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

2024-07-09

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共12篇)

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 篇1

摘要:诚实守信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它相当于人们的第二张身份证明,它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高校教育中,诚信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大学生必须具有的道德。但是在实际的高等院校教育过程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十分严重。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如何使得大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素养?如何使得大学生重视诚信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于解决。因此笔者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经过深入地研究,旨在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相关问题,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得大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社会的栋梁、民族的人才。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明确指出公民的道德规范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就足以说明诚信的重要性。诚信问题是关系着大学生的命运发展,关系着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在大学教育中注意诚信品质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并没有培养好,存在很多诚信缺失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以及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解决方法。如有不足,望加以指正。

1.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

作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必须是具有基本的道德素质的。但是通过实际大学生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在这个情况下,笔者根据调查找出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方面,希望能够对症下药,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相关问题。

1.1考试不诚信,存在作弊行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考试是免不了的。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考试作为一种检测学生学习的手段被广泛使用。

1.2文章不诚信,存在抄袭的现象。写论文也是大学生的必做项目,它关系着学生的学分以及毕业等方面。在大学生中,有部分大学生因为自己不认真学习,导致写论文以及写文章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就会从各种渠道获得资料,甚至直接抄袭文章,并且这样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1.3荣誉不诚信,存在作假的现象。大学中设有部分高额奖学金,以及其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荣誉。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得这些荣誉,做出来一些不正当的行为。例如,有的学生为了让获得老师的好感,装成认真好学的样子。

1.4借款不诚信,存在不还款的现象。在高等院校都设有助学贷款,这是为了解决大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这是国家对教育进行支持的表现。由于贷款的名额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能够得到助学贷款的学生并不是十分多,都是经过严格选择的贫困生。

1.5自我介绍不诚信,存在虚假简历的现象。在大学即将毕业时,学生将要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这时候学生就会制作简历,以便用人单位了解自己。

2.造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原因

经过上文的叙述,了解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我们知道大学生是属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有了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使得社会能够和谐地发展。笔者认为只有找到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原因,才能彻底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那么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哪些?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大学生诚信观念不足。当代大学生虽然从小都受到了诚信教育,但是对其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各种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使得整个社会都处在金钱至上的这种观点中,使得大学生在面临诱惑时,不能坚守诚信的道德线,作出了违反诚信的事情。

2.2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过度竞争。在大学教育中,各种考试与各种比赛很多,在这些活动中,有很多关系着学生的利益,同时又具有竞争性。为了取得活动的成功以及考试的及格,部分学生就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笔者认为这些都是由于恶性竞争导致的,由于资源太少,索要资源的人太多。

2.3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的诚信监管机制并不完善,并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这就使得学生不诚信并不会受到有效的惩罚。这就使得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3.解决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具体方法

在上文中,笔者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那么接下来笔者针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相关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3.1树立学生的诚信观念。从学生自身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首先,教育者需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以身作则。其次,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使得学生有能力抵御外界的诱惑。

3.2在学校建立合理的诚信管理体系。在大学中,建立合理的诚信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高校中应当进行考试体制改革,考试不应该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当从多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3.3建立合理的监督体系。诚信的监督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监督体系才能避免学生不还款,作弊等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加大惩处力度,使得不诚信的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

总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身体力行去做的。因此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应当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在学校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并且营造诚信教育的教学环境,使得高校中诚信活动顺利展开,同时应当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诚信宣传,最终使得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逄柏鹏.浅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4,(6):5-5.

[2]刘欣.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及重建[J].人民论坛,2014,(17):161-162.

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 篇2

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加入WTO,健全社会信用,培养公民的诚信道德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此有一份材料,是关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1)平时说话不诚实。据一项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 %,幼儿园小朋友占84 %,小学生占51.3 %,中学生占20.1 %,大学生占0.48 %。诚信的丢失,使得学生之间失去了信任,连心事也不敢倾诉。

2)作业抄袭多。大学阶段,在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往往留有很多自习时间供大家自学。但现在很多学生把自习时间用来上网、聊天、打牌、玩游戏,到交作业时借其他人的作业花一二十分钟拷贝过来就算完事。

3)作弊。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因考试作弊被处分的报道。(开除、处分)据调查,有28.1%的大学生表示曾经有过作弊行为。考试作弊、伪造实验报告、剽窃科研成果,一直是教师、学校最头疼的问题,几乎涉及每一所高校。多年来,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作弊手段也层出不穷,其结果是学生受处分,拿不到学位,即使侥幸没被发现,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理论知识不扎实带来的麻烦。对教师而言,则是得不到真实的反馈信息而不能及时正确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个人材料言过其实。大学阶段有许多评奖活动,自然也少不了个人总结,然而在这些材料中,很多人言过其实,更为突出的是许多档案材料和找工作时用的自荐材料中都掺有“水分”。大学生普遍认为,在求职过程中个人履历和自荐信是第一敲门砖,一定要想办法反映出自己的“辉煌历史”。因此一部分奋斗未果和奋斗不力的学生,就打起了制造“辉煌历史”的歪主意,以增加竞争资本。比如有的学生弄来一本别人的证书,贴上自己的照片,经过两次复印,俨然变成自己的了。

5)还贷信用差。助学贷款是国家为缓解高校贫困大学生就学压力而设置的一种无担保的信用贷款。从实施这一政策的两年来看,它的确帮助一些贫困学生度过了难关。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贷款不仅帮贫困生解决了经济问题,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自强自立、讲究信益的美德。但是,个别学生不按贷款合同还贷,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也给银行的信贷工作蒙上了阴影。

6)向父母提超越实际可能的生活要求。当父母无法满足其要求时,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他们有可能通过偷盗、诈骗来达到目的。毕业参加工作后,他们有可能利用工作之便,贪污受贿,到那时,不在是品德问题,很有可能触犯法律。

7)伪造证件,篡改成绩单。为了出游享受半价,更换学生证上的照片;为找工作,篡改成绩,买假英语证书,计算机证书、学位证、毕业证;为出国留学,模仿导师手迹签名等。

8)网络道德缺失。自从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大学生依靠在信息、知识和计算机方面大优势走在了网络时代前列。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遵守网络道德,讲求诚实守信,尤为显得重要。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样乐观。盗看别人的电子信件,发布虚假消息浏览黄色网站、制造病毒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9)就业中的信用缺乏。有些学生为了在双向选择就业竞争中强占先机,找到好的归宿,就耍小聪明,对个人履历表大做手脚,制造虚假信息。在某次招聘收到的84份大学生自荐表中,发现同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就有6人,这令用人单位不知其可。另外由于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承诺缺乏信用,签约不久又毁约,这使用人单位不得不多心眼,在协仪书上附加违约处理方法。大学生的不守信用使就业市场进一步开放受阻。

论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缺失 诚信教育

[作者简介]葛艳春(1963- ),女,河北滦县人,唐山师范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北唐山 063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059-02

