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脂蛋白A(精选7篇)
载脂蛋白A 篇1
冠心病作为人类的主要致死性疾病, 已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通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渐趋清晰。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水平升高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相比,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也引起了临床医生与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Gofman采用超速离心法对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脂质成分进行分离时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液中HDL- C 水平较正常人低, 到大量前瞻性研究证实HDL- C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呈负相关, 从此医学界开始将升高HDL- C作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并为之积极探索。然而就在一些新的升高HDL- C的方法不断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 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HDL- C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心血管保护作用[1,2,3], 由此学者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其功能。
ILLUMINATE研究将15 067例冠心病高危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torcetrapib组, 中期结果显示torcetrapib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增加, 研究提前终止[1], 此研究的结果却引起了另一有关HDL- C与冠心病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积极降脂减少终点事件研究 (IDEAL) 的研究者的思考, 研究人员通过对IDEAL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 在未矫正任何因素时, HDL- C每增加0.312 mmol·L-1, 心源性事件危险比为0.92;矫正LDL- C则无影响;通过矫正载脂蛋白A- 1 (apoA- 1) , 则HDL- C每增加0.312 mmol·L-1, 主要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比变为1.26。而对apoA- 1进行分析时发现, apoA- 1每增加0.22 g·L-1心源性危险比为0.90, 在矫正HDL- C同时矫正HDL- C和载脂蛋白B (apoB) 之后, 其心源性事件危险比分别为0.86和0.74, 此分析结果显示, apoA- 1在冠状动脉保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参与胆固醇逆转运 (RCT) 过程
作为HDL主要结构与功能蛋白的apoA- 1在血浆中主要以3种形式存在, 即不结合或结合少量磷脂的单分子贫脂载脂蛋白、两分子或三分子的apoA- 1结合磷脂形成的盘状HDL颗粒及两分子或多分子的apoA- 1结合磷脂、未酯化的胆固醇、胆固醇酯 (CE) 及甘油三酯形成的球状HDL颗粒。apoA- 1在体内的代谢循环是以贫脂形式开始逐渐变为富含脂类的apoA- 1, 经代谢后再次形成贫脂的apoA- 1, apoA- 1这种循环过程与HDL的成熟具有较大的相关性, 因此apoA- 1的代谢与HDL的RCT作用密切相关。apoA- 1在RCT中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与三磷酸腺苷 (ATP) 结合盒蛋白A1 (ABCA1) 相互作用启动细胞表面的磷脂及胆固醇流出
ABCA1是RCT起始阶段的主要膜蛋白, 其作用是以ATP为能量来源, 将细胞膜内的磷脂和游离胆固醇转运至细胞膜外, 以促进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和磷脂外流, 然而被转运至细胞膜外游离胆固醇及磷脂只有在贫脂apoA- 1的参与下才能继续其逆转运过程。有研究显示在ABCA1介导的磷脂及游离胆固醇外流过程中, 贫脂apoA- 1首先从细胞表面获得磷脂从而形成前- βHDL, 为细胞膜未酯化的胆固醇扩散提供受体, 且后续的脂质扩散过程并不需要ABCA1的参与[4]。有关apoA- 1与ABCA1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学者曾用一系列apoA- 1的突变体来检测apoA- 1分子不同区域, 对鼠J774巨噬细胞及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ABCA1所介导的游离胆固醇及磷脂的外流影响, 结果显示, 在去除或破坏apoA- 1 C端脂质结合区后, 可以明显减少游离胆固醇及磷脂的外流 (~90%) , 说明游离胆固醇及磷脂高亲和力微溶作用与C端的兼性α螺旋有关[5]。
1.2 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 促进HDL的成熟及进一步推进RCT过程
在前- βHDL形成后, 它将继续接受来自细胞表面或血浆中的游离胆固醇及磷脂逐渐成熟, 在成熟过程中, HDL中的一部分未酯化的胆固醇被转运至肝脏代谢, 其余的未酯化的胆固醇将继续在LCAT的作用下被酯化形成CE, 而CE将移行至盘状β- HDL中心参与构成HDL疏水内核, 从而形成大颗粒HDL (HDL3) , LCAT将进一步增加大颗粒HDL中CE的含量使其转变为成熟的球状HDL。可以看出LCAT对HDL的成熟至关重要, 然而, 此过程中apoA- 1是LCAT的激活剂。研究显示在重组的新生HDL颗粒中, apoA- 1与LCAT相互作用并使其激活的部位位于159~180残基区域内, 且发挥LCAT的激活作用需要酪氨酸166 (Tyr166) 的存在, 此区域是粥样斑块内位点专一氧化修饰作用的优先目标, 在髓过氧化酶 (MPO) 诱导下apoA- 1激活LCAT作用的消失与缺失含有Tyr166的母肽有关[6]。
1.3 介导成熟球状HDL中CE的摄取
当负载胆固醇的成熟球状HDL形成后, RCT过程将进入最后阶段, 即胆固醇将通过组织细胞表面的HDL受体——B族I型清道夫受体 (SR- BI) 被运输至肝脏和合成类固醇的组织内进行代谢, apoA- 1在此阶段是作为组织细胞表面的SR- BI的配体使成熟的HDL被肝脏或其他组织细胞摄取代谢。有资料表明, 除作为SR- BI的配体之外, apoA- 1在HDL表面的构像对HDL中的CE被组织细胞选择性摄取有重要影响[7]。
apoA- 1除参与以上RCT过程外, 因其所结合脂质数量的不同可形成形状大小及功能各异的HDL颗粒。apoA- 1在血浆中从结合少量脂质到富含脂质的动态代谢过程, 使得不同的HDL颗粒之间的比例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过程。如果维持此平衡任何环节遭到破坏, 就会出现机体HDL谱的紊乱, 导致血脂异常。
2 抗氧化作用
氧化修饰的LDL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而apoA- 1可以移除LDL中的过氧化十二碳二烯酸 (HPODE) 及氢过氧化二十碳四烯酸 (HPETE) 早已在体外被证实。 Navab 等发现从正常人体中分离出的新鲜的LDL中含有少量脂氧合酶途径的氧化产物HPODE及HPETE等, 然而当将新分离出的LDL与apoA- 1及抗氧化剂一同在试管中培养后, 原来LDL中1/3至1/2的HPODE及HPETE被转移到了起初几乎检测不到HPODE及HPETE的apoA- 1中, 而LDL中HPODE及HPETE的含量相应减少, 并且经过apoA- 1孵化的LDL不能产生过氧化氢脂质, 失去了诱导单核细胞黏附的作用。当与LDL一同培养的apoA- 1中的脂质被萃取, 并将萃取的脂质加入曾经与apoA- 1共同培养过的LDL中, 则重组的LDL又恢复了诱导脂质氢过氧化物的形成及单核细胞趋化活性, 提示apoA- 1 具有从LDL中移除HPODE和HPETE的能力[8], 使LDL不被动脉壁细胞氧化, 从而发挥其抗氧化作用。研究[9]证实, 含有糖化apoA- 1的重组HDL中apoA- 1α螺旋的含量较含有野生型apoA- 1的重组HDL明显减少, 且果糖所介导的apoA- 1糖化作用可以导致apoA- 1和HDL的抗氧化活性缺失, 使得apoA- 1和HDL的抗细胞凋亡、抗动脉粥样变活性丧失。
