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蛋白

2024-09-29

免疫调节蛋白(共12篇)

免疫调节蛋白 篇1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 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曾爆发和流行。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多达20余种, 主要有柯萨奇A16 (CoxA16) 、EV71病毒。本病急性发病, 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 手、足、口腔及臀部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严重者可致死亡。2010年南阳宛城区部分乡镇爆发小儿手足口病, 共发病500余例。2010年3月1日~10月1日8个月时间共有360例收入我院隔离治疗, 其中89例重症患儿进行了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并输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9例患儿中, 男48例 (53.93%) , 女41例 (46.07%) , 年龄最小8个月, 最大6岁, 以1~3岁年龄段发病最多, 病程3~12天, 最长15天。此组病人为春秋季节发病。

1.2 临床表现

1.2.1 一般表现

89例 (100%) 均出现不同程度体温升高, 其中体温在37.5~38℃18例 (20.23%) , 38~39℃51例 (57.30%) , 39℃以上20例 (21.34%) 。发热持续时间1~6天, 平均2~4天。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咽痛、纳差;少部分患儿有流涕、呕吐、腹泻、虚脱无力, 咳嗽、惊颤或短暂抽搐, 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相似。

1.2.2 口腔表现

89例中, 61例 (68.53%) 有口腔疱疹。疱疹大多分布于唇、舌、牙龈、颊、硬软腭等处, 以舌侧缘, 软腭、颊粘膜多见。大小为1~5mm, 边缘充血, 1~2天后破溃, 形成了针尖至黄豆或者苞谷米大小的假性溃疡, 表面覆盖着一层浅薄的黄色假膜, 有3~5个甚至数十个不等, 部分可融合成片;溃疡处疼痛明显, 致患儿有时拒食, 流涎、神差, 痛苦面容。病程较短, 发热消退后口腔粘膜立即恢复正常。

1.2.3 皮肤表现

本组89例患儿其中87例 (97.75%) 出现皮疹。皮疹与口腔疱疹几乎在同期出现。先为斑丘疹或玫瑰色的红斑, 12~24h以后逐渐转为疱疹。发病部位主要以足底、手掌、指趾屈面、肛周等表皮较厚且容易受到摩擦的地方为主。典型者为米粒至黄豆、苞谷米大小, 呈水疱性, 呈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3~6mm。疱疹清澈透明, 周围绕以红晕。表面较厚, 不容易破溃。而膝部和臀部则往往以红斑或丘疹为主要表现, 严重者左右对称。有轻度痒感。一般5~7天消退, 不留任何色素沉着。

1.2.4 神经系统表现

患儿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 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1.2.5 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 口唇紫绀, 咳嗽, 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罗音或痰鸣音。

1.2.6 循环系统表现

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 指 (趾) 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 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1.3 辅助检查

本组89例入院后均进行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其中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正常值以下47例 (A组) (52.80%) , 正常值以上者42例 (B组) (47.19%) 。X线片检查, 6例 (A、B各3例) 胸部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征象, 即双肺纹理增多、紊乱, 有少许斑状片状阴影, 边缘模糊。21例 (A组12例, B组9例) 各种血清酶 (血丙氨酸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α-羟丁酸脱氢酶) 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1.4 治疗方法

所统计的89例患儿以抗病毒为主。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滴注,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0.5~1.0g/kg, 分2~3天用。对于高热、纳差者, 给予糖盐、糖、能量合剂、水溶性维生素静脉滴注。对于白细胞总数升高或继发有细菌感染者82例 (A组43例, B组39例) 合理选用抗生素 (头孢地嗪、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 抗感染。出现肺水肿者 (A组4例, B组3例) 给予人工通气治疗。出现中枢神经损害 (A组5例, B组3例) 加强脱颅压及抗炎治疗。A组17例、B组11例患儿配合用中药针剂痰热清静脉滴注加强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和镇静安眠。出现并发症时给对症治疗。

1.5 疗效标准

统计患儿的发热时间 (持续天数) 、肺水肿发生率、中枢神经损害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低、死亡人数,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见表1。

2 结果

经过及时隔离治疗和有效护理, 86例治愈, 治愈率为96.62%, 3例死亡 (死亡率0.3%) 。两组的疗效统计数据一致。

3 讨论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 传播快, 传播途径复杂, 流行强度大, 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大流行。本病属于自限型疾病, 多数在1周内痊愈, 但由EV71感染的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 故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 易死亡。既往每年均有散发病例, 以5~8月份为主。2008年卫生部即将其列为丙类传染病, 病源为小RNA病毒种、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 (Cox) 、埃克病毒 (ECHO) 和肠道病毒71型 (EV71) , 其中EV71型及CoxA16型最常见。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 以1~3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89例到我院隔离治疗显示, 当一个地区有手足口病暴发流行时, 出现一定数量危重病例不可避免。应做好抢救预案及各种抢救药品、设备准备, 加强医务人员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技术培训。本组89例患儿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者 (47例) , 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效果较好, 其肺水肿发生率、中枢神经损害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低, 统计学分析P<0.05。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输注免疫球蛋白的疗效与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 (IgG) 的关系。方法 对输注免疫球蛋白8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 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者 (47例) , 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效果较好, 其肺水肿发生率、中枢神经损害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低, 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除隔离、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患儿外, 当检测发现患儿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时, 应及早输注足量的免疫球蛋白, 可大大提高治愈率, 缩短病程, 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免疫球蛋白

参考文献

[1]陆国平, 李兴旺, 吕勇, 等.危重症手足口病 (EV71感染) 诊治体会[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8, 15 (3) :217-220.

[2]方玉红, 崔晓明.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和脑膜脑炎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09, (6) .

[3]郑杰, 冯佃芹.手足口病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04, 11 (3) :360.

[4]赵玉岐, 杨海萍, 高美.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47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2) :191-192.

免疫调节蛋白 篇2

植物水通道蛋白的活性主要由磷酸化作用、蛋白质异聚化、pH值、Ca2+浓度、环境胁迫、胞内渗透压、温度等因素调节.该文主要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介绍了与上述因子有关的水通道蛋白活性的调节机制.

