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

2024-10-04

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共8篇)

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 篇1

中国现当代文学推荐书单(以严肃文学为主)

加粗字体为重点书目加下划线字体为必读书目红色为重磅力荐

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伤逝》《孤独者》《故乡》《朝花夕拾》《**》《示众》《社戏》《祝福》《在酒楼上》《离婚》《野草自序》《影的告别》《淡淡的血痕中》《记念刘和珍君》 郭沫若《凤凰涅槃》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相隔一层纸》

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

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

冰心《超人》《繁星·春水》

瞿秋白《多余的话》

王统照《湖畔儿语》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废名《菱荡》

台静农《拜堂》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宗白华《美学散步》

闻一多《红烛》《死水》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我不知道风》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朱湘《采莲曲》

周作人《乌篷船》

梁实秋《雅舍小品》

俞平伯《陶然亭的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

茅盾《子夜》《春蚕》

老舍《月牙儿》《龙须沟》《断魂枪》《茶馆》

巴金《家》《憩园》《随想录》《怀念萧珊》 沈从文《边城》《萧萧》《菜园》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三八节有感》

艾芜《山峡中》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萧红传》

施蛰存《梅雨之夕》

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臧克家《星星》《老马》《有的人》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雨巷》

卞之琳《断章》

夏衍《包身工》《上海屋檐下》

曹禺《雷雨》《日出》

丁西林《三块钱国币》 张爱玲《金锁记》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人民服务》《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诗词》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张天翼《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钱钟书《围城》

苏青《结婚十年》

徐訏《鬼恋》

孙犁《白洋淀纪事》(《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铁木前传》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

冯至《十四行诗》

陈敬容《划分》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聂绀弩《我若为王》

王实味《野百合花》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春之声》《蝴蝶》《坚硬的稀粥》 宗璞《红豆》

杨沫《青春之歌》

柳青《创业史》

梁斌《红旗谱》

茹志鹃《百合花》

陆文夫《小巷深处》

邓友梅《在悬崖上》《那五》

曲波《林海雪原》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郭小川《致青年公民》《望星空》

贺敬之《回延安》《放声歌唱》

闻捷《天山牧歌》(《吐鲁番情歌》《苹果树下》《葡萄成熟了》)

杨朔《雪浪花》《荔枝蜜》《香山红叶》 刘白羽《长江三日》

秦牧《社稷坛抒情》

样板戏《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白毛女》

歌剧《刘三姐》

牛汉《华南虎》

赵振开《波动》

刘心武《班主任》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古华《芙蓉镇》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陆文夫《美食家》《井》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张承志《黑骏马》《心灵史》

阿城《棋王》

韩少功《爸爸爸》《马桥辞典》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蛙》

铁凝《哦,香雪》《孕妇与牛》《永远有多远》

李锐《旧址》

高行健《绝对信号》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徐星《无主题变奏》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残雪《山上的小屋》

苏童《红粉》《妻妾成群》

余华《鲜血梅花》《活着》《兄弟》

陈村《少男少女一共七个》

黄宗英《贫女的嫁妆》《大雁情》《小木屋》

王朔《空中小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永失我爱》《过把瘾就死》《看上去很美》 刘恒《狗日的粮食》

刘震云《新兵连》《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

池莉“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她的城》 方方《风景》《奔跑的火光》《万箭穿心》 崔健《一无所有》

杨绛《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

谌容《人到中年》

戴厚英《人啊,人》

舒婷《神女峰》《致橡树》

王安忆《荒山之恋》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史铁生《我与地坛》

毕淑敏《红处方》

陈忠实《白鹿原》

陈染《私人生活》《无处告别》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徐坤《厨房》《狗日的足球》《杏林春暖》

曾卓《有赠》《悬崖边的树》

北岛《宣告》《回答》

江河《星星变奏曲》 顾城《一代人》《远和近》《弧线》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十个海子》《五月的麦地》

韩东《有关大雁塔》

陆忆敏《可以死去就死去》

翟永明《女人》

贾平凹《废都》《秦腔》

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端午的鸭蛋》

沙叶新《陈毅市长》《假如我是真的》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魏明伦《潘金莲》

阎连科《坚硬如水》《我与父辈》

阎真《沧浪之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蒋勋《孤独六讲》

严歌苓《少女小渔》《金陵十三钗》《扶桑》 琼瑶《窗外》《庭院深深》

齐邦媛《巨流河》

章诒和《伶人往事》《往事并不如烟》

师永刚《邓丽君画传》《宋美龄画传》

韩寒《三重门》

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琦君《髻》《红纱灯》《橘子红了》 林海音《城南旧事》

三毛《撒哈拉的沙漠》《温柔的夜》《滚滚红尘》

白先勇《孽子》《永远的尹雪艳》《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李碧华《霸王别姬》《青蛇》《胭脂扣》

叶辛《孽债》

蒋碧薇《我与徐悲鸿》《我与张道藩》

黄永玉《比我老的老头》

英若诚《水流云在》

纪录片脚本《河殇》

金安平《合肥四姐妹》

梁文道《常识》

亦舒《喜宝》

张大春《认得几个字》《四喜忧国》

龙应台《目送》《野火集》

査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 傅雷《傅雷家书》

李欣频《广告拜物教》

陈丹青《退步集》

张中行《负暄琐话》

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

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 篇2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品类繁多,技艺精湛,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珍贵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工艺美术事业,一直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并在不同历史阶段采取各种切合时代条件和需要的积极措施推动工艺美术事业不断发展。浙江人杰地灵、文化昌明,古往今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镇,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以他们卓越的创造力,为中国工艺美术历史写下了绚丽的篇章。当代浙江工艺美术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推进,无论门类品种、人才队伍还是技艺水平、年产总值都在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中位居前列。在浙江工艺美术百花园中,龙泉青瓷、青田石雕、黄杨木雕等都是传统深厚、技艺精湛、境界独到的经典工艺美术品类,均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次展出的近百件作品中,既有成就卓著的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也有中青年从艺者的佳作,可见当代浙江工艺美术创作水平和面貌之一斑。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在捐赠仪式上讲话时指出,浙江工艺美术是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创作的一个缩影,是传统手工艺在当今所焕发出的时代光彩。他勉励工艺美术家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另一方面要注意突出时代精神,吸收当代审美元素,随着审美情趣的变化,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风格的作品。展览中涌现出的一批优秀展品,特别是一些青年工艺美术家的作品,让人看到了工艺美术在今天发展的希望,令人振奋。中国工艺美术馆一定会把此次接受捐赠的作品保护好、展示好、宣传好,推动中国当代工艺美术事业的大发展。

