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的核心期刊

2024-09-29

多维视角下的核心期刊(精选8篇)

多维视角下的核心期刊 篇1

核心期刊原本是文献计量学上的一个概念, 最初遴选核心期刊的目的是为图书情报机构馆藏期刊提供参考依据, 为读者选择、阅读期刊提高门径。近年来, “核心期刊”成了学术水平的代名词, 尤其是各级各类政府将核心评价体系与政绩、业绩等绩效考核挂钩后, 更是使学术期刊界为“核心”为“评论”而求生存、求发展的现象愈演愈烈。从美国的SC I, 到中国的SSCI, 尽管这些评价体系有意无意形成的“标准”给中国学术期刊指引了方向,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 评价体系之后的数据因素的动态变迁和人为性、局限性也可能会使学术期刊的战略定位陷于偏颇。如何科学、审慎的看待评价体系, 不仅是学术期刊严谨学术作风的表现, 也是中国学术期刊发展和评价体系逐渐完善的重要环节。

一、早期的核心期刊

最早涉及核心期刊概念并使其广泛传播的是英国著名的文献学家布拉德福。1934年, 布拉德福发表了《专门学科的情报源》, 通过对地球物理和润滑两个学科的目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学科内三分之一的论文载在3.2%的少数期刊上, 另外三分之二的论文则分散在大量的其它期刊上。这个少数信息密度大、载文量多的期刊被称为核心期刊。1962年, 美国著名文献学家、国际权威情报机构——美国科学情报所的创始人加菲尔德, 在以引文为新的文献检索途径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型文献数据库, 创立了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引文索引系统和引文分析理论, 这就是有名的加菲尔德文献集中定律。该定律进一步证明了布氏定律, 自此开创了以引文分析遴选核心期刊的先河。

二、国内核心期刊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 核心期刊的概念开始引入我国, 90年代SCI开始被国人所认知, 而随之开展的几项有关“核心期刊”和SCI的相关课题研究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争鸣和探索。虽然至今为止, 关于“核心期刊”的定义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但关于“核心期刊”的研究、测评方法, 特别是其在科研成果评价方面的作用力, 已经从图书情报界, 扩展到职称评定、期刊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等领域。随着文献计量学在我国的发展, 国内出现了几个影响较大的核心期刊目录。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 以《全国报刊索引》为主要统计工具, 编制出版《中文期刊核心要目总览》, 是目前国内较权威的核心期刊工具, 运用相当广泛。

2、《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1987年开始对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用数据库。

3、《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2000年开始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 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每两年进行评选一次。

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编制。该项研究开始于1996年, 2008版《要览》共有386种期刊入选。

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持评选, 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

6、《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

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目前已经在多项国家权威项目评估和期刊评比工作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三、核心期刊的影响

1、核心期刊的功能。

“核心期刊”的形成, 是期刊在传递信息、服务社会的过程中, 累计优势经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 因此当前核心期刊不只对图书情报部门选购、典藏、管理期刊文献发挥了积极作用, 也不只对读者有效利用期刊文献资料提供了方便, 还对促进期刊提高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 对科研管理部门评定成果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核心期刊可以行使部分期刊评价和学术评价的功能。核心期刊是一种客观的、公正的、在本学科具有权威性的刊物, 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 这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能代表本学科发展动向和发展的前沿水平, 核心期刊可以被应用于诸如机构评估、人才评价、职称评审等一系列的科研活动中。

核心期刊整体水平高, 所具有的竞争性保证了等级核心期刊的水平不断提高, 并不断地淘汰劣者。核心期刊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增加了一种对学术期刊评价的依据, 有助于期刊之间的合理竞争, 这种竞争会给期刊带来前进的动力, 并能促进期刊学术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有助于促使作者提高论文质量。

2、核心期刊的理性思考。

核心期刊研究初衷只有两个:一是为图书情报单位选购期刊提供参考依据;二是为读者便捷检索最大信息量提供参考依据。但近年来, 国内“核心期刊”的原始功能逐步退化, 评价功能渐趋突出, 核心期刊承担起了超出编撰者初衷的任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科研管理与评价部门在工作中热衷于量化, 将核心期刊的功能扩大化, 把文章是否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作为衡量论文水平高低的依据, 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多少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目前, 科研成果评价中用期刊质量代替论文质量的做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方法。因为核心期刊与任何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一样存在着诸多自身的局限性。任何评价系统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核心期刊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王玲、叶继元。中文核心期刊研究的现状及其走向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 (5)

[2]、陈铭。从核心期刊概念的演变看核心期刊功能的转变图书与情报2008 (2)

[3]、周向华。核心期刊概念的演变及影响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 (2)

[4]、黄国彬。我国核心期刊研究30年回顾图书情报研究2009 (1)

[5]、段青。核心期刊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情报科学2009 (1)

多维视角下的核心期刊 篇2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制度上的体现,就是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实质上就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1]基础教育作为各级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于教育公平的意义尤为重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实现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正确把握教育公平的思想,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正确推行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本文拟通过对教育公平思想内涵的梳理,结合基础教育自身的特性来对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对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所启示。

一、多维视角下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理念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和古希腊时代,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就提出了教育公平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超越了身份制、等级制等将教育视为少数人特权的历史阶段之后,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已成为现代社会普世的基础价值。[2]但是对于教育公平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应该是多维度、动态性的。

1.教育公平是个历史性的概念

公平在任何时代都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发展变化着的。教育公平作为公平的一个层面也不例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关于永恒的公平的现象,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一个人有一个的理解。”[3]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人的受教育权利是与其所属的社会等级相一致的。教育资源的分配是看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为判据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把现实的物质利益和迫切的政治要求上升为普遍的、理性化的“自由”、“平等”、“人权”,倡导“人人生而平等”。这种“人人平等”的公平观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人获得了形式上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过,这种“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却受着金钱的限制。如今,人们认识到,接受教育是一个人不可让渡的权利,不应受财富、权力、家庭等社会因素的限制,而应以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为准则来分配教育资源,追求教育的“能力”公平。总之,公平的内涵及与其他诸多问题的关系只有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的社会结构变动之中,即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去考察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因此,对待教育公平问题首先要看到它的动态性、时间性。

2.教育公平是个过程性的概念

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公平也应当是一个过程性的,具体可包括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入学机会均等,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公平要求,在实践中尤指保障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过程公平,又叫参与公平,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教育的不同部门和领域内经历和参与的性质、质量,以保障每个人都能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最终体现为学业成就、教育质量的平等,是一种实质性的、目标层面的公平。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经由教育过程然后才进入社会的,因此个人的教育公平就是其日后社会公平的基础和保障,个人教育公平的终点就是其社会公平的起点,如果教育公平无法保证其全过程的公平,那社会公平也就无从谈起。对教育公平的把握也要建立在对其过程性的全局理解之上,只有每个阶段的教育都做到了公平,真正的教育公平才能实现。既要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各阶段的实现,也要认识到历史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搞大跃进,盲目发展。

3.教育公平的倡导并不必然导致教育效率的下降

长久以来人们有一个认识的误区,即过于强调教育公平的实现会导致教育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则会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其实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教育本身是具有特殊性的社会现象。教育是保障社会起点公平的重要工具,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保证。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其目的就是让所有适龄人群接受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融入社会、工作、生活的最基本素质,而这些则是现代社会正常、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所以,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决定了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完全统一的,教育公平在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真正贯彻和实现就是教育效率最大的发挥。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里会“失灵”,因而建立在市场自由竞争基础之上的效率概念也不能简单套用在教育之上。教育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使其必然需要由政府进行供给,因为其有很大的外部效应,但同时教育是准公共物品而不是纯公共物品,其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还是会出现竞争和排他性的,所以,效率问题还是存在的。不过从教育的层次来看,基础教育因为其基础性,公共物品的属性更强,在这一阶段之上保持教育公平,社会获得的正效益更大,因此这一阶段让每个人都公平地受到教育是最重要的;而在高等教育层次,其私人物品的属性更强,个人因此获得的正效益更大,所以这一阶段实行的是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教育效率的强调也更重一些。

二、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的差异化均衡

教育公平是一个多维度、动态的概念,同样,在教育公平指导下的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不应该是静态的、线性单一的。在中国搞基础教育均衡更是忌讳简单的平均主义、一刀切,因为各个地区都是不同的,有一些还差别很大,所以杀富济贫式、削峰填谷式的均衡发展都是不对的,也是与教育公平理念不合的。要想真正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需要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进行现实和理论上的分析。

首先,从客观现实来看,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整体的教育发展水平也较低。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历史条件、社区环境、师资水平等的不同决定了学校发展过程中彼此差异的存在。但差异不是差距,差异是和谐的前提,正是学校间彼此的差异才使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有了可能。因此无论是基于我国的国情还是基于均衡发展的本然意蕴,基础教育的均衡都应该是一种差异均衡。其次,从理论上分析,基础教育的“基础”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打下“成人”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底线合格”的教育而不是“培育英才”的教育,是“打好人生成长基础”的教育而不是“社会分层流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考试选拔教育”。[4]基础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最基本生活能力的人,是为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做准备。当然,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可以培养“最杰出的人才”,但那不是它的本然目标。对基础教育的“基础”要有科学的理性判断,促使基础教育在真正的意义上良性均衡发展。