作 者:张渝洁 全先庆 李新国 ZHANG Yu-Jie QUAN Xian-Qing LI Xin-Guo  作者单位:张渝洁,ZHANG Yu-Jie(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临沂,276005;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济南,250100)

全先庆,QUAN Xian-Qing(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临沂,276005)

输注白蛋白能增强免疫力吗 篇3

听人说,白蛋白营养丰富,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刚给母亲输完一瓶白蛋白,母亲就出现了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危急情况,最终抢救无效,撒手人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输注白蛋白不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吗?

湖南李秀玲

李秀玲读者:

生活中,不少人像您一样,把白蛋白当成“营养品”,尤其是在感冒多发季节或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时。就会选择输注一定量的白蛋白,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力。由于这方面的原因,近年来,白蛋白在医院和医药市场供应极度紧张。

其实,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的蛋白质,合成后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周身血液及体液中,在血浆中含量最多,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在肝功能检查中,医生一般根据人体血浆中白蛋白的检查结果来判断某些疾病,白蛋白是血液制品的一种,俗称“生命制品”、“救命药”,是从健康人的血浆中分离提取制成的。

人体免疫力的强弱主要由人体内球蛋白和免疫系统决定,而白蛋白并不参与机体抗体的形成。研究证实,白蛋白不仅不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反而可能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若输入过多、过快,还极易引起血容量骤然增加,从而加重心、肺负担。同时,白蛋白中的某些物质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白蛋白的生理作用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正常和稳定,增加血容量白蛋白占血浆胶体渗透压的80%,主要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分的动态平衡。

2运输及解毒白蛋白能转运各种离子、脂肪酸和激素,许多药物也是与白蛋白结合后转运的。白蛋白会自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起到解毒作用。

3营养供给白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氧化分解以供应能量或转变成其他合氮物质。另外,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以互相转化,在氮代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氮源为组织提供营养。

不良反应较多,须提高警惕

随着白蛋白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有关白蛋白不良反应的报告逐渐增多,主要如下:

1过敏样反应常在使用后几分钟内发生。全身表现通常为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寒战、恶心、呕吐、皮疹等。情况严重时血压迅速下降、休克甚至死亡。过敏样反应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

2热源样反应临床表现以发热为基本特征,出现的时间可在输注几分钟即发生,也可在输完几小时后发生。通常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寒战、心悸等。此外,还有溶血、肾功能损害、心脏损害、消化道出血以及罕见的四肢麻木抽搐、精神障碍等。

白蛋白适应人群

临床上公认的白蛋白应用输注指征有:①大面积烧伤24小时后;②急性创伤性休克;③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④血液置换治疗;⑤肾透析;⑥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腹水:⑦急性肝功能衰竭伴肝昏迷等。

禁止使用白蛋白的人群

免疫调节蛋白 篇4

1材料

1.1 受试物

暹罗鳄骨及鳞甲购自市场, 胶原蛋白为本实验室制备。

1.2 动物

ICR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 (20±2) g, 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合格证号:SCXK 11-00-0011。

1.3 试剂和仪器

地塞米松注射液为江苏康宝制药有限公司。电动匀浆器, 离心机, 日立KY-20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溶菌酶、ACP、考马斯亮蓝蛋白、SOD、NO测试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4 方法

小鼠50只随机分为6组, 每组60只, 分别是:正常对照组、鳄胶蛋白0.4、0.8及1.6 g/kg、鳄胶蛋白0.8 g/kg正常组, 其中正常对照组、鳄胶正常组为小鼠腹腔注射0.9%NaCl灭菌水溶液0.5 ml, 其余各组于第1、2、3天每天1次腹腔注射25 mg/kg地塞米松造模, 空白和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 受试药组分别不同剂量本品, 共给药7 d, 1次/d。第8天, 动物称重后, 摘除眼球采血, 抗凝分离血浆, -20℃冻存用于测定ACP、溶菌酶。后断颈椎处死小鼠, 采取脾脏、胸腺, 用生理盐水漂洗, 滤纸吸干水分, 称重, 用生理盐水在0℃条件下制成匀浆;血液离心后收集血浆。组织匀浆离心后收集上清液, 于-20℃冻存, 用于SOD、NO的分析, 二脏器指数计算方法是脏器重/体重。

2结果

注:与Dex组比*P<0.05

试验证明鳄胶蛋白能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 提高模型小鼠溶菌酶活力, 增加正常动物脾脏SOD活力。

3讨论

胸腺和脾脏是免疫器官的重要组成之一, 其重量指数可客观地反应机体免疫器官的运行状况, 本试验对正常小鼠腹腔注射Dex后, 小鼠两脏器指数显著下降, 而给予鳄胶蛋白后明显增加免疫低下小鼠的脏器指数, 说明能使机体的整体免疫功能增强。溶菌酶是单核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时分泌的, 在机体的炎症过程、修复再生等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反映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的重要指标。本试验结果发现鳄胶蛋白能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浆中溶菌酶含量, 说明本品能激活并提高免疫抑制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 本研究发现, 鳄胶蛋白能显著提高小鼠脾脏中SOD的活力。鳄鱼养殖规模在我国日渐扩大, 除用于旅游、食用外, 将其进一步开发为较高科技含量用于疾病防治的产品是市场的迫切需要, 本研究将为其开发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学旭, 王坤余, 丁运萍, 等.胶原-葡甘聚糖-硫酸软骨素复合膜对全层皮肤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5, 22 (5)

[2]郭瑶, 曾名勇, 崔文萱.水产胶原蛋白及胶原多肽的研究进展.水产科学, 200625 (2) :101-102.

[3]唐传核, 彭志英.胶原的开发及利用.肉类研究, 2000, (3) :41-43

[4]许东晖, 马海萍, 梅雪婷, 等.鳄鱼的活性物质及其药理作用、保健功效研究进展.中国海洋药物杂志, 2007, 26 (6) :44.

[5]吴素玲.鳄鱼精滋补液营养成分分析.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 :84.

