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意义

2024-08-29

多维意义(精选4篇)

多维意义 篇1

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本质上应该是生成性的,是多维的,开放的。从不同角度对一个文本进行解读,挖掘其不同的课堂教学价值。在同一个教师的课堂上,真正从多维度鼓励、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却很少见到。因此,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课堂上,一直被进行着碎片化思维、线性思维和封闭思维的训练,缺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发散思维的形成仅仅成为口号而已。同样,拓展阅读也经常被提及,但大多是在主体文本学习之后,由教师来布置拓展文本的阅读 ;很多情况下,这种表层的拓展并没有真正落实,不过是作为一种点缀在课堂上昙花一现。而且,这种表层的拓展,没有触及“拓展”的本义,即使关注了,学习的价值也大打折扣。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作为一门对于促进人的生命成长最重要的人文学科,离不开开放的视野、多维的视角、拓展的视域。因为,一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拥有丰盈的生命体验,需要广博的智力背景,需要丰富的情感体验,需要丰润的精神滋养。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顺应了学生言语生命和精神成长、开放视野和思维发展的需要,具有巨大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意义。

一、“多维拓展”的意义阐述

为什么要强调多维?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事物,与这个世界时时刻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它,探究它的时候,会发现,角度不同,风景各异。阅读本身是一个与文本展开对话的生命互动的过程,一个文本会从多个维度给读者提供信息,带来感悟和启发。文本会点亮读者不同的兴趣点,让读者产生不同的需求,从而引导读者走向不同的阅读路径,探寻不同维度的风景。虽然课堂上的阅读学习与生活中的自由阅读有所区别,但毋庸置疑的是,课堂阅读正是为了培养阅读兴趣,学习阅读方法,发展阅读和表达的能力,是为了提升自由阅读的境界。如果课堂阅读教学一味地在封闭的空间里和封闭的思维模式中进行,对学生的阅读生活而言,积极作用就难以显现。开放的阅读心态,多维的阅读视角,使阅读变得有情有趣,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为什么要拓展?学习活动中的“拓展”,应该与1995年才引入国内的“拓展训练”这一体验式培训范畴的概念紧密联系,属于综合性概念。它以自主体验为基础,强调综合活动性、挑战性和集体中的个性,在学习中的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自我超越、认知整合和合作共赢。显然,这与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经常见到的单一的内容拓展是完全不同的。真正意义上的拓展阅读至少包括发现与体验、分享与交流、整合与应用三个环节,它是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过程,从行动到评价的全面的开拓与发展,指向学生阅读能力和品质的整体发展与提升。

单篇文本的阅读,无论在哪个具体的读写目标的达成上,其力量都显得有些单薄,更不用说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了。例如诗歌中“月亮”意象的建构,散文中情感形象的抒写,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运用,甚至一些典型句式的表达特色等,单篇文本的阅读只能是打开了一条缝隙而已,只有足够数量的相关文本形成合力,才能逐渐沉淀为属于学生自己的认知、能力。

一篇文本到底有没有拓展的价值,从哪些维度进行拓展合适,考量的标准主要关注两个方面 :一是文本传递的主要信息和价值取向,包括具体而有个性化的读写目标 ;二是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产生的兴趣点和共鸣点。这两点相结合,学生自主地发现使探索学习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分享与交流过程中的相互启发成为自我超越的能量场,整合与应用就有了鲜明的目标意识,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伴随着学生学习的自我需要,得到了最大的保障。

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它将真正关注学习活动的开放性和生成性,珍视学生自主发现、自我超越的价值,有意识地让学生们超越已有经验,突破线性思维,以一种超越性的理念去理解阅读学习 ;它指向学科和学习活动的本质,让阅读的意义自然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对话自由展开,学习过程中,学生真正拥有自主规划、自由想象、自我探寻的权利 ;它努力让学生形成既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力,又是走向开放、多元的,积极探索未知的学习意识——这种学习意识会沉淀为一种素养,成为一个人真正成长的标志。

从上面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一次完整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活动,必须有一个具备多维拓展价值的文本为依托,这样的文本可以称为教学经典文本或基地文本。从一个教学经典文本出发,使多维与拓展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自然地融为一体,经由发现与体验、分享与交流、整合与应用的学习历程,再回归经典文本,总结其间的收获,回味一段学习旅程的点点滴滴,学生的读写体验就会丰富一次,言语生命就会丰盈一回,语文素养就会丰厚一些。

二、“多维拓展”的实践言说

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的落实首先需要教师的精心规划。这里的精心规划不是为学生设计好所有的活动内容和细节,而是选择好作为“基地”的经典文本,引导学生在经典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可供探究的不同维度,选择拓展的不同方式,进行开放式的阅读探究活动。下面笔者以《梅花魂》的教学为例,探讨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文本——多维拓展的价值考量。《梅花魂》是一个怎样的文本,主要不是从它的文学意义上进行考量,而是从文本阅读的教学价值上进行考量,也就是对文本进行细致周全的教学解读。与一般的文本教学解读不同的是,在解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文本中蕴含了哪些具有阅读拓展意义的生成点,可以从哪几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开放式的拓展学习。这些生成点和维度不是随意生发的,必须与“基地”文本的内容、主题、题材、体裁、表达方式等具有逻辑上的关联性,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序提升所需要的。