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在中国漫长的以儒学为主要指导思想的传统社会中,诚信曾发挥过积极有效的作用。现代社会,传统诚信道德得到了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诚信不再只是一种道德义务,而是已经成为伦理、经济、法律等社会义务的综合规范,成为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一,是现代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继承传统美德,规范道德行为,文明懂礼,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但是,面对社会上的造假和腐败等一些不良风气,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因此,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探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与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抄袭作业之风比较严重。在大学制订的教学计划中,给学生留有很多的自习时间用来预习、复习课程或涉猎课外知识。但现在,有很多学生把这些自习时间用来打牌下棋、上网聊天、外出游玩和打电子游戏等,等到要交作业时,这些学生便借其他人的作业,花上一二十分钟完全抄袭过来就算完事。这种行为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也比较严重。

2.考试作弊之风屡禁不止。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成为各高校十分头疼的事情。

3.在求职履历上弄虚作假。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和劳动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以及受到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为了在求职过程中增加成功几率,在求职履历上大做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各种作假手段。

4.不如约归还助学贷款。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大力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涉及面广、支持力度强、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重要举措。国家推行政府贴息助学贷款政策,无须抵押,是对贫困学生的一种关怀。如期还贷,靠的正是学生的诚信,以及学生应该拥有的一颗对社会的感恩之心。但不少贷款的学生却不如约还贷,结果往往让学校和银行处于尴尬境地,这是大学生诚信素质低劣的重要表现。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对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下降,而应理性地分析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诸多的现实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深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另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些新变化使得大学生在认知中产生了一种错位,那就是不诚信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更大利益回报的一个途径。这种负面效应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灵的腐蚀是不可低估的。

2.家庭教育对学生诚信品德形成的影响。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只要得高分、进名校,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因此导致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有的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略日常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子女平时的不诚实行为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家长不能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子女,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诚信缺陷也是导致部分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之一。

3.学校教育制度的偏差。制度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公正的制度对于建设良好的学校道德风尚有着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但是,许多高校的教育制度却长期存在着一些偏向,影响了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和诚信品质的形成。第一,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笼统,层次不清,序向不明,不能反映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可行性不足,操作性不强。第二,学校为求生存和发展,重智育而轻德育,弱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德育工作流于形式。第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渠道单一,内容抽象,脱离实际,只重思想灌输,轻道德践行,使许多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性的层面上,而没有达到理性的理解,更没有形成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以至于出现学生“知其不善而为之”的现象。第四,学校德育评价制度不力,并且缺乏常规性的检查和监督。大学生诚信失范现象的普遍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失信者预期失信成本小于守信成本,而失信收益高于守信收益。

二、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一)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

由于大学教育长时期的封闭性,诚信教育显得较为抽象。但是近年来,随着信用贷款进入校园,随着学术腐败的不断发生,广大教师、学生的信用便受到来自银行、用人单位、科研单位、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条件下,诚信教育则显得具体而紧迫。因此,必须尽快在高校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把诚实守信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要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要把“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和优秀的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地、各高校的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打好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坚实基础。高校还应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开发健康积极的信息资源,使网络成为高校一个新的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

(二)建立诚信评估机制,为诚信建档

信用本来是道德层面上的规范,但是,一旦道德难以维持信用的时候,就需要把信用建立在制度之上。当前社会上之所以存在大量信用缺失现象,是因为守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而失信者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得到了不应得的收益。因此,制定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规则体系,建立信用档案和失信惩罚机制,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惩治,并对诚实守信者予以奖励,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同样,在高校,也要建立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定期、全面考查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详细及时地记录、反馈、监察、纠偏,指导学生诚信行为,促进学生诚信习惯的养成。这样有助于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并且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从现行的教育机制看,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因此,高校必须营造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使它能够约束大学生的各种行为。要将大学生在校期间遵守纪律、契约等行为进行认真归纳分析,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并在每学年对大学生的信用指数进行评估,将其作为大学生评优、进行信用贷款等行为的主要依据。

(三)狠抓落实,持之以恒

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基本的“诚信”教育,要让其清楚“诚信”的含义,“诚信”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潜心学习,诚实应考;对大三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诚信”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诚信”教育;对大四学生,要着重进行面对社会的“诚信”教育。这既可使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接受扎实的“诚信”教育,又是对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诚信”教育的继续,要教育大学生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迎接社会对自己“诚信”意识的检验。

(四)加强实践,务求实效

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和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与实践中体会明礼诚信的具体含义和做法,亲身体验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当今的大学生面对着就业竞争等种种压力,使他们把分数看得更重。因此,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已使校园这一片净土一度出现了“诚信”危机。市场经济竞争的残酷性,使校园里的部分大学生变得日益“现实”。功利主义的盛行容易使学生强调眼前的物质利益,强调自我发展,容易将自我价值的实现极端化,甚至不惜侵害他人利益。也使少部分人的学习动机、择业动机、入党动机等蒙上功利主义色彩,使人急功近利,有时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当前利益,不惜以身试法。因此,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让学生深刻明白当自己作弊、抄袭时,早已经失去了人最宝贵的东西——“诚信”;同时,要结合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明礼诚信”的意识教育,加强实践,务求实效。

(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建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

要加强宣传导向,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高校应致力于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诚信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诚信教育既是全世界的事情,也是全民族的事情。诚信教育迫在眉睫,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已经进入信用时代,高等学校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培养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人。开展“诚信”教育是现代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个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新课题,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每一位公民都能够坚持以“诚信”要求自己,以“诚信”来对待别人,让弘扬“诚信”文化、树立“诚信”美德成为高校每一位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大学生“诚信”美德之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蔚.高校信用保障体系的建设及诚信教育的途径探索[A].桂富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与实践[C].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任俊.正面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汪雪琴.诚信:不能只是话题[N].工人日报,2002-05-30.

[4]林莉.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4).

[5]龙显均.从国家助学贷款看大学生诚信危机[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6]杨丽霞.论大学生成才的诚信道德基础[J].青年思想家,2004(2).

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 篇4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现象, 主要表现在校园内、社会中、职场上, 为阻止大学生失信行为, 就必须细致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 这是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引导策略的前提和基础。

1. 学习过程中的诚信缺失

大学生学习失信具体包括课堂诚信缺失和学习考核诚信缺失。 (1) 课堂诚信缺失。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发现, 85.7%的大学生曾经有旷课或逃课现象, 72.9%的学生偶尔旷课或逃课, 7.3%的学生经常旷课。调查还显示, 不同课程大学生逃课比例大相径庭, 例如专业课逃课率在26%左右, 基础课的逃课率在30%以上, 至于哲学、思想道德修养等公共课逃课率则高达50%。 (2) 考试诚信缺失。本课题组通过调查问卷发现, 有51.4%的大学生有过考试作弊行为, 考试作弊呈现多样化, 根据作弊参与人数, 分为个人作弊、多人协同作弊;依据作弊是否采用设备, 分为携带小抄作弊和携带高科技设备作弊;依据是否雇佣他人作弊, 分为雇佣“枪手”作弊和自我作弊。某高校在2015 年年末的期末考试中, 有54 名学生因考试作弊行为被查处, 更有甚者, 在同一个班级的同一科目考试中就有5 名学生被发现考试作弊, 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出大学生考试的不诚信。

