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当代文学(共12篇)
发展我国当代文学 篇1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使文学研究进入了网络时代。通过分析英美文学研究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可以对我国文学研究有一定启示, 并借此推动我国学术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英美文学,研究现代化,启示
文学研究现代化是信息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正如每一次的历史变革, 我国的文学研究在现代化的步伐中也有很多错误, 走了很多弯路。英美文学研究在现代化方面走在世界前端, 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所以, 研究分析英美文学研究的发展, 不仅是扩展文学范围, 帮助我们理解新一代的英美文学, 使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更加的水乳交融, 也是学习其中的思想和精髓, 为今后我国的文学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参考和指导。
一、英美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发展
1. 计算机和互联网与文学现代化
英美文学研究方法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科技的加入, 20世纪60年代,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 打开了文学研究者运用计算机来分析文学的新篇章。从事文学研究时, 以计算机为介质, 探讨文学现代化和文学研究现代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并建立与文学、科技、计算机等相关的杂志等宣传读物。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计算机作为文学研究手段的流程越来越成熟, 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利用计算机软件来研究作者的文笔和在语言方面的个人风格, 而文学和科技的交融也越来越成为主流。接着, 网络的发展更是将其推上了另一个高度, 不仅是方法现代化程度提高, 而且给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题材和思路。首先,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因此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更加的依赖计算机和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 网络将文学研究淡化, 可以说更加的趋向于文化研究, 即对文学创作的背景及其中涉及到的时政大事、风土人情的褒贬。最后, 网络的全球性、虚拟性不但为文学传播提供了质变的提升, 以网络为文学主题的和载体的新文学形式更是层出不穷, 这几乎形成了一类研究。事实上, 虽然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并不等同于文学研究的网络化, 但是我们经常会把两者联系起来, 不管是学者还是教授, 都会把其网络化当做研究和教学的侧重点。
2. 社会价值与文学现代化
英美文学研究现代化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 在评估过程中, 进一步淡化其艺术性及故事性的重要性, 而是更侧重于作者的思想深度, 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可以说, 一个作品是否具有社会前瞻性在一定程度上标榜了其文学价值。比如《飞蛾:象征的创造性力量——论佛吉尼亚伍尔夫的 (海浪) 中飞蛾的象征意义》和《大众的反叛》两本书, 虽然一个是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和对现代理论进行补充, 一个是对西方现代化历史的反思, 但都是通过对一件小事或一段时期的分析, 来对社会发展提出值得借鉴的建议, 故而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与褒扬, 在社会舆论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就连各种奖项也对其抛出了橄榄枝。
二、英美文学研究现代化对我国文学的启示
1. 研究英美文学现代化的原因
从五四时期开始, 我国现代文学就涌现了大量的新作品, 这些作品符合大众口味, 不再像过去那样生涩难懂, 同时, 出现了职业作家、明星作家、业余写手等各种身份, 这促进了我国文学和文学研究的现代化, 文学的发展孕育了新的体裁和思想方式, 以及文学研究的变化, 而知识分子的身份地位转变又反过来衍生出更新颖多样的文学形式。而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又是与这一系列的变化相辅相成的, 文学的现代化为文学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促进着后者的发展, 而文学研究的现代化成果则可以给新文学更多的思想、手段, 纠正文学发展中的错误, 促进文学更好的发展。从胡适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开始, 我国社会变革的步伐就一再体现在文学作品上, 改良社会、教育人心的作品成了主流, 又加之文学创作人一般也身兼这研究者的身份, 对于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要求就更高。分析借鉴英美文化研究现代化的方法和成果, 是加快我国文学研究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2. 英美文学现代化的启示
自John教授因图书馆管理使用繁琐, 而提出了以网络远距科技来解决始, 文字的计算机化就开始深远的影响着英美文学的发展。让图书馆走进网络, 不但使图书馆的存储空间无限扩增, 也解决了它的取放问题。由此衍生的是, 整个学术研究中的数据取放问题都得以解决, 新形式的出现, 也改变着文学研究的方法和习惯, 可以说, 以网络分析类化为主的科学思想主导了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反映出人们的理性思考和科技发展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力。这表明作者更多的注意到了一种人文关怀, 并且充分认识到了科技对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进而更是将计算机和网络及其相关技术全面运用到文学研究中, 这些发展和对科技的敏感反映都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文字从文言文变为白话文, 再变成数字化的文字, 这才是应有的变革。我国学者一则对计算机网络运用到文学研究中这一点的反映不够敏感, 二则对运用方法也处于摸索之中, 故而, 发展空间还很大, 一方面要培养懂技术的相关人才, 另一方面就是要借鉴学习英美文学研究的成果, 利用网络加强文学和科学的关系。同时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学与科学相联系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 只有将这个思想深植脑中, 才能令我国的文学研究获得长足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 文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表达, 而灵活的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去进行文学研究则是对这种表达的检测、管理和促进, 同时文学的国际化也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曹振华.中国文学现代化起点的独特考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近代小说转型”学术研讨会评述[J].东岳论丛, 2007 (06) .
[2]梁悦瑶.英美文学研究与网络文化:理论与实务的前景与盲点[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01) .
[3]刘娜, 陈聪.英美文学研究与当代网络文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1) .
发展我国当代文学 篇2
班主任工作思考
2007-08-21 16:43
阅读122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摘要:“班主任”不是国内教育学中的一个普遍概念,是现当代学校教育中随着班级授课制的传入国内而产生和设置的一种岗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班主任工作也成为我国中小学的重要教育力量。进入当代以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改革曾一度出现了价值观模糊和实践迷茫的徘徊,而当前班主任工作改革又呼唤专业自主的内涵。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其去向如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制
班主任工作改革
班主任专业化
范式转型
自从“班主任”这一岗位在中小学设立以来,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几经演变,总体上满足了基础教育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专业挑战和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对新形势,非常有必要建构新的班主任工作。
一、考古: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的历史沿革
现代意义上的“班主任”岗位的正式设定是在1942年,迄今已有六十多年了。短暂的制度建设实践后,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从无到有逐步稳定下来。
(一)借鉴模仿别国办学实践,学生管理初步具备现代机制的一些特征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首次采用“编班”、“分级”的教学组织方式,班级授课制移植到国内。当时同文馆内设“正提调”与“帮提调”,履行对生员的管理职能。“帮提调”必须“轮班在馆管理一切”。虽然“帮提调”的管理对象是同文馆的全体学生,但履行的职能与今天的班主任岗位职责已有一些交叉之处。笔者以为,这可以看作是我国“班主任”岗位的设置源头,也是现代学生管理机制创立的重要标志之一。
1878年,张焕伦创办的正蒙书院的教学方法采用班级授课制,把学生分为数班,每班设一班长,每斋设一斋长,斋长上有学长。“学长、斋长、班长”呈金字塔形垂直监督并统一于教员,今天的班主任工作制在工作流程上与这种学生组织管理体制基本相似。
1904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各学校置本科正教员一人”,“任教授学生的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同年颁布的《各学堂管理通则》规定各校设“监学”或“舍监”,专门负责学生管理。今日的“班主任”的职责范围与这里的“正教员”、“监学”、“舍监”有些就与有些相似了,只不过职能不如今日的“班主任”明确、细致。
笔者以为,这三项重要的办学举措,尽管有的是以政府行为推行的,有的是以私人兴办私学的形式面世的,但都足以代表国内当时在学生管理上向西方借鉴学习的意图。
(二)探索在不断积淀中前行,并逐步建立了现代学生管理机制的雏形
随着新式学校的办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学生管理制度又有了新的发展。1922年颁行《壬戌学制》规定中学实行选科制,这是采用级任制的根基。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明令中学废止选科制,从而为采用级任制铺平了道路。1932年颁布的《中学法》明确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级任教师负责一个学级的主要课程的教学和组织管理工作。当时的学校规模较小,一个学级往往只有一个班。因此,今天的班主任在岗位职责上与级任教师交叉更多了。
1938年,国民政府又将级任制改为导师制。后来出台的《中等学校导师制实施办法》规定:“各校应于每级设导师一人,由校长聘请专任教员充任之”,“训导方式除个别训导外,导师应充分利用课余及例假时间,集合本级学生谈话会、讨论会、远足会、交谊会以及其他有关团体生活之训导。”今天的班主任的岗位设置与导师负责班级学生管理的具体工作更为接近了。
(三)“班主任”这一岗位设置后,班主任工作制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运行路径
“班主任”这一岗位名称最早是在解放区使用的。,绥德专署教育科于1942年编制的《小学训导纲要》首次提到了“班主任”这一岗位:“实行教导合一制,必须加强班主任的责任”。[i]1949年7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新区目前国民政府改革的指示》规定:在学校组织上(适用于完小)校长下设教育主任。取消级任导师,班设主任教员。[ii]今天的班主任的职责范围与这里的“主任教员”已大体相当,只不过名称不同罢了。
新中国成立后,也曾一度在中小学设级任主任,后又撤销级任主任,设班主任。[iii]1952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iv]颁发《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其中规定:“小学各班采取教师责任制,各设班主任一人”。“中学以班为教学单位,„„每班设班主任一人,由校长就各班教员中选聘。”[v]这不仅明确规定了班主任的合法地位,更明确规定了班主任队伍的来源。自此以后,班主任工作制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施行。
考虑到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1978年正式实行了班主任津贴制度。1979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了《关于在全国普通中学和小学公办教师中试行班主任津贴的通知》。1980年,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在中等专业学校、盲聋哑学校班主任中试行津贴的通知》。1981年,国家劳动总局颁发了《关于技工学校试行班主任津贴的通知》。至此,班主任津贴制度得以全面建立。
党和国家对班主任所付出的艰苦劳动,给予了崇高的评价,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优秀班主任的评价体系。1960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教群英会,不少班主任受到表彰。1984年又专门召开了全国优秀班主任表彰大会,有2914名优秀班主任受到表彰。
(四)在前期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班主任工作制稳定下来并走向完善
1988年,国家教委相继颁布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这些规定明确了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任务、职责、方法、任免的条件、待遇与奖励、管理等内容。这表明班主任工作制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完善。自此,我国班主任工作制的建设稳定下来后走上了健全完善的发展道路。随后,班主任工作制的建设完善的步伐愈加紧凑。比如1998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规定:“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班主任的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应当给予奖励。”2006年8月,教育部制定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规定:“从2006年12月起,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今后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这份计划赋予了“班主任”这一岗位以专业形象,标志着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基本完善起来了。