(1) 《梅花魂》里有意象——梅花。“意象”一词来自于诗歌研究,指的是诗歌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具体物象,这一物象在诗歌语境中创造出特定的意境,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梅花魂》不是一首诗歌,而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为什么说其中的梅花属于“意象”呢?一是因为散文中的具体形象与诗歌中的意象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的作用是一致的,二是因为“梅花”与“魂”组合,已经在昭示着这里的梅花不再局限于作为自然物的梅花本身,赋予了特定的精神意义,指向了意境。

梅花成为诗文中的意象,无论从物象特点还是从时代演绎的角度看,都不再是偶然。作为“凌寒独自开”的花中君子,为世人所赞,君子所爱,诗人吟颂,画家墨染,梅花作为自然物的意义逐渐与社会寄托的精神意义融为一体,成就了它作为诗文中意象的价值。中国的士子文人大都有君子情结,爱梅兰竹菊就是在明君子之志,于己修身,于国修为。《梅花魂》中的外公洪镜湖爱惜梅花图,爱的就是梅花的秉性,惜的是如梅花秉性的民族精神,这在他向陈慧瑛赠梅花图时说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里就表达得十分明白。

读明白文中的梅花意象并不难,如何运用这一意象,发挥其语文学习的应然价值,应成为教学的一种追求。作品中“意象”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自然物到象征物演绎的过程,所以研读的视域要涵括自然物和意象,即研读有关梅花的科普文章,深入了解植物学意义上的梅花 ;研读以梅花为意象的文学作品 ;欣赏以梅花为主题的中国画和评论文字。

(2) 《梅花魂》里有文化——为什么是古诗词和梅花图。《梅花魂》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表达作者对外祖父怀念的同时,主要表现了外祖父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赤子之情。读明白作者通过文章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是很容易的事,因为这是“一望而知”的东西。但是,表现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赤子之情,为什么要选择古诗词,为什么要选择梅花图,是值得引领学生研究的。也许,你可以认为文中所写事实就是如此,但仍然可以追问,为什么外祖父要教我古诗词,书房中的那么多东西唯独最珍爱梅花图?我们还可以细究,作者几十年后的回忆,外祖父诵的诗句叮嘱我的话真的就是文中所记没有出入吗?读者在第一时间就与文章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产生了共鸣,就是因为文中这些事物背后的文化因子。

从眼前的文字到文字背后的文化,这是文本阅读应该深入的一个层次。因为任何母语的教育,都离不开母语文化的启蒙和浸润。

(3) 《梅花魂》里有表达形式——借物抒情。《梅花魂》中的梅花并不是作者描写和抒情的对象,它是线索,是寄托物。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这就是表达的秘密,形式的秘密。借物抒情是一种常用的散文抒写形式,这种写法使表达的情感真实具体,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睹物思人,是人人皆会经历的情感体验。学习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是阅读这类文章的重要读写目标。但是,学生要逐步掌握这一写法,仅仅靠一篇《梅花魂》是不可能的。这样,以《梅花魂》为出发点,进行多篇的借物抒情类群文式阅读,进一步发现、感悟这一写法的一般策略,由读到写,有序迁移和应用,逐步习得这一表达方法,为构建属于自己的言语生命系统注入活水。

2.学习活动怎样展开——多维拓展的操作策略。选定了一个“基地”文本(经典文本),多维拓展式阅读活动如何展开呢?

(1)发现与体验。多维拓展式阅读活动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自主的阅读发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一个互相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文本对学生的发现表现为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思维被调动,积累被激活 ;学生对文本的发现,从语文学习的角度主要指的是发现文本的内容和意义、语言和形式以及信息共鸣点等。学生与文本的相互发现是阅读教学展开的起点,教师要通过研究学生和文本,在准确把握起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文本之于学生阅读学习的价值,在课堂对话中促成新的发现——学生、文本和教师三者的相互发现。这时的发现,为多维拓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学习体验之旅。

以《梅花魂》为例,首先进入发现视野的是文本本身的内容和意义,即文本所叙的五件事,表现的“思归情,赤子心”。这一发现的深层意义是什么?是情感的体验,是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情感的体验——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不分时代,不分地域,几乎是人类共通的,所以文中才有外祖父“吟诗流泪”的情景。这里自然埋下了一个进一步去发现、体验的伏笔,就是表现思乡情的古诗词。文本本身展现的意义不是到此为止,这里的思乡情不是一般的思乡情,这里的故乡不是一个具体的小地方,而是自己的祖国。外祖父心中一直眷恋的是祖国,所以这份赤子之心的寄托物是梅花图,而不是其他。为什么是梅花图,是梅花,而非其他?这一发现打开了另一扇拓展之门,即梅花意象。

