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A论文

2024-05-24

免疫球蛋白A论文(共7篇)

免疫球蛋白A论文 篇1

1 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

1.1 免疫比浊法

免疫比浊法适用于自动化分析, 免疫散射要有专门仪器, 免疫透射比浊法可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多数生化自动分析仪要求反应在10分钟内完成, 所以必须有高活性抗体和合适的反应体系, 且检测血清用量大, 在常用PEG反应体系中存在明显的非特异性反应, 需依赖表面活性剂作用来加速反应速度和减少非特异性反应。Levine等设计免疫比浊自动反应体系中含22.5g/L PEG, 2g/L明胶等表面活性剂, 10分钟反应线形范围>2.6g/L, 不受蛋白纤溶酶原 (pg) 、ApoB、TG等干扰, 能识别11种LP (a) 的多态型, 与ELISA有良好相关性。

1.2 粒子增强免疫比浊测定法

原理与免疫比浊法一样, 主要区别在于从抗血清IgG后, 吸附或交联于胶乳表面, 因其有一定粒径, 可增强光散射强度等原因, 可使度法灵敏度达到ng/ml水平。同时因抗体的固相化, 增加了稳定性。

本次评价采用市场上常用的普通免疫比浊法的试剂盒, 与粒子增强免疫比浊测定法的试剂盒进行比较, 以了解现在市场上采用不同方法试剂的现状。

2 采取的主要实验方法

2.1 实验所用试剂

免疫比浊法:罗氏:646866;

粒子增强法:第一化学:815RA1 (试剂) 813 RA1 (校准品) 迈克:0611031。

2.2 实验仪器

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100。

2.3 实验结果:

1) 准确性测定2适用于免疫比浊法试剂。

注:1) 罗氏Control范围1适用于粒子增强法试剂, 范围

2) Bio-Rad Control范围1为Beckman Coulter IMMAGE标示值, 范围2为Roche cobas

INTEGRA标示值。

由罗氏Cfas结果可知, 罗氏结果偏高34.44%, 而第一化学与迈克结果接近, 偏低很多;由罗氏Control 1结果可知, 罗氏试剂结果在标示范围内, 而第一化学与迈克结果接近, 低于下限值;由罗氏Control 2结果可知, 罗氏结果在范围内, 而第一化学与迈克结果仍然低于范围下限;由于Bio Control说明书上没有提供日立机型的参考范围, 故将其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结果均进行比较, 除迈克Bio Control2的结果在Beckman Coulter IMMAGE的标示范围内, 其他结果均不在标示范围内。

2) 相关性测定

将罗氏, 第一化学, 迈克3款试剂同时测定55份人血清样本 (注:Lp (a) 含量超出线性范围, 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测定, 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 结果统计如下:

有以上结果可知, 第一化学与迈克结果相近, 相关系数R=0.9908, 相关性很好;而罗氏与第一化学的相关系数R=0.9129;罗氏与迈克的相关系数R=0.9120;相关性不够好。

3 结论

从以上数据结果表明, 第一化学与迈克公司的LP (a) 的定量测定试剂盒所测得的结果较为相近, 普遍结果都要比罗氏公司的LP (a) 的定量测定试剂盒的结果低上不少, 究其原因可能第一化学与迈克公司的试剂盒均为粒子增强法试剂, 体系相近, 所以结果也相近;而此次试验中罗氏公司的试剂盒为常规的免疫比浊法试剂盒, 且所用抗体为多抗, 所测结果则较高。罗氏公司的试剂盒在测定罗氏control的结果都在给定的范围内, 而第一化学与迈克的试剂盒的结果则偏出范围外, 低于给定范围的下限, 而且测定的Bio-Rad Control的结果几乎都偏出所给参考范围;在相关性实验中也体现出第一化学与迈克由于都是粒子增强法试剂盒, 故相关系数达到0.9908, 而罗氏试剂盒所用方法不同, 与第一化学, 迈克公司的试剂盒的相关性并不好。说明市场上不同体系的LP (a) 的定量测定试剂盒所测得的结果差异很大。

早在2004年, IFCC的生物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就接受了“IFCC SRM 2B”为国际上第一个LP (a) 免疫测定的WHO/IFCC国际参考物质, 该参考物质的每个安瓿内的LP (a) 为0.1071nmol。但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计算单位为mg/dl, 又由于LP (a) 结构内含的apo (a) 具有多态性, 特别是环饼区域K4的第2段中的相似环饼从3~40个不等, 使得apo (a) 的大小从187kDa到662kDa不等, 也就导致LP (a) 的分子量的不确定, 故无法在2个单位间通过分子量进行换算, 因此从SRM 2B溯源的值无法在市场上得到普及, 造成现在市场上各体系间的差异,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 以SRM 2B为基准溯源的结果能直接应用于临床, 解决类似差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Albers.J.J, et al.The Unique Lipoprotein (a) :Properties and Immunochemical Measurement.Clin Chem.1990, 36 (12) :2019-2026.