文学史料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史料   学术品格

文学史料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文学研究必须以文学史料为基础,才能正确把握文学研究的方向。然而当前我国到现当代文学研究对于文学史料达到了忽视的地步,没有充分发挥文学史料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摆正方向。

一、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不重视文學史料的现状

一切历史研究工作都要以史料的搜集、运用、理解和鉴辩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术研究的学理化更加规范。由于受到商业文化气息的影响,我国的学术研究逐渐脱离了学理规范,片面重视主体主观意志的发挥。很多学者在没有对文学史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就开始撰写文学研究著作,甚至一些文学研究者认为史料研究是没有价值的。这就导致一些文学研究忽视客观存在的事实,对现有的文学史料进行歪曲。如郭宛在《浪漫人生———胡适和他身边的女人》一书中就没有对已经公开的胡适日记进行严谨的考证,造成了一些史料错误,与胡适日记中的记载完全不符。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罔顾历史史料,对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有意的曲解和篡改,没有尊重史实,这样的文学研究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二、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完善需要发掘文学史料

随着我国思想的解禁和文学史料的挖掘,文学研究摆脱了旧有的阐释式的研究模式,开始重视对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还原。而发掘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始逐渐完善与成熟的标志。如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发掘张爱玲的史料,对张爱玲在绘画领域和戏剧领域的造诣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全面、系统地对张爱玲进行研究,并对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由此证明,挖掘史料可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这门学科进行完善。换言之,如果没有文学史料的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只有重视文学史料的发掘,才能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不断完善,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通过发掘文学史料能够纠正过去错误的文学研究观点

在当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错误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个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文学史料进行研究,造成了一定的研究盲目性。如对巴金文学生涯时间的界定,之前一直认为1929年巴金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灭亡》是巴金文学生涯的起点,然而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却发现巴金早在1922年就已经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开始文学创作了,这就将巴金文学生涯的时间向前推至1929年。这对于巴金的文学研究非常重要,也充分说明了资料发掘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因是文学研究主体本身存在各种问题,对文学史料的发掘不够严谨和细致,或者由于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不敢将真实的言论发表出来,只能屈从于政治要求。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正是伴随着文学史料的发掘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走向系统化和专业化的。随着文学史料的不断发掘,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才能取得更令人信服的结论。

(三)改变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着研究乏力的情况。很多研究者认为经过几代学者的研究,30年的现当代文学史已经不存在研究的空白领域,缺乏继续研究的价值,甚至一些研究者悲观地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走入绝境。鉴于此,怎样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点和增长点就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但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生长点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并没有对文学史料予以重视,绝大部分与会专家都认为文学史料无力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而将目光更多地集中于文学话语的运用与引入。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缺少文学史料。正是由于很多文学史料被湮没了,才造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很多空白点无法得到填补。研究鲁迅和周作人的专家钱理群先生通过系统地整理沦陷区的文学史料,出版了《沦陷区文学史料选》,极大地拓宽了现当代文学领域的范围,使沦陷区的文学研究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这也充分说明发掘文学史料能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改变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丁景唐和马良春两位先生正是通过对文学史料的整理和搜集,在国内左翼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应该学习两位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来打破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给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增长点。

(四)通过发掘文学史料来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

发掘文学史料对于研究主体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是辩证统一的,研究者对文学史料的态度正是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基础。如文学史料学专家和文学研究家王瑶先生就是一个集中的体现,其《中国新文学史稿》引用了大量的文学史料,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史专著,出现了一个现代文学史写作的高潮时期。但上世纪50年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文学史专著却并不多,只有像《中国新文学史稿》这样严谨的文学史专著迄今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必须参考的一本研究专著。王瑶先生的专著之所以能对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研究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是由于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王瑶先生形成和提炼了自己高尚的学术品格和学术风格,从而使文学研究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与王瑶先生相类似的还有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现代文学著名作家唐弢先生,其在六十年的工作中勤勤恳恳地进行文学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完善了他的学术素质。由此可见,只有在基础性的文学史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中勤恳踏实的工作,才能练就一个学者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

受到商业化气息的影响,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环境比较浮躁,很多研究者往往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不重视自己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培养。只有通过文学史料的发掘,不断培养自己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文学研究。

三、结语

笔者认为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我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忽视文学史料的严重问题,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已迫在眉睫。只有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对文学史料进行严格的整理、辨别、搜集和发掘,才能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做到尊重客观文学史料,推进现当代文学研究。这也是为了确保文学史料的真实性,避免篡改文学史料的事情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史料管理和多渠道的史料交流。

参考文献;

[1]巴·苏和.中国蒙古文学史料学的起始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4).

[2]石兴泽,石小寒.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建设与文学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0(6).

[3]白春超.旧资料的发掘与新学术的发动——近几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史料研究述要[J].宁夏社会科学,2011(6).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复习资料 篇4

一、填空题

1、《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第四卷第五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的()。

2、《铸剑》1936年收入短篇小说集()。

3、鲁迅的主要文学作品有()部小说集、()部散文集和()部杂文集。

4、《人之历史》是()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5、第一次使用“茅盾”这个笔名,是他的第一篇小说()在()上连载的时候。

6、《子夜》中紫酱脸的三老爷是()。

7、茅盾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是()以及“农村三部曲”(、、)。

8、《子夜》的舞台设置为20世纪初期的()。

9、《霜叶红似二月花》的作者是()。

10、茅盾是一位具有“()”气质的小说家。

11、《子夜》中的()是1920—30年代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

12、()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13、1926年,沈从文出版第一部作品集()其中包括散文、小说、和()。

14、《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作者是()。

15、老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多部(篇)作品,特别是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与()、()一起,并称“()”。

16、老舍的小说全景式的描写了北京的市民生活和风俗,被看作现代“()”的源头,成为 文化的一个象征。

17、《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忌讳(),三仙姑忌讳()。

18、赵树理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派创始人。

19、()被誉为描写农村的“铁笔”、“圣手”。20、1943年5月,赵树理创作的成名作()。

21、《倾城之恋》虽然以()为背景,却具有浓郁的()色彩。

22、《树王》、《孩子王》的作者都是()。

23、阿城的《棋王》是以()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24、《十八岁》、《活着》、《鲜血梅花》的作者是()。

25、余华是()派的代表作家,()、暴力、()是他执着描写的对象。

26、俞平伯是我国现代()、散文家、()研究家。

27、《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都是()的作品。

28、《苦雨》是周作人的一篇()体散文。

29、阿

九、润儿是()的散文()中的人名。30、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的()。

31、林语堂学贯中西,是集()家、()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32、1934年,林语堂用英文写作了(),在海外引起了轰动。