2.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比如拖欠学费, 拖欠助学贷款, 骗取特困生补助, 欺骗老师、家长, 信用卡透支、电话卡欠费和网络诈骗等方面。例如在师生交往中, 忽视了情感交流, 师生矛盾凸显;在网络交往中, 利用网络虚拟的特征, 大学生通过网上通信工具如微信、飞信、QQ等方式广交朋友, 网络信任存在危机。

3.求职过程中的诚信缺失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做好从事某种职业的充分准备。但是,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诚信缺失, 例如择业失信, 有不少大学生在就业材料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掺水”现象。比如大学生在就业中, 为了提高简历的含金量, 将自己在学校学生会当过学生会干事在求职简历中堂而皇之说成当过学生会主席。此外, 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 在求职中还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例如在大学生利用假文凭、假学历进行求职应聘。据相关数据统计, 每年全国大约有60 万人在求职过程中使用假文凭、假学历[1]。在从业失信中, 大学生缺乏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 随意跳槽, 缺乏奉献精神, 不履行相应岗位的道德职责, 给企业造成损失。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非常严重, 通过调查发现, 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因素, 上述因素具有综合性,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

1.社会因素

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发展的转型时期, 各种制度还不健全, 社会诚信道德体系尚未建立, 各种社会不诚信行为对大学生造成严重的影响, 诚信危机渗透在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 特别是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大学生的道德基础, 并使部分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守信者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些都给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某高校的一份调查显示:69.3%的被调查同学认为社会的诚信状况并不乐观, 只有15%的学生认为状况较好, 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社会整体的诚信状况不乐观[2]。这些社会的消极因素影响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

2.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从家庭教育方面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成员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诚信的态度。然而,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表率作用做得不够好, 一些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讲不诚信的话, 在追逐利益问题上煽动学生做违背诚信的事情, 甚至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如何违反诚信及违法, 久而久之, 孩子在这种观念中就形成了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其中, 造成父母错误教育观念的原因在于:一方面, 受应试教育制度及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认为孩子的成绩就是家长的一切;另一方面, 对素质教育在理解认识上存在片面性, 忽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及对孩子的诚信教育。

3.学校因素

高校是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 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不仅对大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教育, 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道德塑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容忽视。为了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全国各高校中都设置了专职辅导员岗位,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专职辅导员具体抓, 致使部分专业教师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他们无关, 他们只教书不育人, 专职辅导员和“两课”教师负责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因此, 专业课教师只传道授业解惑, 对大学生上课迟到、旷课、作业抄袭等置之不理, 个别教师也不严格要求自己, 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课迟到、拖堂等教学失信行为, 致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受到歪曲, 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4.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个体诚信状况也会直接影响其诚信行为。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思想多元、价值观念多元, 诚信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础, 也是人类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 社会上出现了诚信严重缺失问题, 社会不诚信案例比比皆是, 例如假奶粉、假酒、毒米、高考作弊……这些不诚信行为侵害着社会, 对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侵害着大学生的心灵, 致使大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践踏诚信, 将诚信置之度外, 在实践中存在不诚信行为。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引导对策

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 从对大学生诚信有影响的社会、学校、家庭因素出发, 构建一个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引导机制, 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效果。

1. 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引导策略

加强社会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引导。 (1) 加快诚信立法制度。诚信立法制度建立目的旨在规范不诚信行为, 同时制度的作用体现在贯彻执行中, 不进入实际执行过程, 制度就失去作用。因此, 社会要加快诚信立法制度, 实现有法可依, 提高诚信制度的规范性和有序性, 提高诚信建设的效果。 (2) 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制度环境。制度具有规范功能, 社会诚信教育制度环境至关重要, 随时随地对大学生诚信教育都具有约束作用, 社会通过建立诚信道德标准规范大学生不诚信行为, 大学生无论从事任何行为, 都应该自觉遵循社会诚信道德标准,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 都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不断健全自身人格, 完善自我。 (3) 社会要积极营造诚信教育氛围。社会要加强诚信道德氛围建设, 优化诚实守信环境,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诚实守信教育活动, 使学生在思想教育上受到启发, 情操上得以陶冶, 诚信品质得到升华。

2.做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学校引导

学校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阵地。 (1) 加强学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导性。学校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认识, 加大高校教师及领导对诚信教育的重视, 诚信教育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校要制定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 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管理和监督。 (2) 建立学校诚信教育的制度保障。一是学校诚信制度制定的原则。原则在大学生学校诚信教育中具有刚性作用。在学校诚信教育体系中, 树立学校诚信教育的正面激励原则、反面警示原则、自我教育原则, 并将这些原则贯穿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始终, 增强大学生自我诚信教育的自觉性。二是学校制度体系的构成。学校制度体系包括:诚信测评制度, 包括测评要素、测评体系及测评标准等内容;诚信监督制度, 主要监察学生诚信活动的实际状况, 对有失信记录的学生要进行重点监察, 对其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诚信表现进行跟踪监督, 在监督中发现问题进行及时提醒和教育;诚信责任制度, 就是用制度把各方开展诚信教育的责任确定下来, 明确责任落实的约束激励机制;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 大学生诚信档案对大学生具有诚信自律功能,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 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增强其诚信教育效果。

3.发挥家庭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引导功能

家庭是大学生诚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家庭作用, 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家庭教育示范机制, 加强家庭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引导。 (1) 发挥家庭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示范引导作用。家庭教育在对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父母对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 甚至一言一行对大学生诚信都会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 父母一定要从正确的角度引导树立诚信观, 增强执行诚信制度的自觉性。 (2) 建立良好的学校与家庭沟通机制[3]。大学生是诚信教育的对象, 更是家庭教育的主体, 良好的沟通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举措, 因此, 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把诚信制度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在执行诚信制度中不断提升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童大焕.把诚实的社会才俊踩在脚下谁是假文凭的受益者, http://news.sohu.com/15/00/news201900015.shtml.

[2]吴开禾.杜绝考试作弊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04, 7 (4) :71-73.

