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

2024-11-09

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通用4篇)

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 篇1

一、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纵观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历史, 其开端于20世纪70年代, 并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其前所未有的高潮期。黑人女性文学的独特视角和文学影响逐渐得到文学届的极大认可, 这也标志着黑人女性文学已逐步踏入主流文学的行列, 成为以其独特视角诠释黑人女性双重身份认知的特殊文学派别。其独立性和非从属性开辟了崭新的文学道路。黑人女性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历史上主流文学所归属的男性性别、白人种族、中产阶级以上的语域范围, 创建了黑人女性挣脱被忽视逆境的禁锢, 形成独立发声的带有自己性别、种族、阶级、文化的特殊文学框架, 成为妇女文学和整个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人女性文学植根于种族、阶级、性别等来自于白人社会和黑人种族内部的多重压迫, 并在不断总结与尝试的过程中形成了为梳理身份建构所构成的独立的文学流派。植根于中产阶级白人女性所开创的西方女性文学的黑人女性文学首先关注的是性别。性别关注的基础首先是女性意识的觉醒, 当创作主体的女性在思想和社会角色认知中形成了女性意识时, 他们的创作对象才会在历史的、文化的层面被真正解读, 寻求自由和独立的实践才会掷地有声。黑人女性在性别感受上的压抑情绪沉积已久, 在以往作为女性的角色中, 她们多是保持沉默, 无条件接受欺凌与贬低。而当女性主义运动之风刮到足以使黑人女性直起腰杆, 拿起自己的“武器”抗争传统, 强调作为女性而存在时, 这种特殊的感受只有通过自己的方式才能得以客观抒发。此时, 黑人女性作家用独特的视角和文学表现形式让黑人女性这一群体受到世人的关注。从此黑人女性脱离了被掩盖和忽视的地位。

对于以性别研究作为主线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 她同样关注整个黑人社会所共同承受的种族歧视。在此意义上她们无疑成为黑人种族为自由和独立而抗争的生力军。由于种族歧视, 黑人女性在以中产阶级白人女性为主的女权主义批评中被忽视, 而在黑人社会内部, 黑人女性又不得不承受来自于黑人男性为展示性别优势而压迫在他们肉体与灵魂上的性别歧视, 成为发泄的工具。双重的压迫促使黑人女性必须跨越樊篱为追求自由和独立而高声呐喊。黑人女性作家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描写黑人, 尤其是黑人妇女的悲伤与痛苦, 坚韧与顽强。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是黑人女性主义作家们的写作源泉, 正是这些不为白人女性和所有男性所了解的负压, 增加了黑人女性创作的动力。著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曾经表示, 身为黑人和女性, 她能够进入到那些不是黑人、不是女性的人所不能进入的一个特殊领域。黑人女性文学的出现, 是对黑人文学的完善, 是女性文学拓宽思路、走向辉煌的完美补充。

二、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批评

随着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 以树立充实内涵的黑人女性文学新传统, 消除固有批判观点和模式的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应运而生。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 每一个文学流派都是伴随系统、全面、科学的批评理论获得更广泛的认知, 因为任何文学与该文学的批评理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们注意到黑人女性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的桎梏, 用以往的任何一种批评理论都会使黑人女性文学的内涵变得片面和模糊。她们深入挖掘黑人女性文学区别于以往不同性别和种族的文学特点, 致力于扭转黑人女性文学沉默谷底的现状, 掀起以黑人女性创作为中心的文学狂潮。“由于黑人女批评家和作家意识到白人男性和女性、黑人男性都在将自己的经验作为标准而视黑人妇女的经验为异端, 这促成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诞生。”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出现成为区别于批判传统黑人文学的种族主义理论和评论单纯女性文学的女权主义理论的的分水岭, 它使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从此有了非白人女性文学和非黑人男性传统文学的特殊含义。黑人女性主义作家、批评家艾丽斯·沃克甚至提出了区别于西方女权主义 (feminism) 的女性主义 (womanism) 的概念, 给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增添了鲜明的特点。

