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教学

2024-07-23

现当代文学教学(精选12篇)

现当代文学教学 篇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商潮的冲击, 社会的转型, 社会价值观念转化, 文学遭遇冷落, 社会对文学的热情减少了, 文学开始走向边缘化。这种大环境下, 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 注重对技能的学习和对各种证书的追求, 即便是中文系的学生, 也把文学课的学习当成副业, 鲜有学生读原著, 讨论文学。高校也相应的调整培养目标, , 缩减文科教学课程、压缩文科教学课时。更多注重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应用型人才, 以此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于是作为中文系的主干课程现当代文学教学便处于尴尬的处境。这种情况本科学校尚且如此, 更不用说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院校了。在这种尴尬的氛围下, 文学教学者也产生困惑, 文学的价值何在?如果说本科院校的文学教学尚且存在这样的困惑, 那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高专院校, 文学的价值何在?而作为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现当代文学又具有教学的哪些不可替代的价值呢?

再让我们来反观现在大学的校园, 在重功利、轻人文的氛围下, 我们看到了校园中人文精神失落, 人文意识淡泊, 道德热情下降。一些同学价值观念混乱, 不懂得尊重人, 理解人, 也不懂得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前段时间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和药家鑫杀人事件就是例子, 让人警醒。这是人文精神极度缺乏的恶证。大学校园极需要有一种精神, 高职高专院校也不例外。

文学课的教学目标看上去与社会实际需求有一定距离, 其实是“无用之大用”, 它使学生在文学的熏陶下不仅能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还能使大学生们在文学领悟中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知识, 形成较为深刻的人文思想。而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 现当代文学是离我们最近的文学, 更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通过现当代文学的学习能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现代汉语言文学, 了解现当代文化, 具有认识价值;能提高学生鉴赏评论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能力, 培养审美意识, 提高美学修养, 具有审美价值;在此基础上, 现当代文学能培养现代大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 使当代大学生参与建构有利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永久性精神, 这应该是现当代文学的“无用之大用”。

一.认识价值

文学来源于生活, 反映生活, 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包含着对于社会、历史、人生的认知, 具有现实的认识价值。

文学史是历史的一部分, 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更有它自身的独特性。现当代文学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百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情趣等各个方面, 描写了20世纪中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领域的生活变迁。在百年的文学活动中, 不同的时期都有着属于不同时期特点的文学, 20年代的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30年代的左翼文学、4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与沦陷区文学、解放后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再到新写实小说、私人化写作, 每个时段都有着每个时段的文学特点。现当代文学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段文学史, 是伴随我们的成长并构成我们的时代氛围与文化背景的一部分。但当代的大学生们对现当代历史却有些陌生, 阅览现当代这些文学作品, 可以让当代大学生们更了解近百年的历史变迁, 特别在百年变迁中人的思想感情与追求。当然, 文学提供的知识是不精确的, 有着虚构与幻想, 但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总会获得如社会常识、历史事件、风土人情等许多真实的知识, 比如从郭沫若的诗歌中我们会感受到“五四”时期激进青年“狂飙”突进的反叛精神;从沈从文的小说与散文中了解到了那古朴的湘西风情;从赵树理的作品中了解到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与精神面貌……现当代文学补充了经验与书本知识的不足, 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知识。

文学不仅帮助人们认识社会, 还帮助人们认识到自我。[1]作为离我们最近的现当代文学, 更能帮助当今大学生认识自我, 理解自我、完善自我。例如鲁迅通过塑造阿Q形象深刻揭示了国民劣根性, 我们在嘲笑阿Q的自欺欺人、自我麻醉的同时反省自我, 也能从自身身上找到“精神胜利法”的影子, 引导大学生从阿Q反省到自我, 能让青年学子们找到自我的不足, 清醒的认识自我, 明确前进的方向;巴金的《家》着力表现了新一代青年在五四新思潮鼓舞下的觉醒和成长。觉新、觉慧两兄弟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与选择。觉新清醒而懦弱, 因为他的“作揖主义”他先后失去了事业、爱情、亲人。觉慧充满着热情、叛逆和追求的精神。觉慧和觉新两兄弟典型地体现了两种人生的选择。他们的人生追求给我们当代的青年学子有很大的启发, 不仅让当代学生了解到那个年代封建家族制度的罪恶, 也给了他们现代应如何生活的一面镜子:如果说觉新是“不应当这样做”的一面镜子, 觉慧就是一个“应当这样做”的榜样;从张爱玲的《金锁记》能体会到金钱对人性的摧残, 且不去管作品揭示的有多么深刻, 但至少会让当代大学生反观现实, 警醒自我;当代散文巨著《随想录》中巴金敢于说真话, 敢于讲真话, 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良知……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但记录与反映了近10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存状态与奋斗历程, 而且也反映了近100年来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在这一历史变迁过程中的追求、奋斗、反思的心路历程。因而学习现当代文学, 不但可以帮助青年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 还能启迪他们去认识与完善自我。

二.审美价值

现当代文学不仅具有认识价值, 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审美价值。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长河中, 现当代文学仅仅是长河当中的一弯小溪, 但它与古代文学相比, 有着截然不同的审美价值。原因在于现当代文学是以现代语言来表达现代中国人的审美精神的文学, 这种语言方式以及传达出来的情感最易被当今的大学生所接受, 因而现当代文学是最能培养审美意识的文学。学生对文学的最初体验, 对语感的领悟都直接来自于现当代文学文本,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日后文学欣赏的情趣和鉴赏的能力。“我们要提高各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要读好的就是现代语言大师们创作的文学作品, 通过大师们的艺术语言认识20世纪中国人的美好情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唤起青年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并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获得美的体验, 陶冶性情。”[2]

当然, 这离不开我们对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立足文本, 找出经典, 把最优秀的作品介绍给学生, 引导学生细读, 欣赏现当代文学作品。把这些作品中蕴含的诗意魅力品读出来, 使学生不断体会到文学接受的快感, 积累审美经验, 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 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便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判断力及有品味的艺术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对徐志摩的诗歌《雪花的快乐》的欣赏, 老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 首先看到的是排列得错落有致的诗形, 有一种参差的美感;初次吟诵后, 脑子里面会有一种画面感:洁白的雪花漫天飞扬, 并感受到具有回环反复, 音韵和谐的节奏美, 音乐美。这种外在形式的美, 给予我们一种诵读的快感, 也得到“这首诗很美”的初步印象。这吸引着师生进一步去探究它为什么美, 又美在哪里, 进而把握该诗的诗情、诗意、诗味。我们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 再次品读这首诗, 便能品到诗人抓住雪花“飞扬”“消溶”的特点以雪花自喻, 追寻着性灵深处的情感, 抒发着“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和向往。“雪花”的比喻看似信手拈来, 却再准确不过地反映了诗人飘逸灵动的个性, 同时又吻合“五四”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这是一种升华了的神圣纯洁的理想的爱情, 更是诗人“爱、自由和美”的理想境界的人格化和诗化。诗歌传达着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切体验和对真善美的诗意发现。再比如对《祝福》的赏析, 第一遍的阅读会获得对祥林嫂穿戴、神态和淘米、抗婚、洗菜等行动以及失子之后“我真傻”之类语言等外在表象, 在此基础上, 获得关于祥林嫂的整体印象, 产生对她的同情。在这种艺术感受的基础上, 师生对她的生活遭遇和悲惨命运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会发现, 祥林嫂是一个在封建宗法压迫下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既有鲜明突出的个性, 又具有广泛深刻的代表意义。这个成功的人物形象, 因为她的深刻性而使我们去思索我们的社会与人生。再比如《雷雨》中的繁漪形象带给我们对那个年代个性解放的认识, 以及透过那个剧本传达出来的对茫茫宇宙不可知力量的不可抗挣, 从而带给青年学子对人生形而上的思考。

透过这类的教学, 只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便能品味这些经典作品所传达出的无穷韵味和情趣, 一篇篇, 一首首, 一遍又遍的赏读中, 一种高雅纯正的鉴赏趣味在养成, 同时也会油然生出一种人格或智力上走向成熟的喜悦之感。好象超越了自我, 变得更纯净、更智慧、更完美了。在文学的熏陶下, 人的个性、情感、风范等全面发展, 思想境界提高了, 情感变得更丰富了, 成为更可爱、更有魅力、更理想的人了。

三.精神建构

大学问家王国维曾说:“生百政治家, 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 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 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 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 永久的也。”现当代文学教学除了具有认识与审美价值外, 在此基础上, 现当代文学具有一种人文价值, 建构着百年来中国的精神, 这才是现当代文学的最大的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想态度, 它包括对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 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 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 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5]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产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核心命题是“人的文学”, 传达着现代人独特的精神情感和审美追求。近代的中国内忧外患, 在外来文化的冲撞下他们摆脱了君权观念的束缚, 接受了新的思想即的“人”的观念, 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五四”前后,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改良文学的“八事”主张;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强调“文学革命”;周作人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中明确提出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口号, 猛烈抨击“非人的文学”, 提出人应有“灵肉一致”的生活。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祝福》等作品中我们感受到对封建礼教吃人的猛烈抨击;郭沫若的“狂飙突进”的自由激进的精神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对自由个性解放追求痛快淋漓的表达;郁达夫通过“零余者”写出了弱国子民的知识分子人生的凄苦悲凉。三四十年代的文学也延续着五四“人”的文学的精神理念:梁实秋提出“人性论”, 认为“文学发于人性, 基于人性, 亦止于人性”;林语堂提出“闲适”与“幽默”;沈从文描写与追求着美好人性;张爱玲从人性被世俗金钱腐蚀的平庸生活的角度写出人生的凄凉……现代作家们对于“人”的思考一脉相承。翻开新的一页, 新时期的文学从刘心武的“救救孩子”这一声又传接了对“人”的关注。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就是一部建构现代人文精神的历史, 五四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直充溢着人文精神。“学习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次精神的历险和一次审美的旅行, 它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价值, 但这一过程肯定有精神的收获。”[4]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 文学的永恒在于它有着特殊的人文精神——对精神世界的自觉追求。作为经典流传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 一定是它在思想精神和艺术上有着永恒的魅力。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中西方文化冲突交融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不仅反映了现代人在近现代历史突变, 中西方文化冲撞下现代人思想、心理上的独特感受, 也传达着作家对现实生活的人生体验和审美追求, 反映着现代知识分子对现代人文精神的建构。

