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作品

2024-10-05

当代文学作品(精选12篇)

当代文学作品 篇1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共有八套教材, 大多数地区用的都是人教版, 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所以我仅以人教版七年级到九年级共六册语文课本为例, 初步探讨一下教材中的国内当代文学作品的编排和选择, 以期发现某些规律。

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教材, 共选录国内当代文学作品十三篇, 这十三篇文章是我今天写作的基础。从体裁上讲, 这十三篇既有诗歌: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流沙河的《理想》;又有散文: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冯骥才的《珍珠鸟》、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更有常规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李森祥的《台阶》、杨绛的《老王》、余秋雨的《信客》;还有为同学们所喜欢的寓言故事:周国平的两篇《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到九年级的时候又选入了两篇儿童小说:曹文轩的《孤独之旅》、黄蓓佳的《心声》。

多彩纷呈的文学样式, 既显现出编者的仔细筛选, 又非常符合中学生阅读的审美要求, 编者的理念很新。和我当年上中学时那套语文课本相比, 新教材不仅新在理念, 更新在内容, 对这十二篇文章内容的分析会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有劝导学生确立目标, 重视理想的: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流沙河的《理想》;有鼓励学生勇敢承担, 收藏美好的:周国平的《落难的王子》、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也有赞美自然, 要善于从平凡中发现美的: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张晓风的《行道树》、冯骥才的《珍珠鸟》;还有关注他人, 直视内心的:李森祥的《台阶》、杨绛的《老王》;更有提倡诚信, 拒绝贪欲的:余秋雨的《信客》、周国平的《白兔和月亮》;最让我动情的是对学生内在情感需求把握的两篇文章:曹文轩的《孤独之旅》、黄蓓佳的《心声》。这些篇目不一定是名家经典, 但一定是中学生需要和喜欢的优秀文本。我将从关注内心世界和塑造价值观念两个方面做浅要的分析。

(一) 关注内心, 呵护情感。

初中的孩子, 从十一二岁入学到三年后离开, 是有质的变化的。他们这三年里, 是从儿童向少年过渡, 生长的不仅是身体, 变化的也不仅是生理, 心理上的渴求和困惑更需要教育者关注。关注他们成长中的心灵国度, 呵护他们脆弱但美好的情感世界成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

综观这十三篇文章, 我们会很欣喜的发现, 这些文章的一个基调就是:关注内心, 呵护情感。从不同的角度解答中学生的心理难题。

首先, 我们一起来阅读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真好,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 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 第一次动手做饭, 第一次坐火车, 第一次坐飞机, 第一次看见雪,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但新鲜而刺激, 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 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我所摘录的这两段文字是全文的核心部分, 从中可以充分地看出编者和作者对中学生的鼓励与期望。十一二岁, 刚刚跨入中学的大门, 有多少欣喜就有多少胆怯, 有多少勇敢就有多少懦弱。对于孩子们来说陌生又全新的环境里有太多的第一次发生, 该怎么办呢?学了这篇课文, 他们的内心开始有了主动的声音, 有了支撑的柱石:第一次, 不再是艰难的选择, 作为青春的尝试岂不更好吗?

如果说这篇课文无疑给刚刚进入中学校门的孩子们注入了积极的力量, 成为他们很多“第一次”行为的动力。那么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则是把孩子们从叛逆、无奈和孤独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孤独之旅》是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写了一个叫杜小康的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在生活和心理上的寂寞、孤独之旅。杜小康有过害怕, 有过绝望, 有过无从诉说也无人可以倾听的情感历程。文中曾写道, 当心里被绝望笼罩的时候, 杜小康把鸭子搂到怀里, 低低的诉说着, 他相信鸭子能够听懂他的话。现实生活中不正是这样吗?孩子们不愿意把心里的苦恼告诉老师、告知家长, 而选择一个人向动物、植物、玩具倾诉的情况还少吗?这个细节让学生和课文有了亲近感, 开始从杜小康的经历中反观自己、思考孤独这个话题了。

正是这无比寂寞、无比单调的生活环境的局限, 也正是这濒临绝望、无可依赖的孤独之旅的磨练, 让杜小康这个在孤独的心理历程中挣扎、徘徊的小男生最终成长为了一名男子汉!没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的豪言壮语, 也没有“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的人生教诲, 学生从杜小康的成长中就能领悟一切。以情动人, 以情感人, 这不正是文学的魅力吗?

我们再来看黄蓓佳的《心声》, 李京京这样一个小学生的形象, 也同样是在环境的描写和折射中脱颖而出, 给我们心灵以足够的震撼的!公开课前夕, 语文老师提前挑选将在课堂上读书的同学, 对于非常想通过读书寄托对乡下爷爷的思念之情的李京京, 老师以他嗓子沙哑为理由而断然给予拒绝。李京京觉得课文就是给自己写的, 主人公凡卡的遭遇不就是自己的遭遇吗?他暗暗的在下面读着课文, 充满了感情。公开课上, 当被指定的同学胆怯的不敢起来的时候, 李京京勇敢地站了起来。他读着读着就哭出了声, 那沙哑的喉咙里读得不再只是课文, 也是自己同样悲惨的生活!所有的人都被感动了, 但思索才刚刚开始!

社会环境中对学生内心情感的不够重视;教育环境里公开课的虚假和操作;学校环境影响下的教师和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冷漠;生活环境中父母的不负责任……这诸多情感都能在中学生那里引起共鸣, 唤起同情和理解, 进而影响他们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塑造。不仅李京京鲜活的形象在学生心里栩栩如生起来了!而且对弱者的同情和尊重也在他们心中扎根发芽了!

(二) 提倡平等, 塑造观念。

关注内心、呵护情感, 是这些文章的主导意识, 它们还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提倡平等、诚信, 构筑理想的天堂。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在洪水和高温的报复中, 已深刻的认识到:“人类征服自然, 主宰地球”只是荒唐的预言, “和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平等生存”才是真实的梦想。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飞鸟爬虫、游鱼走兽都和人一样是上帝的宠儿、地球的朋友。当代文学对这种平等关系的描述比较多的集中在散文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张晓风的《行道树》、冯骥才的《珍珠鸟》是典型的代表。

在盛开的紫藤萝花儿面前驻足, 欣喜于这生命的“瀑布”, 作者从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花那里发现了生命的奇迹:岁月的风尘遮挡不住花儿的美丽, 干枯的枝条也有重生的希望。这是在赞美花儿吗?还是在赞美像花儿一样的人呢?我想人和花都是有生命的个体, 都是有美丽可以绽放的自然之子, 它们是命运相通的伙伴, 是诠释生命力的朋友。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告诉我们:赞美花儿不就是赞美我们自己吗?欣赏花儿不正是欣赏我们自己吗?呵护花儿不还是呵护我们自己吗?

每个城市的马路两旁都有大同小异的行道树存在, 它们简单又平凡的站立着, 成为人们熟悉又不在意的风景。张晓风的《行道树》提醒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行道树的意义:它们从深林里, 从田野中来到这满是灰尘和尾气的城市, 别离了芬芳的泥土, 驻扎在被大片柏油包裹着的狭窄空间里, 无怨无悔地为城市的人们释放清新的空气, 吸附空气中的杂质。它们的名字就等同于奉献和无私!

“信赖, 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冯骥才的《珍珠鸟》中的这句话已经成为了我们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广告语了。平等的视角、尊重的意识、信赖的态度……这都是课文教给我们与大自然相处的法宝, 会成为我们价值观的一部分。

“诚信”的话题经久不衰, 教材选了余秋雨的《信客》作为学习的范本。文中厚重的历史感、人物悲惨又不俗的命运冲击着中学生的心扉, 让诚信的观念再一次成为无可逃避的面对, 思想的空间也会因此而更加开阔!我们该做什么样的人?是只重自己, 苟且度日;还是关爱众生, 诚实有信?课文会在无声处给学生以启迪, 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

中学生的价值体系里理想排在第一位, 所以编者把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放在了初一入学的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是我所盼望的海, 在山的那边是我梦想的天空……为了到山的那边看一看, 我努力攀登、从不放弃, 一次次的跌倒又一次次的站起, 一次次的失望又一次次的鼓足勇气……”“山的那边”成了理想的所在, 只要有理想, 生活就有希望;只要为了理想而奋斗, 人生就是美丽的天堂。“理想是灯, 照亮我夜行的路;理想是路, 指明我前进的方向”。流沙河的《理想》这首诗再一次明晰了理想的价值, 朗朗上口、易于背诵的同时也滋养着中学生的心田。

中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 既需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呵护他们的情感国度, 更需要培养他们的平等意识、塑造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当代文学作品做到了这一点!