实行一种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模式是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即以基础教育的“基础”为底线,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它在现有经济条件下保证教育质量底线发展的均衡,追求教育发展基本条件的满足和基础教育最低目标的实现。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模式奉行“合格即优秀”的教育标准,它将目标定位于基础教育的底线,而不是将目光定位于所谓“优质”、“第一流”发展的顶线。它不仅重视政府对基础教育适当的经济投入,更重视基础教育学校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它重视的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底线,每一个区域、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要达到一个底线标准,每一个基础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要在底线上合格。同时,这一发展模式还更多地着眼于以差异的特色来研究基础教育,承认差异,在差异中寻找特色,通过特色实现基础教育的底线均衡,追求一种在现有物质条件下的“低位高水平”(物质条件的相对低位和学校发展的高水平)的发展。差异均衡视角下的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贵族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都应该保持教育基础底线的一致,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管理评价都应该具有共同的底线标准。这一发展模式也正科学地诠释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5]

三、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是在多维教育公平观指导之下的、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基础教育基础性之上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把握好几方面的内容。

1.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

一般认为,基础教育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部分。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是其内部各要素的全面均衡。因为这三部分是基础教育的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均衡与否都直接决定了下一阶段的起点公平,而每一阶段的均衡也都会对上一阶段能否均衡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个地区,普通高中的发展如果不均衡,有的学校特别好,占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多,而有的学校却十分薄弱,这必然会产生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想向优质高中涌入,从而造成优质高中人满为患,薄弱学校无人问津的情况,这反映在中招考试中就会使得初中教育受制于中考的指挥棒,不得不实行应试教育,推行“重点班”,讲求“效率优先”。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必然也就导致了整体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偏向于优质学校,产生马太效应,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当然,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多地区还无法实现这种整体的均衡,但是以义务教育均衡为主体,向上下延伸的均衡发展模式在各地都已经推行开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一定能够实现。2.基础教育的底线均衡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应该是底线均衡。我国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各不相同,不能整齐划一地划定一个均衡发展的线,但是基本的教育公平是要保证的,因此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就要实行底线均衡。

基础教育底线均衡的这一底线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素质。底线均衡就是在保证学生底线合格基础上的有差异的均衡。基础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优质合格的社会公民,学校要保证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后实现底线上的优质合格,合格底线上的优质就是优质学校的主要特征。夯实基础、保证底线是基础教育底线均衡的基本任务。底线均衡的内容包括:学生具有优良的公民素质;学生在优良公民素质基础上实现有差异的自由发展。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学校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能够为每一个学生的和谐成长提供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的合适的课程和教学。课程设置要在保证国家课程标准彻底落实的基础上建设好有差异的校本课程,选择运用有差异的教学方法。基础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育人成人,它不应当过分承担人才选拔和输送的任务,但它并不排斥培养知识基础牢固、创新能力强的“精英学生”,这些“精英学生”的成长是在底线均衡发展上的有差异的发展。不过,基础教育学校不能为了“精英”而实行所谓的“精英教育”,更不能为了“精英”而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健康成长。

3.基础教育的过程均衡

基础教育均衡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既包括基础教育内部每一阶段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包括基础教育内部各阶段的公平与均衡。这就要求我们秉持一种内生性的面向过程的教育均衡发展观,注重教育过程的监测与反馈,保证教育质量的全面均衡提高,坚决杜绝目标导向的只重物质条件和考试结果的教育发展观。

影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的基础设施;二是师资力量;三是学生素质。这三个因素中的第一个因素主要是由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具有区域性和外部性,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所能左右的;第二和第三个因素则是内生性的,学校可以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来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通过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第二、第三个因素也是推进基础教育良性均衡发展所要重视和着力把握的。

4.基础教育的特色均衡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差异中的均衡,而不是千校一面、整齐划

一、平均主义的均衡。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杂居、城乡二元化发展的社会之中。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应该顺应这一差异,凸显出有特色的均衡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统一和标准化。例如,新农村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不必也不应该简单效仿城市化,而是可以凭借农村学校文化与城市学校文化的差异创造特色均衡。更重要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未必就意味着它的教育也欠发达或者贫困,这些地区的教育完全可能凭借特色优质发展,纵横考察古今名校,许多恰恰与经济不发达相关而许多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也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办出了享有盛誉的学校。

教育差异也可以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不同。首先,基础教育在严格履行教育责任,保障绝大多数学生因全面合格而优秀,实现底线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人发展的不同特色实施差异教育,形成培养不同人才的特色发展。其次,我国基础教育在一定区域内的不均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客观存在的教育个别差异人为地制造成了教育群体差异,把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学生差异制造成了不同学校的差异。应该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让不同学校承担培养不同人才的教育责任。例如,对一所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成绩较差的学校可以确立“考试成绩合格就是优秀”的评价标准,激活“全面合格才是优秀”的发展趋向,让它培养的大多数学生理直气壮地报考职业技术学校;而对一所生源质量优异、学生成绩较好的学校,在“全面合格才是优秀”的底线评价标准基础上,可以让它培养的大多数学生报考普通高中。

总之,如果教育评价部门能够以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标准来评价基础教育的发展,如果各类高等院校能够不拘一格选人才,为不同人才公平地敞开大门,那基础教育良性均衡发展就能够获得持续、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多维视角下的核心期刊 篇3

关键词 企业 情绪管理 多维分类

陕西省某局局长在2012年“8·26”延安特大车祸现场因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面露微笑而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社会热点事件再一次提示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而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不仅需要企业领导和管理者对自己情绪进行自我管理,更需要对企业员工的压力和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调控。企业的情绪如何管理不仅关乎企业员工个人的主幸福感,更关乎企业的管理绩效和核心竞争力。

情绪管理(emotion regulation)就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协调、引导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驶情绪的能力,从面使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1]。企业的情绪管理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而多维分类视角下的企业情绪管理探究有利于深层次理解企业情绪管理内容和系统全面的情绪管理操作。

1基于主客体关系的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存在着管理的主体与客体。情绪管理的主体即由谁对情绪进行管理;情绪管理的客体即对谁的情绪进行管理。企业中的情绪管理主、客体均涉及企业中的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由于企业情绪管理的主客体关系不同,情绪管理可存在自我情绪管理和他人情绪管理两种基本类型和由两种基本类型二分后的四种亚型。

1.1自我情绪管理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Goleman在1995年出版的《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中提出情绪智商(EQ)的概念。Goleman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五个方面[3]:(1)自我意识能力:对自我情绪的觉察理解能力;(2)自我管理能力:处理自我情绪及冲动的能力;(3)自我激励能力:利用情绪进行自我激励的能力;(4)同理心能力: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5)人际关系管理能力:善于对待和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Goleman将情绪自我管理作为情绪智力理论结构中的一个维度进行了详细描述,他认为情绪的自我管理就是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地、适度。

1.2他人情绪管理

他人情绪管理是指对自身之外人际关系中的一切他人的情绪进行敏感觉察、正确理解和有效调控的过程。他人情绪管理根据主体的不同也可以分为员工对他人的情绪管理和管理者对他人的情绪管理。企业中的他人情绪管理的主体是员工或管理者,二者也可以互为主客体。他人情绪管理能力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他人的情绪管理不仅可以为个人赢利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多的升迁机会,而且管理者代表企业组织对员工进行的情绪管理,影响着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有研究表明对员工的情绪管理与创造性绩效、工作倦怠、任务转换、危机决策都有显著的相关[4] ,较强的对他人情绪管理能力是一个优秀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2 基于情绪构成成分的情绪管理

关于情绪的构成成分,在心理学界最为广泛接受的观点是伊扎德(Izard,1977)的三分法,即情绪的主观体验(subjective experience )、外部表现(emotional expression)和生理唤醒(physical arousal)[5]。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于情绪刺激的自我感受,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幸福、焦虑、愤怒等都是人的主观感受。外部表现,即表情,有三类表情:面部表情、姿势表情和言语表情。生理唤醒是指情绪情感发生时典型的生理反应,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如脑干、丘脑、下丘脑、前额皮层等,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和内、外分泌腺的活动。基于情绪构成成分的情绪管理可以分为情绪体验管理、情绪表达管理和情绪生理唤醒管理。

2.1 情绪体验的管理

不同情绪体验可以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萨尔利(Saarni,1997)发现,在愤怒时人们采取问题解决的策略;伤感时采取回避的策略;格罗斯等人(Cross&Levenson,1993,1997,1998)[5]发现忽视可以比较有效地降低厌恶感。对员工情绪体验管理研究比较深入的有提升企业员工幸福感(Employee Well-being)和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等的研究。在国外,大众传媒出版了大量指导组织如何维持和提高员工作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的方法。致力于促进员工幸福感和满意度的企业被冠以美誉,比如《财富》杂志每年都会列举100家最佳雇主的公司名单[6]。此外,对员工工作倦怠研究(job burnout)已经成为西方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工作倦怠的管理,不同学者以不同理念为基础提出了不同的策略。例如,从资源论角度,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策略和以工作情境为中心的管理策略;从努力—平衡论角度,提出個人努力和奖酬系统两个方面对倦怠的产生进行干预;从匹配论角度,提出工作负荷匹配、价值观匹配、社会交往匹配等管理策略。

2.2 情绪表达管理

情绪表达的管理是情绪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企业中表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服务行业,员工的表情更是企业无形的资本,不少企业对员工的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言语表情有明确的规定:如面带微笑、身体略前倾、语调轻柔愉悦等。新加坡航空公司对此有相当成功的经验,公司十分重视选拔、培养和留用有积极工作情绪的空中小姐,她们美丽的笑容和对顾客表达出的关怀体贴情感,为顾客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飞行体验” ,从而增强了企业的行业竞争优势。