3 抗炎及其他作用
apoA- 1作为HDL的主要功能蛋白, 其可以协助HDL发挥抗动脉粥样变的作用早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 近来的研究表明apoA- 1本身可以作为独立的抗动脉粥样变的因素存在。国外学者通过LA- apoA- 1+/+小鼠及LA- apoA- 1-/-小鼠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在严格控制血浆HDL水平情况下, LA- apoA- 1-/-小鼠经3~10个月的喂养后, 除RCT过程明显减弱外, 相比LA- apoA- 1+/+小鼠, LA- apoA- 1-/-小鼠血浆中可以水解炎症氧化磷脂的对屏氧酶1 (PON- 1) 活性减少了近70%, 单核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 (MCP- 1) 水平明显升高 (约53%) 。脂多糖注射实验显示, 相比LA- apoA- 1+/+小鼠而言, LA- apoA- 1-/-小鼠在腹膜内注射脂多糖后,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IL- 1、IL- 2、IL- 4、IL- 5、IL- 6、IL- 10、IL- 12等炎症细胞因子和化学趋化因子明显升高, 有统计学意义[10]。说明apoA- 1本身在抗炎、抗氧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且可以不依赖血浆HDL水平而发挥其抗动脉粥样变的作用。张录站等通过对早发冠心病患者MCP- 1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 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浆MCP- 1水平与apoA- 1水平呈负相关 (r=-0.233, P=0.007) [11], 此结果也从侧面证实了apoA- 1的抗炎作用。最近的研究显示, MPO诱导的apoA- 1氧化使HDL介导的抗细胞凋亡及抗炎活性缺失[12]。除以上促进RCT、抗氧化、抗炎、抗细胞凋亡等作用, apoA- 1还可延长前列环素PGI2在血液中的半衰期, 从而增强HDL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对防止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形成有一定辅助作用 [13]。
4 基于apoA- 1的治疗
鉴于apoA- 1的动脉保护作用, 基于apoA- 1的临床研究也已经逐步展开。apoA- 1模拟肽是模拟apoA- 1片段的氨基酸序列而组成的多肽, 是较早基于apoA- 1而开展的研究,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4F模拟肽, 研究结果显示该多肽具有强大的促炎氧化脂质结合力, 可以显著减少HDL诱导的MCP- 1产生[14], 从而发挥其抗炎、抗动脉粥样变的作用。一个含有18例冠心病患者的小样本临床实验结果显示, 给予冠心病患者一定剂量的D- 4F口服后, 可以提高患者血浆HDL的抗炎特性, 且药物安全性及患者耐受性均较好[15]。对于apoA- 1模拟肽的临床研究, 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载脂蛋白A1米兰突变体 (apoA- 1- Milano) 是另一外源性apoA- 1。一项包含12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 在给予 apoA- 1- Milano与磷脂的复合物治疗后, 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体积较基础水平缩小了4.2% (P<0.01) [16], 此研究结果显示重组apoA- 1- Milano (rA1M) 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冠状动脉保护剂, 目前另一rA1M——ECT- 216的研究也显示出了可喜的结果, 给予ECT- 216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经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缩小了1.3%[17]。有研究表明apoA- 1缺乏而HDL水平正常的小鼠容易发生动脉硬化, 通过转基因使apoA- 1过度表达或通过静脉注射apoA- 1可显著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硬化[18], 因此, 促进apoA- 1基因的表达则成为基于apoA- 1治疗的另一途径。目前Resverlogix公司已经研制出第一个能够刺激apoA- 1基因表达的小分子物质——RVX- 208, 该物质经口服后可以在体内刺激apoA- 1的转录, 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加apoA- 1信使RNA及蛋白的合成。在健康受试者及血浆HDL水平偏低的患者体内, RVX- 208可以升高总HDL、前β- HDL及α- HDL颗粒的水平, 促进RCT过程[19]。RVX- 208能否逆转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发展, 尚需等待进一步的临床实验结果。
基于以上资料, apoA- 1在心血管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其作用的发挥可以独立于HDL而单独存在, apoA- 1作为HDL的功能蛋白, 当正常水平的HDL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时, 转换角度去探究apoA- 1功能正常与否也许会对临床有益。
载脂蛋白A 篇2
人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 A-I)是载脂蛋白A家族中的一种重要组分,主要作为高密度脂蛋白的配体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过程[6,7]。人载脂蛋白A-I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合成与代谢,而apo A-I基因的表达主要受转录水平的调控,具有肝脏特异性[8]。这提示apo A-I启动子可能特异性地在肝细胞中启动外源基因的表达,从而实现肝病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同时降低基因治疗对非靶组织的毒副作用。
本研究通过PCR扩增apo A-I基因启动子序列,并将其克隆至绿色荧光表达载体p EGFP,构建肝靶向重组载体p AE。通过将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肝癌细胞株SMMC-7221和肺癌细胞株A549,以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为标志检测其转录活性的组织特异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含有apo A-I启动子序列的载体p AI-W由美国贝勒医学院KAZUHIRO OKA副教授惠赠;绿色荧光报告载体p EGFP由本实验室构建及保存;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由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惠赠;人肺癌细胞株A549由本实验室保存;大肠杆菌TOP 10由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赵国强教授惠赠。