当代文学作品 篇2

一、小说部分

罗广斌《红岩》

杨沫《青春之歌》

孙犁《风云初记》、《铁木前传》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茹志娟《百合花》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青春万岁》、《春之声》、《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

谌容《减去十岁》、《人到中年》

铁凝《哦,香雪》、《玫瑰门》、《大浴女》、《笨花》

王安忆《小鲍庄》、《长恨歌》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无字》

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

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贾平凹《浮躁》、《废都》、《秦腔》

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金牧场》、《心灵史》

韩少功《爸爸爸》《马桥词典》

徐怀中《西线轶事》

莫言《红高粱》、《生死疲劳》、《蛙》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残雪《山上的小屋》

余华 《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苏童《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红粉》

池莉《烦恼人生》、《太阳出世》

方方《风景》、《落日》、《祖父在父亲心中》

刘震云《一地鸡毛》、《单位》、《故乡天下黄花》、《温故一九四二》

刘恒《狗日的粮食》、《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叶兆言《挽歌》

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陈忠实《四妹子》、《白鹿原》

迟子建《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

姜戎《狼图腾》

都梁《亮剑》

麦家《暗算》

周大新《安魂》

史铁生《务虚笔记》

宗璞《红豆》、《东藏记》

刘庆邦《鞋》、《神木》

王小波《黄金时代》

阿来《尘埃落定》、《空山》

毕飞宇《青衣》、《玉米》、《推拿》

白先勇《台北人》、《纽约客》、《孽子》

陈映真《将军族》、《夜行货车》

金庸《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

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二、诗歌部分

郭小川《致青年公民》、《望星空》、《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 贺敬之《雷锋之歌》、《回延安》、《桂林山水歌》

闻捷《吐鲁番情歌》

流沙河《草木篇》

艾青《礁石》、《鱼化石》、《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光的赞歌》

曾卓《悬崖边的树》、《有赠》

绿原《重读<圣经>》

牛汉《华南虎》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舒婷《致橡树》、《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杨牧《我是青年》

骆耕野《不满》

北岛《回答》

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顾城《一代人》、《远与近》

杨炼《诺日朗》

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亚洲铜》

《天安门诗抄》

余光中《乡愁》、《白玉苦瓜》

三、散文部分

杨朔《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赋》

秦牧《土地》、《花城》、《社稷坛抒情》

刘白羽《长江三日》、《日出》

冰心《樱花赞》

吴伯萧《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穆青《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傅雷《傅雷家书》

邓拓《燕山夜话》

巴金《随想录》、《怀念萧珊》

杨绛《干校六记》

史铁生《我与地坛》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

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唐敏《女孩子的花》

苏叶《总是难忘》

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

刘郎《苏园六纪》

董桥《董桥散文》

张晓风《张晓风散文》

琦君《琦君散文》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

四、戏剧部分

老舍《茶馆 》

郭沫若《蔡文姬》

田汉的《关汉卿》

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

刘锦云《狗儿爷涅槃》

杨健《桑树坪纪事》

孟京辉《思凡》、《恋爱的犀牛》

文学史料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史料   学术品格

文学史料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文学研究必须以文学史料为基础,才能正确把握文学研究的方向。然而当前我国到现当代文学研究对于文学史料达到了忽视的地步,没有充分发挥文学史料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摆正方向。

一、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不重视文學史料的现状

一切历史研究工作都要以史料的搜集、运用、理解和鉴辩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术研究的学理化更加规范。由于受到商业文化气息的影响,我国的学术研究逐渐脱离了学理规范,片面重视主体主观意志的发挥。很多学者在没有对文学史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就开始撰写文学研究著作,甚至一些文学研究者认为史料研究是没有价值的。这就导致一些文学研究忽视客观存在的事实,对现有的文学史料进行歪曲。如郭宛在《浪漫人生———胡适和他身边的女人》一书中就没有对已经公开的胡适日记进行严谨的考证,造成了一些史料错误,与胡适日记中的记载完全不符。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罔顾历史史料,对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有意的曲解和篡改,没有尊重史实,这样的文学研究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二、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完善需要发掘文学史料

随着我国思想的解禁和文学史料的挖掘,文学研究摆脱了旧有的阐释式的研究模式,开始重视对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还原。而发掘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始逐渐完善与成熟的标志。如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发掘张爱玲的史料,对张爱玲在绘画领域和戏剧领域的造诣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全面、系统地对张爱玲进行研究,并对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由此证明,挖掘史料可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这门学科进行完善。换言之,如果没有文学史料的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只有重视文学史料的发掘,才能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不断完善,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通过发掘文学史料能够纠正过去错误的文学研究观点

在当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错误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个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文学史料进行研究,造成了一定的研究盲目性。如对巴金文学生涯时间的界定,之前一直认为1929年巴金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灭亡》是巴金文学生涯的起点,然而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却发现巴金早在1922年就已经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开始文学创作了,这就将巴金文学生涯的时间向前推至1929年。这对于巴金的文学研究非常重要,也充分说明了资料发掘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因是文学研究主体本身存在各种问题,对文学史料的发掘不够严谨和细致,或者由于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不敢将真实的言论发表出来,只能屈从于政治要求。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正是伴随着文学史料的发掘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走向系统化和专业化的。随着文学史料的不断发掘,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才能取得更令人信服的结论。

(三)改变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着研究乏力的情况。很多研究者认为经过几代学者的研究,30年的现当代文学史已经不存在研究的空白领域,缺乏继续研究的价值,甚至一些研究者悲观地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走入绝境。鉴于此,怎样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点和增长点就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但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生长点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并没有对文学史料予以重视,绝大部分与会专家都认为文学史料无力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而将目光更多地集中于文学话语的运用与引入。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缺少文学史料。正是由于很多文学史料被湮没了,才造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很多空白点无法得到填补。研究鲁迅和周作人的专家钱理群先生通过系统地整理沦陷区的文学史料,出版了《沦陷区文学史料选》,极大地拓宽了现当代文学领域的范围,使沦陷区的文学研究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这也充分说明发掘文学史料能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改变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丁景唐和马良春两位先生正是通过对文学史料的整理和搜集,在国内左翼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应该学习两位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来打破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给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增长点。

(四)通过发掘文学史料来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

发掘文学史料对于研究主体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是辩证统一的,研究者对文学史料的态度正是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基础。如文学史料学专家和文学研究家王瑶先生就是一个集中的体现,其《中国新文学史稿》引用了大量的文学史料,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史专著,出现了一个现代文学史写作的高潮时期。但上世纪50年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文学史专著却并不多,只有像《中国新文学史稿》这样严谨的文学史专著迄今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必须参考的一本研究专著。王瑶先生的专著之所以能对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研究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是由于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王瑶先生形成和提炼了自己高尚的学术品格和学术风格,从而使文学研究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与王瑶先生相类似的还有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现代文学著名作家唐弢先生,其在六十年的工作中勤勤恳恳地进行文学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完善了他的学术素质。由此可见,只有在基础性的文学史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中勤恳踏实的工作,才能练就一个学者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

受到商业化气息的影响,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环境比较浮躁,很多研究者往往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不重视自己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培养。只有通过文学史料的发掘,不断培养自己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文学研究。

三、结语

笔者认为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我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忽视文学史料的严重问题,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已迫在眉睫。只有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对文学史料进行严格的整理、辨别、搜集和发掘,才能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做到尊重客观文学史料,推进现当代文学研究。这也是为了确保文学史料的真实性,避免篡改文学史料的事情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史料管理和多渠道的史料交流。

参考文献;

[1]巴·苏和.中国蒙古文学史料学的起始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4).

[2]石兴泽,石小寒.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建设与文学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0(6).

[3]白春超.旧资料的发掘与新学术的发动——近几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史料研究述要[J].宁夏社会科学,2011(6).

当代文学作品 篇4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然而人与人的关系却越发紧张, 家庭作为人生存的最小集体, 其矛盾日益突出, 作为最核心最为亲密的代际关系也逐步恶化, 出现代际冲突, 代际隔阂, 代际差异。

21世纪, 这个特殊的时代, 颇有争议的90后成长起来, 60后面临赡养父母的压力, 80后已经初为人父, 这些极具有时代特色的人, 或为人父, 或为人子, 也使得21世纪的代际关系变得复杂微妙, 21世纪的代际关系既有对以往的继承, 也有21世纪代际关系的独特表现。而这些表现最忠实的见证者便是我们的作家, 立足于现实的创作, 是对现实最好的展现。21世纪大量的文学作品都再现了代际关系的现状, 主流文学代表毕飞宇《哺乳期的女人》、雪燃《离殇》、王跃文《漫水》等;80后青春文学为代表的李傻傻《红X》、韩寒《三重门》《后会无期》、郭敬明《小时代》、笛安《西诀》;影视文学为代表的《家有女儿》等。本文将具体阐述21世纪代际关系问题的现状。

一.愈演愈烈的代际冲突

(一) 子女婚姻爱情问题上的干涉与反干涉

使和谐家庭关系最容易受到冲击的, 便是父母在子女婚姻问题的干预, 从秋瑾, 到鲁迅《伤逝》中的子君, 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金燕西乃至《小二黑结婚》中的小二黑, 无不是面临着家庭的重重阻碍, 带来代际关系的不和谐。在21世纪的今天, 仍然是个经久不衰的因素。在青春文学代表的郭敬明《小时代》中, 顾源的母亲用尽各种方式干涉顾源和顾里的结合, 给他介绍新女朋友, 甚至停用顾源的信用卡, 可是当母亲介绍时, 顾源只是不屑地笑:“妈, 你别演香港言情剧了, 这什么年代了, 别和我搞政治婚姻那一套, 演连续剧呢你。”[2]因为母亲的干预, 使得顾里和顾源的感情面临着危机。同时母子的关系危机更是毋庸置疑。无独有偶, 在笛安的《西诀》中, 母亲的干涉带来了女儿郑南音的反抗情绪:“你不是问我穿给谁看吗?我告诉你我穿给谁看。他叫苏!远!智!我就是喜欢他, 他也喜欢我。我们俩就是要一起考大学, 然后我们就结婚!”[3]从中不难看出家庭关系的急剧紧张, 在子女的感情问题上, 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 情绪都会变得异常激动, 就带来了双方的正面直接的冲突。