33、《春意挂上了树梢》以()为线索,贯穿文章始终。

34、萧红首先是一个穷人,然后是一个与“无产者”同命运的()作家。

35、《天才梦》是张爱玲早期的()散文。

36、《吃饭》选自()的散文集()。

37、“掩饰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与()的背离。

38、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

(、、)。

39、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40、巴金的()被文化界称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41、()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

42、汪曾祺的创作,大多以()故乡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为背景。

43、汪曾祺的创作,多写()、(),写()里的人和事。

44、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营造了()而()的意境。

45、季羡林在《作文》中强调他写散文追求的目标是()、纯朴自然。

46、()的散文《赋得永久的悔》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学奖”。

47、()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48、“黑土地的唯美抒写”成为()的写作风格。

49、毕淑敏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家。50、语言()是毕淑敏散文的特点。

51、()的小说被称为“北大荒小说”。

52、《凤凰涅槃》强烈地体现了五四运动时期那种()的时代精神。

53、()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54、《繁星》、《春水》的作者是()。

55、讴歌母爱、()与大自然,是冰心早期文学创作的三大主题。

56、“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的一句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的信念。

57、《我的记忆》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著名的诗篇是()。

58、《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的方法抒情。

59、()被徐志摩成为自己的“精神故乡”。

60、《再别康桥》以诗人离别康桥时()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61、()与卞之琳、李广田被称作“汉园三诗人”。62、《秋天》深深地镌刻着早期何其方式的()的烙印。63、诗人在《秋天》一诗中大量使用了()、暗示等技巧。64、()成为一种象征,中国土地上一个辛勤劳动者的象征,一个伟大母亲的象征。

65、“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 的()。

66、世间本无绝对的风景,有心之处皆成风景。这就是《断章》给我们的()美感。

67、“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这是()中的诗句。

68、穆旦是()的代表诗人。

69、《诗八首》写于1942年2月,是()的代表作。70、“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是()的诗《有的人》的诗句。71、《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诗的代表作。

72、()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集。

73、“时针和分针/ 像一把巨剪,/ 一圈,又一圈,/ 铰碎了白天。”这是公刘的()中的诗句。

74、《回延安》是一首以()的形式写成的新诗。

75、《回延安》全诗()节,反复咏唱,曲调悠扬,节奏活泼,极富地方特色。

76、郭小川创造了他所独有的相当格律化的诗体——()。77、《望星空》是一首很能体现郭小川()的优秀抒情诗。78、诗人洛夫的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79、《乡愁》一诗,侧重写()在祖国大陆的经历。80、《乡愁》选自()。

81、北岛的《回答》是第一首公开发表的()诗。

82、《回答》体现了北岛深沉()和()的艺术风格。83、()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中酣睡的人们。84、《致橡树》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诗人的()。85、()是舒婷的成名作。

86、被誉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是()。87、“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名句。

88、《一棵开花的树》的作者是()。89、韩东是()诗歌运动中的代表诗人。

90、运用美丽而神秘的()是《在哈尔盖仰望星空》的主要特征。91、以诗言理,以诗授道,是()诗歌的重要特点。92、汪国真的诗作()获1991年“全国图书金钥匙奖”。93、海子是当代()新诗人的代表。

94、《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卧轨自杀前两个月。95、在现代话剧史上,()的《压迫》是独幕喜剧中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96、《压迫》中最为人称道的是精巧的()。

97、曹禺的()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98、《雷雨》在结构安排上采用了()的手法。99、《北京人》标志()的戏剧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100、《茶馆》是()戏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

101、《茶馆》最大的特色是()的戏剧结构。

102、在《雷雨》中()是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

二、判断题(请将判断结果写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鲁迅的全部创作,不论是批判社会还是批判文化,都是沿着“改变他们的精神”这一思想发展的。()

2、鲁迅共有小说集两部、散文集三部。()

3、《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小说。()

4、《铸剑》中的眉间尺经过千难万险,终于亲手杀死大王,为父报仇。()

5、《奔月》、《理水》、《孤独者》、《非攻》、《长河》、《伤逝》、《阿Q正传》鲁迅的作品。()

6、“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段引文出自鲁迅的散文《狂人日记》。()

7、“再后面是黄盖随着路的不平而起伏着,并且渐渐近来了,于是现出灵车,上载金棺,棺里面藏着三个头和一个身体。”这段引文出自鲁迅的小说《非攻》。()

8、鲁迅的《铸剑》是一篇历史小说,小说塑造了眉间尺、宴之敖两个复仇者形象。()

9、《子夜》中的吴老太爷刚到上海,就坐在汽车里一命呜呼了。()

10、茅盾写作《子夜》,就是要说明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国民党政府统治下,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形象地驳斥了中国托洛茨基派的“谬论”。()

11、“去罢!你这古老社会的僵尸!去罢!我已经看见五千年老僵尸的那时代的暴风雨中间很快的在那里风化了!” 这段话出自鲁迅的《狂人日记》。()

12、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寓着他 “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13、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

14、“夜间果然落了大雨,挟以吓人的雷声。电光从屋脊上掠过时,接着就是訇的一个炸雷。”这段描写出自《雷雨》。()

15、“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点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文中的“他”指的是范博文。()

16、《老张的哲学》、《赵子曰》、《月牙儿》、《鼓书艺人》、《我这一辈子》都是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

17、在小说艺术上,赵树理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小说形式,推进了“五四”白话小说的民族化。()

18、“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这段文字出自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

19、“看着王一生稳稳地坐在那里,我又替他赌一口气:死顶吧!我们在山上扛木料,两个人一根,不管路不是路,沟不是沟,也得咬牙,死活不能松手。” 这段文字出自阿城的中篇小说《棋王》。()20、“人是铁,饭是钢,这钢铁就是国家的粮食,就是国家的稻子、小麦,就是国家的鱼和肉。所以炼钢铁就是在田地里种稻子„„”。这段文字出自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

21、《许三观卖血记》中的“卖血专业户”许三观,一生共卖血成功11次。()

22、“喳喳嚷嚷的一片,分不出谁是谁,分不出那是那儿,只有整个的繁喧来把我们包填。仿佛都抢着说笑,这儿夜夜尽是如此的,不过初上城的乡下老是第一次呢。” 这段文字出自周作人的《苦雨》。()

23、俞平伯和闻一多结伴来到南京夜泛秦淮河,写下了两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文章发表后被称为“双壁”。()

24、《苦雨》借物咏怀,“雨”是客观景象,“苦”是主观感受,“苦雨”代表了作者当时的心境。()

25、周作人的散文理论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

26、《乌篷船》、《生活之艺术》、《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鸟声》都是周作人的作品。()

27、“我只希望如我所想的,从此好好地做一回父亲,便自称心满意。” 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8、《我怎样买牙刷》详细论述了一个虔信广告术的知识分子受骗的经过。()