免疫调节蛋白 篇5

脑内水通道蛋白4(AQP4)在细胞分化不同阶段表达情况不同,内皮细胞也影响其表达分布;星形胶质细胞及其微环境的渗透压、氨浓度、氧分压、温度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如激素及肽类、外源性物质铅、补体抑制剂、脂多糖等的存在都会影响AQP4表达.但脑内AQP4表达的调节机制不十分清楚,与之相关的有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激酶C(PKC)磷酸化途径、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途径、钙信号途径、转录因子活化等,其中研究最多的`是PKC通过磷酸化抑制AQP4的活性.

作 者:师忠芳 袁芳 SHI Zhong-fang YUAN Fang 作者单位:师忠芳,SHI Zhong-fang(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100054)

袁芳,YUAN Fang(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市,100050)

免疫调节蛋白 篇6

方法 在治疗前分别采集细菌化脓性脑膜炎(化脑)患儿脑脊液42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患儿脑脊液43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儿脑脊液40例以及对照组儿童脑脊液标本(排除脑膜炎)41例,采用速度散射比浊法测定CSF中IgA、IgG、IgM和CRP含量。结果 感染组中结核性脑膜炎、细菌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升高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细菌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免疫球蛋白水平除了病毒性脑膜炎组的IgA、Ig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三个病例组的免疫球蛋白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结核性脑膜炎组IgA、IgG水平比细菌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组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脑脊液进行IgA、IgG、IgM、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 儿童;脑脊液;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1-0055-02中图分类号:R 512.304.461.4文献标识码:A

细菌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疾病,起病危急,且感染较重,加上儿童抵抗力较差,这三种疾病的治疗原则明显不同,而在临床上仅根据体征和临床症状难以进行鉴别,只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其后遗症的发生。特别是细菌化脓性脑膜炎,早期使用抗生素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在日常工作中实验室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只依靠脑脊液(CSF)常规和生化检查,而儿童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改变不典型,常规诊断缺乏特异性,给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了困难而延误治疗。为此我们对儿童脑膜炎脑脊液中IgA、IgG、IgM和CRP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

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 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百色市右江区人民医院和百色市妇幼保院住院脑膜炎儿童患者125例,进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C反应蛋白(CRP)分析,其中细菌化脓性脑膜炎42例,结核性脑膜炎40例,病毒性脑膜炎43例,同时选取41例儿童CSF标本生化和常规均正常者作为对照组。2.仪器与试剂 使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含量。CRP试剂由上海荣盛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IgA、IgG、IgM试剂由四川迈克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每天质控在控后,才对所有脑脊液标本IgA、IgG、IgM、CRP进行分析。

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行t(t’)检验(两组)或两两比较的q检验(多组)。

结果

1.脑膜炎组与对照组脑脊液IgA、IgG、IgM及CRP水平比较 脑膜炎组脑脊液IgA、IgG、IgM及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脑膜炎组间脑脊液IgA、IgG、IgM及CRP水平比较 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C-反应蛋白含量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升高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细菌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在细菌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gA、IgG在病毒性脑膜炎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结核性脑膜炎组IgA、IgG水平比细菌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组显著升高(P<0.05),见表2。

注:与a比较,e:q=17.460,i:q=61.020;与b比较,f:q=34.230,,j:q=50.340;与c比较,g:q=23.270,k:q=72.230;与d比较,h:q=30.450,l:q=21.910;e与i比较, q=68.800;f与j比较,q=71.340;g与k比较, q=18.130;h与l比较, q=23.310;P均<0.01。

讨论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机体抗感染主要以IgA、IgG、IgM为主。在正常情况下机体CSF中IgA、IgG、IgM反映的是血清Ig的水平。正常脑脊液中Ig来源于血清Ig,受血清水平的影响。其中IgG分子量最小,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构成脑脊液中Ig的主要抗体。IgM分子量最大,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故脑脊液中含量甚微,甚至为零。 在脑脊液中以多聚体为主(分泌型IgA),是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局部抗体之称,IgA在机体感染时升高明显[1]。当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由于血脑屏障受到破坏及炎症影响,IgA、IgG、IgM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细菌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时三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均大幅度升高,病毒性脑膜炎以脊髓运动神经元病变为主,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血脑屏障受损相对较轻,因此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增高不明显。而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以脑脊膜病变为主,血脑屏障及脑细胞受损较严重,因此脑脊液中Ig的改变程度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感染后,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脑脊液中免疫细胞被激活,导致内源性合成增多;②感染时血清Ig升高,而血脑屏障正常导致炎症性渗透;③血清Ig正常而血脑屏障受损伤,出现损伤性渗透;④炎症性合并损伤性渗透;⑤内源性合成增多合并损伤性渗透[2,3]。从实验结果分析,三组脑膜炎患儿CSF中IgM都有显著升高,表明血脑屏障出现损伤化脑组最为严重,结脑次之,病脑最轻,三个病例组之间差异显著。三组脑膜炎患儿CSF中IgG、IgA,只有病毒性脑膜炎组与对照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两组大幅度升高,且结脑组升高幅度大于化脑组,而化脑组和结脑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由此可用于鉴别细菌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此点与文献中报道的一致[4]。IgM在机体内出现时间早,时间短,在诊断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受脑脊液采样,受检时间的影响,而仍然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诊断。所以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三组疾病之间鉴别诊断率,尤其是有益于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而化脓性脑膜炎组以IgM升高为主要特征,结核性脑膜炎以IgG,IgA升高为主要特征,此为两种疾病的鉴别点。

CRP是急性时相反应中一个极为灵敏的指标,在正常机体中其含量甚微,当感染、炎症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其含量显著升高。CRP可以引发对侵入细胞的免疫调理作用和吞噬作用。C-反应蛋白可在数小时内急剧升高,数天内达高峰,病情改善后又下降。C-反应蛋白有迅速合成及迅速降解的特性,使之较血沉更能准确反应出病情改善或恶化情况,因而是反映病情及疗效的敏感指标[5]。但是CRP并不是特异性的指标,当机体感染、风湿热、肿瘤时三组病例CSF中CRP较对照组都有显著升高,且三者之间都有明显差异,细菌化脓性脑膜炎组高于结核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最小。脑脊液中CRP在鉴别诊断儿童中枢系统感染方面有很高的灵敏度,且能够在早期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的出现。而在身体出现应激状态、其他非感染性疾病和机体肿瘤时都会有CRP增高,为了减少误诊的发生,需联合免疫球蛋白诊断。

综上所述,联合运用免疫球蛋白和CRP在诊断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有较好的运用前景,既能在脑膜炎发生的早期做出诊断,大大降低患儿病死率,改善预后,又能在用药的选择上给临床医生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肖亮生,陈小晶,陈曼娜,等.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及α2巨球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02-106.