(二) 父母子女地位的本末倒置

从以往父母家庭主导地位, 到今天子女“一言九鼎”的180度大转变, 父母地位弱化的事实愈演愈烈, 成为21世纪代际关系的一大特色。在小说《破茧》中, 一个中国的家长丘先生, 为儿子尽心尽力, 所以要什么就付出什么说一不二。文中这样写道:“丘家的儿子养尊处优, 净与阿凯迪亚高中的富家子弟比阔, 名牌衣裤、名牌鞋、最贵的游戏机。还把父亲的在家中的奔驰车开出去兜风。”[4]孩子成为家庭的主人, 说什么就是什么。甚至还有反过来训斥父母的, 在小说郭敬明的小说《悲伤逆流成河》中主人公易遥直接对她的母亲说“你装什么苦情戏啊?你演给谁看啊你!”“我爸是够倒霉的啊, 要不然怎么会遇见你”, “‘我要钱。给我钱。’这样的话在家里就等于是宣战一样的口号。”[5]在杂文《老爹喊我回家吃饭》中, 通过时间的变迁, 父亲形象不断弱化, 从曾经对子女的呼风唤雨到如今真切近似可怜的请求, 希望儿子能够回家。“那个戴口罩, 哑嗓子, 用调虎离山计偷我车的人就是我爹。目的只有一个, 让我回家过年。”[6]在家庭关系中, 父母地位不断弱化, 子女间或是凭借着自己的个性主义的膨胀, 间或是凭着对时代的把握, 凭着学时, 父母已经追不及子女的步伐, 不少家庭以子女为中心, 一言九鼎, 或者凡是遵循孩子的意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子女不断成为家庭的核心, 从“小祖宗”“小皇帝”变成真正一言九鼎的皇帝。然而, 父母毕竟是家庭的主心, 从而带来双方力量的角逐, 代际冲突油然而生。

(三) 高标准高竞争严要求与追求自我与个性解放

展现父母亲对子女高标准严要求的作品数不胜数, 在郭敬明的小说《三重门》中, 林父为了儿子取得好成绩, 给儿子买益智药品, 给儿子大量补课。在现家教热的事实“教师不吃香而家教却十分热火, 可见求授知识这东西就像谈恋爱, 一拖几十的就是低贱, 而一对一的便是珍贵。”[7]家教补习带来的沉重负担无疑给代际关系带来了压力, 也成为代际关系的隐患, 爆发即是时间问题。在小说《破茧》中, 欣宇对女儿严格要求, 然而, 精心培养下的安妮塔却追求自己的世界, 产生正面冲突。女儿开始反抗父亲, 认为父亲一切的要求都是为了他的面子。“父亲欣宇终于忍不住心头的怒火, 不欢而散。当后来欣宇得知女儿交了小男友, 更是悲痛不已, 采取了很多手段, 以至于安妮塔绝望地认为父亲眼里只有分数。从原本相亲相爱的家人到变成泪眼相对的仇人, 我们不难看出, 父母的期待与个性自由矛盾下的代际冲突, 在新的时代显得尤为突出,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本是天下父母心, 在人才济济之时, 出人头地岂是易事?高期待和高竞争必然带来高压力, 而21世纪正是个性张扬的时代, 顺从和个性本不相容, 产生代际冲突, 乃是当然。

对于此, 我们该做的是沟通与交流还有关注, 从影视作品《家有儿女》中, 可以看出父母与孩子的许多沟通技巧和交流方法, 代际关系是可以被改善的。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

二.渐行渐远———代际隔阂

(一) 距离产生隔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大批量的农民工进城, 是广大农村呈现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这种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而空巢老人不仅出现在农村, 也出现在广大的城市。事实上, 这种现象的出现, 使家人分离, 使代际关系产生极大的膈膜, 呈现一种冷漠的姿态。这种事实也被我们的作者捕捉到文学作品中, 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在毕飞宇的代表作《哺乳期的女人》的主人公旺旺就是一个留守儿童, 他因母亲不在身边出于本能吸同村惠嫂的母乳事件发人深省。缺乏沟通, 缺乏呵护, 留守儿童与父母产生距离隔阂, 旺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补偿, 这是物质所无法弥补的, 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考。与此同时。这个主题在重庆作家雪燃在《离殇》中有着活灵活现的呈现。这是一部关注中国农村现状类似报告文学现实题材的小说, 通过讲述何谷子、黄冬冬、穆青月等几个农村留守儿童的不同遭遇。揭示了留守儿童因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少父母关爱, 导致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的社会现象。这种因为距离而产生的代际隔阂更使得孩子的成长问题重重, 这才是代际不和谐的深层隐。

除了留守儿童, 还有一个隔阂就是空巢老人。

除了留守儿童, 还有一个隔阂就是空巢老人。在中篇小说《漫水》中男主人公余公公无疑是一个空巢老人的真实写照。“余公公多年没有养猪了, 年底就买百把斤肉, 熏得蜡黄的等儿女们回来, 可儿女们难得回漫水过年, 他家的腊肉老吃不完, 每年过了立夏节, 就把腊肉送人。”[8]这种距离上的距离, 是代际关系缺乏培养的土壤, 感情不知不觉中都在淡, 只有个有名无实的家, 而人却很少聚在一起。当今大部分农村, 空巢老人数不甚数, 甚至出现空城。更有甚者, 以外出为名, 拒绝回家赡养父母。自古《论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 而今, 子女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 农村里农民工进城, 城市里市民或是出国深造或是一线城市深造, 都是离家越来越远的方向, 代际关系, 在迁移中, 越来越淡了。

(二) 心灵隔阂———爱的尴尬

距离的隔阂, 或许是可以加近距离来推进的, 可是心的隔阂, 即使彼此就在眼前, 却只能感受爱的尴尬。在杂文《别苛求母亲完美》中, 讲述一对卖水果的母女, 母亲因为自己的形象搞砸了女儿的相亲懊悔不已, 女儿更是责备不已:“都跟你说多少次了, 别用那脏兮兮的抹布擦盘边, 你偏不听, 这回好了, 人跑了, 你舒服了?”[9]当母亲成为绊脚石, 当母亲从自己的象牙塔中走出来, 产生在心理的是对母亲的些许责备, 更是不想亲近, 拉开彼此心的距离。不是个例, 在杂文《艾薇儿的丑母亲》中, 艾薇儿因为母亲的丑给自己丢脸的时候无情向母亲坦白:“不, 妈妈, 我并不是怕你麻烦, 只是, 我不想让我的那些朋友们笑话我, 如果你不再抹那么难闻的香水, 不再穿那样艳俗的衣服, 也许我就不会那么丢人!”。[10]这种爱的尴尬, 无疑是生活的再现。青年一代是时代的弄潮儿, 走在时代的前沿, 无论是时尚, 还是让父辈接受较慢的网络, 信息, 科技, 我们比父母优秀的多, 由此生来的优越感, 也生来了嫌弃感, 于是子女主动的想离开父母的心, 而是新时代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父母, 子女的有意背离, 使之怯弱, 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看离自己越来越远的子女。心理渐渐滋生的隔阂, 使代际关系的疏离越来越强烈。

三.代际差异———当代青年前所未有的孤独

被称为“少年沈从文”的青春文学作家李傻傻的《红X》中, 以内聚焦的视角和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 向我们全方位的展示一个高中生成长的心路历程。主人公沈生铁这个形象, 无论是从外部生活世界还是内部精神世界, 他都是一个孤独的缩影。这种无法消逝的孤独感一直笼罩着整个人物形象。他的孤独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群人的, 这种社会根源造就了孤独存在的普遍价值, 李傻傻作为80后青春文学作家的代表, 他的成长小说所呈现的成长问题正是当下青年的成长困惑。让我们看到80后90后的成长困惑———孤独, 前所未有的孤独感, 这个时代的发展, 往往是我们感觉到内心的孤独感, 感觉成为零余人的形象, 在作品中沈生铁的内心独白, 看出我们当代青年的内心孤寂。这与韩寒的《后会无期》有着共同的时代呼唤, 我们是孤独的, 所以人生是一场漫无目的的旅行, 正是这种愈深的孤独是我们当代年轻人的写照, 才使得代际之间的差异愈发的大, 从而产生代际隔阂甚至冲突。

代际差异产生代际冲突和代际隔阂, 代际隔阂是代际冲突的隐患,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代际差异就是代际在成长环境中因为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时代的等等给各方面的不同, 使之在成长中带来行为思想价值的差异, 从内部来说, 代际关系的呈现集中于21世纪人的时代特征。其实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发现, 当代青年呈现出的这种孤独感是前所未有, 因为孤独, 从而产生距离, 因为孤独, 从而带来冷漠。从外部来说, 与往常相比, 信息时代的突飞猛进对当今代际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是一个科学时代, 这是一个网络时代, 这是一个新人类时代, 因此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作为人父, 落后于时代潮流, 必然就落后于子女的世界, 无法读懂子女的世界, 只有适应时代潮流, 才能沟通常新。作为父母应该时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四.总结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 是对生活的折射, 从文学作品中看21世纪的时代问题, 代际关系在新的时期呈现不同的问题, 更是显示出时代的特色, 这个由特殊年龄构成的人的时代, 使代际关系在代际冲突, 代际隔阂, 代际差异上显示出不同。作为子女, 需要在尊重父母的基础上发展个性, 同时承担起孝敬父母的责任, 赡养父母是作为子女的天职。作为父母, 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促进代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尊崇百善孝为先的传统, 然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严密的家庭制度分崩离析, 子女逐步突破家庭制度的束缚, 走向个性与民主, 孝文化逐步弱化, 使得家庭矛盾愈发突出, 代际关系愈发紧张, 而新世纪作为一个崭新的时代, 代际关系有了新的时代表现。

关键词:代际冲突,代际隔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代际差异,孤独

参考文献

[1]《代际关系——百度百科》[E]http://baike.baidu.com/view/1026737.htm

[2]郭敬明:《小时代》[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10-1

[3]笛安:《西诀》[M]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5-01-01第三节候鸟和飞蛾

