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共4篇)
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 篇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汉语言文学、汉语(师)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试题
2005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谢冕2.红色娘子军
3.我是你爸爸4.“锻炼锻炼”
5.巴金6.星星
7.倾城之恋8.赵树理
9.红灯记10.九叶派
11.中国现代诗12.王安忆
13.革命的现实主义14.在新的崛起面前
15.周扬16.山药蛋派
17.老鲁18.余华
19.小二黑结婚20.龙江颂
1.较早对朦胧诗人的创作进行整体检阅的文章是的《失去平静之后》。
2.芭蕾舞《》在改编过程中,删去了原电影剧本中洪常青与琼花的爱情描写。
3.王朔的小说如同他小说中的内容一样,大多随意而放纵,但也严肃之作,他自己认为,他写得“最深沉”的一篇作品是《》。
4.在20世纪90年代的赵树理研究中,陈思和有意发掘赵树理的“民间立场”的意义,认为赵树理的小说,尤其是《》作为“民间文化形态”表达了与国家意志的“时代共名”不一致的“农民立场”、“民间立场”。
5.对“样板戏”的重新登场,有人叫好,有人坚决否定。作家说:“我好些年不听‘样板戏’,我好像也忘了它们。可是春节意外地听人清唱‘样板戏’,我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6.公刘发表于1979年刚刚于成都复刊的诗刊《》上的“读后感”《新的课题》,主要谈论的是顾城的诗。
7.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的王琦瑶与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长安、《》中的流苏等女性都是同一类人。
8.20世纪40年代后期,作为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方向”获得了很高的赞誉。
9.《》为了改变原演出本中李玉和一家三代平分秋色的状况,大力给李玉和扩戏,全剧始终由他牵着鸠山的鼻子转.
10.不管朦胧诗派是否与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相背离,它的确是与20年代的象征派诗歌、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和40年代的诗歌在诗艺上是相贯通的。
11.1986年10月由《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共同举办的“1986年群体大展”,被看作是“朦胧诗”过渡到“新生代”的标志。12.写都市的三个中篇:《逐鹿中街》(1988),《“文革”轶班》(1993)和《香港的情和爱》(1993),在情爱设计上有着张爱玲小说的某种内敛性的空间特征。
13.所谓“二革”创作方法,是指“”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
14.从1960年到1985年,有三篇为朦胧许呐喊助威的著名文章,又称“三个崛起”,其中第一篇是谢冕的《》。
15.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最重要的两篇赵树理研究文章是的《论赵树理的创作》和陈荒煤的《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16.在赵树理创作的影响下,马烽、卤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培
养他相近的创作风格,逐步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文学史上称为“”或“山西派”。
17.汪曾祺的小说《》以西南联大的生活为背景,写了一个校警的故事。小说头先写饿,把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学校状况呈现出来,再写挖野菜,写了近两页,才引出主人公。
18.“十八岁”在的小说中是一个象征,他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写的是十八岁,他的《四月三日事件》写的还是十八岁。
19.第广次文代会前后,赵树理和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一起作为“1942年以前就已有重要作品出世的作家”在《新文艺选集》中设有专辑,而赵树理的成名作《》却发声于1943年.
20.“样板戏”《龙江颂》的前身是话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王安忆在她创作的第一阶段(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的作品以“雯雯系列”为主,标志着这个阶段终结的作品是(C)。
A.《雨,沙沙沙》
B.《广阔天地的一角》
C.《69届初中生》
D.《本次列车终点》
2.“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这句诗的作者是(C)。
A.北岛B.舒婷
C.顾城D.江河
3.几乎在朦胧诗出现的同时,小说创作中就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尝试之作,1981年,《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发表后,才使“现代主义创作”这一现象成为引人注目的文**流.这篇文章的作者是(B)。
A.王蒙B.高行健
C.王干D.魏明伦
4.“舌战栾平”的精彩场面出自(A)。
A.《智取威虎山》B.《沙家浜》
C.《奇袭白虎团》D.《红灯记》
5.1950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B)。
A.《老定额》B.《“锻炼缎炼”》
C.《三里湾》D.《套不住的手》
6.1986年后,王安忆发表了一批引起颇多争议的作品,被归人当时的“性题材”中,其中,除了著名的“三恋”外,还有(C)。
A.《香港的情与爱》B.《小鲍庄》
C.《岗上的世纪》D.《大刘庄》
7.汪曾棋80年代的小说呈现出全然的宁静与和谐,他在一篇著名的小说中写到的巧云和十一子的悲情,虽然因为号长的介入有些波折,但正义和善良很快就驱逐走了丑恶。这篇小说是(B)。
A.《鸡鸭名家》B.《大淖记事》
C.《詹大胖子》D.《岁寒三友》
8.王朔是创造热点和现象的高手,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都被他玩过用过,他更会为自己和作品广告,1999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还没出版歇被炒得不可一世,但读后大家都发现上当受骗。这部小说是(D)。
A.《千万别把我当人》B.《我是你爸爸》
C.《一点正经也没有》D.《看上去很美》
9.1990年王安忆在搁笔一年后重新完成的第一篇小说,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当时几乎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她在叙事上的变化,即叙事策略上的游戏状态。这部小说是(A)。
A.《叔叔的故事》
B.《乌托邦涛篇》
C.《锦绣谷之恋》
D.《纪实与虚构》
10.江河1985年创作的“史诗”代表作是(B)。
A.《诺日朗》B.《太阳和他的反光》
C.《纪念碑》D.《自白——给圆明园废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赵树理发表的作品主要有(ACD)等。
A.《李有才板话》B.《登记》
C.《田寡妇看瓜》D.《福贵》
2.在40年代,即“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的第一次女性文学高潮尾声中,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女性作家,其中,主要有(ABD)等。
A.张爱玲B.萧红
C.茹志鹃D.苏青
3.以朦胧诗为反叛对象的诗歌流派曾令人眼花缭乱,其中,主要有(ABC)等.