有了理论的支持, 黑人女性文学就不会再被附加在其他理论之后而被视为异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形成为黑人女性文学提供了价值依据, 而黑人女性文学也为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输送了强有力的内容支持, 所以两者互相作用必将为黑人女性文学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与关注开辟道路。黑人女性文学批评使黑人女性文学逐渐成熟, 文学形式多样, 小说、戏剧、诗歌等都从不同角度挖掘黑人女性的人物、环境、内心感受, 反映黑人女性的生存现实, 为巩固黑人女性文学的地位付出巨大的贡献。

三、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与批评的意义

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产生到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所有文学亚文化都有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起初是一个漫长的模仿、吸收阶段——模仿当时主流传统的流行模式, 消化吸收其艺术标准和社会角色观;接着是反抗阶段——弱势群体崛起而对抗主流的标准和价值观, 提倡少数群体的权利和价值观;最后是自我发现阶段, 不再依赖对立面, 而转向内在, 找寻和发现自我。”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同样经历着吸收、模仿、独立的全过程, 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家们从独到的视角发展了文学理论的崭新局面, 为文学批评理论填补了空白。

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的最大贡献是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审视黑人女性文学所关照的种族、性别、文化所带来的差异。黑人女性首先面对的是与黑人男性相同的来自种族的压迫, 即来自白人种族的压迫。在这一意义上, 黑人女性与男性有着共同的目标, 那就是最大限度为种族解放做出不懈的抗争, 在白人种族乃至其他种族面前正视黑人种族的存在, 这是非黑人作家无法体会的层面。其次, 黑人女性在本民族内部还要承担来自黑人男性的异样眼光, 因为性别的歧视又成为她们的障碍。身心的极大痛苦会促使她们感悟到区别于白人男性、白人女性、黑人男性的独到的生活意义。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巴巴拉·史密斯曾说过对于黑人女性文学的批评应该是:“承认黑人妇女创作中性政治与种族政治和黑人妇女本身的存在是不可分离的, 同时还必须承认黑人女作家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其自身特点的文学传统。”比起对黑人女性文学持怀疑态度的男权理论或宏观意义的女权主义理论,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更了解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 更能从自己“姐妹”的身世出发来客观评价双重压迫带给黑人女性的痛楚。让一直被消解的身份得以认可, 让富有内涵的社会角色得以认同。

四、结论

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虽然出现的历史不算久远, 但是它独辟蹊径以锐利的批判视角引领了崭新的文学思潮, 内容发人深省。在黑人社会内部黑人女性文学坚韧地抵抗性别歧视观念的无视与打压, 完善了黑人文学的话语场。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理论上又补充了白人女权主义的关注视角。“在黑人妇女作家的作品中, 性别政治及种族和阶级政治是极重要的连锁因素, 因此, 体现这一认识的一种黑人女权主义的文学方法是绝对必要的。”所以只有黑人女性才能创造适合自己的“专利”。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从不依附于任何文学与批评的派别, 她让人们正视区别的同时, 开始反思种族、性别、阶级、文化平等的重要性。贝尔·胡克斯曾说过:“仅仅对立是不够的, 重要的是建构一种激进的黑人女性主体性。不要忽视了身份政治, 必须在尊重差异而不是与之对抗的基础上建构各种身份概念。”所以我们今天所接触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是有史以来对于文学界做出最大贡献的文学形式与批评理论。她对文学和批评理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摘要: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出现形成了新的美国文学关照视角, 其揭示的性别、种族、文化内涵填补了美国文学和文学批评领域的空白。通过对黑人女性文学与批评的研究找出其独特性, 探究其存在的意义, 达到对黑人女性文学更高的文学欣赏标准。

关键词: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存在意义

参考文献

[1]嵇敏.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概观[J].外国文学研究, 2000 (04) .

[2]Elaine Showalter.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british women now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11.

[3]巴巴拉·史密斯.黑人女性主义评论的萌芽[A].见: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07-108.

[4]伯纳德·W·贝尔 (著) , 刘捷 (译) .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体[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287+295.

[5] (英) 巴特·穆尔·吉尔伯特 (著) , 杨乃乔 (译) .后殖民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309-310.