[4]朱雪梅、黄宗之:《破茧》[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9年3月

[5]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M]湖北长江出版社, 2007年5月

[6]佚名:《老爹喊我回家吃饭》[E]//http://www.xiaogushi.com/Article/qinqing/2012-5-8

[7]韩寒:《三重门》[M]作家出版社, 2000年

[8]王跃文:《漫水》[N]《文学界.湖南文学》, 2012年第1期

[9]布衣:《别苛求母亲完美》[N]《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1年第6期

[10]小柔《艾薇儿的丑母亲》[N]《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2年第8期

当代文学务虚务文学 篇5

现已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界多数同仁们的共识。1996年在陕西师大召开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上,几十位当代文论专家无一置反辞,可是,1997年在广西师大召开的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第10届年会上,却听到了一些异议,怀疑能否实现转换。三年来,笔者读到务虚务实的讨论文章不少,自己在《周易与中国文学•外篇》的写作实践中有些粗浅的体会,现将几点感想与思考陈述如下,聆教于方家。

不要将传统文论过于复杂化

古代文论中有很多观念范畴,有的充满了各种异质成分,如“道”就是一个典型,“文以载道”与“文以明道”也有激烈的冲突,但是,并非所有的观念范畴都是这样。大多数观念范畴从它们出现的起点开始,都有一条作为核心的贯穿线,在历时性的发展中都由此而展开,由于历代理论家都对它有所增益,它的内涵更加丰富而外延出现多向性,的确有点复杂化了,但这些增益只要不离开原来的基点,涵盖它的哲学思想没有矛盾(所谓冲突.往往是哲学派别的冲突,如“道”的异质,就反映儒、道、理学三派的矛盾),实际上复杂中还有单纯的的一面。以“境界”说为例吧:

“境”或“境界”是中国诗学一个核心范畴,它的起点是道家哲学的“无外之境”,即“览物之博,通物之塑,观始卒之瑞……圣人之所以游心”之“境”,有心与物游而人的精神世界为之无限拓展的基本之义,后来佛经翻译者以“境”代指一种与外物毫不相干的纯粹的心灵境界,也是超越一切时空不着一物的精神世界。排斥了“物”,算是出现了异质,但“心”的基点并没有动,反而更强化了。唐代诗人将“境界”引进诗学,转换为“诗境”,并且初定为“物境”、“情境”、“意境”三种类型,也是低级至高级三个层次,既请回了“物”,也依循了强化之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心是一切境界的主宰者。宋人完全接受了唐人的观点,他们作诗有“主理”的倾向,说“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因而以“意境”对三境作了简化。

★ 人类学留学申请书

《当代台港文学概论》后记 篇6

现在,我已进入人生的秋天,再无当年的豪情恋战,而是安心抓生产。这次抓生产出成果,第一个要感谢的是于晓宁先生。2009年夏天,在松花江畔召开的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5届年会上,小于约我写一本台港文学教程的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原本出过《台港文学导论》,它承载着以文学史证明台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重任,与祖国统一大业的当代文化教育乃至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所以这部教材很快成为各高等院校的参考书。在其“导”引之下,至今已出版了七八种这样的教材,若是将学科研究对象加以扩大,覆盖台港文学以至海外华文文学的教材数量将近有10部。但毕竟时过境迁,当年的教材有些观点现在读来恍如隔世,况且台港文学20年来又有了重大变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均需要有一本新的同类书取代它。于是,我顾不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困境,爽快答应下来。

回顾20多年前的台港文学研究,那是一个时代的显学,在当时思想解放运动和填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空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现在台港文学研究成果明显“减产”,并走向边缘化。这种边缘化才是学术的常态。这不仅是因为台港文学本身是边缘学科,还因为当时为配合政治,配合“九七”回归而写的论著,不少均有政治大于学术的弊端。现在不热闹了,冷清了,寂寞冷清中才能产生更厚重的著作。以我为例,自己从事这门学科研究时先接受过文本细读即“赏析”的锻炼,然后跳出意识形态的框框从微观研究走向宏观研究,跳出政治的制约从诗歌到小说、散文,再到文学评论进行全方位研究,还跳出台港文学,从事东南亚华文文学乃至北美华文文学的研究。有人认为我的面铺得过宽,但我最钟情的还是台港文学。20年前,海峡那边的浪潮汹涌澎湃过多少回,可从没有一朵浪花打湿过我的衣裳。我是多么想亲眼饱览台湾诗人笔下迷人的美丽岛风光啊。可当时条件不允许,我只得利用在香港岭南大学“客座”的机会,写了一本“砖”著《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回想起来,我为当年的鲁莽而羞愧,同时又为自己的勇气而自豪。现已进入暮年,可每当从阿里山归来,日月潭给我的灵感总是享之不尽,我的学术想象力与创造力还似年轻时那样活跃。在白云黄鹤的地方坐对茫茫海峡,仅今年就接连推出《几度飘零——大陆赴台文人沉浮录》、《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当代台湾文学事典》,还在台北《传记文学》和北京的《新文学史料》多次连载长篇论文。

对于台港文学研究的专注,我从不惧彼岸某些评论家的炮轰,我自信有“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的坚贞。我常对友人说:“一天不作文,一天不看从台港寄来的繁体版书,我心灵就会感到空虚。”某文化名人把我打成“咬余专业户”,其实,写书尤其是写研究台港文学的著作,才是我的专业。这本书写完后,我又得赶紧把只写了一半的《澳门文学编年史(五六十年代)》补上,友人希望我不要再做“拼命三郎”,另一位同行则激励我:“看了你这本书,好像一个到了古稀之年的人,仍可写出这样的好书来。”这自然是溢美之辞,但我对境外文学的关注,还有对史料的辨析,尤其是把台港文学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分两段写,确实有一个长久积累和思考的过程。

对教材的写作,通常要求知识性和稳定性,所讲的都是大家公认的,我编写这本书也力求这样做,但我不满足于这一点。我想,此书既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的水准自然不能是低水平的,而应是“高等”的,故写台湾文学时尽可能有包容性:不能只写“外省作家”而不写本土作家,或只写“统派”而完全忽略“独派”的存在。对“独派”作家的论著和作品,我常常采用一种“误读”策略,即反着读,用意在抗拒“台独”作家对我的一种权力操控。当然,此书还应体现我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和本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如《金庸的武侠世界》这一节,把正在成长中的“金学”研究对象写进去;又比如在总体设计上,以作家作品论为主,辅之以《政治小说和网路文学的兴起》一类的综论,并让余光中一人独占两节,以体现余氏是两岸文学“单打冠军”的拙见。还有对张爱玲《秧歌》的评价和对“伤痕文学”先行者金兆的推介,并把“外省作家”写的三部曲视为“大河小说”,也有自己的洞见。当然,一家之言不一定为所有人认可,但至少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和争鸣。

和中国当代文学教材一样,隔着海峡茫茫烟雾的台港文学及其教材也无法定型;这本书虽在教育部主管的出版社出版,但并无肩负定型任务。写书本需要新的观点、新的体系、新的材料,应该让学生接触一些前卫知识,以启发他们打开思路。人们常常抱怨大学老师上课缺乏激情,讲授的内容不新鲜。为改变这种现状,这本书在《作家身份与台港文学》中引入文化研究的观点和方法,还注意读者反应和市场对文学的制约,如三毛之死的评价和席慕蓉作品流行原因的探讨;并在宏大叙事之余辅之于细节,让此书成为有可读性的教材,如写梁实秋去台后散文成就为什么会倒退的原因就有“故事”。此外,在《朱氏“小说工厂”》等章节中从标题设计到文字,均力求鲜活灵动,甚至还带一点个性。这就是私家治史的好处,不似多人组成的编写组将学术个性消解掉,另一方面,这些努力也是为了让用此书做教材的老师不至于蜕变为催眠师。

末了,应该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能够在以“高等”命名的出版社出书,是我年近古稀碰到的快乐事,也是我在海内外出过20多本书从未有过的新鲜事,为此还要感谢审阅此书的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王庆生教授。

文学史料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篇7

一、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不重视文学史料的现状

一切历史研究工作都要以史料的搜集、运用、理解和鉴辩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术研究的学理化更加规范。由于受到商业文化气息的影响, 我国的学术研究逐渐脱离了学理规范, 片面重视主体主观意志的发挥。很多学者在没有对文学史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就开始撰写文学研究著作, 甚至一些文学研究者认为史料研究是没有价值的。这就导致一些文学研究忽视客观存在的事实, 对现有的文学史料进行歪曲。如郭宛在《浪漫人生———胡适和他身边的女人》一书中就没有对已经公开的胡适日记进行严谨的考证, 造成了一些史料错误, 与胡适日记中的记载完全不符。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 罔顾历史史料, 对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有意的曲解和篡改, 没有尊重史实, 这样的文学研究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二、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完善需要发掘文学史料

随着我国思想的解禁和文学史料的挖掘, 文学研究摆脱了旧有的阐释式的研究模式, 开始重视对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还原。而发掘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始逐渐完善与成熟的标志。如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发掘张爱玲的史料, 对张爱玲在绘画领域和戏剧领域的造诣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从而能够更全面、系统地对张爱玲进行研究, 并对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由此证明, 挖掘史料可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这门学科进行完善。换言之, 如果没有文学史料的发掘, 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 只有重视文学史料的发掘, 才能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不断完善, 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 通过发掘文学史料能够纠正过去错误的文学研究观点

在当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错误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个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文学史料进行研究, 造成了一定的研究盲目性。如对巴金文学生涯时间的界定, 之前一直认为1929年巴金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灭亡》是巴金文学生涯的起点, 然而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却发现巴金早在1922年就已经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开始文学创作了, 这就将巴金文学生涯的时间向前推至1929年。这对于巴金的文学研究非常重要, 也充分说明了资料发掘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因是文学研究主体本身存在各种问题, 对文学史料的发掘不够严谨和细致, 或者由于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不敢将真实的言论发表出来, 只能屈从于政治要求。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正是伴随着文学史料的发掘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走向系统化和专业化的。随着文学史料的不断发掘, 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才能取得更令人信服的结论。