A.“整体主义”B.“新传统主义”
C.“非非主义”D.“反朦胧主义”
4.有人曾将废名,沈从文、汪曾棋的名字连在一起,认为他们一脉相承,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小说极重要的一支。在这个名单后面,还可以加上(B)等。
A.刘心武B.钟阿城
C.刘绍棠D.陈忠实
5.“文革”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白洋淀诗派”.这个诗派的主要成员有(AC)等。
A.多多B.舒婷
C.根子D.顾城
四、简答题(共20分)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赵树理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表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为什么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所谓“两条道路”是什么意思?作品是如何表现“两条道路”的斗争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8分)
2.简要说明“先锋”(Avant-garde)和“先锋文学”的基本概念.(6分)
3.举例说明汪曾棋小说在艺术结构上的“散文化”特征。(6分)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完全照抄教材或其他资料,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形象,与小说《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形象在塑造手法上主要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智取威虎山》在艺术上有哪些得失?
2.王安忆与张爱玲同为中国女性写作的代表性作家,她们在对女性形象的态度上有什么异同?试以《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和《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为例加以说明。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汉语言文学、汉语(师)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5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1.谢冕2.红色娘子军
3.我是你爸爸4.“锻炼锻炼”
5.巴金6.星星
7.倾城之恋8.赵树理
9.红灯记10.九叶派
11.中国现代诗12.王安忆
13.革命的现实主义14.在新的崛起面前
15.周扬16.山药蛋派
17.老鲁18.余华
19.小二黑结婚20.龙江颂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C2.C3.B4.A5.B
6.C7.B8.D9.A10.B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lo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矾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ACD2.ABD3.ABC4.B5.AC
四、简答题(共20分)
说明: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赵树理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表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为什么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所谓“两条道路”是什么意思?作品是如何表现“两条道路”的斗争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8分)
[评分标准]
A.《三里湾》虽然也是歌颂“合作化运动”的,也表现了两条道路的斗争,但是,离当时主流话语(或时代精神)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2分)
B.两条道路是指“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1分)
C.这种斗争主要是通过家庭人伦关系的变化的来表现的,没有表现出这场斗争的“无比复杂和尖锐”性。(2分)。
D.主要原因:一方面作者较少受到当时流行的理论(意识形态)的影响,另一方面包含了作者自己的体验和思考,他认为,农村的两条道路斗争没有人们所说的那样激烈。(2分)
E.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2.简要说明“先锋”(Avant-garde)和“先锋文学”的基本概念。(6分)
[评分标准]
A.“先锋”主要指一种带有实验性质的形式创新运动,既可以是一种精神,一种姿态或倾向,也可以是一种方法或过程。(1分)
B.“先锋”一词最初来源于法语,同中文的原义一样,也是指一种军事术语,即“先头部队”。(1分)
C.“先锋文学”主要指一种以突破一切传统,不断创新为己任的文学。具有反叛性、先导性、流动性和悲剧性。也就是说,它所创新的形式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它的使命也即告终结。(3分)
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3.举例说明汪曾棋小说在艺术结构上的“散文化”特征。(6分)
[评分标准]
A.汪曾棋的小说大多按照生活的多维流动来建构,先写环境地貌,再写人,再写人的职业和生活。(2分)
B.作品中较多地穿插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掌故传说等,有杂家的风范。(1分)
C.写人写事,主要在写生活,而且是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的“整个流程”。(1分)
D.可以《受戒》为例,也可以《老鲁》或《鸡毛》等其他作品为例。(1分)
E.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五、分析题(40分)
说明: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完全照抄教材或其他资料,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该题答案不得少于1000宇。
1.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形象,与小说《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形象在塑造手法上主要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智取威虎山》在艺术上有哪些得失?
2.王安忆与张爱玲同为中国女性写作的代表性作家,她们在对女性形象的态度上有什么异同?试以《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和《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为例加以说明。
[评分标准]
A.完全照抄教材或其他资料.(扣15—20分)
B.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5—10分)
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5分)
D.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5分)
E.有错别字或病句。(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作业提示 篇2
作业1第一题
要点:
遭遇而言,先起后落,40年代被奉为解放区文学榜样,作为一种文学方向大加提倡,50年代后被受批评。就评价而言,从40-50年代,是先褒后贬。起起落落。
赵树理在40年代后期获得广泛赞誉,就当时解放区文坛而言,是当之无愧、无人能比的,出了他的作品暗合了主流话语和《讲话》的精神外,还有一个现实原因,那就是他的小说紧密配合了当时的实际工作。如《李有才板话》是配合了减租斗争,是针对有些热心青年同事,不了解当时农村实际情况,为表面的工作成绩所迷惑这一现象的,《李家庄的变化》为了动员人民参加上党战役当等等(可多举些作品)
50年代,曾就《邪不压正》展开争论,贬褒皆有,他担任通俗刊物《说说唱唱》的执行主编,引起**,接着因《武训问题介绍》《种棉记》等遭来连串批评。受到了胡乔木的批评,跟着1955年《三里湾》又大受批评,59年更是因《锻炼锻炼》引起讨论。可以说,50年代是赵树理备受批评的时代,他在文坛的地位一落千丈。这里的原因主要是赵树理没有根据政治形势的需要而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达不到党关于农村的理论和政策高度,达不到文学“规范”要求的高度,所有的对“缺点”的批评正体现了当时文**流对它的要求。其实,赵树理的作品固然有其艺术不足,但地位下降,主要还是因为他太有文学家的良心和责任感,总是站在农民的角度,如实地反应农村的现实真实而没有见风使舵地改变自己的风格。今天看来,这正是他的艺术可贵之处。
第二题