伴随着国家意志的落实,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加强了班主任工作制度的建构力度,一些地方性的规定、措施也相应出台,从中观层面上完善了班主任工作制度。从微观上看,各学校都制定了切合本校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班主任工作制度,而一些学校还设立了班主任节,如山东临淄实验中学、上海七宝中学、河北唐山七中等。
二、写实:当代班主任工作改革的迷茫与徘徊
新中国建立后,班主任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不少个性化的理论积淀和成熟的工作经验。但是,班主任工作在当代诉诸改革欲谋求新的发展时,却出现了价值观迷茫和实践徘徊的僵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班主任工作的实效。
(一)现象审视:改革在摇摆不定中蹒跚前行
在改革中班主任的教育作用一度被片面夸大。为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规模和学生的成长速度,在学生的成长没有形成规模以前,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不在于培养个体意义上的学生,而在于培养学生集体,班主任工作在价值取向上就将集体与个性对立起来了,班主任工作也就开始过分强调社会价值、学校价值、成人世界的价值,漠视学生的自我价值,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自我改造,很少讲学生的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这种改革实践片面夸大了班主任的作用。
班主任在改革中一度成为弱势群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觉醒,呼唤班主任工作进行改革。由于各种新闻媒体片面、曲解地向社会传输学生维权的信息,一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在维护自己的权利时采取了不正当的方式或措施,直接影响了班主任的正常工作。换言之,一些学生及家长在维护自己的权利的同时又构成了对班主任的权利的侵害。班主任为工作开展承担了太多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责任,无怪乎有专家称班主任队伍为“弱势人群”。
班主任工作改革举措的盲目随意。班主任工作改革的盲目随意,突出体现在关于班主任岗位的设置与取缔上。21世纪初期,一所学校的一项改革,引起了基础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所学校取消了该校一个年级的班主任,代之以几名生活老师。这可以看出一些人对“班主任”这一岗位已经漠视到了走极端的地步。这种改革思维,是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理解为约束与被约束、管理与被管理的僵硬与对立。
(二)原因反思:改革的专业内涵不足
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定位迷失自我。高考正式恢复后,由于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升学要求的渴望不断加大,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定位“天经地义”地发生了转变:班主任工作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为努力的重心。这样就迷失了班主任工作的真正目的。工作目的的定位都出现了背离本真的尴尬,班主任工作的改革自然会摇摆不定。
班主任工作的价值取向失之偏颇。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班主任工作的价值取向定位在培养“四有新人”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目标下。这种远景性目标从理论上体现了对学生的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但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生命的生成,看重的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的完成,使学生的个体人格的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权利被轻视或贬低,而这势必会突出班主任的教育作用。
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地位得不到认可。尽管在中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班主任工作的学科建设却未受到重视。在高等师范院校,“班主任工作”只是当作一门选修课来开设的,有的学校、院系甚至连开也不开。因此“班主任工作”的学科建设自然不会像其他学科那样正常发展,而中小学又没有能力承担起学科建设的重担。学科建设形不成规模,自然不能给班主任工作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慧支持。这样的改革势必盲目、随意。
班主任失却了自身的专业形象。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有很多人都要从事班主任工作,但现行的对大学生进行的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理论教育,在师范教育中显得十分乏力,致使很多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班主任工作时感到茫然无措。另外,为班主任所设的继续教育的机会很少。这大大限制了班主任群体专业素质的提高,班主任工作改革也只好几年一成不变的采用千人一面的研究方式、研究方法,导致了班主任工作改革的专业内涵不足。2006年8月31日教育部出台全国中小学班主任的培训计划后状况才得以改观。
三、追问:进入21世纪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当代发展
由于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和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巨大冲击,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为此,我们应该为21世纪的中小学提供什么样的班主任工作制度?换言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将向何处发展?回答这些疑问,需要我们基于传统,在继承、发展中寻求创新。
(一)走势分析:在继承、发展中寻求创新
班级教育的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随着教育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未班教育的组织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追求让学生个体在其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发展。这些组织形式有:学校将更多的考虑按学生的兴趣、现有能力编班;固定的班级可能会改为富有弹性的学级编;班级编制将趋于小型化;走班制、分层制等更加开放的教育组织形式也将日渐增多。
班主任工作的水平要求日趋专业化。由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机会的增多,加之接受能力在一些领域比成年人快,很多学生掌握的信息将在这些领域比班主任更系统、更丰富,对班主任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办学格局越来越向社会开放,社会阴暗面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随之涌来,教育难点与学生成长热点层出不穷,对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巨大挑战。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日趋多元化。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将不再局限在学校之内,很多来自社会、家庭的工作事务将更多的出现在当代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中。另外,学生受教育的时空不再只局限于学校内、社区内,走进社会受教育的机会将不断增多。
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日趋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大规模地走进班主任的工作时空,“家校通”、“班级网页”、“电子信箱”等信息化特点明显的工作方式将被班主任熟练使用。由于这些工作方式方便、快捷、易操作,原有的谈话、书信联系、家访等工作方式将受到很大的冲击,有些甚至会被淡化运用。
(二)发展建议:“班主任专业化”成为推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转型的重要力量
美国学者库恩认为,“范式”作为一种共同信念,规定着某项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并决定着共同体成员的形而上学信念和价值标准。用库恩的“范式”理论来关注当前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就会发现,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资格业余、职能履行随意、无群体工作效益的教育范式,而2006年8月以后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则是一种价值追求定位明晰、学科专业自主、实践岗位专业化的教育范式。因此,从“业余班主任工作”走向“班主任专业化”,是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的转型。推动班主任专业化,实现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的转型,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切入。
运用系统观点,重新认定班主任工作的作用。系统论认为,从学校内部结构体系的层面分析,班主任处于联系学校管理者和各科任课教师的枢纽地位;从学校与社会结构体系的层面分析,班主任处于联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枢纽地位;从学生的成长的层面分析,从培养目标的确定到培养内容的选择,再到培养工作的实施,班主任还是处于枢纽地位。尤其是,当前把德育当工作来开展,忘却了德育在国内教育价值观世界里原本是当作教育目的来追求的。这种认识模糊直接导致了实践偏差:德育成了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因此,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学校教育生态圈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学科建设,理论主体应重视班主任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进入21世纪的教育生活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要求、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班主任工作的性质与地位、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传统、班主任工作内容的变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到底向哪里发展等带有逻辑起点性质的原理,都需要从全新的视野进行深入地探讨;不加强学科建设,许多实践中的盲点、困惑都会存在一个理论原点模糊、价值本体混乱的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实践的摇摆不定。
赋予专业形象,中小学班主任应走专业化发展的成长之路。班主任应立足岗位发展,在实践中赋予自己以专业形象。在专业道德上,完成从教育事业的奉献者到教师生命的提升者的转型;在专业知识上,完成从知识体系的完善者到知识体系的拓宽者的转型;在专业能力上,完成从教育研究的跟随者到教育研究的先行者的转型;在专业文化,完成从教育理论的消费者到教育理论的创生者的转型;在专业智慧上,完成从教育智慧的守望者到教育智慧的生发者的转型。而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应该从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与丰富、教育原则的确定与坚守、教育内容的开发、教育策略的选取、良好的工作习惯的养成与坚持等五个维度来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赋予自己专业形象。
打造科学机制,确保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长效推进。从2002年开始的班主任专业化讨论形成的一些理念正日渐深入人心,但这些理念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管者、校长、教师的行为之间尚存不小的差距,行为转型落后于理念转型,而机制转型又落后于行为转型与理念转型。当前,就全国范围内的班主任专业化研究而言,由于存在机制缺陷,期望它在短时间内成为一种全新的班主任成长范式是不明智的。没有一个长效的激励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机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只能是以往各种教师成长范式的翻版。要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转换和行为转换的制度化是有效途径。这种机制的建构应该是从上到下的统一行动,并形成框架完善的机制体系。
------------------
[i]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小学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77.[ii] 黄正平.专业化视野中的中学班主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iii]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33.[iv] “教育部”“国家教委”等名称出现了多次变化,在本文中也有所体现。为了便于行文的统一,本文一律没有加“原”字,所以没有出现“原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等字样,而是在这些称呼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了明确的时间,以避免出现表述歧义。
我国网络文学现象及发展方向浅析 篇3
【关键词】网络文学;主流;影响;融合;回归
【作者单位】李艳平,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网络文学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因其创作主体大众化、作品展现形式多样化、题材内容丰富化、传播途径广泛化、阅读方式便利化等特点,逐渐受到社会阅读群体的欢迎。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作品内容质量与运营商市场化运作导向等方面。为了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亟须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献计献策。
一、网络文学现状
网络文学是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学领域后催生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包括文学作品、类文学作品及含有文学成分的网络文化艺术品。网络文学的兴起离不开网络平台的运作与管理,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红袖添香网、榕树下等多家文学网站的相继兴起,降低了文学创作门槛,汇聚了大量网络文学作者,带动了青春、玄幻、志怪、惊险、言情等通俗小说的大量创作。总览我国目前网络文学发展状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表象。
1.创作队伍异军突起,作品数量繁荣,题材丰富