[2]张丽霞, 只野寿太郎, 山本匡介.脂蛋白是最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7, 20 (3) :167.

[3]杨昌国, 许叶, 李清华.脂蛋白 (a) 的结构和免疫化学测定中的难题.临床检验杂志, 1993, 11:42-44.

[4]王红, 庄一义.血清脂蛋白 (a) 的免疫比浊测定法.临床检验杂志, 1991, 9 (4) :184.

[5]Molinari E.A, et al.Immunoturbid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lipoprotein (a) :improvement in the measurement of turbid and triglyceride-rich samples.Clin Chim Acta235 (1995) :59-69.

[6]董军, 李健斋.血清脂蛋白 (a) 测定方法研究进展.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7, 20 (1) :52-55.

[7]李建军, 庄一义, 汪俊军.人血清载脂蛋白 (a) 的多态性检测.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4, 17 (1) :22-25.

免疫球蛋白A论文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Ig A患者9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 每组各30例, 其中A组男16例, 女14例, 年龄27~65岁, 平均年龄 (45.2±5.7) 岁, 其中B组男14例, 女16例, 年龄28~64岁, 平均年龄 (45.9±4.1) 岁, 其中C组男15例, 女15例, 年龄26~66岁, 平均年龄 (46.1±9.4) 岁, 对比三组患者资料, 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治疗方式。给予30例A组患者贝那普利药物治疗:口服10 mg贝那普利, 每日1次。给予30例B组患者雷公藤多苷药物治疗:口服20 mg雷公藤多苷, 每日3次。给予30例C组患者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口服10 mg贝那普利, 每日1次;口服20 mg雷公藤多苷, 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1.3评定标准:观察患者24 h尿蛋白水平。按照我院相关规定,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其中,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 患者的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达75%以上为显效;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 患者的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50%~75%为有效;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 患者的24 h尿蛋白水平没有下降或者下降水平低于50%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统计三组临床数据,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 通过χ2检验计数资料, 通过t值检验计量资料。当P值>0.05, 说明两组结果无显著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当P<0.05, 说明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 收集三组患者临床数据, 其中, A组显效例数为7例 (23.33%) , 有效例数为10例 (33.33%) , 无效例数为13例 (43.34%) ;B组显效例数为6例 (20.0%) , 有效例数为9例 (30.0%) , 无效例数为15例 (50.0%) ;C组显效例数为14例 (46.67%) , 有效例数为12例 (40.0%) , 无效例数为4例 (13.33%) 。C组显效例数比A组多7例, 比B组多8例, C组无效例数共4例, 比A组少9例, B组少11例, C组治疗总效率为86.67%, A组为56.66%, B组为50.0%, C组比A组高30.01%, 比B组高36.67%, C组治疗效果最好, 与A组、B组相比较, 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

2.2对比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水平:治疗前, A组24 h尿蛋白水平为 (645.2±125.7) mg/24 h, B组24 h尿蛋白水平为 (625.2±155.9) mg/24 h, C组24 h尿蛋白水平为 (649.2±193.2) mg/24 h, 三组患者24 h尿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后, A组24 h尿蛋白水平为 (358.2±154.7) mg/24 h, B组24 h尿蛋白水平为 (324.2±187.21) mg/24 h, C组24 h尿蛋白水平为 (214.2±109.4) mg/24 h。C组患者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B组, 三组数据存在差异 (P<0.05) 。

3讨论

Ig A疾病在临床治疗中, 多采用降压药物、激素药物治疗[2], 雷公藤多苷和贝那普利是其中典型代表, 雷公藤多苷药物从雷公藤中提炼出有效成分, 能够起到抑制体内细胞免疫、抗炎杀菌、体液免疫等效果[3,4,5,6], 可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等, 将其与贝那普利相结合, 应用在Ig A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能有效降低激素等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提升临床疗效。