T4 DNA连接酶、pfu DNA聚合酶购自Promega公司;Ex Gen500体外转染试剂,限制性内切酶Bam H I、Nhe I、Vsp I和Bgl II均购自Fermentas公司;Taq DNA聚合酶、DNA Marker和DNA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DMEM培养基购自Hy Clone公司;胎牛血清购自海克隆生物化学制品(北京)有限公司;引物合成及测序均由北京赛百胜公司完成。
1.2 方法
1.2.1 肝靶向性重组质粒p AE的构建
根据文献[7]及Gen Bank收录的apo A-I启动子序列(Gen Bank登陆号J04066)设计PCR扩增引物。上游引物(U290):5'-GAATTAATAGGGGAAGGGGATGAGTG-3'(下划线表示Vsp I的识别序列);下游引物(D209):5'-CCCTAGCTAGCGAGAAGAAGGGCCTGGCTGA-3'(下划线表示Nhe I的识别序列)。以质粒p AI-W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产物用酚抽提-乙醇沉淀的方法进行纯化。
将纯化的PCR产物及p EGFP载体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Vsp I和Nhe I消化,目的片段以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后进行连接,将apo A-I启动子定向插入到GFP报告基因上游。重组质粒分别进行酶切、PCR鉴定,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1.2.2 重组载体的转染
肝癌细胞SMMC-7721和肺癌细胞A549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和37℃、5%二氧化碳条件下常规培养。转染前16 h按1.2×104个/孔接种于96孔板,培养过夜,细胞贴壁生长到50%~70%融合时,用体外转染试剂Ex Gen 500将纯化的p AE及对照质粒p EGFP分别转染肝癌细胞和肺癌细胞:将0.3μg DNA溶解在20μL 150 mmol/L的Na Cl中,涡旋混匀,加入0.99μL转染试剂迅速涡旋10 s,室温温育10 min后,将Ex Gen500/DNA混合物加入培养基中。转染48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
2 结果
2.1 a po A-I基因启动子的P CR扩增结果
以p AI-W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经0.7%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见图1:在500 bp处有特异性目的片段,与预期值一致(498 bp),同时图中未见其它非特异性扩增条带出现。
2.2 肝靶向性真核表达载体p AE的鉴定
酶切鉴定,见图2:将质粒用Vsp I/Nhe I进行双酶切,出现预想的两条片段。Vsp I、Nhe I、Pst I进行单酶切鉴定,实验结果与预想结果相同,说明质粒构建成功。
PCR鉴定,见图3:根据p EGFP载体序列设计鉴定引物G1(5'-CGTCGCCGTCCAGCTCGACCAG-3')。以酶切验证阳性的重组质粒为模板,以引物G1和引物U290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见图2:在600 bp处有特异性目的片段,与预期值一致(581 bp),同时图中未见其它非特异性扩增条带出现,表明含有apo A-I启动子序列正向克隆至载体p EGFP。
测序:经酶切及PCR验证的阳性克隆送北京赛百胜公司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见图4。测序结果与Gen 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完全一致。
2.3 a po A-I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鉴定
将重组目的质粒p AE转染细胞48 h后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在SMMC-7721肝癌细胞中有明显的绿色荧光,A549肺癌细胞中没有绿色荧光。转染带有CMV启动子的p EGFP对照质粒48 h后,SMMC-7721和A549细胞都呈现出较强的绿色荧光。上述结果表明,apo A-I启动子能够特异性启动绿色荧光蛋白在肝癌细胞中表达,而在肺癌细胞中不表达。
3 讨论
人apo A-I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长臂末端,对apo A-I 5'端上游基因组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缺乏典型TATA box,仅在-30~-24 bp区域有TATA盒样结构;特征的GC box存在于-250~-199 bp区域,该区域的缺失能显著降低启动子的转录活性[9]。apo A-I基因的在肝脏中的特异性表达属于转录调节机制,主要受位于-256~-41 bp区域的三个不连续肝脏特异性增强子的调控(-214~-192bp,-169~-146 bp,以及-134~-119 bp)[10]。因此,在研究中我们选择-290~+209 bp区域的作为apo A-I启动子克隆目标。由于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灵敏性高,检测方便等优点,因此我们将apo A-I启动子克隆至绿色荧光报告载体中进行启动子转录活性研究。细胞实验发现,apo A-I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只在肝癌细胞SMMC-7221中表达,而在肺癌细胞A549中不表达,这表明apo A-I启动子具有较强的肝细胞组织特异性,为肝组织靶向性基因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基因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肿瘤的基因治疗[11,12]。肝组织特异性的apo A-I启动子不仅能在肝癌细胞中被激活,同时也可以在肝细胞中被激活,因此在杀灭肝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这将严重限制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一定方式解决。一种方法就是使治疗基因具有肿瘤特异性,例如在RNAi研究中,采用具有肿瘤特异性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 RNA作为靶标。另外,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还将对apo A-I启动子进行肿瘤特异性修饰,使其成为肝肿瘤特异性的启动子,为进一步探索不同肿瘤的靶向基因治疗提供基础。
摘要:目的构建载脂蛋白A-I启动子调控的肝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方法PCR扩增载脂蛋白A-I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序列,将其亚克隆至绿色荧光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载体以及对照载体转染肝癌细胞株SMMC-7221和肺癌细胞株A549。结果载脂蛋白A-I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在肝癌细胞中表达,而在肺癌细胞中没有表达。CMV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在两种细胞株中都呈现高效表达。结论载脂蛋白A-I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可以进行组织特异性表达,成功构建具有肝靶向性的真核表达载体。
关键词:apoA-I启动子,肝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治疗
参考文献
[1]BECKER GJ.Recent developments in cancer therapy and why we need a human cancer genome project[J].J Am Coll Radiol,2005,2(11):887-888.