29、《风声鹤唳》、《朱门》、《雅人雅事》、《新生的中国》、《京华烟云》都是林语堂的作品。()30、朱自清说自己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31、“那种声音与光明,正为着水中的鱼和水面的渔人生存的搏战,已在这河面上存在了若干年,且将在接连而来的每个夜晚依然继续存在。” 这段文字出自沈从文的散文《鸭窠围的夜》。()

32、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在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了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刻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33、“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这段文字出自《哑巴与春天》。()

34、“快乐村人是一个好战的高原民族,因克服苗人有功,蒙中国皇帝特许,免征赋税,并予自治权。” 这段文字出自张爱玲的散文《天才梦》。()

35、“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摩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 这段文字出自汪曾祺的散文《跑警报》。()

36、《论快乐》、《说笑》、《论文人》、《一个偏见》的作者都是钱钟书。()

37、“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 这段文字出自巴金的《小狗包弟》。()

38、《说真话》、《怀念萧珊》、《人言可畏》、《李大海》都是巴金的作品。()

39、“马锅头押着马帮,从这条斜阳古道上走过,马项铃哗棱哗棱地响,很有点浪漫主义的味道,有时会引起远客的游子一点淡淡的乡愁„„”。这段文字出自沈从文的《鸭窠围的夜》。()40、《沙家浜》、《翠湖心影》、《随遇而安》都是汪曾祺的作品。()

41、“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这段文字出自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

42、“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 这段文字出自迟子建的《伤怀之美》。()

43、“它是一种情感的陷落,是一种低潮的感觉状态。它的症状虽多,灰色是统一的韵调。冷漠,丧失兴趣,缺乏胃口,退缩,嗜睡,无法集中注意力,对自己不满,缺乏自信„„.不敢爱,不敢说,不敢愤怒,不敢决策„„.每一片落叶都敲碎心房,每一声鸟鸣都溅起泪滴,每一束眼光都蕴满孤独,每一朵脚步都狐疑不定„„.” 这段文字出自毕淑敏《切开忧郁的洋葱》。()

44、《一个红卫兵的自白》、《年轮》、《今夜有暴风雪》、《郁闷的中国人》都是梁晓声的作品。()

45、《寻梦者》、《印象》、《我的记忆》、《乐园鸟》、《秋天的梦》都是戴望舒的作品。()

46、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诗群的代表之一,深得象征诗幽微精妙的真谛。()

47、《吸烟与文化》、《迎上前去》、《沙扬娜娜》、《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都是徐志摩的作品。()

48、康桥是徐志摩心中的一块精神净土。它就是爱,就是美,就是自由。()

49、“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这四句诗摘自闻捷的诗《苹果树下》。()50、《回答》、《脚步》、《预言》都是卞之琳的作品。()

51、据艾青自述,写《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时是在冬日的一个早晨,一个狭小的看守所窗口、一片茫茫的雪景触发了诗人对保姆的怀念,于是诗人激情澎湃地写下了这首诗。()

52、《断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

53、《三秋草》、《鱼目集》、《数行集》、《慰劳信集》都是卞之琳的作品。()

54、《有的人》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着引到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上。()

55、《错误》一诗是郑愁予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被誉为“当代抒情诗的绝唱”。()

56、《当西风走过》、《生命》、《贵族》都是郑愁予的作品。()

57、《天山牧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边疆少数民族的抒情诗集,被誉为“劳动和爱情的赞歌”。()

58、公刘的《回延安》洋溢着浓浓的陕北地方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59、洛夫是我国香港地区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是中国诗坛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60、《石室之死亡》、《血的再版》、《漂木》都是洛夫的作品。()6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北岛《回答》中的名句。()62、舒婷的诗集是《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心烟》。()

63、舒婷的《一棵开花的树》成功地突出了抒情主人公与开花的树、物与我的关系,并把它们凝聚成传情达意的意象群落。()64、《有关大雁塔》一诗充满了揶揄和反讽的意味,传达了一种反文化、反英雄、反崇高的思想观念,是一首表现了颠覆性的创造力的立异标新之作,具有后朦胧诗独有的特色。()65、西川创作的优秀抒情短诗是继朦胧诗之后独特而又诗意出众的作品,兼具抒情性、可诵性和先锋性,在当时极为罕见。()66、《一只马蜂》、《瞎了一只眼》、《北京的空气》、《等太太回来的时候》都是丁西林的戏剧作品。()67、《雷雨》最大的魅力在于作品对人性复杂性的揭示,对人的的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68、《原野》、《北京人》、《王昭君》、《龙须沟》都是曹禺的作品。()

三、简答题

1、简析狂人形象具有的“狂”与“不狂”的双重性。

2、简述《狂人日记》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

3、简析《铸剑》的浪漫主义特色。

4、简述《子夜》“三条火线”的具体含义。

5、简述吴荪甫所具有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反动性。

6、简要分析翠翠的人物形象。

7、简述“骆驼祥子”这一名字的来历。

8、简述赵树理利用绰号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特点

9、简述阿城作品的特色

10、简要回答《棋王》的思想主题

11、简述作家对许三观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三个维度。

12、举例简析《吃饭》中作者智慧的幽默讽刺。

13、简要概括《小狗包弟》中包弟的经历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什么特点。

14、简要归纳《跑警报》的主要内容。

15、《哑巴与春天》中的达子花有什么作用?

16、标题“哑巴与春天”的“春天”有何含义?

17、简要解释《凤凰涅槃》中“涅槃”的含义。

18、简述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艺术风格。

19、简述何其芳《秋天》中描绘出的三幅图画。20、简述《诗八首》四种有代表性的解读。

21、简述公刘诗歌的个性特色。

22、简析《乡愁》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的内涵。

23、简述《有的人》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4、简述朦胧诗派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

25、简述第三代诗歌的主要特征。

26、简析剧本《压迫》的矛盾冲突和主要情节。

四、作品分析题

1、从思想方面论述《狂人日记》中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

2、结合作品分析《子夜》中主人公吴荪甫的形象。

3、结合作品分析顾城的诗《一代人》。

4、分析《小二黑结婚》中二诸葛、三仙姑同中有异的性格。

5、分析《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小芹的主要性格特征。

6、分析《棋王》中叙述者“我”的作用。

7、分析《凤凰涅槃》中《凤歌》的思想内容

8、分析《凤凰涅槃》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

9、分析《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 篇5

文寻找源头,鲁迅指认的源头包括唐末杂文、晋朝清言

2.下列集子中不属于林语堂的散文集有《剪

拂集》《论语》

3.《荷塘月色》,朱自清没有使用象征,排

比的修辞手法

4.下列属于田汉作品的是《湖上的悲剧》《丽

人行》

5.田汉是优秀的剧作家,现代话剧运动重要的参加者和组织者,主持南国社和南国艺术学

6.田汉在抗战之前创作的剧本有《湖上的悲

剧》《名优之死》《苏州夜话》《樊峨嶙与蔷薇》 1.中国文坛从(晚清开始到五四),小说实现了从边缘向中心的移动。2.闻一多早起较有名的诗集是红烛 3.穆旦诗歌中出现的特殊外来语汇上帝用来指人类无法抗拒的力量 4.现代诗人中,艾青以土地和太阳作为诗歌的主要意向 5.里尔克的思想和创作是冯至的《十四行集》的主要资源 6.《圆宝盒》是卞之琳是个当中具有“智性”特征的一首 7.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废名诗歌的玄学色彩很浓 8.梁玉春的散文被认为与英国作家兰姆的风格最为接近