网络文学平台诞生后,运营商主要通过对作者和读者提供服务达到赢利的目的,运作方式以读者市场为导向。在服务作者方面,运营商用方便的操作界面吸引作者舒心写作,用福利计划吸引作者安心写作,还用读者点击和推荐数量等数字呈现方式鼓励作者勤于写作,更用打赏、催更、订阅等互动措施吸引作者坚持写作;同时对签约上架作品予以主站推荐、精品推荐、全球转载等措施对其广泛传播;对阅读人气较高的作品则以传统方式出版印刷,支付版税报酬。面对如此优越的创作机遇和超低的发表审批门槛,网络上迅速涌现了一批网络青年作家,其代表人物有唐家三少、骷髅精灵、血红、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等。作品旺盛的人气使作者获得巨额报酬,据速途研究院2015年6月24日调查,网络文学作家版税收入前10名依次为唐家三少5000万元、辰东2800万元、天蚕土豆2550万元、耳根2500万元、猫腻2200万元、梦入神机2150万元、骷髅精灵1350万元、乱1330万元、高楼大厦1200万元、血红1100万元。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成为影视剧、动漫产品、游戏产品的开发蓝本,成为网络文学深入发展的契机与动力。
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吸引了更多的青年一代集聚各大网络文学平台,笔者在17家文学网站中选择起点、纵横、飞卢、红袖4家网站,对他们拥有的作者进行统计,粗略计算作者人数已超过15万人。庞大的作者队伍必然产生浩繁的作品。截至2016年2月5日,笔者对起点、红袖、纵横、飞卢4家网络文学平台书库数量进行统计,其共计拥有各类文学作品436050部,其中起点中文网234856部,纵横网83548部,飞卢网82207部,红袖添香网35439部。可谓数量繁荣,题材丰富。
2.读者群体广、年轻化、低学历化,娱乐性需求较高
根据速途研究院2015年6月《2015年Q1中国网络文学报告》及2016年2月《2015年网络文学市场年度综合报告》分析数据显示,目前国人阅读主要以网络文学作品为主,用户高达85%,其中PC端读者为28%,手机阅读端读者占比为57%。PC端文学读者主要分散于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创世中文网、17K小说网、网易云阅读网等17家网站;移动端文学读者占比分布如图1。
在网络文学读者中,以70末、80后、90后的年轻读者居多,年龄界于20—39岁之间,约占全部用户规模的78%,19岁以下读者占7%;40岁以上读者占15%。从读者文化程度来看,低学历者多于高学历者。这种年轻态、低学历化的主要读者群体因素决定了网络文学作品内容的娱乐性需求。
由于3.5亿网络文学阅读群体中70%以上的年轻人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不追求阅读作品的主题深度、文字审美和写作艺术,大多停留在玄幻虚无的情节转移层次上,精神诉求以浅层的娱乐为主,因此,网络文学作品内容多以玄幻、科幻、仙侠、武侠、悬疑、盗墓、穿越、游戏等为主。根据速途研究院对读者搜索小说指数的调查数据看,目前最受欢迎的网络小说仍然是玄幻/奇幻类。此外比较受欢迎的是仙侠/武侠、都市/校园、科幻/灵异等,历史/军事类小说当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比较严肃,在网络文学阅读群体中比较受冷落。
3.产业效益良好,市场规模发展势头强劲
网络文学平台兼具互联网企业和文学出版产业性质,是图书内容的提供商,也是影视动漫产业的版权提供商,在作者与市场之间构架了版权交易的桥梁。其生存发展盈利模式主要靠会员(作者和读者)充值消费、网络衍生的广告收入以及影视游戏版权出售收费、实体书出版费用等。网络文学借力互联网特别是手机终端技术发展机遇,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得以良性发展,势头强劲。根据速途学院对2012—2016年网络文学市场经营规模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70亿元,预计2016年将增长至90亿元。如图2。
2014年我国数字出版营业总收入3387.7亿元,产值跃居行业第二,发展速度位居新闻出版各产业前列,而从图2可看出,网络文学作品出版在数字出版物中已占有一定的份额。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出版产业、自媒体出版产业,因其作品具有传播迅速、阅读便捷、不受选材限制、受众广等优势,出版业态不仅风险低而且收益高,经济效益良好,在市场中充满生机和商机,无疑将成为国民经济中蓬勃发展的重要产业。
4.占据资源优势,多终端化发展
多年来,网络文学的阅读市场优势和作品数量,是其自身发展的基础资源,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资源被电影、电视、游戏、动漫等产业看好,于是版权运营模式诞生,丰富了网络文学经营领域,开拓了产业发展空间。以网络文学作品为资源的电视、电影、网络游戏、动漫等纷纷涌现,实现了全方位、多终端开发传播的目的,更深层次地满足了阅读群体的需求,也营造了优秀网络文学作品“一次性开发,多载体发布”的模式。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4年,共有161部网络文学作品的影视版权售出,《左耳》《琅琊榜》《花千骨》《何以笙箫默》等多部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版权运营冲破了网络文学发展的瓶颈,多元化发展打开了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nlc202309082039
二、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
网络文学作为新兴的数字出版产业,培育了庞大的作者队伍,实现了许多青年一代的“文学梦”,繁荣了网络文学市场,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不容忽视。但一些平台在运营发展中由于以“唯市场化”为经营理念,作品传播以读者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内容上审查宽泛,缺乏严肃文学的创作评价体系,致使网络文学内容普遍偏离了“文以载道”的本质,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公众的隐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数量繁荣,内容却大多充满虚无主义
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与作者的阅历和追求有关。网络文学青年作家大多在动漫、游戏环境中成长,生活阅历有限,精神感悟有限,创作内容大多定位在玄幻、奇幻、武侠、穿越、总裁等题材。一部作品成功后,在读者群体追捧和运营商运作下,“追星”“跟风”者蜂拥而来,同样由于缺乏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悟,“效仿”“臆造”作品层出不穷。于是迎合青年大众浅阅读口味的“市场化”作品泛滥,部分作品还存在色情、恐怖、低俗等内容。
截至2016年2月5日,笔者对起点、红袖、纵横、飞卢4家网络文学平台各类题材作品数量进行了统计,其中“非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性可一目了然。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4家比较有规模的文学网站平台书库拥有作品总计43.61万部(约数),其中非现实主义作品数量占总数的90%以上,足以说明“非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网络文学的主流。
2.抄袭模仿现象较重,作品缺乏艺术性
网络文学读者群体70%以上文化程度较低,对小说内容审美、写作技巧和主题意义要求不高,阅读享受停留在情节转化的浅层次上。同时,网络文学作者大多生活阅历浅显,这种市场化氛围导致作者杜撰故事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往往对小说人物刻画不细致,细节经不起推敲,情节跳跃性较大。
3.“非现实主义”作品传播运作唯市场化
网络文学“非现实主义”作品泛滥离不开运营商的“唯市场化”运作。运营商为了企业盈利、产业发展,在对哪一类文学作品着力传播推广方面,选择了迎合大众趣味的“娱乐性”非现实主义作品,往往忽视了文学作品不能等同于一般商品的本质意义与作用。在PC端平台,运营商用重磅推荐、竭力宣传、广泛传播等手段,引导读者蜂拥点击阅读“娱乐性”非现实主义作品;在移动手机终端,页面推荐的作品全是非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让读者别无选择;同时还利用传统媒体营造传播声势,诱导了国民阅读特别是青年一代的阅读方向。
4.“非现实主义”内容泛滥对阅读群体产生负面影响
优秀的作品可以让人产生对生活的憧憬,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读者在潜心深度阅读中可以感知人性与社会的真善美、假恶丑,知识悄然积累,思想自然深邃,性情得以陶冶,气质得以培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文以载道”的本质。而网络“非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只是即时的浅层精神娱乐,他们看完一笑了之,随后忘之九霄云外。虚无化的内容影响了青年一代的精神与价值观以及处事行为。在动漫、游戏中成长起来的80、90后,本来就涉世不深,再沉迷于虚幻的修仙、修真、惊悚、总裁等情节,潜移默化中个人情感、认知、道德和情操,甚至是世界观、价值观都受到影响。试问,千篇一律的穿越重生、盗墓高手、冥府鬼怪、修真仙人、娇妻宠妃等如何净化人的心灵?又如何能培养出“读万卷书,知天下事”的气质?
三、网络文学发展方向及引导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指出,网络文艺充满活力,发展潜力巨大,但要加强内容管理,创新管理方式,规范传播秩序,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网络文学运营商应转变观念,以文学本质引领市场,促进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相互融合。
一是引导创作群体特别是青年作者潜心创作,摒弃浮躁、媚俗心态,不盲目追求点击率和推荐率等,多刻画、描写青年一代在生活、职场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多反映人间万象、社会百态,真正实现“灵魂的工程师”价值。
二是引导网络青年阅读群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选择标准,多推荐真正能使他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感悟民族精神,认知社会真善美与假恶丑,净化心灵,提升境界,渊博知识的优秀作品。从而培养青年一代甚至国民深度阅读习惯,提高国民素质。
三是吸引传统文学作者驻站发表作品,占领网络文学阵地,传输现实主义文学正能量,用优秀的作品引领网络文学潮流。同时,传统文学作家也应与时俱进,掌握电脑操作与互联网应用技术,用作品占领网络文学阵地,加强与读者的互动。
四是出版社作为文学出版主阵地,也应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创新开拓新媒体运营机制,融合发展;加强文学理想的使命意识,坚持“内容为王”的出版理念;支持对网络文学现实主义作者的支持,扩大对现实主义小说的出版范围。
五是文联、作协也应深入对网络文学作者的管理,适当吸纳网络文学作者加入作协团体,真正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等职能。
当代经济下我国民商法的发展初探 篇4
当下是经济、科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 这些改变不断渗透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民商法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向全新的局面发展。因此, 人类社会在社会、文化、经济、法律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给新时期下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商法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与挑战。民商法只有适应了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才能以开放的心态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 才能避免尴尬局面的出现。研究者认为, 探索当代经济下我国民商法的发展对民商法未来发展的探索, 以及当下相关法律实践活动对提高我国民商法的使用效率和可行性具有积极意义。
一、当代经济发展下的民商法价值体系
当今时代下的民商法价值受经济发展影响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并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传统意义上的交易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已经逐步被互联网等形式所取代, 因互联网可以使行事主体打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 运用网络等科技工具从事相关民商活动, 因此, 科技的发展给民商法提供了方便与广阔的空间, 市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主体自由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当代经济下的发展要求对民商法的价值体系进行重构, 伴随相关演变可能派生出新兴体系, 但无论是新的派生还是原有基础上的派生均以自由、平等、公平、安全、效益为核心。自由是其他价值体现的基础, 是整个价值体系的核心;平等在当代经济下具有丰富的工具性价值和目标性价值;公平一直是民商法的本质价值追求;安全, 信息时代背景下主要重视的一个重要目标;效益是民商法基础价值之一, 与自由具有等同的价值地位。
二、当代经济发展下民商法的发展
首先, 伴随经济、信息的快速发展, 民商事活动的成功越来越取决于信息有效的提供和开发。因此, 新形势发展下的民商法愈加注重对信息库的开发和投资做出一定贡献的人们的必要商事权利的保护, 避免挫伤这部分人群的工作积极性。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我国民商法中对这部分信息库的专用权不够完善, 需要随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开发和拓展。其次, 域名已经成为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下商业经济的重要标示符号, 几乎与传统企业商标具有同等的作用, 信息越发达, 域名的地位越明显。相关立法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发展变化, 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整合。最后, 互联网中音频、影像、图片等的传播不同于传统的单项传播模式, 而是交互式的传播形式, 这使得对网络信息的版权及其作者版权保护显得额外重要, 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适用网络信息保护的新的民商事权利。
三、对民商法发展的未来展望
民商法作为对民商事活动当中所有的相关权利和义务调整的一个总称, 是以民商事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为其作用的对象。当国家的经济与单个经济市场独立存在时, 与市场对应的法律体系也是相对独立的。但随着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 网络将世界各地各个国家的所有民商事活动都联系起来, 推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加之全球网络的民商事活动越来越具有明显的共性和普遍性, 适应全球范围内的法律理念、价值观以及执行标准未来都将趋于统一, 因此, 全球范围内的统一是未来民商法的发展趋势。
四、结语
当下经济的发展和日趋成熟为民商法的繁荣提供有力根基。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 网络技术在商业领域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的市场交易方式, 无论是在人们支配财产的数量、种类、支配方式上, 都发生大幅度改变, 这些改变在客观上要求了民商法的合同、物权等相关制度的革新, 指定科学完善的规则, 促进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上所述, 当代经济下我国民商法的发展正日益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有力推动, 并且这些因素都为民商法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后, 作为民商法的研究者, 要满怀信心, 不断克服困难, 将民商法这一学科的科研力量进一步壮大, 深入理论研究, 更加深入地联系实践, 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大洪.论高科技时代民商法的创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3.
[2]聂隽.经济法与民商法关系新探.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3 (11) .
[3]赵莉.论民商法的演进性.法学杂志, 2010 (10) .