本研究中,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 C组患者显效例数为14例, 比A组多7例, 比B组多8例, 且治疗效果为86.67%, 比A组高30.01%, 比B组高36.67%。同时C组24 h尿蛋白水平为 (214.2±109.4) mg/24 h, 明显低于A组和B组, 说明C组治疗效果最显著, C组与A组、B组数据相比较, 存在差异 (P<0.05) 。综上所述, 在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时, 加入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的方式, 有利于降低患者24 h尿蛋白水平, 值得大力在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90例为该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 A组施以贝那普利药物治疗, B组施以雷公藤多苷药物治疗, C组施以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对比三组患者24 h尿蛋白和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 C组患者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A组和B组, 治疗效果也显著优于A组和B组, 3组数据存在差异 (P<0.05) 。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用于治疗IgA中, 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尿蛋白水平。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A肾病,贝那普利,雷公藤多苷

参考文献

[1]关毅标, 罗福漳, 赵学峰.雷公藤多苷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 31 (10) :787-789.

[2]李元宁.90例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LGA肾病的可行性观察[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5, 11:132-133.

[3]王晓燕.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Ig A肾病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 (14) :130-131.

[4]杨忠民, 沈世忠, 胡义阳, 等.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4, 30 (11) :994-995.

[5]沈世忠, 杨忠民, 蔡佳盈, 等.阿托伐他汀联合雷公藤多苷对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血脂和尿蛋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 31 (3) :227-228.

免疫球蛋白A论文 篇3

关键词:免疫透射,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球蛋白,补体

临床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Ig G、Ig A、Ig M) 和补体 (C3、C4) 的测定方法主要采取免疫透射和免疫散射比浊法, 本次研究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仪器进行检测, 将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5月~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06例, 女94例, 年龄22~56岁, 排除感染性疾病及系统性疾病。所有样本浓度均符合 (CISI) Ep9 ̄A2中的要求, Ig G、Ig A、Ig M、C3、C4各浓度的水平尽量覆盖, 无黄疸、无脂浊、无溶血。

1.2 方法

健康体检者空腹采取静脉血3ml, 放置于不抗凝的无菌试管中, 分离血清并放置于一20℃冰箱中贮存备用;先用生理盐水对待测血清标本进行稀释, 测Ig A和Ig M时, 血清不稀释;测Ig G, 血清与生理盐水按照1:10的比例稀释;免疫透射比浊法采用贝克曼Dx C800生化分析仪, 免疫散射比浊法采用贝克曼IMMAGE800, 分别参照试剂盒及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评估标准

1.3.1 批内重复性试验和批间重复性试验

批内重复性试验操作方法:分别取各检测项目中3份混合血清的高、中、低值, 将每份血清用两种方法重复检测5次。批间重复性试验操作方法:分别取免疫球蛋白 (Ig G、Ig A、Ig M) 和补体 (C3、C4) 的混合血清的高、中、低值, 然后分成8份标本贮存于-20℃冰箱中, 每天检测, 共检测8d, 并且每天检测时用2种方法检测1份标本。

1.3.2 比较方法试验

主要是评估两种测定方法的偏差。用5d时间做比较方法试验, 每天选取两份新鲜样本进行测试, 按照1 ̄2再2 ̄1的顺序做两次测定免疫球蛋白 (Ig G、Ig A、Ig M) 和补体 (C3、C4) 五项指标。

1.3.3 线性方案试验

选取6管混合血清 (第1管为原浓度, 第2 ̄6管分别按比例用生理盐水稀释) , 用两种方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各指标的高值, 并分析测试结果[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重复性试验结果对比

两种方法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均较好, 批内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CV均值除C4 (透射法) 外均小于3%, 批间重复性试验CV均值除C4外均小于5%。见表1。

2.2 两种方法检测各指标的预期偏差和相对偏差对比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检测免疫球蛋白指标时有较高的可靠性, 检测补体C3时, 低浓度点偏差达到15.34%, 补体C4高浓度点偏差达到14.56%, 需引起注意。见表2。

3 讨论

免疫透射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是临床用于检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常用方法, 其检查原理相同, 只是采用的检测仪器和光信号有所区别。散射比浊法是一种免疫化学分析技术, 能快速、微量的对体液中特定蛋白质成分能自动化检测。传统认为散射比浊法比透射法准确度高, 更灵敏, 然而近10年来免疫透射比逐步成熟, 也逐渐替代了散射比浊法[2]。