[2]吴胜军,周美霞,管茶英.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及腺苷脱氨酶检测鉴别脑膜炎[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4(6):466-468.

[3]檀国军,王秀霞,罗克娴,等.脑脊液转铁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00,22(3):168-170.

[4]林茹珠,邓向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检测β内啡肽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医师进修杂志,2005,28(10):29-31.

[5]潘 丽,吴慧玲,向秀华,等.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4,5(5):440-441.

(收稿日期:2007-08-03 修回日期:2008-01-11)

(编辑:潘明志)

免疫调节蛋白 篇7

1 Serpins的结构、作用机制及生物学作用

1.1 Serpins的结构与作用机制

Serpins一般是由350~500个氨基酸残基折叠成一个保守的三维结构, 蛋白分子量一般为40~50 k D;由8~9个a螺旋、3个β折叠 (折叠A、B、C) 和1个约有20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中心环 (reactiveeentreloop, RCL) 构成[2]。Serpins对蛋白酶的抑制反应是不可逆的, RCL被靶蛋白酶识别后形成特异性复合物, 近氨基端的氨基酸Pl与近羧基端的氨基酸Pl’受到活化的丝氨酸残基攻击, 内部形成酞基酶介导的复合结构;随后RCL断裂, 氨基末端插入β折叠A的中心部位形成了新的羧基尾S4A, 这种构象转变被称为紧张型 (S) 转化为松弛型 (R) , 此时构成复合物的抑制剂和蛋白酶结构都发生改变, 蛋白酶失去催化活性[3]。

1.2 Serpins的生物学作用

Serpins是蛋白酶抑制剂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超家族, 它主要通过调控丝氨酸蛋白酶 (SPs) 和半胱氨酸蛋白酶 (CPs) 的活性来发挥作用。其生物学作用主要是参与凝血、纤维蛋白溶解、补体激活、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组织重建和肿瘤抑制等过程[4]。

2 昆虫Serpins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昆虫先天性免疫反应过程需要多种丝氨酸蛋白酶 (SPs) 的参与从而保证免疫信号的传递及扩大, 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Serpins) 在此过程中通过调控SPs的活性, 使得免疫反应迅速剧烈地进行, 并且把它限定到一定的程度与范围内, 保护宿主自身免受伤害[5]。目前, 对昆虫Serpins免疫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蝇和烟草天蛾上。

2.1 果蝇Serpins的免疫调节作用

果蝇基因组含有29个编码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 研究表明serpin27A、serpin43Ac和serpin28D等参与果蝇先天免疫反应。其中, serpin27A可以通过抑制前酚氧化酶原 (prophenoloxidase, PPO) 活化酶 (pro-PO-activating enzyme, PPAE) 调控昆虫的黑化反应;细胞外的serpin43Ac会调节丝氨酸蛋白酶活性, 最终通过Toll途径表达抗菌肽, 抵御外源微生物的侵染[6]。serpin28D在果蝇受伤后被强烈诱导表达, 在受伤位点调控黑化反应, 参与细胞免疫反应[7]。

2.2 烟草天蛾Serpins的免疫调节作用

在烟草天蛾中, Serpin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黑化反应的影响。烟草天蛾serpin-1的一个反应位点变异体serpin-1J, 在血淋巴中通过抑制前酚氧化酶激酶PAPs来抑制前酚氧化酶原PPO的激活, 阻断黑化反应的进程[8]。在细菌刺激之后, 烟草天蛾serpin-2、serpin-3、serpin-4和serpin-5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 其中serpin-3能有效地抑制酚氧化酶活性, 间接调节昆虫的免疫防御反应;而serpin-4和serpin-5是通过与血淋巴中丝氨酸蛋白酶形成非共价复合物, 在局部发生黑化反应, 从而抑制多酚氧化酶原的激活, 发挥其免疫防御功能[9,10]。

3 结语

丝氨酸蛋白酶SPs及其抑制剂Serpins和抗菌肽一起参与昆虫的免疫反应, 对昆虫Serpins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昆虫的先天性免疫, 为深入认识和拓展理解Serpins的作用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参考文献

[1]LAW R H, ZHANG Q, MCGOWAN S, et al.An overview of the serpin superfamily[J].Genome Biol, 2006, 7 (5) :216.

[2]HUNTINGTON J A, READ R J, CARRELL R W.Structure of a serpinprotease complex shows inhibition by deformation[J].Nature, 2000, 407 (6806) :923-926.

[3]赵飞, 王转花.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特点及作用机制[J].山西大学学报, 2008, 31 (S1) :166-70.

[4]郝振宇, 曾蓉, 申佩弘, 等.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 30 (45) :1290-1298.

[5]HAN J, ZHANG H, MIN G, et al.A novel Drosophila serpin that inhibits serine proteases[J].FEBS Lett, 2000, 468 (2-3) :194-198.

[6]LIGOXYGAKIS P, PELTE N, JI C, et al.A serpin mutant links Toll activation to melanization in the host defence of Drosophila[J].EMBO J, 2002, 21 (23) :6330-6337.

[7]SCHERFER C, TANG H, KAMBRIS Z, et al.Drosophila Serpin-28D regulates hemolymph phenoloxidase activity and adult pigmentation[J].Dev Biol, 2008, 323 (2) :189-196.