样板戏的主体是京剧现代戏,它的创作、排练、演出,始于1958年,到1964年全国观摩会形成了一个高潮。这正是中国激进主义思潮形成的时期。对文艺问题抓得越来越紧,创造了“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构想”毛主席对建国以来的文艺状况并不满意,表现了他在中国创立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激情,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结合。正是这样,在八届十中全会上,他提出要提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现代的革命戏,跟着大加批评指责文艺状况。塔吊激进主义思想得到了江青 康生等人的热烈响应,接着形成了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京剧现代戏就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开展的,带有当时的时代色彩。其中一些剧目成了江青手中的样板,样板戏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并不是历史的必然,它更多的是人为的政治因素而产生的,因为样板戏是京剧现代戏的政治畸形儿,它违反了戏剧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
第三题
回答要点:
18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再一次掀起了颂歌的狂潮,整个诗坛几乎沉浸在歌唱“三面红旗”的欢乐海洋里,一个“新民歌运动”以空前的规模迅速席卷全国,并蔓延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由此形成的浮夸风长期弥漫在文坛上,1962年底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全国的政治形势再次发生重点变化。对政治情绪和社会动向反应敏感的诗歌创作,也从对劳动和建设的歌唱变成了对阶级斗争的宣扬。诗人们更加自觉地以流行的政治概念为创作的出发点,以演绎和阐发政治概念为创作目的,政治抒情诗成了诗坛占主导地位的潮流,其总体风格也由“颂歌”转向了“战歌”。可以说当时诗坛是一片政治宣言,但现实主义艺术传统却几乎消失殆尽。
“朦胧诗”一词起初是带有贬义色彩地出现在1980年的一篇名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文章中,但后来却被作为一个正面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朦胧诗”所指的不仅仅是某类诗歌创作,也不是一个诗人集团,而是一种文**流。它是存在意义基本上是建立在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质疑和批判上,因其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因而被称为“朦胧诗”
作业2
一 填空题三仙姑 2 红灯记 3 江河 4 1962年 5 杨子荣6 汪曾祺 7 周立波 8 海港 9 章明 10
锻炼锻炼 11 红色娘子军 12 岗上的世纪 13 邪不压正 14 现实主义 15 赵振开 16 陈思
和 17 1958年 18 于坚19 金锁20杨炼
二 单项选择题C 2 B 3 B 4 C 5 C 6 A 7 B 8 A 9 C 10 D
三 多项选择题
1AC2 AB3 BCD4 ABCD5 B D
四 简答题那些批评意见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因为该作家本人主观上没有歪曲农村现实,丑化农民
形象,客观上他只是以一个负有责任感的作家角度,如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真实一面,暴
露了一些当时农村和农民存在的一些问题,批评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现象和做法。作家是富有
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之所以受否定。主要还是当时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全国
大力推行,政治上、经济上都充满浪漫和狂想,激进主义文艺思潮逐渐盛行,农村政策越来
越左,跟农村实际越来越远,而赵树理却没有做政治运动的应声虫,所以招致否定。今天看
来,正是作家的创作良心和质朴性格以及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才使他的作品能经得住时间
和历史的考验,越显可贵。主要是写胡司令和刁德一来到阿庆嫂的凉茶店试探阿庆嫂的底细,双方斗智斗勇,展开激
烈的斗争,最后阿庆嫂凭着智慧和胆量,沉着应战,巧妙地化解了敌人的怀疑,保护了自己。
精彩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阿庆嫂怎样利用有利条件,巧妙地和跟刁德一周旋,说话得体但又带
有江湖气息,圆滑周到又充满机智的紧张激烈的斗争过程。因为这部分是戏剧冲突最激烈、集中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形象的部分,这部分充分展现阿庆嫂的风采:地下工作
者的机智和敏锐、茶馆老板的八面玲珑、耳听八方、胆大心细遇事不慌,以及刁德一的狡猾
和凶狠,可谓棋逢敌手。精彩、紧张、又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算是误解,因为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是早期朦胧诗的发展和继续。正是新诗潮诗
歌理论使朦胧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在内容上,北岛、舒婷他们的诗歌跟早
期的朦胧诗是一脉相承的,还进一步地做了丰富,更显得深刻和富有内涵。至于他们后来的停笔或离开诗坛,却是诗歌发展和变异的客观现实所至。
五 分析题
1要点:没有多大可能逃脱这场批判。因为赵树理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作家,他有着社会良
心责任感,有着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而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是激进、狂热的大跃进,它
要求文艺必须要做政治应声虫,要大家赞颂农村、农民而不能“揭短”。从这两方面看来赵
树理是难以逃脱批评的。(请结合作品举例说明)要点:我个人认为是这回事。因为京剧现代戏的样板化过程,是在当时的文艺要忠实地为
政治服务,按照领导人的意思进行改革的过程。虽然样板戏也有它自身的可取之处,但它不
是一种艺术发展的自然自发过程。而是充满政治企图、领导意志的一种戏剧运动,里面有太
多人为的因素,违反了艺术的自然规律,让人感到别扭和不情愿。所以可以看做是政治高压
下以革命的名义强奸艺术的过程(最好举一些江青主持戏剧改革中所施加的影响和对原作品的改动来阐述说明)。
作业3
第一题
参看教材P227第三自然段---P229部分,内容一共有四大点,请自己节选。
第二题
直接参考作业P20最后一段到P21的内容,最好结合教材补充一些例子,使其详细化。
第三题
答案全都在提供的资料中,但自己要作一些节选。具体:第一段到第二段前七行再接后三
行,以及第三段,第四段前几行和后几行。(最好不要照搬,自己跳跃式地选一些语句)
作业4
一 填空题小鲍庄 2 赵树理 3 我是谁 4 欧阳山5 海港 6顽主 7 残雪 8 高行健 9十八岁出门远行 10 黑色幽默 11 说说唱唱12 红灯记 13 梵高 1415 冰心 16文革实验小说18 空中小姐19 收获 20王安忆
二 单选题D 2 B 3 C 4 D 5 A 6 A 7 A 8 D 9 C 10 A
三 多选题ABCD 2ABC 3ACD 4 AB 5 D
四 简答题王朔是北京的移民与北京的血缘关系不深,他熟悉的是大院而不是胡同,老舍是地
道的北京人,与北京的感情很深,他熟悉的是胡同。老舍幽默取材于当地市民,王
朔的幽默,取材的范围比较光,不限于当地市民。老舍小说的人物很正经 王朔笔
下的人物玩世不恭。
2九叶诗派作为诗歌流派主要是风格意义而不是实体意义。九叶诗派在创作中,将
注重外在现实与探索内在自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到了现代性的思想深度,为
避免诗歌创作中感伤的个人化抒情和直接的政治说教倾向,所以他们在新诗现代化的探索中,提出了新诗戏剧化的主张。而汪曾祺则是因为拓本人生性淡泊,崇尚自
然,讲究情趣讨厌做作,所以他极力反对小说戏剧化,他的小说都是按照生活本来的原貌来描写的参看自学指导P174第二 三自然段
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 篇3
一、填空题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原名,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肥皂》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3.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4.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
5.爱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