“五四”以来独具个性的现代作家们, 以各自不同的创作表现出对人的人性、自由、解放的思考。这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现代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欣赏体味他们的思想感情, 既是丰富和陶冶了大学生们的精神世界, 也体现出现代大学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文教育理念。现代大学是“训练和培养人的智慧的机构, 大学讲授的知识不应该是对具体事实的获得或实际操作技能的发展, 而是一种状态或理性心录的训练”。[6]但是当下的大学生, 正有一种精神的丢失, 他们少有精神的追求。大学应该肩负起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 而这正是现当代文学的精神内核。把这些作品的精神内核重新阐释出来, 让现代大学生在新的形势下传承这种精神, 使现当代文学教学成为“人性化”教育的潜在课堂,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达到潜移默化的“无用之大用”, 从而培养具有积极人文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现当代文学课程便成为建构现代大学“以人为本”的大学人文教育理念的重要平台。大学生们在阅读理解现当代文学的同时, 全面了解自“五四”以来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新的人文精神建构的过程, 使他们在理解, 领悟, 吸收, 继承的过程中探索和参与建立更有利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永久性精神, 这是现当代文学永恒的价值。

摘要:在重功利、轻人文的氛围下, 现当代文学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现当代文学的学习能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现代汉语言文学, 了解现当代文化, 具有认识价值;能提高学生鉴赏评论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能力, 培养审美意识, 提高美学修养, 具有审美价值;在此基础上, 培养现代大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 使当代大学生参与建构有利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永久性精神。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价值,人文精神,精神建构

参考文献

[1]杨春时、俞兆平、黄鸣奋编.文学概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91。

[2]杨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月第18卷第1期:87-88。

[3]王维国.王国维全集[M].第1卷,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0年:138。

[4]陈国恩.现代文学教学笔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J].2007.第四期:275。

[5]张全之.人文教育:商海大潮中的自救之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6。

[6]杨东平.大学精神[M].辽海出版社.2000:1。

现当代文学教学 篇2

执 笔 人 苏雯婷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为汉语言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分析评述研究现代的作家、作品,把握其思想与艺术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掘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该门课程是一门核心课程,也是汉语言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适用于大学专科层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了解其间部分重要作家创作概况,熟悉并掌握他们的代表作的思想及艺术特色;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代的审美眼光,独立地阅读、赏析和评价当代各类文学作品。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作品以及相关资料,掌握一定的知识并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文学史、作家论、作品论三者的结合。文学作品是文学史存在的基础,因此,在课堂讲授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在讲授某一阶段的文学史之前布置文学作品阅读书目,增加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感性认识。

2、在阅读作品的感性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达到了解和掌握重要作家作品的主要特点的和对文学史的理性把握目的。

3、理论联系实际,引导鼓动学生把前沿理论应用于文学鉴赏。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外国文学。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掌握中外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现当代文学》打好基础。

学好本课程,也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些后续相关课程包括: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美学等专业课程。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68学时。理论教学学时为68学时。

绪 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关系和两者的性质区别;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征;掌握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征;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和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现代当文学的性质和创作方法。教学内容: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联系与区别;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与创作方法;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

四、主要作家队伍及其作品简介。习题:

1、简要叙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简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联系与区别。

3、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依据是什么?

第一章 “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1917——1927)

教学时数:16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五四”文学革命及其产生的必然性;识记鲁迅、郭沫若及该时期其他作家的主要作品;理解和掌握《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掌握《女神》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了解新格律诗对新诗发展的贡献;掌握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鲁迅、郭沫若及该时期其他作家的主要作品。教学难点:《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并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鲁迅(上)

1、生平与思想道路

2、《呐喊》与《彷徨》

3、《野草》与《朝花夕拾》

三、郭沫若

1、生平与美学主张

2、《女神》

四、新文学各类创作的兴起与发展

1、新诗的尝试与成长

2、小说的创新与进展

第二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1927——1937)

教学时数:16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左联”时期文艺思想斗争的特点;掌握鲁迅后期的创作概况;了解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和曹禺的创作概况;

3、从《星空》到《恢复》

理解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和曹禺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能分析其作品的主题、内容(包括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包括形象塑造、组织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

教学重点: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和曹禺的创作概况;这一时期相关作家的主要作品分析。

教学难点:《子夜》、《家》、《骆驼祥子》、《边城》和《雷雨》的思想和艺术特色;鲁迅前后期杂文比较。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联”成立

2、尖锐复杂的文艺思想斗争

二、鲁迅(下)

1、鲁迅的杂文创作

2、《故事新编》

三、茅盾

1、生平和文艺思想

2、《蚀》与《虹》

3、《子夜》

4、其他短篇小说创作

四、巴金、老舍、沈从文

1、巴金和《家》

2、老舍和《骆驼祥子》

3、沈从文和《边城》

五、曹禺

1、生平简介与创作概况

2、《雷雨》的主题、人物及艺术特点

3、《日出》与《原野》

六、30年代文学的长足发展

1、小说创作的欣喜收获

2、诗歌发展的多样化 3、30年代的散文创作

4、戏剧文学的发展成长

第三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1937——1949)

教学时数:14学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文协”的重大贡献;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内容及意义;掌握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及其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比较;理解《白毛女》的贡献和意义。

教学重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内容及意义;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及其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教学难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比较。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

1、文学运动

2、文艺斗争

三、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

1、民族的呼声与战斗的鼓舞

2、健康活跃的戏剧

3、小说创作的热潮

4、散文的演变与复兴

四、新文艺的兴起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内容及意义

2、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3、丁玲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4、《暴风骤雨》及其他小说创作

5、其它创作

第四章 建国十七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1949——1976)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本时期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社团流派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情况;识记有关基本知识;理解作品思想和艺术特色,能分析某一作品的主题、内容(包括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包括形象塑造、组织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

教学重点: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作品的分析。教学难点:作家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1、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军事题材小说

2、梁斌的英雄化史诗《红旗谱》和革命斗争历史小说

3、杨沫的《青春之歌》和罗光斌、杨益言的《红岩》

三、“十七年”的诗歌创作

1、艾青与李瑛的诗

2、郭小川与贺敬之

3、毛泽东诗词

四、“十七年”的散文和戏剧

1、散文的“复兴”

2、杂文的命运

3、回忆录和史传文学

4、老舍话剧《龙须沟》、《茶馆》

第五章 新时期的文学(1976——1984)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新时期文学的崭新面貌的主要表现;识记有关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新时期的小说的分类和各类型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和艺术特色;掌握朦胧诗的代表作家及其相关作品;掌握报告文学在题材方面的开拓。

教学重点:新时期的小说的分类和各类型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和艺术特色;朦胧诗的代表作家及其相关作品。

教学难点:新时期的小说的分类和各类型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和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新时期的小说

1、伤痕、反思、改革小说

2、寻根小说

3、新潮小说

4、先锋小说和新历史主义小说

5、新写实主义小说

三、新时期的诗歌、报告文学和话剧

1、朦胧诗

2、朦胧诗后新生代诗歌

3、报告文学的发展

4、《丹心谱》和《陈毅市长》

第六章 台港文学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台湾文学的发展阶段和香港文学的基本特色;掌 7 握白先勇、余光中和三毛的创作。

教学重点:台湾文学的发展阶段;白先勇、余光中和三毛的作品分析。

教学难点:白先勇、余光中、三毛创作的基本特色。教学内容:

一、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

二、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五、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闭卷形式考核,考试时间为2小时。考核内容重在考核学生基本概念、作品意义掌握、作品分析等。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名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由党秀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为2006年版。

选用的参考书主要有:《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附习题: 第一章习题: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2、新文化统一战线同哪些复古主义派别进行过斗争?

3、《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4、简要分析阿Q悲剧的意义。

5、泛神论思想对郭沫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是什么?

6、《女神》在思想上、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什么?怎样评论它在新诗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作习题:

1、“两个口号”论争的性质是什么?其重要收获有哪些?

2、为什么鲁迅后期的伟大业绩主要表现在大量的杂文创作上?

3、《子夜》的主题是什么?

4、吴荪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典型?试予以简要分析。

5、简要说明《家》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6、《雷雨》的艺术魅力在哪里?怎样评价它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习题:

1、简要说明“文协”的主要贡献。

2、试从《手推车》与《老马》两诗比较分析中,说明艾青与臧克家艺术风格的特色。

3、简要说明华威先生形象的意义。

4、《白毛女》和《王贵与李香香》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5、《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6、《荷花淀》的艺术特色是什么?举例说明。

7、试述《围城》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第四章习题:

1、第一次文代会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2、《红旗谱》是怎样反映中国农民革命的历史进程的?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说朱老忠的形象具有民族的、阶级的、时代的鲜明特色?

3、刘世吾形象分析。

4、举例说明郭小川在新诗体裁与形式上的创新。

5、闻捷抒情诗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有哪些新的突破?

6、杨朔、刘白羽、秦牧散文艺术风格比较。第五章习题:

1、新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联系实际予以说明。

2、《徐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结构的比较。

3、怎样理解《光的赞歌》是“诗体哲学”?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4、以《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为例,说明舒婷在当代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新的探索和追求?