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 篇2

美国印地安人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经我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栽培成功的名贵人参,具有耐旱涝、耐酸碱、不受季节、环境、士壤限制,适宜南北、城乡、室内外种植、生长期短等特点,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栽培场地不限,我国各个地区城市、农村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室内外栽培,一般露天田地、山岗、庭院均可作为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种植场地。在栽培期间可与农作物、花卉或果树套种,室外种植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的适合气温3℃~40℃之间,生长周期80天,下种后每100平方米可产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成品6~8公斤。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作为室内阳台、楼房屋顶、室内闲置空房,均可作为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内栽培的理想场所。室内栽培栽培温度在0℃~38℃之间,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均可正常生长。

生长期为80天左右。室内种植均可进行棚架式立体栽培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在室内栽培生长期间,对光线的要求不严格,每天保持室内通风即可。据我单位美国北美印地安人参生产示范基地(指室内栽培)研究人员经验分栎种植户投资100平方米,按最低产量产成品6公斤干品计算,我单位回收价3600元/公斤×6公斤=21600元,80天后除去人工工资、肥料、农药等种植费用获纯利18000万元左右,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我院为完成出口创汇任务,特面向全国开展联合种植,并免费提供种源及生产技术(附寄合同),产品由我单位上门收购,收购价每公斤3600元。详情请来电或发短信至15010608570(注明通信地址、姓名、邮编)免费索取种植指南及联台种植合同以便尽快合作。

招商热线:北京招商总部010-87086932 010-8706693315010608570

信息请寄:北京100041-51号中科医大高新技术研究院科技大厦D座12层香山路865号邮编:100041

联办单证:美国联合泰克制药集团[北京]招商部电子信箱:zeked0126.com

短信至1501060857(注明通信地址、姓名、邮编)

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 篇3

一、生态文学我国生态文学发展的现状

生态文学是一个较为冷门的文学体裁,在我国生态文学作品还较少。生态文学最早被传入我国是在1949年,由散文家徐迟先生翻译的《瓦尔登湖》作为我国的生态文学启蒙[1],引导着我国的生态文学发展。

在我国生态文学发展出现的问题具体有三方面:第一方面,中国的生态文学作家错误的理解了生态文学的含义,我国文学家们在创作时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带入文章,同时不断的扩大自己的情绪,在创作生态文学时,作家对生态文学题材的把握容易出现偏差,而生态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描述自然、感悟自然,而是要有生态思想,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2]。第二方面是我国生态文学缺乏批判性,生态文学是在生态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有很强的文学批判性和文学警示性,如果还是简单的描写生态问题,而不是深入的披露生态问题发生的原因,很容易使得生态文学流于表面,阻碍着生态文学的发展。第三方面,现阶段的生态文学缺乏反思,深入的刻画生态问题,并不能达到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只有具备强烈的警示性,才可督促人类进行反思的同时做出相应的措施,进而从根本上推动生态文学的发展。

二、基于生态文学研究美国灾难电影

1、灾难电影与生态文学

灾难电影是基于生态文学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是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的艺术家思考创设的产物,灾难电影从本质上讲是在宣传导演的生态理想,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带给观影者很强烈的警示印象。生态文学和灾难电影是互相融合的关系,生态文学中丰富的内容故事,因为受众性的原因而不被大众所熟知,而电影作为一种形象化的媒介,在社会中广受欢迎。将二者相结合,把生态文学中描述的生态题材用电影的方法表述出来,使得生态问题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使得人们在观影时,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现阶段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从而激发观众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真正体会到生态文学所表达的生态价值,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目标[3]。

