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引发的思考

2024-12-05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引发的思考(共8篇)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引发的思考 篇1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引发的思考

大学生张某(女)远在异地就读的高中恋人赵某通过视频聊天“喜欢”上了睡在自己上铺的好友王某,并背着自己和好友“交往”。在意外得知真相之后,张某被恋人和好友的双重背叛击倒,并在当晚割腕自杀„„由于被室友发现,抢救及时,得以保住性命。在这个自杀事件中,张某在举刀时竟没有考虑到身患癌症病入膏肓的父亲,把为人子女的责任抛之脑后;王某虽有悔意,称“自己也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但也不愿放弃和赵某的“感情”,或许是认为当第三者也不是什么问题;而赵某在得知此事之后,只是说“希望两个女孩可以互相照料,共度难关”,绝口不谈自己的错误及责任„„

如果说上述事件只是个案,不能代表当今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弱化甚至缺失,那么纽扣掉了去找辅导员,而不是自己学着缝;考试挂科就埋怨老师出题难,而不是检讨自己平时学习不认真;同学之间产生矛盾也只是一味的抱怨对方的种种不是,而不是在自身寻找原因等等这些现象,则是我们在大学生活中常见的。作为大学老师,面对学生种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多次教育无效后,多数时候也很无可奈何。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个体本位和金钱万能等观念和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传统道德分化,导致了道德共识危机;黄赌毒等现象的蔓延,污染了社会生活环境;错误的舆论引导,造成大学生消费观、认识观的改变。有些大学生觉得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与当今社会的“要求”不吻合,为求得现实的世俗幸福,他们将金钱的多少与幸福的程度等同起来。他们对现实的不满不是为了完善社会,而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利益难以充分实现而否定这一社会,但对于自己在净化、改善社会风气方面的责任,却不愿意承担。

2.学校德育教育的不足导致大学生责任感缺失。

我国的学校教养向来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只是挤出极少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并习惯于以政治视野中的主流价值取向为标准,盲目地要学生背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大责任,这种“乌托邦”式的苛求往往导致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有能力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忽视,以至造成“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状态。

3.家庭教育的空缺是造成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孩子从小就缺乏回报他人的实践,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生存的基本技能和对自我、家庭、社会负责的精神。当前很多大学生责任感状况不尽如人意,与家庭没有对他们从小进行责任感教育不无关系。“只要专心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不用做家务,不必关心父母,闯祸自然有父母担着„„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在父母如此的教育下,未必专心学习,却学会了以学习为借口逃避责任。因此,中国父母给予子女的责任心往往呈现出“超重”的趋势,而子女则出现了责任“失重”的状况,他们把本该是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习惯于接受,而不懂得付出。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1.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实践证明,大学生的情感调控直接影响包括公民责任意识在内的各种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良好的、丰富的、健康向上的情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积极的公民责任意识。反之,公民责任意识会大打折扣。因此,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因材施教,多给与学生赞赏和鼓励,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引导学生更好的完善自己,从而培养责任感。

2.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有效整合的教育网络。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只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效整合与互动才能逐渐形成。对于社会而言,对具有强烈公民责任意识的行为给予广泛宣传和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感化作用,引导和激励社会公民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另一方面,对不具备公民责任意识的行为要给予严厉批评和道德谴责,从而营造一个人人崇尚美德,人人具有公民责任意识的健康的、良好的、是非分明、扶正驱邪的社会氛围。对于家庭而言,家长应改变一切包办代替的做法,应摈弃孩子上大学是为了给自己脸上争光和光宗耀祖的自私自利的狭隘思想,教育孩子要站在社会的高度好好学习,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于学校而言,应重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生活环境,增强教师,尤其是直接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的公民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并希望社会、家庭和学校看到这个现象,能及时吸取教训,从基础做起,从娃娃抓起,让如今的“90后”以及今后的少年儿童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不缺乏责任教育,成长为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引发的思考 篇2

一、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缺失的表现形式

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普遍较差,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合作意识。

当代大学生出现两大类人, 合作意识较差。一类是独生子女, 他们大都是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独生子女特有的成长和教育环境, 使得他们相对独立但又比较自傲, 追求特立独行, 我行我素, 标榜自我, 不愿意与人交流合作。另一类人是贫困生, 大部分贫困生往往心理比较脆弱, 比较自卑, 并有不同程度的忧郁、焦虑和猜疑等心理障碍。这类学生性格内向、孤僻, 在与人交往中往往有很多顾虑, 不善于与人合作。

2. 重竞争轻合作。

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大都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面临一系列竞争, 现今高校在对大学生的评价上也往往把成绩放在首位, 如奖学金、“优干”和“三好生”的评定等都与成绩排名挂钩。而他们的竞争对手都是周围的同学, 因此, 部分大学生在对竞争的理解中只重视个人的努力和拼搏, 而忽视合作的一面, 合作能力不高。

3. 人际关系紧张。

在日常生活中, 有的大学生只关注自身的发展, 不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有的大学生独来独往, 不会或不善于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交流合作, 由于缺乏交流, 造成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上和谐性不足, 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宿舍矛盾或同学矛盾;有的大学生只顾个人埋头苦读, 不仅在学习中缺乏必要的互助, 而且寡于与他人交往, 除了学习外, 在其它能力方面表现较差, 在需要与人交往合作的时候, 往往显得手足无措;有的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 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脱离群体不合群;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过分追逐个人利益, 凡事斤斤计较, 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 社会竞争不断加剧,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专业能力水平上, 良好的合作能力也是一个优秀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不断深化的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1. 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是当前大学生合作能力现状的迫切要求。