浅论我国当代司法制度改革 篇5
法政学院06法61班06033068王银生
【摘要】本文对我国司法制度存在的一些诸如司法权地方化、司法权行政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司法制度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司法改革司法公正司法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司法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日益显露出诸多的弊端,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司法改革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所谓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表现出的强烈不满,为司法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与动力。司法改革已经成为时下整个社会的强烈期待。因此,尽快改革司法制度,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职能为市场经济服务,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我国司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司法权地方化
由于我国现行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是按行政区域设置的,司法机构的人、财、物等有形资源均由各级行政机关支配和管理,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经费依靠地方政府供给;二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人员编制由地方政府决定,法官及院长由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免;三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工作条件的改善、装备的更新依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批准。这种体制上的弊端导致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解决案件时受地方政府的干涉或者潜在的威胁。其后果是使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丧失了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应有的中立性而沦为保护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司法工具。使国家的司法活动地方化,使国家的某些法院成了“地方的法院”,不仅严重制约了审判工作的发展,而且破坏了国家法制的统一,直接影响国家法律的权威。
(二)司法权行政化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我国的司法体制、运行过程带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一方面,在法院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外部关系上,法院往往被视为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的一个专门负责司法活动的职能部门,它和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其他下属部门之间只是分工不同,而抹煞了司法机关自身的特性。另一方面,从法院内部结构看,司法行政化表现为从检察长(院长)、副检察长(副院长)、处(科、庭)长到普通检察官、法官形成一个等级体系,这种等级是按照行政官员的职级套用的。工资奖金也一律只与其行政级别挂钩。行政性职级成为检察官、法官能力与水平高低的计量器。从而使司法过程贯穿着强烈的行政管理色彩。法官在司法中难以独立、自主的进行审理,必然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
(三)法官素质不高
我国的法官队伍基本上形成于《法官法》颁布以前。当时以工代干的人可以成为法官,法院的司机、打字员能提成法官,还有复转军人等皆可轻而易举地成为法官。《法官法》将法官入门的起点规定为大学本科以上。但目前,我国法院符合规定的却不足三分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法官职业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法官选拔标准与程序上的偏差,表现为:一是准入条件过低,导致法官精英程度不高。在我国,以往的初任法官考试和人大任命审判员考试内容难度尚不及律师资格考试,无论是否经过正规的法律 教育,是否有从事法律职业的知识背景,是否从事审判工作,有无审判职称等,都属法官之列,一律叫法官,造成我国法官绝对数量庞大,与世界通行的法官精英化格格不入。二是任命格次较低,不利于法官地位的提高。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员由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任命者格次不够高。而且,助理审判员由本院院长任命,而助理审判员也属于法官,这样无疑削弱了法官任命的崇高性,实际上降低了法官的地位。低素质的法官给法院工作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直接产生两个方面的恶果。一方面是错案往往难免,由于一些法官素质不高,对法条理解能力偏低,对证据的判断失误,不能胜任高度专业化的审判工作;办案水平低,超审限办案问题依然存在;部分法官缺乏对审判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审判技能较差,无法独立地、高质量地处理复杂案件,不能很好地履行法律赋予的公正司法的职责;另一方面是法官违法违纪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法官甚至贪赃枉法,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殉私舞弊。这两个恶果已严重危害了法院的权威性和司法的公正性。
(四)审判方式不科学
1、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审判方式是法官职权主义,由法官一手操作立案、调查取证、审理、裁判等全过程。而这种操作往往又在“暗箱”里封闭进行,从而使审判权的行使得不到监督和制约,给法官偏袒一方创造了条件,这种“暗箱操作”难以保证实体公正的结果。
2、在我国,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都是审判组织。合议庭负责审理绝大部分案件,审判委员会则对合议庭审理的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但在实践中,许多合议庭只是负责审查事实,提出适用法律的意见,最终判决则是通过请示领导等方式得到了最终结论后才能作出和宣判,从而导致了“先定后审”的走过场现象;法官对案件只有审理的权力,而无裁判的权力,审判委员会集权太多,讨论案件过多,而审判委员会成员又大多不参予具体案件的审理,这就形成了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审判分离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审判人员的积极性,还人为地延长了审判时间,导致超审限现象的出现。由于集体讨论,责任分散,出了错案无人负责,违法审判的责任追究落实不了。
3、法院的审判结果最终要体现在裁判文书上。而过去裁判文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不讲理,既不讲判决的道理,也不讲判决的法理,使当事人不信服,导致上诉、申诉居高不下。因此,为了实现审判结果的公正,体现裁判结果的法律文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五)“执行难”问题
生效的判决应当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保护,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和法律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职能。但多年来,法院“执行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已成为困扰法院工作,影响国家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的突出问题。执行机构互不隶属,力量分散,装备薄弱,严重制约执行效率,影响执行效果;整个社会的协助执行观念仍很淡薄,对生效的法律文书缺乏应有的尊重;少数领导干部滥用权力,以权压法,公然非法干预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不到执行,就会动摇人民群众对国家法律的信心,损害法律的尊严。当发生纠纷时,许多当事人要么是“屈死不告状”,自认倒霉;要么是以私了方式解决;更有甚者,雇佣社会黑势力,以“黑”对“黑”,因经济纠纷引起杀人越货、绑架勒索的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执行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痼疾。
(六)司法腐败严重
司法腐败,是对当今社会危害最大的腐败,因为它危害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公平正义的信念和追求。司法腐败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将公共权力私有化;表现在地方,是将公共权力地方化。国家赋予司法人员的职权,成为个人、地方谋取个人私利、部门利益、行业利益的手段,司法活动被用作权钱交易的工具。近几年来一些法官吃、拿、卡、要,索贿受贿,执法犯法,贪赃枉法;有些法院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导致司法不公的问题较突出。比如2009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受贿一案,就是明显的司法腐败的案件。这些司法腐败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司法的权威,而且严重地败坏了党和国家的崇高威望。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二、关于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1、改革司法体制,确保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是司法的内在规律,也是现代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尽管我国在1954年宪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审判独立的原则,在1982年的宪法里再次规定了这一原则.但从1954年到现在,50多年过去了,这一原则的实现情况却很不理想。实现司法独立是我们实现法治、追求司法公正的必要前提。国家的司法审判权只能有国家的司法审判机关来行使,其它任何机关均不得行使这项权力。为了使法院摆脱行政的束缚,就必须改革现有法院的组织方式、司法人员的任免程序和方式,改变各级地方司法机关的财政体制。首先要打破司法机关按行政区划设置的体系,创制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可使司法机关免受利益诱惑和其他地方权力影响的司法体系。同时还必须改革现行司法机关的财政、人事体制,让司法机关摆脱在经费上对地方上的依赖,在人事上受地方上控制。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1)改“平行管理”模式为“垂直管理”模式,收回各级行政机关对司法机关人、财、物的决定权和供应权,改由中央统一管理。地方不再负担司法机关的经费。充分发挥中央对地方司法权的支配作用,从而实现国家法制的统一。(2)将法院的行政管理事务分中央和地方两级进行管理。中央司法管理机关行使对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管理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管理机关行使对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的管理权。
2、改革司法人事制度,提高司法审判人员的整体素质
司法人事制度的改革,就是要从行政管理模式向依据审判规律而形成的模式转换,全面提高司法人员的队伍素质,建立严格的选拔制度和淘汰制度:一是要提高法官资格取得的难度,严格法官的任免程序,把好选拔关,要严格按照修正
后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和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选拔、任用、管理法官、检察官,要大力拓展经过正规高等教育的法律人才进入司法机关的渠道,建立一套从律师队伍中选拔检察官、法官的制度,坚决杜绝非专业人员进入司法队伍从事司法工作。调离、辞退业务能力低下的检察官、法官。推行法官逐级选任,缩减法官人数,实现法官精英化。二是要完善培训机制,实行法官轮训制,努力造就一批精通法律业务、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懂外语的专家型法官。三是提高法官待遇,以吸引全社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法官队伍中来。在法院组织体系、人事体制改革方面逐步使地方法院与地方政府发生脱离,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以减少或消除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
3、改革审判方式,确保程序公正
审判方式的改革首先应以审判公开为核心,公开审判的实质就是要当庭举证、质证、认证和裁判,案件事实调查和认定的整个过程都应当在法庭公开。其次要改革审判方式:一是庭审方式要从询问制向对抗制转变,强调当事人举证,加强对证据的质证和开庭辩论,充分发挥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的积极性。把开庭审理的过程真正变成调查案件事实、核实证据和双方当事人说理辩论的过程;二是审判方式要采取法官的独立负责的责任制,改革现行合议制与审判委员会制,建立主审法官制。改变现行中的审判集体负责制,要改变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审与判脱节的状况,取消层层审批制度,使参加案件审理的主审法官享有独立裁判的权力,同时让其真正独立地负起责任。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应对主审法官起监督和指导作用,但不能代替主审法官承担责任,一旦出现错案,应由主审法官个人承担责任。同时还要确定法官独立审判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且对违反该行为规范的后果作出具体规定,从而在制度上确保审判是在严格遵循诉讼程序的前提之下实现的。三是简化诉讼程序,真正体现“两便”原则,避免重复劳动,以最少的诉讼消耗,取得最佳的审判效果。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实现案件繁简分离,从机制上确保案件审理的快捷高效,使一般经济纠纷,能得以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四是凡是能够调解,当事人也愿意调解的,开庭前可以调解,庭上庭下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由审判庭予以受理和审判,不应久调不决。
4、切实解决“执行难”
切实解决“执行难”,维护法律的权威,使审判的正义、高效、有序落到实处,必须加快建立执行工作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设立独立执行局,对执行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协调,统一调度指挥执行装备和力量,组织进行集中执行;确定执行重点地区、重点案件,组织、实施对重大案件的专项执行。各级法院还要积极探索解决执行难的有效途径,强化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依法惩处拒不执行生效裁判的犯罪行为,维护案件胜诉方的合法权益。规范执行程序和秩序,对秩序中应当公开的事项一律公开,增大执行工作的透明度,自觉将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充分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执行救济,提高执行的公信度。
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既是制度性法律文化的一次变革,又是观念性法律文化的一次重大革命。这种文化转折的双重性决定了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注释:
1、有的学者认为,司法独立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讨论,在初级层面上,整个司法
体系独立于外部干预是最基本的。但是,假如没有不同审级法院以及各个法官之间的相互独立,司法独立仍然是不完整的。因此,为摆脱地方干预而改由上级法院“领导”下级法院,多多少少有以一种错误的实践为另一种同样错误的实践辩护的倾向。见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应该承认,建立一种完全的、不受任何外界和上级法院干预和“领导”的法官个人独立审判的制度,在中国是一种较为理想化的理论假设,因为我们的司法不可能脱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而我们提出变当前的 “块块领导”为“条条领导”,正是在充分虑及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党对司法工作领导的一种较为稳妥、可行的方案。
2、有的学者认为:当我们希望改进中国的法律和司法制度时,法官这一职业是特
别需要关注的。法官基于职业的原因,使他比立法者和学者更能具体地、直接地了解现行法律中的问题,只有法官才能在程序内,通过技术化的方法平息争纷,协调各种不同利益,使社会平稳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司法改革中,法官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法官形成一个职业群体,中国才可望实现法治。参见李盾《法官培训与司法改革》载《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宋冰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6页。
有的学者认为:在法官法颁布之前,我国法官来源主要以调干和复员转业军人为主体,这就造成了法官群体在知识结构上的不合理和理论水平上的参差不齐,这种结构性缺陷表现为:1成人教育培养的多,正规院校培养的少。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法官具有三个局限性,即缺乏宽厚的人文素养、缺乏扎实系统的理论功底、未养成以法律的概念去思考问题的习惯。2经验型的人多,知识型的人少;3单一型的人多,复合型的人少。参见李汉昌:《司法制度改革背景下法官素质与法官教育之透视》,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司法改革应当走“从技术到制度”的道路,即要求每一个司法技术问题趋于合理化,从而象建筑施工一样,由一块块合理化之砖而奠定司法大厦的合理化基础。见龙宗智:《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季卫东先生认为:我国并非没有程序。问题是这些程序太薄弱,而且没有经历过现代意义上的合理化的过程;甚至即使在有程序的方面,许多人也不按理出牌。形成这种无视规矩的局面,其原因十分复杂,其历史也非三年五载。因此,要建立和健全现代程序并且行之有效并非易事。见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浅谈我国当代民商法的发展与未来 篇6
关键词:当代民商法;发展;未来
一、依法治国方略是我国当代民商法发展的理论源泉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以依法治国为核心的政治文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成为社会共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治国方路。在依法治国方路的指引下,我国民商法学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并为民商立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合同法就凝聚了我国民商法学领域学者的智惹,开创了我国学者引导立法的先河。目前,学者们就民法典的制定展开的讨论必将聚国人智慧,成伟大法典。
民商法律制度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民商事立法成为我国权力部门最主要的立法任务,从规范市场主体的立法,到规范市场行为的立法。从规范财产关系的立法,到规范人身关系的立法,民商事立法的日益完善必将使市场经济按照法治軌道运行。法律秩序成为社会秩序的核心部分,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成为可能。依法治国这一伟大方略荡涤着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人治”幽灵,使中华民族真正脱胎换骨,像凤凰涅槃一样在法治的烈火中重生。
二、私法理论是我国民商法发展的核心依据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就是私法。私法体系的完备和完善标志着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的完备和完善。私法是相对公法而言的,凡涉及公共利益、公共关系、公共权力和上下级服从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即为公法.凡涉及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自由选择、平权关系的法即为私法。公法和私法的理论划分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最基本的法律划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法律理论上为私法的复归莫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为我国民商法的发展提供了核心依据。既然民商法属于私法的范畴,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以及维护交易的便捷就成为民商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确立私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人格,赋予私人以权利能力,保护私权,厘定私利就成为民商法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一核心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民商法以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为对象,厘清了民商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界限,为民商法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我国当代民商法发展的主要成就
1.确立了民事权利制度