[8]JIANG H, WANG Y, YU X, et al.Prophenoloxidase-activating proteinase-3 (PAP-3) from Manduca sexta hemolymph:a clip-domain serine proteinase regulated by serpin-1J and serine proteinase homologs[J].Insect Biochem Mol Biol, 2003, 33 (10) :1049-1060.

[9]ZHU Y, WANG Y, GORMAN M J, et al.Manduca sexta serpin-3 regulates prophenoloxidase activation in response to infection by inhibiting prophenoloxidase-activating proteinases[J].J Biol Chem, 2003, 278 (47) :46556-46564.

乳汁中转基因蛋白表达的调节因子 篇8

Jeffrey M Rosen等致力于激素调节正常乳腺分化功能表达机制的研究,30多年前就开始研究2个鼠乳蛋白基因,分别编码β-酪蛋白和乳清酸蛋白,这2种蛋白被作为乳腺上皮细胞终端分化的分子标志。这些基因的表达在乳腺发育过程中受催乳素和细胞底物相互作用的调节[2],而雌激素、成骨蛋白-4(BMP-4)和TGF-β对产生催乳素的细胞的激素分泌、基因转录和细胞生长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3]。转基因小鼠和转染乳腺上皮细胞的研究已经得到一些认定,即重要的调节元件对于乳腺特异的表达是必需的,而且这些研究还提供了泌乳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调节乳蛋白基因表达活性机制的认知。然而并非所有重要的调节序列都位于乳蛋白基因的侧翼区域,有些位于基因内或非编码区[4,5]。一般的转基因构件特征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的位置与大小对于利用乳蛋白基因调控序列设计外源基因构件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些原理的应用使得许多重要的药用蛋白在转基因小鼠乳汁中成功地大量表达。

1 转基因构件的一般特征

如图1所示,一个长约80 bp对于激素调节非常重要的区域已经通过HC11乳腺细胞系转染的研究及DNA步移试验得以确认。这一复合元件位于鼠β-酪蛋白启动子区域内,启动子可引起转基因小鼠的组织特异性和发育调节[6,7,8]。

β-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几个复合应答元件

乳清酸蛋白启动子中包括核因子(NF)-I、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Stat5)的绑定位点。酪蛋白启动子中包含Stat5、Yin Yang 1(YY1)、GR和CCAAT增强子绑定蛋白(C/EBP)的绑定位点。

转录因子STAT5的绑定位点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90 bp左右,它已显示出对于泌乳刺激素调节鼠β-酪蛋白基因表达的重要性。紧挨STAT5位点5’端的是多功能锌指转录因子绑定位点yin yang-l(YY1),在β-酪蛋白启动子中起到抑制子的作用。YY1位点的突变显示STAT5的绑定变得更加容易。

在YY1绑定位点5’更远处是一个可与STAT5微弱互作的绑定位点,同时该位点也被一致认为是CCAAT增强子绑定蛋白(C/EBP)的绑定位点。C/EBPs是热稳定转录因子家族的一员,这些热稳定转录因子含有一个亮氨酸拉链和一个侧翼(可绑定DNA的基本结构域)。重组C/EBPβ可以绑定于这一位点,尽管或多或少比严格时相基因之一的C/EBP绑定位点弱了些,然而在泌乳期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内该位点的相互作用似乎与C/EBPα关系密切。另外,C/EBPα主要在终端分化后的哺乳期表达,C/EBP家族在乳腺上皮细胞中维持细胞增殖与终端分化方面可能扮演着中枢的角色,C/EBP家族不同成员和翻译调节亚型的相对数量在乳腺发育过程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此外,在HC11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和细胞外基质可能对于调节不同的C/EBPs及其亚型起主要作用。类固醇激素依赖于C/EBPβ亚型数量的改变,可能是由于加入糖皮质激素后1-酪蛋白基因表达时对于蛋白质合成的依赖而延迟应答。C/EBPs被认为在调解组织(如肝脏和脂肪细胞)分化中扮演主要角色,而最近对于乳腺干细胞的研究表明,C/EBPβ不但与乳腺组织的发育更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9]。在正常乳腺发育过程中,LIP(肝中富含的抑制蛋白,C/EBPβ的一种显性失活的同型体)的表达受激素调节并伴随孕期的细胞增殖。LIP可与C/EBP家族成员形成二聚体并抑制其转录活性,在不同病因的小鼠、大鼠和人乳腺癌中均检测到LIP水平的升高,因此提供给我们一个打破乳腺细胞终端分化、促进其持续增殖的机制。

紧邻C/EBP绑定位点5’方位的是糖皮质激素应答元件(GRE)半位点,该位点可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微弱相互作用。Jeffrey M Rosen等的假设是加入糖皮质激素导致某种C/EBP1亚型相对数量的改变,以致C/EBPα可随后与GR作用,该作用可以是蛋白质-蛋白质直接相互作用也可以是1-酪蛋白启动子处于其最适度以下的绑定位点以蛋白质-DNA相互作用。GR-C/EBP相互作用可能随后促进YY1的解离,从而使得催乳素激活STAT5绑定。这一模型既有赖于对糖皮质激素应答的延迟又需要糖皮质激素和催乳素对于β-酪蛋白诱导的协同合作。

除激素外,乳腺上皮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也对乳蛋白基因表达的调节起到重要作用。在牛β-酪蛋白基因转录起始位点5’上游-1 562~-1 613 bp区域(指定为bce 1)显示可支持激素和细胞底物对报告基因的调节。β-酪蛋白基因的最近区域并未充分显示出对应答反应的促进作用,并含有一些重要的基本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破坏转录因子与DNA间的重要互作(图1)。兔αs1-酪蛋白基因同样含有最近区域和末梢区域,这些(末梢)区域对于适当的激素调节是必需的,并且上游-3 300~-3 410 bp的调节区域含有一个C/EBP和STAT5绑定位点簇[10]。