7.《雷雨》剧情的“郁热”通过一些自然现

象表现:蝉鸣,蛙噪,雷响

8.田汉早起剧作最重要的一个主题是对真

艺术,真爱情的追求

9.田汉剧作《名优之死》当中的人物有刘振

声,刘凤仙

10.下列作品助于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小

说”的是《三家巷》《铜墙铁壁》《红岩》《红

日》

11.王朔的小说风格包括如下一些特点:

语言驳杂、玩世不恭、诙谐幽默

12.《许三观买血记》,他为讨好儿子插

队下乡的队长、娶媳妇、给大儿子治病等多次

卖血

13.从艺术渊源上说,中国政治抒情诗的影响来自如下方面:中国新诗中浪漫派固有的诗风,30年代的“左联”诗歌,西方19世纪

浪漫派诗人

14.下列关于昌耀的《雪,图伯特。。》有关

情况叙述正确的是:将高云雪域图伯特人的生

活作为描写对象,关于时间光轮交错的故事,逝去的富有的童年与家族,对当下图伯特人生

活的描述

15.北岛诗中表现较明显的是怀疑主义,英雄

主义色彩

16.海子《亚洲铜》要表达:对中华文明源头的追随,对民族性格强悍的重视,对屈原的尊

崇,队频繁而广泛存在的人民的热爱

17.顾城的,《远和近》当中远和近可理解为:

心灵上的距离遥远,心灵上感觉到相近,一种

心理感受,和古城的童话故事有关

周作人、鲁迅、胡适等都曾为中国现代散文寻

找源头,鲁迅指认的源头包括唐末杂文、晋朝

清言

下列集子中不属于林语堂的散文集有《剪拂

集》《论语》

《荷塘月色》,朱自清没有使用象征,排比的修辞手法

下列属于田汉作品的是《湖上的悲剧》《丽人

行》

田汉是优秀的剧作家,现代话剧运动重要的参

加者和组织者,主持南国社和南国艺术学院

田汉在抗战之前创作的剧本有《湖上的悲剧》

《名优之死》《苏州夜话》《樊峨嶙与蔷薇》

《雷雨》剧情的“郁热”通过一些自然现象表

现:蝉鸣,蛙噪,雷响

田汉早起剧作最重要的一个主题是对真艺术,真爱情的追求

田汉剧作《名优之死》当中的人物有刘振声,刘凤仙

下列作品助于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小说”的是

《三家巷》《铜墙铁壁》《红岩》《红日》

王朔的小说风格包括如下一些特点:语言驳

杂、玩世不恭、诙谐幽默

《许三观买血记》,他为讨好儿子插队下乡的队长、娶媳妇、给大儿子治病等多次卖血

从艺术渊源上说,中国政治抒情诗的影响来自

如下方面:中国新诗中浪漫派固有的诗风,30

年代的“左联”诗歌,西方19世纪浪漫派诗

下列关于昌耀的《雪,图伯特。。》有关情况

叙述正确的是:将高云雪域图伯特人的生活作

为描写对象,关于时间光轮交错的故事,逝去的富有的童年与家族,对当下图伯特人生活的描述

北岛诗中表现较明显的是怀疑主义,英雄主义

色彩

海子《亚洲铜》要表达:对中华文明源头的追

随,对民族性格强悍的重视,对屈原的尊崇,队频繁而广泛存在的人民的热爱

顾城的,《远和近》当中远和近可理解为:心

灵上的距离遥远,心灵上感觉到相近,一种心

理感受,和古城的童话故事有关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篇6

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新青年》为阵地,兴起了民族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2月发表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

5.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得到刘半农、钱玄同等人的相应,刘半农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从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并激烈地指斥旧文学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他们俩见文学革命一时不能在思想禁锢的社会中产生广泛反响,便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以引起社会重视。

6.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

7.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8.周作人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散文诗的影响,写出了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的《小河》

9.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的《空山灵雨》是五四运动后最早成册的个人散文集 10.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了《美文》,将欧洲文学中的“美文”概念引进中国来 11.左翼文学运动始终标举无产阶级写实主义,但对写实主义的认识与把握却有历史的特殊性和阶段性。李初梨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中较早地运用拉普理论阐述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2.丁爱玲在延安时期的《在医院中》,则通过女知识青年陆萍在解放区医院工作的经历,揭露了在解放区存在着的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和官僚主义作风的危害性 13.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14.巴金本人在谈创作的时,曾经使用过“前期”和“后期”的概念。前期创作,《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5.被称为体现了“新诗的第二次整合”的是戴望舒 16.中国国土实际上被战争分割成国民政府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和上海英、法租界的孤岛四大部分,文学也因此构成国统区文学、抗日根据地—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和孤岛文学

17.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会议选出郭沫若、茅盾、冯乃超、老舍、巴金等四十五人为理事。由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文协”出版会刊《抗战文艺》。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在民族意识召唤下民族解放时期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形成。

18.解放区文学思潮的发展,以1942年延安文艺界整风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19.在延安文艺界整风运动过程中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毛泽东所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解放区文学思潮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事件。延安文艺座谈会分别于1942年5月2日、16日和23日开了三次会议。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社: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组、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研究会主张“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以“为人生”为宗旨,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人,创办《创造》季刊、《洪水》

等刊物。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和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后期创造社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一氓、阳翰笙等,出版《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1929年2月被当局查封。3.语丝社:《语丝》周刊创办于1924年11月,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鲁迅被称为“语丝派主将”。语丝成员还有周作人、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等。

4.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写实派作家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相碰撞的产物,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题材比较广泛,举凡家庭之惨变、婚姻之痛苦等问题都有涉及。在五四时期兴起,借鉴俄罗斯文学以及东北欧文学;易卜生的问题剧;泰戈尔的哲理小说的结果。代表作家有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等人。