民商法从来就是权利法,权利是民商法的核心范畴。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赋予了市场主体广泛的民事权利,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的人权宣言”。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不仅享有广泛的财产权利,如财产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债权、继承权、知识产权,而且享有广泛的人身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隐私权、名誉权、亲属权等。民事主体法律人格平等的规定,荡涤着几千年来形成的尊卑亲疏的等级体系。民事权利的不可侵犯性的规定不仅高扬了人们的权利意识,而且成为民事主体维护自己权利的锐利武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现实的物质保障。
2.确立了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市场主体只有通过自己的行为才能取得民事权利,因此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成为民商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民法通则》对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和代理制度的规定,使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得以规范。《通则》不仅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和代理的有效要件,而且规定了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相应法律后果。1999年通过的《合同法》进一步补充了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确立不仅使市场主体取得民事权利的合法行为得到保障,而且使市场主体不法民事行为得到遏制。
3.完善了合同法律制度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上述三个法律的制定和适用对于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对于与国际市场接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三法鼎立不仅人为地分割了市场关系,而且三个法律规范中存在的相互矛盾以及部分内容的落后性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于1999年制定了统一的合同法,废除了三法鼎立的局面。统一合同法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合同立法的成果,是一部充满了时代气息的现代合同法。该法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精神,确立了合同自由,坚持了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涵盖了所有合同主体,加强了对保证合同债权实现的保障措施,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生产力要素自由流通的机制。
四、我国民商法的未来
1.民法作为市场经济基本法的地位必将确立
市场的统一性必然要求规则的统一性及规则适用的普遍性。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不允许不同的地方存在不同的法律规则,不能容忍不同的市场主体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对于涉及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基本民事权益、民事行为、民事责任的规范,应当由民法统一规定,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应当贯彻民法的基本原则,体现民法的基本精神。一切侵蚀民事主体基本民事权益的陈腐观念和阴暗做法必将在依法治国的阳光普照下蒸发。
2.民商法律的透明化
法律透明是市场经济理念之一,也是依法办事的重要条件之一。民商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行为规范,要求市场主体无例外的遵循,因此,必须公开为所有人知晓,不仅应公开法律法规,而且应公开法律规范的解释和操作规则。只有这样,市场经济的法治统一才能实现,遵循法律的风尚才能够树立,一切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按红头文件办事的陋习和看领导眼色行事的歪风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得以根除。
3.商事法律体系的完善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商事法律体系,随着21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信用经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必将成为新经济的时代特征。市场的进一步活跃,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生产要素流通的进一步加速,企业融资的进一步方便和安全,必然要求对我国已经制定的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票据法、证券法、破产法等商事法律进行全面的检讨,并使之进一步完善。21世纪必将是我国民商法发展的春天。
浅谈我国现代文学的思潮与发展 篇7
关键词:现代文学,思潮,发展
前言:
现代文学的思潮最早起源于鸦片战争时期,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协议,从此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港口,迎来了多国家的文化。在该时代背景下一批中国知识分析开始从根本上思索我国国民的思想及制度,由传统的封建制度经过革命、发展,最终形成了当前的社会主义制度[1]。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从语文、历史、地理等多个科目中均能够感受到现代文学对国家发展和历史变革的重要性。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
鸦片战争失败打开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大门。根据我自己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发现鸦片战争虽然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严重丧权辱国的时期,但是从客观唯心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能够发现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失败,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外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引发了现代文学变革热潮。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可以从历史时间上将其概括为19世纪中叶,也可以在其人物发展方面将其概括为是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一批秉承西方民主思想和中国道德思想,以期从基本层次上实现民族振兴的现代文学代表人物[2]。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人物上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不仅标志着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标志着中国思想的觉悟,为国家的发展和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
从时间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进行概括,历史时间和事件证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期为1916年~1928年之间。在该时期西方民主思想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申根发芽,反帝反封建思想斗争革命正在中国的大地上不断的延续和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从时间上验证了历史变革的必然性,也验证了思想文化发展的先进性。在该时期内中国大地上涌现了一批批具有革命精神和现代文化内涵的群体,以李大钊等人创建的《青年杂志》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基础。《青年杂志》创刊于上海,后期随着文学的发展和文学伟人的不断创新《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由胡适主编。在《新青年》中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诌议》和《文学革命论》进一步奠定了我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发展,为我国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一批以白话文、自由论为根本的现代学者涌现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上,生根发芽[3]。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发展最为壮烈的时期,该时期不仅仅是现代文学开拓时期,也是中国思想觉悟时期,是国家改革运动时期。文化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想要国家长效发展,在其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上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本人在高中的学习生涯中对中国现代文学拓展时期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背景进行总结,发现在我国现代文学拓展时期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为根本,是资产阶级和封建文化之间的斗争,也是中国时代局限性突破的重要方式。解放运动的开展进一步推进了我国新文化的发展,将中国现代文学推向了历史的高潮。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丰收
随着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在1929年~1939年10年的发展期间,我国无产阶级历史实现了革命文学思潮的改进,并且迎来的硕果累累的丰收。其中以《现代文学三十年》、《太阳》、《文化批判》、《创造月刊》等为代表的国内新文化期刊开始出刊,并且在文化历史上引发了热潮,一批以宣扬革命为口号的文学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土地发芽、成长。此外,中国现代文学的丰收不仅在其现代文学杂志的出版和流传上,在现代文学作者上也从少数的认同者转变为多数的认同者,一批具有新思想意识和觉悟的当代青年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队伍。此外,在文学革命都这是其一批小资产阶级在新文化思想理念的传播和引导下逐渐转变为无产阶级者。这一历史的变革建议不奠定了我国新文化的发展,将中国现代文学推向高潮。
中国现代文学的丰收期收获了无产阶级思想,但是也间接的激化了民族内部矛盾。“左倾”思想的出现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在该时期内历史先辈们过分的重视文学思想的改革和觉悟,反而忽略了民族文化形式和内容的改革。正是由于思想的偏离进一步的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一批以独立性质自由主义为文学馆的作者涌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中。其中以沈从文老先生的《边城》,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等为代表的文学小说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也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展开了新局面。
总结:
文学思潮的变革是文化发展的一种主流现象,其在自身复杂性发展的同时还包含着革命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在当代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向先辈们学习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还需要在其根本上使文学思想的创新,向先辈们学习思想边和和思想发展的方式,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宇飞.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解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6,01(02):83-85.
[2]杨明智.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展及其普遍性探讨[J].文学界(理论版),2012,07(03):91-95.
发展我国当代文学 篇8
1、体育舞蹈的历史轨迹
体育舞蹈最早起源于欧洲,它的发展前身其实就是红遍当时的交际舞亦称之为舞厅舞,通过近百年来不断的演化,并对交际舞进行不断的整合,就成为了今天极具文化艺术内涵又具有体育竞赛规则的体育舞蹈。体育舞蹈一般泛指两种:一种是用来专指国际标准的交际舞,共分为拉丁舞和现代舞等10个舞种;另一种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泛指健美、健身的舞蹈。
1950年,在英国举办的第一届世界性舞蹈大赛“黑池舞蹈节”被视为体育舞蹈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直至1997年,体育舞蹈正式成为了世界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而隔年后的1998年亚运会,体育舞蹈也第一次成为了当年亚运会的表演项目,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国际体育舞蹈项目也正式进入国人的视线,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主要表演项目之一,至此拉开了体育舞蹈在中国热潮的序幕。在诸多国际性体育比赛的广泛支持下,体育舞蹈在中国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也逐步走入高校,成为我国当代高校体育教学项目之一,并占有了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备受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推崇。
2、我国高校开设体育舞蹈教学课程的价值及必要性
2.1、高校开设体育舞蹈教学课程的价值
(1)运动学价值。
体育舞蹈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在音乐在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达到自娱自乐和增强体质或进行竞技的一项体育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基本内容和实现体育目的手段与方法的体育舞蹈,是体育文化系统中的新生事物,是体育研究的对象。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了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时代,人们繁重的劳动量将减少,工作时间缩短、休闲时间增多,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必然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满足自我需要的高级精神享受和追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体育内容、手段和方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通过在娱乐中运动,达到更好地完善自身,改造自我,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
(2)心理学价值。
体育舞踞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者的身心很有好处,有明显的心理学价值。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约的。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和依照音乐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能使其它部分机体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体育舞踞具有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康复机体、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
(3)美学价值。
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通过体育舞蹈的训练,可使人体外型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动作刚柔相济。这既能满足自我实现美的愿望,也能成为他人的审美客体。另外,体育舞蹈中的团体舞更是美不胜收,群体的配合位置,队形的变化,伴以相应的音乐,构成一幅幅刚健、优美、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给别人以欣赏的同时,把自己看到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服饰美和听到的音乐美结合起来,在情感上进行调整疏理和谐,自我欣赏,得到美的享受。
2.2、高校开设体育舞蹈教学课程的必要性
受前苏联高等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目前还在延续几十年不便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新意,教学内容枯燥单一,极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使得原本十分生动丰富的体育教学成为了学生心中的痛楚,而体育舞蹈是一种极富参与性的体育项目,是集运动、娱乐、艺术为一身的多元化体育项目,在高校中开设体育舞蹈教学课程不但在教学科目和内容上得到了丰富,还能够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高校体育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体育舞蹈教学正式迎合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追求强化改革的步伐。
体育舞蹈不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大的益处,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学习紧张、任务繁重、竞争压力大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重大困境,在这种巨大压力下,往往会造成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社交能力薄弱,具有较大的逆反心理。体育舞蹈在锻炼学生身心的同时,还能够消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在松弛的音乐引导下,学生能够逐步摆脱不健康的心态和情绪,消除疲劳,缓解烦躁的情绪。
3、我国当代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发展现状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体制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进行变化和改革尝试,全国各大高校在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和范围,作为新时代的体育运动宠儿,体育舞蹈也在全国范围内的体育院校内逐步开展起来。然而,受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影响,多数的体育舞蹈项目还尚处于民间自娱自乐这一层面上,使得我国的体育舞蹈项目不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新生生源上极度短缺,严重掣肘于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学项目的开展。除此之外,我国当代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还存在以下现状:
3.1、高校体育舞蹈水平发展态势不均衡,呈东强西弱势
虽然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在社会需求的带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教学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造成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资源发展严重失衡,教学水平发展参差不齐,整体体育舞蹈技术水平难以达到高点。
3.2、高校体育舞蹈教学项目经费严重短缺
我国的体育高校教学重点是以大型运动会或国际比赛参赛项目为准绳,然而体育舞蹈项目并没有在奥运会、亚运会或者全运会等大型体育比赛中成为比赛项目,这样就难以引起体育高校的重视,进而忽视了体育舞蹈教学的基础建设,在师资等基础建设方面就难免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
3.3、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宣传力度和改革力度不够大
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是一种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集中制度,这其中产生的一些衍生问题短时间内难以根治,这就对体育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制造了一定的障碍,对于逐步走向市场的体育舞蹈而言,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再加上社会、高校、舆论对于这种新兴的体育项目宣传力度不足,直接导致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开展缓慢。
4、结束语
结合本文分析我们可以意识到:我们必须要提升体育舞蹈课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从根本上入手,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体育舞蹈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强化群众基础,在民间广泛宣传,为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提供一片沃土,为我国体育舞蹈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汪军,李小燕.宜昌市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
[2]黄欣加,张敏杰,熊晓正.从中西体育舞蹈历史演绎谈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6,(1).
