀特的《白一碧散文选》;第三辑收录霍桑的《花蕾与鸟语》、爱默生的《美的透视——爱默生散文选》;第四辑收录海明威的《一个作家给编辑的信》。

二、湖南学者对美国诗歌的传播

中美文化交流仅百余年历史, 但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湖南学者蒋洪新等人从文化角度探讨美国诗歌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对中国文化的接受。199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走向〈四个四重奏〉——T.S.艾略特诗歌艺术研究》、2001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英诗新方向——庞德、艾略特诗学理论与文化批评研究》等, 研究意象派代表诗人庞德。庞德翻译了大量的中国诗歌与中国经典, 他的诗歌与理论著作有很多的中国元素。如《外国语》2001年第4期上载的《庞德的翻译理论研究》、《庞德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庞德的中国情结, 如《东吴学术》2011年第3期上载的蒋洪新、郑燕虹《庞德与中国的情缘以及华人学者的庞德研究——庞德学术史研究》。研究庞德与湖湘文化, 如《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上载的《庞德的〈七湖诗章〉与潇湘八景》等。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 是美国现代诗坛中推介中国文化最杰出的诗人, 他翻译出版了4部中国诗集, 写有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 中国文化对他的创作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上载的《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与谴德经》、《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上载的《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中国文化情结探因》、《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第2期上载的《肯尼斯·雷克思罗斯诗学中的道家意蕴探析》等。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美国重要的诗人, 他的创作受到人们的关注。2006年,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张跃军的《美国性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实用主义诗学》, 此后在《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上载有《异国情调与本土意识形态——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与中国的对话》, 以及《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地方主义”诗学》、《威康·卡洛斯·威廉斯的实用主义诗学观》、《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地方主义”诗学》等。

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 是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 对中国诗歌和世界其他各国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小林发表了《美国诗人惠特曼对林语堂的影响》、彭继媛发表了《论惠特曼诗歌中自然意象对中国诗歌的影响》。安娜·布莱德斯翠特是美国最早写出真正有价值的英文诗歌的女诗人, 2010年, 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张跃军的《安娜·布莱德斯特诗选》, 收录的诗选表现了她接受清教徒教义及其在精神上的成长历程。

三、湖南学者对美国黑人女作家作品的传播

21世纪初期开始, 湖南学者曾艳钰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传播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作品。2004年, 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走向后现代多元文化主义:从里德和罗思看美国黑人文学和犹太文学的新趋向》一书, 从后现代主义角度对这两个作家的美学传统、文化历史和对女权主义的反思及其元小说的叙述技巧的分析, 审视当代美国社会的文化现状, 指出里德和罗思所构建的是多元主义文化的文本, 体现出后现代多元文化的特点。之后发表的学术论文有《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上载的《美国后现代犹太女作家格蕾斯·佩蕾》、《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上载的《再现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种族与性别———评当代美国黑人后现代主义女作家歌劳莉亚·奈勒》、《外国文学》2007年第3期上载的《当代美国黑人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作品中的历史再现》等。托妮·莫里森,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是当今世界文坛上最活跃的黑人女作家之一。曾艳钰的研究有《论托尼·莫里森对黑人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莫里森〈柏油孩子〉的神话隐喻模式》、《“兔子”回家了?———解读莫里森的〈柏油孩子〉》等。蒋欣欣的研究有《托妮·莫里森笔下黑人女性主体性与民族性的建构》、《黑人民族意识的重建———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世界》、《认同与分裂:自我身份的实践——解读〈秀拉〉》、《作家莫里森的身份定位》、《爱: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基本主题》等。

四、湖南学者对战争题材作品的传播

20世纪90年代初期, 湖南学者致力于对美国文学的介绍。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反战作品充满迷惘、悲观的情绪。1993年, 漓江出版社出版罗光汉的《海明威:一个现代神话》, 这部专著介绍海明威的生活与创作道路, 评述四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别具风格的现代叙事艺术。与国内同类专著相比, “不论从学术性还是从实用性看, 这本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8年, 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欧华恩的《战争·人性·生态——美国二战小说研究》, 作品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新的视角对美国二战时期小说做出新的透视。作者发表了对战争的思考的系列论文, 如《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上载的《攻击本能与人性异化——解读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上载的《珍珠港:历史记忆与当代阐释——解读〈战争风云——珍珠港的灾难〉》, 以及《凯茜的伦理身份转换——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关于〈烟树〉的一种解读》、《论象征手法在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与〈战争与回忆〉的运用》、《论〈细红线〉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等。

五、湖南学者对美国文学的多维度传播

湖南学者对美国寓言的传播。1990年,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陈蒲清的《世界寓言通论》和《中外寓言鉴赏辞典》, 这两部论著介绍了美国寓言的经典之作, 认为19世纪以来, 美国寓言出现了繁荣景象。哈里斯1887年结集成《雷姆大叔的歌和话》一书。艾德开创了具有美国现代色彩的寓言创作, 著有《俚语寓言集》、《寓言续集》、《现代寓言40则》、《艾德寓言》、《手工寓言》等, 其寓言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怀疑与批判, 具有浓郁的美国地方色彩。比尔斯于1899年出版《奇异寓言》, 尖锐讽刺了美国现代的政治经济制度。美国的小说家们喜用寓言手法进行小说创作。著名作家霍桑的某些小说直接以“寓言”命名, 代表作《红字》充满象征意义。梅尔维尔的代表作《白鲸》以白鲸象征自然力与恐怖, 充满象征和寓意。马克·吐温也写了一些寓言和具有寓言色彩的讽刺佳作。美国20世纪寓言创作很兴盛, 瑟伯于1940年出版《当代寓言集》、1956年出版《当代寓言续集》, 用古老的动物故事表达现代的人生哲学。

对美国环境文学的传播。美国环境文学家对环境正义的张扬有着重要现实价值, 对解决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有重要启示。2010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美国环境文学:弘扬环境正义的绿色之思》、《美国环境文学中的环境正义主题及其思想资源》、《环境正义视阈下的美国环境文学批评》、《美国环境文学中的环境正义主题内涵探析》等。

对约翰·厄普代克的传播。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文坛负有盛誉的作家之一, 著有描写20世纪美国社会沧桑的“兔子四部曲”等20余部作品。宋德发致力于约翰·厄普代克研究, 2009年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宋德发的《厄普代克中产阶级小说的宗教之维》一书以及《颂歌还是挽歌?——论〈马人〉的宗教主题》等阐述厄普代克作品的系列论文。

对湖南作家与美国文学的比较。将沈从文与福克纳等放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作多维视野下的比较。如2002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杨瑞仁的《沈从文、福克纳、哈代比较论》。[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课题“外国文学经典在湖南的传播30年研究”

参考文献

[1]易漱泉, 等.外国短篇小说选[M].湖南人民出版社, 1979.

[2]王远泽, 张铁夫.外国散文选[M].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3] (美) 庞德, 等.美国现代六诗人选集[M].申奥 (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4]易漱泉, 等.外国文学评论选[M].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5]郑敏.美国当代诗选[M].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7.

[6]乐黛云, 张铁夫.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C].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4.

[7]曾艳钰.走向后现代多元文化主义:从里德和罗思看美国黑人文学和犹太文学的新趋向[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

[8]蒋家国.海明威神话解读:评《海明威:一个现代神话》[J].郴州师专学报, 1994 (2) .

上一篇:主动探索者下一篇:规划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