5.新月诗派: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创刊,标志着新月派的形成。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人。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体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唯美倾向,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6.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组织,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会议选举鲁迅、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创办《前哨》、《世界文化》、《文学导报》、《北斗》、《文学月报》等刊物。“左联”的主要文学主张是:自觉以现代大工业中的产业工人代言人的身份,对封建的传统农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及西方殖民主义同时展开批判,要求文学更自觉地成为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工具。

7.京派:1930年前后新文学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平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其主要阵地有《骆驼草》、《水星》、《文艺杂志》。以周作人为精神领袖,以朱光潜为核心理论家,带有浓厚的学院派色彩。京派小说在艺术观上标举健康与纯正,反对“文以载道”的浅陋。他们的题材有别,但风格之恬淡柔美,温婉抒情却是一致的。代表作家是沈从文、废名、凌叔华、萧乾、汪曾祺、李健吾、芦焚等。8.东北作家群:这是30年代中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一个具有地域性的作家群体。这一创作群中比较著名的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尤其以萧红的影响最大。他们怀着对故乡深切思念、对日本侵略者的巨大仇恨创作小说,开了现代抗日文学的先河,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鲜明的东北地方色彩。

9.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流派。主要作家有马烽、西戎、胡正等。作品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语言幽默生动,具有通俗性,大众化,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美学特点。10.荷花淀派:在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有刘绍棠、韩映山等人。简答题

P37五四文学有全新的风貌,其基本特征是

一、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为人生”的文学研究会作假的创作大都充满着理性批判意识,问题小说即是显得浅露的理性讨论的艺术表达。

二、感伤的精神标记。问题小说有感伤的情怀,乡土小说诉说乡愁,自叙传讲着“零余者”的故事,诗、散文、戏剧都不免渗透着感伤情绪。

三、个性化的追求。创造社的追求就是表现自我。鲁迅《野草》表达的是一种极为个性化的主观情怀。

四、创作方法的多样性探索。“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等多种创作方法的探索构成了五四创作方法多元化的局面。

P53(简答,论述)郁达夫式的抒情小说,主要特征是

一、自我的写真。郁达夫小说多带自叙传色彩,喜用第一人称主观叙事角度。小说多以自我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为线索,宣泄一己的情怀。

二、感伤的抒情。以感伤的抒情为中轴的郁达夫小说,轻视情节的营造,而重视情绪的倾诉。

三、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的小说既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营造,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说的散文化倾向。

四、流利、清新的文笔。他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富有色彩与节奏,一如春水流去,流动感强。P66啊Q的形象分析

啊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啊Q是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思想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啊Q的不觉悟,更突出表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啊Q神往革命不是为了推翻豪绅阶级的通知,而只是想要“想跟别人一样”拿点东西。他对革命在态度上的这种变化,并不是政治上的真正觉悟,他对革命的认识十分幼稚、糊涂、错误。

啊Q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他能用夸耀过去来解脱现实的苦恼,能够虚无的未来宽解眼前的窘迫。

P77鲁迅所写的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 P119(简答,论述)周作人散文风格

周作人极力推崇明代作家“信腕信口,皆成律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强调小品散文“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从而形成了学者式散文的鲜明特色。

第一,他的小品散文取材极为广泛,从社会批评、文明批评到日常情景,生活琐事,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万花筒。取材上的突破打破了文章“载道”的旧律,适应了小品散文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二,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常记生活中的一事、一情、一种景,清新随意,意趣盎然,使小品散文这一形式更为圆熟,精粹。他常在旁征博引之中自然而然地传授出丰富有趣的知识,或是抓住生活中一鳞半爪的现象,结合自己所见所闻,旁敲侧击,左右逢源,以“散谈”式的写法写出了浓郁的生活韵味。《苦雨》一文就是在漫不经心的散谈中写出了一场苦雨的甜味,以一种轻松、风趣而又超然的心绪告慰远方的友人。

第三,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常在冲淡的情感中深含着诗意。如他的名篇《乌篷船》在描述家乡优美的山光水色的同时,也自然地烘托出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在乌篷船上玩赏水乡盛景,一种悠远的故乡之恋更会油然而生。这种“涩味和简单味”融合而成的独特韵味,使人读来眷恋不已。

第四,短小精悍、简洁老练是周作人小品散文的一般特征。他的小品散文字数都在千字左右,遣词造句恰到好处,体现了一种朴实、古雅、含蓄、凝重的文风。

P179为什么说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新感觉派不但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而且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方法。1新感觉派小说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从而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半殖民地都市的真实画面,解释了资产主义的罪恶和对人性的戕害。2新感觉派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方面有所创新,“刻意捕捉那些新奇的感觉、印象”,并把主体感觉投诸于客体,是感觉外化,创造出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新现实”。存在弊端。。v 论述

P184老舍的小说特色,结合作品

一、浓郁的京味儿。小说总是以北京为背景,对北京特有的风俗民情的描绘,像繁缛的规矩礼节,办婚丧大事的讲排场图阔气,“洗三”的兴师动众等,都为其作品增添了深厚的的北京味。

二、形象鲜明的市民王国。他从文化视角观察市民生活,使他的视野更为开阔。他写市民生活的小说,其意义不仅在于展现了市民形象的描写,解剖了国民性。如《二马》就是为了民族的振兴从文化角度解剖国民性的作品。

三、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在《四世同堂》中,老舍一方面从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的角度发掘北平市民阶级的某些共同思想弱点,另一方面又从特定的时代精神出发,表现北平人民在国破家亡危急时刻所作的不同形式的反抗,以及这种反抗精神的不断增长。

四、小说文体的创新。《月牙儿》的象征抒情,《微神》融化了现实与梦境,《丁》的朦胧的意境美,这些都体现了老舍小说文体形式的创新。

五、小说语言的地域风味。老舍的语言风格是俗白、凝练、纯净、生动而又风趣幽默。他善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描绘旧中国北平的自然风景和社会风习,又融会了丰富的地方色彩,例如《骆驼祥子》中写祥子的年轻健壮,便说他“结实硬棒”,“象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等等,十分鲜明地画出了人物的身份与性格,也带有浓郁的北平地方风味。

P209沈从文的创作风格:

1沈从文的很多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一个充满人性美的“湘西世界”,湘西底层人民古朴和谐、乐天安命的自在无为的人生形式,这是原始古朴无法实现的幻想。如《柏子》、《萧萧》、《丈夫》等作品构成了一个系列,以冷静客观的笔法,再现了20年代初之30年代湘西山村儿女的苦乐人生,塑造了柏子,萧萧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2在沈从文笔下“乡下人”的现实人生与都市人生构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在赞美和欣赏湘西山民纯朴善良的品格的同时,也揭露了远离“边城”的都市人的道德的堕落和人性沦丧。《神巫之爱》、《月下小景》中的青年男女真挚、热烈、活泼的生命活力,他们浪漫而狂野的的生命形式,与《八骏图》中所呈现的病态的都市人生正相对立。