习题:

1、简要说明台湾乡土文学的特征。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3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逐步形成现当代文学创作概况,了解文学思潮与作家的创作背景,并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内涵,深化和巩固文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进而培养自主分析、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如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日益减少的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学生文学兴趣降低与培养其文学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大量的文学作品与学生阅读时间减少的矛盾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真正落实培养学生对当代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评判能力,成为该课程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上,主要精力集中于对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在相关教材中,内容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无法实现学术方面的突破,内容过于局限;在个别的教材中存在着一定的偏激观点,缺乏对于内容的客观性把握;有的教材,对于文学历史的阐述过多,对于文本内容的实质性分析较少;当前的现当代文学教材的适用性较差,对于不同等级和水平的教授群体,教材的内容过于混乱,内容涉及广,学生兴趣不足。第三,教学方式和方法较为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效率不高,未与先进科学技术融合,缺乏对于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方法的实质性改革。现当代文学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需要建立在科学和创新的基础上,需要对现有教学方法做出有针对性的变革和完善。因此,必须通过合理和科学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来实现对于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质性改革和创新。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1、“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理念的定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命题是“人的文学”,传达现代人的精神情感、现代语言、现代审美方式。因此,在教学理念的设计上应将文学史的知识传授和文学人文精神的追寻结合起来,通过文学史自身的文化语境,引导学生对文学准确的体悟和理解。既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做到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传达出一种是非观和积极的人文精神。要以文学性和双向性思维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理念,强调文学作品自身具有的特性是文学性的核心。

2、整合教学内容,建构知识体系。加强现当代文学基础教育,注重教学的深刻性和学术性,回归作品文本,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魅力,重视人文情怀的培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将线性的教学法进行改善,换以整合式的教学法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或以知识拓展为切口,如“课内外对比教学”中所提到的教学实例一样,以此展开对一个作家的教学任务。这样就打破了线性教学的单一模式,教学思路开阔,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之提高。

3、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元教学模式。运用阅读教学法,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文学是人学,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粗读”“研读”“品读”“回读”等多种方式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或运用知识回授法,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在讲新的知识时,联系到以往的知识或是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启发诱导、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对新旧知识产生联系,让不同学科知识形成链条,来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尝试,通过回授的方式,归纳结论、知识系统,达到一种变式练习的尝试。创建开放、互动式课堂。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一同参与到课堂设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或通过创设问题法,鼓励学生发表见解;通过讨论互动式锻炼学生自主思维;通过自我展示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或利用现代技术借助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气氛,通过直观的教授,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强化。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朗诵、话剧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学习的兴趣,实现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4、加强课堂讨论,实现师生互动。科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信息“双向互动”的过程,即不仅是教师的教,而且要突出学生在这一过程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堂讨论无疑是实现“双向互动”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在讲授一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布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然后加以点评,形成师生互动,这样既能使教学形式变得灵活多样,又能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一教学双主体交流过程中,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而学生则是主体,他们要充分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写发言提纲,自由发言,最后写一篇有关讨论课体会与收获的总结,因而是一个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训练过程,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正是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同时,建立起一个有利于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宽松环境,这样学生对当代文学自然也就有了兴趣。

5、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辩证学习。现代文学史就是体现“人的观念”的一部发展史。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到冰心的爱“人”的哲学思想,老舍的批判“市民人”的思想,到30年代左翼革命文学中“革命人”的文学思想、京派“独立人”的文学思想,海派“都市人”的文学思想……学生在梳理过程中,一方而可以重新回顾这些作家的作品成就,同时也从另外一条线索发现作家的独特魅力。相应的例子比如从现代文学的“第一代海派”到当代文学的“都市文学写作”,到通俗小说中的“都市小说”,同樣可以梳理出不同时期,针对都市描写的侧重点和闪光点。当然,这种梳理一般放在较高年级的文学专题讲授中,可能更易于学生接受

6、变革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或考查。这种评价忽略了教学过程,学生为了学分,只在考前狂“背”书和课堂笔记,或考试作弊。要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变革现行的较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中,要不断建构起过程化、多样化、灵活化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王芳.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浅谈[J].文学教育,2013,02

[2]杨荣.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15.09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互动教学 篇4

近十年来, 我主要担任《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学生不爱阅读文学作品, 上课时对作品没有认识, 老师进行作品分析时学生难有深刻印象。我所教的班是汉语言文学秘书专业的学生, 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学生相比, 该专业的学生在实践技能上更胜一筹, 学生也更注重实用技术与操作技能的提高, 比如计算机应用, 社会调查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但对于培养人文素养的现当代文学这样的课程, 缺乏足够的兴趣, 而且在文学方面的课程相对较少, 文学的基础也较为薄弱, 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 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尽量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 在应用多媒体少量加入诗歌朗诵与影视欣赏的同时, 探索采用互动式教学, 尽可能有更多机会让学生去说, 甚至去演,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阅读作品的积极性。

我认为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 应从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入手, 使学生能够真正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感受到文学的内蕴之美, 从阅读与思考中开启兴趣之门, 使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程。因此我在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时, 着重从这方面来考虑, 期望通过互动式教学达到这样的效果:让学生爱上阅读, 在兴趣中阅读, 在阅读中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内容较多, 既有文学史的梳理, 又有具体作家与作品的介绍、分析, 内容庞杂, 如果按照教材一一讲解, 难以真正深入作品去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 因此我按照文学史的顺序设置了十五个专题, 每一个专题涉及到一至两个作家, 并以其中一个作家为重点。在这些专题中也穿插着介绍文学史的内容, 在每一段文学史的背景之下再分专题重点学习作家、作品。第一堂课先对本学期的文学课作一个总体性的介绍, 并将设置的十五个专题简要说明, 要求学生自由组合, 课后进行准备, 课堂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课堂教学。全班通常四十多个学生, 三至四人一组, 每组选一个专题进行专题研究。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 首先要细读作品, 然后本组的同学一起商量课堂互动的方式, 可以查阅作家及作品的相关资料, 制作成PPT课件, 课堂上为大家作简单的讲解, 此为一;也可以选取作品中的片段, 设计课堂表演, 以表演的方式来强化对作品的印象, 此为二;也可以选取作品中的内容进行配乐朗诵, 特别是诗歌专题比较适合这样的形式, 此为三。当然学生也可以进行自主设计。因为专题中以小说居多, 也有一些戏剧作品, 如曹禺的《雷雨》、老舍的《茶馆》等, 我建议学生最好采用简要讲解加上课堂表演的形式来对文学作品进行阐释, 而诗歌部分比如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戴望舒的诗歌《雨巷》等, 比较适合用诗朗诵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在课堂要进行的活动时间通常为十五至二十分钟, 每堂课先由学生上场来进行讲解与表演, 然后由老师对学生所作的讲解与表演进行讲评。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一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为了做好专题, 学生会去看原著, 至少对本专题的内容会认真阅读, 并进行非常细致的研究;二是学生学会了认真地搜索资料, 并从中整理出自己需要的材料, 从作家生平事迹到作品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等, 都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 学生会去很全面地学习本专题的相关内容, 而且要用独特的方式将它表达出来;三是锻炼了学生了表达能力与自我表现能力, 要将整理好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清晰地表达出来, 对于口语表达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同时要求学生站在讲台上像老师一样地为本班同学讲课或者进行一些表演, 使得一些胆小的同学也能通过锻炼在临场发挥方面有一定的提高;四是通过现场的表演, 让更多的同学对于文学作品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固然学生的表演看起来显得不够成熟, 有时甚至会觉得有些令人发笑, 但因为表演者与观看者身份相同, 距离的接近使得台下的同学会更易于接受, 更有兴趣观看, 更有兴趣去了解并阅读作品, 让大家觉得文学作品不仅有内涵, 而且“有意思”, 这样的表演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有益。学生讲解与演出之后, 老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 并指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如讲解时无法完全脱离讲稿, 对作品的分析不够深入, 表演所选取的部分矛盾冲突不够不适合表演等, 对学生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期望。之后老师再结合学生的讲解与表演进行补充, 并重点进行作品的介绍与分析, 同时以提问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来参与互动。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改革 篇5

在文学边缘化、商品化、消费化的今天,高校的文学教学普遍都需要突围。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专业必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如何满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社会和时代对高校的文学教学提出了多方位、多层次的要求,那么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是必然的。

一、更新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功能将更多地从传授现存知识和培养现有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将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1]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受益的多种能力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也应具有灵活性,建构互动而开放、动态而灵活的探究式文学教学理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现行主流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文学史”和“文学思潮”等知识的系统传授,也有利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可是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比较封闭、缺少弹性,缺乏师生互动,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学生“学”的主体性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就受到限定。为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思想,我们拟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地位进入知识场域,在师生互动协作、学生与学生合作中合理利用开掘教学内容和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对话式、活动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利用各种教学环境要素,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和进行素质拓展,使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协作者;这种模式还可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二、不断丰富教学方法

要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需要不断运用和创造各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所有的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要根据教学和对象和教学的客观条件进行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为目的,从而解决学生学得“被动”和学得“无趣”的问题。

为了实现文学课教学的目的,即“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2]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重视实践性教学方法。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进度,在课堂上注重学法和文本解读法的指导,并进行示范性的文学分析与阐释。

有许多论者对一些很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诸多实践和探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借鉴和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在读图时代,影视文化大行其道,学生对文本阅读比较淡漠,这是不争的事实。使用影视与文本互读法,不仅可以创设师生对话的可能,也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家故居的实地考察、就近进行当代作家采访等。讲抒情性的文学,如诗歌、抒情散文等,朗诵法可以使学生融入教学情景。讲叙事性的文学,如戏剧、小说等,可以使用讲评书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说改编和表演;表演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也有利于建立对话式的教学态势。这样既可以给学生“新”的感觉,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在读、讲、编、演的过程中,通过文本与作者发生思想情感的交流,能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和再创造力。

三、变革教学评价机制

要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变革现行的较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中,要不断建构起过程化、多样化、灵活化的评价机制。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单向度的,不具有互逆性。一般而言,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或考查。这种评价忽略了教学过程,学生为了学分,只在考前狂“背”书和课堂笔记,或考试作弊。这就很难对学生进行文学知识的传递,更不用说美感熏陶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了;而学生也就体会不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知识的乐趣。

现当代文学教学 篇6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文学欣赏 人格塑造

商品经济的社会,文学越来越边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学生是在不得已或很茫然的情况下选择了就读中文系,因不是出自个人兴趣的选择,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教学的首位。教师要颖悟性地指导学生走进文学世界,引领学生充分领略文学的魅力:飘逸洒脱的自由境界,深刻丰富的人生体验,爱的等待与守候,离奇芜杂的人性展示……尤其是在淡化“文学史”教学的大背景下,现代文学教学不言而喻地成为文学欣赏的过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在许多文科类院校作为平台课,在中文系不同专业开设,在学生对文学史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独立面对一篇篇(部)文学作品,不是要学生领略其经典意义和文学史的价值,而是要培养和熏陶他们文学审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是作品阅读问题。阅读原著,这是文学作品鉴赏的第一个基本环节。然而,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因难得的自由忽视了阅读,他们或在中学的课外阅读中曾接触过,或太多的社团活动,或各种考级,种种原因导致阅读原著的人寥寥无几。此外,因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时代环境与当代较远,或一些作品思想较沉重,与他们生活较隔膜,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比如他们不能理解莎菲(《莎菲女士的日记》)爱而不能又反反复复的行为;他们简单的人生阅历也不足以承受生活的沉重,也就无法感受片刻优游的轻松自在,如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在平和冲淡中蕴蓄的是对现代生活的抗拒、对充满人情味的已逝岁月的怀旧情绪的流露,有浓厚的古典理想主义情感,而在他们读来周的散文实在寡淡无味。因此,如何诱导学生阅读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摆在这门课面前的首要任务。为此,我首先采用了课堂复述作品内容的办法。逼着学生阅读作品。再就是“现身说法”,从文化、地域、自身等角度解读作品,领悟作品的魅力。