免疫透射比浊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通过对复合物形成量进行测定后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的方法。技术要求:待测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有足够大的分子量;保证抗体过量并具备高亲和力;检测过程中具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具备足够多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数量[3]。免疫散射比浊法的原理是用一定波长的光沿着水平轴照射经过溶液时遇到其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光线被粒子颗粒折射下发生偏转后会产生散射光, 光线偏转的角度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大小、多少密切相关, 也与发射光的波长密切相关, 光的强度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 表示待测的抗原越多, 形成的复合物也就越多, 散射光会越强[4]。技术要求:检测时对光源强度、波长、测量角度及反应时间应进行适当选择, 抗原浓度要保证合适, 对离子的PH值、强度要选择适宜。

就本次研究而言, 两种方法分别检测免疫球蛋白 (Ig G、I-g A、Ig M) 和补体 (C3、C4) 各指标浓度水平具备良好的相关性, 而补体各指标检测时低浓度样本出现偏差较大, 可能因低浓度样本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较少, 可选择散射比浊法[5]。从检测精密度而言, 两种方法批内与批间重复性试验检测变异系数CV分析, 其中检测免疫球蛋白Ig G时, 散射比浊法CV值均高于透射比浊法, 透射比浊法的CV值较低, 重复试验更加准确, 可见透射比浊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明显优于散射比浊法。其它指标的精密度基本符合要求[6]。透射法与散射法对比还具备抗干扰能力强、仪器投资成本较低、试剂消耗成本低、血样可直接与生化检查样本合用, 降低了采血成本, 检测时间短等优势。总之, 两种检测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相对而言, 免疫透射法更加实用和便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华, 罗玲, 何桂儿, 等.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20) :2733-2734.

[2]石莉萍, 张利方, 秦滢, 等.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胱抑素C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监测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 (7) :901-902.

[3]刘少华, 邓文平, 李燕.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结果比较[J].重庆医学, 2012, 41 (15) :2034-2035.

[4]阮文清.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的结果分析[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2, 11 (3) :866-867.

[5]张倩, 周敬静, 徐华.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的比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2) :2530-2531.

免疫球蛋白A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9例患儿中, 男48例 (53.93%) , 女41例 (46.07%) , 年龄最小8个月, 最大6岁, 以1~3岁年龄段发病最多, 病程3~12天, 最长15天。此组病人为春秋季节发病。

1.2 临床表现

1.2.1 一般表现

89例 (100%) 均出现不同程度体温升高, 其中体温在37.5~38℃18例 (20.23%) , 38~39℃51例 (57.30%) , 39℃以上20例 (21.34%) 。发热持续时间1~6天, 平均2~4天。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咽痛、纳差;少部分患儿有流涕、呕吐、腹泻、虚脱无力, 咳嗽、惊颤或短暂抽搐, 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相似。

1.2.2 口腔表现

89例中, 61例 (68.53%) 有口腔疱疹。疱疹大多分布于唇、舌、牙龈、颊、硬软腭等处, 以舌侧缘, 软腭、颊粘膜多见。大小为1~5mm, 边缘充血, 1~2天后破溃, 形成了针尖至黄豆或者苞谷米大小的假性溃疡, 表面覆盖着一层浅薄的黄色假膜, 有3~5个甚至数十个不等, 部分可融合成片;溃疡处疼痛明显, 致患儿有时拒食, 流涎、神差, 痛苦面容。病程较短, 发热消退后口腔粘膜立即恢复正常。

1.2.3 皮肤表现

本组89例患儿其中87例 (97.75%) 出现皮疹。皮疹与口腔疱疹几乎在同期出现。先为斑丘疹或玫瑰色的红斑, 12~24h以后逐渐转为疱疹。发病部位主要以足底、手掌、指趾屈面、肛周等表皮较厚且容易受到摩擦的地方为主。典型者为米粒至黄豆、苞谷米大小, 呈水疱性, 呈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3~6mm。疱疹清澈透明, 周围绕以红晕。表面较厚, 不容易破溃。而膝部和臀部则往往以红斑或丘疹为主要表现, 严重者左右对称。有轻度痒感。一般5~7天消退, 不留任何色素沉着。

1.2.4 神经系统表现

患儿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 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1.2.5 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 口唇紫绀, 咳嗽, 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罗音或痰鸣音。

1.2.6 循环系统表现

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 指 (趾) 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 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1.3 辅助检查