[2]LOWENSTEIN P R.Clinical trials in gene therapy:ethics of in-formed consent and the future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J].Curr Opin Mol Ther,2008,10(5):428-430.
[3]潘一峰,张阳德,王吉伟,等.PLGA纳米载体介导的端粒酶反义核酸体外转染率及对肝肿瘤细胞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3):3540-3543.[3]PAN YF,ZHANG YD,WANG JW,et al.In vitro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telomerase antisensenucleic acids carried by PLGA nanoparticles and its influence on tumor cell of liver[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5,15(23):3540-3543.Chinese
[4]任雪玲,马玥,徐敏,等.基因治疗中的纳米载体研究进展.第10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08,36-37.[4]REN XL,MA Y,XU M,et al.Current status of nano-vectorsfor gene therapy.10th Annual Meeting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36-37.Chinese
[5]YANG L,CAO Z,LI F,et al.Tumor-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using the survivin promoter is further increased by hypoxia[J].Gene Therapy,2004,11:1215-1223.
[6]张玮,席艳,孙慧君,等.脂蛋白A与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0):2500-2502.[6]ZHANG W,XI Y,SUN HJ,et al.An association of apoA with thrombus and atherosclerosis[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7,17(20):2500-2502.Chinese
[7]邓婷,纪伟,连霁虹,等.人apoA-I基因启动子转录上调剂筛选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776-780.[7]DENG T,JI W,LIAN JH,et al.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drug screening model for identifying up-regulator of human apoA-I promoter gene[J].Nat.Prod.Res.Dev.,2007,19:776-780.Chinese
[8]JONES DR,LEFFAK M.A bifunctional regulatory element of the human ApoA-I gene responsive to a distal enhancer[J].DNA Cell Bio,1999,18(2):107-119.
[9]WIDOM RL,LADIAS JA,KOUIDOU S,et al.Synergis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ranscription factors control expression of the apolipoprotein A-I gene in liver cells[J].Mol.Cell.Bio.,1991,11:677-687.
[10]HIGUCHI K,LAW SW,HOEG J M,et al.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of apolipoprotein A-I(ApoA-I)is regulated by the5'-flanking region of the human ApoA-I gene[J].Biol.Chem.,1988,263(34):18530-18536.
[11]RUBEN HA,BRUNO S,JESUS P.Gene therapy of liver can-cer[J].World Gastroenterol,2006,12(38):6085-6097.