其次,针对学生作品阅读少的现状,尤其是对现代文学的经典不感兴趣的事实。改进教学方法,想办法调动学生读作品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我的体会是课前布置一些可以引发讨论的思考题,力求在作品分析中形成问题,来带动和组织教学讨论,事实证明以问题带动讨论的教学效果比较好。比如,在讲《骆驼祥子》时布置作业:你如何看待虎妞这个人?一方面避免了文学史中对祥子分析的再复述,同时,这又是分析祥子这个人物的最好途径之一,从而做到回答一个问题,关涉两个方面。同学们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其中有大胆的女生说“我觉得虎妞做得很好,我赞同她的勇敢”,虽然招来哄堂大笑,然而,在笑声中,他们已开始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经典,赋予了经典新的生命。

如果说,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是隔膜的,对当代十七年的作品则是拒斥。十七年的文学作品中,太强的政治意识形态 、反物质、人的被动性、一路高呼的理性主义情节,都使当下学生拒绝阅读,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跨越这一鸿沟,达到对文本的客观接受与评价,都成为这段教学的难点。以最易被接受的《青春之歌》为例,目前学生也予以排斥,面对拒绝,我一般以一些近几年来放过的电视剧,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等其中的部分内容为前导来让他们了解时代环境,而后进入分析,这也不失为缓解学生排斥心理的一种手段。站在个性解放的立场作为分析林道静思想历程的出发点,并将此与早已形成的“政治阐释”相比较,我们会看到原本极个人化的人生创伤性经验:父亲的堕落、继母的冷酷,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包涵着十分悲剧性内涵,可指向多重人性悲剧层面的表达。而在“政治阐释”的指涉下,家庭不幸等同于阶级压迫;林道静为争取个性自由,反抗包办婚姻,向社会求发展,进一步演变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革命化过程。林道静的爱情生活也充分政治化了,余永泽作为小资产阶级的代表而遭遗弃,卢嘉川、江华成了林革命路上的领路人。极个人化的经验经过一系列革命化概念的包装,最终成为旨在图解知识分子革命化过程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之作。批判性地欣赏,反而能带来较好地教学效果。同样,如果以女性主义的立场态度来衡量小说中的部分章节则会有同性恋之嫌疑,如林道静与刘大姐,林道静与王晓燕之间的关系。这也不失为解读作品的一个角度。

回到文本,注重赏析是文学的真精神,文学的奥秘不在教科书中,不在历史知识里,只能在文学作品之中。回到文本且对文本作有价值的分析,将文本读解与审美鉴赏结合起来,在大学文学教学过程中是不能偏废的。

在后现代的今天,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诗歌的冷淡,所以教师在讲解现代诗歌发展的历史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诗中朦胧、神秘的情绪,进而感受生活,体味生与死、哀与喜、痛苦与欢乐的人生滋味,唤醒沉睡的生命意识,尤其是如果教师能够朗诵好一首诗,通过自己的朗诵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或灵动或飘逸或激昂的情感世界中,让他们的情感跃动起来,当情感、意绪被激发起来后,特别有助于唤醒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曾说过,我们不必一定要做诗,但我们心中不可没有诗意。当教师引导学生徜徉在诗的世界时,黄昏的远想,月下的凝思,听宇宙静寂的和声,感受迷离、惆怅、幽远的情绪,一种怜悯、一种慈爱从胸中升腾,个人与人类与自然与远古仿佛连成一片,这该是何等的美妙!有了愉快难忘的阅读体验,学生恐怕再难拒斥诗歌了。

在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有必要经常作回顾与展望式联系。回顾就是回顾旧知识,但它不是单纯地复习旧知识,而是联系中的立体把握,即在分析当代作品的一些人物时,回顾以前所讲,历时的联系,形成一个人物系列,如:由《金锁记》中曹七巧(恶母)到《玫瑰门》中的司绮纹(恶母)的演变,由蘩漪(追求真爱)到司绮纹的追求爱情的艰难历程,蘩漪和曹七巧之间又有怎样的精神关联,三个歇斯底里的女人由此联系到一起,在这一联系中获得的不仅是女性在社会历史变迁中的艰难背负、情感苦难,更有对女性文学发展史的了解,有对政治的思考。人是社会动物,文学也不可能完全切断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文学不可能是绽开在文化真空中的花朵。从林震(《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一个热情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年青人到李向阳(《三千万》)全心全意投身到工厂改革的火热实践中再到小林(《一地鸡毛》)完全陷入到家庭琐事的年青人,这其中年青人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如此,才有可能对作家作品乃至时代在人物性格形成中留下的痕迹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关照。展望即指当代创作比较活跃的一些作家,他们的创作总是走在教学的前面,教师不可能有充分的沉淀,但客观的介绍、适度的点评是必须的。教师应该熟悉一些文学热点问题,以及大致的创作动向和文化精神的走向,并能对这些问题进行耙梳和整理,比如在“80后”的写作现象和网络写作中,我们既要看到文学的商业运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要从这一创作潮流中看到这些小作家从被书写的地位转换到书写的地位,为中国当下的文学所注入的新生的活力。这样的教学既达到向学生传授新知的目的,也使这一目的转变为一种激发他们参与的手段。这样,他们既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观察与思考问题的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不仅是文学欣赏的过程,还应是在欣赏中引导学生、塑造他们人格的过程,也是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领地。

文学作品以其可读性和感染性浸润着读者心灵,面对当今道德滑坡,独生子女责任心较差的这一社会现状,冰心歌颂、弘扬母爱的系列诗歌、散文、小说,朱自清那充满感激、温情的《背影》,柔石的母爱被割裂的撕心裂肺的母亲的呐喊(《为奴隶的母亲》),都成为最生动、形象的感恩教材,引导学生用“心”去领悟亲情的无私,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在对作品的往复感悟中提升学生的思想、精神境界,这应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在教学欣赏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最好阵地。

文学的独特性、优越性对塑造大学生人格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对作家人格魅力的感悟、对作品的领悟,重返这些作家当年呐喊的生命场,注目于一串串黎明前、阳光下的脚印,在心灵的撞击中感应时代步伐,加强德育教育。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时,全面了解作者,既可帮助理解作品,又可领略作者的人格魅力,他们在人格上可成为学生效法的楷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深刻反映了中国知识分感应时代的变迁、不懈追求、奋斗和反思的精神历程。整个文学史的演变过程,除了美好的文学作品以外,也是一部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思想史、奋斗史和苦难史,充分体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人格理想。无疑,作家自身的仍魅力也是学生学习做人的最好榜样。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他们如何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不失时机的投入到社会进步的洪流中,与时俱进,也是文学教学的重要出发点。立国必先立人,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我们国家要想在21世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一个真正的发达国家,就必须在人的素质培养上下功夫,不但要传授他们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这是我们目前教育和未来教育的紧要之处。

参考文献:

[1]祝亚峰.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文学性问题[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1.

[2]胡亭亭.当代文学教学琐谈[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现当代文学贯通式教学思路与方法 篇7

1 现当代文学贯通教学的基础前提

“现代文学”、“当代文学”长期自立门户,这种从政治角度“分家”的做法对整体的新文学学科发展极为不便。所以贯通教学所做的首先是政治破壁工作。现代、当代文学存在着的政治参与的一致性。表面上看,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存在着极大差异,一个属旧民主主义时期的文学,一个属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文学,二者发生背景、发展历程、文学本质有着不同界定,但它们共处世纪百年之间,共同担负着民族兴亡的千秋大任,构成文学宏观整体上的同声。无论从政治革命还是文化启蒙亦或是市场经济的历史维度审视现代和当代文学,都不可能超越时代赋予的文学政治参与话语范畴,无法脱离二者政治参与共同性这一基本平台。

除具有政治参与的一致性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艺术还具有自己最本质的内在相通性——审美精神的一致性。后者更为强势的地方,是文学的审美品质具备作为价值向度应有的稳定性,它不以外部因素为转移。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如文学思潮和文学观念,文体范式、创作方法上相融相通,自在地呈现为一个整体。

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属于大框架内同一思想道德和审美体系,二者都是与旧文化决裂的产物且都具备现代审美特质。如果说“现代文学”相对于古代文学是一次深刻“质变”,那么“当代文学”相对于“现代文学”却只构成一种“量变”关系,这构成了后二者贯通教学的基础前提。

2 现当代文学贯通教学的思路方法

2.1 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贯通

长期以来现当代文学教学基本是援引专业权威的观点,普遍重视“外部研究”,追求“理论高度”。这种过于学理化的教学思路日益强化着近乎僵化的教学模式,也日益误导着学生以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可以像社会政治学一样无须借助于文本审美就能完成。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老师应该有这样的体会,从本质主义思想价值角度讲授分析作品总难免从“宏大问题”到宏大问题,主题无非是“批判国民劣根性”“暴露封建社会罪恶”、“揭露资本主义腐朽”、“歌颂社会主义优越”;人物形象意义不外乎“个人奋斗无法成功”,“个人只有融入社会解放中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等。现代文学史上之六强“鲁、郭、茅、巴、老、曹”和当代文学史上梁斌、柳青、杨沫、王蒙等人血肉丰满的经典在教学讲授中经过思想价值的过滤,内容主题变得干涩空洞,人物审美价值被思想价值遮蔽,写作艺术性弱势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某种意义上与其说这是文学审美教学,还不如说是文学思想解剖。

那么如何实现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贯通呢?笔者认为要尽可能地摆脱传统的“抓本质”价值分析法的影响,有意识地规避在教学中将作品的艺术视为可有可无的手段,以其内容与社会政治主旋律的关系一锤定音的习惯性做法,自觉地从审美层面对作品的内容及语言、结构、手法等艺术技巧多加关注评价,在保留足够的直观的、感性的、个人体悟审美成分的艺术平台上来言说作品“思想意义”。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贯通式教学与传统“本质论”教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分析作家作品不因内容的“写什么”而淡化“怎样写”的形式因素。比如对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诗句,传统评论从内容思想价值上将之定性为小资没落意识的表现。其实正如当代研究家所发现的,若从文学内在审美性角度而言,该诗更多地展露的还是伤感和梦幻的青春情绪,而这种诗的意绪也并不是小资独有。