发展我国当代文学 篇9
政府管理主体与投资开发主体之间的关系与其它几组主体间的关系相比有所不同, 政府管理主体的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双方关系的复杂性。
首先, 政府管理主体与投资开发主体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房地产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客观上要求政府要从宏观上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与管理。从市场经济的视阈看, 政府管理主体就是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职能的执行者, 政府管理主体有权对投资开发主体进行多方面的管理和调控 (政策制定、资格审查、项目审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监控、贷款投放、利率调控等) , 也是相对责任的承担者。
其次, 政府管理主体是投资开发主体上交国家税费的收缴者, 双方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 国民经济再分配基金的主要来源是税收, 而房地产业上交的税费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甚至是依靠力量, 也为GDP增长和国家财政做出了重要贡献。政府管理主体再以此作为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国防和社会事务的经费来源, 以保障国家机器的协调有序运行。
再次, 政府管理主体是投资开发主体重要生产资料的供应者, 双方是买与卖关系。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下, 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公有财产, 政府管理主体拥有其所有权和处置权。而开发商要开发商品房必不可少的资源就是土地, 只有从政府管理主体手中才能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在我国当代的房地产市场上开发商获得土地的方式多为从政府手中购买, 但是由于供地主体的单一性使得土地的价格投资开发主体无力干涉, 完全由政府管理主体单方决定。因此双方又是一种特殊的买卖关系。
二、政府管理主体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指出,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管理主体作为人民公共权力的执行者, 理应立足国家宏观整体利益, 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首先, 政府管理主体应该尽力实现管理行为的合理化、科学化、民主化、公平化。民主科学地制定行业相关政策, 严格确保公平的资格审查, 完善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认真项目审批、密切关注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监控、审慎投放贷款、合理地调控利率, 以行业的整体利益为价值取向, 圆满完成管理任务。
其次, 政府管理主体应该尊重行业、尊重投资开发主体的正当利益。可通过调整完善经济结构, 增加税种, 降低税率等手段摆脱GDP对房地产业的依赖, 同时也能实现适当减轻行业的税负, 促进行业的适度快速发展的目的。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国家、集体与个人, 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合理利益, 这既是政府管理主体的职能, 也是政府管理主体的责任。
最后,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肃清土地市场的不法土地交易和使用行为及现象。中央政府负有完善国有土地交易、转让、使用等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相关规章的执行力度和对不法行为的惩治力度的伦理责任。地方各级政府负有严格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的相关文件, 长远规划地方土地使用, 合理制定土地价格, 保障投资开发主体和消费主体利益的责任。
三、目前政府管理主体在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管理主体在其管理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自身的角色也发生了悄然的深化。一方面它是管理主体, 履行着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 另一方面也是独立的利益主体, 有独立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身份的双重性决定了其管理行为目的的双重性。一方面, 从国家宏观整体利益出发, 按其职能监管房地产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促进行业的发展壮大, 以确保国家的税金收入;另一方面, 从政府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 采取双重标准, 对一般行业主体抬高行业准入门槛, 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主体则放松对行业的制度管制。同时还不断地提高部分关键资源 (如土地) 的市场价格, 以保障政府主管部门的局部收入和福利, 而具体标准适用的依据就是是否有利可图。由此可见, 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行为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在1981年提出, 国家具有双重目标, 一方面国家通过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的产权, 获取租金的最大化;另一方面, 国家还试图降低交易费用以推动社会产出的最大化, 从而获取国家税收的增加。国家的这两个目标经常是冲突的, 这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诺思悖论”。虽然,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行业主管部门的双重目的与诺思理论体系中的国家双重目标在层次和范围上有些许的不同, 但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行业主管部门的双重目的性也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政府管理主体在这个层次存在着太多的问题。
其一, 腐败问题。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缺乏制约、失去正确方向的权力用于攫取利益是滋生腐败的根本原因。在利益的诱惑下, 有些地方个别官员对中央相关政策和规定熟视无睹, 置若罔闻。他们与房地产商、银行结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 成为中央保护土地资源、整顿房地产市场的严重障碍。官商勾结, 权力与利益恶性协同, 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被打破。不正当的政府行为对行业内部投资主体之间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 原本被制度和道德否定的生产资料、生产主体及其行为, 在权力的隐性操作之下, 成为可能;另一方面, 在道德与制度的藩篱上为投机者大开方便之门, 赋予部分不法投资开发主体一种“特权”。而获得这种“特权”的代价是昂贵的, 并非所有的投资开发主体都能负担, 那些无法获得这种“特权”的投资开发主体就被关在了竞争的大门之外。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这样表述:“正义有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部分地方政府的某些官员钱权交易、违规操作, 对于一部分投资开发主体而言, 行业准入的门槛被人为的抬高, 投资者公平地参与竞争的权益被剥夺。而对于另一部分投资开发主体而言, 国家制度对行业的制度管制则是放松了, 他们轻而易举的就在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这既不正义, 也不公平。屡屡发生的“违规土地圈占”、“虚假招投标”、“银行信贷的违规倾斜”等现象就是上述腐败造成恶劣后果的直接证明。
其二, 行业金融风险问题。政府主管部门过于看重房地产业在税费方面对国家财政的贡献, GDP的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越发的明显。这种依赖在政府管理行为上必然反映为政策上的支持和监管上的姑息。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房价在危机中坚挺不下, 进而一路飚升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各项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政府在投资型信贷和消费型信贷方面的政策倾斜的确给危机中的房地产市场注入新鲜血液, 存贷款利率的双降, 契税的折扣极大地刺激了消费主体的购房积极性。但这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在取得了经济上良好效益的同时, 却在客观上承认了高房价的合理性, 在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视阈下取得的只能是负面的效益。然而相对于最广大中低收入的消费主体有限的收入和购买力, 这仍是个长期性的矛盾。银行贷款不断地发放, 而开发商和银行回收的只是一组可喜的数据, 行业金融泡沫就是这样被不断地催生。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这些泡沫迟早会破裂, 而泡沫一旦破裂, 必将会给整个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甚至是国家的宏观经济安全造成打击。
其三, 土地使用、出售和地价问题。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利益有两重性, 一是政治利益, 二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主要领导的政治前途, 政绩是考察官员政治前途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这是政府公共经费开支和政府人员福利的主要来源。房地产行业为各级政府获取双重利益开辟了一条捷径, 地方政府大兴土木, 加快推进规模型的城市化进程, 不但打造出了直观的所谓民心工程, 同时也推动了区域内部需求的增长进而实现地方经济阶段性的粗放增长, 捞得了“政绩”。所以, 才有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出售, 大量的建筑设施拆了建, 建了拆。同时, 各级政府作为地方国有土地的所有者, 出售土地是攫取经济利益的最快捷的手段。所以才有在房地产行业火爆的市场形势下的土地价格的井喷, 才有在国家规定逾期一年没有开发的土地要收回的背景下, 依然有大块地皮被长期圈占等现象的出现。但是, 部分地方政府追逐局部利益的行为, 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 导致行业交易费用的提高, 房价的飚升, 最终损害的不仅是开发商的利益, 而是整个房地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全局的利益。
四、政府管理主体应该如何处理与投资开发主体之间的关系
作为行业的监管者, 政府管理主体在房地产业的管理活动对投资开发主体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而投资开发主体的一举一动都势必给行业, 给消费主体带来直接的利益影响。因此, 政府管理主体应该为全体消费者和整体房地产业的利益考虑, 在执行自身管理职责的过程中应积极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力求减少因政府行为而给其它主体造成的伤害。
政府管理主体正确处理与投资开发主体间的关系。首先, 应该加快制度建设, 保障程序的公正公平, 实现管理行为的合理化、科学化、民主化、公平化。坚决杜绝腐败践踏公平正义。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开篇中指出, 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1) 民主决策, 可以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对政府是否行为、如何行为进行决策, 有效的节制主要官员因个人好恶或个别投资开发主体的利益驱使而践踏制度、任意行为; (2) 科学合理地制定行业相关政策, 使政策的制定更为科学全面地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彰显制度的向度; (3) 严格执行公平的资格审查, 认真项目审批, 完善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 使相关的程序制度化、公开化, 便于接受其它投资开发主体和消费者的监督, 避免部分政府官员违规暗箱操作, 破坏施政程序公正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确保所有投资开发主体公平地获得市场资源; (4) 密切关注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监控, 积极地行使政府管理主体作为行业监管者的角色, 加大对房地产商品质量和服务的监督力度, 以行业的整体利益为价值取向, 维护公共秩序和实现公共利益, 实现政府公共行政权力的公共服务职能。“公正意味着维护正义和中立, 防止徇私舞弊, 其核心是无私和中立。这样就可以把公共行政过程中的公正引申为:公共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办事公道, 不徇私情, 平等对待所有的投资开发主体。也就是说公共行政公正要求改变过去权威行政的陈旧观念, 实行民主行政、公正行政、公平行政、公开行政。总之, 公共行政公正的基本精神是公平。政府和公共行政腐败意味着背离公共行政权力的公共性质和对人民的背叛”。