6.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小说《**》以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8.《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9.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0.鲁迅笔下的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1.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中的陈士成等。
12.鲁迅自己曾经用“”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13.鲁迅在《》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14.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中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早在他创作小说《示众》以前,就在他的第三部小说《》有精彩的描写。
15.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
16.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改名为《》。
17.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18.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
19.郭沫若的名诗《》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20.的《〈女神〉之地方色彩》最有名的论断,就是指出《女神》缺少“地方色彩”的“欧化”现象。
21.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之后,新文学的作家大多经历了一个从“呐喊”到“彷徨”的过程,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是他的“呐喊”,那么在《女神》之后出版的诗歌、散文、戏曲集《》则可以看作是他的“彷徨”。
22.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和《聂嫈》。
23.在40年代初,郭沫若一口气创作了以“战国”时期和“南明”时期为题材的六部历史剧,其中,最有代表性是《》。
24.在“五四”之后,许多作家都产生过彷徨的情绪,郭沫若也写过题为《彷徨》的十首诗,这些诗后来收入他于《女神》后出版的诗文集《》中。
25.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2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27.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
28.郭沫若50年代以后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的历史剧《》,实际上是一篇为历史上的“白脸”形象曹操所作的“翻案文章”。
29.的《关于浪漫的沉思——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论》一书认为,前期郭沫若文艺思想虽然变化多,又偏激,不科学,但其价值就在于“深刻的片面”,即使不科学,也是合理的,满足了时代需求的。
30.茅盾原名沈德鸿,字,早在他1928年发表小说之前,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31.1929年茅盾《读〈倪焕之〉》一文关于“时代性”的阐述已经开始接受“新写实主义”的概念。这部小说《倪焕之》的作者是。
32.是使命感很强的作家,处身其中他无法不受“红色30年代”文艺思潮的浸染,其明显标志是对“五四”的重新思考和“检讨”。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时期,他曾发出“没有‘五四’,未必会有‘五卅’罢”的质疑。
33.蓝棣之在《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一书中批评著名小说《》是一部抽象观念加材料堆砌而成的社会文献。
34.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三篇小说。
35.小说《虹》的主人公是。
36.文学批评家胡风在《回忆录》中谈到,当年在东京读茅盾新赠小说《》的感觉时说:“接到书后,读了几天硬读了几十页,还是无法读下去”。
37.在《子夜》中,吴荪甫与赵伯韬矛盾的激化,是由于他与汪派政客联合组织“益中信托公司”引起的。
38.在《子夜》的构思和素材搜集过程中,茅盾甚至连吴荪甫坐什么样的牌号的汽车这种小细节也反复研究过,原先想让吴荪甫从“福特牌”小汽车,因为当时上海“流行福特”,后来经研究又改坐“”,因为“像吴荪正月那样的大资本家应当坐更高级的轿车”。
39.在1940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三个月左右,茅盾就创作了反映这一事变的长篇小说《》。
40.在茅盾的一生中,有许多未完成计划的小说,其中,第一部是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41.早期革命小说的标志性作品是的《短裤党》。
42.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43.小说《》的男女主人公是祥子和虎妞。
44.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三种类型的市民,即: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正派市民,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写得最成功的是。
45.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老派、新派和正派(理想)市民这几种形象系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属于城市底层的形象系列,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也占有显著的位置。
46.虎妞的变态情欲,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47.的《北京:城与人》虽不是老舍的专论,但对于作为“京派”所依托的北京文化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有非常独到的发现。
48.在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系列中,除了《二马》中的老马,《牛天赐传》中的牛老四,《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和祁天佑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中的张大哥。
49.在《骆驼祥子》中,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又老又丑的女儿,名叫。
50.《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文化”的深刻影响,就连大字不识一二的车夫小崔也不例外:他敢于打一个不给车钱的日本兵,可是当女流氓
-打他一记耳光时,却不敢还手,因为他不能违反“好男不与女斗”的“礼”。
51.五六十年代以后,老舍是最具活力的现代作家,这时期他最成功的作品是话剧《茶馆》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52.牛天赐是老舍以中华民族商业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
53.老舍原名舒庆春,字,故以“老舍”作为他的笔名。
54.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外化”出来的,比如,爱穿侍萍绣过后衬衣,每年月十八都要为侍萍过生日等等。
55.曹禺的三大杰作是《雷雨》、《日出》和《》。
56.《日出》的主要人物有交际花陈白露、潘月亭、李石清、顾八奶奶、面首以及洋奴张乔治。
57.沈从文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1926年出版的《》。
58.30年代正当沈从文创作的高峰时期,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评论,其中,影响最大也最值得参考的是著名女评论家的《沈从文论》。
59.沈从文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而便是这种自然人性的化身,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
60.《边城》的故事非常简单,也就是写茶峒小镇上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
-同时爱上了翠翠。
61.在沈从文的作品中,神性是最高的人性,因此,“”、“爱”与“美”是三位一体的。