本组89例入院后均进行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其中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正常值以下47例 (A组) (52.80%) , 正常值以上者42例 (B组) (47.19%) 。X线片检查, 6例 (A、B各3例) 胸部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征象, 即双肺纹理增多、紊乱, 有少许斑状片状阴影, 边缘模糊。21例 (A组12例, B组9例) 各种血清酶 (血丙氨酸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α-羟丁酸脱氢酶) 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1.4 治疗方法

所统计的89例患儿以抗病毒为主。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滴注,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0.5~1.0g/kg, 分2~3天用。对于高热、纳差者, 给予糖盐、糖、能量合剂、水溶性维生素静脉滴注。对于白细胞总数升高或继发有细菌感染者82例 (A组43例, B组39例) 合理选用抗生素 (头孢地嗪、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 抗感染。出现肺水肿者 (A组4例, B组3例) 给予人工通气治疗。出现中枢神经损害 (A组5例, B组3例) 加强脱颅压及抗炎治疗。A组17例、B组11例患儿配合用中药针剂痰热清静脉滴注加强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和镇静安眠。出现并发症时给对症治疗。

1.5 疗效标准

统计患儿的发热时间 (持续天数) 、肺水肿发生率、中枢神经损害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低、死亡人数,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见表1。

2 结果

经过及时隔离治疗和有效护理, 86例治愈, 治愈率为96.62%, 3例死亡 (死亡率0.3%) 。两组的疗效统计数据一致。

3 讨论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 传播快, 传播途径复杂, 流行强度大, 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大流行。本病属于自限型疾病, 多数在1周内痊愈, 但由EV71感染的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 故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 易死亡。既往每年均有散发病例, 以5~8月份为主。2008年卫生部即将其列为丙类传染病, 病源为小RNA病毒种、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 (Cox) 、埃克病毒 (ECHO) 和肠道病毒71型 (EV71) , 其中EV71型及CoxA16型最常见。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 以1~3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89例到我院隔离治疗显示, 当一个地区有手足口病暴发流行时, 出现一定数量危重病例不可避免。应做好抢救预案及各种抢救药品、设备准备, 加强医务人员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技术培训。本组89例患儿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者 (47例) , 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效果较好, 其肺水肿发生率、中枢神经损害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低, 统计学分析P<0.05。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输注免疫球蛋白的疗效与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 (IgG) 的关系。方法 对输注免疫球蛋白8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 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者 (47例) , 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效果较好, 其肺水肿发生率、中枢神经损害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低, 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除隔离、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患儿外, 当检测发现患儿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时, 应及早输注足量的免疫球蛋白, 可大大提高治愈率, 缩短病程, 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免疫球蛋白

参考文献

[1]陆国平, 李兴旺, 吕勇, 等.危重症手足口病 (EV71感染) 诊治体会[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8, 15 (3) :217-220.

[2]方玉红, 崔晓明.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和脑膜脑炎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09, (6) .

[3]郑杰, 冯佃芹.手足口病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04, 11 (3) :360.

免疫球蛋白A论文 篇5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治疗效果

现阶段,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10%~35% 的患者会发展成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主要是由于血小板抗体与细胞免疫介导血小板遭到破坏或者是血小板的生成出现障碍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1]。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存在出血症状以及血小板减少等, 成人往往呈现为慢性病程, 且大部分患者的病因相对来说比较模糊, 少数与感染有着密切关系[2]。从治疗角度出发, 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大剂量激素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以及抗CD20 单抗治疗等。为了探讨免疫球蛋白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 本文选取2013 年3 月-2015 年6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36 例, 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 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于2013 年3 月-2015 年6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36 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 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黏膜出血症状, 所有患者在治疗之血小板计数均低于20×109个/L。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 每组各18 例。观察组中男10 例, 女8 例, 年龄14~76 岁, 平均 (36.1±2.7) 岁;病程3~10 年, 平均 (5.1±1.3) 年;对照组中男9 例, 女9 例, 年龄15~75 岁, 平均 (36.0±3.1) 岁;病程3~11 年, 平均 (5.3±1.1)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 泼尼松片口服治疗, 剂量为1 mg/ (kg·d) , 2 次/d, 共服用两周后逐渐减少用量直到维持到停用。给予患者全反式维甲酸药物治疗, 剂量10 mg/ 次, 3 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免疫球蛋白, 剂量为400 mg/ (kg·d) , 实施静脉滴注, 并连续治疗7 d。两组患者的疗程都是四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1)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具体疗效判定标准如下, 控制:在接受治疗一个月后出血症状已经完全消失, 且血小板计数>100×109个/L, 并持续了三个月以上;显效:出血症状基本消失, 血小板计数上升到50×109个/L或者比原来上升了30×109个/L, 并持续两个月以上;有效:出血症状好转, 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相比上升了≥ 30×109个/L, 但是仍然<100×109个/L, 维持一个月;无效:出血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且血小板计数没有上升或上升了但<20×109个/L[3]。总有效= 控制+ 显效+ 有效。 (2)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情况、血小板上升时间以及恢复正常时间, 并做好详细记录。 (3)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主要包括恶心、肺部感染及肝肾功能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 对照组为61.11%,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血小板水平比较