2、美国灾难电影中的生态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建设更加现代化和快速化,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为了建设现代化社会,人们不停的索取自然资源,包括林木资源、水资源等等一系列生态资源,而生态资源再生是一个很长的循环过程,在短时间内很容易达到枯竭,给自然环境的发展直接带来危害,间接的使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美国的灾难电影很大程度上都是对人类给自然带来影响的模拟预测写照,比如最近几年经常被人们提及的美国灾难电影《后天》,影片就从生态视角阐述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以及影响的一种生态思想,间接启发着人类要对自然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后天》影片讲述的是地球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气候异变,地震及海啸在地球频繁的活动,北极冰川融化使得整个地球逐渐处于冰封状态,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利用三维技术将生态遭到破坏的场面搬到大银幕上,使得生态思想从书本上的固态形式转变为形象生动的样貌,给观影者带来巨大的意识影响,震撼的电影灾难场面使得观影者反思自己带给地球的伤害,逐渐建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同时美国灾难电影中有着浓烈的批判色彩,具有很强的生态文学性质,比如过度的利用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中反复进行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又比如美国灾难电影中经常对生物科技进行一种批判[4],在《狂蟒之灾》系列以及《生化危机》系列中都有着显著的特征,单以《狂蟒之灾》为例,电影讲述了有钱的商人为了自身寿命的延长以及巨大的生物价值和利益,投资对命名为“血兰花”的物种进行生物研究,使得当地的生态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同时当地的一种巨大的蟒蛇因为生态环境受到人类干扰,开始对人类进行剧烈的反抗与报复,在《狂蟒之灾》后面的几个系列中科学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证实某项科学技术,不断的利用蟒蛇进行科学实验,导致出现严重的生态灾难,使人类自食恶果,种种表现都在批判着人类的自以为是。

美国灾难电影实际上始终保持着一种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比如《海啸奇迹》,讲述了一家美国人在泰国度假遇到的印度洋海啸,电影充分表现了海啸的可怕以及人类在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无助与渺小,同时也表现出了主人公在面对生态灾难时的勇敢与不屈,最终海啸平息,一家人温度团聚,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故事,整个故事用电影的方式,将未来可能会发生的生态灾难用2个小时的时间形象的描述出来,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印象,提醒人们自然资源的珍贵性,只有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才可以真正意义上的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生态文学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会逐渐影响到人类的价值观、世界观,美国灾难电影将生态文学中的生态思想形象的传输给观影者,使得人们逐渐建立生态意识,达到建设生态环境的目的。从生态文学的视角下研究美国灾难电影,可以清楚的发现人们已经在反思与自然的关系,这对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大自然中未知的世界,为利用大自然带来的无限经济效益,人类依据科技发展的水平大力开采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文学因此应运而生。美国灾难电影在基于生态文学的基础上,将一系列生态危害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描述出来,使观影者记忆深刻,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本文简单的阐述了生态文学的内涵、现状,并在生态文学的基础上简单的探讨了美国灾难电影,以供参考研究。

关键词:当代生态文学,美国灾难电影,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娟娟,王祖友.生态文学研究在中国(1984年—2013年)[J].学理论,2013,24:167-169+185.

[2]温阜敏,饶坚.中国生态文学之现状、问题与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10:76-79.

[3]岳丽萍.美国生态文学与美国灾难电影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04:59-62.

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 篇4

早在1892年, 威廉姆 (William Harper) 在芝加哥大学第一次用邮寄的方式开展了一个大学课程。1921远程教育体系广播执照颁发。接着1934年爱荷华州立大学第一个提供广播电视课程。远程教育也由此而上升。20世纪90年代, 远程教育也随着网络的发展而迅速变化。1995年, 印地安那大学也开展了一个反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球网络学院, 而如今卫斯理大学连本科教学也可选择网络教学。

教育不像之前只局限于真实的教室之内, 而是变换了形式, 增加了选择, 改变了教学环境, 就像是远程教育。对于接受远程教育的人来说, 这就是一个按照相对应的学校课程安排而获得学历或学位的一个项目。而对于其他人来说, 就是按照录像录音的指示, 在家收邮件或看电视。对一些人来说, 这像是视频会议, 对另一些人来说是通过光盘或互连网的一种计算机学习。由于灵活性, 参与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因此灵活性是远程教育成功的关键。在美国, 有超过一百万的学生正在接受远程教育。