关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案例 篇5

据介绍,在考试过程中,这名男生用手机拍摄试卷,然后发送给外面的同学帮忙解答。距离考试结束还有10分钟左右,他这一行为被监考老师发现,手机当场被收缴。在考试现场,有四五十名学生目睹了这一幕。

该学院应用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组负责这次考试。教研组一名老师证实,当日上午9~11时,他们举行了考试,考试科目为有机化学,考试地点在学校西校园第四教学楼。考场上,发现有人作弊后,监考老师按照规定做了记录。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探析 篇6

[摘要]本文从“诚信缺失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现实状况出发,分析大学生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思考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8-0080-02

高等院校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其中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也随着整个社会失信状况的揭露浮出水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透视

1.学习中存在的诚信缺失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方面,要学有所成,就必须严谨踏实、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但是有一部分大学生,学习不用心,学风不正,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课,作业抄袭应付。特别是考试作弊现象比较严重,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作弊心态坦然,作弊手段防不胜防。

2.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诚信缺失

大学生在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蓄意拖欠学费和偿还助学贷款问题上。有的大学生家庭并不困难,将家长给其准备的学费随意挥霍而借故家里贫困,故意拖欠学费。国家助学贷款是银行对贫困大学生发放的政策性贷款,它的初衷是帮助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此项工作却遭遇了“信用瓶颈”。有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守承诺,贷款到期不还,出现违约现象,大大牵制了银行继续发放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在开办助学贷款业务时小心谨慎,为控制和规避风险而提高门槛,这就给后面贷款的学生造成一定困难。

3.就业求职过程中存在的诚信缺失

目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些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极力发挥包装之妙用,在应聘中不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想方设法地在求职履历上注水掺假,涂改考试成绩,伪造荣誉证书。

4.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存在的诚信缺失

学生们在集体宿舍生活中,经常会发生钱物、生活用品等被窃事件,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而在自习教室中书籍、钱包等丢失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中也存在着学生做案。还有一些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发现感兴趣或有用的内容,就随手撕毁带走,不以为耻,还美其名曰“窃书不为偷”。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探究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受到社会环境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准则被运用于人际关系中,效率的优先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人们评价一切的准绳。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的唯利是图,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公德心淡漠和行为方式失范,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规范被物质化、功利化。社会上的诚信缺失现象必然会投射到校园,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不良的刺激。

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在现实中某些不守信用的人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还得到一定的利益,现实社会中失信者所付出的成本远远小于守信所付出的成本。于是使大学生对诚信本身以及失信后果的认知出现偏差,使他们逐渐滋生投机心理,忽略和放弃了自己对他人和社会担当的责任,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的滑坡。

2.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不足,教育里只有知识教育,缺乏情感教育。学校在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多数停留在传统的说教,忽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在评价机制上,存在着重知轻德的现象,把道德简单地用各种数据来量化衡量,用书面考试成绩作为德育主要的评价方式,而不是注重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行为的培养。在诚信机制方面,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学校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不能制止学生的失信行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滞后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同时,有部分教师个人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等存在着一定的缺憾,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助长了学生诚信缺失的行为。

3.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虽然生活在象牙塔之中,但对急剧转型的当代社会反应敏感,由于他们仍处在社会化进程中,对自身行为尚不能负起完全的责任,缺乏关照到自己行为的社会责任的能力。大学生的道德心理还不够成熟,容易受诚信缺乏现象的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常常会引起学生心理矛盾的激烈冲突,造成心理发展中的失调和不平衡,从而被身边存在的许多不诚信现象误导。部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意识不强,他们做事随性而为,对行为的后果缺乏考虑,没有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明确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1.积极营造讲求诚信的社会大环境

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加强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批判各种不诚信行为,使诚信观念和信用意识深入人心,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确立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一个人是否能够确立诚信的观念,教育很重要,但制度的完善更为关键。道德不能解决诚信建设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建立起社会信用的刚性。通过加快信用立法,建立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从法律和制度上约束失信行为。

2.创建文明诚信的校园小环境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大学生诚信理念形成的舆论氛围。

高校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考风建设,通过校报、校网、广播站、海报、标语等宣传形式,谴责、处罚考试作弊、不按时还贷等弄虚作假、不守信用的现象,定期公布不诚信行为,让学生从中认识、反省、辨别自己的行为是非,使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2)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寻求富有实效的活动形式。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多彩,可以把诚信教育与校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学校和社会可以建立大学生诚信实践机制,设置诚信实践的模拟情境,组织大学生到一些金融机构切身体验经济信用行为,让大学生通过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因诚实守信成功和不诚实守信失败的事例和教训,使学生体会到将诚实的理念转化为自觉的诚信行为与习惯的重要性。

(3)切实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

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师德和业务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要在学生中做好诚信教育,教育管理者自身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按章办事、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保持良好的师德,使学生体验到学校的自身行为和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是一致的。

(4)设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建立有效的诚信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建立学生信用管理体系,设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有益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作为一种载体,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各方面诚信评价的全面、动态的跟踪记录。诚信档案内容可以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等,涵盖学生在校期间思想道德、组织纪律、生活学习、相关的责任义务情况以及履行承诺情况,特别像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杂费缴纳、考试作业等。通过制定诸如“学生诚信评估条例”,把失信者曾经的失信行为记录在案,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进行各种处理甚至惩罚,以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诚信档案在学生毕业时可作为学生品行的有力证明交给用人单位。同时建立诚信档案不仅仅要在高校内通行有效,而且要与社会接轨,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联系,与相关制度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效的大学生诚信监督机制。

3.倡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提高自身修养。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促进其有效的自我教育。各种学生自育自理团体的建立,为学生自我诚信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在开展诚信教育时,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和认知能力,使他们在自身的体验中感悟到诚实守信作为一种思想和行为的必要性,最终把所学到的诚信理论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做一个讲求信用的人。

参考文献

1 张 梅.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2006.3

2 赵爱玲.简论新时期诚信教育思路和诚信养成模式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2005.5

3 重庆医科大学学生工作部.培育校园诚信文化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教育研究,2005.1

4 王红松.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两点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5.8

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学术诚信,灰色关联分析,对策

一、大学生学术诚信的重要意义

学术诚信就是人们在学术探讨和接受学术训练的活动过程中, 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学问, 求真务实, 不弄虚作假。学术诚信就是严谨为学, 诚信为人[1]。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可以促进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 优化社会诚信环境[2]。

本文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的诚信教育实践为基础, 以设计调查问卷, 在黑龙江不同地区共选择了10所大学进行实证调查, 利用灰色关联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基本结论后, 针对问题提出有利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建议。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实证分析

(一) 调研的对象

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等地的10所高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调研对象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二) 调查问卷的数量及有效回收率

调查问卷共发出1000份, 按每个学校100份进行分发, 回收问卷 852 份, 回收率为 85.2%, 其中, 有效问卷808份, 有效率为94.8%, 详细情况如下:A1哈尔滨工业大学:回收率95%, 有效率95.8%;A2东北林业大学:回收率95%, 有效率94.7%;A3东北农业大学:回收率90%, 有效率95.6%;A4哈尔滨工程大学:回收率93%, 有效率95.7%;A5哈尔滨医科大学:回收率90%, 有效率95.6%;A6齐齐哈尔大学:回收率82%, 有效率93.9%;A7东北石油大学:回收率78%, 有效率93.6%;A8牡丹江医学院:回收率71%, 有效率84.3%;A9佳木斯大学:回收率77%, 有效率91.5%;A10绥化学院:回收率81%, 有效率97.6%。