62.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地处湖南、四川、贵州三省的交界处,他所在的凤凰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而在他的身上就有着苗族的血统。
63.《边城》在结尾处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在这里,“这个人”是指。
64.与“京派”相对应“海派”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包括有新感觉派之类的先锋前卫的文学,其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其代表性小说《梅雨之夕》的作者是新感觉派的著名作家。
65.被看作是京派小说“鼻祖”的小说家不是沈从文,而是曾参加过语丝社的。
66.前些年出现的“张爱玲热”,在年张爱玲在美国孤独地去世后形成高潮。
67.葛薇龙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女孩子,为了能继续在香港求学,不得不向与葛家多年不相往来的姑妈梁太太求告。
68.九叶诗派基本上是由两群诗人合流而成,他们与两个诗刊有直接关系,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故九叶诗派又称“”派。
69.在《又关于本刊的诗》中说:“《现代》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70.1946年,上海诗人杭约赫与臧克家等人创立星群出版社,出版了《》杂志。
71.九叶诗派得名于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人诗合集《九叶集》。
72.在《新诗的格调及其他》一文中说:“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重的是‘白话’,不是‘诗’。”
73.穆旦在清华时的同学说,穆旦写的是“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
74.穆旦本名,是现代诗坛最为重要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
75.鲁迅在30年代曾这样评说“五四”散文的发达状况:“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之上”。
76.有的学者将现代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一是“闲话体”,一是“独语体”。其中,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应归属于。
77.的小品文字,多以“言志”散文为主,又可分为“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种。
78.《黄昏之献》是风格与何其芳相近的散文家的散文集。
79.是“自叙传”小说的代表作家,但他认为,比起小说,“现代的散文,却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
80.有学者分析认为,何其芳《画梦录》里的意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时间意象”,如黄昏、黑夜等,一类是“”,如坟墓、古宅等。
二、单项选择题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
A.《孤独者》
B.《在酒楼上》
C.《孔乙己》
D.《伤逝》
2.和“五四”前后的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消沉,他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也以写小说来排遣“苦的寂寞”。这些小说后结集为()。
A.《呐喊》
B.《彷徨》
C.《热风》
D.《故事新编》
3.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
A.《野草》
B.《随感录》
C.《热风》
D.《坟》
4.鲁迅的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有许多突破和创新,其中,具有“类散文体”特点的作品是()。
A.《伤逝》
B.《**》
C.《故乡》
D.《明天》
5.鲁迅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同时也注入了鲁迅的主观精神,他作品中有的人物的名字,就是根据他自己的笔名衍生而成的。比如()。
A.吕纬甫
B.魏连殳
C.宴之敖
D.眉间尺
6.除《狂人日记》外,鲁迅在另一篇小说中也写了一个带象征意味的“狂人”,尖锐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文化的“吃人”本质,痛快地发抒了叛逆反抗之声。这篇小说是()。
A.《故乡》
B.《孤独者》
C.《祝福》
D.《长明灯》
7.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大多是历史上有脸有面的大人物。其中,墨子出自小说()。
A.《理水》
B.《出关》
C.《非攻》
D.《铸剑》
8.郭沫若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
A.学习考古学
B.学习医学
C.学习文献学
D.学习文学
9.郭沫若《匪徒颂》的主题是()。
A.批判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B.讽刺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C.歌颂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D.批判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10.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11.创造社的第一份刊物是()。
A.《创造日》
B.《创造周报》
C.《创造月刊》
D.《创造季刊》
12.郭沫若在40年代创作的第一部历史剧,是他根据早年的诗剧改编、扩写的()。
A.《女神之再生》
B.《卓文君》
C.《棠棣之花》
D.《王昭君》
13.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将郭沫若称为“流氓 + 才子”的批评家是()。
A.茅盾
B.田汉
C.鲁迅
D.夏衍
14.郭沫若《女神》中的作品大多发表于“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之一的()。
A.《晨报副刊》
B.《时事新报·学灯》
C.《京报副刊》
D.《民国日报·觉悟》
15.创造社的小说创作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郭沫若“寄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是()。
A.《喀尔美萝姑娘》
B.《残春》
C.《牧羊哀话》
D.《漂流三部曲》
16.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的小说大师和理论批评家是()。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胡风
17.茅盾在文坛上献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A.《春蚕》
B.《虹》
C.《子夜》
D.《蚀》
18.“茅盾”是沈雁冰在发表哪部小说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A.《春蚕》
B.《虹》
C.《子夜》
D.《蚀》
19.在30年代,有一位评论家在对茅盾与巴金进行比较时说,读茅盾像上山,沿途有的是瑰丽的奇景,然而脚下也有的是绊脚的石头;读巴金像泛舟,顺流而下,有时连你收帆停驶的工夫也不给。这位评论家是()。
A.朱佩弦
B.瞿秋白
C.冯乃超
D.李健吾
20.在《子夜》中,茅盾围绕着吴荪甫这个中心人物引出了各种经济斗争和阶级斗争,即表现吴荪甫的“三大火线”,一是与赵伯韬的斗法,二是与工人的斗争,三是与农民的矛盾。在这三条线索中,作家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方法,其中,先虚后实的一条线索是()。
A.吴荪甫与工人的斗争
B.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法
C.吴荪甫与农民的矛盾
D.吴荪甫与唐云山的冲突
21.老舍写于1939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文革”中曾受到严厉批判,直接导致了老舍的噩运。这部小说是()。
A.《二马》
B.《猫城记》
C.《离婚》
D.《牛天赐传》
22.在老舍早期作品中的理想市民形象中,赵景纯出自作品()。
A.《二马》
B.《赵子曰》
C.《离婚》
D.《老张的哲学》
23.老舍曾为自己的幽默流入“油滑”而苦恼,以致一度“故意的停止幽默”,经过反复思索、总结,终于为他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这种变化开始于小说()。
A.《二马》
B.《骆驼祥子》
C.《离婚》
D.《四世同堂》