(三) 改变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着研究乏力的情况。很多研究者认为经过几代学者的研究, 30年的现当代文学史已经不存在研究的空白领域, 缺乏继续研究的价值, 甚至一些研究者悲观地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走入绝境。鉴于此, 怎样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点和增长点就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但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生长点研讨会上, 与会专家并没有对文学史料予以重视, 绝大部分与会专家都认为文学史料无力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 而将目光更多地集中于文学话语的运用与引入。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 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缺少文学史料。正是由于很多文学史料被湮没了, 才造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很多空白点无法得到填补。研究鲁迅和周作人的专家钱理群先生通过系统地整理沦陷区的文学史料, 出版了《沦陷区文学史料选》, 极大地拓宽了现当代文学领域的范围, 使沦陷区的文学研究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这也充分说明发掘文学史料能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 改变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丁景唐和马良春两位先生正是通过对文学史料的整理和搜集, 在国内左翼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应该学习两位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通过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来打破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给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增长点。

(四) 通过发掘文学史料来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

发掘文学史料对于研究主体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是辩证统一的, 研究者对文学史料的态度正是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基础。如文学史料学专家和文学研究家王瑶先生就是一个集中的体现, 其《中国新文学史稿》引用了大量的文学史料, 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史专著, 出现了一个现代文学史写作的高潮时期。但上世纪50年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文学史专著却并不多, 只有像《中国新文学史稿》这样严谨的文学史专著迄今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必须参考的一本研究专著。王瑶先生的专著之所以能对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研究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是由于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王瑶先生形成和提炼了自己高尚的学术品格和学术风格, 从而使文学研究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与王瑶先生相类似的还有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现代文学著名作家唐弢先生, 其在六十年的工作中勤勤恳恳地进行文学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完善了他的学术素质。由此可见, 只有在基础性的文学史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中勤恳踏实的工作, 才能练就一个学者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

受到商业化气息的影响, 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环境比较浮躁, 很多研究者往往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不重视自己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培养。只有通过文学史料的发掘, 不断培养自己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 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文学研究。

三、结语

笔者认为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我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忽视文学史料的严重问题, 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已迫在眉睫。只有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 对文学史料进行严格的整理、辨别、搜集和发掘, 才能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做到尊重客观文学史料, 推进现当代文学研究。这也是为了确保文学史料的真实性, 避免篡改文学史料的事情发生。只有这样, 才能够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史料管理和多渠道的史料交流。

摘要:挖掘文学史料对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能够完善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 更可以纠正错误观点, 带来新的学术增长点, 对研究主题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然而, 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着不重视文学史料的倾向。本文从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不重视文学史料的问题入手, 具体分析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旨在摆正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史料,学术品格

参考文献

[1]巴·苏和.中国蒙古文学史料学的起始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12 (4) .

[2]石兴泽, 石小寒.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建设与文学研究[J].学习与探索, 2010 (6) .

[3]白春超.旧资料的发掘与新学术的发动——近几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史料研究述要[J].宁夏社会科学, 2011 (6) .

当代文学作品 篇8

一、电影为文学提供平台

据统计, 2013年中国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8.42%, 中国网民达6.4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5%, 在如此之大的前提下, 影视业发展之快令人咋舌。而在日常生活中, 电影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感官。相对而言, 文学这种朴素无华, 深邃如大海的文学作品, 面对如今的读图时代, 已渐渐淡出人们的眼线。然而, 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 使文学作品逐渐跃入大众的眼线。随着科学、经济、信息的快速发展, 全国的生活节奏也在大大加快。对大部分人而言, 阅读文学作品相对于他们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但电影不同, 无论在哪个人群中, 看电影都可以作为娱乐、放松、约会等形式来进行着。电影对文学的改编, 使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甚者深入探究相关的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 人物刻画, 故事情节。就如2008年上映由吴宇森执导的《赤壁》, 它为观众们展现了一场场三国鼎立时期著名的战争, 如长坂坡之战, 赤壁之战等。当众多观众被惊心动魄、淋漓尽致的战争场面震撼的同时, 也逐渐了解到三国时期的乱世、战争、烽烟及对中国公元前1世纪的历史认识。当然, 对电影里演绎的曹操、刘备、诸葛亮等英雄人物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有甚者, 对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产生了浓厚兴趣。但是, 在这之前呢?又有多少人翻阅过《三国演义》来了解赤壁之战的情节、缘由、经过呢?

是电影, 让文学以跨艺术——电影改编的形式再次闪亮的跃入大众的眼。人们都说鲁迅的小说晦涩难懂, 虽然平时对《阿Q正传》, “祥林嫂”等略有耳闻, 但却是极少人数会去图书馆或书店找书来看。但如果将它拍成电影呢?1956年, 由夏衍编剧, 桑弧执导, 白杨、魏鹤龄等主演的故事片《祝福》, 让观众们在同情可怜“祥林嫂”的同时, 也感悟到鲁迅先生高超的文学水平, 对祖国的热爱、民族救亡的热诚和理性批判精神, 深切体会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封建习惯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 中国农村深受封建文化制度的束缚, 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二、文学为电影提供材料

一部好的电影, 是需要跌宕起伏的情节, 精心演绎的人物, 还有推动情节发展的时代背景, 这些都不是凭空想象或信手拈来就可以了的。而电影辉煌成功的背后, 文学的身影也呼之欲出, 因为文学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2013年4月, 赵薇执导的由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改编的同名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以5亿票房的成绩, 创造了华语2D电影票房的纪录, 也预示着畅销文学作品改编迎来一个新的高潮。在此之前, 也有许多根据畅销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都成为华语电影广受追捧的作品。例如, 2006年黄鹤逸改编的《东京审判》, 2011年鲍鲸鲸改编的《失恋33天》, 同年台湾网络写手起家的作家九把刀改编的《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还有2013年作家郭敬明也将他的小说《小时代》搬上了大荧屏。关于“作家电影”, 作家刘震云曾表示, 就是要关注当下生活, 要有深邃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表现力。评论家李敬泽认为, 就目前影视剧创作原创力还比较薄弱的情况而言, 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疑为影视剧创作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库。“对于影视剧, 文学作品可以提供一个丰富的母体, 一片沃土。沃土上结出的果实肯定是盆花的果实无法相比的。”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难能可贵的, 它也蕴含着无数可供挖掘的内容和主题, 而它的价值与魅力不应该只有阅读这唯一途径才可以领略到的。电影改编文学作品, 使文学作品可以得到更充分的机遇来展现它的光辉。

三、新形势下的潮流

电影的起源地是法国, 时间为1895年, 随后传到美国, 在好莱坞这片土地上得到最大的发展和传播, 而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 也就是说, 电影已存在一个世纪之久了。电影的发明与发展给人类文明一个全新的冲击, 我们也因而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审美时代。在时代的大潮流下, 如不紧跟潮流的脚步, 不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存在形式, 那等待的终会是“淘汰”。在现下的读图时代, 成熟内敛, 朴素深沉的文学作品紧跟时代步伐, 与电影振翅高飞, 给广大观众和读者带来娱乐, 知识和思考, 也不断提升全民素质。

当然, 也有许多人对电影改编文学作品存在异议的, 他们认为电影改编文学作品不好之处有两点: (1) 仅是表面功夫, 剔除了最精华的部分, 让人觉得它仅是吸引观众的浮华。 (2) 限定了观众的想象力。他们会这样想也不是空穴而来, 因为确实有不少电影都是泛泛而谈, 平乏冗长, 无病呻吟。但是, 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新力量, 新活力, 新潮流的养成, 然后在其过程中不断改进。

四、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 电影改编文学的现象已成潮流, 他们就像一股潜力股, 在现在和未来都会迸发出不容小觑的力量, 不断为影视业注入新能量。

摘要:电影为文学提供平台, 文学为电影提供丰富的题材, 它们相互滋养着, 依赖着彼此提升自我。在新形势下, 电影改编文学的现象已成潮流, 他们就像一股潜力股, 在现在和未来都会迸发出不容小觑的力量, 不断为影视业注入新能量。

关键词:跨艺术,畅销文学作品,提升全民素质,潜力股

参考文献

[1]赵庆超.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0.

[2]李军.《让子弹飞》: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电影改编的典型文本[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4) .