当前, 我国高校提倡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大学生合作能力仍然较差, 表现在缺乏合作意识、重竞争轻合作、人际关系紧张等。虽然, 从许多高校问卷调查结果来看, 多数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合作能力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 但是这仅仅只是认识到重要性而已, 而在实践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实施, 存在知行分离现象。从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反应来看, 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普遍较差, 需要进一步提高。

2. 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求。

现代各门学科不断细化而又互相渗透、交叉, 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 每个科学技术的重要课题都必然牵涉到多个学科, 而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 很难单独完成,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完成, 如全球大气测量和分析有144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参加, 美国著名的“曼哈顿工程”就曾动员了15万名各类学科的科研人员, 还有中国的“神五”成功上天、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探月等重大工程无一不凝聚着数以万计的航天人的智慧和辛勤汗水。如果参与人员没有合作精神, 这些浩大工程根本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可见, 培养作为未来科技工作主力军的大学生的合作能力, 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 对促进现代科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是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要求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统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具有和谐精神的人去实现。作为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和谐精神, 包括合作精神、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丰富内涵, 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是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在校期间正是人一生中思维最活跃、各种观念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同时也是合作能力形成的最佳时期, 因此, 高等学校应当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 重视并寻找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1. 加强思想教育, 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合作能力的培养。

千里之行, 始于观念, 只有观念开悟了, 合作意识增强了, 才有合作的态度, 才有合作的过程, 才有合作能力的提高。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大学生的合作意识, 以及教育学生合作能力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如何体现等。首先, 在课程设置体系中, 加强或增补与合作能力相关的教育信息, 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公共关系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诸多课程中, 增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和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规律等知识。其次, 有计划地举办以合作能力为主题的讲座, 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请企、事业领导讲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在企、事业中如何体现, 列举大量合作成功的事例, 使学生在意识到合作重要性的同时, 也学会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如何与他人合作。再次, 在日常教育中, 做到潜移默化。教育管理者可以借助班团会、黑板报、宣传栏等阵地, 采用主题班会、系列报道、民主讨论和对阵辩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引导学生如何加强自身合作能力的培养。

2.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合作与独立、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独立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 独立是当今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而在科技进步专业分工日趋细致的今天, 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相形之下愈显有限, 个人有限的知识只有和他人的知识相融合才能取得成功。竞争能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能激发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及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合作能使学生学会与别人交流、配合及友好相处, 增强自己对团队的自豪感。竞争与合作, 无处不有, 无时不在, 每个人都要在各种事态和情况下经历合作与竞争, 竞争能够使人进步, 但人更需要通过合作求得进步, 从而奠定竞争的基础, 然后再通过竞争求得更大的发展。因此, 在日常教育中, 高校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独立、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强调大学生需要独立时, 合作也同等重要;分析合作与竞争两者之间的关系, 树立“竞合”意识, 在合作基础上竞争去实现“共赢”或“多赢”。

3. 积极开展各种团队活动, 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艺术。团队活动是大学生学习之外的重要活动形式, 学生通过团队活动实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因此, 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地举行各种各样的团队活动,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如球类比赛、拔河赛和接力赛等需要团队精神的体育活动, 辩论赛和文艺汇演及文明宿舍、先进班集体的评比活动, 等等。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团队拓展训练活动, 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胜利的快乐或失败的苦恼, 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认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总之,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树立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的理念, 把对大学生合作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去, 切实把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高校教育者应在思想和行动上重视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针对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较弱的现状,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为将来更好地适应日益合作化的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摘要: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 社会竞争不断加剧,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良好的合作能力是一个优秀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薄弱的表现形式入手, 指出培养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对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上海: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2]李峰.大学生协作精神及培养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 2000, (2) .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引发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医药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培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33-03

人民享有“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健康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一大批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医药专业知识的医药大学生是实现“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梦”的关键。然而,笔者从工作中所接触的中医药大学生和课题组进行调研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当代中医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好的,但有一部分当代医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着实令人担忧,存在着明显的缺失。本文就当代医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其成因和培育对策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探讨,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当代医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医药专业知识的医药大学生,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医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本文所说的当代医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既有当代一般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共性,也有当代医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个性,是从中华民族与疾病斗争中形成的医药文化价值观所凝炼出来的“生命至重,仁爱悲悯,博学精湛,认真审慎,廉洁淳良”的医药精神和医药道德。应该肯定,当代医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好的,是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但是,有一部分当代医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的确令人担忧,存在着明显的缺失,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习目的不甚正确

根据课题组对600名大三、大四医药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他们对“为什么学医药专业”的回答,因工作稳定、受人尊重选择学医的占33.7%,遵从长辈意愿学医的占24.3%,认为职业的神圣而选择学医的占25.2%,出于自己喜爱、兴趣的占16.8%。前两项之和达58%,可见,当代医药大学生学习医药专业的目标不正确。与此相联系的学习态度也不端正,有62.2%的同学努力学习是为了考研、就业。这就造成了医药大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知识考完试就丢了,不能学以致用。有的同学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只求及格,把很多时间用于非学习上,或者上网,或者谈情说爱,或者玩耍,着实令人担忧。

(二)价值取向有失偏颇

当代医药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主要表现为重个人价值而轻社会价值,重个人需要而轻社会需要。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价值”,缺乏奉献精神。在课题组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大三、大四600名医药大学生中,有82.6%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每两周一次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时间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义诊和自愿者服务活动;有53.4%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在各种大考备考期间牺牲自己1~2天复习时间帮助处理学校、班级公共管理事务或参加公益活动,这说明当代医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三)对待生命缺乏敬畏