(三) 大学生诚信缺失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1.问卷的设计及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研问卷共有20道客观题, 其中, 1-10题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11-20题为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 具体情况如下:X1同学中是否有学习、学术活动不诚信的现象;X2你的课程作业是否独立完成;X3你在大学期间的考试有过作弊吗;X4你完成课程论文的主要方法是;X5有门课程没复习好, 会影响评奖学金, 会如何;X6有人以高价求你去当“枪手”代考, 你是否会去;X7如果发现同学有学术不诚信的行为, 你会;X8你对高校学生的学术不诚信行为感到;X9伪造更改调查数据;X10杜撰参考文献;X11教师学术不诚信;X12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不高;X13大学生科学素质不高;X14是否有学生因学术作弊而受过处罚;X15学术惩罚制度不健全;X16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学术诚信主流状况;X17缺少有效的学术诚信教育课程;X18了解学术界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情况;X19学术出版市场不规范;X20大学生学术考核过于量化。每道题的得分均采用主观赋权法[3]进行处理, 如X1题的三个选项分别统计为B1、B2、B3, 用B1、B2、B3分别处以总有效问卷的数量得到C1、C2、C3, 然后用主观赋权法对B1、B2、B3分别赋值为0.7、0.2、0.1, 最后用公式C1×0.7+C2×0.2+C3×0.1求得问卷中每道题的表现值, 将1-10题的得分求和得到诚信缺失总表现值 (Y) , 测试对象及表现值见表1。

2.灰色关联分析

影响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因素较多, 为弄清各因素的主次关系, 以便为理论分析研究和具体对策的提出提供必要的基础, 本文引入了灰色关联分析法[4], 来分析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关键因素。我们将表1中的数据导入《灰色系统理论及应用》 (第3版) 软件, 利用该软件的灰色关联分析功能, 输入11组数据 (Y为母序列, X11-X20为子序列) , 每个数据10个观测值 (A1-A10) , 将分辨系数默认为0.5, 可以直接得出各个子序列对母序列的“贡献”大小, 结果发现X15、X17、X11与Y的关联度较大 (大于0.9) , 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关键因素。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思考

(一) 健全大学生学术惩罚制度

惩罚对学术腐败具有极大的约束作用, 是十分必要的, 既可以消除过去的学术腐败, 又对未来的学术腐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5]。但由于学术腐败严重程度的界定较难, 这就导致了学术惩罚的方式和量度难以把握。

鉴于大学生学术缺失的复杂性, 要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罚措施, 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学术惩罚条例, 健全大学生学术惩罚制度, 实现大学生学术处罚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二) 加强学术诚信教育课程的建设

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具有非常重要意义[6]。但从本次调查问卷分析看出, 目前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并且许多高校没有把“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必修课来学习;缺乏专业的教师, 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教学形式单一, 形式化比较严重的情况, 使大学生对诚信的理解不深刻, 不利于培养良好的诚信习惯。

因此, 为了充分地发挥“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的作用, 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设置是当务之急, 应当把“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作为诚信教育课程体系的必修课, 更应当把诚信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将诚信作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三) 重视教师学术诚信建设

教师学术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应当从多个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把教师学术诚信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来抓, 把握教师学术诚信建设的正确方向;同时, 还要建立及完善教师学术诚信的奖惩措施,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引导和规范每位教师都恪守学术规范, 注重自我学术道德的修养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为大学生学术诚信提供模范作用。

总之, 大学生学术诚信既关乎其个人未来发展, 又与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局, 乃至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而影响大学生学术诚信的因素很多, 落实到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实际层面, 就急需探讨哪些是关键因素, 有的放矢, 先有针对性地解决主要矛盾, 并不断总结学习, 最终建立一套系统的、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培养出新一代诚实有信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赔蕾.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7.

[2]陈晓辉, 等.关于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2) :39-42.

[3]徐泽水.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罗庆成, 徐国新.灰色关联分析与应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5]冒荣, 缪榕楠.论学术腐败的内在根源及社会控制[J].煤炭高等教育, 2003, 21 (1) :9-14.

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 篇8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 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都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失信惩戒的法制建设不足等客观因素, 使得在经济领域出现坑蒙拐骗、制假售假、非法得利等严重失信的行为。除此之外,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 存在着严重的拜金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贪污腐败、欺诈、虚伪等不良风气, 都给大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 二) 学校教育制度的不健全

长期以来, 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学校对学生的发展主要是以 “智”为主, 注重学习成绩, 忽略了学生在 “德”方面的发展。在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也往往以灌输说教为主, 缺乏对诚信教育方法的研究, 忽视了大学生在诚信品质方面的实际提升。

( 三) 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生活中, 家长往往比较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方面, 忽视了在诚信道德方面的培养, 尚未认识到诚信教育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而对子女的失信行为也没有及时的加以制止和纠正。

( 四) 大学生自身的诚信意识淡薄

一是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薄,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追求个人名利而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其中有些人道德判断能力低, 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 容易受社会消极现象的影响, 产生失信心理和行为。二是有些大学生从众心理比较严重, 看到别人弄虚作假讨便宜, 自己也跟着学, 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自身诚信品质的形成。

二、加强大学社诚信教育的对策

( 一) 调动社会的力量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 要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促进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近年来, 社会上存在许多诚实守信的先进事迹, 在对这些诚信行为的鼓励和褒扬氛围中, 使得个人的诚信观念不断地强化, 有助于诚信价值观的树立, 同时也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相反, 在诚信缺失行为的影响下, 社会成员的诚信观念就会逐渐受到削弱, 由此可知, 社会的诚信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个人的诚信行为, 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相互配合, 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 二)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完善诚信管理制度

一是高校应为每名大学生建立个人诚信档案, 有效地记录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方面的诚信状况, 主要包括考试中是否有作弊行为, 是否遵守校规校纪以及在就业过程中是否如实向用人单位提供个人的基本信息等等。除此之外, 将学生的诚信表现与学生的各种评优、奖助学金的申请、推优入党等相挂钩, 这对约束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并能将学生的诚信形象真实的展现在公众面前。二是建立大学生诚信的激励惩戒机制, 对大学生的失信行为予以相应的惩罚, 而对诚实守信的个人应予以表彰, 树立诚信典范, 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和推广。只有健全诚信管理制度, 才能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保障。

( 三) 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拓宽校内诚信教育渠道

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的熏陶, 因此, 应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除了老师在课堂的讲授之外, 我们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 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演讲、辩论、班会等实践活动, 将诚信教育寓于各项活动, 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诚信行为。以网络为平台, 加强舆论宣传, 强化正面引导,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网络手段进行诚信教育既可以改变传统德育过于单一的教学手段, 丰富德育课堂的内容, 又有利于预防网络对诚信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 四) 家庭诚信教育的正确指导

家长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女的成长。因此, 在对子女进行诚信教育时, 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讲诚信, 生活中处理大事小情时, 也要用正确的行为举止为孩子做榜样, 让孩子感受诚信、感悟诚信。在孩子面对实际社会中的丑陋现象, 如人际关系中的背信弃义、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等, 父母应及时指导其如何对待这些行为, 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 真正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 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解决, 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相互配合, 相互支持, 共同努力。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对学生本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同时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更应当注重培养诚信品质, 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但近年来, 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 对其加强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龙景奎, 陈韶君, 马文彬.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弱化的原因与对策[J].江苏高教, 2010 (3) .