2.3 情绪的生理唤醒管理

情绪发生时伴随相应的生理变化,如心率、血压、瞳孔大小、内分泌变化等都是常用的情绪唤醒生理指标。孟昭兰等人(1995)的研究发现,正情绪诱发后,心率变化不明显,负情绪诱发后,心率显著增加[5]。长期的情绪不良所引发的唤醒会破坏人的生理平衡,减弱人的机体免疫力,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情绪发生伴随人的生理改变,反之,通过改变人的生理状态也可以改变人的情绪体验,如酒精药物等对人神经系统的作用会改变人的情绪体验。

3 基于情绪维度和两极性的情绪管理

情绪的维度(dimension)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包括情绪的动力性、紧张度和强度等方面。情绪的每一维度都有两极性: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强度有强弱两极;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基于情绪管理维度和两极性的情绪管理可以分为修正管理和维持管理。

3.1 情绪修正管理

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情绪状态可以影响人的学习、记忆、社会判断和创造力(Bradley,1994;Forgas,1995,2000)。情绪对人的活动的影响具有正负两极性,情绪修正管理主要是对情绪动力性的管理,使情绪对当前的工作具备增力性质,避免情绪对当前工作的减力作用。包括激发员工有利于组织发展和工作效率的积极情绪和调节不利于组织发展和工作效率提高的消极情绪。如提高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忠诚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消除员工的不满和对抗情绪,降低员工的工作倦怠感等。

3.2 情绪维持管理

情绪的维持管理主要是对情绪的紧张度和强度的管理,维持管理是使情绪的紧张度和强度维持在有利于最佳工作效率的水平上。员工对工作不热情不积极从而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固然是不好的,但如果员工的求成动机太过强烈,就会处于高度的生理唤醒状态,其认知、思维活动就会变得個、狭隘,也会影响能力的正常发挥,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4 基于职场情绪表达规则的情绪管理

Bolton和Boyd基于职场情绪表达规则对情绪管理进行了分类研究,他们认为职场情绪表达有三个不同类型的规则:商业、专业或社会的情感规则[9]。根据不同规则可以进行不同类型的情绪管理如:利益化情绪管理、规范化情绪理、慈善化情绪管理。

4.1利益化情绪管理

利益化的情绪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商业化的利益而促使员工表达出符合组织利益要求的情绪情感。这时,员工的情绪付出即是一种劳动付出,公司应对员工的这一付出支付报酬,但由于情绪的付出难以量化评估,所以,尽管有些企业认识到了情绪劳动的价值,但在利益化情绪管理上也存在着实操上的困境。

4.2规范化情绪管理

规范化的情绪管理更强调对表情的管理,使员工的情绪表达符合一定行业规范和情境协调性。不同行业的情绪规范会不同,比如婚庆公司员工和殡仪公司员工的工作面部表情和语调表情规范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时,不同的工作情境,情绪表达的规范也会不同,比如公司领导在不同的场合,应有符合工作情境的情绪表达,在矿难事故现场、在车间检查工作和表彰先进时的情绪表达应该有质的不同,而情绪表达失范是工作失误的一种表现。在企业培训中,不仅有礼仪规范培训内容,也应该有情绪表达规范的内容。

4.3慈善化情绪管理

慈善化的情绪管理是为了通过情绪表达传递善意的社会情感,此时的情绪表达没有利益的目的,也没有特定的规范。一个刚刚获得升迁机会的员工在另一个失去同样机会的员工面前要适当控制自己春风得意的情绪即为个体水平上的慈善化情绪管理,个体慈善化的管理代表了一个人修养素质,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组织上对员工表达出关心和尊重的情感是组织水平的慈善化情绪管理,组织的慈善化情绪管理水平代表了一个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水平。

总之,企业的情绪管理是一项可以从多维度进行的系统的工作,有效的情绪管理不但可以防患由员工消极情绪带来企业经济利益直接或间接的损失,而且通过情绪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的管理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徐光兴.企业心理咨询:EAP案例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61.

[2]李振跃.构建员工情绪资本管理机制 [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68.

[3] Goleman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M]. New York:Bantam Books,1995:34-39.

[4]孫飞.情绪管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探究[J],知识经济,2012(10):6.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64,398,397.

[6]徐婷,王益宝.员工幸福感研究综述[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5):80.

作者简介:陈香(1972.12-),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

多维视角下的“科学”初探 篇4

每个人似乎都知道科学, 明白科学是什么, 而且都比较认同科学。但是, 详细讲来, 科学概念之界定, 正如金岳霖先生所言:“是一较烦难的事。”[1]麦卡利斯特坦言, “科学实践表明, 科学在不同的科学分支、历史时期、研究院和个体科学家中采取不同的形式。在所有这些多样性中, 还没达到可以说明科学实践的统一模型。”[2]

据考证, “科学”一词属于一个舶来词, 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 (Oxford Advanced Learner i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第四版增补版本中对“科学”一词有相关解释, 将其翻译过来可以这样理解:“科学, 是系统的知识, 特别是通过观测和实验得到的关于物质世界、自然规律和社会的系统知识, 以及获得这种知识的研究过程。”从原文定义来看, 科学本身既有静态性, 又具动态性。科学的静态性, 是指科学是一种准确的、系统的知识。当然, 要获取科学就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科学探索, 在这样内外动力促使推动下, 又决定了科学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其内在本身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批判、自我否定, 逐步的发展、完善、进步。

2 科学的多维界定

科学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 在历史上变化多端, 而且还有一般而言的科学和科学在特定境况下所采取的特殊形式的区别。要给科学下一个完备的定义, 或者说概括科学的全部涵义和明晰确立它的边界都是十分困难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科学是一种多维事物, 只能从多角度、多视角来尽可能全面的认识、界定科学。

2.1 科学是从经验知识中总结的真理。

科学大体上也就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个门类。它们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包括宇宙万物、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以及与自身和谐发展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进行的系统化的表述。

科学是以我们所能看到、听到和触摸到的东西为基础的, 而不是以个人的观点或者推测性的想象为基础的。梁启超从最广义解释, 把“有系统之真知识, 叫做科学。”[3]他还说过:根据经验的事实分析综合求出一个近真的公例[定律]以推论同类事物, 这种学问叫做“科学。”[4]如果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仔细的和无偏见的, 实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那么, 以这种方式确立的知识将为科学构建一个可靠的和客观的基础, 科学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化的累积、堆积。如果再进一步, 推理使我们从这些各种各样的基础知识到达构成系统化、抽象化科学知识的定律和理论, 而且这种推理过程是完备的, 那么, 由此产生的知识本身就可以看做是得到了可靠证实的和客观的, 也就是具备真理性知识的潜质,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静态性科学。

2.2 科学是在摸索探索中提取的实践。

“科学是关于实在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 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的和发展起来的, 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5]科学本身不能只是建立在系统化、抽象化、准确化知识上的真理, 科学的获得需要科学研究、科学探索, 而且也需要一种标准去检验、验证科学。

过去有些哲学家把真理科学的标准主观化, 把它归为精神性的东西, 比如“以圣人之言定是非”、“以吾心是非为是非”、“以多数人是否承认定是非”等等;有的干脆说没有真理标准, 主张“此亦-是非, 彼亦-是非”, 导致真理科学标准的虚无主义。这些都没有真正解决解决检验真理科学的标准问题。由此,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进步, 人们逐步认识到科学的另一特征就是可以经受住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明确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 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 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6]当然, 科学的获得过程以及科学本身都是一种实践。在现实中, 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整体, 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这两种关系, 是“人-自然-社会”大系统中相互关系、相互渗透的两个侧面。人、自然、社会统一的基础是实践。科学的几大类, 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的获得是不断地科学研究、科学探索的实践的结果, 而它们的统一同样也是一门科学, 这是一门实践科学。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就是说通过不断地摸索探索, 在实践科学之中逐步的获取真理科学, 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2.3 科学是纵横和谐状态。

科学的获得需要正确合理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一般而言, 科学研究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观察, 包括实验, 是收集材料和积累数据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描述, 是整理材料和数据获得一些经验规律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解释, 是解释所获得经验规律的原因和本质的阶段;第四个阶段就是统一, 也就是将相关规律和本质统一起来的阶段。

统一阶段是科学研究的最高阶段, 本阶段实现了将不同时期的同一领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领域的一些规律及本质统一起来, 形成一种纵横和谐理论, 这就达到了一种真正科学, 也就是处于和谐状态的科学。这种和谐科学能够解释已有实验事实, 并能遇见新事物。和谐科学的实现,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首先要解释旧理论科学所能解释的一切现有事实, 即将旧科学理论作为它的基础, 也是一种特殊形式, 在此基础上批判, 补充发展;其次和谐科学, 就其字面意义显然必须是和谐的, 即其各组成部分不能相互冲突, 也就是没有内部矛盾, 达到一种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和睦、和谐状态。