当代医药大学生为了应付考研、就业考试等,只注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医德的养成,加之医疗行业常常看到生命的流逝,很容易对其他生命的痛苦、消失麻木不仁,因而对待生命缺乏敬畏感,少了一份“生命至重、仁爱悲悯”之心。例如,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就把他的室友黄洋博士研究生毒死,被法院依法判处死刑,这是一个当代医药大学生对待生命缺乏敬畏感的典型。在临床工作中常常表现出来的是对病人态度的冷漠,缺乏人文关怀和耐心的解释。

(四)就业扎堆城市大医院

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大三、大四医药大学生中,大部分的学生就业意向都是首选大城市“三甲”“二甲”大医院,少部分学生选择县医院和社区医院,很少选择乡镇卫生院和民营医院就业。其实,县以下的乡镇卫生院和民营医院是最缺乏专业医务人员的,乡镇的人民群众是最缺医少药的,他们常常为了看病会远离家门颠簸几天的时间,游走于各县、市医院。但是,我们当代医药大学毕业生多数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不愿意到基层医疗机构去建功立业,这也是当代医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此外,一部分当代医药大学生缺乏社会公德,不遵守社会公约、浪费水电,不爱护公共财物等,也是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二、当代医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成因

责任感是通过社会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内化而形成的,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对其相应社会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从人的本质看,人的责任感反映的是人的价值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责任行为的自觉取决于责任行为的长期训练,也取决于责任主体的主观自觉,即责任意识。而影响医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由于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现实社会中出现思想道德滑坡,荣辱观不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蔓延,诚信缺失。加之媒体对医药行业阴暗面的过度渲染,医药大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对社会认识片面,有的看不到社会的主流,过多关注社会、医疗行业的阴暗面,导致了医药大学生价值观过于功利,荣辱观混淆,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社会责任感淡漠。

(二)家庭教育的原因

由于中国父母望子成龙,大都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过得优越,大部分的家庭把教育当作今后谋生的工具,在对子女的职业规划教育中,更多的是职业所带来的权利和利益,择业时给子女灌输的思想多是工作要轻松、环境要好、收入要高等自我、功利的信息,而忽略了职业本身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了服务和奉献的社会责任要求,导致了医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薄弱。

(三)学校教育的原因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出政绩,更多注重的是知识的重复灌输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品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我国医药院校的品德、人文等思政教育课时不足,一般只占总课时的3%,而美国、德国占20%~25%,英国、法国、日本占10%~15%。而且教育方式单一,基本是灌输式的理论认知教育,情感认同和行为规范教育环节薄弱,导致医药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情感认同和行动环节上出现障碍。

从医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我们发现,医药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主要是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等途径被动、灌输式地获取,在医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缺乏走进职业环境中去亲身体验、主动认知医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对这个职业的责任要求的体验平台,同时缺少了长期行为训练的教育环节。

三、加强当代医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对策

(一)加强当代医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责任感反映的是人的价值观。要加强当代医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总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侧重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的培育,引导当代医药大学生正确树立“三观”。其次要加强当代医药大学生正确职业观的培育。在培育方法上,要创新学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课堂上,要更多引入事实和案例,引导学生们用理论认知去看待、分析社会、医药行业的热点问题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们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职业规划、发展,与集体、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引导学生汲取优秀的中外文化,阅读名家学术论著、中医古籍时,首先要了解名医的成长经历、行为准则和对入室弟子的教诲,通过宣传教育,各种竞赛、评优评先的示范引领,倡导“生命至重,仁爱悲悯,博学精湛,认真审慎,廉洁淳良”的中医药优秀文化。在社会实践上,探索建立学校、医院两位一体多岗位志愿者服务的实践教育平台,使实践教育成为常态,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促进当代医药大学生价值观和职业观的正确树立。

(二)加强当代医药大学生职业道德和医药卫生法纪的教育

医德医风、卫生法律法规是医药行业人员社会责任的“详解细则”,要增强当代医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要加强医德医风和卫生法律法规的教育。目前医药院校医德医风和卫生法律法规的课程往往以条例、规定的解读教育为主,缺乏与临床管理的实际相结合。现有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比较年轻,缺乏社会的阅历和专业职业生涯的经历,因此,当代医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出现了认知程度高,但知行不一,在社会责任感的情感认可和行为上出现障碍,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为了弥补医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中与临床实际管理的脱节和辅导员队伍知识结构的不足,提高教育的效果,各学校应该考虑适当安排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管理经验的医院管理人员或具有较深行医心德的医学专家,参与到医药大学生的医德医风和卫生法律法规课程教育中,并与临床各教研室主任沟通,在典型病案诊治分析、讨论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国家医改政策、卫生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纪律、医患沟通等规定、条文落实到具体医疗过程中的管理规定和流程,使医药大学生更具体形象地认知医药行业的社会责任、法律要求和行为规范,增强医药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情感认可,促进责任感行为的养成,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当代医药大学生敬畏生命的教育