[2]朱惠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7, 4 (3) .

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 篇9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一个很重要的道德规范。诚者, 开心见诚, 无所隐伏也;信者, 诚实不欺, 信而有征也。诚信就是求“真”, 就是追求正义, 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写进中国公民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 呼唤着“信用时代”的到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大学生的思想也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倾向, 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 大学生诚信危机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 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1 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

(1) 考试作弊。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 也是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大学生的诚实在校阶段更多地体现在学业、成绩上。但伴随学生求学过程中的考试作弊、抄袭别人的论文和作业等等现象都很普遍。诚实与守信的价值观已经不是滑坡, 而是快要消失了。

(2) 虚假经历。随着这几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 一些学生为迎合用人单位提出的“具有工作经验”等要求, 在自己的“实践经历”一栏里添上许多子虚乌有的打工经历;有人把别人的等级证书、奖学金证书、优秀学生干部奖状以及发表过的文章, 改头换面复印, 转眼就变成了自己的“辉煌履历”。

(3) 就业违约。据报道, 某市第二中级法院已接连受理6起大学毕业生劳动争议案, 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大学生提前解除合同引起的, 这些大学生负面形象的存在归其原因就是大学生诚信与道德品质的主观意愿使然了。

(4) 拖欠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用于学生的学杂费、生活费以及其他与学习有关的费用, 可部分学生贷款下来后却成为提前消费的“资本”;学生毕业后回避还贷、不及时还贷、不及时如实地通知自己的变动情况等, 种种大学生诚信问题导致大学生助学贷款工作难以持续有效的开展。

(5) 网络道德虚拟。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同时, 也带来不少消极的影响和道德问题。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之一, 能否正确的使用网络, 不出现互相漫骂、攻击, 不发表一些不负责的言论, 从一定意义上讲, 取决于大学生个人的诚信品质。

2 缺乏诚信的原因

(1) 教育缺失。近年来, 在大中小学教育中, 学校和教师不知不觉地以升学为重点, 把教育的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 忽略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养成。即使提倡素质教育, 也有一种误解, 认为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技能的锻炼就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北京师范大学吴安春博士后认为, 诚信的缺失主要源于三个问题的背离: (1) 道德知识与价值的背离; (2) 道德认识与信念的背离; (3) 道德知与行的背离, 归结起来实际上是个信念问题。教育者不仅要传授学生道德认识, 还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将之转化为信念, 唯有如此, 学生才会在日常行为中自觉将之体现出来。

(2) 社会影响。我国正面临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 这种变革, 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们的思想都带来很大的冲击, 社会上也出现了各种复杂的变化。而在当前经济的转型时期, 我国还缺乏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 失信行为还不能够得到监督和应有的惩罚, 社会上也确实出现了一些违背道德的现象。在校的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人生观未完全定型, 由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在缺乏对他人的信任时, 自身也不由自主地受到大环境的影响, 道德底线一降再降, 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3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 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既要求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 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这一切都要求高校的诚信教育必须站在一个高起点上, 才能登高望远, 取得良好的效果。

3.1 从教师自身抓起, 教育者先受教育发挥示范作用

对于大学生来说, 身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所以广大教师在诚信教育中, 要做表率和楷模, 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加强道德修养,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觉接受群众和学生的监督, 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 带动学生树立起“诚信”的形象。

3.2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开展以求真务实为核心的诚信教育

(1)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 做到教书育诚。课堂上老师的表率和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收集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中关于诚信的箴言,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与情感;选取现实生活中科学家、儒商诚信的实例, 正面教育学生, 有步骤地实施道德认识、情感、行为三位一体的教育计划。

(2) 创设诚信环境, 做到环境育诚。人为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影响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学生只有身处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中, 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质。学校是学生最经常、最主要的生活学习环境, 因此班级诚信环境的创设尤为重要。这涉及两方面, 一方面是教室有宣传诚信的阵地, 如张贴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宣传诚信美德的故事;另一方面在班级中培养浓厚的诚信之风,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诚信教育活动, 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 情操上得以陶冶, 诚信品质上得到升华。

(3) 寓诚信于活动中, 做到活动寓诚。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有效开展不可或缺手段。各级学团组织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导航人,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 专题培训内容和思想宣传阵地上应将其作为指导性原则有目的的开展学团工作。在各种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 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长此以往, 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形成让学生自我审视诚信或其它方面不足的客观约束力。

3.3 进行诚信实验

通过各种途径如开展考试无作弊保证签名活动、助学金自觉偿还、本校模拟就业签约等,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设立大学生诚信基金会, 每年组织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评比, 优秀者及时表彰。

3.4 加强考察监督机制

大学诚信教育要取得效果, 同时也离不开大环境中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比如, 社会评价机制的健全、教育制度的完善、用人制度的健全。这些要依靠全社会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逐渐完善。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学做真人, 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一名合格大学生的必备要求。通过课堂教育渠道和校园文化的烘托两方面共同打造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魅力, 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我们所担负的责任是重大的, 因为当代大学生是若干年后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 所以加强对他们的诚信教育, 是一项“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事业。

参考文献

[1]李翠兰.传统诚信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价值[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6) .

[2]韩景旺.关于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问题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 (4) .

浅谈大学生诚信缺失 篇10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 诚信是具有基础性地位的道德范畴。古代先哲们认为“无诚则无德, 无诚则事难成”, “诚乃立身之道”。在现代社会中, 诚信更是人际交往中的美德, 是维持正常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法则。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 大学生诚信状况是积极向上的, 但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诚信缺失问题。

1. 考试作弊严重

多年来, 考试作弊已成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问题。一些学生平时对学习不重视, 考试时以作弊的方式索取个人成绩, 这种现象屡禁不止, 成为大学里司空见惯的行为之一。在普通的校内考试中, 一些学生夹带资料, 交头接耳抄袭别人答案, 甚至传递答案。此外,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作弊手段也越来越先进。针对有屏蔽设施的考点, 个别大学生购买专门的反屏蔽设备, 如此高科技的作弊手段绝对难以被发现。一些学生不仅在平时的考试中作弊, 甚至在国家统一组织的大型考试中, 采取各种手段作弊, 此外, 找“枪手”替考, 考前考中买卖答案等已不再是新鲜话题。

2. 学术态度不端正

大学生自主学习占主导地位, 不再像中学受教师的监督管理, 因此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表现出更自由的特点。一些大学生自我监督和管理的能力不强, 将大好的学习时间浪费在网络游戏、逛街购物上, 平时不翻课本, 更不主动学习, 等到交作业时相互抄袭, 或者直接上网搜索现成答案, 敷衍了事。还有一些学生对待毕业论文时也抱着不端正的态度, 上网抄袭, 甚至直接找代写机构。此外, 一些学生在人数较多的公共课上, 不按时出勤, 编造各种理由请假, 如到医务室开病假条, 这种现象在各种节假日前后尤为明显。