载脂蛋白A 篇3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114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 并证实均有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 (冠心病组) , 其中男76例, 女38例, , 平均年龄 (56.6±18.15) (42~72) 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SA) 32例, 男24例, 女8 例, 平均年龄 (67±20.13) (35~86) 岁;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64例, 男50例, 女14 例, 平均年龄 (68±21.16) (40~90) 岁;心肌梗死 (MI) 14例, 男13例, 女1例, 平均年龄) 67±19.9) (46~86) 岁。另外选择同期住院的52例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33例, 女19例, 岁, 平均年龄 (55.5±20.24) (38~61) 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 ①不明原因的胸痛而高度怀疑冠心病的患者;②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近期有恶化加重者;③有心肌梗死病史。
1.2 血脂的测定
早上空腹抽取静脉血3~4 ml , 分离血清置- 20 ℃冰箱保存待测。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的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 使用利德曼试剂;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采用直接法, 使用利德曼试剂。均于日立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
1.3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病变狭窄程度评分: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数字血管造影仪 ( GELCV) 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以冠状动脉主要血管有≥50%或其第一级分支有≥75%狭窄的患者即诊断为冠心病。其中对冠心病患者按冠状动脉病变累及的支数分为3个亚组, 即单支病变组, 两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同时根据1984年美国心脏协会所规定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分段评价标准和Gensini积分系统对所有冠心病患者的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程度 进行定量评定:狭窄<25%为1分, 25% ~< 50%为2分, 51% ~75%为4分, 76% ~90%为8分, 91% ~99%为16分, 100%为32分。不同节段评分系数按Gensini标准。每位患者的积分为各狭窄病变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1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以 表示, 组间均数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法。
2 结果
2.1 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浆载脂蛋白B/A1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而LDL, TG, TC, apoB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 见表1。冠心病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及apoB、apoB/A1 水平见表2。结果显示,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的增加, 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逐渐增加, 同时也伴随着患者血浆载脂蛋白B水平的逐渐升高, 载脂蛋白B/A1逐渐升高。另外, 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与患者血浆apoB, apoB/A1 水平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注:为*P<0.05
2.2 用Gensini积分表示冠脉病变狭窄程度, 将其分别与各项血脂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显示:apoB/A1与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且相关系数最大。 (见表2)
3 讨论
大量的研究表明, 血浆LDL- C、HDL- C 和甘油三脂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预测因子。传统的脂质测定检测血浆中总胆固醇以及分类后胆固醇和TG 水平, 因此对胆固醇和TG的测定近似的代替了携带它们的脂蛋白水平。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 发现载脂蛋白对冠心病的风险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一些研究从循证医学角度说明了载脂蛋白颗粒浓度和冠心病的相关性。Apolipoprotein-relagted Mortality Risk Study (AMORIS) 就研究了apoB和apoA1对于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优于TG、TC和LDL-C。
载脂蛋白A1主要在肝脏及肠道中合成, 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载脂蛋白成分, 约占60%~70%, 载脂蛋白AI是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激活剂, 有清除胆固醇, 防止周围组织脂质沉积的功能, 参与胆固醇从外周到肝脏的逆向转运过程, 对动脉起保护作用。有研究表明HDL-C正常而载脂蛋白AI缺乏亦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载脂蛋白AI不失为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载脂蛋白B (apoB) 存在于LDL、VLDL 和CM的表面, 每个颗粒的表面均带有一分子的apoB。通过测定apoB 浓度反映这些颗粒的浓度, 这些颗粒直接作用于血管壁;此外apoB 结合的蛋白多糖颗粒存在于内皮细胞和斑块外基质中, apoB 的数量直接决定了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颗粒进入斑块并黏附于斑块的数目。巨噬细胞摄取整个apoB或氧化后的apoB, 成为泡沫细胞 。载脂蛋白B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脂蛋白成份, 还具有刺激动脉平滑肌增殖并进入内膜下层的作用被认为最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测定apoB, 以及apoB/A1, 更能反映血脂微粒的正常水平, 从而更能预示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本研究表明, apoB/A1在冠心病组中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且随着冠脉病变的支数及严重程度的增加, 其水平也相应的增加。说明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载脂蛋白BapoB及载脂蛋白B/A1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发病意义。方法对114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方法测定患者各项血脂指标。以标准Judkins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计算机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计算用Gensini积分。结果冠心病组 (n=72) 血浆载脂蛋白B/A1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n=42) , 且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 血浆载脂蛋白水平逐渐增高,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载脂蛋白水平及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度积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1) 。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载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可能对临床诊断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对未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载脂蛋白B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载脂蛋白B/A1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更强的冠状动脉事件预测指标。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载脂蛋白B/A1,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积分
参考文献
[1]E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Expert Panel.Executive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program (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treatmentpanelⅢ) .JAMA, 2001, 285:2486-2497.
[2]Kruth HS, Jones HL, HuangW, etal.Macropinocytosis is the endo-cytic pathway that mediates macrophage foam cell formation withnativ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J Biol Chem, 2005, 280:2352-2360.
[3]Walldius G, Junger I, Holme I, et al.High apolipoprotein B, lowapolipoprotein A-1, and improvementin the prediction of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ORIS study) .Lancet, 2001, 358:2026-2033.
载脂蛋白A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 月—2012 年12 月在普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人178 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 年WHO诊断标准。 年龄35~70 岁, 平均年龄 (50.6±11.5) 岁, 其中男95 例, 女83 例。 单纯DM组86 例 (T2DM组) ;DR组92 例。排除标准:排除了青光眼、眼外伤等疾病引起的眼病病变, 有吸烟史者。 DR诊断标准:依据1984 年眼科学会第三次全国眼科学术, 会议制定的DR分期标准, 分为单纯期与增殖期。