2.4 科学是否定之否定的动态平衡。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 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7]同样, 科学也是在发展变化的, 处于一种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动态过程中。我们知道, 科学之所以是科学, 有正确性、科学性, 其特点是在寻求对问题的答案时, 要求对其答案提出详细的说明与全面的解释, 因而科学性的认识是准确的认识, 是科学。当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新事物、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 现有的科学有必要适时对自己进行批判, 进行否定之否定, 进而提出新问题, 按照新的方法体系去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寻找新的答案, 达到一种新的和谐科学状态, 这样循环往复, 螺旋上升。例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就经历了“天圆地方”、“地心论”、“日新论”, 乃至今天的“宇宙星系学说”, 且仍在发展。这样, 科学无止境, 其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 在批判否定中, 寻求平衡。只要国家存在, 科学就存在。

3 科学的特征

科学之所以难以用言简意赅的语句进行解释界定, 这与其具备的特征也有关系。

3.1 科学具有主观性和多样性。

科学的产生, 就是来自于科学家的主观努力。科学的个体性、特殊性以及真理性也都由科学家的主观性而来。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的历史都是由一个个科学家主观努力的过程及结果汇聚而成的。科学的主观性就是通过科学家的主观努力把“未知”变成“已知”。盎格鲁-撒克逊的认识论的最终发现是:被大多数科学家承认是科学的东西是科学的。科学家的主观努力决定着科学的创新性和突破性。科学的发展遵循着一条“异-同-异-同……”的轨迹。这也使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了多样性。在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 必须认识到科学家的主观性, 呵护科学家的首创精神, 允许科学家标新立异。

3.2 科学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

科学, 不是个人的偏见, 也不是许多科学家个人偏见的集合, 科学的发展是主客观的统一。对于某一科学发现或者科学观点的认同, 实质上是以科学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是更多人对先驱性发现和先驱性思想客观性的在发现和在此基础的认同, 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趋同或盲从。恩格斯说:“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8]科学的获取, 要同样需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遵循科学的内在规律。科学的普遍性、规律性, 又均都来自科学的客观性。科学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决定了所有的科学真理都不可能摆脱其自身的相对性。另外, 科学的客观性, 也决定了科学探索必须遵从自己的发展规律, 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3 科学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从科学的目的出发, 坎贝尔 (Norman Campbell) 把科学定义为“关于能够获得普遍一致的那些判断的研究。”科恩 (R·S·Cohen) 表示, “科学作为一种朝向真理的理想化的冒险, 可以被理解为描述我们社会必须追求的核心之人的理想。”奥尔森 (R·Olson) 给科学所下的定义是:“心智的活动和习惯的集合, 其目的在于致力于有组织的、普遍确凿的和可以检验的关于现象的知识之本体。”当今社会, 科学的目的性越来越强烈, 特别是科学的“价值性”彰显力量。对全社会有重大影响的诺贝尔奖, 就是把“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作为自己的评选原则。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还是国家间的国力竞争, 都把科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在人类社会今后的发展中, 科学的目的性将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构筑和谐社会, 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是科学的最重要的目标和方向。

3.4 科学具有阶段性和无限发展性。

科学的阶段性, 不仅来自于研究者自身的水平, 还来自处于评价者地位的其他科学家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当时社会环境及社会潮流的影响。不管已有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多么伟大, 都摆脱不了科学阶段性的约束。所有这些又决定了科学的无限发展性, 这就需要科学家、大众以及科学自身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 不断地被修正或纠正。科学的阶段性和发展性, 也就决定了科学的局限性、不完全性、时代性和广泛性、永恒性。

从科学的原文定义、多位界定以及相关特征来看, 科学既是一种静态性知识, 又具一项动态性活动, 还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简单来讲, 科学是在否定之否定的动态实践中达到纵横和谐状态的处于无限发展之中的真理及求真过程。

参考文献

[1]金岳霖.知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8-9.

[2]J.W.McAllister, Beauty&Revolution in Science, Cornell UniversityPress, 1996:1.

[3]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

[4]张君劢, 丁文江, 等.科学与人生观[M].第1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139.

[5]拉契科夫.科学问题.结构.基本原理[M].第1版.韩秉成, 译, 1984:43.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284.

[7]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359.

浅谈多维视角下的教师培训观 篇5

一、从专业视角看待教师培训

从专业视角看待教师培训一方面是指将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专业人才进行培训, 这就需要培训单位按照相对专业的标准, 以专业的组织形式和讲解策略进行培训。教师进行培训是对其专业发展进行提升, 是对其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教学经验的完美融合, 是对个人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培训应更加注重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教师进行引导, 促进培训教师在个人专业知识增长的同时还可以掌握如何进行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毕竟教师的本质工作是培养优秀人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训应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呈现, 引领教师发散思维, 思考如何改善教学方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多角度思考学习者特征。

从专业视角看待教师培训另一方面是指从专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通常情况下的短期、集中、报告式的培训其本质是强制性行政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2]行政化的培训体制, 再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师培训机构, 会因其自身的行政性和垄断性导致培训过程的形式化和教师培训公信力的弱化, 在整个教师培训的过程中, 在教师培训的综合管理上, 在教师培训的结果上都会远远偏离初衷,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来为什么教师培训越来越流于形式, 为什么教师培训质量提速缓慢以及教师对培训能否真的促进自身发展不断质疑的原因所在。标准化的教师培训不仅仅是教师和培训讲师的双向信息交流, 更是整个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结果。

二、从学生角度看待教师培训

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但是在接受培训的时候教师本身就是作为一名学生进行学习, 所以在教师培训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为了让教师了解为什么要进行培训, 如何进行培训, 教师培训要让教师明确长期进行培训与知识技能的学习不是为了能立竿见影, 立马看到成效, 教师此时也是学生, 教师最初的关注点是“如何教学”, 而此时的关注点应该是学生会需要 “何种教学”。教师在定期的培训中将自身长期的教师角色进行适当调整, 由教师视角向学生视角转变, 更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任何培训都应该事先了解培训对象, 同样教育教学也需要教师时刻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不能正确把握学生需求和学习者特征, 盲目进行知识传授最终只能事倍功半。教师培训是为了让教师不断进行自我修正, 更加清楚了解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 把握教师和学生的双重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三、从学习视角看待教师培训

“培训”说到底也是一种学习, 教师培训却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教师学习, 它是对作为具有强烈求知欲的教师学习潜能的激发。在教师培训中, 教师是作为具有成人学习特征的主体而独立存在的, 他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相对丰富的教学和学习经验, 对事物具有较好把握能力。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以发散的思维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尤其是涉及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教师培训时应充分考虑教师学习需求, 掌握教师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了解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关切点, 深入剖析, 满足教师的内在需求, 提高教师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欲望。所以这个时候培训讲师就不能以单纯的 “讲师”身份存在, 而是以促进教师潜能激发的引导者存在, 提高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 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师在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等方面急需加强, 但是教师培训不能仅限于形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教导, 教师自我的不断提升离不开周期性的培训, 而教师培训首要任务应是改变传统的培训观念, 从多维视角看待教师培训。

关键词:多维视角,教师培训,观念

参考文献

[1]王铁军.名师成功: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2) .

[2]李瑾瑜.论多维视野中的教师培训观[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 (2) .

多维视角下的核心期刊 篇6

一、从日常教学活动看高职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

1. 专业伦理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性要求。

英国教育学家古德森曾说过, “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专业”[1]。教师的专业伦理是教师在自身专业团体里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建构出来的, 是适应于教师专业特性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为规范, 即教师的行规。其中, 主要包括互为条件的两项内容:一是明确什么样的权力与权利是教师应有的;二是明确什么样的义务与责任是教师应尽的。现代社会, 这些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常常会出现在关于教师的法律条文中, 以明示教师专业伦理的“底线”。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教师一方面有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等权利, 另一方面也有为人师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义务。但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并不意味着教师仅仅通过记诵“法条”来掌握专业伦理规范, 而是要通过具体的日常教学实践活动, 在与学生及其他同事的互动中, 逐步形成自己较为系统化的一套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因而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与日常教学活动发生的师生互动之间肯定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这一点不难理解, 但“与其他同事的互动”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在本质上并非个体对个体的关系, 而是教师群 (集) 体对学生群 (集) 体的关系;二是任何教师个体在专业伦理建构时, 最容易找到的参照往往直接来源于周围身边的同事, 尤其是自身认可的教师模范;三是教师个体只有与其他教师个体合作, 参与到“专业共同体”建设中来, 才能使自己的伦理建构“克服传统师德生成方式的不足, 实现从身份伦理向专业伦理、从经验方式到理论方式的转换”[2]。

2. 教育即服务应成为我国高职教师建构专业伦理的核心理念。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欲建构良好的专业伦理, 一方面需要自身的积极努力, 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度环境的相应变革。从教师自身的努力来说, 两个方面尤其重要:一是如何认识和对待自己所面对的工作对象———高职学生。当今时代, 教育从社会意义上说就是服务, 而从文化意义上说则是唤醒。诚如教育家严元章说的那样, “好教育的所有活动, 要以人为主;但不是以教的人为主, 而是以学的人为主”[3]。但是笔者接触一些高职院校教师时, 却不断听到他们“生源质量下降”或“学生越来越难教”之类的抱怨。这样的抱怨多了, 对他们工作的热情或投入的状态无疑会有负面影响。究其实质, 这种抱怨未免不是教师自身思维惰性的结果, 即看待学生总是离不开“唯分论 (主要指高考成绩) ”或“听话论 (本质上要求他人顺从) ”等, 而无视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评价观念。可见, 学生本位的思维转换应当是我们高职院校教师专业伦理合理建构的重要前提。二是积极参与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教育现场中虽然不乏如进修或专家报告 (或讲座) 之类的专业发展活动, 但各种因其无法为教学实践或学生学习带来显著变化而招致的批评也一直未有中断。有研究揭示, “离开教师教学实践岗位的校外培训很难也不可能让教师完全实现真正的进修和专业成长”[4]。相比之下, 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往往由于贴近教师教学实践, 贴近教师生命体验, 因而它可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 除了自身的积极努力,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也离不开其置身的制度环境的作用。一般来说, 高职院校较为民主的制度环境有利于教师“赋权增能”, 这时较为现实的“责任伦理”与较为理想的“信念伦理”在教师专业伦理建构中更容易得到有机统一。