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就谈不上任何教育。教育部门要行动起来,完善当下的教育,补上敬畏生命的一堂课。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所关心的这个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人、动物,并没有充分的关注,也没有让他们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这个维系着我们生命的世界,从而不时发生大学生漠视生命的高校案件。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特别是从事救死扶伤医疗行业的医药大学生,更应补上敬畏生命教育这一堂课。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是由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医学家、哲学家阿尔贝托·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提出,“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敬畏生命本身就包括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这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同悲同怜悯艺曲同工,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所以医药院校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把医学伦理学作为限定性选修课程,加强教学医院临床老师的人文素质培训,引导学生认识天地间人的生命是最为贵重的,每一个生命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荣宠、幸福,铭记“医系人之安危死生,眷属之悲欢聚散”的社会责任,培育当代医药大学生“维护人的尊严、生命权益与生命价值”的行为准则,促进社会责任感行为的形成。

(四)加强当代医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的教育指导

当前,我国最需要医药人才的地方是社区、县、乡、村,但在医药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中,它们位居末位,这与国家的医改方向背驰。要把医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落实到择业行动上,就要加强医药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要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的方向和定位。目前,医药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缺乏职业环境的体验,对今后职业的内容、劳动方式、场所、资格、能力、报酬和人际关系等信息的获取,大部分来自于临床见习和实习。而医药院校的实习、见习医院基本都是医疗设施、技术比较先进的大医院,所以造成了学生们实习、见习扎堆大医院,毕业选择只认大医院的择业主流。医药院校应探索建立学校、医院两位一体的志愿者服务机制,拓宽大学生职业体验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践活动和行为训练的平台,创造条件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医院参加就诊导诊、病患者生活照顾、协助各类医学辅助检查送检、病患者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医务管理、医院行政管理、医患协调管理、医院社区医疗点和医院技术帮扶义诊活动等,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切身感受到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特别是到县、乡、村进行技术帮扶和社区医疗点志愿服务的活动,能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基层医疗情况,让医药大学生们看到基层医疗机构也有事可谋,有业可创,也有出彩的机会,真正地感受到一名医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解决好医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障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茹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1(17)

[2]刘世保.田宏杰.基于责任事件的责任教育概念分析及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5)

[3]孔宪峰.人文素质:医学伦理教育的基点[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5)

【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2013D21)

【作者简介】罗之瑜(1971-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医德医风管理和党建。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引发的思考 篇4

责任是伦理学中古老又重要的范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中,责任的含义不断扩展,责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当代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肩负着祖国重任,更应担当起责任。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的冲击,不少大学生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模糊的倾向,责任担当意识弱化。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加强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已然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不断探索提升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重要性

责任担当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指教育者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手段和载体使青年学生明确责任,形成责任担当的意识并内化为自主行为。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他们热爱国家、乐观自信、敢于承担,但在肯定主流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利己性,重个人理想,轻社会集体理想,忽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等。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的教育势在必行。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都强调责任担当的重要性。从孔孟之道的“当仁不让”“舍我其谁”,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再到胡锦涛同志对青年“四个新一代”的殷切寄语,都体现了传统文化把责任担当教育作为培养健康人格的追求。当代大学生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通过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总书记对于“中国梦”的期许,有梦就有追求,有追求就要有奋斗和拼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必须敢于担当,积极主动为之奋斗和付出,为之不计个人得失而团结一致的信念。由此可见,我国的民族观念与教育理念对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的重视和践行。

(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素质

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是实现道德素质提升的关键所在。责任担当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德行发展的内在基础和核心,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道德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担当教育,提高责任担当意识,激发责任担当情感,内化为自觉行动。既要鼓励大学生勇于获得胜利,也要求大学生有勇于承担挫折与失败的责任,作一个敢于担当的人,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同时也要在自觉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通过这样的教育,正确定位人生价值观,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

二、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降低的原因探析

(1)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交流与传播更为迅速方便。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入侵,网络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都强烈的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使得部分学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对社会责任感的态度日渐冷漠,加上新旧道德伦理观念的冲撞,使得他们开始极少的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2)教育制度和手段的不完善。责任担当意识作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也须依靠教育来实现。但在目前的教育中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责任担当教育多局限于理论研究,缺乏实践性。其次,忽视发挥大学生在责任担当的主体性作用,多以灌输为主,没有内化为行为实践。最后,重智轻德的教育现象,造成学生只读圣贤的书呆子现状,与社会分割开来,不利于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

(3)家庭环境的影响及自我心理的不成熟。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充次着矛盾和冲突,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和溺爱使得学生出现自私、冷漠,缺乏正义感。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他们不屑于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大多奉行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他们以自我为重,很少顾及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责任担当意识薄弱,且停留在浅层的感性认识上,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大学生的这些心理不成熟性极大地制约着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途径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教育要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起到先行作用,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念之中,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其次,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培养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感,辩证的看待问题,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矛盾,加强价值判断力,践行责任担当。

(二)调动大学生责任担当主体能动性,提高责任担当意识

责任担当是道德自律的重要内容,勇于责任担当是构建高尚道德人格的必由路径。要重视人的主体需要,注重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营造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学会判断、学会负责,履行应尽职责,实现自我价值,将责任担当的坚定意志最终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习惯,从而培养大学生责任主体的身份。

(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责任担当能力

大学生责任担当主体性的提高,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责任担当,只有在承担责任的实践中才能得到良好的情感和强烈的心理体验。通过模范学习,聆听励志讲座等强化自我责任感,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开展丰富的支教活动、义工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大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切实体会责任担当的重要内涵。通过社会实践,使责任担当的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培养 篇5

摘要: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为了能够更好的继承社会主义事业,大学生理应带着神圣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责任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但是,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多为独生子女,升入大学之前,多享受着父母的宠爱,父母过多的溺爱,使得这些大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不善于团队合作的性格。升入大学后,这些大学生没有很好的适应身份与角色的转变,将在生活中养成的一些陋习带入到了校园里,在大学校园里形成了一种大学生整体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这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必须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机制,重新构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自觉的承担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篇6