二、美国远程教育的服务对象与收费标准

从世界范围看, 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可能参加远程教育。从学龄前的儿童, 到学校、工厂, 终身学习成了一个持续增长的现象, 成了一种趋势, 成了提升价值的途径。参加教育类服务的人有可能是中小学教师, 或者是在大学里的工作人员, 可能是专业技能老师, 或者是学生辅导员, 也可能是图书馆技术人员等等。

远程教育可以为不同职业的人服务, 这也是美国远程教育的特点。远程教育跨越时空的特点决定它是缩短地域之间或受各种条件限制的人们的教育水平差异的最好方式, 能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平台。在学习方面, 允许跨校选课,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学习条件, 可以学习单科, 可以攻读学位, 也可以参加短期进修。此外, 还为那些身体或其他方面有缺陷的人提供专门的课程学习条件或经济资助。必须特别指出的是:一个成功的远程教育学习者要有高度的积极性、独立性和自主性, 必须能够适应灵活而又自律的课程设计。

美国远程教育的学习费用各不相同。像印地安那州州立大学注册时需要的费用有技术费每学期63美元, 远程费每科30美元, 还有学费分的比较细, 半个小时到11个半小时间, 每学时245美元;12个小时到18个小时, 就是每学期3396美元;超过18个小时, 就是每学期3959美元。这还是限于印地安那州的居民的价钱, 如果是其它州的, 还要另外增加一些费用。

三、美国远程教育的模式

(一) 办学模式

当前, 美国远程教育的办学模式主要有:1) 学校教育补充模式, 即远程教育的招生和普通高校的招生按同一要求进行, 并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完成主要学习任务。2) 合作办学模式, 即有关高校以州为单位或以地区为单位自愿组织, 共同为本地区学生提供远程教育, 学生自愿选择高校注册入学, 按规定修满学分后, 由所注册的学校颁发学位或学历证书。3) 独立办学模式, 即有关学校、教师或其他教育机构独立成立远程教育机构, 单独招生和从事教育教学、颁发学位或学历证书。4) 经纪人办学模式, 即学校和其他有能力举办远程教育的组织如企业, 通过签约共同办学, 其他组织作为经纪人负责授予学位、学分, 而学校只负责传送远程教育课程。5) 虚拟大学模式, 即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都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的, 现代教育技术几乎成为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惟一手段。例如印地安那州卫斯理大学是个著名的私立大学, 所有教学形式上则更宽松。卫斯理大学的所有远程教育课程全部是网上进行。自己可以确定自己什么时候想学, 大部分的情况下, 自己在家每周按自己的进度完成12到15小时的课程, 并且可以以自己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教室就是网络, 你可以在这个虚拟的教室里碰到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你还会跟老师和同学以15到18个人为一个小组的形式下会面。大学还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二) 课程安排

美国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专业课程具有起点高、基础厚、课程宽等特点;选修课程具有范围广、更新快、注重实效等特点;核心课程以培养世界公民为目标, 注重文、理、工互相渗透和交叉。从总体上看, 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和知识的有效性, 注重国际化趋势, 注重课程设置的整合。印地安那州有一个专门的远程教育学校, 主要提供理科、护理学科的课程培训, 它不仅可以取得真正学分, 而且可以拿到相应学校的学位。至今为止, 通过率高达93%。印地安那州立大学也提供了30多个通过远程教育的学位和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全部通过远程教学实现的, 仅有一部分需要少量时间到学校校园学习。

(三) 质量控制

美国所有的远程高等教育机构都坚持着“宁缺毋滥”的办学原则, 质量要求是第一位的。为此,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机构对教材、教学水平、教学服务、考试命题质量、专兼职教师、科学研究工作等都建立有严格的检查评估制度。这类检查评估区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美国政府通过专家委员会和各种基金会经常对远程高等教育课程进行质量抽查, 对远程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软件和硬件进行研究和评估, 对远程高等教育机构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检查等;二是远程高等教育机构内部对各项工作也开展经常性的评估和检查, 每次都由专人负责, 被评对象对评估中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要请专家审定以保证评估的准确性。美国远程高等教育严格的检查和评估制度, 确保了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 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大大促进了远程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上一篇:安装专业下一篇:让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