其次, 立足国家宏观经济全局, 正确地认识房地产行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对国民经济结构和金融安全的不良影响, 审慎投放贷款, 合理地调控存贷款利率, 控制规模扩张型的过度投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完善产业结构, 消除国民经济及GDP增长对房地产行业的过度依赖, 妥善的应对和化解金融风险。一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大对房地产行业投资型信贷的监控和评估力度, 拒绝投资风险过大、重复建设、效益不高、经营粗放的投资开发主体的贷款申请;消除银行信用风险交易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加大对投资开发主体在借款后行为进行监管, 尽量避免银行信用道德风险的形成、产生;适度提高一套房按揭贷款首付的比例, 大幅度提高二套房及多套房按揭贷款首付的比例, 尽力排挤行业已存的和潜在的经济泡沫, 遏制投机型投资;强化对抵押贷款资格和额度的监控审查力度, 打击投资开发主体为了争取销售量而同消费主体共同弄虚作假的行为。另一方面, 积极扶持商品房替代产品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存在严重的经济泡沫, 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银行信贷倾斜等方式刺激自建房、政府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发展, 消除由于商品房供给主体和结构单一造成的垄断对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不良影响, 消除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产生的隐患。这符合投资开发主体的利益, 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最后,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统筹兼顾消费主体、投资开发主体和政府管理主体三者的合理利益, 制定并严格执行可持续的土地交易和使用制度。 (1) 突出体制创新。创新决策体制, 对于国有土地出售和售价决策权的行使, 可以采取全民听证的方式集体决策。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 全民皆有权表决, 这样既可以避免因部分政府部门和领导专权, 频繁出售和转让国有土地而造成的经济伦理上和生态伦理上的恶劣效应, 避免政府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坐地起价, 痛宰投资开发主体, 同时还能避免因决策权利的集中而造成的腐败。 (2) 合理制订城市发展长远规划, 突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由于我国的官员巡回升迁制度, 官员在一个地方的任期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任期内获得显著政绩和经济效益的捷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出售, 官员的轮换造成一任领导一项工程, 前后任领导政策不一, 甚至相互冲突, 所以导致现任领导废除前任领导留下的工程, 甚至拆除的现象。如此拆了建, 建了拆, 拆了再建, 长此以往, 劳民伤财。长远的城市发展规划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不该出售的土地, 投资开发主体出价再高也不能得到土地的使用权, 这样既节省了资源, 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 加快技术创新。创新土地价格的形成机制。土地的价格对于商品房的价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我国当代的土地资源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以及我国土地国有的根本性质, 决定了我国当代土地的价格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形成。可以以土地的拆迁成本为基础, 把土地的使用权交付给能提供物最美、价最廉的商品房的投资开发主体, 然后再在该开发商的成本核算的框架下最终形成土地的价格。这样就不会再有一个个地王的产生了。既符合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 也符合全民的根本利益。
总之, 国家和政府是人民建立起来为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组织, 政府就是履行国家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责任的执行机构。其所制定宏观政策的首要伦理价值取向应该是代表人民的利益, 能让每一个消费主体都能买得起、买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房。以解决“居者有其屋”的民生伦理问题。
摘要:在我国房地产行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利益, 那就是政府管理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主管部门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管理主体, 各级政府管理主体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成了独立的利益主体。作为管理主体, 其施政行为势必对投资开发主体、消费主体的经济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 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政府主管部门的逐利行为也必然对投资开发主体和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一定的压力。因而, 政府管理主体在与投资开发主体和消费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中也必然担负着相应的责任。
关键词:政府管理主体,投资开发主体,关系责任
参考文献
[1].罗尔斯.正义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2].杨明伟.公正:我国公共行政追求的主要目标[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8 (3)
发展我国当代文学 篇10
我国当代油画的发展目前是以多样性的创作而展现的,所谓多样性,就是在审美观念和思维创作上表现出的多样化,这是目前我国当代油画发展的一种最基本的状态。自由不受任何约束的状态是目前很多画家共同的追求,但是在绘画艺术中很多应根据行业的定位而给画家很多不一样的创作空间,随着社会生活文化人性化的趋势和艺术实验的合法化,促使我国当代油画随着西方油画的风格不断演绎,变得复杂而又宽广。
不管是我国的油画还是西方油画,它们都有一种共同的价值本源。一直以来,我国油画在着重创作时,忽略了油画艺术价值本体的两个关键,就是画家群体和风格。这与西方油画有很明显的对比。目前很多的艺术家觉得,中西方油画的结合就是以中国的审美意识与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从而创新自我的油画理论,表面看起来是很有道理的,实际上却很简单。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油画结合主要表现在创作思维上,应该把两种文化和艺术美学体系相互结合,然后才是形成艺术共同的交织,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取长补短,而是多元文化中艺术的诞生。理论上说,多年来我国油画注重的都是油画的审美本体,也就是画的内涵和画本身的审美,基本上很少有人能从油画的价值本体上有一定认识。价值本体是油画的一种身份,也是在西方的风格和画家群体上构成的。西方当代油画缺乏对传统的油画认识,只知道油画是用油彩和画布绘画的,因此,价值本体理论如:风格,群体,形式,派别,已经成为无关紧要的表面特征。而我国注重传统美学文化理论,以“天人合一”、“成竹在胸”、“气韵生动”在我国油画作为主要的审美。因此这种审美意境只能自己意会,而不可言传,而风格理论在油画中被认为有或无。现在很多画家都只管画的好不好,而不管油画的风格,这种审美意识已经失去了我国当代油画本身的价值本体和审美本体。
二、中国当代油画的创作观念与“多元化”构成
在艺术家中,创作观念就是作品创作的思维和审美体系,也是一种以自我为主导的创作性思维。我国当代油画在创作观念上有两点:第一,艺术里面都有一个“主旋律”,而在油画里面,“主旋律”是以主题的方式表现审美;第二,画家的创作思维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关注的题材为方向的。我国当代油画的创作方向是通过社会的审美精神指引的,而既要吸引人们的目光又要把握好大众的审美观念,画家一定得掌握好主题性。社会的需求和大众的审美是引导着我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和进步,画家与群众这种相呼应的关系只在于对应了两者的各自需求,而油画本身的价值是什么,无人去了解。目前,我国当代油画的创作理念和世界艺术相连接会变得很复杂。从理论上说,多元化实际就是多样性的表现,而油画创作观念的不同恰恰就是“多元化”的基础。因此,西方和东方的油画风格不同并且风格种类多,说法也不一样,西方的艺术评论家很少说是“多元化”,而东方的评论家不一样,只要稍微的风格上的改变就被说成“多元化”的构造。所以,在油画的创作思维上看,“多元化”并不是画的表面的主要的内容表现,于是在我国当代油画多样性发展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而多元化还是处于发展之中。
三、中国当代油画家群体的审美意识
我国当代油画家很多都是以自由不受约束的状态创作的,大多数是以独特的审美个性为中心,与西方的画家群体的审美意识不同,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当代油画家主要是以中国艺术的“和合”思想为主,主观化的审美意识让中国油画家认为材料和工具是表达自我的方式,而西方油画的本质在中国艺术的审美意识里一般是受到排斥的;第二,中国的油画家大多都是以“画自己的画,随别人说去”这样的心态创作的,很多作品也是有风格,但无确定性和专项性。很多人都觉得画家只是画画而不需要做理论研究,导致了很多人对画家的评论都是赞扬,而没有实质性的理论分析;第三,我国油画家和观赏者都喜欢看画的表面,而对真正的画中的价值本质舍去和抛弃,及意象化的界定,才有今天的中国式油画。这也是在我国当代油画中特殊诠释。
就目前而言,我国当代油画是以自己的艺术审美意识结合着西方艺术理论形式的生存状态,主要是因为西方的多元文化被我国的美学的心、物、能三者一体的观念所排斥。不管油画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有自我的本体结构。油画的价值本体的构成就是百年传承和风格体系,以及画家群体的结构体系。就现在的油画实践发展的境界中,很多艺术家开始发觉我国油画还有很多的缺点与不足,很多画家都把学习西方油画传统文化的话题放在嘴边。然而该怎么学?没有人去过多的解释,因此就这样的一个富有深刻的话题就成了一段空话。
四、我国当代油画风格理论体系的建构
目前,我国当代油画还没有具体发展成多样化的学术性的风格理论体系。而我国油画家一般首要主张绘画的审美,不喜欢专注一种风格和形式,而是发挥自我的表达。从一定程度上讲,我国油画的创作从一开始都与风格理论上有着不相连接的表现,这些理论都是从油画的历史中展现出来的,从而缺乏美学意识上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国油画的审美本体都是靠我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引导的,才会把很多西方油画的文化风格挡在外面,然而与传统的艺术理论还是无法连接,导致我国油画没有明显的风格体系。其次,我国很多油画家都只看作品不评论的现状也说明了很多问题。目前,我国油画艺术发展来看,也有很多的关于风格的词语,但是这些词语都是借鉴西方油画的风格,并没有我们自己的一套风格体系。
总体来说,我们从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上研究,知道了油画的发展不仅从民族文化和时代需求上进行艺术评判和价值体现,还要从创作新方向和思维上来创作出自己的体系,实际上讲就是以世界性油画的标准衡量。目前来讲,创造自己的油画风格体系,加强我们自己创作的相关理论体系;把我国当代油画的风格展现出来,促使画家意识自由而不受任何的左右,创造出不同的创作意识和风格体系,让每一个作品都能清晰的表达内容;提高油画家的艺术责任意识,构造我国油画的自身价值本体,这些都是我国现在画家需要改善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当代油画发展的主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尚辉.从“舌尖中国”到“笔端中国”[J].中国油画,2012,(4):82-82.
[2]张祖英.中国油画有着宽广的发展空间[J].中国油画,2013,(3):44-47.
发展我国当代文学 篇11
关键词:英语专业 现状 问题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课程结构优化研究——以英语专业为例(编号2015-QN-170);2015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商务外语“云课程”研究(编号SKL-2015-1459);2016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云计算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16B880023)
一、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我国的英语教育始于1862年建立的京师同文馆,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历经近代洋务学堂、民国高等学校、西方教会英语教育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英语教育等几个阶段跌宕起伏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英语热”一度席卷全国。英语专业点不断增加,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英语专业,2002年增至420所,2004年猛增至598所,2005年增至790所,2007年已经超过900所。[1]快速发展的高校英语专业教育为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英语人才,英语专业自身建设也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但是,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数量和教学质量的矛盾、一边火热招生和一边毕业生过剩的矛盾被逐步激化。2010年6月2日,在麦可思研究院撰写、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英语专业”被列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10个“红牌专业”之一。无独有偶,英语专业再次出现在《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 “红牌专业”中。连续几年的“红牌警告”让人们不禁要问:英语专业怎么了?英语专业的问题出在哪里?