将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视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作家作品的独创性,现当代文学教学操作成规就具备了多种可能性,文学自身的审美本质就有充分挖掘的可能。毕竟,文学外部和文学内部有着太多的无法“打通”的地方。只有从文学内部着手才便于化解由意识形态思想价值造成的对审美价值评判的牵制。

2.2 历史与现实贯通

以当下的现实想象激活过去的历史,让历史在当今现实中得到精神的复活是现当代文学贯通教学的思路之二。现代文学近百年来已“逐步积淀下来,成为某种常识,或某种普遍性的思维与审美的方式,并在现实的文学/文化生活中起作用的规范性力量。”(1)尤其是现代文学传统中相对稳定的“核心部分”,长期以来已形成某种共识,对当代文学规范影响力很大。如白话语言传统、现代人思想情感的文学表达范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等均已经深入渗透到当代文学之中,影响和制约着当代文学。当代文学虽没有像现代文学一样建立起一个公认的基本稳定的新的文学传统,却也在意识形态话语的控制下形成了现实社会的另种文化向度。它开放的时间长度正日益超过已经成为历史的现代文学时间长度。现代文学提供了政治“激进主义”的传统,当代文学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当代文学对政治“激进主义”的解构和轻慢,构成了对现代文学另类方式的“接受”。这种借“反传统”继承传统的姿态,并没有中断现代与当代的关系,反使二者在碰撞中擦出的火花更为激烈。现代文学史是过去的历史,当代文学史相对比较贴近当今现实。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当下言说历史,使历史变得生动起来。

现代文学作为一种历史其内容无可人为地更改刷新,思维活跃的青年学生在中小学初次接触这些内容时会感到新鲜刺激兴奋度较高,到了大学如果以同一种按部就班的形式重复教学,学习兴趣就会走向压抑和厌倦。针对此种情况,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营造一种现实与历史的对话关系,选择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理论资源尤其是前沿性新的研究成果重新审视评价现代文学,使现代、当代文学不断相遇碰撞、打散融合,结成某种新传统。

2.3 作家艺术个性的贯通

作家艺术个性的审美相通性造就文学审美的相通性。作家尤其像巴金、老舍、沈从文、钱钟书、曹禺、艾青、穆旦这样一些跨时代的作家,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相似的先锋亢奋与彷徨迷惘,他们独特的审美经验和语言在不同历史阶段造就的艺术世界往往构成一个时期的文学主体并随着岁月而沉淀为文学传统。

文学创作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贯通教学离不开研究作家的艺术个性。很长时期现当代文学教学评介作家沿用的是社会分析法,在这一方法模式下,作家的政治立场成为根本性的价值前提,这种方式的根深蒂固难免造成作家艺术性的文学史缺席。如评价庐隐、徐志摩等非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作品,如果主要侧重于文学本身的艺术规律来分析其主题、语言、结构和技巧,就不至于夸大题材的决定作用以至无视作家独特艺术视景为中国文学作出的巨大贡献。审美感觉与意识形态评价有时候并不同向甚至是反向的。从中学到大学我们所受的教育让我们对郭沫若的浪漫诗篇始终怀着高山仰止般的敬畏,然而沈从文从审美角度却发现“郭沫若用英雄夸大样子,有时使人发笑,这在郁达夫作品上,用小人物卑微神气出现,却使人忧郁起来了。鲁迅使人忧郁,是客观地写到中国小都市的一切;郁达夫只会写他本身,但那却是我们青年人自己。”(2)现当代文学史主要由作家的创作和文学思潮构成。贯通式教学要遵循文学的学科规则,选取最能体现时代审美趋向和最有精神创造特色的作家作品作为贯通载体,而不是像一元化政治话语时期一样,以最具政治影响力的意识形态文学资源作为唯一的文学资源。

2.4 整体与细节贯通

通过作品典型细节深入把握整体的文学史是现当代文学贯通教学的又一方法思路。现当代文学是用现当代的文学语言与形式表达现当代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文学,作家情感和心理通过典型的文本细节展示出来。陈平原教授在《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中认为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要“借助细节,重建现场;借助文本,钩沉思想;借助个案,呈现思想”。现当代文学是中文系的基础课,它担负着培养“思想”和“审美”能力的双重任务。在艺术边缘化的市场时代,中文系的学生可能远离文本细读学会了做论文却也枯萎了本专业应有的艺术敏感,他们可能掌握了整体的文学史常识却丧失了对作品本身应有的体味。为避免学生学习的泛化和无根状态,教学中我们需要以典型细节复活历史。而要做到这样首先要求老师自身详熟现当代文学史经典作品,以丰富的文本审美经验驾驭教学,通过具有生动的个体“细节”展示历史变化的沧桑,使重点突出又不失其生动丰富。比如讲授当代诗人顾城诗歌的哲理和知性美,如果过多地纠缠于诗歌的哲理深意或为一代人立言的思想意义,却将其诗意和审美意境悬置一旁,就无法实现诗歌的审美生动性。以细节复活历史并不排斥理性分析,它只是强调用鲜活的典型细节或意象再现历史,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直觉氛围,突出文学的审美感受。审美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情,只有进入细节化学习状态,才能有效入驻现当代文学的历史现场,具体感觉那些离现代青年非常遥远的作家作品。

贯通教学代表了目前学科洐变趋势,它既是一种挑战操作,又是一种创新机遇,更能带来现当代文学教学活力。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现代、当代文学因为处在新旧民主主义不同阶段,贯通性教学要注意立足于各处特定的生成基点进行。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现代文学传统及其当代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2):3.

现当代文学教学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高职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这些高职学院与本科学校无论是在办学的理念、培养目标, 还是生源素质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也体现在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节等各个方面。因为教学观念的陈旧, 教学方法的落后, 教学又缺乏很好的针对性, 目前不少高职学院在现当代文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很难将其应有的作用较好地、较直接地发挥出来。虽然耗时耗力, 但收效甚微, 不能很好地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大学语文当中占分量最多的课程, 如何发展, 怎样适应当代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适应高职院校的需要呢?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

1. 地位不断被弱化

据调查了解, 基础学科在高职院校的地位不断被动摇, 现当代文学在课时的安排上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因为专业课的教育要求较高, 学习任务较重, 高职院校教学中实践课占掉了课时相当大的比例, 现当代文学课时就会相应地减少, 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量在不断地下降, 这也致使教师在教授现当代文学作品时花费大量课时来介绍作品的内容。在高职院校中, 在教学上推崇实用主义, 语文课大多被安排成了普通话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很强的教学内容, 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不断被弱化。正因为是这样, 高职院校在语文这门课的课程定位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 出现了偏差和错位, 导致了学校不知如何确定现当代文学应该教的内容以及应该如何教学。这种现象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 适合高职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语文教材严重缺乏

在对不同类型的大学语文教材的调查中发现, 绝大部分的教材几乎都是针对大学本科生的, 很难找到适合高职学生的语文教材。在极少数的为高职高专所编写的教材中, 也找不到能突出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课本。这些教材在现当代文学的选用上不外乎侧重于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需求并不适应的经典文学, 教材的内容显得陈旧, 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高职学生来说, 理解也相当困难, 所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学习能力不容乐观

当今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上普遍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现在的高职学生, 对于经典的现当代文学的阅读量几乎为零。笔者在对高职学生做的调查中发现, 学生几乎连现当代最为著名的几位大家的作品都叫不出来, 更别说去阅读了解了。对于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课下名著阅读欣赏, 学生也不去理会。学生现在感兴趣的是微博、微信这类网络上的短小精辟的快餐文学, 或者他们在计算机和英语这种应用型的学科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 以用来应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他们不再愿意花时间坐下来静静地去赏析与他们时代不相符的经典现当代文学作品。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无法与教师产生共鸣, 根本无法进行课堂讨论, 课堂气氛缺乏活力和新鲜感。二是学生普遍缺乏文学鉴赏能力。学生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 从小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升学, 对现当代文学的学习都是从课本或参考书注释、课本导读加上老师的讲解, 只会死记硬背答案, 很少有自己对文章的感受, 缺乏对文学鉴赏能力的训练。

4. 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手段陈旧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却几十年来几乎没有进步, 仍然较为保守和单一, 主要以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学生究竟能不能够对老师教授的知识完全理解, 或者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有多大程度领悟, 根本无从估计。即便是用多媒体课件也依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 也只是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还是以传统的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理念上, 主要是以知识传播为主, 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仍然没有得到重视。如果不进行改革, 现当代文学教学必然会无法发展甚至出现倒退现象。

5. 教学评价模式单一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在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在教学评价上应该将重点放在实践技能与应用能力的考核。但是当前高职学院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考核方式却仍旧是与中学相似, 评价模式单一, 主要以试卷成绩来评定学生, 使得学生对于平时的学习不重视, 在临考前临时抱佛脚, 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根本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往大学语文中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比较偏重现代和当代的优秀作品, 学生在阅读这些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后, 能够了解文学历史、陶冶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但是现在多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很多选文已经不能够满足思维敏捷、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了。因此教材内容应该既包括中国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 也可以加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学作品, 用以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学生在人文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 特别是缺乏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艺术和情操品格的熏陶, 致使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下降。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还可以从教材或从其他报纸杂志上精选一些既贴近学生专业又具有文学性的文章, 使理工科学生既学了语文知识又增加了专业知识。[1]

2. 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 采用“双主体”教学模式。在教学观念上, 必须树立以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时下教学改革所倡导的主导理念, 它强调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关系, 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提出教学活动中存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三个自变量, 认为三者之间互相存在着主客体关系。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下,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其中教师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而课程则是他们发生教学关系的公共客体。[2]在以往的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 教师教学上喜欢采用统一的所谓“标准答案”, 导致学生的创造力被扼杀, 想象力也受到了禁锢, 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而“双主体”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课前布置任务, 学生课前准备, 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打破原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 可以使不同观点在碰撞中产生火花, 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化对文章的认识, 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开阔学生的视野,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还原学生的学习主体位置,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使学生对学习现当代文学产生兴趣。

例如, 在讲授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这篇小说时, 按照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一般就是将小说所表现的主题、体现的艺术特点、小说的文学史地位等照本宣科对学生讲授, 学生对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不仅觉得枯燥乏味, 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懒惰的心理。而且, 教师仅仅凭有限的课堂的教师进行讲解, 很难将小说中的阶级革命问题、启蒙人性手法、城乡文化差别、性别视角、地域文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一一讲清楚。如果是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 学生为了能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就会利用课外时间去查找相关资料和信息, 这样做可以丰富他们对于背景知识的了解, 又培养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启发和诱导的作用, 适当地通过暗示和点拨等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提升教学效果。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段并不遥远的历史, 因此可以找到大量的可作为课件制作的资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 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 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让他负担。”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录像、影视等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 还可以通过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经典作品读书报告会以及现当代话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以学习的主体身份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审美感受力。

3. 改革考试机制, 建立灵活多样的考试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说:“考试不是看你会不会一种知识, 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具备某种能力。”[3]课程考试应当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 否则教学改革也将会无法推进。试卷考试可以作为一种测量手段, 但绝不能凭一张考卷就给学生下结论。既要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 还要对其学习过程、方法甚至学习的态度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评价。考核过程中, 应当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知识、学科基本能力以及学科创新素质。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还要加强对其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考核。比如对文学现象的学术探讨、对文学作品的评论或者论文的写作以及对文本的解读演示能力等, 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考查。

教学改革的过程艰难而复杂, 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经验, 为高职院校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健伟.浅谈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 2012 (12) .