1.2 方法
1.2.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入院后记录年龄、病程, 清晨空腹状态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 计算体重指数 (BMI) 。
1.2.2标本留取及处理 所有患者均在禁食12~14 h后, 次日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静脉血。标本采用氧化酶比色法检测空腹血糖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 反相阳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 A1C)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肽, GPO-PAP法检测甘油三脂 (Triglyceride, TG) 、总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 TC) , 均相酶比色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 化学测定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 多点定标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A1 (Apolipoprotein A1, Apo A1) 、 载脂蛋白B (Apolipoprotein B, Apo B) 。 所有患者均由眼科专人通过眼底镜和眼底照相机进行眼底检查。
注:与T2DM组相比, * 为P<0.05。
注:与T2DM组相比, * 为P<0.05。
注:与男性组相比, aP<0.05;与非高血压组相比, bP<0.05;与非肥胖组相比, cP<0.05;与非增殖性组相比, dP<0.05。
1.3 统计方法
数据以 (±s) 表示, 数据分析采用SPASS 13.0 软件。 数据分析前行正态性检验,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经对数转换后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后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进行双向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a=0.05) 。
2 结果
2.1 各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T2DM组较DR组比较年龄、 病程、BMI、 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Hb A1C、TC及LDL-C较DR组减低, FBG及HDL-C略增高, 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TG、Apo B及Apo B/Apo A1 较DR组减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2.2 DR各亚组间血脂及载脂蛋白变化的比较
体重指数28 kg/m2定义为肥胖。 DR患者女性较男性Apo A1 水平低 (P<0.05) ;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肥胖组较非肥胖组TG增高 (P<0.05) ;增殖性组较非增殖性组TG、Apo B增高, 而Apo A1、Apo B/Apo A1 降低 (P<0.05) (表3) 。
3 各指标的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DR的危险因素, 以是否合并DR作为因变量, 将性别、BMI、 病程、 血压、Hb A1c、FBG、TG、TC、HDL -C、LDL -C、Apo A1、Apo B、Apo B/Apo A1 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病程为DR发生的危险因素 (OR=1.218, P<0.05) 。
3 讨论
DR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 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特征性表现。 Haffner, S.M等报道载脂蛋白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未发现明显线形相关[3], 但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HDL/LDL在DM明显高于DR, 后者ApoA1 水平明显降低, 认为ApoA1 是阻止DR发生的保护性因素[4]。 该研究提示, DR组较DM组相比ApoA1降低, ApoB增高, ApoB/ApoA1 比值增大。 提示ApoB/ApoA1 比值增大使DR发生的风险增加。
糖尿病患者血压增高或BMI增加均可以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加[5]。 该研究结果显示, DR组女性ApoA1水平较男性低;在DR患者中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相比血脂及载脂蛋白并无显著性差异; 而肥胖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TG水平增高, 但载脂蛋白并未见明显差别。 该研究未发现相同的结果, 可能与样本数较少有关。
研究发现ApoA1 降低及ApoB/ApoA1 比值增高与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6,7]。 该研究显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TG及ApoB/ApoA1 较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增加, ApoA1 反而降低。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 推测血TG及载脂蛋白变化可能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
姜文娟等研究发现, 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该研究发现, 随病程的延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加, 呈正相关, 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与年龄增加无明显相关, 与其相一致[8]。
综上所述, 血脂增高及载脂蛋白变化可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血压的同时积极降血脂治疗, 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ApoA1 及ApoB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干预的潜在靶点。
摘要: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分析。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78例, 其中T2DM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 (T2DM组) 86例, 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 (DR组) 92例。所有研究对象检测Hb A1c、FBG、TG、TC、HDL-C、LDL-C、Apo A1、Apo B、Apo B/Apo A1, 比较2组间差异,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DR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DR组TG、Apo B及Apo B/Apo A1高于T2DM组 (P<O.05) 。DR亚组间分析女性较男性Apo A1水平低 (P<0.05) ;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相比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P>O.05) ;肥胖组较非肥胖组TG增高 (P<0.05) ;增殖性组较非增殖性组TG、Apo B增高, Apo A1、Apo B/Apo A1降低 (P<0.05)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病程是T2DM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TG、Apo B及Apo B/Apo A1变化与DR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血浆载脂蛋白A1,血浆载脂蛋白B,糖尿病,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参考文献
[1]Mc Queen MJ, Hawken S, Wang X, et al.Lipids, lipoproteins, and apolipoproteins as risk marker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52 countries (the INTERHEART study) :a case-control study.Lancet, 2008, 372 (9634) :224-233.
[2]Suehiro M, Ohkubo K, Kato H, et al.Analyses of serum lipoprotein (a) and the relation to phenotypes and genotypes of apolipoprotein (a)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tinopathy.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 2002, 110 (7) :319-324.
[3]Haffner SM, Klein BE, Moss SE, et al.Lp (a) is not related to retinopathy in diabetic subjects.Eur J Ophthalmol, 1995, 5 (2) :119-123.
[4]Deguchi Y, Maeno T, Saishin Y, et al.Relevance of the serum apolipoprotein ratio to diabetic retinopathy.Jpn J Ophthalmol, 2011, 55 (2) :128-131.
[5]Xu J, Xu L, Wang YX, et al.Ten-year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diabetic retinopathy.The Beijing Eye Study, 2001/2011, PLo S One, 2014, 9 (10) :113-120.
[6]Sasongko MB, Wong T Y, Nguyen TT, et al.Serum apolipoprotein AI and B are stronger biomarker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than traditional lipids.Diabetes Care, 2011, 34 (2) :474-479.
[7]Hu A, Luo Y, Li T, et al.Low serum apolipoprotein A1/B ratio is associated with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12, 250 (7) :957-962.