二、从职业教育体系看高职教师专业层次的定位

1. 教师专业层次普遍高于中职, 是高职教育得以维系的根本前提。

教育体系一般指各种教育机构形成互相联系的整体, 或教育大系统中各种要素有序的组合。现代教育体系由于日趋受到终身教育及人本化等重要思潮的影响, 因此彰显出不同于以往的体系严谨性和结构合理性, 具体表现在它拥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动态平衡的两翼, 涵盖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各个层次, 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各个阶段。就职业教育子系统来看高职院校, 目前人们常常追问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高职院校何以“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人们的思维一般首先习惯于将其与中职教育相比较。对比的维度集中于培养对象、学生知识技能基础、人才培养目标等相关方面。具体来讲, 高职院校培养的对象是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高中毕业生和参加专业对口升学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些对象中的后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前, 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接受过专业技能训练;不同于中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高职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型人才, 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 并有一定的转岗适应能力。此外, 与普通高等教育进行类型上的横向比较也是人们思考高职院校何以“高”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最常见的说法是, 普通高等教育培养高学术能力的人才, 偏重理论性;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术能力的人才, 偏重实践性。

上面这些对高职院校何以“高”的问题作理论上的澄清虽然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但当进一步深入到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实然”之中, 却发现一些新的事实却未必能够支持上述其实更多是“应然”的结论。据一项对中职与高职衔接状况的调查研究, 发现绝大部分有中职学习经历的高职学生认为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学习“有差别, 但差别不大”, 主要原因是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另外, 人们从中还发现一个较为普遍却十分值得深思的现象:中职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喜欢多采用高职教育的压缩 (或简化) 版本, 而高职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取材则多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相关教材[5]。这样做意味着:通常占人才培养计划30%以上的专业基础课程, 对受过中职教育的学生来说大多是浪费时间;而对只受过普通高中教育, 通过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很难说是为其成长为注重实践的技术类人才而奠定“专业基础”。

2. 标准化与国际化相结合是高职教师专业层次定位的重要保证。

与专业伦理的“软件”建设相比, 高职院校教师技术型专业知识与能力可算是一个“硬件”问题。要解决好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层次的定位问题, 要做的工作首先是“保底”, 其次要“就高”。所谓“保底”就是要研制出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 规范高职教学质量管理。我国自2005年开始实行教育部统一颁布的高职 (高专) 专业目录, 并于2012年12月公布了首批18个大类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根据高职院校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 注意与中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以实现高职专业建设的标准化, 这应当是一件有待进一步完成的紧迫任务。而所谓“就高”就是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力图使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国际化。姜大源认为, “与以往开发的适用于所有职业院校的‘最低的’专业教学标准不同, 国际化的专业教学标准, 旨在与具有世界水准的产业配套的‘最高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6]。因而, 只有在“保底”与“就高”之间, 不断推进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化, 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层次定位问题才能得到相应地解决。

三、从跨界工作体系看高职教师专业实践的深化

1. 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突出瓶颈。

一般来说,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首先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教师。职业教育要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就不能不依靠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教师。而现实中从普通高校毕业的研究生 (硕士和博士) 到高职院校上岗后的教学状况如何?据《中国教育报》记者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一些青年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解读知之甚少, 专业化实践训练不足, 动手能力差, 导致教学之困。”[7]正因为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 所以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就必须不断在专业实践上加以深化。在这方面我国职业院校教师职前培养体系的专业化要求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明显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在推行“双元制”的德国要获得职业院校教师的资格, 在培养体系的初始进入阶段就有一个比较严格的准入条件。报考职教师资专业的入学资格规定, 除了必须持有文理学院的毕业证书外, 还要至少有一年以上的企业实习等工作经历。而在平时培养阶段, 一方面在专业学习内容上突出与实践结合较强的职业科学, 具体组成有三部分:约为30%的教育科学 (含社会科学) 、约50%的职业科学 (专业工作) 以及约20%的专业科学;另一方面为加强对学生实践性、技能性的培养, 德国的高等专业学校、职教所往往建有自己的实践、实训基地, 甚至实习工厂, 通过部分接受实际生产订单来实现实践和理论培训的一体化。最后, 学生完成9个学期的学习, 毕业后还要参加两次国家统一考试:第一次国考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鉴定;之后经过两年的预备教师期或实习实践后, 还要参加第二次国考, 进一步验证学生的经验与能力。只有两次国考通过, 才能成为合格的职业院校教师。显然, 德国的职业师资培养有着严格的过程质量控制[8]。相比德国, 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多地不是放在职前, 而是在职后培训体系中加以强化。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初“双师型教师”这一中国特色概念的一经提出而带来至今不断热议的原因。笔者曾撰文指出这一概念的社会语用意含, 即:它既明示了教师作为人的因素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又提示着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在办学上存在着鲜明差异, 但也暗示着我国职业院校办学主体中企 (行) 业缺位的尴尬[9]。并且, 作为日益歧义化的概念, “双师型教师”实际上不如“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等称号那样容易成为职业院校教师具有提升性与可操作性的理想追求或目标, 其达成的过程也非常容易成为“纸上文章” (即教师在有了教师资格证后, 再考个某岗位或工种的职业资格证或技术等级证书;或到“下企业”仅以“盖了章的”协议书作为裁定的依据) , 而这与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的教育宗旨显然相去甚远[10]。

2. 跨界工作锻炼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素养提升的不二法门。

人们普遍认为,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都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产学研用相结合”等密切相关。姜大源曾进一步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概括为“跨界的教育”[11]。笔者以为, 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深化问题必须放到跨界工作体系中加以认识与把握, 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简单地说, 高职院校教师要做一个称职的专业人员, 就必须熟悉与掌握跨界工作 (既熟悉教育教学工作, 又熟悉行业、企业事务工作) 中 (至少) 两个体系运行的流程及相关规则, 只有自身跨界了, 才能带领学生成功跨界———实现从职业院校到企业工厂的有效过渡。

四、从社会分工系统看高职教师专业地位的提升

1. 分工对技术人才的广泛需求是高职教师专业化的社会条件。

任何职业的专业化都离不开广泛的社会条件,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社会的分工水平。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着重讨论了现代的社会分工对整个人类生产与生活产生的影响。他认为, 正是分工带来了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进步, 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他把由于分工而使同一数量的人所能完成的工作数量的巨大增长, 归因于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熟练程度的提高, 技巧因业专而日进;二是时间得以节约, 减少了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带来的时间损失;三是机器发明的应用, 能够简化或缩减劳动, 让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12]。由此, 我们也可以说, 包括高职院校教师在内的所谓教师专业化就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社会里通过对社会事务的精细分工, 以便于各个部分主体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整体运转, 以最大可能尽到专业主体的“个人的及公共的责任”。

每一个社会系统都由一些结构性的要素构成的。既然有社会分工, 就一定会有社会协调问题, 否则社会系统要正常运转就会困难重重。从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来说, 在所需人才的结构中, 不同层次的学术性人才和不同层次的技术性人才无疑都是需要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组织, 尤其是我们的教育机构能不能让两类人才都能脱颖而出。只有社会不断地走向民主化和市场化, 才能比较容易释放出每一个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公民的劳动价值与尊严。因此, 当技术性人才社会地位高了, 就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相应的挑战或要求, 进而增加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社会条件就会越来越充分。

2. 高职教师专业地位高低决定于其参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水平。

多维视角下的核心期刊 篇7

一、“多维”角度视角下会计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来源

谈及多维角度, 可从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在宏观角度的透视方面, 社会学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产生极大影响, 同时, 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外语教学兼受西方文化思潮和中国语言教育哲学的影响;在微观层次透视方面, 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说明, 首先在课堂教学研究方法与策略方面, 应当以哲学思维的渗入再加上文化导入课堂教学, 其次英语作为语言学, 该理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上的介入,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 此外, 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理应受到冲击, 而应是“教学相长”;教学辅导用书、信息技术, 包含电脑多媒体的使用, 等等, 这些都构成当下社会的一个“多维立体层次”。

在目前这种“多维”角度下, 其实我国目前的教育行业已经潜移默化地转变为市场行业。学生即为消费者, 因此, 为了有竞争力, 为了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大学培育的学生能走向市场, 教师就必须树立起品牌意识, 精心打造自身, 使自己成为能经受市场考验的、受到学生欢迎的品牌精英。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提高对能力的认知, 明确能力培养目标, 构建合理能力结构, 协调人际方面的能力, 成为对专业英语教师的新要求。由此, 多维视角下必须积极探索新型会计英语教学模式。