已证实大鼠肝实质细胞中C/EBPα的浓度是由细胞和胞外基质的互作调节的,因此对于通过激素及细胞底物互作来适当调节酪蛋白基因表达也是很重要的。此外,胞外基质中N-三甲基赖氨酸与βl-整联蛋白的联合显示提高了乳腺上皮细胞中的酪氨酸磷酸化,这里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机制,通过该机制细胞底物可与泌乳刺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相互作用。

2 转基因技术与表达效率

通过显微注射导入动物幼体内的转基因构件在转基因的表达水平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显微注射法导入受精卵原核的DNA通常以首尾连接体形式随机插入基因组,由于真核基因组被强迫组织成拓扑性结构,随机整合便产生了位点效应,于是转基因的表达就会受到周围染色体序列的影响。因此,很多时候取决于整合位点的转基因表达水平会相差几个数量级,而转基因阳性鼠中可检测到的表达率小于50%。因此,转基因技术的改进对于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最近许多学者尝试胚胎肝细胞移植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转基因动物[11],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前景。

3 结语与展望

乳蛋白基因中调节元件的定义已取得重大进展,这些乳蛋白对于外源蛋白在转基因家畜乳汁中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控制乳蛋白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也正在进一步研究中。然而,确保转基因有效表达而不依赖于染色体整合位点的必要元件的确定还必需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实现乳腺作为生物反应器的商业潜能,这些研究还需结合转基因技术的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Redwanel R M.Animal-derived pharmaceutical proteins[J].Immunoassay Immunochem,2009,30(3):262-290.

[2]Kabotyanski E B,Rijnkels M,Freeman-Zadrowski C,et al.Lactogenic hormonal induction of long distance interactionsbetween beta-casein gene regulatory elements[J].Biol Chem,2009,284(34):22815-22824.

[3]Giacomini D,Páez-Pereda M,Stalla J,et al.Molecular interaction of BMP-4,TGF-beta,and estrogens in lactotrophs:impact on the PRL promoter[J].Mol Endocrinol,2009,23(7):1102-1114.

[4]Altiok5,Groner B.1-Casein mRNA sequesters a single-stranded nucleic acid-binding protein which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β-casein gene promoter[J].Mol Cell Biol,1994,14:6004-6012.

[5]Dale T C,Krnacik Mi,Schmidhauser C,et al.High-levelexpression of the rat whey acidic protein gene is mediatedby elements in the promoter and3’untranslated region[J].Mol Cell Biol,l992,l2:905-9l4.

[6]Raught B,Khursheed B,Kazansky A,et al.YY1repressesa-cascm gene expression by 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alactationassociated complex[J].Mol Cell Biol,l994,l4:l7521763.

[7]Lee K F,Atiee S H,Rosen M.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ratβcaseinchl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 fusion gene expression in transgenic mice[J].Mol Cell Biol,1989,9:560-565.

[8]Rosen J M,Zahnow C,Kazansky A,et al.Composite response elements mediate hormonal and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 of milk protein gene expression[J].Biochem SocSymp,1998,63:101-113.

[9]Lamarca H L,Visbal A P,Creighton C J,et al.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beta regulates stem cell activity andspecifies luminal cell fate in the mammary gland[J].StemCells,2010,28(3):535-544.

[10]Pierre5,Jolivet G,Devinoy E,et al.A combination of distal and proximal regions is required for efficient prolactinregulation of transfected rabbit as1-casein chloramphenicolacetyltransferase constructs[J].Mol Endocrinol,l994,8:1720-1730.

免疫调节蛋白 篇9

1 肿瘤特异性抗原研究概况

T细胞能识别多种肿瘤抗原,其中可用于临床的不多。现有肿瘤疫苗分为特定抗原的疫苗与全细胞性疫苗两类,诱发或增强体内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反应,但抗原的输送仍是待解决的问题。通常采用的载体有炎症细胞因子、树突状细胞(DC)和调节抗原递呈细胞,也可通过编码过的病毒和DNA作载体[2,3]。DC作为特异抗原呈递细胞一直受到重视。研究发现DC可诱导并激活T细胞,但具体递呈效果及在不同成熟阶段激活能力的差异尚未明确。实际制备的DC功能不强及中、晚期患者常见的免疫抑制体质都会影响疫苗有效性。另外,可增强T细胞和APC功能的佐剂已引起人们的兴趣。佐剂与抗原混合激活免疫过程中间物,间接强化T细胞,刺激作用较强,有效增强免疫反应。

2 细胞凋亡调节分子与细胞毒疗法

肿瘤细胞凋亡过程被阻断或抑制,原因是关键信号分子缺乏。细胞凋亡调节分子有IAP和Bcl ̄2家族成员两种[4]。

细胞毒疗法关键在于诱导肿瘤细胞完成程序死亡。现临床应用的抗癌药物多通过类似机制进行治疗。此方案失效多因长期使用药物产生的耐药性,不同药物间的交叉耐药更降低了治疗效果。研究证实凋亡缺陷可使肿瘤细胞对化疗和放疗产生抗性[5]。目前抑制抗凋亡分子的表达已成为极受重视的策略,主要手段是抑制其合成[6]。

3 Bcl ̄2与IAP研究

肿瘤细胞的存亡与抗凋亡分子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类蛋白分子是治疗性抗癌疫苗的最佳候选者。最近的研究也证明凋亡调节分子作为肿瘤抗原被识别后可有效介导癌细胞的死亡[7]。

4 Bcl ̄2家族蛋白的应用研究

通过攻击Bcl ̄2 mRNA起作用的反义寡核苷酸在治疗骨髓瘤、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方面已进入临床试验,对部分实体瘤也达到了Ⅱ期临床阶段。体外实验和相关模型中此类药物对细胞毒药物表现出增强,因此临床常配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以Bcl ̄2和Bcl ̄XL分子为靶向的小分子药物开发设计也受到了重视。研究凋亡信号发现细胞内有很多抵抗这两种物质的分子,如BH3占据相关蛋白质结合点抵消抗凋亡作用;也有分子诱导Bax等表达加快癌细胞凋亡。目前研究正筛选可模拟天然多肽的物质,期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8]。