(皖西学院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1005班)

摘要: 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社会举足轻重,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但纵观大学校园就会发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淡化,其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二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成功的教育好下一代就是在改变我们的未来。所以强化大学生责任感势在必行,此举需要学校、社会、大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同时注重一些方法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增强

一、社会责任感的概念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那么,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社会举足轻重,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社会责任感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自己、他人、家庭及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从狭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社会的责任。

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当今不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明显的向个人利益倾斜的特点,他们并不否认承担社会责任,可一旦涉及到具体利益时,又往往首先考虑个人得失。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主要应该具备三点品质: 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或真理;坚持实践正义原则;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

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高科技产品。正是由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努力地工作。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为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那些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人,是应该为我们痛斥的,从发动世界大战的希特勒,到侵略中国的东条英机。从事恐怖活动的恐怖分子,到鼓动他人反国家反民族的右翼势力。因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为人类的进步,为国家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我们在褒扬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也在批评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人,但是我们现在更应该从自身做起,不管是做大事还是小事,都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做,还有什么做不成呢?

如果地球上的公民,每个人都有一种大义的社会责任感,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不在有战争,我们的环境将不在遭受破坏,世界上将没有贫穷,没有饥饿,没有艾滋病。如果我们国家的公民,每个人都有一种爱国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国家将变得更强大,人们生活更幸福。

三、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

社会责任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方面,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是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对价值观、忠诚、良知、信仰的认同,是个人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的表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对祖国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伴随商品经济而来的道德的世俗化,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淡化,主要表现在重个人轻社会,重个人需要轻社会需要,重功利轻道义,重物

质需要的满足轻精神境界的升华,重索取轻奉献,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社会原因。首先当今社会已经由原来的同质社会变成了异质的多元社会。多元社会是一个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生活领域独立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形式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化的社会。这种状况使各个组织和每个人都关注于自己利益的实现,社会整体的背景变得越来越不清晰,社会整体利益变得越来越难以确定,人们因此也越来越难以对自身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产生认同。于是,人们也就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

大学生自身原因。一些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学习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上大学,而不是通过上大学来确定自己所要承担的专门职责。表面上,他们是根据社会需要来自愿地选择其所学专业,但实际上是根据哪种专业有更丰厚的经济收入来选择的。更轻松体面的工作,更丰厚收入的想法是潜藏于上大学的目的之中的。二是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已经习惯于从父母那里索取财富,从老师那里索取知识,只享受权利而没有履行义务。进入大学以后,他们认为自己是出钱读书的,有权要求修改教学计划,有权要求选课,有权要求选教师,但从未考虑自己还应该履行遵守纪律、聆听教师传授知识等义务。

四、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举措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迟早要由他们来承担,因此他们必须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主人公意识,才能担起历史重任。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小做起。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高校教育者的积极引导。

1、加强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最好的途径就是做好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弘扬传统文化,使他们的责任感转化为发自内心的行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应积极配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宽容和思维发展空间,教导他们尽量多去考虑别人,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学校应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自觉地把社会的需要内化为个人的成才目标,在对社会的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帮助他们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深厚的人文底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摆脱非文明、低级趣味的影响,可以培养大学生对人类命运的关爱、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是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入教育中。二是拓宽视野,重视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三是重视隐性教育,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人文教育。

3、建立一个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并把结果记入档案。学校教育应把社会责任感作为一项基本内容,在学生评优与升学中,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科目。同时,在社会责任感的评价体系中,应当精简和优化社会责任感的考核指标,使其在实践中可行。除了在学校,在其他领域的考核中,社会责任感也可以作为一项必要的考核内容,如在公务员的录用与政绩考评、企事业员工的录用与晋职加薪等。

4、社会应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是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也只有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才能改变。社会在引导大学生时,应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让他们及早的接触社会,使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思想上的教育,感受到自身的责任。通过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学生可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更进一步地增强社会责任感。

5、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应结合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比赛等,在这些活动

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学活动中要十分重视用富有时代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劳模人物和学生身边的“责任典型”教育激励学生,使他们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6、构建社会、家庭、学校通力协作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仅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事,学校、家庭、社会应该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就家庭而言,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父母本身也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总之,父母不仅要求孩子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学会承担各种责任。就学校而言,除了要完善和深化教育内容以及改进教育方式,还要完善责任感教育的评价、监督、奖惩机制,营造从教学到教育、从管理到服务、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全方位的责任感教育氛围。通过这些措施让大学生在学校中承担各种责任,获得直接而深刻的责任体验。此外,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以及与社会合作,与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就社会而言,从根本上说,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不单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制度性问题。目前我国的社会责任制度缺陷,主要表为在一些社会生活领域,部分公民社会责任的制度规范基本属于空白。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在教育和制度规范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引发的思考 篇7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 笔者认为, 除了大学生所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之外, 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长期学校教育的缺陷以及时代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一) 学校教育存在诸多缺陷

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的精神缺陷是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下, 当代的大学生在跨入高校之前基本上都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使得家长、老师、社会以及学生自己将所有的注意力都关注到文化课成绩上, 分数的高低成为了评价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而学生自身的天赋和才能往往被繁重的课业负担所消耗, 创新、交际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乐观、向善等一些更为重要的品质则被忽视。一个将数年的精力和时间完全花费在试题上的学生, 几乎不可能在跨进大学之后表达出对社会、对他人的关心。