文本内容和意义的发现通常能够由学生自己完成,语言和形式上的学习价值,一般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梅花魂》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梅花图是抒情的载体,是凭借之物。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 :作者要表现的是外祖父这样的华侨眷恋祖国之情,为什么以梅花为题,为什么多次写到梅花图?这样,学生就会循着这个思路去发现和体验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不同的发现开启不同的学习体验之旅,多维拓展成为学习的必然。以《梅花魂》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至少开启了三个维度的拓展学习 :一是情感维度,思乡情,主要展开此类古诗词的拓展学习,以积累为主 ;二是意象维度,梅花,主要展开主题式项目学习,探究作为物的梅花与作为意象的梅花之间的联系,将语文的视野拓宽,说明文、诗词散文、国画鉴赏文成为阅读研究的对象 ;三是表达维度,拓展阅读典型的借物抒情文本,发现表达上的一般规律,以读促写,习得方法,形成能力。

这三个维度的拓展学习,都是从“基地”文本《梅花魂》出发,学习体验的展开根据内容和目标的不同有所区别。情感维度的,课下为主,以独立自主的方式展开体验学习 ;意象维度的,课下为主,教师提供体验学习单,小组分工合作,材料的搜集分工负责,材料的学习体验和运用合作共享 ;表达维度的,课内为主,拓展阅读,对比中进一步体验表达特点,再沟通学生生活,学习表达。

(2)分享与交流。发现与体验的过程中肯定有分享与交流的活动,这里主要指的是发现与体验之后的分享与交流。内容上,紧扣几个实际拓展的维度 ;形式上,不同维度,根据不同的学习成果需要的呈现方式来选择。上面的情感维度的分享与交流,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进行分享交流,例如诵读、书法、沙龙等 ;意象维度的,可以用PPT展示,主要运用主题展板来展示分享 ;表达维度的,分享交流分两步,一是习作讲评,二是“发表”。

不同的“基地”文本,科学拓展的维度不同,具体的学习内容、形式、过程、成果不同,分享与交流的方式便多种多样。无论运用那种方式,学生始终是分享与交流的主体,分享与交流的方式选择的主动权也属于学生。

(3)整合与应用。一次多维拓展式阅读学习的旅程,通常从一个“基地”文本出发,最后又回到这个文本,这个来回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选择属于自己的有意思、有价值的阅读学习的方式方法,从多个维度提升语文素养。每次学习都会有一个回顾与整理,以整合不同维度拓展学习的收获,同时策划更深层次的应用。

拓展的维度虽然不同,但每个维度不是割裂的。以《梅花魂》为出发点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情感维度的拓展和意象维度的拓展,都与我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一个历史足够悠久的国家和民族,因为世世代代的传承,有些事物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成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每一个人的精神寄托,不管他们走到哪里,这些事物很自然地成为了联系他们的纽带。《梅花魂》中的外祖父,正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的,他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基因,所以才吟诗流泪,才特别爱惜梅花图。同样,正是这些事物具有了特定的文化意义,成为了大家共鸣的情感的载体,它就成为了一种属于大家的象征性符号 ;个人的情感中同样有这类象征性的的符号,那就是对某个人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围绕着这些事物,我们总会记起一些特定的人和事。所以,在这一意义上,表达维度与情感、意象维度也是联系着的。经历了发现与体验、分享与交流的学习过程之后,回归基地文本,进行维度的整合,文本阅读的意义就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整合性的提升。这样,学生阅读的视域、阅读思维的品质就不是局限于一个文本的阅读可以相比较的了。

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这种阅读学习带来的启发就会促进他们自觉地进行方法应用,为自己的阅读生活打开新的一页,创造新的境界。

多维意义 篇2

关键字:包容式旅游;文化旅游 ;和谐

中图分类号:G124; F592.7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中国目前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得益于国际国内两种环境的宏观背景,旅游业的诸多优势以及对于中国社会及经济的总体影响已经自不待言,无须赘述。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文化旅游产业更是旅游业的灵魂,也可以说具备更多的附加价值可以进行创造和利用。而对于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全国通盘的战略考量,可以说是推进并确保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领先地位的必要的谋划。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显然不能再利用过去那种规模化,集约化的并且以项目的数量和利润的多少为唯一考核标的。这样的发展方式已经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选择并且坚持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这种理念应该和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及社会发展总的价值趋近,并且可以引导出正确得发展模式。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更具备体系化和人文关怀性质的“包容式”发展理念自然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在2007年亚洲发展银行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以后,国内学界对其进行工具性研究的成果不少,尤其是最近两三年,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关注此问题的成果较为丰硕。主要有以下:王超、郑向敏(2012)指出了包容式旅游发展同其他的旅游种类的关系;王超(2013)在借鉴印度扶贫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建立五位一体的ITD旅游发展模式;王京传和李天元(2011)分别对旅游的内部增长和外部增长在包容式发展的理念下给出了一些政策的建议等等。纵览这些已有的成果,不难发现,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此种发展理念对应到的某种具体旅游形式的发展模式上面,这并不难理解,过去的旅游发展中经济属性远超社会属性的现实会为此做出很好的注脚。而将我国旅游业中的最具人为操作性的文化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用该理念进行观照的研究可谓付诸阙如。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此为题,关注在更为凸显价值与情感的“后旅游”时代下具备体系化和人文关怀性的包容式发展理念对于文化旅游业的多维度意义群,以为旅游实践决策谋定好方略与路线。