[2]李桂玲, 宋威, 谭晓荣.双主体教学模式在课程教改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 2010 (15) .

现当代文学教学 篇9

贺仲明先生曾在《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 表达了对当下背景下, 现当代文学教学重理论轻阅读的隐忧。其实这一隐忧并非贺先生一人独有, 该领域的研究大家诸如朱晓进、温儒敏、陈思和、何言宏等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但遗憾地是, 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总体上依然还是走的理论讲授大于文本阅读之路。典型的现象是:教学方面, 各高校日益重视教师的理论研究成果、学术成就, 导致部分教师直接将自己对该课程的学术研究灌输给学生, 对文本分析的过程也走向简单化和程式化, 教师一方面照本宣科缺乏自己独特的观点, 另外一方面学生跟着教师思路死记硬背, 也难以形成自己独有的、系统的文学观念。

一.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偏重于人文知识的体认、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除了要和整个文学教育一样, 负有“将文学固有的智慧、感性、经验、个性、想象力、道德感、原创力、审美意识、生命理想、生存世界”等进行发掘和展示之外, 还应该努力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呈现着的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 发掘其所蕴涵着的精神资源, 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的现代人文精神的现代公民。然而目前许多文学史教材与有限课时形成了诸多的教学问题。

1.教材理论阐释和文本分析尚未并重

建国以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主要有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钱理群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丁帆的《中国新文学史》、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可以说教材权威编者比比皆是, 但内容学术性较强, 学生看一遍如云里雾里, 看第二遍朦朦胧胧, 看第三遍的人少之又少, 导致学生理解、掌握有困难。例如目前的教材, 普遍都重点分析了郁达夫《沉沦》的病态描写以及“零余者”等常见问题, 但学生在读完文本, 还是会提出一系列的疑问, 例如:为什么“他”一定要将自己学业、爱情、友情各方面的失落简单归结于“弱国子民”这一原因?同样为留日学生, 为什么郭沫若没有写出《沉沦》但郁达夫却写出了《沉沦》?等等诸如此类问题。由于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一般开设于大学一年级, 学生刚迈入大学, 本身就对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应, 而现当代文学一开始又涉及很多新文学理论和文化背景, 导致学生到第一个十年结束之后或许才对五四精神、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词汇有个朦胧的了解, 对于郁达夫这种大胆地描写更多地学生是不敢评论, 也不会评论, 只会跟着教师的思路去识记教材中对该文本的分析, 但这并不是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

2.教师教学地位的偏差, 教学定位的倾斜

吴晓东在《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一文中, 提出了这样一些疑问:“我们所理解的文学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文学做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我们研究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文学教育?我们究竟想让学生从我们的讲授中获得什么?”的确, 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历史发展到今天, 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普遍反映出来的就是教师的教学地位定位不准确, 出现的“满堂灌”、“一言堂”现象, 而且由于各高校现在对学术成果的重视, 导致教师忙于学术研究, 轻视课堂教学, 以教科书为标准, 照本宣科, 讲授毫无新意, 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角, 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 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另外, 教师的“满堂灌”貌似更侧重地是对教材中文学思潮、文学理论的讲授, 往往在讲到作品时以“故事梗概”的形式简短论述, 丧失了文学本真的色彩, 学生因为教师的故事梗概对文本有一知半解的了解, 对原文反而没有了全篇阅读的兴趣。

同时还有这样一种现象, 当代文学中, 在讲授余华的《现实一种》时, 好多老师会根据作家的创作分期, 将《现实一种》作为早期作品, 给学生介绍一下他早期小说呈现出的“暴力”和“血腥”之美, 并将《现实一种》这一小说简单地概括为:余华以纯粹零度的情感介入, 异常冷静理智、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一个亲人间相互残杀的故事。然而小说其实从生命的本质上, 为读者反思了人生、生命的本质的残忍。但是推而论之的话, 后来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样一种平实不动声色地叙述, 未必没有展现生命的残忍。同时对于目前依然写作的余华 (例如《兄弟》《第七天》好多教材未列入, 好多教师也不讲) , 教师和教材不能将其目前的创作简单地划分为前后时期进行分析, 类似的作家还有贾平凹、毕飞宇、余秋雨、陈染、林白、王安忆、严歌苓等。

二.现当代文学史的改革探索及建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提升, 与现今大学教育理念的建构、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以及文学观念的更新均有着直接的联系。探索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新途径, 对冷静审视大学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现状具有进步意义。因此, 本文尝试在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上, 结合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探讨一下现当代文学史的改革思路和教学建议。

1.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文本细读”是西方文论的一个关键词, 它的主要含义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 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 首先尊重文本, 立足于文本表达, 通过慢慢地读, 细细地品, 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所蕴含的深厚意蕴做出丰富的阐释。但是, 目前教学所存在的现象是, 一方面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 认为作品的阅读涉及的考试内容十分有限, 同时学生阅读水平的日益下降, 导致学生读作品读不懂, 读不深。例如在讲到鲁迅的《狂人日记》时, 学生普遍反映搞不懂小说到底讲了哪些内容。书中的“陈年流水簿子”为什么是象征性的含义, 狂人为什么是一个反封建反礼教的先驱。另外关于文本细读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反映在诗歌的阅读上。当代文学中, 80年代的“朦胧诗派”以一种复杂、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的复杂姿态, 表达了对抛弃的失落感、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执着、对失去家园的牵系, 但是教材在介绍诗歌的时候, 更多是以诗歌为基础, 重点分析的是诗歌背后体现出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特的精神历程, 但是怎么个独特法, 可能更多的需要学生去阅读。但很多教师在讲到该节的时候, 更多是先给学生列举作品, 接下来就开始分析诗歌背后的精神世界、艺术风格等。例如讲到北岛的诗作的时候, 学生一般根据教材和教师的要求, 阅读的仅仅是《回答》《一切》等常见诗篇, 但是北岛的《你好, 百色花》、《五色花》、《我走向雨雾中》、《路口》等诗歌, 同样具有一些和“朦胧诗”派总体特征不一样的美。笔者选了一个独特的讲课方式, 课前让学生自行搜集北岛诗作, 课堂上开了一场“朦胧诗派诗歌欣赏品读会”, 在学生一个个站起来朗读诗歌的过程中, 一方面一些诗歌的诵读加深了学生对“朦胧诗派”的总体特征的认识, 另一方面, 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同时, 也发现了北岛作为独特的个体, 他的诗歌的独特魅力, 同时在品读诗歌时, 他们也体会到了诗歌“言有穷而意无尽”的美, 可谓“一举多得”, 远比教师照本宣科讲授要好得多。

2.创新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效能

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局限, 体现了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的与时俱进和教学手段的推陈出新, 是该课程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教学的适当运用, 可以使教学效果倍增, 但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炫技”似的课件展示, 则会将原有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教师一定要“适可而止”。

多媒体教学使新颖、形象、丰富多元的信息传递得到了充分体现, 改变了传统教学“手写口说”的固定模式, 使之成为“图、声、文、像”并茂的多样展示, 增加了课堂信息的传递量, 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广度。例如多媒体的运用, 可以使一些已逝的作家的肖像图片、影像资料、手稿书影得到再现, 从直观角度丰富学生对作家的认识, 与此同时一些作家的经典作品也被改编成了优秀的影视作品,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 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 曹禺的《雷雨》《日出》, 莫言的《红高粱》, 苏童的《妻妾成群》, 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等等, 适当地运用试听资源, 通过影视片段, 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 变难为易。同时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 不仅可以加深对文学文本的深刻理解, 还可以从中对话剧、电影、小说等不同文学艺术门类的特征及表现手法加以直观地辨别和认识。由此可见, 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其优势存在, 但一定要把握适度原则。失败的多媒体教学案例同样存在。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沈从文、徐志摩、萧红等人的作品一方面学生比较感兴趣, 同时学生也对作家的爱情历程有所期待。有的教师或许会将这些作家的人生经历甚至爱情经历大做文章, 导致课堂倒是热闹非凡, 学生参与热情极高, 但是这种做法明显喧宾夺主, 偏离了课程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导致原本应为重点的文本分析、作品介绍等流于世俗和哗众取宠的境地。

3.鼓励学生质疑, 引导学生辩证学习

众多教材中, 对现代文学的分期一般为2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40年代文学;而当代文学则一般为17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 也就是大家所俗称的“六大块”。在题材上, 一般分为小说、诗歌、散文、话剧四种文体, 这当然有其优势, 便于讲授和区分, 但是也有一些尴尬的现象。比如老舍这一作家, 其创作历程从20年代文学可以一直延伸至十七年文学, 创作成就涉及小说、散文、话剧等多种文体, 在介绍该作家时, 不免出现前后重复和渗透。所以在当代文学史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针对现代文学中老舍的创作成就, 反思老舍建国后文学的独特价值。从前后创作文体的不同, 去反思老舍各时期的文学成就和不足。

同样, 在学生学习过一学期后, 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将一些具有共同创作倾向的作家作品进行对比, 帮助学生梳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线索。例如, 从大的方面来说, 现代文学史就是体现“人的观念”的一部发展史。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到冰心的爱“人”的哲学思想, 老舍的批判“市民人”的思想, 到30年代左翼革命文学中“革命人”的文学思想、京派“独立人”的文学思想, 海派“都市人”的文学思想……学生在梳理过程中, 一方面可以重新回顾这些作家的作品成就, 同时也从另外一条线索发现作家的独特魅力。相应的例子比如从现代文学的“第一代海派”到当代文学的“都市文学写作”, 到通俗小说中的“都市小说”, 同样可以梳理出不同时期, 针对都市描写的侧重点和闪光点。当然, 这种梳理一般放在较高年级的文学专题讲授中, 可能更易于学生接受。

三.结语

北大温儒敏教授曾经提出呼吁:“本科文学基础课淡化‘史’的线索, 突出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 “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本文也算抛砖引玉, 希望广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师能够看到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真正在教学过程中, 从单方面的教授, 转向导学、助学、促学的教学相长的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3]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2003 (5) .