24.在三四十年代,老舍并没有赢得好评,《骆驼祥子》发表后,反响也不大。五六十年代名声大振,是因为他紧跟时代的戏剧创作,但对老舍小说及其文学史地位的系统研究仍不多,直到文革后《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一文发表,如何界定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才成为学术界重视的课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宋永毅
B.赵园
C.孙钧政
D.樊骏
25.曹禺在创作中明显受古希腊命运悲剧影响的作品是()。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蜕变》
26.作品的主人公曾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2000多工人。这一内容出自曹禺的话剧()。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27.《莫须有先生传》是著名作家()的作品。
A.沈从文
B.废名
C.周作人
D.鲁迅
28.所谓“京派”,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京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群,其中,蒙古族出身的作家是()。
A.废名
B.萧乾
C.林庚
D.芦焚
29.小说《纺纸记》的作者是()。
A.废名
B.萧乾
C.林庚
D.芦焚
30.沈从文最初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与一个文学刊物直接有关。这个刊物是()。
A.《文学月刊》
B.《现代》
C.《文学杂志》
D.《现代评论》
31.“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有一条小溪,西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忘掉单纯的人家。”这段文字出自()。
A.郁达夫的《感伤的旅行》
B.沈从文的《湘西》
C.郁达夫的《屯溪夜泊记》
D.沈从文的《边城》
32.苏童在“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评选中,选中了一篇张爱玲的小说,称“这样的作品是标准的中国造的东西,比诗歌随意,比白话严谨,在靠近小说的过程中成为了小说”。被苏童选取中的这篇张爱玲小说是()。
A.《沉香屑:第一炉香》
B.《金锁记》
C.《茉莉香片》
D.《鸿鸾禧》
33.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
A.戴望舒
B.卞之琳
C.何其芳
D.李金发
34.朱自清曾将《谈新诗》一文称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谈新诗》一文的作者是()。
A.胡适
B.郭沫若
C.穆旦
D.闻一多
35.“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此诗句出自穆旦的()。
A.《赞美》
B.《出发》
C.《野兽》
D.《合唱》
36.穆旦在50年代回国后不久,就因他曾在抗战中参加过“中国远征军”而被列为审查对象,在艰难的日子里,他翻译了许多外国诗人的诗集,其中,有俄国诗人普希金的()。
A.《茨冈》
B.《高加索的俘虏》
C.《唐璜》
D.《欧根·奥涅金》
37.“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将风景的描绘机智地加以变形,引入社会问题的关注,形成特殊的反讽效果。这句诗出自()。
A.杭约赫的《复活的土地》
B.唐祈的《时间与旗》
C.辛笛的《风景》
D.唐湜的《骚动的城》
38.“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根据文章的风格判断,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
A.《父亲》
B.《给亡妇》
C.《儿女》
D.《背影》
39.散文集《燕知草》的作者是()。
A.林语堂
B.周作人
C.梁实秋
D.俞平伯
40.被称为“闲话”散文第一家的散文家是()。
A.林语堂
B.周作人
C.梁实秋
D.俞平伯
三、多项选择题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对于如何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鲁迅有三点十分明确的主张,这三点主张是()。
A.分析
B.批判
C.继承
D.转化
2.鲁迅的前三篇白话小说是在五四运动前完成的()。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阿Q正传》
D.《药》
3.鲁迅农民题材的主要作品有()。
A.《狂人日记》
B.《故乡》
C.《阿Q正传》
D.《明天》
4.在鲁迅小说《铸剑》中有两个高潮,前一个高潮是对于“三头相搏”的描写,这三个头的拥有者是()。
A.眉间尺
B.大王
C.黑色人
D.宴之敖者
5.《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但其艺术探索是多方面的,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美别致的诗,如()等。
A.《凤凰涅槃》
B.《地球,我的母亲》
C.《密桑索罗普之歌》
D.《夜步十里松原》
6.茅盾紧密地、经常地、直接地以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在这些事件尚未从当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其中,有三部作品十分典型,它们是()。
A.《幻灭》
B.《走上岗位》
C.《腐蚀》
D.《清明时节》
7.寿生和老通宝分别是茅盾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这两部作品是()。
A.《春蚕》
B.《林家铺子》
C.《秋收》
D.《走上岗位》
8.在茅盾的《子夜》中,吴荪甫手下有两员大将,他们是()。
A.杜竹斋
B.屠维岳
C.唐云山
D.莫干丞
9.茅盾笔下的许多人物,如静女士、方罗兰、梅女士、赵惠明、赵伯韬、林老板、老通宝等,都是不朽的艺术典型,而不是时代精神、某种阶级属性和某种思想倾向的图解品。其中,静女士、梅女士、林老板分别是以下哪些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A.《林家铺子》
B.《幻灭》
C.《虹》
D.《春蚕》
10.《子夜》原来的计划是通过农村与城市革命发展的对比,反映出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即写一部“白色的都市与赤色的农村的交响曲”,后来因为生活积累的不足,茅盾断然地对这个宏伟构思作了重大的修改,对作品的规模作了几次大幅度的缩小,其中,作的主要修改有()。
A.把红军的活动基本上隐入幕后 B.弱化了关于农村革命斗争的线索
C.放弃了对工商证券交易所的表现
D.压缩了关于工厂生活的描写
11.茅盾中长篇小说的网状结构类型是中外小说发展到控的较高艺术形式,但又导致茅盾多部作品难以完篇的原因之一,其中,茅盾尚未终篇的作品主要有()。
A.《锻炼》
B.《第一阶段的故事》
C.《春蚕》
D.《霜叶红于二月花》
12.老舍的小说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A.具有二三十年代典型的“新文艺腔” B.表现出受英国文化影响的幽默风 C.具有浓郁的“北京味儿”
D.大量使用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
13.在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系列中,主要有()。
A.《二马》中的李子荣
B.《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
C.《离婚》中的张大哥
D.《牛天赐传》中的牛老四
14.老舍的作品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英国文学的影响,同时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因此,老舍的幽默具有“打哈哈”性质,()。A.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带“愤”的发泄 B.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
C.是为了迎合市民的趣味
D.是借笑声来使艰辛的人生变得好过一点
15.曹禺的前三部话剧作品是《雷雨》、《日出》和《原野》,这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有()等。
A.曾文清
B.仇虎
C.陈白露
D.侍萍
16.“京派”活跃的主要园地有()。
A.《文学杂志》
B.《时事新报·学灯》
C.《文学月报》
D.《大公报·文艺副刊》
17.沈从文描写都市题材的主要有()。
A.《八骏图》
B.《月下小景》
C.《大小阮》
D.《绅士的太太》
18.萧乾的主要小说作品有()。
A.《篱下集》
B.《栗子》
C.《梦之谷》
D.《谷》
19.对张爱玲有较大影响的旧小说主要有()。
A.《红楼梦》
B.《半生缘》
C.《金瓶梅》
D.《海上花》
20.穆旦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写下了具有充满强烈民族意识,歌颂人民力量的诗作,其中主要有()等。
A.《合唱》
B.《旗》
C.《赞美》
D.《我》
四、简答题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近十年来,海内外都有人对鲁迅提出批评,甚至否定。这是为什么?