二、包容式旅游发展理念的内涵

2003 年12 月,世界银行出版的《全球化增长与贫困( 建设一个包容性的世界经济) 》政策报告提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包容性问题( 蔡荣鑫, 2010) 。2004 年5 月,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在亚洲发展中国家持续性减少贫困的包容性增长: 基础设施发展的强化角色》报告初步界定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提出要通过提高穷人的市场进入程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手段来引导穷人参与经济增长进程( Ifzal,Xianbin Yao, 2004)。 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先后提出并强化的“包容式增长”理念, 由于从词源和实践来看,其核心词“增长”只具有数字意义, 故国内大多数已有研究是把此种“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覆盖并移植到了发展的领域,而从实际内涵来看,也的确如此。就其本身概念来说,Ravi( 2010) 提出并阐释的。根据其观点,包容性增长是指参与机会平等的增长,既注重创造发展机会,又注重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得到这些机会。首先,经济增长是包容性增长实现的基础,但经济增长不能仅仅是单一GDP模式的增长。其次,包容性是包容性增长的目标,要让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们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经济活动、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并公平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就其经济维度而言,包容性增长要求收入分配的公平,重视就业机会的公平,尤其要求经济增长要给穷人等弱势群体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就其社会维度而言,包容性增长要求重视社会安全,支持弱势群体,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人类健康并加大政府扶贫力度。就其制度和政治维度而言,包容性增长追求社会包容和增权。(Ganesh,Ravi, 2010)

可以说,旅游业中所谈论到的包容式发展就是建基于包容式增长的理念,再附加考虑了旅游业的特点而形成的一个子观念。包容式旅游是在产业应用背景下的具体展现,核心举措是将赋予旅游业的众多参与主体以及利益相关者以平等的权利,使其能够全面深入地共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发展红利,以此促进社会的进一步的和谐发展,乃至创造和谐世界。

三、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

当下的中国,适逢政府主导下的旅游产业发展已历三十多年,大众旅游已经全面占据市场,同时也孕育着未来旅游甚至未来社会发展的些许可能性。旅游产业因此也亟待转型升级以更好地适应及助力社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纯粹经济化到社会事业化性质的增加也见证了这个时代性的社会发展变迁。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其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和遗产旅游和休闲旅游有重合,也有其特点和个性。只要是以文化吸引物为旅游核心物,在其旅游地具有比较丰富和独特的文化氛围,都可以算作文化旅游。因此,今天的历史街区打造的休闲旅游地带,环城旅游游憩,文化遗产旅游,以及今天的创意文化旅游,都属于文化旅游产业的业界范畴。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呈现以下的特点:一,可选用的吸引物数量众多,门类丰富。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其他文化遗产,以及节庆事件。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文化旅游本身的地方/ 场所感的维持和营造就不是那么容易,容易造成多城一面,多地一面的刻板印象记忆,不利于旅游的整体提高。二,在我国的旅游产业中占据的比例很高,在实际的效益上以及对于社会就业上都贡献良多。三,文化旅游相对于较为纯粹的非文化旅游而言,更加依赖于游客与东道主的交流,这就必然要求更好的旅游服务,另外,对于东道主文化的保护也更多地在文化旅游中提出了要求。

四、包容式理念对于文化产业的意义群

推行包容式旅游发展理念,以为着在发展旅游中药切实贯彻平等,多元,和谐等有益社会的核心要素。对于文化旅游的基石,文化产业来说,包容式旅游发展理念具有如下的几点重要意义,并且其互相着力,搭建成一体系,构建成一个意义群组。

第一,包容式旅游发展强调参与者的平对,共同协商,这为文化旅游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最稳定的政策基础。尤其是在社区旅游以及乡村旅游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经济利益的协调只能以平等协商来完成,过去的开发公司和村社干部的分包利益显然是对农村及城市社区基层人民利益的漠视,同时也为社会不稳定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第二,国家加强扶贫力度,乃是包容式旅游发展的又一属性。中国的较为偏远的民族地区及山区,社会发展程度低,自然条件差,发展第一,二产业具有不可跨越的障碍,而其本身的由于文化闭塞所保存的自身传统文化,可以被旅游市场所接受。那么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比如“红色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就是在这个政策下受益的。