3. 求职材料作假

由于近年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学生就业压力重。因此, 一些大学生为了迎合单位的需要, 获得更好的实习或就业机会, 修改在校考试成绩, 伪造各类证书, 虚构在校期间的任职情况和社会实践经历。个别大学生甚至提前为此做准备, 通过和辅导员、班干部处好关系以及其他不正当竞争手段入党、评选各类荣誉称号, 使自己的求职材料“脱颖而出”。此外, 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在办学评估中加重砝码以及多招学生, 要求毕业生必须在《就业协议书》上盖单位公章, 于是学生为了顺利拿到毕业证, 绞尽脑汁弄虚作假。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 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 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 因此, 他们对自身要求与期望都较高, 当目标与现实有差距时, 不免会作出一些不诚信的行为。此外, 大学生自身修养也与诚信缺失密切相关,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 趋向于实用主义, 缺乏奉献精神, 当他们养成了只讲索取、不懂奉献的习惯时, 诚信不佳的情况便会出现。

2. 市场经济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劳动创造性与积极性增强。然而, 一些人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 常常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 甚至不顾道德与良知的约束。经济领域的不诚信向社会其他领域蔓延, 也势必对大学生诚信意识造成冲击, 产生负面影响。此外, 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一些人行为严重背离了诚信道德, 投机取巧、蒙混过关, 这种思维必然会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 甚至造成诚信丧失。

3. 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人们的关注, 它是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因此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父母对孩子自由放任, 不闻不问;有的家长将“老实人吃亏, 能投机取巧才聪明”的错误思想灌输给孩子;有的家长只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成绩, 重才轻德, 忽视了对子女的诚信道德教育。长期以来, 一些家长把家庭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智育, 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智力高, 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学生受家长在道德上的错误导向的影响, 必然会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工作中表现出不诚信的行为。

4. 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 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长期以来, 我国学校教育重灌输、轻实践、重量化, 没有真正走向现实生活, 这导致学校德育功能缺乏。因此, 学生心目中的德育往往“应试化”, 成了标准答案和政治口号。此外, 大学阶段管理相对松散, 部分教师在教学管理上态度不端正, 一些大学生在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下难以认真钻研学问, 甚至抱着混文凭的态度, 于是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等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

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 而诚信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部分, 对大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将大学生诚信品质培养与高校德育融为一体, 才能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高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高校才能更加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理才.试论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2]沈丽.大学生诚信理念缺失与教育对策的想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12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 篇11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高等院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也是革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近些年,弄虚作假的风气在社会上漫延,这股风气也弥漫到了大学校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这种现象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抑制,必将影响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高等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就我们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几年来的经验从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造成此现象的原因、解决的办法等几方面与大家一起思考、探讨:

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会对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成人成才,而且对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以及社会的整体发展也会带来不良后果。

1.1学习方面舞弊严重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给学生作报告,学生给他递了一张条子:“朱校长,如果告诉你我们大部分学生都在考试中作过弊,你相信吗?”朱校长回答:“我不相信!我只相信少数人作过弊,因为作弊对个人的学业是没有好处的。”结果引来学生的哄堂大笑。那位同学还说:“实际问题比你们报道的要严重得多。诸如考试作弊、研究中的数据造假、抄袭别人的论文等等现象都很普遍。诚实与守信的价值观已经不是滑坡,而是快要消失了。”

1.2生活方面信用匮乏

相信每个高中生都还记得莫泊桑的著名小说《项链》的故事。很多人都觉得玛蒂尔德这样的行为似乎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从诚信的角度分析,玛蒂尔德的“悲剧”是由于她自己错误地判定了该项链的价值,从而造成了“悲剧”。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恶意逃交学费、拖欠助学贷款,用虚假资料获得各项困难补助用于奢侈消费的现象非常严重。面对当今国人诚信极度匮乏的现象,如何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寻求找回诚信的办法,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2、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1从客观层面看

(1)社会上不讲诚信之风盛行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尚有许多不够健全之处,以致出现一些守信者吃亏、失信者得利的现象,这就不可避免的对一些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再加上道德教育的弱化,一些高等院校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导致了德育评价体系和道德教育的缺失,使一些学生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2)学校教育制度的偏差

制度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公正的制度对于建设良好的学校道德风尚有着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但是,许多高校的教育制度却长期存在着一些偏差,一是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笼统,层次不清,序向不明,不能反映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可行性不足,操作性不强。影响了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和诚信品质的形成。二是学校为求生存和发展,重智育而轻德育,弱化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

2.2从主观层面看

(1)思想认识不足

我国从小学开始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偏重于学习文化知识,相对忽视品德修养,不注重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提高。而在日本,诚信教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贯穿学生学校生活的始终。日本学校有一种伦理课,诚实、善良、向上、奉献、谦让、名誉、正义是其主要内容。日本中小学生每人都有一本道德手册,名为“心的笔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载着各种道德规范,诚实是重要内容之一。

(2)心态浮躁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人数激增,生源素质却在不断的下降。有些人读书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混文凭,因而在考试、写论文的时候马虎对待,甚至弄虚作假。

(3)对就业期望值过高

一些學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有些毕业生还持“骑驴找马”的观点,从而导致择业违约现象时有发生。

3、加强诚信教育的措施和对策

3.1诚信教育要与校园基础文明建设相结合

高校素质教育强调以德育为首位,首先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密切结合学校的基础文明建设,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渐培养大学生的文明意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在正面引导和教育上下功夫。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理解,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诚实守信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密切关系,牢固树立诚信为本、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

3.2把诚信教育纳入“两课”教育

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诚信教育课程。在大学校园里,诚信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以思想品德修养课等形式进行的,由于大学教育长时期的封闭,诚信教育显得较为抽象。但是近年来学生的信用受到来自银行、用人单位、科研单位、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条件下,诚信教育显得更加具体而紧迫。各级高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手段,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有关课程的讲授中。

3.3建立信用评价体系,试行信用档案。

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我们的教育实践来看,建立诚信的关键是在人和制度之间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即建立一个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同时加强对“诚信”者的奖励、褒扬和对“失信”者的惩罚与贬斥,形成浓厚的“诚信”氛围。

4、思考

在大学校园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从现实问题出发,加强针对性。首先,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关键环节。建立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者因诚信得到益处,使不诚信者付出必要的代价。其次,要在学校中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讲诚信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逐渐确立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吴菊花,方德静.当代大学生诚信及信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读与写杂志,2010.6

[2]苏荐.当代大学毕业生诚信现状及原因[J].成功(教育),2009,(05)

[3]尚丹,程亚红,王东.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5

大学生诚信缺失及教育对策 篇12

儒家教育思想作为中华几千年的正统教育思想, 其很多精华至今仍作为现代教育的理念。而“诚”便是儒家的中心教育思想, 立身处世, 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 真实无妄之谓。“诚”是一种美德。《名人名言》:“诚即天道, 天道酬诚”。言行须循天道, 说真话, 做实事, 反对虚伪。意思为诚实。

“信”在《说文解字》中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 “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 切忌大话、空话、假话, 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综上所述, 诚信即为诚实守信,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待人之道、安民之策、为政之基。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