2.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为什么说鲁迅“全盘否定传统”也是事实?
4.作为当代的读者读《女神》这样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的作品,应该怎么读?
5.郭沫若的创作生活道路是多变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每个阶段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6.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例,简要说明在阅读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时,怎样才能防止陷入“两极阅读”的偏颇?
7.茅盾的《子夜》等“社会剖析小说”与概念化的“革命文学”主要有什么不同?
8.理解老舍“市民世界”的切入口是什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老舍的创作拥有大量的读者,但为什么评论界一直没有给这位有影响的作家以应有的评价?
9.《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受过现代教育,为什么还说他也属于“老派市民”系列?
10.老舍小说中的“市民世界”主要包括哪几类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11.1951年,曹禺创作的《明朗的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2.鲁迅是如何评价“京派”和“海派”的?
13.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在沦陷区的上海,张爱玲几乎一夜间成了市民文化的“明星”?
14.请简要说明九叶诗派与20年代的象征派和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关系。
15.为什么“冰心体”散文在当时会风靡一时?
16.以何其芳的散文《独语》为例,简要说明“独语体”散文的主要特点。
五、分析题
要求: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请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
2.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该如何看待鲁迅的这种态度?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鲁迅的其他作品加以分析。
3.从新诗发展的角度,分析《天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
4.20世纪80年代以来,茅盾研究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关于“《子夜》模式”,主要有一些什么样的分歧?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些分歧的?
5.曹禺在《雷雨》、《原野》和《北京人》中,是如何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6.什么是“牧歌”和“田园诗”?你对《边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有何看法?
7.张爱玲作品在艺术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新旧雅俗。能否举例说明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雅”和“俗”?
8.你怎样看穆旦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分析题评分标准]
A.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15-20分)
B.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5-10分)
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5分)
现当代文学期末试题 篇4
1.“左联”成立于1930年。
2.李金发被称为“诗怪”。
3.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创作已经发展成熟的第一部剧作是雷雨。
4.赵树理(填一作家名)被认为是实践毛泽东《讲话》精神的最佳典范。
5.开一个时代诗风的诗集是女神。
二、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创造社:1921年6月于日本东京成立。以192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
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穆木天、张凤举、陶晶孙等,都是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先后办有《创
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多种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在理论
主张上比较矛盾,一方面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推崇“灵感”与“直觉”;另
一方面,又鼓吹文学的“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但在创作上大体可以归入浪漫
主义的一派,比较多地受西方启蒙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西方现代主义(唯
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色彩。1925年以后,随着周杨等人加入进来,转而提倡“表
同情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1927年以后,曾围绕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口号而与鲁迅等人进行过一
场深刻的论战。
2.新格律诗派:新月诗派因鼓吹新诗的格律,也称新格律诗派,其代表人主要是闻一多(1899-1946,《死
水》、《红烛》)、徐志摩(1896-1931,《志摩的诗》)等。其中,闻一多是该派的诗人兼理论家,提出了“理
性节制感情”与诗的“三美”主张: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为新诗的格律化指明了方向。
3.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192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他在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文学翻译、编辑和创作等方面都曾作出过巨大贡献,是与郭
沫若享有同等声誉的现代文学巨匠。长篇小说《子夜》是其代表作,它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创
作已经成熟。其小说创作擅长于从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中塑造人物,描写人物心理。除小说创作外,在散文、话剧等的创作上也卓有成就。
4.《骆驼祥子》:老舍的代表作,是他创作的令自己最感满意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通过祥子“三起三落”的悲剧,对旧中国黑暗社会进行了猛烈抨击,批判了个人奋斗的思想,在深层意义上,也表现了老舍对国
民性的思考和对中国旧文化的批判。这篇小说“京味”十足,幽默、诙谐,语言十分简练、通俗,是中国
现代文学宝库中一部难得的文学经典,体现了老舍卓越的文学创作才能。
三、依次指出下列作品的体裁和作者(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作 品体裁作者
1.《美文》散文周作人
2.《炉中煤》诗歌郭沫若
3.《原野》话剧曹禺
4.《在酒楼上》小说鲁迅
5.《莎菲女士的日记》小说丁玲
6.《第一炉香》小说张爱玲
7.《死水》诗歌闻一多
8.《雨巷》诗歌戴望舒
9.《月牙儿》小说老舍
10.《八骏图》小说沈从文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简述《沉沦》的故事情节。
1.答:《沉沦》讲述的是一个留学日本的青年,脆弱、感伤,作为弱国子民身在异国他乡饱受歧视,渴望
女性的爱而不得,十分压抑,以致日渐变态、堕落。最后,“他”怀着祖国快快富强的心愿投海自尽。
2.从《家》到《寒夜》,巴金在创作上有哪些变化?