当代文学作品 篇9

1. 文学爱好者带来了更多的作品, 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在20世纪, 中国文学的主流和社会政治密切相关。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体被李泽厚概括为了“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新时期初文学的基本主题被季红真描述为了“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在20世界80年代, 王朔小说和新写实小说出现之后, 文学逐渐向娱乐性和世俗性转变。这种现象的出现, 对文学界带来了一定冲击, 引起了“雅文学”与“俗文学”的较量。虽然通俗文学遭到了学界的一些评判, 但是通俗文学在中国大陆的阅读量是不能质疑的。80年代以来, 港台的文学作品在大陆得到了广为流传, 例如金庸、古龙、亦舒、三毛、琼瑶、温瑞安、黄易等人的文学作品;受到影视的青睐并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的王朔的小说。尽管如此,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 几乎没有通俗文学史的地位。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网络文学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局面。网络文学的作者的写作方式各种各样, 作品当中具有特别的意味, 作品当中富有生活气息, 运用的语言比较幽默生动, 具有文学通俗化的趋势。比如江南的同人小说、安如意的诗词解读等都极富有才情。又因为网络小说只是作者的兴趣所在, 他们的职业和写作并没有什么联系。比如蔡智恒是一名水利工程师、安妮宝贝曾经是一名银行职员等。近十年来, 网络文学先后掀起了都市情感、奇幻武侠、青春校园、悬疑推理等通俗题材作品的浪潮。由此可见, 网络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通俗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2. 网络文学使文学真正在民间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近些年来, 中国当代文学受到了不同的批评的声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的落后和僵化。网络文学打破了僵化的文学体制, 可谓是功不可没。网络写作门槛低, 所以有更多的人群参与到了文学写作的队伍中来。网络文学创作者可以说是文学爱好者, 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 在网上可以尽情享受写作的乐趣。总之, 能够依靠网络上的写作出名, 归根结底靠的还是个人文章中彰显的才情, 受到了千万读者的点击, 这就丰富了文学的发展样式。比如出现的超文本小说、互动小说、网络文学批评以及接龙小说等文学创作样式。有人认为真正的网络文学是依靠网络才能成长的文学。在现实生活中, 能够是发行量达到上百万次的优秀短信, 短信的内容十分生动和丰富, 并且还能真实的得地反映现实生活, 不仅样式新颖, 还极富有想象力, 有的是文言文, 有的是白话文, 还借助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 比如夸张、排比、比喻、借代、对偶、拟人、双关等修辞。总之, 网络文学的发展以其批评自由、活泼、生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充分发挥了读者的幽默和机智, 使文学在民间真正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二、中国当代网络文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中国当代网络文学给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网络文学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仍然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归根于其自身的主要矛盾。一指的是功利和非功利的矛盾。网络原本是一个自由发表文章的天堂, 但是文学网站是依靠民营资本运营的, 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商业投机性质, 这就是网络文学的矛盾。网络作品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这样的特点, 一本书如果在网络上走红, 就会带动的实体书的销量。在网络上一度走红的“痞子蔡”就是这样的实例, 并引起了网友的纷纷仿效。网上写作除了娱乐身心之外, 还可以发财致富。网上阅读收费是从“起点中文网”的VIP制度成功之后开始的。为了调动广大作者的写作积极性, 网站组织者就将坚持写作的安妮宝贝的忧伤的作品定成了畅销书, 然后广大读者阅读了她的书, 对于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是没有多大作用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例如蔡骏的心理悬疑小说, 他出版的小说数量不少, 但是读者的阅读量却处于下降的趋势。一个严肃的作家, 总是能够在写作生涯中敢于超越自己的作品, 例如中国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王蒙、铁凝、王安忆、张洁、张炜等, 这些人具有超越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人们就将他们的写作分成了不同的阶段。而网络文学作者中几乎没有超越自己作品的信心和勇气, 一般都是在自己的代表作出名之后, 就很难出现比代表作优秀的作品。

综上所述, 网络文学的发展还出在起步阶段, 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但是其发展前景不错。网络原创文学能够在仅十年的时间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错的, 它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是无法估量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于2007年在北京举办, 本次大会成立了“中国网络文学促进委员会”, 目的是为了整合网络文学资源、保护网络文学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使网络文学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并且大会还指出要加大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力度, 使众多是知名网络作者能够拥有更好的条件进行读书和写作, 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沉淀, 积累大气, 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网络文学的发展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的献, 然后指出了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最后写出了对网络文学发展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贡献,不足

参考文献

[1]、王颖.市场时代下网络文学的问题与反思[J].南方文坛.2009 (03)

当代文学作品 篇10

一、传统文学翻译

传统文学翻译是以纸张为媒介, 译者把自己的译文逐字逐句誊写在纸上, 由出版社编辑出版, 最后印刷上市的 (张英洁, 2013:7) 。传统文学翻译的译者完全脱离网络, 不借用电子词典或翻译机器, 不使用计算机录入文本, 这也是最早的一种翻译方法。

二、网络文学翻译

网络文化是当代影响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契机, 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 网络也给文学的发展创造了平台, 网络文学随之产生。外国文化的流行让翻译外国畅销文学作品成为翻译爱好者一种文学时尚。网络文学翻译就是指翻译行为的网络化, 包括把传统文学翻译作品上传到网络上或者直接在网络上利用翻译工具进行文学翻译。这种网络化的文学翻译给文学翻译提供了更大众的平台, 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学翻译的翻译策略, 以及译者、读者的角色等。 (郭振星, 2013)

三、网络文学翻译的新特征

(一) 即时性

与传统文学翻译相比, 网络文学翻译具有即时性。外国文学畅销作品很快能呈现在网上, 与之相应的中文版也会在网上随之推出, 翻译者可能是翻译专家, 也可能是民间翻译团队或个人。网络文学翻译的即时性特点, 使读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文学作品的故事内容, 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当然, 和传统文学翻译的严格措辞、编辑、校对相比, 网络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 互动性

在传统文学翻译中, 译者通过自己的理解, 把原版作品翻译给读者, 与读者没有互动, 不同读者对翻译作品的理解也大相径庭。互联网给译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创造了交流的平台。在网络翻译中, 没有绝对的权威, 翻译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活动, 翻译可以是个体行为, 也可以是集体行为, 如众多译者在网络上翻译接力。读者可以评价译者的翻译, 提出建议或批评, 这有利于译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翻译, 提高翻译质量。读者与读者之间也可以交流阅读心得,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剖析人物性格。互动给译者与读者营造了一个轻松交流的氛围, 使文学作品变得更生动。

(三) 便捷性

阅读传统翻译作品需要通过纸质书籍, 而阅读网络翻译作品显得更加便捷和快捷。网络化的生活让很多人都养成了网上阅读的习惯, 上网阅读的人数越来越多, 读纸质书籍的人越来越少, 网络文学逐渐兴起, 网络文学翻译成为了文学翻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网络文学翻译的便捷性还体现在修改方便。译者通过鼠标操作就可以增删译稿, 对译文进行反复修改, 通过互联网交流, 逐渐完善译文。传统文学翻译的修改就显得不那么便捷, 但传统纸质翻译更便于收藏、保存更久。

( 四) 快餐化

网络文学作品通常篇幅比传统文学作品精短, 选材更自由, 翻译更多为意译。翻译者大多是网络文学的爱好者, 在翻译过程中报着娱乐心态, 而非盈利目的, 更多的使用网络用语等轻松诙谐的语言, 有时缺乏传统翻译的严谨态度, 有时会出现错译、漏译现象。这更像一种快餐文化。

(五) 读者角色多样化

(1) 读者兼文学翻译的批评者

读者阅读传统文学翻译作品只能自我吸收, 而阅读网络翻译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评论, 他们兼翻译作品的批评者。有的评论一针见血、成熟客观, 有的评论显得主观偏激, 不管批评是否到位, 文学批评在网络平台下更加大众化。

(2) 读者兼文学翻译的译者

读者们在批评网络译文的同时也争相传播自己的译文, 做起了翻译作品的译者。网络民间译者声势浩大, 力量不可低估。集体竞译推动了网络文学的繁荣, 推动了翻译市场的发展。专业的翻译有时甚至会参考民间翻译, 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之“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就是民间译者率先译出被人民文学出版社采用的。 (张艳琴, 2007:17-18)

四、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探讨

网络翻译的质量受到一些传统译者的质疑, 如:利用机器翻译会降低翻译质量, 多人合译使翻译风格无法统一, 网络翻译缺乏科学的态度等等。笔者认为, 译文质量与选择的翻译工具、翻译方式没有必然联系, 而与译者有关。传统文学翻译的译者大多是翻译大家, 五四时期, 文学翻译家同时也是著名作家, 如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人, 他们首先是文学家, 其次才是文学翻译家。而网络文学翻译由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脱离, 译者水平的参差不齐, 才造成了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鱼龙混杂。但值得一提的是, 传统文学翻译作品不一定都是优秀作品, 网络文学翻译作品也不一定质量不高。传统文学翻译经过了出版社的严格校对、编辑、包装来保障质量, 同样网络文学翻译也可以通过读者对其进行优胜劣汰来保证质量。

对于网络翻译质量的探讨又引出一个新课题即文学翻译是否需要专业化。文学翻译不同于科技翻译, 文学本来就是语言创造的艺术, “文学翻译是要用另一种语言工具, 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品读原著一样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动和美的感受” (刘建林, 2009) 。文学翻译并不要求译者的精确翻译, 而是需要译者的再创作。过于精准的翻译, 不一定能达到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也不一定满足读者的需要。

五、结语

网络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 这不同于传统翻译理论所要求的译语表达与源语表达最大程度实现对等, 也不再拘束于源语文化需植入译作之中的专业化要求。当代网络文学作品题材丰富、现实感强、风格多样、消费节奏快, 这些特征相对传统文学作品来说, 对译者的领悟能力、翻译能力和文化素养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对于原作的取与舍, 对于源语文化的传递与回避, 对于目的语文化的植入与放弃, 都是需要译者的再创作。网络文学翻译这种翻译形式不会降低文学翻译的质量, 它可以作为传统文学翻译的补充, 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 同时给传统文学翻译提供借鉴。网络文学翻译的即时、快速传播的特点满足了读者一睹为快的愿望, 读者可以给译者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帮助提高作品的翻译质量。网络文学翻译和传统文学翻译需要相互借鉴、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这样文学翻译质量才会提高, 文学翻译才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洁.论互联网文学翻译对译介学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郭振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网络文学翻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3.

[3]张艳琴.网络时代文学翻译读者角色的多重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 (06) .