1. 学业诚信缺失

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 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 大学生对待学生的整体态度, 也日益降低, 以此对待学习马马虎虎, 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 主要表现如:

(1) 逃课。无故逃课是大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不正确的表现, 在大学里, 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比在中学轻松了许多, 同时外面的诱惑也时刻伴随着, 不上课也不影响自己正常毕业, 因此逃课现象屡禁不止。

(2) 作业抄袭成风。大学是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阵地, 因此在大学制定的教学计划中, 给学生留有很多自习时间用来预习、复习课程或涉猎课外知识。但是很多学生以此, 把时间用来打游戏、上网聊天、谈恋爱等等, 等到交作业时, 就把其他人的作业用来抄袭, 有时候一个班的作业版本甚至只有几分不同。

(3) 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 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 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 在考试前, 甚至还进行了大型的“拒绝作弊, 诚信考试”签名活动, 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 无奇不有, 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

2. 经济行为诚信缺失

(1) 故意拖欠学费。故意拖欠学费已成为高等院校普遍的行为, 一些学生将家长给与的学费不按时缴纳, 用来大吃大喝, 挥霍殆尽, 既给家庭造成新的经济负担, 又给学院解决特困生问题带来干扰和困难。

(2) 助学金发放偏差。助学金是国家为帮助贫困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项补助政策, 但是在申请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时, 许多学生为了得到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蓄意夸大困难程度, 甚至家庭富裕的学生谎称家庭经济拮据, 有的学生找熟人打招呼, 以降低了贫困助学金的发放效度。而得到国家助学金的个别贫困学生, 也不知道珍惜用好这笔钱, 很快挥霍一空, 在师生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3) 助学贷款缴纳拖欠。助学贷款是一种信用贷款行为, 是国家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而设置的专项基金, 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贫困生的关心和信任。但是部分学生顺利毕业后却不正常返还助学贷款, 给这项政策的推行造成了很多阻力。

3. 就业中存在不诚信

常言道:“人无诚信则不立, 家无诚信则不睦, 业无诚信则不旺, 国无诚信则不稳, 世无诚信则不宁”, 事业是是个人展示自我价值的良好平台,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本应该是本着实事求是, 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体现出来, 坚守信誉, 严守合约。然而, 随着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 竞争越来越强, 一些大学生再就业过程中丢失了个人诚信。如在找工作中, 故意美化简历, 使简历与现实存在巨大的差距。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 外部环境欠缺

班杜拉认为, 人一切的社会学行为, 都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通过观察学习他人的示范行为及其结果而得以形成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扩大, 西方的价值观、道德观也渗入了大众生活中, 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严重冲击着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念, 导致了人们的价值和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由于市场经济以效率优先和利益最大化为准绳, 这就容易使得一部分人产生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心理, 将一切社会关系看成了赤裸裸的交易、利益关系, 这种缺乏信用理念的思想必然导致其行为方式失范, 以及原本以平等、自由竞争、诚实守信为原则的市场变得无序化。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为未完全形成, 对善恶美丑的评判仍存在一定的偏差, 很多时候难以用理性的思维分析事物。当大学生受到这种社会现象的影响, 就会对不诚信得利的观念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 诚信这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物质化、功利化, 甚至出现与公民道德规范背道而驰的行为规范。

2. 家庭教育乏力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的生活状况、成员的价值体系、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都会直接对孩子进行影响, 以此形成孩子最初的道德观念与价值体系。

家庭的环境对孩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的成员特别是家长的举止言行、待人接物、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念。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人们对经济的炽热追求, 上学对成绩的追求, 很多家长对孩子只重视成绩、特长, 不重视其道德教育, 加之很多家长本身的道德素质也不高, 以此造成孩子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 对子女的一些不规范行为, 得不到及时制止, 以此让孩子们形成了一个误解, 就是这么做是没错的。以至于孩子们在成长中不能分辨是非, 不能诚信待人, 以此形成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

3. 学校教育滞后

大学是学校整合了社会精良的教育资源, 是教育的摇篮, 是培养孩子的基地。然而当前学校教育对学生诚信教育这一块却驻足不前, 教育方式方法不够准备却, 学校诚信教育主要就是一种政治说教, 其他形式或者内容的诚信教育缺乏;教师队伍的道德素养、教育观念、专业水平也高低不一;很多高校只重视学生成绩, 在学生评优评奖方面成绩是衡量其是否优秀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不高, 学生为此盲目追求成绩, 甚至与老师打好关系等等, 严重影响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形成。

4. 自律意识较差

人生观、价值观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却与稳定的价值体系, 大学生尚未进入社会, 对社会没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他们的价值观念还停留在书本的授课之中, 因此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 当他们在面对社会不良价值观的时候, 往往停留在对表面的认识, 缺乏理智的判断与分析, 甚至自己也会形成这样的思想。以此在他们违背诚信守信的时候, 也不会觉得这是一种不良行为, 对诚信的道德价值也就难以继续履行。

四、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1. 切实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大学生思想理论素养

人文教育就是要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活动中所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用来陶冶人、教育人, 使大学生在价值观、个人行为等方面受到培养与陶冶, 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事, 最终做一个诚信的人, 有用的人,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 就是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 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认识与解决现实问题。牢牢把握住自己诚信选择的方向, 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诚信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 体现“两课”教学的坚定性和彻底性、时代性和现实性, 提高诚信教学效果。

2. 努力采用现代教育方法

高校诚信教育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 在发挥传统的教育方法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势, 运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和手段, 广泛收集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信息, 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立体的诚信教育, 并积极探索创新诚信教育的新方法, 力求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3. 加强大学师资队伍诚信建设

教师是民族教育是否行之有效、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水平,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首先要具备这样的品质。按苏霍姆林斯基与克鲁克相克的观点来看, 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人格特质与对教育的热爱以及自我教育的品质。著名的俄国教育学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明了教育的前提就是叫人真诚。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要做好诚信教育, 必须加强教师队伍诚信素质建设, 时刻谨记, 以身做表率, 这样才能打造一支诚信的教师队伍, 最终达到诚信教育的目标。

4. 建立大学生诚信考察制度

注重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 建立大学生诚信考察制度建设, 让师生明确知道, 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 也是一种制度保证, 违背诚信, 不仅仅违背了道德, 还违反了教学考察制度, 使之从心里与制度上给予学生形成价值认同。同时为认真贯彻执行诚信考察制度, 决不能让投机者钻营, 也绝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不仅仅要从教师开始以身作则, 还得建立一系列诚信考评体系与诚信档案, 对优秀诚信者给予奖励, 对违背诚信的人给予档案记录并予以惩罚。

参考文献

[1]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M].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6.

[2]蔡宁伟.诚信的渊源于形成[J].金融管理与研究, 2011 (02) .

[3]颜珂.大学生诚信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D].西南大学, 2008.

[4]费鹤翔.强化诚信意识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素质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思考[J].21世纪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上一篇:一氧化碳分析仪下一篇:免疫接种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