第三,在中国现阶段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当口,要坚持城乡的各自特色,不是一味的农村模仿城市,就其本源而言,是要让人口,尤其是青壮年人口留在乡村。这就势必要减少或者一定程度地弥合城乡的经济差异。通过包容式旅游发展的推进,使得乡村的现代化得以在旅游为引导下进一步得实施。这样不光减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的可能性,同时也使得城乡双元能够以更为良性的方式在新时代中得以发展。

五、结论

包容式旅游发展是我国目前从外引进的一种发展理念,但由于它着眼深邃,心怀广大,并不是一味地关注经济发展的数字,而是在社会发展领域的广泛助力。因此,该种理念与我国传统的“自利利他,入世经济”的观念不谋而合。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包容式旅游发展,也许不是一个经常被用到的词汇,但是其包含的意味和深意,将注定其实质上会被旅游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业界所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超、郑向敏,我国包容性旅游的发展 [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年09期 34页

[2]王超、王志章,我国包容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印度旅游扶贫的启示 [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5期  54页

[3]王京传、李天元,包容性旅游增长的概念内涵、实现机制和政策建议[J]  旅游科学  2011年11期刊 11页

[4]蔡荣鑫,包容性增长探源[N].第一财经日报, 2010-10-13.

[5]Ifzal,Xianbin Yao Inclusive Growth for Sustainable Poverty Reduction in Developing Asia:The Enabling Role of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R].Manila: 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04.

探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多维度意义 篇3

一、政府决策和行政管理中的参考价值

这是公立档案管理机构进行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保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政府决策和行政管理文书的保存和研究, 以此来为政府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 有利于维护政策的延续性, 更为可行性调查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 避免行政手段的滥用和重复, 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以本人供职的高邮建设档案馆为例。建设档案馆主要保存城市建设决策中的批复、各种报告、规划图纸等。这些档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城市建设是重大的政府行为, 关乎民生。在项目实施之前需要慎重地调查研究, 周密详尽地做好工程造价预算, 在此基础上拟定施工计划。由于城市建设行为的结果往往是不可逆的。因此, 在先期论证时, 必须要查阅档案。这样一来, 建设档案就具有了很高的实用性。在档案信息化实现以后, 省去了繁琐的查阅、装订等环节, 运用电子设备进行查阅, 固然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增强了档案的共享性, 提高了传播速度, 运用效率也显著提升。多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对资料进行论证。彰显现代化办公理念。档案保存的时间长度、阅读清晰度和保存质量也有了根本保证。

二、为政府行政提供法制保障

依法治国的根本要义在于简政放权。在法制的框架下治国。档案在此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两点作用。

第一, 提高行政行为的清晰度, 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依据和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了保障公民依法获取行政信息,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促进依法行政, 提高政府服务意识而制定的, 2007年起执行。档案作为政府信息的重要载体, 为公民监督政府、为政府建言献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信息化无疑是实现这一公开的根本保证。2007年以后, 各级各类政府的网站上都专门开辟了信息公开专栏, 以电子信息的方式公开发布档案。

第二, 为监督完善政府决策提供保证。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监督机构, 其职责中重要的一项是监督政府行使职能。党的十八大以来, 提倡简政放权。一切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通过人大的批准。档案资料是政府行政行为的记录材料, 需要提交人大进行审议, 最终形成决议性文件。对政府行为的不良后果问责追责, 对人大审议提供法律依据。信息化使得决策更加透明, 易于传播, 是大有必要的。

三、对档案管理历史价值的追问

档案资料的终极价值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历史价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家族、一个人都是存在于历史中的。档案资料是记录历史的材料。最终将成为子孙后代了解当今社会状况的参考。建设档案保存得是城市的记忆, 诉说得是历史的变迁。因而, 为城市报家底, 保存城市的记忆图像, 才是建设档案的终极作用。到高邮建设档案馆工作后, 在高邮市政府文化高邮建设的号召下, 我们恢复了一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遗迹。如高邮州衙门遗址、老东门大街遗址、高邮二王纪念馆等。在修缮过程中, 建筑的原貌图片和最初的施工图纸都是本馆保存和整理的。当那一幅幅图纸、图片化为实物的时候, 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档案的价值。

档案的历史价值突出表现在传递人文关怀, 传递历史记忆。这一点在信息化条件下, 遭遇了严峻挑战, 如何实现这一终极目的。笔者认为有三点内容, 值得注意:1.不忽视对纸质档案的整理和研究。历史档案以纸质档案为主, 它更多的是人文的载体, 是非功利性的。我们需要重视这类档案的学术研究价值, 从中发现新的有用的史料。2.加大民间珍贵建筑史料的搜求力度。高邮古建筑很多, 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是城市建设的镜子, 很多档案散落民间, 需要细心搜集和整理。3.重视档案人才的培养。历史档案是有大用的。有人认为钻故纸堆意义很小, 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功利性效果, 这种看法很错误。有的领导基于此种考虑就忽视了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其实, 档案也是一种资源, 如果有专门的人才进行整理研究, 未必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文化效益。