而高等教育中对学生道德素质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并不完善, 使得由长期应试教育导致的精神缺陷得不到改善。目前的大学教育过多地立足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学习成绩依然在奖学金评定、入党、保研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生不仅是一个生活在课堂、学校的独立个体, 同时也是一个生活在家庭、社会中的独立个体。目前的评价和考核体系使得大学生仍然过度关注于绩点、分数, 无法形成一种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良好情怀。

高校的另一大问题是公德教育的无力和无为。在近些年学生群体已经表现出时代性差异的背景下,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却几乎毫无创新, 依然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在公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 表现为学生不愿被说教, 教师无力说教的局面。甚至在某些高校, 由于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交叉, 负责公德教育的老师已经放弃了教育职能而只履行学生评优、入党、就业指导等管理职责。此外, “两课”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和平台, 在现实教育工作中, 更多的是承担着意识形态教育的职能。爱党爱国只能视作是社会公德的一个主要方面, 并不能代替社会公德教育。在学生已经对说教式的“两课”缺乏兴趣的情况下, 倘若还指望将之视作对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只能是痴人说梦。

最后, 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众多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有了走进大学校园的机会, 这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但是, 由此带来了大学生群体结构的巨大变化,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对大学生个体更为重大的影响是, 短暂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的高校扩招政策给学生个体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就业压力。毕业即失业的忧虑, 以及住房、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压力, 使得当代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那一刻起便背负起沉重的包袱。因而, 大学生个体往往无暇顾及学校枯燥的道德教育, 更多是囿于自己的圈子, 寻求个人需要的满足。

(二)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特有缺陷

我国传统道德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建立在血缘人伦的基础上。尽管传统道德也讲究博爱, 但更讲究“亲亲”为本, 如“爱亲谓之仁” (《论语·学而》) , “亲亲, 仁也;敬长, 义也”, “仁之实, 事亲是也” (《孟子·离娄》) 。以血缘远近亲疏为准, 是很难衍生出公共交往的普遍准的, 也就是说我国的道德传统是一种私人之间的道德要素, 而非“公德”。相较于一般群体,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要更多, 因此这种“私德”传统对大学生的影响更甚。

新世纪以来, 转型期所特有的种种问题在我国社会各个层面越来越多地呈现。一方面,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的节奏加快, 学校教育和大学生的个人学习都表现出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 经济效益和物质需要的满足成为了社会和个人的主要奋斗目标。大学生受此价值观的影响, 往往忽视自身的精神修养, 放弃高尚的精神追求, “价值主体唯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评价利己化”[1]。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往往被束之高阁, 其约束、调节行为方式的作用被弱化。

在当下中国, 信仰的缺失是造成诸多社会问题的原因之一。信仰最初仅作为宗教的崇拜和基本教义的遵行, 但宗教的一些精神, 如“爱邻如己”“平等兼爱”“乐善好施”等都是社会公德的体现。此外, 信仰更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超越, 是一种精神的独立。我们不能要求大学生遵行宗教精神, 但大学生应当具备一种精神的独立, 道德信仰的坚守。倘若学生无法树立对“真、善、美”的社会基本价值的信仰, 那么要求和约束大学生遵行社会公德无疑是一种奢望。

公民精神的缺失也是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如果共同体的成员无视公共道德规范, 对公共福祉淡然于心, 那么共同生活的秩序面临瓦解, 共同福祉将面临危机, 个人福祉也无法实现。”[2]在改革开放之后, 虽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共生活的空间得以扩大, 民主法制得以建立, 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们并没有形成基本的公民精神。体现在大学生身上, 那便是对时事政治既表现出高涨的热情, 但又往往容易受网络、传媒的舆论影响, 没有一个审慎节制的态度。在参与公共生活、表达公共意见的时候, 不能够充分听取对方的意见, 不能对他人的权利表示尊重并履行自身的义务。因此在转型社会中, 大学生在强调尊重个人权利、利益的同时, 尚未认同个人与社会利益的联系, 公德意识、公民意识仍十分匮乏。

此外, 社会对大学生公德教育的侧重点也是不适当的。目前的公德教育表达出对高层次的道德水平的偏爱, 过分地理想化, 很少关注实践行为。“根据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由于主客观原因, 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 达到高水平道德境界的人毕竟是少数。”[3]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倘若仍将少数人才能达到的水平作为多数人的标准, 这明显是不适当的。更为重要的是, 社会公德的教育更应当注重实践行为, 而非道德法则的理想。

二、关于提高当代青年社会公德的思考

(一) 坚守德育的教育本质, 完善现有的学校教育体制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独立地完善人格, 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因此长期以来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以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应该有所变更。基础教育要侧重学生基本道德理念的建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性情的陶冶等方面, 这样将为未来的高等教育提供人格相对独立完善的大学生群体。基础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父母和中小学的教师需要有长远的战略心态, 切忌任何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

而对于当下的大学而言, 高等教育的一些变革在所难免。首先是高等院校招生体制的变革。只要高考的指挥棒存在一天, 应试教育也就会存在一天。近些年来, 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并且形成了一些共识。在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提出了“择优、自主、推荐、定向、破格”[4]等五类多元录取机制。这样的改革将进一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降低考试成绩在招生录取中的影响力, 从而使得中小学教育的导向发生变更, 即由培养会考试的学生变为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人格。

(二) 创新公德教育的方法, 改革公德教育模式

高等教育必须对改革传统公德教育的内容、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首先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增加课程内容的时代感, 渗透知识经济时代所必须的道德素质, 使社会公德标准更具可行性。其次要变更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 加强道德实践, 可以更多地采用课堂讲座、实例教学、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同时, 要调动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研究的积极性, 使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增强公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 改变道德教育的错误思维, 建立大学生社会公德底线