当代文学作品 篇11

摘要  余华的作品从开始的幻化世界逐步升华到了现实世界中,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看待世界、批判丑恶。最初他在作品中对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打散重组,对传统的亲情关系重新梳理,以客观的态度阐述了人道主义及道德良知。之后其创作发生了质的转变,人性由恶转变为善,暴力被温情所打败,以平凡而又顽强的力量书写民间姿态,赋予人物从接受宿命到自我救赎的强大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余华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取向以及其对当代道德价值的影响,以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创作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余华  伦理取向  道德价值  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

余华是中国较有个性的当代作家,先锋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他无视文明的禁忌,作品极具精神力量,这种力量直接冲击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余华小说的主人公几乎全部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苦难中的无助,在命运下的摧残,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讲述着小人物的世界,为文学世界提供了一批类型独特、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虽然余华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是质量却极有研究价值。余华小说作品既蕴含着传统伦理文化根蒂,又阐释着现代伦理文化意识,是伦理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本文主要探讨余华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取向以及其对当代道德价值的影响,以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创作的文学作品。

一  余华文学作品的伦理取向

在余华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中国传统伦理的颠覆,辛辣地揭示了传统伦理中丑陋的一面,以超然物外、悲天悯人的目光看待世界。

1  对生存的阐释

人在活着的同时,还要赋予生命充实的内容,才算活的有意义。在余华的文本世界中,生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小说《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他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的死去,使他痛不欲生。活着就是一种存在,也是与命运的较量。余华借助小说为载体,向人们宣扬了在物质追求以外,更需要精神方面的满足和对自我的认同。以善良的人性与生命的无常来作战。小说《活着》虽然展现出了生命的无常,同时也是作者在为弱者讴歌,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小说中的人物都渗透着爱与善,如家珍对福贵、二喜等人的情感,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儿子有庆虽然个头还不高,但是却十分懂事,每天还没睡醒就跑出去割草。女儿凤霞虽然聋哑,但是从小就知道体谅他人,嫁给歪着头又比自己矮的二喜后更加能干,虽然累但是心里高兴。还有二喜、家珍等所有人都充满了希望,相互帮助,在他们的周围弥漫着爱与善的味道。

如果生命被爱与善所包围,那么对于生命而言死亡就是一种状态,福贵一生的苦难是人类命运的真实写照,福贵“活着”代表着一种坚强和勇敢,是善良的一种延续。

2  对家庭伦理关系的阐释

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元素,从某种程度来说,家庭观念是组成中国文化的基础,家庭道德是家庭成员关系的规范。余华在作品中将家庭伦理中的婚姻关系、父亲与子女的关系进行颠覆。

婚姻关系是人伦关系的首位,是家庭一切关系的基础和核心,余华对传统伦理的颠覆最初就是从婚姻家庭伦理。在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人物中的夫妻关系被彻底翻牌,他们所面临的婚姻和家庭以一种毫无感情可言的状态存在。祖母曾经是个富家女,却由于家道中落嫁给了贫穷的祖父,在两人一生的婚姻中,祖母始终凌驾于祖父的惴惴不安之上,两人被那稍纵即逝的富贵所隔阂,从来没有到达过真爱的幸福境界。父亲对母亲任意使唤,毫无尊重可言,母亲简直就是父亲发泄的工具。在作家、医生等人的婚姻也没有获得美好的婚姻,他们与妻子的关系都是“凑合在一起”的。作者在小说中对这种毫无情感的婚姻关系赋予强烈的抨击。

家庭中父亲与子女的关系尤为重要,父亲是家庭伦理道德与权威的象征。而余华在作品中毫不避讳发质问了父亲的形象,如在《世事如烟》《在细雨中呼喊》《在劫难逃》等作品中都得以充分的体现。在小说《世事如烟》中,父亲与孩子们的关系自始至终都处在一种僵持的状态,甚至存在想要杀掉对方的想法,传统伦理道德的父慈子孝被彻底颠覆,“弑父”成为了余华先锋小说的重要解码符号。

3  对道德领域的阐释

对人性善恶的追溯是余华写作的主要特征。在余华早期的作品中,成功地借助血淋淋的暴力来追溯人性的最初狀态,批判了人性的丑恶。在之后的创作中,余华逐渐意识到人性之恶并非是苦难,作家写作并非发泄、也非揭露,而是要向人们宣扬美好,播种善良。因而在余华转型之后中,他的作品开始召唤人性的善良。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主人公许三观被逼到生活的绝境,为了他的家庭,许三观选择卖血来维持生计,先后共卖了十几次血。余华塑造的许三观的形象是一个社会中微小的人物形象,也是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写照,他靠自己卖血帮助家人走过关口,博爱和忘我散发着善的光芒。

正义良好社会秩序和理想人文环境的向往,小说可以体现社会正义,倡导公平。在余华的作品中,正义败给了现实的冷漠,传统伦理标准被现实禁锢。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是他写作路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部作品是他眼中暴力世界的缩影。小说中的“我”出来闯荡世界,满怀信心地认为人人都是朋友,以一个维护正义的形象与抢苹果的人们抗争,却害自己也沦落到被抢的境地。单纯、正义、勇敢的人性被泯灭,为这个懵懂的少年带去了一次严重的伤害。小说《兄弟》中宋凡平父子在余华的笔下成为了善良的倾向,却最终抵不过悲惨的命运。余华通过文学作品的力量来感染读者,以期能够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性的认识世界。

良知是批判人道德的准则,文学需要承担起责任与良知,承担起塑造国民精神的重任。小说《兄弟》中的李光头完全丧失了良知,他不顾兄弟情分,违背人伦包养嫂子林红,得知真相后宋钢选择了自杀。而林红也并非是一个有良知之人,之前她嫌弃李光头臭名远扬,只能依靠自己的丈夫宋钢才能活下去,但是在李光头发达之后,林红却主动投怀送抱,开始嫌弃宋钢。在宋钢自杀后,林红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交际花。余华在小说中所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道德问题,良知的泯灭是社会道德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

4  人道主义的诠释

人道主义是审视自我、认识世界的必要条件。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涉及在两个方面,即对社会底层人物给予同情,对人性探索的自我完善。余华试图突破人道主义立场的束缚,将道德伦理及文化秩序打散重组。其早期作品勾勒出一幅幅惨烈的战争图,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剧,如小说《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等。从九十年代的《许三观卖血记》开始,余华在作品中剔除了暴力与昏暗,取而代之的是温情与光明,大肆宣扬人性之美,尽显人道主义。

《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有十一次的卖血经历,卖血帮助许三观走出生活的困境,从而体现了人在求生时力量的强大。卖血使许三观以自我牺牲的伟大方式来周济一家人,他用自己的血来养育家人,个体生命的无助使许三观成为伟大的平凡之人。作者也从这个角度折射出那个年代人们饱受着命运的折磨,也蕴含着作者个体生存自救的思考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二  余华文学作品对当代道德价值的影响

在思想道德多元的背景下,文学作品对当代道德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余华的文学作品清晰地明确到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余华的文本世界中,大部分人物存在社会公德心的缺失,沦为欲望的奴仆,成为冷漠的观众。在小说《黄昏里的男孩》中,小男孩偷了卖水果的孙福一个苹果,就遭到孙福的百般折磨,这是由于孙福在受到生活的打击而导致心理扭曲,而旁边围观的人们只是眼睁睁地看着男孩被摧残,没有人愿意帮助男孩,冷漠的目光以及冷漠的态度让孙福更加肆无忌惮地伤害着男孩,以至于小男孩的手指断了。社会公德需要个体共同来维护和构建,社会公德也是个体利益的有效保障,作者对这些看客的冷漠书写揭示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家庭美德隶属于家庭道德领域,也是个体应该遵守的道德原则。余华在作品转型之前,对于家庭美德的书写大部分都是夫妻的争执、兄弟的无礼以及父子的怨恨,毫无文明道德可言。转型后余华的作品中可以随处扑捉到爱与善的踪影。在《活着》中,福贵一家人都善待他人,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温情,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一家在面临巨大的家庭变故时得到邻里的帮助,一乐患病后许三观到处借钱、卖血给这个非亲生儿子看病,妻子与他人有私情并没有让许三观憎恨,反而给受批斗的妻子送饭,以夫妻真挚的情感安抚妻子,彼此的精神相互支撑。邻里主动为一乐凑钱治病,也体现了人间淳朴、深厚的情感。余华在作品中对家庭美德的理想化模式筑建引导着人们对家庭美德的认识。

余华的文学作品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带给受众心灵的震撼,将受众带入了一个不曾了解的世界中,感受了“活着”的意义,与命运拼搏,战胜苦难,完成对自我的认同,也帮助我们从更多个角度认知社会,认知人生。尤其是小说中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和社会关系,从而更多的接触不同人的不同性格。

余华文学创作可分为初期的暴力美学及转型后的温情回归,以温情回归最能打动读者,体现人物的善与坚韧,以及超越自我的能量。小说中虽然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生活中充满了艰辛,但是他们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与悲惨的命运作斗争,他们从苦难中得以解脱,这是培养道德情感及道德修养的修养的关键,每个人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磨练,激发内心的意志,使自己一步一步得到升华。余华以趋势的情感感动着每一位读者,以客观的态度倡导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与善,强化道德信念。在其非理性的怪诞笔调之下,人性的恶被善所取代,从不同的观点揭示了正义感及伦理道德的关键。许三观卖血来喂养他妻子与别人的儿子,一个小人物能够做出如此背离常理的举动,完全不是利己行为,而是问善,是英雄的表现。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它所宣扬的思想道德具有重要的影響。尽管在早期余华的作品以暴力示人,充满了杀戮,不过它是一面残忍的镜子,照射出的是人类本性最丑陋的一面,时刻警醒着人们自我审视、自我净化。

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拜金主义是一种腐朽的道德观念,也是奋斗与勤俭最大的劲敌。小说《兄弟》中的刘镇和李光头就是拜金主义的象征,他们在发达之后摒弃了应有的思想道德,在他们的世界中只有钱有女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被彻底摧毁。余华通过对拜金主义的描写讽刺了当今存在的丑恶现象,对中华民族的艰苦创业精神予以弘扬。

三  结语

余华以其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演绎出一个不同的文学世界,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伦理需求,并在作品中将现实中的道德范畴及伦理关系打散重构,突出了道德的矛盾冲突,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伦理筑建有着一定的指导影响。

参考文献:

[1] 林喜敬:《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的生存哲学》,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2] 刘汀:《从隐喻历史到强攻现实——余华写作道路的一个回顾》,《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第6期。

[3] 张丽军、计昀:《“鬼魂书写”的后死亡叙述及其精神限度——论余华新作〈第七天〉》, 《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4] 周明全:《以荒诞击穿荒诞——评余华新作〈第七天〉》,《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6期。