普遍认为,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抗凋亡分子如Bcl ̄2家族蛋白使凋亡过程难以发生,导致化疗耐药性和药物敏感度降低。检测结果表明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中的表达水平更高。经Bcl ̄2致敏,T细胞可发展为片段特异性有效,更强烈地发生免疫反应。因此Bcl ̄2家族蛋白可能成为免疫治疗中的重要靶分子。

5 IAP与细胞凋亡的应用研究

Survivin是凋亡抑制因子IAP家族的新成员。它可延长细胞生存期,是迄今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放疗和化疗都可使IAP表达上升而抑制凋亡,出现耐药性。统计表明Survivin的表达关系复发率和患者生存期,抑制IAP的表达或功能将恢复药物敏感性[9]。

Survivin在细胞分裂和死亡中有双重作用,且在肿瘤细胞中优先表达。部分报道认为正常细胞也有表达,但未检出。研究显示[10]恶性肿瘤中Survivin都表达极高,贯穿肿瘤细胞的整个生命周期。Survivin可作为肿瘤抗原。研究显示Survivin在食管癌中可定位,其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且可作为一种诊断参考指标。研究检测Survivin编码的表达,显示预警和癌细胞转移提示,体外实验证实DC可快速且有效呈递Survivin。

患者机体会产生对Survivin的免疫,但存在个体差异。HLA分子在不同患者身上也表现不同的限制,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需要策略性、针对性强化。临床统计证明,经刺激和强化的T细胞可有效杀死癌细胞且不产生不良影响。使用具备HLA ̄A2限制性的Survivin表位序列多肽,通过自身DC进行呈递。结果证实,患者体内能够针对Survivin进行表位的T细胞大量增加,呈现强阳性。取样染色显示T细胞同时可渗透进软组织。此疗法的优点在于不会对造血干细胞产生影响。临床中患者多数处于中晚期阶段,效果下降。但可看出作用于凋亡调节分子,且含有多重表位的疫苗有广泛的抗癌和治疗效果,可尝试探讨此方案与传统细胞毒疗法结合的可能。若选择两种以上的抗凋亡因子制成疫苗,将会增强疫苗的效果。通过对肿瘤抗原的相关研究,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攻克肿瘤将不再是难题。

摘要:阐述了T细胞抗原的研究结果,主要涉及到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即Bcl-2)家族蛋白及凋亡蛋白抑制因子(即IAP)。

关键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Bcl-2家族蛋白,肿瘤,免疫治疗

参考文献

[1]韩亚光,崔彦芝,付华斌,等.沙利度胺单独及联合多柔比星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生存素表达的影响[J].华北国防医药,2008,20(5):60-62.

[2]任丁丁,杨连君.组织芯片技术在肿瘤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华北国防医药,2007,19(5):55-57.

[3]李华芬,闫晓红.食管癌中Survivin超微结构定位及其在组织中的表达[J].华北国防医药,2008,20(4):8-10.

[4]Coughlin CM,Fleming MD,Carroll RG,et a1.Immunosurveillance and Survivin specific T-cell immunity inchildren with high risk neuroblastoma[J].J Clin Oncol,2006,24(36):5725-5734.

[5]郑力强,韩向春,张凯,等.寻常型银屑病患者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华北国防医药,2009,21(5):6-8.

[6]Yang Zhongling,Lei Peng,Liu Zongbao.Erythropoietin in rats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n the expression of Smac/DIABL O XIAP and[A].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of neurosurgeons of the Six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Assembly[C].2011.211-213.

[7]Guo Hua,Yingtang.Apoptosis inhibiting gene livin Research(a re-view)[A].Tianjin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the twenty-ninth academic annual meeting and first frontier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cientific Symposium on2009[C].2009.45-48.

[8]Wu H,Zhang MM,Song YS.Apoptosis inhibitory protein Livin in 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A].The Fifteenth 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f Department of Urol-ogy[C].2008.12-38.

[9]Song Y,Zhang MM,Song YS.Apoptosis related protein Livin and Caspase-3in 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and clinical s ig-nificance of[A].the Fifteenth 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f De-partment of Urology[C].2008.68-69.

免疫调节蛋白 篇10

为了研究口蹄疫病毒 (FMDV) 重组蛋白3D对病毒表位抗原的免疫调节功能, 笔者克隆了Asia 1型FMDV的3D蛋白基因, 并实现了重组蛋白在E.coli的表达及纯化。将纯化的重组蛋白3D与重组抗原按1∶2混合, 并与等体积的ISA 206佐剂混合, 制备免疫原 (每毫升含50μg3D重组蛋白和100μg重组抗原) 。按每只豚鼠1 mL剂量经后腿肌肉多点接种250~300 g健康豚鼠5只, 免疫后28 d用相同剂量的免疫原进行加强免疫;分别于免疫后0、21、28和42 d采血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效价, 并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于加强免疫后14 d用103的50%豚鼠感染量 (GPID50) 的Asia1型FMDV进行攻击, 评价免疫原效力。同时, 设立重组抗原/ISA 2061 (每毫升含100μg重组抗原) 、Asia 1型灭活疫苗 (1 mL) 和PBS/ISA 206 (1m L) 作为对照。结果表明, 3D重组蛋白能显著提高表位重组抗原的中和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的增殖水平 (P<0.05) , 但与灭活疫苗组没有差别 (P>0.05) ;PBS对照组未检测到中和抗体和淋巴细胞增殖。结果提示, 重组蛋白3D可显著提高重组表位抗原的免疫潜能,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免疫调节蛋白, 对开发新型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疫调节蛋白 篇11

【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HBV;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乙肝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为了加大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力度,更好地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间于我州县级以上医院就诊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双阳性的乙肝孕母及其新生儿乙肝免疫情况的分析,试图探讨阻断HBV垂直传播的最佳免疫方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间于我州县级以上医院就诊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双阳性的乙肝孕母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标准:无血清病、过敏性荨麻疹;无青霉素、磺胺的过敏史;无心、肝、肾等严重疾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研究方法