二、“多维”角度视角下会计英语教学模式分析

“多维”角度下会计英语教学的模式至少可以理解为充分尊重并发扬学生主体性, 为实现教学目标, 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一个教学目标, 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接收和应用能力为宗旨的, 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顺利阅读会计专业的文献资料, 撰写英文论文, 并与国内外同行、专家交流, 以获取最新的领域知识。我们可以选择“X”种教学方法, 多法齐下, 在具体选择时, 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所处环境、培养层次等实际情况, 以使其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为宗旨, 进行有的放矢的选择, 加以综合运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 多维角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特点, 遵循教学发展规律, 有的放矢地进行。

三、积极探索“多维”角度视角下会计英语教学方法

作为高于或是有别于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的专业英语教师, 其应该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特质。首先, 其是英语领域的权威者, 也即优秀的课程设计者与主讲者, 同时是具备企业相关工作经验的领头军, 掌握相当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笔者通过一些走访询问、查阅实践, 从教师的角度, 拟从下面几个方面尝试归纳总结:

(一) 精心组织专题教学。

任课教师在备课时要多动脑筋、积极思维, 针对会计学等管理学专业中的某一知识专题, 如公司理财策略、会计准则变迁等较前沿的知识点, 精心设计出视频PPT课件等好的媒介, 利用多媒体设施组织学生学习、观看、分组讨论, 对有认识分歧的知识点进行探讨并总结。要善于发现接受知识点快而好的学生, 可以做课堂主题发言, 最后由任课教师做总结性发言。这种模式能改变单一的教师为主体的模式, 突出体现学生融入课堂成为主体, 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但是, 这种模式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学生必须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能做到举一反三;其次必须具备相当的英语水平及能力;最关键的是学生必须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能够敢于发表自己有见地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其实施难度较大, 但是效果比较好。

(二) 穿插游戏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法”的含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专业术语和表达句法后, 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放松环节 (诸如小游戏的方式) 等, 也可利用Powerpoint制成学生喜欢的课件, 如以形象生动、色彩丰富的单词图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以精美的企业财务运作Flash动画效果呈现训练学生的视听能力。教师为课堂创造了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通过“快乐传真”, 寓学于乐, 参与其中, 有利于自身思维的拓展与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 大胆突破语体教学。

任课教师可选择如审计报告等作为教学案例, 布置学生先在课前预习时进行查阅, 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的《财经应用文写作》的语体结构, 而后总结出特殊文体的常用句型和句式。有两点要值得注意, 首先是一定要知晓英汉思维的差异性, 其次是要掌握一定的语体学理论, 特别是要正确分析语篇各项结构层次的功能。这种高层次的思维是语言教学中的语体学。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训练学生熟悉会计专业英语文体的一般特征, 以及应用专业知识进行思维分析, 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积极探求实验教学。

该教学方式是从微观角度操作的, 应该是在专业英语理论课程结束之际, 由任课老师组织好学生再次进入会计双模实验室。教师要做到有效利用校内模拟实验室进行专题实训和简单的综合实训练习, 以及大量的企业之案例教学, 当然, 师生应该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这一载体。譬如可以以国内外知名企业案例情节为线索, 使学生自觉进入会计与理财工作的“现场”, 充当其中一名英语会计“角色”,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学内容的完善, 不能仅限于简单的会计核算, 还要置身于一种纯粹的英语环境和氛围, 从而进一步向特殊的复杂的业务领域延伸, 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的能力, 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因此, 学校层面要做的是积极加以调整课程开设计划, 从而能够预留出学生课后实习的足够时间。

四、“多维”角度视角下会计英语教学的“硬件支持”

“多维”角度视角下的会计英语教学模式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工程, 必然少不了配套的硬件“支持”。其中, 如何有效地对任教教材进行遴选, 积极探索完善教学评估体系等, 这些都是能为会计英语教学模式提供重要的配套支撑。

(一) 充分考虑教材要素的编撰及遴选。

为有效实施“多维”视角下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设置, 教材的编撰和遴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首先, 分析编制教学资料, 必须把握以下六个因素: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期待”、“语言水平”、“专业知识”、“百科知识”、“兴趣动机”, 在教材编撰时应考虑上述诸多需求因素。

其次, 在选择上, 专业英语的教材必须体现“行业”职业和岗位特色, 以会计英语为例, 应设置各个环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活动形式。但就目前而看, 我国相当数量的地方性本科院校, 比如湖南省的二批本科院校, 都是由各个院系负责直接订购并采用全英文版本的专业书籍作为专业英语的教学用书。这类教材虽然原汁原味, 初看觉得是本不可多得的读物, 但实际上难度系数大, 知识更新不够, 并不见得就符合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多维”视角下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对师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以地方二本邵阳学院为例, 即使根据专业培养计划把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开设在大三甚或高年级, 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的英语未过四级。在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条件下, 贸然使用全英文版本的教材, 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英语水平, 反而容易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 使其厌学, 形成恶性循环, 从而使其丧失学习兴趣。

因此, 要完善会计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 必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从切实可行的参考教材中选取合适的章节, 并辅助编写相对应的专业词汇、术语, 尤为重要的还应有配套的习题和实验材料等, 这样既体现英文的原汁原味, 又强调专业文献的体例结构, 突出行业语言特色。

(二) 积极探索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体系中最重要的方式是考试或者考核。一般很多高校对于专业英语教学评估, 定位为考试或者考核 (查)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客观准确、公平公正评价的有效方式, 同时是评估教学质量、反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当下在课程测试的方式上, 传统的以选择题为主的客观标准题笔试也生搬硬套在会计英语的考核体制中, 其弊端日渐凸显, 这种单一化的测试难以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会计专业英语测试应主要考核学生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专业信息的能力。为更好地在多维视角下开展新型专业英语教学, 该课程的考核肯定是不可使用之前的那种笔试模式的, 应该采取试卷笔试和英语口试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以综合考评学生能否灵活应用会计专业英语的能力。除此之外, 还可以把会计科目陈列、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做一个好的会计人员等内容引入学生的考核体系当中, 分别按先笔试、后口试、再实践这样三部分各占一定比例的方法作为评价的指标和手段, 综合考查学生对会计专业英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其中实践部分的成绩可根据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 (如会计英语模拟实习等) 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给分。这种教学评估体制能有效地结合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 从而进一步优化考核结构, 培养学生能力。

摘要:本文旨在基于多维角度视角, 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及目前我国会计专业英语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初步探索出多维角度下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对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模式分析、教学方式及配套支持等分别进行阐述,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有效促进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多维视角,会计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敏著.多维角度透视当代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4, 2.

[2]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 2007 (3) :175-177.

[3]韩志强, 田维.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S1) :14期.

[4]徐秀芬.专业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辽原大学学报, 2002 (2) :55-56.

多维视角下的核心期刊 篇8

在动漫产业发展政策与产业融合政策的影响下, 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以及旅游者的动漫旅游需求等因素的推动下, 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开始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在动漫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中, 园区从旅游领域方面呈现出多维的新价值, 这些新价值让企业从中发现园区新的发展机遇———园区的景点化发展。因为旅游产品具有生命周期长、生产时间短、收益快等优点[2], 能够与园区动漫产品的运营形成优势互补。在产业融合背景下, 园区通过景点化的发展, 让旅游业和动漫产业互相促进、融合发展, 将有利于促进园区向多元化、集约化发展, 推动动漫全产业链的构建, 弥补园区一元产业结构的发展缺陷, 推动整个园区协调、持续地发展。

一、动漫产业园旅游产品交易系统多维价值的理论模式

(一) 动漫产业园区景点业价值链形成

从动漫与旅游两产业融合的起始阶段来看, 一些先行企业将旅游与动漫两产业价值链上可融合互动的价值活动进行划分和解构, 让两产业对应的价值活动进行衔接互动, 即动漫企业在其产业价值链上横向拓展出旅游服务环节。经过融合后的价值环节聚合了两种产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功能, 表现出两种产业价值。由图1可知, 动漫产业园区发展旅游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园区的动漫素材是非常有特色的资源, 是园区旅游活动的文化价值的根源, 动漫企业将其进行挖掘、整理和评价之后, 可使之成为吸引力强、价值高、特色鲜明的文化体验性旅游资源。动漫企业可以将动漫设计理念、创作技术和数字媒体、多维空间技术等, 运用到园区的旅游活动设计和旅游物质环境开发中, 培育出旅游价值。这标志着园区景点化的萌发。然后, 动漫与旅游的产品及衍生品通过各自的营销系统, 进入消费市场并通过交易来实现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在上述过程中, 企业结合自身价值活动, 对动漫与旅游两产业价值活动进行优化整合甚至创新, 重构出新的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的重构过程实质上就是园区新价值的创造过程。新价值链中的消费环节, 即园区动漫旅游产品交易环节, 是新价值实现的开始。

(二) 动漫产业园旅游产品交易系统多维价值的构成模式

1. 动漫产业园旅游产品交易系统的形成

动漫产业园发展旅游初期, 其旅游活动主要围绕动漫产品及衍生品展开 (以下简称“动漫产品”) 。作为动漫创作的主要基地, 动漫产业园区是漫迷心中向往的“朝圣之地”, 可吸引其到园区中参观动漫产品的制作生产线, 了解动漫角色是如何创作的, 感受最新的动漫网络游戏, 选购最新生产的动漫衍生产品。因此, 从地域空间和价值功能角度来看, 动漫产业园区和景点是可以重叠的, 即二者在市场上相互联系, 并以市场为“融点”开始了产业间融合, 产业园中的动漫旅游开始萌发。从旅游产品交易的角度来看, 动漫企业和动漫旅游者作为交易主体, 动漫旅游产品作为交易客体, 动漫产业园区作为交易平台, 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漫产品交易系统 (图2) 。实质上, 图1中新价值链在融合形成消费环节的同时, 就形成了该动漫产品交易系统。