2.答:从《家》到《寒夜》,巴金经历了由乐观到悲观、由理想到现实、由激情到理性的转变,现实主义
成为他最主要的创作方法,创作技法也愈加成熟。
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五、论述题(30分)
谈谈你对鲁迅杂文创作的认识。
本题没有固定答案,可按如下标准给分:
1.深度:0分—6分
2.新颖度:0分—6分
3.准确度:0分—6分
4.清晰度:0分—6分
5.长度:0分—6分
总计30分。
六、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五四”文学革命爆发于1917年。
2.穆时英被誉为“新感觉派的圣手”。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4.《子夜》(填一作品名)被认为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成熟的标志。
5.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是《尝试集》。
七、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于北平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孙伏园、叶圣陶等12人,后来发展成员170多人。以经过改编的《小说月报》(沈雁冰主编)为会刊,另有《文学
旬刊》、《诗》、《戏剧》等刊物,出版丛书二百多种。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
造新文学”。宣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
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因此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比较多地受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但实际上,文学研究会内部成员的创作其实很复杂,很难归入单纯的某一派。文学研究会直到三十年代才宣布解散,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活跃时间最长的一个社团。
2.象征诗派:象征诗派指以1925年出版的李金发诗集《微雨》为起点的,主要活跃于20年代中后期的诗
歌流派。属于这一诗派的诗人有:李金发、后期创造社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戴望舒等)、以及
施哲存、冯至、卞之琳、艾青、何其芳等,他们汇成了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阵容强大的象征主义诗人群
体。从世界范围看,象征诗派是在法国象征主义创作方法和文艺思潮影响下形成的。象征主义在19世纪末
于法国开始形成,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在世界范围之内都产生过广泛影响。因此,中国的象征
诗派实际上是一个感应着世界文**流的诗歌流派。
3.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祖籍北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茅盾之后享有崇高声誉的文学巨匠。他一生的创作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以小说创作为主,主要代表作是《骆驼祥子》、《月
牙儿》;后期以话剧创作为主,主要代表作是《茶馆》、《龙须沟》等。其创作“京味”十足,幽默、诙谐,语言简练,且十分通俗、传神。
4.《家》:巴金早期代表作,是他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篇小说通过高氏大家族内部的纷扰倾轧的描写,有力地揭示了封建家长专制必然灭亡的命运,批判了作揖哲学和不抵抗主义,热情讴歌了青年一
代的反抗。小说虽然描写了青年的死亡和血,但基调是乐观的,理想的色彩十分浓厚。
八、依次指出下列作品的体裁和作者(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作 品体裁作者
1.《人的文学》散文周作人
2.《屈原》话剧郭沫若
3.《生死场》小说萧红
4.《再别康桥》诗歌徐志摩
5.《弃妇》诗歌李金发
6.《春蚕》小说茅盾
7.《沉沦》小说郁达夫
8.《寒夜》小说巴金
9.《金锁记》小说张爱玲
10.《围城》小说钱钟书
九、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简述《边城》的故事情节。
答:在美丽的湘西边城,生活着一对相依为命的船夫:一个叫翠翠,美丽、善良;一个是翠翠的外公,勤劳、本分,两人过着清闲而安闲的生活。老人不愁吃穿,唯一操心的是翠翠的婚事。船总顺顺有两个儿
子,同时爱上了翠翠。大儿子天保托人向老船公提亲,但翠翠喜欢的是弟弟傩送,而船总也有意让天保娶
翠翠,想让傩送能够和一个有一座磨坊作嫁妆的王团总的女儿结亲。当兄弟俩发现两人同时爱上了翠翠时,哥哥天保就主动退让,乘船远行,不幸途中失事遇难。傩送则因家中逼迫他娶王团总的女儿而赌气离开了
家。老船夫受不了这打击,在一个雷电暴雨袭击的夜晚,悄然死去,留下翠翠孤单一人。而翠翠则怀着对
外公的哀悼和对傩送的挂念,带着“软软的,酸酸的心”等着,等着。而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
天回来”。
2.简析《雷雨》的基督教文化特色。
答:从直观角度看,《雷雨》的序幕和尾声都渲染出了浓厚的宗教氛围。教堂背景、修女装束、十字架,以及做弥撒的音乐,都让读者感到这部剧作与基督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从主题表达和情节构造看,《雷
雨》所表达的是类似于原罪的命运主题。它以周朴园于三十年前始乱终弃不义之举作为背景,让剧中人物的悲剧都与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情感纠葛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从而让读者感到这两人的情感纠葛是因,而三十年后所上演的一场更大悲剧是果。剧中人物都有着难以摆脱的命运束缚。从意象设计看,“天”和“雷
雨”等意象都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天”如同《圣经》中所谓“主”,也就是上帝的代名词。“雷雨”则象征
上帝愤怒发威的力量。在文本中,“雷雨”不仅是故事的背景,同时也是一个贯穿始终并具有特殊含义的意
象。曹禺在其剧作中将“雷雨”与剧情联系起来,使作品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从而引导着读者将
思维的触角伸向一个具有超验性的神秘空间,与作者一同思考人物命运背后的根源所在。从人物塑造看,《雷雨》中没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好人”,也没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坏人”。周朴园玩弄
女性、故意让江堤决险而大发昧心财,但他也有过愧疚,我们不要怀疑他对鲁侍萍的纪念所具有的真诚的一面,另外,当悲剧发生后,他也不得不承担起整个悲剧的后果,既细心照料两个疯了的女人,又不断派
人打听鲁大海的下落,同时自愿将周公馆捐出来做了教堂,总之,随着情节的开展,周朴园的性格也经历
了由“恶”向“善”的转变。鲁侍萍毫无疑义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但她在得悉一对亲生儿女产生了儿女之
情后,只是以沉默来面对。这样看来,剧中人物最后都没有逃脱“悲”的结局是可以理解的:既然你们都
是有罪的,都是上帝不肖的子民,所以就必然遭到上帝的惩罚。同时,《雷雨》在人物塑造上具有类型化的特点,而不同类型的人物在基督教传说中都不难找到相应的原型。比如,市侩型人物:鲁贵;夏娃型人
物:繁漪;使徒型人物:周冲;圣母型人物:鲁侍萍;恶魔型人物:周朴园,等等。
十、论述题(30分)
谈谈你对鲁迅思想复杂性的认识。
本题没有固定答案,可按如下标准给分:
1.深度:0分—6分
2.新颖度:0分—6分
3.准确度:0分—6分
4.清晰度:0分—6分
5.长度:0分—6分
总计30分。
示范题:
1.文学研究会成立于
2.指出下面作品的作者:
(1)《水》
(2)《憩园》
3.(1)周朴园:出处、在作品中的地位、性格特点、主要经历、思想意义、塑造的方式。
(2)现代诗派:主要成员(代表人物)、活跃时间、主要阵地、基本性质、代表性作品、创作上的基本
特点、主要思想倾向,等等。
4.简述《伤逝》的故事情节。(概括话、具体说明、主要人物、表达流畅简洁)
【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推荐阅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二05-29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重点05-14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期末试题及答案08-23
现当代文学07-26
现当代文学教学07-23
现当代文学选修09-18
现当代文学考试范围07-25
现代性现当代文学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