按免疫方案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A、B、C三组。A组母亲在分娩前三个月,每月均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每次200IU,新生儿分别于0周和2周注射一次HBIG,每次200IU;B组新生儿分别于0周和2周注射一次HBIG,每次200IU;C组孕母和新生儿均不注射HBIG。所有婴儿均按国家的免疫规划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即0、1、6月注射乙肝疫苗。观察并对比婴儿在6个月时乙肝五项结果。

2 结果

2.1 病例的一般情况

共有108例孕妇进入本次研究。其中84例为初产妇,24例为经产妇;平均年龄为(33.19±9.62)岁。新生儿共111名,其中男婴53名,女婴58名。A组含三组孕妇在年龄和病情等基本情况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研究对象的资料均衡可比。

2.2 婴儿6个月龄时的免疫情况

三组孕妇的婴儿分别在0个月和6个月龄时采集血液,进行乙肝五项检查。三组婴儿在6个月时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保护性抗体产生率不同,A组婴儿的表抗阳性率低于其它两组,且保护性抗体产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中,约有1/3(约为3000万)患者来源于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1 ]。HBsAg和HBsAb双阳性的孕妇,其血液、羊水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含有较高的病毒载量,可通过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三种主要的方式造成婴儿的感染。研究表明[2],HBsAg阳性或者HBsAg和HBsAb双阳性的孕妇所生的婴儿,在单用乙肝疫苗的情况下,仍有10.7%~19.9%的婴儿感染了乙肝病毒。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同时给予孕妇和婴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可以减低婴儿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并且增高其保护性抗体的产生率。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属于被动免疫,主要作用为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激活补体系统,使尚未感染其它细胞的HBV在体液环境中清除,从而有效降低双阳性孕妇体内的HBV病毒载量,并降低宫内感染的发生率[3]。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我们,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方案在阻断HBV垂直传播上的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仍发生了部分病例阻断失败的现象,并不能完全阻断垂直传播。有学者认为,孕妇血清内的乙肝病毒DNA含量与免疫后仍出现宫内传播呈明显的正相关[4]。当孕妇体内的HBV-DNA含量到达一定的浓度时,即使在孕28周以后多次进行乙肝球蛋白注射,仍然一定的发生宫内传播的可能。对于这一部分病例,临床上加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为突出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提高对乙肝病毒复制的抑制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

参考文献

[1]成军. 肝脏病和感染病诊疗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1.

[2]杨永钦, 王泳, 姚祖述. 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研究[J]. 医学动物防制, 2004,20(2):109-110.

[3]张新宇, 武俊, 高珊. 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及免疫预防的研究现状[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2,5:231-232.

免疫调节蛋白 篇12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治疗效果

现阶段,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10%~35% 的患者会发展成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主要是由于血小板抗体与细胞免疫介导血小板遭到破坏或者是血小板的生成出现障碍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1]。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存在出血症状以及血小板减少等, 成人往往呈现为慢性病程, 且大部分患者的病因相对来说比较模糊, 少数与感染有着密切关系[2]。从治疗角度出发, 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大剂量激素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以及抗CD20 单抗治疗等。为了探讨免疫球蛋白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 本文选取2013 年3 月-2015 年6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36 例, 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 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于2013 年3 月-2015 年6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36 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 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黏膜出血症状, 所有患者在治疗之血小板计数均低于20×109个/L。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 每组各18 例。观察组中男10 例, 女8 例, 年龄14~76 岁, 平均 (36.1±2.7) 岁;病程3~10 年, 平均 (5.1±1.3) 年;对照组中男9 例, 女9 例, 年龄15~75 岁, 平均 (36.0±3.1) 岁;病程3~11 年, 平均 (5.3±1.1)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 泼尼松片口服治疗, 剂量为1 mg/ (kg·d) , 2 次/d, 共服用两周后逐渐减少用量直到维持到停用。给予患者全反式维甲酸药物治疗, 剂量10 mg/ 次, 3 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免疫球蛋白, 剂量为400 mg/ (kg·d) , 实施静脉滴注, 并连续治疗7 d。两组患者的疗程都是四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1)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具体疗效判定标准如下, 控制:在接受治疗一个月后出血症状已经完全消失, 且血小板计数>100×109个/L, 并持续了三个月以上;显效:出血症状基本消失, 血小板计数上升到50×109个/L或者比原来上升了30×109个/L, 并持续两个月以上;有效:出血症状好转, 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相比上升了≥ 30×109个/L, 但是仍然<100×109个/L, 维持一个月;无效:出血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且血小板计数没有上升或上升了但<20×109个/L[3]。总有效= 控制+ 显效+ 有效。 (2)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情况、血小板上升时间以及恢复正常时间, 并做好详细记录。 (3)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主要包括恶心、肺部感染及肝肾功能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 对照组为61.11%,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血小板水平比较

治疗前,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的血小板上升时间与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3。

3讨论

现阶段,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在10%~30%, 然而并不都是由于出血症状所引起的死亡, 一部分原因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造成的[4]。美国血液学会以及英国血液病委员会指出,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治疗目的在于控制出血症状及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而不仅仅是提升血小板计数。因此, 有效控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是非常必要的[5]。目前, 免疫球蛋白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显著, 对出血症状有着良好的控制作用, 一般情况下在用药之后都会使出血症状消失, 但是现阶段对于免疫球蛋白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相关机制仍然不十分明确, 普遍认为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相关:首先是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血小板的破坏, 其次是有效延长免疫廓清时间,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血小板受体, 最后是能够提高T淋巴细胞的相关功能, 治疗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少。

本研究中,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 在血小板上升时间与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对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 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使血小板计数提升, 缩短血小板的上升时间,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愿超, 王文, 周郁鸿, 等.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1, 32 (3) :163-167.

[2]李燕, 王晓敏, 毛敏, 等.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 33 (3) :204-206.

[3]王嘉敏, 李石磊, 王亚倩, 等.利妥昔单抗成功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J].临床荟萃, 2011, 26 (20) :1814.

[4]王凌云, 徐秀月, 姜秀春, 等.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 15 (8) :492-494.

上一篇:比较观察下一篇:多维视角下的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