2. 动漫产业园旅游产品交易系统多维价值的构成模型

动漫产业园多维价值的形成与实现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多维价值阶段。旅游市场的消费水平不高, 并且还没有漫迷对动漫产业园产生动漫旅游需求。此时, 动漫产业园对游客来说没有旅游价值, 对园区内的动漫企业来说也只是动漫作品的生产空间, 被赋予文化价值的动漫作品才能最终给企业带来经济价值。

第二阶段:多维价值潜伏阶段。漫迷们在上述旅游产品交易系统形成之前, 受动漫产品中文化价值的吸引, 已经对动漫产业园产生了旅游需求, 此时动漫产业园区对漫迷们具备了旅游价值。“漫迷需要入园体验最新的原创动漫”是动漫企业基于对动漫旅游需求结构的把握, 该体验活动在交易系统生成前的开发中被赋予动漫文化内涵。动漫产业园的企业只有在交易系统的运作过程 (即旅游产品交易过程) 中才能获得旅游收入。

第三阶段:多维价值实现阶段。动漫产业园区形成了依附动漫产品生产线的旅游发展模式, 即动漫产业园区开展的是以动漫产品为中心的体验活动, 通过赋予动漫体验活动的“文化价值”吸引游客, 并在接待动漫迷的过程中, 实现游客的“旅游价值”和产业园企业的“经济价值”。

总的来说, 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来看, 动漫产业园区赋予系统内不同主、客体的不同价值的特征就是其“动漫产业园区旅游产品交易系统的多维价值”, 简称“动漫产业园区的多维价值”, 如图3所示。正是因其多维价值的存在让动漫产业园景点化成为可能, 而其多维价值必须通过产业园旅游产品交易系统的运作才能得以实现, 即由潜在的多维价值转变成实际的多维价值。多维价值的实现推动了动漫产业园景点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 动漫产业园区旅游产品交易系统多维价值的耦合模型

1. 动漫产业园多维价值的耦合关系

从游客与动漫产品两者关系来看, 文化价值是动漫产业园多维价值耦合的源头。园区的旅游价值是由于动漫产业园中最新的原创文化能对漫迷们形成吸引力, 吸引漫迷们入园围绕动漫产品的文化价值进行旅游体验, 所以园区的旅游价值是由动漫产品中的文化价值衍生而来, 是文化价值在旅游领域的附加价值的表现。游客在享受动漫产业园产品文化价值的同时, 也是对动漫产品文化价值及园区旅游价值的认可。因此, 动漫产品的文化价值和游客的旅游价值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并形成耦合关系。

从游客与企业两者关系来看, 园区企业的经济价值是由游客在园中为其所获旅游体验价值付费而得, 是由园区的旅游体验价值转化而来。当入园游客达到一定数量以后, 企业会将经济价值中的一部分投入到旅游价值的提升中, 以便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条件, 即一部分经济价值转化为旅游价值。具体而言, 企业通过所得旅游收入的数量来判断园区之于游客的旅游价值的效用, 来选择对园区旅游活动的经济投入量。若旅游价值的效用大, 则旅游收入也相应较大, 企业会用经济收入来支持动漫产业园的旅游发展;若旅游价值的效用小, 从中赢利不高, 企业可能会减少对园区旅游的资金投入, 甚至不投入或者不再发展旅游。这就形成了旅游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耦合关系。

从企业与动漫产品两者关系来看, 园区动漫产品的文化价值是由企业将旅游收入作为一部分创作资金来打造的, 包含了企业的经济价值所转化的那部分。而园区企业的经济价值是动漫产品的文化价值在旅游领域实现其附加价值的结果。这就形成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耦合关系。

动漫产业园的多维价值中若有一种价值消失, 则其他价值也不能持续存在。当多维价值同时存在时, 价值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甚至逻辑依存 (见图4) 。

2. 动漫产业园多维价值耦合的基础

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融合为动漫园区多维价值提供了耦合的机会, 并在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维价值耦合的需求基础和供给基础, 并以旅游产品交易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多维价值的耦合关系。

具体而言, 动漫市场中漫迷出于对原创动漫文化的精神追求, 进入动漫产业园体验最新动漫文化, 而漫迷们的这一行为表现说明了他们已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新生部分, 也显示出动漫市场向旅游市场的渗透。对于游客有入园体验动漫文化的需求, 仅是企业对旅游市场的初级判断。园区要想从旅游中长期受益, 就需要考虑游客入园想要什么样的体验内容、体验方式和体验活动。

园区企业顺势接待入园游客, 提供以动漫产品为核心的相关体验活动和服务, 形成初期的旅游活动。在动漫旅游的随后发展过程中, 园区逐渐趋于专业化的旅游供给将让园区形成专业化的旅游体验平台, 这一平台将提供比园区旅游发展初期更丰富的旅游活动。

由于多维价值具有经济属性, 园区的旅游产品交易系统才能在交易主客体的作用下生成。企业、游客、动漫产品 (或旅游体验平台) 在交易系统中进行价值交换、各取所需, 让多维价值的耦合关系得以形成和发展。交易系统的运行让多维价值在耦合关系中持续相互作用, 推动园区景点化的进程。

总的来说, 动漫产业园区旅游产品交易系统多维价值的构成模式和耦合模式构成了多维价值的理论模式。其核心是动漫产业园多维价值的构成与变化规律。

二、动漫产业园区多维价值的形成

(一) 动漫产业园区的旅游价值

现今的旅游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态势, 旅游者希望体验到新型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其追求新异事物的心理。动漫产业园区凭借其个性鲜明和不断创新的动漫资源, 开发出本园的旅游“创意品”, 并让旅游者体验时尚的动漫文化和魔幻的高科技, 从中获得深层次的动漫文化内涵和动漫文化旅游的精神享受。

依托于产业园的动漫旅游活动是动漫文化内涵一种特殊的阐述和表达方式。其中, 大多数动漫旅游活动主要供游客休闲娱乐, 其核心是特色动漫文化。在园区企业的精心设计和打造下, 动漫产业园的旅游产品能让游客在魔幻效果中欣赏、体验动漫氛围浓郁的动漫旅游活动, 感受不同风格和类型的体验方式, 让游客的视野沉浸在动漫版的色调、造型、神态中, 让原来在动漫作品中才能出现的梦幻实物能够在现实中触手可及, 让游客的精神状态在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中进入一个暂离现实生活的精神空间。

(二) 动漫产业园区的经济价值

1. 动漫产业园区直接获得高附加价值

动漫企业在获得动漫作品已有的市场认可的同时, 借助动漫资源优势开展特色鲜明、有创意的动漫旅游活动, 为动漫产业园区景点化提供了一定的内部优势和外部发展基础。在旅游活动的经营中, 园区景点化的本质目的就是将动漫产业链上游的文化价值通过旅游经营的方式, 在动漫产业链下游转化出更多附加价值 (相对于动漫产品销售) 。在动漫产业的现实发展中, 动漫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是动漫产业获利的重要手段。园区的旅游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动漫衍生品, 能为园区集中创造出更多的附加价值, 即在已有的设施基础和动漫资源基础之上, 动漫产业园区将原创动漫的文化价值扩散到旅游活动中, 通过旅游活动将文化价值进行转译和延展。旅游经营加快实现了园区企业对高利润的追求, 也推动了动漫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品牌效应又作用于园区的动漫直接产品和衍生品, 使园区通过品牌化运营获得更高附加价值。

2. 园区景点化可促进园区资金周转

动漫产品有创作成本高、生产周期长、收益期难以预估等特点 (李美云, 2008) [1]。采用动漫产业园景点化的发展模式, 可带来大量的动漫游客, 实现园区企业盈利模式的拓展和创新, 形成“一缓 (产品生产平台) +多快 (多类型旅游体验平台) ”的盈利平台和“旅游+产品”销售的旅游体验平台盈利模式。这样, (1) 能在旅游经营中拓宽动漫产品的销售渠道, 从而拓宽盈利渠道, 促进流动资金快速积累, 促进原有产业运营活动及旅游运营活动的资本周转, 缩短园区的投资回报周期; (2) 能实现这两种产品的范围经济, 节约有关要素共同使用所生产的成本; (3) 能让前期创作在游客体验的同时达到宣传效果, 培育动漫作品的市场基础和品牌; (4) 能延长原创动漫的生命周期, 为后续创作争取时间。

(三) 动漫产业园区的文化价值

1. 动漫产业园区为动漫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支撑力和动力

动漫作品的知识版权贯穿了整个动漫产业链, 即动漫直接产品及衍生品的核心卖点是动漫文化。创作能力则是动漫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根本支撑力。创作能力的维持和进步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而动漫产业园区景点化可为动漫企业直接和间接带来收入用以创作。所以, 动漫产业园区的景点化发展为动漫文化的创作、发展和创新提供了一股经济支撑力。此外, 动漫产品也要遵循基本价值规律, 也必须以市场为基本取向, 所以其重要动力来源于市场的评价。动漫产业园区的游客数量分别说明了动漫市场的认可和旅游项目受欢迎的程度。动漫旅游的良好发展会增强动漫企业在动漫文化创作上的自信心, 有利于形成一股动漫文化发展和创新的社会心理动力。经济支撑力和社会心理动力同步产生于游客, 同步作用于企业去发展和创新动漫文化, 为园区景点化形成文化支撑[3] (见图5) 。