总的来说, 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 我们不应该把档案管理仅仅定义为信息管理, 更应该追寻多重的、有特色的、凸显差异性的管理新模式。根据档案种类性质的不同, 探索新方法, 迎接新挑战。在此转型过程中, 我们要紧紧把握信息化与人文性的对立这一主要矛盾, 制定在方法上坚持信息化, 在内涵上追求人文关怀的档案管理策略, 实现档案管理的多重价值共生。

参考文献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冯惠玲.政府档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多维意义 篇4

城市为人而生,却为人类的技术所异化。城市日益破碎,正如Graham和Marvin所评述的那样:城市空间被日益改变成“像内聚的岛屿或者被包围的领地一样,被支持机动车进入、停放和使用的公路、连接和服务”所环绕。中国城市中,大学功能区块的建设体现了上述城市问题的典型特征。

1.1 被“割裂”的城市空间

《雅典宪章》将城市定义为机器,迎合了人类快速发展的欲望。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城市被简单的割裂为若干功能区块:居住区、行政区、商务区、文教区、工业区等等。功能区划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空间的分裂。机动交通“切割”城市

简单的功能分区

“城市的步行空间被汽车统治。一切以汽车为尺度,人失去了站在街道上的尊严。”机动交通的确给城市带来了便利,促进了地区的发展,但大型城市交通设施割裂了城市的肌理,湮灭了城市的特性,导致城市品质的退化。“限制进入的快速路的引入通过沿着运输主干线强行建立分等级的运动,中断了网格空间的连续性”(Pope,1996),排斥了选择机会,戏剧性的粗化了城市结构。

1.2. 大学校园的城市“孤岛”意向

巨型校园

国内新建大学用地规模一般较大。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一期占地213公顷(已建成),二期西区占地166公顷(规划建设中),合计379公顷(图1-浙江大学用地规划总图)。这意味着进4平方公里的区域没有地面城市交通穿越,基本上所有的城市路网都在此截断。巨大的校园对周边形成了城市空间的屏障,造成了“孤岛”意向。

封闭的校园

国内大学校园规划虽然总将“开放性”作为规划思想,但开放只是规划理念上的文字游戏。按照目前国内的大学管理模式,校园不可能开放。国外大学校园、建筑与城市的完全融合在中国的城市不存在。封闭的大型校园成为城市健康肌体的阻隔,成为城市“孤岛”。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应该封闭,也不可能封闭。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校园的边缘空间结构的处理成为处理弱化大学“孤岛”效应、强化开放的关键。但在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高校校园的“边缘”空间往往被忽视。大学规划强调校园中心,对校园边缘对城市毫无建树,大学城市界面沦落为毫无人气的、冰冷的景观界面(图2-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规划总平面)。

2. 城市的“多维缝合”

“消解城市消极空间,弱化大学校园孤岛效应”在实践中可以从三方面去思考。

2.1 功能缝合-大学与城市共赢

大学建设与城市发展是互动的。大学的发展总是和城市的发展相互依赖的,这种关系突出地表现在大学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互动效应上。这种互动效应往往体现在大学周边的土地利用上,大学周边会形成与之互动的城市功能。大学特别是新校区建设大学的周边土地利用需要有一个科学规划。而现实情况往往是高校周边城市土地成为简单的商业、居住用地,大学成为房地产商卖房的宣传口号。因此,加强大学周边土地利用规律的研究,是促进区域发展、保证大学与城市共赢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许多由大学城或依托研究型大学发展而成的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科技园区。目前西方国家的220个高科技园区中,85%以上的园区是以大学尤其是著名研究型大学为核心建立的。大学周边的土地因为大学存在而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知识的聚集、独特的人文环境、便利的体育文化设施还有富有活力的人群,这一切都成为大学带动区域发展的因素。除了居住、商业、办公用地外,创意产业用地更应该成为大学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城市中心区集聚,特别是在富集着人才与知识的大学周边容易生成创意产业集群,从而形成“大学——创意产业集群——城区”互动发展的机制与格局。大学为创意产业集群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人才与知识等关键要素;创意产业集群创造城市的活力、推动城市的更新;城区为大学与集群提供着具有便利性、包容性的基础条件。

2.2 空间缝合-重建人性界面

要弱化孤岛效应,进行空间缝合,需要从城市和大学两方面去进行创新的规划思考。

在城市层面,需要建立城市与校园界面的“柔性垫层”-在城市干道和校园之间安排建设用地,从而弱化大学对城市空间流动性阻隔感受。

在校园规划层面,可以尝试建立友好、渗透性界面,使大学校园空间和周边城市空间产生合理对话,重视校园边缘空间城市界面的塑造。

2.3 交通缝合-机动权利保障

弗朗索瓦·朗社认为,“移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最基本的价值,成为实现社会变革、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体现人们克服空间距离因素制约、实现自由移动能力的城市机动性已经是当今城市中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力”,它是人们的工作、居住、教育和健康权力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城市的机动性因其对城市宜居性的影响,都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优化土地利用模式,避免快速交通给本区域带来的不利,建立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的用地模式是大学周边区域发展的关键。城市的演变是用地交通一体的演变,要打破单一运输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运输网络以便为不同距离不同范围的出行服务。