3创作主体情感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代表作《边城》典型地表现了作者理想的人生形式及社会理想,小说中白塔的坍塌和重修分别象征这古老湘西的终结和新的人际关系的重建,而翠翠的爱情波折和无望等待在整体上也成了人类生存处境的象征。

4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例如《边城》中描写翠翠的一段文字:“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这段文字局势参差简峭,古朴清新,富有表现力。

六、谈谈赵树理。

赵树理的作品一个总的主题就是表现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的过程中,精神上的转变,人的地位、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并且通过这个变化过程,来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苦性。1他的小说以根据地、解放区农村的巨大历史性变革为主要表现内容,如代表作《小二黑结婚》。通过边区青年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农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姻,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利。2赵树理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中

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 篇7

在研究通俗文学的时候, 就不能不提到范伯群先生《《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和《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范老先生的这两本研究中国现代通俗文化史的著作, 为研究现当代通俗文学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让后来的研究者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开展通俗文学史的研究。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 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功, 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看法, 并且对于通俗文学的历史定位经过了否定, 肯定, 又否定, 又肯定的历史循环中。对于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研究, 我们认为还有十分很多没有挖掘出来的新观点, 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自古以来, 文学、文化和历史就是无法分开的, 俗称“文史不分家”, 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在冲突中达成妥协, 在对抗中不断发展。本文将就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我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关系的研究进行的阐述, 以期提出富有独创性的看法和见解。

一、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表现

1. 通俗文学表现形式

学术界普遍认为通俗文学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鸳鸯蝴蝶派文学, 该派文学建立在市民社会上;第二种是海派通俗文学, 海派文学里面包含了大量的通俗文学。那时候的海派作家大多数都认为自己的文学作品就是写给普通的市民大众看的, 他们的读者群体也是较为固定的。到了张爱玲的时候, 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了。第三种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出现在解放区的文学和国统区的都市文学。解放区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以农民为主, 并且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例如, 在都市文学中, 出现了像通俗文学, 又不像的作品。典型的解放区的通俗文学作品的代表是赵树理先生, 赵树理先生的《小二黑》结婚就是典型的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除了上面的几种形态之外, 还存在以下的表吸纳:第一, 通俗文学是大众文化的体现, 某种程度上是对于传统的市民文学的继承。在过去白话文还没有成为官方正式用语的时候, 白话文小说只在传统的市民阶层之间流行, 后来在新文化运动的提倡下, 白话文才成了“开启民智”的工具, 并逐渐成为了主流大众的语言。第二, 通俗文学与海派文学并非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它们的关系既存在相互包容的地方, 也存在互相冲突的地方。第三, 左翼大众文学的本质是对大众进行“教育”而不是大众文化的反映, 因此, 左翼大众文学并不是大众文化的反映。例如, 以瞿秋白为例, 他在创作《东洋人出兵》这部文学作品时, 就使用了两种国语和地方方言。上述三种关系的表述充分展现了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2. 大众化语境下的市民文学

其实, 在文学史上, 关于市民文学的定义还是存在较大的争论的, 如果把描写市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就叫做市民文学显然仅仅从字面上理解, 未能抓住市民文学的本质。如果那这个定义去套一些我们所认为的市民文学, 就发现这个定义的悖论了。以老舍的文学作品为例, 不管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还是《我这一辈子》都是描写了北京的市民社会, 但老舍的观念并非属于市民的观念, 他更加注重于对这种市民阶层的批判, 甚至将自己作为“市民”的对立面去从事文学创作的。但是老舍的文学作品究竟还是属于市民文学。自范伯群先生开始了对通俗文学的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之后。通俗文学近些年来又有了新的发展形势。尤其是便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 网络文学也随之兴起。

二、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现当代文学史是指五四运动以后的文学的历史。现当代文学和近代文学、古代文学都是一脉相承的, 在现当代的文学形式中, 仍然有着许多的文学表现形式来自于古代文学文学。通俗文学和高雅文学并不存在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界定, 学界普遍将描述大众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称之为通俗文学, 因此, 通俗文学的概念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通俗文学是大众文化在文学表现形式上的反映, 而通俗文学又对一定时期的大众文化进行了必要的描绘和阐述, 让人们对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 现当代通俗文学的特点

(1) 大众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通俗文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尤其一系列武侠、传奇、言情等小说等文学作品, 表现出了文学是由经济基础的决定的特质。上述通俗文学作品, 表现了大众文化的品位和取向, 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种对社会层面的揭露和曝光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如对于社会底层一些现象的描述, 像卖淫嫖娼、拐卖妇女等问题, 这种广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的说明了改革开放之后文学的生命力得到了张扬。

(2) 媚俗化

在大众化的特点下, 是通俗文学逐渐的变得越来越媚俗了。人类的物质欲望及对传统文化的解构的文学作品不断地出现, 通俗文学的媚俗化特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物质欲望的膨胀中得到了彻底的阐释。媚俗的罕有贬义的色彩, 也就是文学作品抛弃了它本身的价值, 急功近利的向社会大众讨好。当然, 这种媚俗化也是高雅相对应的, 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上, 通俗和高雅两种文学形式。

2. 通俗文学的发展趋势

从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关系上来说, 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本身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 也可以发现通俗文学发展的某些趋势:

(1) 通俗和高雅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

文学自身存在的价值是由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所决定的。审美、调节社会关系、娱乐都是文学的功能和价值, 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纵观整个文学史, 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史, 可以发现文学的情趣、审美和价值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的, 随着未来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各种媒体的出现, 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将会更加的顺畅, 便随而来的就是通俗文学的高雅化, 以及高雅文学的通俗化, 也就是通俗和高雅之间的界限将不再那么分明。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网络文学, 在网络文学诞生之初, 并不为主流的社会所认同, 但及至今日, 网络文学的地位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网络文学概念的外延也更加的宽泛了, 其读者也不再局限于青少年了。

(2) 通俗文学的数字媒体化

通俗文学自产生以来, 就是和传统的媒介共同的发展的。随着大众传媒传播功能的加强, 大众文化也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文化, 通俗文学在这个潮流之中, 也必然会顺应着传统媒介的发展而发展。网络文学的出现让传统的印刷文学处于岌岌可危的地位。虽然网络文学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 整体水平较低, 而且产生了大量的糟粕和垃圾, 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创作空间, 一方面确实有些十分功利化的作品, 给已经充满物欲和功利的社会加油打气, 但是另一方面, 也让一些潜心创作的作家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的创作环境。从这个角度上来看, 未来一定时期的中国文学史恐怕将会以网络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了, 当然, 这正好说明了通俗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结论

综上所述, 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关系, 而它们与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的关系, 也体现在通俗文学的表现形式、特点上。整个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中, 通俗文学占了很大的比例, 而且在未来的中国文学史上, 通俗文学也将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汤哲声.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4) .