2. 动漫产业园区实现其动漫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价值

动漫文化在获得上述双力以后不断发展演进, 其发展创新的成果体现在整个动漫产业链上。正是由于动漫旅游活动的文化价值根植于动漫文化, 动漫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预示着动漫产业园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在发展创新, 给动漫旅游者带来更新颖的动漫旅游文化体验, 让动漫产业园的旅游产品有持续吸引力。

从游客角度来看, 园区内动漫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已经不仅仅是针对文化本身, 因为园区让游客感受到的不再仅仅是有新颖的动漫文化, 园区的景点化发展让游客陶醉在紧扣动漫文化主题的景观和体验活动中。游客之所以能从中获得特别的体验效果, 其原因在于动漫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作用下, 园区在文化传播的平台、渠道、手段、方法、内涵、目的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让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能有文化解读创新, 这是对园区已有的动漫文化的再挖掘、再创新、再发展。动漫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创新过程实质上是由动漫与旅游的各自价值链的解构和重构产生的, 让动漫文化在旅游产业价值链中能有创新发展。

三、动漫产业园区多维价值的变化

(一) 动漫产业园多维价值的变化关系

动漫产品文化价值的不断增加是保障园区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动漫作品的创作数量和质量代表着其文化价值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对漫迷游客的吸引力大小, 决定着动漫产品所拥有的附加价值的高低。即创新的文化价值有提升, 则园区在文化方面的旅游价值就会提高, 能实现的经济价值就会增多。

园区是否能够为漫迷游客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空间、设施设备, 是否能够精心设计、安排体验活动, 这都代表着园区旅游价值的大小, 决定着可能吸引的游客数量和游客的消费量, 从而决定了其从中可能获得经济价值的高低, 同时显现出原创动漫文化价值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即园区的旅游价值提升, 带来的经济价值就会增加, 并以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方式促进文化价值的创新。

在旅游经营中, 企业所获经济价值的数量将影响着园区旅游价值的提升力度,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动漫文化再创新的支持力度。即企业从旅游活动中所获经济价值越高, 就会投入越多的经济收入提升旅游价值以及创新文化价值。然而, 企业只有在园区总运营收入大于总运营成本, 且旅游收入大于旅游运营成本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投入剩余的资金来提升园区的旅游价值。

总的来说, 在多维价值的变化关系中存在“马太效应”, 即多维价值中有一种价值在增加, 则其他两种价值也会相应有所增加;若有一种价值在减小, 则其他两种价值也会相应地减小。所以, 园区应该在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两方面进行提升, 这样才能让园区的旅游活动有良好的运营前景。

(二) 景点化过程与多维价值耦合关系的变化

景区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游览服务、有明确的管理界限的场所或者区域。景点仅在规模上比景区要小, 其他方面都和景区一致, 所以本文用景区的定义来理解景点的含义。从旅游者角度来看, 景点有三个关键是所必须具备的, 即景点应该在功能、空间和管理上满足旅游活动的发展要求。所以, 景点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功能、空间和管理上向景点的要求演化的过程。

在动漫与旅游产业融合之前, 动漫产业园区仅作为动漫产品的生产空间, 在两产业融合后的初期, 少量的漫迷入园观摩, 让原来的生产空间也成为了旅游空间。两种功能和空间重叠在一起, 而生产空间仅能开发出依附于原有生产活动的旅游发展模式, 即生产空间仅能依靠动漫产品的生产交易活动发展旅游活动, 并且游客体验的内容、方式、模式等都较为有限。也正是由于这阶段所开展的旅游体验活动较为简单, 所以企业仅需增设几个专岗或一个小部门就可以管理好园区的旅游经营, 无需对现有管理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进行大幅调整和改动。在园区多维价值耦合关系中 (图4) , 动漫产品的文化价值能为游客的旅游价值提供文化内涵上的支持, 即图6 (b) 中的生产空间和旅游空间提供文化支撑。此时, 企业从旅游中所获经济价值的数量还不足以让企业认为有投资打造旅游空间的必要, 即不具备为旅游空间提供经济支撑基础。

随着游客进入数量的增多, 仅供生产之用的生产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无法发挥更多更好的旅游接待功能, 可能还会影响原有的产业活动。同时, 生产空间仅能提供简单的观光和参与功能, 不合时宜且不能持久发展, 园区还需要提供其他类型的体验模式、体验功能来迎合市场趋势, 这需要大量的空间和设备的支持才能较好地实现。由于动漫与旅游两产业的融合, 能让园区形成多种旅游发展模式, 这些旅游发展模式都是以最新动漫文化为核心, 不一定只与动漫生产线 (动漫产品) 有关, 因而有些旅游发展模式不依赖于生产空间, 而需要在园区中开辟出新的空间。由于以上三个原因, 园区的生产空间与旅游空间在功能和空间上的重叠出现了矛盾。然而, 仅以动漫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为吸引力, 且仅通过新的动漫文化价值来实现游客的旅游体验已经解决不了上述矛盾。此时, 大量涌入的游客让企业获得不少利润, 看到了发展旅游的前景, 企业将投入盈利资金打造旅游空间。旅游空间的文化支撑基础和经济支撑基础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 (图4) , 即旅游空间的服务水平、设施设备、空间与氛围等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园区所形成的旅游空间在规模、功能、质量、效应、地位等方面逐渐凸显。在此过程中, 园区要对日趋复杂和重要的旅游业务进行管理, 就需要从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与方法、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来满足景点化所需要的专业化管理。这样, 原先由充满文化价值的生产空间所提供的旅游接待服务, 现在变成了由逐渐专业化的旅游空间来提供, 旅游发展模式由单一逐渐丰富, 两种空间和功能进行着相对分离 (图6 (c) ) , 园区的多维价值及其耦合关系发生了变化。新的旅游空间不仅被赋予了原创动漫的文化内涵, 还有一些专门的设施设备、人员等来提供旅游体验服务, 所以园区旅游空间的文化价值、游客的旅游价值、企业的经济价值形成了新的耦合关系 (图7) 。

(三) 多维价值的新耦合关系与景点化完成

在多维价值新的耦合关系中, 旅游空间在吃、住、游、购、娱等方面都体现出文化价值, 游客在旅游空间中进行点滴地体验, 从旅游空间各个方面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中慢慢地获取自身所需的旅游价值。由于游客在获取旅游价值的过程中, 会选择自己认可或喜欢的某部分文化价值, 所以旅游价值涉及到对文化价值的认可度。游客所获取的旅游价值越多, 需要向企业支付的费用也会越多, 企业从旅游空间中所获经济收入越多, 企业就越有兴趣投入资金打造旅游空间并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来让游客获得更好更多的旅游价值。

在多维价值新耦合关系的持续作用下, 仅有依附于原有生产活动的旅游发展模式才继续处于生产空间和旅游空间的重叠部分, 其余的旅游发展模式都在生产空间之外拓展出自己的旅游空间。并且, 相对于依附原有生产活动的旅游发展模式, 其余的旅游发展模式具有游客消费内容更丰富、消费周期更长、花费费用更多等优点, 这些模式成为园区旅游发展的重点甚至是主体。园区的这两种空间和功能形成绝大部分分离或完全分离。在旅游空间管理上, 园区需要有专门的管理团队和部门来维持旅游业务的正常经营。从整个园区来看, 园区企业进行了业务多样化兼并, 动漫产业不仅仍具有一定的纵向结构特征 (即不少动漫企业经营着纵向产业价值链环节) , 而且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横向市场中的竞争 (即在产品及衍生品创作开发、包装、销售等方面的竞争) 。因而, 企业高层需要通过更为复杂、专业的战略管理和灵活的制度体系来经营动漫与旅游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所形成的日趋扩大的交叉市场。此时, 园区完成了景点化过程 (图6 (d) ) , 这将与动漫园区原有的生产经营形成经济与文化上的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四、结语

在旅游产业融合的热潮中, 为应对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客观要求, 动漫产业园区企业对动漫与旅游两产业价值链进行着解构和重构。新价值链的形成是园区产业活动新价值创造的源头, 也是园区景点化的源头。并且, 在新价值链的消费环节中, 形成了园区的旅游产品交易系统。该系统是园区景点化的基础, 通过该交易系统让园区的多维价值得以实现, 从此开始推动园区的景点化进程。动漫产品、游客和企业在园区中交易互动、各取所需价值, 让旅游产品交易系统获得运行的动力。而该交易系统的持续运行内在表现为多维价值在它们的耦合关系中相互作用, 外在表现为园区景点化的进行。所以, 多维价值在耦合关系中的互动是园区景点化的内在机理。当景点化发展要素在交易系统中积累到一定数量, 让旅游体验平台 (即交易系统的空间载体) 有质的变化, 发生变化的多维价值及其耦合关系通过未变的交易系统让园区的景点化进入新的演进阶段, 最终让园区完成景点化。

参考文献

[1]李美云.论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J].旅游学刊, 2008, 23 (1) .

[2]赵立民, 魏敏.旅游产品有效供给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 2009 (7) .

上一篇:免疫调节蛋白下一篇:公路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