3. 案例分析

“弱化大学校园孤岛效应,消解城市消极空间”-笔者参与的杭州创业创新街设计正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这一思想。

3.1 项目概述

(1)项目区位

项目用地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北侧,北至留石快速路(城市封闭式机动交通干道),东临现状光明路及防护绿化,西至蓬驾桥港绿带。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2.5公顷,地块东西长约2698米,南北进深约50米。该建设用地正位于巨型校园与城市的间隔区域。

(2)用地调整

该建设用地本是留石快速路100米宽的绿化用地。针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浙江大学周边均为住宅与商业用地,科研用地配置明显不足。为合理利用浙大科研资源,产生城市、大学的良性互动发展,规划将绿化用地的一半宽度调整为50米宽的商业金融兼容科研用地,力图将留石快速路以南、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以北的街区打造成具有核心的创新能力、丰富创新资源和浓郁创业氛围的产、学、研一体化国际创业创新街区。

(3)项目优势与制约因素

地块北邻西湖科技园,南侧紧邻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具备吸纳、孵化高效科技企业的有利条件。自然环境优美,属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控制区;基地在城市中的位置是处于绕城西线的主要入口部,杭宁、杭徽等高速路直接。作为城市的西北部主要门户,近3公里长基地全部沿留石快速路展开,使项目拥有很好的展示面,“城市入口”的地位决定了项目的风格定位。

留石快速路连接着城市,带来便利区域交通的同时也给本项目带来的种种不利条件:用地北侧为留石封闭快速路,交通流量大,交通噪声及汽车尾气影响较大;进出难,留石快速路是全封闭道路,紫金港路是地下通道,与城市交通只有光明路、花蒋路;地块内部交通流量较大却只可依靠南侧12米道路,并时同时承担南侧西区及规划居住区的车流量,因此交通有一定的问题。另外用地形状狭长(2698米),进深小(38米),不利于建筑布局(图3-区位及现状图)。

3.2 功能对接

(1)项目总体功能定位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建设为杭州城市特别是城市西部区域带来了驱动力,但是由于对大学周边土地利用研究不足,到目前为止只是给学校周边的房地产市场带来繁荣,并没有在校园周边形成与浙江大学科研结合相应的产业区域。因此本项目定位为产、学、研一体化国际创业创新街区是科学的,可以有效发挥浙江大学的科研资源,促进大学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发展。

(2)区块内部功能布局

国创街一方面依托浙江大学的整体人才、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其自身发展有创意产业的功能配置结构,如: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培训教育功能、信息发布功能、会展功能、休闲娱乐功能。面对具有特殊模式的创意产业园,传统规划的功能分区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创意产业园规划设计应以满足创意从业者特殊的工作生活需要为目的,通过塑造复合性质场所和动态性质场所,增强场地的兼容性,促使场地容纳多种功能,形成共享性和可达性好、物理环境适宜的多义性场地。因此规划在确定了功能服务核心区位和形象之后,其他区块建构为兼容性强的功能建筑布局。

3.3 空间优化

(1)空间结构缝合

本规划恰恰为校园的城市界面提供了软化的可能。国创街项目位于城市快速路与校园之间,构成了城市干道和校园之间的实体“垫层”,可渗透的街道网络格局弱化了大学“孤岛”意向,为居民提供多样的城市生活。另一方面国创街与大学校园形成互动的结构联系,从而有效缝合城市与校园的空间结构。(图4-规划总平面)

(2)多层次空间建构

用地狭长,进深很小,只有38米。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就不能按常规的二维设计思路来解决问题。因此提出了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基地的平面层用来安排停车和部分入口空间,二层平面用来做主要入口空间和公共活动界面。建筑入口的抬高使人员主要活动层面不受快速机动交通干扰,同时为建筑布置机动交通带来方便。在竖向维度拓展绿化庭院空间,结合公共交通核创造多层次、多尺度、不同高度的绿化庭院空间,为人们提供多样活动空间。

3.4 交通衔接

国创街项目紧邻城市封闭快速路,受到禁止开设出入口的规定限制,项目交通衔接存在一定困难。分析交通需求,构筑多层次交通网络,保证项目与城市交通的良好衔接。

首先进行区域路网结构的分析,留祥路国际创业创新街区块,道路布局基本形成“两横三纵”的路网结构。区域路网交通功能定位如下:留石路主要承担地块的过境交通功能,花蒋路、光明路、紫金港路承担地块对外的交通功能;12米规划道路和内部7米级道路主要承担地块内部交通的功能。