治疗前,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的血小板上升时间与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3。

3讨论

现阶段,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在10%~30%, 然而并不都是由于出血症状所引起的死亡, 一部分原因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造成的[4]。美国血液学会以及英国血液病委员会指出,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治疗目的在于控制出血症状及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而不仅仅是提升血小板计数。因此, 有效控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是非常必要的[5]。目前, 免疫球蛋白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显著, 对出血症状有着良好的控制作用, 一般情况下在用药之后都会使出血症状消失, 但是现阶段对于免疫球蛋白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相关机制仍然不十分明确, 普遍认为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相关:首先是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血小板的破坏, 其次是有效延长免疫廓清时间,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血小板受体, 最后是能够提高T淋巴细胞的相关功能, 治疗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少。

本研究中,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 在血小板上升时间与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对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 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使血小板计数提升, 缩短血小板的上升时间,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愿超, 王文, 周郁鸿, 等.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1, 32 (3) :163-167.

[2]李燕, 王晓敏, 毛敏, 等.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 33 (3) :204-206.

[3]王嘉敏, 李石磊, 王亚倩, 等.利妥昔单抗成功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J].临床荟萃, 2011, 26 (20) :1814.

[4]王凌云, 徐秀月, 姜秀春, 等.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 15 (8) :492-494.

免疫球蛋白A论文 篇6

1.1 一般资料

RA患者63例, 男20例, 女43例, 平均年龄 (43±13) 岁, 病程6月~21年, 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RA分类标准。按Stoke指数, 又分为活动期3 6例, 非活动期2 7例。试验的前2周内, 均未使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本院健康体检者3 5例, 男3 0例, 女2 5例, 平均年龄 (4 2±9) 岁, 作为正常对照。

1.2 检测方法

血清CRP和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检测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 仪器为美国德邻公司生产的BN ProSpec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仪, 所有试剂均为德灵公司提供的配套试剂。3 5例正常对照体检者与63例RA患者治疗前后均检测CRP、IgG、IgA、IgM。

1.3 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x±s表示, 数据处理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CRP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

63例活动期3 6例、非活动期2 7例患者和3 5例正常人血清CRP、IgG、IgA、IgM水平分别如表1所示。可见, 活动期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清CRP、IgG、IgA、IgM水平升高,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注:与正常组比较, *P<0.05, **P<0.01

2.2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和免疫球蛋白比较

6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1) , 而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和IgM) 无显著变化 (P>0.05) , 结果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3 讨论

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 病因十分复杂。RA的主要病理特点是滑膜衬里层增厚, 滑膜细胞有类肿瘤样改变。临床表现主要是关节改变, RA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膝、足等关节受累最为多见, 活动期常伴关节肿胀、压痛和僵硬, 颞颌关节亦可受累。目前仍以临床表现为主要诊断依据。但在临床上, RA早期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 许多慢性关节炎与R A的表现常类似。由于至今仍没有特异的生化、免疫或组织学诊断指标, 常造成误诊。

CRP一直作为炎性标志在临床应用, 它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 在机体发生炎症、组织损伤或坏死及恶性肿瘤时升高,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具有激活补体, 促进吞噬的作用。本实验结果显示血清C R P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显著升高。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显著升高, 经治疗后无显著变化, 表明体液免疫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 这或许与治疗时间的长短和采取的治疗方案有关, 这需进一步研究。近年来研究表明体液免疫紊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升高在临床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升高的幅度与疾病的病程和严重程度有关, 其机理可推测为当致病因子侵入人体后, 导致TH细胞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 同时活化B细胞分泌大量的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大量免疫复合物, 沉积于关节滑膜、血管壁等处, 激活补体, 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 导致组织损伤[5]。