[2]何言宏.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专业性问题的反思[J]江海学刊.2006. (3) .

[4]张伯存, 王冬梅.文本细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J].枣庄学院学报2014 (3) .

[5]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 (2) .

[6]朱晓进.略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历史意识[J]江海学刊.2006. (3) .

[7]贺仲明.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江海学刊.2006. (3) .

现当代文学教学 篇10

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高职院校, 凭借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 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长期以来实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上, 往往倾向于以单纯的“职业能力”来定位学生的价值, 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从而使教育的历史使命和终极目标发生了偏离和错位。针对这一现象, 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呼吁, 应在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或者普及通识教育, 并提出了种种可行性方案, 其中之一便是加强人文学科及课程的建设, 构建良好的大学人文氛围。作为有着一定学科背景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其人文性尤其明显。所谓人文性, 主要指引导学生把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及现象来审视, 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 在春风化雨似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力和对美的感知力, 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陶冶其情操, 从而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在当下大的时代环境中, 作为高职院校汉语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惑与挑战。

首先, 学科魅力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日益枯萎和暗淡, 课程的吸引力也在悄悄地弱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其间曾有过类似于“显学”的辉煌, 但时至今日, 昔日风光已消失殆尽。究其原因, 一方面, 由于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文学在当下功利化的环境中不断“边缘化”和“世俗化”, 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一落千丈。建国后的文学因与社会政治之间的亲密关系, 其命运曾一度大起大落。与政治的关系刚刚冷却下来, 却又遭遇更为强劲的经济大潮的冲击, 文学再一次难以自持, 在金钱化、欲望化的书写中, 沦入万劫不复的堕落的深谷, 读者也由寄予厚望变为弃之而去。文学面临的生存困境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和课程建设蒙上了阴影。另一方面, 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相比, 其学科内涵与学养积累本来就有着先天的不足, 在这一大背景的衬托下, 更显捉襟见肘。

其次,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化、技术化, 使课时一减再减, 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 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2001年10月以来, 教育部连续三次召开全国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 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指导方针。基于这一方针, 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进一步向实践倾斜, 对一些理论性强、与就业直接关系不大的课程逐步削减,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时量几乎减少了一半。不论如何评价这一变化, 都必须承认并正视这一事实。

再次, 学生人文素质差, 心态浮躁, 缺乏学习的热情和耐力。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业水平方面并无明显差距, 只是人文素质和知识面处于劣势。此外,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虽然视野较开阔, 接受知识能力较强, 但往往急功近利, 坐不得冷板凳。对于教师布置的课下阅读作业, 也大多虚与委蛇, 敷衍搪塞, 不愿意认真地去完成。或者迫于就业压力, 忙于考这个“本”那个“证”, 精力分散, 上课自然就不可能专心致志了。

针对以上实际问题, 笔者从一个专业教师的视角, 就如何突出该课程教学的人文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措施。

首先, 应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富有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 利用环境的熏陶, 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文化背景, 高职院校应当树立一个理想和目标, 通过构建一种能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科学与民主、充满理性和自由之光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浸润其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的自然生成, 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作为专业教师, 在上第一节课时, 一定要先讲明该课程的性质特点及正确的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以抵御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错误观点的消极影响。通过张扬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学教育, 重建对文学的信心。

其次, 针对高职院校课时少、重实践的课程设置特点, 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最大限度地满足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根据以上情况, 我对课程内容作了如下调整:在不多的课堂教学中, 侧重于基本文学常识、文学现象的讲解, 将作品的阅读作为课下作业布置给学生。为了保证任务的落实而不是流于形式, 要求学生一定要记读书笔记, 并作为一项考查内容记入成绩。当涉及作品时, 注意结合学生的阅读印象和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布置作业时, 采取“少而精”的原则, 既让水平一般的学生不感到无从下手, 又要让好学生觉得有发挥才能的余地。这样, 在对作业进行考评时, 才能凸显档次, 体现公正原则。

教学内容的变革必然会牵涉到对教材的选择或重编。在教材的选择上,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那些覆盖面广、趣味性强、理论深度适中的教材。有条件的院校也可本着“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在博参深思的前提下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

有了合适的教学内容, 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两者互为补充, 相互促进, 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课堂讲授依然很重要, 但主要由教师点拨, 要求学生在课后的阅读中去体验、去感悟作品, 并写下心得和体会, 既注重审美鉴赏力的提高, 又强调写作方面的训练, 可谓一箭双雕。同时, 还加入了专题报告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作为补充。所谓专题报告式, 是由教师指定作品, 让学生阅读, 根据笔记选定一名学生做专题报告, 其他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最后分析总结;讨论式教学则由教师集中选出几个与所讲内容有关的话题, 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 并记录下讨论结果, 中间教师可适当加以引导, 最后再由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点评, 并加以总结。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和运用,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突出并强化了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和制作教学课件, 使学生迅速掌握学习要点, 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氛围, 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可以通过建立影视资料库的方式, 让学生结合课堂教学观摩经典作品, 感受名作的艺术魅力, 体会创作的奥秘。

再次, 依托校园文化平台,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这方面, 我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文学活动, 如创办文学刊物、组织诗朗诵、排演剧目, 等等。以我院创办的校内文学刊物《新苑》为例, 从征集稿件、评审到输入、排版、印刷, 每个步骤的每个环节,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所帮助, 学生的写作能力、交际能力、观察思维与辨析能力、编辑水平、电脑操作水平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团体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在这一过程中, 专业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也十分重要。教师通过亲身示范、点评作品等方式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 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写作信心, 为今后成功地选择人生道路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

摘要:文章作者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 以一位专职教师的视角, 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并结合教学经验进一步探讨了应对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人文性

参考文献

[1]陈嵩, 郭扬.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十年发展的成就与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0) .

[2]陈智.以人为本, 探索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研究, (京) , 2005, (5) .

[3]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2) .

现当代文学教学 篇11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方法 研究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方面的课时又减少了许多,课时大概只有上个世纪1980年代的一半;其次,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商品经济的冲击等等,也对它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对该课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革,最好是躬身亲行实践,深入细致研究。

一、教、学、考均须重视阅读

记得上个世纪1980年代初期北京出版社出过一套书《阅读与欣赏》,包括古典、现代和外国文学部分,应该说这套书影响是很广的,那是因为,“文革”过后,几乎休克的文学从荒芜开始走向繁盛,它的出现自然是适时的。但是,当下就完全不同了,生活节奏的加速,泡沫文学的大量炮制,还有商品经济的渗透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使现在的大学生心理显得格外浮躁。“现在的诱惑太多,学生都很忙,作品是越读越少”[1],而且“学生阅读作品的积极性并不高,文学热情下降”[2],“花费在阅读作品原文上的工夫却少之又少”[3]。即使是研究生也“根本不读作品,不读杂志,全都在读理论”[4]。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鉴于此,我们在上课时就应该特别注重阅读。首先,教师要坚持阅读,喜欢阅读。我总认为自己阅读作品太少,现当代文学那么多作品,我真想每一本都读读。虽然有时读过一遍,但是过后就又记不清楚了;而且重新阅读时会带来新的感受,因此,我非常喜欢再次阅读。其次,教师要善于阅读,着重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阅读效果,应该是技高一筹。第三,教师要进入阅读角色,同时懂得欣赏,从作品中分析出美感,甚至陶醉在其中。如果作品感动不了教师,却奢想感动学生,那是近乎痴人说梦的。

我想起2003级学生毕业时,有两位同学到我家里,特意给我送了一束她们购置材料且自己动手做的既有鲜花又有绿叶的几束花,她们中的一位是刘雪飞,其毕业论文是我指导的,过来看看我也很自然;另一位自我介绍说:“我叫魏艳娟,老师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我之所以来,是因为您讲的《再别康桥》让我改变了我对诗歌的态度。从小学到中学,我多次学过这首诗,我也会背诵,但我从来没有很好地理解过它,只有您讲过后,我才知道徐志摩的这首诗是如此美丽动人。”原来竟是这样!确实,我给学生讲这首诗的时候,我能进入角色。这首诗短小精悍,所以我一般逐句讲,尤其是讲到高潮处“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时,我说:“悄悄”和“沉默”都是形容词,在正常的汉语语境中是不能作为主语出现的,但诗人却这样做了,而我们却觉得诗人做得很好,即使是错,也错得美丽!其实,诗人没有错,他只不过是将中文欧化了,同学们想想,这两个形容词实际上是英语中的强调句型的简略化,看起来好像是把形容词直接作主语了,其实,我们学过英语的同学却更感到其合理和顺畅。其次是,在这一诗节中,诗人还不忘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一是传统乐器“笙箫”的出现,使诗歌充满了古典的色彩;二是句末“沉默”与下句句首“沉默”的顶真,非常像传统音乐的顶真乐句,比如同样是写爱情题材的乐曲《彩云追月》中的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之间的旋律上的顶真,非常自然优美,荡气回肠。然后我就给大家唱出了这段乐句的乐谱旋律,在顶真的地方我特意做了个手势强调一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徐志摩的诗歌艺术确实是中西合璧!最近,还有2007级一位叫关冬海的男生打电话来说,他现在给学生上课也讲这首诗,很希望我再给他通过电话再讲一遍,于是我就给他约好时间,绘声绘色、酣畅淋漓地又给他讲了不到一个小时。