载脂蛋白A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 病例根据临床病史, 神经科查体及辅助检查等综合做出诊断, 并分为脑梗死组 (102例) 和脑出血组 (76例) , 其中, 脑梗死组男性65例, 女47例, 年龄47~76岁, 平均 (62.2±14.7) 岁, 脑出血组男性41例, 女35例, 年龄49~73岁, 平均 (64.6±16.5) 岁。诊断参照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统一标准[1], 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 并明确梗死或部位。以上病例不包括出血性脑梗死、出血倾向疾病、脑肿瘤、外伤、血管瘤、动静脉畸形等。对照组选择在我院同期的体检者80例, 其中男性45例, 女35例, 年龄40~66岁, 平均 (51.2±12.6) 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 (P>0.05) 。
1.2 方法
入院后第2天晨起空腹肘静脉取血送检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试剂盒购自德赛诊断系统 (上海) 有限公司,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 随批质控。
1.3 数据统计
三组患者基本资料中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
2 结果
2.1 脑梗死、脑出血与对照组三组基本资料的比较见表1。
其中, 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和脑出血组与对照组在患高血压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两组脑卒中患者中, 高血压病脑出血的患者中要高于脑梗死患者 (P<0.05) 。
2.2 脑梗死、脑出血组与对照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比较见表2。
其中, 脑梗死组三酰甘油和LDL高于脑出血组和对照组 (P<0.05) , 总胆固醇、Apo B在三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脑出血组HDL高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 (P<0.05) , V L D L在三组患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 5) , A p o A 1在三组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Apo A1/A p o B比较中, 对照组高于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 (P<0.0 5) , 而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组中Apo A1/Apo 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脑梗死和脑出血在老年脑血管疾病中占大多数, 这类患者常与脑动脉硬化有关, 形成动脉硬化的原因与血脂等脂质代谢异常有关, 血脂异常也是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与其发生、发展和预后等有密切关系。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已列为临床实验室的常规血脂检测项目。
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可加速动脉内膜深层的脂肪变性, 促进血栓形成[2]。张原莉等研究脑出血与脑血栓疾病的血脂水平发现[3]:脑梗死组的三酰甘油水平要高于脑出血组, 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一致, 但她们的研究结果还认为脑梗死组患者总胆固醇水平也高于脑出血组, 而我们的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总胆固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这可能表明在致动脉硬化的作用上, 对于脑梗死组患者三酰甘油起着主导作用。脑梗死主要改变是与动脉内膜深层的脂肪变性和胆固醇的沉积, 形成动脉硬化斑块, 使得血管的管腔狭窄, 而脑出血主要是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表现为小动脉玻璃样变性, 微动脉瘤形成血管破裂, 两种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不同可以解释二者之间血脂代谢的差异, 同样也可以解释本研究中脑出血组高血压病高于脑梗死组。
近年来, 国外发表了大量有关载脂蛋白Al (Apo Al) 、载脂蛋白B (Apo B) 的长期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 结果显示Apo Al, Apo B及Apo Al/Apo B比值在预测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更优于常规脂质谱测定[4]。因此, 反映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颗粒总和的Apo B和反映抗动脉粥样硬化HDL颗粒总和的Apo Al可能比其他常规脂质指标更能准确反映脑卒中风险。一项大型的卒中危险因素研究已将apo B/apo A列为脑卒中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并认为apo B/apo A水平的升高是导致脑卒中的强烈危险因素[5]。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 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Apo Al/Apo B低于对照组, 同时发现Apo Al在三组中的比较有明显差异, 而Apo Al主要分布于血浆HDL中, 参与胆固醇的逆转运, Apo Al水平的降低也与脑梗死相关, 表明Apo Al水平降低, 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增加。
总之, 在脑梗死与脑出血中, 患者的脂类代谢存在差异, 有研究表明[6], 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Apo B/Apo Al, 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 因此今后在血脂异常特别是载脂蛋白异常的高危人群中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2]Castelli WP.Lipids.risk factors and ischaemic heart disease[J].Atherosclerosis, 1996, 124 (Suppl) :l-9.
[3]张原莉, 张海东, 杜振兰.脑出血、脑血栓病发生与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2, 23 (3) :243-244.
[4]Kostapanos MS, Leonidas G, Christogiannis LG, et a1.Apolipoprotein B-to-A1 Ratio as a Predictor of Acute Ischemic Nonembolic Stroke in Elderly Subjects[J].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 2010, 19 (6) :497-502.
[5]O’Donnell MJ, Xavier D, Liu L, et a1.Risk factors for ischaemic and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ic stroke in 22 countries (the INTERSTROKE study) :a case-control study[J].Lancet, 2010, 376 (9735) :112-123.
载脂蛋白A 篇6
1.1 一般资料
健康对照组220例, 男120例, 女100例, 平均年龄51岁;高血压组130例, 男80例, 女50例, 平均年龄53.2岁;冠心病组90例, 男50例, 女40例, 平均年龄58岁;急性心肌梗死组100例, 男56例, 女44例, 平均年龄59岁, 均为我院住院确诊患者。
1.2方法
早上空腹抽取静脉血3~4ml, 分离血清待测。载脂蛋白B的测定采用免疫浊法, 使用利深圳迈瑞公司试剂;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采用直接法, 使用深圳迈瑞公司试剂。均于深圳迈瑞公司BC-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采用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我们测定了健康对照组与高血压组、冠心病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载脂蛋白B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载脂蛋白B与低密度脂蛋白在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健康组比较均有显著升高 (P<0.01) 。
而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高于冠心病组 (P<0.01) , 冠心病组显著高于高血压组 (P<0.05) 。载脂蛋白B和低密度脂蛋白在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Y=-0.94, Y=0.95, Y=0.93。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在心血管病患者中存在着高度相关。
3.2 低密度脂蛋白 (LDL) 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转变而来。