“德育的改进并非是要改变既存的难题, 而是要调整德育的目标, 加强真实道德场景下的身体体验。”[5]道德理想可以是宏大的, 也可以是乌托邦的, 它表达一种道德的追求, 是使人向善的。对大学生我们可以适当提高道德标准, 设立一个公德理想国, 引领着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但是, 社会公德的基本逻辑是避免人作恶, 这是作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存在的, 对大学生而言也是道德底线。因此, 道德教育在基本理念上, 除了设定道德理想外, 更应当设立一种道德底线, 改变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重大德、轻小德”的弊端, 即改变小的时候讲共产主义理想, 长大了讲社会公德这样本末倒置的教育思路。

社会公德底线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 即适当性和牢固性。我们要为大学生量身打造一个适当的社会公德标准。道德的约束力体现在底线上, 因此, 一旦大学生突破了这样的社会公德底线, 就应当受到强烈的谴责, 也可以借助制度的规范, 使得大学生逾越底线的行为承担必要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四) 建立公德行为奖惩机制, 坚决捍卫大学生的公德底线

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机制必须依赖相应的奖惩机制。社会公德底线是对大学生道德行为设置的最后一道防线, 对底线的捍卫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好坏。因此, 高校应当以大学生的行为为主要目标, 建立一个适当的道德素质评价体系。

在基本思路上, 必须加大道德素质在学生管理和总体评价中的权重, 适当降低考试成绩的比重。对于在道德践履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要表扬, 在评优评先、入党、就业评价上给予优先考虑。对于在道德践履方面表现不好的学生, 要进行批评教育, 尤其是对于那些违反社会公德乃至触犯校规校纪的同学要予以严肃处理, 产生一定的“警戒效应”。并且将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道德实践情况向其家庭反馈, 使其家庭成员参与到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中来, 形成完整的德育体系。在一定范围内, 高校还可以探索建立大学生操行评定档案, 将其道德行为作为就业或升学的评定依据, 提高其触犯公德底线的成本。

(五) 促进大学生公共生活的开展, 培育大学生的公民精神

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是公德观念形成和行为履行的主要途径, 而公民精神的形成更是社会公德的一个内在化的要求。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还比较狭窄, 还没有与社会互动的机会, 因此对自身在公共生活中应该如何作为, 他们只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而没有理性的认知。

大学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等活动, 在这些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公德标准, 实践公德行为。同时, 学校要加强对活动以及高效BBS等大学生聚集领域的管理, 建立起规范的管理体制, 使大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正确认知。另外, 要加强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陶冶, 帮助大学生形成理性的公民认知、审慎节制的公民态度。只有这样, 大学生在参与公共生活时才能尊重他人, 爱护自己, 而这恰恰是社会公德的基本价值所在。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关系到整个社会公德水平的提升。我国的道德传统、教育体制以及转型社会的一些特殊现象, 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了公德失范的现象。有必要对教育体制进行调整, 改革道德教育方法, 建立社会公德底线并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促进大学生公共生活的开展, 培育大学生的公民精神。

关键词:社会公德,高等教育,公德底线,公民精神

参考文献

[1]邓海霞, 吴敏英.试论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J].财经界, 2006 (8) :253.

[2]金生鈜.公共道德义务的认同及其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3) :4.

[3]李国琴.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问题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06 (23) :79.

[4]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30/info1280446539090830.htm, 2010-07-29.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引发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价值观;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108-02

追求人生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应该是现代人,尤其是21世纪青年大学生人生思考和求索的热点和中心。科学的人生信仰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动力、行为的指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推动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精神动力,也是构成和谐人格的组成部分。因此,高素质的大学生应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信仰,并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把个人学习的进步与个人的发展、综合素质提高起来,把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自己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然而,当代大学生在追求人生信仰的过程中却走入盲区,频频出现因信仰缺失而引发的价值观偏离的现象。

一、大学生信仰缺失所引发的价值观偏离现象

在国内某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关于“要不要有信仰”与“要有什么样的信仰”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的理想就是要成为市场的弄潮儿和佼佼者;有的学生认为:在当今时代,理想和信仰是一种奢侈品,将理想庸俗化为所谓“理想、理想,有利就想”;有的学生对社会主义产生误解、失去信心,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只是一种“浪漫主义”和“乌托邦”;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随着东西方冷战时代的结束以及意识形态对抗的终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已成为一种过时的理念,能赚钱的就干,利己的就学,相反的就不干、不学[1]。这些是当代大学生信仰“滑坡”现象的一种体现。80年代初起,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将雷锋、张海迪、保尔·柯察金等作为时代的偶像,将“为人民服务”、“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作为人生谏言,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声声呐喊中追求人生的意义。然而到了今天,许多的大学生会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偶像是谁”、“人生的路呀,为什么越走越窄”、“我们究竟出了什么毛病”的疑问中迷茫地生活,信仰的缺失带来价值认知模糊、价值主体偏离,继而伴生了他们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无所追求。于是许多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主体偏离的市场化倾向、世俗化倾向和实惠化倾向,转而去崇拜物质、功利与享乐,直接导致了其精神世界的空虚与低俗化,这已成为大学生人格缺陷的又一主要特点。