[2]汤哲声.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3) .

[3]中国雅俗文学研究 (第二、三合辑) [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 (03) .

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 篇8

关键词:史的意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欣赏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对现当代文学创作和发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学习文学史,除了要了解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外,对作品直接的感性体验也十分重要。如果缺乏对文学创作感性体验和直接欣赏的过程,那么就根本谈不上真正掌握了一个历史阶段文学的全貌,谈不上领略文学的真正魅力。特别是由于我们与现当代文学创作处在较为接近历史语境中,我们自身的思想情感可以直接与现当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交流和碰撞,所以对于当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必然要伴随着与作品心灵的沟通。在此前提下,结合文学史的相关知识,抓准文本思想和形象内涵,把握住文本的特色和价值,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首先要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结合文学史知识进行学习。现当代文学与二十世纪社会思潮、文化思潮以及文学思潮的变迁有紧密联系。某个作品之所以被选取进入教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它所产生的那个历史语境中人们思想情感的波动和变迁,而如果离开对于作品产生时各类思潮背景的了解,我们就很难真正理解作品的主题意蕴。比如巴金的《怀念萧珊》被选入选读篇目,除了因为该篇充溢着澎湃的激情,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外,还因为它代表着文革刚刚结束后,经历过文革的知识分子特有的思想情感。我们可以看到,《怀念萧珊》一方面表达对于文革的悲愤和控诉,另一方面表达对于良善的亲人的热爱、内疚和缅怀。巴金之所以会在八十年代重新燃烧起爱与憎交织的情感之火,与八十年代初“拨乱反正”的社会思潮分不开关系。爱憎分明的情感服从于“拨乱反正”的历史逻辑,“文革”被当作“黑暗的过去”而否定,人们充满着对于“现在”,“未来”的信心。在《怀念萧珊》中典型地体现着巴金式的主题和激情,而这种主题与情感极其典型地体现着八十年代初人们的精神面貌。再如八十年代初产生的“朦胧诗”也具有这样一个特点。“朦胧诗”中大量使用了象征手法,其中典型意象的象征意蕴是该选读篇目讲解的重点。其实如果联系“朦胧诗”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学史知识,我们就可以总结出这些诗作所采用的意象其实并不“神秘”,它们的意蕴均于关于十年文革的思考、感受和记忆有关。“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其中的“钥匙”喻指在文革动乱中失落的青春,失落的心灵;“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其中的“黑夜”和“光明”也有着时代内涵,也分别代指文革和文革后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憧憬等等。也就是说,读作品的同时,一定要知道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联系当时发生的社会思潮、文化思潮和文学潮流等一系列文学史知识,才能既深入又牢固地掌握和理解作品的主题意蕴。

分析作品艺术手法,其实也要紧扣文学史的背景知识来学习。特定作品的艺术手法之所以受到关注,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种艺术手法在它所产生的时代中有着典型性或者独特性。比如《百合花》的艺术特色就被考察过。《百合花》是短篇小说,其艺术上具有构思精巧,注重细节等特点。这些特色说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联系《百合花》产生同期创作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在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重长篇轻短篇,而短篇创作大多因为忽视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在描写上较为粗疏简陋,《百合花》的注重构思和细节就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当时短篇小说文体失范的问题,因此具有重要价值;再如,《茶馆》的艺术特色也十分重要。《茶馆》的艺术成就很高,尤其在结构上,采用“风俗画卷式”或者说“冰糖葫芦”式的结构,通过一个茶馆串联起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侧面反映出时代变化的动向。而这种结构不仅就其本身的艺术性而言堪称独步,而且具有史的意义和价值。建国后,当代文学被要求抒写新中国,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歌颂工农兵的火热生活等等。而许多现代文学作家进入共和国文坛后大多面临转变创作思维和创作模式的问题,他们对于工农兵的生活并不熟悉,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比较陌生。所以,一批现代文学作家在建国后就放弃了创作,而继续从事创作的作家由于不适应新的题材和手法,创作成就也大不如前。在此背景下,老舍重新选择了自己所熟悉的北京市民的生活,采用 “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成功地通过对一个小茶馆的描写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的变动,昭示出旧社会灭亡的必然性。该手法的成功就在于作家重新找回了自己,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表现方式。它一方面以强大的艺术魅力有力地传达了由旧民主主义国家走向新民主主义国家这一社会政治命题,另一方面也在其对时代的艺术超越中渗透了某些超越时代的形而上意蕴。结合这些文学史知识,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文学作品艺术上的成就和贡献,也能对考察重点有一个较为合理的预测。

作品赏析过程中要紧紧结合史的意识才能够对创作有客观理性的把握。一部作品好与坏的标准中必须渗透历史意识。“历史的过程得由价值来判断,而价值本身却又是从历史中取得的。这种循环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不然的话,我们就或者不得不承认那种认为历史是无意义的变化的流的看法,或者不得不运用某些超文学的标准,即一些绝对的、外部的标准来研究文学过程了”。[1]《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旨在提高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因此每年考卷都有赏析题,学生对这样的题目要么感到无从下手,要么认为只是搬用几句程式化的套语。其实,在赏析作品时,缺少真实的感受和真切的理解只搬用套语是大忌。每一篇创作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都有自己诞生独特的理由,而这一理由与作品产生的史的背景切切相关。而恰当的赏析正是要发现创作在历史长河中生命力。在思考作品思想意义时要多注意作品选择了怎样的题材,其描写与其他同类题材作品有什么差别,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其中蕴藏着作家对世界怎样的思考等?等等。比如父爱题材或母爱题材是这些年作品选考试经常考,原因就是这类题材考生大多比较熟悉,不会出现知识或体验上的盲点。但题材熟悉并不意味着“好写”,因为如果缺乏独特的思考,对这类题材作品的赏析就很容易写成“陈词滥调”。在批改试卷时我们也经常看到,学生将作品赏析写成亲情的颂歌。这样的赏析是不得要领的。问题就出在没有紧扣作品,没有抓住作品在处理某类题材时独特的角度,所升发的独特的主题,所使用的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及由此带来的作品与文学史中同类作品相比较而显现出的审美意蕴和风格特征。

参考文献

1.丁帆主编:《中国新文学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朱栋霖、朱晓进、吴义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注 释

[1]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296页。

上一篇:问号弟弟作文下一篇:捡拾弃婴(儿童)情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