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分析 篇12

关键词:当代西藏文学,发展历程,发展特征

当代西藏文学是按照汉藏文字创作两条线索相辅相成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文学, 从创作时间来看, 它随着西藏和平解放而起步, 随着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根据张治维的定义, 从范围上来说, 当代西藏文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本地区藏族作家用藏文创作的文学作品, 二是本地区藏族作家用汉文创作的文学作品, 三是内地来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张治维认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之中, 建国以后, 我国与国外接触愈加密切, 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当代西藏文学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也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 由单一走向多样, 由地区走向世界。因此, 只要是能够真实地、艺术地表现或反映当代西藏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下所发生的历史事实、所出现的历史人物、所存在的历史生活, 都应当划入当代西藏文学的范畴, 而不论该文学作品是由藏族人创作的还是汉族人或其他少数民族创作的, 是用藏语写成的还是用汉语写成的。

在当代西藏文学发展的六十余年历程中, 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 比如克珠的《四季农知》、班觉的《松耳石》、恰白·次旦平措的《冬之高原》、伍金多吉的《高原的风》、拉巴顿珠的《无形的绳索》、次多的《母亲的恩情》、丹巴亚尔杰的《羌塘美景》等。在这六十余载的发展过程中, 当代西藏文学与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步调一致, 也经历了几个里程碑, 同时也愈加体现出其自身的创作特色。

一、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 西藏和平解放后到文革之前, 也就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至六十年代前半段, 是当代西藏文学的形成阶段。此时创作的主力军是进藏工作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字工作者。他们忠于党和国家, 积极践行党制定的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三大民族政策, 充分尊重西藏地区手足同胞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深入藏区生活, 融入到藏区人民群众中去, 积极学习民间民族文艺, 并基于丰富独特的藏区生活, 谱写了一大批反响强烈的作品, 开创了当代西藏文学的先河。同时, 新鲜血液的注入也为老一代的藏族作家带来了创作的激情, 他们把对生活、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转化为笔尖的力量, 在几千年积淀而成的深厚民族文化和震慑心灵的壮阔藏区风景的基础之上, 重新开启创作之路, 为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这一时期, 西藏正在沐浴着改革的春风, 社会形态发生了飞跃性的改变, 直接从封建农奴制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 民主制度初步建立, 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和发展, 广大西藏人民翻身做主人, 以极大的热情和高昂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西藏的建设中去, 这为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成就比较突出的文学作品包括:徐怀中为歌颂藏区青年积极建设新西藏、热爱生活、追求爱情而创作的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 刘克描绘党和人民解放军不怕苦、不怕累, 积极援藏的情景, 以及歌颂藏区人民对党和国家热情拥护的中短篇小说《央金》, 杨星火赞颂民族英雄达娃姑娘英勇保卫祖国边疆的叙事长诗《波梦达娃》, 藏族诗人查珠·阿旺洛桑歌颂川藏、青藏公路的《金桥玉带》, 江金·索朗杰布颂扬民族团结的《文成公主》等。这些作品热情奔放, 彰显出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 为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作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战略决策, 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并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针。随后1980年, 党中央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提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新西藏的战略决策, 极大地促进了藏区生产力的解放, 特别是极大地推动了藏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1981年西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召开, 宣布成立西藏作家协会, 由此, 西藏文坛迎来第二个发展的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 很多青年作家成长起来, 中年作家在风格上则日臻成熟, 创作主体以藏族文学工作者为主, 以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作家为辅。这一时期出版的文学作品种类多样、数量空前, 在创作风格、思想内涵、艺术审美等方面都有质的突破。该时期的创作风格是多种艺术风格的融合, 一方面, 藏区的革命现实主义被保留下来, “十年文革”后内地的“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等传入西藏, 西方现代主义创作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也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之中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而流入西藏。在这种文学创作风格大融和的背景之下, 藏区作家采用崭新的视角去反思历史、观照现实、展望未来, 跳出以往单纯歌颂的限制, 体现出鲜明的开拓进取精神, 例如益西旦增描写农奴觉醒和社会变革的《幸存的人》, 江边嘉措描绘美好爱情纠葛的《格桑梅朵》。另外值得指出的是, 此时的文学创作者敢于突破原有的限制, 在所谓的“禁区”内进行创作。很多作家将笔锋对准社会的阴暗面, 基调由欢快转为沉重, 由乐观转为悲壮, 审美情趣由一元化的颂扬转为多元化的理性认识。例如丹朱昂奔的中篇小说《在岁月脚下》所描述的就是十年浩劫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挣扎。除了创作理论更加丰富、思想内涵更为丰满以外, 此时针对当代西藏文学的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例如丹增的《关于藏族文学作品的民族特色》、张治维的《西藏民族艺术研究的思路》等, 这对于当代西藏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都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改革开放继续深入, 党和国家明确提出精神文明建设与精神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速, 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1989年底, 第二次西藏作家代表大会召开, 提出开拓新路子, 促进文学交流, 进一步发展当代西藏文学的战略要求。于是, 藏区文艺工作者继续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深入交流, 在探索中进步, 在创新中提高, 当代西藏文学迎来了第三个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 藏区作家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从时代需要出发, 从人民的需求出发, 弘扬主旋律, 注重多样化, 自觉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现代化建设, 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新时代的优秀作品。无论是新兴的青年作家, 还是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老年作家, 他们在创作方法、艺术技巧、思想内涵、题材风格等方面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新的突破, 当代西藏文学进入多产时期。1991年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之际, 西藏文联与西藏作协合力推出《当代西藏作家丛书》系列, 引起巨大轰动, 成为藏区创作者进一步探索的精神动力。同时, 女性创作者开始崭露头角, 例如青年女作家央真创作的长篇小说《无性的神》, 描绘了贵族女性央吉卓玛的悲欢离合, 获得了文坛的广泛关注。藏族女诗人维色的《诗三首》则摘得1993年诗神杯全国新诗大奖赛的桂冠。纵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藏区文学发展, 可以看到, 此时的创作群体更加成熟, 他们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现实、对于未来的认识都更加深刻也更为清醒, 他们的创作手法更加多样化, 既基于民族创作传统, 又借鉴了西方新兴创作流派的特色, 形式上更为新颖, 同时他们在创作中对于民族特色的表现力度更加强劲, 他们立足于西藏的优秀民族文化, 在创作中充分融入藏区的独特地理面貌和人文风貌, 注重突显西藏人民的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 并能够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 积极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繁荣。

二、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特征

(一) 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与传播是与当代西藏经济与传媒的发展步调相一致的。现代传媒进入西藏以后, 文学的传播手段从单一走向多样,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均成为文学传播的阵地, 同时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则打破了以往寺院对教育的垄断, 西藏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知识分子群体, 他们通过这些新兴媒体将自己的作品发布给大众, 让文学走出真空的环境, 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并促进着当代西藏文学的进一步传播。

(二) 当代西藏文学的创作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显著变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藏区的文学创作主力大都是进藏支援的军人, 他们是“带着新文化、新思维的十八军战士”, 他们结合西藏的现实风貌, 响应新中国建设新西藏的伟大号召, 用中文谱写出一部又一部歌颂党和人民、歌颂军队、歌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秀作品, 为当代西藏文学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创作主体包括援藏大学生和在藏多年的作家群体, 藏族作家群体, 以及在西藏长大的当地汉族作家群体。这支创作队伍非常庞大, 并且已然具备强烈的文学使命感, 他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讨论文学理论的发展与革新, 从各个层面对当代西藏文学进行探索, 促进了文学理论的繁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则出现了一大批新兴青年作家, 他们秉承着党的民族政策, 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 继续探索着当代西藏文学的民族化发展之路。

(三) 当代西藏文学的创作语言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开展, 也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使用汉语来进行的创作越来越多, 古典藏文也开始向现代藏文转变, 汉藏文并行是当代西藏文学发展的一大特色。其实, 关于西藏文学所依托的语言文字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是争议的热点。不过, 以汉语写成的西藏文学数量之多已无需多论, 并且新中国成立后, 越来越多的藏族人民开始学习并使用汉语, 相当一部分的藏族作家具备极高的汉语水平并习惯于使用汉语创作, 因而汉藏文并行便成为当今西藏文学创作方面的一大特色。

(四) 当代西藏文学的体裁具有多样化及民族化特点。在当代西藏文学发展的六十余年中, 我们可以看到, 其体裁非常多样, 既有小说、格言、寓言、诗歌、说唱文学, 也有借鉴外来文学而形成的报告文学、话剧、戏剧、自由诗等, 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融合了现代主义创作表现技巧的“西藏新小说”, 以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基于藏学、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研究而形成的“长篇文化散文”, 代表作品前者包括色波的《传向远方》、马原的《拉萨河女神》, 后者包括马丽华的《藏北游历》和《灵魂像风》、次仁玉珍的《藏北高原》等、加央西热的《西藏最后的驼队》等。这些作品植根于西藏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貌, 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立体化处理和深层次描写, 作品情节中融入了西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理念等地域性元素, 体现出极强的民族色彩。

(五) 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专门文学杂志的创办。《西藏文艺》汉语版于1977年正式创刊, 藏语版于1984年正式创刊, 这两部专门性的文学杂志对当代西藏文学发展的助力作用极为重大, 曾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西藏文化热”。它们发现并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的作家, 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状况和方向, 详细记载了当代西藏文学在语言和形式层面进行探索和革新的历史过程, 并深刻地反映了西藏人民对于过去的反思、对于现实的审视和对于未来的思考, 已然成为当代西藏文学的缩影, 成为当代西藏文学发展过程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次仁班觉.藏族文学范畴管见[J].西藏研究, 1999

[2]耿予方.藏族当代文学[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4

上一篇:大气污染与节能减排下一篇:体育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