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全国各类高校几乎都设置了英语专业。据统计,全国目前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已有近1000个,其中2002年到2005 年三年之内,英语专业点增加了将近一倍。英语专业2003年招收本科生87808人,2004年招收102388人,居所有普通本科专业招生人数第一位。[1]英语专业招生规模的逐年攀升导致学生规模和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愈加明显,严重影响着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提高。据统计,2005年我国参加英语专业八级的院校有451所,人数104165人,与2004年相比,报考院校和人数分别增加了10.8%和32.7%。2005年报考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院校575所,考生达201187人,报考院校和人数分别增加了11.9%和23.5%。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师资匮乏、教材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质量堪忧等一系列问题。[2]这些问题更突显了如何处理英语专业教育数量和质量两者关系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其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我国高校各学科、专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正面临 “粗放型”发展带来的毕业生数量大、就业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必须靠转换发展方式来实现。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只有变粗放式发展为分类、转型发展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英语教育发展之路。
二、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尚存在诸多宏观和微观的问题,这些问题势必影响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宏观层面的问题有:数量激增,质量下滑;缺乏规划,地域失衡;定位不清,同质严重。微观层面的问题有:课程标准尚缺失;课程结构待优化。
第一,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数量激增,人才质量下滑。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设有外语学院或外语系的院校达近千所;而在外语专业内部,英语、日语、俄语专业数最多。其中,英语专业学科点发展最为快速,一举成为学科点膨胀最快的专业之一。英语专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对外交流与交往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英语人才。[3]但是,在英语专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自高校“扩招”以来英语专业招生数量和教学质量的矛盾就一直存在。短时期内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出现了生师比失调,办学硬件软件都跟不上等问题,致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第二,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整体缺乏规划,地域发展失衡。
我国英语专业出现上述问题,也是由于英语专业教育规划滞后造成了结构失衡。首先是通用语种的发展缺乏计划。一方面,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英语专业, 由于没有预先规划,师资和设备跟不上,教学质量不高;另一方面, 外语教育中语种规划缺失,语种单一化严重。大部分高校开设英语专业,开设法语、德语、俄语和日语等专业的学校为数不多。再次, 从我国的大国地位和今后发展来看, 外语语种的设置还不能满足需要。同时,我国英语教育还存在地域分布不均和地域教育质量悬殊的问题。全国900多个英语专业点中,地域差别较大;发展历史悠久、发展较为成熟、有一定国内外知名度的英语专业点过分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而有的新设英语专业点存在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素质较差、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第三,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定位不清,同质化严重。
我国英语专业近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置身于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新的发展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而英语专业的定位问题是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使专业得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英语专业曾被称作“没有专业的专业”!这种叫法虽然有些极端,但也让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英语专业的“专业性质”和“专业定位”问题。英语专业的逻辑起点是“语言”还是“专业”?英语专业要不要加入“专业理论与知识”的要素? “英语专业”与其他人文类专业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和英语专业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高水平、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4]另一方面,英语专业办学同质化问题突出。普通高校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英语专业也在不断扩招,致使近年来英语专业各层次办学专业在校生数量一度跃居扩招之首。英语专业办学定位在不同层次的高校中呈现两极化特征:研究型高校强调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文学性特点。高职高专类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着重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型人才。而居中间的各类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定位的确立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不明问题,呈现出重复性办专业、跟风设方向、套用研究型高校人才方案等现象,导致同质性办学情况突出,各类高校未能形成本层次的专业办学特色。
nlc202309032240
第四,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尚缺失。
我国英语教育的总体目标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知识面宽广、跨文化沟通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及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只有教育部门制订的教学大纲,而没有课程标准。也许有人会说,教学大纲就相当于课程标准,但他们却忽视了一个事实:教学大纲是新中国刚成立时向苏联学习时照搬苏联的做法,早已不适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标准已经全面取代了教学大纲,但在高等教育中仍然沿用教学大纲这种过时的叫法,这种情况是亟待改革的。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是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因为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能科学、合理地处理课程、教学、教材、教师、学生、教法、评价等方面的关系。
第五,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待优化。
课程结构是指高校某一特定专业为了达到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各类课程的构成要素及其他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课程结构是微观层面决定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发展质量的核心要素。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高校中应用型高校占80%以上。应用型高校是培养社会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现阶段一般包括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鉴于此,有学者对我国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现状与问题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5]结果显示,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总量基本合理,但是存在课程结构“同质化”、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严重不足、选修课形式化和经验课程十分薄弱、经验课程十分薄弱等问题。
三、结语
一个专业的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实现。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已经走过来一个半世纪的光辉历程,在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今天,英语专业数量激增、质量下滑的问题要靠转变专业发展方式来解决,即由以往的粗放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以内涵式发展提升英语专业的发展质量。英语专业要科学规划解决地域发展、英语专业与同类语言专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增加专业理论知识和增加选修专业或第二专业来解决英语专业“没有专业”的问题,通过专业分类、分层发展解决专业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的问题。通过制定全新的、科学的英语专业课程标准取代过时的教学大纲解决课程标准的缺失问题。通过优化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结构、优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构、优化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结构、优化人文课程与工具课程的结构等来解决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总之,我国英语专业发展存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揭示与解决有利于英语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为整个学科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 英语专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英语专业是指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前者是后者的简称;广义的英语专业是人们对英语类专业的统称,涵盖了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等以英语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的专业.本文“英语专业”是狭义上的英语专业.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
[2] 柏舟.中国英语教育现状:困境与出路(克拉根福讲稿).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8541.
[3] 庄智象.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界,2010(1).
[4] 张冲.关于英语专业定位的思考[J].外语界,2003(4).
[5] 张平丽. 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现状调查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
发展我国当代文学 篇12
一、《让子弹飞》的美学风格
1、叙事结构的创新
《让子弹飞》同时兼具西部, 剧情, 传奇, 喜剧等元素于一身, 众多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型“非类型化”的叙事风格。所谓类型化电影, 是指具有相对明确的叙事形式并由此形成了规范性的电影审美形式。而《让子弹飞》却打破了这种类型化形式的禁锢, 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本性灵活地展现了出来。片中人物形象的设置与情节的构建等等都呈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审美享受。情节上环环相扣, 联系紧密, 充满戏剧性与张力, 引人入胜。具备英雄主义气概的土匪头子原本是松坡将军的手枪队队长, 具有圆滑世故的处事态度的汤师爷为求自保设置了种种骗局, 雄霸一方的地方势力黄四郎在这场较量中输掉了一切。片中人物的设置本身具备着强烈的趣味性与戏剧性, 突破了类型片中人物善恶分明的限定。
2、暴力美学背后的深层反思
跟传统的黑色暴力美学不同, 姜文塑造的暴力美学风格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思考与暗喻。以往的暴力美学风格注意打斗场面的视觉冲击力以给予观众一定的视觉享受与心理想象, 然而在本片中的暴力则相对具有更深刻的理性思考。比如小六子剖腹取凉粉那一场戏, 整个场面冲突突出且视觉效果比较血腥, 但人们在观影之后会思考胡万等人的无耻与小六子的单纯的对比以及对于生命的惋惜与哀叹。诸如张麻子与黄四郎的诸多对持等赋予了人物与情节以饱满的思想, 带给观众无限的思考。《让子弹飞》不但将暴力美学的特点传承发扬开来, 而且将其以一种更加有意味的形式展现了出来, 这是一种影视美学的进步。
3、黑色幽默的无限延伸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 在幽默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悲剧色彩, 姜文将黑色幽默所牵连的悲剧因素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意义消解, 让观众尽情地狂欢在他所营造的剧情世界并在欢笑之余产生一定的理性思考。影片开始马拉火车的那场戏奠定了本片黑色幽默与荒诞的风格。八匹雪白的骏马拉着象征时代进步的火车呼啸而过, 火车内巨大的火锅与人物无厘头的对话等迅速将荒诞幽默的风格展现出来。张麻子与县长夫人在房中的对话与手势以及鸿门宴中三人的对话等等, 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不得不赞叹, 姜文把握幽默的能力之高与对观众心理的把握之准, 远远超过国内众多一线导演。
二、《让子弹飞》对于我国电影美学构建的意义
《让子弹飞》赢得了空前成功的票房的成绩, 成为了街头巷尾人们竞相谈论的话题, 众多产自本片的台词在网络上风靡万千。同时, 本片也赢得了众多业界人士与学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可以说《让子弹飞》已经成为我国电影发展中的一种现象与一种进步, 它的问世对于当代我国电影美学的构建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1、推动着商业片的成功转型
商业片的转型一直是电影节讨论火热的一个问题, 然而转型之路却并非那么一帆风顺。那些包涵思想性及艺术性的艺术片却很少赢得大众的青睐, 而众多的商业片充斥着低级庸俗的喜剧元素, 严重降低着国民的审美趣味。国人对于喜剧片在观影以及思考的两个角度上有着较大程度的对立。《让子弹飞》是一部投资过亿的商业大片, 拥有多位影帝级等强大的明星阵容, 电影定位于商业片却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 商业片也可以成为人们心中难以抹去的经典。它赢得了过硬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赢得了广泛的口碑。
2、提升着影视表现的艺术内涵
从美学层面的再现、表现与虚拟这三个层面上来说, 本片有着鲜明的艺术造诣。影片将背景设置在北洋年间民不聊生的时代, 将土匪横行、贪官肆虐、军阀混战等的时代特征交代的真实生动, 片中土匪、贪官、恶霸以及妓女等等的人物形象也切实的吻合了时代特征。影片从真实性上让人信服并且将观众迅速的带领到情境中去。其次“表现”, 影片中注入了姜文鲜明的个人主义烙印, 他塑造出了一个霸气外露的“男人世界”。无论是从人物形象还是台词以及情节的牵引等等都表现出了姜文主观臆想的色彩。最后是“虚拟”, 身为土匪头子却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与济世情怀, 仅凭一己之力却推翻了雄霸一方的恶霸, 功成名就之后却黯然落寞, 一个人走向远方。整个故事像一场梦, 那么真实却又那么虚幻。
三、结论
我国电影美学的构建相比与西方影视美学体系来说还非常年轻, 虽然有诸多学者的积极探索却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单纯的向西方借鉴一定的理论成果并不能形成我国独特的美学体系, 我国电影美学体系的构建应该立足于本国的文化基础之上,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当前电影发展的同质化与庸俗化日益强化, 由此电影美学的构建迟迟不能丰富完善。《让子弹飞》的问世从叙事风格以及影视美学的构建上都呈现出了巨大的创新, 相对于时下流行的庸俗喜剧来说呈现出了坚实的傲骨, 很大程度上涤荡了当前我国电影发展空虚浮华的状态, 为商业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为电影美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一笔, 也为我国电影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活力与动力。
摘要:《让子弹飞》作为一部极具魅力与特色的影片在2010年底横空出生, 取得了票房的空前成功, 成为了我国电影的一种现象。在笔者看来, 它在我国影视美学的构建中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不但为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也开启了我国电影美学寻求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探索。
关键词:《让子弹飞》,电影美学
参考文献
[1]、陈犀禾.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201-207.
[2]、罗艺军.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5.
【发展我国当代文学】推荐阅读:
发展我国06-24
我国物流发展11-15
我国体育发展06-06
我国物流企业发展07-04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07-04
我国西部发展分析08-12
我国经济发展08-17
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08-30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10-16
我国保险行业发展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