另外,建议考试也要与阅读联系起来。第一,试卷可以都设置名作欣赏题,欣赏对象一般都是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如小小说、短诗和小散文,这道题分值至少是8分,考查学生日常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平时注重阅读的同学往往会写得激情澎湃,美不胜收;平时不读作品的学生可能只感觉到作品美好,但说不出来如何美好;也可能也不理解,卷子为空白。第二,试卷还可以出比较能体现阅读的填空题,如:

(1)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2)“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句话出自鲁迅的小说

阅读与考试结合起来的第三种方法就是平时作业,即本文第二部分所谈的小论文部分,这个应该算平时成绩,一般占全部成绩的百分之二十。

二、大小论文坚持要写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谈论大学生毕业时需要不需要写毕业论文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必要提出来。建国以来,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本来就一直是存在的,难道说现在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笨拙,写不出毕业论文,只能抄袭或者拼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按理说,现在学生应该比以前聪明多了,只是我们的课程设置、毕业就业和电子网络与以前不同了,所以才提出来这个低级的问题。据《中国青年报》2013年6月2日国际版第四版刘莉《美国小学生“研究报告”堪比大学生论文》记载:

有不少美国小学给孩子们布置的作文,比较偏重“研究性”的成果汇报,这种“研究报告”的内容和篇幅,有的已经相当于中国大学生的论文,内容之深入、篇幅之长令人惊叹。

这个仅仅是美国小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的一份普通的作业。其实,我们知道,美国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就开始“研究”了,开始写“小论文”了,他们的态度认真,逻辑严谨,所以,他们长大以后就不会再制造一些学术泡沫,当然也不会像我们某些人一样提出试图取消大学生毕业论文的问题。

因此,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平常给学生上课时就要提出问题,带着问题上课;如果说老师提不出问题,从不质疑一些现成的结论,那也就谈不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创新研究。比如我参加工作以来给学生留的作业基本上就都是写一篇小论文,其最低要求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且论之有据。

我在给2000级学生上《现代文学思潮》课时曾经提到曹禺对《雷雨》中的人物设置是费了一番心思的(见拙作《从周馥家族看周朴园原型》,载《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6期),当时有位学生叫谷苏乡,她对此很感兴趣,课后便与我谈论这个话题,后来又多次与我讨论,她说她隐隐感觉到《雷雨》中的每一个人物所处的角色都是有所缺失的,我就鼓励她写出来成为一篇作业,也即小论文,到最后写毕业论文时就把此作业写成了一篇大论文,题目就是《〈雷雨〉中人物的角色缺失》,写得非常出色。

二是教师要把课堂中的问题延伸到课外,甚至自己亲自潜入水底,写成下水论文,给学生做出榜样。

2007年,我给一年级学生讲授《中国现代文学》中关于湖畔诗人一节时,学生张盼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湖畔诗人的总体创作特征应该是朱自清于1922年5月18日在杭州为湖畔四诗人所写的《读〈湖畔〉诗集》一文中的一段话:

大体说来,《湖畔》里的作品都带着些清新和缠绵底风格,少年的气分充满在这些作品里。……就诗而论,便只见委婉缠绵的叹息而无激昂慷慨的歌声了……

但是我们所用的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谈到湖畔诗人的创作特征时,却引用了朱自清为汪静之《蕙的风·序》中的话,改头换面为如下的总结:

他们的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赞颂的又只是清新,美丽的自然,而非神秘,伟大的自然;所咏歌的又只是质直,单纯的恋爱,而非缠绵,委曲的恋爱。”

这到底是缠绵?还是非缠绵?

实际上,这个问题我早已发现了,但我一直没有及时解决;虽然关于此问题的论文我已经写了一半了,但是,这次由学生提出来这个问题,我心里特别高兴,当时我就表扬了她。后来,我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集中突破,将论文写毕,并在2009年第3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汪静之的诗到底缠绵否?——〈惠的风〉的出版运作与各家序言之校读》(此文还被《人大复印资料》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13000字的论文,在张盼这一届学生2011年毕业的前一年给她们一个满意的交待。类似这样的事情应该说司空见惯,如拙作《重评〈雷雨〉中的周朴园形象》(《文艺争鸣》2010年第24期)、《作为游戏的姿态——再读王安忆〈叔叔的故事〉》(《名作欣赏》2011年第18期)、《就〈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的情理阐释〉与张学义先生商榷》(《美与时代》2010年第9期)、《〈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问题意识摭谈》(《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等等。当然,还有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最近我给学生讲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就想到了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为什么?因为前者是一个孩子与两位母亲的事情,而后者是两个孩子与一位母亲故事,其中蕴含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我给同学说,我发现了这个有意思的事情,准备写一下,希望大家也积极写一下。

但是,正如钱理群所讲:现在的论文答辩,有的是评委老师过于马虎,成为走过场;或者是答辩者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论文写成了新“学术八股”文章。[5]所以现在我们纠正起来确实是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人间正道是沧桑”,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经过我们深刻反思,痛定思痛,各位同仁一齐努力,《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基金项目:[ASJY-2013-46]安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注释:

[1]温儒敏:《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第267页。

[2]袁国兴:《现代文学教学中的“认知”和“能力”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1期,第291页。

[3]刘勇,李春雨:《现代文学大学课程教学的几项考察及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第279页。

[4]吴福辉,邵宁宁:《现代文学:学科历史与未来走向——吴福辉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31页。

[5]钱理群:《我存在着,我努力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79页。

现当代文学教学 篇12

讨论式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在现当代文学教学操作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如学生往往启而不发, 冷场现象严重;教学进度很难跟上等等, 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讨论教学模式的效果。造成这些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设计的讨论题不适合学生的特点, 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要使讨论富有成效, 教师设计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能够激发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同时, 所设计的问题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是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下的桃子”。讨论是由问题引发的。问题是以一定的认知为前提, 而指向未知领域的命题。提出某个问题就为人的智能活动树立起一个方向性的障碍, 从而对人的智力产生刺激。实践证明, 讨论教学模式中问题的选择关系到讨论是否能顺利展开及教学效果优劣。在具体设疑时, 提出下面几种类型的问题, 既可以兼顾教学内容, 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思维, 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综合性问题

即直接根据课文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设疑。例如, 在学习女作家的创作时, 我设计了讨论题:“你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女作家大量涌现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学生对该知识作进一步的扩展和思考, 并引入争论的机制。结果, 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 许多同学到图书馆及网络上查找了大量的资料、数据等, 学生在讨论中联系到了我国八十年代的政治、经济的思想导向, 还有的同学从文学自身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 更有的同学谈到了女权。通过讨论, 学生们既掌握了这一章的内容明确了八十年代我国女作家涌现的原因, 还充分发挥了联想, 扩展了知识, 形成了一种自学的理念,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矛盾型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分歧或者学生对课本的结论提出怀疑时, 教师不作正面回答, 而是将分歧点交给学生讨论, 即问题揭示教材中知识之间的矛盾之处, 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 促使学生的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冲突, 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 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如:在解读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这部小说时, 学生对娜拉的出走原因产生了分歧, 有的同学认为是因为娜拉不想在被海尔茂把自己当成玩偶来看待因为她已看清, 丈夫关心的只是他的地位和名誉, 所谓“爱”、“关心”, 只是拿她当玩偶, 于是她断然出走了。有的同学认为是娜拉出走有这方面的原因, 但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娜拉在婚姻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付出竟然没有得到海尔茂的认可, 而当时的新思潮的涌现妇女解放造成使她出走的原因, 如果没有这股新思潮也许她还会继续在“笼”中生活, 她的出走是新思潮的产物, 她必须出去。老师进一步启发:“易卜生出生于一个以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国家, 周围弥漫着小资产阶级社会所固有的以妥协、投机为能事的市侩气息。”同学们对此进行了讨论, 认为理解为作者本人, 更能体现娜拉出走的意义。而此时, 还有同学提出“娜拉的不负责任”, 认为她的一走了之对于孩子是个不负责的交待, 马上就有同学反驳说, 妇女解放首先是从家庭中解放出来, 娜拉出走, 是离开家庭而不是逃避母亲的责任。学生又争议, 娜拉要求解放自己是可以肯定的, 而妇女解放的着急当然不在于仅仅摆脱或打倒海尔茂之流及其男权中心的婚姻关系。由于这类问题情境是以矛盾冲突为基础而产生的,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 所以, 讨论起来自然气氛热烈。

三、假设型问题

即要求学生以已知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如学生学习萧红的作品时, 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有人说《呼兰河传》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篇叙事诗,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一串凄婉的歌谣你赞成吗?”这类问题带有假设性, 往往能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展开想象, 因此, 问题一经提出, 学生便会思绪飞扬、议论风生。而且学生会由此及彼更深入地分析作品的主题及作者创作的作品所带来的深远的意义。

四、求异型问题

即要求学生紧密围绕某一问题, 从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思考, 以探求问题的多种答案, 同时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于一般的原则和方法, 不满足已知的结论, 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在教学中运用“求异法”, 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学习了歌台剧《白毛女》, 就剧中的人物名字加以分析。先后分析了人物的代号“喜儿”“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有的学生认为剧中人物的名字就是个代号无啥意义, 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作者对作品主题的一个侧面的表面, 如“喜儿”也就是白毛女, 她的命运悲惨这是可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她的父亲白白地劳作也希望他的女儿一生快乐。这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大家纷纷讨论“世仁”并不“仁”此人物的名称起的颇有讽刺意味儿。同时我告诉学生, 文学语言具有歧义性、隐喻性, 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不同时代的无数读者, 就在于作家提供了内蕴非常丰富的审美对象, 读者在鉴赏活动中, 可以依靠形象思维, 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以自己的想象、情感来诠释、补充、扩大、丰富鉴赏对象, 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结果, 学生不仅对此剧中人物的名字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也举一反三, 总结出任何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名称不是作者一时的心血来潮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甚至可以体现出作品的主题。讨论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 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 多方位地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感受体味,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目前, 国内高校正处于教学改革的时期, 打破专业界限, 宽口径、厚基础的进行基础教学, 将不断促使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发展。在传统的传授教学模式基础上, 结合讨论教学多种模式并存, 可以有效地整合课堂资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同时, 可以进一步完善高校的教学措施, 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摘要: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 传统的讲授法结合讨论教学多种模式并存, 可以有效地整合课堂资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讨论教学模式和关键环节两方面, 探讨讨论式教学法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教学,讨论式教学法,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丁证霖, 赵中建.当代西文教学法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1.

[2]张秀玲, 张志淼.简析讨论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 2004, (14) .

上一篇:综合危害下一篇:云计算及其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