综上所述, 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CRP和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水平的变化规律, 对于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和发展的机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同时也为临床诊断、评价疗效和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CRP和免疫球蛋白的意义。方法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对6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CRP和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进行检测, 同时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 分析其结果。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比较血清CRP、IgG、IgA、IgM水平升高, 活动期患者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非活动期患者与正常组相比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经治疗后, 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1) , 而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和IgM) 无显著变化 (P>0.05) 。结论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CRP和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水平的变化规律, 对临床诊断、评价疗效和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散射免疫比浊法,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

参考文献

[1]武建国.正确地解读CRP[J].临床检验杂志, 2005, 23 (5) :321.

免疫球蛋白A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2004年在我科定期产前检查并在我院分娩的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的孕妇188例。年龄22~34岁, 平均24.5岁。所选病例孕期均无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及妊高征史, 无肝炎史及相应的症状或体征, 肝功能正常。孕妇分娩新生儿188例, 其中, 男108例, 女80例, 无新生儿畸形及胎儿宫内窘迫史。

1.2 方法

将188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4例, 两组孕妇年龄、孕产式、分娩时胎龄、分娩方式差异均无显著性。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94例怀孕28周起开始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 每隔1个月注射1次, 共3次;对照组产前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2.2 观察检测方法:

孕妇于孕20~24周抽静脉血查乙肝血清标志物5项, 新生儿断脐后, 1 min内在胎盘距断端2 cm处经酒精消毒后抽静脉血查乙肝血清标志物5项。检测方法:乙肝5项指标的测定: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 试剂盒购自厦门泰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检测仪器为美国DENLEY自动酶标洗板机、BIO2RAD450型酶标仪。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按照说明书。

1.2.3 观察指标:

观察新生儿脐血HBs Ag阳性 (诊断为宫内感染) 及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率并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2.1 新生儿脐血HBs Ag阳性率

治疗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5例, 感染率为5.3%;对照组94例, 新生儿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45例, 感染率为47.8%。孕期应用HBIG可降低胎儿HBV感染率, 孕妇HBIG治疗组胎儿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2.2 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率

治疗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70例 (74.46%) ;对照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2例 (2.12%) 。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率与孕妇应用HBIG预防呈相关性, 预防组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001) 。

3 讨论

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性传染病, 母婴垂直传播是一条重要途径, 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据文献报道, HBs Ag阳性及HBs Ag-DNA阳性携带者分娩的婴儿血清HBs Ag-DNA达50%~60%[2]。多年来的研究资料证明, HBV携带者中35%~50%在围生期被感染, 而孕早、中期感染率较低, HBV可以清除, 很少发生宫内感染[3]。HBV经胎盘感染主要发生在孕晚期。滋养细胞层变薄, 乙肝病毒更易通过胎盘屏障[4]。

HBIG是乙肝疫苗免疫健康人后采集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制剂, 属被动抗体。抗HBs抗体可与HBs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同时激活补体系统, 增强体液免疫, 还可产生抗体, 该抗体也可中和乙肝病毒[5], 降低母血中病毒含量, 可防止和减少正常细胞感染, 也可能减少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6]。孕20周后, 胎盘滋养细胞具有主动从母体转输Ig G型抗体给胎儿的功能。新生儿体液免疫的主要成分为Ig G, 新生儿体内Ig G主要来源于母亲胎盘的运输, 妊娠后期4~6周胎盘对Ig G的活性转运最明显, 孕晚期胎盘有从母体输送抗体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使其在宫内获得被动免疫。

总之, 孕晚期3次注射乙肝免疫蛋白被动免疫方式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具有重大作用, 同时加强产时产后新生儿主被动免疫, 减少了母婴垂直传播 (宫内感染) 的发生率, 减少了乙肝传播。

参考文献

[1]董兆文, 王德启.母婴传播疾病诊断技术与防治[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6:46.

[2]陈敏, 朱坤仪, 来华, 等.乙肝病毒携带孕妇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 11 (3) :65.

[3]郭永, 马振芝, 王清图, 等.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子垂直传播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1, (9) :68.

[4]闫永平, 徐德忠, 王文亮, 等.胎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宫内传播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9, 34 (7) :392-395.

[5]董得氓.儿科感染性疾病[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1220.

上一篇:教学过程的理论研究下一篇: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