(一)大学生价值观世俗化倾向

在高速运转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浅显的、另类的社会新潮不断被激起,而部分当代大学生深陷追求时尚之中,更有甚者将追求近利、追求潇洒作为其人生信条,将其在作为自身的个性特征凸显、张扬。他们在各种新潮面前,竞相仿效,唯恐落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自主选择了人生,实际上却被世俗化的潮流左右。在近几年里,大学校园在各种潮流的冲击下,曾先后掀起过出国热、读研热、打工热、经商热、家教热等等。这一个又一个热点的闪现和转动,既是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和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又是大学生尚不能把握价值观变革的深层内涵的结果。这充分地说明了大学生因自制力差、对人生的认识不够,而极易因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的诱惑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这些都表现出了大学生在人生目标的选择上的浮躁以及对人生认知偏差的社会现实。

(二)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市场化倾向

将依照“市场行情”作为塑造自我的原则,并以此实现自身价值,而理由仅仅是为了适应社会选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思想冲击着人的传统观念,人的欲望逐渐得以张扬,有的大学生将学习与个人素质发展的动机逐渐利益化,他们努力撇清“有用”与“无用”,坚持有用才是真理,认为只有获得奖学金、评选上各种荣誉奖项才能证明个人价值,才能在以后的巨大的就业压力下生存下来。另外,在做事、交友等问题上都以是否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为标准进行选择,于是出现了重专业轻基础、重智育轻德育、重有形证书轻无形综合素质提高的现象[2]。他们往往会以市场倾向替代其人生信条,无暇顾及一些深层次人生价值的思考,其人格也极易被市场化。

(三)大学生价值观的实惠化倾向

校园内最常见到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实惠化倾向,校园内许多大学生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物质的追求上,倾心于社会上的明星范、大款派,并愿意将父母给的生活费甚至学费花在流行的服装、新奇的饰品、多功能手机、高端电脑等“大学奢侈品”上,以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作为其人生的全部价值。如近几年校园内普遍的透支消费现象致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跻身“校园负翁”的行列,而这些负债现象并不是因为学业的需要,只是为享受虚荣进行的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另外,随着近几年“美女经济”的日渐升温,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参与到选美、征婚、模特秀等媒体炒作的作秀节目中,更有甚者一些长相较好的女大学生竟理直气壮地做起了“二奶”。而有的同学因为自己的相貌平平,对未来就业丧失了信心,并产生了自卑感,甚至因“貌丑”而产生了“负疚感”。2010年南京某高校的一名女大学生为整容竟扬言卖肾。“美女经济”已成为泛滥之势侵入校园,它为女大学生们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造成校园精神文化低俗化[3]。大学生信仰迷失、价值主体偏离伴生了精神世界的空虚与低俗化的态势已诱发了自由放任和分散无序的有害现象,这与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取向相悖。

二、重构大学生信仰教育路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20世纪的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整个人生是一幕信仰之剧。没有信仰,生命顿时就毁灭。坚强的灵魂在驱使时间的大地上前进,就像石头在湖上漂流一样。没有信仰的人就会下沉。”[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其信仰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增强自我教育意识,提高社会主义信仰重塑的自主性

青年大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通过有效的自我构建方法和技巧重塑社会主义信仰,有利于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价值观自我构建能力。大学生社会主义信仰重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倡导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广泛涉猎各种经典作品,并能够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汲取养分,丰富他们对社会主义信仰的情感体验。在经典艺术作品中大都蕴涵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流淌着动人的人间真情,无论是崇高的人格、美好的感受、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还是自我实现人生的典范,都可以在经典艺术海洋中寻找到可以借鉴的精华,这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提高审美素养、增强辨别美丑能力的最直接的办法[5]。二是鼓励大学生依自身情况选择名人名言或者警世格言作为人生奋进的座右铭。毫无疑问,健康积极的座右铭可以帮助大学生省察克己,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将座右铭作为其人生准则来执行,这样可以帮助价值观方向更明确。

(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发挥其信仰教育功能优势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生活形式和物质形态。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营造全学校师生团结、求实创新、明礼诚信、具有活力的文化氛围,以积极的先进文化背景引导大学生确立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学校领导层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坚持科学治校、民主办学的宗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推行开来,注重深入挖掘学生个体的精神生命,开展信仰教育,使大学生在“志存高远、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办学理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要组织开展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文化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体育锻炼活动等。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大学生信仰发展的多元化要求,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朝着健康、崇高与完善的方向发展,更加主动地为学生们提供锻炼自身能力和展现个人魅力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获得知识和经验,更好地引导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三)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价值感的养成

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更好地促进其品行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的行为方式,深刻认识其社会责任,并进行自身的发展定位,从而能够及时地为适应未来社会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学科专业和学术性研讨活动。结合专业学习、就业实践、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开展社会实践、科技活动与职业训练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开发、科研成果转让、推广以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参与创业设计。通过学科专业和学术性研讨活动,巩固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以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为培养具有和谐人格与创新队伍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

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社会调查是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有目的、有组织地去企业、农村、社区等地,进行参观和访问,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结果的社会活动。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现实,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走社会调查、调研与挂职锻炼相结合的道路,开展以培养能力、科技服务、接触社会、奉献社会为目的的挂职锻炼。

三是各类社会服务活动。社会服务的核心是“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通过参加各类社会服务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内容广泛,贴近生活,使大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生活感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树立良好的情感、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罗承选,丁三青,蔡世华,杨秀.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47.

[2]徐素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305.

[3]罗梦华.美女经济下的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J].企业家天地,2008,(07):127.

[4]董琴.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信仰教育[J].安徽理工大学报,2009,11(1):23.

上一篇:庆六一暨艺术节主持词下一篇:股权结构设计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