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 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每种脂蛋白都携带有一定的胆固醇, 携带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是LDL。体内2/3的LDL是通过受体介导途径吸收入肝和肝外组织, 经代谢而清除的。余下的三分之一是通过一条"清扫者"通路而被清除的, 在这一非受体通路中, 巨噬细胞与LDL结合, 吸收LDL中的胆固醇, 这样胆固醇就留在细胞内, 变成"泡沫"细胞。因此, LDL能够进人动脉壁细胞, 并带人胆固醇。LDL水平过高能致动脉粥样硬化, 使个体处于易患冠心病的危险。载脂蛋白是构成血浆脂蛋白的蛋白质组分, 主要分A、B、C、D、E五类。基本功能是运载脂类物质及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某些载脂蛋白还有激活脂蛋白代谢酶、识别受体等功能。主要在肝 (部分在小肠) 合成, 脂蛋白B (Apo B) 是一类在分子量、免疫性和代谢上具有多态性的蛋白质, 依其分子量及所占百分比可分为B100、B48、B74、B26及少量B50。在正常情况下, 以Apo B100和Apo B48较为得重要。
3.3 apoB是LDL-C的主要结构, 是LDL-C受体间接内吞LDL-C颗粒的配体。
血清apoB浓度对于冠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具有非常强的预示能力。2003年Pison等[1]随访研究表明, apo B是冠心病强有力的预示因子, 其预示能力要优于LDL-C.apoB测定方法相对简单, 不要求空腹血[2]。但是在多个流行病学的调查中, 均采用LDL-C来进行危险度评估, 仅少部分应用apoB进行危险度评估, 单独使用apoB进行的危险度评估的价值没有明显优于LDL-C, 而与LDL-C的联合使用显示了apo B较强的危险预示能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载脂蛋白B (apoB) 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脂及载脂蛋白密切相关, 高脂血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 并且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很多研究发现载脂蛋白B (ApoB) 基因的Xba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有一定的相关性。总之, 应用脂蛋白检测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预示, 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血脂的检测上经历了由总胆固醇到脂蛋白胆固醇的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 载脂蛋白的应用更加广泛。故联合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 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预测及危险程度的评估上意义重大。
摘要:血浆中的"脂"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以载脂蛋白的形式被转运, 根据五种载脂蛋白升高或降低程度的不同, 将高脂血症分为五型:Ⅰ-Ⅴ型。脂蛋白是多组、异质性的, 是哪一种脂蛋白是使脉粥样硬化的, 在粥样硬化过程中的变化如何, 目前无法给出明确答案。有文献报道小而致密的LDL-C是高度致动脉粥样硬化的。apoB作为脂蛋白中的蛋白成分, 既易检测又不受饮食因素的影响, 而且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其检测正日益受到重视。探讨载脂蛋白B和低密度脂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 我们对540例标本血清中二者的含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Pischon T.Girman cj.Nohigh-densilily CiporoTeln chonlesmrol and apolip-iprotein B in the predic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men[J].Circulation.2005, 112:3375-3383.
载脂蛋白A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该院住院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共377例,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233例, 肝硬化105例, 肝癌39例, 男性294例, 女性83例, 平均年龄 (47.5±14.15) 岁;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2005年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2000年制定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4];所有患者近6个月内未服用抗病毒药;排除合并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等其他病因;无合并其他型病毒性肝炎、无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肾脏疾病等疾病。
1.2 检测方法
住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 测定血清APOA1及ALT, 采用免疫比浊法, 仪器使用型号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及时分离血清放置-70度, HBVDNA定量检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记录3组患者APOA1水平、HBVDNA载量、ALT水平相关数据。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因数据方差不齐, 采用非参数检验, 数据用Median (IQR) 表示。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
2 结果
随着疾病进展, APOA1水平、HBVDNA载量、ALT水平均逐渐下降, 肝癌组中位数最低, APOA1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BVDNA载量、ALT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APOA1与HBVDNA在肝硬化组中呈正相关 (P<0.05) , 而与ALT无相关性 (P>0.05) ;APOA1与ALT在肝癌组中呈正相关 (P<0.05) , 与HBVDNA无相关性 (P>0.05) ;APOA1与ALT、HB-VDNA在慢性乙型肝炎组无相关性 (P>0.05) 。见表1。
3 讨论
APOA1是高密度脂蛋白 (HDL) 的主要蛋白质成分, 是由肝细胞分泌, 具有重要的抗感染功能[5,6]。APOA1作为辅助因子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 , 在胆固醇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主要识别HDL受体, 促使HDL与肝细胞膜的HDL受体结合, 然后被肝细胞摄取并逐渐降解。已确定病毒感染及炎症发生与血浆HDL和APOA1水平下降有关[7,8], 当肝功能受损时, 肝脏合成HDL的能力降低, 所以血清中HDL和APOA1也相应减少, 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越严重, HDL和APOA1降低越明显, 所以HDL和APOA1也能很好地反映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 低水平APOA1意味严重的肝细胞损害。Norton[9]、Ai J[10]等研究显示APOA1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有关[9]。该研究发现, 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随着疾病进展, APOA1下降, 肝癌组中位数最低,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APOA1与ALT在肝癌组中呈正相关 (P<0.05) , 而在肝硬化组及慢性乙型肝炎组无相关性 (P>0.05) , 说明血清APOA1能较准确地反映肝功能损害的程度, 与肝脏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这与文献报告基本一致[11,12]。
注:△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 P<0.05。
已有详实的依据表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中HBVDNA水平与肝脏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13,14,15,16,17]。Ashraf[18]等研究发现血浆脂蛋白改变能作为评估HBV感染有价值的方法。有证据表明在肝炎活动过程中乙肝病毒抗原能够损害宿主细胞脂代谢, 诱导氧化应激[19], 血脂因合成障碍而降低。彭湃澜[20]等研究结果表明, 在HBVDNA阳性患者中, APOA1与HBVDNA之间呈线性正相关。但该研究发现, 在肝硬化组中, APOA1与HBV DNA呈正相关, 提示这组患者中APOA1与HBVDNA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但该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癌组中APOA1与HBVDNA无相关性, 提示APOA1水平与HBVDNA的载量并无直接联系, 故认为该研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APOA1水平与HBVDNA本身相关, 这与Wong等[21]的研究一致。
综上分析, APOA1能评估慢乙肝患者肝脏损害程度, APOA1明显下降时需警惕肝脏损害已达相当严重程度甚至有癌变可能。