相对应区域交通组织方案是:(1)对外交通组织,根据路网布局,地块车流可以通过花蒋路、光明路向南北疏散,通过留石路和12米规划道路向东西疏散。内部道路均直接与快速路连通,如不对交叉口进行控制,区块内支路车流将对留石路的车流产生较大的干扰,从而降低快速路的车速和通行能力。但是考虑地块内部7米道路基本与留石快速路地面辅道相连接,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极大地减少了内部车流对留石路的影响,减少交通冲突,确保快速路车速及通行能力的目的。(2)过境交通组织,根据地块道路功能定位,过境交通主要由留石路和紫金港路来承担。其中留石路主要承担东西向过境交通,紫金港路主要承担南北向的过境交通,由于过境交通均设置在地块的边缘,过境交通不从地块内部穿过,因此,对地块内部交通干扰较小。(3)区域内部交通组织,规划区块内部的道路骨架主要由南北向7米道路和东西向12米规划道路组成。根据用地性质,地块以对外交通为主,片区内部各地块的交换交通量相对较少,因此车辆进入地块后,主要通过内部道路通往目的,整个规划区块整体东西向长,南北向短,为了使区块内道路运行效率高,地块内部基本采用双向通行的交通组织方式。(4)公共交通组织,为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比例,应对规划地块周边的公共交通进行组织,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优化公交线路,提供公交出行信息服务,有效提高公交的整体服务水平。规划地块周边现状公交停靠站分别为:留石路上规划2对公交站点、光明路上设置光明路留石路站。(5)慢行系统组织,构建与杭州市慢行系统相融合的非机动车及人行系统。规划最大限度创造人车分流系统,通过铺地与游步道,局部利用留石路过街人行天桥,尽可能实现完整的步行系统。(6)静态交通规划,根据停车配建指标合理确定机动车停车数量。

3.5 城市意象

杭州城市出入口、杭州城西示范区、科技创新产业区是国创街项目规划的总体城市定位。通过对城市定位的解读和规划地块的分析,项目组提出了“科技魔方”的城市意象。“科技魔方”寓意科技总是给人类带来新奇和变化,建筑有如城市群雕,沿城市主干道延展。连绵的建筑群体在统一形态控制的基础上穿插、跳跃、咬合、转换、承接,不间断的刺激着观察者的主观体验,从而形成强烈的城市意象

(1)基地所在的区域为杭州城市“公路入口”之一,联接着以浙大新区为代表的杭州西北部高技园区,城市入口意象至关重要。同时由于城市意象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机动交通的速度来完成的,因此建筑形态要满足城市尺度层面的观察要求。

(2)由于项目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级景观控制区内,根据《西溪湿地周边地区景观控制规划》规定“建筑高度及景观应符合景观控制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60米”。除因河道、道路和公共绿地做的建筑缺口外,将其余建筑高度统一为60米。从留石快速路这一城市界面来看,整条建筑天际线一改往昔追求跌宕起伏的手法,连成一条尺度非常的天际线,营建独特的城市意象。在统一尺度下的连续形体变化和穿插营造独特的城市建筑群雕,成为杭州“天堂硅谷”的新标志。(图5-形体模型图)

4. 结语

现代城市正成为“速生城市”(朱涛,2007),超常规的发展带来许多城市问题。本文只是从大学与城市互动关系来求解城市问题,更多的问题还有待思考。

摘要:城市被机动交通设施和以现代大学校园所分割,形成消极的城市空间。本文以杭州创业创新街的规划设计为例,在城市设计层面探讨了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多维缝合”。

关键词:城市设计,校园规划,多维缝合

参考文献

[1].王军,采访本上的城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8.

[2].谢绳武,高等教育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上海交大高教研究,1997(4):p.1-4.

[3].刘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大学周边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2008,同济大学.

[4].郑先友and赵得功,高校“校园边缘”的整合与再创造.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1):p.95-99.

[5].编制联合国人居署and译制吴志强译制组,和谐城市.Harmonious cities: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2008/2009.200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8259.

[6].卓健,机动性和中国城市.国外城市规划,2005(3):p.1-3.

[7].王缉宪,国外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规划的方法与实践.国外城市规划,2001(1):p.5-9.

[8].http://www.zju.edu.cn/xqzl/xqyl/xqly6.htm,(浙江大学)

[9].吴晶星,黄建云,创意产业园的多义性场地规划解析.规划师,2008.24(6):p.42-45.

[10].朱涛,速度的危机-朱涛谈“速生城市”.“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中论坛发言,2007.

[11].Albert Pope,Ladders.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7.

【多维意义】推荐阅读:

多维识别06-08

立体多维06-15

多维透视06-23

多维视野08-11

多维阅读08-12

多维研究09-03

多维分类09-14

多维元素09-19

多维协同11-25

多维开发12-17

上一篇:羟基磷灰石下一篇:科技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